武术太极拳教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7:07

武术太极拳教程篇1

关键词:孙氏太极拳起源传承

孙氏太极拳是中国河北籍孙福全(字禄堂)所创立。孙禄堂是国际著名的武术一代宗师,是促进中国武术史发展里程碑中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他毕生研习武术,集形意、八卦、太极拳等优秀武术拳种的精髓融为一体,各取其优创造了深受国内外友人喜爱的孙氏太极拳!

1、孙氏太极拳在哈尔滨的起源

孙福全用毕生精力研究传播孙氏武学太极拳,在中国二十世纪战乱年代由其嫡传弟子李玉琳随躲避战争的人群传入东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1孙氏太极拳第一代嫡传弟子扎根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太极拳的起源最早是由河北籍中国武术大师李玉琳在(孙福全嫡传弟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李玉琳在太极拳习练研究领域非常擅长,并得到当时中国许多武术名家指导,精于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等拳械的理解和研究。最终以传授孙氏太极拳在哈尔滨等地闻名遐迩,孙氏太极拳拳架拳式高低适中、步法灵活、转换轻盈,动作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适合不同体质、年龄的爱好者练习。由于当时正值中国战乱年代,以防身自保、强健身体为目的的练习者人数众多,迅速在整个哈尔滨市乃至全黑龙江省传播开来,并且影响越来越深入群众生活,逐渐传入吉林省长春市等其他与哈尔滨市相临近的省市县地区。

1.2孙氏太极拳在哈尔滨市第二代嫡传弟子

通过太极拳在哈尔滨市的广泛传播,李玉琳开始收授门徒,这时天子聪慧的张继修通过勤奋好学、刻苦习练的专注精神打动了李玉琳,成为第一嫡传弟子。张继修擅长太极拳、武当剑、太极推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多次代表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参加全国性武术大赛,获得太极拳、器械一等奖,他从事武术教学工作30多年,培养了新中国早期的大批武术人才成为后期中国武术发展后备力量的顶尖人物。张继修先后几十次担任国家、国际武术太极拳器械、拳术、推手比赛裁判员、总裁判长,多次被评为国际、部级“优秀裁判”。他多次参加太极拳、器械、推手的《全国竞赛规则》、《太极拳竞赛套路》等编写与审核工作,编写示范《太极拳教学录像教材》发行于国际传播广泛学习,并多次担任全国武术太极拳教练员、裁判员教学与培养工作。张继修对中国太极拳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在太极拳国际技术交流讲学、国内学术调研、挖掘整理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实践作用,并培育了四个主要嫡传弟子成为新世纪传承孙氏太极拳的重要角色。

1.3孙氏太极拳在哈尔滨市第三代嫡传弟子

孙氏太极拳在哈尔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传承发展与传播教学,已经逐渐形成了技术体系的规范统一,与此同时,各门各派的武术在新中国的支持政策中得到了蓬勃发展,习武人群不断壮大,这时可以选择学习的武术类别琳琅满目。在那时9岁的曲兴泰非常喜爱武术,尝试了多种武术门派的学习后,最终选择拜师于孙氏太极拳名师大家张继修师傅的门下,成为孙氏太极拳第三代重要的嫡传弟子之一,且深受师傅的喜爱。曲兴泰为人谦虚、聪敏好学,不仅学到了与其他弟子同样的孙氏武学,还额外得到了张继修师傅的真传,不仅在孙氏太极拳、剑、刀、推手等方面有所专长,还精通师傅所传授的形意拳、八卦掌、杨氏太极拳等多种门派的武学精华。他多次在全国、香港武术比赛中获得孙氏太极拳、武当太极剑、推手、杨氏太极拳等第一名。曲兴泰在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中起到了推动作用,担任武术比赛裁判员、中国武术段位制孙氏太极拳考评指导教师,以规范精湛的技术积极的指导太极拳、器械、太极扇等方面的教学授课,为学徒作出了正确性的示范引导作用,同时培养了大批太极拳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员、武术协会站长,为孙氏武学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又推进了一大步。

1.4孙氏太极拳在哈尔滨市第四代嫡传弟子

由第三代传人曲兴泰师傅传授孙氏武学太极拳的第四代嫡传弟子主要有曲莉等人,曲莉从6岁开始习武,多次在省市运动会武术比赛中获得单项与全能冠军。她现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2011级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方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她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不仅学到了武术方面更专业的理论知识还把孙氏太极拳结合当今体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内容结合一体撰写论文,同时在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大学体育课程,传播发扬中华武术的正统武术技术。

2、孙氏太极拳在哈尔滨市的传承发展

2.1哈尔滨兴泰武成立

经过孙氏太极拳第三代嫡传弟子曲兴泰师傅在过去50多年中的技术研习、积累研究沉淀后终于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创立了兴泰武术馆,系统的教授太极拳基本功、太极拳桩功、简化太极拳、太极拳竞赛套路、杨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97式老架、孙氏太极拳73式竞赛套路、太极拳推手、太极功夫扇、太极剑、太极刀、武当太极剑等传统武术太极拳系列项目。想要系统完善的学好孙氏太极拳首先,要学习武术初级基本功、太极拳初级基本功法,再次,学习简化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是五大类别太极拳的入门必学技术),最后,才能过渡到学习孙氏太极拳,这是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法。

2.2哈尔滨武术协会周末教学班

为积极传播发展太极拳武术武学,为更多喜爱太极拳人士能够有机会学到正统太极拳技术与文化,哈尔滨市武术协会在哈尔滨国际体育会展中心成立了周末教学班,聘请国内与省市著名的武术家传授太极拳,其中课程设置有杨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武当武术等多种类别的武术教学班,通过名师的培训与教学实施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学到自己心仪的太极拳类别,同时孙氏太极拳名师曲兴泰受到很多慕名而来学习孙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当太极剑学员的教学认可。

2.3哈尔滨市太极拳公园、校园辅导站的延续

曲兴泰师傅作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孙氏太极拳研究会的会长,为努力传播教授太极拳作出了积极的起导作用,每天早晨在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公园武术协会第九辅导站,辅导传授孙氏太极拳,无论刮风下雪、酷暑严寒曲兴泰日复一日从未间断过对孙氏太极拳武学的追求与研习,他不断的在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又不断的担当武术园丁的重任教授学员。每周的固定时间还要前往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学区传授孙氏太极拳、武当太极剑等太极拳武学,让更多想学却没有太多时间的学员得到良好的学习机会。

武术太极拳教程篇2

高校太极拳教学存在的问题

理论教学不足,缺乏全面的认识目前高校太极拳的教学,除了专业院校之外,多数的学校没有开展太极拳的理论教学课程。很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纠正动作—学生自主练习———考核这一模式进行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只是在做机械的模仿动作,依样画葫芦,只要考试能及格就行。这一状况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导致很多学生都是在应付式学习,只要考试合格,之后就“全盘抛弃”。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人才较少高校太极拳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当前在高校教授太极拳的教师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非武术专修毕业的老师,这部分老师在专业素质方面,大部分都是停留在专业普修的阶段,对于太极拳的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并不十分扎实,缺乏对太极拳专业知识的理解,导致其所教的学生只学到太极拳的外型,无法理解太极拳深刻的文化内涵。第二类是武术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些教师相对于非武术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上能较好地向学生传授太极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动作内涵,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然而,在一个学校当中,专业的武术教师只能占到一定的比例,大部分的教学任务需要靠非武术专业的教师去完成,因此,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缺陷。教师缺乏培训在太极拳教学方面,不同的教师,其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每个技术动作的认识也存在差异。这一点从历届大学生运动会的武术比赛中就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师所训练出来的学生动作都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出现很多不规范的技术动作。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太极拳方面的培训较少,且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导致一些好的教学经验无法得到及时交流。缺乏比赛和交流的平台比赛是检验教师和学生教学效果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会为其作为目标进而认真学习,教师也会为学生在比赛中拿到好成绩而倾尽全力进行指导,达到教学的和谐发展。但是,与篮球、足球等项目相比,太极拳的赛事较少。不但很多学生因为没有赛事这个平台,缺少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而且很多教师也因为没有这个平台展现自身的执教能力,进而产生教学惰性。周而复始,不利于太极拳教学水平的提高。

对策研究

武术太极拳教程篇3

关键词:精品课程;武术(太极拳);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247-04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以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的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太极拳)课程已逐渐形成体系,在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进一步完善这一课程建设,将其锻造为国家精品课程,是这一课程建设者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为此,必须首先在理论上对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的指标体系对本课程现有的优势和不足作出客观、全面、准确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听取各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然后在实践中予以落实。本文对本课程的现有优势及其与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之间的差距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为课程今后的发展提供改进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太极拳)课程。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有关学科精品课程资料,为撰写提供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向同行(10份)、其它学科专家(10份)及学生(30份)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意见反馈,回收率100%。问卷经信度、效度检验均符合调查标准。

1.2.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

1.2.4逻辑分析法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并撰写成文。

2结果与分析

2.1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国家精品课程的评估主要由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几方面构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的武术(太极拳)课程在这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当然也有不足。如何充实和完善《武术》(太极拳)课程体系,使之在高校教育体制下让更多地学生受益,并使课程本身得到持续发展是我们有待解决的新的问题。

2.2教学队伍

2.2.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帅,对课程建设起着举“火车头”的重要作用。他们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直接影响整个教学队伍的整体力量,进而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最终质量。本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均有较高职称,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符合国家精品课程的要求。尤其是课程负责人徐伟军教授,不仅在太极拳理论和技术方面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而且在太极拳教育和教学上也有独到理念和思路,在继承

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受到同行和学生们的好评。

2.2.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仅仅具有优秀的课程负责人尚不足以建设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稳定性、继承性的课程体系。形成合理结构与梯次的教师队伍,才可能使一个课程成为可持续、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学队伍在职称、年龄结构等方面均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具有可持续性的梯次结构(表2)。

2.2.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优秀的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以及合理梯次的教学队伍,对课程建设形成了良好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现有教学经验和水平基础之上,而不积极跟随时代的发展、观念的革新和技术的进步而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也不能建成一项精品课程。本课程组比较注重对教师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及活跃的教学思想的培训。教师组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许多关于太极拳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在太极拳教学及其改革方面的研究论文也不断问世。

2.3教学内容太极拳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才能很好地传承太极拳。在本课程建设中,课程组教师均较好地强调了课程的技术性、实践性,并在实践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1课程内容

2.3.1.1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随着太极拳运动的不断发展,太极拳的学科建设也已趋于成熟。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太极拳》课程的建设,可以说是经过张文广、门惠丰、阚桂香教授等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从建校初期武术课中的一个教学内容,发展成为目前已有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现开设的太极拳课程有:北京市高校教学共同体的太极拳任意选修课,它的教学对象是海淀区各高校的在校学生,现已开设六年了,深受普通高校学生的喜爱;第二类是针对北京体育大学不同专业学生开设的太极拳任意选修课,其内容包括:太极拳、太极剑,以及太极扇;第三类太极拳课程是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为主体开设的,课程类型有:太极拳限制选修课、太极拳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以及太极拳专项训练提高课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太极拳》课程,是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必修课,分为初、中、高三级课程。《太极拳》初级课程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太极拳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功法、步型、步法、倒地法、拳架等技术以及十六式太极拳套路;掌握朋、捋、挤、按、采、扌列等太极推手的基本技法并能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太极拳》中级课程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技术实践,使学生初步了解太极拳的基础理论、技术原理和技术教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陈式太极拳基本拳式、36式拳架以及太极推手的基本功法、技法、实战训练等技术内容,并具有较好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技术分析及健身指导的能力。《太极拳》高级课程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技术实践,使学生深入了解太极拳的文化基础、教学、训练、竞赛、太极拳健身养生理论与实践、太极拳科研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传统拳架,提高太极推手技术水平和实战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教学、竞赛组织能力和运动训练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技术分析及健身指导的能力。

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及解决太极拳运动实践问题的基本方法;从技术上掌握太极拳运动的整体观,并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等级标准。本着“突出拳种、强调应用、优化套路、弘扬文化”的教学目标,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具备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从事太极拳的教学、训练和社会普及指导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包括系统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应用性原则、成果性原则。

2.3.1.2专家对课程内容设计的评价理论课程内容设计。

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教授,在理论内容方面总体上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教师针对太极拳教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使学生从太极拳的拳法到拳理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师能够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课程内容,使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太极拳拳理的理解,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太极拳的理论水平。但是,在太极拳与生理学、心理学、导引养生、中医、系统科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尚没有较充分地展开,课程内容中偏重经典部分,现代部分显得较为薄弱。

实践课程内容设计

太极拳技术教学课是太极拳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授太极拳技术的主要形式。太极拳训练提高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所学习过的太极拳套路技术和攻防运用等内容进行反复训练,提高其太极拳套路的演练水平和攻防技术的运用能力。太极拳实践课程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声像教材,给学生以直观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2.3.2教学内容安排

2.3.2.1授课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的武德行为规范,培养其良好的武德修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并通过习练太极拳来传授太极拳的理论和知识,加深学生对和谐理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沉稳、自信的品格和大方、优雅的举止,融知识传授、情操培育、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于一体。教书育人效果明显。

2.3.2.2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课程组十分重视教学实践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课程组现有教育实习基地30个,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培养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上,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待今后的改进。教学实践环节的实践证明,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显著提高。

2.4教学方法与手段

2.4.1教学设计太极拳是一门领悟性、研究性较强的课程。在本课程设计中,课程组不仅重视教师的传授和讲解,还应用研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团队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和鼓励学生的钻研、领悟以及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切磋,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团队精神。本课程还根据学生喜欢剧烈运动的特征,在课间穿插两两推手实践技法操作等形式,让学生感悟太极拳运动与其他运动形式的区别和优势,从而传承太极拳文化。

2.4.2教学方法与手段太极拳是一门理论上较为抽象、实践中较难掌握的学科。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特别注重多媒体情景再现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推手实战运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理论问题,在口头讲述的同时通过教师的身体示范和动作分解予以形象表达;对于技术问题,不仅通过教师的动作演练予以示范,还依靠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名师演练的太极拳录像予以慢放进行精细观摩和讲解。教师不仅进行动作演练,而且通过与学生推手让其感知太极拳的魅力,增强学生习练太极拳的兴趣。此外,教师还让学生与教师或者学生同时演练,让其他学生观摩并找出差距,从而提高他们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自己的不足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太极拳基本理论的前提下,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掌握的基本技术进行实战拆手,达到理、技、用三者合一的教学效果。

2.5教学条件

2.5.1教材及相关资料

课程组严格执行符合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大纲每4年讨论、修订一次,符合时代特征。在教材选用方面,一直坚持使用本课程组教师编著的特色教材。同时结合北京体育大学“十・五”期间高等体育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积极申报了《中国太极拳教程》、《太极拳双语教材》并被立项。另外,课程组的教师集多年太极拳教学训练之经验,编著了大量的国内、外领先的太极拳教材、著作、教学参考书、杂志及声像资料,这些教材和资料为保证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授课质量提供了良好的软件环境。但是在整合现有的太极拳教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使其满足教学的需要方面我们还做的不够,在太极拳课程的理论建设方面还有待于加强。

2.5.2实践教学条件

随着太极拳课程的不断深入,现有的教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了,如我们的教学场馆,教学设施及器材等需加大投入,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需求。

2.5.3网络教学环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我们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并能得到不断更新。其运行机制良好;在教学中也确实发挥了作用。但是能满足国际、国内太极拳教学需求的网络教学体系还不太完善,亟待进一步的建设。

2.6教学效果

2.6.1同行及校内督导组及学生课堂实录评价

在太极拳课程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校外专家及校内督导组的良好评价。其中有国际武术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全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对本课程成果的应用证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对本课程的推广证明;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副主任、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田麦久教授、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任海教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亚洲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主任陈国荣副研究员、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周之华教授、日本无限太极拳协会会长田野佑子女士对课程的良好评价等。同时,作为课程受益的主体,学生们对太极拳课程的实施及发展也给予了好评。

2.7课程特色及政策支持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我们突出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这一宗旨:德艺并重,以德为先。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雄厚的师资为基础,拓宽课堂,服务社会,成果显著。从课堂的基本教学行为入手,培养学生德艺双馨。本课程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课程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3结论与建议

1)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太极拳)课程组在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等方面均有相当的优势,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为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2)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太极拳)课程组教学队伍士学历教师比例不占多数,学历层次存在不足。

3)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太极拳)课程组在教师整体科研水平的培养上有待提高,以保障太极拳课程的科学化发展。

4)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太极拳)课程在与生理学、心理学、导引养生、中医、系统科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尚没有较充分地展开,课程内容中偏重经典部分,现代部分显得较为薄弱。

5)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太极拳)课程组在日常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上,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待今后的改进。

6)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太极拳)课程组在整合现有的太极拳教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使其满足教学的需要方面我们还做的不够,在太极拳课程的理论建设方面还有待于加强。

7)随着太极拳课程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教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需加大投入,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需求。另外能满足国际、国内太极拳教学需求的网络教学体系还不太完善,亟待进一步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套路教研室北京体育大学申报2005年度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申报表[J].2005,7.

[2]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J].2006.

[3]徐伟军,王晓军.面向21世纪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3):231-233.

[4]徐伟军,李蕾,李英奎.对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3).

[5]李银芳,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高教研究,2007.1.

[6]清.王忠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10(1).

[7]田麦久.中华健身术文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吕韶钧.健身太极剑[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9]黄康辉.养生太极推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10]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3(1).

武术太极拳教程篇4

武术是人类谋求生存发展和强身壮体的重要手段。武当拳法源于道家,其理论基础、修炼要领、套路组合、名称安排,莫不自成体系,习之者当具功、拳、药、械、法、地、侣、财八字。“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不争、退让、养生、全形。体现在武术上,就是自然、内避、以柔制刚、后发先至。历来被武术家公认的“北尊少林,南尊武当”,至今已然。徐哲东《国技论略》中说:南派太极、八卦、形意等门,得力于导引之术;北派少林、弹腿、长拳、查拳、地躺等各门得力于手搏之术。南派源出武当山之张三丰,其中以太极门为主,又有八卦、形意两门,与太极皆为一派。北派门类甚多,如少林、弹腿、迷踪、地趟、八极等。中央国术馆1928年3月成立,开设课程就是少林、武当两门,王子平任少林门长,高振东任武当门长,尚有张之江、蔡翼中、孙禄堂、吴图南等任教。事实证明,武当拳法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只是由于历史社会的诸因素,各个时期有显隐之分而已,从未中断过。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习练武当少林之风日盛,不仅国内,而且风靡全球。这不能不得益于众多老一代武术家的无私传播。大家熟知的李天骥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不仅是国内武当拳法的高手,而且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特别是在日本。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日本著名政治活动家松村谦三先生来我国访问,向提出了学打太极拳的要求,立即表示支持。在宴会上,松村先生热情地说:“赞赏我们的愿望,我们一定把中国太极拳带回日本,好好地开展,增进日中友谊。”此后指派李天骥老师去日本教授太极拳。日本著名社会活动家、开创日本太极拳活动的领导者古井喜实先生,就是李天骥老师的学生。他每次来北京都要亲自去拜访李天骥老师。1980年李天骥老师以中国武术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应邀赴日本,一个多月访问了十三个城市,为日本武术爱好者做过多次太极拳、武当剑示范表演,受到极高的评价。1982、1987年两次赴日讲学,电台作出实况转播;《朝日新闻》登了封面大标题:“中国武术界的至宝,太极拳一代宗师李天骥老师”。随后有许多武术家被邀出访传播武当拳术,使中国这项古老的武当拳法遍及日本城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天骥老师为什么在国内外有如此声望。我觉得有三点值得我们敬仰:第一,一生刻苦追求。幼承家教,7岁那年,被父亲、近代武术名家李玉琳领上了练武之路。后随父到山东国术馆,同馆长李景林学武当拳剑,成为一名高材生。毕业后留馆任教,后去哈尔滨、沈阳等地任教。1952年,李天骥老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术讲师兼哈尔滨武术队总教练,后任东北区武术团总教练。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族形式表演及竞赛大会在天津举行,他得以参加并在会后随队去中南海怀仁堂为、等中央领导表演,深得重视。1954年成立国家武术队任总教练。自此,他留在国家体委武术处一直从事武术组织和研究工作。第二,教拳著书勤奋敬业。1955年,基于深厚的武术功底和理论研究成果,受国家体委的指派主编了新中国第一部简化24式太极拳,已成为国内外学练和大型表演项目,为太极拳运动的推广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又主编了《武当绝技秘本、珍本汇编》正续两本发行全国,在日本出版了《太极拳的真髓》一书。1959年以来,参加了国家体委创编长拳、太极拳、南拳以及48式、42式和陈杨吴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编写和审定工作。他的弟子和学生遍及海内外。学生中不仅有蜚声国内外的武术家,更有许多普通群众和病患者,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是李天骥老师使我从瘫痪走向健康,今天在为弘扬太极而奋力拼搏。1980年以来,李天骥老师多次出访日本、新加城等国,1996年病故。在60多年武术生涯中,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作出了显著贡献。第三,胸怀坦荡。我随恩师30年,深知李天骥老师的为人,首先是位谦虚严谨,平易近人,勤奋务实,广交朋友的武当太极拳界的良师益友,也是武术界德艺双馨、功高德显的新中国体育开拓者,是当之无愧的全国十大武术名师。他总是教诲弟子和学生们牢记“教拳教人、武德为尚”,“以德为根,以技为本,无德不立,无技不荣”。还时常嘱告我们:“中华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服务于炎黄子孙,造福于全人类,不要以门户之见看待自己的一技之长,人家的不足,各家有各家的长处,相互学习才会推动武术发展。武术走向世界这是必然的趋势。”我所以能坚持27年义务教拳,教授过9000余人次,在承德形成学拳练武的风气,是他这种精神的激励。李天骥老师还告诉我,他曾于1993年去武当山同王教化道长谈道论武并合影留念,相继去少林寺同德禅法师论拳。他认为,友谊和团结是发展武术的关键。

武当拳不仅是一种拳法,而且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是历代先祖不断精心锤炼和实践的结果。李天骥老师就是我们弘扬武当拳法的榜样。

武术太极拳教程篇5

关键词:传统太极拳;继承和发展;传承队伍

太极拳运动自明末清初陈王廷创拳以来,三百年间演化发展出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几大流派。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和竞技武术的长足发展,普及套路和竞赛套路发展迅速,与之相比,传统太极拳的发展却明显缓慢。传统太极拳比竞赛套路和普及套路具有更深刻文化内涵和高深的技击技术,重视传统太极拳的发展才是太极拳发展的根本。

1传统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传统太极拳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所以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永远也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太极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它不仅有精湛的技艺,而且还蕴涵着中国古典哲学、养生学、中医学及兵法学的精华,可以说,太极拳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肢体的运动,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些人称之为“太极文化”。深入挖掘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扎扎实实做好理论探讨和科学研究工作,要把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诸如有关传统太极拳的哲学基础、美学思想、生理机制、人体生物力学等做出科学的阐释,使太极拳形成一整套的科学理论。

2当今太极拳传承现状

传统太极拳基本上还在延续师傅带徒弟的老传统,体育院校的太极拳基本上只注重竞赛套路及普及套路的教学,而对传统太极拳的拳理及技术深入研究不够。竞赛套路和普及套路是为了规范太极拳的演练,为了在太极拳的比赛中规范评比而创编的,但它们还是要以传统太极拳为根基的,传统太极拳才是普及套路及竞赛套路的根。在专门的体育院校,只注重竞赛套路和普及套路,实际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传统太极拳的传承与体育院校的太极拳教学分离的现象,对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非常不利。

3太极拳的发展需要传承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重视和提高传承者的综合素质对继承和发展传统太极拳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传承者素质的提高可以减少当前传统太极拳挖掘整理过程中的一些缺憾,有利于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和推广太极拳。翻开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历代对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播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名家高手,莫不是技艺高超且学识广博者。清代初期著名的学者、教育家颜元曾说过“文武缺一岂道乎”,这句话很有道理,文化知识水平低的人习武,只能从师傅的口传身授下学得一些功夫,而难以有能力领会拳理中高深的内涵,最多只能将前辈的武功依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很难超越前人而有所发展。只有具备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知识广博的习武者,才能在习武的过程中精研拳理,用拳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且他们能够将太极拳与自己所掌握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进行融会贯通,并将它们运用到太极拳中,或以其指导太极拳的理论研究,这样才能使太极拳在我们这些后辈传承者手中超越前人,有所创新和发展。因此,塑造一支高素质太极拳传承队伍是当务之急。

4塑造一支传统太极拳高素质传承队伍的途径

4.1提高现有传统太极拳传承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传统太极拳的传承者大部分在民间,这部分人技术相当全面,并且在实战方面具备相当高的水平,在太极拳的技击作用渐渐被遗忘,甚至被认为不过是“长拳慢练”,被日益“操”化的今天,这部分人应该成为对传统太极拳进行挖掘整理的重点保护对象,太极拳之所以是“拳”,而不是“操”或是其它的健身术,就在于它不仅能健身,而且它还具有强大的技击功能,如果“太极拳”要继续以一个“拳”种的名分流传下去,而不至于流于一般的健身术,就应该健身与技击并重,健身为本,技击为魂,不应该一味强调健身而丢掉它的技击功能。因此,对太极拳民间高手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4.2定期对高校武术专业教师进行传统太极拳培训

高校武术专业的教师在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据调查,有大学学历的体育人口中50%以上的人群体育生活方式的选择基本上都是取决于他们在大学期间所掌握的体育健身方法,而高校武术专业教师对技术的掌握水平和教学水平则直接影响着授课对象对本项目的兴趣,所以,提高高校武术专业教师对传统太极拳的掌握水平,可以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可以间接影响和提高更多武术爱好者的练习兴趣和技术水平,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教师在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要定期对高校武术专业教师进行传统太极拳培训,并利用多渠道为高校武术教师提供互相交流,切磋技艺的机会,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4.3在武术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中应重视传统太极拳的位置

武术专业的研究生是未来武术科学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在身体素质和专业知识方面占有双重的优势。他们一般都是从小习武,在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性等素质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由于长期从事武术运动,在对动作的记忆及理解上都比一般的练习者要到位,并且通过体育专业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已经系统地掌握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他们能自觉地用相关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在练习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还掌握了进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方法,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寻求答案,并且,通过在体育学院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够把太极拳与其它的知识或技能联系起来,进行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对其它学科或技术的掌握也可以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借鉴。武术专业的研究生所要从事的就是武术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他们对太极拳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太极拳的发展和推广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应重视传统太极拳在武术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位置。

4.4加大传统太极拳在高级知识分子中的宣传力度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比较深刻地理解素有“哲拳”之称的太极拳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并且,这部分人自身已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不仅在对传统太极拳的理解领会和接受能力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还能够把他们所掌握的其它学科的知识运用到传统太极拳中来,不断地为传统太极拳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加快太极拳发展的步伐。因此,应努力在高校里推广和普及传统太极拳,太极拳运动经过先辈们的不断创新、提炼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融哲理、医理、拳理于一体的传统武术拳种,太极拳博大精深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在体育文化领域中独特的创造力和卓越的成就,只有在当代大学生中得到推广,才能使太极拳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绍成.太极拳运动发展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3).

武术太极拳教程篇6

【关键词】孙禄堂武学思想;内涵;文化价值

生活在清末民初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孙禄堂以他数十年的习武修文的砥砺磨练和躬身实践,创立了在当时乃至今天仍然声名卓著、特色突出的太极拳流派—孙氏太极拳。孙禄堂在其武术著作中用易理、丹经等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来诠释太极拳理及武术理论,创立了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体系,使武术从一种单纯的形而下的主要具有搏击、防身功能的技术体系,升华为一种需要修习者毕生躬身践履的实践哲学。孙禄堂武学思想是武术以身证道的实践总结,使武术进入了实证的阶段,为武术学科的完善及武术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榜样,也使武术成为了一种教育体系,开启了武术新的发展领域。因此,研究孙禄堂武学思想之内涵与文化价值不仅能够对其进行更深入地挖掘,还能够为孙氏太极拳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1孙禄堂生平事迹及孙禄堂武学思想

1.1孙禄堂生平事迹

孙禄堂(一八六零—一九三三年),河北完县(今望都县)东任疃村人,名福全,字禄堂,晚年号涵斋,因其身法灵活、体型瘦小,得别号活猴。孙禄堂是蜚声海内外的我国近代武术大师,在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之称。

孙禄堂早年随拳师李奎元学习形意拳,由于天资聪颖,学习拳术之悟性有如天授,师傅李奎元就把孙禄堂推荐到自己的师傅—形意拳名家郭云深处精研形意拳。在从李奎元、郭云深学习期间,孙禄堂又得到了宋世荣、车毅斋等武术名家的指导与亲授,受益匪浅。之后,孙禄堂为用易理论研究拳理,遂入京赴程廷华处研习与《易经》密切相关的八卦掌。由于在接触八卦掌之前就已经精熟了形意拳,八卦掌与形意拳又同属内家拳,再加上师傅的倾囊相授和自己的勤学苦练,孙禄堂数月就掌握了八卦掌精要。程廷华称赞道:“吾授徒数百,从未有天资聪慧复能专心潜学如弟者〔1〕。”一八八六年春,孙禄堂游南北十一省与人较技,未遇敌手。后被徐世昌聘为幕僚,又就职于中央和江苏国术馆。

1.2孙禄堂武学思想

武学是指人们在武术练习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武术研习所必须遵循的、反映武术运动规律的系统的理论方法和知识体系。思想是指思想体系,因此武学思想是指人们经过对武学这种客观存在进行理性思维和抽象加工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孙禄堂武学思想是指孙禄堂在研究武学这一客观实在的实践前提下,在自身习武践道的体悟中,在继承发展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已经三教合流深入发展的传统文化熏染下所形成的有自身特点的武学思想方法和知识体系。孙禄堂著书立说,提出拳与道合的武学理论体系,其武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诸如《形意拳学》的以“拳学”命名的五部著作和两篇论文中。孙禄堂武学思想使武学成为一种可实证的哲学体系〔2〕,丰富了我国传统哲学的架构。下面分析孙禄堂武学思想之内涵。

2孙禄堂武学思想之内涵

2.1拳与儒合

孙禄堂武学思想处处可见易理、中和思想、无极与太极、格物致知的儒家思想理论的痕迹,是运用儒家经典解释拳理的成功之作,是拳与儒合的典范。拳与儒合既有孙禄堂本人的主观努力,“余自幼年即研究拳术,每欲阐《易》之义蕴,一一形之于拳术,如是者有年”〔3〕,又有武术发展于自古尊儒崇儒的传统文化客观环境并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如儒家对习武者武德的规定。

孙禄堂认为,“拳式始于无极,终于八卦,中分两仪、四象……然后知易之为用之广大精微也”〔4〕,借用《易经》理论把拳术分解为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又分析了各拳式的互生关系。拳术之变化一方面遵从易理,另一方面又恪守中和之道。拳术的变化是在中和基础上的转化,也以致中和为目的,于是拳术的中和,既是指原则,又是指方法。孙禄堂认为:“中也者,大本也。和也者,达道也〔5〕。”儒家(周敦颐)认为无极与太极是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本源与动力,所谓“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太极是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动力,无极则是本体,是对太极的描绘。孙禄堂认为太极就是一气,一气即太极,太极从无极中来;修炼太极就是逆用自然的无极而太极之道,以达到太极复归无极的人之本源。格物致知是儒家认识事物的方法。孙禄堂认为修习武术也是一种格物致知的途径,通过身体的体悟,以致人之良知良能。

2.2拳与道合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太极动而分分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包括武术在内的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和最初真相,也是指事物运行的普遍规律和法则。孙禄堂创立了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拳与道合就是人体这一小宇宙可以通过拳术的习练彰显出宇宙之大道,即是孙禄堂所认为的“与天地并立,与太虚同体”的修为境界。另外,孙氏拳术习练所遵循的中和原则,是拳与道合的另一层意思,即是合乎规律性。孙禄堂在《拳意述真》道:“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6〕。”因此,拳术的修炼首重内劲;内劲是实现拳与道合的不二法门。内劲就是身体运动合乎宇宙变化的法理,身体协调和谐运动所释放的潜能,所发放的一种力,它通过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到人与天道合一的目的,进而实现拳与道合的修为境界。

2.3拳与释合

孙禄堂生活在儒释道三教已经合流并深入发展了数百年,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清末民初,受到在宋代广泛吸收佛家理论的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因而也自觉不自觉地在其武学思想中吸收了佛家理论的成果,体现了拳与释合的迹象。武术家自清代以来就有把佛家修行心性的禅定作为自己修炼内功的方法的传统,武学大师孙禄堂也不例外。佛教的禅定法,事实上所具有的强身健体与有益于心智的功能〔7〕,为孙禄堂采用。孙禄堂讲究打坐的禅定功夫,他在论述形意拳的三体式时认为:“此理与静坐之功相合也……心中空空洞洞,即是明心见性矣〔8〕”。从以上论述可知形意拳三体式所追求的还虚之道与佛家的致力于明心见性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孙禄堂还在其武学理论中融入了佛家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概念。孙禄堂在其著作中认为:“心无其心,心空也。身无其身,身空也。”孙禄堂所理解的“空”,就是拳术中的“虚”,“不空”是“空”的对立面,是“实”,“不空而空”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是“真空”。武术修习达到了空儿不空、不空而空的真空境界,就实现了拳与释合的目的。

3孙禄堂武学思想之文化价值

3.1以人为本

文化价值指一种价值对象对我们做人、做文明人、做特定民族和生活常态中的人来说,所具有的意义〔9〕。孙禄堂武学思想致力于人的完善和身心机能的整体提高,以明心见性,提高人的良知良能为旨归,是民国时期武术的文化升华的制高点,这体现了它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观。作为孙禄堂武学思想载体的孙氏太极拳,是孙禄堂在太极拳经过陈氏老架柔和化、健身化的基础上,融合了八卦掌进步必跟、撤步必退的步法,形意拳的三体式桩法之后,根据自己数十年的研习创立而成的太极拳流派。步法灵活的孙氏太极拳使太极拳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健身和技击性更加突出,可以说它的设计是依据太极拳原理,并结合孙禄堂自身的身体形态、气质等各方面因素为基础的。孙氏太极拳的产生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证了孙禄堂武学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

3.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命题,也是孙禄堂武学思想的文化价值之一。在孙禄堂武学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观体现在拳与儒合、拳与道合、拳与释合思想内涵中,因为儒释道作为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的三大组成部分,都通过自己的修炼体系,来实现追求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理想。同理孙禄堂把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喻为天、地、人三才,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据此,孙禄堂认为拳术修为的最高境界不能用功力的深浅,战胜敌人的多寡来衡量而是所修习的过程是否合道,是否达到了拳与道合的境地,也即是拳术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天人合一。

3.3躬身践道

孙禄堂武学思想是孙禄堂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身体力行而得来的武学智慧的结晶,是遵循躬身践道的注重体悟和参与的文化价值标准下的产物。不论是拳与儒合、拳与道合或者拳与释合,都需要习武者付出毕生的辛勤努力与亲身体验才能有所得。孙禄堂认为,“拳术一道,得道难,守道更难。”如果把拳术技艺和理论的习得和掌握看作是打江山,那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非有超常毅力而又有耐心者可为,而这些耐心者持之以恒地刻苦磨练就是在守江山,在守拳术这一修身哲学。无数事实证明,很多人就是在拳术刚有起色时,就放弃了躬身践道的文化价值追求,在拳术之修身道上败下阵来,在“格”拳术这一身体运动之“物”时,没有达到“致知”的目的,中途放弃了躬身践道孙禄堂武学思想这一文化价值标准。

4结论

(1)孙禄堂是蜚声海内外的我国近代武术大师。孙禄堂武学思想是指孙禄堂在研究武学这一客观实在的实践前提下,在自身习武践道的体悟中,在继承发展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已经三教合流深入发展的传统文化熏染下所形成的有自身特点的武学思想方法和知识体系。

(2)孙禄堂武学思想之内涵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拳与儒合;(二)拳与道合;(三)拳与释合。拳与儒合是指孙禄堂武学思想处处可见易理、中和思想、无极与太极、格物致知的儒家思想理论的痕迹。拳与道合是指人体这一小宇宙可以通过拳术的习练彰显出宇宙之大道,也是指孙氏拳术合乎规律性。拳与释合是指孙禄堂在其武学思想中吸收了佛家禅定和空儿不空、不空而空的理论成果。

(3)孙禄堂武学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躬身践道的文化价值。以人为本是指孙氏太极拳的产生和旨归论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天人合一是孙禄堂拳术和武学的最高价值标准。躬身践道体现为孙禄堂武学思想是孙禄堂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身体力行而得来的武学智慧的结晶,是遵循注重体悟和参与的文化价值标准下的产物。

参考文献

〔1〕万会珍.孙禄堂武学研究综述〔J〕.搏击·武术科学,2005,8(2):24.

〔2〕万会珍,陈彬.孙禄堂武学思想的文化价值剖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6):14.

〔3〕〔4〕〔5〕万会珍,骆方成.孙禄堂武学思想的儒家文化印痕〔J〕.网络财富,2008,(7):144-145.

〔6〕孙禄堂.拳意述真〔m〕.北京:中国书店,1990:26.

〔7〕乔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1.

武术太极拳教程篇7

武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的重要流派,为清朝道光年间武禹襄祖师所创,经过第二代宗师李亦畲,第三代宗师郝为真、李逊之,第四代宗师魏佩林、姚继祖,第五代传人翟维传等的传承,至今大约180余年。翟先生12岁便开始习拳,先后拜在武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魏佩林、姚继祖二位宗师门下。魏师性情豪爽,为人正直,尊师爱友,深得人们敬重。他练拳非常刻苦,保持架子天天走、杆子不离手,每天练功到深夜,数十年如一日,把自己毕生精力全部用于练拳上,因此深得武式太极拳之精髓。与人推手能随心所欲,能使对方像皮球一样被拍来拍去,身不由己。有一次魏师把鹰放在手臂上,鹰只能抖翅不能飞起。其师弟姚继祖文才出众,即做对曰:“杨露禅掌心擒雀;魏佩林臂上困鹰。”此句流传至今,成为永年拳界的骄傲。姚继祖恩师为全国太极拳十三名家之一,为人谦和谨慎,文武并茂,拳技精深、拳理妙通。总是平易近人、深入浅出、诲人不倦。著有《武式太极拳全书》及多篇论文。姚师在动乱时期,身受奇冤,倍受挫折,但仍不忘传播太极拳。时太极拳被视为“四旧”的产物,受到批判和压制,姚师在那时给人们讲:太极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一代一代继承发展,等政策转好了,国家一定会提倡的。现在正验证了姚师的先见之明。

由于得到了二位恩师的悉心传授,翟先生全面学习了武式太极拳,待师左右五十余年。由于其诚实好学、勤思善悟,颇得两位恩师爱护,尽得武式太极拳之真谛。并常与拳友、同门切磋探讨,取长补短,受益良多。有继承、有发展,终成一代名家。

翟先生现任:河南大学客座教授:韩国、捋、挤、按太极拳学校客座教授:邯郸市武术协会荣誉主席、太极拳委员会副主任、武式太极拳学会会长;中国香港武式太极拳总会会长;永年县太极拳协会副主席、太极培训中心总教练、武式太极武校名誉校长、维传武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并兼任国内外多家武术组织顾问、名誉会长等。

在授拳30余年间,为武式太极拳的发扬光大,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增强人民的健康体质,他经常奔波于祖国各地,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每到一处都给人们送去了健康和乐趣,使得武式太极拳得以弘扬发展、开花结果。翟先生是把武式太极拳传播到广东的第一人,如在广东江门市,他多次受邀前去授拳讲学,通过教学使人们对武式太极拳由一无所知到喜爱和普及。有一次接连办了4个培训班,每班都有几十人参加,还带动了江门市领导和邻近的开平、鹤山等市学习和推广武式太极拳,使得武式太极拳在南方掀起了学习热潮。又如在唐山市丰南区的授拳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丰南区领导对群众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他们开展了多方面的文体活动,曾专门派人到河南焦作、永年广府寻找适合他们健身的拳种,最终选择了练习武式太极拳。通过翟先生及其弟子们的传授,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们就发展了400余人学习武式太极拳,并于2009年4月举办了一次专场武式太极拳的比赛,共有14支队伍参加。武式太极拳第一次走进唐山,并且生根发芽,正是翟先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

翟先生曾多次代表国家或以个人名义受邀到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表演、授拳。曾先后到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地。他也是将武式太极拳传播到马来西亚的第一人,在槟城和吉隆坡两地授拳时,使得地太极拳界对武式太极拳的技击和养生等功效,产生极大的兴趣爱好,受到热烈的欢迎。该国《光明日报》、《星洲日报》以“武式太极拳引进大马”和“翟维传发扬武式太极拳”为题进行了采访报道。2007年受国家武协之邀,参加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庆典,由国家武协组织的传统武术表演团一行12人,在王玉龙主任带队下到日本访问、表演,受到日本政界和武术界的热情接待。在表演会上,他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各派别的精湛拳艺赢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这也是中国传统武术代表团首席亮相日本。

为了使武式太极拳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翟先生携弟子于1999年在永年创办了“武式太极武校”,现在有学员800余人;2002年在永年县成立了“维传武式太极拳研究会”,2003年在邯郸成立了邯郸市“武式太极拳学会”。在2003年10月创办了“中国永年太极网”。

几十年来,跟随翟先生学习武式太极拳的有几万人,拜师入门的弟子也有百余人。为武式太极拳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受益于武式太极拳,为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世纪90年代起,翟先生曾多次带队参加国际、国内武术大赛,获得个人荣誉50余次,集体奖20余次,队员所获奖项300余次。曾连任几届河南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副秘书长;珠海国际太极流大会技术顾问,并且作为武式太极拳名家受邀参加香港、武、焦作、邯郸、永年等地的太极拳大会,会上进行名家表演、专家辅导及讲学活动不计其数。

翟先生的传拳事迹经常被新闻媒体采访和报道。2008年5月,由中央电视台12频道打造的20集电视专题片《中国武师》,其摄制组来永年拍摄时,翟先生作为武式太极拳的杰出代表携弟子们参与录制。此专题片是为2008年奥运会制作的献礼片,已在奥运会期间播出。2008年6月,黑龙江卫视“龙武堂”节目摄制组到广府录制节目《天下太极》,翟先生携弟子们表演了传统武式太极拳套路、器械、推手及桩功。在黑龙江卫视“龙武堂”栏目播出。同年8月,中央电视台4套“五洲传播中心”摄制组到广府进行拍摄,翟先生携弟子精彩地展现了传统武式太极拳的风采。

除此之外,作为武式太极拳重要传承人,翟先生曾多次受邀到祖国各地和高等学府进行讲学。2007年8月参加在河南开封大学举办的中国武术大学堂第二期太极拳名家讲堂,并获得由《中华武术》杂志社和人民体育出版社共同颁发的主讲导师聘书,同时获得“河南大学客座教授”聘书。2008年11月,应邀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进行讲学、授拳。使得高等学府的学子们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武式太极拳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爱好。2009年1月,应北京《名人》杂志社和北京理工大学之邀,在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开展武式太极拳专场讲学和拳艺展示。在讲学中,翟先生毫无保留地讲解了武式太极拳内功套路的练法和推手技击要领,认真地解答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使人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武式太极拳的魅力。

授拳之余,翟先生为推广武式太极拳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其中有30佘篇论文先后发表在《中华武术》、《武林》、《武》、《少林与太极》、《中国太极拳》、《武魂》、《太极》、《名人》、《太极名家谈真谛》、《武武术探微》等刊物上。曾代表永年作为编委,参加国家对《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编排与审定。协助恩师姚继祖出版《武式太极拳全书》。为了进一步普及和推广武式太极拳在国内的发展,翟先生先后出版了《武式太极拳述真》、《武式太极拳术》、《武式太极拳系列丛书》一套10本;由人民体育音响出版社出版系列教学光盘《武式太极拳》共7类11碟。这些著作和教学光盘在全国各地及海外广泛传播,引起了太极拳界的巨大反响和欢迎。

武术太极拳教程篇8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拳概念;逻辑学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7-0102-03

太极拳流派繁多,但它们必定有共同的本质属性,这个属性是太极拳区别于其它武术徒手项目的根本,决定着太极拳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这就是太极拳的内涵。太极拳的外延是具有上述本质属性的各类事物。目前太极拳的概念有多个版本,给太极拳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查阅了大量有关太极拳的文献和考察了太极拳的实践活动,在分析太极拳的内涵和确定它外延和上位概念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法则给太极拳下一定义。

1 太极拳几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现有的一些太极拳“概念”没有指出太极拳的本质特征,只是对太极拳特点、分类的诠释,而非下定义。人民体育出版社《武术》(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给太极拳下的定义:“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动作圆活,处处有带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前后贯穿。而各式太极拳也还有大架、小架、开合、刚柔相兼等不同的特点。”此概念只是对太极拳的一些特点和分类作了简单的介绍,没有表明太极拳的内涵或外延。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中的太极拳概念则是另一种表述:“是武术的主要徒手项目,它的取义是因为太极拳拳法变幻莫测,含义丰富,而用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和说明。”,这一“概念”表明了太极拳的外延,内涵的表达则不清晰。《辞海》中太极拳定义:“中国传统武术项目之一,动作柔缓,可用于拳击和健身,流传区域很广”,此“定义”只是对太极拳的某一特点和功能作了简要的表述。

2 太极拳的内涵

2.1太极学说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太极学说在其它徒手项目里也有体现,但没有像太极拳体现和实践得这样彻底。太极拳拳理的核心是太极学说,它是以太极说为中心,包括无极说、阴阳说等理论在内的中国古典哲学体系。王宗岳《太极拳论》首段即以“太极”立论,他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无极是无形无限,是一种没有极限的物质存在。宋书铭在《太极拳谱》中这样描述无极状态“无形无像无纷孥,一片神行至道夸,参透虚无根蒂固,浑浑沌沌乐无涯。”无极状态在太极拳中的表现有功法当中的“无极桩”,套路演练中的“无极起势”以及贯穿始终的身形身法要求,还有“天人合一”的意气运行和感受等:一种“定”的修养,正如太极拳诀云:“全身透空,无形无象”。

太极的原意是至大至高的意思,由无极演化而成,是处于无极和阴阳互化的交替状态,具有向动和向静转化的中枢功能。动极而静,静极复动。因而太极的运动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许禹生《太极拳论》称太极为“动静之机”。而且这种向动、向静变化的趋势没有规律可循,是一种随势之机,是一种“拳本无法,动即是法”的运动状态。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云:“屈伸开合听自由”,“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太极拳的刚柔劲力是蓄极而发,刚柔互根,武禹襄说:“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

阴阳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属性,阴阳可以相互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太极拳采用阴阳变化为运动的基本规律,要求动静、刚柔、虚实、轻沉、迟速兼备,又要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以阳为主,阳以阴为根,达到刚柔摩荡,阴阳相济的地步(懂劲),进一步达到忽阴忽阳,阴阳无迹可寻的神明阶段(太极状态)。正如《用武要言》所云:“能去,能就,能刚,能柔,能进,能退,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炫耀如三光,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动以处静,然后可言拳术也。”

2.2“棚、捋、挤、按、采、捌、肘、靠、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十三法是太极拳的运动技术核心

各式太极拳套路、推手、散手的核心运动技术都是“、捋、挤、按、采、捌、肘、靠、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十三法”,其中拥又居核心地位,即其它各技术都蕴含拥劲(张力)在里面。只是在具体应用时,运动的速度、幅度、角度、力度不同而已。太极拳除这十三法之外,还有陈王廷《拳经总歌》的“劈、打、推、压、搬、撂、横、采、钩、拥、逼、揽”十二法;陈长兴《用武要言》战斗篇:“不拘提打,按打,击打,冲打,膊打,肘打,腿打,头打,手打,高打,低打,顺打,横打,进步打,退步打,截气打,借气打,以及上下百般打法,总要一气相贯。”杨式太极拳的“滚、错、折、磨、弹、冷、正、侧、定、断、刀、锯、拍、掸、拽、擎、踏、重、离”19种劲法。

3 太极拳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本质属性的各类事物,从运动形式分类,太极拳由套路、推手、散手和功法4部分内容组成。

太极拳套路主要用于练内劲、加强对自身运动控制的能力和强化松柔的途径,是“练己”的功夫,练习中操持太极拳的规则(如“迈步如猫行”等),能有效地掌握对自身运动的控制本领。

推手是太极拳的双人徒手对抗练习,又称打手、揉手、手。推手的形式可分为单推手、双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推手、推散手等。推手的基本技术包括、捋、挤、按、采、捌、肘、靠八法,还有摔跌、擒拿、击打等。推手的运动特点是不丢(不脱离)不顶(不顶撞),以静待动,以柔克刚,与太极拳套路的要领是一致的。

在太极拳各学派中,“散手”一词的含义包括:(1)指散打,即不受套路限制的徒手短打;(2)把套路中各个基本拳式拆开来进行单练和应用,又称为“练散手”;太极拳的散手用力原则是“沾连黏随,不丢不顶”。它的战术原则是“击其不备,袭其不意,虚而实之,实而虚之,取本求末”。

太极拳功法包括徒手和器械练习。徒手有静功和动功,静功有站桩、卧功和坐功等,动功有开合桩、升降桩和绕球桩等;器械练习有太极球、太极尺、太极大杆等,器械练习虽然持械,但它是为套路、推手和散手服务的。太极拳的功法用于发展太极拳锻炼者的心理素质和体能,对太极拳的套路、推手和散手水平的提高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4 太极拳的邻近属概念(上位概念)

如果一个概念所囊括的外延都包含在另一个概念之中,那么,后一个概念就是前一个概念的上位概念。当今有一种现象就是把太极拳从武术中剥离出来,或把太极拳和武术同位化,典型的说法就是“您练的是太极拳还是武术”。这在逻辑上就犯了“概念不当并列”

的错误。

武术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迄今为止,武术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蔡仲林认为:“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攻防技击的人体动作为基本手段,以通过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来为一定社会服务为目的,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杨祥全认为:“武术是指以个体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冷兵器或徒手而进行的套路、格斗以及相关辅助技术练习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人体文化。”杨建营则认定:“武术是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徒手和持械的中国传统运动技术体系。”龙行年这样定义:“武术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凝结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以技击为表现形式的,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体育文化实践活动。”这些武术概念或多或少有些偏颇,但无疑的是,太极拳的外延都涵盖在这些概念里面。不像国外武技那样,徒手项目就是徒手项目,如拳击;器械项目就是器械项目,如击剑。人们一提到武术,就应该包括徒手和器械项目,人们一提到太极拳,也就会联想到太极拳套路、推手、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等,也就是具有太极运动特性(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项目群。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徒手项目,有着武术徒手项目的一般内容、属性、功能、目的和价值。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以太极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捋、挤、按、采、捌、肘、靠、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十三法为运动技术核心,包括套路、推手、散手和功法的武术徒手项目。太极拳的内涵是“以太极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棚、捋、挤、按、采、捌、肘、靠、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十三法为运动技术核心”,规定了太极拳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套路、推手、散手和功法的统一体”,界定了太极拳的运动形式;上位概念是武术徒手项目,确定了太极拳所属的范畴,表明了太极拳具有武术徒手项目的所有属性,包括技击性、健身性、传统性、文化性等等;内涵厘清了太极拳和其它武术徒手项目的根本区别所在,是从内容和形式上判定太极拳是太极拳而不是其它徒手项目(如形意拳等)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

[2]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73。

[3]李良根,不要误把“阴阳图”当成“太极图”[J],武魂,2009(1):24-27。

[4]祝大彤。太极解秘十三篇[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19-220。

[5]余功保,随屈就伸――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37―138。

[6]蔡仲林,对武术概念的再认识[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77-79。

[7]杨祥全,武术概念新论[J],中州学刊,2007(1):164―167。

武术太极拳教程篇9

关键词:太极拳人本思想喜爱度出路

据考证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太极拳创始初期是以搏斗为主要目的,真正将太极拳作为健身的主要手段还是在解放后。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关心集体健康出发,对太极运动给予了大力提倡,主席曾经指出:“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及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邓小平同志更是专门题词“太极拳好”,并积极倡导。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举行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和表演。1958年国家体委制定了第一部以流动面较广的长拳、太极拳、南拳为竞赛内容的《武术竞赛规则》。国家体委还在1957年组织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随后,简化太极拳被列为高等院校体育必修课程。戴福祥等对42所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查,83.3%的高校设置基础课,而田径、简化太极拳为其主要教学内容。

然而,随着大学生体育需求的不断扩展,人本教学思想的不断深入,太极拳作为必修教学内容受到了学生与教师的普遍质疑,有些学校直接将太极拳删除。

从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提倡,到简化太极拳列为必修课程,再到“以人为本”教育思想下的基础体育课的取消,太极拳何去何从是摆在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难题?既要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又要“以人为本”,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的新出路在哪里?笔者从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出发,总结经验,提出新思路,为太极拳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广州市1000名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有关调查,调查对象分布情况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太极拳相关文献,了解了目前高校太极拳的开展情况,为本文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1.2.2访谈法

走访团委老师了解课外俱乐部开展情况。

1.2.3问卷调查法

采用随即抽样的方法,对1000名普通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如表2:

1.2.4数理统计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统计工作在SpSS10.0FoRwinDow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上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喜好度调查:

人本主义课程观突出“情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认知与情感的整合发展”。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与其对运动是否感兴趣有密切的关系运动兴趣实际上已经成为参加运动的内在动力之一。根据秦婕的研究:高校开设的项目以9~21项居多。据此,请大学生在三十项运动项目中挑选三项最喜爱的体育项目,采用赋值法计算各项目的喜爱度。结果如表3、表4:

随着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健身意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新兴项目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传统的太极拳教学受到了冲击。由上表可知,广州女大学生太极拳喜爱度=0.45,列第二十位;广州男大学生太极拳喜爱度=0.47,列第二十二位,与大学生喜爱的羽毛球运动相比太极拳的喜好度偏低。而据王贺文的研究,80.7%的学生学习过太极拳后就不再练,也从侧面印证了,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喜欢度偏低。

2.2大学生太极拳喜好度的比较分析:

对不同年级喜爱太极拳的同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5)显示各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喜爱度差别不显著,即教学前后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喜爱度没有明显变化。也即是说喜欢该项目的学生依然喜欢,因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稳定。

2.3大学生及社会群体对太极拳的参与情况:

以2007年注册的13个大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为例,武术俱乐部注册人数列第四位,说明大学生当中还是有有一部分武术爱好者的。当然,太极拳只是武术里的一个小分支,但从大学生对武术的参与排名来看,太极拳教学的发展出路已经清晰可见,太极拳教学必须借助武术这个大家庭来发展壮大。

学校体育互为社会体育的先导,社会有什么样的体育需求,学校体育就应顺应社会的需要开设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同理,学校开设什么教学内容,在社会体育里面也会展现。《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资料表明:中国群众体育开展最为普及的体育活动均为对运动场地要求不高或参与过程中投资不多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中参与气功、太极拳的人数比例达到22.74%。大众对太极拳还是有一定的需要,学校教学就不该将其一刀切。

3.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喜爱度偏低,但兴趣稳定。再加上武术的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无论是社会群体还是学生群体都不乏参与者。因此不顾及大学生需要将其列为必修课或者一刀切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太极拳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思路进行一系列改革:

首先,尊从人本教学的理念,将太极拳教学由必修课程变为俱乐部制的选修课程,广泛吸纳会员(包括高年级),融合跆拳道、散打等搏击对抗类与刀枪棍剑、太极拳套路类内容,既保证武术教学系统的完整性,又保证其次,提升任课教师业务水平。当前在普通高校专职武术教师仅1~3名绝大多数教师非武术专业,对动作原理、攻防技巧一知半解,动作示范各成一派,教学受到学生的质疑。因此,必须加强武术教师的业务学习,通过深造、培训、辅导、自学等方式提升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

再次,丰富教学手段。目前采用太极拳教学内容的学校多数是场地师资不足而采取的无奈之举,上课仅凭教师示范和一张嘴,教学效果差。武术动作线路复杂,可以运用电视、录像、多媒体音乐等现代化手段,利用其形象直观、生动、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的鲜明特征,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最后,采用三维评价。传统的太极拳评价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老师打分的方式。这种单一成绩评价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弊端不少。首先,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挫伤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其次,每个老师的评价出发点不同,造成各班学生成绩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建议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套路动作刻录成光碟,任课老师统一编号,采用同行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任课老师相结合的三维评价方式,最后平均三方评价结果为该生的最后成绩。此种评价方法,对于教师,有利于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技能;对于学生,有利于掌握动作要点,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最终通过三维评价,达到既增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又使教学评价公正、客观,体现了教学评价对教学的促进功能。

参考文献:

1杨文轩.当代大学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2005年8月版:155

2冯小军.我国太极拳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2):126-128

3蔡开明.对高校太极运动课程化的研究[J]娄底师专学报,2001(4):50-60

4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m].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1997年6月版:5

5戴福祥,刘艳.近十年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9

6龚金莲,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教学的启示,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10R(上旬)第07卷第28期总第153期,p:68

7徐问宇,金萍,陆建平.大学生体育兴趣及变动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12):225

8秦婕.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发展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817.

9张凤玲.东北三省高校大学生课外参与排球活动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03年硕士研究生论文

10王贺文.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4):69-70

11陈新亚.从群众体育视角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6):80

武术太极拳教程篇10

2008年6月20日上午11时,来自海内外的300多名陈氏太极拳弟子统一着装,按顺序走进拜师大厅。大厅内座无虚席,陈正雷大师夫妇端坐于拜师台中央,面带笑容接受弟子拜师行礼。300多名新老弟子中,既有金发碧眼的洋学生,也有鹤发童颜的中国老者,既有风华正茂的年轻后生,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学员。此次收徒仪式不仅是陈氏太极拳第一次公开收徒,也是陈正雷首次正式确定18位入室弟子。

陈氏太极拳也称陈式太极拳,起源于温县陈家沟,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随着发展门派逐渐增大,目前已经衍变为陈氏、杨氏、孙氏、和氏、吴氏和武氏等几大流派,而陈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始祖。近年来,陈氏太极拳的领军人物陈正雷,依托文化资源优势,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在世界各国开设太极拳馆。陈氏太极拳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数超过2.5亿。

拜师大厅内,陈正雷大师率300多名弟子向太极拳祖师行礼汇报,大师宣读弟子应遵守的门规戒律,要求弟子们内外兼修,把陈氏太极拳和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以造福人类。300多名弟子在18位入室弟子的带领下,向师傅师母三鞠躬并递上拜师帖,弟子代表恭恭敬敬地奉上拜师茶。亚洲武联名誉主席徐才亲临现场,海内外几十位武术名家,包括杨式(氏)太极拳正宗传人杨振铎、孙式(氏)太极拳掌门人孙永田、吴式(氏)太极拳掌门人马海龙,以及杨式(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陈龙骧、李政,吴式(氏)太极拳名家吴光宇,陈式(氏)太极拳名家蒋家俊,少林拳名家梁以全,八极拳名家吴连枝等,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整个拜师仪式在庄重严肃的气氛中进行,既有中国传统礼仪的特色,又彰显了时代的风格。

传统武术中的师徒关系,无法摆脱儒家礼教思想的教条影响,“师徒相互选择几乎是所有文化艺术门类传承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的关键在于确定一种‘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下各自所承担的义务。同时,师徒关系作为习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是与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科学技术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即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教育条件之下,师徒关系有不同的存在形态”。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关键在于继承人的选择。学者周伟良研究指出:“拜师过程中首先需要介绍人,介绍人在北方的许多拳种中被称之为‘引师’,或曰‘接引师’,又名‘引进师’,顾名思义是起到师徒关系的结识作用,一般需要1~2名。有些特别讲究拜师仪式的拳种如梅花拳,还专门设有一个‘送师’,即负责把由‘引师’介绍来的弟子送到拜师场所。拜师时引师必须到场,有送师的送师也必须到场,这就是所谓的‘三师(引师、送师、师父)在位’。第二是拜师者在正式磕头前必须写有拜师帖子。按照习惯,这种拜师帖又叫‘门生帖’。拜师帖的内容简繁不一,但格式大体相同,一般写有拜师者的姓名、师父的姓名,有的还要写上介绍人――‘引师’的姓名,以及拜师的日期。磕师,意思是向老师行叩头礼表示敬意。磕师是确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徒关系的最集中体现,也是传统社会中尊卑长幼伦理规定的折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上磕祖拜师的内容在各地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拜师程序中需要介绍人、递帖和拜师的三个结构,至今或在观念上或在实践中被许多拳种普遍延续着。”

自古以来,武术界都非常重视师承关系,强调“凡吾习武之徒,必须以贤为师,谦虚好学,尊敬师长,崇扬武德”。“尚礼崇德”是古代侠士伦理道德的基础,也成了习武人生活的基本准则,“武以德立”,“武以德先”。武术界历代各门各派的武学大师都十分重视武德教育这一根本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许多今天看来仍有指导意义的武术礼仪规范,以端正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