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7:37

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篇1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和特色的重要标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药院校肩负着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薪火接班人的重任,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因之具有与中医文化相关的特质。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下试就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而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渗透于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外化为校风、学风及师生心理状态及群体精神风貌,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及价值核心。大学之大,不在于建筑,而在于精神。儒家重要教育论著《大学》开篇即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论述。爱因斯坦也曾这样描述大学的使命:“一个年轻人在离开大学的时候,应该是有自我辨别力和自我学习力的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只受过专业训练的狗。”这些都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的确,大学的魅力就在于其特有的传统和精神。这种精神长期以来沉淀为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熏陶,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而深远的。因此,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2中医药院校精神文化建设重在弘扬中医文化,培养中医人文精神[Bt)]

任何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其文化特质。中医药院校最与众不同之处是“中医药”三个字所赋予的厚重的历史积淀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的根基和灵魂,它浓缩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来说,中医药文化丰富的内涵使其不仅成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而且更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与核心。因此,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弘扬中医文化,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建设上,要彰显中医文化特质,散发独特的中医药的精神与气质,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

此外,中医药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中医药是文化型的科技,又是科技型的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而优秀的人文修养健全完善的人格是人全面发展的底蕴,更是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基础。而中医学具有的以“科技―人文”双重内涵为核心的完备的理论形态作为其整个学科支撑点的特点也使得弘扬中医人文精神一直以来成为中医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把人的身体、心理、行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在重视人的生物性与自然因素的同时,也重视从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去研究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其规律,并运用它们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与此同时,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也使得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巧合的是,中医人文文化对医学模式的认识是“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这种人与自然的统一,形(身)与神(心)的统一,可以说具有现代医学模式的雏形[3]。

总而言之,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重在弘扬中医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更应以此为核心。

3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

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当前“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前提下,中医药院校除了培养学生具备现代文明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还应结合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从弘扬中医文化及中医人文精神出发,注重挖掘丰富的中医文化内涵资源,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依据,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此创设一种继承和创新结合的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真正达到培养中医药薪火传承人的目的。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与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紧密相关,具体来说是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的集中反映。

3.1“和”的精神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整体和谐观。这种理念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变化的复杂联系。人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中,生存的条件就是和谐。因此,在考察人的生理、病理、病机及其防治疾病时不能脱离天、地、人相互关系的大环境。这种整体思维的方式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也正因为如此,中医文化历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人体自身的关系上提倡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在治疗方法上提倡调和致中的治疗观,而在医患关系上则提倡医患信合、同道谦和的伦理观。“和”作为中医文化的根本原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正好相契合,是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内涵和时代特征。

3.2“仁”的精神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中医文化最突出的人文特质,而“仁”则是对中医医德最贴切的概括。每一部中医典籍无不是对“医乃仁术”的解读[4]。如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大医精诚》提出了医德标准与具体内容:慈悲为怀,急病人之所急;思想纯正,不贪图钱财;严肃认真,不随意调笑;谦虚为上,不炫耀功名;以己度人,形儒家忠恕之道[5]。中医名师大家也将医学定位为“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医之为道,若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由此可见,医学的宗旨与本质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仁”和“术”。“仁”是“术”的前提,“术”是“仁”的体现。中医经典中蕴藏的仁爱之情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正是中医文化的特质,也是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大内涵。把“仁”的思想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不仅能使中医药院校的学生立足于“医乃仁术”的医德根本,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热心投入为家人、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的践行中,努力在立德、立言、立功上做出成就,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做一名“仁医”的意义了。3.3“精”的精神前文谈到,中医学本身是一门“科技―人文”双重性质的学科,这就决定了科学精神也是中医文化不可忽略的价值核心。仁慈之心固然重要,但高超精湛的医术也是治病救人的关键。具体来说,它要求习医者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孙思邈指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6]。”学医者必须不断学习,精益求精。对于中医药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而言,这不仅指专业上的精,它实际上是做人为医的一种态度,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贯彻“精”的精神,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而有价值的影响。

3.4“诚”的精神“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至高境界,要求医者要诚心救人,即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只有怀着感同身受的心,才能引发“大慈恻隐之心”[7],能抛开贵贱、美丑,心中时刻关切病人的疾苦,这就是为医者的最高修德。在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诚”一直作为一种大修为和大精神,成为不可忽视的精神文化内涵,且它对学生素质提高,人格塑造和道德熏陶方面的意义也远超其初衷了。

4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途径

4.1以制度文化为导向和保障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制度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重要保障,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经验证明,要使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仅靠道德引导和约束是不够的,只有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解决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因之,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必须以制度文化为导向和保障。要确立科学与人文相契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此外,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优化,在强化专业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

4.2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和依托中医药院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在校园总体规划、校园景观、建筑风格上,要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把中医药文化渗透于校园环境建设中,凸显中医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为师生营造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正所谓一砖一瓦彰显大学气质,一草一木尽表师生情怀。让学生在古朴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传统中医文化的精神内涵有更深的感受和体会。要进一步做好校训、校歌的征集凝练和宣传教育工作,使之最终成为体现学校历史和特色,弘扬中医文化并集中体现师生思想情感及价值体认的群体文化,丰富中医文化的现代内涵。此外,在传播手段和媒介上,加强互联网络建设,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手段传承优秀的中医文化,开展深层次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校园社团、报纸、杂志、板报、橱窗等文化载体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4.3以行为文化为成果表现《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书中曾提到:“大学本科教育是否成功与校园生活的质量有关系,它与学生在校园内度过的光阴和参加的活动质量有直接关系[8]。”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如何,直接表现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的主要阵地和重要途径。学校应秉承中医人文精神,大力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质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人,通过中医药学术精品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系列人文讲座,传统文化节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引领健康的学术和学习风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使学生的“仁、和、精、诚”的修养得以展现并得到检验。

5小结

党的十八大指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就高等中医院校而言,文化是精髓是灵魂,是激发中医院校活力的重要源泉。“大学精神”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医药院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建设具有浓郁的中医药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中医药院校成为中医药文化的自然博物馆,培养出具备仁、和、精、诚等大学精神品质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及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2]徐超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12:43.

[3]李顺民.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弘扬中医人文精神[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

[4]张玲丽.论挖掘中医文化内涵,构建中医院校人文精神的要素[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6):160.

[5]黄海波.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

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篇2

关键词:大学精神;医学教育;医学人文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82-02

当今世界,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高素质的教育和学术水准;二是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即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照和社会道德的提升。因此,考察大学素有两个标准,一是专业标准,二是人文标准。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它是学校长期办学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大学精神的形成,同学校发展时代、独特历史、地理环境、文化特色和师生的共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既是学校实现自身目标的动力,也是师生员工为人、治学、做事的精神支柱,是学校发展的底蕴所在,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规范约束、群体凝聚、社会辐射等一系列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就是将敏锐的时代精神、永恒的道德标准、崇高的医学境界体现在其大学精神中,并融入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中,使之成为师生员工自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导向,使之成为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核心内涵。

进入技术时代后,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和敏感,结果,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同时,人性又屈服于技术,把技术崇拜为神。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两个极端而言,出现了两种畸形人,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注意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我国目前也在大学教育中增加了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人文教育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医学院校作为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更要注重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因为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步伐的重要举措。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真正目的是进一步优化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使医学人文学科知识内化为医学生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而人的生命、人的健康又是人的根本,因此,以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减少疾病为宗旨的医学技术和卫生保健服务水平,是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临床诊疗手段不断更新,但同时医疗卫生费用也急剧升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满意度则明显下降。追根溯源,是医学与人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于是,让医学从那种“太技术化、太非人性化、太官僚化”的取向回归于人性化的呼声日渐高涨。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重铸医学的人文价值,已为各国医学界及社会公众所广泛关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以医学技术与医疗服务的社会、伦理、法津和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医学人文学科群迅速崛起,欧美各国医学院校都将医学人文学科作为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提出医学人文学科是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形成了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并举的新教育模式。在科学研究方面,从国际重大项目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艾滋病控制,到新药临床研究和新技术临床应用都包含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和课题。人们已深刻认识到,欲解决当代医学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所面临的难题,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跨学科的交流,需要有更加广博知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需要医学院校把建设医学的人文精神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加以构建,同时以此来彰显医学院校独特的大学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把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的观念,是以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利益和幸福、人的发展完善和自由为主旨的观念和信念。“人的价值”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医学人文精神的道德规范和原则是从人的价值这一核心理念中引申出来的。在医学院校如何坚守和培植适应时代的医学人文精神,并以此作为医学院校大学精神的体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在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医学教育模式应运而生的同时,注重医学院校的大学精神建设,将医学与人文融合使医学生和谐发展,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医学院校有必要顺应这一趋势,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教育方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创造条件。将人文精神教育与校园文化医院文化相结合,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特征的校园文化,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带有浓厚人文精神教育色彩的校训、校歌,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在各类宣传教育中增强人文精神教育。抓校园环境、医院环境、课室环境和宿舍环境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烛照和熏陶。

塑造、凝练与涵养医学院校的大学精神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理念,根据医学院校的实际特点和目标定位来确立自己的大学精神。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稳定不变的,而是在历史的传统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影响中,逐步累积、共同建构、不断创新而形成的动态精神资源,大学精神不是西方模式的简单翻版,而是在党的高等教育指导思想和普遍价值指引下贴近本土、面向社会、具体可行的自觉自愿的选择,它既要有展望未来、胸怀全球的宽广视野,也要有脚踏实地、关切民众的人本情怀,它既要有“科学、人文、自由、批判、独立、创新”等所有大学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内涵,更要突出不同历史背景、地域环境、发展历程、社会文化条件下每所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定位,它应是普遍追求和独特个性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既有精神共同性,又具精神个性的大学才能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立心明志、凝聚感召和辐射引导的使命,坚定大学的自我意识,推动自身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医文相融”的原则,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专项人文技能培训、防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等环节,实现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人文教育全程不间断,医学人文教育特色鲜明,以服务社区、着眼预防观念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大学精神引领着大学的文化氛围,会对师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产生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要通过经常聘请医学专家举办讲座、组织社团文化活动、建设课外兴趣小组、开拓第二课堂等形式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倡导人文精神,陶冶医学修养,使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品味和文化底蕴;要美化校园环境,加强学校管理,创造一种清新向上、自由舒畅、井然有序的校园氛围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启迪学生的心智,促使学生产生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通过医学院校独有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对医学生德智体诸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形成健全人格,把体现着“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发挥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社会辐射作用。加强人文修养,引导学生,使他们既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又具有高尚的医德,这样才能使医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篇3

【关键词】人文精神医学教育急诊实践教学

医学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医学与人文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的现代医学模式,但各级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体系上仍然沿用生物医学模式,更加关注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1]。而人文精神缺乏的医学生一旦进入临床,将难以适应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今社会,所以无论是校园教学还是临床实践教学,都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个人素质培养。在急诊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教学工作中。

一、人文精神的涵义

人文,泛指人类活动中各种文化现象。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哲学观,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所有行为中,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以及一个国家的文化活动的灵魂与生命[2]。

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则集中体现在医务人员对患者健康、生命、人格、权利等关注上,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人,决定了医疗过程是否具有人性化,是否“以人为本”。医务人员自始至终将抢救患者生命为己任、以解除患者病痛为天职,让医疗行为充满关爱,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被尊重,这就是人文精神在医学上的体现。

二、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当代中国,医疗技术在高速发展,但伴随而来的确并不是患者的满意度增高,

而是医患矛盾和冲突频发,甚至出现患者仇医与伤害医务人员。虽然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忽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是重要因素之一[3]。好的医师,单纯掌握渊博的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具备与人为善的本质、良好的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合格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有强的临床医学能力,还需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纵观整个医学史,我们可以发现,那些传颂至今的医者均是集“医术”与“医德”于一身的仁者,如华佗、孙思邈、希波克拉底等。医学院校只有培养出技术与人文关怀高度统一的医学人才,才能为患者提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足够的人文关怀,患者的满意度才会提高。

在中外历史上,医学都是最具有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学科,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所有技术中最美、最高尚的”[4]。在国外的临床医学教育中,在欧美国家的医学教育中人文医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有总学时的20%-25%,医学伦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了临床医学教育的始终[3];而我国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老师很少与学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等不同的角度讨论人体致病的原因和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探讨控制和消除疾病的途径与方法,人文科学所占比重仅为8.85%,且以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更多倾向于人文精神知识的灌输[3]。医学生有限的人文知识的摄取也大部分停留在书本上,与社会、现实相隔绝,故我国医学生在校的人文知识摄取、人文精神培养的时间非常有限,形式比较单一,这种现象使得走入临床实践的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匮乏。

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老师面对的就是这些人文精神匮乏的医学生,而医学生即将面对的是全社会严峻的医疗环境。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向“仁医”发展,我们老师在对医学生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同时,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将对其以后的行医生涯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在急诊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方法

3.1合理安排课程,将人文精神培养融入理论课、模型培训训练课、床旁实习课

医学生在校学习人文课程,属于纯理论,而且与实习具有一定的时间距离,所以实习时容易忘记先前所学的人文知识。临床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结合亲身经历的病例来诠释我们应具的人文精神,除了温故而知新,更多了原来象牙塔里所不能得到的内容。我们的理论课内容主要涉及沟通技巧、患者权利、医德医风。

急诊医师要面对的是需要拯救的病人,而非急病而已,所以我们强调沟通技巧中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叙述,了解他或她发病的心理、家庭、社会背景。同时沟通中学会快速的获取我们想要获取的信息,尽量将采集病史时间缩短,尽快投入到患者抢救中去,才能真的实现“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患者拥有平等诊疗权、知情权、隐私权、民族风俗与自由权、选择权等,这些权利如何在诊疗活动中得到实现也是理论课内讲解的内容。课程最后会结合历代仁医故事来讨论在当今社会该如何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使自己成好医生、做好人。讲课方式主要采取的就是将老师自己工作中的实例进行课堂解析、讨论,学生积极参与,老师引导方向。入科前的人文理论课将唤起学生的人文意识,为其在接下来的与病人短兵相接时的人文精神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篇4

关键词:人文精神;医学技术;医疗活动;护理人文精神

如所周知,医护活动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本身就应当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可就目前情况来看,出于种种原因,不少医护活动之于人文精神渐行渐远。同时,现代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虽然一方面使许多不治之症成为可治之症,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冲淡人文精神的可能。因而,厘清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的涵义,深入分析医护活动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自觉提升医护人员的人文修养,成为人文精神重新融入医护活动的当务之急。

1人文主义概念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它的个体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而言,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2人文精神涵义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特别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者的价值。它包含三个层次:人性,即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这也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理性,即对自知性与自觉性的追求,这也是广义的科学精神;超越性,即对生活意义和价值的追求。简单地说,人文精神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同时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者的价值。

以一种人文精神对待人,就是说既不把人作为神和迷信的玩偶,也不把人降低为动物,更不能降低为纯碎的工具和手段。要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进行最基本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从而帮助个体塑造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使个体感受到自身是一个有人格、受尊重的存在者。

3医疗活动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3.1医疗市场化的赢利倾向淡化了医学人文精神,削弱了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的自我培养。

3.1.1部分医疗单位为了生存和发展,借助着自己的一些特色优势,过分追逐利润,使人被物化,科学技术被过度商业化,医学人文精神流失。

3.1.2为了加快看病的速度和完成经济指标,医生不再仔细问诊,传统诊疗和望、触、叩、听等查体方法逐渐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所谓高端的高科技检查。上述做法费用高昂而实效不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健康问题,同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3.2医疗设备向高端发展,医生产生技术依赖。

3.2.1先进诊疗技术的广泛运用加深了重物轻人、重技轻德的思想倾向,现代医学试图以技术去消解医学的非技术难度[1]。

3.2.2过度使用诊疗技术和手段,降低了对人文的要求,淡化了医生的人文思想。这就只能使我们在技术上能治疗疾病,成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应付的医治法,从而不能赢得患者充分信任。

3.2.3因为盲目地依靠诊断仪器数据而不全面询问、检查患者,使医生远离患者的非技术接触增加,导致了临床误诊率的上升。

3.3医生本身的专业素养,医学人化是医学与人文、医学科学的真与医学人文品格的善、医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医学具有求真、崇善、尚美、达圣的人文价值[2,3]。因此一个高尚的医生,要树立医学人化的思想,不仅要有治疗疾病的精湛技术,还要有对患者发自内心的体贴和关怀,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和慎独精神。

4提升护理人文精神的涵养,开创护理事业的新篇章

4.1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涵养内修的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加强伦理道德、文化知识、思维能力、沟通技巧、美学艺术的学习,提升品格与修养。

4.2通过提供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亲切的语言、得体的举止、细致的照料,做到视患者如亲人,为患者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通过护士温暖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内心。适时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意见调整或改进护理工作,开展个性化护理服务,在护患之间建立起互信信赖的融洽关系,从而使患者乐于配合治疗,并处于身心愉悦的最佳治疗状态。

4.3护理人文精神是护士立身从业的精神支柱,是护理工作者的职业理性知觉,是对护理价值追求的提升。一个既有科学头脑又满怀人文精神的护士,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中生搬硬套或照本宣科。她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而且要从生活的经验和临床过程中感悟和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崇高,从而达到人文精神及护理工作的内涵有较深的理解。所有这些素养都需要长期实践的锤炼。

参考文献:

[1]张大庆.论医学的人文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篇5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临床医学不可分割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008-01

人文精神提倡把人的地位、尊严、价值、权利及自由与发展放在首位加以关怀。医学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人文关怀、人文思想和人文行为,具体体现为对生命和健康的长远关爱,用心去帮助人、抚慰人。因此加强医生的人文内涵,激发医生人文精神的展现是临床医疗实践的迫切要求。在医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医学人文精神与临床医学都不可分割。因此,在科学和医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文精神应当尽可能多地回归临床。

1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传统

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医学被称为“仁术”,十分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强调医疗活动以病人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贯穿尊重病人、关怀病人的思想,主张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等等。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开宗明义地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在非典危机中、在汶川大地震中,这些宝贵的医学人文精神遗产在现代社会仍闪耀着骄人的光芒。当代中国医务工作者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大医精诚”的优良传统,奏响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时代最强音。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一是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二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这里当然也包含着人体与情志、人体脏器与情志之间的关系。情志,即“七情”、“五志”。古人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喜、怒、悲、忧、恐,叫作五志。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的改变可能使人发病,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详细记载。

2医学人文精神是临床医学发展至今的应有之义

临床医学的目的和对象具有人文取向性,因此,临床医学将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哲学的精神思维、文学的心灵情感、经济学的利益权衡、法学的权利维护和伦理学的道德培养等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医学的对象是人。因此,这就决定了医生不但要了解疾病,了解健康,了解患病的人,了解和认识社会,而且要做到正确了解疾病、人、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医学社会性、艺术性、知识性的体现,更是完整地把握疾病的必然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至善论这种医学的异化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专科化消解了整体性的人,技术化忽略了人的心理,市场化漠视人的情感”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因此,20世纪70年代后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充分地显示出医学已开始出现新的转向,即从在生物学因素方面探寻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倾向,向立体化、网络化、多维度地审视健康和疾病问题转向。医学界涌动着回归人、回归社会、回归人文的思潮,强调医学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医学不仅只是对疾病的治疗,而且更需要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和照料。

3临床医学要切实重视和彰显医学人文精神

3.1人文医学指导治疗。为了真正使治疗达到“好”的要求,就要在“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作为临床医生除了应具备有用而必要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不迷信。”因此,尽管在临床上不以训练哲学家为目的,但要求医生把握理性思维,掌握认识医学发展的规律、特征的方法,让医生自觉地按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研究和解决医学实践中的问题;临床上不以培训伦理学家为方向,但要使医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牢固地树立尊重人、关怀人的意识,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并努力工作;临床上也不以培养经济学家为宗旨,但要求医生掌握卫生经济的理论和方法,用科学的态度分析医疗实践中的公平与效益问题,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为最大多数人服务;临床上不以造就法学家为目的,但要医生应有权利观念和维权意识,依法行医,尊重病人的基本人格权和身份权,并维护自己的权利;临床上不以心理学家为指向,但要医生掌握心理分析、心理治疗的方法,使医生将心身疾病的防治作为自己的职责;临床上不以练就社会活动家为目的,但要医生善于沟通和交流,并掌握社会预防的方法,通过社会干预、健康教育等途径提高人们群众的健康水平。

3.2切实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一是学习先进文化,树立先进理念。作为临床医学重要载体和平台的医院,应切实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继续教育纳入职工素质培训计划之中,应把医务人员学习、掌握生命伦理学、医学法学、卫生经济学、医学心理、医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作为技能训练和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普及并深化人文知识,培养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医务人员要通过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把握,提高自己的医学人文素养,切实把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放到同等重要的高度,从而树立以德为本、以人为本、患者至上、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理念。

二是管理者要起好表率示范作用。医院管理者除自身应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成为医院人文精神及人文关怀的模范实践者。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及措施办法中,在服务全院的工作中处处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这样既可以增强医院的凝聚力,激发团队精神,充分调动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又能更好地凸现和弘扬医学人文精神。

三是充分体现医学人文精神,营造浓厚的为病人的人性化服务氛围。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病人在知情权、参与权、隐私权及人性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适应和满足这些要求,就是要让患者在就医诊疗的全过程中,都能感触到尊重、关爱、公平与保护。

参考文献

[1]孙思邈.大医精诚?千金方[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2

[2]卡斯蒂格略尼.世界医学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35

参考文献

[1]贺红梅.心理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6):109-110

[2]易玫馨.心理护理在手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3):194-195

[3]花红.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96-97

[4]赵玉华.手术室如何做好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154-155

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篇6

论文摘要: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教育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具体层面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授;二是抽象层面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如果说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授是科学教育的实体的话,那么科学精神的培养则是科学教育的灵魂。不断现代化的中医学已经为融现代与传统为一体的科学精神创造了一种契机,我们应当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归纳符合中医学形态的科学精神,把握中医学为我们创造的科学精神,培育中医药教育的科学灵魂。

1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自觉崇尚科学的精神状态,它蕴涵着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是开启民智、彰显理性的先锋。科学精神所造就的是人类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1.1科学精神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科学精神所张扬的,是贯穿于一切科学活动、一切科学探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准则,包括思维所依据的准则,判别所依据的准则,行动所依据的准则等等。一个人若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这些依据和准则,就必定会陷入背离或远离科学方向、科学道路而滑向认知的误区,滑向离真实、离真理、离真情越来越远的道路上去。由此可见,科学精神实际上是从科学中提炼、升华出来的科学理性成分,其内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与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总结科学精神的内容时,既要考虑其时代特征,又要关注其继承性,既不能泥古不化,又不能以现代科学偏废传统.

1.2现代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与现代科学体系相伴而生的,是西方古代科学精神的延续。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古代科学精神,有一种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亚里斯多德曾说:“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这种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正是整个古希腊文化的根本精神所在。兴起于以培根为代表的感官唯实主义的西方近现代科学教育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功利性。培根说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应当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海森堡为近现代科学被功利性推进的图景作了如下描绘:“知识的每一步进展都和从它能引导出什么实际应用的问题相联系,科学的进展被描绘为征服物质世界的十字军,实用成了时代的口号”。应该说古代的西方科学远远落后于中国,但西方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使西方人无形中在不断地进行科学知识的积累,进行科学手段和方法的探求,同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得以不断地开发和利用,并在运用中得到发展。18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西方科学开始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近、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夭文学、地理学等等应运而生。在医学史上,显微镜的发明就使西方人对疾病的认识步入了新的阶段,结束了数千年来与疾病抗争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正因为如此,西方古代科学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现代科学精神也就萌芽于西方古代的科学精神。

1.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创造了早期科学的辉煌,我们不能因其衰微而否认其合理而深刻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理念上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态度,蕴涵着深刻的科学方法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倡导的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以伦理为本位的实践观,强调要认识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和相互联系的普遍规律,并倾注精力去寻找利用这些规律的方法,从而达到认识真理、改造世界的目的。传统的科学精神为我们民族的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医药就是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杰作。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医药诞生了完整、丰富、而又无法取代的理论体系。在天人合一观的指导下,中国传统的科学没有进入微观世界去分析物体的构成及其运动、变化和联系的规律.在科学发展的早期,人类的科学手段极其落后,科学知识的积累刚刚起步,人类对绝大多数自然现象槽懂无知,天人合一的观念,使科学能够跨越许多障碍,创造出中医药的奇迹。但夭人合一的观念也推动了以自省、自我完善为特征的文化形态,形成了注重人文领域的间题,而对自然之物漠然处之、被动顺应的态度,并进而造就了泛道德主义的传统文化特质.当人们总是以伦理的眼光来观察自然的时候,就不可能赋予自然本体的地位,就缺乏一种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客观地认识自然的动机。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不再张扬科学领域的理念,科学精神被剥离了出来,并逐步消失。但我们不应该否认传统科学精神曾经所开辟的科学途径,对今天的科学仍具有指导意义,重新挖掘传统科学精神对培育完整的现代科学精神体系是十分为重要的。

2科学精神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是一对卵生兄弟,是人们在抛弃谬误、获得真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维和行为。但科学精神是激励和规范人们创造活动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人们进行实践创造活动的精神支柱。正是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人们看到了理性力量的伟大,开始不断地进入微观和宏观世界,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认知和发掘更强大的科技力量。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是程序、途径、手段、技巧或模式,从总体上看,科学方法不外三大部类:经验方法、理性方法、臻美方法。科学方法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产生,科学方法中蕴涵着深刻的科学精神,我们研究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必然要从中医学的方法论入手,从中不断提取科学精神的元素。

2.1中医学的科学精神,其实质在于开发人类思想最大的潜力.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这一特质与现代科学精神所倡导“发展性、创造性、突破性”的高级思维是不谋而合的。人类社会正是依靠了这三性思维,才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文明的。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中医学“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是古代的系统辨证哲学方法,“从象测脏”实际上是原始的黑箱方法,“取类比象”实际上是原始的同构方法以及辨证方法、原始的系统分析法或状态变量法。这种发散性思维、立体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性思维,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构思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另辟蹊径,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类的智慧,使科学能够突破科学手段不足、科学知识有限的难题和科学研究与道德、伦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取得发展。这也是一种提倡深思熟虑、勤于并善于观察、事事留心、善于哲理思考的科学态度。

2.2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一种唯物、辨证的价值观。在人类还处在原始的神话与迷信的时代,中华民族就能诞生这一新颖的医学学科,一直为世人所惊叹。中医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之所以能按照自己独特的方法论独自发展,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渗透着唯物观和辨证地看待世界和自然界的方法论。“天人合一”的观念、“道”的概念就是强调要研究自然界、适应自然界,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部分来思考、来观察.远古中国巫术盛行,但巫术既研究神学,也研究自然规律,甚至包含着对自然规律的顶礼膜拜,乃至神秘化。远古中国对神学的研究、对自然界的研究以及哲学家对社会人与事的研究,互相包含与肯定,互不干扰,为唯物观、辨证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3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为中医药创造一种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医学采用整体观去研究人体和疾病,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思维,摸索科学的方法论,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创造出辉煌而惊人的科学奇迹,与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中医学的书籍浩如烟海,可谓学派纷呈而又海纳百川,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这一点与西方中世纪教会统治下把愚昧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学术界,科学环境极为黑暗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2.4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积极的、多元的思考方式。中医学研究人体和疾病,要求医学研究者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为没有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深刻研究,既使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也不可能认识人体的发病规律的.事实上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系统的同时,对人体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及其三者的相互关系都有相当深刻的研究。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黄帝内经》就是古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而成的。

3弘扬中医药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学精神是人们达至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最重要基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3.1弘扬中医药学中的科学精神,可以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中国的近代史上,对科学的认识曾经走过一段弯路。现代科学传入我国之时,正值内优外患,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科学成为最有魅力的名称,开始由形下之“器”上升到形上之“道”,演变为一种绝对的、终极的信仰体系。陈独秀便明确主张“以科学代宗教”。胡适曾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这里的“科学”当然是指发端于西方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这种对科学的极度尊崇,把科学奉为信仰的态度,恰恰违反了西方科学精神对新知识的探求,泯灭了怀疑的意识和理性的批判。因为信仰不能包容怀疑,怀疑的产生标志着信仰的动摇。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人不是去研究中医学所确立的未知领域,而是把中医学排斥在科学之外.中医学从疾病证候出发,通过探讨疾病现象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而研究人体内部生命活动的规律,从一个西方医学未能进入的角度探求生命的本源和疾病的防治,这种学说此时此刻开始经历了惊涛骇浪的考验,屡遭摒弃。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西方的科学精神,都包含了极其深奥的科学准则和依据.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医药学,而西方科学也曾经走过了一段漫漫的长夜,在痛苦中摸索,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挣扎。这就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的伟力。东西方科学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都各有偏废,都曾经为背离、远离科学方向而付出沉重的代价.解放后,摒弃中医药成为逆流,中医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中医药仍然在人们对传统的误读中艰难地前进,中医药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极为困难,部分中医药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弘扬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可以回归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使人们真正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篇7

【关键词】职业精神;医患关系;和谐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55-02

近年来,医患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患者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医院内摆灵堂、院门口停尸到医务人员戴钢盔上班、聘请警察当副院长防医闹,无不反映出医患关系呈现了持续紧张和逐步恶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和谐医患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1]。

医患关系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医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患方)在医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协调匀称的相互关系。而医方在这一关系中往往起到了主动地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支配性的地位,因此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既需要患方的努力,更需要医方的改进。2012年8月2日陈竺部长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调研并参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座谈会中提出:构建医患和谐,医者应先行一步。目前我们医务人员个人无力改变医疗大环境的前提下,培养职业精神,并在其指引下改进医疗行为,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才是当前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医务人员职业精神主要表现为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我们发扬职业精神,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1树立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指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它要求个人热爱所从事的专业,尊重所从事的职业,维护专业所具有的基本要求,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和力量都投入到专业活动中去,使专业充满生命力和神圣光彩。人命之贵,贵如千金,医务人员在向患者提供服务时,既要满腔热忱,更要精益求精。药王孙思邈曾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在工作中热爱和尊重医学事业,在医疗实践中热爱服务对象,体现“视病犹亲,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医疗作风和服务作风,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不能在态度上对患者采取双重标准,区别对待;更不能对患者的病痛麻木不仁,无动于衷;杜绝对工作粗疏,草率,工作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2培养科学精神

医学科学精神是医生求真务实、推崇理性、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医疗技术的精神。它要求医务人员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具备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因为及时、正确和全面的诊疗工作,直接影响医疗质量的优劣和医疗安全,也是减少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重要推动。医圣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要求医务人员以饱满的热情不断学习,加强继续教育,因为医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现代医学迅猛发展,要求医务人员具有博大精深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现代化技能,医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补充和更新现有的知识体系,才能应付这种巨大的压力。另外还要博采众长,创新治疗手段和方法,而不是一味守旧,这样才能针对不同患者采取适合的正确的治疗措施。患者本身是十分复杂的,这要求我们既要从患者的实际病情出发,也要从患者本身的实际出发,本着为患者着想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诊疗手段。但在对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一项现状调查中显示:14.97%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2],而这也是当前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患者对不同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多,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简单粗暴的治疗方式将无益于医疗活动的开展,相反会导致更多的医疗纠纷的出现。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培养科学的职业精神,积极向上,规范学术。

3拥有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们平等交往的精神,是互助合作、关心人、爱护人的精神,这些精神对于处理好医患关系,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

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缺乏人文精神、缺少人文关怀是医方所导致的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而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已使医学界处于被动,提高医师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3]。如今,医患关系逐步从传统的医方主导、病人被动的模式向医患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模式转变,医学模式也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都要求医务人员不仅仅关注疾病,更重要的是关注患病的人。因为医患关系是两个有独立的自我意识的主体之间的行为交往关系,医务人员只有在承认患者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志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救助活动。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要尊重患者的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要贯彻知情同意的原则,要在患者同意下才可施行治疗措施;要了解患者的心态及疑虑,及时与患者开展心理交流,要认识到单纯的生物治疗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不能拯救所有的病患,加强心理安慰和疏导,深刻领会和践行美国医生特鲁多一辈子行医生涯的座右铭――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加强人文关怀,常怀“仁爱”之心,提高人性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医疗大坏境中的体制、机制问题是导致的医患矛盾突出、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对于医务人员来说,确实属于“医不自治”的范围。但是培养职业精神,促进医务人员敬业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努力做到医者先行,从而尽量化解医患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和谐医患关系,却是我们力所能及且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王日军.以科学发展观打造和谐医院[J].医院管理论坛,2008(6):21-23.

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篇8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医患沟通

近年来,医患双方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医患矛盾在局部地区显得突出。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也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而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构建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使医患双方共达双赢已迫在眉睫。

1医学人文精神的定义

医学人文精神,就是救治在疾病中挣扎饱受躯体疾患和精神痛楚折磨的病人,医生除了应具备有用而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不迷信。当一位病人呈现在医务工作者面前时,就不仅只是作为疾病载体的人体,而是一个完整的人,要求医务工作者注重对其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

2医学人文精神的失落

自文艺复兴运动后开始了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的研究,17世纪的生理学、18世纪的病理学、19世纪的细菌学、20世纪的药物治疗都是受机械论思想影响,医学获得了长足进步,但也使医务人员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以生物的观点解释疾病,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来说明;每一种疾病都必须并且也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上找到形态或化学变化,都可以确定生物或理化的特定原因,都应该找到特殊的治疗手段。从而造成了医务人员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以及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逐渐失落或淡化。

3找回人文精神的迫切性

医学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医学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其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对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尊重病人的医疗权利。

值得重视的是,在医生与病人之间,价值取向往往不一样。目前,一些医生对于医疗技术的认识,存在以医学科学价值观念取代其他价值观念,包括社会价值观念的情况。这也正是医学与社会、伦理、文化传统产生一些磨擦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提倡找回因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而逐渐失落的医学人文精神,就是要把它与医学科学精神结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解决医学领域中的问题,增加医患之间的理解与配合,使各项医疗技术的作用发挥出人们最满意的效果。

4树医学人文精神促和谐医患关系

医学不仅仅要把病人当作一个生物体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要把病人当作一个社会的人进行治疗,要达到这一目标,医学必须具备关爱人的品格。树立医学人文精神,就是强调继承人类文明,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精髓,把人的尊严、价值、权利、自由和发展作为首要关怀的当代人文精神,将人文关怀贯穿于管理、医疗、护理、服务和环境的全方位全过程。

4.1提升文化内涵,树立服务理念: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改变以往“病人来医院是看病,医院对病人是只管治病”的陈旧观念,树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的现代医学模式,始终把病人的满意作为衡量医疗工作质量的尺度,要以“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从就医环境、服务流程、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方便病人,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维护群众的利益,以诚信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增强社会的诚信度。医院应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继续教育纳入职工素质培训计划之中,培养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明白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同等重要性,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统一。

4.2强化管理,表率示范:管理者是单位的一面旗帜。管理者除自身应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通过领导者自身的表率和示范,成为医院人文精神及人文关怀的模范实践者。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及措施办法中应处处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这样可以增强医院的凝聚力,激发团队精神,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将抓好人文精神培养作为医院战略性发展的超前思维。

4.3内强素质,提高质量:医疗质量是体现医学人文精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质量第一,确保医疗安全,是每个医患所共同追求的。建立质量管理考评体系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医院要制定出一套科学、规范、严谨、符合实际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套考评体系应结合个别质量控制、科室质量控制、院级质量控制及综合质量控制来制定,并把全程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个体控制和组织控制相结合,科内控制和科间控制相结合,最后精心组织考评工作,确保考评不流于形式。

4.4促进沟通,和谐医患关系:医疗机构要对医患沟通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相对强势的医务人员应该主动倾听患者的每一句话,用语言和行动安慰病人,同时对患者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主体沟通,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

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篇9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精神医学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229-02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文学,需要人文滋养。”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对于医学而言不可或缺。大学是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阶段,医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并乐于去自觉地逐步培育、逐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精神。大学教育也应当把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升至与医学专业性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学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把医学人文精神更深入地渗透到医学生的意识当中。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却伴随着医患矛盾升级,医学生价值观缺失,医学意义饱受争议等问题日渐增多。很显然,这些问题都与当今医学人文精神的普遍匮乏相关。医学人文精神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探讨。

一、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1.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学难题得以攻克。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患矛盾进一步升级。医患冲突已屡见不鲜,有的医患矛盾甚至演化为刑事案件。2013年3月23日,患者李梦南因误解医生的治疗方案,持刀进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风湿免疫科医生办公室行凶,致使一名实习医生死亡,一名医生重伤。对于此类案件从医者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于患者的无理取闹,而免于反思自己的责任所在。医生在医患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好的行医者应当看到这件事是在医患矛盾加剧的社会条件下发生的。一个医生医术再高明,只要他对患者态度冷漠,给他们以低人一等的感觉,那么即使他医治好患者,患者心理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甚至仇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大医患矛盾。因此,医学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帮助医学生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也能让医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本质,从心底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对患者施以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这样,患者才会感受到医生对消除病痛的期望,进而对医生充满信任和感恩,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医患矛盾随之化解。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能让医学生理智和深远地看待医患矛盾,真诚地为患者服务,长期遵循“所谓医者,仁字当先”的原则,让患者对医疗事业给予充分的信任,对不可避免的医疗事故能给予谅解,医患矛盾得以改善。

2.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对医学生本身也是一种动力,能够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对医学生本身也有很大的益处。学习人文精神不仅使医学生摆脱单调且枯燥的学习状态,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主动接受到更多有效的医学知识,还能让医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职业的特殊性。医学生“操作”的直接对象是人,因而决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对待医学应该严肃又严谨。通过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让医学生意识到,人人生而平等,对所有人的生命都必须认真对待。在治病救人时,要抱着是在拯救自己的态度,真正将治病救人作为行医者神圣的使命和职责。由此,医学人文精神一方面可以激励医学生长期地坚定地学好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医学生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心胸,能够随时以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为重,对于蝇头小利,该放手时就放手,坦坦荡荡,纯粹地完成行医者的本质工作;同时医学人文精神还能体现医学的真正目的――除人类之病痛,铸健康之完美。医学人文精神,能让医学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服务的心态对待患者,取得患者发自内心的好评,这是医学人文精神赋予医学生的正确的态度,不是医学专业知识能够替代的。

3.医学人文精神对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医患关系这条鸿沟,追根溯源,应当归咎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很多医生没有真正地关心病人,只知道什么样的病应该以什么样的手段和药物来治疗,出了医疗事故,一味地逃避责任。这样的医生,无异于自私自利的小人。患者不会认为这样的医生是好医生,只是被迫地接受治疗。这种情况下,医生有差错,患者就不单单会埋怨,还会追究医生的责任,事情势必会向着恶劣的方向发展。如果医患矛盾不能得到缓解,甚至进一步加剧,那么医疗事业势必会长期处于饱受争议的状态,医学的发展可能因此停滞不前。解决医患矛盾最本质的方法,就是提升医生的整体素质。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对素质的提升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各大医学院校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医生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医患矛盾才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医学的发展才能更加顺畅。

二、提高医学人文培育的有效措施

1.增强人文精神的理论教育。大学教师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起着引导的作用。部分大学教师觉得人文精神是自然形成的,不需要引导,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医学生的人格类似于风筝,没有线的牵引,它的方向不可预知,这根线,正是大学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该对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负责,教师的言行对医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教师首先要自身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政治课兼职教师就能灌输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因此,需要大学严格地选拔医学人文精神的授课教师,既要求教师有临床实践的经验,又需要教师对医学人文精神有深入的理解。在授课时,大学教师不应当把这门课当作简单的教学任务,而是设法把人文思想渗透到每个医学生的意识当中。同时,要让医学生对这门抽象的学科产生兴趣,教学模式应当有所突破,比如不再仅是单纯的理论讲解,还要求有活跃的课堂氛围。大学教师可以结合实例提出一些新颖的话题,鼓励医学生的积极发言或探讨,达到医学生互相学习、深入理解的目的。

2.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如果仅仅是课堂教学,医学人文精神仅仅会停留在认知层面上。只有把医学人文精神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使它在学生的意识中发育、成长、稳固。实践活动,既要考虑到在校时的课余活动,也要考虑到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关于课余活动,琴棋书画样样皆可,只要内容积极向上,各种形式的活动都值得提倡。真实地接触这些有趣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医学生劳逸结合有效学习,还能让医学生体会人文思想,热爱人文艺术,进一步地对医学理解、思考和创新。学校也可以经常组织义诊活动或见习活动,尽量让每个医学生都能参与,让医学生更进一步地接触医学,学习带领老师与患者沟通的方法,体会感人的细节,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情感等,为今后处理好医患关系打下基础。在假期,老师可以带领志愿者参与“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跟随教师做实地调研,了解患者的家庭生活,体会他们生活的不易,培育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这些实践活动,都会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3.完善学生评教和对学生人文精神考核的体系。检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成功与否,需要完善学生评教和对学生人文精神考核的体系。教师方面,应该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教师不仅需要接受上级的突击检查,还应该要求多听高级医师的讲座,发表自己对医疗事件的看法。教师除了接受上级领导的考核外,还应当接受学生的考核。考核方式不单单是调查问卷,还应当有对学生的随机取样的口头评价。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应当从多方面进行考核。对于学生,应当有医学人文精神方面的考核。理论上的知识考核必不可少,课余活动的综合表现也应当纳入其考核的范围。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考核通过了,医学人文教育才算得上成功。

总医院的孟庆教授说到:“卓越医师有别于优秀者,除了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大家风度。这提示临床医师的培养需要加强综合素质方面的训练,如艺术修养、渊博学识、哲学思维和心理素质等。”他强调了医学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关系到医患矛盾的改善、医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和医学未来的发展。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本文从教学方面、实践活动方面和评价体系方面提出了提高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措施。希望各高校能对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同时可参考本文提出的方法来有效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我们希望未来的医生具备深厚的医学人文精神,还原医学应有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孙宏亮,姜兰姝,宫福清,高坤.青年医生培养中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及措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06)

[2]唐耀华,蒋晓俊.培养以爱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J].南方医学教育,2010(04)

[3]夏雨晴.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6(11)

[4]唐齐佑.浅谈如何培育医学人文精神[J].亚太教育,2015(08)

[5]刘阳晨,洪静波.探析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回归[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05)

[6]文秋林.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04)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篇10

【关键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医学生作为思想政治与德育教育的主要对象和未来的医学从业人员,医学院校在加强信仰信念教育的同时,要结合行业实际进一步加强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培养,努力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和医学职业道德水平。

一、医学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职业精神是指具有相应职业特征的道德境界和人生信念,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崇高政治理想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而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在医学领域医务人员应确立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想和信仰,即在医疗实践整个过程中、在任何情况下,医务人员要始终坚持的医学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医师宣言》及我国医学家从思想道德、社会、伦理、人性和人文关怀等方面都对医学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即“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病人”。医德高尚与医术精湛的有机结合是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内核,两者不可分割,而服务病人则是终极目标。医德高尚是基础,高尚的道德不能等同或替代精湛的医术,但高尚的道德是精研医术的动力和基础。这与现阶段我国开展的以患者为中心,崇尚医德,对医学技术精益求精,关爱生命,淡泊名利,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结进取,对人民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是当代医务人员、医学生马列主义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科学观的高度统一。

二、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教育要把握规律要求

医学职业精神培养作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结合医学专业教育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认真研究其规律性,把它建立在理论探索和遵循规律的实践基础之上。

1.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注重医学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道德、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全过程。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体现在基础课教学、医学专业课教学、实习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管理之中,专业课教师和人文课教师、学生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要相互配合,形成全员育人、共同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育人系统。

2.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注重培养医学生自我认知与主动实践能力的相结合。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包括认知和实践两个环节。“认知”是对医学职业精神的正确清晰认识,“实践”是对医学职业精神的主动践行。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认知”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是医学职业精神培养的基本途径,又是检验职业精神培养实际效果的标准。

3.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注重教师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职业精神培养的终极目的是将职业精神内化为医学生的品质,物化为医学生的自觉行为,培育出医学生践行国家、社会和职业要求的自觉精神和人生态度。

三、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模式及途径

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教育既离不开传统的教育模式,又必须结合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学行业实际在传统模式上进行创新,要探索实际效果显著的教育途径。课堂理论教学、校园文化、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四位一体”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模式是对医学院校多年来教育实践过程不断探索的总结,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最重要和效果最显著的教育模式。

1.落实以“五个结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医学职业精神的培育教育是从课堂开始的。医学职业精神的理论和内涵要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著名医学家的高尚道德境界、医德高尚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事例要在课堂上传达,因此课堂教学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起点和基础环节。

2.大力开展以弘扬医学职业精神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医学职业精神的本质是医学文明和文化的传承,而医学院校校园文化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外部条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浓郁的春雨润物般的医学职业精神氛围陶冶学生的心灵,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至关重要。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突出弘扬医学职业精神为核心,如果偏离了这个核心,校园文化就会流于“通俗大众化”,没有了医学职业精神所独具的特色精彩和灵气。

3.加强以榜样召感为主题的教育基地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任何知识的学习、文明精神的传承,都是首先依靠实践。为进一步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实效性,必须加强校园内外医学职业精神教学基地建设。医生、护理人员入行前必须在先辈们面前宣誓,为将来献身医学许下庄重的诺言,让毕业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医学职业精神的教育,将精神铭记心灵。

4.广泛开展与医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和引导医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就医学院校而言,社会实践能否在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让学生体会和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和必须胜任的社会角色的价值。我校多年来十分重视开展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常组织志愿者、社团成员到老人福利院、孤儿院、康复中心、农村、社区参加医疗科技知识咨询宣传、义诊、文艺表演等各种形式的“三下乡”活动。组织医学生开展“5・12”国际护士节传光授帽仪式、义务献血,为白血病患者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艾滋病防范知识等。这些活动锻炼了医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美国内科学基金,aCp基金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J].当代医学,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