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36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农业植保;农业发展;乡村;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S4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932137

农业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础,也是各行业的源头。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较多的农村人口,农业产量不仅与农民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国家的稳定发展有密切关联。自然环境与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植保工作是绿色植物保护理念与防治措施的结合,开展植保工作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产量[1]。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区都大力开展病虫害防治的植保工作,但限于地域条件和事件性质的制约,防治措施也有所不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对食品安全问题逐渐重视,而使用农药消灭病虫草鼠尽管会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会残留大量的农业,难以保证农作物产品的健康和安全,即便农作物产量可以提升,但是无定法达到增收的效果,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应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加大植保工作的贯彻,进行病虫草害的监控预警,提供合理的预防病虫害的措施,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条件下促进农业增产。

1农业植保基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1.1农业植保能够促进农业增收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多种性质的病虫害,不同的病虫有不同的防治措施,如果未能进行及时的处理,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植保工作是对农作物所有生长周期进行跟踪观察,对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预报,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病虫害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可以促进农业产量增收[2]。

1.2农业植保能够减少农作物农药使用量

农业植保的工作过程中,会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对多发病害进行预报,在通过措施和检疫处理手段进行防治,从而减少了农作物管理环节农药的使用量,开展农业植保工作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产量增收,还可以协调农业生产系统间的关系,减少农药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农业植保能够提高农副产品的竞争力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逐渐重视,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也逐渐激烈,绿色农副产品更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农业植保工作可以减少农作物化学药物的使用计量,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产品的竞争力[3]。

2加强农业植保工作的措施

建设生态农业,贯彻可持续发展使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植保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2.1调查当地农业生产的情况

同时更新植保工作技术,严格按照绿色植保的要求,规范绿色防控技术,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加大力度倡导物力防控和生物防控技术,如色板幼虫、杀虫灯、杀菌灯等[4]。

2.2植保工作可以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而建立生态安全、有质感产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建立高标准的农作物病虫防治区,采用先进的施药技术,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物,从而减少农药的用量、污染和残留,降低药物对农作物或环境造成的影响。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农药、药械、施药过程的研究,加大推广力度,通过更新设备与技术提高防治的效果。

2.3农业植保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农业和农业

因此,开展农业植保的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素养,加大业务培训和学习,优化植保系统建设的基础,同时,设置先进的设备,确保植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另外,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与操作水平[5]。

3总结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关乎到所有行业发展的源头产业,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系统性工程,农业植保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有这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开展农业植保的过程中,应做好植保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机制、生态环境优化等措施,促进农业实现绿色化建设,推动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孙娟娟.浅谈农业植保工作在乡村的重要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3(22):90.

[2]赵贞玉,金锦实.农业植保工作在乡村的重要性[J].北京农业,2014(30):313.

[3]陈国华.农业植保在乡村的重要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6(4):75.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篇2

1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从研究层次看,农业生物多样性可划分为遗传多样性(品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农地景观多样性。在遗传多样性方面,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农作物品种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作物品种多样性的研究多集中在栽培作物上,特别是对农户生计具有重要作用的物种,如稻、玉米、菜豆、辣椒等,因此导致研究的作物种类相对狭小。作物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可以采用农户问卷调查,也可以采用基因组学的方法和田野作物性状调查的方法,后两种调查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成本较高。作物遗传多样性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它是国家种质资源调查的重要对象,农业生产中保留的种质资源不必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此可以认为农业文化遗产的生物多样性评价不用过多追求传统种质资源种植的面积和均匀度。国内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评估多集中在农业物种多样性。但是,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具有较高的难度。在类型上,遗产地的农业物种多样性可能包含了森林、草地、农田、湿地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也包含了草本、灌木、乔木等不同植被类型,农田生态系统按照作物的种类也可以分为瓜菜种植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稻田生态系统、茶园生态系统、林下作物种植系统等等,因此增加了农业物种多样性调查的难度。另外,农业景观的斑块性特征使得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查方法不再适用。这些复杂性造成了迄今还没有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标准。对农业物种进行调查,常见的有按照生物类群进行研究;按照用途进行研究;按照社会组织单元进行研究等。典型的做法是把农业生物多样性按用途划分为粮食作物、蔬菜、果品类、畜牧业养殖类、水产养殖类、药用类、观赏类和用材类,在该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还有森林子系统、村落子系统、梯田子系统和溪流子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在每一子系统中又区分了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和微生物多样性。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简便地了解到系统存在的物种类型,但是由于农业物种多样性是由农业物种种类的数量以及均匀度决定的,物种数不能反映农业物种多样性的大小。另外,这种调查方法不能评价特有种、濒危种等农业生物类型。长期以来农业生物的栽培和管理都在农民自己的土地上进行,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也掌握在农户手中。农户之间的经济状况、生产管理方式和农业生产技术差别导致了农户管理的物种多样性的差异较大。农户管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社区、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可以认为,农户水平的物种多样性是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和就地保护的基本单元。农田生态系统的管理强度较大,人为影响很大,采用户级水平的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方法效果更好[1]。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中,进行的多是户级水平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调查技术包括农户选择,样地选择,实地调查。对于物种多样性核心资料的搜集有直接关系的用词包括:土地利用阶段、土地田野类型、样区、样方、镶嵌样地、单一物种的数量、物种丰富度己取样频率。资料分析上最有关联的用词包括均匀度,物种多样性,以及相似度指数。资料分析的方法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物种下相似度分析和管理多样性分析[1]。从定性到定量化的研究过程中,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计算基本都是按照自然群落植被生物多样性的计算方法,考虑自然植被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和生物多样性,出现了10多种评估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指标:margalef指数、Gleason指数、pielou指数、pie指数、audair和Gof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也有一些以指标赋权的方式把这些指数综合起来形成了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2]。农业景观中,农田及周边的沟渠林路、灌丛、荒草地、果园、庭院等半自然生境构成的复合景观维系了全球约50%的野生濒危物种[3]。但是,国内对农田边界景观生态功能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农业文化遗产筛选标准中,农业景观的价值已经得到充分的阐释。但在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中,农业景观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农业景观被认为是农业美学景观的现象依然存在。实际上,农业景观多样性具有多种功能,景观中的自然和半自然生境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护害虫天敌、促进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传统农业景观,由森林、草地、水域等组成自然和半自然生境所占面积高,并与农田构成复合的农业景观,为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类型,使生境专一种和生境泛化种都能占有合适的生态位;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能够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和提高作物产量。不同的生境类型维系了不同生物群落类型,并且生境多样性的测量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对非自然生境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可将农业景观分为点要素、线要素与面状要素。按照这种分类标准,农业生态系统中点状要素包括池塘与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等;现状要素包括道路、树篱、墙壁等;面状要素包括草地、水域、灌木林、自然林等。郭辉军等[1]把农田复杂景观的调查建立在不同土地利用阶段内进行,样地面积的确定可以综合采用最小面积法、权属边界法和标准样地面积法等。郭辉军[1]认为户级水平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通过归纳和总结,可以形成景观水平和社区水平的农业生物多样评价结果。实际上,农业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是不同的概念,景观多样性不是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物多样性的简单集合,尤其是在调查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户级水平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景观多样性调查具有明显的区别。

2影响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在多样的生态条件下,经过自然或人工选择,农业文化遗产地形成了丰富而稳定的适应性农业生物种质资源。这些农业资源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密切,易受人类文化、民族习俗、耕作方式和经济方式等变化的冲击。在一些地区,育成品种或杂交品种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的多种生态条件,原有的传统农业生物资源因此被保留下来。但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下,现代育成品种被广泛种植,传统遗传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冲击。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快速减少与农村文化多样性的丢失有关,传统作物也会因文化的传承而被保留下来,如在云南当地的节庆和婚丧嫁娶惯用老品种祭祀和庆祝。在农业多样性形成的过程中,农户是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改造者,他们的文化特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地景观和农业生态系统。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农田生态系统或农业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降低都和农业集约化的种植方式以及传统农业管理技术的消失有关。一方面,农田农地的过度开发、田块的规模化经营、乡村沟渠路面的过度硬化导致了农业半自然生境的减少或消失,世界范围内45%的稀树草原都转化为农业用地,70%的草地以及森林被开垦成农田。另一方面,农业集约化管理过程中对高产和稳产的过度追求,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导致农业景观均质化、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减低;集约化的农事管理中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造成农业环境质量急剧降低,直接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4]。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通常导致自然生境破碎化,使得农田和般自然生境、自然生境变成相对离散化分布状态,减少了农业景观的复杂性。破碎化的自然生境不仅减少了某些物种的丰度,还会影响物种之间的关系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农用土地向低级、简单的生态系统退化,空间异质性减少。另外,农用地闲置或撂荒均会导致某些生境类型的消失,进而会威胁生物多样性。

3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是保证我们现在以及将来能够获得和应用这些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相关的技术。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其进行保护就比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要艰难得多。对于农业遗传生物资源,我国很多科研单位进行了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迁地保护等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多为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而且局限于少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对半栽培、采集利用的野生物种开展的保护工作相对较少。动态保护的理念下,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还是强调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由农户以储存的种子或繁殖材料为基础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的一个过程。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就地保护对多数传统品种、野生近缘种来说仍然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我国建立了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通过这种自然保护的形式对野生植物进行保护。但也存在缺点:第一,保护的目标物种较为单一,保护的投入相对较大;第二,除了对少数野生近缘种有效外,对栽培品种、半驯化品种等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数物种是无效的。就地保护的另一种措施就是扩大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多样性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手段,例如庭园系统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蔬菜、观赏、药用、材用植物,被认为是野生植物的避难所,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也是野生植物向栽培植物进化的重要试验地。庭院管理者会从周边野生环境中引入半栽培植物,以较小的管理强度保护了很多的生物多样性。非作物生境或半自然生境类型,如林地、田块边缘区、草地、灌木篱墙等,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异质化空间,这些非作物生境可以作为捕食性昆虫、传粉昆虫等动物的避难所,有利于它们迁入邻近的作物生境中对害虫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5]。因此,对农业景观重构和提质,不仅可以提升农业天敌害虫调控、水土涵养、授粉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加粮食产量的目标。国外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农田边界,欧美国家就采取了很多农业景观保护的具体措施,如将少部分农田建设为保留地,用于小片林地、坑塘湿地;鼓励种植作物的多样化和种植模式的多样化,鼓励间作套种、发展农林复合经营;建立农田边界缓冲带种植;保护传粉动物、害虫天敌的栖息地和生境。2005年欧盟就开始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增加生态补贴,以生物多样性为保护目标的高价值农田占到农用地的20%。虽然我国在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开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进展,但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进展缓慢。在我国有一些支持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如鼓励立体种植、间套作、野生动物廊道建设、防护林建设等,但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其他方面,如缓冲带建设、带状耕作、保护性耕作、植物篱种植、植被屏障建设、农田边界建设、农田植被提升、河流缓冲带、农地灌丛管理等,还没有产生综合的农业景观保护政策。

4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就农业遗传多样性和农业物种多样而言,对其就地保护最基本的动力来自自我消费价值和市场价值。就经济价值而言,如果传统作物的产量及价格得到提高,市场价值通过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增值作用而提高,那么受到直接利益驱动下农民会主动种植传统作物。因此,允许对传统品种、半栽培种、采集和管理物种进行提高品质和产量,可能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一定的作用[6]。结合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对调查出来的物种及相关的传统技术,可进行有规划地开发利用,通过建立规划区和博物馆等,发展生态旅游业,提高相关传统资源的利用,以便扩大传统农业生物资源的市场效益。就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而言,农业文化遗产地可以借助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开展以下保护措施:(1)开展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价。需要建立综合评估农业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特征的方法,识别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完善现有的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体系,定期获取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保护发展措施的影响;探索结合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变化形成预警机制。(2)开展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技术示范区。在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过程中,强调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并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重要标准。鼓励对遗产地居民维持、保存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要鼓励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包括与生物多样性紧密相关的社会学、生态学和经济学研究。对于景观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可以在研究其维持的机制的基础上形成示范。(3)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开展生态补贴,提高管理者、农户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功能的认识。探索不同管理情景下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基于农业生物多样性长期价值的深入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重点研究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发展经济之间的协同,使利益相关者都能够从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受益。另外,积极探索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市场化机制。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篇3

内容摘要: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对其率先实现中部崛起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研究河南农村物流市场培育机制和路径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在分析农村物流内涵的基础上,论证了河南培育农村物流市场的重要性,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河南农村物流市场的特征,建立了包含五个纬度、因素的河南农村物流市场培育模型,并对发展河南农村物流路径做出初步探索。

关键词:农村物流市场培育机制模型路径

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方针,并将物流业列入了十大调整和振兴规划产业中,作为其中惟一的服务性产业,物流业的振兴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复苏具有重要作用。河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国的缩影,研究河南的农村物流市场培育机制和路径问题可以为研究我国农村物流市场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农村物流及其内涵

农村物流是相对于城市物流(UrbanLogistics)而提出的一个物流概念,由于各国对农村界定的差异,目前理论界对农村物流的概念仍处在摸索和逐渐认识阶段,很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描述,虽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基本集中认为其是各类物资资料在农村内部、农村区域间、农村与周边城市间由供应者或生产者所在地向需求者或消费者所在地的实体移动过程。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农村实际情况,将农村物流定义为:“在农村范围内一切与农业生产、销售及农村居民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所提供的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及其相关的一切物流活动的总和”。具体理解为:

农村物流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形成和产生的;反过来,农村物流发展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指示标,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物流属于区域物流的范畴,其对象是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类生产资料、各类农产品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表现为一方面让农产品“走出去”,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是“引进来”,各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和日常消费用品能保质保量快速地到位,解决生产生活所需。

农村物流对所服务对象提供的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及其相关的一切物流活动,本质仍是获取“第三利润源泉”,创造农产品的空间和时间价值,从而促进农村居民的再消费。

培育河南农村物流市场的重要性

河南省进一步加强发展农村物流市场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对于河南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给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了契机。培育河南农村物流市场,有利于快速增加河南农民收入,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河南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

第二,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发展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这对农村物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大力发展河南农村物流,有利于降低河南农产品成本,培育优势产品,增强其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的农产品竞争力,加快河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第三,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农村居民的良性消费,培育河南农村物流市场,有利于改善河南农民生活条件,满足农民生活需求多样性要求。

第四,培育河南农村物流市场,有利于加强城乡间交流,对河南大力推广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现阶段河南农村物流市场特征

2008年河南省人均GDp居全国第16位,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5位,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衡量农村物流发展水平指标的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0年的97.25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555.88亿元再到2007年的1161.40亿元,河南农村物流市场发展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但是,河南农村物流市场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出发,从系统包含的输入、输出、处理、制约和反馈等环节来描绘其特征。

输入:主要包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或产品、商品;农成品需求或订单;各种资金、劳动力、信息等,其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季节性,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导致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呈季节性,而且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导致其主力消费也呈周期性。第二,非均衡性,河南农村气候、地质的差异导致农村物流方式的多样性,涉及到的农、林、牧、副、渔等对物流服务需求的非均衡性。

输出:河南农村物流市场的输出主要是指种农产品的运输、存储、销售过程,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多样性,输入的非均衡性必定导致输出的多样性,各地也必须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第二,输出载体的特殊性,农村物流产品在输出过程中由于多样性对运输、存储、流通加工等提出了更多的特殊要求,这也是我国现在农产品损耗大的主要原因。

处理:即各种输入在河南农村物流市场这个大系统中到最后输出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的要素众多,也是降低农村物流成本的关键,主要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标准化程度低;物流先进技术应用少,管理思想落后;农村物流基本素质低等。

制约:主要是外部环境对河南农村物流市场发展的约束,主要反映在:效率低下,国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差;自身适应能力不强,不能积极应对环境的改变。

反馈:主要是指系统运作过程中各种信息的反馈,如国家关于农村物流政策的调整、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的变动、生活所需商品国家优惠政策的实施等。具体来讲一般有以下特征:一是宏观度高,农村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于农村问题一般都是从宏观上给予战略指导,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二是柔性大,农产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所遵循的市场规律决定了柔性变动较大,也就出现了农产品价钱“大小年”情况的出现;三是国家政策灵活性,比如当前的家电产品下乡活动既促进了消费,也满足了农村居民高层次享受。

河南农村物流市场的培育模型

河南农村物流市场作为系统,如何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协调好各环节间的“效益背反”对培育河南农村物流市场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处理“走出去”和“引进来”是研究河南农村物流市场培育机制需要重点考虑的。为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建立河南农村物流市场培育模型(见图1)很有必要。

河南农村物流市场培育模型从框架上分为五个纬度和两类要素,具体来说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府政策、农产品结构、市场运作和法律法规五个纬度;两类主要是指要处理的“走出去”和“引进来”。其中“引进来”又包含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第三方物流选择和市场融资四要素;“走出去”又包含农产品品牌建设、第三方物流选择、供应链管理和销售渠道四要素。

由图1也可以看到,河南农村物流市场培育过程是在五大纬度的支撑下逐渐成熟的,发展中离不开发展、交流和创新三种渠道,这里的发展指的是根据自身特点摸索提升之路,是根本;交流是在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上与外部交换发展经验,是动力;创新即通过创新摸索成熟之路,积极为农村物流市场培育机制开辟新的思维空间,是支撑。

发展河南农村物流市场的路径探索

(一)继续加快河南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降低农村物流成本

农村物流由于其地域的特殊性,在国家宏观层面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处于弱势地位,落后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瓶颈”,河南的问题尤为严重。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农产品仓库(包括冷冻仓库)、配送中心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和维护人才,基于此,结合河南实际,本文建议尝试由政府牵头,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农民和科研单位共同出资的方式,不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如构建“县市区物流中心、乡镇货运站场、农村货运网点”的三级物流网络,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从而有效降低农村物流成本。

(二)统筹兼顾并科学规划

就河南农村区域层面而言,必须做到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具体来说应该农村区域物流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统筹发展,狠抓产品核心竞争力培育。如许昌的鄢陵应注重花卉配送,整合其物流市场,实施产品多元化,化分散经营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引入第三方物流,促进农村物流领域的竞争,完善物流服务。

(三)引导农民积极转变消费和经营观念

20世纪90年代初统计数据表明,农产品产后值与采收时的自然产值的比率,物流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8,日本是2.2,而我国仅为0.38,也就是说在我们国家农产品的流通过程是一个质量减损、价值降低的过程,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营观念出现了问题。比如说作为生产的始点,物流活动的起点包装环节,必须摈弃落后的观念,探索适合产品包装的新材料新技术,这样既可以保护农产品在运输中不被污染,减少变质腐烂,还可以在销售中美化宣传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在消费观点上也应该解放思想,在追求物美价廉的同时注重产品的内涵及环境保护。

(四)加强河南农村信息化建设并探索新型农村连锁经营体系

信息化作为衡量物流发展的软实力,愈发凸显出重要性。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从而改变农产品销售不畅,产品信息资源匮乏的局面,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为农村物流发展提供软性支撑。可以借鉴山东寿光的经验,如大力推广农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推进网络建设。积极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间的长期产销联盟,配送中心、批发市场与各连锁店形成网络,探索新型农村连锁经营体系。

(五)大力推广物流标准化技术

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工具与手段,由于农村物流系统环节众多,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制约,对物流成本和效益有重要影响,必须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才能协调配合,减少内耗,提高产品竞争力。具体来说应该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装备的采购及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和产品包装等若干环节都尽量大力推广物流标准化。

(六)全民普及物流知识且培养农村物流人才

一方面是科技下乡,将现代物流知识、先进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民,特别是一线农民、农村干部和农村技术人员传授物流知识,再通过传、帮、带,达到全民普及;另一方面是通过河南省地方院校多的优势,在学校开办农村物流人才短期培训班,并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农村物流相关人才的综合素质,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仁良,张和平.中国农村物流市场及其特征[J].物流经济,2008(6)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农业种植;各种因素;结构

在农业种植中,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等因素都会对植物的正常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在我国农业精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新兴技术,是每一个农业种植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农业种植各因素造成的农业生态问题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化肥药物在农业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栽培技术使用不但导致土壤的使用缺乏合理性。在农业种植了出现了生态污染的问题。在农业种植中,一些化学药品过渡使用,如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过渡使用会造成生态污染,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农业生产力不断衰退,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同时农药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僵化的现象,导致农业种植中,农作物营养成分流失严重。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在农业种植中,各因素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各种因素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影响,给我国农业的成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各种因素运用不合理,给我国农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增加农业的生产负担,最终会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长期这样下去会削弱我国的农业生产的竞争实力。同时还会影响到我国的食品安全,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要发展农业的可持续。

二、现阶段,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等不合理运用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

在现阶段下,由于对土壤利用不合理,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品,导致了现代农业种植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表现在土壤僵化,土壤僵化会导致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缺乏营养;肥料使用的过度会破坏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化不断的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会导致对环境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农业植物的经济的效益,使粮食安全生产受到了威胁。

三、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种植各因素的有效利用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作物的产量上来了但是土壤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植物对化肥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没有化肥的植物是无法长好,没有农药植物也不能长好。在这种情况下,资金花费的越来越多。植物的产量却没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农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差,土壤僵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要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促进作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作用。

土壤结构保健技术的核心是培育土壤结构的载体。使僵化的土壤形成颗粒状态。要增加土壤的胶体含量,还需要人工进行搭桥物质。搭桥物质可首选阳离子对土壤进行调剂。为了使各种物质得到充分混合发生反应,使土壤形成颗粒结构,还要适当耕翻土壤。

土壤的功能保健技术还需要改善土壤功能,使僵硬的土壤变得松散,要采用合理的化学技术。最后要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增加调节功能。

四、农业植物中要采用植物保健技术

农业种植者也需要采用一定的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农业种植者要采用植物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要采用农作物代谢途径,可以使农作物得到充足的营养。可以抵御自然灾害,增强植物抗旱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给提供特殊的营养时要加化学物质。使土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要确保农作物的代谢能正常的进行。农作物要有足够的免疫物质。才能有效防止病虫害。实现农作物健康绿色的生长环境。

五、依靠科技,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采用良种配套法,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从土壤、肥料等方面入手。优质高效的产业结构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现农作物的潜力。

2.提高农业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灌区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田的稳定性,以农田的建设为主,提高农作物的抵抗灾害的能力。同时要不断改善土壤的质量,通过有机肥料,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六、在农作物的种植中,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植物的保健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农作物的高产优质就必须充分利用营养因素对植物进行保健,为植物的生长代谢提供有效的途径。

2.土壤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要使土壤质量得到优化,就必须改善土壤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优质的环境。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3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保障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4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代表的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正在迅猛发展,目标是增加农产品产量、改进品质、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生态环境等,这些均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的希望。

1生物技术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1.1推进良种选育,改善作物品质

生物技术可以推进良种选育、改善作物品质,为人类生存提供基本保证。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在提升农作物蛋白质、氨基酸、油脂、淀粉含量具有较大的优势。

1.2提高作物抗性,推行生物防治

可以提高农作物抗性,使有益的基因资源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比如在抗虫育种、抗病基因工程、抗逆育种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在生物防治、抗虫草剂、抗重金属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

1.3繁殖有用物种,保护稀有物种

利用生物技术在保存创新种质解决资源枯竭,保存原有物种以及利用现有物种创造出新的种质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细胞核多次移植技术,可以生产出许多在遗传上完全相同的生物。

1.4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循环

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在环境监测、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生物技术手段,人们有效地降解或除去水中的有害物质,完成污水的生物净化和化学农药污染的消除,而且利用可以积累重金属的转基因植物使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得到改良。

1.5合成新型生物材料

生物技术已发展到了分子水平,打破了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界限。比如,人们用转基因植物来生产塑料,通过使用价格便宜的糖类来降低塑料,不再依赖煤和石油作原料,解决了矿物能源消耗和污染问题。

未来的农业将会是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愈加紧密,转基因技术不断成熟,产业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基因工程疫苗技术成为畜禽重大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生物农药、肥料技术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选择;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发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生物修复技术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农业生物质能将会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技术。

2生物技术的劣势和不足

2.1基因资源争夺呈白热化

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发达国家的主要生物技术公司对生物资源及其知识产权展开了激烈争夺,其核心就是对基因的争夺。谁掌握了基因,谁就掌握了生物技术的制高点,就掌握了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2.2经济利益纠纷不断升级

从当前来看,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他们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和产品而获得利润,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2.3给人类带来的困扰和危害

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基因污染、基因治疗的不确定性和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等产生潜在风险。转基因生物作为食品进入人体,很可能出现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它的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体对很多抗生素产生抗性。转入食品中的生长激素类基因可能对人体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有些影响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表现和监测出来。转基因微生物可能与其他生物交换遗传物质,产生新的有害生物或增强有害生物的危害性,以致引起疾病的流行。

2.4生物技术引发的环境问题

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但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是物种灭绝。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生产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如,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也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2.5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受到质疑

转基因生物脱离当地农业生态系统后,许多有意或无意的动植物引起当地严重的生态问题,比如,引发自生作物成为严重的杂草、转基因作物通过杂交后产生杂种等问题。转基因抗除草剂植物田间种植的潜在危险性决定于被改善作物的农艺性状种类、所使用的除草剂的种类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为此,先进国家也曾引起过尖锐的争论,说法不一。

3如何利用和完善农业生物技术

3.1加强对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宏观引导

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是一个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规模化生产等环节的整合。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体制,全面整合政府资源,制定产业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加强宏观引导,紧跟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潮流,从政策上主导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的综合实施,并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对外交流。3.2建立健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法规

不断完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市场的法制建设,健全农业生物技术专利制度,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标准,坚持用有效的法规制度来促进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立法保护我国种质资源。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农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实施转基因生物安全评审制度,规范转基因农产品进出口秩序,确立转基因农产品标识制度。防范和治理外来生物入侵所造成的生物灾难和损失,建立和完善外来生物疫病预警预报与应急反应系统。

3.3积极构建农业生物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模式

加快建立农业生物技术的公共平台,着力解决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和个性关键技术。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农业生物科研机构,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建立适应农业生物产业要求和符合农业生物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出更多划时代的拥有自主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品牌。同时,在运行模式上,避免多头指挥和政出多门的现象,以提高转化效率和发展速度,尽可能的实现对全国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协调发展。

3.4建立科学合理的生物技术评价机制

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对政策环境非常敏感,直接影响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的进程。应积极建立权威的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机构或基地,构建相关转基因产品的技术体系和管理制度,组织相关的科研单位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建立相关的重点实验室,把生物技术安全纳入到国家战略,为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过程研究把握产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兼顾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高投入、高知识等特点,从产业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能力、研究开发能力、技术创新的转化产出能力、创新政策支撑力等几方面构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评价机制。

3.5加强技术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

农业生物技术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推进,引起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加以调整。对农业生物技术成果的非道德使用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需要法律加以防治。解决农业生物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既要看到它的眼前的正、负效应,又要看到它长远的正、负效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是消除错误观念的前提,是克服科学运用中副作用的根本所在。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它的创新发展正在孕育新的科技革命,承载了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正在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而强劲的动力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现代生物产业蓬勃发展。在这场新的科技革命中,把握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生物农业产业发展,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也是保障农业安全的迫切需求。以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技革命,必将成为维护食物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

参考文献 

[1]高毅,邱平.保护与管制并举的农业生物技术立法[J].科技与经济,2008(1). 

[2]李铁军,李德.发达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及其启示[J].生态经济,2010(1). 

[3]沙宏.生物技术两面性的哲学认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6). 

[4]李瑞国.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 

[5]张国斌,周万祥.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J].现代园艺,2008(11). 

[6]马春艳,马强.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生态经济,2010(1). 

[7]朱文涛,郭键.关于生物技术与农业发展的思考[J].福建论坛,2010(4).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农药;生态环境;现状;对策

农业生产在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经济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为了保证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农药不可避免地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农药种类繁杂,长期使用或滥用会严重污染环境,给动植物和人类造成严重危害[1-2]。该文对农药的使用现状、造成环境影响及其未来的展望进行综合评述。

1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目前,世界上正在生产和使用的农药有几千种,我国每年的农药使用量在50万~60万t之间,使用面积达到了2.8亿hm2,使用的农药中有大约80%直接进入环境。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频繁使用,导致各种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最终导致农药的使用次数和浓度不断增加。滥用和乱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现象频繁发生、屡禁不止,致使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危害。大量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还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毒害,如引起急性中毒或在人体内的长期富集,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同时农药的使用使害虫的天敌和益虫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被打破,形成了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恶性循环。

目前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而其中最容易引起农药食物中毒的是有机磷类杀虫剂。

2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的使用不仅影响农作物本身的生产,同时还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农药的使用虽然可以使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但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农药中有一部分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被降解,水溶性低,脂溶性高,这些性质使这些农药不容易被微生物分解而残留在环境中,有的已经停止使用几十年的药物,至今在一些环境要素中还会检测到其残留物。世界卫生组织曾对19个国家的农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万起农药急性中毒事件发生,大约4万人因为农药中毒而死亡。

农药的使用会给生物链带来严重的破坏。而使用高毒农药会使自然界中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我国有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有许多受到保护的物种,但大量的农药进入环境后,生物多样性被破坏。许多高毒农药对与野生动物而言没有安全剂量的使用限制,例如呋喃丹的使用。据调查在多年使用呋喃丹的浙江省义乌市某甘蔗种植区内,在一个由低丘陵地、村庄、农田组成的约5km2的区域环境中,仅发现1只麻雀;在多年使用呋喃丹的1m2甘蔗地的耕作层土壤中,只发现3条蚯蚓,而在邻近未施用呋喃丹的对照地中有30多条。可见,一些农药试剂的使用会造成土壤功能退化,各种生物资源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害。

研究发现,在珠穆朗玛地区东绒布冰川海拔高达6500m以上的地区出现有机氯农药痕迹,这表明残留农药在环境中的迁移使受污染区域加大,受污染的程度加重。因此,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农药使用对策

针对我国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各种污染问题,大力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势在必行。

首先,要增加对农药的科研投入,加强对安全农药的研究,以降低环境污染作为研究方向的一条重要标准。其次,限制使用高效低用量的农药,虽然降低了该类农药的使用量,但是其本身则有可能具有高毒的性质,因此对此类农药的使用应有所节制。第三,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提出来的,美国环境保护局于1979年正式采用。生物农药包括3个类别:①微生物农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制剂;②农用抗生素,即微生物新陈代谢中产生的活性物质,具有致病杀虫的功效;③生化农药,指那些自然界存在的生物化学物质经人工或从自然界的生物源中分离或派生出来的化合物[4]。生物农药对于环境的影响甚微,在农业生产中可大力推广应用。最后,加强对农药使用者的宣传和培训,使农民充分认识到合理使用农药的重要性及使用化学农药的危害性,向其宣传生物农药在农业中的适用性,在主观上形成环保意识。

随着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世界各国将会越来越重视农药的使用及对生物农药的研发,这在解决农产品的安全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展生态农业等诸多方面将起着重要作用。

4参考文献

[1]杜灿屏,刘鲁生,张恒.21世纪有机化学发展战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肖军,赵景波.农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76-2377.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农作物产量影响

abstract:thispaperdocumentsaccordingtoourcountrycurrentmaincropyieldandagriculturalmeteorologicaldisasterstrickenareaandmeteorologicalconditionsarerelated,speciesdistribution,themainagriculturalmeteorologicaldisastersinChinainthearea,theseasonalcharacteristicsandthevariationcharacteristicsofsystemanalysisandresearch.theresultsofsurface:thecurrentagriculturethemainmeteorologicaldisastersaredrought,floodanddrought,freezingdisasterinthree,andthethreekindsofmeteorologicaldisastersareagrowingtrend.DroughtisthemostseriousoneinChina'smeteorologicaldisasters,disasterareaandtheothertwowerelargerthan.atthesametime,theeffectsofmainmeteorologicaldisastersinChinaoncropyields.

keyword:influenceofagriculturalmeteorologicaldisasterscropyield

中图分类号:[S1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农业气象灾害一般都是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利的天气或者异常的气候直接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及其危害是由气候异常和农业对象以及气象危害发生的地区、季节等多方面决定的。掌握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及其规律,这对与防范气象灾害的发生,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避免或者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农业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要想十分正确的掌握和预报气象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强度是很难的,在农业生产上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也是有限的,当年的气候条件直接决定了当年农作物的产量。不同区域作物产量的变化基本上是和历年来该区域的受灾情况是相一致的,主要农作物减产的年份和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是相符合的。由于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企业气象灾害是干旱、旱涝、冻害三种,本文就从这三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来进行分析。

一、农村气象灾害简单描述

1.1农业干旱

农业干旱和气象干旱和水文气象干旱有着很大的不同。气象干旱是由降水和蒸发的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的现象。农业干旱是由外界的环境因素导致农作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水分缺乏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严重的会导致农作物绝收。农业干旱一般都涉及到土壤、作物、大气和人类对资源的利用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相关联。我国大部分地区旱灾普遍的比较的严重,干旱缺水对农作物的产量所带来的影响和旱涝、冻害相比更加的严重,是目前制约我国农业稳步快速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力度,并且对灌溉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得旱灾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抗旱能力各区域之间的差异都比较的大,加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等各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了我国水资源的缺乏,使得干旱成为了制约农作物产量产量的主要那也气象灾害,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1.2农业洪涝

农业洪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我国大部地区的年降水量都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比较明显,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另一重要气象灾害。

1.3农业冷冻害

农业冷冻害主要包括低温冷害和冻害两种,而冻害又包括霜冻害和寒潮冻害。低温冻害主要是指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因为气温偏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生殖的,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冻害一般都是在农作物越冬期间,在温度低于0摄氏度的环境下,农作物的原生质受到了一定的破坏,直接导致农作物的植株受损或者死亡的现象。冻害包括霜冻害和寒潮冻害,一般都是发生在秋、冬、春三季,冷害一般都发生在春、夏。秋三季。由于不同区域内的农作物品种都是不一样的,在农作物某个发育期间对温度条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冷冻对农作物的危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也有着不同的灾害名称,如在春季华南地区的低温冷害可以称之为到春寒;秋季华南晚稻抽穂扬花期间的低温冷害称为寒露风。

二、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分析

农业生产除了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还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收到天气影响较大。气象灾害能够直接影响到产业的产生。比如在冬天容易出现冻害,这对寒带地区和温带地区的农作物影响就不是很明显,但是对于那些热带和亚热地的农作物带来的损失就比较严重了,所以,当在季节性灾害天气出现的时候,农作物的发育期不同其收到的危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农作物在营养生长阶段如果受到了天气灾害的影响,在后期如果农作物靠自身的调节能力会有所恢复,天气灾害最终对这方面的农作物产量会比较的小;如果在作物升殖期间遇到了气象灾害,即使后期的条件再好也不能挽回造成的损失,严重的话会出现绝收。由此可以看出气象灾害如果发生在关键性农时季节,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多少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从不同区域内的主要气象灾害入手来探讨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

2.1东北地区

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特点就是夏季的气温不稳定,农业气象灾害主要以干旱为主,冷害随着现在大气温度的逐渐变暖对农业的危害程度也在逐渐的降低。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受到农作物生长季气温有着明显的升高趋势,基本上没有大范围的严重的冷害现象出现。干旱程度却反之增加,这是东北地区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在东北地区水稻和有效灌溉的面积占80%以上,因此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多少对农作物的测量起到关键性的因素。

2.2华南地区

华南地区的季风季候比较的异常,时常会出现降水和气温变化较大,洪涝和早春期间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及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天气出现频率较高,给农作物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灾害。由于华南地区的水资源比较的丰富,以水田为主,干旱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较轻。

三、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结果与讨论

1)、通过对我国当前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可以看出,农业气象灾害能够直接的导致农作物产量的减少,其中干旱是气象灾害中影响最大的、危害面积最大、发生最频繁的农业气象灾害,旱灾对农业生产产量所造成的损失比水灾带来的损失更加的严重,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产量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

2)、农业工作研究者要积极的对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对策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对农业干旱、旱涝等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及其影响和防御的办法做出具体的实质性的研究,从而提高预警的能力。以此来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指导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减少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张养才,何维勋,《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农业;美学;农业美学

abstract:agriculturalproductionaimstoseekanagreementbetweennaturalandculturalcharacteroffarmingcrops.asadirectdialoguebetweenmenandnature,oneoftheprimarycharacteristicsofagricultureisitssenseofvitality,foragriculturalproductionisinessenceanindustryofdevelopinglife.asthemostartisticofhumanlimbsactivities,agriculturalworkshowsthegreatestagreementbetweenfunctionalityandaestheticalityofasceneryjointlycontributedbymenandnature.aesthetically,itisanagreementbetweennaturalandartificialbeauty.thus,agriculturalsceneryisanartoflandinasense.

Keywords:agriculture;aesthetics;agriculturalaesthetics

自有人类以来,农业就是人类的命脉所在。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物都来自农业。人类一直将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直至今天。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别的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从来都是站在物质功利的立场上的。人们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多生产粮食,多生产棉花,多生产猪羊,多生产水果……总之是如何让农业最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与工业生产的需要。人们实在很少考虑到农业还是我们的一份丰富的精神营养,农业中还有美学的存在。

20世纪末,农业进入美学家的视野。“农业美学”成为新的美学话题。这是工业社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后理论家们提出的重要对策。而在实际上,在西方先进国家,农业景观的建设早已进入实践。2001年国际环境美学第五届会议在芬兰召开,会议的主题即是“农业美学”。这标志着农业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分支学科正式出台。

一、自然与文化的统一

人类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阶段。人类生产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学会了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正是这种本领使得他们高出于动物而称之为人。但是,原始的人类,仍然只能主要靠猎食小型的动物和采集植物为生。在这方面,原始人类与动物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由于人类的这种生产过于依赖大自然的资源,因此,他们不得不分成小股,过着流动的生活,当一块地方的资源被人类利用得差不多了,就转移到他处。据有关专家研究,在热带丛林或沙漠地带,每养活一名食物采集者则需要有20至30平方英里的地盘。经常性的流动生活,人类的社会不可能得到完善,人类的许多重要的活动如科学活动、技术活动、文化活动也得不到发展,这于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不利。

需要是创造的动力。当人类迫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将渔猎发展为养殖、采集发展为种植时,一个崭新的时代出现了。人类结束了纯粹靠自然界提供生活资料的历史,而将生存与发展的权力在相当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掌握自身命运的行为,即是文明,是文化。人类这种最早掌握自己命运的行为体现在养殖、采集活动中,这种活动,我们称之为农业,这就难怪英文的Culture原义为农业,而现代的“农业”一词agriculture,又以culture为词根。事实上,农业是文化的摇篮。人类的其他活动,包括科学技术活动、手工业活动乃至工业生产活动均是从这个摇篮中培育出来的。

从最早的动物养殖与植物种植过渡到农业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中东,这一阶段从公元前9500年起到公元前7500年止;在美洲大陆,这一阶段似乎更长,墨西哥特瓦坎山谷是美洲大陆最早的植物栽培中心之一,那里的原始农业从公元前7000年前后开始。中国本土生的植物如黍、高粱、稻、大豆、大麻和桑树等早在公元前5000年时已作为了旱地作物得到种植。中东、墨西哥、中国都是最早的农业发源地。农业后来由中东传播到欧洲。全世界除了极少数地区外,都有农业。就种植业来说,谷物是主要的种植物,现已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美洲的玉米区;欧洲、中东、北非、中亚以及中亚到印度河和黄河流域这一地带的小麦区。[1]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仿自然的活动。野生水稻是如何生长的,人类通过仔细观察,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于是就有意在创造一种适合水稻生长的环境,让水稻在人工的环境中也能生长。养殖业也是如此,人类在一定的水域放养某种鱼类,是一定知道野生的鱼需要什么样的食物、水环境以及别的生存必须物的,否则,不能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作物、牲畜,从本质上讲,还是自然物,它们与野生的同种植物、同种动物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农业生产中的创造发明与工业生产的发明创造是不同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制作出地球上原先没有的新的东西。但是,工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与农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工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基本上不需依托现存的生命事物,而农产品的创造则需依托现存的生命事物,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种植物与家畜,它们都是生命物。农民可以通过培植一种优于原始自然的人造自然环境,让这些植物与动物生长得更好,也可以采取诸如杂交这种手段,创造出地球上原本没有的事物,但都有所依托。养殖中最为成功的产品——骡,只是地球上的自然生命马与驴的结合而已。而马与驴,它们的生命本也是可以结合的,人类只不过是发现了这一自然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做出了这样的创造。工业品的创造,由于不需要以地球上原有的生命为依托,它虽然也需遵循自然的规律,但自由多了。工业生产创造的景观完全是人工的景观,而农业生产创造的景观却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汇进自然景观,实际上,它是一种人造的自然景观。农作物的美,其本质中具有特别明显的自然性。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将农业看成是一种纯自然的活动,因为农业毕竟是人的劳作,人为了自身的需要去培育某些植物和动物;为了达到人的目的,人自觉地按照农作物和牲畜的需要,构制一种更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人的这种目的性以及为实现这种目的而采取的种种手段,就使农业生产就明显地具有文化的意义。

审察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性,是考察农业景观文化性的前提。众所周知,人类的农业生产是人类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旨在获得生活必需物品,其中主要是食物的生产活动。可以说,农业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除此以外,农业为人类的其他各项活动提供必须的前提条件。比如,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农业提供原料;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它是相关的科学研究的实验基地;而对于人类的宗教性活动来说,农业的成果,是宗教祭祀的重要物品;而对于政治活动来说,拥有多少农业资源是权力地位的保证。在封建社会里,所有的统治者,他的统治权力都以拥有多少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来保证;而从军事活动来说,农业状况如何,往往是成败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因为农业的状况如何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命运,因此,无论哪个时代人们都高度重视农业,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可以说背负着的不仅是他个人、他一家的命运,而且是社会的命运。他的活动体现的不只是他个人的意志,而且还是全体社会的意志,体现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的文化性就以这样突出的方式,显示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

在这里,农具的改进也许最能体现农业生产的文化性。也许就景观的构成来说,农具不算是农业景观中的主体,但农具先进性如何,在根本上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而所有这些感性的外观,极具视觉冲击力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中世纪,人们主要使用木制的农具和耕畜生产,农田只能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每一小块土地种植的庄稼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庄稼,由于各家的种植水平不一样,庄稼长得不一样,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地景观就显得斑斓而有些零乱;而在工业社会,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机器,土地就有必要联缀成一大片种植同一种庄稼,这样,大地景观就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

农业的文化性,也体现在种植和养殖的方式改进上,为了克服气候对农作物的决定性影响,农民通过温室制作一种适合作物生长的小气候。这样,温室中的农作物就出现一种“二律背反”的现象。从温室内的小气候来说,这种作物的生长是符合自然性的,它遵循着自然规律;然而从地球这个大环境来说,它明显地违反了自然规律。农作物的文化性与自然性在不同的层面上展示着它的合理性。

而从本质上来说,农业生产寻求的是农作物的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而且必须做到统一;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丰收。虽然,在人类别的活动中寻求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也是需要的,但是没有哪一种活动如农业生产活动这样的突出,这样的明显,这样的重要。

二、生命与生态的统一

农业生产是人类与自然的直接的对话。也就是说,它直接面对大自然,作为植物的农作物是自然物,作为动物的家畜也是自然物。这与工业生产不同,工业生产是以自然物为原料重新创造的活动。比如,纺织工业,它以农业生产的成果棉花为原料织成布,这布是自然界没有的。而作为农业生产之一的种植棉花,这棉花是从大地生出来的,它与野生棉花属于同一类,只是它的品质更优秀罢了。又如,肉类加工业,它以牛肉或其他肉类为原料,制成灌肠,这灌肠自然界没有。而作为养殖类的饲养食用的牛,却是活生生的自然物,它与野牛属于同类,同样也只是在肉质上优于野牛罢了。这一点决定了农业景观具有工业景观所没有的生命性、自然性。去田野看长势喜人的庄稼,看在草地上自由吃草的牛群,那种清新的自然气息、生命气息,绝不是在工厂里看农产品加工能够得到的。

农业作为人类对自然直接对话的活动,是在大地这张舞台进行的,农产品几乎一无例外地都生长或生活在大地上。农作物在田地上生长,这一点与工业生产明显不同,工业生产总是在厂房中进行,尽管厂房也建在大地,而且也可能是露天的,但工业产品跟大地没有必然的关系,将它从大地上挪开,它的性质根本没有变化;而农业生产却必须在大地上进行,大地对于作物、家畜来说,不只是具有寄住的空间的意义,而且具有生命之本的意义,离开土地,任何作物、任何家畜都会死亡。这一点是与人类一致的。

生命性是农业景观的重要特点。农业生产是一种培育生命的事业。农作物作为植物、家畜作为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正是这一点,使得农业景观的美远胜于任何精致于工业产品的美,尽管工业产品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产物,但它本身不是生命,生命本身也许在某些方面不如生命产物,特别是高等生物——人的产物那样奇特,但是,在总体上,生命本身的美是远胜于任何没有生命的人工制品的。农作物、家畜它们作为生命物,与大自然中的生命物一样充满着造物主奇妙的智慧及匪夷所思的想象(如果有造物主的话)。作为生命物不仅生命的结构是精致与奇特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演绎着、新陈代谢着。农作物的生命节律非常清晰,循环往复,从总体上体现出自然的有序性,但是,具体到每一作物、每一家畜、每一年,它又有着无穷无尽的变数。这有序中的无序、无序中的有序,极见出生命的魅力。

农业景观不只是生命景观,而且是人工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景观。作为大地景观的农业,它与自然界汇为一体,对于人类来说,需要的也许就只是某种作物。但实际上在这片田野里生活着的远不只是这种作物,许多非人类需要的植物、动物也在其中生长着、生活着。这是一片充满活力的熙熙攘攘的土地,一片自然与人工共同开发的土地。人类收获着人所需要的庄稼,自然收获着符合它本性的成果。两者有相冲突之处,但更多是统一,是兼顾,而且只有统一、兼顾,才能让人类实现自身的愿望。农民在稻田里培植水稻,自然是希望收获更多的稻子,然在稻田里生活着的绝不只是水稻,除了各种各样的昆虫、鱼类、两栖动物,还有水稻的大敌杂草。杂草长势过好,必然影响到水稻,所以,农民总是不断地除杂草,但实际上杂草是不可能除尽的。如果采用剧毒农药,将杂草除尽了,水稻也许就完了。自然有它的目的性,人也有它的目的性。农作物、家畜这些人工培育的自然物既然与纯自然物共同生活在一片大地上,这两者就只能协调、只能兼顾,既让人实现目的,也让自然实现目的。所以,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性。良好的生态性是农业景观作为大地景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性。

三、生产与艺术的统一

人在大地上种植庄稼,也就是在大地这面巨大的画布上作画。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景观是人类的一种大地艺术。说是艺术,当然是比喻,农业耕作当然含有艺术的成分,但它与艺术还是有本质的区别。艺术包括大地艺术是超功利的,而耕作不能不具有实际功利性。农民将作物种植在土地上,行距均匀,整齐得就像是画家画的一条条线,从高空往下看尤其美,然而它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丰收。丰收的功利性虽是目的,却也收获美,美是丰收的副产物。也许就在这目的与副产物上,农业作为大地景观与大地艺术有了区别,画家们的大地艺术是将美作为目的的,而无丰收这一实际的物质功利存在。

农业生产作为人与大地的对话,采取的是体力劳动的形式。尽管现代农业已经大规模地使用机器,但是它仍然不能做到完全摆脱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属于人的肢体活动,人类的肢体活动,具有多种形态,一种是体育竞技,它以体现肢体的力量、速度、灵巧的极限为目的;一种是艺术活动,主要为舞蹈,它则以表现人体的美为宗旨。体育竞技与舞蹈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只有劳动才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各种劳动都体现为人的肢体活动,由于劳动的目的、性质不同,肢体活动的方式、活动量是不同的。在所有的劳动中,惟有农业劳动,它的肢体活动是最全面、最丰富的,活动量的调节是最为多变的。人类肢体活动体现了人有生存意志,人的智慧、创造力是人类精神的物化形态。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认为,它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人类的劳动,特别是农业劳动,它本来就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由于人类天然地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人类在从事任何肢体活动都自然而然地寻求节奏,以使肢体活动协调,体现在劳动中更是如此。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所描绘的地球上残存的原始部落巴戈包斯族人的耕作,男、女二人,一个挖坑,一个播种,配合默契,其动作也具有一种舞蹈般的美。[2]事实上,农业劳动也只有具备一种节奏感,才能减少体力的支出,增加效益。中国江南农村,多人共用一辆水车,用脚踩踏踏板,在“咿咿呀呀”的水车声中,显示出动作的协调;而“哗哗”的流水,随着叶片升起,最后变成一片小瀑布倾泻进稻田。这种劳动的情景,类似于一场艺术表演。

与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相比,农业劳动的艺术性要多得多,这原因有二:一是它的肢体活动比较丰富,也比较自由,也更具人性化;二是它以自然田野为背景。绿色田畴加蓝天白云为衬托,伴之以大自然的流水声、风声、雨声,农业劳动就有声有色,韵味无穷,难怪自古以来,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就特别欣赏农家乐。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一首《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这是一幅美好的农业劳动图景,田夫、田妇之间、大儿与小儿之间,他们的劳动都有一种呼应性,而他们各自的肢体动作也具有一种韵律美。正是下雨天、漫天的雨雾、清亮的水声作为人物动作的背景,并且将人物动作融入其内,创造出了一种类似艺术表演式的美学效果。这样一种景观在工业生产活动是不可能出现的。

四、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农业景观作为自然与人工共创的景观,它自然性的一面无疑是基础的层面,也许正是因为它自然性的一面如此突出,以至于它被常人看做是人造自然景观,而忽略它的独立性。而其实,它的独立性是重要的,这除了它具有明显的文化性外,还在于它的文化性中具有过强的功利性。由于农业主要关涉到人的食与衣,而这两者在人类生活中无疑处于首要的地位,因此,人类相对来说忽视它的审美价值。这就关涉到农业景观第二个方面的性质: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我们在讨论环境美的性质时曾指出,环境美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它的功能性,这一点在农业景观中体现得最为突出。由于农业直接关涉到人类最为基本的生存,自有农业以来,人们一直看重的是它的功能性。在对待农业景观的问题上,收成的好坏不仅成为善恶的评价,也成为美与丑的评价。这一观念影响至深,以至于在农业景观的问题上,形式美几乎不能独立。建筑作为环境,它的审美构成中形式美占有重要的因素。欧洲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繁缛的装饰几乎让人忽略它实际的居住功能。然而在农业景观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脱离内容的形式美存在。农业景观中当然有形式美,这些形式美有些是人工创造的,如稻田中那行距整齐的禾苗;也有些是自然创造的,如果园中那红色的果实与绿色的树叶相映衬的色彩。这些如果被表现在绘画中,它具有一种脱离内容的形式美,但是在实际的农业景观中,它无不联系到收成,具有强烈的功利性。20世纪兴起的观光农业,严格说来,不能算是农业,因为它并不在意它的收成,它只能算是一种艺术,一种大地艺术。

对于农业景观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评价,还有农业生产者与观光者两种不同身份的区别。对于农业生产者,他关心的是农业的收成。如果他试图将庄稼田整理得更漂亮些,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丰收。那种合规律的、整饬的、有序的作物排列,更适合于作物吸收阳光、养分,能让作物长得更好。对于农民,他对农业景观的欣赏总是联系到收成的,在他眼中,根本没有脱离功利的形式美存在。然而在农业观光者的眼中,农业景观则具有两重性,观光者一方面会从作物经济效益的立场上来看农业景观的美,然而另一方面,他也会从形式美的角度来看农业景观的美。

[参考文献]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流通;物流企业;措施

一、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和意义

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它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以最小成本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及相关信息的共享。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及质量,涉及农业现代化,涉及农民的根本利益。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农产品流通销售模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构建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不仅能使农民生产的产品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还可以使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增值。

二、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和现状

(一)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产品的生产涵盖面广,其农产品物流有以下特点:

1.农产品物流量大,而且供应非常分散,物流成本很高

如今,不管是粮食、经济作物还是畜牧产品和水产品都大量转化为商品,它们不仅直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而且还向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化工工业提供原料。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05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1.84亿吨,蔬菜2.6284亿吨,水果0.6076亿吨。经相关部门测算,河南省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约50%左右,也就是说,河南省每年生产的农产品中约有二分之一要通过市场化流通。

2.农产品物流的运作具有相对独立性

农产品自身的生化特性和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它在基础设施、仓储条件、运输工具、技术手段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性。在农产品储运过程中,为使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保证,需采取低温、防潮、烘干、防虫害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3.物流点多面广

农产品运输在农产品物流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一般产品的运输相比具有装卸的多次性、运输的不均衡性等特点。农业生产点多面广同时消费农产品的地点也很分散,再加上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所以在农业运输上不管是农用生产资料的运输还是农产品的运输都具有时间性强和不均衡性的特点。

4.农产品物流涉及多门学科,具有学科跨越、技术领域交叉的特点。

(二)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现状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要想实现向经济强省转变,向产业大省转变,必须破解“三农”难题。河南省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需对河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状况进行Swot分析:

⒈优势分析

(1)区域优势

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要道和通信枢纽。如今,河南是全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之一和国内物流的主要集散地和中转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和通信枢纽。

(2)农业原材料能源优势

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烟叶等农产品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1/10,油料产量占全国的1/7,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6等。

(3)粮食物流通道布局优势

目前,河南省全省粮食年流通量为2700万吨左右,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32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流量的11.4%。按照河南省粮食流量、流向的情况,依托主要铁路和公路干线,全省规划形成4条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并围绕跨省通道,构建联接省内产销、加工区的粮食物流通道网络体系。

⒉劣势分析

(1)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低

(2)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导致物流过程损耗严重

(3)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

(4)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

(5)管理水平低下以及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⒊机遇分析

(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工业上的成功应用,为农业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知识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3)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为农业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外商的投资不仅引入了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装备,能够带动农业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5)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有助于建立农业物流国际中转体系,有利于开发农业物流市场的巨大潜力。

⒋威胁分析

(1)农产品物流的风险较大

农产品生产具有地域分散性和季节性的特点,而农产品消费却是全年性和普遍性的,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就产生矛盾,准确掌握供求信息比较困难,从而导致农产品物流环节风险较大。

(2)来自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

入世后,国外物流企业大量涌人中国市场,国际资本将更多地向我国市场转移,他们以雄厚的资本、高效的机制、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更周到的服务,来争夺中国市场。

三、发展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的对策

(一)改善基础条件,加强农产品物流载体的建设

农产品物流的顺利运转,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包括农产品物流基地、保鲜库、冷藏库等的建设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二)优化整合资源,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

农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可以在原有农村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

(三)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物流组织

应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组织,使其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打破地区封锁,建立农产品物流的绿色通道

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融资,加大交通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铁路路基改造,增修高速公路,提高货运船只和飞机的运载能力,完善港口、码头、机场、车站等设施的建设。

(五)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农业物流的发展需要大量仓储、加工、配送、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增加人才培养的投入,联合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加强人才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物流;物流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6.02.024

“三农”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现阶段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从生产领域转向了流通领域,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成为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矛盾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仍较慢,不能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推进农产品物流发展,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增加值、提升农业整体效益。我国目前对物流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大多局限于制造业物流和商业物流领域,对现代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较少。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落后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1]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猛,目前已经超过百万个。目前,农民合作社的领域从过去单一的种植、养殖业,扩展到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使农产品物流规范化、农民地位市场化,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的作用。就国内外研究来看,目前大多以农产品流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单项研究,缺乏对两者结合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2]如许慧蕾等提出了实施基于快速反应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对策,鼓励农户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供应链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关键节点企业,建立一个能够与上下游相协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农业物流资源,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中心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物流体系,解决分散农户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问题,协调农产品物流运作,加快农产品流通,降低农户物流成本,提高农民收益。

1农产品物流及其特点与要求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它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它以农产品为对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协调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产地批发商、中间商、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之间利益需求,从农用产品采购开始,完成农产品生产作业、收购运输、分销等一系列过程。

由于农产品的诸多特性,如农产品的生物属性,农业生活的季节性、生产地域性、需求普遍性、时空不均衡性等特性,农产品物流具有市场不确定性较大、结构复杂、市场力量不均衡、资产专用性高、对物流的要求高等特点。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对农产品物流的组织提出了以下要求:

农产品物流组织的专业化、信息化程度要求高,农产品物流主体具有多样性,组织具有多层次性,农产品物流组织必须具有稳定的收益预期并具有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4]农产品物流组织必须符合农产品物流特点的要求,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组织规模、组织机制和结构,才能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组织效率和效益。

2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主要组织模式

不同的农产品物流组织体系是依托于不同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流通组织模式及其优缺点分析见下表。

主要组织模式及其优缺点

3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的价值

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物流现有物流模式,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最大的特点是其分散性,缺少适当的协调组织,加之广大农户整体素质偏低,进行统一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企业化的生产管理有很大难度。同时,由于单个农户不了解市场规则,缺乏有效的市场供求信息,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被动地位,和供应链上的其他节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即使生产出优质产品也很难实现优质优价。也就是说,我国多数农产品流通属于“单打独斗”,社会化程度较低,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暴露无遗。单个农户在市场上属于弱势群体,信息闭塞,谈判能力低下,没有规模化的物流需求,交易及物流成本高。

然而,无论是现有的零售商、批发商,或是龙头企业都有各自天然的弱势。要么增加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效率;要么力量有限,无法组织大规模物流运作;而且他们的出发点均是自身盈利,不会站在农民的角度来保护农民的利益。总而言之,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将物流需求化零为整,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物流组织效率,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要提高农产品物流的规模水平,必须从改变物流的组织形式入手,改变小农户自营物流的组织模式,这就要求广大农民建立有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农民自身在整个链条上的位置,在利益分配上占据主动,增强谈判力,同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收购、储藏、包装、运输配送,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物流整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规模效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产品物流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介入农产品流通的初始阶段后,能够明显地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程度。它首先将农产品从农户手中收集回来,再统一配送至加工企业或流通组织,在局部实现了物流“一对多”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物流的规模,简化物流路线,也使物流专用设备得以较为充分的利用,降低物流成本。综合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使供应链规范化、农民地位市场化,提高供应链效率的作用,即合作社能够提高农民市场地位、农户的谈判能力,发挥农产品营销主体能力的作用。

4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物流模式构建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信息为沟通纽带,连接农户、第三方物流企业、各类分销商等供需多方,发挥积极的核心企业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物流体系如图1所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三方物流企业、分销商四大主体之间是契约关系,详见图2。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扮演一个组织、整合与运作的角色。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并不组织操作物流,而是与农户签订契约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寻找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具体运作,这是一个物流业务外包的过程。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保持联系。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处得到物流需求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指示前往农户处进行具体的物流操作。

政府不直接参与业务活动,但它的作用也不可或缺。政府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监督与支持的作用。政府监督合作社的运作是否合法合规,同时,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定政策上的支持。另外,政府倾听农民专业合作社关于物流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其物流运作的困难,给予相应的扶持。

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发展物流的优势是明显的。企业直接面对众多分散的农户发展物流的交易成本很高,而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交易,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交易成功的概率和企业收益。同时,农户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增强自己与企业的谈判能力,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企业合作发展物流,又能减少物流风险,增加双方的收益。

图1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框架

图2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主体关系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整个体系中起到了核心支撑作用。一方面,与农户建立联系,吸纳一定规模的农户发展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定期收集供需信息,并负责信息的整合与分析。另一方面,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联系,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合作物流企业,通过关联分析与数据挖掘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数据支撑,并负责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履约行为进行监督。可以说,整个农产品物流体系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物流体系,与常规物流体系的不同是它的核心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站在农户的角度,目标是使农户平均物流成本最小,而不是自身利润最大化。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为契约关系,而不必与农户直接谈判,大大降低交易费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收集和整合功能,使得物流需求化零为整,提高物流效率,增加了共同配送及返程载货的可能,降低了物流成本。

5对策建议

5.1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28.88万个,入社农户达9227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5.5%。与美国、德国等几乎全部农民都参加了合作社相比,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仍然很低。因此,要大力培育并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化整合资源,发展骨干合作社,探索合作社之间的资源整合和联合,以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其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才、设备与遍布全国范围的销售网络优势,提高经营活力与市场竞争力,使农产品能够批量销售以实现规模效益。

5.2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物流能力建设

优良的物流基础设施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高效流通的前提。一是政府要统筹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及合作社的生产能力、生产种类规划布局综合运输体系,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投资。二是完善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产品的高效流通。三是提升农产品价值,有条件的合作社要建立自身农产品检测、储存、运输、加工等设施设备,确保合作社农产品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四是合作社要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完善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五是重视培养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人才,对社员进行物流技能培训。[5]

5.3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水平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平台,建立网站,加强宣传,获得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农民专业合作社要高度重视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中农产品的相关信息,按照市场供需关系组织农户生产,能有效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通过向不同市场、不同消费人群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确保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顺利销售和降低库存。此外,专家可以更便捷、更有效地向农户传播技术服务。

5.4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

增加财政支持,加大金融信贷,对服务功能强、带动能力强、增收能力强、品牌优势强的合作社给予项目和资金上的重点扶持。一是增加财政扶持,各级政府可适当增加财政扶持资金和项目数量。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实行信贷优惠政策。适当降低贷款利率,简化信贷手续,开展联合授信,进一步优化实物抵押担保贷款程序,建立合作社信用评估体系,开展信用抵押贷款试点,为合作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娟.基于农业协作组织模式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2]刘磊,乔忠,刘畅.农超对接模式中的合作博弈问题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2(4):100-106.

[3]许慧蕾.浅析基于快速反应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