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0:20

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篇1

论文摘要:《教育规划纲要》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贯彻实施纲要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就必须紧紧抓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这根主轴,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整体转型。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将“典型引路”作为主要抓手,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

近1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往的经验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整体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在运行进程中随着矛盾的运演而日渐清晰和完善的。因此,深化课程改革不只是对学校层面广大校长、教师的新课程执行能力的严峻挑战,也是对政府、家长及整个社会的一次考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Ⅲ,政府、学校、家长等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首先,就政府层面来说,我国的课程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政府在这场改革中始终担当着主体角色。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的推动和进一步深化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课程领导力。代表国家意志的宏观政策,其作为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欲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必须通过省、地、县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政策的深刻领会和科学解构,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区域改革目标及其行动线路,通过资源配置、制度保障、检查督导、专业引领等有效的行政举措,为课程改革创设条件与环境,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这其中,区域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目标的调整和完善是否到位?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是否适合、有效?检查督导、专业引领是否得力?这些问题无疑对各级政府课程改革领导力的专业化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目前,各地课程改革的推进还很不平衡,这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教育基础、文化传统等不无关系,但其与当地政府对课程改革领导的执政能力也高度相关。一些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并成效显著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当地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有力的专业指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学校层面而言,课程改革的终端结果必定要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方能实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校长与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态度、状态、素质、能力至关重要。“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学校办学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基层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改革力,关键是如何使它焕发出来。课改总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实施模式及经验必须在学校里创造,学校的价值就在这里,学校的作用也在这里。”其中,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动者、组织者、指挥者,是保证学校这一组织机体得以良性发展的大脑和中枢。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是否认同,校长能否将课程的宏大目标及相关政策转化为广泛认同的学校愿景,校长能否通过思想发动、制度安排等举措有效动员人、财、物等资源形成促动课改的整体合力,校长能否对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供专业支持、咨询与帮助,等等,决定着一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实施水平。就目前现状而言,校长队伍的素质还远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难以担负课程改革的重任。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无疑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校长专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后,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较原有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角色上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并不断提高对课程的整合能力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育结果向重教育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目前,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正驱动教师的职业状态及生存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依赖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认同,依赖于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并能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塑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力,以全新的职业状态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新进展提供重要支撑。

将新课程由政策理念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由宏大的政策主旨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有力度的专业支持。在既没有成功的案例及经验参照,又缺乏专家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一线校长、教师独自完成这种转化是不现实的。一线校长、教师大都没有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淀,而日常又被绑定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没有能力也无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校长、教师形成紧密的对话机制,实现实质性的连接与互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教师理解、体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共同探索、创生新课程的实施模式。一线校长、教师也只有经过课改实践及与之相伴的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系统化专业引领,才能正确把握新课程要领,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付诸教学实践。

当然,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社会子系统,文化传统、社会评价导向、家长价值取向等无不影响着教育的实际走向和实践形态。因此,课程改革不单是教育系统自身就能包揽完成的,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共同来深刻反思传统的功利主义教育观

念的弊端,广泛认同新课程的理念,共同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舆论环境,共同促动课程改革实现新的跨越。

二、“典型引路”是目前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的迫切诉求,要切实以此为抓手将课改引向深入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改革的急先锋,特别是广为人知的江苏省洋思中学所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所进行的“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他们勇作改革的弄潮儿,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使新课程实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和追崇,为我国新课程的整体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即一线校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予以广泛认同,并表现出空前的参与积极性。但这也表明我国广大一线校长、教师的素质能力存在局限性,在驾驭新课程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教学一线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独自完成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受制于教研机制和教研力量的制约,目前教研员对中小学的专业指导根本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难以为一线校长、教师提供及时、有力的专业支持。寻找可参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改榜样、摹本成为广大一线校长、教师迫切的实践诉求。他们希望找到实施新课程的有形载体,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模式,找到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注意解决和规避的问题,找到可用来借鉴的具体经验。这是因为,只有在与具体经验的对照中,他们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政策与理念,悟出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通道,找到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有效步入个性化的新课程探索实践。"

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课改中先进的典型和成功的榜样,积极帮助和扶持这些学校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帮助它们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它们办学条件、专业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它们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步由局部到整体走向模式化建构。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行政导向的作用,推出一批诸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它们实施课改的创新精神和宝贵经验,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无疑将对课程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相关教科研机构要增强课程改革的急迫感、使命感,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一线校长、教师一起开展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形成务实、高效、直接对话的教研共同体。高校或教科研机构可以重点扶持一批学校、教师率先进行创新尝试,由局部突破到整体建构,摸索改革路子,积累成功经验,不断加以理论总结和提升,形成对课程改革推进路径的普遍性规律的认识,并通过鲜活的成功个案、不断深化的理论认识来引导和推动更多的学校与教师步入课程改革的快车道,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各地、各学校都应深刻认识到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要从各地、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帮助、扶持、培植所在地区的学校典型、学科典型。各个学校也应树立起自己的学科典型、教师典型,大胆地走“典型引路”的课改之路。一批批典型将以它们成功的鲜活经验演绎出有形的课改实践图景,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成功做法、有效改进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所产生的积极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等具体、有形的“现身说法”,对广大一线校长、教师就新课程理念进行生动的解读,以实践经验所具有的现场感强、启发性强、操作性强、贴近实际、易于借鉴效仿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来引领和带动一个个区域、一批批学校、一支支队伍更加深刻地领悟新课程、适应新课程,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新课程。

三、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适合的载体为支撑。近年来,许多地区和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观摩典型经验、听取专家报告、实施校本研修等方式,积极为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努力探索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换的通道,即从多种维度来寻求有利于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适合的载体。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做法和尝试还显得凌乱无序,要么应景性地组织教师听几场专家报告,要么抓一阵子教师集体备课,要么组织几次教师公开课,要么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几所学校,等等。这些做法停留于被动应付,走过场的成分多些,使课程改革成了注重外在形式的跟风应景之作;或是受制于能力不足,只是在局部细节上小打小闹,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内涵建设则远远不够。我国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建构已势在必行,而选择适合的载体则尤为关键。

就学校层面而言,实现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依托。教学模式是任何学校等教育组织都必须依托的组织、计划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一般意义而言,教学模式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教学目标,设定较稳定的结构和方式来调配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内容、方法与管理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活动程序和操作要领,以保证教学活动按规定方式展开和功能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中介性。它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可将教学理论范型化,又可将具体经验概括化,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正是适合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才使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成为可能,使新的理念转变成人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式,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同时又使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个别化的具体经验得以理论凝练和提升,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并具有了普遍性与推广性。基于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属性与功能,学校要担当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实现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的转换,必须以教学模式为载体。

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篇2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改革;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5-0076-03

体育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若干要求与目标,实施改革的主阵地体育课堂能否顺利将课改理念和要求等落到实处,是决定改革是否顺利与成功的关键。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访谈发现,目前依然存在若干问题阻碍改革的顺利推进,而且这些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改革的实效性将会受到较大影响。本研究分析了这些难题并寻求突破的策略,旨在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顺利推动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体育新课程改革难题剖析

1.1体育课增强体质的难题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25年持续下降,即便2001年展开的体育新课程改革再次重申增强体质的课程性质,10余年来,学生体质依然不容乐观。2007年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至今,学生的体质仍没得到根本改善,肥胖率、近视率居高不下,耐力素质等依然下降[1]。体质健康状况不良的原因何在?诸多研究已从多个视角加以探讨,多数研究认为体育锻炼、饮食、睡眠、课业负担等对体质的影响较为突出[2-5]。体育锻炼尽管被排在首位,但仅仅靠体育课上的体育锻炼是无法增强体质的。因为,学生的饮食、睡眠、课业负担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质。比如,睡眠不好,加大运动量,反而有害体质。另外,体育课增强体质的局限性还表现在,课时的不足和课堂上单纯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有限。目前,国家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小学3~6年级与初中各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高中各年级每周2节体育课[6]。仅有4、3、2学时体育课,难以在课堂上保障增强体质。更别说那些场地器材条件不达标学校的学生,想通过体育课增强体质更有难度。

1.2体育课融合健康教育的难题

体育新课程改革,将课程名称由原来的“体育”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一时间人们对新课程名称的理解多元化起来,有人认为是“体育加上健康教育”[7],有人认为是“体育为健康”[8],无论如何理解该课程名称,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突出了“健康”在学科中的地位,或更加强调健康的重要性。但如何在体育课堂上融合健康知识、方法等教育,大多数教师无所适从。教师对健康知识的匮乏、健康教育方法的欠缺等都直接影响着体育课融合健康教育的效果。

1.3体育课实施模块教学的难题

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课程模块化,包括7大系列11个模块,1个模块1个学分,最后以学分评定成绩[9]。从2004年实施高中课改,至今近10年时间,结果是模块教学并未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大多数学校未能按照课改要求严格实施模块教学,其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不足和场地器材条件达不到要求。模块教学是一次力度较大的改革,模块教学还是高中与大学教学有效衔接的重要形式,但是,模块教学需要具备诸多条件。顺利实施模块教学存在不少困难:(1)难在分班。实施模块教学,需要打乱班级重新分班,但是,对于年级班数多、班额大的学校,分班是一大难题,一旦打乱,不便于重新组合,因为要考虑到其他科目的课程学习不受影响。(2)难在合班。模块教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课程内容,但是,一旦有些项目选择人数较多,有的项目选择人数较少,就不便于均衡组合班级。(3)难在施教。学生选择了自己喜爱的运动,但是,往往由于学校师资力量和学校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1.4体育课适宜性教材确定的难题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体育课程教什么尚未形成具有衔接性的教材体系,也就是说,体育课上教什么大都由教师自定,确定的依据往往是课标和教材,课标中尚未规定教什么,只是有一些建议,教材又具有多个版本,各版本缺乏一致性,而且,即便是同一版本的教材,各学段各年级之间也缺乏明显的有效衔接性[10]。这就给体育教师在实施具体的课堂教学时出了不小的难题,究竟要教什么,不同的年级教什么最适宜,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诸多一线体育教师。结果,有的不具有体育学科特性的内容走进了体育课堂,如象棋、多米诺骨牌等;有的与体育学科毫不相干的内容被搬到了体育课堂,如扁担南瓜、扫把、插秧播种等。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体育学科教材理论与实践的不成熟是制约体育课上实现教材适宜性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假如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系统化、科学性的体育教学仍将比较遥远。

1.5体育课准确性教学目标设置的难题

体育新课程改革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提出了“目标引领内容”,而且,在2001年出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版)中,有人曾做过统计,大约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不同层次的目标。2011年再次修订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同样能够看到由上百个不同层次的目标构成的体系[11]。不管目标的层次性是否清晰,也不论目标的提出是否具有针对性,但作为体育课堂教学而言,各任课教师依据水平、学习方面的目标,进一步设置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个十分关键的词语“准确性”。因为,只有目标设置准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以体现,同时,内容的安排和练习方式的确定才更为明确和具体。但是,就目前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情况来看,那些不确定、不具体的,宽泛、宏大的目标较为多见。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遇到如下困难:(1)一些教师不知道什么样的目标才是具体的。因此,就很难设置出具体而准确的目标。(2)一些教师不知道如何使目标具体化。有时,一些教师已经知道了哪些目标是具体的,但是,由于未能掌握具体设置目标的技巧,也同样设置不出具体而准确的目标。(3)一些教师忽略了目标在体育课堂上的具体落实。有些人只是重视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尽可能地将目标具体化,但是,却忽略了体育课堂上的落实,结果是目标设置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相分离。

2体育新课程改革难题的突破

2.1完善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

体育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无论是内容选择与确定的问题,还是目标如何准确化问题,从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的角度分析,无外乎理论的不完善,尤其是内容理论与目标理论的不完善。就内容而言,需要达到如其他学科那样,哪个年级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相对稳定性内容。如语文从拼音、识字开始,逐步丰富和增加难度;数学也是如此,先从10以内数字的识数开始,然后加减乘除运算,再进一步增加难度,教学内容顺序逻辑性很强,既不会颠倒,也不会忽难忽易,学科理论相对比较成熟。而体育学科应从哪里开始教起,各年级需要教什么内容,同类内容各学段教到什么程度,缺乏确定的答案,存在教到哪算哪的不确定现象。另外,目标之所以不够清晰,或老师面对目标如何准确化束手无策,其根源在于老师们对目标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然而,目标理论的不完善,或仅仅提出“目标引领内容”,而未进一步做出解释,为什么是目标引领内容,如何引领内容,什么层面的目标才能引领内容,即关于目标的规定性和与内容关联性理论缺乏,致使目标的不确定性长期存在。为此,加强研究完善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将是突破体育新课程改革难题的首要策略。

2.2创造条件为顺利实施课改保驾护航

体育新课程改革需要很多条件保障,诸如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条件不具备,再好的课改方案都难以落实。模块教学难以实施的现实明确告诉我们,条件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创造条件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在场地器材上,力争达到国家配备标准。另一方面,要改善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假如是教师的数量短缺,则增加体育教师编制,扩大体育教师队伍;假如是教师专业化水平达不到开展模块教学的要求,就强化师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化培训质量。

2.3开辟第二课堂有效促进体质健康水平

前文中分析了体育课堂增强体质健康的难题,同时,也对如何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堂做了讨论,但由于受课堂时间、内容、多元目标等的限制,单一从体育课堂上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并不现实。因此,开辟第二课堂来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十分必要。但何为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可以理解为,重视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课堂意识,即将大课间与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堂的重要延伸,且重视活动的组织。具体体现在,根据需要确定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而不是长期不变。尤其对于学生体质薄弱项目,需要加大其锻炼力度,减少形式化现象,增强其实效性。以往的大课间或课外体育活动,大都是作为一项活动来开展的,尽管每天坚持,但由于缺乏针对性,效果不好。假如从课堂的角度考虑,将其真正看作是体育课堂的延伸,不但有变换的内容,还有明确的目标,第二课堂意义才能得以凸显。除此之外,健康教育除了利用阴雨天气的体育课堂进行传授,阴雨天气的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也依然可以作为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为此,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要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并传授科学锻炼的方法等。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体质健康促进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才有可能。

历时十余年的体育新课程改革,尽管取得了诸多的经验,但困扰新课程改革的难题更不容忽视,无论是体质健康增强、健康知识融合教育,还是模块教学落实、内容确定和目标设置的难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课改的进程,及时有效地探寻突破难题的策略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张大超.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76-80;83.

[3]李亚楠,张杰,李海峰.实施灵敏素质健身路径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2,19(5):104-107.

[4]陈润,李丽,杨俐,等.累积Logit模型在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0):1871-1872.

[5]陈德钦,许良.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0,32(5):86-89.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2007-05-07.

[7]边新颜.试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J].才智,2010(18):63.

[8]毛振明.论体育新课改中“主题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兼评当前“为体育课命名”的现象[J].中国学校体育,2007(10):10-13.

[9]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篇3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课程 改革

论文摘要: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而且从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与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同时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课程之间的协调性和课程系统功能的最佳发挥。  

 

一、课程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具体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上职业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以培养某一特定岗位、特定专业,具有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配备、场地设施、教学计划等方面都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基础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自主择业和多工种择业的能力,再就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和新岗位的出现等,都决定了课程安排具有动态、服务和岗位定向的特征,也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二)市场需求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教育发展还落后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市场对劳动力需求中所占份额还很低,低素质劳动者和只受过初等教育的劳动者,供大于求,而高素质劳动者和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劳动者供不应求[1]。从人力资源的层次结构上看,除人才总量不足外,宏观结构不合理现象也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行业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信息、金融、保险等行业专门人才不足;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教育、卫生、经济、财会等专业人才集中,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环保技术等工程技术人员短缺;三是产学研严重脱节,国有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拥有专业人才集中,而企业和生产一线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较少;四是素质结构不合理,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年龄偏高,比例偏低,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较为短缺。这些问题也是国家人力资源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在较长时间内面对的问题,除了有我国教育体制和办学层次的问题外,更主要的是教育没有很好的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教育还没有和市场很好的结合,尤其是职业教育,更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进行课程改革、确定培养方向。 

(三)课程改革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者,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在变化,课程目标也要相应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定向培养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市场脱节,学校的教育模式死板,课程设置与企业的岗位需求相距较远等问题,就非常突出的摆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面前[2]。由此可见,市场经济要求职业教育积极、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主动为市场服务,运用市场机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世纪80年代末期,许多职业高中和部分中等专业学校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主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提出了岗位群、多工种、复合型的教学模式。这些课程目标不再针对某一岗位或某单一工种,而是专业相近的岗位群或工种群,同类专业多种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定向培养模式下的单一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相比,体现了培养方向由窄到宽的变化趋势,为新时期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开了个好头。所以,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也就是说,“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 

 

二、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逐步深化 

我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走过了一个艰难的阶段,在由定向培养向自主择业和市场需求结构转变的过程中,一度陷入困境,人们开始认真思考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从那时起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推动了职业教育改革,课程改革便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大潮中的主要内容。课程是职业技术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是教育和训练内容的总和,通俗的讲就是学校设置的全部教学内容,也就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结构两个部分,与培养目标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并围绕培养目标这一主干,构成了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具有:1.职业定向性: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工作方向确定并直接与工作岗位相对应。2.实用性:注重实际应用,而不过分强调原理和理论,课程重点在于生产、服务等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素质的养成。3.实践性:以试验、实习实训、社会活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为主,有的更是以生产实习等实践课程为主。4.灵活性:为适应职业环境和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其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等要求具有高度灵活性。 

基于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结构得到职业技术学校的普遍认可和应用,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所谓“宽基础”是指教学内容不针对某单一工种或岗位,而是集合了某一岗位群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进行组合和拓宽,通过对某专业大类范围内的职业能力分析,将相近的专业基础理论,为学生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这种课程结构可使学生在一类岗位群中广泛就业,而学校又能以较稳定的教学方式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起点大多为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应往届毕业生;生源结构复杂,无录取分数线限制,生源质量下降、人数减少,并实行了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要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宽基础”的提出来源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之上的。 

所谓活模块指所学内容是针对某一特定工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从职业岗位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出发,按某一工种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将课程分类,组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并根据不同的工种要求,对模块进行拼装、组合和调整,消除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内容偏多、偏难的弊端,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不同学科按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能力结构的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内容相关的实习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保证实验实习设备、场地符合专业要求的前提下,按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独立设置操作性、工艺性强的基本技能训练课题和综合技能训练课题。通过实践的教学使学生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达到“一张文凭,多种证书”,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不同类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改革,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职业演变趋势,即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演变,由简单职业向综合职业演变,由终身职业向多种职业演变[3]。 

(二)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服务地区经济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虽然“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已经应用到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以适应市场劳动力需求和服务当地经济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永不会停息。只有“宽基础、活模块”这样的课程模式还远远不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专业的基础知识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然而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步伐十分明显地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正在变得越来越陈旧,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正在逐步地被这个时代所淘汰。也就是说用昨天的教育,培养今天的学生,来适应明天的需要这个矛盾日显突出。这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带来的问题,它以知识为中心,过分强调知识系统性、完整性,缺乏各工种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导致内容繁琐、交叉重复、理论教学时数偏多,忽视了实践性教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人本教育薄弱;学科间相互独立,培养模式单一,不利于课程整体优化等。这种课程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功底扎实,相近工种知识缺乏的问题[4]。所以,用这种传统课程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不能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只有改革传统课程模式中的工种和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才能使学生一专多能,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所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本教育,改革课程设置,组织“模块教学”,实行“学分制”的教学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 

从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出发,着眼于市场需求和社会人才结构变化,取长补短,改革适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规格要求的新的课程模式,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基本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选择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课程综合化与建立技能训练体系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将是今后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5]。 

 

三、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特色就是在满足基本需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具备到达某一岗位群需要熟练的专业技能。职业学校的办学要紧紧围绕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研究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锐意改革,只有这样才有生命力,才能永远站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前列。 

(一)牢牢把握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在办学理念、教学环节上勇于创新。牢牢把握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紧密结合市场的观念,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上,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喜欢学、愿意学、主动学;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善于从多方面、多视角观察、认识和思考问题;要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学到的知识获取新知识,创造新能力。 

(二)培养教师改革创新意识,为教师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是生力军,培养教师改革创新意识目的是增强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感和紧迫感,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改革,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创新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授、说教”教学模式向“学习指导、学习帮助”教学模式转换,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发动、督导、帮助和评价。同时还要为教师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不同的教学模式。 

(三)课程改革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人是有个性的,而职业岗位又是社会性的,从社会性质来评价职业角色,才能使课程改革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所以,要树立新的观念,课程要指向人的发展,与学生个性特点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 

(四)课程改革要和市场接轨,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职业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型人才,社会性和市场性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凸显出来,改变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传统模式,根据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使我们的毕业生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 

(五)加强课程综合化,找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点。课程综合化是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今后课程改革的重点。课程综合化其目的就是坚持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体现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灵活统一。根据所学专业要求把所必须的能力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进行有机结合,使专业知识向纵深拓展,形成学科间的纵向综合,不再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重点考虑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加强课程训练、课程考核的综合化。另外还要根据不同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科学制定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式、课时分配和结合途径。 

(六)建立新课程模式的教学管理机制。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是建立适应新课程模式的管理机制与质量评价机制,随着专业教学模块的教学实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必须建立学分制,才能对各专业教学模块进行有效监控,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发展协调统一,课程改革和课程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七)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和研究。重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同样要在组织领导环节上下功夫,加强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和教材、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理清思路,从理论上指导学校的课程改革。 

总之,明确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紧跟社会发展,才能使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而课程改革又是职业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2]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课程是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学生的均衡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不断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近年来,各个学校逐步开始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具体的课程改革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程内容的重复性比较严重。通过调查发现,在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习的内容重复性比较高,大学的体育教学内容与中学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变化不大,除了一些少数的新的课程项目,其余的内容是很多学生中学时候就已经学过的内容,这会导致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丧失学习的兴趣。同时,体育课程的各种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强,也缺乏相应的实效性。在当前的一些体育教材内容中可以看出,体育课堂上,很多学生所理解的知识往往都比较肤浅,对于所学的东西理解的程度不够。在当前很多高校的体育课程教育中,对于体育科学知识进行深入讲解的课程比较少,一般是对各种体育技术课程的学习较多,这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深入发展。其次,当前很多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当前很多高校进行体育教学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方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很多学生甚至是为了考试而进行被动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积极发挥相应的主动性,不利于体育课程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体质健康的改善和全面素养的提升。第三,对当前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当前很多高校的师生对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上存在误差,认为体育课程目标就是体育教学目标。在当前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对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误差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一,以总体的目标替代了具体的目标。不只是在大学,在任何一个学习阶段,这样的问题都是存在的。其二,对显性目标的重视程度高于隐性目标。使得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进行单纯的知识技能的教育。其三,对体育课程的具体目标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体育课程目标认识的误区不利于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不利于体育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策略分析

(一)更新体育教育观念。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促进体育课程不断改革的基础。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应该把以人为本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原则和基础。高校的体育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的观念的贯彻,首先需要将其体现在具体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体育课程中贯彻,首先要明白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仅仅是各种体育知识和技术的传授。高校的体育课程的改革,要从学生个体的发展出发,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全面性的人才。体育课程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的应用,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人。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该将育人当做是最高的目标,将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以及社会需要相结合,进行现代化教学。

(二)对体育课程的目标进行深入理解。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不仅需要各种活跃的思维活动,也需要体力的投入。对当前体育课程目标的认知误差问题,需要加以控制,理清具体的体育课程目标。高校体育课程教育中,运动技能的提升、身体素质的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都是目标的具体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对各个目标进行分析,掌握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为实现具体的目标提供相应的基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在目标制定上,要设立多元化的目标,告别传统的单一化的目标形式,建立起一种综合的目标观念,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指导。

(三)对体育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对体育课程进行优化,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高校的体育课程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不仅要课堂、在运动场上进行教育,在任何可以利用的场所都可以进行体育教育。当前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不合理,为了教育而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体育课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需要高校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课程安排。将课外的体育锻炼与课堂上的体育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将一些课外的锻炼以及体育活动纳入到具体的体育课程考核中,形成一种全新的课内外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评价方面要不断健全课外体育活动的评价机制,促进课外体育活动的丰富,对于各种体育课程而言,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帮助学生能接受更全面的体育课程锻炼。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结语:体育课程是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也开始不断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篇5

摘要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市五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学为例,通过文献调研、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变化特点,调查了当前绵阳市五所具有代表性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实施现状,概括了他们实施体育新课改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得出了较为重要的结论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完善高中体育新课改的方法与途径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绵阳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改现状

一、前言

我国从2001年开始实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在改革后取得了很大的成效,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也开始实施高中体育新课标。从我国各省市开展的情况来看,新课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然而,绵阳市在实施新课改时是否顺利,教师在上课时是否遵循了新课改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新课改的五个领域目标,新课标具有哪些新的特点及变化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本文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对绵阳市五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学实施新课改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高中体育新课改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绵阳市的南山中学、绵阳中学、普明中学、实验高中、绵阳一中这五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学课改情况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查阅了大量新课程改革的文献和国内外有关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文献。

2.访谈法

走访了成都体育学院数位课改方面的专家,以及绵阳市五所一线教师,对新课改的实施及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3.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4.比较分析法

对五所条件不同的学校实施体育新课改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新课改的变化特点

1.明确了课程性质

在课程性质方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了本课程的三个特性,即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1]。新课标全新定位了课程的性质,从三个特性不难看出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更加全面了。

2.全新的课程理念

体育新课改全新的课程理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第二,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第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第四,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1]。

3.课程目标的改变

新课改将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2]。这一目标的确定将为全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4.教学内容的改变

新课标要求新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3]。改变以前课程“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5]。

5.学分制的实施

新课标将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高中三年学生必修11个学分。其具体学分分配如表1:

表1体育与健康学分分配表

必修必选学分学时必修选学学分学时

田径类项目1个18个田径类项目

共9个

共162个

健康教育专题1个18个球类项目

体操类项目

水上或冰雪类项目

民族民间体育

6.评价方式的改变

体育学习的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4]。新课标改变了原有的评价方式,按五个领域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过程评价综合判定,这样就能准确、全方面地评价每个学生。

(二)绵阳市五所高中新课改实施的现状

1.体育教师对新课改目标、理念的了解程度

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目标等方面的把握和理解,是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而通过对几所学校的老师进行访问调查表明,大部分的体育教师表示对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比较清楚,但是还有一小部分的教师对课改的目标、理念等不是很清楚,更有一部分老师不知道,这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是非常不利的。

2.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实施情况

新课改要求把学生感兴趣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和新兴运动项目引入体育课堂,以适应时代要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但在统计时发现,几所学校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并没有把充满乐趣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和新兴运动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依旧如初。

3.课程具体目标的实施情况

新课改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具体地分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希望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从表2可以看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只有25%左右的老师运用新的教学目标,而大部分老师还是不能转变旧的教学目标模式,致使新的课程目标形同虚设。

表2五所学校的体育教师运用新课程目标的情况表

南山中学绵阳中学普明中学实验高中一中

新课标的教学目标6人6人4人2人2人

海德洛特的教学目标13人14人10人8人5人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1人3人2人无1人

运用新目标所占比例30%26%25%20%25%

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篇6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教育改革教育模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遍地开花,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体育教师为中心,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传统模式其实是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自新课程标准颁布推广以来,体育教师通过各种培训途径,理解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充分认识到体育改革的方向,并积极投入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但各学校初步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树立体育课程改革的信心,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具有十分有益的作用。然而,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因而教学实践中难免走弯路,甚至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一些教师对如何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进行体育教育感到茫然。任何领域的改革,在初期出现这样那样的不理解、做不好等现象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会积累经验,取得成绩。

在《课程标准》的实施中,体育教学会碰到一些新问题、新困难,但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模块教学是我们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因为它有助于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某一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避免过去那种“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模式,以致学生样样都学,样样都不精,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模块教学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因为过去我们很少进行这样的模块教学,现在实施这样的教学十分困难。模块教学还是我们解决体育课程改革中实践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因为模块教学涉及如制定学习目标、如何选择学习内容、如何采用教学方法、如何实施学习评价等一系列实践性问题。解决模块中的这些问题,不但其他的实践性问题能够得到相应的解决,而且会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在为期一年多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利弊。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评价的片面性,体育汇报出现“浮夸风”的现象。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学校的电教设施越来越完备,这就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毋庸置疑,多媒体可以增强动作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很多示范课中,经常会发生与日常体育课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个别学校和教师为了体现教学中的新技术应用或是教学的新形式,把电脑搬到操场上,配合体育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现在几乎所有大型的体育汇报课都是如此;一节汇报课象文艺节目一样,穿上戏服,经过无数次的演练,到搬上“舞台”的时候,体育教师便变成了观众,什么都不用讲解,什么也不用示范。试问人人上课真能做到这样了吗?体育成绩的测定、评价、汇报也不够真实。有很多学校的体育负责人为了讨好上级领导,换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而不换测试成绩,往往虚报、隐瞒真实成绩。

二、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中,场地、器材是选修课的关键,选修的项目、选修的人数都受到场地、器材的制约。目前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贫富悬殊,有的学校的场地、器材也非常短缺,就连基本的体育器材都没有,体育课的选修教学的开展仍存在很大的困难。另外,项目的冷热度也影响选修课的教学,例如球类运动,在选修当中面是最广的,而体操类、水上运动、武术等往往被学生忽视,这就对场地、器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时对选修的学生作适当调整,而被调整的学生又感到极不愿意,上课时也只好得过且过,这就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年龄、性别也影响着“新课标”的教学。

目前,“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技术水平等等;在选修的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年龄、性别都是学生选择的对象,教育、教学能力差的,当然会受学生的嫌弃,这也无形中给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造成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在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的同时,体育课与普通文化课应该有区别,要根据地方、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要认真读懂“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对体育课进行全面、合理、公正的评价,让体育教学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要将“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要加大田径类、体操类、素质训练等课时比例,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快乐体育”、“阳光体育”而忽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篇7

模具设计逆向工程项目式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模具作为制造业的基础工艺装备,在机械、汽车、电子、通信、家电等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产品中60~80的零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在以培养适应时展,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各类工科类院校,模具设计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划,结合多年的模具设计教学与实践经验,分析模具设计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的现状,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

二、模具设计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现状

模具设计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根据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设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和高技术特性。模具设计课程是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划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模具设计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学生听,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要内容;在一些重视模具课程实践的学校还会在理论教学结束后配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践环节,但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的开展仍然存在相对独立的特点。

三、基于项目逆向的教学改革理念

1.基于项目逆向的教学改革思想

基于项目逆向的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完全颠覆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其实质是指在项目式案例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融入逆向工程设计思想,其中逆向工程设计的应用、项目式案例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又称反求工程,其大意是根据已有的东西和结果,通过分析来推导出具体的实现方法,是消化、吸收、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新产品快速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根据设计依据来源的不同,逆向工程主要包括实物逆向、软件逆向、影像逆向和局部逆向四种类型。项目逆向教学法的思想源于软件逆向设计,是指根据工程图样、工艺流程、算法、数控代码、技术文件等信息复制产品。

基于项目逆向的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利用逆向工程设计思想可快速实现模具结构原理分析,并可在分析原设计方案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开拓思维,实现可行性方案的创新设计。并采用项目式案例教学实现产品模具开发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制图、精度设计等各方面的工程技术素养的提高。

2.基于项目逆向的教学改革的目标

基于项目逆向的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在模具设计知识体系的构建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模具设计工程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模具设计工程师是指在传统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具备模具数字化设计、分析、仿真、过程模拟及其模具生产管理和标准化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其职业能力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冲压成型、塑料成型工艺,具备冲压模具、塑料模具的结构设计能力。

(2)具有模具数字化制图和设计能力,可根据产品的模型与设计意图进行模具三维装配造型设计,并能实现产品及模具3D模型与2D工程图的转换。

(3)具备根据产品成形工艺条件进行模具零件的结构分析、寿命分析和模具的装配运动仿真的能力。

(4)具备模具设计标准件及标准设计能力,具备模具非标准件的工艺分析、生产管理能力。

四、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1.模块化教学设计

(1)分析。包括产品的结构工艺性分析、产品的可制造性分析(DFm分析)和模具结构方案分析,并在模具结构方案分析过程中引入逆向工程设计思想进行案例分析,并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获取其他可行方案,并以此进行任务分解。

(2)设计。分为传统结构设计和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两大类型,即根据产品成型特点和模具组成,进行传统的模具结构设计,再利用CaD软件强大的实体设计功能,进行模具三维装配设计,最后要求利用CaD软件的工程图设计功能,将产品、模具组件、模具装配体进行3D到2D的转换,最终获得产品及模具的全套非标件零件图和装配图。

(3)模拟。利用CaD软件的Cae分析功能,对模具组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校核模具组件的可靠性;并对模具装配模型进行三维装配模拟仿真,以实现模具装配性能检测。

2.项目任务驱动型教学过程

项目任务驱动型教学过程改革是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模具设计流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优化教学实施过程。

项目任务驱动型教学过程改革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模拟现实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形成项目组长负责制形式。每一个班根据人数每5~6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由项目组长负责整个项目的任务分配、进度设计和成果检测。

(2)在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强调课堂引导学习与课后自学相结合。

(3)在案例组织上,采用同一产品,但规格和模具结构不同,即便于项目组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同时保证各组自身的独立运作。

(二)多元化课程评价机制改革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的重在模具设计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模具设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了“理论考核+阶段性考查+项目综合评价”的“433”型多元化课程考核机制。

成绩评价机制采用百分制,其中理论考核占40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综合考查学生的模具设计知识;阶段性考查占30,包括学习态度、操行、阶段性工作及成果考评;项目综合评价占30,主要考查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及其效果。

课程评价的机制改革与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相互促进,既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又促进了学生模具设计能力及其工程素养的形成。

五、结束语

基于项目逆向的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了以模具设计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模具设计流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新型课程教学理念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形成了以职业能力和工程素养为重点的多维考评机制。

基于项目逆向的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实施,对机械类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吕野楠,丁韧,赵波.项目教学法在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144.

[2]王栋彦,李艳聪.案例教学在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1,(5):95-96.

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09-02

进入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健康第一"的思想、"素质教育"的思想及"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引下,特别在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与实施以来,在全国普通高校掀起了体育课程新一轮改革的热潮,出现了多种模式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形式,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已成为高校体育领域最为关注的论题。本文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入手,结合相关文件的具体要求以及当前吉林省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探讨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变化,努力探索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并为之建言献策。

1.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1.1纲要实施情况。通过调查,针对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得出有8.3%的高校已经根据《刚要》完全实施了体育课程改革;有58.3%的高校根据《刚要》部分实施了体育课程改革;有33.4%的高校并没有实施大纲来完成体育课改。访谈过程中,根据专家、教师的总结,分析出普通高校在落实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主要在于:(1)各高校对"纲要"的意见和精神处在探讨与研究的过程中,正在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计划;(2)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师资结构、场地器材等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3)就具体教学目标而言,《纲要》一方面提出的是教育创新和改革不断出现和扩大,另一方面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体系。而已实施了新《纲要》的部分学校,其教学内容、学习的结果性目标较以前无明显变化。

1.2体育课程设置及选项课开设现状。吉林省普通高校分别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了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三、四年级较少有选修课,大部分学校不开设体育课。24所高校的体育选项课内容所占比例各不相同,但概括起来大体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足球、篮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田径,这些项目的开课率在95%以上;第二层次为乒乓球、体育舞蹈、健美,这些项目在高校开课率为38.9%;第三层次为网球、羽毛球、游泳、形体、定向运动,这些项目的开课率为12.1%。由此可见,一些传统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较大比重。

同时,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轮滑、形体、攀岩、定向运动等新兴的潮流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有63.3%的学生在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中选择此类项目。但是据调查,在吉林省众多高校中,开设这些大学生比较喜欢、适合大学生发展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只有少数高校开设,反映出开设的选项课与学生喜爱的项目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是吉林省通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极不平衡,据调查有60%的体育教师专业集中在篮、排、足、田径这些传统性项目中,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轮滑、体育舞蹈等专业教师较少,这种状况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知识、健身方法多样化、娱乐化、兴趣化要求。因此,学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体育课,不能适应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要求,从体育选项课的层面上看,选项少,内容单一,不能结合当下大学生的需求。

从另一方面了解的情况看,部分高校虽然实施了按兴趣选项分班,但没有再按素质水平的高低继续进行分班,由于他们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按统一的教学进度和统一考评标准进行,使得优生得不到优教,差生得不到补教,也同样影响了部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1.3教学评价体系。目前,吉林省高校体育评价内容的方法,应试教育的痕迹仍十分突出,考什么,学什么、练什么,表现为过分强调客观化和量化评价。方式上采用绝对式评价,也就是上课老师教什么,期末考试就考什么,这种按照竞技运动项目的标准一味地用"高度、远度、时间"等统一指标去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本体差异性,将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磨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对现行的体育评价和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分析原因:主要是忽视了育人为本教育的根本要求,致使我们在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具体操作中偏离了教育目的。

1.4场馆设施条件。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主要集中在田经、三大球项目上,而学生比较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场地很少或没有,所以目前各高校急需增加学生喜欢的运动场地及体育环境设施的建设,本次抽查的24所普通高校中体育馆有12个,而塑胶田经场只有7块,远远落后于吉林省普通中学,而体育场馆管理不力,周六、周日空置率比较高,也是导致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少的原因之一。

2.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四大能力,指引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初步构想,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再一味强调"学科"、"学问"、"卓越性",取而代之的是"人性"、"个性"、"自我实现"、"文化知识基础"、"完整的人格"。当今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强化课程的理性化、人性化与开放性的研究;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性课程;重视发展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加强课程的多元整合;转变课程的设计方式。

2.1育身与育人相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体表现能力,挖掘和发挥学生自身内在的潜力,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因此,教师在注重学生实际情况下应该有计划、有目的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按照学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体质、技术水平和可接受能力,经过实践探索,逐步建立起适合学生体质,完善学生身心发展的快乐型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2.2体育课程要具有理性、开放性、人文性。随着社会与时代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人生观与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对于体育的要求更加现实,体育课程的设置应随着社会体育的不断变化以及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发展需要而做出调整。开放性的体育课程是其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体育课程中客观存在的先进社会学理论正是实现体育课程理性化、开放性最终目标构建与支撑的基础。通过体育课程改革不断的理想化、开放化、人文化,更加能够体现体育在"育人为本"这一方面的体现。体育教育是体现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体育课程内容应特别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2.3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系。中国的改革开放加速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先进的体育思想频频引进中国,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大学生更渴望能接受自身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调查显示,健身、休闲、兴趣等为主的多样化的课余体育活动己成为当前大学生追求的时尚,他们把学校体育看成是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桥梁。他们己不能满足体育课上所教的知识,希望吸收更多的体育理论和实践知识,他们不仅想做一个体育的受益者,更想在走向社会后做一个社会体育的指导者,学校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已经满足了学生这一要求。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缓解了群体与竞赛脱节和参赛面过小的问题,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余暇生活。

3.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实施

3.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优势,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服务。以体育学科特点和学生认识规律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突出健康目的,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的全面发展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3.2落实"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中的"育人为本"就是要真正体现出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结合当下大学生对于体育的需求,建立适合当下吉林省大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体系。摒弃传统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学习的目标,从学生个体发展着想,结合社会发展需要,顺应体育发展的新路线,注重培养学生个体在素质方面的全面提高。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体育观念。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应当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自我锻炼能力。做到"育人"为最高目标,"终身体育'"为主线,"育体育心"为基本点,三者紧密结合。

3.3科学确立体育教学目标,推进素质教育。传统体育教学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通过体育达标测试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新课程改革要使体育教学目标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利用体育技能的特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银炼的理论与方法,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运动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利用体育运动项目本身特点,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能力。新课程体育教学目标应使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4优化体育课程体系,培养创新能力。改革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推进终身体育教育。新课程体现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突出健康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适应性。课程设置应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个性要求,强调运动兴趣和能力的增强,培养正确的体育与健康价值观,强调内容的可持续性,为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建立以强身育人、发展个性、增强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能力,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加大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普通高校体育要创新,最佳的选择方案只能从课程的改革中挖掘潜力,从课程的集成和重组中创新。改变过去过分注重体育学科本身系统的传统观念和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编,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必修教学与选修教学,各种体育俱乐部和各类竞赛等,多渠道多层次加强推进创新教育,力求形成有序的、规范灵活的体育创新教育体系,既有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基本要求,也有发挥其优势与特点的培养方案,使创新教育真正落实在体育教学之中。

4.结束语

总之,吉林省各高校要充分领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纲要》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事求是地贯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制定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案,避免形式主义,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才能把目标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曲宗湖.试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8,(4)

[2]王临芳.关于体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几点思考[J].体育科学研,2004,(4)

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篇9

关键词:课程改革中学音乐课程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095-01

21世纪,各国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我国也不例外。1999年,我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指出,2l世纪是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这一变革要求社会发展必然具有大量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对此,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研究,本文特以中学音乐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既总结了改革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也试图指出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目的在于推动中学音乐课程健康发展,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战线的思想得到新的解放和突破。1999年,第三次教育会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任务,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赋予了素质教育以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在新的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音乐教育是中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或教学时也应该以此为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即在音乐教育发展中实现学生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推动中学音乐课程深入改革和发展。

二、中学音乐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一,音乐教育法规得到加强。2002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2002―20l0年)》进一步规划了我国新世纪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美好远景,它是新世纪第一个10年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行动纲领。2001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诞生,标志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这些纲领的颁发,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规保障。第二,音乐课程建设有了较大发展。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材编写、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在教育部的领导下,进行了音乐课程实践的工作,丰富了音乐教材体系,为今后音乐教材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改革以来,在音乐教育方面,新的教育理论和知识被不断引入,对我国中学音乐教师的素质提高起到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音乐教师开辟了新的平台。第三,音乐教育新理念前所未有。《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作为全国小学、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认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新的“标准”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设置了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以及音乐与戏剧表演等六个教学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这赋予高中“标准”以新的面貌。第四,评价与考试方面有了巨大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是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难点。而新的评价机制重在激励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和考核,这无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三、中学音乐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基础音乐新课标有待进一步落实。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得以真正地落实,尚需要一定的有力措施和时间。目前,新课标难以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音乐新课标的实施缺乏执行力度,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群体意识对课表的认识尚不到位,中学音乐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校里领导不够重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仍旧没有产生质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阻碍和影响中学音乐新课标的具体落实和实施。第二,音乐新课标存在地区差异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一部较为完整的教学指导文件。但是,由于地方经济、文化的客观差异,使得课程实施过程中地区差异性较大。例如,各地区各级学校对标准的了解程度不一,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不甚了解。这使得有些地方音乐教育仍是相当落后,根本无法达到标准的目的和要求。第三,音乐新课程相关培训没有跟上发展的需要。尽管新课程实施推进过程中,各级组织了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但在实施操作中,音乐教师培训工作总体情况是逐层衰减的,难以保证新课程进一步的落实,这无疑也影响了音乐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第四,音乐评价体系仍然不够完善。例如,音乐课标的实施情况的评价的可操作性不强,评价的内容、要求过于笼统,很多地区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仍在很大程度上沿用旧有的评价体系,等等。这些都有碍于评价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除此之外,音乐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音乐课堂教学目标不明,形式多于内容,忽视了知识与技能,淡化学科知识体系,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了放任自流,多媒体替代了常规教学手段。

四、中学音乐课程发展的主要对策

1.加强对新课标的落实力度。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需要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落实力度。各级学校的相关人士,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确保新课标的各项课程政策落到实处。

2.提高中学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应积极改善音乐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既要强化音乐教师关注课程改革的意识,也为中学教师开设必要的专业培训班,定期开设交流或举行评比活动等。

3.及时修订和完善音乐教学指导文件。音乐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作为教育部门和音乐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音乐教学指导文件加以修订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指导文件指导于实践,实践反过来又及时地检验指导文件。

4.构建完善的音乐课程评价体系。完善的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学校音乐教师必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充分设置好学生音乐学习的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娟.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J].新课程导学,2013(27).

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篇10

[关键词]高师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整体性改革

一、我国高师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

我国高师院校目前为在校的大学生开设体育课,课程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年。一年级开设基础课,在二、三年级开设选项课。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田径、篮球、足球、体操、武术、健美操、游泳、艺术体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体育理论的内容为体育锻炼方法、体育卫生保健、体育竞赛规则、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体育的休闲娱乐以及体育运动的技术原理。国家教育部对每个层面的学校体育均颁布了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并且体现课的授课时数、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评定方法,因此,我国的学校教学形式比较严谨,体育课的结构单调统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是将其运动成绩、理论成绩、达标成绩、出勤率折算成分数来评定的,缺乏科学的量化。这种目标定位下的大学体育造成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的培养。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面临着逐渐被社会体育所代替的可能。

二、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目标定位

1.教育观念更新

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指出:“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方向与成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谰教授称:“新教育观念是新基础教育之魂。”认为“没有教育观念的变化,再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再高学历的教师队伍,都不可能创造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教育观念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是无庸置疑的。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教师的教育行为受教育观念的指导。教育观念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在潜移默化地发挥导向作用,影响制约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实施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整体改革,构建新课程体系,首先需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为指导。新世纪高校体育的改革,需要突破旧教学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健康第一观、素质教育观、终身体育观、合作型师生观、全面教学质量观、大课程观。

2.改革的目标

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大学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目标既是教育观念落实的具体化,又应是课程内容选择、方法的运用、课程结构的设置、课程评价的依据。因而,确定正确的课程目标至关重要。随着时展,体育教育观念更新,学校体育功能认识的深化,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在更新与拓宽。新世纪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应由身体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能力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组成。

三、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

1.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与设计

依据所确定的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目标,21世纪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应更注重于内容的健身性、教育性、针对性、延伸性、娱乐性、前瞻性。

(1)健身性。健身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体育教育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尤其是面临着当今学生体能、体质下降的现状,选择健身性强的体育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要加强对学生教育引导,克服一味迎合学生,单纯追求快乐有趣,不求实效,避重就轻的内容选择。

(2)教育性。教育性即选择的课程内容应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具有很强的引力、感染性、启发性,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道德品质、人格完善能全面而深刻产生影响的内容。而这些十分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在大学体育教材中极少,甚至空白,显然这是遗憾与不足。

(3)针对性。针对性即针对学生与高校专业特点来选择课程内容。而目前,内容的选择较多考虑的是学生自身特点与需要,较少考虑学生专业的特点与需要,不同的专业对人的身心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高校体育具有特色,要将学生的需要与专业需求有机结合。

(4)延伸性。延伸性即从终身体育出发,着眼于未来,善于选择一些简便易形、普及程度高、锻炼实效好、延伸价值的内容,使学生终身受益。如乒乓球、太极拳、舞蹈、游泳等。

(5)娱乐性。娱乐性即选择的体育内容具有趣味性、游戏性与新异性,对放松身体、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改善心态、欢悦身心,丰富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的运动项目。

(6)前瞻性。前瞻性即要为学生的未来健康设计。现代文明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威胁知识分子健康的大敌,要使当代大学生进早地建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就应该将现代文明病的产生、危害及预防列为高校大学体育课程重要内容,应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正因如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始终是体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是教育研究的永恒课题。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在此基础上,对有悖于现代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要求、不利于教和学的方法进行改革。

(1)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教轻学,它的弊端是助长学生的信赖性,形成被动、消极接收知识的心理定势,窒息了思维火花,使学生丧失研究学习的精神与创造力。社会发展需要人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我国素质教育也强调教育要使“学会求知,学会健体。”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变革,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

(2)由强制体育向自主体育方向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视学生为知识容器、练习的机器,采用的是强制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及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情感,其结果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厌课,身心愿违。素质教育弘扬的是学生主体精神,着眼点是从情感教育入手,创新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3)由强调统一向注重个性化教育方向转变。传统体育教学强调的是整齐划一、统一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异性。这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浅能,因此,现代体育教育注重个性化的教育,既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为此,必须依据学生体育认识水平、兴趣好、体育基础、身体发展水平、接受能力、性格特征选用教法,做到因材施教。

(4)由重技术向重全面发展方向转变。传统教学法动用注重的是技术的传授,追求的目标是跑的更快、跳的更高、投的更远,动作如何做得更规范,而很少考虑如何在传技过程中去有效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现代体育教育则要求教学法运用由重全面发展方向转变。

(5)由单一教学法运用向多种教学法综合运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教法运用较为单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体育的需要。现代体育教育需要教学的运用由单教学运用向多种教学综合运用转变。只有多种教学综合运用,并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入课程教学,如用多媒体教学、俱乐部制体体育课等,使之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教学质量才能有质的突破。

3.课程结构

课堂课程是课程结构体系的主体部分,遵循课程设置的规律,依据课程目标要求,高校体育应建立以必修课、选项课、俱乐部、保健课、理论课为主体的课程结构体系。一年级的必修内容少而精,改变面面俱到,大拼盘式原普修课内容,设一套健身操,一套太极拳,一项球类活动,游泳,耐力跑五项活动,课目标,着眼于最基本的健身方法传授,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健身方法。二年级依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设各类选项课,其目标是发展学生专项运动兴趣、习惯与专项运动能力。三至四年级开设俱乐部课,其目标是强身健体,发展自学、自练、体育的组织与指导能力,为终身体育的参与奠定基础。

课外大学体育课程是课程的拓展与延伸,是大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多样化的课外体育:体育辅导、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专题讲座、体育网页、体育训练、体育竞赛、校校际体育交往、社会体育参与、野外体育活动纳入大学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性规划与安排已是新世纪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走向。通过拓展体育教育的时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高、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发展体育能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条件。不仅如此,多途径、多形式的课外体育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的发展都将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随着体育改革的发展,课程评价改革成果丰硕,“结构考核,综合评分,”“以赛代考,”“以进上幅度评定学生体育成绩”等新的考评方法不断出现。无疑,这是评价改革的可喜的进步。其评价内容在更新与拓展,改革仅以运动成绩作为评定学生体育学习唯一标准的传统考评方法,具有合理要素,但也存在不足。“结构考核,综合评分”仍侧重的是身体素质与技能;“以赛代考”侧重的是竞赛能力;“以进步幅度主定学生体育成绩”侧重的是努力的程度。如何使评价更趋向科学合理,需要以正确质量观指导,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结合实际,对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进行重新的审视,评价内容须从身体健康水平、运动参与、运动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性五个方面,对学生体育学习给予综合评价。课程评价的方式也由一元化方向发展,由教师独角戏转向师生共同参与。

四、结论

从教育观念更新入手,着眼于课程整体性的改革,使课程系统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获取体育改革的整体效益。学生体质、体能下降的现状,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系统理论与课程理论为指导。

参考文献:

[1]伍绍祖.系统科学与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212.

[2]自然辩证法编写组[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1.

[3]谭小勇,胡容娇.高师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6).

[4]周远清.跨世纪课题: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R].教改学习材料汇编,1998,(12):15.

[5]叶澜.新教育观念,创造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2):8.

[6]铁军.超越与创新[m].南京师大出版社,2001,(12):11.

[7]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