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工程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5:58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篇1

术的鉴赏力,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艺术处理工作。不是选择高价格、高档材料的园林绿化建设才是最好的作品,价格和材料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园林绿化建设的成果和衡量标准,施工工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创造出大众满意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因此在园林绿化

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才是决定最终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工艺

1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但是,过度追求城市的经济建设,引入过多的人来到这个城市生活,会使其变得更加拥挤,城市为了迎合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高楼耸立,拔地而起,城市建设出现一面倒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住宅区、商场覆盖了原本的绿化面积,加之城市建设的不合理设计以及绿化工程不到位,都会给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1986年的时候,我国就已经提出了关于生态园林建设的思想理念,并且要遵循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造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意味着城市园林绿化将要打破地域范围小的现状,城市中的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等凡是能平衡城市生态环境的都有可能成为建设目标,园林绿化工程是生态、社会、经济三方效益为一体的有效结合,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园林绿化巧妙结合,创造属于自己城市的独有特色,还要以植物造园为主要前提,尽可能的减少人工建筑,真正做到科学、生态、艺术、观赏、休憩。现如今,园林绿化已经升级到另外一种境界,那就是人类生存空间,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中,要同时重视生态与社会两方面因素,园林绿化工程的意义已经不单单是观赏和休闲娱乐,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艺已经成为21世纪园林绿化工程的主题。

2园林绿化工程

2.1园林绿化工程的定义

所谓园林绿化工程主要就是将风景园林绿地工程建设好。园林绿化除了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更多地去接触大自然外,还能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但是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要提醒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还有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2.2园林绿化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园林绿化工程主要包括了园林、土方、铺地工程等等一系列的绿化工程建设,园林绿化工程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去表现园林艺术,将地面上的工程建筑物与园林景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3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艺

在我国园林工程的内容构成主要有假山、地形、植物种植、水景等等,以上这些内容从最初设计到最终施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们展现出最佳的景观效果,并且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和谐的园林景观,因为园林建设质量的好坏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以及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所以,建设人员要充分掌握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

3.1施工前编制组织设计方案

根据相应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法规政策,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的内容一定要归入施工档案,并且交由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进行检查,但是,一些施工单位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工作而进行编制工作,甚至是在施工刚开始或者是施工结束之后才进行编制工作,而不负责任的监理

工程师在最后签字确认的时候,违背了职业道德进行违规签字。如果是为了应付工作而提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根本就起不到指导施工的作用,很显然,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在没有进行规范操作的话,园林绿化工程也是不达标的。

3.2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

虽然施工组织设计的工作按照规定可以提前完成,但是这种后果就是完全脱离实际,绝大部分都是对其他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进行抄袭,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自身的施工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采取适合自身的防范风险措施,在结束施工之后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在从施工组织设计中寻找原因都是无意义的。

3.3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内容

3.3.1设计内容的依据

设计内容的依据主要存在两方面,一种是设计内容的依据没有体现出来,另一种是依据的规定文件已经过了期限或者是把经验作为一种依据。

3.3.2设计内容的编制

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要求有的时候并没有具体体现,对需要经过特殊处理的地方以及关键所在表述不清楚,设计的内容缺乏层次感,前后逻辑比较混乱。

3.4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艺

3.4.1施工工艺的优化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内容包含了:土方、给水、排水、景观、假山、供电等等,要选择适合自身的施工方案作为编制的核心内容,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将其丰富的施工经验作为参考依据,尽可能的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将施工成本降到最低。按照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等,园林绿化工程应该按照:验收、清理、放线、挖种、养护、补植、移交,以上工序作为参考。关于反季节进行种植工作或者是树木移栽,南北方植物互相种植等施工工艺的要求比较高其危险性也比较大,所以更应该选择技术性比较高的施工方案。

3.4.2施工人员的优化

园林绿化工程应该明确施工组织机构,并且分成几个工程组来完成,其中还应包括每个工程组的相关责任人,把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真正做到“人人有责”。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安排,依照时间顺序进行安排,选择专业水平较高的职工队伍,对施工人员的组织结构进行系统的安排。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且对质量衡量标准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效果。

4总结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迅速的发展,城市化标准建设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工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所以,为了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日益凸显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我国想要迫切建立宜居城市的愿望。综上所述,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不难看出,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从最初设计阶段到最后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是一个长期且复杂多变的过程,这就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地位“扶摇直上九万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问题,所以,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艺,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保证园林绿化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和生态环境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项丽娟.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文献综述[J].现代园艺,2011年第14期.

[2]翁磊.上海市园林绿化工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的现状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8期.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篇2

关键词:医院建筑 医疗工艺流程 设计优化

abstract:Duringthebuildingorexpansionprocessofmanyhospitals,thereisawidespreadphenomenonofneglectingorpayingnoattentiontothemedicalhospitalbuildingprocessdesign,resultinginthattheyhadtore-adjusttothelayoutofdepartmentsandaffecttheoverallhospital'shealthcareandoperationsafterSomehospitalsbuilt。thispaperanalyzestheprocessdesignofmedicalproblemsandthecausesandremedies,andexplainedtheimportanceofmedicalproceduresthroughcasefromtheCharacteristicsofthehospitalbuildings.

Keywords:medicalbuilding medicalprocess Design optimization

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1.10.002

一、医院建筑的特点

(一)医院建筑的特征

现代医院建筑是跨专业的综合建筑,对医院建筑学的认识来自于对医学、医疗设备工程学、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与信息科技等领域的多方面的应用与整合,是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艺术,也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建筑类型”。

(二)医院建筑的特点

1.综合性

医疗建筑具有综合性,一般大型医院除了门诊和住院治疗外,还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教学培训的任务。医疗建筑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融合着医学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卫生工程、医院管理工程等多种学科。科学的进步,对医院建筑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

2.工程建设复杂、专业要求强

由于医院建筑涉及的科室多、专业多,并且医疗服务的技术性强,医院建筑涉及的知识范围远远超过了建筑师所能掌握的范围,因此医院工程建设非常复杂,专业要求亦非常高。

二、医疗工艺流程概念的引入

(一)医院建筑设计的归类

根据建筑学理论,建筑从房屋使用功能上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指供人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民用建筑指供人们居住、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房屋和场所,一般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医院建筑在建筑学理论上属于民用建筑中的公共建筑。

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有关要求,工业建筑项目设计是由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三部分组成。其中工艺设计是工程设计核心,工艺流程设计是工艺设计的核心。

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可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其主要侧重于总平面布置设计、功能布置、内部交通车流、人流组织设计等。

所以,针对医院建筑的特点,笔者根据多年医院建设的经验,认为医院建筑具有工业建筑的特点,这是由医疗服务的特点决定的。医疗服务的特点如下:

1.医疗服务是一个过程服务

我们都有在医院门诊看病的经历,到医院先去挂号,再找医生看病,医生询问我们的病情和病史以后,就开始开检验单或者开药或者打针,然后去检验、打针、买药。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构成了医疗服务过程。

2.参与性

医疗服务过程中始终有患者的参与,应体现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所以,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处处体现方便病人的理念。

3.医疗服务是一种精细化的服务

医疗服务是一种精细化的服务,受环境影响较多,因此医院建筑也应该体现复杂的医疗服务环境要求,避免交叉感染。

由此可见,若将医院建筑归类到工业建筑中,注重医院工艺流程设计,会给医疗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并且在医院建设过程中,可以避免重复投资,确保工程投资的有效性。

(二)医疗工艺流程的概念

医疗工艺流程是医院实现其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的过程。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定义为:“是指对医院内部医疗服务过程及程序的策划”。医疗工艺设计包括:医疗系统构成、功能、医疗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条件、技术指标、参数等。在医疗工艺流程的具体设计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医疗工艺方案设计和医疗工艺条件。

(三)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应该解决的问题

医院的医疗工艺流程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为和就医流线的便捷与效率。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应着重考虑如下两个方面:

1.医院各医疗功能单元间流程

在规划设计初期,要以一个全面的角度来审视内部空间设置,结合医疗功能单元间流程,综合考虑公共空间、候诊空间、交通空间、医疗空间和服务空间。这是应该在方案设计解决的问题。

2.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流程

在单元内部,患者路径和医护人员的服务路径决定了医疗设备布局和其他功能设施规划,这些是在扩初设计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目前医疗工艺流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医疗工艺流程设计不到位,往往在医院的建设过程中,造成各医疗功能单元间和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流程混乱,临时改变原来的建筑设计,造成建设投资额的巨大浪费;或者在医院建设完成之后再来改变医院的单元流程,重新去布置调整科室,影响医院整体医疗活动。

针对已建成的医院建筑存在医疗工艺流程不甚合理的问题,经笔者分析研究,认为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建筑设计人员对医院的医疗疗程不甚熟悉,与医院使用方缺乏沟通

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医疗工艺流程是设计的重要参考要素,只有对医疗系统功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设计出满意的、有特色的医院建筑。医院建筑的设计人员的专业背景以建筑专业为主,其专业背景缺乏医疗的专业知识,而医院的管理人员虽然有丰富的医疗专业知识,但其又缺乏建筑设计的背景及知识。在目前国内医院的建筑设计中,通常是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中标后,大多是按照中标的方案做局部调整并结合一般医院的设计习惯便开始进一步的深化设计,其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结合个体医院的具体特色及特性需求进行设计。

(二)设计时间仓促

医院建筑一般均属于大型公共建筑,根据我国现行的有关制度,其设计任务基本都是通过公开招投标进行委托的,而目前的设计招标的时间相对较短,从购买招标文件至投标截止日期一般仅有30~40天,在具体实践中,为了使医院尽快投入使用,给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时间也相对有限,而目前专业的医院设计单位由于任务多、时间紧,因此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医院各科室的具体医疗流程进行研究。

(三)忽视工艺流程设计

由于目前医院建筑归类于民用建筑,在设计人员的设计过程中一般均按照民用设计的要求及深度进行,并没有强调一定要进行工艺流程设计,故设计单位也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医疗工艺流程设计的优化

针对上述导致医疗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并结合多年来从事医疗工程建设管理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较好地解决目前医院建筑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一)交给项目管理公司或专业的医院设计咨询公司

现代医疗建筑功能复杂,技术多样,专业要求更新频繁,其设计以高技术、高效率为目标,涉及医疗、建筑工程、管理等多学科,如此复杂困难的建筑类型设计已经远远超出建筑师个人或感性的控制能力,项目的成功必须依赖团队的整体协作。医疗流程工艺设计在国外新建医院建筑设计之前,是一项必须进行的与建筑设计同样重要的一项工作。

医院建筑的项目管理公司或专业的医院设计咨询公司,作为有着丰富的医院建设及管理经验的专业管理团队,一般从医院项目的项建书批复后即介入工程。相对于设计单位而言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医院的特色,有更多的时间与医院的各位管理者甚至于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进行沟通,熟悉医院的使用要求及其医疗流程。相对于医院管理者而言,他们具有一定的设计专业知识,由其作为使用方与设计方的纽带,能起到较好的沟通效果,同时也能确保工艺流程设计的合理性。

随着我国医疗制体的改革和发展,一些合资或外资医院,在医院建设之初,都开始聘请国外的一些医院管理公司为其进行系统的医疗流程工艺设计,从而使医院的建筑符合医院的定位、战略和功能的实施。

(二)在初步设计阶段充分与医院各层次人员进行沟通

医院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领域相当复杂、专业性极强的项目。它既要满足医院内部医疗技术功能各部分合理管理、操作的体系;又要为患者、医护人员从心理学角度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优美的就医、诊疗环境;同时,要有一个具有医院本身内涵与地方特色的造型。

以上三者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是不可能通过一个或一个半月的“闭门造车”所能完成的。因此,在医院建筑的初步设计阶段,医疗功能单元的规模和布局已基本确定,各科室的需求分配也就被决定下来,接着就是设计好工艺流程,严防感染以及让流程顺畅高效。医院的布局、空间组合、单元以及内部流程等设计,是要对医院功能彻底的理解,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并经过与医院各层次人员进行反复的论证、沟通后,才能够完成的。

(三)针对各科室的特点,对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流程进行优化

如手术部采用外周回收型布局方式,在洁净区外侧设污物走廊,流线清晰,同时将洁净区、感染区、办公区、准备区明确分区;使洁、污完全分开,医生、患者通道分开,杜绝交叉感染。在病房楼的设计中,应注重护理单元布局方式,使护理路线短,视线可达性好,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五、案例分析

医院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医疗资源,也是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医院管理日益重视手术室流程的优化。由于手术室的配置和运营非常昂贵,各类手术越来越专业化和复杂化,临床科室对手术空间和时间的竞争也变得激烈;手术需求的增长速度已经超出常规手术室基础设施、麻醉设备和护理相匹配的承受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手术室资源分配和流程优化,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在此,我结合某医院建筑设计方案,探讨与研究手术室流程优化的问题。

1.手术室医疗工艺流程(图1)

2.某医院建筑设计中人流手术室的设计方案见图2,经过研究与分析,我们认为在该设计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宫腔镜、阴道镜流程不合理,详见圈1、圈2;

(2)污物流程不合理,详见圈3;

(3)医护人员洗手池位置可以进行优化,详见圈4;

(4)缺少医护人员的休息场所。

3.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依据上述手术室的医疗流程,并结合从事医疗建筑建设管理的经验,对该人流手术室的医疗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具体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

六、结束语

医疗工艺设计在国外新建医院建筑设计之前,是一项必须进行的相当于建筑设计同样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认为医院的医疗工艺设计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复杂的和具体的工作。

首先,工艺流程设计人员要对医疗的整体管理系统非常的熟悉,综合考虑医院整体的医疗活动的结构、步骤和各功能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的流程。

其次,要了解和熟悉医院医疗服务趋势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我国医院现在正处于巨变时期,了解服务趋势,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医院发展方向的医疗工艺。

最后,要有创新意识。医疗活动是随着人们的经营、服务观念的变化而变化,是医院竞争的重要要素之一,有创新,才有突破,不要人云亦云,只有对医院的整体战略、经营理念、医院文化等有深刻的理解和思索,才不会人云亦云,创造出符合自己医院的特色的创新建筑设计。

综上所述,医疗工艺流程设计是新扩建医院建设环节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医疗流程工艺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医院服务的好坏。不合理的医疗工艺流程,可以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好的医疗流程工艺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篇3

电子产品工艺理实一体化内涵教案考核《电子产品工艺》是应用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学会电子产品装接、调试、检测等多种技能,使学生成为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生产、设备维护和工艺管理、质量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我校对《电子产品工艺》这门课程的项目课程、工作任务驱动式课程等教、学、做一体式教学有了初步的研究和实践,对该课程的理实一体化的具体课程设计进行了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提出了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课堂层面的设计,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微观设计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效的。

一、《电子产品工艺》理实一体化课程内涵

理实一体化通常是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基本内涵是:将理论、实验及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形象和抽象交错出现。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课程模式。

《电子产品工艺》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可以考虑以实践为主,设计成多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中需要什么理论就学什么理论,不必强调理论的系统性。把传统的教室搬到实训场地去。在有多种电子产品生产流水线的实训室中设有听课和讨论的地方。目前,有许多学校有“三区一室”“四区一室”等多种形式的一体化教室。如果学校条件不允许的话,我认为有“二区一室”也可以,即有讲授区和实践区,讨论可以就在讲授区中进行。

二、《电子产品工艺》理实一体化教案

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有学习单元教案和1次课教案,理实一体化课程应采用理实一体化教案。

1.教案编写要求

《电子产品工艺》理实一体化教案的设计要求有五点:(1)教学内容分为多个教学单元或学习单元,每一次教学应围绕着完成某一个学习单元进行设计,教案设计应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部分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理论为实践服务,“用什么,学什么”。(2)教案的设计必须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3)教案设计应体现出具体教学内容与实施的具体活动方法和步骤,设计教学过程中该“做什么”,“怎么做”和“什么时候做”等具体步骤。(4)教案内容上不要过于详尽,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程式化和封闭化。(5)在设计教案之前,一般要认真备课,重点把握三个环节:认真学纲,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

《电子产品工艺》理实一体化教案主要栏目填写要求如下:

(1)教学目标

①有技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目标和素质目标;②目标清楚明白、具体,便于师生操作;③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鲜明特色;④体现知识、技能、情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电子产品工艺》的技能要求较高,多个电子产品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求达到的技能、知识、素质都有所侧重和不同,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步骤

①《电子产品工艺》课程是由通过多个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为载体学习单元组成的,教学步骤任务有层次,简单产品为载体的学习单元先做,过程复杂、要求高的载体内容放在后面。理实教学过渡自然,理实教学时间分配合理;②根据实际需要有些教学步骤中有小步骤设计,小步骤设计完整,时间分配合理;③教学步骤设计巧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和方法要运用上新颖独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要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3)教学方法

①要体现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现场操作法等,不同学习单元的相关步骤用不同的方法。②教学方法选择恰当。要依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实际情况设置每个学习单元及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样,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③运用教学手段得当。根据实际需要,教具、学具、实训设施和设备选择得当。

三、《电子产品工艺》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考核

《电子产品工艺》课程是由一个个学习单元或学习任务组成,所以过程性考核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过程性考核,则每个学习任务的完成质量得不到保证。主要以完成每个工作任务的质量作为考核内容,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三方面。教师应制订过程性考核标准,即制定每一个学习任务的优秀、良好和及格标准。考核标准应向学生公开,以激励学生去争取优秀。有了考核标准,可以采取学生自我考核、相互考核或小组考核。让学生自己考核自己,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考核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课程考核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对每一个以电子产品为载体的学习任务,要考核评价学生产品的设计、焊接、整机组装、工艺文件等多方面的效果,还要纵向比较学生这个产品与上个产品,进步明显的要体现在成绩上。在加强实践考试的同时也不能走向一个极端,如果期末考试只有实践考核而没有理论考核,导致学生不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电子产品工艺》理实一体教学除了教学任务设计、教案设计、考核方式的改革还应该有理实一体教材的编写、学习指导书的编写等,需要有一整套的教学、学习材料。

理实一体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把理论和实践揉合在一起,以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为主线,理论“用什么,讲什么”,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为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适应今后的电子装接、调试、维修、质检等多个就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篇4

关键词:倒置a/a/o工艺,一级a排放标准,Biowin工艺模型,生物智能优化控制系统,节能降耗

 

苏州市中心城区福星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8万m3/d,于2002年12月31日建成投运,采用交替式一体化工艺,执行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见表1)[1]。为了有效控制太湖流域水环境的藻类繁殖,改善区域内河和太湖流域的水环境状况,需削减排入太湖的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盐负荷。福星污水厂需严格执行《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标准,出水排放要求达到一级a标准,尤其对tn和tp排放有了明确的限制。

福星污水厂一期工程交替式反应池设计时并不具备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同时一期工程采用表曝模式运行,浮渣飞沫比较严重,因考虑地处苏州市中心需进行加盖除臭工程,一期工程交替式反应池必须先改造成底部曝气模式,但4m有效水深采用底部曝气充氧效率较低,改造后的优势并不明显。另外,一期工程建成至今已经近10年,设备设施老化现象严重、故障率较高,直接加盖后维修保养困难,因而建议拆除现有一期工程交替式反应池后按照国标一级a标准建设一体化反应池并同步考虑加盖除臭。

表1福星厂原有一期进出水水质(2004.4-2008.12)(单位:mg/L)

table1influentandeffluentqualityoforiginalphaseⅠprojectofFuxingwwtp(2004.4-2008.12)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篇5

化工原料具有毒性、腐蚀性等特点,很容易出现火灾等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危害工艺设计人员,需要对工艺设计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具体工作中,化工工艺设计人员要对相关安全危险问题具备明确的认知,并加以防范,使化工工艺设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

化工原料;工艺设计;危险问题

我国化工生产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其工艺本身存在局限性。设计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安全问题,不仅损伤化工工艺,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使生产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并影响化工企业信誉度。实际工作实践中,要严格控制设计过程,采用标准方法检查相关装置及工艺过程,提出具体应对方法。

1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危险问题

1.1工艺物料问题

化工工艺设计和生产中涉及到原材料、辅材料和半成品等诸多工艺物料,它们形态各异,物理化学性质也不同。如果设计操作中,化工工艺人员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正确辨别和判定这些物料的特点和性质,很容易引发安全问题。需分别分析工艺物料的化学、物理性质,并参照技术规程或相关说明书,进行准确操作,从根本上规避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危险问题。

1.2工艺路线问题

各化工反应都有它各自的工艺路线,化工工艺设计中,没有对该问题进行充分考量,使工艺路线界定模糊,导致发生危险事故。工艺设计人员不注重依据具体设计要求,优选危害性小的材料,导致化工反应激烈。具体设计实践中,没有在化工反应过程中添加催化剂,导致反应过快,增加安全风险。化工生产中,为节约成本,仍然采用一些老旧或报废材料,以至于在生产实践中,限制了材料物质的功用,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危害。

1.3设备选型问题

化工工艺设计中,未对化学反应问题进行充分考量,导致生产物料不达标。而化学反应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安全性问题。相关负责人和工艺设计人员没有结合化工工艺设计背景,对化学装备进行合理选择,使反应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反应装置应用过程中,也未依据具体设计诉求,对搅拌器和操作过程进行充分考量,增加了危险事故发生频率。

2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问题防范措施

2.1优化工艺生产

化工生产不仅仅是简单的化工工艺技术,与物理、化学变化也具有很大相关性。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技术,确保其先进性。依据具体化工工艺标准和规范,提高化工设计质量,并采用正确的方式对设计过程进行优化,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推进化工工艺的全面、快速、稳定发展。与此同时,也要结合化工企业运营及发展背景,在日常生产及工作中,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安全生产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面向生产企业内部,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使化工工艺设计人员具备明确的安全认知和较强的安全意识,为化工工艺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2.2严格控制化工工艺生产过程

(1)工艺路线是化工生产中的重点内容,需依据具体生产设计背景,采用正确的方式,合理规划工艺生产路线,既要保障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也要减少危险物品用量,使整个生产环节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生产设计人员如果仅将目光聚焦于化学反应控制层面,将会增加日常生产难度。其可尝试调整生产工艺条件,在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提高安全认知。与此同时,针对化工工艺反应,也要具备充足的反应环境和空间,使其能够满足化工工艺操作标准,符合工艺设计及生产要求。

(2)部分设备存在化学反应,需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工艺设计可将物质流动压力和流量作为阀门控制过程中的主要指标。化工工艺具体生产实践中,会应用到很多生产材料,它们具备很强的腐蚀性,而生产界面内的温度也比较高。故而,要对整体设计过程进行优化,着重选择具备耐腐蚀性和耐高温的生产材料,以营造一个良好、平稳的反应环境。使用和控制电器操作时,需对外部环境要素进行充分考量,确保设备无火灾和爆破危险,并依据检验结果,对该类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使化工工艺生产更加安全。

2.3提高安全防护设备安全性能

安全性能和防护设备是化工工艺设计和操作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假定工艺操作中,防护设备的安全性能无法保障,会影响化工工艺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故而,要依据各类生产环境中的具体工艺设计操作背景,选择正确的环境防护措施,对其实施保护,有效消除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工艺设计过程比较复杂,难度较大,专业性强。工艺设计人员要依据具体设计要求,将安全设计工作落实到位,并对化工工艺设计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确定,采取针对性的安全防范和控制措施,满足化工工艺生产要求,保障人员安全,实现生产目标,推进化工工艺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文婷.探析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问题和策略[J].科技展望,2016,(10):168.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篇6

关键词:数控加工;加工工艺;标准化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升综合实力。新时期以来,数控加工工艺企业的发展异常迅猛,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数控机床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就催生了一大批现代制造企业,使得市场竞争加剧。标准化的数控加工工艺作为现代企业追求的目标,制造业应当意识到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对自身发展的意义,通过各种合理手段实现数控加工工艺的标准化。

1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和流程

1.1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

现代制造业中,数控加工工艺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装数量,提高生产的效率。比如在对复杂零件修改的时候,数控加工工艺处理方法的应用,只需要修改其零件的加工程序,不需要“伤筋动骨”。在进行加工处理的时候,加工的质量必须要得到保证,通过数控加工工艺处理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加工的质量,还可以提高加工的精准度。在解决机床型面,数控加工工艺处理方法除了能够解决常规型面之外,还能够解决一些非常规型面,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性非常广泛。

1.2数控加工工艺的流程

数控加工工艺的应用离不开编程的应用。现阶段,绝大部分企业在数控加工工艺过程中采用的是计算机编程。在数控加工工艺处理方法的应用中,计算机编程的意义重大,是数控加工工艺的重要一环。当然,数控加工工艺中,计算机编程的作用巨大,但除了计算机编程之外,还需要做好编程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编程后的后续工作。也就是说,数控加工工艺的流程具有系统性、程序性的特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数据加工工艺的重要性。

2数控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可循的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制定流程没有标准作为参照,数控编程受到技术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由于不同的技术人员其认为的工艺标准不一样,这就使得数控工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规格,质量各不相同,容易出现不合格产品。最为关键的是,没有标准可依,容易造成工艺文件的堆积,造成材料浪费,还增加了加工的成本。以电极、镶件等零部件为例,这些零部件存在着相似的加工工艺,要求在数控加工工艺上注重方案的相似性,没有标准可循,相似性也就无从谈起。

2.2制造流程不规范

纵观当前数控加工工艺的实施,90%以上都是沿用独立分散的方法进行:模具加工过程中,技术操作人员修改加工程序时,依靠的是自身的主观经验自行修改,在模具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模具的质量,必须要不断地修改加工程序。独立分散的方法应用在程序修改过程中,无法保证产品的精确度,容易因操作人员的因素造成误差的出现。以数控加工的刀具、参数为例,这些因素的准确度必须要高,特别是在当前精密性要求越来越严的情况下,而不规范的制造流程显然不符合现阶段要求。

3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内容设计

数控加工工艺中,标准化设计的实现,需要全面分析,从加工定位的标准化设计、加工刀具的标准化设计、工艺参数的标准化设计、加工策略的标准化设计4个方面着手。

3.1加工定位的标准化设计

对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内容进行加工定位具有必要性。关于加工定位的标准化设计,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零件加工的基准要确定下来。所谓基准指的是零件加工过程中,为确定零件点线面的位置,需要参照物,被称之为基准。基准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影响很大,会影响加工工序的规划与实施,间接地影响质量。在具体定位过程中,通常先在毛坯表面进行定位。第二,合理规划零件加工的区域。现实情况中,零件曲面的类型多种多样,复杂度很高,这就要求在进行加工之前,技术操作人员应当合理地规划所要加工的区域,之后再确定要使用到的加工工艺。

3.2加工刀具的标准化设计

数控加工工艺过程中,刀具非常关键,刀具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数控加工工艺的质量。所以,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实现,刀具材料、类型及参数的标准化必不可少。在刀具材料的选择上,常见的材料有硬质合金钢、高速钢、涂层硬质合金钢等,能够准确对坚硬零件的层切。在刀具类型的选择方面,球头刀和端铣刀是最常见的两种刀具类型,它们自身结构比较规范,应用在数控加工工艺中有利于标准化的实现。在刀具参数的设置方面,主要包括走刀路线、走刀区域、颜色选择等,在进行不同零件数控加工时,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零件的不同,针对性地设置刀具的相关参数。

3.3工艺参数的标准化设计

数控加工工艺中,参数的标准化设计是其标准化实现的关键部分。通常情况下,数控加工工艺中的参数包括速度、深度、程度等内容。工艺参数的标准化设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速度方面,零件加工的切削速度受到刀具材料的影响,一般材质较硬的刀具可以对质地较硬的零件进行深加工;零件加工过程中,如果零件硬度不高,则可以加快切削的速度。(2)深度方面,深度会受到精度要求产生不同的影响。(3)程度方面,也就是给量,要求合理设置给量的工艺参数。在实际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中,经验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工艺参数进行合理设置,为工艺参数标准化的实现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3.4加工策略的标准化设计

结合当前数控加工工艺的实际情况,标准化的实现任重道远,要想加快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实现速度,对加工策略的标准化设计必不可少。一般而言,加工策略标准化设计的实现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工工序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拟定合理的加工策略。首先,技术操作人员应当选择合理的加工工序。当前,工序有粗加工和精加工两种情况,数控加工工艺过程中应当坚持“从粗至精”的原则。其次,技术操作人员应当拟定合理的加工策略。数控加工工艺中,走刀路线的选择十分关键,加工策略的拟定会对走刀路线的选择造成重大影响,要想确保走刀路线合理,就必须拟定科学的加工策略。

4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设计

上述提及到的是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内容设计,接下来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整体设计和操作流程两个层面探讨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设计。

4.1数控加工工艺的整体设计

对于整体设计而言,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功能设计和框架设计。首先,功能设计。功能设计涉及到的内容诸多,如零件曲面的自动识别、工艺选择、工艺参数修改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对加工零件进行识别和管理,然后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紧接着再对不满足加工要求的工艺参数进行修改,之后存储已经加工完成的零件的信息,作为后续标准化设计的依据,最后形成文件并输出。其次,框架设计。框架设计可以分为三层,分别为显示层、逻辑层和数据库层。显示层显示加工处理过程中的信息,逻辑层处理用户的相关请求,数据层存储加工处理中的全部数据信息。

4.2数控加工工艺的操作流程

数控加工工艺操作流程的系统,主要包括5个步骤。步骤一:进入主界面,导入模型。步骤二:系统识别已导入的模型,进入下一环节,未识别再次重复此操作。步骤三:判断模型类型,已判断进入下一阶段,未判断则返回上一级。步骤四:录入标准化数控加工工艺,若要修改,形成数据,如果不要修改,则再进行是否修改工艺信息的判断。步骤五:进行前面四个步骤之后,处理关键数据,完成操作流程。

5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方法

5.1典型工艺法

典型工艺法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索克洛夫提出的,其着眼点是工艺过程的标准化,也就是将零件根据结构、形状相似性和工艺过程相似性标准进行分类,同类零件采用相同的典型工艺。从目前来看,数控加工过程中,应用典型工艺法有利有弊,利的地方是将其应用在齿轮、标准件等结构形状稳定性、批量相对较大的零件中更加适合,弊端在于面对批量不大或者非标准结构的零件该种工艺法不太适合。因而,在形状结构差别大、批量小的生产场合,典型工艺法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功能作用,但是可以作为零件工艺设计的参考资料。据有关研究显示,在当前的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过程中,典型工艺法的使用率约为1/5,但是这1/5使用典型工艺法的零件加工获取的效果并不是非常令人满意,典型工艺法需要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改进,以便符合现代化的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要求。

5.2成组工艺法

成组工艺法是20世纪50年代特洛范诺夫提出来的,该工艺法的着眼点在与工序的标准化。也就是,成组工艺法更多关注的是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相似加工工序的零件划分为一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组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为合适的成组加工工艺。在典型工艺法无法满足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设计要求情况下,成组工艺法的出现和应用,有效弥补了典型工艺法的不足。成组工艺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在加工零件时,只需要根据该零件的需要,利用成组工艺法作出适当的调整或者补充,即可完成对该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相关研究表明,成组工艺法的应用率高达4/5,远远高于典型工艺法,并且其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对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6结语

总而言之,数控加工工艺的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加快了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实现。对于制造加工行业来说,应当紧跟时展,做到与时俱进,认真分析数控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结合数控工艺加工的特点,从加工定位的标准化设计、加工刀具的标准化设计、工艺参数的标准化设计、加工策略的标准化设计等方面完善标准化设计的内容,利用典型工艺法、成组工艺法实现对数控加工工艺的整体设计,完善数控加工工艺的操作流程,促进我国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博.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4,24(23):77-77.

[2]姚雪琼.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2(6):26-26.

[3]黄平平.数控加工工艺决策与切削参数规范化的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2(10):00123-00123.

[4]张本忠.关于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探讨[J].时代农机,2016,36(3):68-69.

[5]窦卫兵.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及典型零件工艺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2(7):00261-00261.

[6]李敏.数控加工工艺中的误差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3,52(5):317-318.

[7]任桔.论数控加工工艺及实际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45(11):206-207.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篇7

关键词:化工工艺设计危险识别和控制

一、前言

近年来,化工工艺设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工艺设计中危险识别和控制对化工工艺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下,我们要加大对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危险识别和控制的思考与探索,确保化工工艺的顺利进行。

二、关于化工工艺设计

在整个化工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熟悉它的原则和精神,从而贯彻到其中去。把化工工艺设计中的细节进行灵活运用,既符合规范,又不造成对生产的违背。实现对化工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行。因为在化工生产中,安全是第一性的,所以我们必须对生产中的安全性进行剖析。

熟悉我们的原材料和产品性质,以便我们对号入座。化工规范把物品的危险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它的划分主要是综合生产过程中所使用、产生及存储的原料、中间品和成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数量及其火灾爆炸危险程度和生产过程的性质等情况来决定的。根据危险等级的不同我们才能确定防火间距、防爆等级。它对我们选用设备仪表、操作方式、消防器材的选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化工工艺设计的分类

1、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假象设计,它是按拟建规模工业生产装置进行的,概念设计一般在中试前进行,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工艺条件和生产路线是否合理,确定数据和小试补充的内容以及必要时中试规模和中试目的。

2、中试设计。中试内容和任务主要是检验小试确定的工艺路线和条件;试制产品考核的使用性能;考验工艺系统连续运转可靠性;获取设计工艺必需的工艺和工程数据;考察放大致应和检验校正放大模型;考核杂质积累对工艺过程及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以上内容和业务在检验时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部分,视具体情况而定。

3、基础设计。基础设计是整个技术开发阶段的最终研究成果,目的是提供建设生产装置的一切技术要点。

4、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是精细化工工程设计的第一阶段,它的成果是初步设汁说明书和总概算书。根据基础设计和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厂址选择报告,对工程在技术和经济上进行总体研究与计算的具体建设方案。初步设计结果应能满足项目审查和施工推备,材料与设备订货,项目招标等要求,能提供建厂投资依据。

5、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是依据上级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将初步设计中确定的设计原则和方案,根据建筑与非标准设备制作的要求,以图样和文字方式招工艺和设备各个组成部分的尺寸,布置和主要施工方法具体化,明确化,并解决初步设计阶段待定的各项问题。

四、化工工艺设计的特点

设计基础资料不完整。设计基础资料一般由科研单位根据已有试验数据及有关资料编制而成。由于没有经过工业化生产的检验和完善,其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都不如常规装置。

由于化工装置工艺流程一般较独特,包括的设备种类繁多,规格特殊,设备的功能化无论是对非标设备的设计,还是对定型设备的选用都提出了特殊要求。

工作量大。具有总体投资大、设备多、管道多,且处理的物料都较特殊,其管道设计也要作特殊考虑。设计周期短。为了尽快占领市场,缩短建设周期,化工工艺设计往往要打破正常的设计周期,边开发边设计,边建设边更改设计的现象较普遍。

规模大小不一,一般情况装置的规模有大有小,为节约投资,某些设计不可能完全按照规范、规定去做。但有时为了测得所需的工程数据或获得一定的产量,往往也需要较大的规模。

五、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识别和控制

1、化工工艺设计的安全危险识别

所谓的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危险识别、就是指对化学工艺流程中引发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的发现和识别、也就是说在化学产品生产活动中会因为各种不安全因素到引起的安全事故、安全危险识别就是研究并分析其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问题。由于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潜在性、我们在加强规范化、科学化操作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对其潜在危险因素的分析能力和识别能力的提高。

要想加强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识别能力、我们就要加强对化工产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原材料、中间产品和产品副产品的固有危险性的认识、认真对生产工序和生产工艺的进行研究、通过考察整个工艺流程的生产过程、对一些有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作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尽量消除所有隐患、从而提高化工工艺设计的安全性。

2、化工工艺设计危险因素的控制

对于化工工艺设计安全危险因素的控制、我们可以根据其工艺流程特性的不同、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分别从化工产品的原材料、工艺流程、设备材质、物理化学反应条件以及管道运输等几个方面来研究。

(1)我们可以对化工产品的原材料的挑选和质量方面进行控制、在不影响产品的性能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危险性地、危害性小的原材料。

(2)对于相应的工艺流程、我们可以努力研究、争取设计一种工艺流程较为简洁、工艺路线较为规律和统一的生产流程、合理的分析并考量产品的制作流程、尽量降低危险物质的生产、并减低其产品的危险性和危害性。

(3)对于产品的设备来说、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其材质对于整个生产流程的影响、包括其湿度、温度、物理化学反应等等这些因素、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质量高、耐高温以及耐腐蚀的合理设备。

(4)在化工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有很多、因此我们对这一环节的控制比较困难、对于这些我们就要设置一些容易控制的反应器来控制其化学反应过程、从而控制其危险因素、可以根据化学反应所需条件的不同、来调节其反应温度和反应速度等一些可控条件和因素、从而避免危险的化学反应的产生。

(5)在管道运输中的材料一般都是一些腐蚀性强、危险性高以及对人体毒害大的物料、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控制其运输过程中的密封性、对于管道的强度和结构也要进行合理的选用、避免泄漏、爆炸等危险事故的发生。

六、结束语

通过对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危险识别和控制问题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危险识别和控制在化工工艺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该工艺设计的重视。

参考文献: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篇8

关键词:艺术工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现状

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目前在高校中有三种存在形式:艺术院校(如清华美院、美院等)、理工等综合院校(如北京服装学院、闽江学院等)、师范院校(如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存在于这三种不同的类型院校中的专业,其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要求、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均不尽相同。

实际上,从民国初期的图案一直到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主要源于工艺美术教育,长期从属于纯美术(绘画)。中国的设计教育萌芽于20世纪初期,探索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个多世纪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从“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阶段。虽然我们曾经在民国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引进学习了“包豪斯”及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和体系,但是并没有真正切入到制造产业和教育体系的深层,而仅仅是浮于形式模仿的表层形态,没有能够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

现代中国设计教育模式,在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我国设计教育体系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一轮落后,看看亚洲新兴国家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的设计教育和制造产业的同步发展的成功案例,足以证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所在。对于正在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唯有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才能够在实践上指导我们的设计教育。

二、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是它的本质特征。”艺术设计是一张网,无论是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或、美学等人文学科,还是物理、化学、机械等应用学科都与之相互渗透、互为所用。本文作者经过近年来对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全面的深入研究后认为,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从理论上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实际上,根据新市场需求和设计学科交叉特点,各国对设计教育都迅速做出了调整与改革。如日本近年来就成立独立的“艺术工科大学”,神户艺术工科大学从本科至博士课程都授予艺术工学学位,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的特色十分鲜明。作为国际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共同点是“艺工结合、文理渗透”,新体系、新方法、技术型的一体化特征十分明显。

三、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艺术工学特色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有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更要瞄准未来服装产业发展之需要。不仅要适应我国服装产业的特点,同时也要符合国服装产业发展之惯例。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非工程科学型,也非技术管理型,而是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通才复合型。

(2)人才培养过程。坚持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三个“零距离”和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即“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专业设置与产业经济零距离的配合,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零距离的贴近,实践教学与岗位零距离的接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3)人才培养管理。为了保证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管理规章,能够保障人才培养按教学计划实施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能够保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有机协调,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高效运转。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专业,第一次出现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它是将原有的“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等专业压缩合并新建而成的。作为地方性大学闽江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方面具有文学艺术特征,属文学的艺术设计领域;另一方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又具有工学属性,属工学的纺织科学技术领域(或曰属于轻工纺织类)。显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文理交叉、艺工结合的专业,无怪乎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都注明该专业可授文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作为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其学生为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艺术工学复合型人才,其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应用为目的,以服装设计、现场生产、管理与营销等技术、管理规范和相应的标准使用等应用为主的内容框架,沟通产业论、服装企业管理、商品策划、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属于应用性极强的专门知识体系,其课程具有“艺术技术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点。

四、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等,无不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包括:(1)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要求。大学本科教育目前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大学毕业生正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非精英人才。从目前我国的专业教育层次(即中专、高职、大本、硕研、博研)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以往,我国很多高校确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职业定位是能在、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或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大学本科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还比较有限,再加上大学生实践经验比较匮乏,所以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线实际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即,现阶段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是培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门人才,而非以往定位的服装设计与工程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才知识结构的定位要求。由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虽然高等教育也强调“通才”教育,但高等院校还是必须要设置相应的专业,以使所培养的人才既具有一定的专长,有具有较宽泛的基础,即“通才+专才”。

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以服装为主体的设计、生产和营销,是一项技术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专业活动。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在复杂的服装设计、生产和营销工作中从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具备的知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按照“服装设计与工程”来设置核心课程,即根据服装市场需求设置“服装设计”或“服装工程”等课程。

(3)人才素质能力的定位要求。面对服装产业的飞速,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还应具备以下素养:

①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掌握人文知识程度和运用人文知识进行审美的能力,主要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曾有位学者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②科技素质。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正在影响到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美学等各个方面。

因此,理解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念,掌握科技工作规范,正确运用科技思想方法,具备科技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素质教育在方法上应有别于传统的科技知识教育,注重面向社会生活实际,培养掌握新技术并运用实施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技术的能力,体现时代性。

③职业道德与修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应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具有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创立名牌,我们的服装设计者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与消费观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家间的文化正在发生着渗透与融合。今后的服装,一方面要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不断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这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设计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世界性的服装。合作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与团队成员、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客户等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交往,以便能主动地、高效地开展工作。

五、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作为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或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或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对服装产业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工作的艺术工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2)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①从业务培养目标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按专业方向分为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和服装工程专业方向,所以业务培养目标可以有所区别。如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应以培养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优先,服装工程方向则应该以培养服装技术为先。

②从业务培养要求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服装的设计、生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生产技术及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服装设计、服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属于既懂设计又懂技术的艺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可在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营销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艺工复合型背景的毕业生,既有理工科的缜密周全之思维,又有艺术文科的策划设计之能力,恰好满足了服装企事业单位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③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一是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二是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三是了解服装消费心理与服饰消费文化、掌握服装营销基本技能;四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协调、语言文字表达、信息获取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五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六、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们从艺术工学人才以及艺术工学特色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的研究,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过程、教学管理机制多样化等方面,以“艺工结合、文理渗透”为主要模式,持续不断地深化了“艺术工程化、工程艺术化”的学科专业改革实践,细化成了三种不同的特定复合型式,具有特定的适用范畴。

(1)工程+艺术模式。该模式以工程教育为主,并渗透艺术教育为特色,特别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工程)、纺织工程专业(如针织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

一定的艺术教育可以使这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研究成果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更接近生产实际。由于艺术教育拓宽了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使得教学、科研内容更具针对性,纺织服装产品的设计更具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研发出来的产品更合理,更市场化,更人性化。

因此,这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纺织、服装工程知识、纺织品及服装贸易知识和纺织品与服装艺术设计理论,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纺织品及服装设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作风严谨、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具有扎实纺织及服装工程理论和较强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用织物、装饰织物和服装的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也能进行纺织品及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同时还可在纺织、服装工程和艺术设计学科上进一步深造。

(2)艺术+工程模式。该模式以艺术教育为主,并渗透工程教育为特色,比较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等。

一定的工程教育让学生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并特别关注工程技术进步为各类设计带来的全新思路和发展空间。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知识、创新设计的理念,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艺术创作,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艺术创新及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及创新设计、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环境设计项目策划、制作,环艺衍生产品开发等工作;室内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工程施工。

(3)艺工融合模式。该模式以艺术与工程技术结合、文科与理科渗透为特色,主要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不划分专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等。该类专业本身同时面向艺术类和理工科招生,单从课程模块无法界定哪些属于艺术课程或工程课程,艺工结合和文理渗透的课程设置体现到了培养方案的每一个节点。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一门属于工学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它的学科属性及专业特点决定了服装设计与工程是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的完整统一体。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设计,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最大化的渗透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产品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良好的服装工程技术知识和产品研发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意识和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创新设计、产品研发及其组织管理工作等。

七、结束语

当艺术工学教育摆脱师傅带徒弟的原始形式后,就开始从经验走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经验越来越多地沉淀成科学,艺术工学教育的科学成分越来越多,艺术工学的学科建设也逐步地得到完善。

(1)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2)服装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与工程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工程+艺术、艺术+工程、艺工融合等三种模式。

(3)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必将促进我国学科设置与分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4)艺术工学学科下的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专业,如果从第一次进入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算起,尚属年轻的学科专业,其学科的科学化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其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有更多的探索与研究。

:[2]刘媛媛.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刍议[J].艺术教育,2007(11):116.[4]甘应进,陈东生.创新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中国西部周刊,2005(12):54-55.

[5]陈东生.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建设展望[J].长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23(增刊):55-56.

[6]潘鲁生.对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2):6-7.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篇9

关键词:三维装配工艺设计;装配仿真;DeLmia;俯仰装置

中图分类号:tp391.7文献标志码:B

作者简介:胡国高(1977-),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航空电子产品系统工艺总体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电子装备行业内工艺设计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填卡片式的二维Capp,装配工艺设计主要依靠图样和二维装配工艺规程卡片来表达。电气结构设计阶段所形成的产品数字三维模型得不到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字化设计信息需要工艺人员分析和重新输入,与数字化三维CaD系统没有建立有效传递途径,不能与设计协同工作,工艺设计工作繁琐,效率低下,表达不直观,线缆敷设根据实物在现场进行手工实施,线缆设计没有三维模型化,布线路径不具体,机械装配和电气互联交错装配工艺过程不能准确清晰表达,不能进行装配工艺定量虚拟仿真和流程优化,装配工艺靠工艺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装配经验来完成复杂的装配工艺设计,装配工艺可行性、装配顺序工艺合理性、装配工具及路径最优化、装配操作空间可达性等问题无法在装配设计阶段得到有效验证,导致工艺更改较为频繁,输出的工艺规程可读性差,指导性不够,装配工艺规划编制周期长。在电子设备的样机研制过程中,对其装配性能的分析和评价都是根据零部件实物来完成的,即在零件加工完成后,在产品实际的装配过程中对其装配工艺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和验证,根据装配结果对其装配工艺性进行修改迭代,使其满足设计要求,是一种典型的“试装配调试修正设计再试装配”传统电子设备研制生产流程,大大增加了装备研制周期和费用。先进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流程迫切需要以产品三维模型和设计物料清单(eBom)为基础,改变现有的工艺集成制造体系,建立数字化工艺模型,形成以数字化模型为核心的数字化三维工艺设计体系,实现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仿真与产品设计并行,真正实现数字化设计制造一体化。

1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仿真规划

装配工艺过程仿真为产品装配提供一个三维的虚拟制造环境来验证和评价工艺规划的装配顺序、路径及操作程序的合理可达性。基于模型定义的数字化三维装配工艺设计过程需从产品数据管理平台(pDm)中获取某雷达产品设计数据,通过自行集成开发的数据转换程序将产品设计数据转换成DeL-mia软件可以编辑识别的三维工艺设计数据,形成适用于工艺设计过程的产品结构树;将已定义的相关资源(如车间、工作台、工装、工具和人等)加入到DeLmia软件系统的装配工艺规划模块(Dpe)环境中,形成工艺资源结构树,并在Dpe中创建详细产品工艺结构树,进行三维装配单元组件划分、装配顺序和装配路径规划等工艺过程设计;根据规划好的装配组件、装配顺序及路径在DeLmia软件的工艺仿真与验证模块(Dpm)中进行装配干涉检查、装配顺序仿真、装配工装工具仿真和人机功效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评判其合理可行性,优化迭代三维装配工艺,并将根据最终仿真结果固化的工艺输出可视化操作文档;将文档检入工艺管理系统(Capp)中,同时从产品数据管理平台(pDm)导入设计物料清单(eBom),在Capp系统中进行计划物料清单(pBom)配置,并进行编辑形成二维和三维可视化集成的工艺文件;然后将可视化集成工艺文件检入pDm系统进行归档,将的工艺文件传输到车间meS生产制造管理系统中,进行排产和作业分配,并将可视化文档在车间终端上进行显示,指导技术工人装配,实现无纸化装配生产。基于DeL-mia软件的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总体规划。

2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的关键技术

2.1三维装配工艺仿真数据转换接口

首先,从产品设计数据管理系统pDm中下载三维UG模型文件(*.prt)转换成DeLmia软件系统可以读取的Step格式文件模型;然后,在DeLmia系统中导入Step格式的模型文件,建立装配结构树[3-4]。在DeLmia软件装配环境中,利用VB软件自行集成开发的宏程序,调用产品设计数据管理系统(pDm)中输出的物料清单文件,将零件编号、名称和材料属性等相关信息自动添加到Step格式的中性几何模型中,更新零件属性、为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进行数据预处理。

2.2快速三维装配工艺规划设计

在DeLmia软件装配环境中,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装配工艺设计,规划装配单元组件的装配顺序,定义装配工序及工步。其中,工步主要有直线运动、平面运动、径向运动、螺旋运动、牵引运动及典型运动[5]。而复杂电子设备的装配过程涉及电子元器件组装、线缆装配、机械装配和系统联试等,同时军用电子产品研制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研制周期短,而且大多数产品处于研制状态,变化频繁,其装配过程就成为一个经验性很强的工艺活动,装配路径和装配顺序规划、装配操作过程指令生成等需要反复迭代。军用电子设备的联接螺钉数量较多,需根据工艺人员的装配经验和装配生产环境,分析制定合理的工艺组件,分层次划分装配单元,并将装配工艺流程信息添加到工艺组件的名称中,通过工艺组件及其工艺(工步)流程信息,不断优化装配顺序路线,提高装配顺序的并行度以提高装配生产资源利用率,使装配过程中差异不大的装配作业集中完成,减少工艺组件的装夹和装配工具的更换次数,缩短装配所用时间,降低装配成本。

2.3某电子设备雷达俯仰装置装配的工艺过程仿真

2.3.1俯仰装置装配特点

俯仰装置是该电子设备雷达转台中最重要的结构件之一,是整个雷达最重要的俯仰转动与承力结构,装配精度高且过程复杂。主要结构件包括俯仰支架、轴承端盖、挡板、齿轮、轴承、电动机、轴套和平键,在挡板与支架之间还有定位销(见图2)。

2.3.2装配干涉的仿真

在DeLmia虚拟装配环境中,依据在工艺规划模块(Dpe)中设计好的装配工艺流程和工艺组件装配顺序,通过对每个工艺组件的移动、定位和装配过程等进行组件与组件、组件与工装之间的干涉检查,一旦系统发现有干涉情况,自动停止模拟仿真过程并报警,同时给出干涉位置和干涉量,这样可以有效帮助查找和分析干涉原因(见图3)。该项是检查工艺装配单元组件沿着设计好的模拟装配路径在移动过程中是否与周边环境或产品有碰撞,整个检查过程在三维环境中进行直观地显示,为装配工艺过程优化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

2.3.3装配顺序的仿真

在DeLmia软件的三维装配环境中,利用已定义的装配工艺流程设计信息、产品设计信息和工艺资源信息,依据在工艺规划模块(Dpe)中规划的装配工艺过程及定义好的工艺组件装配路径,对产品装配过程和拆卸过程进行三维装配工艺动态仿真,验证每个工艺组件按照设计好的工艺顺序是否能够无阻碍装配。如果发现工艺设计过程中存在装配顺序的错误,则可以重新定义工艺装配单元组件装配顺序、装配工序和装配工步,反复迭代装配顺序,避免出现在实际装配时才发现工艺组件装不上去的情况(见图4)。装配顺序虽然是按先工装后工艺组件,自下而上,由里向外的原则进行设计的,但仍不能保证规划的装配顺序合理可行,因为电子设备的各个装配结构单元之间需要用各种各样的线缆进行电气连接,导致规划的工艺组件装配顺序在接线时发现无法操作,同时实际装配生产现场制造资源布局、装配技能及操作习惯也会影响产品工艺组件的装配顺序、装配作业指令;所以装配知识与经验在装配工艺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电气互联复杂的电子设备研制过程中,这种产品装配特性体现得更明显。

2.3.4人机工程的仿真

电子设备的装配过程,会涉及很多种类的工具、工装和操作工人的各种运动及动作,设备工艺组件装配移动的过程是一个人机互动的过程。在DeL-mia软件三维虚拟装配环境中,通过控制虚拟人体模型,模拟现场装配人员在装配时的站位及各种实际操作动作,并进行计算和仿真分析,实现装配工艺方案的预装配及人机工效评估,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产品在装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6]。在DeL-mia软件中可以根据虚拟装配环境进行人机功效仿真,分析各个工艺组件的装配顺序,可以对人体各种极限姿势进行模拟,检查装配路径对人体操作可达性的影响,工艺组件的装配是否在极限姿势的操作范围之内;同时也可以检查装配的操作空间是否能满足人体作业需求,装配操作是否舒适,相关设备布局是否合理(见图5)。在产品及工艺资源模拟结构环境中,将人体的标准三维模型放入虚拟装配环境中,根据可视、可达、可操作、舒适以及安全等5个要求,按照工艺设计流程对工人的每一个操作特性动作进行仿真。

2.3.5装配过程的记录及生成相关文档

利用上述装配过程的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仿真功能,将整个装配过程记录下来,形成可以播放的可视化文档及动画视频文件,指导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该雷达俯仰装置装配,实现可视化装配,验证雷达俯仰装置装配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和仿真符合度,整个装配仿真过程经装配验证无误后,可以根据产品装配生产需要,定制生成相关文档(见图6)。同时,也可以制作维护保养电子手册和对雷达维护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帮助操作人员直观地了解设备操作全过程。

3工程验证

以某雷达部件装配为对象,利用数据转换器将产品设计数据转换成DeLmia软件可以识别的工艺模型数据,该数据导入DeLmia软件中构建装配工艺结构树,将装配过程中的工装模型、夹具模型等相关资源加入模拟仿真环境;同时,进行装配工艺顺序规划和装配路径规划,分配工艺装配单元组件,针对规划好的装配顺序和路径进行装配干涉动态检查、装配顺序仿真和人机工程仿真,并根据规划好的装配工艺指令,对装配工艺规划进行可视化的展示,交互式实现对每步装配操作的可视化分析,对装配协调过程中的可达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检查装配工艺方案是否可行。最终根据仿真的结果生成电子的三维装配工艺文件,指导装配生产,显著提高了工艺指导性以及现场执行效率。利用实物装配来验证依据仿真结果输出的工艺文件的正确性,结果其仿真符合率>98%,证实基于DeLmia软件的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仿真过程分析了装配过程中操作工具的可达性,操作空间的可行性,以及人机操作过程的工效,验证了毫米波雷达部件和其配套工装的可行性。

4结语

以某雷达俯仰装置为例,开展了基于DeLmia软件系统的三维装配工艺设计和仿真技术研究,实现了三维装配工艺的规划、装配过程的三维模拟仿真以及整个装配过程的可视化输出,实现了装配信息从设计到工艺的有效传递与共享,提高了装配工艺设计效率和指导性,减少了装配现场的问题,提高了装配质量和效率,三维装配工艺设计和仿真是提高复杂电子产品数字化水平的必要途径。本文未对基于三维模型的电子设备线缆敷设作业分析技术进行相关讨论,但其今后将是电子设备三维装配工艺设计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目前的线缆敷设作业分析不是基于电子设备数字化样机来完成的,而是根据工艺人员的知识和经验来确定线缆敷设操作指令,容易导致线缆敷设设计的随意性;布线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事线缆敷设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线缆敷设工序的合理选择、分配与优化,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一次性装配成功率,实现电子设备线缆敷设的快速分析、分配与优化,这对于提高零件线缆敷设的可实现性和操作性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邹晓明,许建新,耿俊浩.基于三维模型的装配工艺规划技术研究[J].工艺与装备,2008(7):97-100.

[2]冯廷廷,金霞,王珉.基于mBD的飞机装配工艺模型设计[J].航空制造技术,2010(24):95-98.

[3]景武,赵所,刘春晓.基于DeLmia的飞机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J].航空制造技术,2012(12):80-82.

[4]孙中雷,陶华.飞机装配工艺仿真与可视化技术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6(2):55-58.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篇10

关键词:室内设计;民间工艺;现代设计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民间工艺的由来已久,并且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民间工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虽然民间工艺的状态和形式各异,但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发展都能带来更大的帮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也开始加大了对民间工艺的重视程度,不断地将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两者之间通过相互的影响和借鉴,不断地将室内设计的水平进行发展和提高。

一、民间工艺的含义和特点

民间工艺指的对物体的加工过程。民间工艺不是指产品的生产场所或所在地是在民间,而是指用相对传统的民间工艺对民间工艺品进行加工和生产,除了人们可以用眼睛看到的物体的表象,民间工艺本身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民间工艺的内涵和表现,才是把民间工艺和普通工艺相区别的一种基本标志[1]。民间工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地域性。民间工艺可以说是来源于生活,又要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生活,因此在不同的地区,民间工艺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第二,多样性。一个地区的民间工艺并不是单纯的表现在一个地区的某一个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间工艺表现在方方面面,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涉及的种类也十分繁多,丰富程度更是难以想象。比如在东北地区,建筑的种类都多的数不胜数,比如在哈尔滨主要流行的是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在朝鲜主要流行韩国居住风格的圆顶房等等[2]。这些建筑中不仅包含了多种形式的建筑行业的民间工艺,同时样式、种类的丰富也更加突出了民间工艺的多样性。

二、室内设计中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必要性

1、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在基本要求上呈重叠的趋势

民间工艺作为历史传承下来的巨大财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建筑房屋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在房屋的功能还是在艺术美感上的表现上,民间工艺都具有较高的水准,保证了房屋的实用性和美观。;而现代设计是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中总结出的新的设计方法,很好的跟上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因此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基本相同,因此两者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实现融合对今后室内设计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作用[3]。

2、民间工艺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更多素材

在我们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将作品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利用,并且保持美感不受影响是现阶段现代设计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想要更好的做到功能的设计、合理的划分空间以及节省装修的成本,作为设计师要不断的从生活中不断对自身的灵感进行挖掘,让民间工艺中的先进功能、艺术性在现代设计中得以体现。同时民间工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累积,不仅能够为室内设计中的现代设计提供更多的素材,同时还能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工艺。

三、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可行性路径

1、用现代设计语言诠释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的内涵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进行诠释是室内设计中我们经常会提到的一句话[4]。在进行诠释的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解释方法就是用现代设计方法来对民间工艺进行开发。我们在对民间工艺进行诠释和理解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形式化现象的出现,民间工艺作为一种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能够经过长时间的文化发展还能继续延续的原因就是因为民间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并且通过现代设计的诠释,民间工艺的特点更加鲜明、独特,因此也被我们应用在室内设计中。

2、提升民间工艺的现代性

想要将民间工艺更好的和现代设计融合在一起,首先我们要将民间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良和优化,让民间工艺更好的满足现代设计的发展。同时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我们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尊重现代认得生活需求和习惯,不断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强民间工艺的优化,让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

四、关于民间工艺的再思考

随着现代社会中,民间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工艺水平也在不断受到更多的关注,作为室内设计师也在将民间工艺更好的融合到现代设计中,令我国在建筑设计的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室内设计的环节中没有统一和固定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只要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么室内设计就是成功的[5]。在设计的过程中,民族性是设计中非常宝贵的环节,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我们要不断的将设计中的民族性去掉,才能更好的将设计与世界上先进的水平相联系。当然,很多人把这种现代化的发展归结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在内容上我国的民间艺术的地位不会动摇,因为现代设计只有不断寻找和挖掘民间工艺的优点和净化,我国的室内设计的发展的水平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五、结束语民间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瑰宝,在进行对民间工艺的改良时,仍然要尽可能保持民间工艺的特点,让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好的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步伐,经过室内设计中民间工艺与现代社的融合和发展,我相信我国的建筑行业的总体水平也能得到更大的提升和发展,不断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丰富民间工艺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

作者:王志强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凡,甘亭亭.浅谈室内设计中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J].江西建材,2016,23(10):51-52.

[2]孙毅,向世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关系[J].中国建材科技,2013,22(3):117-118.

[3]毛文正.论闽台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的构建——福建传统民间工艺在闽台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运用与实践[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7(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