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村旅游策划实施方案十篇乡村旅游策划实施方案十篇

乡村旅游策划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7:13

乡村旅游策划实施方案篇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乡村旅游成为了旅游者喜欢的旅游方式,乡村成为旅游者新的旅游目的地。面对旅游人数的增加,乡村旅游为乡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被确立,需要对乡村旅游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要避免开发模式雷同,没有特色的现象,首先要对乡村旅游规划的范畴和主体机构进行分析,不同的主体机构来承担不同的规划责任,根据乡村旅游规划的范畴来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

一、乡村旅游规划的范畴分析

(一)空间范畴

1.单体区域空间。单体区域空间是指独立运作的单一经济体或组织。乡村旅游中的单体区域空间不以面积作为划分的标准。运营者能够自主运营属于自己的经济空间,例如,一个农家乐的经营者经营的场所就属于一个单体区域空间,经营者对这一空间具有控制权。具有共同特征的乡村旅游运营者形成的聚落也可作为单体区域空间,如一个村落,乡村的管理者对本区域空间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单体区域空间的经济体便于管理者的控制与开发,具有独立的特色,相同或不同特色的单体区域空间相互联系与共同协作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区域内乡村旅游空间。

2.跨区域空间。跨区域空间是指具有不同特征的单体乡村旅游空间并存的空间范畴,在跨区域空间内的乡村旅游区域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带动形成一个统一体。在跨区域空间中独立的单体区域乡村旅游项目各具特色,形成一个整体。在跨区域空间中,有多个管理者负责本区域的乡村旅游规划。

(二)资源范畴

1.共享型资源。单体区域空间和跨区域中间中共同享用的资源称为共享型资源,这些资源不隶属于某一个体。共享型资源是包括乡村旅游中的公共资源,如道路、水资源、电力资源、通讯资源、土地资源等等。共享型资源服务于本区域内所有乡村旅游项目,同时也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2.独有型资源。独有型资源归属于某个体或组织,具有专利性、不可复制性的特点。独有型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等等。例如:乡村旅游中的非物质遗产、技术性遗产、乡村经营者个人的创造与发明等。

(三)规划意图范畴

1.通过开发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的目的是进一步的保护与延续,但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随着城市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某些乡村旅游资源正在逐渐的缩减,尤其是农牧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例如传统的民俗资源,随着乡村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这些资源正在消失。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就是要及时地对这些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在规划阶段、工程阶段、运营阶段都要坚持这样的原则。例如浙江永嘉就对本区域内的220个古村落按照“修旧如旧、修古如古”的要求,对已列入省级重点的历史文化村落,重点开展抢救性保护。

2.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2016年9月9日至11日,国家旅游局在宁夏举办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提出了旅游扶贫上要有突破和旅游富民上要有突破。自2016年全域旅游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省、市、县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日前,国家旅游局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以鼓励全国各地推进全域旅游融合创新发展,其目的之一是发展乡村旅游,让贫困地区的百姓脱贫致富。

二、乡村旅游规划的主体结构

(一)政府主持型

乡村旅游的核心管理主体是政府机构,他们负责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保护与开发的方案与措施。在规划乡村旅游的方案中,一级政府会利用政府的行政资源优势,组织专家,举办系列讲座,传播乡村旅游项目的重要性,介绍乡村旅游规划的示范成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使不同意见达成统一,通过立法、制定规章制度鼓励与规范乡村旅游的行为与活动。政府中也会有特殊的机构负责对乡村旅游项目的管理,限定乡村旅游项目规划的基本理念、达成目标、具体行动和最终评估。

(二)政府主导型

1.乡村旅游规划会由一些非政府组织来制定,但是非政府组织发育不完善,而公众对旅游规划的可持续意识不全面,因此由政府部门主导,公众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性规划。非政府组织通过创建论坛、沙龙等方式对乡村旅游开发项目进行讨论,与政府各部门、各行业进行协商与探讨,为政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意见,并参与一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为了全面开发区域内乡村旅游的建设,政府部门会主导社区广泛参与的乡村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举行不定期的民间讨论,引导公众对乡村旅游的热点问题有所关注,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政府的主导下,区域内居民参与乡村旅游规划,对影响乡村旅游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进行协调,政府广泛动员各界力量进行讨论,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投资商

投资商制定的乡村旅游规划侧重于项目开发规划和旅游产品规划,投资商可以委托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等机构来根据资源条件与投资商的要求制定旅游规划的设计方案。

(四)独立机构

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与咨询机构,如旅游规划设计院,负责对乡村旅游的开发条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审视,为研究制定规划方案提供学术咨询和支持;参与中长期规划效果评估,发挥外部评估作用;对影响乡村旅游的破坏行为与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并为乡村旅游的降低负面影响和杜绝破坏提供技术咨询。

(五)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法律文件;收集企业相关的意见与建议,汇总后反映给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为乡村旅游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促进企业与研究机构、公共部门建立联合关系;协助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成员企业的开发经营行为。

三、乡村旅游规划主体机构的运作

(一)复合型运作

1.跨区域空间范畴的应用。在大众旅游时代的热潮中,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我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具体要实现几方面转变:如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现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等,最终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

这就代表着我国旅游发展的方向,全域旅游成为我国开发旅游的新模式,这种跨区域空间范畴的旅游规划往往是由多个规划主体共同负责,就需要多种规划机构共同运作来完成。例如海南万宁在发展全域旅游时就借助自我的资源禀赋,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搭建起了以乡村旅游带动“全域旅游”的战略,在食、游、玩上做出了各种规划。

2.共享型资源范畴的应用。在乡村旅游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解决乡村道路中最后十公里的问题,道路的建设需要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方针政策保证乡村旅游的建设能够实现共享。因此,共享型资源需要政府的支持与保障,多为政府主持型与政府主导型模式。

3.乡村景观遗产保护意图的应用。对乡村景观遗产的保护措施往往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禁止在乡村旅游保护区内的非法搭建建筑物,乡村景观应保护原始景观和环境,大规模人为建筑物会改变乡村的原貌,也会破坏乡村的生态环境;将乡村景观遗产和遗址区与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与场所分离开,或通过高科技建设乡村景观的仿真场景,以便对乡村遗产和遗址的保护。乡村景观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监管,同时对乡村景观遗产的保护需要专家的参与,才能提出更加科学地,具有持续性的规划方案。因此,乡村景观遗产保护的规划主体是复合型的,多元组织的,是在政府领导下,各规划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主体。

4.旅游开发与农民脱贫致富。2016年8月11日,国家旅游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中央的号召之下,各级政府部门积极组织与实施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提出各自的乡村旅游规范与发展方案。部分政府机构努力引进外资,利用本地的优势乡村旅游资源与投资方合作,共同开发本地旅游项目,投资方根据市场需求与资源特色建立相应的规划开发项目。通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来规划开发乡村旅游的项目,往往是由政府主持或政府主导的规划模式。

(二)单体运作

1.单体旅游区域空间范畴。单体旅游区域拥有唯一的或相同特色的旅游资源,他们的规划是由主体管理者来制定。例如陕西袁家村,过去,在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的带领下,袁家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成为陕西首个万元村,现在,在新一任村支书郭占武的带领下,袁家村人利用当地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产业,获得“中国十大美丽乡村”的称号,具有独特体验感的袁家村旅游模式又再次吸引我们的眼球,塑造了自己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袁家村模式。像农家乐这样的单体空间的内部规划也由经营者自身来规划设计。

2.自创型资源范畴。部分投资商具有自身的规划设计专利,拥有自创型资源,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他们负责自营体的规划与经营。

3.上级政府要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的问题,如设施简陋,卫生状况不良;主体单一,盲目效仿,特色不强;经营不规范,恶性竞争;污染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服务水平不高,没有规范的服务准则等,

4.为了获得地方或国际机构的资助。乡村旅游规划中的乡村的景观遗产需要保护,行业协会往往承担起对乡村景观遗产的维护与监督工作,一些地方或国际机构会对这些遗产提供保护的基金或费用。

5.对特定问题进行解决。乡村旅游规划主体中的独立机构在解决特定问题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独立机构往往是由一些各方面的专家组成,能够完成规划中的技术与文化背景的分析,更加专业地解决问题。

乡村旅游策划实施方案篇2

关键词:青年旅游者;乡村旅游;购买决策;实证研究

旅游购买决策是指旅游者根据自己的旅游目的,收集和加工有关的旅游信息,提出并选择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并最终把选定的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1]。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作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客源市场,针对他们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满足游客观光、务农娱乐、休闲度假、购物等多种需求而开展的参与性强、文化内涵深厚、乡土趣味浓郁的新兴旅游活动[2]。乡村旅游是目前国内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而青年旅游者是参与乡村旅游的重要群体,因此把握青年旅游者的乡村旅游购买决策行为特征,对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营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就是在一般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和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方法,探索青年旅游者乡村旅游购买决策的行为。

一、理论基础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认识问题、搜寻信息、方案评价、购买行为、购后行为。www.133229.com认识问题阶段是认识某种欲望(需求)的过程,如果对问题的认识非常强烈的话,就转到搜寻信息阶段。在搜寻信息阶段为找到解决所认识到的消费问题的方法,从记忆里提取信息(内部搜寻),或者从外部搜寻相关信息(外部搜寻)。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识别方案,评价各种不同方案,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并可行的方案。在购买阶段按照自己所选择的方案购买产品。购买产品以后消费者在使用或消费产品的过程中又评价自己的欲望或期望的满意程度。

二、研究方法和结果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乡村旅游者购买决策的行为,即探析他们从乡村旅游消费需求、消费动机到购买行为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将乡村旅游者决策划分为几个阶段不但对于确定旅游决策中的主要任务十分必要,而且是了解乡村旅游者从计划出游到付诸实施,不同阶段所起作用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为回答以上问题,研究根据消费者购买决策一般模型设计了一份乡村旅游购买决策过程问卷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乡村旅游的动机、获取信息的渠道、旅游时间、旅游花费、乡村旅游景点评价、旅游方式和购后评价。本项调查设计比较简单,共计10题,只做选择,不记分。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以直接发放问卷和电子邮件两种形式,在2008年10月对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等武汉三所高校有过乡村旅游经历的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这是因为针对青年学生的调查比较容易获取数据,回收率也高。总计发出问卷115份,其中有13份问卷均存在关键问题未作答的情况,故视为废卷。共获得有效问卷102份,回收率为88.7%;其中男性52人,女性50人。最后使用excel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旅游动机

图1中横轴的动机由以下要素构成:1表示增长见识,2表示探亲访友,3表示吃农家菜,4表示住乡村旅馆,5表示欣赏田园风光,6表示回归自然,7表示向往乡村,8表示怀旧,9表示放松、释放压力,10表示观赏乡村景观,11表示民风淳朴,12表示体验乡村民俗,13表示其它。从整体来看,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集中程度很高,出于欣赏田园风光、回归自然和释放压力三种目的而表示愿意参与乡村旅游的青年学生分别占67.65%、73.53%和64.71%。这表明由于学习与竞争压力、成长的烦恼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青年学生也有去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因为在乡村里没有生活在大城市的压力,可以全身心的放松,忘记所有的烦恼,能让人感觉回归到了前工业化时代的文明世界,能使人产生和谐、安宁的生活情境和心境。

(二)信息渠道

青年学生乡村旅游决策所需的信息来自熟人介绍的比例最高,占71.57%,其次是网络,占43.14%,排在第三位的是旅行社,来源于其它渠道的比例最小。其中,通过内部信息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也占到了23.53%,这说明有一部分学生计划出游前或实际旅游之前就对相关的乡村旅游信息有所了解,从而不需要或者说花较少的时间进行外部信息搜集。

(三)预计停留时间

多数学生预计在乡村旅游景点的停留时间不超过4天,有63.72%的人停留3-4天,18.63%的人只愿意停留1-2天,两者合计占到82.35%;另外有12.75%的人表示会停留5-6天,仅有4.90%的人愿意停留7天及其以上。这说明较多学生认为期望乡村旅游时间不要持续太长,以3-4天为佳,其原因主要跟大多数学生消费水平有限以及更多地利用周末时间出游有关。

(四)预期花费

计划在一次乡村旅游中花费200-299元的学生最多,占37.25%;其次是愿意花费100-199元的学生,也到达了31.37%;预期花费300元及其以上的人最少。这可能跟学生每月可自由支配收入不高有关,但从总体上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愿意花费100-299元进行一次乡村之旅的,合计占到68.63%。

(五)选择评价标准

在图2中,横轴标准由以下要素构成:1表示持续时间短,2表示花费少,3表示距离近,4表示田园风光好,5表示有乡土气息,6表示景点相对集中,7表示乡村景观具有典型的美学价值,8表示气候宜人,9表示交通便利,10表示食宿干净卫生,11表示基础设施齐全,12表示安全保障,13表示其它。在以上13个选项中,有81.37%的学生选了第4项,所占比例最高,这表明田园风光好的乡村旅游景点能得到最多青年学生的喜欢。值得注意的是,选第2项的人占到61.76%,列第二位,这说明食宿干净卫生这类基本接待设施的标准、质量和档次亟需得到提高。另外分别有48.04%和46.08%的人选第8项和第5项,分列第3位和第4位,意味着气候宜人和有乡土气息也是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乡村旅游景点的标准。选第1项和第13项的人最少,均占3.92%。

(六)出游方式

自助游最受学生青睐,约有51.96%的人表示倾向于选择以自助游的方式体验乡村旅游。令人惊讶的是虽然在学生当中有车一族少之又少,但是居然有30.39%的人表示希望自驾车去乡村游玩。其原因大概跟当前青年学生对自驾车外出旅游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比较向往有关,另外拥有一辆品牌私家车在当今也是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或许这也透露出青年学生对于声望、地位和自尊的追求与渴望。另外,有25.49%的人表示期望与情侣一起去乡村游玩,这跟大学校园里学生情侣较多有很大的关系。还有21.57%人愿意跟旅游团一同出游,愿加入散客团的也只占1.96%,这表明随团去乡村旅游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表示喜欢个人独游的人最少,仅占1.96%。

(七)购后评价

一次购买决策过程的最后阶段就是购后评价。本次调查将购买乡村旅游购后评价简单的分为两大类:好与不好,但并不是在要调查对象在好与不好中做出一个选择,而是要求他们分别在好与不好两种购后情况下做出今后对于乡村旅游的态度。有94.12%的学生对“好”的选项进行了选择,其中23.96%的人表示如果对乡村旅游感觉好的话会重游;有36.46%的人表示不再去该景点,但会去别的景点旅游;还有47.92%的人表示会向亲朋介绍该景点。另外,有46.08%的学生对“不好”的选项进行了选择,其中85.11%的人表示如果对乡村旅游感觉不好,下回会换别的景点旅游;也有14.89%的人表示以后不再参与乡村旅游。

三、结论与讨论

研究发现,青年学生参与乡村旅游主要出于欣赏田园风光、回归自然和释放压力三种目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于熟人介绍、网络和旅行社;半数以上的人认为停留时间不宜超过4天,预期花费不宜超过300元;选择评价标准明显地集中于田园风光好、食宿干净卫生两项指标;自助游最受学生青睐;部分学生表示,如果对某次乡村旅游感觉不好,下回仍会换别的乡村旅游景点旅游。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象牙塔里的青年学生并非无忧无虑,也面临着学习、生活以及毕业找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需要适当的放松以调整心态和情绪,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2)除受所学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外,青年学生也受到传统社会重血缘、重亲缘的文化心理的影响。这便能解释当他们在了解乡村旅游信息时,为何有相当一部分人看重熟人介绍的信息。另外,青年学生群体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网络对于这一群体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获取信息途径。(3)多数青年学生由于没有正式参加工作,能用于旅游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参与乡村旅游的停留时间的长短和预期花费的多少。(4)青年学生可能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重视生活质量的缘故,特别青睐田园风光好和食宿干净卫生的乡村旅游地。(5)青年学生头脑活跃,思想开放,喜欢无拘无束,因而自助游最受他们欢迎。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能为营销决策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1)开发符合乡村旅游者品味的的旅游产品。根据其购买决策行为中的旅游动机、预计停留时间、选择评价标准等要素的特征,可重点开发适合其偏好的旅游产品;(2)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根据乡村旅游者购买决策行为中的预期花费等要素特征,可制定既有弹性而旅游者又愿意支付的乡村旅游产品的价格;(3)对于青年旅游市场,网络可能是最具针对性的信息传播渠道。

参考文献:

[1]邱扶东,吴明证.认知方式与消极情绪对旅游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5):1112-1114.

[2]张丽娜.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8-9.

[3]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58-66.

[4]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3):8-10.

[5]antoinezalatan,苗学玲.妻子参与旅游决策的研究[j].人文地理,2003,18(2):65-69.

[6]卢昆.知觉距离对消费者旅游决策的影响[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4):48-50.

[7]邱扶东,吴明证.旅游决策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5):1214-1217.

[8]张安,万绪才.南京国内旅游客流人口学特征及旅游决策行为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82-87.

[9]邱扶东,汪静.旅游决策过程调查研究[j].旅游科学,2005,19(2).

乡村旅游策划实施方案篇3

1.完善旅游规划体系

2020年将继续完善我市旅游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建设,弥补旅游规划缺失问题,首先继续建设相关配套规划、修规,明确我市旅游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布局、发展目标等,推动我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其次是在总体规划引领下编制各景区修建性详规,强化落实。再次,是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编制《休闲度假旅游专项规划》、《旅游营销专项规划》、《文化旅游商品专项规划》《四条旅游景观带规划》等旅游专项规划。与蒙方沟通,早日争取《阿尔山中蒙边境跨境旅游合作区专项规划》获得蒙方批复。

2.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在新全域旅游评审细则整理的报告提交盟局的审核结果出炉后,根据审核结果进行具有针对性地改善措施。继续推进建立向上沟通汇报工作机制,及时了解上级部门关于创建工作的最新信息和动态,做到高标准、高效率创建,并将进展情况及时向上汇报;推进多规合一的全域旅游规划改革创新,编制旅游总体规划;建立创建档案,及时收集整理材料并定期进行自检打分,稳步推进创建工作;积极引进涉旅大企业大项目、寻求高端旅游产品支撑、引入高端旅游人才的智力支撑;加大旅游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特别针对薄弱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积极争取各渠道资金支持。同时完善阿尔山冬季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冬季旅游产品、游乐项目。加大冰雪旅游项目招商力度。

3.推动旅游项目建设

一是编制更多、更新的旅游项目简介、建议书、可研等,做好项目储备,充实旅游项目库。时时关注旅游项目政策,把握时机,通过积极争取自治区旅游发展资金推进各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启动金江沟、银江沟温泉景区开发项目、品牌酒店项目和中、大型旅游娱乐项目。做好自治区优先发展的旅游集聚区。

二是继续跟进向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帮扶的相关旅游扶贫项目、游客中心等项目,争取项目资金落到实处。

三是推动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如金哈达沿线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厕所建设及旅游小镇项目等。

四是进一步加强工程档案档案;完善项目工程手续;形成工程建设流程档案。

4.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

一是为抓实旅游扶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根据我市脱贫攻坚指挥部要求,编写阿尔山市旅游局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

二是制定乡村旅游规划及旅游扶贫方案。在国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引领下,在全盟乡村旅游发展方案的引领下,开展乡村旅游工作,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接待户推荐申报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通过创建过程,完善建设、规范服务。并借助北京市东城区对口帮扶机会,将我市旅游扶贫项目上报政府,做好旅游富民工程。

三是继续跟进国家旅游局对“阿尔山村、伊尔施村、林俗村、五岔沟村、蛤蟆沟村、西口村”等贫困村建设六个一扶贫工程,即每个扶贫村建设一处停车场、一处游客服务中心、一处星级旅游厕所、一个旅游购物点、一套旅游标识系统和一处乡村医疗救助站,创造良好的乡村旅游环境,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向上争取国家扶贫资金,确定扶贫项目,让扶贫资金能真正发挥富民作用。

5.景区质量提升

乡村旅游策划实施方案篇4

在开展机关服务年活动中,**市旅游局从小事抓起,做实事、做好事,真心实意地为企业、农村、基层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和指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全力创建“服务型”机关。

一、服务旅游企业,增效益

我市旅游局突出抓好“三促进一保持”,始终坚持尊重企业、关爱企业、多予少取、减轻负担,将扶持帮助企业发展的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一是广泛宣传《**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和《关于试行**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若干意见》,引导企业用足用活扶持政策;二是与**市、**市等地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建立协调沟通会议制度,为所辖旅游企业联动搭建平台,与本市各旅游企业建立联系制度,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切实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主动为企业排压减负;三是简化旅行社分社和门市部备案制度,由原来的向**市旅游局备案登记变更为向该局备案登记即可;四是为方便旅游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争取到在我市设立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点;五是组织全市旅游企业免费参加**国际旅游展销会、“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活动、香港国际旅游展销会等活动;六是规划全市旅游交通标识,为企业提供旅游标识的规划;七是坚决开展打击取缔“黑社”活动,**月中下旬,旅游局联合公安、工商部门依法取缔2家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的“黑社”,保障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的秩序稳定。此外,为迎合旅游发展需要,提高我市旅游接待能力,迎接亚运会的到来,市旅游局积极协助酒店进行星级评定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濠大酒店、悦来登大宾馆已于8月份晋身全市星级宾馆饭店行列,全市星级宾馆酒店增加到8家;大力协助白水仙瀑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目前《增城市白水仙瀑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方案》已初步制定。

二、“三联六帮”**滩村,促发展

市旅游局把开展“三联六帮”城乡共建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调研和探索,想方设法帮助农村解决就业、增加收入等。针对帮扶点**滩村坐落在增江河畔,生态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条件充足的特点,旅游局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村舍进行调研,与村干部、群众座谈,积极帮助**滩村寻找开发主体,促成岭南国旅、**轻工集团、粤侨国旅等客商到村实地考察,洽谈合作事宜,为引进和扶持有实力、有经验的投资者到**滩村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投资作出最大努力。为了让村干部群众加深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旅游局专门组织该村“两委”干部及党员等40人到派潭、小楼、正果等地一些乡村旅游示范点参观学习。目前,《正果**滩村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方案》已初步制定,旅游局委托**地理研究所旅游规划中心对村“农家乐”进行旅游规划。

三、抓好市场推广活动,促增长

乡村旅游策划实施方案篇5

1、指导__温泉升级改造,已启动__温泉整体招商,对外招商公告。就__温泉提质已多次与建鸿达公司进行协调探讨督促,目前公司方正在做__温泉提质扩改方案。

2、__岛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启动生态农业园建设,完成樟树移栽,种植__园30余亩,并着手整理流转土地。

3、__景区旅游开发合同解除问题已初步解决,双方达成解除合同共识,目前正在协商补偿事宜。__景区的招商工作正在进行中,已与__的__山背梯田景区投资者、北京众和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次对接。

4、__山滑雪场开发项目。就该项目开发合同多次征求开发商意见,目前已达成初步意向。

5、__友谊国际大酒店项目。做好相关协调、服务工作,目前正在全面进行内部装修,力争年内投入使用。

1、向市、省、国家旅游局申报旅游厕所建设计划和进度。上半年,我局共申报旅游厕所35个。其中2015年计划修建12个,2016年计划修建12个,2017年计划修建11个。其中__景区、__景区、__山__乡__村的旅游厕所正在修建中。

2、配合省发改委、省旅游局做好大__地区特色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前期调研工作。落实省大__文化生态精品旅游线路实地考察,__滩头古镇、__故居、__山—__风景名胜区、__温泉等被纳入相关线路。

3、配合省旅游局做好我县旅游公路摸底调查工作,为我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打下基础。共上报旅游公路6条。

4、配合省旅游局做好景区标识标牌摸底调查工作。对__故居、__温泉、滩头古镇、__山__旅游区四个景区景点进行实地勘察,确定标志标牌的位置、数量和内容。

5、包装报送__地区开发重点产业项目旅游项目。

1、积极与省相关专家和省旅游局对接,着手开展__县旅游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2、今年,我县__村、__山村和__村纳入国家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目前,完成了三个村的旅游扶贫计划,明确专人、加强力量确保旅游扶贫村的工作开展。向市局上报美丽乡村旅游扶贫村扶贫计划。

3、加强旅游资源普查。组织局部分干部到山界__乡老屋村、__铺镇长里村、__乡雷锋村、__镇易坪村、__村、__村等地进行乡村旅游资源考察。

4、配合省旅游局做好全国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推介行动,推介“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1户、“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5名。为推动我县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减贫困、惠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1、组织参加省旅游局举办的2014年度__旅游好新闻评选活动,我县有两件作品通过市局初评。

2、组织参加长江经济带旅游推介会、第八届华中旅游博览会暨首届长江旅游博览会。组织景区、旅行社、星级宾馆参加市局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推介活动。

3、指导乡村旅游点的培育建设,并大力宣传推介。考察__乡村旅游油菜花基地,指导__乡雷锋村、__镇易坪村、__村、__村的乡村旅游服务点建设,成功宣传了四个村的油菜花基地,吸引了6万多游客前往踏春赏花。

4、启动旅游信息化建设,更新政府旅游网站,着手开展规划及基础工作。

1、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与各旅游企业签定“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组织开展春节、

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节前节后安全检查。修订印发《__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指导星级酒店、旅行社上报2014年财务年报,2015年财务季报,上报__县旅游行业职工教育培训情况报表。推荐__省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1名。

3、开展国内旅游问卷调查及新增床位数调查,指导导游证人员参加导游证年审。组织旅游企业参加__旅游监管结算平台推广动员培训会议。

4、完成《__县创建农家乐实施标准及奖补方案》的初稿。

1、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四大产业”发展政策,帮扶__镇__村油茶种植200亩,南岳庙镇乔家村双季稻种植200亩。

2、认真做好县委、县政府交办的2015年度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和答复工作。

3、贯彻县政府推行“两清单”工作会议精神,依据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全面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任务。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各项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突破难点,扎扎实实地完成各项工作,努力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__的旅游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跟进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7月份完成初稿。

2、在__、__景区指导扶持2家农家乐。

3、做好红色旅游点创建申报准备工作。

4、完成__山滑雪场项目合同签订。

5、推进__景区原开发合同的解除。

6、项目策划包装申报及旅游招商。

7、两大温泉提质升级改造对接。

8、“__风情文化旅游小镇”—__山乡创建工作。

乡村旅游策划实施方案篇6

巴中市恩阳区建区以来,目前已完成4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1个、旅游扶贫特色精品村寨2个、旅游扶贫示范村6个、特色乡村旅游经营点8个、民宿旅游达标户40个的创建工作。成功举办了荷花节、芦笋采摘节、葡萄采摘节,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

1)稳步推进4a级旅游景区。确定创建恩阳古镇、万寿养生谷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组织专门人员成立了景区创a办,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为创建工作开展提供机制及人员保障。2016年9月,省a评专家组实地检查了2个景区创建情况,召开了恩阳古镇、万寿养生谷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评定检查情况通报会。恩阳古镇已顺利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授牌,万寿养生谷也正在积极整改中。

2)重点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十三•五”期间,已确定观音井镇万寿村、青木镇花包村、登科街道古溪村、玉井乡贾村、玉山镇火花村、舞凤乡鸡山村6个村为旅游扶贫示范村,并制定了年度计划,细化目标任务,积极邀请专家指导,加强相应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创建任务,资料已申报至上级部门。

3)精心培育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确定创建下八庙镇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积极与镇政府对接,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创建工作任务,邀请专家指导创建工作,不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创建任务,软件资料已申报至上级部门。

4)合理优化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确定创建观音庵村和凤凰包村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寨,深入了解资源特点以后,邀请专家制定创建计划,确定所在村镇为创建主体,全面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及软件资料准备。目前已完成创建任务,正在认证阶段。

5)筹措省级特色乡村旅游经营点。确定依托观音庵村、万寿村、花包村等8个特色村创建乡村旅游特色经营点,邀请专家多次现场指导,制定创建计划,根据创建要求和进度,已完成创建任务,软件资料已申报至上级部门。

6)全面提升民宿旅游达标户。确定以万寿村张家院子为中心重点发展周边40户为民宿旅游达标户,制定创建计划,多次与当地政府对接,明确创建主体。已完成创建工作任务,软件资料已申报至上级部门。

2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拥有珍贵资源的乡村,由于基础配套不到位,难以得到长足发展。

2)扶贫政策,有待提升。旅游业在产业扶贫中应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相关项目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扶持政策缺乏足够有力的支撑,近两年国家旅游扶贫政策出台后,有针对性的、可落实的政策较少,项目配套跟进不及时。横向比较来看,旅游项目支持相对较少,如在农家乐建设、人才培训方面,没有专门培训资金和项目。

3)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恩阳新区成立时间短,目前区级财政困难,在确保市政建设、民生工程的前提下,投入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工作建设的资金有限,加之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项目偏少,导致一些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工作难以实现。

3合理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恩阳区是传统农业区,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把旅游观光休闲与传统农业结构调整结合,才能走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恩阳区全域与重庆、南充、达州等地接壤,具有发展农村观光休闲旅游业的天然优势。

2)突出优势,科学规划。各地要根据当地优势来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坚决避免重复建设。各地进行规划,要听取专家意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观光点和产品。

3)硬件设施,全面升级。要将已有的观光景点,如示范园、经济林、果园基地以及森林、生态公园等,升级改造,打造优美的观光农业园和景观农业点,形成乡村田园景观、乡村聚居景观、乡村风貌建筑景观、乡村农业耕作文化景观等,让游客在欣赏农村风貌、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体会到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与变革。

乡村旅游策划实施方案篇7

   一、着力推进全面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

   二、着力推进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三、着力推进创新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四、着力推进优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硬保障

   文章不仅为我们企业方指明的方向和道路,更将对乡村旅游的未来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大环境下,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创新举措,增添动能的直接工作指导下,湖北乡村旅游产业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针对乡村旅游的具体实施方案,我有以下建议,请区委区政府给予考虑:

   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农业景观(非传统景区)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旅游形态。合理开发乡村休闲旅游,满足乡村振兴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乡村规划和建设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政府强化乡村地区规划管理,实行城乡一体规划管理模式,严格控制乡村开发建设。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加强对土地、水、空气和土壤环境问题的监督管理;保持乡村活力与可持续性鼓励乡村采取多样化的特色发展模式;大力扶持乡村企业发展,创建有活力和特色的乡村社区

一、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阶段是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始终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建设优美适宜的生态居住环境,要优先将学校、医院、图书馆、广场、公园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纳入规划建设,不断改善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及能源供给设施,以满足居民的生活与工作要求。在加强完善基础建设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要与之并头齐驱,加强乡村人文环境建设,倡导农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加强乡村民主法制教育、国民伦理道德建设。

   第二阶段是从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综合推进的转变,乡村规划要适应信息化发展形势,不断完善乡村互联网,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农产品销售、人才培训、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等提供服务,全面普及农业信息化。

   第三阶段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政府扶持功能,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目标一致。明确了农民为乡村建设主体,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措施,发挥农民积极性,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二、注重可持续的规划管理

   乡村规划设计中,要围绕“生态”和“以人为本”两个中心,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规划的权威性,规划一旦得到批准,就必须按规划实施,不能随意更改,同时也要重视规划的综合性、超前性、科学性和务实性。

   规划要注重夷陵区地方特色,保护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乡村差异性,避免特色消失,出现“千村一面”的问题。在规划建设同时,要加强保护管理,在基础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方面研究长效管理机制,避免引发污染问题,影响生态环境。

三、注重社区优质服务

   乡村规划和建设必须要有长效管理,通过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化解乡村老龄化问题等举措,解决居民发展遇到的问题,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不断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水平,发展现代化、规模化、数字化农业,完善社区支持农业、金融服务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模式,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振兴乡村经济,促进乡村旅游业繁荣,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四、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

   政府积极倡导,在政策、资金、制度等各方面提供大力支持:

1、对农业项目发放政策性贷款;

2、成立乡村发展中心,建立财政资助体系保障乡村的发展;

3、重视财政资金项目的审核,将乡村公共设施、乡村住宅房屋、乡村休闲设施等三大类纳入“乡村发展财政资助计划”,以促进乡村社区快速发展。

4、制定和推广关于乡村振兴的地方性鼓励政策,如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三农、支持就地发展农村产业配套项目、支持外出人员回原籍居住创业、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等

5、重视非政府组织和居民在乡村规划和建设中的作用,让居民参与到乡村管理,护乡村生态环境。

五、注重发展乡村旅游业

乡村旅游策划实施方案篇8

关键词新常态;乡村旅游景观;问题;发展路径;江苏南京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21-0266-02

2014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中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特征预示着我国城乡发展也迎来转型变革的新契机[1-3]。新常态下,我国乡村发展与建设正经历由传统粗放式开发建设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注重乡村特色和城乡社会公平的开发建设模式转型[4-5]。如何通过旅游景观开发建设,振兴地方经济,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热点。

1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景观特点

1.1产业转型升级的常态化

独特古朴的村庄、原始劳作形式、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等都是乡村旅游景观。其中,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以及乡村景观延续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原生性的乡土文化和原始性的自然环境[5]。

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更加强调产业类型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因此,应注重生态环境产业,利用各种资源(传统乡村农业、自然景观等),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多元复合产业经济,最终实现区域农村经济向路域经济、郊区化经济的转型升级。通过把乡村旅游景观更多地与休闲农业、体验类农事项目结合,从而使其成为系统化的项目综合体。

1.2设施配套体系的完善化

新常态强调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的有机统一,这就更加突出了乡村景观营建中的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性。

乡村最重要的公共物品是乡村基础设施,乡村基础设施显著影响着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农民人均收入以至农村消费和农村现代化进程[6]。设施的配套,一方面给乡村旅游者提供了便捷,显著提升了旅游品质;另一方面,合理完善的村落服务设施体系,也让当地原住民感受到了旅游景观打造的益处,从而增强了当地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乡村旅游景观发展。为提振乡村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为新常态下的乡村综合品质持续提升奠定基础,乡村基础设施应配套。

1.3景观开发方式的科学化

新常态强调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变革,体现在乡村旅游景观开发上,更加强调物资流和资金流的多元化和畅通化。建设新常态下的宜居乡村需要较大投入,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否则资金链不可持续,也无法全面推广。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可以有效解决投入和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建立科学的引导激励机制,正确处理“政府―企业―村民”之间的联动关系,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居民在旅游景观建设和管理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资金流正常融通,是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2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发展问题剖析

近年来,随着南京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南京的乡村旅游也如火如荼地发展。南京广大乡村具备生态条件好、人口密度低、可用农地潜力大的后发优势。目前已经围绕基本农田保护、年度绿化目标、农民收入提高且生活改善、农业现代化等内容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及问题。

2.1乡村旅游景观设施和功能欠缺

目前,南京的村落旅游点,特别是以“农家乐”为特色的餐饮功能比较单一,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农家饭店,发展难以持续,需要介入多重功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部分乡村旅游整体基础设施欠缺,环境洁化不到位,厨房、餐厅、厕所等的卫生状况不良,排污排水通道不畅,交通、消防、用电等配套设施不充足,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依然存在隐患。

由于入门门槛较低,大部分旅游经营者缺乏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尤其是专业旅游管理经营人才严重缺乏,部分乡村旅游经营粗放,管理不规范,仍处于自发性发展状态。特别是部分经营户的“小农经济”意识较强,缺乏环保意识,对外宣传力度依然欠缺,缺乏旅游产品的营销包装意识,服务档次跟不上,整体接待水平不理想。

2.2旅游景观发展管理较粗放

目前,南京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依然存在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部分村落旅游点在进行旅游景观建设前期没有因地制宜,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源论证、规划与策划。

由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许多乡村旅游项目对原有乡村资源稍加景观修改加工,就贴上了“乡村旅游”的标签[1],盲目上马、批量开发,最终迅速耗损了乡村旅游景观的核心资源。同时,在后期的项目运营中,乡村旅游开发过分地依赖于原始的自然资源,不够重视文化遗产类要素,服务项目缺乏特色,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

2.3旅游景观开发渠道单一,发展动力不足

近些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和扶持的力度,随着投入的逐年增加,南京乡村旅游景观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由于中国乡村基础设施具有面域广阔、建设量大、种类繁多的特点,如果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很难提升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乡村旅游景观资金投入不足的结果,导致了现实中建设资金短缺,制约南京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

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当地农民没有太多资金投入,因此南京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资金缺口大。同时,南京乡村原住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也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和旅游管理办法[1],但这些政策法规仍处于探索阶段,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通过乡村社区的规范管理,激励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来。

3南京乡村旅游景观优化发展路径

乡村旅游是新常B下乡村建设中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有效手段,也是乡民构筑乡村田园理想的契机[7]。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可以促进未来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结合南京具体特点和发展现状,今后发展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应着力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提高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水平

南京区域旅游景观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开放旅游市场的地位,以优质的规划方案及建设品质形成最有效的区域旅游空间联动方式。

在具体的村落旅游景观建设中,应强化区域管理者对这一方向进行引导,包括在乡村旅游点的宣传上、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等,为村落优化的旅游产品和空间结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具体建设中,应积极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开发工程。在提倡乡村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并重的基础原则下,突出乡村文化生态产品的开发力度;针对南京不同村落的异质化特征,规划建设特色化的旅游景观产品。由开发相对比较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转变为体验、休闲、度假、商务和其他专项旅游并举,形成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3.2完善设施配套,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新常态下建设乡村旅游景观的重要参数是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配置水平。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体系是基础设施,应着重提升基础设施的覆盖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首先,要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乡村旅游地空间发展和旅游产品建设,打通村落多处与周边市县之间的交通轴线,为拓展南京乡村旅游地空间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在加强项目建设力度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各种服务娱乐功能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村落所在的中心镇村的建设,使得游客能在游玩景区点之后能够充分接触乡村自然的真正实体,融入于其中。在村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按照突出特色、弘扬传统、彰显文化的要求,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改善农村面貌,促进村落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改进和现代观念的提高。优化乡村人居环境,为后期的居民社区参与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3.3拓宽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渠道,提高社区村民的参与热情

建设宜居乡村旅游景观需要较大的投入,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否则资金链不可持续,也无法全面推广[8]。市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区域内乡村旅游服务区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同时,利用各种途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加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引导社会资金重点进行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宽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渠道。同时,社区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的重要功能性细胞,其有效存在对于激活乡村景观建设的活力具有天然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政府是牵头人和组织者,同时也不能忽视社区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应该大力培育和发挥社区的示范作用,探索社区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民主治理机制,最终形成“政府统领、市场操作、社区参与”的宜居乡村景观建设新格局。

4结语

乡村作为人类文明的根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融合了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涉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问题以及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9]。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品质的延续和提升。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应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合理地查漏补缺,尤其是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完善以复合液态为核心的精细化旅游产品和项目打造;同时通过政策鼓励、资金引导等激励方式,促进乡村社区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5参考文献

[1]张众.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37-39.

[2]段雪辉.“农家乐”旅游标准化管理的思考[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1):86-87.

[3]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eB/oL].[2016-08-08].http:///spec-ial/zgjjxct/index.shtml.

[4]陈玉珠,王雪,杨家宝.“新常态”下看宜居乡村的发展与建设[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5]张建,李世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发展研究,2015(6):49-53.

[6]仇保兴.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谈超,杨晓,肖艳阳.新常态背景下乡村建设问题初探[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乡村旅游策划实施方案篇9

[关键词]张家口乡村旅游现状困难对策

一、引言

乡村旅游作为张家口市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目前,张家口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效益初显,方兴未艾。如何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业,使其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带着这个课题,我们多次深入到乡村旅游重点县(区)和部分乡村旅游示范点进行实地调查,并专门召开各类座谈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尽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势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就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二、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张家口市乡村旅游伴随着全市旅游景区的发展逐渐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推动张家口市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为:

1.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全市乡村旅游点年接待能力达到100万人次,可实现旅游收入6000万元,其中乡村旅游示范点实现农民人均旅游收入达1000元左右。收入较高的如张北县郝家营乡三宝营盘村,2006年全村实现旅游收入350万元,人均达7000元。

2.弥补了全市重点旅游景区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崇礼县西湾子镇黄土嘴村大力发展农家旅馆,有效地缓解了万龙滑雪场旅游旺季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兴起,不仅使当地村民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旅游收入,而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畜牧、草业、蔬菜等产业以及劳务、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乡村旅游的逐渐兴起和壮大,使广大农民在参与旅游经营活动中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意识得以激发,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明显增强,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整洁卫生的思想观念逐步树立,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程度不高,支持力度不够

一是部分县区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虽然对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还不够到位,特别是对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本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对如何发展乡村旅游认识模糊,思路不清,办法措施不多,致使一些乡村旅游点仍处于自发的、零散的、无序的发展状态。三是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存在懒惰心理,被动地等靠要,不能够自动地着手去干,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四是扶持力度不够,有的没有制定实施方案,有的政策不够完善,有的资金配套跟不上,各方面的扶持措施和力度未能有力地统筹跟进。

2.整体规模较小,基础条件较差

目前,张家口市乡村旅游基本上以一家一户自发地依托附近大的旅游景区建农家旅馆为主要形式,经营服务范围小,主要集中在满足游客餐饮、住宿等基本消费方面,游览、购物、娱乐等特色旅游项目很少,民俗文化含量较低,还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和特色。同时,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普遍较差,脏乱差问题仍比较突出。有的示范点乡村道路还没有硬化,人们戏称为“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有的示范点村庄路边牲畜粪便随处可见,生活垃圾随意乱倒,乱柴乱草堆放无序,环境卫生很差。有的农家旅馆没有供游客入厕、洗澡的地方,其他基本设施也不够完善,给游客带来了诸多不便。

3.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特色品牌

张家口市乡村旅游产品没有与当地生态建设、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副产品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很好地结合起来,产业链条过短,旅游商品的开发和销售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特色品牌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导致了张家口市乡村旅游的消费结构不合理,游客的人均消费较低,乡村旅游的整体效益不高,对相关产业及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未能充分显现出来。

4.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不够规范

乡村旅游点的从业人员大多为当地农民,虽然村民具有朴实憨厚、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但因文化水平及整体素质较低,管理和接待还处于较低水平。由于专业培训跟不上,管理不够规范,出现了一些诸如强行向游客兜售农产品、拉客宰客、恶性无序竞争等不良现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内部管理水平与乡村旅游发展形势的需要还很不适应,亟待提高。

四、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1.大力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目前,乡村旅游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潜力十分巨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推动张家口市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大力解放思想,高度重视并切实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予以推动,紧紧抓住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良好机遇,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促其尽快做大做强。

2.坚持科学规划,为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规划出生产力、出效益,科学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前提。各县区要深入挖掘资源,将发展乡村旅游与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明生态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本着“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编制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保证对乡村旅游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和永续利用。要将乡村旅游点规划纳入所在地小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中,统一编制,统一实施,加强对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监督指导,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施的权威性,保证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力度

发展乡村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是促使其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研究制定有利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第一,建议市委、市政府应尽快出台《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细化实化具体扶持措施,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各级政府倾斜扶持、部门协调联动、全市合力推进的机制。第二,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条件。要加快乡村旅游道路建设,结合“村村通工程”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问题,并适时开通市区、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班车线路。要搞好乡村旅游环境整治,加强乡村旅游景区及周边的环境治理,全面推进旅游型村镇建设。要加快建设水、电、讯等基础设施,保证旅游村用水、用电、通讯等基本需求。第三,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有条件的乡村旅游示范村都要建立旅游行业协会,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服务与引导,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系列化、规模化、组织水平,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打造旅游项目精品,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加快培育旅游项目精品。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资源为基础,根据张家口市现有的资源分布和乡村季节性特征,坚持“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原则,突出农村自然生态特色和田园风光,深入挖掘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地方文化,并与张家口市的红色旅游、国防旅游、风电参观等结合起来,对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进行重点开发和包装,打造一批能够带动整个乡村旅游发展的精品,以点带面,逐步壮大。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加快张家口市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大力开发特色农副产品,尽快在全市形成乡村旅游商品、食品和纪念品生产销售体系,提高乡村旅游的附加值,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增加县区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三是强化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要加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乡村旅游点与景区间的合作与联合促销,整合包装,重点推介。要充分利用踏青节、赏花节、采摘节、民俗节等各种节庆活动以及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体,将乡村旅游产品推向市场,着力提高张家口市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5.加强培训,规范管理,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目前,管理不够规范、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张家口市乡村旅游的对外形象和扩模增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培训力度,强化规范管理,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保证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一是要把乡村旅游纳入各有关行业的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农闲时节,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重点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特别是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经营户和服务者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技能。二是要抓紧制定和推行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进一步健全乡村旅游的执法监督网络,强化卫生安全的监督检查。三是要加强对相关人员从业行为的规范管理,坚决依法打击欺行霸市、欺诈游客和“黄、赌、毒”等违法行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6.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社会参与性,必须广泛动员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开发。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大中专毕业生、城镇下岗职工、具有一定资金和经验积累的外出务工农民等各类社会力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兴办各种旅游开发性企业和实体,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各种乡村旅游社会文化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进而为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策划实施方案篇10

乡村旅游对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造乡村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有积极作用。蓬莱市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是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虽早却严重滞后。2012年蓬莱市委市政府启动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市创建蓬莱美丽乡村40个左右,促进蓬莱乡村旅游跨越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干预的成熟经验

乡村旅游产业涉及农户、旅游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发展主体,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历史,政府介入发挥主导推动作用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道路。

(一)政府主动谋划,政策鼓励促进。

发达国家大都把乡村旅游作为政治任务或公益事业来发展,主动谋划,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促进措施,积极发挥政府旅游和农业等职能部门的组织、规划、协调、宣传、推动的作用。

比喻西班牙,每个地区政府都有相关乡村旅游的立法,从立法上确定乡村旅游的地位。美国从县、州一直到联邦的各级政府对乡村旅游都制定了一些列扶持政府。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芬兰相继成立了农村旅游发展协会和农村政策委员会,协调农村发展尺度,推进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区政府主持制定了发展规划并提供了规划编制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并给予严格管理。

(二)积极搭建平台,强力推动发展。

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各国政府积极搭建企业投融资平台、跨区域合作平台、网络商务服务平台、市场营销平台等等。

比喻1992年,美国土地管理局、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中心、森林委员会、国防部、美国旅行与旅游管理局的理解备忘录(moU),形成了地方、区域、州政府在推进联邦土地发展旅游业中共同合作的框架。法国于1953年成立法国农会常设委员会,1998年专门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作为推广农业旅游的中央机构;建立欢迎莅临农场网络,完善农场客栈、农产品市场、点心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等九大系列,推销农业旅游,大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坚持农业主体,规范行业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