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十篇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十篇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8:32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篇1

关键词中国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向

中图分类号:G629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10.004

abstractasatypicalrepresentativeofthetwodifferenttypesofcountries,ChinaandBritainarethetypicalrepresentativesofthetwocountries.theyhavedifferentwaystoreformthecurriculumreform,buttheyreflectthecommontrendoftheworldcurriculumreform.throughthecomparisonandanalysisofthebackground,theidea,thestrategyandthereformwayofthetwo,thispapertriestodrawthecommontrendoftheworldcurriculumreform.

KeywordsChina;Britain;basiceducation;coursereform;trend

本文拟从中、英这两个典型代表国家在20世纪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出发,通过对它们各自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策略以及改革途径的比较、分析研究,希图从中得到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向。

1中英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

1.1国际背景

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演变成为变革人类社会的最强有力的因素。而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均意识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唯一法宝,于是纷纷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新时代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掀起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运动。中英两国也融入了这场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浪潮中,进行着种种适合于本国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

1.2国内背景

中国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这种统一的培养人才的体制使得其基础教育质量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在中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上,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然而,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而中国在这种培养人才的统一模式下设置的课程,恰恰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致使学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迅速的发展与变革。因此,中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教育改革,提出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革。

英国历来具有地方分权化管理的传统,例如: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灵活化,教师对课程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等等。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这种分散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再有利于高质量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质量严重下滑。这种情况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注意,他们认为导致英国基础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是没有统一的课程,致使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为此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统一管理学校课程,设立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实行全国统一课程,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政府也认为由于中央对课程的管理无决定权,影响了英国教育的发展。基于此,英国政府开始着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重点在于通过立法实施全国统一课程。

2中英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分析

2.1改革的理念和策略

在国际课程改革的潮流中,中、英两国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新世纪,改革的总体目标都是为提高本国的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有个性的高素质人才。但就各自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策略而言,还是不同的。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教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其教学模式是“教师中心”和“知识中心”,教学策略则提倡面对全体学生的直接教学。这种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系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学生学科课程、学业成绩的提高,但不利于对学生实际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国政府将焦点集中于改革妨碍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以创新精神为导向,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的策略则强调中央下放权力,形成国家、地方、学校共同管理和开发课程的体制,教学模式转向以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教学策略则提倡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个别教学、小组教学以及主题单元活动。

英国基础教育课程历来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教学模式强调“儿童中心”和“活动中心”,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其主流的教学策略是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这种教学范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儿童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却不利于系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业成绩的提高,这导致了英国中小学生基础学力的下降和整体基础教育质量的下滑。为此,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提升学生的基础学力,强调课程的精神价值,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生存做准备。改革的策略则强调中央统一管理课程,开设国家课程,形成国家、地方、学校协同合作管理和开发课程的体制。教学模式转向以知识为中心,教学策略则提倡围绕共同课程目标的有效整体教学。

2.2改革的途径

在课程控制上,英国政府从强调校本课程转向推行国家课程,而中国政府则将强调国家课程的重心下移到倡导因地制宜、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英国政府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立法的形式推行了全新的国家统一课程,规定全国所有中小学必须开设两类课程,即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提高基础教育的标准和质量。这一强势改革,打破了英国中小学长期以来校本课程占统治地位的学校课程格局,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共同管理、开发课程的融合趋势。中国政府则在强调国家课程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倡导因地制宜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强调地方、学校、教师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主体性参与。这一举措使学生能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又能给予学生符合其个性的充分的活泼的发展。

在课程实施上,英国政府从倡导教师自治走向强调目标导向,中国政府则由强调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转向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英国政府在统一的国家课程未形成之前,各中小学课程之间有很大差异,不同学校的课程计划各不相同,教师们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教学活动的安排有高度的自治权。这使得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难以测量学生的真实水平。国家课程的确立,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向,这既确保了学生基础学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传统提倡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忠实取向”,即衡量教师在教学中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是教师是否忠实地实施了上级提供的课程,忠实程度越高,教师就越成功。而随着过于统一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学生卓越成长这一问题的出现,中国政府开始提倡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即课程实施过程的本质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创生适合自己需求的课程过程,国家与地方政府提供的课程仅仅作为教师和学生选择性的课程资源。一方面,政府推行有力的国家课程目标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手段促使学校积极参与课程管理与开发,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以确保学生个性的多样化的发展。

在课程教学模式上,英国政府从“儿童中心”转向“学科中心”,中国政府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以“儿童中心”为主流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功能受到了公众的质疑,英国政府也认为教学应朝向更具结构性、标准化和责任感的课堂方向发展。而国家统一课程的推行正是这一举措的具体体现,它强调“知识本位”,要求以分科为主体的课程设计,着眼于让学生有效掌握学科知识的体系、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基础学力,在寻求回归反思传统教学的范式。以“知识本位”为主导的学科课程在中国的教学中历来占据主导地位,基于这种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多样化发展的未来世界对人才的需求,中国政府开始提倡“儿童中心”为主的整合课程和综合主题教学范式,目前正在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这一转变的集中表现。

在课程评价上,英国政府从重视形成性评价到强调终结性评价,中国政府由强调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形成性评价。英国政府看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学习与研究的报告以及非纸笔性评定,而评定的内容、方式也是由学校自定的。教师自编的测验、口头检查和每个学生所做的学习与进步的报告一直是学校评价系统的中心。这无法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国家统一课程标准推行后,政府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教师不仅要按国家课程的目标去教学,学生也要参加统一的标准化考试。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统一考试,强调国家统一测试的结果,教育制度中的“高考”就是强调终结性评价最好的证明。而随着围绕单纯强调统一考试、标准化测试出现的学科教学中的学生死记硬背、片面性发展的情况,这种评价制度开始受到公众的批评,政府也认为这种评价制度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政府开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增设教学的评价指标,使教学的评价体系呈弹性化发展的趋势。

3结论

(1)每一种课程模式在发挥自己长处的同时,都有一定的短处。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走向了一种“反思补缺”的阶段,力图融合各种课程模式的优点,以为本国课程改革服务。因而,世界课程改革的思潮不断更新发展,且更迭速度日益加快。

(2)在课程的控制上,世界各国开始打破“集权制”或“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将二者的优势整合,探索一种“均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确立“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之路,以发挥中央、地方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在课程实施上,各国大胆借鉴别国先进经验突破自己课程设置中的“”,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使其价值取向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课程教学模式上,各国实现了“儿童中心”与“学科中心”的整合,促进了课程的现代化、科学化和综合化的发展。在课程评价上,各国力图实现课程评价制度的多样化发展,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朝向融合化的方向发展。

(3)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过程既求同也求异,既注重吸取别国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与国际接轨;又注重继承本国课程传统的优势,保持个性化的优良传统,使得现代课程不同理论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起来,特别是现代课程理论的两大极端,即:知识本位的学科中心课程和能力本位的人本中心课程走向了综合化的趋向。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篇2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结构;课程目标

作者简介:刘晓妹(1984-),女,安徽滁州人,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芜湖241000)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09-02

教育兴国必先兴教育,如何运用教育的手段达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是各国所积极探索的,各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先后进行了课程改革,其路线、成果、经验及教训对进入新世纪的发展中国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课程行政主体的多元化改革

从拿破仑时代法国就开始实行国家本位课程(国家本位课程指由中央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的统一的基础课程)。自1973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自由支配年授课总数10%的权力;1986年1月1日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全面展开,将教育行政权力下放,自此新的课程行政分权模式逐步建立完善。

美国为地方本位课程(地方本位指施行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各州有权制定自己的政策,就算在同一个州,不同城市和社区也有所不同)。美国的国家统一课程实质上是由国家机构在某些学科领域精心编制而成的质量标准,公立中小学的课程门类和开课最低时数都由州教育部门制定,而每门课程的内容及采用的教材可由学校和教师自由选择。

英国属于校本课程(即对学校课程的制定不加干涉,基本上都由学校自主决定选择哪些课程)。

前苏联是国家控制课程,自1993年起俄罗斯公布了基础课程计划,把课程分为可变和不可变两个部分,可变部分由学校自行决定而不可变部分是国家的核心课程。

1872年日本文部省效仿法国教育制度制定了《学制令》,建立起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从1879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教育令》,《教育令》将课程管理权交给地方。188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修改后的《教育令》,加强中央对教育的监督管理。直至二战以后,日本政府才废除了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开始实行地方分权制。1956年又颁布了《地方行政组织与职能法》,再次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削弱了地方分权制,最终形成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教育行政体制,于是日本的课程体制重新回到了中央集权制。

综上所述,20世纪后期多数发达国家的课程行政主体多有变动,但总的方向是从一元转向多元化,出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管理体制,不同的课程行政主体共同影响着课程的设置、编制和实施。在各国课程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课程行政主体向着多元化、校本课程蓬勃开展、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相结合发展,这促使了我国课程体制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管理办法的产生。世界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课程管理体制的历史发展情况说明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各有优劣,而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如果无法挣脱旧有的传统,根除旧的课程管理体制,倒不如既保留原有的优势,又融合其他课程体制形式,使之相互促进并弥补原课程管理体制的欠缺。我国原有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已经阻碍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课程决策权完全属于中央,无法调动地方政府和各学校的积极性。地方政府与各学校的课程决策权不足,也使得地方和学校无法进行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有效的课程改革,阻碍了课程改革措施的实施。所以我国的三课程管理体制是顺应世界潮流发展、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选择。但由于我国教育经费、教师素质、地区条件及评价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在推行过程中学校作为一元在很多地区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课程结构的改革

课程结构的本土化。不同的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教育问题,这都要求课程结构改革对之作出回应。由于美国校园里充斥着各种不良现象,为此美国中学开设了安全教育,反药物滥用、反暴力教育;而英国教育中顽固的自由主义痼疾促使英国实行国家课程;加拿大教育存在的多元化倾向使其在部分地区开设了民族课程;我国则根据在农村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农村推行“绿色教育证书”课程。这些对于课程结构本土化的回归都是有利的。我国应根据本国的特殊国情开设符合民生的课程。

课程结构的全人化。在“全人”教育新理念的号召下,各国开始重视从动手与动脑结合、学习与创造相互促进、自我与社会相互协调的角度不断促进课程结构的完善。

课程结构的动态化。学科概念与课程概念分离是现代课程改革的又一大特色。分科课程将学科分化得过细,容易造成思想的束缚和在交叉知识讲授上的教育资源浪费,课程结构的动态化强调各学科之间深层的相互渗透与综合,课程不是学科的简单复制叠加,而是学科内容的重组、激活。这也是各国课程结构改革的主要趋势。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与实践性的趋向。重视职业教育、人文教育。

从课程结构改革上来分析,各国更追求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平衡性、实用性、关联性和整体性,这也是各国课程结构改革共同的走向。在我国新课改中也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建,建立由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成的新课程结构。设置了必修课与选修课,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联系。由于教师力量和课程评价等因素的制约,课程结构重建的效果并不理想,药是好药但应慎服,应根据具体地区的情况一步一步慢行。

三、课程目标的变化

纵观他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变化,可大致看出有以下一些特点。

从国家目标与地方目标的关系上看,注重目标的统一性、多样性、灵活性相结合。

从课程目标自身上看,各国更重视目标的完整性。

从课程目标包含的内容上看:(1)强调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2)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自由发展。(3)着眼于未来,并注重培养创新能力。(4)强调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5)加强国际意识培养。

在课程中情感态度、技能和科学方法的掌握有越来越重要的趋势。而对道德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力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期待。一般认为,课程目标由四大部分组成:认知类、技能类、情感类和应用类。我国传统的科学教育过分关注认知目标,而忽视后三类目标,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方法、能力等方面全面的培养。应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地球村意识。高考的指挥棒要求师生只能重视认知类的学习,对其他方面无暇过问,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课程目标改革的实施。所幸相关部门对问题已经察觉,改革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我国国情很复杂,如此影响重大的决策措施应慎之又慎。

四、课程信息化

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信息教育越发重要。信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重视基础教育的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我国的现实状况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同时也发生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是一种社会转型复合过程。根据我国实际经济状况、东西部差异及城乡差异,信息教育的推广不能盲从发达国家而应合理落实。不能一刀切,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应有相对应的措施。

当今是个提倡创新精神、追求不断变革和自我超越的时代。进入21世纪后,国外发达国家都进行了卓有成效和特色的基础教育改革,这些改革具有很多相同的发展特点和趋势。通过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总结,能够为我国的新课改提供宝贵的帮助和借鉴,进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尧.超越时空:课程改革的全球化――20世纪末美国课程改革评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4):1-5.

[2]邵晋英.国外发达国家科学课程改革的动向和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8,(4):156-157.

[3]葛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偏离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8,(4):40-42.

[4]雷顺利.从钟摆现象看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J].山东教育科研,2002,(11):13-15.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服装设计

“课程教学改革、工学结合”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工学结合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探讨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以《服装设计项目课》课程教学改革为例,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服装设计项目课》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将服装成衣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等课程进行综合训练的课程。通过服装设计项目或主题设计项目的学习,对服装整体设计进行认识和研究,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内在规律,培养用专业的眼光,独特的视觉角度观察与判断事物的能力,同时具有服装创意设计、打样、制作“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设计师助理角色做好准备。项目的确立、制定和实施,需由主讲教师针对企业要求及相关部门的建议,提出整体思路,并与教学小组内的教师共同商议后,由教研室讨论通过。教师上课以指导性和引导性教学方式为主。指导学生认真分析该企业产品面向的消费群体,找出该消费群体消费需求特征,进行产品款式设计,并完成结构设计,完成样品制作,提高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任务设计

1.2013年春夏童装产品开发方案案例简介

1)设计主题

通过对流行趋势和童装市场的调研分析,进行设计主题的确定,包含灵感来源、色彩流行趋势、设计流行元素、标杆品牌市场调研。

2)品牌命名

通过对企业品牌的了解,对品牌文化进行诠释;了解儿童心理,以儿童作为主人翁来设计品牌的主题说明。借鉴标杆品牌把握品牌风格,根据品牌的目标市场确立品牌定位。

3)产品分析

根据流行趋势,注重不同质地面料的搭配,增加服装的层次感。产品分析内容包括色彩定位、面料定位、设计方向、系列商品构成等

4)设计人员及时间安排

1.每个小组设立组长、设计总监、技术总监和营销总监,各自负责不同的职责。

2.根据企业要求,制定详细的时间规划,确保按时交货。

2.开发思路

1)色彩定位:对2013年青青果春夏童装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说明,根据国家权威机构流行色发表信息和去年的流行色彩情况,定出今年产品的主色调,进行色彩定位。

2)面料定位:从生理特点看,儿童的皮肤稚嫩,易受不良物质的刺激。这就要求服装面料吸水性能好,能够充分吸收汗水而不会产生不舒适感。现在棉织物的功能开发越来越细,各种风格的面料性能都可以仿制,比如说仿真丝、仿化纤等棉织物。本方案选择绿色环保的棉类面料作为主要选择。

3)设计方向:根据面料流行趋势、色彩流行趋势,确定设计方向,结合成人服装的款式细节流行趋势,比如今年流行的肩部夸张造型等,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去,打造产品特色。图案装饰方面运用一些机绣、贴图、印染、立体化等工艺手段,要多注意图案的时代感、民族性、卡通感、立体感等。

三、教学设计

1.以能力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分五个模块进行教学:

模块一、项目任务分析,内容包括企业品牌特色分析、、企业2012年产品策划书案分析。模块二、服装流行趋势分析和市场调研报告。模块三、产品开发方案,内容包括消费对象定位、色彩定位、面料定位、设计方向(面料流行趋势、色彩流行趋势和款式细节流行趋势)、系列商品构成、款式设计和系列拓展。模块四、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模块五、产品及评价。

2.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和角色演练法,根据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设计,过程全部模拟企业产品开发流程,并按照企业要求设置相应岗位。人员组织: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设立小组长、设计总监、技术总监、市场经理四个岗位,由学生竞争上岗。每个人拿出自己的专业特长,充分显示自己的组织才能,竞选合适的岗位。由辅导老师团队进行考核打分录用。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企业招聘员工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自我推荐能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展示方式的改革

1)面向学生和辅导老师的成果:学生进行资料整理,文本资料(包括设计主题、产品开发方案、款式设计、面料选择、样板工艺设计、产品照片、个人总结等)。学生准备ppt进行自己的产品设计制作过程的讲解,回答提问,作品介绍,由指导老师打分。锻炼学生的资料整理和表达能力。

2)时装模特秀展示,邀请专家企业媒体人士参加,由企业技术人员负责评分。模特秀由学生负责全过程的筹划,包括一些形象设计店家的广告赞助等。锻炼学生的展示项目筹划实施能力。

3)静态样品展示,要求合作企业有关人员参加,进行作品选择,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择合适开发的产品。由各学生小组长负责进行产品陈列,检验学生对陈列营销课程的知识掌握水平。

4)由各小组的市场经理根据自己的设计报价和企业洽谈资金投入问题。学生从面辅料成本、设计价格、样板提供价格、样衣制作费用等方面做出自己的报价单。此环节锻炼学生的商务洽谈水平和交际能力。

四、课程改革的意义

1、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本项目课程为企业提供了4个系列共34套童装,款式结合流行时尚元素,色彩搭配协调,结构合理,面料选用纯天然的棉印花布和针织卫衣面料,透气性好,属于绿色环保产品,充分考虑了儿童好动的特性。表现手法上延续青青果的特点,设计各类卡通图案,并结合口袋等功能性设计,较好的体现了品牌特色。

2、以能力本位教学为主导,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项目的确立、制定和实施,完全按照企业产品开发流程进行。教师上课以指导性和引导性教学方式为主。指导学生认真分析该企业产品面向的消费群体,找出该消费群体消费需求特征,进行产品款式设计,并完成结构设计,完成样品制作,提高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从选题(任务书或主题内涵分析)、调研分析、(对材料、色彩、款式造型及各种装饰方法)进行设计研究、打板到完成工艺操作的综合性训练过程,深化女装产品外形、技术图、放样、编制技术卡、预算表等方面的知识。

服装项目课程教学的开展,使学生更容易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从面料、配色的选择开始,到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和样衣制作,每个环节的实施由具体的学生负责和指导老师及企业专家交流沟通,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可以使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理念得到很好的展现,检验了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篇4

1课程目标的选择和确立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总是和学校教育的总目标相脱节,致使现行的体育课程目标和我国的教育目标不能充分的保持一致,跟不上时展的需求。目前由于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目的任务繁杂而宽泛,特别是一些共性的目的任务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与论证,以至个性被共性所掩盖,使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和本质特征未能在教学目标中占有突出的位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近年来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方向一直都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论,因此使体育课程目标的选择与确立在改革的大潮中举步为艰,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非本质的加加减减,冲破不了传统的目标体系的束缚。其二、在课程的改革中,特别是在确立体育课程目标时,我们没有跳出局限在本系统内“坐井观天”的研究格局,没有能很好借助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并深入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观察现实,分析问题,并在事物的具体关系中归纳、概括出新的理论和观点。其三、多年来,体育课程目标的确立没有很好地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愿望与要求协调起来,从而导致了课程目标和社会的发展相脱离的现象。那么我们如何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呢,1996年国家教委在下发《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改革方案》中强调,实施“方案”是面向21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重大举措。体育课程的实施关键是赋予学生“全方位”体育的(身体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竞技教育、生活教育)教育。明确指出要建立一个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以育人为宗旨,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学科体系。此“方案”为课程目标的选择和建立提供了依据,并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与趋势确立了改革基本的大方向。因此,在当今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紧紧把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体育与健康”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惯穿于始终并得以充分的体现。第二,在选定与确立课程目标时,要超越体育专业的狭隘的视野,借助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从外部给予整体的关照。第三,我们要将社会的需要及学生的愿同课程上标结合起来,突破“经典”传统的教育模式,使课程目标的选定与确立和学生的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群众、自然与社会、今天与未来统一起来,以寻求建立体育教育课程目标改革的最佳途径。

2对课程内容改革发展思路的把握

现在的素质教育、健康体育的思想,虽然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得以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不断创新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许许多多好的课程改革模式。因为,仅就目前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有以下二个因素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首先,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对学校体育教育还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传统的重“智”轻“体”概念根深蒂固,要想转变人们的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还需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二,从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无论是从学校体育教学的软件,还是从硬件来讲,要想彻底改变目前传统的现有课程模式,是非常困难的,不现实的。因为,“经典”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实施了几十年,课程的设置与建立都是围绕着“竞技体育”思想来圈定的,其中包括学校体育设施及课堂环境的建设。因此,本文认为目前对课程内容改革思路及尺度的如何把握是非常关键的。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任何一个成功的改革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其改革的运行机制必须是不断完善与更新的,并逐步达到一个设定的目标。所以,要想对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其改革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采用什么样的“量”与“度”的改革(相对于传统的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目前在学校体育中“健康体育”理论还不尽完善的时候,我们如何在学校体育中进行“健康教育”及“素质教育”,如何合理地进行学校体育课程的调整与改革,如何使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保持系统性的不断更新,这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开展认真探讨的问题。我们知道,要想成功地实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无论从理论构建,还是从教学实践方面来看,其目的就是为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尽可能快的实施素质教育及健康教育找到一个可操作、可推广、可管理的有效途径。因此,目前我们体育工作者对课程内容改革思路的把握,是课程改革是否有成效的策略与方向性的问题。

3多种教育形式的整合

四、五十年前,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靠课本和课堂。而如今学生的大量知识与能力越来越多地来自于课堂以外的各种活动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因此,如今的课程概念已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狭隘框架。扩展到活动课程、社会课程、和潜在课程等广阔领域。当前各国在课程改革中都非常重视学生在家庭、社会共同体、各类课外活动和交往,尤其是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所获得的知识、信息、能力和情感态度,并努力在课程体系中实现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这三种不同教育形式的整合。面对目前这样多种教育形式课程发展的趋势,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将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体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在此以为,当前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要建立一个课程与教学双向拓展的观念,在课程改革中克服过去单纯学科中心主义、学生中心主义、社会中心主义的偏颇,逐步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将原来狭隘的学科课程扩展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社会一体化的广义课程体系。逐步开始探讨实施从外在的知识向学生心理结构转化的过程和规律,并据此设计出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范畴体系中大量出现和使用活动、交往、内化等新范畴,全面展开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探讨。

4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根据培养目标对各种内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课程的科学安排以及按照一定的科学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它包括课程设置、确定各类课程的比重和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课程内容的排列等等。它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从对学校体育课程结构研究发展现状来看,人们对学校课程结构改革重视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课程的设置上,认为应该从制约课程的三大要素中考虑课程设置,即社会需要、学科体系与学生发展的三大要素。回顾过去,在近几十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基本原理和教学理论方面,对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的研究。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人们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看法发生的很大的改变,认为在当今的学校体育教育中更新课程内容和形式,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此,我们怎样构建调整合理的课程结构,使之与学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的改革目标相适应呢?本文认为,这里关键在于打破课程建设中的分析框架,建立多向立体的系统课程结构,其要点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在课程体系构成上,要课程结构为一个系统,围绕着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从整体上考察体育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整体效应。建立合理的考察结构,形成最佳组合,以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教学效益;第二,是在课程设置上,找出课程门类的结合点,用一个体系加以贯通,以解决现代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趋势与学校体育课程过分分化之间的矛盾。要通过课程的集约化和集成化,以有限的课程门类来覆盖日益扩展的知识领域,包括日益增长的知识量;第三,是课程结构的优化,应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的优化上。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以发展能力为主线,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着眼于内容的价值。价值高的课程内容,一般具有理论性、基础性、典型性和—定的难度。学习此类型课程内容,能使学生有较深的参与度,从而便于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p#分页标题#e#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篇5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结构;课程目标

教育兴国必先兴教育,如何运用教育的手段达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是各国所积极探索的,各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先后进行了课程改革,其路线、成果、经验及教训对进入新世纪的发展中国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课程行政主体的多元化改革

从拿破仑时代法国就开始实行国家本位课程(国家本位课程指由中央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的统一的基础课程)。自1973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自由支配年授课总数10%的权力;1986年1月1日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全面展开,将教育行政权力下放,自此新的课程行政分权模式逐步建立完善。

美国为地方本位课程(地方本位指施行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各州有权制定自己的政策,就算在同一个州,不同城市和社区也有所不同)。美国的国家统一课程实质上是由国家机构在某些学科领域精心编制而成的质量标准,公立中小学的课程门类和开课最低时数都由州教育部门制定,而每门课程的内容及采用的教材可由学校和教师自由选择。

英国属于校本课程(即对学校课程的制定不加干涉,基本上都由学校自主决定选择哪些课程)。

前苏联是国家控制课程,自1993年起俄罗斯公布了基础课程计划,把课程分为可变和不可变两个部分,可变部分由学校自行决定而不可变部分是国家的核心课程。

1872年日本文部省效仿法国教育制度制定了《学制令》,建立起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从1879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教育令》,《教育令》将课程管理权交给地方。188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修改后的《教育令》,加强中央对教育的监督管理。直至二战以后,日本政府才废除了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开始实行地方分权制。1956年又颁布了《地方行政组织与职能法》,再次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削弱了地方分权制,最终形成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教育行政体制,于是日本的课程体制重新回到了中央集权制。

综上所述,20世纪后期多数发达国家的课程行政主体多有变动,但总的方向是从一元转向多元化,出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級管理体制,不同的课程行政主体共同影响着课程的设置、编制和实施。在各国课程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课程行政主体向着多元化、校本课程蓬勃开展、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相结合发展,这促使了我国课程体制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級管理办法的产生。世界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课程管理体制的历史发展情况说明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各有优劣,而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如果无法挣脱旧有的传统,根除旧的课程管理体制,倒不如既保留原有的优势,又融合其他课程体制形式,使之相互促进并弥补原课程管理体制的欠缺。我国原有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已经阻碍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课程决策权完全属于中央,无法调动地方政府和各級学校的积极性。地方政府与各級学校的课程决策权不足,也使得地方和学校无法进行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有效的课程改革,阻碍了课程改革措施的实施。所以我国的三級课程管理体制是顺应世界潮流发展、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选择。但由于我国教育经费、教师素质、地区条件及评价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在推行过程中学校作为一元在很多地区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转贴于

二、课程结构的改革

课程结构的本土化。不同的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教育问题,这都要求课程结构改革对之作出回应。由于美国校园里充斥着各种不良现象,为此美国中学开设了安全教育,反药物滥用、反暴力教育;而英国教育中顽固的自由主义痼疾促使英国实行国家课程;加拿大教育存在的多元化倾向使其在部分地区开设了民族课程;我国则根据在农村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农村推行“绿色教育证书”课程。这些对于课程结构本土化的回归都是有利的。我国应根据本国的特殊国情开设符合民生的课程。

课程结构的全人化。在“全人”教育新理念的号召下,各国开始重视从动手与动脑结合、学习与创造相互促进、自我与社会相互协调的角度不断促进课程结构的完善。

课程结构的动态化。学科概念与课程概念分离是现代课程改革的又一大特色。分科课程将学科分化得过细,容易造成思想的束缚和在交叉知识讲授上的教育资源浪费,课程结构的动态化强调各学科之间深层的相互渗透与综合,课程不是学科的简单复制叠加,而是学科内容的重组、激活。这也是各国课程结构改革的主要趋势。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与实践性的趋向。重视职业教育、人文教育。

从课程结构改革上来分析,各国更追求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平衡性、实用性、关联性和整体性,这也是各国课程结构改革共同的走向。在我国新课改中也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建,建立由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成的新课程结构。设置了必修课与选修课,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联系。由于教师力量和课程评价等因素的制约,课程结构重建的效果并不理想,药是好药但应慎服,应根据具体地区的情况一步一步慢行。

三、课程目标的变化

纵观他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变化,可大致看出有以下一些特点。

从国家目标与地方目标的关系上看,注重目标的统一性、多样性、灵活性相结合。

从课程目标自身上看,各国更重视目标的完整性。

从课程目标包含的内容上看:(1)强调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2)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自由发展。(3)着眼于未来,并注重培养创新能力。(4)强调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5)加强国际意识培养。

在课程中情感态度、技能和科学方法的掌握有越来越重要的趋势。而对道德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力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期待。一般认为,课程目标由四大部分组成:认知类、技能类、情感类和应用类。我国传统的科学教育过分关注认知目标,而忽视后三类目标,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方法、能力等方面全面的培养。应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地球村意识。高考的指挥棒要求师生只能重视认知类的学习,对其他方面无暇过问,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课程目标改革的实施。所幸相关部门对问题已经察觉,改革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我国国情很复杂,如此影响重大的决策措施应慎之又慎。

四、课程信息化

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信息教育越发重要。信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重视基础教育的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篇6

【摘要】

学科间相互渗透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是中药专业高等教育的新探索。在分析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理由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

【关键词】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信息技术;改革成果

abstract:mufualinfluenceofdifferentsubjectsisthetrendofcoursereformintheworld.itisanewexplorationtocombineChinesepharmacologicalspecialtywithinformationtechnologyinhighereducation.onthebasisoffeasibilityanalysisofcombinationofChinesepharmacologicalspecialtyandinformationtechnology,thispaper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measuresandshowstheachievementofcurriculumconstruction.

Keywords:Chinesepharmacologicalspecialty;Curriculumconstruction;informationtechnology;Reformingachievement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学科间相互渗透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大趋势。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增大基础课比重,强调培养基础宽厚、能适应多种需要的通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就是在中药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中药专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能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研究中药的大学生,是中药专业课程建设的一个新尝试,是中药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也顺应了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潮流。与此同时,有着辉煌历史并正在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医药也需要用信息技术来研究、传播和提高,以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为此,自2002年重庆邮电大学创办中药学本科专业以来,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1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理由

1.1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教育的变革趋势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将引起教育思想、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将在更普及的基础上,注重于提高质量和效益;培养高素质,尤其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把信息技术融入中药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中,顺应当今世界教育的潮流。

1.2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符合当今市场对中药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中药行业已发展为包括中药生产、流通、检验、临床应用、科研、管理和教育等多个部门的体系,这些行业都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中药教育面临培养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来研究和开发我国特有的中药宝贵资源,确保中药研究与开发沿着系统化、规范化、国际化方面发展,并早日与国际接轨的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强烈需求。加强中药科技与信息技术的联合,加速中药信息的全球性传播、共享和利用,已成为中药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对中药专业课程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对上述人才的迫切需求。

1.3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有利于提高中药专业学生素质信息素质的提高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部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人们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该在中药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中药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药专业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改革中药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推动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中药人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推动高等中药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

1.4中药专业与信息技术结合,专业特色更加突出重庆邮电大学是以工为主,兼顾文、理、经、管、法的多科性大学,其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生物信息专业的创办,为中药专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面对重庆地区众多的中草药资源,学校从中药专业成立开始,就把中药专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中药人才作为己任。

2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改革中药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中药人才培养模式需解决许多关键问题,首先要解决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切入点,使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科学、协调的有机结合。

探索研究中药专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具体方法,如信息类的课程的门类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学分、比例等;实验课程的开设、实验内容的选择、学时安排、比例等。解决中药专业教育解决中药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解决在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学中,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创办有信息特色的中药专业的问题。

3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采取的措施

利用重庆邮电大学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中药专业课程设置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渠道,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首先,深入调查中药相关行业对信息类技术的需求情况,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主要包括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信息类的课程的门类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学分、比例等。在保证完成国家教育部规定计划的同时,首先增加数学类课程的学分,为信息类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增加了计算机与信息类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生物信息学等课程。同时共享通信、计算机、化学、生物等专业的资源,增加信息类课程的选修课。2006年对学科总体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基础理论学时,加强了信息类课程的比重。

探索中药专业实验课程与信息技术实验课程的结合途径,加强实践环节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中药专业与信息类专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较多的实验课程来验证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课题组制定了新的实验、实习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实验课程、实验内容,实验学时等,延长了计算机的上机实习时间,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考试过级比例。鼓励学生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比赛中把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提高研究水平。另外,加强对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如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南川药物种植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索课程改革与学生的素质培养的关系。课程建设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强调单科独进而缺少综合训练”,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课程设置的缺陷,必然影响素质教育的实现。多学科、多侧面和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结合信息类课程的中药专业课程建设,本身就是素质教育建设的重要部分。另外,信息类课程的引入,在一定的程度上,能系统地训练思维,开发人的潜能,还能培养人自我开发,使之不断运用自己的所学,进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功能[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个性及潜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探索选修课的开设,注重个性发展。首先在专业课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可选择多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在设置各方向的课程时,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把计算机安全技术、网站开发的课程列入任选课,同时将任选课选择的范围扩大到全校,既不削弱原中药专业的主干教学内容,又使专业方向的知识范围适当扩展,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注重培养过程的完整性。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基础系列课程、专业基础系列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选修系列课程模块,使课程体系更为科学合理,课内、课外紧密结合,统一安排;把针对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纳入计划之内,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到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抓好面上教育的同时,实施因材教育,尤其重视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力度,特别加强了考研学生的培养,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率。

注意持续发展战略。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实施过程中的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不断修订使之趋于完善。从2002年开始,课题组先后4次修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不断调整课程的结构,使中药专业课程与信息类课程的结合更加合理。  4取得的改革成果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专业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生的信息素质显著提高。通过增加信息类课程的比例,学生对信息特别是中药学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如:在信息类比赛(如大学生数模比赛)中获奖等。人才培养质量有显著的提高。表现在: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将得到更加协调的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和将大幅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另外,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实验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学院的科技立项、毕业论文的撰写中充分体现了优势,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种优势将更加明显。

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加强。要实现中药专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首先要求教师本身是复合型人才,需要提高专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2]。本校高素质信息学教师的加入,壮大了本中药专业的师资力量;同时本专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在教学改革中得到提高,他们把获得的信息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得到较大的提高。

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门路加宽。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就业信息意识更加敏锐,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表现在:除传统的就业单位外,部分学生信息类行业或相关行业聘用;基础课的加强,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范围更广,考研录取的比例更高,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率由10%增加到30%。

办学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由于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显著提高了本校的办学效益。把学校教育资源向学生开放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相关措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项研究首先在我校中药类专业学生中实施,得到了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肯定。

5展望

中药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是中药专业高等教育的一种探索,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具有信息优势的重庆邮电大学内,把中药专业的课程建设与丰富的信息资源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信息技术特色的中药专业高级专门人才,表现了鲜明的特色和创新。

参考文献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篇7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张廷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它不是靠贴标签或靠信手拈来的几个例证或事件就可以作出结论的,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数量模型的经济学研究。此外,由于基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现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还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就要慎之又慎,盲目轻率的否定于改革无补,而针对现实的具体问题提出建构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要纠正片面强调智能发展的倾向,转向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尽管我国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方面与国际进程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把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同时纳入课程改革的中心视线,采取措施,使之并行不悖。个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潜能等等,成为目前课程领域的主流词汇,这对我们纠正长期以来的知识、技能偏向,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课程观是极大的推动。    二、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    80年代以来,一些课程权力相对分散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确立了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国家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科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论形成不谋而合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基础”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知识发展的特点,学校课程的“基础”在不断发展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过去长期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中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鲜明特色。事实证明,坚持“双基”为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仅仅坚持“双基”的教学是不够的,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校养成未来公民基本的观念和态度。所以,学校课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三基”和“四基”。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如果不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指标和实施方式进行认真的探索,教学实践很可能仍然会停留在抓“双基”实、抓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培养虚的层面。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双基”教学上多年形成的理论和经验价值,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就忽视甚至否定“双基”教学的偏向。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养成道德在历史上一度是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至今也仍然是学校教育肩负的重任。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特殊的难题。在此情形下,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的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面临的迫切任务。但我国道德教育长期存在花时多、作用小的情形得以改善的前景不容乐观。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在道德教育上相互脱节,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本“教科书”的局面。这种情形不是靠行政命令或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必须在发现和尊重德育的规律方面做巨大的努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追求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靠什么来控制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传统人文学科的教育。他们认为,科技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份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份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世界不可能按照一个整体来进行传授、学习或探索,对世界进行分解和分化加以认识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需要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发生整合的作用。如何解决这样一个矛盾?    我们认为,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教育中的分科和综合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但高中阶段,分科深化的课程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体现出的教育上的巨大价值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在高中阶段都比较重视分科的教学,综合课程成为分科课程的有效补充。    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的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那种动辄以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代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为借口,不顾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片面强调综合或分科的优点,以便取代对方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靠制定一个政策,而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而是需要我们如何能排除干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把握好分科和综合的界限并使它们能够相互渗透和补充。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    五、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在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纯洁性方面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向仍然很严重。特别是表现在中学的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上,这种情形更为明显。这种误区的出现首先是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为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认识不足,学科课程专家把出发点放在为学科后备人才的培养打基础上造成的;其次,它与课程编制者没有切实认识到实践和生活的教育价值,没有把实践和生活当作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来看待有关。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的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特征和新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20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一方面,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合“适度”是最难把握的,50年的历史证明,我们总是围绕这个“适度”或左或右来回徘徊折腾,甚至滑向严重干扰教学秩序的方向。过于强调职业教育或通识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几百年来,人们在课程教材和教学领域不断地探讨,企求有所突破。因材施教作为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则,可以说在大部分的时间和情形之中仍然停留在理论原则上。目前的课程改革,个性化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但是,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特点鲜明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课程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现实需要。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教材采用“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政策,全国范围内有多套义务教育教材正在使用。总结义务教育教材多样化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必须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这是确定无疑的正确方针。但是,坚持课程教材的多样化具有三个必要的条件:首先多样化是一个数量增加的概念,就是要发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其次,数量的增加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差异性结合在一起,即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间的编写的风格和适应的对象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各自显示出独特性的特征;第三,仅有数量的增加和差异性的存在,还不足以真正构成多样化的本质特征,它还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可选择性结合起来,使不同特色的学校甚至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独立地、自由地、不受干扰地对各种课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三方面的条件具备了,课程的多样化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七、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向学校教育领域渗透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现行学校教育方式在未来社会继续生存还是消亡?信息科技的发展最终会为教育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变革?这在今天还是一件难以预料的事。但我们应该清楚,现行教育方式或课堂教学方式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它本身也是通过变革和发展而确立的,它适应的是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时代的要求。今天正在变化的信息网络时代会把我们带到什么样的方向?值得我们深思。    学习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仍然像现在一样基于课本进行学习?还是基于信息资源进行学习?显然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如何为教师和学生准备方便易查的学习资源是课程编制面临的新的巨大的课题。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课程研究中古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创造的资源在新的教育知识价值观的引导下,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由此,课程的概念将会增加新的内涵。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篇8

当代美术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传统的课程结构绝大部分是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目标而忽略了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吸取传统课程优点的基础上,今后的课程结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美术的知识结构,也应重视非知识结构,如情态性的结构、身体技巧性的结构,从知识的领域(知识和智慧)和情感的领域(美术价值观、审美观)结合等方面提出合理的美术课程结构的标准。

(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一方面,充实现代科学文明的成果,扩大美术作为视觉领域的内容,绘画、工艺和欣赏相互渗透,日趋整合,单纯的绘画概念正在消解,电脑绘画、工业设计等内容已经或正在编人课程内。一方面,日愈注重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教材的乡土性和地域特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当代气息,又有浓郁的民族性,美术课程整体内容日趋综合化。

(三)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篇9

物流课程群课程建设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思路,其基本思想是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于同一培养能力范畴的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就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从培养目标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与实施。通过课程群建设,能够按照整个学科的教学要求及专业特点,建设成一整套界定明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系列课程。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物流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逐渐白热化,高等院校在专业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中,课程群建设逐渐成为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条件,也是专业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建设农产品物流课程群的意义

1.响应社会发展对物流人才提出的要求。山东省是农业生产和出口大省,同时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出口大港,因此,农产品物流和港口物流业将成为未来几年山东省重点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农产品物流和国际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既懂基层管理又懂一线操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大。青岛农业大学是山东半岛地区兼具地理区位和农业学科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应及时通过教学改革,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

2.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农业院校竞争力。高校规模化扩张造成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青岛市5大本科院校和十几所高职院校均设有物流管理专业,各校专业一致,培养方案趋同,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同化,导致学校招生和学生就业竞争白热化。作为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方面,应突出学特色,与其他院校形成差异化,提升学校竞争力。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组建课程群有利于教师对课程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解决课程教学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课程群教学团队将围绕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整合资源,建设农产品物流课程群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平台建设,优化课程资源配置,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建设,积累建设成果,为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长期保障。

4.培养专业技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课程群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变革提升学生的知识面、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已开设的《物流管理》《仓储管理》《农产品物流》《国际物流实务》及拟开设的《冷链物流》共5门课。群内课程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物流管理》《仓储管理》是专业基础课,《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是针对农产品物流开设的专业课,《国际物流实务》是针对港口物流和国际物流开设的专业课,以适应半岛地区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学生农产品物流专业技能和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创造条件,提升我校学生竞争力

二、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性。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培养通晓现代物流技术、国际物流运作以及农产品物流的基本操作规程,知识面宽,物流技术应用能力强,能够适应沿海经济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特殊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而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10门专业课的课程内容过于宽泛,农产品物流和国际物流的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农业院校的学科优势不能凸显。

2.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统一性。目前以单门专业课程授课为主,缺乏系统性课程整合。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的课程体系,导致课程评估局限于对单元学科的价值判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专业课程之间在内容上不存在“系统性”和“连贯性”,缺乏有机统一,使物流管理培养计划难以达到整体优化与协调,易造成不必要的课程重复建设、衔接不畅、教学资源浪费等。

三、农产品物流课程群建设的思路和要求

1.建设目标。课程群建设应从专业建设的高度,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特色、强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以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根本的课程改革思路,大胆重组课程,科学处理课程之间的关系,全方位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该课程群中各门课程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农产品物流课程群的构建:

(1)课程体系体系改革。“农产品物流课程群”所包含的课程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农产品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以“基础性、综合性、时新性、开放性、整体优化”为准则,分析课程的性质、相互关系以及课程间内容的衔接,构建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相互配合、相互渗透、课程间相互连接的课程体系。包括《物流管理》《仓储管理》《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国际物流实务》共5门课程,其中《物流管理》《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国际物流实务》是专业课,形成打造学科优势、培养专长技能的一个有机课程体系。

(2)课程群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农产品物流课程群构建过程中,须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在课程组织上,对整个课群进行整体规划,突出每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课程的关联性,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因此,需要统一编写课程群内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内容的关系,使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知识系统化。

(3)课程群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为了实现课程群的教学团队之间共享课程群的知识,仅采用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是不够的,可以借助学校程群网络教学平台,为群内课程提供多个教学资源的交流、协作、资源互补及信息的共享。包含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录像、例题及其习题解答、实验指导书、实验数据处理等、网上答疑等。

四、结束语

课程群建设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通过课程群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优化课程内容,将实践教学与课程群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青岛农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应以物流管理学科群的整合和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在课程群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使之成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黄玉昌.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韶关学院报(自然科学版),2009,(3):138.

[2]陆为群.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10.

[3]廖旭晖,戴建国.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104-105.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篇10

唐大伟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与考试的改革紧密相联,考不考?怎么考?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把思想政治课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必考科目,解决了中考政治学科考不考的首要问题;那么《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则为中考政治学科怎么考指明了改革的方向。综观全国各地近年中考政治试卷,通过比较分析,从中可以了解目前中考政治改革的现状,前瞻今后中考政治发展的趋势。

一、中考政治改革的现状

近三年,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加大了中考政治改革的力度。虽然各地在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时间和分值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1、考试的性质。初中毕业和升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考试。个别地方采用一卷两功能,既是毕业考试,又是升学考试,优点是可以减少一次考试,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和经济负担;缺点是不利于选拔人才,顾此失彼。多数地方仍采用两考分离,毕业考试交给区县或学校自己命题并组织考试阅卷;升学考试由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这样便于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考试,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有利于不同级别的学校选拔不同层次的学生。

2、考试的内容。一年来的时事政治是各地均要考的。至于初中学的教材,普遍要考初三内容,近年多数地方增加了初二内容,少数地方还要考初一的内容。

3、考试的形式。一改过去闭卷笔试的单一形式,除了闭卷,还采取了半开卷或全开卷的考试形式。这种考试形式的改革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师生及家长的好评,并取得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为了减少考试的场次,有的地方搞了政治历史合堂不合卷这种模式。

4、考试的时间和分值。考试的时间是与考试的分值成正比的。一般来说,毕业考试分值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升学考试的权重各地不一样,有的占30分、也有的占50分、还有的占100分,考试时间也作相应的调整。

5、考试的特点。①无论是闭卷、开卷或开闭卷结合考试,都尽量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开放性试题。学生对开放性试题虽然回答不够全面,但能有感而发,有利于克服死记硬背的旧习。②减少阅读量,不设阅读障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③突出地方特色。为了加强对初中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各地的中考政治都注重了在试题中对地方出现的英雄模范和其他重大事件,特别是对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的考查。既有时代气息,又突出了地方特色。④卷面活泼、图文并茂。近年中考政治试卷除了引用典型材料,还设计了一至两道漫画题或图表题,既使学生感受到试题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又能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⑤答案灵活有度。各地试卷答案的拟定坚持考生回答简答题和分析说明题时采意给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的原则。由于答案既简洁、灵活,又有具体的限制,便于阅卷教师操作,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这不仅对学生规范答题是一个正确的引导,而且还体现了教师评卷的公正性,也有利于拉开考生答题深浅的差距。

二、中考政治发展的趋势

2001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修订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学科理论体系,增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既然作为中考政治命题依据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那么中考政治的深化改革无疑势在必行。现对未来中考政治的发展趋势作前瞻性分析。

1、考试内容与时俱进。各地中考政治的内容每年都要进行调整,这是由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的。新的课程计划把思想政治课列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并定位为德育课。新的《课程标准》又要求淡化学科理论体系,体现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基于以上两方面的界定,今后中考政治的功能更加明确: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追逐当年时政热点问题,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必是当年考试内容的重点。现行教材减少概念,淡化理论体系,增加活动课型。由此考试的内容要大量减少死记硬背的概念,强调对理论观点的理解和运用,考察的知识点不要求面面俱到,当年的热点问题可以结合教材,从不同的角度重点考、反复考,一改过去试卷覆盖面宽、重点不突出的命题模式。只有这样,试卷才能体现时代精神,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功能,体现新的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宗旨。

2、考试形式因地制宜。初中毕业和升学必考思想政治课,这个问题不再争论。目前研究更多的是如何考的问题?根据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的精神,面对当前教育资源的优化,学校竞争范围的扩大。笔者认为:初中政治毕业考试的命题权应下放到区县或学校,考试形式可采用开卷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