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的发展阶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10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篇1

当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越来越重视,学术界对非遗教育传承方式的论述、各地对非遗教育传承方式的实践研究和经验总结也越来越多[1]。斗门区是珠海市西部行政区域之一,占地面积较大,人口近6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50多所,近5万名学生。斗门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蕴藏着较多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如水上婚嫁、竹篾帽少女舞蹈、黄杨曲艺、乾务飘色和腰鼓等等,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国家立项有2项、省级立项有3项、市级立项有10项、区级立项有6项,共21项。为进一步了解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传承情况,笔者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关注度”、“了解途径”等维度对中小学生传承情况进行重点探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关注度比较低,“经常”、“不时”关注的比例比较低,只占25%,还有45%的学生很少关注或根本没有关注,通过社会教育的方式在青少年学生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明显不足。从学生了解途径来看,学校通过正规的非遗课程实施教育基本没有,学生主要通过数字化媒体了解,占53%,其次是通过身边的人介绍,占27%。可见,数字化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传承的意义

(一)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目前,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正在减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非常困难。虽然家庭教育传承和社会教育传承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式,但家庭教育主要通过口口相传,不利于非遗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在传承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技艺和文化资料的遗失,并且传承的面也很窄;社会教育传承缺乏规范化、经常性的特点,对非遗的传承也很有限[2]。而学校教育传承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编写正规的教育读本,运用固定时间组织实施,并且可以形式多样、全员式进行,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和保护。

(二)有利于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要研制“学校课程规划方案”,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国家课程校本化、综合实践和校本课程设计开发。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主要是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尊重学习的选择性,而要合理规划校本课程方案,主要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需求分析,也即合理性论证,主要是学校的培养目标、社区发展需要和学生的课程需求等,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论证。二是可能性论证,就是学校可得到的课程资源,包括学校历史传统、社区文化等。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区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为学校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三)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和技艺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也是各种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的关键期。在中小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一方面,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意识;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助于学生素质提升,传统技艺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基于数字化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义务教育阶段传承的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化的社会记忆,口口相传和单纯的文字记录很难保持原样,会发生变形甚至断裂[3],如果用音频、视频等数字化媒体作为补充,必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而青少年学生又是使用数字化媒体最为活跃的群体,并且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校和家庭也为学生提供了使用数字化媒体的平台,这就决定了利用数字化媒体将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传承。下面就以珠海市斗门区为例,提出一些基于数字化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传承的途径,供大家参考。

(一)组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非遗校本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校教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在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中有丰富的操作实例。为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信息技术国家课程校本化,用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置换原来的资料,让学生学习操作信息技术的同时,加深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如在“word综合排版”一节当中,把珠海市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上婚嫁”的资料作为素材,让学生编辑,从而让学生加深对“水上婚嫁”内容的了解。

(二)制作非遗网络小游戏

符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网络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体现学生在“玩中学”的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技艺传承和文化展现,可以制作如“闯关”等网络小游戏,将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承技艺和展现形式作为闯关的障碍,学生如果想得到积分或闯关成功,就必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艺的学习。

(三)组织非遗网络作品制作比赛

为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家每年都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大赛,其中,电脑绘画也是创新大赛的重要内容。基于此,珠海市斗门区在第十一、十二届中小学师生电子作品大赛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科技创新大赛结合起来,要求电脑绘画的制作题材必须是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展示的时候解释作品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参加电脑绘画比赛时,就必须加强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

(四)制作非遗网页和非遗微信平台

在数字化媒体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学校也积极转变思路和策略,要将数字化媒体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以数字化媒体辅助教育教学,数字化媒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此,珠海市斗门区在传承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既组织编写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材,也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页和非遗微信公众号平台,让学生有更多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另外,网页带有的音频、视频资料,直观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和制作技艺,也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降低学习的难度。

四、结语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篇2

学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开展世界遗产教育理念倡导下,凭借临近故宫、皇城根遗址公园、王府井等皇城景区和文化特色街区的优势,充分挖掘世界遗产教育资源,在学校的课程建设中努力实现世界遗产与民族文化教育的融合,不断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本文以学校开展的故宫青年志愿者活动为例,介绍学校在保护世界遗产、传承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第一阶段是整体认识故宫。在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进行课前的资料收集,然后课上根据各小组收集整理的信息进行讨论,最终学生通过交流、分析、归纳,总结出遗产相关话题的确切信息。因为学生全程参与了学习与研究,所以对知识的认知也较为深刻。我们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形成、发展、类别以及历史的变迁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利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还原真实的历史,使学生对它的艺术特色形成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第二阶段是亲身体验故宫。在认知遗产的基础之上,让学生们走进遗产,近距离接触遗产,逐渐从理论的认知过渡到实践的深刻体验,使学生们感知遗产的巨大魅力,使学生对其知识性、艺术性和科学性有质感的把握。如在故宫的建筑中,遵循周礼古制的核心文化思想随处可见,规划科学严谨,布局完整。道道高墙、层层院落正是礼制在建筑环境与心理上双重封闭的体现。这个部分主要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开展:图片与视频体验;冥想体验;课堂模拟讲解体验;实践体验。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篇3

关键词:五星教学模式;遗传学;教学;三点测验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21-95-02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生物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1-2]。遗传学又是具有广泛交叉性的学科之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经典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和数理统计等方面的内容[3-4],而且与越来越多的学科结合发展出一些新的交叉学科,如分子遗传学等,创造了一些生物学科的新成果[5]。可见,遗传学教学是高校生命科学等专业的一个重点,但是由于遗传学教学内容繁杂、抽象,晦涩难懂,所以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遗传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在《遗传学》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改革尝试,但是仍有许多方面不尽人意[6]。主要表现如下:(1)遗传学知识体系比较陈旧,老化现象严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更新;(2)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仍然普遍存在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3)《遗传学》课程的课时数不断减少,学院己将原有的80学时减少至45学时,然而对教学的要求并没有降低,教学内容也没有相应减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有限的学时里向学生灌输大量的信息,学生没有时间训练新知识。结果导致“教”与“学”两难的困境。因此,探讨《遗传学》课程新的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

五星教学模式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理论家梅瑞尔(m.Davidmerrill)教授于本世纪初提出来的[7]。经浙江大学盛群力教授等引进[8],并在我国的初等教育领域进行本土化改造试验,如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和宁波市江东区等少数学校采用五星教学模式,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7],但在高等教育领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此,笔者采用五星教学模式理论,对《遗传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2以问题为中心的五星教学模式

梅瑞尔教授认为实施“五星教学原理”有助于确保教学产品的教学效能,同时指出有效教学的阶段是围绕“以问题为中心”的4个阶段(图1)。

图1有效教学的阶段

五星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环节:

(1)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如何教,如何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等方面,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与构思;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师与学生协作来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够促进学习。

(2)激活旧知。教学活动不是空中楼阁,是知识逐步积累的过程。在激活阶段,教师通过教学手段激活原有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做好学习准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只有激活了相关的旧知识和经验时,才能促进学习。

(3)展示论证新知。在这一阶段,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准备的原有的知识结构加以联系,理解新知识。也就是说如何利用各种方式与方法去向学生充分地展示并具体刻画新知识,利于学生掌握。

(4)应用练习。该环节是巩固提高阶段。在这阶段,教师辅导学生进行应用练习尝试,布置适当且有针对性的作业,使学生应用刚刚理解的知识或技能去解决问题,加强对信息和例证的操练,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5)融会贯通。在整合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反思和创新。当教学中学生受到鼓励,将新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或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五星教学模式将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地汲取了各种教学原理共通的成分[9]。在五星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通过激活、展示、应用和整合阶段的策略运用,让教师从问题、任务、操作和动作4个层面来提高课堂趣味性和针对性,有目的地增进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样,五星教学模式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有思考和对自己原有知识和新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过程,这是他们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

3五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践

五星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笔者根据五星教学模式原理,在遗传学“三点测验”这一节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改革实践。

3.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三点测验是基因定位的方法之一,是遗传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是学习染色体作图的基础。按照五星教学模式原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做法是,首先展示果蝇X染色体上由3个连锁隐性突变基因(ec,ct及cv)分别控制的表型(棘眼,截翅及横脉缺失)和X染色体的图片。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如何确定分别控制这3个表型的3个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及排列顺序呢?也就说如何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间距确定下来?虽然可能很多同学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下阅读课本进行思考。最后,引入本次课的内容―三点测验,交待学习任务并形成任务序列,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3.2激活原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结构是由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所构成,在学习新知识时,就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发展。因此,在学习三点测验时,不能一开始就要求学生马上进入新内容的学习,而应努力激活已有知识和技能。前面已经学习的测交、重组率及图距等内容,均是三点测验学习的基础,因为三点测验是通过测交并统计后代不同类型的个体数,然后计算基因间的重组率及图距以确定基因的相对位置及排列顺序。因此,激活原有的这些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激活学生原有的测交、重组率及图距等概念以及重组率计算分析的相关知识。

3.3通过实例展示论证新知笔者根据创设的情境―果蝇X染色体上的3个隐性突变基因的位置及间距分析作为实例来对三点测验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这一内容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十分费时,需要大量板书,40min的一堂课,往往无法完成内容的授课,而且学生也十分难以理解。按照五星教学模式的理论,利用多媒体与先进的动画制作软件等辅助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造,利用情景式互动教学,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地提高。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动画的形式展示三杂合体雌蝇(ecct+/++cv)(告诉学生不是真实的排列顺序)与三隐性纯合体(ecctcv/Y)测交及三杂合体雌蝇形成8种类型配子的过程(包括亲本型、单交换型及双交换型)。接着,通过动画展示测交后代各种类型个体的数据,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和计算其中每对基因之间的重组率,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后要求学生根据重组率计算的结果,确定位于中间位置的基因,参照图距与重组率的对应关系,将基因的位置及排列顺序标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此时,3个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ec-cv-ct)通过投影显示出来,并引导学生计算ec-cv和cv-ct距离之和看是否等于ec-ct?针对“不等”的计算结果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并推导出ec-ct之间真实的重组值。

3.4新知识的练习和应用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合理安排练习,巩固学生对三点测验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引入另外的一些实例教会学生分析思路和计算方法,使学生举一反三,熟练掌握解题的方法。另外,还合理调整了练习的难度,在一些难度较高或者比较典型的练习中,进行随堂指导,帮助学生能够顺利解题,并提高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3.5融会贯通促进知识迁移梅瑞尔教授也认为,学习者受到鼓励,将新知识或技能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时,才能够促进学习[8]。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创造应用新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为学生积极营造讨论和辩护气氛,以及提供创造、发明或探索的实例。前面已经学习了三点测验及相关数据的分析方法,此时以自己的研究方向-水稻散穗基因(Spr3)、落粒基因(sh4)及稻瘟病抗性基因(pi45(t))的定位为实例,让学生课堂讨论如何获得3个基因的相对位置及排列顺序,融会贯通的将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并应用于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使新学的知识获得拓展升华,学以致用。

4结语

五星教学模式符合“教学先扶后放,渐进撤除支架”的建构主义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接受和理解所学的新知识和技能,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五星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物学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顾蔚,张敏.优化遗传学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探讨[J].遗传,2004,26(6):934-940.

[2]石春海,吴建国,马秋兰,等.《遗传学》课程的建设与优化[J].遗传,2005,27(6):980-983.

[3]李汝.谈谈遗传学中若干基本问题[J].遗传,1982,4(4):1-4.

[4]王仑山.《遗传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高等理科教育,1999,5:60-65.

[5]王忠华.地方性高校遗传学理论教学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21:97-100.

[6]郭晓华,王剑峰.生物科学专业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46-48.

[7]盛群力,宋洵.五星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兼及一堂课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1):69-72.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篇4

关键词:临床医学遗传学;教学;思考

临床医学遗传学是一门研究遗传性疾病病因、遗传规律、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学科,也是一门将遗传学应用于临床诊疗分析的前沿学科。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高速发展,遗传病确诊率大幅度提高。许多遗传性疾病若能及时确诊并进行早期干预,可缓解甚至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1-2]。遗传病的早期筛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正确治疗正逐渐成为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新挑战。如何提高该学科教学的适用性、高效性、创新性,培养高质量临床医生,加强临床工作中遗传性疾病诊疗思维及疾病鉴别,建立扎实的遗传学知识基础及熟练的应用能力十分重要。

1临床医学遗传学特点

1.1遗传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涉及面广

临床医学遗传学是采用遗传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临床医学中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与预防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疾病、体细胞遗传病等。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推进,医疗技术发展,目前发现突变基因数量十分庞大,涉及疾病数千种[3]。遗传学不仅与生物医学领域内容息息相关,还与肿瘤科、妇产科、儿科、内分泌科、眼科、风湿免疫科等紧密联系,几乎所有疾病或多或少都与遗传相关[4]。

1.2内容更新快,研究意义深远

近几年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快速发展,临床医学遗传学内容更新十分迅速。许多疾病例如囊性纤维化,自1989年发现该病致病基因为CFtR基因后,陆续有研究发现多种突变基因型及相应的发病机制,在分子遗传水平层面研发出多种靶向治疗药物。仅30多年时间,囊性纤维化从对发病机制茫然无知到目前90%携带phe508delCFtR突变的患者能得到有效治疗[5-6]。遗传代谢病的新生儿筛查,可以对几十种遗传代谢病进行有效干预,极大降低了这些疾病的死亡率及残障率。但至今临床上仍有许多遗传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清楚,研究空间十分广阔。明确疾病致病机制,可从疾病源头进行靶向治疗,副作用小,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还能进行针对性遗传咨询,从而达到控制遗传病的再发、降低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2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2.1课时较短,教学时间不合理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要求学生在大学早期(大一、大二)即完成临床医学遗传学的相关课程学习。临床医学遗传学知识体系丰富,专有名词繁多,分子机制复杂,要求学生能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疾病,并能理解、分析。而对于刚进校园、无理论基础的低年级学生,除临床经验缺乏外,因课时较短,仅理解及学习遗传学基础知识也较为吃力,课程参与度明显不足[7]。此外,后期医院见习、实习,甚至毕业后规培过程中,学生所在医院等级不同,许多医院并未设立专门的临床医学遗传学相关科室,即使部分医院已建立相关门诊,但因无相关病房,且受时间限制,学生基本安排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咽喉科等常规科室轮转,很少有学生至遗传学相关科室进行系统学习。这些均导致学生对临床医学遗传学内容不熟悉,对遗传学疾病没有一个整体概念,无法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2.2教学方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临床医学遗传学教学模式以枯燥的讲授式为主,部分辅以多媒体教学,整体呈现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模式。少数学校开展分子遗传学实验,但基本开展形式为教师主导进行的验证性或模仿性实验,学生只需要掌握实验过程及结果,极少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每个步骤操作目的是什么等问题。临床医学遗传学内容复杂、理解抽象、教学方式单一,常导致学生认为该学科困难枯燥,课程参与度低,多以应付考试为目的进行学习。早期无法建立学生对临床医学遗传学的兴趣,导致其主观能动性下降,后期医院实践并无相关内容整体认知教学,影响对遗传性疾病的正确认识及创新探索。

2.3课程教材更新速度慢,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教材的完成需经过撰写、审核、印刷等过程,出版周期长,更新速度较临床医学遗传学发展慢,导致学生对学科前沿技术与内容一无所知。知识储备不足,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自学能力培养受限。此外,目前临床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评价仍以“一张试卷定成绩”形式为主,考核内容为上课重点讲解内容的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这种考核方式常导致学生对临床医学遗传学知识点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对该学科整体的认识、理解、应用。

3深化临床医学遗传学教学的思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医学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医学高速发展要求教师能因材施教。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培养主要分为在校理论学习、医院见习与实习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医学生基础及任务要求不同,教学内容与方式也应按实际情况制定。

3.1低年级本科生

培养兴趣,打好基础是关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此期主要教学目标为有效传授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形成宏观临床医学遗传学体系认知。针对临床医学遗传学特点,在学生有一定临床理论基础后再进行授课,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接受度及理解度,故该课程可延至大学三、四年级。适当增加课程学时,对讲课内容进行筛选优化,丰富课程开展形式,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例如可将教材文字教学转变为实验联合多媒体学习,临床医学遗传学基础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多媒体教学则将抽象概念转化成实际图像流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在本科教学中也可逐渐引进CBL、pBL教学、遗传病家系调查及模拟化临床咨询等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临床医学与遗传学的紧密联系[8-9]。以新生儿筛查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为例,由讲师帮助学生建立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整体框架,逐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新生儿筛查疾病是这些内容?每种筛查的疾病是通过哪些指标评估?筛查阳性的患儿如何确诊?等。同时适当加入1~2个典型遗传病病例,鼓励学生课后线上查找资料,下一次线上教学进行讨论。在校期间学生需建立扎实的临床医学遗传学理论基础,完善疾病的诊断思维,学会提问及解决问题。考核方式也需要进行调整,在理论知识考核的基础上加入病例讨论、文献查阅能力等内容,促进学生对临床医学遗传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急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K89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2)04-0133-05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公共财富,对其进行保护的实质就是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延续我们祖先的创造力。然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常态下的应急管理,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存在诸多困难。尽管自5·12汶川地震后,基于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政府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急管理问题,但是在非常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急管理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仍十分有限。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急管理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急管理的困境,找出有效的对策,无疑将是相关工作者的责任。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应急管理

1.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1]。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承”,二是“记忆”[2]。所谓“传承”,即通过“传承人”或“接班人”的方式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种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存活与继承的根本途径,也是最为艰难的一种保护方式;所谓“记忆”,即通过文字记载、照片、录音、录像、数字化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记录并长久保存,“记忆”的直接成果便是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档案。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三个阶段[3]:(1)2001年至2003年的启动阶段。2001年5月16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座谈会”,正式启动了“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认证、抢救、保护和研究工程。由于国际、国内规范性法律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谓各异,所以在启动阶段也主要是保护运动的提倡、概念叙述、知识介绍和个别专项讨论。(2)2004年至2005年的启蒙阶段。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此后又陆续颁布了相关的意见和办法,如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第l8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同年1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5年文化部组织开展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评审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进展。(3)2006年至今的深入阶段。2006年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年”,2006年10月25日,文化部了第39号令《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5月14日,文化部《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在此阶段,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无论是其概念、特点、价值,还是保护的具体措施等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2应急管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自“9·11”事件和“非典”事件发生之后,公共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同样,对公共危机事件突发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受到了学者和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5.12汶川地震中损失了众多宝贵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急管理成为学界和政府的紧迫任务。应急管理就是指政府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信息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制定、措施制定、控制协调、经验总结的系统管理过程。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在艺在,人亡艺亡,艺在人身,艺随人走”的特殊特点,传承人群和传承环境的随机性大,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城市化、商业化或政策失误等因素均会影响到存储在当事人、亲历者头脑中的见闻、内幕、知识和技术,容易使在人们毫不察觉的情况下随着传承人的离去而消失。因此,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急管理,不仅能够使得国家文化公共财富得以传承和发扬,而且也是对政府进行全面应急管理最好的诠释。首先,有利于保护国家文化公共财富。以良好的应急体系作为保障,能有效、及时、妥善地处理好潜在的危机、使得在非常态下可能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再次,有利于完善政府进行全面应急管理体系。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急管理对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和潜在风险,有效减少国家文化遗失,增强政府全面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急管理内容与困境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文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8-0214-05

王焯(1979—),女,辽宁社会科学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学、民俗学。(辽宁沈阳110031)

本文为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2009—2010年度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0212)、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管理重大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2010年度重点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9—2010年度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方式和发展方向,历来作为业界普遍探讨和广泛争议的研究问题被提出,静态保护、商业性开发、生产式保护、产业化经营等众多“非遗”保护模式此消彼长。面对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和现代文明的持续挑战,在国家制定的“非遗”保护政策工作经历五年一周期的变革之际,传统与创新的对接,民族与现代的碰撞,由来已久未曾定论的问题仍值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并共同谋求和谐发展。

一、“非遗”产业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非遗”保护目的关键就是“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非遗”归根结底属于文化范畴,创新是保护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趋同于“文化产业化”发展历程,“非遗”是否能够以产业化方式生产和发展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时面对的困惑阶段。20世纪中叶,当法兰克福学派首先提出“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概念的时候,赋予了这个词强烈的批判色彩。他们认为文化产业化导致的批量化、大众化、商业化生产和传播褪掉了艺术品的神圣光环。然而,以美国、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以文化产业的形式大量输出本土文化产品,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润,而且引发了全世界寻求经济发展和文化突围的国家的关注。日本、韩国有效地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产业模式,不仅带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又扩大了民族文化的影响。[2](p36-37)如今,作为目前世界上第一文化产业强国,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3]其文化产业经营总额近几年高达数千亿美元,每年为美国提供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最初的批判理论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严重不符,导致了法兰克福这个理论派别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本雅明及其文化产业理论的诞生,并深刻影响了美国文化产业理论的发展。他认为文化产业的兴起是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文化艺术载体的传播手段进步。他对文化产业兴起所导致的传统经典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在文化理论上给予了积极的认同。[2](p25)现在,作为全球最活跃的产业门类,文化产业在人们的怀疑眼光中已经慢慢成长并进入快速增长期,一跃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对于已经确立为部级“非遗”的项目,产业化所带来的规模化发展是保护的一种途径,而对于那些期望申报部级“非遗”名录的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和准“非遗”项目,产业化便与“非遗”的申报立项制度构成了一组矛盾,尤其是许多“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状况并不理想,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颇具诱惑,在现实面前往往会难以固守传统模式,最终放弃。可见,由于制度引发的“非遗”资源浪费不容忽视。

争议三:产业化的程度、标准、模式众说纷纭。“非遗”文化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其理论和实践皆不成熟。是不是所有项目都可以走上产业化道路?都有能力实现产业化?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就产业规模而言,一些民间艺人、部分“非遗”项目在整合资源基础上,已将产品部分投入市场,并做了初步尝试与积累。虽然政府与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但被动的保护很难阻挡“非遗”在强势文化冲击下的势微势头。就效益产出而言,保护工程投入巨大,而经济产出甚微,数量众多的“非遗”保护全靠政府投入将难以为继。从“非遗”项目整体保护与传承来看,依然缺乏影响力与规模化,尚未真正进入市场的良性循环之中,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也无法满足。从保护濒危程度上看,保护措施依旧滞后,政府协调缺失严重。因此,那些经济潜在价值较好,市场化可能性较高的“非遗”项目,应该走自我图强,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三、“非遗”产业化的标准、分类与原则

(一)标准

“非遗”产业化主要是指从事“非遗”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利用可经营性“非遗”项目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根据

由文化事业单位担任“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情况在国内不乏少数。沈阳市的市直专业艺术院团保护项目即占全市“非遗”项目总量的14%。其中,由于沈阳评剧院一直沿袭拜师学艺的传统,不同流派传人按照不同年代和不同年龄段,呈现“阶梯”传承趋势,不仅确保了“非遗”项目能够传承下去,也为实现“生产性”保护奠定坚实基础。专业文化企事业单位能为文化艺术提供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基础,应该把“非遗”项目作为文化企事业单位新的活力,同时通过财政和人资政策倾斜、商业运作等行为充分调动和发挥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在“非遗”项目市场化进程中事半功倍。

(三)规模生产与运营模式

“非遗”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文化品牌,可有效提升地方文化产业的大众吸引力和文化深度。个别“非遗”项目虽已自发投入市场,但规模效应迟迟未能展现,原因是:第一,项目技艺传承方式单一。如东北古建筑传统地仗油饰彩绘技艺,这是一项早在清朝末年发展完整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民间,这项技艺通常以家族或师徒形式传承。如今,项目保护单位在维持正常运营基础上,正努力摆脱传统手工技艺在传承中的瓶颈禁锢影响,在实现产业化经营方式下,逐步完善技艺传承的保护措施,采取民办教学传徒授艺的形式,面向社会召集弟子进行技艺传习活动。但受社会环境和传授空间的影响与制约,加之出徒周期长,收益低,致使这项技艺一直处于濒危状态,前景不容乐观。第二,资金来源匮乏。单纯依靠政府资助无法促使“非遗”项目实现规模生产,然而,由于项目种类繁多,外来资本的投入也存在较大风险,投资方大都持观望态度。第三,项目保护单位或传承人在市场运作、营销方式方面能力不足。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市场化仅仅是通向产业化的第一步,产业化是生产、销售两个领域的整合。鉴于以上原因,“非遗”产业化必须借助政府、企业、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等多方力量,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规模生产与规范科学的运营模式。

(1)政府搭建集散平台。“首届整理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篇7

【关键词】蓝印非遗进校园探索理论实践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非遗有了新的价值观,渐渐地有更多人自觉关注、宣传、保护非遗。从校内校外分析,如:校外非遗文化有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了非遗研究中心、推荐非遗传承人等;校内举办非遗文艺演出、非遗宣传日活动、非遗讲座、非遗展览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非遗文化逐渐凸显了它的地位。蓝印花布是非遗文化形式之一,它是一项由刻版―上浆―印染―刮浆等一系列过程组成的手工技艺,蓝印花布的教学实施需要学生通过反复直接经验的探索,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学习才能掌握技术;此外它也是一种精神内涵,在实践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人格,宣扬名族文化,进技于道是它的最高境界。

基于“进技”原则的校园非遗传承课外活动方式

为了宣传蓝印文化特色,我校二甲中学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曹晓峰蓝印工作室,将传统蓝印花布的技术直接引入到我校展览室,便于学生直观了解这门技术的操作流程;且曹晓峰老师作为蓝印传承人带领着我们深入到传统艺人的生活,体验蓝印制作的不朽和蓝印成品的魅力,切身体会蓝印文化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艺术家的不断努力实践、探索、创新才能永保物质生命力,才能保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永垂不朽。

学校蓝印社团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于蓝印文化的认知。为了扩大蓝印的影响力,我校将蓝印元素渗透于各个社团和各个活动中,如演讲社团和音乐社团都有代表性的蓝印服饰,美术社团有统一蓝印画本……在艺术节、元旦等节日,举办一些以蓝印为主题的成品展示:如时装t台秀、变脸谱……除了本校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外,上级领导也关注我校并在我校开展相关艺术教育活动,如2016年11月教研室相关领导在我校组织开展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通过互动学习传承发扬蓝印文化,将蓝印文化的传播深入到我们教师群体,切实体现由上至下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视。

基于“进技”原则的校园非遗传承课堂渗透方式

如果说课外侧重于宣传和展示,那么课内更多是实践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播在课堂教学中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必备的理论基础上,逐步探索落入课堂实施,反复实践,传承创新,从量变到质变,实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我们主要以蓝印社团课为主,从部分学生调动整体学生,课程安排较简单轻松,内容形式以扎染和针染为主,鼓励学生学习创新,作品成果效果显著。作品展示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且弥足珍贵的事,我将开始的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学校东门展示栏,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写上制作过程或有何创新之处,然后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其他感兴趣的同学凭此可一进步与以上同学交流学习;定期安排以上学生在学校活动课或课余时间在此做大家的咨询小专家,也可现场提供材料学生做简单教授,由于时间有限设置了限报名和名单登记预约政策……这些活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整体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我便适时将蓝印课程穿插引入课堂,学生自愿学习蓝印技术,配合程度高,课堂氛围轻松有活力。初二学段蓝印教学进入课本课堂,主要是让学生体验蓝印印染制作的全过程,主动探索蓝印制作的各个阶段的盲点和创新点,记录总结应用于备案。如在蓝印刻版阶段,播放一组蓝印连续纹样和剪纸连续纹样,让学生观察两者的异同,最后发现要想保证画面的连续性必须确保物体间有连接点,那是否意味着两者是一样的原理呢?于是我将事先画好刻好的两组纹样(一组蓝印纹样,一组剪纸纹样)做了刮浆演示,学生发现剪纸纹样因为物体间的连接点少,所以在刮浆的过程中会出现积浆和版纸翘边的情况,整个过程结束学生掌握了刻版的原理,从而避免在接下来设计环节学生会忽略一些盲区。此外,我们还对蓝印制作的每个阶段的材料做了尝试,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大胆尝试创新,让学生由衷体会艺术的快乐,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感,萌生对艺术的崇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非遗进校园的效果和意义

蓝印文化的宣传和蓝印教学的探索验证了非遗进校园有其存在的价值。

第一非遗文化融入美术教学,增添了课堂的文化氛围,丰富了教学。在反复实践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在艺术创作中探索如何将非遗传统文化用现代的形式进行展现,学生的创意灵感在课堂讨论、手稿修改过程中不断碰撞激发,从而达到技术与技艺的统一。

第三校园蓝印作品的展示活动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物质的宣扬,更是一种精神的弘p。通过物质载体,让青少年学会欣赏它、尊敬它,进而通过实践探索体会其精神内涵,磨炼学生的意志,影响学生的人格,弘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仕平.浅谈非遗进课堂的“三性”[J].群文天地,2011(2):87-88.

[2]沙志辉、陈潘.浅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工作[J].黑龙江史志,2013(17):303-304.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篇8

【关键词】遗产税;继承;贫富差距;征税成本;阻碍因素

一、现阶段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意义

遗产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在国外也称“死亡税”、“富人税”。该税种最早可追溯至古罗马,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00个国家征收遗产税。考虑到其特有的复杂性,同时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公平、效率、文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征遗产税。(1)完善税制体系与国际接轨。世界上有逾100个国家实行遗产税制度,我国单方面没有开征遗产税,促使我国公民在国外遗产、外国公民在我国的遗产难以按照对等原则,以国际通行的属地原则为基准,行使税收管辖权,损害了国家利益。(2)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遗产税在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过去30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早已超过国际警戒线,有部分民间机构甚至认为当下我国基尼系数已达0.5~0.6,征收遗产税,能够起到减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等作用。(3)增加财政收入。征收遗产税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还可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福利的提高。征收遗产税能够有效引导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4)抑制腐败现象。由于遗产税的征收要求死者死后由继承者向税务机关申报遗产数量与来源,出于减轻后代可能面临财产来源不明的调查,贪官污吏在生前进行腐败的动机会得到适当抑制。

二、现阶段我国开征遗产税的阻碍因素

(1)税源不足。与西方国家国情不同,现阶段我国巨额财富的主要所有者处于中年阶段,距离正常预期死亡期至少还有30年,现阶段我国便开征遗产税从理论上来看税源不甚充足。遗产税的征收极大增加社会成本的同时,短期内却难以取得预期效果。(2)配套措施。由于遗产税征收涉及的对象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既包含了房屋、土地等有形资产,也包含形如有价证券、艺术品、商誉、专利等无形资产,对于遗产本身价值的界定也超出了政府工作职能范围,征收遗产税的成本极大。(3)文化观念。虽然在欧美遗产税由来已久,但是在中国遗产税观念从未大规模普及。由于千百年来“子承父业”的想法根深蒂固,遗产税的征收极易引起纳税人有意识的规避,这一系列的原因将会成为遗产税开征的阻力。(4)既得利益者阻挠。由于现阶段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普及程度较低,尤其对税法意识淡薄,加上公共决策中部分既得利益者混于其中,他们对于遗产税的开征百般阻挠,这使得我国遗产税的开征增加了一定的难度。(5)资本外逃。近年来我国移民海外人数不断增加,遗产税的实施将会诱使部分富人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地把即将要被征税的财产转移至国外安全场所,这会进一步减少国内储蓄,促使投资萎靡,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财产量化困难。由于遗产税课税的对象是遗产所有者去世后留下的所有财产,不仅仅是现金与存款,还包含了各种有形、无形资产。我国现阶段对于个人财产登记和申报制度较不完备,对个人资产监管较弱,有关部门无法较好的确认遗产的数量,更因为不同地区人们的价值标准存在差异而无法对遗产进行准确的评估,若不能客观上量化,这存在催生腐败的可能。(7)法避税制约。由于遗产税的存在,遗产所有者在生前会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方式实行合法避税。

三、现阶段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相应对策

在对现阶段我国开征遗产税的阻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虽然遗产税具有完善社会税制促进与国际接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增加财政收入和抑制社会腐败等积极作用,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对于财产登记不够甚完善、配套措施尚不完备、既得利益者百般阻挠、遗产量化困难等阻碍因素的存在,现阶段我国遗产税的全面开征条件尚不具备,我们认为当下应将工作重心更多的放在遗产税的前期准备工作上。

参考文献

[1]高阳,浅析遗产税在我国难以推行的原因[J].时代金融.2012(3):285

[2]曹世莉陈倩,我国开征遗产税应慎重[J].西部财会.2006(7):24~26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篇9

“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和传承”,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宣传”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宣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指传播。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在不断的传播中,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的困境,寻找出适合其发展的新型传播途径,使这项古老的技艺在不断的传播中,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江津米花糖历史与制作技艺

江津米花糖是重庆著名的特产之一,因其发源地为重庆江津区而得名。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列为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米花糖是江津传统老字号产品,创始于1910年,其前身为炒米糖,由爆成米花的糯米与糖浆混合而成,后由江津太和斋糖杂糖铺的陈汉卿、陈丽泉兄弟改创制而成。

传统的米花糖,以纯手工制作。首先要对所用材料进行分别制作与处理:包括米花糖主要原料阴米的加工制作,多种辅料白糖、饴糖、花生仁、桃仁等的综合制作,标志性香型辅料玫瑰花等的处理制作等,经熬糖、油酥、搅拌、烘干等八道工序制作流程,最后开盆成型、包装成品。江津米花糖制作工艺特殊、流程复杂,每道工序都要求操作规范,周密细致,特别讲求制作工艺的严谨性与精细性。

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江津太和斋陈氏兄弟在炒米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加以改进,将原来的砂炒工艺变更为油酥工艺,用白糖炒米糖代替糖浆改变其糖色,又加入花生,核桃,冰糖,芝麻等辅料增加其口感,在1924年终于制成油酥米花糖这一新食品。这阶段的米花糖生产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效率比较低。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由于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江津米花糖的生产工艺被迫进行了改革。米花糖的生产过程中切割机逐渐投入使用,沿用了几十年的煤灶逐渐变为电灶,手工作坊式生产逐渐被半机械化生产所代替,生产效率有明显提高。

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及商业发展的逐利性,全机械化式生产逐渐进入米花糖生产厂商的视线中,米花糖的生产制作工艺朝着机械化发面发展,生产效率将会有质的提高。米花糖的生产制作由手工作坊式逐渐过渡到机械化生产,科技的进步固然使生产技术显著提高,但也可能导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失传。

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传播困境

1.传播遇冷

非遗项目被人为划分成世界级、部级、省市级乃至区县级等不同级别。这些主客观因素造成了非遗项目的冷热之分,热门项目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在群众中积聚了大量人气,在传播中也最容易吸引眼球;冷门项目则生存状况堪忧,在传播中常遭遇无人问津的窘境。加上我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各项非遗项目无论是在历史、文化、还是在群众欢迎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再加上,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涌现出来各种不同品牌的米花糖,同时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食品越来越多,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于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作为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了一项冷门项目,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往往被忽视。江津米花糖及其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局限于江津地区。

2.传播途径单一

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变得多元,信息传播效率也得到很大提高。但是,目前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渠道主要是报纸、电视等,并未充分利用大众媒体与新兴媒体等多种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也主要表现为新闻报道方面,未采用纪录片、电影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因此目前江津米花糖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都比较单一,不能把江津米花糖深厚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全方位的展现出来,从而不利于其发展与传承。

3.传播受众中年轻受众缺失

由于江津米花糖及其制作技艺的传播仅限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形式。而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传统媒体的受众越来越老龄化,年轻受众大多都更青睐新兴媒体。并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在传播的过程中,年轻受众严重流失。目前江津米花糖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和小孩。对中老年消费者而言,江津米花糖历史悠久,他们长期消费米花糖,对米花糖这种传统的食品有着较深厚的感情。少年儿童是江津米花糖的第二大消费群体,因其香、脆、酥、甜的特点比较符合小孩子的口味。从消费群体中也可看出年轻群体并不是江津米花糖的主流消费者。年轻受众是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坚力量,因此,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在今后的传播过程中,去赢得年轻受众是传承发展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关键。

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传播策略

1.注重整体性传播

王文章先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的表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现了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应当从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承认和肯定。”就像黄仲山在《2013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所说的:“按照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所有的遗产连同它们的生态环境,在大众传播中都应该有一席之地”。江津米花糖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播的过程中同样应有一席之地。

201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该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因此,政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引导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要全盘考虑,将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结合其他非遗项目进行传播,利用各项非遗项目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优势互补,从而使资源发生整合效益。

2.运用多种传播媒介

2011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这就要求大众传播媒体应有宣传、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早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如仲富兰所说:“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人们生活的空间,并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生活环境,即便个人没有使用大众传媒,人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大众传媒和各种现代媒介已广为使用的社会之中。”大众传媒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因此,对于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要充分利用报纸、期刊、电视、广播、户外媒体等大众媒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系列报道。如开设文化遗产类的专题节目、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等。更重要的是利用好当地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进行多样化、重复性传播,从而加深当地人对其的了解与重视,有利于其传承发展。

其次,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离不开新兴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传播不仅需要依赖传统的大众媒体,更离不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新兴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互联网几乎吸收了所以传统媒介包括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集视频、音频于一身,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借助互联网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进行传播,有利于对其全方位的展示与保存,并扩大受众范围,从而更有助于其传承发展。

3.定位年轻受众

目前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受众趋向于老龄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受众才是传承与发展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最终群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以全体民众的认知为前提。因此,传播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要对传播受众进行重新定位,不仅要抓住中老年受众,更要赢得更多的年轻受众,让更多的年轻受众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产生认知。充分利用年轻受众喜爱的新兴媒体,通过新兴媒体并配合多种表现形式,将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对年轻受众进行传播,使他们了解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从而唤起年轻受众对自己家乡、自己民族、自己国家的文化自觉,并使其成为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传承者与守护者。

结语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作为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同样承载着人类文明与智慧,是我们不可缺失的重要财富,它不应该遭到人们的忽视与冷遇,它依然有着其存在的独特意义,它依然值得我们去传播和保护。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篇10

关键词: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现阶段随着我国家具制造业产业化生产模式的逐渐完善,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我国家具制造业中的应用范围逐渐缩小,同时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者也逐渐减少,使我国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陷入窘境,而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新时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已被认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由于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民间的传承方式一直是代代相传、口口相传,这导致当前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相对较少,同时也只有少部分人了解、认识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也是我国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的一个缩影。

一、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正是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也是当前国际上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以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传统表演艺术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与自然界和宇宙有关的知识实践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传统手工艺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立的门类,同时针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

现阶段我国已先后公布了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其中在保护项目名录中包括了我国传统美术类和传统技艺类,而且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是由传统手工技艺制成,说明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差别不打,可以将二者合并统称为传统制造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阶段我国文化部以及相关部门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传统器具制作、传统民居建筑、陶瓷加工、织绣印染、传统造纸、传统雕刻、传统印刷以及传统酿造等传统手工艺,包括上述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文化观念、审美意识、价值认同、历史传承以及口传身授的民间知识等。”从我国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保护任务,这不仅要求我国相关部门以及社会要对现存的传统实木家具进行保护,同时更要对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

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沉积出两种传统文化,物质性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性传统文化,物质性传统文化是有形的文化遗产,传承至今我国留下很多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例如陶瓷、古家具、古建筑以及古书等静态的传统文化。而非物质性传统文化为我国留下了很多活态传统文化遗产,例如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性传统文化一般在表现形式上都是非固态和活态的,正是这些物质性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性传统文化传承至今,为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后的今天留下了无数传统文化瑰宝,让我们这些后人可以通过传统文化见证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繁荣与昌盛。

非物质性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强烈的彰显出非固化与活态性特征,而在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更能体现出这两点特征,因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要受到物质手段变化、社会需求变化以及传承人变化等带来的影响,只有保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固化与活态性特征,才能保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以及不同人文环境下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需求条件下要面临传承性、生产性特征,而在不同时期的人文环境需求条件下要面临变异性、多样性特征,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要面临着发展性、创新性特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上所有特征是保证其传承的前提条件。

三、基于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从我国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保护任务,同时我们通过分析也明确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同时也明确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明确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固化、活态性特征,同时也要明确其传承性、生产性、变异性、多样性、发展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针对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文根据其特征,分别提出基于创作者、掌控者、传承者、销售者以及使用者五个方面的保护措施,力求通过一些措施促进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一)基于创作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累积而成,同时传统手工技艺的创作也是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诞生的基础,更是民间传统手工艺人通过传统手工技艺抒感的寄托方式,所以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保护离不开创作者――人这一基础。现阶段我国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要为传统实木家具制造技艺营造一个适应其发展的文化氛围,同时要求传统实木家具制造技艺的传承不要脱离身口相传这个纽带,这样才能确保传统实木家具制造技艺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二)基于掌控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掌控者的决策、抉择对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掌控者不仅仅是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管理者,同时国家、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都要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掌控者,掌控者要通过实际行动不断唤醒人们对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意识。现阶段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掌控者要发挥好宣传带头作用,让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群体都了解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在掌控者的宣传与引导下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传承及保护意识。

(三)基于传承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传承者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通过传承者才能保证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新时期的延续与发展,所以我国文化部门与地方政府要通过一些政策保证传承者的权益,通过传承者的传播、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行列中,确保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有序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永续传承。

(四)基于销售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销售者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产品在社会广泛传播的重要职责,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产品与市场的中间纽带,所以这要求我国政府、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要规范销售者群体。销售者不仅仅要担负着将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传播、销售的职责,同时更是连接产品制作者与使用者信息沟通的一条重要途经,只有规范好销售者人群才能保证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个文化链条的良性循环。

(五)基于使用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使用者是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直接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促进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新时期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只有使用者不断关注、提出对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的要求,才能使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更好的满足使用者。使用者在获得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后要明确其文化意义,不仅要将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作为一项产品来看待,同时也要将其看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

四、结束语

现阶段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由于当前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对其带来的影响,使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要消逝在历史河流中,所以这不仅要求我国政府、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投入到保护行列中,同时也要求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中,这样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裕平.传统技艺的现存状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文化遗产.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