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十篇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十篇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12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篇1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占总必修学分116分的12.9%,但其中并没有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学分认定的具体的、操作层面的规定,我们进行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的研究尝试。

一、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的作用

通过科学、客观、公正的认定研究性学习学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个性化的发展;引导学生过程与结果并重;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素养;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成果学分认定的主体

由谁来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学分认定,认定的主体由学生个人、学习小组组长、班主任、辅导教师、课题组负责人(同一个研究性题目的学习小组组长),分别按照评价标准评价等级。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三、研究性学习成果学分认定主体的作用

通过细化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学分认定,便于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真正反映出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态度、能力、参与情况、完成情况。不仅能使学生本人对自身学习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与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反思及收获、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的作为等方面有更加清楚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学生小组评价、班主任评价、辅导教师评价、课题组评价等方面从侧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小组其他同学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对小组研究性学习或合作学习的参与程度,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作贡献等;能体现出学生是否敢于质疑和提出问题,是否有勇于探究或创新精神;反映出学生解答课堂问题、完成作业、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实验及实验报告等情况。

四、研究性学习成果学分认定评价标准

1.优秀

有明确的选题目的,有完整的开题报告、活动记录、结题报告,参加了开题、结题,研究性成果真实,结论可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良好

有明确的选题目的,有比较完整的开题报告、活动记录、结题报告,参加了开题、结题,研究性成果真实,结论可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合格

有选题目的,开题报告、活动记录、结题报告不够完整,参加了开题、结题,有研究性成果(结论)。

4.不合格

有研究性题目,没有完整的开题报告、活动记录、结题报告,没有参加开题、结题,没有形成研究性成果(结论)。

五、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评价

1.个人评价

对自己研究性学习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与主动参与的程度、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敢于质疑和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或有创新精神,实验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学习后的收获和反思等方面做出自我评价。

2.学生小组评价

以日常授课时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本小组内各成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与小组其他同学的合作精神、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对小组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所作的贡献等方面相互作出评价,由组长评定等级。

3.班主任评价

班主任、课代表和学习小组组长对该成员在研究性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对所承担工作的完成情况、与小组其他同学的合作精神、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对小组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所作的贡献等方面作出评价,最后由班主任评定等级。

4.辅导教师评价

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合作、团队精神,敢于质疑和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或有创新精神,解答课堂问题,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完成作业,实验及实验报告等情况作出评价,由辅导教师评定等级。

5.课题组评价

研究性课题以同班或同一类课题或同一老师指导的学生建立QQ群,老师、学生在群内互相交流指导、共享群内资源、提交开题报告、活动记录、结题报告,评价研究性学习成果,开辟新的学习展示交流评价途径,由课题负责人评定等级。

六、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

考虑到学生在高三进行高考复习,时间紧张,我们用高一、高二两年四个学期的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每学期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的研究,第一个研究性课题占3个学分(考虑到学生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各方面不太熟悉),剩下的三个研究性课题每个占4学分,共计15学分。

1.研究性课题学分认定

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交流后,学生个人、学习小组组长、班主任、辅导教师、课题组负责人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主体至少有三个评价都在合格等次及以上的,认定该研究性学习成果获得该学段的学分,计4分(第一个课题计3分),反之,按照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至少有三个评价为不合格,该成果计2分,建议学生重新选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或按照要求重做该课题。

2.获奖研究性成果学分认定

高中学习期间研究性学习成果获得教育部门主管的各类比赛的奖励,或研究的成果被县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用,或各种竞赛获奖的作品如科技创新大赛、影像节大赛、多媒体大奖赛、中小学电脑大赛等获县级以上奖励的作品的主持学生及参与学生,或发表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凭获奖证书或发表作品原件,直接获得该学段的研究性学习学分。

总之,通过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便于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更加翔实、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态度、能力、参与情况、完成情况,也便于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教基\[2003\]6号.2001.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篇2

论文摘要: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选题内容广泛,研究方法多样,研究过程趣味性强,研究结果有实用价值。笔者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例,提出了提高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应用问题并解决问题。目前,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许多中学教学改革的热点。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研究性学习活动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一、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认识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我们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的基础和前提。

1.选题内容的广泛性

地理是一门涉及范围广泛的学科,研究的内容从自然现象到人文。地理学科的特点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可以从气象气候、土壤植被、地貌等方面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课题[1]。

2.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不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利用网络、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咨询专家、实验分析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

3.研究过程的趣味性

地理课程充满着自然奥秘和科学情趣,研究性学习就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探究。在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有的学生在观察水循环时,看到浓密的乌云瞬间变成倾盆大雨,雨水又通过小河流向大海,高兴地跳跃惊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4.研究结果的实用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选择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如环境污染、节约用水等问题,研究结果可以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如有的学生在节约用水的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简单的雨水收集管道,将搜集的雨水用来浇灌花草,非常具有实用价值。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达到学以致用。

二、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的途径

2008~2009学年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以“福州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研究”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因此在很多方面有了提高。结合这次实践活动,总结出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的一些途径,供参考。

1.选题要恰当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同时要与社会现实,周边的生活环境结合,尽量让学生研究熟悉的环境,这样既可以降低研究的难度,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们选择“福州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研究”为主题,一是这一课题与课本知识“地球上的水”联系紧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二是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是大家身边常见的问题,贴近生活,学生容易产生兴趣,也便于学生观察、研究。

2.目标要明确

研究性学习要想取得预计效果,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本次研究性学习,从总体上有三个层面的目标,一是加强学生对水循环和水资源保护等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二是从情感价值上讲,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2];三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方式要灵活

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不规则的、活跃的、主动的获取知识的方法。本课题在调查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拍照、走访专家、调查问卷、实验分析等手段认识问题;在解决问题阶段,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全班讨论;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的教学方式,体现获取知识途径的多元化和灵活性。

4.组织要严谨

为了保证这次研究性活动的质量,特制订了详细的计划。把整个研究活动划分成三个阶段:

(1)选题分组阶段:时间为期一个月,这个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动员,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撰写研究开题报告,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

(2)研究实施阶段:时间为期五个月,各小组有步骤地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组长每个阶段向老师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并进行阶段性小节。

(3)成果展示论文答辩阶段:课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调查报告、撰写小论文或小发明、小制作,举行成果交流会,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三、结语

研究性学习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也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3]。科学、合理地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要认清不同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特性,按照学科的性质确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制订严谨的研究活动计划,才能使研究性学习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研究性学习目前仍然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志.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实施[D].首都师范大学.2005.

[2]高晓华.论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7).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篇3

论文摘要:为解决基础教育领域严重缺乏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问题,本文以河北民族师范学校为例结合地方高师院校及学生的特点,对在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初步的实践。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研究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缺乏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构建起高师院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育学》是高师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选择该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影响到更大范围内的师范生,促使各学科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为将来任教奠定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界定

一般人们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广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狭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是为充分展开“研究性学习方式”所提供的有计划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机会。

本研究中,笔者将高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社会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去建构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一)研究性学习前期准备

学生们由于长期处于接受式学习的思维定式中,所以在首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时,很可能会表现出困惑、茫然和无所适从。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需要通过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作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实施过程和方法

第一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职责分工。

课题研究组人数一般以4~8人为宜,便于合作与集中。组员在小组中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负责不同的研究任务,此外还要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例如,负责记录研究进展和活动情况的“记录员”、负责小组与教师以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的“联络员”等等。

第二阶段: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指导学生要注意选择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这是学生选择既有价值又适合自己的课题的必要条件。

第三阶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制订的是否合理决定了课题研究效率的高低。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的名称、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实施步骤与进度、成果的表达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课题内容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

第四阶段:进行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小组,所有课题小组参加。第一步由小组汇报:课题的由来、课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第二步由评审小组和全班学生对其开题报告提出质疑,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答辩;第三步是评审小组评议,综合各方意见,决定能否开题;第四步是向各组提供修改意见,组织学生丰富和完善其研究方案。

第五阶段:小组实施课题研究。

在本阶段,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方案,使课题得以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调查、走访专家和有经验的实际工作者等方法收集相关方面的教育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信息的真伪,识别信息的价值;将资料整理、归纳,使其条理化、逻辑化;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六阶段:成果交流,结题报告。

学生将本组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课题研究报告发表在网上,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审,同时,各组可以在对别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和评论中进行充分交流。

在成果交流之后,召开结题报告会。由每组汇报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简要汇报开题后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研究中的体验与收获。

(三)总结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意图能否实现。对高师院校学生实施教育学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应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视角化、评价全程性、评价激励性原则,在研究性学习的前、中、后期进行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2]金建生.研究性学习理论及实施模式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篇4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200-02

一、前言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给思想政治课改革带来了理念上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对于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性学习概念及特点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

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从所学内容或社会问题中选择研究课题,主动学习并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探索和创新意识,强调学习的实践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1]。通过这种探究式学习,学生会形成自发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性学习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是以问题或课题作为载体,超越学生学科体系的研究活动。它包括三个步骤:发现问题、确定课题、研究课题,需要学生自发地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确立要研究的课题,然后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研究和学习。所以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其次,研究性学习是围绕探究展开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价值观发展有促进作用。具体的研究过程包括观察、访谈、数据测量、分析归纳、制订计划、请教专家、撰写报告等过程。通过这些探索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开放式环境中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最后,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过程、学生经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上,研究性学习更重视过程和经验、过程中的科学态度以及创造精神。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研究性学习是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传统思想政治课偏向理论灌输,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明显具有说教性质,不利于学生接受和学以致用。研究性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权威性,鼓励学生自主自发地学习和探索,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其次,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社会经验选择所研究的问题,围绕课题进行探索和实践,完成课题研究,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研究性学习可以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主要包括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等内容。首先,从教材范围来看,高职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思想讲的是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在我国新民主革命与建设及发展中的情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主要论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的时代性,联系当前我国发展实际情况选择研究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其次,高职思想政治课有很强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继承和发扬两个方面,一方面应继承马克思主义观点,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中应创新应用,用发展的眼光解决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策略

(一)确定研究问题

自发寻找研究课题,培养兴趣,开阔视野,挖掘学习潜力,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的更高追求。研究性学习以课题为载体,高职思想政治课的课题可由学生发现并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指定,还可以选择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抑或将思想政治课中的已知论点作为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再发现,也可以是社会职业实践方面遇到的问题。同时,其研究问题还可以是思想政治学科体系内的问题和跨学科问题。所以,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主动观察发现思想政治学科中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其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疑惑和问题。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研究跨学科问题,利用多种视角研究思想政治问题[3]。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教育价值、现实意义和具备可行性的问题作为课题。教师的作用不是给学生指出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发现并找出问题,通过实践研究解决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的培养比单纯地找到问题答案更加重要。这种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系统性,有利于加强历史和现实之间、课程和生活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小组学习,在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心理学中的合作原则,利用人际关系对认知的促进功能,按照不同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分组时,教师应介入指导,以协调小组的组合方式和规模大小。

分组原则包括:按照兴趣分组,按特长分组,小组规模应适中。按照兴趣分组是指将兴趣爱好差不多的学生分在一组,让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有利于后续合作。反之,如果小组成员兴趣迥异,容易出现矛盾,不利于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研究方法、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所以小组成员应在特长上互补,按照特长进行分工研究,这有利于出成果[5]。小组规模最好控制在6人左右,各负其责,有收集资料、调查研究、资料处理和成果展示等,合作完成研究性学习。

(三)收集资料,提取观点

确定好小组研究课题后,首先,教师应安排各小组写出书面计划和组员任务安排,对其进行批改,对活动人员、地点、方式和目标给予引导,确定研究方案,开始收集资料。其次,引导小组围绕课题收集资料,或者阅读图书资料,或者进行网络搜索,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基于此形成解决方案。再次,组织学生讨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和所遇问题。教师应将一些重要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全班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不要打断学生,不应着急评价。在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了解他人的思维模式和视角。最后,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通过课堂讨论和设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四)研究成果展示

研究成果展示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甄别,去伪存真,抽丝剥茧地总结研究成果,并将其撰写成报告。然后,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研究成果[7],正确对待学生的研究成果,肯定其劳动和付出,不管结论是否正确和成熟,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努力。

之后,组织学生答辩。答辩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十分重要。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告知学生答辩程序,在每个小组中选择一位主讲人,向大家解释研究过程和成果。在答辩时,小组成员对教师或学生的提问现场答辩。在答辩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让他们充满信心,仔细听清楚所提问题,给予详细回答,避免因紧张出现离题万里的现象。

(五)考核评价

评价对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评价方式对教学活动有着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一般采用自评和互评以及成果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价。而在思想政治课传统评价模式下,学生是评价对象,处在被动地位,评价目标不明确,让学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活动,实现自评和互评的结合。

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小组组长应做好研究性学习记录,记录研究进展、成员参与情况和心得体会。组员研究性学习记录主要包括团队任务、完成情况和心得体会。这些记录是最终评价的依据。同时,教师可以制定评价表和考核表。

(六)建立相应的组织保障机制

组织保障是确保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改革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核心。学校应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入手,建立相应的组织保障机制,成立管理小组,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和设备利用、过程落实、实施检查等各项工作的统筹安排,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七)建立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联动机制

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是系统工程,如果高职院校各部门孤立运行,则无法实现。所以,高职院校应建立思想政治课教改小组,建立思想政治课教改联动机制,协调学校各部门和人员,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支持思想政治课的研究性学习改革。首先,建立由党委和院系等组织为主的教改小组,对于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进行统一领导。其次,建立由宣传部、教务处、院系团委、学工部、思想政治课教师组成的研究性学习联动机制,建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制度,包括研究性学习制度及课程管理和教学过程的监管、评估等。

参考文献:

[1]陈余芳.研究性学习在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价值与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2(17):112-115.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篇5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研究性学习要求"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模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里所要提出的问题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选题中必须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题,充分发挥思维的发散性和开放性。教师可提出一些参考课题。同时,在选题时应注重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水平,选择的课题必须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各模块的教学要求,可以分别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以下几类课题,供学生选题时参考:

(一)知识研究性课题:这是研究性课题的最低层次,学生在学到某一方面知识后,进一步拓宽学习范围。

1、"画图"教学课题:如何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色彩在表现各种不同内容"画图"时的作用等课题。在完成此类课题时,就提倡选择不同的软件进行研究和学习,如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金山画王"等软件。

2、文字输入和处理教学课题:怎样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写作文;怎样制作成绩表、课程表等各种表格;怎样编写知识小报等。在研究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软件的横向比较,以应用为目的选择不同的软件进行学习。所采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可以是;写字板、word、wps2000等。

3、多媒体制作:如何做课件,如何利用幻灯片组织班队会等课题。

(二)知识综合性课题:综合性课题,是指把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于学科学习中,综合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将多学科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中,在解决综合问题时培养学生把信息技术应于学习生活中的能力。例如,在科学课中,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探索动物的进化、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等课题。研究这些课题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多种媒体,解决各学科中的研究性课题,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以上课题只是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课题,可以作为学生选题的参考,在一定基础上更要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研究性学习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其中合作学习占重要地位。由于研究性学习面临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需要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也能培养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要求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共同制定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共同研究并总结研究成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是一个建议者、倾听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例如,在画图和文字处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对不同画图软件和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实现功能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教师再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学习的面更广了,在小组学习中还培养了协作学习的能力。

在研究性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层次性,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建议学生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篇6

【关键词】初中政治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课程改革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并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为此,笔者对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分层指导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

我们的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为此,研究性学习必须贯彻分层指导的原则。研究性学习不应是优秀生的专利,一些后进生也应参与进来。教师心中应装着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实施有差异的研究性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后进生”,让他们在探究中得到认知上的发展,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自信。由于学生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可实施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可自行组织小组,自行分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在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中,既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也可以利用学生间的相互协作、相互交流,使其优势互补。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借鉴学习好的学生的策略,以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前不久报纸刊登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对可口可乐公司侵权一事提讼,要求该公司赔偿其精神损失费一元并登报道歉。学生对这起“一元钱官司”存在不同的看法。我便因势利导,以打“一元钱的官司是否值得”为题,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学生按所持观点进行分组,每组又定出四位辩手。在教师的策划下,每方辩手中都有一名成绩一般的同学,没有作为辩手的同学必须在自由辩论中发言,否则该组将被扣分。经过一周的精心准备,辩论进行得精采纷呈,学生将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内化为自己的观点,从法律、道德、社会等多角度加以阐述,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充分发扬了团队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放式研究与校本课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

开放式的研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活动过程中基本是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与途径去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师较少干预。校本课程则适应了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通过亲身实践,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从而为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我校开设了“生活教育与生活科普”校本课程研究,校本课程学习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针对学生追求名牌、讲究个性化的现状,我开设了一堂“穿出青春风采”的研究课。我将课题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设计研究内容,教师仅仅提出一些建议。在最后的研究成果汇报课上,学生针对中学生是否应该穿名牌服装、讲究个性化等问题,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伦理道德等方面,辩证地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许多令人信服的精辟见解。

3变革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不是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研究过程。因此,变革传统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重过程轻结果,重在看学生是否按科学规律掌握了调查研究、科学探索的方法。重过程、重参与,把学生平时的表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测评。从教学评价看,主要做法可分为两种形式:

4.1评价研究成果的质量。如课题研究选题的科学性、可行性、新颖性、研究过程的严谨性,小论文、调查报告完成的质量等等。对成果的质量一般采取打分或评价的形式。

4.2评价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质量。对学生参与程度的评价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评语及颁发纪念品等形式。

参考文献

1黄德江.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10.55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篇7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形成型研究性学习;应用型研究性学习;巧学活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小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正好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分成形成型研究性学习,应用型研究性学习等等。

数学新知识、新概念的学习与形成如果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具体经验很接近,即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如:小数乘法的学习。学生已有整数乘法运算的知识与技能,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在整数乘法中,因数扩大或缩小和积扩大或缩之间的倍数关系,那么如果小数因数去掉小数点变成整数后计算得到的积和原来的积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思考研究。经过多题的比较研究,学生可明白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如果小数乘法变成整数乘法来计算,积扩大了若干倍,要恢复成原来的积,只要把扩大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即可。我们继续可引导学生去观察: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联系,找找规律,找找原因,学生就能得到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再如: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给出一个三角形图形,请学生量量算算它的面积大小,学生可能会用各种方法来试图计算它的面积大小,如用画方格的方法等。教师可以再给出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让学生想办法,看能不能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用画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出其中一个的面积。能不能用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试一试,学生经过讨论、试验,会试图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并会发现这样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并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就是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虽然拼的方法不同但计算的结果都一样,这样就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象这类举不胜举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概念的形成性学习材料,都可以作为新课改小学数学形成型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过去,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知识与技能形成性的研究性学习,而新课改更重视另一种更重要的研究性学习,即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或应用型的研究性学习。以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数学习题的知识功能较重视,而新课改更重视对它的教育功能。

如学习了因数与倍数知识后,可以出这样一道题,既是60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的数有哪些?学生是这样做的:

60的因数有:123456101215203060

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5460……

符合题意的数有:6123060

这样就把因数与倍数这样一个数学知识巧学活用了。

当然这部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并不是每个学生每一次都能得出研究的结果,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既然研究性学习这么重要,是否就完美无缺呢?是否就不再要接受性学习了?不是的,研究性学习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第一,通过研究性学习来掌握知识,效率较低。第二,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第三,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不能实践操作的,就不能建立有效的假设,那么研究的结果就变成一种盲目乱猜,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第四,一个人不可能只凭发现、研究去学习,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任何研究都是不现实的。

接受性学习也有其优点与局限,其优点表现为它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达到系统化;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另外接受性学习对教育设施的要求较低,成本低,经济易行。但接受性学习也有其缺陷:首先,对于低年级儿童,接受学习受到很大限制,因为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只依赖于自己的具体经验。中、高年级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要自己的具体经验为依据。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光靠接受性学习是不够的;其次,接受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在新课改下的创新精神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综上所述:新课改小学数学的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没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其效率必然是很低下的,学生只能盲目地、机械地进行“试误”式的研究。而有效的研究性学习赖以发生的知识基础从何而来呢,可以来自接受性学习,也可以来自研究性学习,但主要的是来自接受性学习。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也是促进接受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接受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具体经验作支柱,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具体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性学习又是接受性学习的基础。再者,在研究学习中要运用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包括接受学习中获得知识,通过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而使知识及其运用策略得到巩固并获得新的理解。同时,研究性学习在使学生掌握科学发现,探究方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概括性知识的必要途径。显然,这些作用都是接受性学习所不能替代的。总之,学校教学应以接受学习与研究学习并存,并随教育层次的变化相应地有所变化。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从接受走向研究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教学的材料等具体条件,选择教学方式,才是真正适应新教学改革的需要,才是学生学习的好方法。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如教师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新春佳节就要到了,很多人都忙着准备过节的新衣服。假设你和妈妈到一家专卖店买鞋,结果被告知适合自己的鞋子共有20双,已经售出了12双,那么还剩余多少双鞋子供你选择?”这样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我们也准备派学生参加,共组织20名学生参赛,12名女同学和8名男同学,在仅有12根跳绳的条件下,在训练中应如何分配呢?”教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是优化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不仅是教学,还要时刻牢记育人的神圣职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不断增强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水平。

二、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选择适宜学生学习的内容

三、选用灵活多变的研究性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教学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无需像制造产品那样要求十分精确,而需要使研究性学习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强化有赖于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影响教师实现小学数学研究性教学目标的因素主要有学生、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教学时间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因素。因此,教师需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在研究性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能够根据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及教学效果做出及时调整,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他们的思想和想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特点及时地改变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及探究能力,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由于受到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时间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时地改变研究性教学策略,确保教学任务能够如期完成。如在班级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调整学生座位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听教师讲课,也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此外,教师还要重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水平,这对提高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效率意义重大。总之,教师要切实做好学生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的组织、引导、指导及评价工作,根据各种影响因素及时有效地调整研究性教学策略,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供保障。

四、创设研究性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具有好奇心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广阔的研究性学习空间,使学生从静态的学习转变为动态的学习,这既符合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又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如小学生对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很难弄明白。教师为使小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问题,可让学生4人一组,从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中任意选取出几个,拼成长方形,记下它的长、宽和面积的数据。要求每组至少拼成5个大小或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记录的数据,可以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是长乘以宽。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不再感到长方形的公式难以理解,而感觉到公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研究性学习,让整个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和热闹,学习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篇9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新课程;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9-0032-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1高中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之一。[1]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要相信并依靠学生,将可以交付给学生的认知任务先交付给学生,然后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进行大量活动,在活动中自行感悟获取知识,发展学习天性,开发学习潜能,实现“学大于教”的目标。[2]

高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与实验技能。因此,在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需采取多种策略唤醒并整合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体会和自主开展研究性活动,提升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目前高中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1)不理解“为什么高中阶段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是什么?”;(2)不清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步骤”;(3)缺乏有效的研究策略,缺乏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评价、反思和总结的意识与方法。

2.2学生对自我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1)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确定合适的研究课题。(2)研究动机不足,遇到困难,缺乏恒心与毅力。

3促进高中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3.1开展研究性学习前,进行必要的课程知识辅导

(1)以讲座形式介绍研究性学习

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四个阶段(确定课题、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得出结论)。然后针对上述四个阶段,老师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如何选择合理的研究课题、如何进行资料搜集、如何制定实验计划等等。同时,介绍科学研究中如何开展调查,包括问卷的设计、数据的处理、调查结论对实验的启发等等。

(2)以优秀论文作为学习范例

推荐若干优秀论文供学生借鉴与学习,如:

①以实验法、访谈法为主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生活中食用盐种类的调查及“真盐”与“假盐”的辨别方法研究》。

②以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为主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垃圾分类回收在广州的调查报告及分解有机垃圾的实验报告》。

③以定量实验、对比实验法为主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案例――《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的测定》。

3.2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多向交流,反复磨合,落实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在这四个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研究历程常常是一种螺旋式的推进。譬如,学生在搜集了资料后会发现自己的题目不太适合研究,因此会对研究的课题进行更改;又如,学生在开展研究后,得出结论的同时又生长出新的探究点,因此又会开展新一轮的深入研究。在这个反复磨合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维持学生的探究热情,及时进行探究的指导,使学生获得反馈与自我调整,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

(1)尊重学生的兴趣,允许学生尝试,鼓励组员相互沟通与协作。

[案例1]在第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上,×××等同学初步确定他们的研究课题是“验证零度可口可乐是否真的不含糖”;但经过一周的资料搜集后,该小组的研究课题却变为了“验证果粒奶优的营养成分”;然而,在真正进行实验研究的那天,该小组的研究课题变为了“验证茶叶中是否含有咖啡因”。

老师询问学生为何否决“零度可口可乐”的方案,学生认为在搜集资料时,无法找到合适的检验方法,所以否决该题目。

关于“验证果粒奶优的营养成分”的方案,学生则认为该实验方案较容易,所以决定采用,其中实验内容包括验证果粒奶优中是否含维生素C、蛋白质、还原糖等。

至于后来为什么采用“验证茶叶中是否含有咖啡因”的方案,那是因为小组组长认为“果粒奶优”的方案技术含量太低了,希望换成这个课题,于是小组成员与组长产生了分歧,在组长的协调下大家决定尝试一下。

最后,该小组经历了两天的蒸煮茶叶等实验,制得了少许的白色粉末,学生估计这是咖啡因,但苦于没有更好的仪器验证咖啡因的成分,所以经组员讨论,该小组重新进行了关于“验证果粒奶优的营养成分”的实验。

[反思]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选题的权利,不能包办或代办,否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最重要收获不在于研究是否有成果,而是让学生能够体会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掌握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为了提升“验证果粒奶优的营养成分”研究课题的内在价值,老师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发现果粒奶优与娃哈哈营养快线是同一类乳酸饮品,于是,建议学生在做实验时可以用纯牛奶、营养快线、果粒奶优进行对比实验,比较三者的营养成分差别,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更多的对比信息。

(2)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要做学生的拐杖,但不做学生的字典。

[案例2]×××等同学的研究课题是“关于营养盐的研究”,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对铁强化盐的评价是:“那盐的颜色怎么有点黄呀?”对钙强化盐的评价是:“好夸张,溶液pH显强碱性喔!”

学生1:为什么铁强化盐显黄色的?

教师:那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2:Fe2+被氧化为Fe3+吗?

教师:你们查一下资料看看吧。

学生1:补铁是指人体吸收Fe3+还是Fe2+呢?

教师:以前好像有学生做过铁强化盐的研究,你们去中国化学课程网的学生频道查一下。

学生2:钙强化盐溶液为什么显强碱性?

教师:强碱性意味着有腐蚀性,为什么还作为营养盐呢?你们去查一下,而且还要查一下使用钙强化盐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

[反思]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与进步的阵地,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助手,而不是学生的百宝袋,学生需要的是从教师那里获取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研究内容的相关知识。因此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课本等资源分析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评价、调控能力。

在第二天的课后,该组同学告诉老师他在网上找到答案了。补铁最好是让人体吸收Fe2+,因为铁强化盐易被氧化为Fe3+,所以其补铁效率较低。钙强化盐中因含有活性钙,所以其水溶液显碱性,因此,胃酸过少的老人家及婴幼儿不适宜食用钙强化盐。

(3)引导学生掌握对比实验的要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对比实验易于让学生找出物质间的差异,提升研究报告的价值。因此,让学生把握基本的空白对照实验的意义、实验过程中外界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化学试剂的用量如何控制、对比实验中的“同”与“异”的因素等问题,对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十分有帮助。

[案例3]××等同学研究的课题是“方便面是否真的没营养?”,他们对某品牌方便面的三包调味包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调味包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于是,他们写出了研究论文证明“方便面是有营养的”。

[反思]学生在进行研究时,易出现研究目的不清,妄下结论的情况。如该小组的研究对象是方便面,但实际研究对象却变成了方便面的调味包,以“检验调味包是否有营养”来证明“方便面是否有营养”,这个命题显然不合理。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笔者根据与学生的访谈得知,学生认为方便面必然含有淀粉,所以认为没有研究的价值,“方便面有营养”应来源于调味包中还含有其它的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C、脂肪等,所以在实验中选取了调味包作为研究对象。

这反映出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忽略了量的问题。“有”不等于“含量多”,更不等于方便面的营养成分高于其它粮食。因此,老师引导学生调整课题的研究方向,因为“是否有营养”无法从定性的实验中简单推断。笔者引导学生选取同类食物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它快食面调味包、味精等与康师傅快食面的调味包作比较,分析康师傅快食面的调味包是否在营养成分种类上优胜于传统的调味包或味精。学生的研究课题最终改为“方便面的调料剂与味精间的营养对比”。

[案例4]笔者与研究“果粒奶优的营养成分”的研究小组成员的对话:

教师:你们用果粒奶优与纯牛奶做对比实验,是否有点不妥?果粒奶优是乳酸饮料。而且你们的初步研究成果显示,纯牛奶含蛋白质,果粒奶优不含蛋白质,这是真的吗?可口可乐公司推颂果粒奶优中含有大量乳清蛋白。

学生1:我们敢于权威嘛!

教师:你们是不是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好试剂用量呀?

学生2:怎么会呢?老师,我们有注意用量的。

教师:你们还是再重复做一次实验吧。

学生2:好,我们明天再去做一下实验。

教师:还有,听说可口可乐公司是为了打击娃哈哈集团的营养快线在乳酸饮料市场上80%的占有率才推出果粒奶优的,它的优势应是果粒奶优含水果颗粒,你们参照的对象是否还应引入娃哈哈的营养快线?

学生1:那我们的调查与实验研究就以这两个竞争对手来作对比吧。

在研究性学习中,引入对比实验,有助于学生找出题目的社会价值与闪光点,提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看问题的目光变得更客观一点、更实证一点。

(4)融合课本知识,拓宽学生的研究空间

老师若能让学生自主整合他们所具备的知识,那么学生的研究空间就会广阔多了。

[案例5]×××等同学研究“珍珠奶茶的成分”。对于这个课题,笔者开始是不太看好的,因为检验奶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奶精等成分,是十分麻烦的事情。然而,该小组学生根据生物课本中关于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了解到可用苏丹红iii检测蛋白质;其次,设计实验对比牛奶与奶精的成分有何不同,发现奶精内含有淀粉,而牛奶中不含淀粉;于是,该小组取样四种来自不同饮食店的奶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样品中是否含有淀粉,从而间接分析出样品中是否含有奶精;而且,学生还以自制奶茶作为对比实验,分别用奶精+红茶、牛奶+红茶、奶粉+红茶进行对比,发现市面上售卖的奶茶颜色与奶精+红茶的样品颜色极相似;最后,学生还检验了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是否含有淀粉,以及尝试检验奶茶中是否含有工业氯化镁。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的支持不仅仅来源于物质与知识上的支持,还要有一定的耐性,让学生好好思考自己的研究计划与方案,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探索精神。

3.3开展研究性学习后,向优秀论文学习,形成研究成果

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往往存在如下的不足:

(1)条理不清。虽然学生完成了实验,但多个实验之间的关系未能理清,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总是混在一起,用一两段话来表述。

(2)研究方法单一。只呈现了实验法得到的基本结论,未能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

(3)未能提升课题的社会价值。如研究奶茶的学习小组,在开始时只是着眼于研究奶茶的成分,但对于为什么青少年热衷于饮用奶茶的研究不足,因此笔者建议该小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其研究成果在学校书写了一份倡议书。

(4)未能记录研究性学习中的收获。如学生在采访中的日记、实验中的札记、个人感受等等。

(5)引用网上的摘抄内容十分多,阐述个人成果的内容十分少。因此,在论文撰写中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总结搜集的资料。

针对上述不足,笔者采取了以下策略:

(1)要求学生向优秀论文学习,学习优秀论文的内容布局,文字措词,段落体例等。

(2)老师对论文中不足之处用红笔指出,并对学生论文进行面批,以文字形式把意见写在学生的论文草稿上,供学生课后详细分析。

(3)表扬学生在每次修改论文后的进步与论文闪光点,让学生体会论文撰写中需做到纲举目张并逐步提高。

4实施成效

自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笔者先后三次在校内高一、高二年级开展关于“食品中的化学”的研究性学习,×××等同学的《关于对“地下工场”里的白果加工情况的调查与研究》获第八届广州市“我与化学”比赛一等奖;×××等同学的《珍珠奶茶成分研究报告》获第十届广州市“我与化学”比赛二等奖,并刊登于《少年发明与创造・中学》第180期上。

近一年来,该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升了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009年9月,笔者任教的高一(4)班各科成绩较差,尤其是数理化三科。自从有两个来自四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关于“奶茶”与“山楂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后,在班内带动了不少同学来参加化学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渐高涨,化学成绩有大幅度提升。在期末测试中,该班的化学平均成绩从年级第十四名升至第八名,而且化学也成了他们骄傲的优势学科之一。

不少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感想中认为获益良多。如×××同学总结到“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我获益匪浅:朋友多了,动手动脑能力强了,实验严谨了,更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这都要谢谢我的指导老师和我的队友”。如×××同学写道“在这次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虽然耗用了时间,影响了我们的作息时间与课业,但我们没有后悔,因为它使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锻炼了我们的各种能力,帮助我们从课堂走向社会,有利于我们今后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8~64.

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篇10

1、研究性学习对研究性学习的广义理解,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具体而言,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而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从专业领域中发现问题、选择研究主题,并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活动获取、应用知识,形成理念,提高技能,并最终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探索性、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过程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由于研究性学习具有的特点,旅游课程教学中已经有许多采用这种学习方法进行课程教学的成功案例,也积累了充足的研究性教学的经验。这为旅游市场营销学进行研究性教学设计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旅游定性研究定性方法,是指不使用任何定量标准和技术的社会研究方法。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定性研究比定量研究更加注重词语。内容分析(contentanalysis)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最为重要的资料分析方法,通过深入剖析研究对象的内容,并经客观、系统、量化分析后,透过现象揭示其内容所含的隐性本质,并进一步给予相应预测的科学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具体是把用言语表示的非数量化资料转换为用数量表示的资料,其研究资料可以是研究文献、实验记录、访谈记录和观察记录等,基本做法是按照一定的类别对各种形态的资料进行系统评判、分类、记录和分析。这种方法最早萌生于新闻界,由于其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旅游领域的研究中。目前的旅游营销研究中,从网络收集定性研究的资料,并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从而得出于旅游市场营销有益的研究已不在少数。如朱峰等(2006)把网络文字作为定性数据进行收集,对e龙网友评价进行文本分析,研究了饭店的服务及消费者的行为;周永广等(2007)利用携程网游客点评数据对游客满意度进行了分析。正是基于学者对于旅游定性研究方法中网络资料收集,及对网络资料进行文本分析方法的深入认识及经验总结,为将旅游定性研究运用在旅游市场营销调研,提供了完善的体系方法,使其可以在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实践中顺利实现。

二、旅游定性研究在旅游市场营销学研究性学习中的设计

在《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市场调研”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课本上虽然提及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可是以往的学习重点和实践重点多在问卷调查部分,而对定性研究及其方法多有忽略。另外,在市场营销的实践中,来自海量网络文本的内容与数字同样可以提供反应市场状况的有效信息,且对网络文本进行分析具有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的调查优势。基于此,笔者在对用于定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方法加以介绍后,会提出几个问题,随后让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文。

1、实施步骤(1)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设立“旅游市场调查”的情境,在对市场调查与文本分析知识内容进行铺垫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已经掌握的旅游市场营销知识和业已具备的营销经验,经过讨论诱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最终确定了“秦岭旅游安全事故”、“西安景点游客评价”“、西安星级酒店游客满意度”三个研究题目,供学生进行选择。(2)建立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在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特长、个性特征及性别等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小组,组内成员的各项条件最好存在差异并形成互补,每组人数控制在5-6人,并由学生自行推选小组长1名,负责控制和调整研究进度,及为组员合理分配研究任务。(3)研究的实施。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研究时间,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在研究过程中还应给予学生操作方法和利用社会资源的指导。适当引导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交流和研究,并协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在本课程中,笔者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室资源,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地指导学生从网络上收集有用的文本资料,并对收集整理好的文本资料用RoStCm软件进行分词和词频分析,方便学生对资料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2、评价方法学生小组对旅游市场调研相关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后,教师需要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既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总结与肯定,也是一种激励学生学习和研究热情的手段和方法。在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笔者采用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两种手段。通过开题报告表、研究活动记录与评价表和研究性学习结题评价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督促学生按研究计划完成阶段任务,并对任务完成情况予以评价。这起到了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工作过程进行及时监督,并对可能产生的错误纠偏的作用。在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后,要求学生就小组所选主题,形成一份完整的学习报告,并做汇报。最终的研究性学习成绩,是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成绩的综合体现。采用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在研究的过程各个阶段的积极性。而且过程评价的加入,也有别于普通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适合对小组完成的研究性学习中,从选题到研究资料收集分析,研究报告形成的环节进行分别评价,更可以针对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积极性、团队分工合作等不易量化的行为进行有效评价。

三、旅游市场营销研究性学习取得的效果

1、提高了学生旅游营销调研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性学习的首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旅游市场营销网络文本分析”进行研究性学习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模拟了科学研究的情境,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定性研究常用的内容分析方法,还让学习实际操作了利用网络获取、筛选、文本信息,最后指导学生利用内容分析软件对大量文本信息进行量化的词频分析,和并进一步做出相关结论。通过以上的研究和操作,提升了学生旅游市场调研的实际操作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旅游市场调研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拘泥于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教师也通过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尽量减少了对学生的限制。教师变课堂教授已有理论知识,为适度地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提创新观点、主动运用新的研究方法。这样做不仅促进了学生特长的发展,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