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48

人文精神的起源篇1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高考导向】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从考查的内容来看,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薄伽丘、莎士比亚、马丁•路德、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洛克、康德等人的思想,古希腊人文精神特征及影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基本内涵及影响,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等内容都是以往高考重要的入题点。从命题的形式来看,选材大多源自思想家的论著或言论及后人评论,旨在考查学生的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命题视角来看,比较型题目的设计出现的频率较高,旨在让学生把握各位思想家的思想内涵、不同阶段人文精神的特征、中外不同精神文明的特点等。由于人文精神是思想教育很好的素材,命题者常常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融入题目的设计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整合解读】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时间: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2.背景:

(1)根本原因: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

(2)主要原因: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3)直接原因: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4)思想基础: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3.实质:这是奴隶主阶级掀起的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由关注客体到关注人的自身发展,是对人自身认识的突破。

4.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1)智者学派和普罗泰格拉:

①智者学派及其思想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究主题;以人的眼光、感觉作为判定一切的标准;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否定神的意志;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②普罗泰格拉: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积极意义:否定了神的意志,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局限性:忽视了道德的价值和作用。

(2)苏格拉底:

①思想主张:“美德即知识”即“知德合一”,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就是基于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中已有的美德。

②意义:对人本身的研究,促进了人类精神的觉醒;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亚里士多德:

①思想主张:尊重老师,但不放弃独立思考(“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世界的人文精神。

②意义: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文艺复兴

1.背景:

(1)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的繁荣。

(2)政治条件: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掌握着城市的权力。

(3)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4)人才汇聚:不满宗教思想钳制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共鸣。

2.兴起和发展:

(1)时间:14~16世纪。

(2)地域: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

(3)领域:从文学艺术、哲学到自然科学。

3.性质: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而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反封建性质,是欧洲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4.核心:人文主义。内涵是主张以人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5.方式: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披着宗教外衣。

6.代表:

(1)文学三杰及其思想主张:薄伽丘:著有《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但丁在《神曲》中率先表达出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恨。彼特拉克著有《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艺坛三杰:达•芬奇:摆脱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观察,自由发挥。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展现人性美。米开朗基罗: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作品有《大卫》和《摩西》。

7.影响:把人、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后来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和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2)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四分五裂的德意志进行了残酷的压榨。1517年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券。

2.过程:

(1)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发表,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扩展并出现其他新教派别: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3.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即可得救;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简化宗教仪式等。

4.性质: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社会改革运动。

5.影响:

(1)通过宗教改革,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

(2)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教皇权威,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促使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

四、启蒙运动

1.背景:

(1)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欧洲国家的广泛关注。

(2)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很大进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更加自信。

(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

2.兴起和发展:

(1)时间:17、18世纪。

(2)地域:从英国到法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和世界。

3.性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4.核心:理性。

含义:指人运用智力并通过思考对事物进行认识、判断和理解;以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

5.思想内涵: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民主、科学、自由和平等;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6.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国家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备注

法国

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①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士为恶棍,教皇为两足禽兽。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天赋人权,主张人生而平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力相互“制约和平衡”。②还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就是理性的表现其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卢梭《社会契约论》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说”,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德意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认为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主张在民、天赋人权;反对暴力革命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7.影响:

(1)启蒙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和封建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治社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蓝图。

(2)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最充分的思想动员,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3)对世界,鼓舞殖民地人民赢得独立,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对美国独立战争、拉美民族独立斗争的推动作用;中国、日本受其影响,改造社会。

五、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1相同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两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都反对封建蒙昧主义,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中开展的反封建斗争,都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准备。因此,两大运动的本质是一致的。

2不同点:

(1)从产生的背景上看:文艺复兴于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启蒙运动发源于英国,18世纪时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是资本主义发展以及科学文化发展的产物。

(2)从斗争的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时,资产阶级力量不足,思想也不成熟,只能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思想作为武器,反对的对象主要是教会。启蒙运动时,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思想也日渐成熟,是根据人的理性来思索和判断世间事物的思潮,矛头直指封建特权、王权、神权。

(3)从指导思想上看:文艺复兴以人性为中心,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潮,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科学和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崇尚个性自由。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矛头直指封建特权、王权、神权。启蒙思想家们宣扬天赋人权思想,人民论,强调人生而自由,否定等级特权。它们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否定王权的至高无上。

(4)从成就的侧重点看: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大的当属文学和艺术,出现了文学三杰和艺坛三杰,他们几乎成了文艺复兴的代名词。在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成就,但最为突出的是政治学,启蒙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为未来社会描绘了美好的蓝图,勾画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立国原则。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主张的君主立宪制甚至对整个世界都有重大影响。

(5)从产生的影响看:文艺复兴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成长壮大,加速了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还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灿烂无比的思想文化,促进了以新天文学和实验科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等东方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启蒙运动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国界,在更宽广的领域和更长远的时间里发挥了巨大的深远的作用,推动了欧洲和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在这期间产生的哲学、政治学理论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起了重要指导作用,在政治上促进了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复习方法】

1.抓住历史主线,把握阶段特征。本专题以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为主线,起源、复兴、发展和高潮构成了这一历史主线下四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智者运动是人文精神起源的标志,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否定神的意志;文艺复兴作为人文精神复兴的标志,它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学,倡导个性解放;宗教改革作为人文精神发展的标志,它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用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作为人文精神高潮的标志,它以理性为核心,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构建“理性王国”的设想。

2.拓展横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展及其政治经济利益的提出,必然会表现在意识形态上。反过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四次思想解放潮流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复习时需要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有关内容结合起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理解“一定的社会思想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人类的进步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升华”等道理。

3.运用新的史观,全面解读历史。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理解西方的人文精神是以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既是对西方优秀思想文化的回顾,又可以从中发现对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史实。人文精神就是尊重人,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本。

4.强化知识比较,提升学科能力。本专题可供比较的知识点有: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孔子与苏格拉底,中国明末清初启蒙思想的发展与西方启蒙运动等。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希腊从摆脱神到转向自然、转向宇宙本体再转向人,这一过程伴随着人类思想的一次次解放,也标志着人类的精神不断觉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工商业经济发展

B民主政治发展

C对外来文化吸收

D奴隶制的完善

2在古代希腊神话里奥林匹斯诸神身上人性超过神性,他们和人类一样,有各自的性格、癖好、优点、缺点、理智和。就连众神之王宙斯,也很少有天国的威严,而更像一个性格狡黠、爱到处拈花惹草的登徒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希腊人的

a无神论思想B科学思想

C民主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

3.有人认为,现代世界的根源可一直追溯到苏格拉底,他提出了某种全新的东西,他并不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人而存在的,他是一个象征。这里所说的“象征”是指

a是智慧的化身

B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C重视人的道德

D开创了人文主义思潮

4.15世纪欧洲的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说道:“佛罗伦萨人如果不是商人,没有周游世界,没有阅历异国的风土人情,没有携带一笔钱财回到佛罗伦萨,就不能获得荣誉。”“崇高”这个形容词在中世纪只用于贵族的打猎、练武等等的活动上,现在贩卖呢绒的职业也被认为是崇高的了。“崇高”一词含义的变化从根本上表明

a经济发展改变人的思想观念

B欧洲人的已经崩溃

C商人的地位已经超越了贵族

D意大利成为欧洲经济发展中心

5.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经历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在人性颂扬上,与初期薄伽丘《十日谈》的质朴相比,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将其推向高雅和精致。其突出表现为

a提倡人类平等

B描写现实生活

C歌颂人性高贵

D抨击天主教会

6.“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天主教徒应该忠于信仰

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7.宗教改革后,在欧洲出现了几种新教派。下列现象不具有“新”特点的是

a教士有了妻子和孩子

B牧师用拉丁语主持教堂礼拜

C出现了德语版《圣经》

D教会接受了国家的领导

8.文艺复兴在当时欧洲的影响,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阶层。而宗教改革的影响则扩及一般的民众,其影响更具有广泛性。这主要是由于

a运动领域不同

B宗教态度不同

C斗争对象不同

D发生背景不同

9.伏尔泰,这位《哲学通信》和史诗《亨利五世》的作者,顺理成章地在法国专门迎葬伟人的先贤祠里占了一席,并受到这样的赞美:“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并且使之懂得它应当是自由的。”他所拓展的人类精神是

a社会契约学说

B天赋人权学说

C三权分立学说

D在民学说

10.思想解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欧洲近代历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其突出特征为

a打破宗教束缚,推动信仰自由

B提倡人文主义,追求个性自由

C打破神的崇拜,关注人的发展

D反对封建专制,构建“理性王国”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的《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分析“希腊的奇迹”时提出了两点解释:希腊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易于吸收东方文化的成果;城邦的出现并持久地存在,是促成希腊人取得非凡成就的第二个要素。德国历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更明确地指出:“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恩格斯的著名论断:“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柏雷在其名著《思想自由史》中说:“希腊最幸运的,就是没有《圣经》。没有《圣经》这件事,就是他们自由的表现,也是他们能得到自由的重要条件。”

――张广智《民主政治、理性观念与中庸之道――试析古希腊人的“思想自由”说》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诞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人文精神”应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一是“文”。在“人”的方面,它把“人”视为终极关怀的目标,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尊重人之为人的权利,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承认人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在“文”的方面,它承认人的理性,追求完善的道德和理想的人格,重视教化的作用,重视“自由艺术”的功能以提高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至于“科学精神”,我认为,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是它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说,近代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一是以欧几里德几何学为代表的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二是文艺复兴时期证实的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的重要结论。可以说,逻辑原则和实验原则是近代科学思维的两个主要特征。一种思维是否具备科学性,关键在于它是否具备这两个特点。……在近代以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为一而二、二而一不分彼此的同胞体。科学思维与“人文精神”关系的历史可以为证。

――张绪山《西方人文精神传统与近代科学思维》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和相互关系。

材料三凡为一个人的理性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即使受到当权者或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一切都要放到理性的审判台前加以考察。

――苏格拉底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的内涵。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苏格拉底之死的看法。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大学》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谋其功。”“明明求仁义,君子之事。明明求财利,小人之事。”

――董仲舒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儒家的财富观。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生于公元1225年或1226年,死于公元1274年)认为:“外来的客商会使任何人民的道德受到腐化的影响。如果市民专心于做生意,他们有做出许多恶事的机会。因为当商人想要增加他们的财富的时候,其他的人也会充满着贪婪心理。商人离开手工劳动,享受舒适生活,因而身体软弱,心灵委靡,为了这个原因,一个国家对它的商业活动,应加以限制。”

――转引自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圣托马斯•阿奎那的基本观点。分析这一观点的实质。

材料三而新教一个最重要的观点,是它对工商业经营盈利活动的道德上的肯定。它认为:上帝允准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中所处地位所赋予他的责任与义务,这是他的天职。他主张人们必须把劳动视为人生的目的,必须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以履行自己的世俗责任。因此,新教“具有把人们获得财富的要求从传统伦理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功用。新教不仅把人们获得财富的冲动合法化,而且把它直接视作上帝的旨意”。

――张晓群《新教伦理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所体现的财富观有何不同?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B4.a5.C6.D7.B8.a9.B10.D

二、非选择题

人文精神的起源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兴国县梅窖镇国土资源所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国土精神,弘扬国土文化》。

大家知道,精神文化涉及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等方面。精神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对国土资源部门来说,国土资源精神文化,不但可以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也为自身队伍素质的提高带来生机和活力。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土资源精神文化建设呢?作为国土资源部门的一员,我认为国土资源部门做到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推动工作相结合,与时代特色相结合。

我们国土资源精神文化包括精神文化、业务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性,广泛的渗透性,有效的教育性。有人形容是“哺育心灵的母乳,铸造灵魂的工具,启迪智慧的钥匙”,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因此,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扎实有效地抓好国土资源精神文化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把满足人的文化需求,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国土资源精神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先进文化的引领,切实增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使命感,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办事公道,管理精细,服务优质,作风勤廉”的高素质国土资源管理队伍。

国土资源部门要建设以“廉洁、奉献”为特征的精神文化。树立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求知欲望,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优政意识和奉献意识。培养植根百姓,心系群众的博大情怀,胸中装着大局,心里想着群众,真心、真情为民办好事实事。开展经常性的廉政警示教育,时刻牢记组织的重托,道德的规戒和法律的尊严,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淡泊名利不攀比,乐于奉献不索取,严于律已不谋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真正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奉献给人民,奉献给国土资源事业。国土资源部门要建设以“高效、创新”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国土资源部门担负着“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在当前加强土地宏观调控,用地矛盾突出,执法要求甚严的新形势下,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始终坚守耕地红线,又要承担服务大局,服务发展,为百姓解难,为政府分忧的责任,工作的政策性、法制性、业务性、协调性都很强,需要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严格管理。因此,建设以“高效、创新”为核心的精神文化,是新形势的迫切要求。

人文精神的起源篇3

[关键字]延安红色资源时代价值

一、红色资源的内涵与价值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红色资源有几种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物质形式、文学艺术形式和精神形式。物质形式指的就是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文学艺术形式指的是文学作品,歌舞、影视、戏剧作品等。精神形式是最高形式,它是将红色资源的物质形式和文学艺术形式进行抽象和升华,是物质形式和文学艺术形式的灵魂和内核所在,包括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中国航天精神等等。

中国共产党风风雨雨走过了八十余载,经历了大革命的斗争,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风暴,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并成为中流砥柱,最终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今天,这种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红色资源仍然闪耀着它不朽的光芒,时代的发展并不能摒弃它们,它们仍具有非常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1、历史价值。红色资源的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载体,它是经过历史的冲刷和沉淀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它记载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寻求解放的征程。回顾我们的革命历程,在腥风血雨的艰难岁月,无数革命者怀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保持着为寻求光明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在全国燃起了熊熊革命之火;在极端艰难困苦的年代,红军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经过了爬雪山、过草地,始终打不垮拖不烂,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当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时刻,无数优秀中华儿女高举爱国旗帜,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获得了民族的独立……今天是从昨天发展而来,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一个民族忘记了自己的历史是没有出路的。在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需要尖端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大量资金,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历史的责任感,这是社会进步、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德国从废墟中崛起、日本从二战失败走向世界强国,靠的就是一种民族精神。我们要时时刻刻铭记中国共产党辉煌的革命史,永葆民族荣辱感和历史责任感,这就是红色资源历史价值之所在。

2、文化价值。文明有两种形式①,一种是“死”的,它没有发展的空间,只被极少数的专业人员所继承,如甲骨文,它只被专业人员研究,却不会被人们用来学习读书写字;另一种是“活”的,尽管形式是稳定不变的,但是它却有很深的内涵,有无尽的探索空间和实用价值。红色资源便是这样一种“活”的文化资源,它所承载的红色历史中有无穷无尽有待我们挖掘的宝贵经验,比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就是我们在总结这段历史时提炼出来的精华,2002年4月在陕西考察工作时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并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充满新的希望、也充满新的挑战的征途上,我们始终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可见,这种红色资源不仅是“活”的文明形态,而且有着非常强的生命力,它是我们党的优秀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3、教育价值。用科学理论和革命传统培养人、教育人,是党和人民事业千秋万代永不变色的重要保证和关键因素。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资源较之单纯的书本教育更具优势,时参观学习时,人们置身其中,睹物思人,能充分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光辉的奋斗历程,因为每一处革命遗迹和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感和高尚品质,其教育效果要比一般的教科书和影视剧来得更直接和明显。如在延安枣园的旧居复原和党的“七大”主席台景观,艺术地再现了和党中央在延安的一段历史场景。我们看到在枣园的简陋旧居,不仅肃然起敬,还进一步理解了所说的“在陕北我和、任弼时同志在两个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和所说的“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深刻涵义。

二、延安红色资源及其当代意义

延安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从1935年10月领导红军万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扎根于此,逐步发展壮大,到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充分的准备,直至1948年3月东渡黄河,走向全国的全面执政,其间13年,延安就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段辉煌历史的见证人。中国共产党1936年进驻延安时,整个延安城才3000多人,十三年期间,延安除了民居,其余都是中共中央驻地,边区、苏区党政军机关,各类干部院校等等,无怪乎一位外国友人在延安感叹:“延安城本身就像是一个历史博物馆。”延安红色资源的丰富,具体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说明。

物质形式。延安的革命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以下11类:1、中共中央驻地旧址,如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等23处;2、陕甘宁边区及西北苏区党政军机关旧址,如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等26处;3、工厂及公营企业旧址,如红军兵工厂旧址、陕甘宁边区机器厂旧址等15处;4、院校旧址,如中央党校旧址、马列学院旧址、抗大旧址等35处;5、新闻出版文化卫生机关旧址,如新中华报社旧址、解放日报旧址、新华通讯社、新华广播台旧址等28处;6、金融贸易农场机场等旧址,如新市场旧址、光华农场旧址、幸福渠等8处;7、重要战役遗址,如直罗镇战役、青化砭战役等10处;此外还有西北苏区领导人故居3处、国际友人旧居3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5处、军政机关驻地旧址2处,所有这些加起来一共有158处。②

文学艺术形式。延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救亡学生涌入延安。有研究者分析,延安(含陕甘宁边区)共有各类知识文化人约4万人,其中具有高等教育程度者近万人③,知识分子在自觉歌颂新天地新生活的同时,为当时的民族救国运动鼓噪、呐喊。《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中说:“艺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有力的武器。艺术工作者――这是对于目前抗战不可缺少的力量。”④因此,民族的、大众的方式成为知识分子们进行宣传的首选,街头诗歌和大众戏剧成为延安的流行色。许多文艺工作者在革命的大潮中创造出来大量优秀的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戏剧和文学作品,铸造了很多今天仍然广为流传的红色经典,歌曲如《东方红》、《保卫黄河》等黄河大合唱组曲、《游击队之歌》、《南泥湾》、《二月里来》等;戏剧如《白毛女》、《逼上梁山》、《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文学作品如欧阳山的《高干大》,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何其芳的《我歌唱延安》,茅盾的《风景谈》、《白杨礼赞》等,周景雷在《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创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纪元,在此前后的解放区的文学被称为延安文学。这一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文艺繁荣时期。

精神形式。延安十三年留给我们更为宝贵的是优秀的革命传统、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如“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徐特立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一辈子总是做好事”的吴玉章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整风精神和南区合作社精神(也叫劳模精神),这些精神都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延安精神的原生态。我们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延安精神,1949年10月26日在给陕甘宁边区人民复电中号召:“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作风。”邓小平1980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2002年3月在陕西考察工作时指出:“延安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总书记2004年4月在陕西考察工作时说:“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很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发展壮大和成就伟业的精神动力,它是延安红色资源的灵魂,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是开发和挖掘延安红色资源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延安红色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历史、文化和教育诸多层面,但其核心则在于它的时代价值。1989年9月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离不开延安精神。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此后,延安精神的宣传和研究一度掀起热潮,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作过很深刻的阐述。党和国家领导人从、邓小平、到都从当时的时代出发肯定了延安精神的价值。可见延安精神既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又有着与时俱进的本质特点。现在,全国党员总数已达6900多万,年轻党员的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干部队伍日趋年轻化,一方面给我们党的队伍和党的事业带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许多年轻同志理论功底不够扎实,还缺少艰苦环境的磨练和严格的党内生活的锻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革命传统精神,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005年1月开始,对全国党员进行一次集中教育,延安精神所包含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延安时期党的先进性,它是“三个代表”的实践源头之一,发扬延安精神,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同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延安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发挥延安红色资源时代价值的新思路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有着特殊的红色资源优势,近年来延安开发红色资源重点主要在注重打造红色品牌,发展红色产业,如开发红色旅游,充分发挥“延安”品牌优势,推出“宝塔山”苹果和“南泥湾”蔬菜等,效益明显。相比之下,红色资源的政治价值和政治效益就体现得相对薄弱。因此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红色资源的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红色资源的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统一的,并不矛盾,但是就其本质价值来看,政治效益更重要。没有政治价值,就无所谓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来源于政治价值,只有充分挖掘政治价值,发挥政治效益,经济价值才能充分实现并持续发展。这样,充分挖掘延安红色资源的政治价值,发挥其政治效益就成了发挥延安红色资源时代价值的核心。

在物质层次和文化层次上,在有效保护红色资源的历史原貌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利用,做到长久保存、永续利用,同时对于文学艺术作品要进行宣传和发展,如制作音像制品,出版书籍等。近年来延安市在这些方面下了功夫,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目前的重点就在于挖掘和进一步开发精神层次上的资源。

精神层次上,要深入挖掘、研究红色资源的精神实质,不断丰富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是红色资源的质的内涵,没有对质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的资源就会显得苍白、枯燥、缺乏感染力。为此,对红色资源在理论上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需要进行更深一个层次的整合、开发和利用。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史实,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目前延安红色资源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是仍然有着大量重复建设的现象,甚至一提到“延安”很多都是一套陈旧的话语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进一步的研究上寻求突破,寻找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不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等研究方法,可以引进新的国外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其次,在研究内容上,要不断创新,对延安精神的研究上应更注重挖掘时代性的东西,如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艰苦奋斗的新含义。2004年7月6日李长春参观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时强调,要结合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延安精神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但目前在挖掘延安精神的现代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研究方面仍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即历史性和现实性始终不能很好地结合,延安精神要有生命力,要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对延安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延安精神的研究上,并且这种研究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延安精神固然是延安红色资源的核心,需要集中精力加以研究,但是不难发现,在延安红色资源中仍然还有很多很有价值而且涉足很少领域,比如军事思想,目前可以检索出来的研究论文只有李胜章的《论实事求是的军事思想》(《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这方面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又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光辉著作,如《选集》159篇文章中延安时期一共有112篇,其中有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这些理论和思想不仅当年指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至今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这方面史料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利用。延安时期是共产党一段非常辉煌的历史,其中有很多可供我们今天借鉴和学习的经验,真正读懂这段历史,其价值将是无可限量的。

最后,在教育方法上,要突破传统的模式,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从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还是文化价值,其最后的意义都落在教育价值上。因此,充分做好红色资源的教育工作,是开发和挖掘红色资源的最终目的。长期以来,延安发挥红色资源在政治教育、资政育人方面的作用,是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瞻仰革命旧址、参观革命纪念馆(室)、开展党的活动(如重温入党誓词、建立干部教育基地)和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如2001年7月在上海,2004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等途径,举办延安精神和党史研讨会,运用出版物、影视传媒(如天津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延安时代》,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制作的纪录片《延安岁月》)、艺术表演等形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这些方式在革命传统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延安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和手段,比如有人研究利用网络等新的传媒技术的教育模式等等。2005年3月在延安建立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是党和国家大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其中采取了全新的教育模式,是对延安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有益探索。

注释:

①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黄朴民,2005年2月。

②据2004年《延安市文物志》。

③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④《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参考文献:

1、郭德宏主编:《永恒的延安精神》,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延安市文物志》,2004年版。

3、龙岩市委课题组:《闽西红色资源整合开发利用问题研究》,《闽西论坛》2004年第4期。

人文精神的起源篇4

在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谱写水利发展与改革新篇章的重要时刻,部党组召开这次全国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交流近年来水利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分析研究当前水利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把水利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为实现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文明办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邵旭军同志、中央文明办协调组副组长涂更新同志专程莅临会议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党组对多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文明办,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对水利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这次会议的全体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辛勤工作在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水利部党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统筹水利业务和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把深化理论武装与创新治水理论和治水实践结合起来,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水、科技兴水与弘扬水利行业精神、转变机关作风结合起来,取得了水利业务工作新成绩,开拓了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涌现出以谢会贵、崔政权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文明单位。刚才,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中央文明办的领导对近年来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做好新形势下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大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描绘了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水利作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多处涉及水利工作,特别是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水资源和水利工作摆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突出位置,强调要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党中央对新时期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国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清醒地认识水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统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实践和探索,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

第一,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一意志、凝聚力量的思想武器,作为谋划水利建设、促进水利发展的指导方针,作为衡量利弊、检验得失的价值尺度,作为干部职工修身立德、建功立业的行为准则。要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与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现阶段的基本水情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水利工作的着力点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把节约保护水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统筹兼顾,把推进水利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与时俱进,把水利改革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现代化方向,把以水利的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水资源,努力解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要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转化为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各个领域,贯穿于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全过程,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新发展,努力开创水利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勾画了到2020年的宏伟蓝图,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水利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更加凸显,在防灾减灾中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在解决民生需求中的服务作用更加彰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更加重要。我们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与水利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谋划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新举措: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逐步建成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高效的水资源配置利用体系、优良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不断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着力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水利血防、边远山区用电、城乡水环境整治等问题,不断提升水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实行更加严格的水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布局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水利发展与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第三,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十分重要而又明确的任务。我们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紧密结合水利实际,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水利精神文明建设。要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洪流之中,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得力的措施,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向广度拓展、向纵深推进。要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水利事业的整体布局中来认识、来研究、来部署、来落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提高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为推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进一步明确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重点

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要贯穿于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围绕加强理论武装、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先进水文化、创建文明和谐机关五项主要任务来展开,务求取得实效。

第一,大力加强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水利工作全局。抓紧、抓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全国水利系统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关键是要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坚定不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要勇担重任、走在前列。要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功能,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在水利系统深入人心,把广大水利职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转化为推动水利工作的智慧和能力,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水利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第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水利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水利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水利职工教育和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水利工作各个方面,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凝聚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提高水利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为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为水利事业的繁荣昌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第三,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同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水利系统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坚持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水利观念,创新水利发展模式,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舆论氛围,认真总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生动实践;大力宣传水利发展与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主动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要在广大水利干部职工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倡导和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在实践中陶冶道德情操,为弘扬新风正气、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做出表率。要注重了解不同阶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惑所难和所愿所盼,关注水利职工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引导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培育乐观豁达、宽厚包容、和谐友善的精神品格,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要加强领导与群众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和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采取正确的方式表达自身的合理诉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协调、不和谐因素。

第四,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丰富发展水文化的传统内涵和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兴水利、治水患、除水害的历史。对江河湖泊的不懈治理与开发保护,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坚持以水利实践为载体,大力加强先进水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要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水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对传统水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全面概括,使优秀的传统水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二要从波澜壮阔的水利实践中汲取时代精神。现代水利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利实践活动,是水文化发展的丰厚土壤和活水源头。要在人民群众的水利实践中进行水文化创造,在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实现水文化进步,满足现代水利人对水文化的基本需求,展现我国水利建设的文化内涵,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水文化更好地适应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三要把培育和弘扬水利行业精神作为水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水利行业的生动体现,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精神动力。要积极倡导献身事业、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胸怀、情操和精神,在关键时刻勇于挺身而出,在风口浪尖敢于生死搏击,在平凡岗位甘于默默奉献。要积极倡导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戒慎恐惧、如履薄冰、严谨扎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干好每一件事情,履行好每一份职责,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大自然考验的业绩。要积极倡导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关注下情,熟悉水情,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坦陈直言,善于纠正错误。

第五,大力加强文明和谐机关创建,坚持以优良党风带政风促行风。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良好的政风行风是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转变机关职能上下功夫,在坚持依法行政上下功夫,在提高行政效能上下功夫,在加强廉政建设上下功夫,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推进机关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一要建设充满活力的文明和谐机关。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机关干部的创造活力得到全面激发,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的精神状态得到充分体现,一切有利于事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二要建设诚信友爱的文明和谐机关。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在机关中做诚信干部,在社会上做诚信公民,树立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机关干部形象。要大力提倡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水利干部职工,特别是要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困难的基层水利干部职工,着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机关真正形成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融洽相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良好人际环境。三要建设健康向上的文明和谐机关。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认真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自觉抵御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蚀,展现机关学习氛围浓厚、文化情趣健康、工作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三、切实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使之在内容、形式、方法上更加贴近水利干部职工愿望和时代要求,在运行操作上更能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不断为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关系水利发展和改革全局。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从水利行业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的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要落实领导责任和部门职责分工,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单位共同抓,构筑坚守职责、相互配合、协调运作、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完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考评体系,把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具体任务的情况纳入各级干部和各个单位的政绩考评指标之中。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进投入方式,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为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要改进领导方式,完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领导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统筹安排,抓好结合。多年来,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形式和活动载体。要积极运用好这些形式和载体,把现有的创建资源、手段充分调动整合起来,既要保证重点任务的完成,又要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推进。要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起来,与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火热的水利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批符合水利实际、具有行业特色的活动项目和品牌,增强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树立水利行业的良好形象。

第三,把握规律,务求实效。精神文明建设有自身的规律,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化拓展,不断创新,增强效果。要把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究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动向和新需求,研究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住政风行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多办影响大、效果好、水利干部职工受益多的实事和好事。要充分发挥水利干部职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综合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和形式,在入脑入心、凝神聚力上下功夫,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上下功夫。要注重政策的完善和制度的创新,深入研究和不断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激励机制、价值导向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协调控制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切实改进工作方式,努力提高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效果。

人文精神的起源篇5

关键词:生态文学;危机;可持续发展

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甚至失衡

自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地为人类服务,物质财富大量涌流,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然而现代新技术革命所带来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我们正因过度砍伐、过度放牧、不良耕作、种植过度而导致土地结构崩溃、地下水下降、森林火灾、野生动物灭绝等严重的生态失衡。主要表现有:一是人口激增。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多与环境容量矛盾激化。人口增加,必须要开发更多的土地、森林、草地和渔场,开发更多的水资源、能源和地下矿藏,从而加剧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二是自然资源消耗、短缺。土地沙漠化的迅速扩展,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物种大量灭绝,矿物资源也处于危急之中。三是环境污染。所谓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引入环境的物质和能量,造成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及生态系统稳定的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也正在不断地品尝着生态破环所带来的恶果,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状态下,现代社会精神生态的缺失与萎缩

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是解决生态危机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我们的社会目前之所以出现许多生态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要解决,也将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从根本上来说,生态破坏的根源在于人的精神世界出现的问题,人们普遍缺乏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人们一味追求发展而忽视可持续性,不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些精神生态问题是更为深层的危机。所以说,关注生态环境,既要关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更要关注人的精神生态是否变异、失衡。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经济发展的速度应该与其他方面的发展速度保持平衡状态。我们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能忘了观照社会的生态资源和人的精神结构。现代社会唯利是图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给我们带来了自然生态和人的精神生态的双重危机:为求眼前的利益,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往往以环境的深度污染为代价。能源渐渐短缺、生态遭受破坏,给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同时,我们精神生态层面的危机也在慢慢地显现:诚信缺失、人情淡漠、道德滑坡等。在金钱欲望的支配下,人被异化,变得非常冷漠,现在人们之间交往的媒介是高科技,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能力、爱的能力、想象的能力却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三、生态文学敲响了精神与自然生态危机的警钟,促进二者的可持续发展

文学为人们解决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危机提供了一种精神资源,对于促进二者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态文学更表达出了作家在这一层面的不断努力与尝试。生态文学以生态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不以人的利益为判断的最高标准。生态文学关注的是自然生态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倡导人们热爱自然,从而关爱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当下社会,很多作家的生态意识都在慢慢地觉醒,并不断地强化。他们倡导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界万物的尊重与友好,越来越多的作品对于生态现状、生态发展以及生态精神等问题给予了观照,带给我们很多思想上的启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生态文学对于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文学这种方式引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关注,唤起人们的觉醒,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倡导人们行动起来,做些实事。生态文学对由于各种原因所带来的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事情进行揭露,教育人们、引导人们去热爱环境,保护生态。生态文学除了揭露外还要给人以教育和美感,把人们的精神提高到一个新境界,用文字描绘大自然的美好及人与大自然美妙和谐的关系,把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感情升华到爱国主义情感和道德人伦的高度,让大家从内心深处和情感理性层面有所顿悟,从而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为人们建立起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最终建立起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乌托邦。

参考文献:

[1]陶柱标.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88-121.

[2]雷达.中国的生态觉醒:文学的新启蒙[J].绿叶,2008,(05).

[3]徐艳秋.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大学学报,2007,(06).

人文精神的起源篇6

[关键词]红色资源;地域文化;思想教育

红色资源主要是指从中国共产党形成开始一直到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与敌斗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能够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切崇高的精神以及物质载体的总和。红色资源形式多样,除精神资源外,还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如遗物、遗迹、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以及纪念碑、纪念堂、纪念馆,丰富的文艺作品等,利用红色资源可以开展征文、演讲、大合唱、舞蹈、辩论等文化活动,还可以组建红色社团,组织红色旅游、红色访问等课余实践等等。通过红色资源为校园文化增添色彩,丰富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一、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红色精神与时俱进的原则

成长于新世纪的中学生接受的是多元的文化教育,具有前卫、独行、叛逆的个性。源起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资源与他们之间难免形成一道鸿沟,红色精神、红色事迹、红色故事对他们遥远而没有更多的吸引力。红色精神必须要与当今时代精神相融合,让学生接受和认同。例如,潘冬子、王二小的勇敢精神;雷锋的螺丝钉精神、焦裕禄的奉献精神、、的牺牲精神等等,要以新颖的、喜闻乐见的主题形式展现出来,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的共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红色活动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作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倡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激励学生、开发学生,发挥学生的无限创造力。坚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充分地重视学生,一些学校搞校园文化过多的注重硬件设施、强调物质环境以及规章制度,以为有了这些便有了校园文化。实际上,虽然学生的思想不够成熟,知识结构不完善,但是他们不是工具,他们有热情、有想象力、创造力,会思考、有想法,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工作,让他们自觉地理解、弘扬,自发的感受、发展红色文化。积极主动地参与红色实践,红色环境这个外因也才能发挥作用,最终成为红色习俗。例如,红色之旅在全国有渐兴之势,但大多是走马观花,无法触及人的深层情感。所以,搞红色之旅必须要以激感、感化教育为目的,例如,重走革命路,到江桥抗战纪念馆参观、到和平广场集会等等,每一个景点都会让学生体会到人间正义的力量遇到的情操的可贵。

二、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1、明确建设目标,确立总体规划

建设红色校园文化不是在墙上挂上标语口号,也不是举办流于形式的红色讲座或红色旅游。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员工学生都是建设者,也都是被建设的对象,外至校园物质基础内至人的心理思想,都是建设的客体。因此,学校必须要明确建设的目标,告诉师生员工,为什么要建设?建设成什么样?怎么建设?这三个问题是建设红色校园文化的出发点。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才能形成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这一环节中,学校领导的态度极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红色校园文化能否展开。因此,“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应由校领导、各系部的主要领导组成,这样不但减少建设阻力而且便于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2、提炼红色精神,增强学校个性

黑龙江红色资源蕴含丰富的精神价值,例如东北抗日联军体现出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以及集体主义、无私奉献、追求民主、勇于牺牲的精神等等。这些巨大的精神财富要代代相传,但建设红色校园文化不能样样俱全,必须要结合学校的特点而提炼出符合本校实际的,能增强学校个性的红色精神。这些红色精神不应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藏,它具有现代价值,符合学校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是学校前进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学校类别不同,学校发展目标不同,其弘扬的红色精神必然各有侧重。建设红色校园文化过程中,结合红色精神培具有个性的人才。

3、开展红色实践,形成舆论氛围

建设红色校园文化,红色实践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智育,还能在实践中自我启迪、自我教育,达到德育的效果。例唱红歌、参观遗址、欣赏红色影片、走访老红军、听取红色事迹、举办主题讲座等等,这些红色实践都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此外,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当今学生虽然个性十足、思想超前,但仍然摆脱不了从众的心理,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所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必定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乃至思想,形成红色舆论氛围的引导,在校园中传递正能量,起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4、打造红色环境,加强物质基础

当前,很多都非常重视环境建设,各种抽象的雕塑、现代化的设施无不展示着时代前沿文化,却都缺少了历史的沉淀与根基,因此,要避免脱离历史地一味追求时尚,应该在展示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吸收现代化的艺术元素,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同时,学校还应建设“红色网站”,尽量使信息及时、全面,尽量使内容贴近学生,让学生将其视为自己的网上家园,这样才能起到环境的熏陶作用。

5、培养红色习俗,推进文化落地

人文精神的起源篇7

1、国土文化建设要树立行业目标,增强国土资源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国土文化建设要明确国土资源发展的使命和愿望,制定出符合发展要求的目标和任务。这些目标、任务一旦被广大国土资源干部所接受,就自然成为广大干部的共同理想和追求。要及时总结和提炼国土资源事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唤起广大干部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引领广大干部职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2、国土文化建设要弘扬行业精神,激发国土资源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国土文化建设要发掘并弘扬行业精神,行业精神是体现行业特点的精神追求,是广大国土资源干部职工在长期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精神财富。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以改善工作环境,健全管理制度,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土文化建设、运用文化力量,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通过发掘国土战线上的先进典型,树立国土特色文化,弘扬行业正气,以此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3、国土文化建设要强化团队意识,提高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团结协作是提高行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思想保障。团队意识不仅要靠制度约束,还要靠文化约束来补充。文化是行业的灵魂,“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约束人,文化管人管灵魂”。要结合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生活,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基层国土资源工作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在服务人民、服务发展工程中要打造一批服务品牌和明星队伍,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泰山区分局开展的“高效、便民、阳光、规范——是我们对您的服务承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有利于构建“和谐国土”,有利于增强行业团队意识、责任意识,从而提高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注重和加强国土文化建设

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注重和加强国土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物质文化建设,建立起国土形象标识系统,提高国土文化的感染力,树立良好的国土形象。大力开展制度文化建设,做到用文化规范行为,用文化塑魂育人,培养服务品牌。积极开展精神文化建设,提炼国土行业精神、行业价值观和国土文化理念,形成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使整个国土行业呈现出“文化大繁荣、事业大发展”的可喜局面。要将国土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才能开僻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三、结束语

人文精神的起源篇8

校园文化是指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亚文化现象,是由大学校园里的师生长期共同创造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1]作为特定范围内的独特文化现象,校园文化必然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习有着重要、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语文的学科优势,将语文教育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与校园文化建设和谐互动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崭新尝试。

一、语文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高职教育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综合素质课,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实现由“载道”到“审美”的腾飞,教育目的也应该实现由“学而优则仕”到“完美之人格”塑造,这样的转变充分展示出语文教育的切入视角与最终目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育资源的优势,使这一优势转化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近一步成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

第一,充分运用语文教育资源优势提升校园文化环境的质量。

自古以来,我国语文教育就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文化传统,有属于本民族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甚至还有世代沿袭的经世哲学。高等院校里的学子,正处于精神的层次的极速增长期,语文教育就应该把握这一契机,将语文的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做一个会思考的人,形成争做有品味的人的环境氛围,从而实现校园本文由收集整理文化环境质量的提升。

第二,充分运用语文教育资源优势引导校园文化的精神建设。

语文,是一门内容涵盖广泛、复杂、精深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科学的基础和工具。高职院校语文教育除了基本的工具性特征外,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脱离了文化的语文将是干枯的朽木,我们用语文教育的资源优势,积极灌注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即人文精神,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知道,大学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如何构建它的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即人文精神。因此,交给他们怎样的精神食粮、塑造怎样的灵魂,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和精神追求。

第三,充分运用语文教育资源优势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

针对目前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实践,高职语文教学以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为出发点,结合其理论性、指导性极强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还应该与课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和特长,实现语文综合活动优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首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艺术感觉。如在语文课堂学习中,除了走近文学文本,强化阅读,还应引导学生欣赏民歌、剪纸、说书、石刻等民间艺术精品,培养他们对身边的民间艺术品的兴趣,此外,邀请当地的文化名人,不定期地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强他们对文化艺术价值的了解、认识。其次充分运用语文教育的特点、发挥语文教育资源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为学生积极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

二、优质的校园文化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语文教育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着提升、拉动的重要作用,反之优质的校园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深入展开具有促进作用。校园作为学生每天活动的场所,这里的一切,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无论是个人活动还集体活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参与其中的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其中,校园文化对于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的校园文化将是语文教育重要的课程资源。

我们的校园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除了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道授业解惑”外,还可以从学校的花园中感受到春天的来临,用笔记录下来这种感受;可以从这个校园里人、物、事件带来的感受中,学会如何适应和改善环境;一座雕塑、一块板报、一场报告、一部电影、一次演讲。。。。。。都可以成为语文教育的课程资源。语文教育资源在课堂之中也在课堂之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落于笔端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资源优势。

2、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将是语文教育重要的环境依托。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多方面的,它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可以升腾人的情操品德,可以丰富人的气质修养。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对大学生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影响着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人生定位。大学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是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理想场所,必然会成为语文教育实现其目标的环境依托。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具有示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社会化。因此促进语文教育与校园文化的互动发展,对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育效益,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和身心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校园文化也是语文教育目标实现的推动力。

人文精神的起源篇9

关键词:地方德育资源;山东;开发;利用

一、地方德育资源及其作用

(一)德育资源的地域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藏于中华大地的不同地域,不同地域都有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文化一般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它决定和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方向,体现和反映着文化的本质,蕴含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并对后者的形成发展起着决定和指导作用。精神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各种思想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从狭义上说,是人类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从民族文化上看,是民族精神的凝结;从文化形态上看,是文化的最高形态。因此,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等就成为精神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德育资源,从而形成各地独具特色的地方德育资源。

地方德育资源是指某一地域存在的可资利用的一切德育内容。这里的德育,从内容上说,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从教育对象上说,包括全体国民,重点是青少年学生;从地域范围上说,对大学生或成人,一般应是省级行政区域,对中小学生,可以是市h一级行政区域。前述精神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等不仅是精神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德育的核心内容。既然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是文化的核心,那么蕴含于文化中的地方德育资源必然深深扎根于地方文化之中,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正所谓:“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

今天,我们了解一地的文化,不仅是增加对乡土的了解,而是要寻找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根,精神上建立起与民族、国家生生不息的血肉联系,这是地方德育资源重要的意蕴。其中,最重要的是揭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根据历史考古资料,不论是中华民族的早期起源,还是后来的历史发展,都明显呈现出地域性特征和多元一体的格局。这一格局及其蕴含其中的传统地方德育资源告诉我们,为什么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地域文化异彩纷呈但一直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什么“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Ⅲ因此,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大力开发利用地方德育资源。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开展地方德育资源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宏大社会背景下的时代要求。视察山东时曾指出:“山东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不仅是山东,各地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开发利用本地德育资源上,都应当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我国各地都有丰富的地方德育资源

中华大地各地都有丰富的地方德育资源。从传统文化看,陕西有被誉为“世界第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河南有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以及五岳之一的嵩山和少林寺;广东有林则徐虎门销烟;北京有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的故宫;甘肃有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等等。从近现代历史文化看,湖北有武昌起义;广东有黄埔军校;上海有外国租界遗址;四川有保路运动等等。从红色文化看,有江西的井冈山、陕北的延安、河北的西柏坡、湖南的韶山故居、东北的抗联、海南的红色娘子军等等。从改革开放的成就看,有广东的深圳、安徽的小岗村、江苏的华西村、浙江的义乌、重庆的三峡工程等等。以笔者所在的山东为例,无论传统历史文化还是近现代以来历史文化,都孕育了丰厚的地方德育资源。

山东德育资源可分为传统德育资源和近现代以来德育资源两个部分。2013年11月底,视察山东。在临沂他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在曲阜参观考察时他又说:“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这里,总书记也分别讲到了山东传统德育资源和近现代以来德育资源两个方面。

山东传统德育资源。1.齐鲁文化与儒家思想。齐鲁文化与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湖湘文化、巴蜀文化等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源于齐鲁文化的儒家学说,几千年来一直占据我国古代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至今仍有深远影响。2.历史人物。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人物的思想观念、生平事迹,特别是丰功伟绩、为人之道,从来都是德育的最好教材。他们的高尚品德,更是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最好榜样,成为人们仿效的道德楷模和追求的理想人格。自古以来,齐鲁大地名人辈出,如星汉灿烂,不仅有文圣孔子、亚圣孟子、武圣孙子、科圣墨子、书圣王羲之、医圣扁鹊、工圣鲁班、农圣贾思勰、智圣诸葛亮;还涌现出姜尚、孙膑、庄子、管子、晏子、刘勰、刘洪、李清照、辛弃疾、戚继光、蒲松龄等历史文化名人。3.历史遗产。山东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文化昌达,还山河壮丽,人杰地灵。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名片响彻中外:孔子在这里诞生,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由这里人海;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泰山公认为中华五岳之尊,黄河则是中华母亲河。

山东近现代以来德育资源。1.中国近现代史上,山东同全国一样,始终贯穿着反帝反封建的主线,体现着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无论中日甲午战争,反帝反清的义和团运动,还是引发震惊世界的“五四”爱国运动,以及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都与山东密切相关。2.近现代以来山东涌现众多国内外著名人物:国学大师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被誉为融汇百家、学贯中西的学界泰斗,我国的国宝级人物。莫言(1955-),本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大陆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意、日、韩等15种以上文字在国外出版。3.“新中国双百人物”。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家隆重举行了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其中,山东籍有19人人选,占到总数的近1/10,有王尽美、张自忠、杨子荣、孔繁森、王乐义、许振超、张海迪、时传祥、焦裕禄等。4.山东改革开放成就斐然。如经济上,2015年山东人均GDp达到10333美元,已属世界中等发达水平。2015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五百强排行榜,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和山东能源集团上榜。另外还有全球白电第一品牌、中国内地第一世界品牌海尔,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世界第六大啤酒制造商青岛啤酒,以及山东重工、中国重汽、青岛海信等享誉世界的企业和品牌。

上述古代德育资源与近现代德育资源,无论大陆的31个省区市还是港澳台,都可以找出许多许多,有些甚至具有世界性影响力。有的德育资源,不仅属于一地,还同时属于多地。如雷锋,不仅中国家喻户晓,在许多国家也有影响;不仅属于家乡湖南,也属于服役的辽宁;不仅属于地方,也属于部队。在湖南长沙望城区、辽宁抚顺市以及雷锋生前所在团的营区,都建有雷锋纪念馆。

(三)地方德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

地方德育资源为提高德育实效性开辟了新途径。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指出,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近些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各地开发形成丰富的德育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些地方德育资源,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对本地人来说,地方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身处其中,人与文化环境就像鱼水的关系。它作为教育资源,是最亲切可感的,也是最真实可信的,因而地方德育资源就成为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

地方德育资源的特征表明它是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地方德育资源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开放性、直观性、亲和性、高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表明,它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即一方面可以针对青少年的思想实际,一方面针对当地的实际进行教学。实践性即学生可以不经学校、教师组织安排,自己自行安排社会实践,方便学生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开放性即它不囿于课堂、教材或学校,而是面向广阔的社会,从而大大拓宽了教育教学的时空范围。直观性即它具有真实性,最令人信服;具有吻合性,与学生已知知识最贴近;具有现实性,就存在于学生的身边;具有生动性,直观可感、具体形象。亲和性即它带有亲情,使学生感到亲近、亲切从而发自内心地愿意接受。高效性即它具有便利性,就在身边,可以方便组织教学;具有时效性,可以在第一时间组织教学,从而保证了德育特别是思想教育有很强时效性的要求;具有效益性,即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的特点,可以少花钱多办事,甚至不花钱也办事,教师的精力、学生的时间以及经费的投入都较少。具体到山东的德育资源,要了解儒家文化,直接到曲阜市看“三孔”即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可以到沂南县沂蒙红嫂明德英的家乡,到蒙阴、沂南2县的孟良崮战役遗址区和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到枣庄市的台儿庄区参观“台儿庄大捷纪念馆”等等;要学习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山东各地都有现成的材料。

二、地方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德育资源需要开发

资源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人们开发利用资源,是它能够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反过来说,要想使资源成为财富,必须对其开发和利用。开发是为了利用,要利用首先要进行开发。就像能源的开发,人类已知的有石油、煤炭、天然气、页岩油气、可燃冰等不可再生资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资源。这些资源有些已经长期合理开发利用,有的还可以进一步开发,有的刚刚开发如页岩油气,有的还有待开发如可燃冰。一物成为资源的前提条件是它具有潜在的价值,并且能够将其潜在价值开发出来,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如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实现沟通和转换。传统德育资源并不是直接拿来就能成为德育资源的,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a,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需要教育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使传统德育资源符合时代要求,确定其内涵的精确性和真实性,成为教育对象喜爱和认可的现代德育内容,从而实现其教育功能。

对德育资源的开发,首先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即:继承和创新并举、现实性和理想性融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发方法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并重。其次,要加强对德育资源的研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伦理道德对社会经济政治是一种重要的支撑性资源,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发展模式具有决定作用。反观我国理论界,在德育资源的研究上明显不足。最后,要避免一种不良倾向。当前,许多地方的政府,把发展是硬道理仅仅理解为经济发展,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可谓不遗余力,但对其中的德育资源开发则轻视、忽视,白白浪费了这一宝贵的资源。其实,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连带性,每种资源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资源发生作用的过程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通过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深入发掘地方德育资源

人文精神的起源篇10

关键词:起源及功用;古典精神;笔墨;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J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34-01

中国画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缩影,人们从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中,都可以捕捉到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文景象。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画的文化内涵,来揭开中国画神秘的面纱。

一、中国画的起源及功用

中国画起源于古代,所谓的 “书画同源论”,是指文字和图画都是起源于形象的模拟,文字对形象的模拟日趋抽象,而图画对形象的模拟日臻具体完善。

中国画在我国古挥着“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的作用,即促进社会教化,帮助推行政策,构建社会和谐,稳固社会秩序。人物画如:汉代的功臣图将功臣画在画里,表彰他们的显赫功绩,激励百姓及子孙后代为社会做贡献;山水、花鸟画是对自然景物的特写,贤人雅士对经典的山水、花鸟作品有着更深刻的体味,他们在欣赏佳作的同时,可以修身养性,对于提高人的内涵与修养,消解人与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发挥着直接的审美功能和间接的教化功能。

二、中国画的古典精神

中国画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它融会了儒、道、佛等多家思想,是一种人文性的艺术。若一个人不能深刻的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他不可能从根本上、从深层次中去把握中国画的精髓。

孔子和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他们提出的 “中庸之道”对中国画的影响是深远的。在绘画上表现为:追求和谐充实之美,强调含蓄,主张“寓教于乐”、认为“心正则笔正”,“人品不正,用墨无法。”

道家思想对于中国美学范畴体系的影响,显然比儒、佛两家深广得多。老庄哲学崇尚“无为而为”,主张“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其思想促使画家们超尘出世,隐逸山林,在自然中追求天然之美,在艺术追求上以小见大,以少胜多,追求雅淡空灵的境界,在自然中注入人的情感。到宋元明清,山水画在中国画中逐渐取得主导地位,这与道家格外重视自然的思想有关。

佛家思想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一切事物皆因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人只要静心自悟,就可以觉悟。在中国文人看来,只有以虚静明彻的心灵去关照和感悟大自然的美,才能达到“心物统一”、“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禅宗思想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崇尚意境,景越藏意境越大,景越露意境越小,把“虚、白、空、灵”看成是绘画追求的目标。

总之,佛和儒、道思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并存于画家的修养与创作之中,三大思想支柱对中国画有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画的笔墨

笔墨是中国画的艺术生命的一种特质所在,是中国画的第一要素。笔墨能表现出气势、节奏和韵律、能展现出生命力。中国画的笔墨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构成的语言,更是一种精神外显的载体,还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相关,有着超越形式的深刻内涵。唐代张彦远指出:“夫物象必在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善书”,意思是说用笔是造型的基础,但它不是仅仅把形象画像就够了,还要有自身的“骨气”。中国画的用笔最高境界应是“意到笔随”。运笔用墨不可雕凿,不可极腐,不可牵连,不可脱节,不可无理,在于墨海中定精神,笔锋下出生活的艺术境界。

笔和墨不可分离。清沈宗寒在《芥舟学画编》的“传神论”中说:“盖笔者墨主帅也,墨者笔之充也……可谓尽泄用墨之秘也。”笔有笔用,墨随笔用,墨有墨用,墨中见笔,笔墨互相生辉,互相依存。笔墨形式是中国画创作得以实施的媒材,它是绘画作品能否达到“气韵生动”的关键。

四、中国画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贯穿整个传统中国画历史的重要美学原则。潘天寿在解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时说:“故画之贵乎师造化、师自然者……然画之至极则终在心源。”指出人与自然、人与画的关系,在文化空间中给中国画家们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远离理性的天地。“画山寄志于山,画海寄情于海”,绘画的整体精神和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尤显重要。由画家的主观意识来创造客观物象,把自然的时空转化为心理时空,在出神入化的空灵世界中达到人与自然的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中国画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