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51

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篇1

传统知识(traditionalknowledge,tK)之所以成为一个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传统知识对于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wu&petriello,2011),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土著和地方社区(indigenousandlocalcommunities,iLCs)介入到未来发展之中的契机(Cox,2000;Schiermeier,2002),这是“积极利用”的方面;二是因为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浪潮中,出现了对于各种传统知识的排斥和不当占有等情况,造成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的一系列矛盾,以及对于传统知识持有者的相关权利的侵犯,这是“消极保护”的方面。首先正式提出传统知识议题的,是联合国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该次大会发表了《环境与发展宣言》(RioDeclaration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1992),还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CBD,1992),提出了将包括传统知识在内的惠益分享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大目标之一。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宣言和公约中包含着一种认识,即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重要作用,但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威胁了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甚至威胁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andsetal.,2010)。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惠益分享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或明或暗的反对。1994年,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贸易组织出台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ontrade-Relatedaspects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tRips),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传统知识内容,但是显然不承认传统知识应该得到知识产权保护。而后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世界贸易组织在2001年的《多哈部长宣言》(DohaministerialDeclaration)中,表达出需要考虑传统知识议题的态度。为了协调《生物多样性公约》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不同立场和观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wipo)于2000年成立了“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的政府间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Comm-itteeonintellectualpropertyandGeneticResources,traditionalKnowledgeandFolklore,wipo-iGC),专门就传统知识等问题开展工作(Damodaran,2008)。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和土著与地方社区通过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UnitednationsConferenceontradeandDevelopment,UnCtaD,2000,2004,2008)和其他国际论坛,表达对于传统知识的权利诉求。一个重要的变化在于他们不仅仅将传统知识视为知识产权,还视为习惯法赋予的基本权利,甚至作为文化认同的集体权利的内容(Juden,2003)。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中国已在上述政府间组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各组织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各组织未来的政策也会影响中国的发展,故此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各组织的利益诉求,从而确定我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国际立场和履约行动。

2国际政府间组织对于传统知识的态度就对传统知识的积极利用和消极保护,不同的国际政府间组织开展了讨论。由于关注点不同,形成了3个主要方向:以《生物多样性公约》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关注环境与生物,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关注经济与贸易,以《土著人民权利宣言》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关注社会和权利。

2.1环境与生物主导这一类国际组织主要是联合国系统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这些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的国际政府间组织普遍将传统知识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具,因此主张对于传统知识进行保护以及惠益分享。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原则22规定:“土著居民及其社区和其他的地方社区,由于他们的知识和传统习惯而在环境管理和发展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各国应承认和适当地支持他们的特点、文化和利益,并使他们能有效地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在被称为“里约三公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UnitednationsConventiontoCombatDesertificationinthoseCountriesexperiencingSeriousDroughtand/orDesertification,particularlyinafrica,1994,简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有一定的体现。这也是传统知识首次在国际宣言中得到认可和尊重,而且与之相关的土著与地方社区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被重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序言和8(j)中,关键是提出了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相关以及传统知识的惠益分享问题。因此,在公约框架下的传统知识,是围绕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而传统知识的惠益分享,也不应该以单纯的利益重新分配为目的,而是需要以惠益分享作为手段,通过保护和持续利用传统知识,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的目标。这必须成为在公约框架内传统知识相关议题的指导原则。《生物多样性公约》2001年10月22至26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获取和惠益分享问题不限名额特设工作组会议”上达成《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并公正和公平分享通过其利用所产生的惠益的波恩准则》(BonnGuidelinesonaccesstoGeneticResourcesandFairequitableSharingBenefitsarisingouttheirUtilization,2001),提供了一个透明的框架来促进遗传资源的获取和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的惠益,并且帮助各缔约方建立保护土著与地方社区的知识、创新和实践的机制及获取与惠益分享(accessandBenefitSharing,aBS)制度。具体来说,《波恩准则》提出了两个关键程序:“事先知情同意”(priorinformedConsent,piC)和“共同商定条件”(mutuallyagreedterms,mat)。自2002年4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6次缔约国大会通过的《波恩准则》之后,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框架下,经过旷日持久的国际谈判过程,力图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现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公平与公正地惠益分享的国际制度(薛达元,2007;张丽荣等,2009)。然而,直至2010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0次缔约国大会的最后一天,各缔约国仍然无法就惠益分享达成协议,导致谈判破裂,而大会主办方日本的斡旋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薛达元,2011a;Xue,2011b),在规定闭幕日的次日凌晨,终于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和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thenagoyaprotocolonaccesstoGeneticResourcesandtheFairandequitableSharingofBenefitsarisingfromtheirUtilizationtothe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2010),简称《名古屋议定书》(nagoyaprotocol)(薛达元,2011a)。传统知识是《名古屋议定书》的主要议题之一。《名古屋议定书》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惠益分享,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地利用其组成部分”。说明了惠益分享虽然是《名古屋议定书》的目标,但是惠益分享的终极目标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进而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一致。从1992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到2001年的《波恩准则》,最后到2010年的《名古屋议定书》,传统知识议题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一方面反映出传统知识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另外一方面说明发展中国家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框架下,为土著和地方社区争取惠益分享权利的努力成果。《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于1994年6月17日在法国巴黎通过。中国于1994年10月14日签署该公约,并于1997年2月18日交存批准书,公约于1997年5月9日对中国生效。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6、17、18和19条都有大量与传统知识直接相关的条文。由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主要目标是非洲国家,因此,这个公约中的传统知识议题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实际上,在内容上,此公约内的传统知识议题只是重复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相关内容,但是强调了传统知识在防治荒漠化中的作用和潜力,并且要求采取类似惠益分享的方式回报当地社区。为了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持一致,在2001年6月25日至30日,世界粮农组织粮食和农业遗传资源委员会在罗马举行的第6次特别会议上,完成了修订《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internationaltreatyonplantGeneticResourcesforFoodandagriculture,itpGRFa)。该条约于2004年6月29日生效。中国目前还没有签署这一国际条约。《粮食与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要求的《材料转让协议》(mta),部分地约束了遗传资源获取者在通过多边途径获得材料而提出知识产权的要求,并且将其作为强制性的惠益分享起点,故此初步解决了粮食与农业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问题(薛达元,2011a)。

2.2经济与贸易主导

第2类是关注经济与贸易,主要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theinternationalUnionfortheprotectionofnewVarietiesofplants,UpoV)缔约国大会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这些组织被发达国家主导,追求自由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故此要么回避传统知识的权利问题,要么试图将其纳入到既有的知识产权体系或者某种特殊的知识产权制度,反对把传统知识作为土著和地方社区的基本权利,担心这些权利成为经济和贸易的壁垒。发达国家利用wto,通过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和《多哈部长宣言》这两个与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有关的wto文本。tRips是知识产权法律全球化中最重要的多边文书。不同于其他知识产权协定的是,tRips具备有力的执行机制,各签署国都受wto争议解决机制的约束。在tRips中,第27条涉及专利的部分被认为与生物相关,但主要是反对给普通的动植物授予专利权,只授予微生物专利权,植物新品种可以通过专利或其他特殊制度进行保护。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反对保护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有关。在2001年11月14日通过的《多哈部长宣言》第19条中提及:“特别审查tRips协定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之间的关系、审查对传统知识和民俗的保护以及成员们根据第71.1款提出的其他相关新进展。在进行这一工作时,tRips理事会应以tRips协定第7条和第8条所列目标和原则为指导,并应充分考虑发展问题”。由此可见,wto不希望传统知识的保护和惠益分享影响既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实际上并不承认传统知识可以和其他知识产权一样应该受到排他性的保护,并且默许了对于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侵占,这对于拥有大量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于1968年8月10日正式生效,主要保护的是现代育种者的权利。以后该公约在总部日内瓦又经过1972年、1978年和1991年3次修改。我国于1999年4月23日正式加入UpoV的1978年文本,是UpoV公约第39个成员国。《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的目标在于促进研发植物新品种,因此规定了一种特权,即“育种人豁免”,也就是育种人培育新品种的行为不受限制。实质上,这种特权可能造成对于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冒犯,在未经过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的基础上,不当地获取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而效益主要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从事开发者或者投资开发者的利益。因此,这种不要求进行惠益分享的育种者特权违背了公平性和公正性。1998–1999年期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向28个国家派遣了调查团,以了解传统知识持有人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需要和期望。召开了两次关于传统知识保护的圆桌会议,而且就“传统知识及其革新和创新”进行了多次调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公布了调查的结果,题为《传统知识持有人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需要和期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实况调查团报告(1998–1999)》。2000年9月25日–10月3日在日内瓦召开的wipo成员国大会第26次会议(第12次特别会议)上,成立了一个关于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的政府间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关注3个主题:(1)遗传资源的获得和惠益分享;(2)传统知识的保护,无论是否与这些资源相关联;(3)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保护。值得注意的是,3个主题的第一个是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一致的,也说明wipo承认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遗传资源的相关议题,包括惠益分享要求。但是在第二个主题上,wipo明显涵盖了更广阔的范畴,超出与遗传资源相关的限制,同时也仅以传统知识的保护为目标,并未提及惠益分享的要求。在第三个主题上,wipo列入了其长期考察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一方面是因为此部分有别于传统知识,另外一方面是为了更多地将此主题导向传统的知识产权领域。由于wipo代表的是工业国家的利益,因此,至今没有出台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以有效地保护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知识相关权利不受侵犯。而将传统知识完全纳入到旧有的知识产权体系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而持有传统知识者,更是难以通过旧有的知识产权体系如专利或者版权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2.3社会与权利主导

第3类政府间国际组织关注社会与权利,主要是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大会的《土著人民权利宣言》和世界卫生组织等。这些政府间组织追求公平和正义,故此不满足于仅仅将传统知识作为知识产权,也不认为传统知识只是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工具,而是将传统知识视为土著与地方社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著与部落民族身份构建要素,因而主张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尽可能在习惯法的范畴内理解传统知识对于土著与地方社区的意义和价值。《土著和部落民族公约(ConventionConcrningindigenousandtribalpeoplesinindependentCountries,1989,iLoConvention169)是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rorganization,iLo)在1989年6月27日通过的,该公约于1991年9月5日生效,是拉丁美洲国家签署。《土著和部落民族公约》的目标是为了土著和部落民族成员平等享有所在国家的其他成员的权利,以及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促进这些民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这个公约为土著人民争取更多的权利,包括土著和地方社区的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等相关权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简称“贸发会议”),是一个成立于1964年12月的联合国常设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处理有关贸易与经济发展问题,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投资机会,并帮助它们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在公平的基础上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于1972年加入,目前是贸发会议、贸发理事会以及所属各主要委员会的成员。于1999年9月13日至16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77国集团和中国第九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一个《马拉喀什宣言》(marrakeshDeclaration),其中第17条声明中包括:“设法建立机制以均衡地保护生物资源,制定保护传统知识的纪律”。自2000年2月12日至19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十届大会开始,传统知识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在其“行动计划”中第147条提及“考虑到《生物多样性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目标和条款,研究保护本地和土著社区的传统知识、创新和实践的方法,在研究和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相关的技术方面增强合作”。2004年6月13日至18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十一届大会。该次大会达成《圣保罗共识》(ConsensusofSaopaulo),其中第68、88、101和第103条均涉及传统知识议题。2008年4月20日至25日在加纳阿克拉举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十二届大会,有一个“77国集团和中国在贸发十二大召开之际发表的部长宣言”。其中第18、60、86和第105条也涉及传统知识议题。与世界贸易组织相比,联合国贸发会议明显倾向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地方社区的权利。但是贸发会议对于传统知识本身的接纳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直至2008年的大会,才明确提出惠益分享的要求。传统知识的议题并未在贸发会议中有实质性的突破。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于2003年11月3日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5年10月20日在第33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国于2004年8月28日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6年12月29日批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这些公约对传统知识以消极保护为主。联合国大会在2007年9月13日通过了《土著人民权利宣言》(DeclarationontheRightsofindigenouspeoples),中国投票支持该宣言。该宣言共46条,内容涉及土著人民享有的公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内容全面的保护土著人民权利的人权文书,其对集体人权的强调在国际人权法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该宣言的通过清楚地表明了国际社会将致力于保护土著人民的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而这些权利与传统知识具有一定关系。在《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的序言中提及“认识到尊重土著知识、文化和传统习惯,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和公平的发展,并有助于妥善管理环境”。具体内容在宣言的第11、24、26、27和第31条中都有详细的规定。这个宣言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宣言类似之处在于关注土著和地方社区的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方案或者惠益分享要求。

3中国的处境、对策与建议

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篇2

[关键词]中国―东盟生物多样性廊道遗传资源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F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1)06-0065-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的法律协调研究”(批准号:09XFX03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贾引狮(1978―),山西闻喜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一、中国―东盟生物多样性廊道建设概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地理上涵盖了寒、温、热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具有寒山冰川、高原草甸、深山峡谷、浅山丘陵、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多种地理特征,自然环境的差异带来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我国与东盟陆地接壤地区,主要涉及云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纵向山系、大河,构成了全球独特的高山峡谷景观,成为亚洲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拥有北半球的绝大多数生物群落类型和除沙漠与海洋外的各类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和世界级的基因库,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这一区域地处元江一红河、澜沧江一湄公河、怒江一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4条国际河流的上游,与缅甸、老挝、越南比邻,与泰国、柬埔寨相近,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及跨境影响等问题极为敏感。我国的广西北部湾、海南等地与东盟国家通过海洋相邻,海南自然资源与东盟十分相似,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十分明显。北部湾海域拥有儒艮、中华白海豚、江豚等14种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拥有海草床、红树林、珊瑚礁等多种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近10多年来,随着“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区域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带动了区域的资源综合开发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也使得该区的生态系统受到空前的扰动,生物多样化遭到威胁,区域及跨境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有必要进行积极的合作与协调,确保各国合为一个整体共同实现对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因“各自为战”而产生的冲突甚至对环境的破坏。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东盟国家加强了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探讨建立生物多样性走廊,通过了《东盟跨境烟雾污染协定》和《东盟遗产公园宣言》等相关环境机制,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物种。与此同时,中国也加强和推动与东盟相关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机制化建设,包括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机制、东盟与中国(10+1)和东盟与中日韩(10+3)机制下的环境合作等,执行国际合作项目,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其中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行动计划(BCi),确定柬埔寨的豆蔻山脉、蒙多基里东部平原;中国的西双版纳;老挝的Xepian-DongHuaSao-Dongampham;泰国的德林达依―西部森林、栲艾―thapLan;越南的ngocLinh-XeSap;老挝和越南的安南山脉湿润林等为行动计划的示范点,同时在保护区合作、人员培训、边境防火、亚洲象跨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去年3月,由亚洲银行资助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曹邦(越南)-广西(中国)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项目全面启动,该项目主要是为了保护全球濒危物种东部黑冠长臂猿。

二、中国―东盟生物多样性廊道建设中

遗传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随着中国―东盟生物多样性廊道的建设,该廊道内生物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带来的问题也日渐显现。发掘遗传资源的经济和利用价值在生物领域内已然成为热潮,但也带来了一些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1.廊道内遗传资源有被盗掘滥用乃至减少的危险。廊道内丰富的遗传资源是国际上发达国家窥觊的对象。只占全球3%的地理面积的东南亚国家,拥有着超过全球20%的动物、植物和海洋生物。例如菲律宾拥有高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众多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兴趣,美国医药产业施贵宝就多次对当地资源进行调查以寻找医药的自然来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通过总统令和行政令出台了一系列遗传资源及有关传统知识保护的法律。菲律宾的国际稻米研究所(iRRi)推广所研发的稻米新品种,使得许多东南亚国家因为接受新品种而逐渐丧失原有品种之种源,此种品种少量化的生态结果就是造成耕作生态脆弱化,增加其遭受大规模病虫害的危险。据统计,泰国和缅甸种植的稻米有40%是属于五种品种,柬埔寨更是单一品种占了84%的种植面积。廊道内中国西南地区的生物遗传资源丧失也十分严重。有学者指出瑞士诺华等跨国企业国际医药巨头,对中国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垂涎三尺,与我国西南地区的科研院所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中国的药用植物资源。如灯台树、灯盏花是滇南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治病良药,但在被成功地进行商业医药开发,成为止咳、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特效药后,信息提供人均未因贡献了关键的传统知识而得到任何回报。

2.廊道内遗传资源面临外来生物入侵的威胁。中国―东盟贸易区建成后,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货物贸易、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会更为广泛,廊道内各方之间出现生物入侵现象必然会激增。如处于廊道内的云南省边境线达4000多公里,随着对外贸易频繁,进口木材的增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几率也明显增加。目前,云南省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已达87种,从境外传入的就有68种。常见的紫荆泽兰、滇池中疯长的水葫芦等、近两年来入侵的松材线虫病,以及椰心曳甲都对云南省林业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与此同时,东盟国家内部也出现了生物入侵,致使遗传资源遭到破坏。

3.廊道内遗传资源面临被孤立保护的现状。《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条规定,每一缔约方应尽一切可能,建立一种保护区制度,并在保护区内采取特殊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是一定区域经过长期历史形成的生态平衡关系,它不受国界、行政区划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邻,生物物种之间的迁徙和交流比较频繁。例如野生亚洲象是一种珍稀动物,就分别分布于我国的西双版纳部级自然保护区和老挝南木哈部级自然保护区,但每个国家自己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实际是把亚洲象的栖息地变得支离破碎,使亚洲象生活在一个个独立的生态孤岛。又如我国云南省与缅甸克钦邦毗连,高黎贡山是我国部级自然保护区,也是缅甸伊洛瓦底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濒危动物绿孔雀的栖息地。由于缅甸在森林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方面还不够健全,中国在保护原始森林的同时,缅甸方却在砍伐,形成一种对自然保护区孤立保护的现象。

4.廊道内跨界遗传资源利益分享不够清晰。随着对廊道内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跨界遗传资源利用所产生的利益分享问题也开始出现。如观音草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也被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地苗族广泛使用,沏泡煨汁用于止咳、感冒、风湿关节痛和小儿惊风的治疗。如果有公司想按图索骥地找出其中的有效成分并研发出新药的话,其创新就会获得专利保护,而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源头的主人却将可能一无所获。在一些其他国家,很多药方都是基于公开发表物上披露的传统中医药药剂成分而形成的。因此有专家建议应该采取知识产权的方式维护遗传资源利用所带来的利益。但是苗族亦是越南及老挝的原居民族,生活在东南亚的苗族也有观音草的药用历史和习惯。如果有医药公司根据观音草这种药用遗传资源开发出新药,所获的利益应该如何分配?这是一个涉及跨界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三、对中国―东盟生物多样性廊道中

遗传资源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目前知识产权领域具边缘性也极富挑战性的议题。当前国际社会达成的一系列国际公约均反映了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遗传资源这一趋势。1992年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BD)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提出了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2001年11月通过的《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国际公约》(itpGR)也对遗传资源的获取、基于遗传资源的技术转让等做出了规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2000年底专门成立了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政府间委员会,召开多次会议讨论遗传资源的来源获得和利益分享等问题。

我国已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约定》等国际条约,同时,对国内法的相关规定也进行了修改,如《专利法》增加了遗传资源来源披露制度,并明确遗传资源的获取或者利用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遗传资源保护与专利制度的结合将为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目标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中国政府还完善了有关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法律法规,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把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建设作为其主要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遗传资源保护和保存体系。

除文莱、新加坡外,其它各国都加入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老挝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成员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也加入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0年东盟10国拟定了“获取生物遗传资源的框架协定(草案)”,根据框架草案,动物和植物物种将进行版权登记。

(一)从宏观角度看,要注重加强廊道内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跨国合作

东盟于2005年9月27日签定了《成立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协议》,并决定在菲律宾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aBC),搭建了各国间信息沟通和协作管理的平台。2009年东盟在新加坡召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会议中,申明支持《获取生物遗传资源的框架协定》(草案)谈判的进程。目前东盟内部还有4个国家不愿加入该中心,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整个中心的成立进程。

中国与东盟之间,虽然于2009年10月在泰国签订了《中国-东盟知识产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但因为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属于一种新的事物,因而在备忘录里并未提及。中国与东盟之间在遗传资源项目中的合作,应通过双方之间的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建立中国―东盟遗传资源法律协调中心,这一中心的职责主要是搭建国际组织和廊道内各国间法律信息沟通平台,并网监控有关项目合作的正当进程,以避免廊道内遗传资源孤立保护的困境,以及提供认证、鉴定、公证等法律服务等。例如可由该中心提供遗传资源的地理标志认证服务、提供自由贸易区内流通货物的原产地标志的鉴定和公证服务等事项。双方要以共同加入的国际条约和双方达成的合作协议为法律依据,共同监管,合作共赢。同时鼓励我国与东盟内各国之间的遗传资源合作研究,如我国云南省2009年与老挝签署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老挝卫生部传统药物研究中心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拟在未来5年内将加强科研人员交流;推进项目合作;交换科研材料和信息、学术刊物;联合对老挝境内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野外考察;联合探讨建设XtBG-tmRC友谊植物园等。

(二)从中观角度看,廊道内各国应加强对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立法与管理体制建设

目前中国与东盟各国对遗传资源的保护基本上是一种多头管理,没有主导机构协调的运行机制。对此我们可以借鉴菲律宾的做法,菲律宾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生物勘探及遗传资源利用规范法律化的国家,他们的《生物与遗传资源勘探法》,确立了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职责,明确要求勘探者与当地社群、公众组织进行协调,以提供生物勘探活动的基础规范架构,且要获得政府或当地社区的事先知情同意、惠益分享的机制安排,符合勘探合约的最低限度要求等,皆为从事勘探活动者不可或缺的义务。规定生物与遗传资源跨部委员会(iaCBGR)是落实该法的管理机构,跨部门委员会隶属于环境与资源部,由环境与资源部、科技部、农业部、卫生部、外交部、国家博物馆、科学界代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非政府组织一名代表、土著文化社区(土著人)或其他组织的代表组成。菲律宾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设立多个主管当局负责生物多样性的国家,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知识涉及多个领域,同时又涉及生物开发的国际关系问题,这样的机构设置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开发和保护,并明确了该机构的权限,制定了从事生物与遗传资源勘探的申请流程和审核程序,规定了勘探活动的监控、终止、撤销以及具体的罚则等。

(三)从微观角度看,廊道内各国应加快廊道内遗传资源的普查、登记、注册等基础工作,为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打好基础

目前最迫切的事情是对廊道内遗传资源进行登记,这将使遗传资源更加方便地用于科学研究,其次是落实知情同意原则和惠益分享原则的合作。廊道内的土著社区和传统社区为遗传资源的保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理应从遗传资源的使用中获得一定的利益回报,惠益分享一方面有助于遗传资源保护者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有利于外界获取遗传资源,顺利进行科技合作。遗传资源的普查、登记、注册等工作可以动态监测廊道内遗传资源的数量变化,还能提供廊道内生物入侵的数据,也是廊道内跨国惠益分享的重要依据,是廊道内国家对西方发达国家要求经济利益补偿的根据。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基础工作可以实现廊道内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参考文献]

[1]GRain.Biopiracy,tRipSandthepatentingofasia’sRiceBowl[eD/oL]..

[4]王忠田.柬埔寨水稻遭遇越南金蜗牛[n].北京青年报,2003―05―20.

[5]余俊.CaFta框架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对策建议[J].河北法学,2011(2).

[6]蒲莉.遗传资源与相关传统知识的民法保护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onmaintainingRegionalDevelopmentby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intheecodiversityCorridor

ofChina-aSeanofGeneticResources

JiaYinshi

(LawSchool,GuilinUniversityofelectronictechnology;GuangxiGuilin541004)

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篇3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xx县教育局全面推行尝试教学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方面,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学习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生物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少同学还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生物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是学习习惯懒散、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好奇心有余而自觉性不足,学习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

因此,从本学期开始,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学习思想引导、学习方法指导,特别是学习过程和效果的监控,不仅要让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内容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共三章。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关于第五单元的内容我主要分两个部分进行分析

(1)、关于动物部分

教材先探讨生物圈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哪些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再探讨它们的运动、行为以及在生物路边中的作用,其知识结构简图如下:

这样的安排改变了长期以来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讲述各类群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做法,强化了动物与环境紧密联系的认识,其中“水中生活的动物”重点探究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陆地生活的动物”重点探究蚯蚓和家兔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空中飞行的动物”重点探究鸟和昆虫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这样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关于动物的类群重点阐述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要求。而关于其他动物的类群则在相应的节中简单介绍。这样的安排突出了重难点。

(2)、关于细菌、真菌部分

其内容包括“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两大部分。本单元的第四章标题为“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作为第一节,还安排了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内容,这些内容尽管与具体内容标准并非一一对应,却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在说到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时,必然要说到发酵食品的制作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物技术,因此,将课程标准中这两项内容合在一起。

2、关于第六单元的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包括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现状及保护对策等。

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课标要求达到层次是学生能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这是个热点问题,所以教材从生物各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来阐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以便让学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对策有更深入的认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如下:

三、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价值。

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篇4

关键词:生物知识;初中学生;课堂教学

初中生物课程,对于整个生物体系的学习来说,是较为基础的一项课程。如果学生不能够学好初中生物知识,就像一座房子没有打好地基一样。这就需要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其教育教学有效性。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生物知识。

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知识的来源,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以及技能。因此,初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合理地运用相关的影像信息,采用较为直观的教学方法

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他们已经拥有一定程度的学习经历。并且,他们在生活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与生物相关的事情。这就使得初中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有着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之所以熟悉是由于在生物课程中,其讲述的很多现象或者规律,在实际生活中都可以碰到。而之所以陌生是由于生物知识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其本质却较为复杂。因此要想学好生物课,不仅仅需要学生将课本知识学好。更重要地是,学生要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甚至是运用到以后的工作过程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部分生物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肉眼看到。然而,部分生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只能够通过精密的仪器,或者相关的影像信息,才能够了解。比如,部分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惯以及迁徙规律等,我们都不能亲身看到,也不能亲身经历。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相应的图片以及视频,让学生了解它们,从而更好地研究它们。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动态事物的记忆程度,要远远高于静态事物。所以,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较为动态的教学资料,让学生对这些生物知识,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科学合理地采用相关形象信息,采用动态的、直观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教学上的案例非常多。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更重要的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上面的问题。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实验需要学生了解实验的背景,此时生物教师可以播放相应的短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相关的资料。

二、及时更新自我知识,引进生物科技新成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物领域的相关知识也在不断地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生物科技对农业方面的重大贡献,以及对人类生命的延续与保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生物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生物知识以及生物科技的前沿,最终更好地为社会以及国家服务。

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相应的生物教师,就需要及时地更新自我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能够将目前较为先进的生物技术,在课堂进行讲述或者实验。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关注探究生物的激情以及兴趣。并且,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养成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习惯。如果学生能够拥有学习的动力,那么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生物教师可以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融合

初中学生学好生物知识的基础,就是拥有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及热情。这就需要生物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需要对初中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学。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以及生物科技,充满好奇心以及探究精神,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物知识。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升生物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篇5

一、利用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诸多的生物学理论或者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利用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教学,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课前选取两株新鲜完整、长势大致相同的植物幼苗,分别放入盛有清水(甲)和30%蔗糖溶液(乙)烧杯中,把装置放在实验桌上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为什么甲中的植物体挺拔,乙中的植物体萎蔫?如果改成是其他植物体结果是否一样?在我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讨论分析,从而得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烧杯中溶液浓度的高低,造成植物吸水或失水;结合第三章所学知识,学生知道植物体细胞的结构大体相同,因此换成其他植物,一般也会发生此过程。植物体如此,植物细胞是否也有类似的现象呢?这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亲眼目睹了洋葱表皮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以及质壁分离复原情况,进一步证实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确实与外界溶液浓度有关。之后,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洋葱表皮细胞在低浓度的溶液中会吸水,而在高浓度的溶液中会失水呢?带着此疑问,学生认真地听取教师的讲解分析,知道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与外界溶液构成一个渗透系统。其原生质是一层透过性膜,当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时,就会发生渗透作用。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渗透吸水和失水呢?如果是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或动物细胞,结果会如何?这样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二、采用比较和归纳创设问题情境

比较是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都是通过比较来进行的,只有通过比较,区分事物的异同点,才能认识事物,把它归到一定类别中去。如讲授复制、转录、翻译相关内容后,我要求学生思考这三者有什么异同?学生通过我的点拨,懂得三个过程进行都需要一定的条件,但由于条件不同,产物也就不同。通过比较,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是主动的,理解是深刻的,掌握是牢固的,逐渐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是对相关知识的纵横联系,把相关知识点相串联成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归纳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能不断扩大和加以深化。如对水的知识可创设以下问题情境:①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作用是什么?②生物体内的水有哪些来源?③生物体内的水的去向如何?④水分与代谢的关系如何?⑤水分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有何影响?学生在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教材相关知识点加以归纳,通过归纳,能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三、抓住矛盾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事物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利用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上的矛盾现象,进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要求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能引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好奇心和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例如,讲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时,我提问:①有人说植物的呼吸是吸进Co、呼出o的,动物的呼吸是吸进o、呼出Co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②有人说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吸入Co、放出o;晚上才吸收o、呼出Co,对吗?③植物在白天也进行呼吸作用,那为什么呼吸作用显示不出来呢?④呼吸作用是一种分解作用,光合作用是一个合成作用,能否简单理解是相反的过程,它们之间有联系吗?这样由浅入深地摆出矛盾,创设问题情境,模糊的概念不但澄清了,而且针对性强,更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又如,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很相近,这是为什么?但在冬天换羽之后,如果没有降雪或降雪推迟,反而易被敌害发现。这又说明了什么呢?通过对举出的相关例子的矛盾进行分析,学生对生物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能深刻地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实际包括自然现象,生活、生产中的现象,学生自身的状况或社会体验。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问题情境,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学生通过思考,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来获得真实的知识,而后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完植物新陈代谢内容后,就可提问:①给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为什么会造成“烧苗”?②移栽植物为什么要尽量多带些土?③糖拌番茄为什么会有许多水?④市场上买回的青菜、水果吃不完,为何要放入冰箱?等等。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巩固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通过实验设计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篇6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7-0159-01

化学历来在学生心中是一个难度大的学科,原因是化学知识内容较为松散,知识点多,学生认为知识点间的联系小,记忆内容多,知识点间的差异较小,易混淆。特别是高三学生,在复习中更不易区分各知识点。

在高三复习中,有的教师完全丢开课本的知识体系,不在课本的知识点和重点知识上下工夫,而是搞知识的“大覆盖”、“大综合”。眼睛不是盯在课本上,而是盯着往年的高考题。这种做法,不仅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使大多数学生吃不消、不适应,从而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散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更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在高三复习中,我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法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复习。横向指的是每一章节的复习;纵向指的是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下面笔者将通过具体实例分别就两种知识体系的建立进行阐述。

一、横向知识体系的建立

化学课本知识每一章中的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较为明显。例如: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中,每一种元素都是按其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即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盐的顺序讲解。每一种物质又是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的顺序编排。因此化学知识复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在每种化合物或单质中,化学性质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通过分析每种元素的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将各种物质之间的性质分析出来,而不需要大量的记忆。只需对一些特殊的性质进行对比记忆即可。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记忆量。

二、纵向知识体系的建立

学生在学习中,第一种联系做得往往比较好,只是在各单元间的联系比较欠缺,这也造成了学生大脑中知识分散,无法将已有知识灵活运用。最终导致学生的成绩上不去,而精力又没少花费,学习效率低等问题。

为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将各知识点建立最大可能的联系。

1.非金属元素知识

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内容较多,学生背记费力。因此我在复习中引导学生总结各元素性质间的联系。学生发现各元素均按与金属、还原性非金属、水、碱、盐的特性的顺序编排,使学生在记忆过程中有规律可循。

2.金属元素知识

金属的性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学生来说只须注意特性即可。

3.元素化合物知识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某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要求,以元素为核心、采用专题的形式构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如探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和防治,将《硫和氮的氧化物》与《氨硝酸硫酸》联系起来,将硫及其化合物(So2、H2So3、H2So4等)、氮及其化合物(no、no2、Hno3等)的相关知识组织起来,构成硫及其化合物转化、氮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图,并能根据给定的转化关系图归纳“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条件”。这样,建立以元素为核心、将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建立起相互关联的无机物的性质与转化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抓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在联系,发挥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氧化还原反应等核心知识的迁移价值,构建通过物质类别的相互反应认识物质通性、通过元素价态转变关系认识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新型无机物及其应用的学习模式。

4.各类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复习各章节时,学生已经按分类法进行了总结,但综合做题时还是无法做到得心应手。原因是各知识还没有完全联系起来。为此在教学中,随便给学生一种物质,让学生从这种物质出发,尽可能地去联系高中化学三年中所学的知识。

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生体验;实践能力;培养

一、引言

当前,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物理教学应侧重对学生物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获得物理知识,去体味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律。这样能够在实践中培养物理知识的创新意识。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不能仅仅依靠抽象思维,而应该依托社会生活,以此为基础进行物理知识与定理的观察与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感性体验,为抽象的理论寻找到现实基础。初中在此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师生互动交流方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深入探讨了初中物理学知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学生体验的培养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环境中,教师应培养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初中物理学课堂教学应重视教学模具以及课堂实验是运用,这样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对象,让学生可以进行观察和分析,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例如:摆的等时性原理,就可以进行课堂实验,学生对此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能够获得更多的体验,逐渐得出该物理学理论知识。再比如,进行声音产生于传播、浮力应用等实验,教师可以进行多种物质进行实验,学生可以进行比较,来感悟不同的物理现象。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面让学生来感受物理实验,进行亲身体验。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面进行小孔成像原理的实验,让学生进行体验多个孔成多个像的现象,还可以进行大气压的验证实验,有了大气压的存在,人们吸饮料时才能比较顺利。用瓶子、胶塞等,把玻璃管插在胶塞上,在瓶内装满水,用胶塞塞好,用嘴向外吸,水没有被吸上来,通过反面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与作用。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知识要多进行观察和动手实验。这样就将物理课堂上书本上面的知识转到学生身边,物理学定理不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富有乐趣的各种物理实验现象,能吸引学生更主动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初中生所处的阶段,对各种自然现象充满了好奇,对物理课程的学习要通过观察物理现象与动手做物理实验获得亲身体验,这样就能够将物理学课本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物理学理论就显得饱满和有张力,而不仅仅是各种公式和符号。初中生对物理现象与实验累积,增强了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培养学生严谨和求实的科学精神,要对物理现象认真观察和分析,不要受到权威观点的影响,学生要独立做出判断和结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和学生教学参与程度,实现学生实验和社会实践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给予指导,形成科学的实验方法。比如:首先要明确进行物理实验和社会实践的目的,其次要进行思考,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最后,要能够对发现的问题给出科学的解释。这样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与思考的模式,为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思维模式基础。

其次,要将物理学理论和相关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对应与验证。初中物理学知识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学生要意识地进行物理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对应于验证,这样才能将理论知识回归应用于社会生活,体现科学知识的价值。初中生可以根据物理学原理设计制作出一些方便家庭生活的东西,还能够对家电等进行简单维修。初中生应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解释,有助于推动科普教育。初中生将物理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在社会生活中,学生有了更多的想象力与发挥作用的舞台。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就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还扩展到了社会生活。

最后,初中物理教学重视实验与实践活动。由于当今的初中生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其接触的知识更加丰富,也激发了学生的开拓性创新活动。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因势利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与实践的开放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指导学生,一种方式就是让学生单独进行物理小实验,根据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将所学的物理学原来与知识进行运用,使相关理论得到验证,例如:浮力定理等,这样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感性体验。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开放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组成实践小组,让学生能够进行团队合作,加强对信息收集与逻辑思维,设计出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进行物质的密度的比较等等。

四、结论

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体验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得出初中物理教学应贯彻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与生活中关注物理学知识与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初中生能够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有效扩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能力。为学生理解与学习物理学定理与相关知识建立逻辑联系,学生逐步养成探究科学的品质与创新素养。学生在体验物理现象与知识过程中,能够不断进行感悟和总结,形成自主探索学习模式,这样才能良好地开展初中物理课教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矫淑娟.关于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刘益.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3]王晓凤.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应该加强[J].邢台学院学报

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篇8

关键词:任务驱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课程开发;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81-03

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的教学法[1],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载体,教学过程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保持对任务的热情,继而激发求知欲。学生会因为完成任务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而继续学习相关知识,以完成下一个任务。同时,教师在学生展示其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因而能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实践因材施教,体现高职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不高,侧重于应用,非常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常规教学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是学院的专业平台课,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等特点,自2010年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到该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课程目标及学生现状分析

(一)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选取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知识、技能、态度、行动”。

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环境检测与评价、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野生动物保护等专业领域未来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任职相关要求,结合自然保护区行业的反馈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而确定的,再根据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人的认知规律进行序化。

(二)学生现状分析

1.有利方面。(1)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热门话题,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较高。(2)很多学生来自农村或小城镇,对当地的各种生物和地理气候知识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校园周边的树木、森林、池塘等资源也为现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场地。(3)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生物课》中学习过初步的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地理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2.不利方面。(1)《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的学科,涉及动物、植物、法律、社会伦理、自然保护区、国际合作、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学生没有系统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感到对有些知识难于理解。(2)学生习惯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习方式,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较少,缺乏对身边环境中的自然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能把所学知识技能付诸行动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可及教学资源分析

一是学院处于昆明城郊,与野生动物园、金殿公园、金殿水库、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所管辖的金殿林区毗临,周边就有森林、湿地、动物园、野生植物收集圃等,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林业、农业、环保、nGo组织等都建设有丰富的网络资源,涉及如野生动植物保护、nGo组织及其公益活动案例等,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体或关系密切。三是学院2009年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学生社团,建设有网站,并与云南绿色发展基金会、七彩云南、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等nGo组织有合作,社团成员多次参与各种公益宣传活动。这些资源为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参与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网络、实践条件。

二、课程开发设计

(一)设计理念

体现现代高职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现状、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坚持“理论够用、实用”原则,以知识和技能为中心,“任务”为载体,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知识、技能、态度、行动”五个相关目标的培养目标,以“理解、识别、应用”为原则,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在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相关理论知识,锻炼技能,并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其在后续学习、工作、生活中具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视角和行动能力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及结果

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分析未来学习工作中应具备的该课程专业素质的基础上,确定了学习任务和学习领域。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核心是“任务”的设计。设计“任务”的难易程度、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2]。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针对每一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可及的教学资源,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设计出学生感兴趣、愿意做、能够做,同时又要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同时明确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过程性考核评价,实践“学中做、做中学”,多元能力评价标准,认可多元的职业能力,而不仅仅是所记住的知识,不断反馈改进,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知识”模块为例加以说明(见表1)。

三、教学组织与实践

该教学设计方案在2009-2012四界四学期共12个班、约600多学生的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涉及环境保护与评价、森林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栽培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等专业。

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教学“任务”设计中的各项任务中,采用了案例分析、实地观察和调查、案例查询及汇报讨论、参加社会活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任务”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都以“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拓展思路和视野,锻炼语言表达、书写计算、团结协作等职业能力。在此,以“保护方案初步设计”为例来说明(见表2)。

四、教学结果及分析

(一)取得的效果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课程中通过四年的教学实践,综合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感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存在不足。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气氛也轻松活跃了,也更容易开展因材施教,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给学生提供了“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培养了职业综合素质。

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完成每一项任务后带来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组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及学会聆听其他组员的汇报,培养了其合作精神;而准备课堂汇报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思考、材料收集及利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其他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3]。任务驱动法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开发其自身的多方面能力,而不是传统教学的被动学习和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2.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是主体,完成任务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目标,这种平等的地位,促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放松思维,发挥和表现其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在学生相互提问和回答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更好的激发。而传统的授课形式,由于教师“管”得太多,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多是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3.学习内容更为丰富,思维更加开放,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传统的教学内容是预设的、封闭的,它要求学生按统一的要求完成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后,教师只是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了问题,而无预设和封闭,这就使学习内容更为开放。此外,它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再统一,这就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要。

4.更能实践因材施教和教书育人的教学要求。

这主要是让学生在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知识、思想的过程中,教师容易发现不同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其对知识的理解的正确性和深度、看问题的角度等,教师因而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避免满堂灌的盲目。如课堂上,在一次学生的交流讨论过程中,一同学说“有石头的山就是喀斯特地貌”,还有很多同学认为“是水葫芦污染了滇池的水”,这些严重的错误知识不论是其以往断章取义学习的结果,还是来自于其他的错误引导,都是需要纠正的。只有在双向交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才容易被教师发现,进而鼓励大家讨论来辨析其真伪。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少数同学“浑水摸鱼”,需要教师督促。以小组的形式查资料、外业调查及报告编写过程中,少数同学就只想挂名而不分担任务;出于“人情”关系,其他组员也会有无奈,但有的也会“包庇”。面对这样的学生,需要教师格外关注此类学生,多检查多督促,迫使其主动参与。

2.课程进度受影响。采用学生课堂汇报和交流讨论,虽然教师一直强调准备要充分,并控制汇报时间,但受学生思维速度、背景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时间控制能力、准备的充分程度、经验等因素的影响,预计的时间往往会不够,而老师为了鼓励学生,一般不打断学生的发言,因此,计划的教学内容进度就会受到影响。

对此问题,需要教师在强化教学组织的同时,精简内容抓重点,舍弃一些较深的理论、空洞的内容。

3.受传统学习习惯的影响,部分学生对此教学方式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当遇到语言功能或准备不充分的学生发言或汇报时,有些学生表现得不耐烦,甚至讲小话,缺乏理解和包容;二是为了鼓励学生,教师一般不对学生的表现做批评,以建议和指点为主,有的学生因此认为老师不够严厉,就不太重视老师的要求;三是因为大量鼓励学生讨论、资料汇报、相互提问,内容扩展后,会给学生留下知识不系统、不严谨的感觉。对此,老师要注重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总结

任务驱动教学的本质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并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成就感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一方面,“任务”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设计出学生愿意做、能做、循序渐进的任务;其次,课堂组织和课堂气氛的营造也很关键,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但不能过多地干预,否则学生就无法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教师还必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多鼓励少批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勇气,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学习”,从而真正培养其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专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融入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将职业技术教育“能力本位培养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环节中[4]。

参考文献:

[1]钟志贤,徐洪建.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J].中国电化教育,2000,(2).

[2]陈百君.任务驱动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J].学理论(上),2011,(4).

[3]安凤彩.高等职业教育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3):39-42.

[4]徐琼,任务驱动法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0,(6).

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篇9

【关键词】传统药物;传统知识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我国传统药物知识尚未有明确的定义。笔者现根据一些国际组织对传统知识所确定的概念并结合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传统药物知识的内涵作一探讨。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观点

wipo关于传统知识所确定的概念是:基于传统之上的文学、艺术或者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设计、商标、名称和符号、未被透露的信息和所有其他一些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由智力活动产生的基于传统之上的创新和创造。例如,农业知识、科学知识、医药学知识、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知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语言的要素、未固定的文化财产等。“基于传统的”,是指某种知识体系创造、创新和文化表达方式,通常是代代相传,为某个特定民族或其居住地域所固有,并且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演进。wipo进一步指出,所谓“传统知识”,并不是因为其古老,许多传统知识并不古老或呆滞没有生气,而是当今社会许多现代生活中非常重要而有活力的部分。这是一种与某一社会具有传统联系的知识,它在一个传统社会中产生、延续、代代相传,有时是通过知识传递的特定习惯性体制。一个社会可把传统知识看作是其文化身份或精神特性的一部分,所以是它与社会的这种关系使其成为“传统”知识。传统知识每天都在被创造出来,并在个人和社会回答社会环境提出的挑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传统知识的当代特征更进一步证明了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正确性。制订保护法律以记录并保存可能已经濒临灭绝的过去所创造的传统知识不仅是可取的,而且同样重要的是,对于传统知识体系的持续使用中产生的新的传统知识,要考虑如何尊重并保持其发展和传播;另外,一些传统知识与植物和其他生态资源密切联系,例如草药等。传统知识经常为研究人员提供线索,使其能从生物资源中提取有价值的活性成分。这种遗传和生物资源是通过一代又一代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及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共同使用而与传统知识和惯例相联系起来的。传统知识的保护经常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密切联系,特别是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进行的保护。

2传统知识的基本特征

根据上述国际组织对传统知识的阐述,并参考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1],笔者将传统知识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2.1传统性

传统知识是特定群体在长期历史生活中共同创造和发展的,传统知识的大部分是由那些在过去的年代已经形成的知识构成。但“传统”并不绝对意味着相关的知识来自古代,传统知识中的传统是指获得知识及使用的方式不同于当地人从近现代科学中获得的知识;同时,传统知识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地保持着确认、适应和创造的连续过程,随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

2.2群体性

传统知识的产生及其发展不是靠单个社会成员的努力而完成的,而是由其所在的群体甚至相关联的多个群体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共同完成,且世代连续努力、共同创造的成果,是群体智慧的结晶。这个特征导致传统知识的权利主体往往不易确定。

2.3传承延续性

传统知识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自然延续下来,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自然演进一同进步和发展,经当地人世代相传的知识。传统知识的传承延续性还在于其保持了鲜明的传统特色,且不符合现代技术标准与法律标准,通常没有固定形式。这更说明了传统知识并不是僵化的,是其群体成员自然承袭和发展的知识,与其生产及生活活动相伴,永远处于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属于可延续下去的知识。

2.4相对公开性

传统知识是由其所在的群体甚至相关联的多个群体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共同完成的,对于特定群体而言,传统知识与群体的生活自然相伴,没有刻意的保密制度或措施。传统知识是公开的,但对其他的群体而言,此类知识是“神秘的”,不公开的。

2.5权利主体多元性

传统知识是特定群体共同创造、共同掌握、共同拥有的。传统知识具有相对公开性和权利主体多元性,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群体成员都能掌握和运用,某些传统知识可能需要专门的智慧和技能方可加以运用。

2.6与生态资源紧密性

某些传统知识与生态资源密切联系,一旦生态资源遭到破坏,这类传统知识的价值就会褪色甚至灭绝。

2.7明显的地域性

传统知识是特定群体在应对生存环境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知识,这种知识的产生、发展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密切相联,已经成为当地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旦离开其产生发展的土壤,传统知识可能不复存在。

2.8保护时间上的无限期性

传统知识的保护期则应是无限期的,其原因在于其在时间上的续展性和主体的不确定性,很难认定它的保护期的起始点和终结点,从而体现出历史的传承和积淀。

3对我国传统药物知识内涵的认识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传统医药是人类在长期实践和探索中以理论、信仰和经验为基础,以不同文化为背景,无论可否解释,逐步形成的保健和疾病预防、诊断、改善、治疗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总称。

基于上述精神,笔者认为,我国传统药物知识应该包括我国行政区域内各民族历代传承和积累以及今后通过经验可能新发现对自然界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矿物等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作用的认识,具体而言,包括各民族具有系统理论的药物知识以及民间的草药知识等,即包括迄今为止各民族遗留下来有记载和口传心授的处方、饮片炮制技术、药材生产技术和药用资源等,而其中药用资源应包含《生物多样性公约》所界定的“生物资源

(BiologicalResources)”,即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种群、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该含义中的“遗传资源(GeneticResources)”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遗传物质;而“遗传物质(Geneticmaterial)”则是指来自植物、动物、

微生物或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

国内有学者主张把生物资源与传统知识分开[2]。认为虽然与生物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有关的很多知识都可归为传统知识,但无论如何,生物资源本身很难被归入传统知识之中。因为生物资源本身作为一种自然形成并生长的生物物种,其发现者或利用者很难主张有自己的“知识”隐含于其中,并因而能够对它主张独占的权利。且举例说,虽然李时珍发现或辨别了很多中草药物种,并将其知识汇编成《本草纲目》,但他却很难对其中的物种主张独占的权利。原因是:发现者既不能论证其独占具有合理的法理基础,也不能保证其占有或使用是事实上排他性的占有和使用。而且依据wipo报告,强调只有南太平洋地区的少数接受调查者表示应保护与其传统科技知识(包括传统农业、医药和生态知识等)相关的生物资源;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接受调查者仅表示关注对与生物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包括利用方法等)的保护。

但传统知识的创造和运用与生物资源密切相关。从全球范围来看,传统知识的创造者和持有者都生存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中,绝大多数传统知识的创造、保存和创新都要依赖于其生态环境的完整和生物资源的富足。因此,人们既可通过运用传统知识达到对生物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也可反过来通过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以维护传统知识的保存、保护和创新。传统知识和生物资源之间的这种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现实意义尤为鲜明。我国传统药物知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我国传统医学而言,其实际运用最终都要落实在以天然动植物、微生物以及矿物等(即药材)作为治疗手段,而目前对药材的开发也多基于传统医学对它的理论认识和使用经验。在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应用,药材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而负载有性质、功效、临床应用等信息,成为我国传统药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青蒿是菊科蒿属植物,广布于世界北温带许多国家和地区,但只有中医有用于治疗疟疾的经验;我国东西南北都产,但只有少数地区青蒿的青蒿素含量高、杂质少,具有工业生产价值;蒿属几百种植物除青蒿外,尚未发现其他种含有青蒿素;蒿属植物乃至菊科中数以千计的各类化学成分,尚未发现青蒿素以外的成分具有抗疟作用[3]。

总之,笔者认为,如果不包括生物资源在内,我国传统药物知识的内涵将是不完整的,并对今后相关的立法和保护措施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符颖,冯晓青.论传统知识寻求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eB/oL].chinalawedu.com/news/2005/7/li4465893311750022432.html,2006-10-03.

[2]刘银良.传统知识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eB/oL].kakabook.net/lunwen/law/mingfa/2005/11/0322341177.html,2006-

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技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09.046

如果按历史时间的发展来评论生物这一科目的话,那么,对于只有几百年历史的生物来说,并不能与物理或是化学相比较。但是,随着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学已经深入于农业、医学界等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生物学的利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生物的关注度也在增高。教学制度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提升以及生物这门学科的分值所占的比率不断上升,都标志着生物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所以,为跟上时代以及提高的学习成绩,学生理应要掌握好学习生物的方法。

一、正确认识生物的特征

每个事物都有其特征,如果想要学好它就首先要了解其特征才能更好的深入学习它,学习生物也不例外。生物被划入理科范畴,这是学生都知道的。但是学习生物的学生如果细心的话,会发现生物虽是被归为理科,但是却不是很具有理科的特性。相反,似乎和文科的关系更深。如果学生能知道这点,说明生物分数的提高就已经是很有希望的了。生物是一门带有文科性质的理科学科。也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当是文科,而用文科的方法去背;也不能只当是理科,而一味地去刨根究底。因为,如果只是背诵知识点。那么,将会由于不能理解而在答题的同时乱写知识点,得不到要领也得不到高分,并且会由于记忆的时间性而反复忘记,又反复花时间去记忆,这样就浪费了许多时间。同样的,如果只用理科的方法,那么会使得学生在高考时或是在平时考试时找不到知识点,也得不到分。所以,要想学好生物就要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知识点。

二、随时准备收集

生物不同于物理,物理的知识版块一般比较清晰,各个版块联系不是非常的紧密,即使有联系的也是比较清晰的。也就是因为这样使得物理在解题中即使有版块的知识点不会也能得一些分。而生物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分有版块,但是生物的知识点却是带有一点杂乱。所以,笔者建议学生在学习生物时最好在一开始时就准备好一个做笔记的本子。在平时上课时,按照老师的讲解分类整理出重要知识点。每一个大的版块都留够足够的空间,然后,其中一些空间除了记录平时上课时老师所提的知识点,剩下的空间就要学会用来收集。收集,就是收集知识点,也就是多留意平时所练习的题目中没听过的小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只是在答案中,它也可能是题目中告知的一个信息,也可能是问题中的一句话。随后就要按照知识点的关联将其归为各个版块中,用心记录。那么,在练有足够多的习题后,也就会发现平时有的题的答案就在收集的那一句话或那一个信息中,有时就算没有明确答案也能在平时背诵和收集的知识点中找到蛛丝马迹。

三、理解背诵靠想象

如前文所述,生物是一门带有文科性质的理科学科,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知识点。但是,由于生物知识点的杂乱和繁多,因此,有时学生虽然花费大多的时间去背诵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但依然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有时会出现明明知道考的是哪一类的知识点却无法下手解答的情况。这便是没有理解而只是一味背诵的结果。这时,学生就应该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比如记忆英语单词就有人将其单词比喻成一个事物,这样的方法也可以运用到生物学习当中,如靠想象来理解一个生物进化的历程,或是关于生物信息的传递等许多的生物学过程,想象中可以是任何事物任何场景,比如说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学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是电视场景,将生物中的一个一个相关联的概念事物放入其中进行精彩演绎。这样不仅有利于自己对生物概念的记忆,还有利于自己对其理解,更能加深印象和快速记忆。

四、做题时要学会“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