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作品教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1:21

科技创新作品教程篇1

    国家“十三五”食品工业科技创新规划中指出,当前食品领域重点科技工作集中于营养优化、智能加工、冷链物流与全程控制等技术领域。智能化、连续化、自动化成为食品行业发展关键词。

一、转杏观念.优化培养樟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新工科建设要更加强调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工程人才培养为导向,人才培养不仅仅关注知识水平,更需要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因而,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学科建设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紧扣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2016年,全国已取消涉及25个省份,175所高校的576个学位点,学位点撤销原因多数因为就业质量差,学生研究成绩不足。紧扣市场需求就要优化专业结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着力设置新兴理论、新兴技术教育课程,如“低碳制造”“数字化设计”“智能冷链物流”等食品高新技术课程。升级传统专业,适

当删减与本专业定位不相符合的老旧专业,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结构更加适应食品行业发展需要。

2、完善创新创业科技活动的形式和规模

    当前,就创新创业科技活动设置角度讲,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已经联合湖北梁湖爽润食品有限公司、湖北耀荣木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德大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建始天龙实业有限公司、利川市多仁多实业有限公司、襄阳中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珠江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研发和

就业基地。

    目前,本专业与以上基地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各项工作运行良好,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的学生已在以上单位担任业务骨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活动的规模和水平,今后,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增强校所、校校甚至国际间的科技活动。

3、重视实验与实践教学

    健康有效的高校发展模式要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引导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与就业实力上具有天然优势。强化实验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提高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实验教学中心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实施好科教融合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完善教学硬件与教学软件配置,提升实验中心综合利用率。

    对此,湖北工业大学提出了新型的“3十1”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采用在校学习三年加工厂实践一年的形式,转移实验教学阵地,在工厂成立“以企业为主”的创新型实验教学基地,使学生切实将实验操作能力向实际生产转化。

二、遵循工程教育规律,注重课程体系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一流的新工科建设要更加注重教育教学过程的转型升级。

1、解决课程设置偏理化的问题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目前已发展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包括多个方向的专业课程,以我院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为例,目前已开设食品化学类、食品微生物类、加工制造类和分析与检测类,课程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实验系列已经

开设《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实验》等。课程体系比较完备,但也存在课程体系偏理化的间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工程类专业,其工程类课程设置不足,少数已开设的工程类课程也仅仅涉及理解原理的层面,有严重的理学倾向110]。借助新工科的启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健全工程类知识的渗透,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蓝本,强化工科特色。

2、注重学科交叉,优势互补

    食品行业人才需求领域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食品品质控制、分析检测、食品工厂设计等诸多方面。因而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功底,也对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有较高要求。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进程中的人才培养中要强调“宽口径”,除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外,适当增加选修课比例,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食品创新设计》《美食鉴赏与饮食文化》等课程,可适当减少不必要的理论讲授,提高生产实践环节课时比例,如食品企业认识实践、生产实践和毕业设计与工厂设计等环节。将动手实践、创新创业教育贯穿课程体系。

3、充实工程伦理教育,关注食品安全

    食品产业处于转型发展时期,食品安全和环境间题是食品行业进步进程中的两大“命门”,食品安全风险贯穿从原料到产品的诸多环节。伴随食品加工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产生了生态失衡、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现象。这就涉及到职业道德和尊重生态环境的“实践伦理”。因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要加强工程伦理教育,从职业伦理和环境伦理教育角度,提升食品行业从业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坚持开放协同,持续推进协同育人

1、教学与生产实际协同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集理论研究与专业实践于一体的应用型专业。要将食品行业生产标准、加工标准以及流通过程的智能控制与监测融入学科教育质量评估之中。如针对食品工艺学课程设置主要面向食品加工行业人才培养的这一特点,强化“良好操作规范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Gmp)”标准的实施,从原料、设施设备、人员、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严格按照良好操作规范的要求,模拟一套更加全面而完备的企业操作环境,在实验室的小环境里训练和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使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2、新型师资力量协同

    营造一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面貌,优良的教师队伍是重要保证,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即合理引进高水平教师甚至企业相关工作者担任高校教师,或者定期聘清食品企业家或食品企业高管来校举办创新创业指导讲座,增加在校教师与企业、工厂、科研院所的交流,使学生增加学习食品行业新生产、新政策和新标准的机会。借助高校与食品行业间的通力合作,促进行业间题的解决,同时改善在校教师轻实践的间题,互利互惠。

3、协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作品教程篇2

1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概况

为顺应国际教育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中的重点目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融入了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始于2006年5月,由教育部、人事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代表组成了教育部授权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2013年1月中国正式提交加入《华盛顿协议》申请,同年6月中国科协代表我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被接纳为预备成员。该协议承认签约国所认证的工程专业(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方案具有实质等效性,认为经任何成员国认证的专业的毕业生均达到了从事工程师职业的学术要求和基本质量标准。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构建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教育部自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以来,专业认证工作的认同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欢迎,促进了被认证专业的建设与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高等学校制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是工程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缺乏自主性的工程实训平台以及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等。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引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了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建立符合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通过持续改进的途径保障教学质量。

2.1核心课程体系优化思路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依据食品科学与工程涉及的主干学科及其发展趋势,结合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整合或重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形成内容先进、观点新颖和结构合理的新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并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课程。

2.2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理顺课程之间的衔接,构建课程群工程教育指工程技术人员所应接受的全面素质教育,包括道德养成、能力训练、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水平提高。现代工程教育观认为工程的、科技的、人文的和社会的教育内容本身都是工程教育的组成部分,作为课程体系,应完整、有机地把这些学科的知识和内容融成一体,形成一个科学的课程系统。因此,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首先要确立整体工程观的指导思想,确立整体的课程目标包括毕业生所能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方面。围绕确立的课程目标,在强基础,突出特色;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贯通;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原则下,整体设计专业教育培养方案,搭建多层次多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主要是构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核心课程平台,其中化学类、生物类和机械类课程是贯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核心课程的三大支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优化后应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基础、化工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是建立在核心基础课程基础之上的、培养本专业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环境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优化后应包括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机械与设备、果蔬加工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工艺学、发酵工艺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和食品安全与质量等课程;同时根据自身长期人才培养中的积淀和本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将功能性食品、食品分离工程、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资源与环境学等设为核心专业课程,形成专业特色核心专业课程。此外,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塑特色、求创新”基本思路,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结合教育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和学校的办学特点,对学科类课程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梳理,将相应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知识、方法和问题等方面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重新规划、整合构建形成课程群,以理顺课程的衔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与水平。学科类课程核心课程群建设见表1。以食品化学课程群为例,对于水、蛋白质、糖类、维生素与矿物质等食品中的常量与微量成分,在无机、有机化学中已初步认识其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生物化学侧重于各类成分的生理生化性质及代谢与合成过程,食品化学侧重于各类成分在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功能性质及在食品加工与贮藏中的应用,而食品分析则从常规手段及仪器分析、感官评定的角度介绍各类成分的分析与检测,重要的内容则在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验中通过验证性、综合性及设计性试验加以实践。通过将课程依照“课程群”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转变为追求课程群体系的完善,使群内课程之间“由原来的相互隔离转变为相互贯通,由原来的相互重叠转变为相互补充,由原来的相互矛盾转变为相辅相成”,从而达到课时削减但效率反而提高的目的。

2.3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四级实践教学层次,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实践教学的内容组建上,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按照能力培养要求建立“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专业试验技能训练、工程应用与综合能力培养、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四级实践教学层次。四级实践教学层次间相互联系,各有侧重,有机结合,既突出了专业的工科背景,又形成了由理论到应用、由单项技能到综合能力、由一般应用到科学技术创新逐级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层次。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教学层次,主要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验、有机化学试验、物理试验、物理化学试验和化工原理试验等基础课程试验。在试验内容的安排上,除大部分的验证性试验,还有一定量的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在保证基本试验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专业试验技能训练层次。该层次主要由专业基础类实践课程组成,包括生物化学试验、微生物学试验、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验、农产品工艺试验、畜产品工艺试验和发酵工艺试验等。在试验内容的设计上,既考虑试验的基础性,注重试验技能与方法的培养,又注意将试验与甘肃特色资源的利用开发紧密联系。通过实践与理论的互补教学、渗透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层次:工程应用与综合能力培养层次。通过金工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和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对强化学生工科背景、培养工程应用能力、体现学校培养特色起到重要作用。毕业设计(论文)是将大学四年学习知识进行总结和升华的阶段,通过该阶段培养,学生将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加以运用,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第四层次: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层次。产品设计系该层次的亮点,在第七学期利用三周时间,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开发产品,通过该环节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工程的本质就是创造,因此,必须对工科学生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除了鼓励学生参与省级试验示范教学中心开放试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省级和部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挑战杯等其他各类创新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外,还开设创新课程,包括研究型教学课程与创新案例解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授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有裨益。综上,通过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完整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架构,使学生获得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效果

科技创新作品教程篇3

关键词:美术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创意和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90-01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一支粉笔写天下,三尺讲台话春秋”的传统教育模式。现代信息技术改善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渗透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领域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展出一种新的学科理论――信息技术学科与各学科的课程整合。这不仅是对传统与现实的创新,也是对现代教育工作者的新要求、高要求。

具体来说,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的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某一学科的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资源和实施步骤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该学科的一部分,并起到督促、增进、加强和辅助该学科学习的作用。这是我们进行课程整合的理论意义。

一、美术鉴赏课的特点

美术鉴赏是一种特殊而又复杂的精神活动,也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现行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是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教学过程,“美育的最有效手段是多接触艺术”。事实上,就教学条件来说,我们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去感受美术作品原作的魅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缺憾。例如,在分析齐白石的作品《蟹》时,通过制作动画,让蟹“动”起来,组成不同的画面结构,生动的动画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不同的黑、白、灰搭配带来的审美视觉效果,促使学生充分体悟到大师原作中看似随意却匠心独运以及水墨画特有的笔墨趣味与黑白灰美感。这样,就把我们用语言很难表达的艺术理论直观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二、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学能发挥计算机强大的多媒体功能,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为一体,可以演示形象生动的动画、声情并茂的有声画面、色彩丰富的教学图片。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问题形象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它是我们现代教学强有力的工具。

三、中学美术鉴赏课与信息技术课的结合

中学美术鉴赏与信息技术课程都是素质教育技能课,尤其是在新课改过程中,我们发现美术课中大量的欣赏环节以及创意活动缺少直观的表现形式;而信息技术课堂在学生的技能操作上,学生的作品缺少创意和设计,缺少美感,审美效果不尽如人意。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虑,我们两个学科的教师想尝试探索进行课程整合,让学生把两个学科的知识结合,比如制作海报、校刊、多媒体作品等。基于此,我们以每班的兴趣小组为单位,以三种形式(即海报、校刊、多媒体作品)为表现形式,以作品主题为统领,以技能(画图、photoshop、word、powerpoint)为手段,尝试探索让学生围绕主题,运用所学技能完成作品,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技能叠加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而是有一定美术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审美和创造性的集中展示,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我们最终看到的是同学们如何把美术鉴赏的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完美地整合在一起,加上创意和想法,做一个能看到“自己影子”的作业。

四、中学美术鉴赏课与信息技术课结合的意义

通过两个学科的整合,我们认识到:各种学科的知识是相互关联、有联系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各种知识关联结合的过程;要以一定主题作品去实现知识、技能、审美、创新的结合展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两个学科的整合,有助于教师素养的提高;以兴趣小组为组织形式,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变干巴巴地讲理论、讲技能为以主题任务为驱动的实实在在的作品,教师和学生会更有收获;在信息技术和美术鉴赏教学中,摸索出一条新的教学思路,以主题作品渗透进各种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知道学会这个知识技能的好处,这样学生会很有成就感。

回顾研究过程,我们发现在美术鉴赏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美术鉴赏素养;2.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能力;3.学生学会了创造美、鉴赏美。当然,在两个学科的整合中我们也有一些经验和教训,如:1.两个学科的整合,契合点的选择比较难;2.在作品的制作中,学生和教师各种知识的丰富性和个人创意的独特新颖性始终是整合的难点;3.丰富和提高教师、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是必须的;4.扩大教师和学生的眼界是创新的关键。希望在以后的探索和实践中,这两个学科的整合越来越完善。

科技创新作品教程篇4

XUYun-huiDUZhao-fangZHanGXiao-li

(CollegeofLight-textileengineeringandart,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Hefeianhui230036,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trainingmodeforcreativetalent,thisarticlethroughoptimizingtheteachingcontentofmeasuringtechniquesforfibers,fullyutilizingthenovelteachingmodeandmethod,aswellasestablishingthevariousteachingpracticeplatformetc,discussedthecourseconstructandteachingreforminconsistentwiththetrainingrequirementforcreativetalent.

【Keywords】measuringtechniquesforfibers;Creativetalent;teachingreform;Courseconstruct

纺织服装工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出口创汇、解决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为了生产品质优良且符合使用要求的纺织品,研究开发新的纺织测试技术、新型传感器及测试方法,更新换代测试仪器,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发展自动化程度高、功能齐全、数据处理快和结构精密的测试设备对拓展纺织品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应用尤为重要。目前传统纺织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展速度缓慢,然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装饰和产业用纺织品却发展迅猛,且发达国家的装饰及产业用纺织品在纺织行业中所占的比重已高达30%~40%。我国纺织工业正经历从传统加工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处于由传统服用纺织品向产业用纺织品加速发展的机遇期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纺织测试仪器、测试方法、测试范围、测量精度及测试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纤维测试技术》课程是培养纺织工程专业人才的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现代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范围涵盖了纤维长度、卷曲及细度、鉴别,纱线的捻度、不匀率及混纺比,纤维纱线的力学性能,纺织品的吸湿透气性、电学性质、风格、耐光色牢度、阻燃、防紫外线和织物起球勾丝,生态纺织品中有害物质检测,纤维内部微观结构分析等众多内容。纤维测试技术具有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理论知识要求高、测试对象多、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和优势。因此,开设“纤维测试技术”课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替代传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1],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纤维及纺织品检测人员,使学生掌握现代纺织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增强专业学习兴趣。笔者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纤维测试技术”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讨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开展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挖掘教材精华,整合优化课程内容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和想象力、实践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在个人本位的前提下,追求学生最大化的社会协调性[1-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课程改革。《纤维测试技术》课程内容涵盖了纤维、纱线和织物等纺织品的各项指标测试,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将测试原理与方法等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并应用,需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以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为重点,多因素相互协调,树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创新型教育观念,造就适宜创新认知和创新特质生成的环境,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出现[3]。例如,在讲授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中,应将纤维、纱线及织物的强伸力测试指标、测试仪器原理及类型、测试方法和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等异同点着重阐明,并使学生融会贯通这一测试内容,加深学生感官上的印象,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启蒙他们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需适量引入最新的现代纺织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能了解到专业学科发展的最前沿理论、成果及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他们的各自特长和创新能力,如在介绍生态纺织品测试时,可在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中补充高度关注物质(SVHC)的监控,在纺织品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增添电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尽量将新出现的科研成果和新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学习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接受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仍在思考还有哪些新技术、新方法可用于纺织品的相关性能检测,做到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和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另外,由于课堂教学学时有限,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知识量与难易度关系,注重突出关键和难点内容,把握教学节奏,丰富教学形式,简化教材内容,将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找到学生的兴趣和课程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2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纤维测试技术》教学是以课堂讲授、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虽然经历了课程学习,但缺乏对该课程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当前的纺织检测技术已快速发展,并与化工、材料、建筑、生物等学科领域交叉,纺织测试技术应用面大大拓展。“纤维测试技术”课程介绍了国内外纤维和纺织品的测试方法、测试仪器和发展趋势,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纺织测试的基本技能,并熟悉纤维检验技术的发展动向,这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案,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4]。因此,在课程自学内容设计上要精练、凸显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思索、讨论,切实增强他们的自学与科学分析能力。在学生自学前,教师提出针对性问题,要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然后分组讨论,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对自学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和应用。同时,在课堂上也可尝试让学生唱“主角”,请学生先讲解某一内容,然后学生评议,最后教师总结,改变以前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听课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自始至终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掌握纺织测试的基础知识,分析检测中出现的专业问题,思索本学科的今后发展方向。通过《纤维测试技术》教学革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在日益激烈的就职择业竞争中打下牢固基础。

3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最重要的是启发和激励,为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与pBL教学模式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的创新思想。

3.1多媒体教学

纺织检测涉及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各种测试方法、测试步骤、仪器设备、测试谱图照片、数据处理等,且测试仪器及方法更新快、种类繁多,传统授课手段难以满足教学要求,而多媒体教学方法可将这些测试内容以图片、动画、音响和视频的方式真实的呈现出来,增强了教学的先进性、实时性及动态性,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5]。多媒体授课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讲授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幻灯片演示,同时穿插针对性的教学视频将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展示给学生。如将纤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测试技术以实物图片和操作视频在多媒体课件中表达出来,并用动画将各精密仪器的结构进行分解,直观和形象地介绍仪器原理及其操作步骤,把书本上抽象难以理解的理论以形象的实践内容传授给学生,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他们对纺织材料大型测试仪器运用的求知欲,活化了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教学质量中收到良好效果。

3.2网络教学

随着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化教学获得广泛应用。建设“纤维测试技术”网络课程,将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案例库、习题库、教学录像、专家授课视频、纤维检测视频等教学资源在校园网络中,实现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共享。网络教学可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促进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基础、学习进程、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及难易程度进行自主学习,节俭教学时间,增大教学信息量,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和资源,在网络课程上开辟“交流论坛”、“在线答疑”等专栏和“纺织服装风云录”等QQ群,且网络课程向毕业生免费开放,为其专业知识的更新提供服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专业交流,了解纺织检测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增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通过网络平台与已就业学生的交流,加深在校学生对理论联系实践和培养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重要性的认识。

3.3案例教学

在《纤维测试技术》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例如,通过对燃烧法鉴别纺织纤维,从纤维样品靠近火焰的熔融、收缩情况到纤维在火焰中的燃烧情况以及燃烧时的气味和残留物的形态,循序渐进地讲解如何在每一燃烧阶段观察纤维燃烧的细节状态,向学生演示燃烧法区分纤维种类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燃烧法鉴别纤维的基本原理和试验程序,最后要求学生任选一种纤维进行燃烧鉴别试验。通过学生对纤维检测案例的思索与分析,提升学生纺织材料检测技能与创新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把案例教学与纺织测试理论授课有机结合,让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4pBL教学模式

pBL(problemlearning)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和成见的束缚,多方位地去联想、创新[7]。在“纤维测试技术”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方法时,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给定一个问题目标,如利用化学方法如何定量分析涤纶、羊毛和棉三组分混纺产品,又如根据oko-texStandard200标准设计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项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小组各成员分工协作,检索资料,分析问题,撰写报告,最后在课堂上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点评。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归纳总结”的五阶段教学过程,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主要是组织、调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层次。

4构建多层次教学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实践、实验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必要环节,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体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在有限的课程学时内,学生参加教学实习、课程实验、各种级别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多形式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科研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战”平台。

4.1开展多形式的教学实习

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真枪实弹”的课程实践环节是关键。“纤维测试技术”课程通过具体的实践设计环节,突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真题真做,强化教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的紧密联系。目前,已分别在安徽源牌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和安徽亮亮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并加强与安徽省纤维检验局及科研单位的联系合作,定期聘请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科研单位负责人或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兼职授课,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企业和科研院所中采用的最新检测技术,教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工艺相结合,使学生获取厚积薄发的潜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和多视界思维模式的创新人才[7-8]。

4.2加强课程实验教学

纺织专业学习流行一句话:“听不如看,看不如做”。要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熟练运用,必须通过课程实验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各种纺织材料的检测方法及过程。在“纤维测试技术”课程建设中设置了教学实验,可进行“纤维长度、卷曲实验”、“纤维细度、热收缩实验”、“纤维和织物拉伸断裂实验”、“织物耐磨性实验”等8个基础验证性实验,“织物风格实验”、“纺织品阻燃实验”、“纺织材料吸湿性实验”等5个设计性实验和“生态纺织品有害物质检测实验”、“纺织材料鉴别实验”等3个综合性实验。另外,纺织材料实验室还建成了“热分析测试”、“红外光谱测试”、“纤维材料取向度测试”等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观摩演示实验。教学实验和观摩实验是锻炼学生掌握及应用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实践手段,同时使学生对纺织检测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欲望强、独立思考、气氛活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学习后续纺织专业课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综合性实验设计中培训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处理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和科研项目。

4.3构建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参加科学研究项目来进行[8-9]。指导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科学研究实验的设计,工艺流程的制定,实验样品的理化性能测试,样品的分子结构表征,实验数据的计算分析,图形表格的绘制,科研论文的撰写、修改及发表,让学生体会科研活动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将“纤维测试技术”课程中的各种检测方法及理论与具体科学实验相结合,强化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能力,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验中分工协调能力,磨练学生的科研毅力和挫折感,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指导对纺织材料检测感兴趣的学生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已连续获得校级、省级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其中2011年为车用聚酯非织造阻燃材料方向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13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主要方向为生态抗菌竹浆纤维纺织材料,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将纺织测试技术充分运用在创新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这两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成果分别荣获第四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和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学生通过科技创新项目的锻炼,科研主动性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团队协作精神和失败承受力得到加强,且学生在创新实验中事无巨细均要亲自处理,实践能力得到锻炼,遇到实验挫折时,能够坚持,分析和找出失败的原因,不断改进科研方法,最终顺利结题,使学生心里充满求知欲、奋进感和成就感,使学生的创新力得到极大提升。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融入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团队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信心,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在科研实验的每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在科技创新实验中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作品教程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模式实施措施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围绕培养人才这一核心,突出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明确办学的定位、方向以及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的特色走创新型大学之路。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特色人才培养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龙头城市,已率先进入后工业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的重要特征就是技术密集,此后工业化阶段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上人才的适应性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国家做出了“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决策,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使中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

一些城市的经济区是历史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习俗相似,商品相通,自古以来区域之间就保持和延续着密切的人际交往、经济贸易、文化往来和社会联系。我们要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的原则,确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要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最佳切入点,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模式等方面办出特色。把一些工程学院办成创新型的大学。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1.以科学发展观确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办学思想建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全局,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办学实际,坚持培养创新人才的科学发展观。为此,要坚持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根本方法是合理的定位及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2.以科学发展观审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根据自己学院的总体发展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以满足区域经济需求和食品行业的市场需求为宗旨。体现“精理论、重创新、宽口径、强实践”的专业理念,形成“以生物技术为先导,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农业资源为对象,以精深加工为目标”的专业特色和“掌握原理、重在应用、顶岗实习、柔性就业”的专业_培养模式,着力于为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三、建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要紧密结合经济区食品工业发展,服务区域农村经济,立足区域特色资源,推动农副产品精细加工。初步形成以食品工程、质量控制和食品生物技术三大专业方向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的专业体系要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必须对知识结构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能力结构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学分分配,既要保证大多数学生掌握该专业知识技能之所需,又要充分考虑到学有余力学生的拓展需求,构建“平台+模块”式的课程结构体系,使课程体系整合化、培养方式能力化、培养计划动态化。

1.构建“平台+模块”式的知识结构体系。在知识结构体系中搭建四个平台,分别是:公共基础与素质平台、专业基础素质平台、综合素质平台、专业核心与知识平台。

2.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体系。注重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以较为宽广的实践教学模块为支撑,经过深入研究,精心运作,构建独具特色的能力结构体系,并实现能力与知识的有机融合。能力结构体系必须服务于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充分利用好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平台。注意能力结构体系与知识结构体系的有效衔接,形成四个层次的能力结构体系:即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新产品技术开发能力或新产品检测技术开发能力、生产现场操作能力和创业实践综合能力。

第一层次: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主要依托公共实验室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完成,面向所有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围绕专业基础素质平台进行,是学生达到毕业的基本能力要求。第二层次:新产品技术开发能力或新产品检测技术开发能力。主要依托专业实验室和校内的实训基地,完成食品工程及食品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的学生所培养的是新产品技术开发能力,质量控制专业方向的学生所培养的是新产品检测技术开发能力。新产品技术开发能力或新产品检测技术开发能力主要专业选修课程的三个模块进行,以充分体现其专业特色。第三层次:生产现场操作能力。主要依托校外的实训基地完成食品工程及食品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主要从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生产现场操作能力。食品工程(生物工程)企业的实际操作技能、企业生产的基本流程、应对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质量控制专业方向所培养学生的现场操作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即食品企业的产品分析技能、企业中常用的实验设备使用、通过实验手段判定问题所在的能力。通过仿真模拟、现场实习、综合课程设计等方法实现对学生生产现场操作能力的培养。第四层次:创业实践综合能力。通过开发综合性、实战性、多层次的综合创业实战训练平台,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得以综合运用,促进不同专业方向学生间的协作,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延伸能力,这也是前一个层次能力培养的综合检测,它有利于实现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分析

开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应用型院校承担着教育改革创新的重任,在举办专业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1.产业发展为专业教育提供了极好的环境支撑。应用型院校要进一步推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必须实现转型,实现能级的提升,要在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而现代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然需要一大批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此,企业对参与专业教育工作也允满了热情与期盼,愿意为专业教育提供物质、师资、基地等方面的支持。

2.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为专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提出,产学研战略联盟被提上议事日程。一些成功合作的案例使产学研联盟日益成为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的一项“战略意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本科院校也在努力探索产学研联盟新模式,使学校的技术创新集群与区域产业集群紧密结合。政策引导也对产学研联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3.应用型院校具有举办专业教育的独特优势。

首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评价好。他们具有多年举办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的历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全国输送了大批各级各类企业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应。这些高校注重应用为先、专业精深和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强化以行业、企业为依托,注重产学研结合,其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应用研究、培养模式等无不体现了服务行业产业的宗旨,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其次,专业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背景和企业实际工作背景并重的“双结构型”师资队伍。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与行业、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应用型院校坚持与产业共发展、同进步,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积极主动提供服务,与行业、企业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特色师资队伍、合作开展科研项日、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得到了行业、企业的支持,丰富了教育资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专业教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第四,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应用性学科,应用性研究成果突出。一些应用型院校大多在其主体学科领域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成为本行业领域重要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

五、应用型院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措施

考虑到应用型院校在服务区域、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差异,可以选择在部分经济发达区域、具备条件的应用型院校进行某些类型、某些领域的专业教育。

1.设好准入条件。应用型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定位于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功能定位于以教学为主,同时开展应用性、开发性研究,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第一线。为打造应用型院校培养专业教育的品牌并形成鲜明特色,应该对承担应用型院校的本科办学年限、管理运行机制、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条件、实践环节保障等方面设定明确要求,以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2.把握好审批程序,建立质量保障、监控和激励机制。为保障应用型院校专业培养质量,须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对应用型专业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督。培养院校应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办学条件,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规范教学管理相关制度,准确理解和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顺利实施。学校应从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习实践等多个环节人手。努力探索开放、协作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打造专业学位品牌,组织优秀生源,把好招生质量关。建立节点监控机制,加强校内评估体系和校外教学点建设,规范教学点管理。建立奖学金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对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到辅助作用。

应用型院校的专业培养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学校培养质量的保证。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多元化的培养模式,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应通过合作培养,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为学校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为培养具有自主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

有实力的应用型院校应抓住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机遇,先行先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构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为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发挥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使自己培养的人才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掌握更强的技术能力,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彰显应用型人才的独特魅力。

科技创新作品教程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创新实践能力;课程改革

1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面向济宁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如今,多媒体技术已深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高校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素养又能创新性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工作中具体问题的人才尤为重要。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要。结合这一目标,分析该课程在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需要解决。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课堂环境目前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一般采用课堂讲授与学生上机练习结合的方式。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必然限制创造性思维发挥。上机练习被作为发挥学生创造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但在这一环节中又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学生在上机课上主要完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单一型任务,实验目的以验证为主,缺少从整体上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缺乏综合运用多种多媒体软件独立完成复杂作品的锻炼。第二课堂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应用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仅凭课堂的传授和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技能比赛、社会实践是拓展学生视野、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自身也非常希望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参与比赛和社会实践,证明自己的能力,但目前学校给学生提供的比赛和实践支持还远不能满足众多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需要。缺少必要的艺术理论教育许多多媒体技术如三维动画制作、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等都涉及与艺术设计有关的内容,社会对多媒体作品艺术性方面的要求普遍提高。多媒体技术集技术、艺术与创意于一体,其中技术为本,艺术为魂,创意为根,三者有效的结合才构成一个合格的多媒体技术人才[1]。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没有适当的机会接受专业的艺术素质教育、创意方法教育,导致制作的作品缺乏美感和创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限制了有关实践活动的开展。认为自己缺乏艺术素养,做不出好的作品,成为影响许多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课程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原因。

2课程改革原则

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加强应用能力、艺术素养、组织策划能力的培养。抓住重点,把握热点,激发学生兴趣点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首先了解学生对哪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容易接受哪种教学方式,以及学生想通过该课程达到什么目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上,学生对图像和动画方面的多媒体应用技术感兴趣,可以适当增加这部分课时,扩展有关知识;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希望课堂上能多讲一些实用、有意思的案例,教师可以将有关的知识点融入效果生动的案例中讲解;在学习目的上,学生希望通过该课程学习一些实用技能,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以利于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因此,课程的侧重点应放在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完成设计作品并鼓励学生多参加有关技能比赛和社会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一门应用为主的课程,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多媒体硬件、多媒体软件应用三部分。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前期基础课程中已对前两部分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多媒体软件的具体应用则接触较少,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所以在课程安排上,教师要在注重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突出应用能力锻炼,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艺术素养好的多媒体设计作品除了具有科学性、技术性,还必须有一定的创新性、艺术性。尤其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逐渐深入,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艺术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多媒体作品的设计者,既要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多媒体产品的功能,还要以创新的方式表现出一定的艺术美感,满足广大受众的需要,增强其推向市场后的竞争力。在这种现状下,高校非常有必要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将计算机科学知识与艺术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组织策划能力,适应岗位需求一个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不是单一的计算机操作,而是一个系统、规范的应用系统设计[2],有规范的流程,它包括了前期的需求分析、设计策划,中期的素材搜集、详细制作,后期的集成调试等一系列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仅要针对中期制作的部分,同时要关注其他流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计划地去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而且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其把握全局、组织策划的能力,更适应社会中工作岗位的需要。

3课程改革方法

提升创新实践能力,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第二课堂五个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课程改革。改革教学方式——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根据具体的课程阶段,教师在课堂上不讲解事先准备的案例,而是结合知识点,设立体验情境,向学生介绍作品的目标用户、功能、用途等具体情境,要求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设计建议和用到的技术要领,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完善设计,制订出最终设计方案,然后由教师讲解具体的制作方法、步骤以及涉及的一些艺术理论知识,将技术和艺术融为一体,最终完成作品。也就是说情境体验式教学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设计课堂内容,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体验的情境中完成课程任务。这种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想法,对不同观点、不同技术手段,教师以欣赏姿态进行启发性的引导,最好请学生自己实践探索[3]。情境体验式教学方式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去进行基本操作,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设计作品,强化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内容——增加互动交流教学内容上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开设互动交流形式的作品欣赏课,适当增加一些与多媒体技术联系紧密的相关学科内容,如艺术理论、摄影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一些获奖的摄影、设计作品,与学生一起分析获奖原因、作品特色、制作方法、设计风格和趋势等,这样既能拓展创作思路,又能提升艺术素养。互动形式的交流与探究是激发潜能、迸发新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课程形式和内容改革的重点。改革实验教学——以创作型实验为主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将以验证型实验为主的上机课改变为以创作型为主。作品创作是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完知识点后,给学生布置好实验课程要完成的项目任务,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讨论时间,去主动获取设计素材和一些技术知识。学生在实验课上利用所学知识点,按要求进行原创作品设计。教师利用上机课随时检查作品设计制作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出修改建议,进行技术、艺术方面的指导,辅助学生完成作品创作。作品完成后集中进行作品点评,先由学生进行讲解和答辩,然后学生之间相互提问、交流经验,教师则根据学生作品和学生相互交流的情况给出一些启发性的建议,由学生完善作品后提交实验结果。改革考核方式——以作品创作为主考核方式以学生作品创作为主,教师给出作品创作的主题、设计要求、技术要求、提交要求,学生自己确定具体题目、制订设计方案、收集整理素材、编辑制作作品等。作品创作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每一课程阶段的作品创作,二是期末综合作品创作。每一课程阶段的作品主要针对某一项多媒体技术,期末作品创作则对学生要求较高,既要进行方案设计,又要综合运用多种多媒体技术,完成作品创作,在考核成绩中所占比重较大。成绩评定标准主要是作品的整体创意设计、各项技术运用效果、整体艺术效果及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即创新性、技术性、艺术性、综合性四个方面。拓展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是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4]。目前学科竞赛种类、级别繁多,教师搜集相关信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参加,对于基础类竞赛项目,团队成员尽可能兼顾高、低不同年级学生;对于综合类、创新类竞赛项目,尽可能吸纳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背景和不同年纪的学生。教师要充分与学生沟通,加强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充分释放自己的激情,贡献自己的思想,了解他人的学习方式[5]。学生通过参与竞赛的整个过程,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并能锻炼和提高自身的整体策划能力、应变和沟通能力。另外还可以利用校园环境,鼓励学生成立兴趣小组、社团,并以此为平台应用专业知识组织、策划校园数字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主动研究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新情况,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了解社会对创新实践能力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望秀,谭敏生,汪凤麟.地方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生态化培养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3(4):89-91.

[2]龚沛曾,李湘梅.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52-255.

[3]陈婕.《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59-160.

[4]金翠云,汪晓男,李大字.多模式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106-107.

科技创新作品教程篇7

关键词: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创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63-03

一、引言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军队院校教育的重点之一。为了多渠道、多手段推动大学生创新教育,就必须寻求能够推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形式。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间经历了启动、正规和深化三个发展阶段。其中,、中国科协、教育部、高校联合,分别在1989年创办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在1999年创办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勤奋学习、迎接挑战”为宗旨,成为高校人才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整合的一个平台,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一面旗帜。对于军队院校而言,如何从思想观念、组织管理、制度措施上对“挑战杯”竞赛进行有效推动,是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院校可以围绕“挑战杯”各级竞赛举办校级科技竞赛,为全体学员提供锻炼课外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军校教员可以从创新团队组建、课题选择、分工协作、成果提炼、宣传包装上对参赛学员进行细致深入的指导。军校学员可以通过参加“挑战杯”竞赛激发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团结协作、迎接挑战的精神,锻炼科学实验、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各方面技能,培养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成长为一名军队信息化的建设者和高技术战争的指挥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宣传“挑战杯”竞赛

钱学森在论述创新教育时,对创建于1891年的加州理工学院赞誉有加。其网站主页上醒目的标明自己的办学宗旨:“通过研究与教育达到扩展人类知识,造福社会的目的。学院鼓励在多学科的特殊环境下,研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些最具挑战性和基础性的问题,并把杰出的学生培养成社会的创造性人才”。加州理工学院迄今为止培养的22433余名学生,其中有31名获得过诺贝尔奖,还有大批人材获得过美国政府颁发的各种科学技术奖项,被誉为世界一流的理工类学院,这与其重视学生的创新教育是分不开的。Cit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军队院校在注重和加强课堂教学、军事训练的基础上,必须积极探索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从组织形式上看,“挑战杯”竞赛体系为校级、省级、部级,其中校级竞赛由各个院校自行组织、每年一届或两年一届;省级竞赛由各省共青团、科协和教育厅举办,每两年一届;部级竞赛由联合中国科协、教育部举办,全国各地的知名高校申请承办,两年一届。从内容上看,“挑战杯”竞赛分为课外科技发明制作类、学术论文、创业计划、专项竞赛(如2009年上海世博会专项国家、省级竞赛)等多种方式。因此,“挑战杯”竞赛具有层次高、规模大、范围广、创新性强等特点,可以作为军队院校的学生创新平台来建设,同时也可以作为面向地方、面向全国的一个交流展示窗口。为了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在思想上重视、观念上肯定的基础上,要调动学校的广播、电视台、校报、张贴栏等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兴趣小组、科技文化节、专题征文、学术研讨会、第二课堂讲座、学员科技成果展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和释放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让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例如国防科技大学每年都举办“银河”计算机文化节、航天科技文化节、电子科技苑、机器人文化节以及“保利―创新杯”学员学术科技竞赛等活动,在校园里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创新环境。

三、建立“挑战杯”竞赛评价奖励制度

为什么“挑战杯”竞赛在很多大学尤其是军队院校往往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科技创新活动由于“课外”的身份而不能获得正确的评价和认定。很多院校都建立了一套对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业绩考核制度,从事课外竞赛指导的教师常常遭遇“不务正业”的非议和不公正评价,挫伤了指导学员参赛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建立“挑战杯”竞赛的评价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大学师生的积极性。设立专门的学员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办公室,制订预算时划拨专项经费,配置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管理干部进行统筹安排和常态管理。要建立竞赛工作评价奖励制度,根据指导人数、获奖类型、成果等级等指标确定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和成绩,在津贴补助、评功评奖、晋级提升等方面制订标准并落实到位。此外,学员干部在学员日常管理上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对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成绩突出的学员干部也应当进行奖励。在学生层面,要把“挑战杯”竞赛与数学建模竞赛、电子大赛、机械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同等对待,获得各级奖励的同学可以在奖学金申请、立功受奖、考研保研、推荐出国、毕业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

四、“挑战杯”竞赛成功的主要因素

1.科学选题是前提条件。无论是科技制作、学术论文还是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不同于其他学科竞赛的鲜明特色就是作品内容可以完全自由选择,没有预先设定范围。就像自由命题作文往往比命题作文更难下笔一样,如何从林林总总的候选材料中科学选题――“慧眼识珠”成为作品参赛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以科技制作类作品为例,选题要注意突出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同时注意多学科交叉融合,避免热点题材扎堆撞车。对于军队学员而言,选题还要体现军事特色和时代特征,选题需要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反复论证、不断优化,不能搞从一而终、将错就错。

2.人员队伍是重要基础。“挑战杯”竞赛早已迈过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成为大学、教师和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竞争的团队至上主义时代,每个参赛作品都凝聚着一大群人的心血。指导教师需要对作品涉及的科学理论、技术体系、实验手段等有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能够在学员遇到困难时及时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负责对总体方案、解决途径和关键技术攻关进行强力指导。学生团队规模要适中,学科背景要按照作品选题特点科学筛选,团队成立后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例如仿生机器人作品需要进行机构设计、控制系统研制、软件程序编写工作,可以组建分属机械、控制、计算机学科的三人团队。在参赛团队选择人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挑战杯”竞赛毕竟不是大学生的普及活动,不能把兴趣不浓、科技素质差、团队协作精神欠缺、投机取巧的学生吸纳进团队。

3.成果整理是有效手段。“挑战杯”竞赛要实现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这个主要目的,如何对参赛作品及其相关成果进行整理、包装、宣传十分重要。在信息闭塞、科技发展缓慢、自由竞争薄弱的时代,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自大意识也许还有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催生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细微变化都可以在一瞬间传遍世界各国。在创作“挑战杯”竞赛作品的过程中,就必须做到及时整理、分类存档,对核心算法、创新装置、工艺流程要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对软件程序要申请软件著作权,对数据分析、试验结果、关键技术要撰写学术论文投寄期刊会议进行同行交流和宣传。如果是应用前景广阔的作品要尽量选取典型应用背景进行试用,出具试用单位的应用证明。通过对参赛作品成果的全面收集整理,在填报作品申报书、评审答辩、现场质询时,就会有一大摞图纸、专利、论文、证明等辅助材料进行有力支撑,达到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

五、小结

“挑战杯”竞赛是军队院校推动自身科技创新教育,实现与地方高校进行公平竞争、学术交流、军民融合的重要平台,只要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组织管理上进行落实,制订激励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和在校学员科技创新积极性的评价奖励制度,就可以将“挑战杯”竞赛办得有声有色,从而培养军校学员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团结协作、迎接挑战的精神,为未来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打造一支政治思想合格、科技素质过硬、创新能力突出的军官队伍,在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树青.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5):1-7.

[2]赵晓哲,李建平.对军事指挥型生长军官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几点思考[J].海军院校教育,2004,(1):19-21.

[3]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1):96-105.

[4]王海斌,林志华,何海斌.理工科大学生科研创新过程中综合能力的锻炼――以“挑战杯”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0,(4):248.

[5]高涛,彭军超,何银花.“挑战杯”竞赛研究状况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0,(17):220.

[6]郑绍春.浅谈如何发挥指导老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作用[J].船海工程,2008,37(4):172-174.

[7]陆丹红,丁娜妮,傅红兴,黄可新.对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的指导和运行机制研究――以温州医学院为例[J].科技与生活,2010,(7):182-183.

[8]赵金华,宋之帅.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2010,(10):129-130.

[9]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创新科技,2009,(11):14-15.

[10]李敏,周朝成.精英教育:加州理工学院的文化性格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97-100.

[11]单耀军,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看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新发展[J].教学研究,2008,(2):140-143.

[12]陈丽君.选题指导: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挑战杯”获奖大学生选题过程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1):136-138.

[13]蔡恺君.团队知识共享与“挑战杯”大学生团队建设[J].中国商界,2010,(5):343-344.

[14]朱冠华.从“挑战杯”论大学生科研选题[J].茂名学院学报,2005,15(5):36-42.

科技创新作品教程篇8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59-02

人才是发展的最大资源,创新是发展的最大动力。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如何,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培养模式能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对于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仅影响我国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水平的发展,同样决定我国食品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近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类似专业的培养有了显著的发展,建设了各具特色的重点专业,满足了高等教育的目的。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人才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在众多的食品类专业中根据学校优势和地方特色培养拔尖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行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将解决人才培养的目标、完善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法。研究的成果将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传授新知识新技能,帮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本领,积极开展自主实践,并为同类专业提供新的基础。

本研究从林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和管理体系,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提供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并提供新的工具,从而确定培养方向的可行步骤、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关键瓶颈的突破方法和人才培养过程的自我管理和改进措施。

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企业和社会需要为目的设计制定的。东北林业大学食品科学是以林业为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包括食品化学及分析、食品制造与保藏和食用植物有效成分生物合成及分离工程。学科以森林野生食用植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开展新资源食品、绿色食品、功能食品、天然食品添加剂、植物有效成分功能机理、分子生物学与营养学、超临界流体萃取、生物大分子合成与调控等内容的研究。由于食品制造业中有60%的原料来自于植物,同时,全世界有80%的生物活性物质存在于植物之中,而森林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用植物资源。所以,林业院校进行食品科学的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这一特点,形成了以工科为背景,食品科学为基础,林业资源食品为特色,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高素质的林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二、创新人才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优化课程体系。本专业设置的主干课程有“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分析”、“食品保藏学”、“食用植物资源学”、“植物精深产品加工工艺学”、“森林食品加工工艺学”、“食用菌培育与加工”。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优化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综合与集成,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减少课程总学时,减少课程设置,以留出足够的学时,强化基础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时来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同时,减少了必修课学时,加大了选修课比重,增设了林业院校相关学科及人文学科的课程,增设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技术性课程,把教师的科研课题同毕业设计、工艺试验及生产实践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人才教学内容系统化构造

教学内容的系统化管理和设计将有助于人才知识体系的构造。东北林业大学食品专业重在培养具有食品科学、食品工程和生物技术基础,能在食品、制药、生物化工、林业领域内从事生产技术与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研究人才。因此系统地进行相关理论教学和食品行业的实践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构造中,通过注重相关课程的整合和优化,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促进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很多课程使教学内容综合化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着重讲授重点和难点,课下有方向地指导和要求学生阅读一些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使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1]。实践教学受实验室设备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影响,以前实验课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仅按规定的内容和步骤完成,缺少学生独立设计和自由操作的机会,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十分不利。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课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性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选择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给出研究目的,让学生先自己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思路,然后指导教师引导其进一步完善设计工作,使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

四、系统化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听,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不高,专业创新培养更无从提起。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需要将教学过程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首先由教师下达学习任务书和实施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拟定任务实施计划草案;然后在提出任务实施计划草案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任务实施方案完成各自工作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例如检查实施进度、疑难解答等;最后,学生完成任务后展示工作成果,做出自我评价,通过师生共同研讨,进行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在这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师生交流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4]。同时学科教师在考核机制上进行改革,如加大课堂提问、讨论、课后作业在最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使学生首先从思想上对课堂重视起来。并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通过案例,将学生带入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师随时回答;同时,加大学生之间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5]。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从2009年开始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学分的制度。鼓励每位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实验中来,除了国家和学校立项项目外,学院还专门拿出一批基金对学生创新实验进行立项,鼓励学生申报并实施课题。同时,食品学科也依照学校的要求对大学生创新实验给予了高度支持,每年在创新实验开展的过程中,以大三学生为主,以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其他学生作为参与人,共同开展实验。食品学科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成绩都激励着学生对创新实验的热情,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创新实验的开展,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得到最大的体现。

五、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技术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通过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营造创新环境等管理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6]。

在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方面,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有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授课教师、安排学习进程的权利。在选课时由专业教师加以指导,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教学过程的管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有灵活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

只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才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学校每学期通过学生打分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使教师更注意遵循“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原则,努力用丰富的学识教人,用高尚的品格育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学科任课教师100%拥有博士学位,通过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的食品专业进行学习及学科内部每学期的教学方法讨论和多媒体课件的改进等方面的交流,使任课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以及教学方法得到提高。同时,任课教师还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将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告诉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科营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如邀请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派学生到其他大学做交换学生等。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自由探讨、自由研究的环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许程剑,李应彪,卢士玲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拔尖创

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2,(64).

[2]刘达玉,唐仁勇,郭秀兰等.基于卓越计划的食品工程创

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1,(9).

[3]姚芳,刘靖,张Z晶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食品专业课

程群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

[4]王蔚斌.关于食品科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

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2,(7).

[5]权伍荣,金铁岩,金清.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科技创新作品教程篇9

关键词:创客教育;创客空间;实践创新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7-0101-04

中图分类号:G642

0引言

自从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仿佛一夜之间,各种创客空间、众创空间、创业服务公司遍布神州大地,掀起了全国创新创业的热潮。纵观国内外各个知名创客空间,国外的大多是非盈利性组织,而国内的大多是一种创业服务公司的模式。作为高校的创客空间,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是一种面向专业的、非盈利的、公益性的服务,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思考合适的管理组织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国外的创客空间组织模式可能更值得借鉴。

1合理规划,提供良好环境

与社会上的众创空间、创客空间等不同,高校的创客空间不能仅仅是为其使用者提供工位和设备,而是要从专业性、创新性、洞察力、表现力、协同性和认识力上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专业人才。因此在物理空间的规划上,要充分考虑上述几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培训、讨论、休闲、展示和操作等方面的服务。为此,创客空间的物理空间划分可分为六大区域,分别是知识营养池、创意灵感地、头脑风暴谷、原型工坊、作品秀和路演场。

(1)知识营养池主要用于比较大型的学生培训和集中授课,为学生获得从事相应的创客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提供学习场地,创客空间会定期和不定期地安排培训活动。

(2)创意灵感地是供创客空间中的学生休闲和思考的地方,在这里为学生提供了沙发、茶座,轻松惬意的氛围有助于灵感的激发、创意的涌现。

(3)头脑风暴谷为交流讨论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的桌子上都嵌入了可擦写的白板,让大家可以在桌面随手涂鸦,激烈讨论,通过碰撞提升创意。

(4)原型工坊中所有的操作台都是可移动的,并配备足够多的地插,既方便大家的操作,又能随时腾出实验场地,根据不同作品规划自己的实验空间。

(5)作品秀为优秀作品的展示提供展示架,这是个可扩展区域,还包括照片、证书等各类成果的展示。

(6)路演场提供高清大屏幕,目前可以提供两台高清电视,可通过网络直接将学生手机、电脑上的ppt、视频等各类介绍文档投影在其上,学生在这里可向大家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作品或项目。

创客空间的学生在这几个功能区可获得包括培训学习、交流分享、休息思考、原型创作、作品展示、项目和作品介绍等各个环节的支持,以完整地实现自己的创意作品。

2闭环控制,掌控创客活动

高校的创客空间立足于专业并服务于专业,其设计和规划都必须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业务素养为目的。创客空间的主要作用还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实践的服务场所。然而若只是提供活动场地和设备,这就与社会上诸多创客空间没有区别。要体现高校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高校的创客空间必须针对学生的创新活动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过程管理机制,以便在活动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少走弯路,最K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建立合适的过程控制体系是做好高校创客空间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创客空间管理的实践中,控制理论中的闭环控制被引入到创客活动的管理过程中,提出了tSDDeS(thinking、sharing、design、development、evaluation)闭环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1)在tSDDeS中,好的创意(thinking)是整个活动的起源,其必然是来源于需求并高于需求的,要有靠谱的奇思妙想,而不是无谓的天马行空,所以必须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奇思妙想环节由指导老师与提出创意的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时间不定期,只要有好点子,学生就可以与老师约谈,讨论自己的创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是权威,仅仅只是对创意的可行性进行技术引导,以弥补学生在经验、技术上的不足。通过这个环节,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创意,激励他们不断地观察生活、思考现象,训练他们的创新素质和洞察力。

(2)一人技短、多人技长,碰撞交流环节(sharing)让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激发头脑风暴。这个环节是在初步确定了想法后进行,通过公告,一个或几个组的同学可以一起组织进行该项活动,吸引大家参加。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表达能力,拓展了思维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3)经过前两个环节的不断修正,作品的初步方案已经成型,下一步自然是为作品设计实现方案(design),这个过程不仅要求学生了解相关的技术、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以设计出综合考虑功能、性能、成本、外观等各方面内容的完整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定期向导师汇报自己的设计方案,师生共同探讨、修正,以求通过这个环节提升学生纵观全局的能力,培养其系统性思维。

(4)原型制作(development)阶段需要学生能将自己的所知、所学真正用于实践,同时也在实践中继续学习,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以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5)制作出来的作品,除了自己测试外,还要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和作品展示活动来进行检测(evaluation),以此来收集更多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认识力和对社会、市场的了解度,还能增加新的奇思妙想,为作品的升级换代打下基础。

整个过程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以检测结果反馈创意和作品的成效,促进作品的不断改进和新点子的不断产生。

3以赛促创,驱动项目学习

创客空间是进行创客教育的基地,高校的创客教育必然是服务于学校教育的,通过“创客教育”提升教育附加值。建设创客空间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尚工重器、乐于分享的“创客精神”[2];强调身体力行、深度参与;采用项目学习法,以一个特定的学习任务为中心,使学生在做中学[3]、研中学;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团队合作、作品创作、学科竞赛等的过程中促进工程与人文、社会科学、美学的交融,不仅培养技术能力,更注重培养业务素养;发挥高校科研特长,将教师的科研带入学生作品指导,提升作品的前沿性、创新性,以研促学,以研促教,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此,一个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是创客空间的核心内容。

1)以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为契机,激发、引导创新灵感,鼓励创新作品,产生“做”的意愿。

要鼓励学生想点子、出作品,必须有一定的激励手段,虽然有些学生自己有很强的意愿要“做东西”,但大部分学生还是需要一定的刺激。特别是通过作品创作,如果能在就业、深造等方面给予他一定的帮助的话,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作品的数量增加,出现好作品的几率也就相应增加了。中南大学每年设置大学生创新启航、大学生创新创业、米塔尔创新基金等多种创新创业项目基金,为创新项目提供资助。学科竞赛获奖对就业、深造均有帮助,是激励创新作品产生的重要因素。根据专业特色,我们每年精选与专业密切相关并与知名企业直接挂钩的赛事作为专业传统赛事,每年宣传,提前布局,并适当扩大到其他赛事,形成惯性,每年就都有很多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愿意去思考、设计和完成作品。

2)以科研指导创新,让天马行空的思维也能接地气,整理“做”的内容。

在多年的教学辅导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创意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思维不够发散;见识不够,生活经历有限;对完成作品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认识不清,点子难度大,超出自身能力;对新技术、新方法不够了解,不知道哪些问题是已经解决了的,哪些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时候,指导教师的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以自身科研经历和科研方向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关键技术和关键问题,并帮助学生简化问题,通过介绍最新科研技术和方向、推荐知名创意网站等帮助学生进行创意的修正和方案的设计,为创意“落地”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3)根据学生项目调整培训课程内容,介绍入门知识,合理安排导师,让学生拥有“做”的知识。

我们结合空间设备、资源情况,分模块设置了一些基本入门课程,这些课程并不一定都是当前学生必需的,因此,每年会根据学生项目情况,抽取相应模块作为培训内容。培训仅涉及相关技术的入门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开始、会面对什么问题、有哪些常用方法、有哪些参考资料等,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避免填鸭式教育。根据项目方向安排介绍指导教师,作品与教师的科研紧密结合,让教师的指导能够真正帮助作品科技含量的提升。

4)帮助制订进度安排,由易到难,定期指导、检查,管理“做”的过程。

在整个创新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任务、问题等都是靠学生自己去解决,但在创客空间中指导教师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理顺任务架构,帮助学生了解全局,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是每个导师必须做的事情。在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其设计方案、选定技术路线后,分解技术问题,提炼关键技术,帮助学生进行团队分工,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任务有目的地学习。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任务,定期制订短期目标,不断迭代增加,逐个解决问题,这些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与监管,同时导师也会定期考察进度,了解问题和需求,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每件作品的完整性,不至于使大部分作品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5)建立作品文档资料库,指导文档写作、培训现场答辩能力,保存“做”的结果。

光是做出作品,如果没有对应的文档资料说明整个设计和开发的过程,那这样的作品是不利于传播并继续完善的。因此,创客空间的每件作品都必须建立详细的设计文档,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善于总结和提高,做到知其所以然。在为作品建立档案的过程中,通过为作品拍摄视频资料,让学生学习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充分展示作品功能和优势;通过为作品制作美观大方的介绍ppt,并在路演场现场演示报告,让学生不光会做,还要会展示,更要具备一定的审美,在培养技术能力的同时,提升业务素质,将工程与美学、人文等有机地融合。

6)通过举办全校性比赛,参加省级、部级比赛充分展示作品,扩大“做”的影响。

作品做出来,如果只是留在创客空间给自己看,就缺乏有效的检测。每年创客空间都会举办全校性的比赛,吸纳包括创客空间和非创客空间的作品参赛,所有作品均必须拿出实物布置展台,接受来自全校以致社会各界人士的检验。同时邀请兄弟院校和其他创客空间的作品过来参加展出,扩大与其他创客空间的交流。筛选出的优秀作品可推荐到省级、部级比赛为学生提供向上的空间,并通过获奖刺激下一届的学生继续参与。还可以积极参加包括科协、其他创客空间举办的作品展示和赛事,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增进交流,同时扩大创客空间的影响力。

4创意作品初现教育成果

以中南大学智能科技创客空间为例,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用创客教育提升教育附加值,在短短一年多的建设过程中,就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1)多创新项目获资助。

仅2015―2016年一年间,创客空间申请的学生创新项目获得资助的就有9项,其中2项为部级创新项目。项目研究内容涵盖了机器人、惯性传感器信息处理、情感信息处理、脑波信息处理、智能控制、图像处理等多个研究领域,部分项目属于前沿科学研究,多个项目均申请了国家专利。

2)学科竞赛成绩优异。

仅在2016年,创客空间的学生作品获全国大赛奖励17项,其中获第二届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华为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特等奖1项,首届ioS系统应用开发大赛一等奖1项,华为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一等奖3项。获奖作品有些是穿戴式设备,有些是智能乐器,有些是3D图像的处理,均显示出学生们无穷的创意和创作热情。

3)积极开展展示与交流活动。

智能科技创客空间自建成以来一直注重交流和展示,与本地多家创客空间结成了友好合作关系,包括长沙市图书馆的新三角创客空间、远大集团内的p8创客空间等。2015年我校参加了长沙市科协举办的创客湖南创新项目与产品展示会,2016年9月在长沙市科协主办、长沙市图书馆承办的“创战纪”星城创客大赛中11件决赛入围作品有6件来自中南大学的智能科技创客空间,同时创客空间的作品囊括了2个最高奖项。在2016年还成功举办了中南大学智能创客科技作品大赛,大赛展出了20余件作品,吸引了众多师生和外校团队前来参观。

5总结与展望

高校创客空间建设的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创客空间必须在空间规划、活动管理、空间项目指导、培训等方面提供切实的服务和悉心的指导。高校创客空间的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缺乏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很多作品都可能是虎头蛇尾。以中南大学智能科技创客空间为例,从学校立项建设到现在的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在创客空间的所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绩,并在管理和组织上形成了一定的方法,且在不断地尝试和改进。

同时,我们在创客空间的建设管理、创客教育的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在创客空间的人员管理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导致对不同专业、知识背景学生的整合还存在很多不足,不利于创客团队的组建和作品的完整性。还有在设备和师资方面也存在不足,后续计划多与企业合作,在空间中加入企业导师,让学生能直面实际问题、了解实际需求,避免闭门造车,以期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绪辉,沈生.创客空间的内涵特征、教育价值与构建路径[J].教育研究,2016(3):28-33.

科技创新作品教程篇10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1-0072-03

一、“卓越计划”的提出与核心

教育部在我国工程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又存在工程理念弱化、实践环节薄弱、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所培养人才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力图回答世纪难题“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1]。“卓越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强化学校和企业间的紧密联系,加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大批学生成为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工程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

“卓越计划”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并强调要将工程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因为创新能力建立在工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基础上。要求毕业生做到“首先能干活,然后再创新”。因此,在“卓越计划”中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天津科技大学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之一,笔者参与了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工作。下面结合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施该计划培养学生工程能力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展开对当前高校实施“卓越计划”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工程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工程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卓越计划”中工科学生的工程能力主要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工程实践活动中的实际本领和能量;其培养的合格工程师应具备:(1)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等基本素质;(2)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对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的了解;(3)现代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开发设计能力;(4)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管理、沟通、危机处理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3]。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培养与现代工业生产水平同步的开发设计、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二是培养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与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背景相适应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卓越计划”的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各种类型的高素质卓越工程师,他们将是未来10至15年后各行业中的精英、领军人才,因此,“卓越计划”所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是否符合其标准体系即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的要求,关系到我国能否真正实现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更关系到“卓越计划”主动服务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性国家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能否实现。

三、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现状

依据工程教育的本质,落实“卓越计划”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尤其要强化工科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但当前在我国多所高校实施“卓越计划”的背景下,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方面仍表现出以下几个共性问题或不足。

(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目前,传统工程教育重课堂理论教学、轻工程技术能力培养的育人理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部分高校工科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过度追求理论课程深度化、系统化的倾向,造社科类课程课时偏少、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不深入、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等。我们知道,现代工程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依赖政治、经济、环境、法律和文化的背景,也就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意识”[4-5]。因此,这种做法虽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但对于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来说,实属弊大于利之举。

(二)教师工程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方式需要转变

目前,高校教师大多是接受传统工程教育的博士毕业生,毕业后直接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这种缺乏企业经历的高校教师虽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也比较强,但这往往仅体现在学术和科研方面,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则明显不足[6]。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讲述工程工艺类课程、指导学生完成“真刀真枪”的来自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的毕业设计时比较吃力。同时,由于教师工程能力不强,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时,往往偏好理论研究,忽视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对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重要性。部分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仍没有完全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重单向灌输、轻启发讨论,重课堂教学、忽视工程能力的培养,本应是导演角色的教师,又不自觉地充当了属于学生的演员角色。此外,课程的考试方式也存在着厚理论、薄能力的缺陷,对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导向作用不够合理。

(三)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大家已形成共识普遍都比较重视,但在具体实施时,要么由于高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要么由于对实践教学至关重要的官产学研的合作机制不健全,往往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

四、提升大学生工程能力的策略

在实施“卓越计划”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背景下,上述共性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并应想方设法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和完善。例如,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本校实际,以实施“卓越计划”和“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新途径。

(一)持续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卓越工程师应是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学科背景知识,因此,一要优化课程体系。依据“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原则,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改革当前的课程体系,使之更加开放、多元、系统,使“卓越计划”标准中要求的各种能力与课程体系形成矩阵对应的关系。如天津科技大学为培养具备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的毕业生,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大学教学内容和优秀教材,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多门专业基础课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但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兴趣,而且在双语的环境下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为获取、应用英语资料奠定了基础。二要进一步压缩理论课程,增开涵盖知识范围广的课程,注重学科交叉,开设或指导学生选修感兴趣的相关学科的课程。对于内容难度较低的理论课程要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以对问题的解释、答疑。三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组建专业教材编写团队,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来自企业的建议,并尽量将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等寓于教材之中。例如,天津科技大学聘请天津市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共同参与制定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课程体系[7]。此外,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还整合、编写了《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学实验》、《软饮料工艺学》等教材。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

对师资队伍建设来说,第一,高校教师要继续学习现代工程理念、自愿主动去企业接受工程实践锻炼,加深、拓宽教师对工程教育的理解,形成一支具有现代工程思想、方法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二,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老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工程实践能力强,因此,老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对青年教师进行提携和帮助,快速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第三,严标准,引进来。从企业引进一批工程能力强、理论知识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教师,同时严格新进教师的标准,注重工程背景的考核。

对教学方式来说,一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育工作者要始终重视学生的需求。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往往是不确定的,因此在强化培养工程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自主学习、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课堂内容的讲授、实践环节的教学都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积极采取“基于问题和项目”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尤其是工程设计类项目引入教学环节,创造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所需的学习环境,切实做到科研反哺教学。例如,天津科技大学双语教学课题组分别用“比萨干酪加工技术的中试”和“浓缩菠萝汁工程”来讲解干酪工艺和果汁工艺。三是改革考试方式。将目前形式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转变为开卷、闭卷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式。例如,天津科技大学张民教授改革了食品工艺学的课程考试方式,对引导学生注重提升工程实践能力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8]。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是工程的根本,缺乏实践,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就是空谈。实践教学环节可分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其中校内方面主要包括工程认知实践、自然科学实验等基础训练以及学科专业实践的一部分,如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工程训练等,此外,还包括属于第二课程的

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校外方面主要包括毕业实习、企业见习实践和毕业设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高校实验室和工程实践中心的硬件建设,做好开放工作。一方面,高校要积极争取国家在推进“卓越计划”方面的资金、政策扶持,同时学校自身也要拨出部分经费用于打造优良的实践教学平台。例如,天津科技大学利用所争取的有关部门资金及自身经费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购买了大批教学仪器设备和可用于企业实际生产的诸如挤压膨化生产线、多功能液体生产线、植物凝乳蛋白系统等成套生产线设备。这样既完善了基础实验室平台,满足了基础实验需要,又打造了高水准的校内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真正实现了学校实践和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整合、压缩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工程实践性实验的比例,加大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力度,为学生自主实践提供环境和条件,倡导学生提前随导师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工程意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2.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竞赛的“第二课堂”作用。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企业赞助的新产品创意开发活动、食品行业的科技创新竞赛等,通过“第二课堂”不但可以巩固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和能力。例如,天津科技大学利用科研经费和企业赠款开展了“丹尼斯克创新竞赛”、“美国大杏仁创新大赛”、“济南耐特产品创意”、“川崎产品创新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不同专业背景的本科生积极组建团队参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新产品的开发,艺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负责包装的图案设计等,分工协作,不但弘扬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大工程意识”。

3.完善官产学研合作,真正落实实践教学。通过专业基础课程、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学习和锻炼,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而对工程能力的强化培养,还需要在企业接受进一步的工程训练。但是,由于企业没有法定的育人责任和义务,往往表现出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对此,可从以下四点寻求突破。一是政府搭台,高校和企业唱戏。地方政府要为行政区域内的高校和企业搭台,积极促成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例如,福建平和县人民政府县委组织部牵头带领平和县相关部门和企业,带着项目和技术需求与天津科技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面对面细化对接,这样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又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实际工程环境。二是高校要发挥积极主导作用。例如,天津科技大学积极推进由一个教授、联一个企业、行一个项目、建一个实践教学基地的“四个一”工程,和周边的许多知名企业,如天津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合作的关系。三是增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政府可通过政策扶持、税收、信贷优惠及对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给以一定的奖励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高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发挥综合科技优势,与企业进行联合技术攻关,提高其产品科技含量。此外,还要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科技是核心竞争力的长远发展理念,增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四是创新合作形式,建立培养的长效机制。在学生去企业实习的人数和时间上,可以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同时,又达到了学生在企业不少于一年实践的要求;同时,选聘既具备深厚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工程能力的企业专家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此外,建立由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成果考核评价机制,对官产学研的合作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踪、监测,为不断提升官产学研合作的效果提供制度保障。例如,天津科技大学在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企业建立质量观测点,收集官方、企业和社会对于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为培养工程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提供智力支撑。

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卓越计划”的三大重要特点之一。目前在实施该计划但人才培养模式又存在缺陷的背景下,笔者结合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方面的探索分析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为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工程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正惠.创新人才培养的困惑和抉择[J].高等教育研究

学报,2012,(1).

[2]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

国电力教育,2011,(7).

[3]林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

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4]关浩.工科院校创新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模式构建[J].前

沿,2006,(1).

[5]李录平,张拥华.基于工程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理工院校

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以长沙理工大学实践教学改

革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

[6]吕俊杰,朱光俊,杜长坤.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09,(15).

[7]赵征,阮美娟.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工程教育质量[J].中国轻工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