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养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3:24

艺术素养感悟篇1

关键词:美术教学;鉴赏;感悟能力;艺术素养;文化性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当中,课程在艺术的审美鉴赏方面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而重在美术技能的学习和锻炼上,乃至课本中每一章的讲解都是按照步骤来操作的,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随后教师就演示,学生就模仿,最后就看谁的绘画技能和动手技能比较高,以此为优劣断定学生的成绩。在现行的课堂教学当中,我们不仅仅要美术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提升学生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及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提升技能,方显艺术底蕴,彰显美术灵魂,扩展想象。美术不是逼真,而是创新,不是固守现在,而是展现未来,因此美术能力的和素养的培养尤显重要。

一、美术文化素养的提升——鉴赏与评述

我认为,在美术教学当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关键,这关系到人格的培养和美术眼光的高低,继而影响到美术的表达和品位层次的高低。一个有着较高美术素养的学习者,在美术的技能表达方面一定是有自己情感的,而且这种美术的情感的表达能够感染别人。

我们美术课程中首先出现的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鉴赏与评述,从原始社会、先秦的美术作品到唐宋元明清的国画与书法;从景物的描述到情感的表达;从手工工具到艺术作品等,不仅仅是美的展现,更重要的是蕴藏在这种美后面的一种文化底蕴。在这种文化当中才产生了这种美,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美术的鉴赏和评述,然后才能正确地展开美术的教学和学习。

例如,在原始社会和先秦的艺术当中,我们要鉴赏的有甲骨文这一形象化文字;有良渚文化的玉琮、仰韶文化中的人面鱼纹盆等。从青铜器到秦陵兵马俑再到汉代的丝帛画,这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品都是具有那个特点时期的烙印和文化底蕴的,而且展现了国家的生活特色。教师在学习的这个阶段,首先要传达给学生的是对艺术的鉴赏感悟与评述,并且从当时的文化中反映出艺术发展的规律,这种鉴赏和感悟就是美术素养的提升,这种评述的能力就是对美术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原始社会的美术特点当中去思考当时的文化和风俗。因为是原始的耕作文化,所以在美术作品中凸显劳动场面;因为具有直观想象的思维,所以用象形来传达信息。社会的发展带动了铸造业的发展,所以出现了青铜器,随后出现了铁器,这些展现在美术中的生活用品同样也是劳动用品,更是艺术品。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与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不同的时代文化去鉴赏不同艺术品的特色以及与社会的联系,对艺术品的颜色、外形、质地、工艺展开自己的评述,这就是提高美术鉴赏与评述能力的有效方式。

除此之外,我们独具特色的中国山水花鸟画,以及历代名家的画作和书法作品等都是鉴赏的好材料,像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学生都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去进行鉴赏。历代名家的作品都包括了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艺术的展示,里面不仅仅是美术技巧的展现,更是艺术的体现,只有用感情去进行感悟,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真谛。

二、美术能力的实践与锻炼——动手感悟体验

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与感悟之后,就要以此来实践与提升美术技能,通过技能来进一步加深对美术的感悟理解。

例如,在美术的创作与实践课程当中,让学生了解古代的藏书楼和现代的图书馆等,以及读书的名言,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以此来搜集一些与藏书有关的资料与文件。例如,藏书票的搜集与整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展开,让学生自己根据藏书票的内容与年代进行有效的分类。然后在课堂中利用各种工具进行模仿和制作,像基本的拓印工具和制作工具及材料等,运用纸版、孔版或木刻等方法制作藏书票,教师通过介绍一些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去分析藏书票的功用和审美特征等,进行交流学习,通过动手去验证美术实践操作技能的基本理论,同时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此外,在实践的创作与尝试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亲手制作贺卡或者通过电脑制作的方式进行设计,结合运用基本的美术原理去点缀自己的贺卡,或者学习制作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教师可以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学生进行实践的操作,最后大家在一起交流。这种方式将美术的鉴赏与评述带到了实践的阶段,成为了在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过程中体会感悟美术内涵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将动手的活动引入到课堂之中。

综上所述,在美术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塑造美术课堂文化艺术氛围,不仅仅是单纯的美术技能的学习锻炼,更是美术素养和鉴赏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有效地结合课本,拓展其中所含的教学内容,与美术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并且灵活创新,从各个角度提升美术学习的能力,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谢泰来,《民族艺术研究》,1990.03

2.李华英,《火的艺术》,《江苏画刊》

3.王大根,《美术教学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08

4.高明,《美术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

5.杨琪《中国美术鉴赏十六讲》中华书局2008.01

6.孙菊如、陈春荣、谢云、邹花香.《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艺术素养感悟篇2

关键词:素描;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34-01

一、传统素描教学误区分析

(一)概念先行

教师将上面我们所说的传统素描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告诉他们观察物体或某一现象时,要先看整体,再看局部,然后从局部再回归到整体,这种传统的既定的观察方式,被生硬的搬移到了学生的思想中,所谓的先人经验,差不多已经完全遮掩了学生们聪慧而有个性的眼睛,他们独特的创新意识及潜力在教师带着有色眼镜的教导下,早已被埋没和掏空了。

(二)教学秩序和评价模式单一

我们通常说的素描教学,要做到循序渐进,其实只是要求学生将复杂的写生素材简单化,也就是将几何石膏、静态物品、人像及人体等不同的写生对象当作素描教程内容,并随着写生对象的改变而改变,而没有重视其中的素描语言及学生的个性表现。传统素描教学模式中所采用的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的固定方法,不利于发展学生自我学习及创新,与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标准是相违背的。

二、素描教学创新路径分析

(一)从理念创新,注重人文情怀

素描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自我、成就自我。要了解自我,就必须积极领悟和学习前辈们是如何鉴赏艺术的。所以,开启素描艺术的大门,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素描艺术作品中,鉴赏和理解各种素描,如此,空间、形态、质感等形式因素,便会在不同的学生心里留下印象与反应,学生的心灵也会对他们所看到的艺术作品产生共鸣,而有特色的素描语言,也在这样的艺术共鸣中表现出来,学生的人文精神、个性以及他们的创造思维也都能在鉴赏和学习素描艺术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譬如: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很多先进的哲学理念已经深入到造型艺术中去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艺术理念占主导,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形成了自身特色的风貌,并在艺术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物我交融、物我两忘,这两种特殊的观察和了解意象的方式,需要学生挣脱实体物象的枷锁,用自身的情感去描绘和表现大自然,这实质上就是一次创造和彰显个性的过程。由此我们可看出,将意向造型理念引申到素描艺术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画者必须拥有意象造型的意识,能够在素描过程中,将意象造型理念掺杂进去,这样一来,他们的意象形态语言也就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从手法创新,表现形式多样化

要提高学生感悟意象形态的能力,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现代表现方式,如抽象、立体主义等,融合素描语言中的各种元素。众所周知,素描艺术也叫具象艺术,它包含点、线、面、结构、形态比例等多重要素,而这些要素也能变成抽象艺术。素描艺术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它能更为直观的表现当时人们心中潜在的神秘、波动的难以形容的内心世界。所以,素描教学中,要把抽象的东西当作重点训练,不断强化学生感悟素描基本元素及表达内心情绪的能力。

(三)工具创新,训练中激发创新精神

如今的素描教学中,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培养领悟和表现学生素描材质的能力。一支铅笔、一张画纸,到底能生成多少肌理感?在亘古不变的训练模式下,素描语言变得更加没活力。所以,发挥学生搜寻素描工具材料的能力,要有创新思维,搜索、运用材质工具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新的肌理语言,让学生体会独特的质感魅力,并在这种创设性的情境下,愉快的学习,并画出满意的作品。

前面提到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层次性,且彼此间相互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为:学习素描就必须要充分学习和鉴赏优秀作品,在艺术素描中,不要只顾模仿纯粹的物象,而应适当融入意象造型理念,不断提高学生感悟“有意味的形式”的能力,发现肌理语言的魅力,创造出更具特色的素描艺术作品。本文认为,改革后的这种素描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艺术素描中的创造能力。要实际落实下去,今后还应增加相应的课题予以研究。

三、结语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绘画、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大师曾经说过:“素描,它是构成油画、雕刻、建筑以及其他郑磊绘画的源泉和本质,并且也是一切科学的根子。那种已经掌握了这种东西的人,可以相信自己占有一笔巨大的财富”。显然,学生学习素描除去单纯的绘画技法练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领悟自然形体的构成规律,并为自己今后的艺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故此,从教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务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艺术素养感悟篇3

关键词:教学任务;人文性质;美术鉴赏

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全过程。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尝试从艺术中汲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作为基础的艺术教育,高中美术鉴赏课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不断向综合文化发展。所以,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美术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唤醒学生对美的追求与感悟。考虑到艺术与人的发展观,立足生活,利用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用心去感悟美、鉴赏美,在开放的艺术教育氛围中真正跨进艺术的殿堂。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1.传达给学生艺术文化

艺术远不及生活重要,但如果没有艺术,生活就非常贫乏了。同样,艺术又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都受到人类历史生活发展的重要影响。如,中世纪呆板的绘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欣欣向荣,中国唐代豪迈的画风与宋代温软的风格,无不反映出时代生活的特征。教师要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就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人文背景,立足生活,让学生全面了解人类的文化积淀,使他们产生文明感和历史感,学会立足生活去看待社会现象。

2.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艺术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代表,它的许多优秀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美术鉴赏课引导学生接触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展示众多艺术门类的独特文化,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这些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各地历史、地理、风俗、文化、宗教等人文特质的关系,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养。学生对打动他们心灵的每一种艺术的风格特征及文化历史背景,都会表达出他们的情感和文化追求。在这个基础上就会更加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如何表达情感、如何受到当时文化习俗和科技发展的影响,识别并领会不同地区与时代艺术符号的文化含义,从而学会珍视各民族艺术的价值,认同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

3.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曾说,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我们的艺术课程正是以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为前提,强调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科学认识的紧密联系,尊重客观存在,以培养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美德追求。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规范是社会秩序良好进行的必须保证,但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则不能用规范来教学。一个真正独立的人,他必须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美术鉴赏课正是培养独立思考的重要手段。现在的教育大多只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方面较为欠缺,一些思想品德课程也大多停留在说教方面,收效甚微,而美术鉴赏则弥补了这方面教学的不足。罗曼・罗兰也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二、从生活出发,回归美术本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美术鉴赏教学是以美育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因此,我认为美术鉴赏课教学最重要的是立足生活,走向大自然和社会。教师对此应该采用宽待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积极利用并创造条件去实现它。

书本上的图片即使印刷再精美,也无法百分之百反映出原作的神韵,必须在博物馆或画廊里亲身面对原作,才能感受到绘画作品的艺术魅力。当然对于一些稀世之作我们是很难看到了,但可以观摩类似风格的现代作品,加上教师的解读,由此联系到那些令人神往的名作。雕塑作品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日常用的陶瓷杯碗、花瓶、茶壶,公园、广场里的户外大型雕塑等都可以当作雕塑作品,可以带学生去观摩各种雕塑,让他们现场感受作品的空间表现魅力,这与面对图片的感受是完全不相同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些诗句中无不映射出建筑给人带来的影响。我们只有真正从现实生活出发,走进美术馆和大自然中,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欣赏美、感悟美。

艺术是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作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应该立足生活,从各个方面去拓展美术鉴赏教学的活动空间,请美术教育者与学生多到艺术场所和美丽的大自然中,真正感悟艺术,感悟生活。

参考文献:

[1]徐改,刘晨.中外美术鉴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艺术素养感悟篇4

关键词:感性素质;胸无成竹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49-01

美术教育事业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得到蓬勃的发展。许多美术教学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起来,大量的学生接受了美术教育。然而,纵观当下美术教育的现状,虽然热闹也不乏创意,但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标准和规范,当然还有效率,过于注重理性的教学导致感性素质培养有所缺失。而感性素养是一个美术人最为基本、核心的素质。这或许也是近些年很少出现有大成就的美术作品的主要原因吧。如何在当下的美术教学中真正有效提高学生感性能力?笔者认为“胸无成竹”的理念,也许能给美术教学增添一些机会。

何谓“胸无成竹”?原意是指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它一向是被世人所批判的行事习惯。但是,在美术教学中却有它独特的妙处。艺术本来讲究的就是率真和直接,可以不按照常理出牌。如在美术创作中,“胸无成竹”是因思而挥,因形而发;在美术教学中,“胸无成竹”是随机应变,妙趣天然。设想,如果美术也按照数学、物理等科目一样进行科学理性的教学,怎么能培养出心思独特的艺术人才?生活也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惊喜有趣了。偶尔荒唐,偶尔不羁,偶尔的出格对艺术来说都是情有可原,而且似乎也是必须的,艺术教学又何尝不是?

“胸无成竹”是一种思维方式;“胸无成竹”是一种教育气度;“胸无成竹”也可以是一种教学状态。这里就美术教学中如何体现“胸无成竹”谈一些想法。

1、“胸无成竹”是美术创作的魅力源泉,从第一笔开始并不知最终的结果,只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行,途中充满探险,充满未知,这也是许多美术工作者为之执着一生的原因。美术教学历来有“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之分。“胸有成竹”式的教学喜欢总结规律和运用套路,目标明确,过程稳定,向着既定的目标进发就行。而“胸无成竹”则关注教学的动态过程,尽管开始只有大概的目标,但注重过程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享受其中的生成和变化,不太计较过程中的逻辑的正确性,但却杜绝了套话和空话,这样的教学过程也许不够严密但却真实朴素。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给予学生高明套路,而是陪着学生共同经历真实而冒险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将在教学过程共同收获感性的丰硕。

2、美术教学过程中的适度关注。在美术教学,常见的问题不是老师对学生不够关注,而是关注不当。美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悟明白了就能掌握了。因此,学生在静静琢磨的时候,老师要谨慎介入,不然会打断他的思路,这时教师的指导或许成了骚扰。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情况不同,他希望教师指导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有些一节课中可能要指导几次,有些也许两节课都不需要。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体验课堂,通过学生状况了解他们的需要,适时给予点拨,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多留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去解决必须自己感悟解决的问题。

3、写生是美术教学较为合适的方式。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往往会让学生临摹范画,掌握一种技法,然后举一反三。这样做的优点是学习有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图式,能迅速通过模仿掌握技法。但是,要真正培养美术人才,提高学生的感性素养,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写生。一个人面对自然,专心致志,用心感悟,把每一次写生当成一次新的历程,每次都有新感觉、新认识,随着这些感觉的逐渐累积,感性素质自然也就得以提高了。所谓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写生在当下美术教学培训中都在运用,可是过多的预设使写生的作用大打折扣。经常见到,写生训练的时候,老师让学生在旁边放一张相同内容的范画,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借鉴学习。甚至有些老师要求学生专事某类风格的画。这样也许能够让学生较为轻松的画下来,但却与临摹无异。学生只会运用临本上的观察方法去观察分析对象,不会用心去感受对象,领悟对象,与对象交流。感受能力自然就难以真正的提高。而学生自己却没有发觉,还以为已经掌握了艺术的真谛,就再也没有进步可言,最多只是在重复别人的思想,唯技法熟练而。

4、还美术课堂以本来面目。现在颇为流行讨论式或游戏式的课堂模式。课堂上热闹互动,学生发言踊跃,兴奋异常。难以想象这样的课堂出来的学生如何能做到静静的感受,深刻的领悟。如果想提高学生的感性能力,就让课堂保持一种“灵敏的寂静”。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美术教学的本质是艺术教学,艺术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在于不管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提高还是审美观的养成,主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和修行,教师的作用不是给他提供现成的套路,而是引导他们尽早发现规律找到自己,用内心去真实感受自然,感悟艺术的美。在美术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和空间,是教师应该做的。蔡元培先生提出“谋艺术教育之普及”的观念其实就是现在素质教育普及的思想。美术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法或知识,更注重的是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美术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实施方式,如何提高人们的感性能力和品位,是最为根本的任务。“胸无成竹”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这样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艺术素养感悟篇5

艺术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重点是训练感觉。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建立在观察能力的高低和深入程度上的,观察多少就能画多少或者欣赏多少,因此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美术素质教育的核心。感觉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直觉训练的层面上。感觉是直觉和心理共同作用的产物,心灵和感觉挂钩,艺术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如果说感觉培养是美术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对于感觉和心理的理解力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就是美术素质教育核心的核心。

一、感觉培养的心理结构

感觉是第一性的,但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好地感觉它”。“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或功能,而不是客体本身就有的”。有良好天赋,必须加上后天的严格训练,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基础训练的第一关就是训练头脑,也就是把感觉到的东西放在理性上进行思考,这叫“练心”。美术技能的培养,伴随感觉的心理变化也同时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变化。具体是:尝试期、研究期、表现期、再尝试期。它也沿着螺旋上升的规律发展。教学经历的过程是由表及里逐渐加工形象的过程,最后达到随意表现的境界。学生在技法训练逐渐熟练的时候就会有退步的现象,必须有新的尝试期,重新开始再经过研究期,到达表现期。

二、感觉培养的整体规律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里提到的“格式塔”心理、“完形”的概念,就是指形体的整体感觉理论。他说“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的结构,就永远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失去对整体的控制,大师也好,初学者也罢,结局只能是以失败告终。

整体难于把握的原因在于:作画必须从局部开始落笔,在注意局部细节的同时很难考虑到整体,不经过训练是不可能在从事局部工作的时候以大局为重的。通过感觉训练可以提高心理同时注意力,同时注意到多种造型因素。思维训练的内容:(1)概括;(2)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3)充分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逐渐提高感觉的整体把握能力。通过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感觉的敏锐性。

三、感觉培养中的美术语言

美术语言在感觉物象结构中体现。结构的概念:一方面指物体解剖结构另一方而指物象的形体结构。形体结构我把它解释为特殊形状的体积。“特殊”包含着形体特定的穿插连接关系;包含着物体内在和外在共同形态的总体感觉。美术语言水平的提高分四个阶段,是学画水平逐渐提高的过程。第一阶段:一条线散步;第二阶段:两条线法;第三阶段:结构线法;第四阶段:整体变形法。这四阶段中进入第二阶段后,开始了写实的进程,很容易走向模仿表面东西的邪路,以从对象抄袭一大堆东西为荣,津津乐道,那就玩完了。应该引导学生重视结构,表面的东西必须和内在的东西结合起来理解和画,这对准确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四、感觉培养的高效教学模式

感觉与心智认知规律规定了我们的教学模式,必须从作品感觉出发,通过基本的心智认知,从中悟出作品内涵。简单地说就是作品的某些地方打动了你。打动你的因素越多感悟越深入。因此看来鉴赏也好,创作也好,都不是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多路径的过程。

多路径地感悟作品,也就是感悟作品的多个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评价作品了,就像我们评价刚认识的某人一样,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情。那么“日久见人心”的提示,让我们认识到作品的评价也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作品的评价基础上,内心深深触动了,这时需要的就是“出手”,而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创作的冲动产生了。经过最初级的手舞足蹈,继而产生简单动手的愿望:形式和材料都可以简单化,需要的是表达,因此非专业班学生也有创作的愿望,我们应该用简单的材料和形式帮助他们实现心灵的梦想,这就是“作”的过程。美术学科教学中,只要抓住模式中关键“作”的环节,特别强调概念的具体化、形象化、活动链就能使教学紧扣学生心理认知和艺术审美实践的主线,使教学落到实处。

五、感觉培养中的非智力因素

艺术素养感悟篇6

关键词:民族音乐情感;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视唱、欣赏、歌曲练习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感,通过其他教学环节进一步深化,以此来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我们的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它反映着我们中华民族的风格与特点,是我国音乐中的灵魂。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多了解一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为此,我们应在教学中做好两个“选择”,一个“遵循”。

一、选择易于学生接受的民族音乐作为学生的欣赏教材,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及感情

要想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必须使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然后从兴趣出发,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我采用了先从听赏入手,让学生从感官上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1.听赏各地区的民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区的语言、生活、民俗、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及民族性格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和题材内容也各不相同,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新疆民歌活泼欢快,东北民歌质朴豪放,内蒙民歌辽阔粗犷,陕北民歌高亢奔放,江南民歌抒情婉转。在教学中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来听赏,如东北民歌《小看戏》、《小拜年》,山西民歌《绣荷包》,陕西民歌《三十里铺》,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安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苏民歌《茉莉花》等等。这些上口、动听的民歌,容易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听赏民歌器乐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我国优秀的器乐曲可以表达人们细腻的感情,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独具特色、优美动听、婉转低迥。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笛子独奏曲《早晨》、《扬鞭催马运粮忙》、二胡曲《空山鸟语》与《二泉映月》、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等等。在听赏前,要先用生动的语言作简单的介绍,给学生讲解乐曲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使学生更透彻地感悟作品的思想实质,最后达到从听觉到心灵上的共鸣,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3.听赏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及民族歌剧,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地方剧种,各地的唱腔也各有特色。如黄梅戏的委婉、抒情,豫剧的高亢激越,京剧的婉转妩媚。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作为学生的听赏内容,可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拓宽视野。如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豫剧《花木兰》中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越剧《梁祝》中的《楼台会》等,都是戏曲艺术中的经典。

另外,歌剧也是我们民族音乐的一种,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表现最为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以后创作的歌剧既保留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传统,又借鉴了西洋音乐,如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刘胡兰》及《江姐》等,让学生了解这种民族艺术形式,既可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又可使学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选择各地区的民歌、戏曲及歌剧片断,作为学生视唱及练声的教材,深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为了深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在教学中选用各地区较上口、动听的民歌作为学生的视唱内窖。学生除了学习教材外,每节课都练习1-2首民歌,个别曲目要求学生背唱,以加深其印象。在练唱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唱出各地区的特色。

在教学中,还可选择一些歌剧及戏曲片段作为学生练声及视唱曲目。练声的歌剧和戏曲片段要难易适中,使声音能易于发挥,演唱时,不仅使学生掌握声音技巧,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其风格。用歌剧及戏曲片段作为视唱曲同时,在选材上要力求简单,以适应学生的音乐水平,唱前要向学生介绍其剧种、创作背景及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

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感情类型的体验上,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所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当然,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与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

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感情内涵的体验。

三、遵循音乐学习规律,让学生扩大音乐视野,更多地掌握和熟悉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中,应注意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遵循音乐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性和人文性,引导学生在对音乐的感悟、体验、表达和积累中,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1.在音乐形象的感悟中增强文化意识。音乐是一种“意合性”的特殊语言,“意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学习不能靠条分缕析来掌握,而是要用心去感悟,要穿透音乐,领会音乐背后的形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文化意蕴。“悟”不同于“理解”。心理学上“理解”的意思,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理解”的本质是逻辑思维。而“悟”是意会式的直觉思维,它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不循序渐进、严格推理,而是跳跃式的和整体式的。在“悟”的过程中.主体能明确意识到它的行程,经常用到形象思维,伴随着情感的体验。音乐教学要引导学生“悟”,就必须在反复地聆听、想像、歌咏、演奏的音乐实践中,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和意蕴,从而在音乐形象的感染与熏陶中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比如学生大多喜爱《梁祝》,在欣赏期间插入“协奏曲”、“回旋曲式”等术语的讲解,学生既欣赏了音乐,又学习了音乐知识。故不少老师采用以音乐欣赏为中心的综合课,提高了学生的感悟程度和对音乐的理解。随着感性认识的丰富和感悟能力的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强烈的文化意识,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化素养会随之不断提高。

2.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培养文化美感。音乐特具情感性,教师要注意把握、确立音乐教学的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感,以情感人,使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美,以美育人,培养审美情趣,让美的甘泉滋润学生的心灵。这样,在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对音乐美感的感悟中,学生的文化美感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熏陶和培育,使人变得高尚,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3.在音乐意蕴的表达中领悟文化内涵。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少些限制,多些自由。让学生通过歌唱表演、音乐小品、戏剧舞蹈等形式,把自己对声乐意蕴的领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在自主的音乐表达中解放思想,自由想像,激发创新意识,顺理成章地领悟音乐所带来的文化内涵。通过对音乐文化内涵的深刻领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在音乐实践的活动中扩大文化视野。音乐无处不在,我国无处不闪现着悠久而灿烂的民族音乐光芒。教师要加强与课外、校外的联系,拓展音乐实践活动的时空,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音乐教育资源,组织课外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到社会上、群众中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比如搜集民间音乐和乐器,学习民族音乐和舞蹈,参加民间音乐活动等,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扩大文化视野,丰富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5.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丰富文化知识。音乐知识是文化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应注意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讲授乐理知识、器乐知识,音乐作品的特点、风格、时代背景,以及音乐家的故事等知识,丰富学生文化知识,扩大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艺术素养感悟篇7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素描色彩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包豪斯艺术学院作为设计教育的起始与旗帜,以其超前的设计教育理念及严谨的设计教学体系,广泛且深入地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艺术设计教育。我国各艺术院校设计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样源自于包豪斯艺术学院。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的艺术思维及其观念也随之变化,尤其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目的等问题的认识,已经有了新的高度。原有的教育教学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时代艺术设计的发展需求。其中,现代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应该怎样教,教什么?就是一个很庞大的课题。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人,短短几年,艺术设计专业已经成为继计算机专业后中国的第二大高等院校专业。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下一步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将何去何从?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各个院校是如何开展符合自己特色的设计教学?设计教育在中国创意产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诸多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思索。”(以上文字摘自视觉同盟网2005年至2007年间的“中国设计教育大型系列采访专题——中国设计教育界知名教授访谈”的前言)视觉同盟网所主持的这次针对设计教育问题的大型系列访谈,应该说是在中国的设计教育存在着较大问题这种共识之下促成的。也正因为这种共识,几乎所有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在进行教学实验与改革。访谈的内容从一线反映了这些年来中国设计教育教学实验与改革的走向与观念。其中,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院长王敏教授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严扬教授的话比较有代表性。“我们一定要根据中央美院的特点,利用中央美院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教授)。“我的观点是学生真正要适应社会,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心理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很可能刚出去的时候用不上,他的眼界、他的思维方式,他的观点要高于社会,要比社会一般的层次要高,要看得高,看得远,但是他的内心,他的情商一定要适合在企业各种各样非常复杂的本地环境下、社会环境下能够不断的处事,生存发展能够壮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严扬教授)

这些访谈的内容折射出艺术设计教育家们对社会与设计的关系、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等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敏锐洞察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型设计人才的殷殷希望。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之素描、色彩课程现状

树立学生对社会与设计的关系、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敏锐洞察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的现代设计人才,应该在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一以贯之。但事实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两门基础课——素描与色彩,往往被抹煞了这层功能。

对于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除去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这两点外,素描、色彩还应教什么,怎么教,目的何在?笔者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本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始终,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识到素描、色彩课程除却造型与技法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两门基础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体现为两大倾向:第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如《结构素描》《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忽视对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悟训练,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第二种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不能让《素描》与《色彩》课程承载起所要承当的教学功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的现状。以上两种教学思路都停留、自困于对《素描》与《色彩》“造型”及“技法”功能的关注,这是现行设计专业《素描》与《色彩》基础课程教学弊病形成的根本原因,它阻碍了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的开发、艺术思维能力的拓展、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甚至养成学生狭隘、低俗的艺术审美观。

除了“造型”与“技法”,《素描》与《色彩》究竟还能给设计专业的学生带来什么?《素描》与《色彩》教学过程中“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素描》与《色彩》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倘若实验与改革只表现于一味开辟新的课程以寻求解决途径,现有的课程却没能得到充分的认识与运用,以这样的手段与方法进行教学实验与改革,将会导致课程重复建设、课程体系混乱、缺乏条理性、逻辑性及有序渐进性。在设计基础课程之素描与色彩教学过程中,应直观深入地让学生学会艺术的思维及其体悟艺术的表现,这将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认知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三、“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素描与色彩课程中的艺术思维可比对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观来思考。

美国德裔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上世纪50年代出版了《艺术与视知觉》一书,提出了“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的重要思想。60年代末,阿恩海姆在其专著《视觉思维》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视觉思维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麦金则是在接受了阿恩海姆的理论观点之后,正式使用此概念,并在理论基础上于斯坦福大学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从中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了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基础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摸索,90年代开始就在全国各艺术院校积极和激烈地展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南京艺术学院由邬烈炎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各成体系。两所学校新的设计基础课教学体系的共同特征,是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素描、色彩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体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标准化的,而是个性化的、创新的、睿智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素描、色彩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为达到以上目的,我们可以围绕以下内容与方法来展开教学。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

人的审美从眼、脑、手的启蒙开始,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所以,素描、色彩课程教学课程内容应由训练提升艺术视觉思维认知,体悟并掌握艺术表现语言(造型、技法、材料、色彩等)构成,培养艺术审美素养贯穿始终。此论点突破了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了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此为前阶段课程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理解与掌握,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三重演进。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

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传统设计基础素描、色彩教学注重结果,注重理性知识的培养,是目标式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发展。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学生对艺术视觉、艺术思维以及艺术语言表现的认知,会因个人感悟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认知差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而这些认知差异是在过程中萌现,在过程中发展,在过程中完善。所以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

3.从单一式教学内容走向组合式教学内容,能深入挖掘素描、色彩课程所能承载的功能

素描、色彩课程中的“艺术的思维与表现”是个复杂的课程概念,涵盖了艺术与设计,视觉与思维,感性与理性,意识与表现等多项内容。而传统设计基础素描、色彩教学模式指向单一,要么偏离艺术,要么偏离设计,无法达到设计基础教学的所需目标。设计基础课中的三大构成,以理性与知识为主,研究大量自然科学的属性。如果素描、色彩依旧以理性与知识为主,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教育势必存在盲点,并阻碍学生今后在艺术设计道路上的发展。我们要认识到,素描、色彩含义绝非“写生”一指,也并非“造型”为主、“技法”为上。把纯艺术表现所关注的内容(结构、色彩、材料、技法等)与设计艺术思维所关注的内容(形式、意象等)组合,能让学生的视觉与思维、感性与理性、意识与表现的对接关系通过与画面对话时理解与感悟到更多的东西。

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敏锐洞察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目前,全国各艺术院校现行的设计专业基础素描、色彩教学体系从内容到方法和手段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亟待所有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的积极投入,参与改进。笔者有12年的高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经验,从问题的提出,到内容、方法、手段的改进,都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完成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视觉同盟网.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2006.

艺术素养感悟篇8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

一、从艺术的不同领域来培养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

艺术分为很多不同领域,我们不能笼而统之地对理工科大学生谈论抽象的艺术,而需要将艺术释放到形象具体的事物中,让大学生自己去发现艺术的魅力和内涵。由于艺术本身就是形象的化生,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展现其内涵的,所以,如果不让大学生接触那些具体的艺术作品,将艺术的概念具体化,现实化到各类艺术领域中,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艺术的领域有很多,现在越分越细,我们大体从音乐艺术,绘画艺术和语言艺术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理工科大学生听觉艺术素质的培养

既然大学生每天都在接触音乐,音乐艺术就应该与大学生十分亲近,即使不用培养,大学生也已经具备了音乐艺术素质,培养大学生音乐艺术素质仿佛就显得多此一举了。大学生每天接触音乐,这是事实,但是因此判断大学生已经具备了音乐艺术素质,这一推理缺乏充分的根据。对于每天接触音乐的人,我们只能说他对音乐很熟悉,然而对音乐的熟悉不等于具备了音乐艺术素质。从艺术的负载来讲,音乐艺术素质的具备,就应当把握到音乐艺术所负载的知性、人生感悟和个人理想,最基本的就是对自身情绪的控制与调节。真正有价值的艺术还将真、善与美体现在具体事物中,仅仅为了刺激人的感官,或者仅仅迎合大众要求的艺术作品大多只是昙花一现,而且,严格来讲,这些作品谈不上艺术。所以不是所有的音乐都是艺术。相应地,不是对音乐熟悉就具有了音乐素质。即使接触到的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音乐作品,也不能说这个大学生就具备了音乐艺术素质,因为,他不一定会从知性、从对人生的感悟、从个人的理想方面去欣赏艺术,从而也就不能真正地得到艺术的熏陶,不能从艺术中得到启发,既不能为生活添加内涵,也不能激发科学创造的灵感,只是一种单纯的感官享受,一种简单的刺激而已。这样来接触音乐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素质的培养必要的。

(二)理工科大学生绘画艺术素质的培养

很多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也会学习绘图制图,像土木工程和船舶工程这一类专业的学生都会学习相关的制图,土木建筑类专业要学习绘制各种建筑结构图,而船舶工程要学习绘制船体结构图,诸如此类。但是,这些理工科类的制图与绘画艺术是有所不同的。理工科类的制图不能称为一种艺术,它们讲求制图的科学性,对制图的过程和结果要求都很严格,图的结构不是作者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构造的,相反,图形的每个部分都要经过精细计算和论证。既然理工科制图本身不是艺术,希望从理工科制图中寻找艺术的启发或得到艺术的熏陶就是不合理的。完全没有艺术素养的大学生,如果沉浸在理工科绘图之中,对任何生活中的事物都通过唯一的科学方式去看待,把生活过程变为一种抽象结构,就会让生活失去其本来的活力,甚至可能走向人的异化。绘画艺术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对待生活中事物的态度不完全是科学化和技术化的,人类可以从人所禀赋的领悟力、知性和精神寄托各种角度去发现生活的面貌,找到我们存在的根据与适合的方式。

(三)理工科大学生语言艺术素质的培养

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丰富性及其传承性,作为艺术形式的语言作品在艺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某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他们各具特色,承载着各自的艺术特性。小说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可能的故事来表达某种关于人生的观点或某种理想和愿望,在小说里面有推理、有感悟、有想像。散文没有小说一样的故事情节,但却同样包含着某种人生感悟和个人愿望,有时候也是一种个人情怀的抒发。除了史诗以外,诗歌也很少有故事情节,在表达方式上,诗歌往往比散文更简洁,诗歌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具有音律美,讲求音韵节奏,她在无形中通过语言传达出来一种美的形象,并同时传达出一种美的音律,意境更加幽深。

鲁迅的所有作品,在人生感悟和个人理想寄托方面具有批判精神的维度。语言艺术的批判维度和其他类型艺术形式的批判维度一样,都可以培养大学生反观自身、批判丑恶现实的能力。当然,不是所有语言艺术作品都是这样,有的语言艺术作品只是对现实的有趣描述或诙谐表达,作者本人在创作的时候可能仅仅是希望将现实中有趣的事物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告诉世人这样的事物存在过或者可以存在、这样的事物如果存在,将是一番何等模样。这样的作品也有意义,因为他们同样是人的天性、本性的展现,增进对人性的理解。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意识,另一方面,还需要时刻提醒他们,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生命的宽度、事物的内涵都是需要通过人去发现的,而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发现这些东西的一个过程。

二、从艺术的不同能力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素质

(一)创造和参与

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创造与参与只是意味着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具备相应的素养,其中更多的是参与,目的是让理工科大学生能够参与到基本的音乐创作、绘画创作和文学创作之中。其中文学创作可能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对理工科大学生而言也不陌生,理工科大学教育可以从文学创作开始进行培养,激发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灵感,从而增加理工科大学生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以及对自身人文素养的反思。其实,在当今理工科大学里,也不乏颇具艺术素质的大学生,同时也不乏满含艺术氛围的活动。正规大学基本都有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心理辅导中心往往需要将许多心理知识和心理启示展现在图画中,这些图画不都是现成的,为了表达出具体而独特的心理内涵,这些图片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这一制作过程就是绘画创作的过程,虽然很简单,和真正的艺术作品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它们却是大学生参与创作的结果,这一艺术创造和参与的过程是理工科大学生切身体验的所在,正是通过这种体验,理工科大学生才能打开某一扇通往艺术和人文精神的窗户。

(二)欣赏、批判与领会

创作和参与只是为了让理工科大学生可以在切身的体验中,不牵强地培养起艺术修养,进而培养起人文精神来,而不是让理工科大学生也成为艺术专场学生,更不是让理工科大学生成为艺术家。理工科大学生可能经常进行着一种艺术欣赏,因为艺术作品可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如果我们善于去观察,就不缺乏艺术审美的乐趣。当下最普遍的艺术作品可能是电影作品,电影作品形象、有趣而且容易引人入胜和让人领会。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去看电影的故事情节,看电影演员、看电影拍摄技巧等等,而电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和电影能表达的东西往往被我们忽略了,这样去接触艺术作品,结果只是愉悦或刺激感官,没有任何可以保留下来的意义。我们需要教育大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学会批判艺术本身的表现力,更要教育大学生学会领会艺术作品中承载的历史厚重感、人文精神和情感寄托。

(三)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一个健全的公民和人,就需要让大学生摆脱对大学校园教育的依赖,培养一种独立的人文精神,就要教育大学生对自身艺术素养的反思能力。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保持自身已经具备的艺术能力,同时学习和培养那些自身还没有具备或不成熟的艺术能力,让自身随时都能够保持一种适当的艺术素质,领会当下世界的人文精神,对人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一种关怀和希望。这一点对理工科大学生自身很重要,对整个人类的发展也很重要,人类的发展需要理工科大学生在科学技术上的突破,但是理工科大学生没有人文素养的熏陶,没有人文精神的引导,就有沦为机器和工具的危险。教育理工科大学生学会艺术欣赏与简单的艺术创作,是对其进行艺术素质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基本的和初级的,这一步仅仅让理工科大学生窥见了艺术的一些面貌,而自我反思与自我提升是培养大学生艺术素质的第二步,这一步让理工科大学生能够保持对艺术欣赏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己找到通往艺术和人文素养的道路,自己完善自己,自己在机械化、工具化和技术化的理工科环境下,保持人的本性和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丰子恺.西洋美术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蔡元培.蔡元培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艺术素养感悟篇9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素养养成方式自我培养

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综合地体现出社会的文明进步。加强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未来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性人才,就必须要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必要性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现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大学生如果只掌握了一两门专业知识,就很难适应人才竞争的形势。当前,大学生艺术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理念陈旧,实际操作也是不尽如人意。大学生要实现具有深层结构的高素质,就要不断学习各种知识,不仅要具有理性还要具有情感,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科学知识,还要具备高层次的艺术素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艺术素养对于大学生的成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提高艺术素养可以帮助大学生真正地理解真善美,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而促进其世界观健康完善地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智力水平。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包括艺术素养在内的综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青睐,因而,高等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素养。

1.艺术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艺术素养在艺术欣赏和审美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体现在他们对于美的事物的情感体验方面,如喜怒哀乐等情感,审美感受往往以审美判断为必要基础,而艺术欣赏和审美又常常以道德为标准。情感在人的道德形成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作用,没有情感道德也就很难外化为人的行为。由于艺术与审美情感和道德的这些联系,因此,许多政治家和教育家都把艺术与审美活动,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例如古希腊的柏拉图就非常注重艺术的道德功能。

艺术素质与道德素质的密切关系,在历史上就曾得到一定的重视,在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教育学与美学和伦理学相联紧密。艺术素质和审美活动,往往影响学生们的道德行为。在高等学校开设艺术素质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提高欣赏经典艺术作品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通过对艺术的形象感知而达到理性认识,具备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最终形成对于社会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

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着不同思想观点的艺术家对于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体现着艺术家的世界观和道德观。艺术家往往通过其作品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艺术的受众,艺术作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人们。艺术作品以其中的情绪内涵熏陶人们,使人在不自觉中受到感染,与作品中的形象产生共鸣,艺术对人的教育功能往往是通过情感来实现的。世界历史上优秀的文艺作品,对于观看者的灵魂常常具有净化和升华的作用,如《牛虻》这本书,曾经在几个不同的国家与时代,鼓舞和激励过许多青年人。

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艺术的审美和创造,通过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使人们由情感认识达到情感升华,最终产生道德上的升华和提高,而对人的道德行为产生作用。因此,具有很高艺术素质的大学生,在道德素质方面也必然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

2.艺术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艺术活动和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能够促进智力,并且可以扩大和加深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艺术素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进步都有促进作用,大学生认识客观世界,不仅须要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同时也须借助各种艺术形式。

科学和艺术以不同方式反映着同一个世界,前者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后者用具体的形象思维。人脑的左右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主管语言、数学等逻辑思维,而右半球则主管形象思维。以艺术的、审美的活动激发大脑右半球,使左、右半球和谐发展,就能够促使大学生的大脑发育,增加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记忆与观察、想象与思维的能力。许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证明,音乐训练能够增加学生的记忆力,这是因为音乐欣赏可以促进人的左、右脑的平衡发展,对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都有一定的作用。

历史上许多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家,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艺术的特长与才能往往可以帮助科学家获得成就,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在小提琴方面具有非常的造诣。科学领域的壮丽境界与音乐艺术中的优美乐章,往往共同奏出科学美与艺术美的协奏曲,体现出科学美学的最高理想。历史上还有许多成就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他们具有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全面发展。如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是西方音乐原理的创始人。中国古代大英雄岳飞不仅是军事家也是书法家等等。

3.艺术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学生健康与全面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在历史上,许多具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家,大多经受过许多坎坷、挫折和磨炼,正是在这种锻炼中,健全的个性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也为人类创造了不朽的文化遗产。通过世界经典艺术作品来引导大学生,使他们自觉地从高雅健康的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并通过全面的修养克服自己的个性弱点与缺陷,真正形成健康的内心世界。

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该是健康的、全面的,而不能是畸形发展的。要使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中,达到升华和净化心灵的目的,获得艺术作品中美的启迪,产生积极向上、自信自强、自尊自爱的伟大精神。艺术素质对于大学生个性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艺术素质教育的独特功能也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代替的。艺术素质教育既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健康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又能达到拓宽大学生情感表达方式,还能使大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了艺术的欣赏能力以及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使他们形成健康的情感与达观开朗的个性。

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方式

1.培养方式的建立

马克思认为,要想欣赏艺术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方式,体现了艺术审美与艺术教育的结合。艺术素养教育的方式,是由艺术教育的审美特性与内容决定的。艺术素养的培养不仅是传授艺术的知识和技艺,也不仅是向大学生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使他们最终确立审美观,能够进行正确的、健康的艺术欣赏。大学生接受艺术素养教育,应该是完全出于自愿与自身需要的目的,出于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美的向往。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才能真正进人艺术的境界,并且调动自己的全部心理功能,以无功利的审美态度,专注的对于艺术美进行欣赏,在艺术的欣赏中自然地达到道德的净化与心灵的升华。

大学生接受艺术素养教育的过程也是获得高尚的艺术享受的过程,艺术素养教育如果不能同时给予大学生精神享受,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进行艺术素养教育中,配合对于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给予大学生们以精神的娱乐、陶冶和享受,这样,大学生才能自愿接受艺术教育。

艺术素养的养成应该通过具体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各种种类艺术作品的涉猎才能实现。因此,各种艺术形式包括文学与美术、舞蹈与音乐、电影与戏剧等,都应该成为艺术素养教育和艺术欣赏的内容。

艺术与审美的欣赏分为观赏阶段、理解阶段和真正悟解的阶段。第一阶段体现了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性的、直观的把握;第二阶段体现了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中形象的体会与理解;第三阶段则体现了欣赏者艺术欣赏的深化,体现了他对于艺术作品及其中艺术形象的真正的理解和感悟。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世界的品味和体验,其中以感悟为最重要,在这个层次上,欣赏者的艺术心理达到了静穆的境界,对艺术作品达到了真正的认知与融会。通过具体的艺术欣赏,可以使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所不可能马上理解的道理,也使他们的艺术素养得以提高。

2.艺术素养的养成体现在艺术趣味和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中

艺术的趣味体现了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往往与个人的专业有联系,以其爱好甚至特长的方式表现出来。艺术素养也表现在艺术趣味中,艺术趣味的格调与艺术素养的高低有必然的关系,健康高雅的艺术趣味体现了深厚的艺术素养。

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与艺术趣味都不是自然形成的,须要进行艺术素养的教育和有意识的培养,才能达到较高的层次。首先,大学生应该广泛进行各种艺术的鉴赏活动,提高艺术趣味与审美趣味,加强艺术欣赏和审美修养,提高自己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力。艺术趣味中包含了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力,没有鉴赏力也就没有趣味。大学生艺术鉴赏力的提高,依赖于其艺术与审美的修养,包括对于艺术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也包括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只有在艺术的实践中,才能获得对于艺术的欣赏能力。具体地讲,能够欣赏绘画形式美的眼睛和能够欣赏音乐美的耳朵,都必须在艺术实践中才能得到训练。其次,艺术趣味和艺术鉴赏力的提高与大学生的个人经历和知识水平有一定关系,学校对于艺术素养的教育以及相关的文化教育也有一定作用。以上因素集中体现在两方面,这就是艺术理论的学习和艺术实践的掌握。艺术的理论能够提高大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悟理解,如对艺术作品的本质和特征的理解,对艺术作品中的形式与技巧的了解,对艺术作品中美感的把握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艺术欣赏方面的指导。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特殊的规律,有其创造形象、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和技巧,不了解艺术的这些特性就不能深入艺术的内部,掌握艺术的规律。如对于舞蹈艺术的理解,只有认识了舞蹈的特性是通过人体动作的韵律和节奏,才能表现其抒情性,并且舞蹈艺术往往是通过虚拟的、神似的技巧,创造出美妙的意境,这样才能深深地感受到舞蹈艺术的内涵。而欣赏中国的古典诗词和中国画,如果不了解中国传统哲学中许多概念,就不会体会其中的艺术意境,因为中国艺术往往体现出空灵的、虚幻的、悠远的和阴阳和谐的境界。

3.艺术素养的养成需要正确的指导与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正确的指导与良好的环境。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还需要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因为审美观是艺术素养与艺术趣味的灵魂,决定了艺术趣味和艺术素养的高低,只有在正确的艺术理论和审美观的指导下,艺术的素养和趣味才会高雅。

良好的环境对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的自然环境应该是优美的、体现了艺术美的理想并具有人文气息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们进行学习,同时也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这种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应在校园内塑造一些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雕像,并组织学生进行卫生和绿化活动,开展教室和宿舍环境美的评比等。还应在高等学校中开展有益的文艺活动,使校园舞台中涌现出主题健康、形式丰富的艺术精品,并带动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

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现实路径

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仅仅靠教育的形式与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是不够的,还需要自觉进行自我艺术素质的培养,积极学习艺术理论并主动参加艺术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完善自己的艺术素养。

1.认真学习艺术理论、完善艺术欣赏心理

认真学习艺术理论是大学生实现自我艺术素养养成的首要条件。艺术理论中的主要问题,是关于艺术的本质与形态、艺术的规律与范畴、艺术的创作与欣赏、艺术的功能与价值以及关于美的本质和美感的形成等美学理论问题。大学生应该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掌握艺术理论和美学方面的基本常识,并有目的地完善自我审美意识方面的修养,把艺术的实践和理论以及社会的艺术实践结合进行。

艺术的欣赏心理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领域,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精神活动。大学生的艺术欣赏心理与具体的艺术接受形式有必然关系,体现了大学生的鉴赏欲望和审美趣味,也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审美心理和对于艺术种类的需求,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欣赏层次和范围。如喜欢严肃音乐还是流行音乐,喜欢古典艺术还是现代艺术等。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情感体验,也是一种文化心理的体现,在艺术欣赏中,情感常常与人的审美心理因素相联系,具有比一般情绪体验更深的内涵。

大学生不喜欢说教的艺术作品,因为说教的艺术作品,往往蔑视了欣赏者的主观心理。而那些以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丰富的心理个性唤起欣赏者心理体验的艺术家,其艺术作品才能受到欣赏者的共鸣。人们常常不满足于普通的相互交往,而追求艺术的心理对话,艺术的对话体现了审美心理的交流,因为现实的交往和心理对话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局限,局限于生活的空间和时间,人们不可能自由而无拘束地进行心理沟通。但是满足揭露心理需要的艺术作品,就能够使人在艺术作品中领悟整个人类精神世界,达到完美的艺术欣赏心理的形成。

艺术作品使人摆脱了偶然性的控制,让每个人可以在无限的艺术世界中自由选择。欣赏者可以同李白和杜甫、但丁和普希金、贝多芬和柴科夫斯基进行交流,也可以与贾宝玉和林黛玉、浮士德和奥涅金、堂吉柯德和乞乞可夫进行交往。艺术欣赏者可以和所有艺术世界中的角色和创造者进行心理沟通,全身心的亲历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总体历程,将自我心理融入人类艺术心理的洪流,达到对社会与人生的沟通与感悟。

2.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艺术修养的层次

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不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学习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这样,艺术素养才能提到较高的层次。因为世界文化与艺术的历史都是相通的,历史上的各种流派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现代主义等众多的思想观念,不仅通行在文学和戏剧、美术和音乐等领域,而且与政治和宗教、哲学和道德这些领域也有深刻的联系。阅读文学名著和欣赏名画、名曲,必须了解这些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包括社会政治与历史环境、哲学、宗教与伦理等背景,才能达到对于作品的深刻理解。各种人文学科的知识,是提高艺术素质和艺术欣赏能力的必要条件,如果对西方的文化与历史毫无知晓,就不可能欣赏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伟大的艺术作品。

3.积极参与社会艺术活动,获得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陶冶

大学生完善自己的艺术素养,还需要积极参加社会的各种艺术活动。艺术实质上体现了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其中包括各种文艺创作和艺术实践,在其他社会领域,如体育和旅游等方面也都体现着艺术性与审美创造。在参与各种社会艺术活动以及具有艺术性的社会活动中,可以使大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艺术素养更加完善。大学生要积极投身艺术创造,在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中提高自己全面的审美修养。

我们身处自然界,大自然的风光景物都能为人们带来愉悦和满足。大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过程中,既能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进而又可以陶冶他们的品格情操。对于自然美,大学生应该以艺术的眼光进行欣赏,从不同角度和方位观赏自然美,同时注意领悟自然美中的人文精神。社会美的内容,往往体现了人类的艺术创造,在社会环境中到处反映着人类的艺术创造,如我们举目可见的城市建筑就是造型艺术的创造。大学生在接受社会美感染的同时,更应该积极投身于社会的艺术实践,以自己的双手创造美的生活,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艺术美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中,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多样的,大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与音乐、文学与电影以及电视剧和计算机网络艺术等。艺术美的欣赏对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启发大学生的创造灵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欣赏各种艺术作品时,要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思想观念,还应该具有丰富的艺术知识和审美感受能力,这样才能获得高品位的艺术欣赏。大学生要具有各方面的艺术知识,并注意把握艺术作品产生的根源,领悟艺术作品的意境。

参考文献:

[1]陆建勋.教育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2]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8.

[3]李玉华,李景平.大学生素质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艺术素养感悟篇10

综合性美育课是把不同门类的单一艺术审美教育组合成相互协调的整体性的艺术审美教育课。

单一艺术有文字、音乐、绘画、摄影等,综合艺术有电影、电视、戏剧、曲艺、舞蹈等。谈到现行的中小学美育课,有些人只讲音乐课、美术课,忘记了文学也是艺术,语文课也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也担负着极为重要的美育任务。他们在美育课中忽视了艺术各科的内在联系,分科分割,片面强调各自系统的知识和技艺,忽视了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使学生由于陷入一种单一的操作性的模仿活动而索然无味。另一方面,由于艺术的繁荣,生活越来越美,提供给学生的艺术审美对象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学生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是进行综合性审美,凭着各自的综合审美能力自由地欣赏、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综合艺术意味。如此看来,一些学校现行的美育课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没有适应并服务于学生综合审美的生活需要。

学校美育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就必须改革,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审美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呼唤综合教育,综合教育呼唤综合课程。探索如何开设并上好综合性美育课,是建设综合性美育课程的基础,是科学实施课堂综合性美育、提高学生审美综合素质的前提。

如何上好综合性美育课呢?

审美教育的特性是育教于审美之中,而审美是一种包括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活动,因此,综合性美育课应该在师生共同参与的综合性的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进行,而不是在教室系统的讲授和抽象的说教中进行。

活动的顺序应该是先进行审美欣赏,后进行审美创造,我把它归纳为“先感悟,后综合”,即让学生先在综合性艺术的审美中感受其中的各种艺术美,感悟他们有哪些审美要素是共同的,是如何合二为一的,进而感悟这些审美要素的审美功能;然后,再让学生依托这种感悟,将两种或几种单一的艺术美组合成综合性艺术美。

这种顺序符合学生审美认知的心理规律。艺术是相通的。不同门类的艺术美所以能组合成综合性艺术美,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审美要素,这正是学生能够“先感悟,后综合”的基础。为什么呢?学生在综合性审美中,对不同艺术的审美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强,有的弱,有的没有,但总会对某一种艺术美的直觉抽象、概括,迁移到对综合艺术中其他艺术的审美中,或多或少的感悟其他艺术的审美要素及其审美功能,进而更充分的感悟综合性美感中协调的整体性的内涵。这种感悟多了,学生便可以逐步培养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智慧,建立起一种较完整的综合审美心理结构,并依托它指出综合审美能力,在两种或几种艺术美之间进行沟通和整合,组成综合性艺术美。

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般都能凭着对以前欣赏过的配乐朗诵中文学美、朗诵美、音乐美组合关系的感悟,凭着对《海燕》一文中修辞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感悟,用自己的声音较准确地表现出《海燕》一文的感彩和越来越高的感情线,一般都知道要用赞美的语气、高昂的语调朗诵暴风雨;对重音、停顿、节奏等朗诵艺术审美的感情大体一致。有的选用一段贝多芬的交响乐《命运》配乐,有的则拉一段激越的小提请曲配乐,还有一组男生更是出奇招,用自己的口技代替配乐,他们模仿海涛声、狂风声、雷声、海燕叫声等等,由于学得不像,笑得其他同学前俯后仰,但他们仍就一脸认真坚持到底,我给这组男生评分为“良”,肯定了他们的朗诵较好,肯定了他们的朗诵较好,肯定了他们能从电视中的《列宁在1918》那段“手影口技”受到启发,用口技来烘托朗诵,是一种有创意的艺术构思;但同时告诉他们,口技的技术性很强,不是谁都体验到了就能体现好的。

除了存在于艺术中,美还广泛存在于自然、社会中,因此,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课程同样有美育内容,也担负美育任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文化的不断创新,除了艺术学科之间的交融越来越多之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融也越来越多,于是,新生的综合性学科必然越来越多,随之,综合性教育也越来越多,综合性美育便是其中之一。如果说本文第一部份讲的是狭义的综合性美育课,那么,广义的综合性美育课是指把艺术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中的审美教育组合成相互协调的整体性的审美教育课。

这种组合分三个层面:

(1)在艺术课程美育系统中组合(前面已阐述);在自然科学课程美育系统中组合,例如政治、历史的美育组合。

(2)自然科学课程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美育组合,例如地理、历史的美育组合;艺术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的美育组合,例如美术、摄影与地理、生物的美育组合;艺术课程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美育组合,例如文学、音乐与政治、历史的美育组合。

(3)艺术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的美育组合,例如文学、音乐、地理、生物、政治、历史的美育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