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4:09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篇1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树立;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走过了它的15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胜利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和程度上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从而有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观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信息网络化的高速发展,高校与整个社会交流也日益丰富,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与以往已大为不同,这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是活跃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工作人员,他们伴随学生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交流最多,对学生影响广泛的教育者之一。高校辅导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既非常现实紧迫也非常必需必然。对高校辅导员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探讨,当然十分重要。笔者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践,认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必须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1什么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首先阐明何谓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许十分必要。在我们看来,所谓马克思主义观,一般地说,就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或看法,具体地说,它至少具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里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发展、本质、特点、结构、体系、功能和命运等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发生观、发展观、本质观、特征观、结构观、体系观、功能观和命运观等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不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说明,从本质上说,主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客观规律的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首要内容。二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里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习、宣传、研究、运用、捍卫、坚持和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宣传观、研究观、运用观、捍卫观、坚持观和发展观等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应“怎样做”、“不怎样做”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说明,从本质上说,主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导规律的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内容。以上两方面内容的区别是明显的,但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前一方面,即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看法,是后一方面即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看法的前提和基础,后一方面,则是前一方面在主体方面,实践方面的体现,前一方面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后一方面上。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观的整体框架。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很多,也很复杂,但基本的问题,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样两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观的其他许多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而且,其解决也都与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有直接的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观是多种多样的。从性质上看,马克思主义观有正确的与错误的、科学的与非科学的两类。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指的那些能够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包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方面面的正确观点和看法)和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对待马克思主义方方面面的正确观点或看法,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与此相反的,则是错误的、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2高校辅导员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性

首先,这是由当代高校辅导员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决定的。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与当代中国大学生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的联系。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对于大学生来说,完成这一使命,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因为,众所周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能否正确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与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直接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一定要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高校辅导员本身是否树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高校辅导员只有树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认真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准确地把握党的教育方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潮,自觉把自己所从事的平凡的学生工作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工作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关系,才能确保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校园稳定。

其次,这是由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目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状况决定的。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从总体上说是科学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问题还是存在的,而且在有些人,有些方面,有的时候,还很严重、很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的:“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于: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主义的内涵缺乏准确和深刻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尤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缺乏深入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结构和科学体系缺乏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论形态及其相互联系认识不够;对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和功能存在着片面性的看法,如此等等。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乏科学性的认识,科学信仰与的区别不完全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对学习马克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方法上存在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和做法,尤其在文本的学习、研究上,思想不够重视,行动不够自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必要的“灌输”,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如此等等。总之,无论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都存在许多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尚没有确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种情况迫切需要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引导原则,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首先必须自身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3高校辅导员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途径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从多方面作出努力。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着重指出以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向“老祖宗”请教。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创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除了对马克思主义(下转10页)(上接9页)原理、观点增添了新内容外,还留给我们一笔具有特殊意义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比如,马克思关于否认他“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关于反对对他的学说采取“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的思想、关于“正确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的思想等,[1]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等思想,[2]都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又如,列宁写下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和《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等著作,直接论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代表作。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等论述,都是对马克思主义观的创造性贡献。再如,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一系列论述,都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增添了重要内容。以上这些以及其他关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研究。应当承认,以往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是不够的,这也是我们在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原因之一。

第二,学习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邓小平之后,我们党在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创新,提出了许多关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新思想、新观点。比如: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两个毫不含糊”、“三个思想解放”等等。这些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思想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于咱们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而又特殊的现实意义。

第三,向实践学习。从特定的意义说,我们的一切实践,归根到底都是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实践的成功,我们创造了确立并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宝贵经验:伴随着实践中的某些失误,我们又获得了不能很好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刻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是十分有益的;吸取失误的教训,也是特别重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恩格斯曾经说过,从错误的经验中学习,比什么来得都快。这是至理名言。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就会使我们更好地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四,利用反面教员的作用,在破中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是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在与各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对立、斗争中发展的。曾经指出:“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3]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规律。列宁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同各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中确立并发展起来的;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同以主观主义为特征的非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中确立并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同“两个凡是”等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中确立并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要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必须同一切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作斗争,在批判中建设、在破中立,充分发挥反面教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篇2

分清多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

现在,世界上有形形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也有不同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第一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学说的体系。这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它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第二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而且包括后人对它们的丰富和发展。这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属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现在需要着重研究的是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显然有别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问题是它同狭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否完全等同?我认为,它们是基本一致的,但也有重要区别,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它叫作第三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显然不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所有论述为指导,而应当是以他们思想中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即对中国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为指导。这个概括包括两层意思:其一,它是“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因为只有这样的理论才具有真理性,才有资格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二,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是在前一层意思基础上的进一步限定。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一些思想理论,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对中国并不适用,所以这些思想理论也就不能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简言之,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学说中的“普遍真理”。

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包括哪些内容呢?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精华,用中国语言概括,就是实事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根本点或基本点,强调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表达了这个基本思想。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般地说,这些基本原理都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都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此,在总体上要坚持。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外延比其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宽泛得多,它既包括哲学基本原理,也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等具体学科的基本原理;而在后者中,有些原理的适用范围较宽,有些原理的适用范围则较窄。所以,对这类基本原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是对当时条件下特殊问题的回答,不具有普遍意义,因而这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内容。

只有分清多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明确界定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清除危害我们多年的教条主义顽症,同时坚持应该坚持的东西,端正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路线。

全面而辩证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现在,这一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其他相关论述,把它们统一起来。综合以往的认识成果,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是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而与时俱进可以看作是这些品格的集中体现。我们需要全面而辩证地理解它们。

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唯物而辩证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的首创,并且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基石。首先,实践观点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不仅要从客体角度看事物,更要从主体角度看事物。其次,实践观点强调实践是一切认识包括理论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必须不断发展。最后,实践观点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主张用实践来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行动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真理。不过,我们也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认识总是要不断发展的。像一切科学一样,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通常都包含着对前人某些重要观点的突破。

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是和它的人民性相一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强调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一方面是因为,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是人类的先进部分,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无产阶级阶级性的实质是先进性,它代表包括农民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生活的英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无产阶级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个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基本是一回事。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现在,我们讲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性,也要把它同人民性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而普遍真理既不能停滞,也不可能被任何人所垄断。因此,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绝非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而是包括后人总结的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样的理论,不仅包括领袖人物的有关思想,而且包括其他人所揭示的普遍真理。这些普遍真理,本质上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没有国界,也不限于领袖人物的思想。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从世界历史的视野看,马克思主义整体上是真理,但不是真理的“大全”,而只是人类真理长河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他国家虽然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总体上也在发展和进步,他们的思想理论中也包含许多科学的成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必须注意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我们既要坚持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又要防止对它作狭隘的、封闭的、宗派式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民性(即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因为人民需要科学,而越是科学的东西越符合人民的利益。科学性和人民性都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反映它们的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具有开放性。而这一切都是以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及其不断发展变化为基础的。

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功能,是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了发挥这一作用,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方法和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包含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其中,主要是由实践观点而来的辩证决定论方法和实践标准,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而来的社会本体论(唯物论)方法,由生产观点和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而来的生产力标准,由群众观点而来的群众路线方法特别是人民利益标准,由联系和发展即辩证观点而来的矛盾分析方法,由阶级观点而来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由历史观点而来的历史主义方法,等等。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认真研究和自觉运用这些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性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客观性、求真性、系统性、实证性四个方面。科学发展观既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之源,也有深深的当代社会实践之根。在理论与现实的交互作用中,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

科学发展观“科学性”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具有客观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特定的时代条件、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从时代条件看,它是建立在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的;从历史根据看,它是建立在对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基础之上的;从现实依据看,它是建立在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特点及其发展要求的科学把握基础之上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完全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求真性。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善于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思考解答人类社会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科学务实精神,探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结晶。

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关于发展的系统化理论,具有系统性。判断一种理论是否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看它是否有科学的、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其中;二是看它是否有一个中心问题;三是看它是否围绕着中心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基本观点。对照这三个基本要件,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已形成了一个关于发展的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首先,科学发展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其次,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中心和主题,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时代课题。再次,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有序展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这些基本理论和观点具有内容全面、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特点。

科学发展观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和证实,具有可验证性。可验证性是科学知识的一个必备特征。这里的可验证性,除了在学理层面要合乎逻辑推论外,更重要的是能在实际运用中接受社会实践的持续检验。只有经过实践的持续检验并得到证实的理论,才是真正科学的理论。科学发展观自提出以来,不仅因其思想内涵的客观性、可靠性迅速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认同和响应,而且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改变社会实际的强大效用,已经被实践初步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它将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观点。人类要生存繁衍,要追求美好生活,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发展归根到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当今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基础,发展是根本。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险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归根结底都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解决和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仍然要靠发展。发展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硬道理”,都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之“人”,是指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内容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创造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在谋划发展的时候,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思维,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系统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单一突进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兼顾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必须系统、全面、协调推进。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作者单位:贵州毕节学院经济管理系)

延伸阅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深刻地解释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篇4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科技观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边享受到了科学技术对我们带来的便利,同样,也遇见了科学技术遇到的种种问题,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马克思主义的哲人们对科学技术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影响比较大的法兰克福学派,对我们今天反思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产生的时代大背景

自从启蒙运动以来,到英国工业革命,一直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科学技术所带来的问题也开始慢慢的暴露了出来。而就在此时,苏联革命成功给当时的人们极大的震撼,让人们的眼光从实证主义的浪潮中开始投向了马克思主义,试图在马克思主义中探寻出一条可以解决当下问题的路径。卢卡奇发表了《历史和阶级意识》,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起航,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具有影响力之一的法兰克福学派,则是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成立的社会研究所。在霍克海默担任所长之后,一大批青年才俊聚集于此,发展出来了一套“社会批判理论”,从而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观

1.法兰克福学派的开创者霍克海默

近代科学技术的起源是源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最终成为了人,人的个人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摆脱了上帝的奴仆的角色,成为了自己,而且人的理性得到极大的发展,人类对世界探索,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从而最后形成了科学技术。但是,霍克海默在深入的研究了整个启蒙运动的历史中发现,所谓的启蒙运动不过只是一个新的神话替代了旧的神话。“被启蒙摧毁的神话,确是启蒙自身的产物。”

在霍克海默看来,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才是人的本质,才是人的自由。而近代掀起的科学技术是把人与自然进行了割裂,在近代科学技术下,人类的工具理性发挥到了极致,在极致的工具理性下,人类对自然进行了极度的改造,将人类从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地步,改变成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无尽的欲望在向自然索取,然而,人类在这种对自然的片面胜利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精神世界,变成了科学技术的附属品。“随着个人内心世界的枯萎,个人决断的乐趣,文化发展的乐趣,自由现象的乐趣,也随之消失了,作为现代个人标记的是其他的爱好和其他的目标:技术上的专研,以操纵机器为乐。”科学技术在改变自然的过程中,也改变了人类自己的本身,人类最终沦为了科学技术的附加品。

2.“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创始人弗洛姆

“我们发现,最民主,最和平,最繁荣的欧洲国家,以及世界上最昌盛的美国,现实了最严重的精神障碍的症状。”在弗洛姆看来,在启蒙运动之后,科学技术被人们推上了神坛,人类觉得自身开始从野蛮的蛮荒时代过渡走向人类所自己认为文明时代,事实上,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不知不觉的成为了科学技术的圈套中的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从多元化的认识评价体系中,变成了单一的以科学技术的维度的认识。“所有这一切人正面临着一般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与这股力量相比,人只是一粒尘埃罢了。”在启蒙运动之后,人类将科学技术奉若神明,在科学技术这一神明的指引下,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人类所追求的东西,是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下的,强行衍生出来的信仰,而并不是人类所本身的信仰,在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的情况下,人类变为了科学技术的奴仆,科学技术的力量无时不刻不在控制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3.政治哲学家马尔库塞

在马尔库塞看来,决定人类自由程度,不决定于人类可以有多少种选择,而是在于人类有多大的真实自由选择。在科学技术极大发展的社会中,科学技术极大的发展了现代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一方面的发展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需求,然后科学技术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极度的限制了人类自由选择,在科学技术推动的生产力中,科学技术强行推演出了人类的虚假需求,而忽视了人类真实的需求。“决定人自由的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而是个人能够选择的是什么和实际选的是什么。在大量的商品和服务设施中进行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自由,何况个人自发地重复强加的需求并不说明他的意志的自由,而只能说明控制的有效性。”

在科学技术极度发展后,人类的政治生活也发生了转变,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暴力来统治被统治阶级,而在科学技术普遍运用过后,工人阶级看似获得了国家的权利,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科学技术活动。然而,我们深层次的去看工人的日常生活,发现工人被剥削的命运完全没有改变,在科学技术的浪潮中,他们成为了物的附属品,沦为机器的奴隶。

4.法兰克福学派的终结哈贝马斯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现存的大师哈贝马斯,他在对于科学技术这一问题上,不同于马尔库塞的观点,他认为,作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作为了一个新的意识的形态,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新的意识形态,他取代了旧的意识形态。

在哈贝马斯看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第一生产力,在这个条件下,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物质的生产力,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中解放出来,而当今的物质生产成果的来源,已经不再向之前,由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产生,而现在这些更多的产生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令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甚至人们将民主和自由所创造的这个工业文明都是源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福瑞。民众对于政府的评价标准也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紧的联系起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了政府对于取得民众支持的一个权力,成为了政府合法性的评价标准。

三、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的启示

科学技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丰富的发展,为我们建立了强大的人类文明,使我们摆脱了过去在与自然抗争中残喘生存下来的窘态。看似要将我们带向那伊甸园似的理想社会,然而,在这个用机械与虚假的幸福编织的理想画境掩盖下的,却是科学技术对于我们人类的反噬。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先贤们看来,科学技术并不是神,并不是万能的耶稣,并不是我们通往天国的筋斗云。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能代表一切,并不能获得自由。因为,我们只追求单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往往会忽视掉了我们真正的内在精神发展,甚至会让我们沦为机械的奴仆,失去我们真正需要追求的自由。另一方面,单一的科学技术思维会使得思维僵化。由于科学技术是建立在确定性的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实证主义的确定性,让我们的思维对于世界的思考单一化和确定化,僵化了我们的思维。(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筠泉,殷登祥.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m].人民出版社,200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来源于实践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时俱进,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新概括、新总结。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新概括。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凝结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艰辛探索,是在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一是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二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提出的关于发展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来源。邓小平以实践为基础对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主要矛盾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对怎样发展,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三是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出发,提出的关于发展的新观点、新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来源。在发展的观念上、发展的全面性上、发展的质量上、发展的目的上,都有过重要的论述。这些来自实践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直接来源。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深刻总结。用改革和发展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则和主要方法。实现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规律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和创新。正因为是创举和创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科学发展观是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内在要求提出来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进一步回答怎样发展社会主义问题的创新理论。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这便需要有发展的新理论来指引,才能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针对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坚持继承又勇于创新,将我们党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概括为科学发展观,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轨道、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为人民谋福利的发展目的等有机地贯通联系起来,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的新成果。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而科学发展观则强调“以人为本”,这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全面肯定,也是一种尊重人,解放人、为了人、依靠人的价值取向,并将它确立为核心。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它既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民本”思想,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键在人”、“主要是靠人”、“共同富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跟随时代的发展,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这两大缺陷,正确地解决了发展观中的两个基本关系问题:第一正确解决了人与物的关系问题;第二正确处理了民与官的关系问题。“以官为本”转变为“以民为本”,摆正了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人和官是社会公仆的位置,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科学地解释了人的发展才是发展的实质。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唯物辩证法要求,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样才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事物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规律,正确处理了人与物的关系这个“为谁发展”的基本问题,才能保证发展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和航道。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要求,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事物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规律,正确处理重点与全面的关系这个“怎样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克服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偏向,避免发展中犯形而上学片面性的错误,这既能坚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能由“三个建设”变为“四个建设”,使建设的全面性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既能实现经济发展,又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使经济社会在良性互动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要求,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事物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规律。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篇6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科学发展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真理性、科学性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同实际的紧密联系。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自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科学发展观正是建立在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之上的,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观点

人类要生存繁衍,要追求美好生活,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东西、经济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所决定的。“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发展归根到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当今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基础,发展是根本。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险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归根结底都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解决和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仍然要靠发展。发展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硬道理”,都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使“硬道理”更硬,使第一要务的地位更加巩固。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但同时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转贴于

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的基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人”,是指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本”,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内容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创造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篇7

关键词:伦理思想;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1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重大意义做了全面的阐述,同时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写入。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是继邓小平伦理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伦理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它深刻而系统的回答了"发展是什么,发展为了什么,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与"和谐共存"等重要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一种发展、深化与创新。

一、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的内涵

发展一词在哲学里的解释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科学发展观中讲的发展强调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一种既重视经济发展又不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发展伦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速发展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绝对因素。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所以,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所未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各种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2010年为止,出口排名为世界第四,进口为第三,城乡收入大幅度提升,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综合国力迅速争强。但是,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一些民生问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要降低这些发展中的代价,实现低代价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反思,中国的发展观也在发生着嬗变。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关注的和谐发展,其发展观是一种科学发展观。中国的发展观已经由追求单一发展、片面发展的发展观,嬗变为追求整体发展、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蕴含着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首先,在生活美好与物品丰裕之间的关系问题上,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人与物的关系即生活美好与物品丰富之间的关系是任何一种发展观必须回答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物为本"的物本发展观,一种是"以人为本"的人本发展观。"物"主要是指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物质丰裕。"物"既区别于作为发展主体和发展目的的人,也区别于作为精神形态存在的思想文化。传统发展观就是一种"以物为本"的物本发展观,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而科学发展观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本发展观,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要义就是强调人是目的,人是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

其次,在处理发展中的公平公正问题上,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追求公平公正的伦理精神。应该说,传统发展观是一种注重效率,忽视公平的发展观,特别是忽视地域性、资源性和政策性等原因所导致的社会分配不公。科学发展正视发展进程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坚持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基本原则。既注重效率又注重公平,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一种共同富裕的发展。它要求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占用资源的行业和不占用资源的行业之间要互相支持,互相带动,共同发展;它要求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特别要注意低收入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共享;它要求全社会关心爱护帮助困难群众,尽可能使他们享有平等的医疗、教育、就业的机会,缩小"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尽可能的使最大多数人生活幸福。

第三,在"能够做"与"应该做"的关系问题上,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的伦理思想。如何处理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无法回避的基本道德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自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凭借这种能力,人类随意支配和主宰自然以满足自己的贪欲,最终造成了生态危机的发生。传统的发展观是一种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为了追求那永远无法满足的物质欲望,必然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最后形成了一种征服自然、支配自然、主宰自然并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恶性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主张"能够做"的并非一定"应当做",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应以环境承载力为先,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和谐共存就是将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荣。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三、结语

科学发展观中所蕴含的伦理思想,实际上就是一种主体发展的伦理思想,一种全面发展的伦理思想,一种协调发展的伦理思想,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思想,一种和谐发展的伦理思想,这些伦理思想与发展伦理所蕴含的伦理思想是一致的。总之,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吸收了人类文明重视发展伦理价值的优秀成果,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新回答了在21世纪中国如何更好的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张建中,章海山.伦理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篇8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哈贝马斯;马尔库塞

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早起源于匈牙利、德国和意大利共产党内少数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异议,这些异议在西方社会引起极大反响并快速成为一股世界性的学术潮流。[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它并不单纯只是理论情趣的相异所导致,而是新的历史条件和理论背景的产物,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新出现的革命形势、革命条件或文化境遇的转变促使一些理论家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革命策略。[2]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作为一种极具典型意义的科学技术观,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独树一帜。

一、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对这一观点提出论述最多的主要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他在其著作《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明确提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晚期,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哈贝马斯提出这一论断的依据主要有两点:

首先,哈贝马斯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开始相互依赖并渗透,使得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

[3]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科学研究尚不具备实用性和目的性,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的相互作用没有凸显,从而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不够明显。但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发展成为一种相互反馈的关系,大规模的工业研究,科学技术与工业利用逐渐合并,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4]因此他认为,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以往的社会形态。

其次,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一个标志是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按照他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晚期,科学技术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根本手段,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所以在当展资本主义经济,最重要的不再是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而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来提高生产效率。[4]

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运用前提的告吹是同步的[5];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价值不再由劳动而是由科学技术所创造;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独立剩余价值的来源。”在这里,他撇开人的劳动,认为科学技术可以直接创造价值,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的。

二、科学技术履行意识形态的职能

持这一观点的理论家认为科学技术等同于意识形态,且科学技术正在履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代表人物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

首先,马尔库塞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技术的进步在给人提供越来越多自由条件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种种强制。马尔库塞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不再是以前的对抗性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技术统治取代政治统治,对抗、矛盾已经或正在消失,取代它的是整合与同化的趋势。[6]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失去其双面性,并逐渐演变为一个只有肯定、丧失了对抗的单向度社会。[7]在这样的社会里,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乃至科学、艺术和哲学都趋于同一维度和色调,人们丧失了社会批判功能,只知道肯定和维护现有秩序。

马尔库塞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他说:“资本主义的法则寓于这样一个公式: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奴役的加强。”

[8]从广度上看,技术的合理性组织并控制了社会生产程序、个人的劳动和闲暇时间,并且剥削对象从工厂、商店和蓝领工人扩大至广泛的知识分子和白领阶层;从深度上看,工人受到越来越专业化的经理和政治家的控制,整个人(包括肉体和灵魂)都变成了机器及机器上的零件,仅履行部分的技术操作职能,连情感和理智都作和管理。[9]因此,他断言:“在技术和民主政治的帷幕背后,呈现出这样一个现实,即全面的奴役,人的尊严的丧失。”[10]在这里,他试图破除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中性概念,进而阐明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按照他的观点,利用科学技术作为统治手段,是现代工业社会统治人的一种新形式,他说,“我们社会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征服了社会离心力量。”[10]

当然,马尔库塞并没有用十分悲观的态度来审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即使不能保证人类的自由,也至少是它的必要条件。

然后,哈贝马斯一方面继承了霍克海默以及马尔库塞的相关论述,另一方面,他又在批判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对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功能的理解。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一文中,他明确阐释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除了认为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之外,哈贝马斯还提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还履行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他尤其关心社会的合法化问题,在他看来,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两大历史趋势:即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和国家干预。由于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出现了韦伯系统中所谓的合理化的普遍进程,技术系统在对社会制度吸收的过程中,破坏了历史上形成的政治制度与文化遗产的相互联系,出现了合法化危机。[10]他这样描述科学技术的统治功能:“它也可以成为一种渗透入非政治化的人民大众的意识之中的隐蔽的意识形态,正是在这一天地里,它担负起了能促使合法化的力量源泉。”[11]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排斥实际问题而突出技术问题,以其外表的“中性”角色让人们忽略它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然而事实上,它却通过论证科技的合理性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12]由于国家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得以重新政治化,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平等交换的意识形态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避免这种重新政治化的意识对资本主义的利益构成威胁,必须确立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去掩盖国家的政治性质。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这种新的意识形态就是科学技术,统治者试图将政治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通过将人与人的矛盾转化为人与自然的矛盾来使民众丧失对公共领域的关注以实现其统治,[12]因此科学技术具有了操纵大众心理、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社会功能。

三、结论

科学是真理,技术是利器,科学技术在使人类摆脱自然束缚和贫穷无知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人类的福祉、民主与自由。

[13]然而,十九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科学技术消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效应日益凸显,科学技术加速了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民众生活条件,但是它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导致了生态失衡、引发了冲突甚至战争,人类在获得一个物化世界的同时却失去了自我。

上述种种现象的发生,使得西方学者开始反思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持批判与悲观的态度,在他们看来,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本主义精神不相容,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侵犯了人文文化领域,更损害了西方人所谓的个人自主与尊严。[13]科学技术在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了精神的空虚与失落。

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视角,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科学和技术作为一个辩证统一体,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曾精辟地把科学技术的作用概括为“历史的有力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增强,同时能够更多的创造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

面对西方学者的论述及其批判,我们必须明确,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无善恶之说,它发挥什么作用是人类自由选择的结果,人有思想和主观能动性,科学技术起什么作用取决于支配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如霍克海默所言,科学技术陷入危机“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那些阻碍科学发展并与内在于科学中的理性成分格格不入的社会条件。”因此不能把科学技术产生的消极作用归结为科学技术本身而判以原罪,应该从人类自身寻找原因。与此同时,彻底否定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也不可取,因为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科学技术的作用也并非完全是负面的。当然,科学技术所产生的正面效应也不是它自身在发挥作用,而是人类对它进行合理开发运用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理性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文献]

[1]邢雅娟.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D].山西大学.2003.

[2]郭栋.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研究[D].中北大学.2010.

[3]蔡丙丙.浅析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思想[J].法治与社会.2010(16)282―283.

[4]张磊.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

[5]哈贝马斯.走向一个合理的社会[m].波士顿:贝肯出版社,1970,104.

[6]马尔库塞.单面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7]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8]马尔库塞.工业社会与新左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2.

[9]H・marcuse,CounterrevolutionandRevolt,Boston,1972,pp.4,14.

[10]瞿建权.论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关于“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的分歧[J].理论界.2008(06)112-113.

[11]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a].陈学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卷[C].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3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篇9

一、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对这一观点提出论述最多的主要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他在其著作《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明确提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晚期,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哈贝马斯提出这一论断的依据主要有两点:

首先,哈贝马斯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开始相互依赖并渗透,使得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

[3]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科学研究尚不具备实用性和目的性,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的相互作用没有凸显,从而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不够明显。但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发展成为一种相互反馈的关系,大规模的工业研究,科学技术与工业利用逐渐合并,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4]因此他认为,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以往的社会形态。

其次,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一个标志是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按照他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晚期,科学技术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根本手段,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所以在当展资本主义经济,最重要的不再是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而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来提高生产效率。[4]

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运用前提的告吹是同步的[5];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价值不再由劳动而是由科学技术所创造;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独立剩余价值的来源。”在这里,他撇开人的劳动,认为科学技术可以直接创造价值,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的。

二、科学技术履行意识形态的职能

持这一观点的理论家认为科学技术等同于意识形态,且科学技术正在履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代表人物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

首先,马尔库塞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技术的进步在给人提供越来越多自由条件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种种强制。马尔库塞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不再是以前的对抗性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技术统治取代政治统治,对抗、矛盾已经或正在消失,取代它的是整合与同化的趋势。[6]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失去其双面性,并逐渐演变为一个只有肯定、丧失了对抗的单向度社会。[7]在这样的社会里,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乃至科学、艺术和哲学都趋于同一维度和色调,人们丧失了社会批判功能,只知道肯定和维护现有秩序。

马尔库塞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他说:“资本主义的法则寓于这样一个公式: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奴役的加强。”

[8]从广度上看,技术的合理性组织并控制了社会生产程序、个人的劳动和闲暇时间,并且剥削对象从工厂、商店和蓝领工人扩大至广泛的知识分子和白领阶层;从深度上看,工人受到越来越专业化的经理和政治家的控制,整个人(包括肉体和灵魂)都变成了机器及机器上的零件,仅履行部分的技术操作职能,连情感和理智都被操作和管理。[9]因此,他断言:“在技术和民主政治的帷幕背后,呈现出这样一个现实,即全面的奴役,人的尊严的丧失。”[10]在这里,他试图破除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中性概念,进而阐明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按照他的观点,利用科学技术作为统治手段,是现代工业社会统治人的一种新形式,他说,“我们社会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征服了社会离心力量。”[10]

当然,马尔库塞并没有用十分悲观的态度来审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即使不能保证人类的自由,也至少是它的必要条件。

然后,哈贝马斯一方面继承了霍克海默以及马尔库塞的相关论述,另一方面,他又在批判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对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功能的理解。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一文中,他明确阐释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除了认为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之外,哈贝马斯还提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还履行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他尤其关心社会的合法化问题,在他看来,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两大历史趋势:即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和国家干预。由于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出现了韦伯系统中所谓的合理化的普遍进程,技术系统在对社会制度吸收的过程中,破坏了历史上形成的政治制度与文化遗产的相互联系,出现了合法化危机。[10]他这样描述科学技术的统治功能:“它也可以成为一种渗透入非政治化的人民大众的意识之中的隐蔽的意识形态,正是在这一天地里,它担负起了能促使合法化的力量源泉。”[11]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排斥实际问题而突出技术问题,以其外表的“中性”角色让人们忽略它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然而事实上,它却通过论证科技的合理性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12]由于国家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得以重新政治化,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平等交换的意识形态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避免这种重新政治化的意识对资本主义的利益构成威胁,必须确立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去掩盖国家的政治性质。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这种新的意识形态就是科学技术,统治者试图将政治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通过将人与人的矛盾转化为人与自然的矛盾来使民众丧失对公共领域的关注以实现其统治,[12]因此科学技术具有了操纵大众心理、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社会功能。

三、结论

科学是真理,技术是利器,科学技术在使人类摆脱自然束缚和贫穷无知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人类的福祉、民主与自由。

[13]然而,十九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科学技术消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效应日益凸显,科学技术加速了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民众生活条件,但是它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导致了生态失衡、引发了冲突甚至战争,人类在获得一个物化世界的同时却失去了自我。

上述种种现象的发生,使得西方学者开始反思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持批判与悲观的态度,在他们看来,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本主义精神不相容,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侵犯了人文文化领域,更损害了西方人所谓的个人自主与尊严。[13]科学技术在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了精神的空虚与失落。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篇10

【关键词】科学的学术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感

按照常理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有利于从事该职业的研究学人形成一种新的学术整体感;有利于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共同体形成一种休戚与共的观念。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常理并意味着必然,因为事物的必然性在于行动,有利于并不代表现实,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诸多环节和因素。不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为致力于该学科研究的职业共同体整体感和归宿感的形成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但仅仅如此而已,真正要把外在于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性转化成研究者内在的思维中的整体感、以至于理性的整体观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学术观。也就是说科学学术观的树立是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整体感的关键。下面我就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整体感的确立谈三个问题:何谓科学的学术观;如何在科学学术观观照下确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整体感;以及如何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整体感的确立。

一、何谓科学的学术观

其实,在这里,我们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看作了一项学术事业,也就是要用学术的立场来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那么,学术有什么立场、有什么要求,如果有选择的进行罗列,可以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规定:

首先,学术的意义在于认知,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分子而言,不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其它二级学科以及二级学科下的不同研究方向具体持有什么样的态度,都必须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都必须是在感受、了解、思考研究的基础上评判。在某种意义上讲,放弃了认知,就放弃了学术。进一步来讲,学术又不是一般的感性的认知,而是理性的认知,那么理性认知什么呢?我们可以肯定的讲,学术就是理性的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尽管永远不可能最终达到这个终极的目的,但我们可以无限的接近这个终极目标,在这样一个理想目标的牵引下,身体力行、循序渐进、脚踏实地把那些我们已经感觉但还没有理性把握的事物纳入我们理性认识的框架中。

其次,学术的方法在于科学。也就是学术眼光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归纳整合。就像王富仁教授所说:“历史上的任何创新、发展都不是从根本上消灭了此前的历史,而是赋予了此前的历史以一个相对完整的形态和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它将永远留存于我们的记忆中,并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产生各种不同形式的影响。我们之所以在对此前历史感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阐释、研究、甚至批判、否定,不是它们已经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而是我们要对它们对我们的影响进行选择,我们需要以我们自己的思维来把握它们参与我们事业的方式和方法。”[1]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移情地、语境式对待不同于我们但与我们相关的他者。

再次,任何的学术,都有其现实性和理想性两个层面。没有任何的现实性,一种学术就不可能被现实社会的人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人们是通过学术在现实社会所发生的积极作用而感受它、了解它、接受并实际运用它的。但是,学术还必须有理想性的一面,没有理想性,一种学术很快便会完全转变为现实,而完全转变为现实的学术就不再具有学术的意义了。学术的特性就在与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辩证统一,这样学术才是学术,既不是现实也不是理想,而是在关切现实的基础上,超越于现实,是理想中的现实,是现实中的理想,从而实现理性的认识、把握世界的终极目标。

最后,学术的发展在于参与。那么这里面就要解决两个不同但相关的问题:参与什么,如何参与。参与什么,就是哪里才是施展自己的用武之地,也就是发现自己的热爱,从而获得自己学术活动的价值和归属。往大的说,我们是在参与中华民族的学术整体中意识自己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往小的说,是在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学科领域中意识到自我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也就是我们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的意识一定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个从小到大,以小见大,这样一个逻辑顺序来的。就象邓小平讲,我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尽一个世界公民的责任,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这里,我们要明确我们不是在参与西方或者世界某种思潮中并以这种思潮自身的价值或意义意识自我的价值和意义,也不是在参与实践的成败中意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怎样参与,就是怎样在参与自己热爱的学术整体中相对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与他者的关系问题,这个他者既包括与自己所属的整体并列的其它整体,也包括自己所属整体中自己与其它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包括自己与自己研究对象的历史的关系等等。就如王富仁教授所言:“人类以及一个民族是由多个事业构成的,学术只是其中一个事业,仅就这个事业本身,它并不比任何事业卑贱,但也不比任何其它事业更高贵。学术,永远是人类以及一个民族众多事业中的一项事业。自视过高,往往对同行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中,建立不起与广大知识分子休戚与共的感觉。自视太低,则建立不起对本专业的热情和责任意识。这两种倾向,都使我们各个分离,无法有机的融为一体。”[2]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所从事的只是整个民族事业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通过以上从学术的意义、学术的方法、学术的特征、学术的参与,我们可以知道,学术也追求超越,学术也追求价值,但是学术讲超越,不是学术对学术的超越,学者对学者的超越,而是讲学术对实践关系的超越,知识对常识的超越,思想对直观的超越。因此,学术的价值和意义永远是在对现实实践关系的超越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在对不同思想学说的排斥中表现出来的。只有在这样一个意义上,我们才会感觉到,我们各种不同的思考实际上是对现实实践关系中不同问题的思考。我们研究的是不同的问题,但我们共同构成的确是一个民族的学术共同体。

既然从以上各个方面来认知学术,就会树立学术的自觉,那么同样的道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也是一项学术研究,如果我们坚持用以上学术的立场、方法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同级学科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部各个二级学科的关系,那么我们也应该同样可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感。

二、科学学术观关照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整体感

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其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就是这种整体性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六个二级学科。在每一个二级学科内部还有不同的方向。按照学术的要求,我们来反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整体感的树立提供支援意识。

首先,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面的各个二级学科以及各个二级学科下的不同方向进行理性的认知,只有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了解,感知和思考,从而对各个学科进行科学的定位。不能在不互相了解的情况下贬低对方,即使要批判,也是在科学认知情况下进行建设性的批判。这样才能在相互比较中共同进步。

其次,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各个二级学科以及二级学科内部的不同方向进行认知。在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在相互独立基础上的良性互动,某一二级学科或者某一二级学科内部某些研究方向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彼此的互相排斥,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都在这个一级学科的整体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可以用自己去代替另外的二级学科,同时自己可不可被代替,对于每一个二级学科,既不能自视过高,也不能自视过低,这两种态度都不利于整体感的树立。每一个二级学科只是这个一级学科中的一项,自己不是最重要的,而只是重要之一。

再次,任何一个二级学科以及二级学科下的方向都是学术研究,因此,都有现实性和理想性两个层面,如果任何一项研究脱离现实,不具备现实性就不是学术研究,同样仅仅关注现实,那也不是学术研究,所以,只有在各个二级学科都在关注现实同时又都超越现实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共同的整体感,因为现实性就总是“奉有余而损不足”,而理想性才是“损有余而弥不足”,只有在认知现实性的基础上超越现实性建立理想性,这样才能维系整体,从而建立整体感。

最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希望在于建设,在于学者的参与,那么参与什么,如何参与呢,也就是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同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从哪儿发现自己的热爱,实现自己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我们可以套用一句话“劳动无贵贱之分,只是分工的不同而已”,同样,作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各个专业和方向研究,都是脑力劳动,只是分工的不同,并无贵贱之分。在认知自己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发现自己的热爱,安分守己,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从而在具体的方向、二级学科、一级学科、以及整个民族学术事业中实现自己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那么怎么参与呢,要以学术来参与学术,我们经常讲学术的独立性,不能理解为不研究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实际上学术的独立性就是用学术力量争取学术的发展,在我们如何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是通过排斥传统的、国外的、与自己同时并存的二级学科实现自己的参与,而是在对实践关系的超越中实现自己的参与,各个专业参与的是超越于现实的学术事业,在参与中既要独善其身,同时要兼济天下。我们的参与是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观照下的参与,我们的目的是在协同作战的情况下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目的。

只有树立这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研究的学术观,才有利于形成新的学科共同体,树立新的学科整体感,从而有利于分属在一级学科背景下的研究同仁形成休戚与共的感觉。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整体感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认知,而且是科学的认知。

三、如何科学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整体感

首先,这种学科整体感是学界同仁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以及与自己学科并列的二级学科理性认知的情况下树立的,而且这个学科整体感是生成的,而不是规定的。既然是生成的,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生成的过程,并且有生成的规律。同时我们这个整体感也不是没有基础,我们不能采取的态度,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成为一级理论学科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也是互相关联的,互为补充的,只是各自分属不同的学科,那么这三个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学科归属,分属于不同的三个一级学科。那么现在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树立新的整体感与过去的三个组成部分各自的学科整体感是不同的,但不是相互排斥的,各有自己的价值。

其次,这个整体感只是一种观念,只是解决不同二级学科以及二级学科下不同方向的的归宿感,从而使的不同研究者有一种共同体的感觉,进而认识到自己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仅此而已。并不是说我们这儿这么一讲,就能解决整体感的问题,这只是一个方向、要求,把要求变为每个研究者的自觉意识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我们所讨论的学科整体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以及作为一种立场和方法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一个不同层面相互联系的整体。我们要分清学科的整体性、理论的整体性、以及立场和方法层面整体性的关系。从整体、系统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感。

最后,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整体感,也是我们目前大坏境的必然产物。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入进行,我们越来越感到改革开放的系统性和现代化建设的综合性,因此作为关切现实的学术研究要很好的解释世界,进而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正确的反映现实的要求,这个要求反映到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上来,就需要我们树立一种整体感。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出现的很多术语都体现了整体性,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等等。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整体性决定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的整体性是源于所改造的现实世界的系统性,就如叶险明教授所言:“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改造现实世界的系统性与马克思主义学说整体性间的辩证关系,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以改造现实世界为主旨的实践精神与马克思学说整体性间的辩证关系。”[3]因此,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感归根到底是源于实践的需要。

四、结语

以上的论述,只是从宏观的意义上探讨了树立学科整体感的一些感想,对于整体性与整体感只是一种要求,这种要求只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这种要求是抽象的空想,我们所讲的整体感是历史具体的整体感,通过我们的身体力行是可以实现的;另外我们不得不谨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在树立整体感的战略思考中我们避免走向整体主义——也就是把整体作为现成的、静态的、绝对的东西,这样意义上的整体感我们宁可不要;同时整体感的树立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树立科学的整体感,我们反对为了达到树立整体感的目的,不择手段,尽管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但目的的正当性并不代表手段的正当性。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综合收益。尽管很困难,但困难不是我们退步的理由,而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中)[J].社会科学战线,2005,(2):89.

[2]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下)[J].社会科学战线.2005,(3):106.

[3]叶险明.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及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10,(3):15.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与认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09Sa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