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5:42

家庭教育学的意义篇1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教育意义

家庭承担着抚育和教育子女的重大责任,家庭给予人们的绝不仅仅是物质的需要与满足。过去,人们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甚至家长们一致认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应该接受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社会上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出现,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同以往的教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家长的宠爱与溺爱使有些大学生出现自私、偏执、脆弱等心理,逐渐曝露出家庭教育的缺陷。

一、现阶段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弊端

现阶段,“我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主体上是理性科学的,但是科学理性的家教理念、内容、方法与似是而非甚至是明显错误的家庭理念、内容、方法相并存”。[1]家庭教育出现明显偏差与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封建传统与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家长自身教育素质欠缺等。

1.溺爱导致大学生人格扭曲

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父母的好心铺成的;父母的“无私奉献”,对子女的成长是最可怕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在失去家长的庇护与宠爱之后,很容易感受到社会的压力,因而导致抗打击能力、受挫折能力的减弱,而这一点恰恰影响了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溺爱绝不会培养出家庭、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大学生只会在家庭的错爱中形成狭隘的人格,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甚至会采取极端的解决方式。

2.传统的“父家长”权威影响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树立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在很多家庭中被普遍接受,这种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不少家长完全忽略了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自,任何决定都要在父母的旨意下作出,甚至要完成父母年轻时未竟的梦想。这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大学生创新精神,丧失了独立的人格。

3.家长自身教育素质的欠缺影响大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有的家长忽视了道德、品行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使到了大学,也只关注学习成绩,片面强调学习的作用。而真正的大学生活该是丰富多彩的,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是对未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简言之,家长教育素质的欠缺,使家长与大学生子女沟通交流出现障碍,影响了大学生进一步适应社会的能力的提高。

4.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

英国心理学家悉尼・克朗认为,确保一个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最佳之路仍然是父母子女相亲相爱的稳定家庭,但是由于离婚、死亡等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数量不断增加,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内心长生的自卑等心理问题十分严重,进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马家爵事件,以及自2002年以来高校不断出现的学生自杀事件,都是因为在家庭教育中忽视了单亲、贫困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二、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意义

1.培养稳定和谐的人格

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是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人格虽然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但是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紧密相连。因此,人格实际上是人们社会化过程中个性的心理与社会文化的和谐统一。高尚的人格会产生人格魅力,使人善良、宽容、礼貌、谦恭、尊老爱幼、自尊自爱,并引发人们之间心灵的震撼与共鸣。

首先,稳定和谐的人格要从日常生活的习惯中培养。家长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其次,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并把这种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顺从”意识结合起来,不能一味地认为独立就是好的,顺从就是错的。最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是人格培养的重要方面,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表现为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

2.培养具有感恩情怀的人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它可以唤起人的内心良知,用感恩的心来融化人们的自私、冷漠和自卑,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同时可以让大学生的心灵纯净而高洁。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首先应该通情达理。”通情达理也即是感恩,感恩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由发展,提高社会良好的形象。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享受了太多的爱和给予,不少人依赖心理、寄生思想较重,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社会的关爱,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和他人的付出看作是理所应当。家长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大学生子女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还可以密切与周围人的关系,增进父母子女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包容,使大学生形成并保持一个和谐而令人愉快的心境,做到客观看待成败得失,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自然的关系。

3.培养合格的未来家长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职能作用,关键的一环是对家长进行教育,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家长的素质不提高,便不可能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来。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对家长的教育在他们还未成为家长时便要着手进行的。另外,在家庭生活中确定家庭教育的目标方面,家长们总是不可避免地受着时代潮流的影响与制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大都是家长或者父母的意志影响子女的未来发展,这些决定受父母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思想状况、文化修养、职业道德、兴趣爱好等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现在大部分学生只要认真学习都能进入大学深造。针对这一庞大的准家长群体,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对他们进行未来合格家长的教育,讲授家庭教育理论,提供优秀的教子经验,并通过言传身教等无形教育,指导他们应当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为人,提高他们的素质修养。说到底,“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2]对大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其实也是对未来家长所进行的教育,作为未来的教育者,大学生应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提高素质,以形成良好的互动的家庭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周贤君.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南社会科学,2006,(5):166.

家庭教育学的意义篇2

关键词:家庭教育;男女参与;新计生政策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力。个体能否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家庭能否保持和谐与幸福感、国家与民族能否获得具有建设力与创造力的新国民,都有赖于家庭教育这一基础性、持久性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子女入学以前的教育,又名学前教育,即子女入学以前这段时期的教育,应由家庭负责。子女入学之后,似乎可无教育责任,完全依靠于学校。广义的家庭教育,指家庭对于子女的一切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的精神上,身体上的教育。现在所谓的家庭教育,应为广义的家庭教育。本研究所界定的“家庭教育”主要取广义的内涵,指父母与家中的年长者对于子女所实施的一切蕴含教育意味的实践活动。这种教育行为可以是直接的、自觉的、显性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无意识的、隐性的。

一、男女共同参与家庭教育的举措与男女参与家庭教育的性别分化。

宏观的对待家庭教育中男女参与的问题就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研究。

(一)男女参与家庭教育的举措。

第一,要实行小家庭制使得家庭关系结构相对简单,这样能够使儿童所摹仿所学习的对象简单化。第二,父母双方互相敬重,放弃成见,两方如对儿童教育的意见不同时,应由一方自动退让。在小家庭中的父亲与母亲应该在家庭教育中首先从自身做起,做到夫妻间互相平等与尊重,为亲子关系做出良好的表率。第三,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现在很多家庭中有两个孩子。如果家中有着不止一个子女,父母也应对子女们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否则将养成儿童骄傲或失望消极的心理。传统家族中重男轻女的作风必须得到根除,对于不同的孩子应在取一致态度的基础上再因材施教,不能首先就在父母的脑海中轻重排序。只有父母持有一致、正确的教育态度,,视孩子为小朋友,为学生,使其在父母面前很自由地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而为父母者,则以讨论和批判的友好态度去指导他们,说服他们,使其乐于接受,才能为家中的子女创造出公正、和谐、忠诚的成长环境,从而养成儿童正面的价值观。

(二)男女参与家庭教育的性别分化。

在当今的中国家庭中,男方往往是经济来源的主体,因而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教育孩子的重任往往落在母亲的身上。由于家庭分工的不平衡,往往导致母子接触过于父子,使得孩子过多的依赖于女性(即母亲)。长此以往,使得男性(即父亲)对教育子女的热情和责任感降低,导致家庭教育参与中的男女失衡。因此,家庭教育中男女参与的平衡度是关键的问题。

二、家庭中男女共同参与的实际应用价值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的权力格局基本就是“严父慈母”式的角色设置,并且“父教”与“母教”是被分离的两条家庭教育路径。在家庭教育这幕剧中,经常上演的就是一边是父亲严厉地责骂一边是母亲竭力地维护这出戏。这无疑会让儿童对于应当遵守的规则与道德产生是非难辨的困惑,并且也会让各种教育方式的效果互相抵消;儿童也会因此变得世故、投机、表里不一,会学会有意识地根据不同家长的不同教育态度与方式采取不同的言行做法,以保证自己随时随地都能实现自己的意愿与利益。“要想正确地教育儿童,作父母的应当一致的采取一种不姑息不严厉的态度。”只有父母取正确且一致的教育态度,才能促使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人格养成发生实质意义上的效力。

从“民主化”的方向来讲,核心含义就是要实现亲子关系的平等。从现代知识分子们的家庭教育观看来,父母应当转换位置,将儿童看做存有独立人格的人,用平等沟通的方式来陪伴孩子成长。父母亦应以身作则,要求孩子的言行举止,自己首先就要能够做到。为父母的要突破“家本位”的传统思想,教会子女关爱自己与他人,关心国家与公共社会。在父母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儿童本位说”就是一个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思想。儿童不是缩小了的大人,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有自己的感受与意志,所以父母要学会将传统家庭教育中的“成人中心”转化为“儿童中心”,要尊重儿童的思想与情感,从儿童的本能与身心发展规律出l教育子女。

三、结束语

家庭教育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基础工程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家庭教育中的男女参与度不仅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举措,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一流教育和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男女参与家庭教育貌似一个新兴的课题,实则是家庭教育中贯穿始终的问题。为人父母者要充分重视并有效沟通将孩子的教育引入正途。因此,家庭教育中男女参与研究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指导性和实践性的研究。肩负着民族复兴和强盛的重任,是一件功在千秋、惠及子孙的研究。

家庭教育学的意义篇3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教育问题。一方面教育对贫困家庭意义重大,是他们未来改变贫困状况的有利机会;另一方面贫困家庭难以承担高费用的的教育负担,这个矛盾在政策支持与社会救助的情况下将会持续并激化,不仅不利于贫困群体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威胁到国家的安定团结。普及义务教育不仅是提高全体国民人力资源能力的基础,也是彻底改变贫困群体弱势地位的基础,而城市贫困的具体问题最终能解决到何种程度,又直接取决于政府是否实施了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①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现有相关政策进行评估与改进。

本研究在已有的城市贫困研究成果和社会救助理论基础上,借助对北京市朝阳区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通过揭示城市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状况,分析现有社会救助政策和教育政策的不足,发现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需求,从而得出需要对贫困家庭实施全方位、系统性、制度性救助的结论,目的是为政府部门提供改善和利用现有政策的依据,进而不断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义务教育阶段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的教育情况、享受教育救助情况和救助政策认知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其需求状况、政策受惠程度以及享受救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其他问题,了解政策实施满意度,分析制度实施的制度与非制度影响因素,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让好的政策能真正发挥应有之义,提高救助效率。本研究从社会政策评估理论出发,主要采用侧面影响模型进行分析,见图1。

1.2.2样本选取

调查总体为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学区、八里庄学区和酒仙桥学区子女正接受义务教育的城市“低保”家庭。本次调查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操作性定义是当时当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市居民家庭,其子女正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做出这样选择原因是:首先,这些家庭已经从政府的行政程序上和其他相关方面都被社会以及他们自己确认为是“贫困的”,即他们已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其次,由于我国在居民收入、财产和纳税等方面,政府和社会都还没有积累起可供实际研究操作使用的资料,目前没法根据其他方面来做出更合适的定义。当然,我们不能说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家庭就等于全部的城市贫困家庭,边缘困难家庭、临时困难家庭都应符合“贫困”。但是,这些受助对象无疑是贫困家庭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选取朝阳区的原因在于它作为实现和拓展首都城市性质功能的重要区域,综合实力雄厚,在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上也走在前列,因此,研究朝阳区的城市贫困问题可以为北京市整体性救助事业提供前瞻性借鉴作用。

1.2.3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根据朝阳区教委所提供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贫困生名单,对朝阳区垂杨柳学区、八里庄学区和酒仙桥学区小学部的“低保”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223份问卷,回收220份,回收率为98.7%,其中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为89.5%。调查问卷主要按照贫困家庭基本情况,享受教育救助实际情况和政策执行对贫困家庭的影响三大类收集资料。同时本文也将结合官方数据来说明一些问题。全部问卷资料由笔者核查后进行编码录入,利用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2.教育救助理论与城市方面的义务教育救助政策

2.1教育救助理论

社会救助体系是通过一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实施,为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以及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而建立的各项救助制度的总和。②教育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同时兼顾高中和大中专教育阶段的弱势群体家庭成员而设立的一项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对于保障弱势群体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家庭的脱贫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一般意义来讲,教育救助的对象主要是贫困家庭子女,在他们不同的学习阶段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

2.2城市方面的义务教育政策

2.2.1全国义务教育政策

20世纪80年代,我国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与此同时开始了义务教育阶段救助政策的探索。1986年7月1日起执行的旧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1992年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作出了“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以收取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杂费”的规定。1995年,国家教委和财政部颁发《关于健全中小学学生助学金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初级中等学校(含职业初中)和部分小学(主要是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他贫困地区和需要寄宿就读的地区)实行助学金制度”。③1997年,国家教委、财政部了关于印发《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助学金实施办法》的通知。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做出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改革逐渐从农村扩展到城市。2008年,国务院了《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至此,我国全免费的义务教育以及惠及全国范围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救助政策初步形成。

2.2.2北京市义务教育政策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关于“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的规定。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在全市普及免费的义务教育”,《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逐步在全市城乡统一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京教财[2007]33号文规定了从2007年秋季开学起进一步完善“两免一补”政策的范围:在城八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有本市户籍的学生免收杂费,其中本市农村户籍学生免交教科书费,并规定了资金来源及分担机制。为进一步加大对城乡低收入家庭的救助力度,明确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临时救助范围,2008年,京民救发[2008]546号文件明确了教育救助临时救助范围:城乡临时救助家庭中,在校就读学生符合条件的,可按照教委、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申请享受教育救助。

3.北京市城市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现状分析

3.1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有效问卷中,共197户家庭,其中独生子女家庭为141户,占总家庭数的71.6%;非独生子女家庭为36户,所占比例为18.2%;单亲家庭为20户,所占比例为10.2%。根据2006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类救助指标体系,城市单亲或多胞胎“低保”家庭至少可以获得本市“低保金”标准额度10%的额外补助,主要用于孩子的教育和生活开支。

从年龄上看,全部贫困家庭中父亲的平均年龄为44岁,母亲的平均年龄为38岁。父母平均年龄为41岁,对父母平均年龄进行分组可知父母年龄主要集中在36岁到45岁之间,占全部家庭的60.4%。父母文化结构来看,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中专)到高中水平。家庭收入状况来看,按照2009年5000户城镇居民家庭每人每年现金收入数据,低收入家庭总收入平均为14111元,由于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低保”家庭,2010年北京市城市“低保”标准为430元/月。工作状况上,父母处于失业和无业状态的居多,其中父亲无业人数占全部贫困家庭父亲人口的51.3%,其次是失业,所占比例为21.3%。母亲无业人数占全部贫困家庭母亲人口的58.9%。另外,在全部家庭中,父母全部在职的比例仅为4.6%,父母有一个在职的占13.7%,父母均非在职的占67.0%。子女性别结构来看,本次调查显示所有贫困家庭中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男孩有104位,占52.8%;女孩93位,占47.2%,男女性别比为1.12。从年龄上看,全部受访子女的平均年龄为9.33岁,人数主要集中在小学中年级,8~10岁组共102位,占51.8%;其次是11~13岁组共56位,占28.4%;7岁及以下组38位,占19.3%,14岁以上1位。综合看来,所调查的贫困家庭子女多为独生子女,年龄范围集中在8~10周岁。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城市“低保”,父母多处于无业或失业状态,年龄范围集中在36~45周岁,受教育水平中等偏下。

3.2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现状分析

3.2.1教育支出

所调查贫困家庭享受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教育救助政策,使其实际教育支出主要集中在购买课外书籍、报刊和杂志,以及辅导班、兴趣班和家教等方面。调查显示,每年用于子女购买课外书籍、报刊和杂志的花费平均为237.3元,每年参加辅导班、兴趣班和请家教的花费平均为1092.5元,每年其他方面的花费为577.3元。平均每年实际支出总计1907.1元。本次调查的全部贫困子女均为走读,因此不涉及住宿费。

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09年5000户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城镇全市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收入26738元,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17893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为2655元;低收入户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收入11729元,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10009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低收入户为1299元,“低保”家庭在其他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微乎其微,主要仍集中在子女的教育费用上。因此,本次调查中的贫困家庭教育支出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并且无论是低收入户全市平均教育费用约1299元/年,还是本次调查教育实际费用1907.1元/年,均超过了家庭年收入14111元/年的平均水平,子女教育支出对北京市居民家庭来说仍然是比较沉重的负担,需要教育救助资金更大程度的支持。同时反映出的问题是政府在提供政策支持时重点是把救助资金放在了学校经费层面的“学杂费”方面,近几年对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但对一般家庭来说,孩子受教育不单是学费的问题,学费只占开销的一部分,生活费、补课费、兴趣特长等等其他费用占的比例会更大一些,贫困家庭在支付子女的基本教育费用方面都存在困难,根本无法为其子女提供较为良好的学习条件或环境,更何况营养补助和其他方面的福利.例如日本用了6%的财政保障义务教育在实施质量上的均等,花了大力气扶持薄弱、边远地区,贫困家庭孩子受教育还能享受牛奶、午餐及校车等的补助。④

另外,从增速上来看,低收入户教育文化娱乐费用近年有所下降,但2009年再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比2008年增加了19.61%⑤,而从经费投入上看,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009年为4310300万元,比2008年增长了13.65%⑥,城市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费用增速超过相应教育经费投入增速。

3.2.2教育支出来源

调查显示,贫困家庭用于购买课外书籍、报刊和杂志,参加辅导班、兴趣班和请家教等费用的主要来源于“低保金”,比例高达80.7%,依靠亲戚朋友借助的占24.5%,依靠工作收入的占15.2%,依靠做小生意、打零工收入的占10.2%,依靠教育救助以外的政府补贴或政策优惠的占13.7%,依靠其他来源的占4.1%。这些数字也反映出贫困家庭在支付子女教育经费上比较困难,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才能承担小孩的教育开支。

3.2.3教育求助渠道选择

从渠道选择上来看,贫困家庭在子女教育费用上遇到困难时主要会选择找亲戚朋友借,选择这一渠道的比例高达62.9%,其次是向居委会或政府部门求助,该比例达到53.3%,另外,选择向子女就读学校求助的占36.5%,选择向社会慈善组织求助,向工作单位或原工作单位求助和向银行贷款的比例相对较低,百分比依次为9.1%、6.2%和1.5%,选择其他渠道的占6.1%。在教育费用的求助方式上,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家庭想过向社会慈善组织机构求助。在问卷或访谈中,很多家庭都反映不知道这些机构在什么地方,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存在这些机构。这说明在我国,亲戚朋友间的互助在人们的求助方式中最为普遍,绝大多数人都十分信赖和依靠亲戚朋友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在贫困家庭中逐渐建立起较高的威信,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慈善机构则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教育救助的社会层面需要进一步发展。

3.2.4父母对教育负担的态度

父母对未来子女教育的态度是,如果负担过重,会让子女辍学或说不清的比例为23.8%,表示不会让子女辍学的比例为76.1%。假设家里没有孩子上学,父母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态度是,认为能稍微改善一点的比例最高,占59.4%,认为能脱离困境的占8.1%,认为没什么大变化的占12.7%,表示不清楚的占19.8%。可以看出,子女教育是贫困家庭的主要负担,并且压力很大,对于未来子女教育的态度大部分家庭仍然是支持的,已意识到教育对于子女和家庭的重要性。综合看来,所调查的贫困家庭实际教育支出主要集中在购买课外书籍、报刊和杂志,以及辅导班、兴趣班和家教等费用,支出来源依靠“低保金”的比例最高。大多数家长未来不会因教育负担过重而使子女辍学。相当规模的家庭认为子女上学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假设没有孩子上学,经济状况将会稍微得到改善。

4.北京市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1政策效果评价模型选择

一项社会政策实施后将会在目标领域之内、目标领域之外出现许多预料不到的或不希望出现的结果。政策评估者如果要客观、全面地评估一项政策,就必须将这些结果都纳入考察范围⑦(参见图1)。根据“路径相关”的说法,一项新政策出台,经常是为了解决原有政策所引起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往往是由“侧面影响”造成的)。故而,评估者所得侧面影响的信息对于决策者制定新的政策或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关注的教育救助政策将就侧面影响信息对特定对象展开调查,并进行分析。

4.2北京市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效果

4.2.1教育救助政策的目标

对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家庭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4.2.2政策评价

所调查的对象中,有95.9%的家庭希望子女申请并享受教育救助,而另外4.1%的家庭则持否定态度。调查显示,65.4%的家庭对现有教育救助政策满意,不满意的家庭只占34.6%。对救助政策不满意的地方集中体现在政府财政支撑能力不高,比例为74.3%,对于其他方面诸如政府理念、社会排斥和政策执行管理等方面不满意的相对较低。在享受教育救助政策的134户家庭中,认为救助资金水平达到预期水平的有41户,所占比例为30.6%,认为未达到预期水平的有93户,占69.4%。绝大多数贫困家庭都希望能够在子女教育上获得帮助,数据充分表现出贫困家庭特别希望获取教育救助的心情,也间接地表明了贫困家庭在子女的教育上负担仍然偏重。在教育救助政策和形式方面,很多贫困家庭都表现出相同的愿望。他们对政策本身如何制定和实施没有提出什么期望,但是都希望国家能够真正地把这个政策思想延续下去,从贫困群体的角度来为他们考虑,让子女都能够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有的家庭还提出从改善教育本身的角度来完善教育救助,整治教育不公平现象,增加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机会,让子女有更多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机会。

4.2.3教育救助政策的侧面影响

通过调查贫困家庭假设申请和享受教育救助可能带来的侧面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在可能得到的好处方面,认为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占62.4%;认为能使子女享有更好教育资源的占62.4%;另外有3.6%的家庭认为能带来其他好处。在可能带来的坏处方面,41.1%的家庭认为可能伤害孩子自尊,感觉自己被排斥;26.9%的家庭认为家长自尊会受到伤害,并被困境所困扰;19.8%的家庭认为会带来其他坏处。整体来看,现有教育政策带给人们的影响是好处大于坏处,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小。另外,通过对“享受教育救助会使家长自尊受到伤害”和“是否享受过教育救助”两个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二者不存在相关关系(sig值为0.745,相关系数为0.023),说明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几乎不会因为自身心理因素影响子女教育救助的申请。通过调查贫困家庭假设不申请享受教育救助可能带来的侧面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在可能得到的好处方面,认为维护了尊严和面子的占51.3%;认为带来其他好处的占21.3%。在可能带来的坏处方面,79.2%的家庭认为经济压力不能得到缓解,教育负担过重;12.7%的家庭认为会带来其他坏处。整体来看,如果不享受教育救助将会带来的坏处大大高于其带来的好处,并且不享受的直接损害是影响家庭经济压力,所带来的好处甚微。

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救助政策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使贫困家庭子女基本实现了“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免于因负担不起学校费用而辍学。预期良好的效果是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贫困家庭子女能享受的教育资源相对有所增加。预期的不良效果是,家庭经济压力依然偏紧张。非预期的良好效果是,政府在贫困家庭中逐渐建立起较高的威信,从教育救助渠道选择上来看,贫困家庭会主动向相关部门申请,而救助政策的出台也得到了贫困家庭的正面评价。非预期的不良效果是教育费用主要补贴在学校教育层面,对于全方位素质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各种兴趣培养费用、营养福利等方面的费用需要进一步建立独立的支持经费和项目进行管理。

4.3北京市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城市贫困家庭教育救助制度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将选择几个最主要的因素加以分析,以期有助于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政策的执行与发展。

4.3.1社会救助体系因素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是城市贫困化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对困难群体的救助,一般从人类的基本需求着眼,即衣、食、住、学、医几个方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依次可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一个文明社会,人类的需求层次和水平随着社会环境的进步而逐步提高,社会救助体系也要在社会经济条件逐渐成熟的前提下不断充实和更新,使困难群体在基本生活救助基础上,保障其就业、住房、养老、教育、医疗和司法等方面的救助。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救助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尤其是1993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上海市正式实施,到1999年底,县级市和县政府所在地的镇基本上都建立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也渐渐得到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的重视,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两免一补”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一项政策。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财政能力有限,所以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仍然局限在基本生活方面,其他方面的救助只是进行相关的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

4.3.2教育费用增加因素

经济状况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宏观上讲,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严峻的经济发展环境是教育发展不足的重要原因;从微观上讲,贫困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极为有限,教育体制的不合理、国家教育投入有限以及教育产业化导向等等导致教育费用逐年上涨,形成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一大主要原因。本研究调查显示,74.3%的家庭认为资金不足,国家财政支撑能力有限是影响教育救助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被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而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第四季度关于“储蓄目的”的调查也显示,“攒教育费”是居民储蓄的首要目的,依次是“养老”、“买房装修”和“预防意外”,比例分别为18.9%、14.1%、11.8%和10.7%。由此可见,教育费用已成为家庭的主要负担。与其他地区相对比,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与此同时教育经费处于增长减缓的趋势。2007年,北京市预算内经费执行数为2933000万元,比2006年增长27.45%,2008年38128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9.87%,2009年43103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3.65%。另外,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导向滋生了许多校外培训项目,为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和维护孩子自尊心,许多贫困家庭包括一些工薪家庭都无法承受日益上涨的多元化的教育费用,教育救助问题也逐渐变得严重。

4.3.3社会慈善事业因素

从理论上来说,实施教育救助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民间非营利部门或是个人。在目前城市贫困现象日趋严重而政府的财政能力难以全面承担起反贫困责任的现实情况下,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很难实现对于贫困人群的社会救助,特别是其子女的教育救助,这关系到贫困家庭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贫困家庭是否能真正脱离贫困。因此,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基本国情来讲,社会组织以及相关机构也应被定位为救助贫困群体的主要力量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加大社会力量在反贫困中的作用有着极大的功能需求。从调查结果中得知: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能够得到社会组织或个人捐助的情况几乎没有,了解社会捐助及慈善的家庭很少。当前,社会力量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方面所起的作用确实十分微小,我国目前的社会捐赠很多都局限在高等教育阶段,而且社会各界对高校进行捐资也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如扩大捐资者的影响、从学校挑选优秀人才、奖励优秀学生和帮助困难学生、巩固与学校各种合作关系以及校友回报学校培养等。⑧

5.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政策相关建议

5.1建立全方位的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面临着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转型,在救助内容更新上提出拓宽开发性扶贫的思路,将教育救助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全方位、系统性、制度性,强调整体性与动态管理的社会救助体系尤为必要。北京市现有政策的实施所取得的效果应该给予肯定,特别是向城市投入的教育救助资金已经能更加集中地发挥作用。但是现有法规政策,或是只涉及到对贫困学生救助的某些层面,或是针对某项具体救助措施做出相应的规定,总的说来还很不完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出台实施低收入家庭收入和财产认定、核查办法,建立低收入家庭救助标准调整机制。与此同时,我们可以进行专项审查,实行分类救助。因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存在强调生存、忽视发展的问题,分类实施发展性救助十分必要。而制度优化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效果的途径。例如通过设立针对某些贫困家庭特殊需要的附加保障如教育救助额外专项经费支持,要使社会救助更有针对性,即适当区分基本生活救助和其他专项救助,需要基本生活救助的人群不一定全部需要专项救助,应当将教育特别是实际生活中贫困家庭面临的专项救助的范围扩大。另外,促进贫困家庭就业扶持与救助,展开定期家长培训等内容也应放到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来。

5.2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经费增长动态调整机制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配置。日本政府投入学校教育的经费在总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义务教育的经费在学校教育费中占的比例也较高。也就是说,日本政府对于义务教育的投资比其他教育领域要多,由此可见,其对于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⑨建议我国建立社会救助系统中独立的教育经费投入监管体系,包括教育经费筹资与投入情况的外部审计监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内部稽核监管与教育经费向社会公开的社会监管三部分。采用动态管理来规范和调整相应的教育救助职责,实时把握贫困家庭对贫困资金的使用情况,同时在制度上控制教育救助经费的筹资与投资,促进教育经费资金保值基础上,不断扩大救助比例。

5.3鼓励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基于本研究对慈善捐助方面的调查,一方面,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捐助资金十分有限,社会组织及个人的捐助无论在整体数量还是自身能力建构方面,都还不足以应对社会现实的需求。另一方面,贫困群体对这一方面的救助渠道认知相对匮乏。政府应加强社会对于贫困群体特别是其子女教育的舆论宣传,强化教育扶助意识,尽可能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来鼓励社会组织及个人,集中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解决贫困学生的教育问题。同时,在制度上予以支持,例如通过建立一个用于管理救助物资的事业单位性质的中介机构,设在民政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事业编制,然后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企业、单位、学校等地方建立教育捐助的接受站。只有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管理体制,形成一个全社会捐助活动的网络平台,才能促使捐助活动社会化。同时,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加强对这些接受站的统一管理,使有限的社会资源达到效用最大化。从创新和长远的角度看,社会捐助活动应逐渐从政府行政部门的工作序列中转移出来,由非营利的社会公益组织来承担。我国政府应该有意识地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培养这些组织,推动他们快速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学的意义篇4

1.1家庭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而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教育和影响。本文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这个教育和影响可以是有意的,无意的,有形的,无形的,宏观的,微观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为人处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有形无形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着子女,而父母要让子女接受自己的言行观念,会有意无意的做出榜样以规范自己的双向影响与互动过程。

1.2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局限性

1.2.1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差异,如教学内容、教育形式、教育重点等各方面。所以父母不能简单地把家庭变成教室。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这表现在:①早期性特点: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也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孩子所实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②感染性特点:家庭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是耳濡目染,是一个感化过程。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教育工作中有着特殊意义。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情感的这种感染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③权威性特点: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长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家长的教诲,子女能听从;家长的批评,子女能接受;家长的意图,子女能心领神会;家长所希望的,子女能努力做到、做好;家长所反对的,子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总之,家长的意志对于子女的言行有较大的制约性。这种制约性,要比其他人对孩子的制约性更大。④针对性特点:相对来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更强。针对性强的前提条件是充分了解教育对象。人们常说“:知子莫如父。”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是家长,是父母。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父母之所以能如此了解子女,并不仅仅是由于长期共同生活,更重要的是由于父母和子女有特殊的关系———血缘关系和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⑤及时性特点: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的细微变化,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父母通过对孩子言行举止的及时掌握,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做到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⑥连续性特点:孩子出生之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德、谈吐举止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1.2.2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但家庭教育也有他的局限性,这表现在:第一,家庭教育里家长缺乏教育者角色意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作用十分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发挥家庭教育的有利条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承担着双重角色的,即父母和教育者。但很多时候,家长只强调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而忽视了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重视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照顾,甚至于溺爱,缺乏缺乏作为教育者的目的性,针对性,科学性和有序性。第二,家庭教育易感情用事。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时常缺乏应有的理智,容易感情用事。这是家庭教育中最容易也是最经常发生的偏向,是家庭教育不易突破的难点。大部分家庭教育的失败,都源于此因。父母感情用事主要表现在:行为易走极端;娇惯溺爱;简单粗暴。第三,家庭教育比较封闭。家庭是相对封闭的社会单元。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作指导,这取决于家长的兴趣、爱好、意志、思想水平、教育能力等。而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家长的素质和能力,都是有局限性的,这势必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成效。总之,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使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膨胀。重知轻德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学校化。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诱发了父母过高的期望值。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养成方式,造成孩子言行不一。

2生命责任感概述

2.1生命的含义

生命,从文学的角度讲,就是性命,就是活命。从生理学角度讲,生命必须是有心脏跳动、有呼吸、有大脑活动等条件。从法律上讲,生命是指法律主体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整个过程。从医学角度讲,生命就是活着的状态,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衍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辞海》中对生命的解释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衍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生命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但综合起来,本文将人的生命描述为:人的生命是自身繁衍、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反应等的复合现象。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两者的统一体。

2.2责任感的含义

责任感是主体对于责任所产生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责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和“责任感”有着本质的区别,责任是人分内应做之事,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制度或者机制促使人尽力做好,故“责任”有被动的属性;而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把责任感定义为一种精神是恰当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范围要比表示情绪和感情状态的“心情”一词广泛得多,能够涵盖“责任感”的丰富内涵。作为心理学概念,责任感与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人的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

2.3生命责任感

生命责任感,就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不单是对自我生命,还包括了对他人的生命。

3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影响

3.1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导致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乏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长辈的过多关心呵护,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优越,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很少有父母能够对子女进行挫折教育,也很少有父母对子女进行生命教育,因为他们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应试教育与特长培养上,父母看到的是孩子将来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的竞争硬件,与学习、与成绩没有直接关系的基本都不在父母的关心范围内。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是导致大学生缺乏生命责任感的重要因素,溺爱娇纵的家庭教育,会使子女自私任性、傲慢无礼、贪图享受,而粗暴专制的家庭教育会使子女冷酷暴躁,缺乏同情心。

3.2家庭不和谐导致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失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能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全面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习惯。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的面唱对台戏,让孩子无所适从,教育的作用相互抵消。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就得不到父母的悉心调教和关怀,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树立良好的生命责任感。

3.3父母自身生命责任感缺失造成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位

不可否认,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因为父母文化素养的差异,教育水平的高低,思想观念趋利化,有不少父母本身是比较缺乏生命责任感的,就更谈不到对子女进行生命责任感教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一味地追求理论学习,追求高分,忽视了子女的全面发展,认为素质教育是学校的事,子女只有考取名牌大学,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是步入社会竞争的砝码,不能引导子女建立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不会让子女关心自然、关心社会,不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4构建和谐家庭教育,增强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4.1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

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子女一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片面的不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的子女很难成为合格的人才。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家长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对子女要从小进行生命责任感教育,首先要教育子女关注“个体”,改变传统的“无我”、“无私”的思想,正确看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个人生命价值、利益同样应该得到重视。要教育子女珍爱自我生命,因为“自我”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联系着父母,联系着家庭也联系着社会。其次要教育子女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生命。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价值体现。作为父母,要让子女从小就知道,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而且生命只有一次,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一切。要让子女从小就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生命的责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自爱且能他爱。

4.2提升自身生命责任感,以身作则,强化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父母是对人一生影响最先、最深的人,也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对象。托尔斯泰说“:全部的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古人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感,父母首先要注重自己的修养,有高尚的品德,有积极的人生观,有强烈的生命责任感。其次,在行动上,要重视对子女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能够做到知行统一。

4.3强化与学校联系互动,形成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多方位辐射机制

家庭教育学的意义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文化价值观;差异

本文探讨了中国和美国家庭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期望,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法的差异。通过分析,找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与中美家庭教育差的关联,以便探索更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本文第一部分探讨了研究的理论,其中包含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对比分析美国和中国家庭教育之间的差异,包括家庭教育目标和期望,家庭教育内容以及家庭教育的方法。第三部分是探究文化价值观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是本文探索的总结,包括研究结果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理论

(一)比较分析

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找出他们的异同之处,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比较分析法。本文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看中美国家庭教育的异同,所以不可避免地应用到比较分析的方法。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1.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是一种主张个人服从社会,个人利益服从集体、民族和国家利益。集体主义的最高标准,一切言行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也是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其科学含义是,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个人要服从集体。一切行动和言论以集体为重个人为轻。

2.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认为个人利益应是决定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在个人主义的社会,强调个人成就和个人权利。人们更强调独立和自力更生。“鼓励竞争而不是合作,个人目标优先于组织目标”在很早的时候就鼓励孩子独立和自力更生。

二、中美家庭教育之间的差异

(一)家庭教育目标和期望的差异

1.学术上的期望

中国父母在学术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优秀的精英。[1]因为中国是应试教育,成绩已经成为中国父母最重视的东西,甚至会认为成绩就是一切。如果孩子想做其他的事情,必须先完成学校作业。美国父母在孩子学业上不会给其太多的压力,希望孩子享受学习。父母让孩子尝试不一样的东西,鼓励孩子们运动、游戏、做家务或出去和朋友们玩,而不是做作业。

2.社会成就上的期望

在社会成就上,中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社会精英并努力培养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只有社会精英会受到其他人的尊重,不会遭到不公平对待。当孩子在某方面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如绘画、书法等,父母会说:“也许你以后会成为一个画家、书法家。”美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享受学习与生活的普通人即可。只要能独立,照顾好自己,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并不是一个坏主意。

(二)家庭教育内容的差异

1.中国的家庭教育内容

中国家庭教育的内涵分为德、智、体、美、劳五个部分,但是父母经常把知识教育当做首要内容。[2]在体育运动中,中国的父母更喜欢防守,静态和被动的保护方式,比如补充各种各样的营养、关心孩子的安全,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教育上,父母在孩子进入学校前,通常会买很多书籍,培养孩子的读写、计算能力,为学校学业奠定基础。关于艺术的培养,父母通常会帮自己的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真正坚持下来的却为数不多。

2.美国家庭教育内容

美国家庭教育的内容关注孩子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身体、情感等。在身体方面,美国父母重视孩子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比如在院子里活动,徒步旅行等。在认知方面,注重发展孩子的文化观和审美观,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引导孩子欣赏音乐、舞蹈,带孩子们去美术馆和博物馆去看各种展览,鼓励孩子们亲身接触和体验大自然的神秘。

(三)家庭教育方法的差异

1.赞美和奖励

赞美和奖励是指父认同孩子的良好行为和美德。它包括三个具体方面:事实恭维,称赞人和奖励。事实恭维指父母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表示赞同,认同。中国父母经常使用事实恭维,因为你所做的事情他们赞美你。事实上,他们赞美的事情本身。称赞人是指由于孩子的善行和美德对孩子本身进行赞美。美国父母通常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而不是孩子做的事情本身的好坏。

2.批评

批评是指父母的否定孩子的错误思想,性格和行为。父母通过批评或惩罚他们错误的行为指出和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这里将批评分为错误陈述和斥责。

错误陈述指父母使用温和的声音叙事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美国父母总是使用这个方法,因为他们尊重他们的孩子,他们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

三、文化价值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集体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在中国这样受集体主义文化影响的国家。当一个人成功时,荣誉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整个家庭或团体。当一个孩子得到很高的社会成就,不仅孩子会赞扬,而且父母会被称赞。这也被称为孝顺。如果一个孩子失败或缺乏成就,人们通常会认为是他/她的父母没有教育好。更甚的会怀疑这个家庭内部的问题。所以中国父母会更严格,对孩子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二)个人主义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重要性。因此美国父母的主要目标是让他们的孩子变得独立。鼓励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观点。父母不为孩子计划未来的生活,如告诉他们必须去上大学。学习并不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唯一,社会生活也很重要。

总结

本文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从中美家庭教育目标和期望,家庭教育内容以及家庭教育方法的差异分析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影响。

作者简介:王真坪(1995-),女,民族:汉,籍贯:四川,学历:本科,职称:学生,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经贸英语。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学的意义篇6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关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一个人从婴幼,到少年,到青年、中年乃至老年都是一个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今天的儿童少年时21世纪国家的栋梁,现代化建设的骨干,他们既是父母的后代,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后代。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市社会主义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目标,同时也是所有社会教育机构的共同目标。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施于一个人身上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是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要求。因此,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的培养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市社会主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任务。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孩子们在这种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受到系统的教育,是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社会是个大课堂,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社会的影响和教育,对于儿童少年的影响和教育更大。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施教作用应一致配合,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相得益彰,构成一个育人的整体。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要求。主要表现为忽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靠课内教育。这种传统的,封闭的教育,违背了儿童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乃至身体的发育规律。应明确的是他们是在社会的交往和活动中形成的,他们的活动场所,既在家庭又在幼儿园和学校;既在课室内,也在课室外;既在校内、园内,也在校外、园外;他们交往的对象,既有家庭成员,也有老师、小朋友、同学和其他社会成员。他们接受的信息,既有课本也有广播、电视电影、课外书刊和互联网等。特别是在信息日益发达的时代,儿童少年在社会上接受的信息量越来越多。因此必须改革,使我们的教育从单轨制转向多轨制,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而做好三结合的教育工作,首先应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上入手。

一、在家、校教育结合上,家长应明确几点要求

进一步明确教育子女是家长的神圣社会职责,极大的爱心与热情关心热爱孩子,培养教育子女,充分认识到子女不仅是自己的后代,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后代,因此,教育子女既是自己的职责,更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科学的规律办事。家庭处在教育子女的第一线,必须了解教育是科学,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只有教育好子女的愿望和责任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每个家长除学习政治、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学习教育科学,明确教育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等,从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经常了解子女们所在园、校情况和子女在园、校的表现。家长应多抽时间到校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教师怎样教,孩子怎样学,全面掌握子女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的表现。

注意总结和交流家、校教育相结合的经验。我国家庭教育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可以说建国以来的家庭教育实践是现实的家、校教育结合经验的主要部分,是千千万万家长心血的结晶,是千千万万的家长为建设四化,在家校教育的结合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广大家长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总结和交流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的经验,进一步促进家长们在家、校教育的结合上继续作出共同的努力。

二、“家访”“校访”“师访”是家、校教育结合的基本途径

1.“家访”

这通常是学校和幼儿园教师对孩子家长分别进行的访问,通过这样的访问,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和他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意见,与家长一起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研究教育方法,叮嘱家长不能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家访,教师和家长共同做工作,使得学生感到教师和父母都是爱护他的,因而易于接受教育。教师家访是,家长要细心倾听教师的询问和对学生优缺点的介绍、分析,对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也要如实告诉老师。家长对教师的来访,要热情接待,无论职务大小、地位多高都要抽出时间,热情接待教师来访。

2.“校访”“师访”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要主动进行“校访”“师访”,即家长访问学校,访问老师,主动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下面向家长提供几种常用的方法:书信往来,定期不定期的由孩子带给老师,让孩子体会到这是正常现象,是对他的关心和信任;直接和教师面谈、交换具体意见时,可以适当让孩子参加,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家长和学校教育配合,同时也益于孩子的社交成熟;有准备地参加家长会;特殊联系,家长针对特殊的具体问题和老师直接取得联系,以期谋求妥善解决的办法,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如孩子在家里有异常表现、发生不轨行为、学习不努力、好习惯被破坏、成绩下降等,家长要处处留意,抓住孩子在事态变化中的思想、情感波动及时和老师联系,才有助于做好孩子的工作,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召集家长会议是家、校教育结合的基本方式

家庭教育学的意义篇7

关键词:南疆地区;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社会稳定

一南疆地区维吾尔族家庭及家庭教育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特征是“三山夹两盆”。新疆最北部是阿尔泰山,中部是天山,最南部是昆仑山系。南疆地区位于天山以南及昆仑山系以北。较于北疆,南疆地区在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相对落后。但是,南疆地区维吾尔族人口远大于北疆地区,其家庭、社会状况也比较复杂。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南疆地区人口占全疆人口的48%。全疆家庭户人口为20844283人,家庭总数为6393952,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6人。家庭是社会成员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是家庭中长辈对晚辈实施的,遵循一定社会规范和要求的社会行为。同一个社会中的家庭,其家庭教育既有共性又有个体差异性。它的共性在于,处于同一个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状态、共同行为规范(既道德与法律法规)的家庭,长辈实施的教育基本上也遵循该社会共同承认和确定的规则与要求,与共同行为方式与价值观保持基本一致。但是,孩子并不是社会批量生产的产品,而是每一个家庭个别生产的独一无二的“孤品”。家庭教育的个体差异性在于,每一个家庭中,由于长辈的文化程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所差异,因此他们对晚辈实施的教育也受其个别状况的影响,进而与社会基本状态产生一定的差异。另外,由于孩子本身的个性与特点,“因材施教”的家庭教育,增加了家庭教育个别差异性。就像俗话说的,“龙生九子,种种不同”。南疆维吾尔人向来都注重家庭教育和家庭作风,他们深信家庭教育及家庭作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该家庭的繁荣或毁灭。因此,每一个维吾尔家庭成员都遵循本家族或本家庭内部共同遵循的优良作风和习惯。高度重视家庭成员的道德教育和继承家族优良传统,注重培养晚辈的实际能力,是维吾尔家庭教育的两大方面。南疆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包括饮食、服饰、行为规范(既道德和法律)、健康、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饮食方面的教育与维吾尔医学密不可分,它不仅让孩子掌握基本生存本领、本民族饮食习惯、健康饮食等方面的知识,还教育他们珍惜粮食、自力更生,有劳而获的价值观;服饰方面的教育深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包括服饰、头发、每一个年龄段的修饰教养等内容;维吾尔族家庭道德和法律教育主要通过引导、鼓励、禁止、批评等方式,灌输具有民族文化的行为观念和行为方式,让孩子养成准确、得体的行为习惯,指导他们遵循一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维吾尔族文化中,各类禁忌性的谚语和俗语主要针对的是孩子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比如,不能从长辈面前横穿过去,不能直称呼别人的名字,不能背后议论别人和嫉妒他人等等。另外,维吾尔族非常重视各类家庭及社会仪式。维吾尔族小孩参加各类仪式,慢慢培养自己的民族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家庭教育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千千万万个家庭构成一个社会。家庭对个体的思想状态和行为方式,对社会秩序的确定与维持,对社会规范的传承与遵守以及社会价值观的确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在核心地位,起到最基础的作用。正如所说的“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中华民族“齐家、治国、平天”的伦理境界,恰好也能印证这一点。家庭关系并不是温情脉脉的私人关系,家庭教育也不是长辈教育晚辈的家庭内部事务。由于家庭承担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存、教育、养老等问题,因此和谐家庭促成和谐社会,家庭稳定造就社会稳定。家庭的发展牵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反作用于家庭的发展。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程度。换句话说,家庭教育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家庭是联结个体与社会的纽带,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家庭教育从个体出生就开始,一直延续到他成家立业。它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的发展和走向,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基本状况。家庭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系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得到了文明世界的重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家庭教育与社会稳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维吾尔族本身而言,家庭教育具有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功能;对社会整体而言,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1]。一般而言,家庭教育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家庭成员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家庭成员提供最初的基本教育,促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家长主要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将把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和自己遵循的道德规范灌输给其他家庭成员。模仿学习是孩子的天性。家庭成员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家长道德、文化、科学、情感等方面的个人素养的影响。优秀的,综合素质较高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情况下也受父母正面的影响,会变成跟他父母一样高素质的人。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越高,越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第二、教育家庭成员拥有健康、文明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助他们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基本生活方式的主要阵地。家长是培养和监督孩子生活习惯的第一负责人。孩子们不良的生活习惯能够在优秀家长的监督和纠正之下遏止在萌芽状态。家长的关注和鼓励,能够帮助孩子们发现和发展对自己和对社会有益的兴趣爱好。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也直接影响该社会的氛围和健康程度。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也一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第三、帮助家庭成员培养自力更生,有劳而获的思想观念。一个家庭中,一般情况下就是家长工作赚钱为家庭提供所需的物质条件。一个家庭的延续和发展,都要依靠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和付出。爱岗敬业、勤劳工作的家长,能够在无意中培养孩子靠劳动致富,依靠自己争取幸福生活的观念。大家都独立自主,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幸福也是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最根本的途径。第四、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各类人际关系,帮助他们理性地看待和评价各社会问题。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最初的社会关系。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情感交流、精神与物质的分享、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包容,相互支持和鼓励当中形成自己的人格、与他人相处的基本模式,进而慢慢学会与如何其他非家庭成员和平相处,共同合作与发展。第五、提高家庭成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家长是孩子最信任和依赖的人。家长在平时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安全常识和防范措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一个社会成员不仅要学会有意识的保护自己,而且要学会有效防御来自社会的种种侵害。家庭成员的社会化从家庭开始,青少年在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中获取有关社会的第一印象和基本的认识。

三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也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色和特点。某一民族的家庭教育观念深本族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该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等的影响,甚至是由这些因素综合而形成。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维吾尔族家庭教育观念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接受并信仰伊斯兰教是从十世纪开始的。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伊斯兰教早已渗透到维吾尔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此产生了深远的印象。维吾尔族家庭教育也不例外。近现代以来,虽然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已经被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所取代,但是伊斯兰教的印象依然没有被完全抹去。不管是维吾尔族饮食、服饰还是仪式文化,都具有比较浓厚的宗教气息,深受宗教的影响。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注重家长的榜样和模范作用。维吾尔族人遇到不礼貌、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和人,首先指责的不是做出行为的那个人,而是他们的父母。维吾尔俗语“轮子无罪棍子歪,女儿无罪母亲坏”恰好能印证这一点。“儿子跟随父辈的脚印”,“儿子继承父亲的地位”等等谚语也是强调父母亲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第三、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注重民族风俗习惯。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启蒙性、基础性地位,是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2]。家庭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家长通过讲述民间童话故事、歌谣、神话等,传授民俗活动中基本礼仪的言行举止与文化要素,能使孩子们学会相关的待人接物和家庭伦理道德。当然,每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教育并不一定完全正确或者完全可取。它有其需要发扬和继承的精华、也有其需要抛弃和更新的糟粕。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不足。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家庭精神的迷失。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家长都把精力集中在物质上的富裕,而忽视精神世界的匮乏,甚至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孩子。家庭教育的另一个误区就是过度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培养道德、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甚至有一部二分家长认为,道德、法律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跟家长没有关系。第二、过于浓厚的家庭宗教氛围对少儿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持久的,甚至是永远的。浓厚的家庭宗教氛围里,孩子们在入校之前就通过父母的行为和言论接触宗教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传统的、保守的观念,但是这种观念与科学知识发生冲突,让孩子陷入一种混乱的思想状态。南疆地区有些家庭甚至把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让家庭成员也参与到迷信活动当中。当这种混乱的思想状态和迷信思想持续一段时间,就会演变成宗教极端思想,严重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第三、南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物质匮乏,导致家庭教育的滞后和不足。南疆地区的大部分家庭,都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的边远山区,家长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物质生产和基本生存问题上。尤其是农村山区与城镇地区相比,家长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部分家长虽然希望望子成龙,而且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没能力教育孩子,也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南疆很多家庭的中青年人纷纷到城市打工,每年有大批农民到内地或者到北疆地区务工务农,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父母一方。一年当中,父母双方都在家里的时间非常有限,除了保障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根本谈不上教育和知道。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了,孩子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第四、南疆地区离婚率较高,单亲家庭数量较多。离婚意味着家庭的破裂。虽然离婚有诸多原因,影响婚姻质量的因素也比较多,但是离婚,尤其是家有儿女的夫妻离婚,将直接导致儿童失去接受家庭教育的稳定的环境和稳定的主体。南疆地区离婚率居高不下,单亲家庭数量比较多是影响南疆地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以和田地区墨玉县为例,在2005年至2008年的三年期间,墨玉县离婚率均在35%以上。不稳定的家庭关系,导致儿童形成比较叛逆、孤僻和冷漠的性格,促使他们产生仇视大人和社会的心理。他们就像定时炸弹,变成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

四加强家庭教育,构建和谐稳定新疆

美国人类学家林顿认为,要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要改变他们的儿童教育方式,尤其是5岁之前的儿童教育方式,就可以相应改变这个民族的“基本人格”,从而改变这个民族的整个文化。因此,加强家庭教育,优化家庭教育观念,完善家庭教育方式,良好的家庭教育必然促使南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第一、维吾尔族家庭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制教育。新时期、新形势下,把全疆的法制教育工作和经济建设、维稳建设共同推进,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宗教观引导维吾尔族家庭。价值观的树立是人生最关键的一步。价值观好比我们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才能保证后面的纽扣不出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社会最重要,也是最主流的价值观,它能够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督促人们爱岗、敬业和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庭教育,前者是宏观设计,后者是具体现实,二者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变得具体而鲜活,新疆的民族、宗教及社会问题也能得到妥善处理。第三、加强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维吾尔族家庭经济收入。经济稳定是家庭稳定的先决条件。因此,稳定的家庭经济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如果每一个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儿童的物质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那么就可以大大减少青少年因为家庭贫困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概率。第四、提高维吾尔族婚姻质量,构建健全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健全的家庭,稳定的家庭关系就是构建稳定社会的前提。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形势下,维吾尔族年轻人必须以正确的婚姻观为引导,全社会应该强调婚姻的严肃性,每一对夫妻应该遵循社会主义家庭美德,以相互帮助,相互包容,相互依靠的姿态,维持家庭成员之间比较亲密的感情,进而建造稳定而和谐的家庭。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感情,促进家庭和谐和睦,不仅关系到家庭成员的个人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家庭不仅仅是一对男女结合的合法形式,而且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培养归属感、道德感、责任感的摇篮,是人类掌握知识与智慧、学习生活和交际的第一所学校,是一个民族浓缩的模板。优良的家庭教育成就一个优秀的家庭,锻造一个优秀的民族。

五结语

强调,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黄国庆.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J].时代教育,2012,(21):83.

家庭教育学的意义篇8

【关键词】小学;家庭教育;具体策略

在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大体上来讲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对社会以及学校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在一定层次上不仅引起了家庭的重视,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家庭教育对自身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自身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对今后发展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针对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家庭教育概述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主要的成分,在家庭中的环境、家庭氛围、家长自身的教育方式等都构成了家庭教育。伴随着时代的快速的发展,许多专家将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开始接触的就是家庭中的教育,其次接触的就是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在这三者中进行相互影响以及相互促进,在大体上来讲缺少哪一种教育都不是较为完整的教育,对于学生综合发展来讲都难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三者教育中父母是小学生中的首任老师,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具有的特c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以及相关的先导性,在大体上能够弥补在学校教育中的不足,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父母是孩子中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小学生成功的起点。作为小学生的人生第一位导师,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作为家庭教育还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家庭中的情感教育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最后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在根本上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针对性来说主要是指在一些事件中而采取的一些措施,针对相应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在大体上来讲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孩子终身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

三、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大体上来讲只有学校以及家庭和社会三方结合开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缺失、家长在教育能力上较为低下以及家长自身的教育方式较为不当等等。

(一)在教育观念上存在一定错误的认知

当前家庭教育中在认知方面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家庭教育中缺乏一定的认知,在总体上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许多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认为只要为孩子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在生活上不饿着冻着孩子,就能保证他们顺利健康成长,在大体上将对孩子的教育推给学校的教育者,说出什么“孩子就全靠老师你来教育了”“我们家长的话孩子就是不听,只听你们的”“我们都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了,就拜托您了”之类的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家长将自身经历注入在自身事业当中,在根本上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大体上来讲缺乏一定的主动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学生的学业没有那么重要,他们说现在就算是考取了大学照样要自己去找工作,还不如少读几年书,给家里节省一些开支,这种消极落后观念给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带来一定不良影响。

(二)在教育方法和教育要求上存在着错误的认知

在小学生实际教育中一些家长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学习,只有把学习成绩提升上来,才能有较好的发展。这样的观念致使大多数家长在实际教育中只要求孩子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却在大体上没有促进孩子全面能力的提升,进而导致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不能得到综合的发展。同时,在一些家庭中还存在着对孩子学习的管理采取的是非打即骂的原则,进而导致孩子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只注重自身在成绩方面的提升,而对其它方面关注较少,这样的方式在一定层次上对于孩子综合能力的人提升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四、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在家庭教育方法上应该进行积极改善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导性以及感染性,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于父母的信任也是与生俱来的,在一定层次上来讲父母的言行对与孩子来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学生终身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新的形势下,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在具体教育技巧上应该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在整体上应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进而营造出一种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真正意义上能够感知到家庭带给自身的呵护与爱。同时作为家长在学生成绩上不应监管太严,否则,长期以往,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大体上应该以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整体上提高家庭教育认知

在现代教育中家庭教育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能够促进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作为家长在孩子教育观念上应该改变传统的落后观念,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良好环境下茁壮成长。同时家长在孩子教育上应该培养孩子独立以及公平竞争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增强孩子的综合能力,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在整体上是一种长期的教育活动,不仅需要家长应该具备足够的耐心,在一定程度上还应有正确的方法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孩子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大体上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

作者简介:袁清明(1977-),男,湖南省邵阳市人,民族:苗,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学历:大学专科,研究方向: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作用和影响。

家庭教育学的意义篇9

一、构建长效的家长学习培训机制

在实施“亲子共成长”工程的进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家庭管养,学校管教”是大多数家长的固有认识,欲开发家庭教育资源,把家长变为巨大的教育力量,基础和前提是广泛而深入的组织家长培训学习,改变家长片面的思想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1.市区先行,打破家庭素质教育推广“瓶颈”

为摸索成功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的模式,我们根据中心市区家长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实际,先从中心市区开始,开始了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的“破冰之旅”。从2002年8月开始,先后邀请了卢勤、莫欣萌、吴章鸿等20多位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来淮坊市,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上午,定点免费为家长们举办32场次“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系列报告会,场场爆满,家长们纷纷表示收益很大,懂得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家长了,也学会怎样与孩子有效地沟通了。

2.农村攻坚,专家倾情家庭教育

在更新城市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同时,我们把目光投放到了广大农村,因为农村的教育观念更需要改变,农村家庭教育更需要科学指导。200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教育专家一百余人应邀奔赴潍坊的189处乡镇村镇,冒着高温,为学生家长做了301场以“新农村建设与家庭教育”为主题的精彩的家庭教育报告,受益家长达四十余万人。2009年,我们又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家庭教育专家农村行”活动,为近三十万名家长和学生免费举行了151场亲子活动和专家报告会。“家庭教育专家农村行”活动由于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效果显著,受到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3.全面普及,百万父母重新学习做家长

在争取了广大家长理解、支持的基础上,我们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将在全市启动“百万父母进学堂、重新学习作家长”活动,就是在全市设立家长课程实验学校,学生家长再次以学生的身份进入孩子所在的学校,重新学习做家长的爱子行动。市教育局规定各学校必须设立家长学校,且每个家长学校每学年必须保证开设8个课时的家长课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好家长学校工作。

4.学生、家长、父母幸福教育“三人行”

新学年伊始,我们又依托专业机构启动了“四段联动”(即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三位一体”(即家长、学生、教师)的幸福教育课程实验,分别在潍坊新华幼儿园、潍坊高新双语学校、青州市夏庄小学、潍坊德润国际双语学校、潍坊一中的起始年级的一个班同时启动。历时9年的“亲子共成长”工程让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即学校,父母即老师”,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学业发展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父母的教育。

二、构建家校互动合作育人的内容体系

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奠定了基础。2009年以来,淮坊市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大力在中小学开展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建设。

1.做到“三个知情”

一是学期初学校要向家长委员会汇报学校的工作计划,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的主要目标、内容和措施等;二是实行开放办学,请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全程管理和监督;三是学期末学校要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向家长代表大会或家长委员会汇报学期工作计划的执行及完成情况。

2.落实“两个承诺”

结合全市“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我们在教育系统全面推行办学承诺制。一是学校要向家长公开承诺年度预期发展目标任务;二是教师要向家长公开承诺年度预期发展目标任务。

实行年度发展目标任务公开承诺制度后,在每次公开承诺中,学校、教师要先对上年度的公开承诺完成情况进行详细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发放给家长代表,向家长进行具体汇报,然后,再对新年度发展目标任务进行承诺。

3.达到“三个参与”

一是让家长参与学校的主要管理。学校工作计划的制定、重大事项的决定、全校性的重大活动等都要请家长代表参与,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让家长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推门听评任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任意一位教职员工沟通交流等;三是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学校可请家长参与学生管理与评价办法的制定、了解作业的布置与完成情况、参与监考、参加学校重大节日节庆活动、参观视察学校内任意场所、到食堂与学生一起体验食堂管理及日常餐饮等。像我市高新双语学校请家长上家长课、请家长开设风筝制作放飞课、请家长参与研究学生违规惩戒制度等等,已经形成双方有效互动的常规化。

4.参与“四项评价”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扬民主,以开放的胸怀和勇气,请家长参与学校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评优树先等工作的监督或评价。一是让家长参与学校对教师的师德考核;二是让家长参与学校对教师的工作考核;三是让家长参与优秀教师等评优树先工作的评选;四是让家长参与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成果申报前的评议。

5.建好“一支队伍”

学校充分挖掘家长队伍的资源,利用每类家长的优势,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家长义工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增强家长是教育资源的意识。不同家庭的生存背景、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不同家庭产生的不同故事,不同家长的不同工作与生活技能都是教育资源。所以,新形势下,学校要重视挖掘并利用家长队伍的资源优势。二是组建各具特色的家长义工队伍。根据家长的不同资源优势,发挥家长委员会职能,探索并组建成立校本课程义工教辅队伍、家长课程义工教辅队伍、学生上放学义工护导队伍、学校环境整治义工队伍、学校议教评教义工队伍、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义工队伍等。三是促进家长义工队伍的有序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发挥家长义工队伍职能的有效途径和机制,调动家长义工服务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可通过成立或聘任仪式、义工工作或业绩宣传、优秀义工报告会等不同形式,激发家长义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促进义工队伍的稳步健康发展。

6.实现全员监督

实行开放办学,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请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全程管理和监督。学校要通过校务公开、财务公开、评优树先公示、公开承诺、设立校长信箱、公开校长电话、学校开放日、教师课堂开放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家长开放,接受家长全员全程监督。

三、构建长效的家校

互动合作育人保障机制

在推进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与评价工作上,我们力求全员性、坚持自愿性、发挥特长性、激励义工性、维护不干预性,围绕学校保证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章立制,保障落实。

1.构建组织与队伍保障机制

为推动家校互动、合作育人工作的开展,教育局成立了潍坊市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具体指导家长学校的培训学习和家长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并组建了110人的潍坊市“亲子共成长”讲师团和24人的专家团,该专业团队由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和本土化的专家队伍组成,依托全市中小学成立了1756个家长学校及其家长委员会。

“百万家长进学堂”活动的开展,还需要有师资保障,为此,我们举办了面向全市中小学校长的“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班”,全市近两千名校长、教师接受了高质量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及技能培训。

2.拓展资源保障

淮坊市教育局结合本地实际,在本市范围内征集了500多篇家教成功案例,编印了《亲子共成长》系列丛书2000余套,免费发给各学校,供教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时借鉴使用。聘请国内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根据我市实际,编辑出版了《牵手两代家长课程》系列读物(共14册),作为各年级家长学校授课的主要内容,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

为提升班主任指导家长参与学习、参与管理的水平,市教育局投资60多万元,为班主任老师免费配备家庭教育书籍、光盘20000余套(册),并建立了网上班主任进修学院。我们每年投资三万余元专门设立1603003学生成长服务热线,派出专门的家庭教育专家接听热线,解答家长的困惑和问题,消解学生成长中的烦恼。目前,已接受学生、家长咨询3000余人次。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和覆盖力,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一是市教育局曾与潍坊电视台合办了“成长”栏目,与社会各界一起密切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二是市教育局曾在《潍坊晚报》开辟“亲子成长”专栏,定期刊发家教经验,开办《新教育》周刊,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三是市教育局与潍坊电台合作开办了《亲子共成长》栏目与媒体的有效合作,各种宣传阵地的建立,使家庭教育新理念的推广达到了更有效的覆盖。

3.构建制度保障机制

为确保家校互动、合作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专门印发了潍坊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加快建立育人为本基本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尽快建立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制度、家长学校制度、家长学生评议教师制度等,将家庭教育工作和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家庭教育学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家庭学校教育文化分析美国运动20世纪80年代末合法地位法律形式发展经历   

家庭学校在美国的产生与发展,与美国独特的文化分不开。美国的历史、社会结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及价值观念,这些或与文化紧密相连或本身就为文化内涵的方方面面成为美国家庭学校运动的文化渊源与背景。 

 

一、宗教传统是家庭学校运动兴起的重要缘由 

 

宗教是文化价值的一种体现,在美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斯·韦伯说:“美国是最世俗的,同时又是最信奉宗教的国家。”这句话看似矛盾,却恰恰说明了宗教在美国的独特面貌。在美国这个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宗教的烙印随处可见,宗教在美国有着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美国人独有的价值观和凝聚力,对美国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④ 

教育是宗教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传统领域。特别是基督教,向来十分重视教育。在家庭学校的家长中绝大多数是基督教徒,93.8%的父亲和96%的母亲自述他们是“信仰复兴”。40%的父亲与41%的母亲认为他们自己是独立基督主义教派。另外还有信仰其他教派的。⑤nces在2003年的报告中指出,有72.3%的家庭学校把提供宗教和道德教育列为建立家庭学校的原因之一,而有29.8%的家庭学校将其视为最重要的原因。⑥今天许多家长选择在家里教育他们的子女,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的道德和精神需要在学校无法得到满足。而因为宗教原因选择在家里教育孩子的家庭则常常不满于公立学校的世俗教育目的,认为孩子只有在家里才能得到正确的宗教教育,从而免于受到公立学校的世俗主义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不良影响”,于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公立学校的影响。因此在家庭学校中相当部分的家长是出于宗教原因而选择家庭学校的,他们想将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更好地传递给孩子,认为他们自己一定要对孩子的教育负责任,他们中有许多孩子于是从来都没有上过学,而是从一开始就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宗教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公立学校却并没有认真对待宗教这一文化现象。教学内容也尽量避免宗教信仰的灌输,将教育与宗教严格分离。许多公立或私立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和价值观与某些家庭所持有的宗教观念却完全相悖,不仅如此,学校还将潜在地将强势文化灌输给儿童,使得许多较为保守的或宗教信仰强烈的家庭难以接受。因此,这些家长宁可让孩子退居家中。⑦事实上,很多信奉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的家长,作为家庭学校支持者的主要来源,认为公立学校既不道德,也是反宗教的。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公立学校传播的价值观的影响。⑧推动美国家庭学校运动发展的教育改革家莫尔作为一名前基督教传教士,支持并拥戴他的理论的家庭主要是父母们希望在家里能够自由地向儿童传递传统的宗教思想。在宗教等意识形态下的家庭学校,希望他们的孩子学到基本的宗教教义,形成保守的政治与经济的视野。

目前,维护宗教权益是家庭学校运动中最强烈、最有组织的呼声。家庭学校还通过种种不同的组织形成网络以及“协会圈”。家庭学校权益保护协会(homeschoollegaldefenseassociation,hslda)便是个包含70,000个家庭的天主教性质的组织。

不过,也有一些在家教学的家庭认为在基督教支持的协会中感觉不愉快或不受欢迎,这些组织往往要求家长做效忠宣誓。家庭教育杂志的出版者markhegener指出,一旦宗教意识形态超越了个人在家教育子女的权利时,就是有害的。 

 

二、多元文化是家庭学校运动开展的主要背景 

 

多元文化是美国文化的总体特征。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移民大国,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的国家,存在着世界上最复杂的种族、民族关系。各国的移民来到这个国家时,同时也带来了自己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相径庭,各种文化汇流在一起,使得美国文化丰富多样,色彩斑斓。在200多年的沧桑变化中,美国文化像一座大熔炉吸收了世界诸多文明的精华,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多元化的、开放性的文化体系,它包含世界上几乎一切种族、民族、宗教、价值、思想和学术,但又始终以wasp(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即白皮肤的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文化为主流。美国教育家joelspring指出,在多元文化教育中,要区分主体文化、从属文化和外来文化。主体文化是占优势地位的文化,即欧洲-美国文化,它渊源于欧洲并修订于美国的社会和政治土壤。传统上,公立学校的课程即根植于欧洲-美国文化传统。从这一点上说,欧洲-美国文化是公立学校的占支配地位的主体文化。从属文化是指被武力并进美国的群体所代表的那种文化。比如,非洲人被强行作为奴隶带进美国,他们的文化也被占主导的欧洲——美国文化所改造变成了非洲——美国文化。同样的,被美国所征服的美洲本土部落也被“美国化”了。西南部的墨西哥被迫成为美国的一部分,新的墨西哥——美国文化形成,等等。外来文化指的是自愿进入美国的第一代所代表的文化。移民有着各种不同的教育、文化和语言背景。移民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对学校教师提出了一个复杂的课题。

美国社会种族、民族的多样性的存在,决定了文化的多元。在民族融合的同时,各族群仍然存在着文化的界限。各民族有保存自身独有文化的需要,但学校里传递的主体文化并不能满足非主流文化人群的需要,从而导致后者的不满。人类学家johnogbu认为从属群体的历史经验致使其对美国社会主要部门的基本不信任的发展。比如,被迫为奴、隔离、歧视的历史和官方的不公正对待所导致的困苦,使许多非裔美国人认为政府的工作首先是服务于欧洲裔美国人的。这种普遍的不信任也扩展到对公立学校。隔离和第二代隔离让很多非裔美国人认为公立学校是让他们处于美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底层阶梯而组织起来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和波多黎各裔美国人也遭受了隔离和第二代隔离,甚至被禁止讲西班牙语。与此相似,很多美国土著因对政府开办的寄宿学校课程不满,进而对学校怀有强烈的敌意。例如,阿帕切人(apache)是美国西南部一个印第安部落,mickfedullo在他关于印第安人教育的著作中提及了他与一位名叫elenorecassadore的阿帕切双语教师的谈话,是关于阿帕切人对学校的态度的。正如她告诉fedullo的,很多阿帕切人的家长认为教师是邪恶的,进而与“教育”有关的一切都是邪恶的,例如书本。如今,她解释说,他们送子女上学只是迫于义务教育法,“但他们告诉子女别把学校当回事”。

正是出于对学校主流文化的抵制,或是出于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延续和保护,不少家庭选择建立家庭学校。近来,少数民族人群中家庭学校发展迅速,约有15%的在家教学的家庭属于非白人或非西班牙裔人口。 

三、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是教育回归家庭的影响因素 

 

美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以个人主义为突出特征,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它根植于美国最早的意识形态——清教思想中。早期基督教具有反特权的思想,信奉人不论世俗地位高低,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罪人,他们寻求着同样的灵魂得救,期待着同样的最后审判。基督教中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可以说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平等民主意识的源头之一,是导致个人主义产生的重要基础之一。宗教改革打击了制度化的基督教,进一步解放了个人。清教作为宗教改革的直接产物,从新教运动中继承了反权威的传统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北美清教徒移民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反权威的思想是个人主义产生的温床,为殖民地人民日后接受世俗的个人主义创造了思想上的条件。15经历了各个时代的历史变革后,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已经渗透到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反映在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就是突出个人的利益需求,突出个人的自主独立与自我实现,反对依赖集体和社会。

这种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反映到教育领域中,突出表现为尊重社会成员的教育选择权,满足社会成员

对教育的不同需求。这从家庭学校在各州合法地位的取得可以体现。强调自我实现,就要求充分地实现个性化的教育,发展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创造性,但这是常规的学校很难充分满足的。家长不满意学校制度化、机械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他们认为学校所教的知识陈旧、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且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无视学生的个性,不能够满足儿童的个别需要,教学效率低下。而家庭学校在教育方面易于做到照顾孩子的个别化需求,实施针对性教学——或者说量身定做,而研究者发现针对性(个别化)教学是家长选择家庭学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来说,家庭学校有其优势。相关研究也发现家庭学校对于有特殊需要(学习障碍儿童和有天赋儿童)更有利,engign发现,对于学习障碍儿童来说,家庭学校更有可能按照孩子自己的速度、提供一对一的辅导,从而让孩子的学业方面取得更好成绩,因此这些孩子比在公立学校学习的类似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对于有天赋的儿童来说同样如此,他们在家庭环境中能够以自己的学习进度得到单独的指导和鼓励,并常常能够利用许多在常规学校所不具备的资源。 

扎根于美国文化的自由精神、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反叛权威的思想也使许多家庭对公立学校的陈旧模式及保守观念以及环境恶化不会坐视不理,他们对学校的不足提出猛烈抨击,并不会迷信学校在教育儿童方面的传统权威地位。一部分家长选择家庭学校是因为他们对于近年来公立学校的教育不满意。于是他们宁愿孩子传承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屈从于学校的权威。尤其是随着学校暴力事件的增加,许多家长不信任学校能够为他们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他们担心学校会给孩子传授相互矛盾的价值观。于是他们肩负起教育自己孩子的义务。 

家长对学校的不满及抨击其实表明了他们强烈的责任心,他们之所以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因为他们关注自己孩子的教育。在对学校教育不满的情况下宁可让教育回归家庭,这是家长对自身责任的强烈体认,也反映了自主独立的意识。 

 

四、面临冲突:文化的整合或多元 

 

美国家庭学校的发展与壮大得益于美国自由、宽容的文化精神,不过也面临着矛盾与冲突。美国是个多种族、多民族的国家,美国一直在倡导消除种族歧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多元文化共生的社会。家庭学校的产生一部分原因在于一些家长尊重和固守自己的宗教信仰而自行教育。允许开办家庭学校的做法本身就反映了美国多元、民主的社会氛围,体现出了美国社会对个人信仰及个人权利的尊重,有利于美国社会的民主化发展。而反对家庭学校的人却认为,消除种族歧视、建立多元文化共生的社会要靠积极地去整合文化而不是消除或回避文化的差异。一直以来,美国都在为整合多元文化不懈努力。公共教育是整合多元文化、培养为社会和统治阶级服务的合格公民的主阵地,它能将社会成员聚集到一起,学习共同的历史,分享共同的价值观,从而整合不同的文化。而家庭教育的产生使教育这一项社会事业变成了单个家庭的事业,每个家庭能够按自己的价值观对儿童进行教育。可以说,家庭学校日益庞大的队伍造成了整合美国多元文化的强大冲击力,对美国社会的凝聚力提出了新的挑战。17家庭学校是美国文化多元的必然表现和促进因素,还是文化整合的障碍?家庭学校的发展走向及其规范值得思考。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钦州学院教育科学部) 

 

〔参考文献〕 

①⑤⑦16卢海弘.当代美国学校模式重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115,117,119-120,121. 

②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homeschoolingintheunitedstates:2003statisticalanalysisreport〔eb/ol〕.nces.ed.gov/pubs2006/homeschool/summary.asp,2006-12-09. 

③14briand.ray.researchfactsonhomeschooling〔eb/ol〕.nheri.org/content/view/199/,2006-07-10/2007-01-30. 

④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8-209. 

⑥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parent’sreasonsfor

homeschooling〔eb/ol〕.nces.ed.gov/pubs2006/homeschool/parentsreasons.asp,2007-01-30. 

81213joelspring.americaneducation〔m〕.newyork:themcgraw-hillcompanies,12thed.161,132,133. 

⑨杨启光.当代美国家庭学校教育运动的学术研究与政策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8):81-85. 

⑩carolynkleiner.homeschoolcomesofageasthemovementmatures,itexpandstoincludeadiversearrayoffamilies;myrtlepoint,ore〔j〕.u.s.news&worldreport.washington:oct16,2000.vol.129,iss.15;pg.1. 

1113刘智.美国价值观之清教主义根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