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5:43

课程改革的特点篇1

 

 

近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面前。在努力探索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了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这是因为,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由此,课程改革便成为了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已经进入了试点实验阶段。通过学习《纲要》,笔者更增加了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思考。

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延续性和继承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前面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延续和继承。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成就。最后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这次课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增加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引入了地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和需要。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几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进行和开展的,因此,相对于前几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本次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阶段,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

(二)时代性和发展性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作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确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

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特征。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三)综合性和开放性

我国以前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和持续性方面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方面关注得不够,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

1.综合性。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照学科来确定的,各门学科有其独立的,严密的学科范围和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森严,相互割裂的状态,科学知识综合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现代人具有一种综合的科学素质和全面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课程内容实现综合化。为此,本次课程改革中,注意矫正传统的不合理的学科分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按照科学综合发展的本来面貌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

当然,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的发展并不一概地否定分科,而是反对那种认为完整的事物可以通过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而得以把握的陈旧观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尤其在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所占比重应超出分科学科。.

2、开放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课程内容既要继承人类历史积累的正确的、合理的知识,又要剔除旧的、已过时的、不合理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及时吸纳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识。国外就有一些将教材或教师用书以活页形式呈现的做法,以便随时增添,修改,调整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当今课程设置的开放性。

另一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四)自主性和互动性

1自主性。《纲要》指出,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发挥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时,课程改革才有希望。因此,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也有了较大的弹性。学校和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本校的条件,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每门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数学是按逻辑要求来排列的,时序性强的学科如历史则是按时序来排列的。这些做法都是以具体学科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条件、需要和兴趣。现代学校课程除了以学科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可提供个别化,处方化的课程形式,构成多种可能的组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如能力,需求,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互动性。《纲要》中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新课程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中国的学生遵守纪律,课堂秩序良好是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而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

二、教师培训中心面临的新任务: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作为教师培训中心,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任务,那就是加强教师培训,加速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传统型教师走向现代型教师,为实施新课程作好师资准备。

(一)认识到位,重抓落实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新课程实验和逐步推广的师资培训的规划工作,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培训中心的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新的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传递给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从而为新课程的大范围实验和推广奠定基础,要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观念更新,形式多样。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创新的过程,课程思想的创新,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最终都得靠人来实施。培训中心的教师首先应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新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例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认识到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课程功能观等等,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倡导培训者和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培训中来,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

(三)结合实际,加强实践。

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程中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在准备阶段研制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及有关的管理,评价的方案、政策,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修订和完善。实验阶段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培训中心在进行教师培训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参训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多加思考。要根据“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的原则,加强培训资源建设。

课程改革的特点篇2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与理念;英语新教材的应该用;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26-01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英语新教材的使用,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学工作者开始注重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他们逐步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变到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从应试教育的传统外语教学观转变到了素质教育的外语教学观。面对一场史无前例的整体性课程改革,如何充分发挥其新课程教材特点,这是每一位英语教学者值得探究的。

1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教材的特点

要想充分发挥高中英语新课改教材,首先,我们必须了解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教材。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教材(贵州版)特色鲜明,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新教材题材和体裁广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话题新鲜时尚,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2).新教材体现了话题,功能和任务相结合的原则;

(3).新教材语法学习相对集中,每三个单元为一个小循环,每册书又会对本册书中的语法项目进行回顾,使学生便于复习,巩固和应用;

(4).新教材的知识点带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

(5).新教材注重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地培养,课文对话灵活化、多样化,情景化;

(6).新教材注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适度点拨学生注意语言用语规范;

(7).新教材对话与课文情景创设,更加贴近生活化;

(8).新教材紧跟时代的发展,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扩充了大量信息,思想性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教材的方法应用

在我们英语教学正由传统的知识型方法正迅速地向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方法过渡的时期,结合英语新教材诸多特点,我们到底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呢?针对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特点,我有以下的认识和看法:

2.1学习新教材的词汇(Vocabulary)。在学习新教材词汇时,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学习:

①分散学习目标,集中学习单元单词,逐课消化掌握词汇。集中学习单词是"张思中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精髓,新教材的单元单词的集中,有助于我们在学习新教材时先集中学习单元词汇。在集中识词时,可采用每生一词试读词汇法引入新词学习目标(完全可行,我们从小学就开设了外语课,音标关应该说问题不大),然后教师纠正并规范读音。

②掌握(productive)黑体词汇,理解(receptive)常规词汇,了解练习题(workbook)中出现的词汇。"深挖洞,广集粮",扩充词汇,是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前提。新教材词汇量大,只学黑体词汇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全部掌握课本词汇学生会感到困难,所以许多教师抱怨新教材的词汇学习无处择手,不知掌握多少是好。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悉心领会教学大纲要求和为学生全面成长负责的消极表现。

③进行"词句文"教学。即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现代英语教学法研究表明,在英语学习中创造学习情景,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是促进学习者快速掌握语言的便捷途径。

2.2学习新教材的课文。新版教材系统性高,所以应提倡整体法,先从课文的整体内容上着手,了解课文的主旨和文法,然后逐一学习语法(Grammar)与知识点(knowledgepoint)。本人认为在具体学习课文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遵循短文阅读学习原则,运用问题教学法组织课文教学。问题教学法是快速学习短文的方法之一,它的主旨是用教学知识点或几个概括课文大意关联的问题来唤起学生的认知注意,在教师正确诱导下快速阅读短文课文。

②调整使用新教材:新课程标准和旧的教学大纲有较大的区别,在使用的过程中,英语教学者应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思想,面对新教材存在的个别不足之处,敢于大刀阔斧地调整、创新。

2.3简化语法教学,突出操作练习,精讲多练。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淡化语法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养成。反复操练是掌握与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具体体现在:①把握基础技能和基础认知的教育培养,进一步加强英语听说写方面的教学,夯实基础。②教师应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阅读、听说技巧,注重学习策略指导。③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把学生的兴趣和语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式教学。④加大自由会话和信息交流的力度,促使学生从语境中感知信息,学会技能,升华语言交际功能,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总之,新教材的使用,为我国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也对广大的英语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挑战与难得的机遇,每一个高中英语教师都应力求在个人修养、业务素质等有所提高,去适应新教材教学,满足学生需要。当然,英语教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整个新教材的学习是一个从认识到探究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新。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及新教材的应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也在不断的摸索、改进中提高完善。与此同时,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求新、求异的创造能力,最大限度的推动我们的英语教学,实现我们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杨晓钰普通高中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第1-2册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版

课程改革的特点篇3

本课题基于临床医学专业需求,设计重点教学内容,将课程特征和学生的基本特点紧密结合,灵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实现“因专业需求施教”,注重体现实用性原则,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满足学生从自我专业角度出发实现对本课程学习的需要,为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中医理论基础,同时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基于此,笔者对我院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对方药及中成药教学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效果显著,现将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1.1调查对象

以我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作为2009级实验班,并在相应年级设相同人数作为对照班;选择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200名学生作为2010级实验班,并在相应年级设相同人数作为对照班。

1.2教学内容调整

(1)实验班主要讲述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绪论、阴阳、气血津液、脏俯、病因、病机、四诊(主要是问诊)、辨证等相关内容,重点讲解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辨证,粗略介绍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方剂学基本理论。课时安排上压缩基础部分的课时,增加辨证和中药及辨证选用中成药部分的课时,选用大量临床病例,将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重点介绍101种常用中成药的功效特点、常见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范围,为便于学生日后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中成药,在教学中还增加了辨证选用中成药能力的训练。

(2)对照班教学内容:遵照原有教学大纲,主要讲述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绪论、阴阳、气血津液、脏腑、病因、病机、四诊(主要是问诊)、辨证等相关内容,重点讲解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粗略介绍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方剂学基本理论。

1.3评价方式

(1)授课结束后,以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査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学内容调整的认可程度、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等几个方面。

(2)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中医学考试成绩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乃软件统计,分类数据进行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效果评价

  2.1问卷调查

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各100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70。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各200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9%。问卷结果显示:(1)对于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开设,实验班和对照班100.0%的学生都认为有必要。(2)认为在教学中最需要加强的内容是中药和方剂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58.7%和49.8%。(3)认为在中医学教学中有必要讲述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83.4%和70.0%。(4)认为通过中医学的学习应该辨证选用中成药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91.3%和68.0%。(5)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临床病例和课堂讨论来讲述中成药辨证运用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89.1%和78.0%。

2.2学生成绩分布(见表1—2〉

3讨论

  3.1增加中成药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对于西医院校来说,不仅要培养多学科医生,而且还要从国情出发,注重培养西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技能。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趋势,是时展的要求,患者往往需要中西药配伍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实践表明,中西药合理联用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中成药或西药,合理配伍中西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问卷调查显示,西医学生认为学习中医学课程是必要的。

中成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便于贮藏、携带方便、随时可以取用等优点。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生,作为西医,一般不直接开具中药方剂,而是选用简便的中成药。有调查显示,西医医院85%以上的医师经常使用中成药,且中成药使用总量远高于中医科,但西医医师往往辨“病”论治,致使药不对证,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对中医的发展有不良的影响。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中药毒副作用的报道日渐增多。此外,中西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中药之间不合理用药等问题屡见不鲜。

随着中医药自身优势的凸显,大量成方制剂被应用,药物品种不断增加,新剂型不断推出,中成药正在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认识、了解中成药的相关知识,掌握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防止和减少中成药的不良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医学教育中,要不断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现行的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包括中医基础、诊断学、中药、方剂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多学科内容,在短短的60个学时内,教师只能着重介绍中医最基本的概念,对于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中药、方剂等内容则浅尝辄止,从而造成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想教的尴尬局面,因此,在中医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中成药知识的传授,尤其要加强学生辨证运用中成药能力的培养。问卷调査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中成药知识是有需求的。

3.2调整教学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法,加强辩证运用中成药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教学中,强调应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合理用药,辨证选用中成药是使用中成药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中成药取得疗效的关键。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每一种中成药都有其自身的适应证,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应用中成药应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尤其应按辨证施治原则用药,而不能简单按药品说明书上的适应证不经辨证盲目用药。如感冒在中医看来就有风寒、风热、暑湿等多种,风寒感冒宜选用辛温解表药(如通宣理肺丸、九味羌活丸等〉,风热感冒宜选用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等),暑湿感冒宜选用祛湿解表药(如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等),如果不辨证施治,有时不仅不能奏效,反而使病情加重。使用中成药时应注意“异病同证”或“同病异证”等情况的辨证论治,合理应用中成药。

笔者教学时充分考虑到临床实用的需要,大量采用教学内容与实际病例相结合的方式,即案例式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将中医理、法、方、药融会贯通,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已学过的中成药知识,又加强了其临床辨证技能和遣方选药能力的训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明确学习中成药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活跃了学生的临床思维。通过问卷调査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认为中成药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而且实验班学生对中成药的知识及运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髙。通过成绩分析可以看出,2009级和2010级实验班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班(p<0.05)。通过比较标准差系数,实验班低于对照班(p<0.05),说明实验班学生成绩比较集中,整体上优于对照班。

4结语

课程改革的特点篇4

语文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范畴。语文课程改革是语文教育改革中最为关键和敏感的部分,它往往是语文教育改革的首要突破口。那么现代语文课程的改革如何进行,其发展特点和趋势是什么?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指的是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也就是说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已接受的观点。联系生活学语文,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还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学生的社会“生活”包括哪些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所开列的“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现代科学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科学知识综合化的明显加强,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指的是语文课程要简化头绪,加强综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综合的全面提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

1.改变现行语文教育中过于追求科学化、多线索的倾向,加强语文听说读写的整合。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和写作整合于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之中。以往的语文课程,一般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汉语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等若干个子系统,好处是线索分明,便于教学,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片面追求科学化,罗列大量的训练点,肢解语文;强调听说读写的独立自足,各成体系,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和照应。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如果头绪繁多,则多百害而无一益。

2.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大力提倡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并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是指加强语文的实践性,而语文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这是针对过去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纸上谈兵、重知识轻能力、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归宿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为语文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交际工具,要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单凭口耳相授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去自悟、自得,并培养自己运用语言去吸收、交流和储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与生活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的重视。

(四)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是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其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其他文章以至课外,引导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在重视课内练习的同时,要重视课外练笔和课外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活动则是语文材料开放性的最集中表现。

2.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的,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的,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材决不是“圣旨”,它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其中许多地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当然最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发挥。新型教材的由有限伸向无限、由现在通向未来的开放性特点,则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五)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性

指的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等,这些观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断得到强调。提出“跨学科”这一概念的背景在于,过去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与其他课程隔离,独自为战,为语文而语文,湮灭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工具性。提出这一概念的理论依据在于:语文本来就是反映并表现大千世界的,当然也反映其他课程的内容;“生活处处有语文”中的“生活”,其他课程当然也包含在内,只要有听说读写的地方,就会有语文。新教材编写中尽力体现跨学科这一思想。阅读部分的课文选编注意体现学科内容的多样化,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文学、艺术等尽在其中;练习设计注意跨学科照应;综合性学习尤其强调跨学科,专题设计常常是从科学与人文两个方面入手,使学生联系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请教其他学科的教师,开展语文活动,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特点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发展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语文教学内容是课程的具体反映,教学内容与课程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现代语文课程的变化发展,已不是传统课程所能企及,理所当然,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教学方法也非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能相提并论。那么建立在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上,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什么特点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巴班斯基曾说过:“现代教学的鲜明特点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在教学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这种注入式的教学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近三十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也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只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有十种之多:发现法、解决课题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SQ3R学习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观察法、局部探求法、研究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如此这般,不一而足。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2.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学科发展中的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对语文课程设置提出了综合化的要求,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则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交织使用,这势必形成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呈现出的综合性的特点。当代语文课程所包含的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教学过程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既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去完成多方面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要实现某一方面的教学任务,就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就要使用适应于该环节的教学方法。正如巴班斯基所说:“要有目的地选择每一课题的主要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任务。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就用讲述和谈话法;要检查学习情况就用提问或答卷;难的要讲,中等难度的可用探讨启示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以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多种教学方法交错使用的情况是常见的,这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3.语文教学方法的双边性

中外教育史上已有过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有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则带着浓厚的儿童中心主义的色彩,这不能不说与传统的语文课程设置有关。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具有片面性和落后性。而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则一改传统课程的特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即教学不是师讲生听,也不是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二者是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之相应,当代语文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理所当然有所不同,其特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如导学式教学法、启发探究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一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改革的特点篇5

关键词:新媒体;“90后”大学生;人文艺术课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83-02

对于职业教师来讲,备课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备人”则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的。“备人”其实就是研究受教育者――我们的学生――的特点,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我们还要研究当下环境中的学生特点,只有抓住学生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作为一名高校人文艺术课教师,最近几年开始研究当下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以下是研究心得和相关教学改革策略设想。

一、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

(一)何为“90后”大学生

理论上,1990―1999年间出生的年轻人我们统称“90后”,自2008年以来,“90后”们陆续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生活。我们教育工作者称其为“90后”大学生。这批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以前的“80后”、“70后”都不一样,从社会环境来看,他们成长于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物质条件相对丰裕,信息来源渠道多样,但是社会贫富分化逐渐加大,“90后”大学生隶属的社会阶层相对复杂;从家庭环境来看,这批大学生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的父辈多为“60后”、“70后”,这代人的父母接受的教育相对完备,思想相对开放,价值观相对多元,眼界相对开阔,他们目前正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从学校环境来说,“90后”的成长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他们这代人所受教育已经不完全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而是吸收了很多西方教育理念的改良教育。这些都对“90后”大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90后”大学生所处的新媒体环境

“90后”成长的时期也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期,是新媒体快速成长的时期。“新媒体(new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①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除了在传播媒介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以外,在与用户互动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传统媒体与用户的互动往往比较单一甚至滞后,但是新媒体则进入“用户也是信息生产者”的新局面。

(三)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

1.数码时代原住民。90后的童年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90后上小学时手机基本普及,90后进入青春期的时候,移动互联网进入爆发增长期。如果要给这代人画一幅漫画,可以画一个右手拿鼠标,左手握手机的形象。这代人对于电脑、网络、手机的黏合度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代人。信息获取手段极度多样化。但是这样貌似海量的网络信息海洋,往往是碎片式的信息居多,所以这代人要想拥有系统化的个人知识信息体系仍然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并不是“百度”几下就可以解决的。但是这种海量的网络信息,反而会带来90后的认知“幻觉”。

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不断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系统掌握专业理论和知识,踏实练习专业实践技能。否则他们将成为熟练掌握搜索引擎的半瓶醋!如果做不到这些,即使获得大学文凭,含金量也值得怀疑,将来发展后劲也可能不足,尤其是打算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学生。

2.个人选择多元化。这代人在价值观、审美趣味、爱好、追求乃至职业规划方面的选择十分多样化。“古风”派可以穿着汉服到大街上玩“快闪”;“穿越”迷则会成群结队地到雍正陵前烧纸;“火车”迷则会揣着无线电追逐日渐稀少的绿皮火车……很多我们从来没想过的事情,90后认为理所当然地玩嗨天。个人选择多样化的实际反映了这代人思想的多元化,也反映了这代人对自我欲望和需求的尊重,以及他们不随波逐流的勇敢。这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提出了双向要求――首先,教学内容不要“一刀切”,允许学生多角度多样化的教学反馈。如果可以,尽可能调整教学内容,多准备几个解读角度。其次,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和集体意识的教育。21世纪的教育既应尊重个体,又不能矫枉过正,对学生放松集体意识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否则容易堕入自由、散漫的个人主义深渊。

3.感情表达更直接。90后敢爱敢恨,在感情表达方面似乎更直接――一边看电影一边用“弹幕”软件吐槽就是这代人干的事。由于相当一部分人自幼物质丰富,他们可以毫不吝啬地为喜欢的偶像买单,属于娱乐圈“粉丝”经济的基石。他们对于身边喜欢或不喜欢的人也会不吝于直接表达。这些表达很多都是通过网络或即时通讯软件来完成的,比如贴吧、人人网、微博、微信朋友圈等。

这点对于教学评估――对于任课教师要求就高了,因为表达更直接,对任课教师不满意则毫不避讳地打低分,如果喜欢任课老师则会打高分甚至直接对老师示好。比如给老师送礼物,甚至请老师吃饭等。广州某高校的一位教师因为工作原因暂时要在北京逗留一段时间,他的一个学生居然专门从广州坐飞机来北京看他。

4.对即时反馈要求高。电子游戏几乎是每个“90后”都接触过的,即时反馈是电子游戏游戏机制的重要特点。“对”或者“错”,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会很直接、迅速地反映出来,玩游戏长大的90后似乎习惯了这种反应机制。对即时反馈要求高成为“90后”思维的重要特点。

如果我们可以抓住“90后”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上进行相应调整:比如缩短教学测验和评改时间差,最好当堂给出结果,这可能会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帮助。

二、新媒体环境下以90后大学生为教学对象的人文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利用新媒体优势,做好教学过程管理

巧妙利用微信群社交功能,延伸课堂,比如《大学生视唱练耳》课程,可以建立该课微信群,让同学上传自己的视唱音频或视频,教师对此进行考核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进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过程考核,而且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否则考核会占去不少的课堂时间,尤其是对于80人以上的大课堂),同时还可以有效延伸课堂“空间”――微信可以保存交流的影音资料,这些资料可供师生反复研究和学习。

(二)利用新媒体优势,做好个性化评价

针对当前学生爱好多元化的特点,师生既可以在课程公共社交群体里交流,也可以一对一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隐私(比如有个别学生担心自己艺术素养差怕被同学嘲笑,在课堂上不敢开口,与教师一对一交流就可以有效地免去这类学生的担忧),又可以深化教学效果。

(三)利用新媒体优势,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一门课程的学生可以有一个全教学班的微信群,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自行组建小组微信群,比如喜好美声唱法的可以建立“美声群”,喜好民族唱法的可以建立“民声群”,喜好通俗唱法的可以建立“通俗群”,在这些群里他们可以进行充分的内部交流,同时也锻炼了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师分别加入每个小组群,便于巡视小组讨论情况。这样可以对学生的具体协作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

三、结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特点。教师要与时俱进,善于观察和研究学生特点,善于研究学生学习环境的特点,如果可以据此对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一定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课程改革的特点篇6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军队任职教育的教学重点已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综合传授知识与培养任职技能转移,着重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能力及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我军装备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是任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新阶段任职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

一、改革课程模式是任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由课程结构模式与课程开发模式共同构成的课程体系框架与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不同的课程模式反映不同的课程观及其相应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方法。任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只有通过与之相应的课程模式才能最终实现。

当前,任职教育大都是由学历教育转型而来,因此其课程设置、师资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学历教育的特点,课程模式自然而然地沿袭了传统的以学术和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但对于具有岗位针对性的任职教育而言,缺乏对实际工作活动过程的归纳、抽象和整合,使得学员心理顺序与岗位工作顺序不完全一致,导致学与用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脱节。

二、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

当前,适合任职教育课程具体的模式有很多,归纳起来,较为典型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于实践本位课程模式。实践本位课程模式认为: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有其优势,没有必要完全打破,问题是实践环节和实训课程缺乏。课程模式的更新应把原有的学科课程作为实践课程的辅助教材,理论知识进行选择性讲授,重在能力实践。

2.基于能力本位课程模式。能力本位课程模式认为:课程评价新标准应该坚持“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员主体”三个原则,必须沿着这个新的方向推进课程模式改革。能力本位课程改革要从基于学科知识的课程设计转换为主题和项目载体的基于任职能力的课程设计。

3.基于工作过程本位课程模式。工作过程本位课程模式认为:一个专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专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知识系统,即在知识的结构、内容、方法、组织,以及理论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任职教育必须基于工作过程重构其课程体系。

三、任职教育课程模式应注重四个“突出”

1.突出军队先进的任职教育理念。军队院校的任职教育是使培养对象获得适应某一特定工作岗位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具备胜任某种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专门教育。任职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针对性和明显的层次性等特点。任职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部队岗位上所需的专业人才,因此,任职教育课程必须取决于部队人力需求,注重培养学员核心的知识与能力,以便学员能将所学真正用在实际的工作中。任职教育课程应以服务部队为根本方向,强化实做及应用技能的训练,以达到实际岗位所期望的水平。

2.突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特征的“新能力本位”课程观。综合职业能力正在成为课程模式改革的主流课程观,其基本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它整合了工作者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态度,特别是与专业不直接相关但对个体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能力;二是它与一定职业活动或工作情景联系在一起,通过典型的工作任务来获得。

3.突出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岗位实际需要,以具有专业能力特色为基础,建立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模式。任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要突出任职教育课程的专业特色定向性,以专业能力特色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员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专业岗位的特定需要。

4.突出任务导向的课程模式构建思路。基于任务导向构建课程模式的思路是:打破学科体系的构建模式,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辐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原则。它包括:以任务为核心构建培养目标,以此搭建相关知识体系模块;选择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使用学做相间、教学互动的教学方法;采取考、评、鉴结合的测量手段,达到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家银.深化军事任职教育改革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继续教育,2006.

课程改革的特点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24-02

一、课程体系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教理念滞后,难以实现真正对接

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改革缺少成型经验,因此,主要借鉴国外的经验。目前,可借鉴的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德国“双元制”模式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二是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下的项目导向课程体系;三是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照搬照抄现象较为严重,没有将先进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等职教理念应用到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没有很好实现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二)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顶层设计

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存在着学校组织策划不够、投入经费不足、检查不够等问题和对课程模式、构建方法、实施程度等指导不够,使得同一专业的课程模式五花八门,既有项目课程,又有学习领域课程,缺乏顶层设计,缺少课程的有机整合,缺少模式设计,缺少验收标准,难以形成整体改革效果。

(三)改革思路不够清晰,改革目标不够明确

有些高职院校为了改革而改革,缺乏从专业整体角度考虑改革的思路,如专业建设团队共同去企业调研,全面把握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道德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因此,导致了课程体系改革目标设计较低,课程体系中的各课程之间交叉重复。同时,对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成果设计也比较少,课程标准、教材体例、资源建设均缺少验收的统一标准,难以衡量改革效果。

(四)改革特色不够突出,难以支撑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机械照搬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较多,创新性的做法比较少,致使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不够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缺少深入的调查研究,使得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工作任务采集不切实际,典型工作任务梳理不准,构建出的课程体系不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二是已经构建的课程体系多是传统课程体系的改装版,换汤不换药,难以实现培养目标要求。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系统策划,准确定位,顶层设计

一是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确定了“693”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工程,确定专业建设重点;二是制定《关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原则意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有效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三是出台了规范化运作文件,加强论证与检查指导,推进组出台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改革方案制定指南,指导各专业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撰写人才培养方案[1]。

(二)深入调研,细致分析,校企共同改革课程体系

各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组深入企业调研,获取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认真梳理出典型工作任务及核心职业能力,并根据专业特点,构建课程体系[2],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基于路桥建设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焊接专业基于国际焊接技师标准设计国际认证、双元培养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企业需求确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制订了符合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反复论证,把好人才培养的第一关。

(三)加大投入,强化培训,有效提高课改能力

近三年学校共投资550多万元,先后选派120名教师出国培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学习专业和课程建设经验;同时聘请国内知名职教专家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培训,有效提高教师专业和课程建设能力,保障了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实施整体改革方案

各核心课程建设团队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进行核心课程改革,学校先后组建了101个核心课程的建设团队,并分批下拨了课改资金,实施课程改革。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聘请哈尔滨市公路工程处和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及技术骨干,共同创新了“校企共育、德能双修、季节分段”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了基于路桥建设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进而设计出路桥工程测量技术、寒区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等7门专业核心课程,各核心课程负责人组织相关教师制定了核心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学校组织企业专家、职教专家对各核心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进行论证,使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3]。

(五)校企合作,深入研讨,共同开发课程标准

各核心课程建设团队均组建了由行业企业专家、职教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建设团队,按照六种标准深化课程改革:一是参照教育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对课程改革进行整体设计;二是参照职业标准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三是参照行业企业标准进行实训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设计;四是参照教育部关于教学资源建设标准,进行课程资源建设设计;五是参照教育部关于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设计;六是参照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设计。

(六)试点实施,检查指导,确保取得良好效果

学校成立了教学改革与实施推进组,对分批立项的101门核心课程进行检查,针对课改问题进行指导,保证课程改革按照预定目标进行。同时,针对每门课程的试点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总结了课程改革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改革效果,为全院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在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应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设计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过程和多元评价为导向的考核评价理念,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落实先进的改革理念,增强改革意识,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融入教学改革的实践中。

(二)完善课改制度,强化课改的指导与检查

学校组织制定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改革,并采取听汇报、听试点课、跟踪检查等方式强化指导,确保课程体系改革有效推进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加强对重点专业和立项建设的核心课程进行验收,对参加重点专业及核心课程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其进一步改革和试点完善。

(三)加强教师培训,有效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有很多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及其项目课程模式,由于宏观政策环境方面的差别,这些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取长补短,,借鉴吸收,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专业和课程改造能力,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及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四)整体策划,做好顶层设计

学校要根据内涵建设要求,进行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并系统规划各门课程的改革任务,同时出台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组建包括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职教专家组成的课程体系建设团队,深入社会开展调研,按照内涵建设要求,站在专业建设的整体角度进行课程体系及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重构及核心课程改革、改革的配套教学资源建设等一系列改革项目的设计,形成专业建设方案和核心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并纳入校级教育研究立项管理。

(五)校企共同实施课程体系

学校出台校企合作的操作性制度,实现校企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校企共同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校企共同开展教师实践锻炼,校企共同组织教学实施,校企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校企共同实施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并选取试点班,在试点中总结完善,凝练课程改革特色,形成课程改革模式,发挥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长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2]孙百鸣等.高职核心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设计问题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马利耕.关于道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28).

收稿日期:2013-09-01

课程改革的特点篇8

[关键词]学校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147-01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课程的实施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改革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它在课程改革中仍然处于核心地位。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无疑是抓住了根本,但是,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改革工作,课程改革就是片面的、肤浅的,课堂教学改革也不会深入彻底进行。为全面深入地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课程改革需做好哪些工作?本文旧话重提,期望能够给中小学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全面推进提供一些参考或帮助。

一、教与学两个方式的转变

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教的方式的改革主要强调民主平等、交往互动、组织参与、启发引导,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教学重结论,但更要重过程,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转变教师的角色。学生学的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表达。

二、校本课程开发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也就是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部分构成学校完整的教材体系。安排学校课程,主要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统一化、格式化的不足,使课程能够更加符合地方的实际,这是国家扩大学校自主办学权的一个方面的表现。没有校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是残缺的课程体系,没有校本课程的教育也是残缺的教育。

学校课程通常称之为校本课程,这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一门课程,需要学校自主研发。这几年,各地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做过一些工作,出现了“一本教材+无教材体系的兴趣小组”的教材补充形式,这只能算是最初级的校本课程。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的学校没有明显的特色,这是为什么?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开发出符合我们实际的校本课程体系。我以为,校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应该是特色性、选择性和自主性,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学校的实际,考虑学校的传统、教师的优势、地方的特点等因素,要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形成一个体系,给不同的学生提供多项选修的余地,这样,学校的特色才会充分彰显出来。

三、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技术教育。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学科的综合性,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尽管各个学科都要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具有综合性,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对各学科不足的有效补充。

就各地的整体情况而言,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就已经在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一直以来还是比较规范的。但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技术教育依然问题多多,不少学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研究性学习这一块讲,一是大部分学校无专职研究性学习教师,教师驾驭本门特殊课程的能力较差,二是把它当做一门学科课程来教,没有突出这门课的特点,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出于“安全”考虑,不能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其实施效果可想而知。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技术教育缺乏一个统筹的安排与计划,随意性比较强。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价管理机制,这可能是导致不能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校长、老师对其主观上不重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四、评价制度的改革

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环节,改革评价制度是学校管理制度重建的核心内容之一,没有对评价制度的改革,新课程的实施是无从谈起的。改革的内容包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它主要强调的是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既注重量化的评价,更注重质性的评价,既注重终结性的评价,更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再是甄别,而是要促进发展,“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彻底改变应试教育条件下制造自卑者评价的可悲状况。

课程改革的特点篇9

朱先亮:欢迎你们深入基层、走访一线,对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进行采访和报道。近年来,我市以推进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_展了工作:

一是坚持整体推进,全面深化德育“三化”改革。2015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德育序列化、课程化、生活化改革的创新和实践,在全省率先实施德育一体化改革。通过改革,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有效衔接、梯次推进的德育目标体系,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有效整合、互为补充的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环节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德育实践体系。三年来,德育“三化”改革有效增强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坚持思想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和中小学生培养全过程。一是融入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二是融入课程开发。抓好国家、地方课程教学的同时,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公民意识、生态文明、心理健康、法制、网络道德等教育内容,开发实施了“润心德育课程”等200多门德育校本课程。三是融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梦”“三爱”“三节”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四是融入校园文化。开展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创建活动,推广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四大节日,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坚持文化育人,精心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和校园文化建设“四个体系”之中。制定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构建中小学多维、立体的传统文化育人体系。以“传承传统文化,筑牢人生根基”为主题,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浸润人生”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涵盖4大系列、12项具体行动。

四是坚持实践育人,积极开展校外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设省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处、县级青少年活动中心2处、城市学校少年宫11处、乡村学校少年宫76处;全市建设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多处,各类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70多处,满足了学生道德实践的需求。

五是坚持合作育人,不断强化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市、县(区)两级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联合会,合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全市中小学三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覆盖率达100%。开展了特殊群体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和“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加强家校沟通,宣传教育政策,征求意见建议,强化安全措施,关注特殊儿童,传播文明理念,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贵局在中小学德育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令人钦佩!在这些已有成绩的背后,你们觉得目前区域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打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朱先亮:我市学生德育工作在这些年确实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学校的校本德育课程有待进一步优化,德育方法和德育形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德育评价体系、德育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师德和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课程实施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像目标碎片化、内容抽象化、课程实施片面化,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思路是:以深化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为抓手,系统解决思想认识、教育观念、体制机制、资源整合、方法途径、评价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按照“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使德育目标循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格局,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您刚才提到了德育课程改革措施,为什么将德育课程改革列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朱先亮: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课堂,提高育人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是课程建设。将德育课程改革列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德育工作科学化发展的需要。德育课程改革是德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德育开始由无序进入有序、由表面零星改进进入到内核设计的阶段,如此,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会大大增强。

二是省、市德育综合改革的要求。德育课程改革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德育一体化改革要求,构建“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的关键环节。

三是打造区域德育品牌的必然。德育“三化”改革目前正处于继续深化、打磨提升的绝好时机,趁热打铁将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凝练、梳理、提升,进而编写成优秀的德育课程,是打造区域德育品牌的必然选择。

:为推动德育课程改革,贵局是如何进行顶层设计的呢?有哪些管理机制作保障?

朱先亮:对于德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有明确的思路和规划。我们将德育课程改革统一纳入到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之中。2015年,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日照市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德育课程改革是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具体来说,我们的德育课程改革整体思路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一个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民族根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两大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三个保障”“三个育人”: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条件保障、健全激励机制,力求实现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五项统筹”:统筹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段,思想品德、语文、历史、数学、物理、体育、艺术等学科,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为顺利推动德育课程改革工作,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工作制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统筹基础教育科、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教育督导室等科室为中坚力量的德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以行政推动和科研引领来促进课程改革。

二是建立新型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了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制度、学生心理辅导制度、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制度等,切实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能。

三是建立科研引领机制。组建一支由德育教研员、德育管理干部、德育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等组成的德育专家库,定期召开研讨会,具体指导和督查德育工作;组织科研课题,针对热点和难点开展理论和行动研究,破解德育发展瓶颈。

四是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督导评估机制,分阶段、分重点、分主题进行,真正发挥其对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完善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成果评优表彰制度,召开三年一次的全市德育工作会议,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序发展。

:在实施德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贵局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呢?

朱先亮:τ诘掠课程改革,我们在借鉴其他地区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自身实际,探索和创造了一些比较有效的特色办法。

一是试点先行。创新工作方式,以点带面,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力求实效。市教育局制定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确立试点区县和试点学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各试点分项实施,重点突破;彰显时代要求,突出地方特色,力求创新。

二是科研跟进。加强德育改革理论和实践研究。组织德育专家、教研员、德育骨干教师等成立专业研究团队,加强试点指导,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德育规律,着力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和特色。

三是榜样带动。各试点区县、试点学校将试点任务落细落小落实,边实践、边调整、边提升,形成阶段性试点成果。将重点内容凝练成系列校本活动课程,打造学校系统、独特的德育课程体系。召开现场会议,总结表彰试点先进典型,形成一批德育品牌。

四是全员培训。将试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吸收到专业研究团队中。开展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培训,推广试点经验,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通过专家引领、集中培训、校本教研和“学科德育论坛”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是评价促进。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方式,对各区县、学校德育一体化目标达成情况、标志性成果、组织管理情况、社会影响及成效等定期督导评估。对在德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六是成果推广。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凝练提升,推出系列特色和品牌活动;专家团队定期开展调研指导,挖掘培植先进典型,形成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成果经验汇编。全市推广改革成果,指导全市中小学整体推进,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目前德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样的计划和设想?

朱先亮:目前德育课程改革正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德育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入加强指导、全面试点阶段。推进七个德育课程一体化省级试点项目,打造出一系列品牌活动,设计开发出优秀的校本课程。德育课程和学科课程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学校常规教育内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全面铺开;尤其是创新实施了管理育人课程试点,以获得2016年度市级文明校园称号的学校为试点,不断引领全市中小学德育课程走向丰富多元。

课程改革的特点篇10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指出,学校要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设四类选修课程(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

上虞市崧厦中学为浙江省教育厅确定的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选修课程建设试点学校。按照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目前已形成了符合本校学生发展需要且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已开发的各类选修课程达到60多门,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选择学习的需要。本期“前沿”,我们约请上虞市崧厦中学教师撰文,介绍他们在高中选修课建设中的探索与思考。

三十余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意识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领域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领域,也正面临着一次又一次变革的内外需求。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与社会需要人才缺失的不对称现象日益突出,出现了大学生找工作难与某些领域和行业人力资源严重缺失的怪现象,出现了基础教育育人模式的“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办学个性模糊现象,再加上学业压力严重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等诸多因素,教育改革成为一种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成为了一种保障生命个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改革应运而生,势在必行。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成为教育界人士普遍关注的课题,成为了推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成果为深化课程改革带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但有识志士也清醒地看到,新一轮课程改革虽然带来了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很大转变,但是离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的需求与教育改革发展本身的需求尚有许多差距,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学校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学生发展的选择性等衡量教育改革成效的价值因素仍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因此,深化课程改革成为当前推进教育改革的必然之举。

基于上述认识和理解,作为浙江省一所农村普通艺术特色高中,我们积极贯彻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的“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创条件”的指导思想,在理解顶层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率先践行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方案,虽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遇到了许多改革发展中的问题。现就我校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作行动研究后的回眸。

一、统一思想,守望理想,引导教师、学生及家长投入到深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

在普通高中,几乎所有的学生、教师、学校整天做着相同的事,应对高考和升学;大家上着一样的课,共同做着没完没了的试题,进行着无休止的考试,学生甚至成了考试的机器;凡是与高考升学相关的事,再无趣、再无益也必须做,凡是与高考升学无关的事,哪怕再想做、再有意义也必须舍弃。切实改变普通高中这种现状,是学生的呼唤,是教育人的呼唤,也是全社会的呼唤。深化课程改革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幸福和成长成才,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应试教育的弊端,教师和家长是看到的,课程改革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和家长也是理解的,但要全面推行选修课,我们还面临着一些切实的难题,譬如在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的徘徊过渡阶段,高考选拔评价体系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学校仍以学生成绩为主要依据来评价教师。因此,教师很难有勇气去守望教育的理想,主动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家长也因为让子女进入理想大学的眼前需求而容忍应试教育的弊端。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所做的工作是:

一是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对中美高中选修课作比较研究,让广大教师在比较研究中领悟到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行选修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的视角全面阐述改革的必要性,引导教师撰写反思体会文章,逐步改变教师已形成的一些教育观念、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形成与深化课程改革相匹配的新型教师文化。

二是引导教师全面反思陈旧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对师生成长、学校发展的危害性,充分认识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高考实践,使我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出现全面异化的严峻现实。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成为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文化,这种“考试文化”既是对具有现代功利主义性格的市场文化的复制,又是对具有功利主义性格的科举文化的沿袭,它把校长、教师与学生机器般组织起来,并使之日益加速运转。反思让教师与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原来的教育方式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让教师、家长充分认识到这种“唯见考试,不见教育”的“考试文化”对师生身心的严重摧残,从而提高投身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通过信息传播的立体网络积极宣传刘希平厅长在2011年全省设区市教育局长读书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解读浙教基〔2012〕81号文件《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通知》,让社会、学校、家庭充分了解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和实施办法,明确深化课程改革的紧迫性和方向性。

上述三大举措较好地发挥了课程改革中组织者、实施者、参与者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保障和理论准备。

二、全面构建课程实施的要素体系,形成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学分认定等课程要素管理的相关文件和制度,切实保障课程改革有序并有效的推进

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深化完善普通高中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次对长期实行的课程体系的颠覆性的革命,也是一次对统一育人模式的颠覆性的变革。这是一件难事,难于上青天,光凭勇气和牺牲精神远远不够。为切实保障课程改革有序、有效地推进,我们把全面构建课程实施的要素体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中心工作,在课程结构、课程开设、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学分认定等方面出台相关文件和制度,并在行动研究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现将涉及课程要素的校本化做法作简要概述。

(一)课程结构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通知》对课程与学分结构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校根据学生发展方向的差异性作了适当的调整,调整内容主要涉及四大类选修课程的学分结构。具体做法是:音乐、美术特长生可以免修知识拓展类选修课,增加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的学习,从而保障他们特长发展的投入时间;少数学优生可以根据学生与家长的申请减少兴趣特长选修课的学习,为学习学科拓展类课程提供时间保障。

(二)课程开设

加强选修课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学校转变育人模式、体现学生主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立足点。学校制定了《上虞市崧厦中学学校选修课程建设方案》,截至目前已开发选修课程141门,其中知识拓展类课程63门,职业技能类课程14门,兴趣特长类课程52门,社会实践类课程12门,集中安排每周周二、周三两个下午供学生选课走班。一年多的课程开设实践带来的启迪有:

一是特色化。特色化选修课程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我校开设了素描、速写、色彩、视唱练耳、乐理、舞蹈、越剧名家名段欣赏等艺术类专业课程,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我校艺术教育的特色。

二是开放性。课程开设的开放性在课程开设的时间与地点上体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如选修课程体系中的职业技能类和社会实践类课程,较适宜安排在节假日与寒暑假进行,学习场所可以是社区、工厂、学校和家庭,这样可以减轻学校课程开设时资源、时间上的压力,适度降低学生单位时间的学业任务;课程开设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课程教师安排的整合性,教师可以是校内专任教师、教辅人员、职工,也可以是外聘专家、各行各业行家里手;课程内容不必过分拘泥于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能力为重点。

三是精品化。保证课程量不是问题,质才是关键。在学生相对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的背景下,课程开设质量是保障学生积极参与选修走班的主要因素,低质量的课程开设会抑制学生选课走班的兴趣,学生会变得被动和随意。我校十分注重课程开设的质量,遵循课程开设的时代性、人本化、特色化的要求。如机器人程序编写与制作课程,由一位具有创新精神和屡获全国、省市奖项的教师承担,课程开设以来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学习成效显著,并在各级各类机器人比赛中的成绩处于全省前列。再如,我校开设了与乡镇经济相匹配的伞面设计、崧厦霉千张制作工艺课程,学生有兴趣,家长很支持,企业很欢迎,这样的课程既本土化又特色化,学校开设起来轻松,学生学习起来有劲,课程的二轮深度开发有潜力。我校的《崧厦霉千张制作技艺,乌金纸制作技艺》实践基地被命名为上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经济奖励。

(三)课程开发

学校作为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的主体,承载着巨大的人力、智力、物力压力。课程开发是一项严肃、严谨的工程,作为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发主要承担者的教师,从某种角度审视是不具备这样的资历的。因此在选修课全面推行的初级阶段,课程开发的要求应适度降低,在努力保证课程科学性、人文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必须兼顾教师的能力与水平,求全责备必将挫伤教师投身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学校管理团队要有行动研究的理念,侧重课程的二轮开发与完善,循序渐进。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发挥学校领导的课程领导力。作为专业引领者的校长团队,首先应开发示范性的选修课程,通过建模形式供教师参考、学习,真正担当起“专业引领者”的作用,这是一种表率和示范。学校领导者更应重视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要制定一套开发、执行选修课的制度,开发选修课程的具体操作流程,即通过什么程序申请、审批和执行;要统筹兼顾课程开发的智力财力条件;要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

二是适度降低课程开发的准入条件,以选编和精品课程的二轮开发作为课程开发的主要手段,深度挖掘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区域资源优势,遵循儿童学走路的规律,通过教学反思、课程开发成功个案解剖等手段来不断修善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法。

三是体现倚重教师兴趣特长和兼顾学生兴趣特长的原则。当前,我们的主客观条件离学生要什么给什么的因材施教原则尚有较大差距,这样的条件决定了课程开发不能好高骛远,在实践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教师的特长和水平,由教师提供尽可能营养全面的“菜谱”,让学生凭“谱”点“菜”。所谓兼顾学生的兴趣,指的是在课程开发的初期要广泛调查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从而提高师生供求的“课程开发吻合度”。

(四)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人生规划制订个人选修课程修习计划;对教师开发、开设选修课程的质量进行过程管理和评价:严密、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选课走班;等等。其中,选课指导制度和选修课督导评价制度几乎没有经验可以直接借用,是管理中最具创造性的部分;而全面选课走班是管理中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在“选课指导制度”的探索方面,我们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制订选课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毕业标准、学期学分要求、选课程序、补考或重修说明、课程介绍等;确定选课的程序和课表(学习高中课程标准—参照学校课程方案制订自己的选课计划—准备好计划选修的课程清单—进行以班为单位的选课—形成每人一张学习课表)。二是成立学生选课中的教师指导团队,主要任务是向学生全面介绍学校的情况,解释选修课程指南的内容,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业进展情况,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智能兴趣和特长,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联系沟通,使学生从自身特长出发选出相对合理、相对理想的课程。

关于选修课的督导与评价,几乎没有经验可以直接借用。现有的评价制度基本上服务于传统的课程设置,而课程的多样性和学生课程选择的自主性给选修课的评价又带来了很大难度。然而,这是一件保障选修的动力、提高选修课开发实施质量的大事。当前我们尝试的为:一是把选修课的开发开设成效与教师聘任、评优、职称晋升挂钩,加强教师对非高考选修科目的关注;二是通过教案、教材、施教记录等文本信息和学生学习调查、成果展示、个别访谈等综合信息,来督导与评价教师选修课程的实施情况和质量。

选课走班是真正体现“把更多的选课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理念的核心举措,其行为操作包含两项任务:组织选课和走班管理。组织选课的过程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尝试—失败—调整—相对成功”的过程,我们依次执行了三套方案:一是把排定的课表的所有情况输入省教育厅提供的选课系统,供学生网上选课,该方法的优点是统计、调整便捷,但由于我们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最终选择了放弃;二是面向学生现场分年段选课,其优点是学生和课任教师面对面选课,使学生在教师的介绍中更好地了解课程相关信息,该方法最终选择放弃的主要原因是组织者对学生选课管理较难;三是以班级为单位现场选课,其优点是组织难度相对较少,教师对学生的选课情况可以进行适当引导和干预,最后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选课。选课的尝试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必须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才能有序进行,当前学校选课权还不完全具备交给学生的条件。关于走班管理,我们首先要做到:学生人手一张个性化课表,明确课程时间、地点,具体到座位、名称、教师;教师人手一张课表,明确时间、地点、学生人数与学生座位表。走班管理的难点一在于教学班比行政班管理的难度提高了,教学班管理重点放在课堂管理上,管理任务主要由任课教师承担;难点二在于教师调课难,由于新课表存在多位教师同时上课的现状,一旦个别教师的请假就会出现相应教学班中学生无人管理的状况,我们采用的应急对策是整合全校管理力量,由教务处统一调度,课任教师提前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预案,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学分认定

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有利于学生自主确定发展方向、选择课程和安排学习进度、发展个性特长;有利于学校打破整齐划一的育人模式,突破行政班及年级的局限,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校的学分认定形式、基本程序、入档方式、组织机构等基本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意见》文件精神执行,只是在学分认定过程中对不同类选修课程的学分认定方式,采用了相应的主要认定形式。如对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的学分认定,侧重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及课程考试或考查的结果。对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学分认定,侧重于学习成果和技能的展示。这里的成果可以是论文报告、设计方案、制作产品等物化成果,也可以是经验、技能、修养等非物质成果,选修课的内容不同,它所指向的成果也就不同;所谓的“展示”则包括了报告会、讨论会、展览、答辩、演示、竞赛等多样形式。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的学分认定侧重于学生兴趣水平、技能展示、特长等级和获奖情况。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学分认定侧重于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心得体会和社会认同。总之,学分认定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不能过于强调结果,不能过于标准化和机械化,重在参与的过程和学生的“变化”。

三、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深化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深化课程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转变,有的是根本性的转变,如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转变,教师的专业结构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教师的学生观由面向全体学生向面向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转变。在这样一种深层变革中,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在职进修,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之相应,学校的管理必须把教师培训放在管理的中心位置,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之具有与深化课改相匹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特别是教师的课程开发、教学班的组织管理及学生综合评价等能力的提高。教师培训近几年来已成为我校管理的常规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培训常常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即效率与培训成效的问题。通过对过往几年教师培训的反思,我们认为下列几种培训是行之有效的。

(一)自我反思

教师的反思是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教师能力与水平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反思教学“亮点”“疑点”“误点”,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培养教师教学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典型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有助于帮助教师感性地把握教育的一些抽象规律和本质要求,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教育智慧。这是一种培养处于成长期教师十分耐用的培训手段,培训内容具有形象、易接纳、易模仿的特点。

(三)专题论坛

专题论坛是为教师专业成长而搭建的开放性、互动性的交流平台,以突出名师培养和专业引领为主要作用。这种培训主要有专题研讨、名师“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具有学术性强、研究范围小与研究深度大的特点,特别适合校内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的培养。

(四)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