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展厅设计与策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6:11

数字展厅设计与策划篇1

一、心理需求

由于知识层面和自身经历的差异,观众会对博物馆展品信息产生差异理解。如此,策展人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观众的信息接收能力,在设计博物馆展览时,可通过利用展厅空间、光线色彩、视听设备,设置可进行互动游戏及实践参与的展览形式,以提升观众参观兴趣,调动观众参观情绪,从而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所国家一级博物馆,该博物馆于二楼,独立设置了以中国文字为主题的互动影像展厅。此展厅划分为姓氏起源、文字迷宫、实验园地三个展示空间,寓教于乐中,让参观者达到“参观—放松—放松中再学习”的效果。地方综合类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于观众互动区域设计了虚拟手翻书装置。观众站在书本形状的屏幕前,用手做出翻书的动作,信息页面就如书本翻页一样前后切换。在互动中,观众参与游戏,体验放松,同时也获得了知识信息。

二、生理需求

1.安全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博物馆不仅要把展品以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还应该尽最大可能以考虑观众安全为前提进行展示设计。在展示设计中,展示材料是不可缺少的体验。长时间的参观中,观众容易产生疲劳感。为提高参观舒适度,在选择与观众近距离甚至可触范围的展示材料时,可尽量避免易给观众带来过度紧张感的“硬”材料。中国文字博物馆在设计少数民族文字展厅时,为突出民族文字的多样化与融合,将代表不同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字印刷陈列在多组形状高低、颜色多样的大型立方体展示模型上。考虑到模型被设计在展厅的入口走道处,与观众距离很近,设计师在制作模型时选用了适中软硬度的材料,以减小观众感官上的冲击力。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展示空间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展品本身所占据的展示位置空间,二是观众与展品之间的适当距离。这段距离不仅能够引导观众处在最具效果的位置上进行参观,也相对保障了展品与观众双方的安全。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是展示东周时期周王城车马坑的专题博物馆。为维持车马坑原址原状进行展示,博物馆于车马坑出土原址上高两米处建立了四个方向的玻璃围挡,1.2米高的玻璃围挡不仅清晰的圈定了展示空间,也保障了观众的参观安全(图1)。2.尺度伦勃朗曾经说过“你不许凑近闻我的画。”真正具备观赏力的观众往往不会以太近的距离去观赏一幅作品。观众来到博物馆,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展品而已,而是通过整个展示环境对展览进行系统的认知,因此,好的作品和观众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尺度距离,空间展示设计应该和观众的感官相适应。正如上文提到的车马坑展览,展品周围的围挡自然建立了展品和观众之间的尺度距离,而这一距离,也应考虑到观众的视觉观看尺度。在策划河南博物院英国美术300年展时,博物馆于展品和解说词一米开外设置了隔离栏,为了看清楚解说词上约14磅左右大小的字体,观众必须站在隔离栏外,前倾上身,才能勉强获得信息(图2)。策展时,是字体设计得过小,还是现场布置时隔离栏放置的过远?无论如何,博物馆都应该考虑到观众参观时实际的视觉生理尺度。博物馆展品本身都具有极高的价值,玻璃展柜、栏板虽建立了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但也划清了观众的心理界限。一些分明树立了“禁止触摸”警示牌在旁的展品,仍然无法阻止观众的触摸行为,与其如此,不如设计一些真正可互动的展品,来解决这一问题。洛阳民俗博物馆以洛阳当地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在其婚俗展厅,博物馆就为“可触摸”与“不可触摸”划分了明确的界限。展厅内一张传统婚床展品被设计放在高约0.5米的展台上,站台并没有完全用护栏隔离,而是设计了三级台阶,引导参观者走上婚床展品进行互动拍照。

三、教育需求

在博物馆中,藏品代表的不仅是展示对象本身,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及文化价值,给观众教育作用。那么,如何将不同展品的信息知识统筹起来,如何能让观众在参观时获得最有效的知识接收,成为博物馆值得深思的问题。展厅之间的过渡空间往往是观众完成上一区域的参观后、开始下一区域的参观前,起到休息过渡、承上启下作用的空间。河南博物院在策划丝绸之路沿线六省区精品文物展时,将过渡空间的墙面设计为播放背景墙,用以放映与展览相关的专题多媒体资源,观众在展区之间这一承上启下的区域驻足,休息的同时又再一次对展览主题加深了印象。

四、结语

观众是博物馆的最终服务对象,博物馆只有对观众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教育需求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最优化的发挥博物馆职能。

参考文献:

[1]刘婉珍.《博物馆观众研究》.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

[2]张誉腾.《博物馆大势观察》.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13.[3]亚伯拉罕•马洛斯.《动机与人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孙淼.《中国艺术博物馆空间形态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5]庄元.《博物馆暂时的情节设计》.数位时尚,2010.10

数字展厅设计与策划篇2

关键词:规划展览馆;设计;施工;云阳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

“缩城市尺寸之间,展前景宏图灿烂”。规划展览馆以城市规划和建设为核心,是承载着城市演变历史的物质容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71个城市(4个直辖市,65个省会和大中型城市,2个特区城市),已建成规划展览馆50多个,另外各地陆续掀起建设高潮[1]。

作为新兴事物的规划展览馆,目前各地呈现“百花齐放”格局。云阳县规划展览馆(以下简称云阳馆)自开工建成以来,深受领导和社会各界好评。本文以云阳馆建设为例,就展馆设计定位原则和施工环节注意事项,抽取各展馆工程建设共性部分,供业内同仁探讨参考。

二、流程及原则

规划展览馆作为项目所在地的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一般经过选址、可研报告撰写、发改委立项、布展设计、方案评审、招投标、施工、验收、培训和运行维护等阶段。工程时间跨度较大,并且涉及相关单位繁多,一般来说可分为业主、财政审计、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五类,另外招投标过程有可能涉及招投标中心,招投标等。在布展设计阶段,规划展览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定位原则

展示窗口。全面、集中地介绍城市发展历史,反映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历程,宣传规划建设成果和未来发展构想,展示城市形象[2]。

交流平台。招商引资平台,招待来宾客厅,旅游观光的“景点”、县情教育的“基地”。

参与渠道。市民参与规划决策和规划新成果征询意见场所。

(二)内容原则

内容选择。以时间序为经,主要包括历史、现在、未来三部分,其中以现在为主,兼顾过去和未来;以空间序为纬,主要对应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等;以主题及特色为支点,突出各展馆共性和特色。

内容排列。以线性序列为主,非线性序列为辅进行排列,线性序列包括时间、因果、层级等因素,而非线性序列不具备严格逻辑关系,以并行关系存在各分块布局之中。

内容展示。以亲民、互动为目的,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参与性,体现沉浸感等。

三、设计布局

(一)项目概况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三峡库区腹心,“一脉青山汇两江”山水城市空间格局,两江广场位置独特,是整个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之上的“点睛之笔”。云阳馆位于云阳县两江广场文体中心二楼,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展馆以云阳城市建设发展变迁为主线,反映云阳过去的城市变迁、现在的建设成就和未来的规划愿景,展现“江上风清,天下云阳”的城市风采与发展空间,集“知识性、科技性、专业性、互动性”为一体[3]。

(二)总体布局

云阳馆依照展示主题分为城市序厅、历史厅、主体模型互动区、总体规划厅、重点规划厅、乡镇规划厅、建设成就厅、环幕影院、临展公示区和办公区(如图1)。

整个展馆的展示分区按展示主题演变顺序依次排列,城市序厅、主模型互动区与环幕影院是整个展馆布展节奏的关键节点。城市序厅为参观者带来对城市的第一感受,主模型互动区全面展示云阳城市发展成就与未来发展的雄心与魄力,环幕影院以高科技的数字化虚拟手段展现城市未来的风貌与发展空间,极具视听冲击力的影视效果把参观者带到一个观展的高潮。

图1展厅总体布局图图2展厅分区图

(三)专项设计

云阳馆从功能分区上遵循“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空间布局重点侧重于城市序厅、主模型、环幕影院,观展动线打破“昨天、今天、明天”的常规时序,兼顾遍历参观与重点参观的需求。

展馆以城市发展进程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城市序厅、城市历史、城市规划、重点规划、乡镇规划、建设成就、环幕影院等区域,发现和领悟云阳独特的城市文化内涵。

步入展馆,宽敞明亮的序厅以“全景画卷”展示了一个城市包容万相的博怀,诠释着城市的内涵与魅力。

历史厅中的古朴卷轴造型设计尽显云阳的历史底蕴,多媒体互动视频、电子书等新颖的展示手法配合墙面图片渐进地展示城市变迁之路,浓缩回顾云阳建城230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凸显“古巴渝之城”、“古盐城”厚重的文化底蕴。

穿过历史厅,位于展馆中心的大屏幕城市模型互动中心映入眼帘,模型面积约为144平方米,以云阳“一城四区”的长江片区、小江片区、人和片区、盘石片区为基础,重点刻画交通干道、城市广场、张飞庙旅游风景区、人和工业园区等内容,长江和彭溪河流域采用动感水工艺精心制作。

模型整体采用下沉式设计,周边围栏成曲线马道,以保证人流畅通和模型最大化原则布置。顶部特效灯光配合模型组团的介绍进行变化,背景墙面设置的高清大屏幕演示系统同步播放该组团的相关视频,与环绕立体音响达到声光电的完美融合,为观者带来高度的沉浸感与强烈的视听冲击。

进入云阳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厅,高清电视屏播放的云阳城市规划宣传片,墙面一幅幅规划图片,为参观者全面展示了云阳在工业、农业、旅游业、重点区域、重点乡镇等方面的发展思路。

在重点规划厅,云阳新区发展的未来美景通过静态的图文、互动模型完整地展现出来。

建设成就厅中的高清电视屏以多媒体手段与传统展示手法相结合,亦静亦动地展现了云阳在宜居城市各方面的建设成就,将三峡移民为城市造就的高速发展呈现在来宾面前。

270度环幕数字影院为展馆的点睛之笔,精心制作的城市未来数字影片,以极具震撼的视听效果引领观众步入未来的魅力云阳。使参观者带着对一座城的感悟与美好未来的憧憬结束云阳馆之旅。

智能化弱电部分包括中央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展馆各区域信息化项目设备进行集中控制、达到整个系统自动运行,按照编制程序自动进行,实现一键开馆、一键闭馆;集中监视,结合内部对讲系统,遥相呼应、统一调动,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效益。

四、施工事项

(一)专业分组

展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程序多、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要确保工艺严肃性、技术可靠性、造价合理性,必须确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并对每个程序提出明确的规范管理要求。首先从施工分组上来讲,按专业分组,可分为装修实施、平面布展、多媒体信息、智能化弱电、其它专业分包等(如图3),并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紧密配合,协调一致。

图3施工班组分配

(二)施工过程

为保障展馆施工有序进行,并为后期验收结算奠定过程文档,应该制定工作流程,并制定现场管理规范,主要包括如下[4]:

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勘查现场、召开项目启动会,内部技术交底、分项深化设计、施工计划编制、施工作业面布置等,另外需篆刻项目施工章,办理开工报告和施工许可证,安排现场食宿等工作。

施工过程管理,主要包括材料计划,进度安排,工序衔接、变更签证、隐蔽工程现场验收、设备调试、材料交付,及施工配合制度,如项目例会制度、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项目日志周报制度、库房管理制度、变更及材料手续管理、重大事项会议纪要制度、进度款申报制度等。

施工结束,主要包括项目试运行、系统培训、竣工资料编制和存档、项目审计结算等。

(三)注意事项

针对各个展馆分项,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部分引起重视,以更好地保障最终产品与设计效果一致。

1、“空高”限制。由于展馆内部分多媒体设备必须采用吊装方式,如空高受限则不能实现或效果无法保障。本文所指空高为净空高度,即排除消防和空调安装所造成的影响。

2、施工入场前提。工程施工进场,必须保证“四通”,即(1)水通:现场供水要满足生活、施工及消防需要;(2)电通:现场供电的电压及功率要满足现场生活及施工需要,并要了解当地供电正常情况,必要时须准备发电机组;(3)路通:现场道路力争能使运输材料汽车直接到达门口;(4)高层垂直运输通:高层建筑装修要有运输材料通道,尽量争取能使用电梯。(5)其它,尽量完成场馆土建(含消防、暖通)工作,否则后期易引起交叉施工,一方面造成施工双方互相推诿,另一方面会造成工期延误。

3、沙盘模型、多媒体硬件设备、灯光设计。沙盘模型表达主题为地形特征和突出城市建筑,因此一般需做局部变形艺术处理,而且高度比例尺一般大于基本地形比例尺,另外,观光马道的支架和栏杆焊接应提前完成,否则极易引发火灾;多媒体硬件应根据程序需求进行规划,尤其是显卡配置和硬件CpU,保证流畅性和体验感;灯光设计中包括电脑摇头灯、激光灯、LoGo灯等,要根据设计需求在保证效果的情况下尽量精简使用,避免出现浪费,同时增加后期维护费用。

图4展厅实景1图4展厅实景2

五、结语

展馆建设过程中“设计是灵魂,施工管理控制是基础,人员管理和材料工艺是保障”。展馆建设完成后,仍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维护更新机制,充分考虑水、电、物业管理,内容更新和设备维修更换,接待宣传等工作,动态优化和组织临展内容讨论,搭建实时有效展示交流平台,共同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国梁.市规划展览馆展示艺术设计探析——以岳阳城市规划展览馆设计实践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2009.10.01.

[2]汤海孺、顾倩.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策划研究——以杭州为例[J].2009.25(05).10-16.

[3]重庆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云阳规划展览馆布展工程投标书(技术)[Z].2010.

数字展厅设计与策划篇3

   1山西科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任何一个开发项目、建设工程或研究课题,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电子政务的实质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技术来改造更适合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建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形态——电子政府。正确的目标一定是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的。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且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分析和需求分析。包括(1)对科技厅职能、结构、工作内容等的分析;(2)运行机制的分析;(3)科技数据与政府信息分析;(4)用户需求分析。

   1.1政务目标

   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主要问题是“政务”,而非“电子”。因此,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首先是政务目标,也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建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形态——电子政府。科技电子政务系统的政务目标可以归纳为:

   (1)实现办公自动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实现政府机构内部办公和业务的协同工作,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效率与效能。

   (2)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决策方法相结合,强化自身的管理模式,实现科学高效的公共管理,提高决策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增强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3)通过网络技术,改善与社会和民众的沟通渠道,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服务,提高政府行为的公开化、透明化、公众化程度。

   (4)通过电子政务,促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间协同工作。

   1.2系统建设目标

   根据政务目标,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围绕政府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和部门与公众之间这三条主线而展开。系统建设目标主要包括:

   (1)通过科技厅内网建设,逐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这是电子政务的基础。

   (2)构建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开发科技厅门户网站。

   (3)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

   1.3山西科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任务

   科技电子政务的目标决定了系统建设的任务。主要包括:

   (1)电子政务的研讨;

   (2)网络建设;

   (3)科技业务的全面梳理、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

   (4)建立基于电子政务的科技政务法规制度体系;

   (5)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6)信息资源开发与科技数据库体系建设;

   (7)政府办公和科技业务系统的开发;

   (8)山西省科技厅门户网站建设和网上应用系统的开发;

   (9)建立和逐步完善科技电子政务实施、运行维护和管理保障体系;

   (10)政府专网建设。

   2山西科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实施

   科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建设与开发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周密的组织,加强项目的需求管理、计划与跟踪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风险和战略管理与控制等,有效合理利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加强团队建设,注重技术研究。重视开发环境的建设与开发工具的有效使用,使系统建设与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2.1领导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电子政务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西省科技厅党组对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建设初期,专门组织厅党组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科技厅召开动员大会,成立了电子政务建设领导组,科技厅领导担任组长,各业务处处长为领导组成员。领导组负责研究和协调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办公室由厅办公室牵头,负责审定电子政务的整体规划,审议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具体组织,协调电子政务业务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的协同工作。同时,成立电子政务业务组和项目开发组,具体负责研究与制订科技电子政务指标体系,规划业务流程,进行需求总体规划。

   2.2电子政务技术研发体系

   山西省科技厅信息中心(原山西省网络管理中心)作为项目技术开发单位,为了保证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实现,以及技术路线的贯彻执行和系统开发工作的有效实施,建立了电子政务技术研发体系。

   (1)项目研发组织体系:成立总体设计组、技术开发组、工具与环境支撑组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支撑组。在总体设计组的指导下,各技术组负责软件设计、程序开发、系统运行与维护支撑环境平台的构建、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的选型、系统软件的选型、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设计等技术工作。

   (2)系统的开发方法:对于山西科技电子政务系统这样复杂的大系统,项目组应用系统进化论的思想,在总体上采用原型法和迭代法相结合的开发方法,局部辅以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开发,以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和对发展进化的适应性。在局部上,在小的周期内,尽可能采用生命周期法,以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系统开发进度的可控性。在软件开发上采用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以提高系统的复用程度和系统组配的灵活性与开发效率。

   2.3山西科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步骤

   山西科技电子政务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从总体上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由于系统开发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建设的各阶段又不可能完全线性进行,开发的各项内容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按计划分步骤进行,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交叉。但要从总体上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证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分十个阶段。

   (1)系统规划阶段:制定各阶段具体目标和任务。

   (2)总体设计阶段:系统的体系架构设计、系统的逻辑功能设计、系统的结构设计、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与集成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

   (3)网络体系建设和安全体系建设。

   (4)信息系统建设阶段:主要解决科技厅内部信息传递、资源共享和提高办公效率问题。

   (5)业务系统建设阶段。

   (6)科技厅门户网站系统建设。

   (7)政府间网络信息系统建设阶段:包括纵向与科技部、地市县科技局联系和横向与省委省政府、各委办厅局联系。

   (8)系统集成。

   (9)系统的试运行。

   (10)系统的进化与发展。

   3山西科技电子政务系统的构建与开发

   通过对科技厅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科技业务的分析研究,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系统规划和建设开发的总体设计方案,科技厅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全面展开。

   3.1科技厅大楼的综合布线

   网络综合布线是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网络建设的基础,考虑将来技术的发展,实现高质量的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和图像通信。系统坚持实用性、灵活性、模块化、可扩充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参照ieee802标准和eia/tia568标准,垂直干线系统采用千兆多模光纤,水平干线系统线缆采用超五类双绞线,系统布线将内网和外网物理分离,每一个办公室数据接口都留有扩展。

   3.2网络设备的部署

   科技厅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在设备的选型上首选国内产品。网络设备采用华为产品,内外网的服务器和中心交换机部署在中心计算机房,汇聚交换机为千兆交换,通过垂直主干线与各楼层交换机相连,楼层交换机提供100兆以太网端口,外网的服务器集群与DmZ交换机、汇聚交换机相连接,通过防火墙经路由器接入互联网。目前科技厅外网出口带宽100兆。

   3.3系统开发与运行平台的构建

   科技厅电子政务系统运行模式上采用B/S结构模式,选择了SUn公司的J2ee为科技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平台,表现层采用基于mVC设计模式的Struts框架,将tiles作为应用系统页面布局的框架,业务层采用Spring框架,持久层采用Hibernate实现架构。

   3.4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数字展厅设计与策划篇4

蒋明红(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公务员局局长):“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必须坚持群众的观点、必须坚持创新的观点。要做好研讨会成果的归集、整理、分析,要将部分成果转化为新的措施、方案,新的政策条文。有关的工作建议及实施方案、推进办法等将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分门别类进行处理;对近期可以做的要推进实施;对一些条件还不具备的,可以创造条件后再做;还有的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后提出新对策。

沈德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要认真办文办事办会,做好信息工作;实施好十二五规划,让项目落地,做大做强部门预算;制定劳动收入标准,缩小收入差距;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抓好仲裁院建设,抓好“两网”化建设;共同配合做好信访工作,形成信访工作的大格局,全厅都来理解、关心、支持信访工作;完成党建工作“规定动作”,开展有特色的活动;对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做到“全覆盖”;主动服务机关、提高服务质量。

于祖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要进一步研究重点问题,做好就业工作,主要包括:县(区)就业经费的落实问题;面向全体劳动者技能提升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问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后,如何激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做好服务工作问题;如何发挥失业保险防失业、促就业的功能问题;构建高端引领、校企合作、贴近企业的技工教学模式问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保证机制问题。建议为基层就业机构配备公务用车,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服务能力。

雷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广西社会保险工作要在制度顶层设计、政策完善、历史遗留问题的根本解决、制度改革、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大力度,争取有新突破。需重点解决的认识问题:以人为本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原则;政策制度是社会保障事业的生命线,不断完善政策制度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社会保障工作必须支持经济的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公平公正的政策制度是社会保障工作顺利推进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

刘建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切入点就是要着眼于与过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要从怎样破解难题来谈。比如:行政审批需要做好制度上的设计;人才工作协调很重要,要不断加强创新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做好服务工作,人才小高地要引入退出机制;事业单位改革,社会保险问题要提到议事日程;工资工作要理顺体制,做好差距调查工作;要做好“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精髓的人社文化宣传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研究要更好地与政策研究结合起来,与中心工作结合在一起。

王忠平(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兼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大家在研讨会上从不同的角度、高度找问题、想对策,共享调研成果,内容丰富,很受启发和鼓舞,形成比学赶超的好氛围。改革到了深水区,步入攻坚阶段,只有解放思想打破习惯性思维,才能有新突破,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找准服务切入点、完善服务措施是解放思想要解决的问题。要建立“网上社保局”。以“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做好工作,实现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跨越发展。

兰利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纪检组组长):基金监督要从创新制度、机制、手段入手,研究制定解决突出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制度,以[制度机制科技]

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全方位监管基金运行的过程,确保基金安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执行层,要把顶层设计的制度具体化、实用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约束力,减少执行制度的自由裁量空间,保证制度的顺畅执行,要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党风廉政建设机制。

乐永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主任):重点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开拓进取,争创一流;强化服务,增强主动性。加强创新性谋划工作。

孙永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加大对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工作;深入研究行政争议处理工作;提高行政审批和扩权强县工作成效。

黄祖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规划财务处处长):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实际出发,抓重点、难点、热点,出亮点,继续在规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和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上有新突破。有三点体会:一是以“十二五”两个专项规划为抓手,确保“十二五”规划真正落到实处,加快推进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为契机,未雨绸缪,加快广西乡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步伐。三是以做大做强年度部门预算为突破口,保障“二大领域”、“六大板块”工作持续有序的资金发展需要。

数字展厅设计与策划篇5

关键词9202工程gis

随着政府信息化的发展,为政府管理和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也随之不断发展,政府gis正是众多信息系统之一。在我国,政府gis的建设始于90年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务院综合国情地理信息系统"(简称9202工程)。9202工程是将国土资源信息作为载体,直观形象反映各种社会信息,为政府各级领导在办公活动中提供决策服务。

1、概述

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输入、存储、编辑、查询、分析、显示和输出地理图形及其属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融地理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及各类应用对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其最大特点在于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与反映地理位置的图形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可根据用户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把结果交有关领导和部门作为决策的参考。

为了使国家基础gis的丰富数据用于国家领导的宏观分析决策,1992年2月,国家测绘局和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联合研建了服务于国务院和省政府领导的9202工程。该工程是国务院"全国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建立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中的攻关任务之一。该工程的建设和应用,不仅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领导提供一个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科学决策工具,而且有助于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入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在我国,名为"国务院综合国情地理信息系统"的部级9202工程已在总理办公室和国办秘书局投入使用,省级9202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综合区情gis,上海市人民政府综合gis,福建省综合省情gis,吉林省综合省情gis,河南省综合省情gis,深圳市土地管理gis,广州市电子政府等,这些相继建成的省级政府gis,为地方政府领导机关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在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政府象美国白宫、日本东京市政府和英国首相府等早在80年代中期就建立了基于gis的高层宏观决策系统,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服务。

2、广西9202工程建设

广西9202工程即广西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是广西人民政府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空间型信息系统,也是"国务院综合国情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分系统。该系统的建设不仅能为政府领导进行宏观分析决策提供多要素、多层次、多时态的空间型信息,同时还能提供科学的分析、预测、规划和决策等技术手段,使政府行政管理决策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目前,该系统已建成多个专题,其成果已经安装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信息中心和自治区党委信息中心,得到区领导的好评,在广西政府领导的宏观分析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1、广西9202工程内容

广西9202工程采用多尺度的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卫星遥感影象以及复合产品等基础空间数据和专题属性数据,以图、文、声、像多媒体形式表现各专题内容,已建成的有十个专题:

广西概况专题:从自治区行政区域、综合概况、综合统计、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建设环保、财政金融9个方面宏观反映广西基本概况。

广西电子地图:为我区开展的西部大开发项目提供基础测绘的地理数据。专题实现广西政区->县、市级电子地图和相关文档、图片资料浏览和地理数据的查询,并为领导指导西部大开发工作提供辅助决策的依据。

广西旅游专题:将广西的旅游资源分成桂林游览区、民族风情区、滨海游览区、南宁游览区、桂东南游览区5个旅游区,详细介绍各区景点。

广西扶贫专题:通过广西贫困概况、具体贫困县状况、扶贫计划、扶贫落实情况、扶贫措施、扶贫法规、扶贫方案7个方面反映广西贫困及扶贫情况。

广西沿海滩涂综合开发与环保专题:内容包括区位优势、海洋自然资源、海洋成就、海洋产业信息、海洋法律法规、环境保护、蓝色的发展7大项。共同制作的单位有区海洋局、区环保局。

广西改革开放20年统计专题:包含广西改革开放20年来在工业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财政金融、交通邮电、经济贸易、旅游业、科教文卫等方面的综合统计信息。

广西防汛减灾信息系统:利用多尺度的基础空间数据建立dlg、dem数据库,加载水利、气象信息,实现洪淹预测、统计分析等功能,达到辅助决策作用。

广西石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还竹专题:发挥测绘的技术优势,为政府提供广西石山地区的状况和坡耕地的面积、分布,以及与退耕还林相关的信息,作为政府科学决策的依据。

广西珠江流域防护林工程专题:该项工程对改善我区生态环境和保障全区经济稳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描述珠江流域六大功能区的基本情况和珠江流域防护林六个骨干工程分布情况、建设规模以及广西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的政策、措施、具体方案、执行情况,突出反映在西部大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广西重点城市环境保护和建设专题:根据政府提出的广西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做好生态文章的要求,专题以广西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重点突出几个重点城市(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北海市)的环保和建设问题。

以上专题只是广西9202工程的一部分,随着政府不断提出的要求,还要制作所需专题,努力为政府领导做好服务。

2.2、广西9202工程数据结构

2.2.1基础空间数据

世界1:2200万全图,作为世界基础空间数据。

全国1:400万全图,作为反映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及其区位的基础数据。

广西(全区)1:100万数字线划图,作为表达广西各类型地理要素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广西(全区)1:25万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及复合产品,作为表达各专题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广西(部分)1:1万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及复合产品,作为表达特定专题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2.2.2专题属性数据

数据由专题的文档说明、统计分析、图片、动画、录音、图形、录像等多媒体数据构成。资料主要来源于相关部门及其出版物,经过分析整理,按各专题要求的多媒体形式表达。

2.2.3组织表现形式

除了个别专题(如广西防汛减灾信息系统,它需要近海量基础空间数据支撑,专业软件可提高查询速度)需要专业gis软件表现之外,其他绝大多数专题都采用webgis软件表现,前台是为大众普遍使用的浏览器,不需经过学习培训,即可操作。

2.3、广西9202工程技术特点

9202工程应用的技术随着it技术发展及使用者的要求在不断更新进步。初期应用了由国家测绘局与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联合研建的geowindows-地学之窗3.0单机版、4.0client/server版,其较强的专业性使基础空间数据的应用较为顺利。

经过政府部门应用一段时间后,反馈意见是操作较为复杂,不便应用。为方便领导使用,我们决定彻底改版,以此为出发点,全部(除个别专题)采用基于browser/server的网络架构,结合3s技术和webgis技术建设各专题,应用的软件有esri公司的internet开发工具arcims、arc/info;macromedia公司的网站制作工具等,用户在前台不用安装任何软件,通过web浏览器即可浏览查询。

2.4、广西9202工程应用情况

9202工程是一个不断延伸的系统工程,其专题根据需要而设计。由于各专题相对独立,采用边建设边应用边宣传的方式。

建设:要紧紧扣住政府的需求,先易后难,由浅入深,逐步建设。

应用:专题制作完成后,交给政府部门应用,应用时发现不足,再进一步完善。

宣传:9202工程是系统工程,它的建设由中央到地方,纵向很深,目前只是建设到省级,地区、县市级还没有普及到,同时系统建设也需要各行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所以宣传演示必不可少。广西9202工程在建设应用时特别注意了这一点,先后多次在政府会议上做了演示:95年在区政府办公自动化会议暨94年政务信息工作会议表彰会上给代表们作了演示,区政府袁正中副主席在百忙中抽时间观看了演示;97年为部分地厅级领导进行了专场演示;98年国家测绘局专家组会同广西测绘局共同向自治区政府、自治区政协领导及自治区防汛办、气象局、计委、经贸委、财政厅领导作汇报演示;98年底就广西沿海开发利用情况,向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邹玉川汇报演示,此外,还为各级领导各行业专家演示几十场,造成良好的社会影响。

3、9202工程展望

数字展厅设计与策划篇6

小户型设计的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就户型设计而言,小户型的类似功能区应尽量合并、重叠。如厨房和餐厅的部分区域的共用,走餐厅厨房一体化的路线,或餐厅和客厅的功能分时置换等,在需要进餐时通过桌椅等家具来限定功能空间,而不是用生硬的隔墙来划分空间,这样既能适应小户型住户居住功能。平面形式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每一层的户数在减少,尤其是小高层和高层住宅。以前多为平均一梯8户甚至10多户,现在减少平均一梯4-6户,最少一梯1-3户。密集的户型在往后房产业发展中将不怎么会受欢迎。平面形式增多,以前那种简单的十字形也在变化。

“井”字、“米”字已经很少使用,“蝶”形、“品”字型以及单排式、错层式涌现出来。现在较多采用的是“品”字型(或“工”字形)结构和蝶式设计。这种形式的最大优点在于采光通风良好,户与户之间无遮挡,住户观景效果良好。将某些功能分区合并或连接,不做明确限定,如将起居室与餐厅合并,把厨房设计成开敞或半开敞的形式等。减少固定构件,用可活动的轻质材料构件分隔不同的功能区域,减少固定的墙体,使得室内空间流动开敞而不闭塞,同时也使得户型可以根据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空间形态、位置和尺寸,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价值。

日本对小面积户型住宅的研究非常到位,这是他们可以贯彻小户型住宅政策的首要前提。比如我国的卧室、客厅与餐厅区分明确,而在日本的客厅可以作为餐厅,而且他们的墙面是活动的,甚至在客人较多的情况下将卧室融入到客厅中来。再比如日本房子的地板全是双层的,所有的管线设计在两个夹层中,也就意味着房间不管怎么间隔设计,插头、水管等都不受分隔的影响。日本的住宅产业化程度较高,高科技的配套设施齐全,家具、五金件等设计合理,使得空间可以多变以充分利用。

功能分区归纳起来讲,动静分区、干湿分区、公私(公用区和私密区)分区应是使用功能合理的基本原则。户型大小与产品形态有着很大的关联。而一般住宅户型面积的分配如下:厅(起居室):20-45;主卧室:15-25;次卧室:15;次卧室:8-12;保姆间:4-6;卫生间:4-10;厨房:8-12;洗衣机间:4(附污水盆);储藏室:6;阳台:4-12;生活阳台:4-6;走入式储藏室:6。

小户型设计并重采光和通风

在小户型住宅设计中,应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争取较好的朝向和通风环境。住宅主要房间都应做到直接采光。起居室、卧室应力争1到2间南向。特别是起居室要有一定的开窗面积,否则光线昏暗,不便使用。

平面设计中应着重考虑自然对流通风,有效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当然,这里面必然会有一些技术难点。比如南方和北方的差别:南方住宅的保温层较薄,所以墙比较薄,而北方则相反,所以它们之间的使用面积就差好多。如何保持不同区域的政策贯彻,从技术上来解决需要花一定的功夫。面积适当的客厅,满足会客、团聚、视听、休闲的公共性活动功能。厅内要有良好的光照、通风和视野。厅内不要有太多的洞口和门,以方便家具的摆设和隐私的保护。厨房最好靠近门口,以利购买菜蔬与处理垃圾,避免污染。厨房和餐厅最好相邻,以便用餐和撤除餐具。卫生间与卧室要相近,便于夜间使用,不然老人儿童使用均不便。

厨房、卫生间是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间的活动时间长、内容多。其设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住户的生活水平和现代文明居住程度。在中小套型设计中厨房位置应力求接近入户门,便于食品、蔬菜及垃圾的进出,与家务阳台和餐厅应力求联系方便,减少对其它房间的干扰。卫生间可将洗漱与浴室分开,以减少干扰,也有利于洗衣机、热水器的布置。对于中小套型住宅,不必设置两个卫生间,位置得当,也能较好地满足使用要求,节省的面积可留给起居室,以便提高面积的利用率。

还有一点就是进深的问题,这是中小套型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一方面,从节地方面来说,住宅的进深越大是越节地的;而另一方面,总的建筑面积较小,如果进深加大的话面宽就较小,这从市场角度来说是不太受欢迎的。而且如果采用分段式设计,南北各一个卧室,则中间就容易出现黑厅。南方的户型大多是小进深,所以在推广上将较北方容易一些。

数字展厅设计与策划篇7

一是建设规模。数字城市影院建设改造,首先,必须考虑当地经济指数、城区居民人口数,这是硬件,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其次,应考虑在城区繁华地段或商务圈选择院址。这些地方人口流动性大,消费能力强,信息发达,容易形成消费集群。第三,必须考虑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要有前瞻性,新建或改造的数字影院要能照顾到未来若干年的居民观影需求。基于这些因素,对数字影院的建设和改造,要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通盘考虑,征求多方意见,不能盲目上马,更不能将其视作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二是资金来源。资金来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数字影院建设改造的“瓶颈”。没有资金,数字影院的建设改造就是一句空话。以改造一座大小五厅共约800座的影院为例,除了设备投资之外,装修、座椅、空调及其它硬件设施费就要400-500万元。如果新建一座影院,土地成本、建筑成本更高。因此,资金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是数字影院建设改造能否成功的关键。解决资金问题,可考虑引入股份制的方式。一是由公司员工入股,既解决部分资金来源,又解决员工日后的收入、生计等问题;二是单位投资,由电影公司以资金、场地等形式入股投资;三是寻求合作伙伴,引进社会资金,进行合作投资,合作运营。

三是运营模式。由于县级数字影院面向的是中小城市的居民,相对大城市来说,其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消费能力有限,不可能像大城市一样以高票价拉动票房。因此,县级城市数字影院首先应该在票价上与大城市院线的票价有所区别,这样才能让普通民众看得起电影。此外,影院的经营策略要灵活多样,努力拓展运营空间,比如开发食品、小礼品、情侣包厢、Vip厅改造等个性化服务项目,或者建立电影超市,形成“吃、看、购、娱”一条龙的消费体系,以拉动消费,开辟多元化收入。还可以与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合作,组织媒体看片会、专家评片会等形式,扩大影响,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走进影院。

四是政府角色。电影事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文化市场、丰富百姓生活、满足百姓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级电影公司人员多、包袱重,并且担负着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塈民生工程的电影放映任务,具有公益性质。因此,地方政府在数字影院建设改造方面,更应该主动作为,不仅要关心支持数字影院建设改造,更要从政策上积极扶持,要像建设公园、绿地、健身场所等城市公共事业一样,大力扶持数字影院建设改造。具体地说,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一是用地,要根据([2010]第9号)文件精神,把数字影院建设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合理规划布局,进行区别对待,给予最优惠的用地政策。二是税费,要像招商引资一样关心和支持数字影院建设改造,减免建筑规费,在影院建设改造初期,对影院的所得税、营业税等给予减征或免征,待步入正轨后再视情况进行调整。三是用水用电,可考虑在商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降低影院运行成本、减轻负担。

数字展厅设计与策划篇8

关键词:林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辽宁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085-03

1引言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信息化方针政策。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五化并举”、“两化融合”的信息化战略,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指明了方向。林业信息化发展缓慢,与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越来越不适应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急需加快发展。因此,如何以信息化带动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现代林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家林业系统已确立了通过林业现代化,推进现代林业的目标。启动“金林工程”,赋予林业信息化应有的地位。按照国家林业局的总体部署和《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的要求,以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林业信息化建设示范省为载体,推进辽宁省林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注入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逐步开创林业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2辽宁省林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辽宁省林业信息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集体林产权改革为契机,以信息化为手段,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顶层设计,分工负责,深入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辽宁省林业信息化建设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先后经历了2002年以前的以基础建设为重点,没有专门机构,各自为政建设,没有软件支撑,局域网间不能互联,以单机应用为特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起步阶段;2002~2005年的辽宁省林业厅成立厅信息中心、基层单机版软件、省厅网络版办公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各市开展了局域网建设的初步应用阶段;2006年以后的资源整合,数字林业建设总体规划,建设省、市、县三级林业专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省、市、县三级大型应用软件开发和推广使用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辽宁省林业厅林业各级部门不断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强化业务系统应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了四个转变。

2.1基础设施建设由信息孤岛建设向省、市、县三级信息化快速通道建设的转变

辽宁省、市、县三级林业专网建设全面完成,网内已注册单位387个,注册用户8000余人。为林业系统提供了一条集音频、视频、数据传输为一体的通讯及信息交换的综合业务网络平台,建设了以省厅中心机房为主的省、市、县三级机房,以省厅防灾、控灾指挥为中心为主的省、市、县三级防灾控灾指挥体系;完成了公共基础数据库,林业基础数据库,林业专题数据库和林业综合数据库建设;建设了以基础组件、中间件为主的辽宁“数字林业”核心平台,实现了单点登录,数据共享,数据交换。为林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2.2各类业务应用软件由单机版向网络版广泛应用的转变

辽宁省已经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森林资源网上浏览、全省森林资源年度变档、三维立体显示、网上公文流转、档案的网络化管理、网上审批办证、造林作业设计、火灾监控辅助决策指挥、视频会议等14个应用系统在全省的推广使用。全省协同办公自动化实施半年来省、市、县三级网上行文近万份,档案管理系统录入各种文档13万余份,网上审批系统在10个县完成采伐证、运输证、林权证办理4万多份。全省27项林业行政审批已有14项实现网上办理。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在大型规划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作用。森林防火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全天候监控和一体指挥。综合营造林系统解决了“林子造在哪里”的问题。这些软件投入使用节约了大量的行政成本,林业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2.3林业服务由政府行为模式化向公众百姓服务化的转变

辽宁省林业厅高度重视门户网站建设,2003年建站以来,经过二次较大规模改版,目前已形成了由一个主站100多个子站组成的辽宁林业省、市、县门户网站群。把提供公共服务作为网站群建设的基本出发点。设定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办事机构、政策法规、林业动态新闻等栏目,开设了辽宁林改、生态建设、退耕还林、森林防火、林业科技等专栏。建立了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和林业产业信息交流平台。积极推动网上办公,提供网上表格下载、政策法规查询、厅长信箱等70多个栏目。通过网络这个抓手,架起一座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4林业信息化建设由各自为政向统一管理体系的转变

辽宁省林业厅于2002年成立厅信息中心,2006年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各市、县也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2009年9月份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首次将林业信息化建设内容纳入《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林业发展的意见》11项主要任务中。已连续三年把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纳入对各市林业局、厅直各单位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成立了督查组,建立了通报制度。下发了《关于正式启动全省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通知》、《辽宁省林业厅门户网站管理办法》、《辽宁省创建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示范省实施方案》等12个指导性文件。信息化管理体系日臻完善,信息化保障能力逐步加强。

3辽宁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在实施了辽宁“数字林业”之后,根据形势发展,辽宁林业信息化建设已提到重要日程。应该在省信息化建设统一指导、统一规划及组织实施下,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科技、教育等各个部门的各个环节,应用信息技术,与林业业务、科学技术有机融合,创建林业发展新模式,以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虚拟化等方式,生产分配、完善、使用信息与知识,将信息和知识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辽宁林业发展实现林业现代化。

在近几年的建设中,辽宁林业系统以电子政务为龙头,森林资源信息管理为重点,并选择了一些市、县作为试点,推进信息化建设,积累了许多经验,应该不失时机地全方位推进林业信息化发展。

3.1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整体推进

林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体化系统工程,讲求内外衔接、上下贯通、左右逢源、规范发展、绝不是局部开花,满足于简单的模拟手工的信息化实现。按照规划,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建成省、市、县、乡四级立体林业网络并保障安全通畅的数字化网络环境。以重点业务需求和林业现有的数据中心为切入点,建立面向应用和服务的多元化林业应用系统服务体系。为林业建设提供一个更广泛、更形象化的信息处理环境及支撑系统,推动林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信息化进程,为林业和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保障辽宁省林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对林业各业务的精准管理。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林业部门必须树立全局意识,上下左右形成合力。在本级林业内部,应牢固树立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立起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相互理解、密切合作的工作机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做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和技术一体化。在各级林业部门之间,应进一步密切协作、及时沟通,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林业信息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3.2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要重视信息安全建设

随着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林业网络承载的应用内容将逐渐增加,如何保障林业网络的畅通、安全运行,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要加快建立全省系统和数据的异地冗灾备份中心,增强系统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安全建设的统筹规划,统一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防病毒及数据集中存储备份系统,加强全省林业系统整体安全基础防护体系建设,逐步建成省、市、县三级集中监控、分级管理、上下畅通的网络安全监控和管理系统平台。在安全管理上,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干部职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

3.3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要有强有力的机构和队伍及技术保证体系

随着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林业各项业务已纳入计算机网络管理,森林资源统计、造林作业设计、林业政务办公等应用涉及林业业务工作全过程,不仅覆盖辽宁省林业厅内部,也覆盖各级林业基层部门。同时,由于这些系统传输、储存、处理着大量重要的数据,信息安全必须得到保证,其建设、使用和管理,对工作人员无论是政治思想素质,还是专业技术水平,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必须建立与工作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机构建制。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培训班,对在职工作者进行充电,针对网络终端技术空白,更要找时间找机会让操作者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较深层次的知识。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活动,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以进一步壮大和稳定信息机构和队伍,为林业事业和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人力保证。林业信息化是一个用信息技术武装、改造、提升林业生产和管理水平的过程,需要以信息技术与林业相关理论、方法、技术结合,利用林业系统的科研和教学资源,通过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解决信息化中的难题。提高林业工作者的信息素质,是加快林业信息化的重要保证。

数字展厅设计与策划篇9

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提升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和审计管理系统(oa)的规范应用水平,积极推进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建立健全审计管理、审计作业和信息交流三大平台,构建完善基础支撑、安全运行、人才支持、制度保障四大体系,使我市审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审计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信息技术对审计作业、审计管理、审计质量控制、审计决策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审计信息化基础设施

1、根据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的统一规划,继续完善市、县二级非审计专网和审计机关门户网站建设。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完成市、县二级审计专网向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迁移工作,实现审计署、省、市、县四级审计专网的互联互通。

2、建设全市视频会商系统。根据开展远程审计业务会商和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建设完成覆盖市、县二级审计机关集指挥调度、会议协商和培训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视频会商应用系统。

3、利用审计专网上的即时通讯软件(RtX),建立覆盖全市审计人员的即时交流平台,实现文本、数据、语音和视频的即时交流。

(二)继续深化和拓展审计管理系统应用

一是实现公文流转无纸化。从2012年起,市局各科室、各县区审计局的公文除特殊情况外只在网上流转、取消纸质件。市审计局向各县区审计局分发公文只发电子件、取消纸质件。二是各级审计机关要在继续完善oa系统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oa的交互、管理与决策分析等应用,提高审计管理系统对审计工作的组织、指导、控制和管理能力,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逐步建立集审计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审计管理平台,为实现审计工作数字化打下基础。

(三)加强ao系统和oa系统的规范应用

1、全市审计机关要全面实行审计项目“双审核”制,强化对审计项目实施和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控制与管理。市审计局和县区审计局实施的所有审计项目都要用ao开展现场审计,利用oa进行审计管理。严格按照两大系统的使用规范,确保审计作业过程各个环节及相关资料在ao和oa中进行交互,实现审计质量控制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市局各科室要按照《关于印发审计信息化应用规定的通知》规定的打包内容、次数以及上传时间及时交互审计资料。

2、全市审计机关要继续实行审计项目电子资料“审核-复核-审理”制度,全面实现对审计项目审计通知书、实施方案、审计记录与取证、审计报告与审计决定、审计业务质量检查等全过程审计复核与审理质量控制的数字化。

(四)积极探索和开展信息系统审计

以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为目标,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实践,探索信息系统审计方法,由仅审数据向既审数据又审系统转变。全市各级审计机关要逐步创造条件,选择适当的项目实施信息系统审计,为今后信息系统审计的全面铺开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评价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系统的合规性、安全性,避免“假账真审”,降低审计风险,促进被审计单位和国家信息安全。

(五)积极推进联网审计

市、县级审计机关要结合当地实际,确定联网审计对象,落实建设资金和部署方案,按照审计署《联网审计系统规格说明书》的技术要求,构建基于统一数据规划和专业审计数据库的联网审计数据分析平台,逐步开展联网审计系统建设。要积极探索财政、地税、社保、公积金等重要行业的联网审计,加快实现“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审计方式,提高联网审计的数据分析能力,形成具有特色的联网审计作业平台。2012年,市审计局要开展社保联网审计平台建设,濉溪县审计局要完成财政联网审计平台建设。

(六)抓好信息化应用成果的总结和转化工作

认真做好ao应用实例、计算机审计方法、数字化审计案例、信息化文章撰写和征集工作。市局各科室、各县区审计局要抓住重点,选准项目,落实人员,提高质量,做好应用成果的总结,把在项目审计中形成的思路、方法、技巧,通过计算机语言、数字和文字,固化为能被其他审计人员广泛运用于工作实践的审计经验和模型、提炼为计算机审计案例,举一反三,推而广之,推动计算机审计工作的整体发展和深化。同时,鼓励审计人员撰写信息化研讨文章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为完成今年ao应用实例、计算机审计方法、信息化文章征集和撰写工作,市局将根据省厅下达的任务要求,继续对各县、区审计局和市局各科室实行任务分解、指标量化。

(七)强化审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以实施“人才造就工程”为契机,继续抓好人才培养,造就一支能胜任我市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信息化人才队伍。要把人才队伍培养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审计工作的具体实际,根据不同对象、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专题研讨、案例教学、以审代训、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一是继续开展ao、oa应用全员普及培训,以规范ao和oa系统的应用;今年9月份,组织审计人员参加ao认证考试。二是重点抓好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继续选派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署、省厅举办的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班;按照《市审计系统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自学考试实施意见》的要求,组织全市学员开展自学并参加省厅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考试。到年底,全市审计机关取得计算机审计中级合格证的人数达到审计业务人员3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全面推进

审计信息化建设正在迅猛发展,审计机关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全市各级审计机关要切实强化对审计信息化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在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环境下对“失去审计资格”的风险意识,自觉学习,积极实践,尽快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审计信息化工作不仅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工具和手段,而且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要把审计信息化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全员参与,整体推进。我市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省厅的工作部署,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重点抓,办事部门具体办,业务骨干带头做,全体人员齐参与,形成“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统一规划指导,整体稳步发展

根据审计署、省审计厅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相关设计方案,市局将统一规划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区审计机关信息化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市局分管领导、技术支持人员要加强与对口县区审计局的联系,定期调研、指导县区审计局的信息化工作,形成全市审计系统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共同提高的有利局面,促进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协调稳步发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审计机关的“一把手”要统揽信息化建设全局,审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承担起统筹规划信息化工作的具体职责。市计算机审计中心负责全市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业务指导等工作。各县区审计局要明确具体承担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职能部门或工作人员。各县区审计局主要负责人、市局各科室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组织本局、本科室的信息化工作。审计组长负责组织审计组开展计算机审计、ao与oa交互工作。取得计算机审计中级合格证书的审计人员要成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排头兵,担当起全市计算机审计应用技术、方法的研究、总结和推广工作,为全市计算机审计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今年,市局将继续对全年审计信息化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审计局、市局各科室。

(四)定期通报,完善奖励机制

数字展厅设计与策划篇10

项目(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参加单位:

项目(课题)负责人:

起止年限:

通讯地址、邮编:

联系电话、传真:

电子邮箱:

报告编制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编写说明

一、申报云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并进入第二轮专家立项评估的项目,须按此编写提纲和要求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

二、本报告是组织进行立项评估向省科技厅推荐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逐条认真编写。

三、本报告一律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十五份报送到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

四、本报告格式可以自行复制或从云南科技信息网上下载,网址:略。

云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和要求

一、项目概述,简要介绍以下(二)至(七)项的主要内容,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项目所研究的问题对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重大决策的影响和作用(重要性)、适应决策需求的程度(必要性)、解决当前重大决策的迫切程度(紧迫性),以及对所研究问题的基本认识与分析。

三、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概况和已有理论及方法的要点与评价,本项目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四、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的总体框架、内容和必要的专题设置,重点解决的问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五、预期目标,包括预期提交的成果和成果形式,项目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可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近期和远期、有形和无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推广应用的范围和主要决策咨询建议的应用部门。

六、组织措施,包括项目承担单位、参加单位的简要情况,主要研究人员的简要情况(姓名、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工作单位、业务专长、承担过的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取得的成果及获奖情况、发表过的论文和专著、在本研究项目中承担的任务)

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包括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具有的数据、信息、背景材料,取得的有关研究成果,拥有的技术设备条件,以及对实施的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的分析等。

八、经费预算及筹措方案,包括自筹经费、其它部门匹配经费、拟向省科技厅申请资助经费及开支预算。经费开支预算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必需的调研差旅费;2、资料费及翻译费;3、研究资料文印费;4、计算机机时费;5、专家咨询及技术论证费;6、必需的分析化验费和有关试验费;7、必需的会议费;8、直接为研究工作服务的其它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