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十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十篇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6:18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篇1

关键词:高中生;素质教育;科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刘晓芳,女,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教学

一、高中生思维方式存在的缺陷探究

(一)高中生的思维方式的倾向特点分析。

首先,高中生思维方式缺乏主体性。高中生长期在课堂中形成依赖的思维方式,独创性表现不明显,批判意识不强,依赖课本、老师给予的答案,缺乏主动思考,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满足于现成结论,对别人的意见容易相信,盲从。特别是现在混杂于网络文化之中,各种信息对高中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产生影响。

其次,高中生思维方式具有片面性。相当多的高中生不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全面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思路狭窄,不能用科学的视角去分析解决问题,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高中生遇到问题缺乏理智,思想方法上较多片面性和表面性;思维方式单一,很难形成系统的思维程序。高中生思维虽初步形成辩证性,但仍比较片面,看问题大多流于事物的表面,不够全面。不少高中生容易被网络上的思想观念影响,思想偏激,不能辩证的分析问题,易受错误思想的影响。

最后,高中生思维方式呈现无序性。高中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无法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认识事物呈现颠三倒四的混乱现象,即思维方式的无序性。高中生要学习的课程知识很多,知识积累不断增多,但是却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存在无序的混乱状态。身处知识信息时代,高中生接触到的信息除了课堂上传授的之外,也有从网络等课外途径掌握的知识,但是高中生却不懂得有序地处理自身掌握到的知识,思维逻辑也不够清楚,容易混淆学到的各种知识。

(二)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存在原因分析

在高中教育阶段,紧抓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切入点。因为素质教育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首先,学校不重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人们一直认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并不需要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讲授,认为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过程中,就能够自然的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而学校也仅是从最快出成绩的目的出发,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校园文化中都不注重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学校从升学率出发,只要求学生学需要考试的内容,对于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这些隐性的知识只流于形式。实施新课改后,思想政治学科中的《科学思维常识》这门课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到了相关方法,但是绝大多数学校不安排课时学习。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主要阵地的作用已经被忽视。校园文化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而学校对此也只是流于形式。

其次,教师欠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理念。大多数教师仍然是“重知识传授,重智育程度;大量讲授显性知识,重记忆轻分析,重具体轻抽象,重结论轻推理;忽视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严重压抑学生积极性;教师缺乏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对教材的整体感知、整体联想及整体思维的意识”[3]。作为教书育人教师,不具备较高的科学思维素养,不开展科学的思维方式训练。为此,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仅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更严重的是影响了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最后,高中生自身忽视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否得到很好的培养关键在于高中生自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不变的,而方法和方法的应用则是灵活的、活跃的、更富有创造性的,方法的学习比单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高中生没有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机会,不愿意花费任何的时间培养思维方式。在课堂之外,高中生也没有积极参与开发科学思维的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利用这些机会提升。

二、培养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对策研究

(一)学校应大力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学校应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学校应安排学生学习思想政治选修课《科学思维常识》这门课程,让学生学习科学思维方法。此外,在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也要求教师注重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教师以知识传授为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提高高中生科学思维能力中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就十分重要。学校必须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充实现代教育思想。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创设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的氛围,让高中生充分的置身于其中,并得到锻炼。此外,还要注重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这是学生思维方式得到锻炼的重要手段。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篇2

关键词:初中科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初中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科学思维能力简介

科学思维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达到思维最优化、科学化,是适应现代化实践方式以及现代化科技创新而创立的方法体系,是对世界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的全局把握。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以科学认知得到的以及人的大脑依赖于信息符号对于感性材料加工处理的途径和方式,其实质是通过合理地处理各种科学思维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使其达到最优化,做到科学地、历史地、全面地观察问题、考虑问题,得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思维方式是一个庞大的方法集合,其中包括科学抽象方法、思维发散法、逻辑方法、模型优化法等。

2.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基础

初中生在学习科学课的传统过程中,往往是老师把需要传授的知识和课程固定式思维结合起来,学生将老师的思维固化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模式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导致对熟悉的课程和内容铭记于心,但是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就会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入手解决问题。这就是模式化思维与现代教学没有同步前进的结果。而科学课是对自然科学进行探索、求知过程的研究,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创新、灵活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思维能力也就成为了学习科学课的重要保证。

(2)初中生习惯于单一思维,缺乏发散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时候,习惯于单一的沿着问题的发展过程考虑问题,思维习惯固定,思维方向难以改变,因此不能够通过多角度多途径解决问题,难以进行发散思维或变换角度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模式化,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难以从根本上突破学习科学课的瓶颈。

(3)科学课自身特点对于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

科学课对于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塑造是科学课的首要目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其知识体系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其对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生的视野开始变的开阔,知识与信息的碓垂惴海如果缺乏科学思维对于知识与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处理,难以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只有让学生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够在信息时代合理地运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科学课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发散式的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首要任务的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即发散式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冲破传统观固定化思维模式的单一性与局限性。

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为例,学生在初学该章节时,对于转化与守恒这个概念就有所误解,认为其相互矛盾。既然能量可以相互转化,那么能量还能够守恒么?这是很多学生所产生的疑问。这就是学生考虑问题的时候单从某种能量自身考虑,缺乏能量的整体式思维,而且考虑问题绝对化,把转化与守恒进行绝对化思考,导致对问题难以理解。

该例子说明学生在思考科学问题时候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个别以及整体不同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该例中很多同学会从单一的势能或者单一的动能出发,没有考虑到能量的总体性,即思考的角度要全方位。因此可以通过教学中的看似矛盾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式思维能力是科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科学课的研究中,会遇到边缘科学等许多超越现实的实验条件,现实生活中难以重现实验环境。这就要求学生抓住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其他次要因素,使研究对象与实验条件理想化,从而建立理想的实验模型。

例如对于势能的理解,很多学生认为火燃烧时释放出热量这种形象化的能量才是能量,因为它可以通过人体感觉得到。而像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人体感觉不到的能量,学生就无法理解。因为势能比较抽象化。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解势能这个概念时采用抽象式、理想式的科学思维方法。将能量作为一个整体抽象的描述印在脑海中,将无形的势能附着于有形的物体上,从而将无形的势能抽象的想象成有形的势能,从而消化对势能概念的理解。

因此,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分析科学课学习过程中一些影响思维能力的常见现象,总结出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的两种重要方法,如培养学生发散式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等。相信这些对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科学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篇3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思维能力;能量

一、培养初中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科学思维能力简介

科学思维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达到思维最优化、科学化,是适应现代化实践方式以及现代化科技创新而创立的方法体系,是对世界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的全局把握。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以科学认知得到的以及人的大脑依赖于信息符号对于感性材料加工处理的途径和方式,其实质是通过合理地处理各种科学思维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使其达到最优化,做到科学地、历史地、全面地观察问题、考虑问题,得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思维方式是一个庞大的方法集合,其中包括科学抽象方法、思维发散法、逻辑方法、模型优化法等。

2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基础

初中生在学习科学课的传统过程中,往往是老师把需要传授的知识和课程固定式思维结合起来,学生将老师的思维固化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模式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导致对熟悉的课程和内容铭记于心,但是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就会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入手解决问题。这就是模式化思维与现代教学没有同步前进的结果。而科学课是对自然科学进行探索、求知过程的研究,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创新、灵活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思维能力也就成为了学习科学课的重要保证。

(2)初中生习惯于单一思维,缺乏发散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时候,习惯于单一的沿着问题的发展过程考虑问题,思维习惯固定,思维方向难以改变,因此不能够通过多角度多途径解决问题,难以进行发散思维或变换角度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模式化,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难以从根本上突破学习科学课的瓶颈。

(3)科学课自身特点对于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

科学课对于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塑造是科学课的首要目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其知识体系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其对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生的视野开始变的开阔,知识与信息的来源广泛,如果缺乏科学思维对于知识与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处理,难以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只有让学生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够在信息时代合理地运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科学课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发散式的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首要任务的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即发散式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冲破传统观固定化思维模式的单一性与局限性。

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为例,学生在初学该章节时,对于转化与守恒这个概念就有所误解,认为其相互矛盾。既然能量可以相互转化,那么能量还能够守恒么?这是很多学生所产生的疑问。这就是学生考虑问题的时候单从某种能量自身考虑,缺乏能量的整体式思维,而且考虑问题绝对化,把转化与守恒进行绝对化思考,导致对问题难以理解。

该例子说明学生在思考科学问题时候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个别以及整体不同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该例中很多同学会从单一的势能或者单一的动能出发,没有考虑到能量的总体性,即思考的角度要全方位。因此可以通过教学中的看似矛盾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式思维能力是科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科学课的研究中,会遇到边缘科学等许多超越现实的实验条件,现实生活中难以重现实验环境。这就要求学生抓住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其他次要因素,使研究对象与实验条件理想化,从而建立理想的实验模型。

例如对于势能的理解,很多学生认为火燃烧时释放出热量这种形象化的能量才是能量,因为它可以通过人体感觉得到。而像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人体感觉不到的能量,学生就无法理解。因为势能比较抽象化。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解势能这个概念时采用抽象式、理想式的科学思维方法。将能量作为一个整体抽象的描述印在脑海中,将无形的势能附着于有形的物体上,从而将无形的势能抽象的想象成有形的势能,从而消化对势能概念的理解。

因此,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篇4

关键词:政治教师;思维素养;培养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核心。思维素养包括逻辑思维素养、形象思维素养和创新思维素养。其中逻辑思维素养是科学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基础,侧重严格的推理和论证;形象思维素养是与直觉、灵感、顿悟相对应的思维素养,易于激发创意;创新思维素养是逻辑思维素养与形象思维素养的有机结合体,它有志于打破心智枷锁,获得突破性解决方案。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包含四个方面:政治认同――培养有立场的中国公民;理性精神――培养有思想的中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有自尊的中国公民;公共参与――培养有担当的中国公民。只有在教学中重点培养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素养在内的思维素养,才能从根本上突破政治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1学科思维引领是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重要前提

政治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方法、还是材料选择、ppt制作、习题选择上都必须重视“学科思维引领”作用,要注重“引起学生思想共鸣”,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学科思维引领主要包括学科话题素材引领、学科情感素材引领、时政及社会生活素材引领。学科话题引领可用于师生对某一话题的互动,在辩论中进行观点交流与思想碰撞,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学科情感素材引领或以故事、成语、漫画等入题,用以引发学生思考相关知识乃至生命价值意义;时政及社会生活素材引领既能让学生体味现实生活,使学生对素材有多元、立体、鲜活体悟,进而生成和提升自己的思维素养。可见,学科思维引领是智慧之间的碰撞,是心灵之间共鸣。学科思维引领是培养和提升学科思维素养的重要前提。

2着眼思维素养形成基本功培养,把思维训练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素养生成的抓手和基础

学生的学科思维素养是需要学科教师授之以科学思维方法的。作为高中政治教师,首先要用好思维素养形成与发展的两个基本手段:一是通过对相近、相似、易相混的概念、现象进行比较,通过同质异形的比较或是同形异质的比较来训练作比较、找联系的思维素养。二是通过让学生学会从具体中抽象本质或是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来训练学生抽象化、形象化的思维素养。这两个基本手段贯穿在思维的全过程,是思维训练的基本功。抓住培养思维素养的这个核心,就可以搞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思维方法训练:一是搞好深入思维法训练,从一个疑点开始,由表及里,环环设疑,层层推进,最终寻找出问题的实质;二是搞好发散性思维法训练,引导学生把问题和信息朝各种可能方向扩散,多角度、多方位去分析、培养学生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思考;三是抓住复习契机,搞好聚合思维方法训练,把一系列知识点串连起来,找到它们间的共同联系,把问题和信息朝一方向聚敛,从而形成确定的结论。

3以学科问题为导向,以生活体验为基础,为思维素养生成创设条件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最佳时机。体验式教学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巧妙地设计各种活动,以学科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体味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参加各种活动,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教师通过情境营造一个创新思维的课堂氛围,善于利用图、文、声、像,运用新闻图片、漫画、历史故事、趣闻轶事、案例、典故,诗词、格言、俗语、音像剪辑等方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知识、重组知识的能力,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要为学生疏通思路、清除“思维障碍”创造条件。学生因认识不足、知识不够、生活经验欠缺,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思维上的障碍会很多。为了预防挫伤学生求思求知的积极性,政治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积极主动为学生的思维“架桥铺路”。通过语言等手段,运用各种已知的知识和素材,通过科学设问及问题分解,帮助学生完成思维素养生成。

第三要开拓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思维素养的培训,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在讲课、复习中运用,在课后练习、命制试题中通过知识背景材料、事件发展历史沿革、事件现状等相关知识链接等方式来拓宽知识面,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形成新的观点,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素养。

总之,学生要形成核心素养,必须首先具备学科素养,学科素养生成的关键和核心又是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素养。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把学科思维引领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重要前提,着眼思维素养形成基本功培养把思维训练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素养生成的抓手,进而以学科问题为导向,以生活体验为基础,为思维素养生成创设条件,也只有这样才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育人目标,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的生成也才真正有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志红.培养新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年第12期

[2]罗燕芬.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年第5期

[3]刘颖.思想政治学科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

[4]孟波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

[5]叶志鸿.让学科思维品质培养从暗处走到前台――也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31)

[6]何菁.五个着力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化的根本点[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10)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篇5

关键词:计算思维;通识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276-03

一、计算思维提出的意义

计算思维和计算问题关系密切,美国在2005年6月,通过一份报告《计算科学:确保美国竞争力》中明确阐述了计算科学的重要性,提出计算科学中的先进技术可以在经济以及其他的前沿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1],21世纪科学研究中的难题可以通过计算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2007年美国科学基金会启动了“大学计算教育振兴的途径”计划,投入巨资进行美国计算教育的改革。美国政府开始实行CpatH计划进一步宣传了计算思维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以及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中提出了具体的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2,3]。200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还向全球开放公开课程《计算科学与编程导论》,重点讲解计算思维训练,让全球的读者都可以自由免费学习计算思维的本质。

在我国近几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机构开始认识到计算思维的重要性,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全国高等教育学校2008年中国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在召开了“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专题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在中国高等学校中开展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2010年7月,中国的“常青藤”学校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提出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以计算思维为核心[4]。

新生的事物出现还是需要一个普及的过程,目前多数高校教师对于计算思维价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培养计算思维的实践也甚少。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探讨计算思维在科学研究、哲学方法论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价值,提出在计算机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改革措施,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像具备读、写、算能力一样,具备计算思维的普适能力。

二、计算思维的定义及解读

2006年周以真教授的《Computationalthinking》给出了计算思维系统定义,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同。计算思维涉及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解问题、设计系统并理解人类行为。计算思维涵盖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之广泛性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强调计算思维是所有人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在阅读、写作及算术之外,应将计算思维添加到每个孩子解析能力之中。周以真从多个角度给出了计算思维的细致描述[5]。具备计算思维能力,是在信息化社会中创新的需要。各领域中的科学研究都需要有高效思维的正确引导,要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我们在思想方法上就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习者运用高效的思维去思考。

三、计算思维对于科技创新的价值

对应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实验和计算三大科学的方法,同样有三大科学的思维:理论思维、计算思维和实验思维。计算创新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有多位科学家因为在计算方面的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奖。1982年的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是计算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证明科学计算在科学方法论中的重要地位。1985年得主豪普曼就凭借X光晶体结构分析的方法摘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同样,1998年科恩与波普尔也是因为将计算量子化学方法获得了大奖。

人类历史上的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也与计算思维有关。19世纪海王星的发现就是通过计算得来的,在20世纪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充分体现计算思维对于科学史的贡献。前人未能证明的“四色定理”也通过计算机的数值计算得到了证明。

中国著名的“华―王方法”,有限元方法,及“吴方法”,也都是和计算相关的重大的科学创新[6]。

很多科学发现的过程充分说明了计算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价值。

四、计算思维的哲学价值

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edsgerDijkstra曾说:我们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及习惯,从而也将影响我们的思维力。思维的方式、方法是人类认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恩格斯说过: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不同的内容。所以,有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的任何科学是一样,是一种历史科学,是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7]。

五、计算机的计算思维对于人才的培养价值

人才对于国家和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有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而在计算机普及的现代社会中,利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和设计系统的计算思维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现代的合格人才应该是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越性能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实际问题的规模选择合适的计算环境和算法,这就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了。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用人工解决还是计算机辅助解决,即不同的计算环境采取的思路是有很大不同的;同样用计算机辅助求解问题,问题的复杂程度不同,采用的算法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面对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效果就和决策人的计算思维相关了。计算思维不是独立存在的,是融合在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中的,但是在高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却可以特别强调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确保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此责无旁贷。

六、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中培养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基于不同计算环境的问题求解,而这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目标相吻合。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各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广大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扩展学生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展示计算机科学的思维方式。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很顺理成章的,也应该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特别可以在大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着力培养计算思维。

目前由于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错误认识,出现了“狭义工具论”的说法,甚至有人质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的必要性。问题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多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偏重知识的介绍和流行软件的使用方法,仅注重实用而没有提升到计算机科学的思维方式,即教学过程中仅将计算机作为一个普通的工具使用,而并没有重视计算机科学本身自有的思想方法、方式,导致学生感觉不到新知识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及其他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课程中加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关系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身的出路,重新审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定位,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计算机基础课程群一般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和《计算方法》等,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包括涉及计算机基本原理的思维、应用计算机的思维以及计算机和专业结合的思维等。从《大学计算机基础》中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和存储程序的思想让学生了解二进制的存储、0和1的思维、程序代码和机器指令的思维、程序设计语言的思维和计算机系统的思维等。从《程序设计》语言中可以培养学生关于问题求解的算法的思维,例如问题约简、细化和仿真的思维,递归和并行的思维、预防、保护和启发式推理的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之间、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之间寻求平衡的思维等。让学生为解决问题而主动学习驾驭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方法,而不是为考试而被动学习。计算思维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使人类更好地借助计算机发挥强大的计算能力去解决各种需要大量计算的问题。

计算思维的培养可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大部分可以保留,思维方式的培养可以渗透到每一教学环节中,例如课程实施中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思维方式对问题有效解决的影响,再通过实践环节中问题的有效解决让学生体验计算的愉悦,培养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可计算问题的思维习惯,训练学生针对问题规模选择或发掘计算工具和算法的敏锐性,在教学过程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特别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所作为,更好地体现杨玉良所说的通识教育的特征:通识教育要同时传递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展现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要充分展示学术的魅力[8]。通识教育课程受众面大,影响广泛,认真研究通识教育规律将对人才培养质量有深入的影响。现在已有几所高校针对计算思维能力做了对应的培养,将大学生入学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名为《计算思维导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聚焦在计算思维上,明确的为基础课程的改革做了示范。希望更多的高校能认识到计算思维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继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及计算机通识教育中开展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

参考文献:

[1]president'sinformationtechnologyadvisoryputationalScience:ensuringamerica'sCompetitiveness[eB/oL].http://nitrd.gov/pitac/reports/20050609_computational/computational.pdf,June2005.

[2]美国国家科学基金CpatH计划2009年项目申报说明[eB/oL].http://nsf.Gov/cise/funding/cpath_faq.jsp#1.

[3]美国国家科学基金CDi计划官方网站[eB/oL].http://nsf.gov/crssprgm/cdi/

[4]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5]Jeannetteputationalthinking[J].CommunicationsoftheaCm.2006,49,(3).

[6]朱亚宗.论计算思维[J].计算机科学,2009,(4).

[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8]杨玉良.实施通识教育,培养未来社会中坚[Z].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第二十次全体会议大会交流发言材料,2010.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篇6

关键词中医临床思维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

advancesintCmClinicalpracticetraining

GenGYing,DUanan,YanGDingfang

(Baoshan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aoshan,Yunnan678000)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thehealthcareindustry,Chinesemedicineeducationhavehigherrequirements,clinicalmedicalworkneedsgraduatestohavebetterclinicalmedicinethinkingtoadapttotheactualworkneeds.thispaperstudiesthetheoryandpracticeofclinicalmedicinerecentthinkingoncultureteachingsummarized,aimedatfindingateachingreformandpracticedirectionsandmeasures.

KeywordstCmclinicalpracticethinking;teachingreform;teachingresearch

中医学起源于石器时代沿用至今,是经过上千年实践检验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医疗保健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临床运用、推广中医诊疗技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医学生进入临床后成长的速度和发展程度与个人临床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针灸科等专业临床课程是中医学生由步入临床工作的桥梁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必修课程,在课程中研究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方法和实训体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培育优秀的医学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①现就近年来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教学研究进展述评如下:

1中医临床思维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收集疾病信息、分析病因、病机及现阶段邪正之间的关系,判断疾病与证候性质,明确病名、证名,确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指导病人生活调养全过程的思维活动,②包括中医诊断思维、中医辨证思维、中医治疗思维三个方面。③中医临床思维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强调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注重“理-法-方-药”的思维过程,重视防治结合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侧重病、证、症的整体把握和遣方用药基本规则在病案个体中的具体应用。

2专业临床课程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理论研究

文洪认为可以通过哲学原理来加强学生认识、理解、相信中医理论,有利于培养和巩固学生中医临床思维;④汪悦认为学生的专业思想是否稳固、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课程先后顺序对临床思维的形成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应从认清中医思维本质、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同时需注重学校和教师的职能作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最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⑤刘洪波认为高职高专在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实践技能中应注意“分清病、证、症的区别与联系;注重临床辨证思维的灵活运用与变通;注重思维能力训练;指导学生在临床辨证思维中如何抓主症;注重对学生中医四诊能力的训练;强调‘因人、因地、因时’三因制宜;强调‘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思想;指导学生临床组方”7个问题,同时应在实践学习中不断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妥善加以应用;⑥彭奕华认为培养中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需要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小组授课、病案讨论和教学查房、床旁教学等活动;⑦金桂兰认为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应牢牢把握中医诊疗特点,通过加强经典知识培训,采用案例分析和pBL教学法开展教学等方法,配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于教学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能力,增强学生运用中医思维、中医手段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完成中医学生核心能力的构建;⑧董海艳认为中医临床教学中,除外案例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的使用,各论教学中还应使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通过选择虚拟病人或虚拟医生身份,来陈述病情、寻求诊治方案,利用虚拟场景代替实际案例,提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⑨罗氏认为在专业临床课教育中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积极开展pBL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效果;⑩陈氏等通过对100名中医学生开展新型的临床带教方法,强调“病”“证”结合加强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发现此法能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临床思维模式,本法对带教老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在年度总结、专家督导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教学法体系;张氏等认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培训贯穿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全过程,其中,病例讨论是提高临床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学查房是培养临床动手能力的最好途径,开展专题讲座能扩展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刘氏认为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应强调“理、法、方、药”的培养和实践,其中关键环节在于“方”,即方证合拍,方随法出,因方遣药的能力。

3专业临床课程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教学实践研究

目前有很多教育者积极开展教育改革研究,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已在多门学科开展,主要涉及中医眼科、中医内科、中医儿科、针灸学等临床学科。

其中,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取得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多数研究强调“教学-培训-考核”整个过程,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成果。张氏在眼科教学中,强调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突出常见病和优势病种的示范作用,自编教材适应临床实际工作,推行pBL教学;易氏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积极开展病案讨论式教学,同时通过改革教学大纲、强调儿科特色,建立以病机为核心阐释病证、认识疾病的讲授思路,引导学生熟悉儿科常用辨证方法和辨证思路;刘氏改革中医内科临床实训教学,将实训教学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核第一站、第二站内容相结合,开展四诊技能、病案书写能力等方面培训并进行考核;郭氏等倡导通过“学生面对面接触病人、采集病史、辨证分析,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讨论、拟定治疗方案、实施治疗、进行随访”这一过程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王茂泓等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开设中医临床思维讲座,使用临床思维分析病案,开展教学查房,发现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综合实施教学后,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专业思想进一步巩固,有较好的辨证能力且能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辨证模式,认为在病案分析中应选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病性及诊断和诊断依据,要注意分辨阴证还是阳证、把握病机的演变和目前的关键,拟定治疗方案;赵吉平等通过加强病历书写训练培养医学生掌握不同疾病四诊要点、关键症状、体征、注意事项,培养学生针灸临床思维;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医教育者强调考核体系的使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眼科教研室设想将mini-CeX(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运用于中医眼科临床教学,统一考核内容和流程,综合评估临床接诊、体格检查、人文医学、临床判断、医疗指导、组织实施和效果、综合能力。

4展望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在理论、实践教学中开展了较多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也甚为丰富,主要集中在中医内科这一学科,其他学科临床思维培养的研究开展较少。现阶段专业临床课程教学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研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研究多为单学科独立开展,缺乏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理论研究较多而实践研究较少;研究人员少而分散;缺乏较多大课题的支持;在实践研究中对教师综合素养要求很高,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据此,今后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对照组研究,比较不同教学法在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中的不同效用;(2)多学者多学科合作,观察同一教学法在不同学科、区域对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作用;(3)加强教师素质培训;(4)积极开展不同学科临床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性研究。

注释

①杨文卓,程黎明,杨长青,等.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和考核是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4:412-414.

②王永炎,张华敏,王燕平.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和行为范式[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2.3:1-2.

③颜乾麟.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1-2.

④文洪,侯云铎.论哲学对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指导作用[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68-69.

⑤汪悦,金桂兰,朱震.浅析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关键要素[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2:73-74.

⑥刘洪波,肖跃红,朱永强.中医高职高专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研究[J].光明中医,2013.4:843-844.

⑦彭奕华,许红雁.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12:104-105,114.

⑧金桂兰,汪悦,孙丽霞,等.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现状与培养对策[J].教育论坛,2011.8:123-124.

⑨董海艳.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现代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6:60-61.

⑩罗维民,詹江红.专业课教学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5:83-84.

陈咸川.加强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的初步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15-16.

张弛,段小英,舒环.中医专业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1-2.

刘朝圣.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0.8:139-140.

张殷建.强化临床思维培养,进一步提高中医眼科教学质量[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5:387-389.

刘红英,李兆福,叶乾玥,等.《中医内科学》实训教学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5:7-8.

易红.中医儿科临床思维培养[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4:375-376.

赵吉平,陈晟,王燕平.基于病历书写训练的针灸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1:50-5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篇7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关键素质

一、核心素养及思维品质的内涵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

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而初中恰好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形成起着关键作用。语言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向,这在一个人的长期发展中显得至关重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和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该课堂如何体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胡波老师这一堂课设计巧妙,环环相扣,富有逻辑性和创新性,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包括扫读、跳读、精读,但是胡老师的目的远不于此。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胡老师不断培养孩子的思维品质,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1.思维品质的灵活性

胡波老师剪出一个漂亮的“帧弊忠入课文。胡老师的剪纸引入方式自然巧妙且新颖,富有创新性和灵活性。随后的小视频又让学生更加了解用英文讲述中国文化。课堂结束时,胡老师总结,希望孩子们要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美,同时他将事先准备好的两张红纸条贴在之前写关键词的红字条上,一个大写的醒目的“美”字,便在黑板上呈现了。最后,他还以一首押韵诗歌,让孩子们一起诵读,并配以背景轻音乐,倡导要做一个有心人。整堂课设计灵活,展现清晰,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胡老师让学生花一分钟时间扫读课文并找出文章的结构,在核对答案环节,他问学生是如何找到答案的,深度挖掘孩子的思路,助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形成批判性思维。在精读第四段后,其中一组孩子们拿起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图片中间是一个可爱的中国泥人娃娃,周围以树状结构清晰地展示了本段的关键词。学生报告该组成果后,胡老师予以表扬,但他同时问孩子们:“Howcanyoumakeitbetter?”其余学生纷纷提出可行意见,比如可以多加一点颜色以及报告者应该更加自信一些。

这个环节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们自主合作学习探究能力、动手

能力。

3.思维品质的创新性

文章一共有四段,第三段由胡老师引导孩子们以思维导图(mindmap)的方式,围绕贴在黑板上剪纸“帧弊郑将本段的剪纸文化内容以树状结构铺陈在黑板上,看起来栩栩如生,清晰明了。在给孩子们示范了思维模式导图精读后,他鼓励孩子们分小组探究完成第四段的思维导图,孩子们热情积极地参与。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十分新颖,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合作完成思维导图,并且富有创造力。

三、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关键素质

1.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和方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龚亚夫先生认为,“‘结构+功能’的教学路子根本就没有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所以教师要在备课中学会设计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优良品格、行为规范等活动。”而不是一味的“满堂灌”,只注重词汇和语法,教会学生写句子,记叙就行,而是要学生学会自学,学会用英语进行

思维。

2.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英语学科思维品|主要是指逻辑思维水平和批判思维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具备培养这两种思维品质的理论和实施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学好各学科和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英语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语言能力提高都有很大帮助。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批判思维、动手能力等,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很有裨益。

3.教师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用前沿的教学方式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胡老师学习剪纸,并在阅读教学中用到了前沿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由英国人东尼・博赞提出。科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人类的思维特征是呈放射性的,进入大脑的每一条信息、每一种感觉、记忆或思想,都可作为一个思维分支表现出来。它呈现出来的就是放射性立体结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顺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最后一段的内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效果也因此而锦上添花。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升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方式。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要不断学习,用精心的课堂设计,带给孩子精神食粮,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思维习惯等。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篇8

依据《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要重视中医药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建设校园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学习活动中奠定中医药思维的基础;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教学上彰显中医药思维特色;拓展第二课堂,实践中培养中医思维运用能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凸显中医药思维培养;多元化成绩评价,着重突出中医药思维方法运用的考核。通过改革,提升了学生中医药思维能力,培养了适应行业需求的中医药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

中药学专业;中医药思维;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且在海外的传播亦更为广泛,使得高等中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使中医药得到更好地发扬传承,进行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以中医药思维能力培养为切入点的、多元化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1中药学专业中医药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不少学校的中药学专业建设存在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课程体系庞杂,知识结构零乱,实践适应性差,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论证不足等问题[1];同时中药西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保持中药特色已成为构建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必须突破的瓶颈[2]。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了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标准中指出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坚持“双思维并重”。“双思维并重”即指科学思维与中医药思维培养并重,尤其为中医药思维,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3]。这是中药学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迄今中药学专业教育中所缺失的,更是培养本领域未来的领军人才不可或缺的。在当前应对中医药思维的培养给与高度重视和更多的关注[2]。目前中医药思维的诠释已比较完善。中医药学的辨证思维、整体思维、哲学思维、司外揣内思维、意象思维、类比思维、中和思维等思维方法独具特色,是当今中医药大学生在传承与弘扬祖国医学过程中,必备的思维品质[4],建立中医药思维对于今后的中药学专业课程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乃至日后的科研、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医药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中药专业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2中药学专业中医药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

2.1传承校园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奠定中医药思维基础

营造良好的中医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中医药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为学生带来舒适的生活状态,而且能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提供阵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如福建中医药大学新校区,一方面在校园内建设标本馆(含生态景观区、闽台中草药区、贵细药材区、中成药区等)、福建中医药历史名人(陈修园、宋慈、董奉等)、文化长廊(方歌走廊、时令广场、河洛时光等)等,这些均刺激了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校园内建设时珍园(药用植物园),将时珍园分区化类,尤其是设立了“立体中药园”区,“立体中药园”区的植物依《中药学》课程中的中药功效来分类,徜徉在“立体中药园”区,身边的花花草草皆为专业课所涉及的,这不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对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培养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营造科学严谨的中医药校园文化氛围,既能提升学生中医药文化底蕴,又能正相关的刺激中医药思维的形成,逐步培养起学生系统的中医药思维体系。

2.2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彰显中医药思维特色

在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要善于结合不同的专业课程特点,加强中医药思维方法教学,使学生学会应用中医药理论与技术解决实际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应注重中医学基础的整体思维、辨证思维、哲学思维、司外揣内等思维的培养,注重中药学、方剂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药“法象用药”与意象思维的培养、药物四性与中和思维的培养、类比思维的培养等等。如根据五行学说来解释五味的定义;根据天人相应理论,应用取类比象法来解释蝉蜕治疗夜啼;根据相生相克理论来解释茯神的安神等等,运用中医药思维来研究、思考人体的生理现象、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药物之间的关系,以此指导临床用药,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把握中药运用的整体联系与功能,为中药学人才向着更高层次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在授课方式方面,除传统讲授法外,还应设计iBL教学法、pBL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既能激发了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引导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加深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如《中药学》中防风药性辛甘、微温,并无苦味,为何具有“胜湿”功效?讲授上可采用精讲与设疑相结合方法[5],让学生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容,用中医药思维方法去分析讨论问题,以提高中医药思维综合运用的能力。

2.3拓展第二课堂

培养中医思维运用能力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素质拓展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可从社会实践、文体艺术、社团活动、技能培训等方面实施素质拓展各项训练,以开拓学生社会视野,促进学生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如福建中医药大学通过以校园文化,让“药”入目;请名师论药,让“药”入耳;办专业活动,让“药”入口等,逐渐形成自身专业特色。

2.3.1请名师论药

让“药”入耳对于中药学专业学生而言,想对自己的专业深入了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举办专业教育。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就建立了面向学生的学术讲坛“名师论药”,邀请知名国内外中药学专家到校,不定期举办“名师论药”系列讲座,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中药学专业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及专家的中医药思维模式。如北京大学药学院蔡少青教授来院举办“三七的生药学研究与质量控制”的学术讲座;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陈建明教授来院举办“难溶性药物注射给药系统”的学术讲座;台北医学大学药学院院长吴介信教授到院作“中草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之机转探讨”的专题报告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学术讲座,让学生树立起全新的学习观念,主动寻求知识的增长,并培养了其运用中医药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办专业活动

让“药”入口在学生课余时间,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福建中医药大学发挥品牌学生社团“本草社”作用,依托时珍园和标本馆,培养中药材及中药文化知识的解说员,向来校参观的客人讲解中药知识,不仅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药用植物,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又能促进其中医药思维的形成;举办的“我爱背方歌、我爱识中药”的三爱活动比赛,既夯实了学生中医药理论学习的基本功,又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形成;举办的腊叶标本制作、药膳烹调大赛、中药传统剂型制作等专业比赛,通过亲身的实践,加深了学生对传统用药规律的认识,让学生从最初的思维程式化模仿,逐渐过渡到娴熟运用。

2.4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凸显个性化中医药思维培养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中药专业新生从入学开始,除要完成正常本科教育所要求的学习内容以外,还需参与一项立项活动,故给每个学生选配专业导师,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中药学专业讲究传承,本科生导师制度,一对一实施个性化培养,会让学生在跟师实践过程中,零距离感受带教教师的实践技能与学术魅力,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专业实践教育,同时也让中医药思维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这是第一课堂教学所难以达到的。同时依据中药学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利用设置的本科生导师制制度,引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大学生挑战、创业计划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不仅会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提高学生的中医药思维能力,而且也会大大增强学生的科研水平能力与创新意识。

2.5多元化成绩评价

突出中医药思维方法运用的考核围绕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等中医药药院校应积极探索学生成绩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如福建中医药大学制定的《本科考核办法及试卷命题规范暂行规定》中指出“除了采用传统的期中考、阶段考、结束考和期末考等试卷方式之外,任课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类型和特点选择口试、闭卷、开卷、操作、论文、答辩、设计等形式进行考核,形成具有课程特色的考核方法,以使考核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中药学专业而言,药学院亦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加强了对中医药思维方法运用考核,侧重评价学习情感、态度及策略,实践规范操作能力及质疑,反思及创新精神;终结性评价以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核等形式为主,同时加大了中医药思维能力考核内容,借此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评判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毕业设计侧重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中药整体知识内涵达到融会贯通。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是中药继承与发展的核心[1]。中药学专业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中药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将中医药思维的培养贯穿始终,以全面提高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中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匡海学.厚基础重传承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中医教育,2014,33(3):1-3.

[2]匡海学.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5,56(16):1355-1358.

[3]胡菲桐,张瀛予,方玲.关于培养中药专业大学新生中医药思维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119-120.

[4]郭延东.中医思维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江苏中医药,2009,41(9):6-8.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70-02

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其还能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的提升,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究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以帮助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1.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师未能正确认识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历史是文科学生高考科目之一,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生历史科目的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且由于历史不是理科学生的高考科目,因此高中理科学生一般不重视甚至不开设历史科目教学。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教育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改的环境下,高中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理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新要求了。现代教学理念不仅要求高中学生通过历史教学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它还要求学生通过历史教学构建更高水平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不仅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并还能够获得更高的综合能力[1]。

1.2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方法不科学。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些高中历史教师未能掌握科学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方式,从而想要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能够立竿见影。此外,一些教师不能够将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工作与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相互融合,从而使得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引导不够科学与深入,进而使得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不够系统与全面。不科学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方式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历史知识,其还可能让学生养成不良学习习惯,进而影响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因此高中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措施

2.1根据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学生需要在老师科学的引导之下逐渐构建历史思维。同一班级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一般可分为敏捷型、缜密型、变通型、深沉型四种思维类型。这四种思维类型能通过锻炼而相互融合,即学生可以通过科学的锻炼而兼具其中几种思维类型。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向融汇兼具型思维能力方向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构建更加灵活的历史思维能力。此外,班级学生的年龄、性格不同,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不同,在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及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构建,以帮助学生历史知识的个性化发展[2]。

2.2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高中历史内容较多,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才能学好历史知识。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科学的规划,并应该根据历史教学的进程,逐步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逐步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锻炼主要是对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历史知识记忆能力、历史知识概括能力、历史知识分析能力、历史知识判断能力、历史知识评价能力、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历史知识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历史知识水平合理安排各个阶段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一般情况下,高一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高中历史知识,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较少,在该阶段,教师应该侧重于学生历史记忆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在高二时期,学生有了一定量的历史知识储备,学生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及历史思维方式,因此在该阶段,教师应该侧重于学生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高三阶段,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已经相对较为丰富,该阶段教师应该侧重于学生深层次的历史评价能力及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中,随着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循序渐进的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由浅至深,由简至难,不断积累与深化,从而使得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构建效果更好。

2.3创设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情境。情境教学已经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且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情境教学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建历史情境对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培养十分有利。如: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再现历史情境,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能够直观历史,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也更加简单明了。此外构建历史情境,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记忆能力。构建历史情境,不仅有利于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其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情境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更好的培养[3]。

3.结束语

高中历史教学十分重要,但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效率还有待提高。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历史,且其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但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分析高中历史教学,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工作中的不足,并积极探究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改进方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张丹.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9.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篇10

关键词:计算思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8-7056-02

Computationalthinkingandinnovativeeducation

ZHanGXiao-ru,ZHanGZai-yue

(institute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Zhenjing212003,China)

abstract:Computationalthinkingisanimportantpartofinnovativethinking.asthebasicofinnovativeability,innovativeeducationisinseparablefrominnovativethinking.Highereducationneedsofinnovativeeducation,callsforinnovativethinking.thispaperdiscussthenatureandtheimportanceofcomputationalthinkingandfurtherstudyhowtoimprovestudents'computationalthinkingabilityincollegecomputerteaching.

Keywords:computationalthinking;innovativethinking;innovativeability;innovativeeducation

创新教育是在教育创新思想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使其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教育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提出:创造力是整个教育的关键,也是解决人类最严重问题的关键[1]。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够有效培养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人才。大学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基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全社会的责任,高等教育更是担当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除了人类的核心知识之外,大学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的环境、自由思考问题的气氛,积极开展创新教育,为社会不断输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各种专业人才。

1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

面对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出能够应付复杂局面、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通过创新能力培训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欲望、训练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从而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创新思维是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增长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亦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独创的思维。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

创新思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创新意识,即发现和探索的强烈欲望;另一方面是创新思考行为,即理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习惯。二者对于一个现代高等教育人才来说均是不可或缺的素质,且这种素质也可同时成为人才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建立在以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基础上的现代社会以创新为价值理念。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创新思维是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具有创新思维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2]。

2对计算思维的理解

计算思维是人们运用计算机科学的思想与方法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3]。它以特殊的思维方法去陈述一个问题,对一个问题的相关方面建模并用最有效的办法实现问题求解。计算思维包括了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是思维活动的一种,与数学思维、物理思维等一样,属对象思维。计算思维常常用到抽象与分解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的问题或系统,对问题合适的表达或为问题的各个方面建模都是为了使问题变得更加容易解决。它远远不只是围绕计算机编程,也不是专属于计算机科学家的基本技能,而是建立在实践、工程与抽象等多个层次上的思考的方式方法,在计算机科学迅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已成为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

JimGray[4]对科学的发展总结出四个范式:经验积累型、数学理论型、计算模拟型、数据探索型。其中计算模拟型意为在过去几十年间,科学家们将各种观测仪器与计算机相连,把观测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计算,面对计算机屏幕,观察研究模拟实验的结果;数据探索型意为处于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理论、实验、模拟都统一在信息处理这种数据探索框架之下,科学研究就是收集数据,计算数据,分析数据。这些数据的来源可以是传感器也可以是计算模拟结果,通过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存储在数据库中。科学家必须能够用统计学知识对这些计算数据进行挖掘、探索和提炼。由此,更能加深我们对计算思维重要性的理解。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得主艾兹格?迪科斯彻(edsgerDijkstra)说过:“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电动机的出现引发了自动化的思维,而计算机的出现催生了并将进一步地发展智能化的思维,正像天文学有了望远镜,生物学有了显微镜,音乐产业有了麦克风一样,计算思维的力量正在随着计算机速度的快速增长而被加速地放大[5]。对于个人来说,计算思维是一个基本技能。在2050年以前,要让地球上每一个公民具备计算思维能力,要扫计算机盲[6]。因此,应把计算思维看成是一种本质的、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7]。除了读、写、算术以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将计算思维作为学生的一个基本分析问题的能力来培养。正如印刷术便利了读、写、算术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的出现将有利于我们对计算思维的开发。

3计算思维对创新教育的影响

创新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培养创造力或创造性思维的层次上,它包括丰富的内容。从构成上看,个体的创新品质可以分为创新的智力品质和创新的非智力品质。创新的智力品质包括创新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的能力素质、创新的知识素质;创新的非智力品质包括有利于创新思维和活动的情感、意志等等。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不断普及的形势下,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是达到创新的主要手段,积极研究和探索计算思维的内涵与外延,挖掘计算思维的特点、规律以及与其它思维活动的联系,有助于新思想、新方法的产生。在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通过课程教育与实践,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当前,计算科学与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并列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促进科技发展的三大手段,而作为计算科学基础的计算思维是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思维不可或缺的部分。计算思维包括一系列广泛的计算机科学的思维方式,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大学计算机课程应强调计算思维基础教育,知识讲授与素养培养应贯穿于计算思维的教学中[8]。

4高校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学计算机教育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是为其他学科培养掌握先进计算技术的合格人才的重要过程,它以面向计算学科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为学生将来的大学课程打好基础,旨在使学生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领会学科的力量,以及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价值所在[9]。因此,大学计算机课程要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不仅要讲知识,更应该挖掘蕴含在计算机学科知识中的普适思维,使知识随着思维的讲解而展开,思维随着知识的贯通而形成,能力随着思维的理解和训练而提高[8]。

4.1编写适合的教材

为使大学计算机教育更好地突出计算思维价值,适合的教材是重要保证。应鼓励教学一线教师结合专业教学体系和内容编写或者选用相关的创新理论教材,使大学计算机教育教材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由于计算思维的培养是贯穿大学计算机教育过程中的系统工程,计算思维的很多思想方法又对应了计算机科学的众多分支,因此,通过一门课程或简单的说教达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是不切实际的。这就要求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不但要充分考虑计算机科学各分支间的关联,同时需要始终关注计算思维的方式方法,使教材各章节间、教材与教材间具有连贯性,以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运用计算思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4.2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

在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对计算思维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贯彻创新思维培养这一教学目标之前,教师审慎地探索其教学策略是重要且有益的。我们应当将计算思维有效地融入每一堂课之中,从计算思维的角度来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严谨的抽象思维能力,使计算思维的精髓融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计算思维的方式,并能够站在计算思维的高度来对待各种问题,最终将计算思维真正融入其各项活动中,与工作生活形成一个整体。同时计算机学科是在挑战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计算思维能力也要通过各种实践实验教学环节,不断拓展对计算思维的理解和认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当中得到充实和提高。

4.3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

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讲授计算机课程的教师自身必须对计算思维有充分的理解,具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能融会贯通计算机科学知识,分析计算科学思维的过程、方法和方式,并具有较强的将计算科学思维方法的讲解溶入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其次,由于计算思维的培养已不仅仅是讲授计算机课程教师的任务,因而非计算机课程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更新充电的同时,也应该接受一定的计算思维培训,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应使他们具备较强的计算思维能力,对一般问题具有设计算法和优化算法的能力,具备开设综合运用各种设计理论内容的系统设计、设计方法学等课程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在教学过程中主动为学习活动设置符合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思维,积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的能力。

4.4创建积极的校园文化

大学计算机教育除了应在课堂上注重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外实践。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实行产学研结合,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主流技术,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接触社会、增长才干的广阔舞台,培养学生的系统开发实践、技术研究与认知能力,将有关抽象表达与自动执行的计算机思维的概念予以体现,提高其综合素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计算思维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认知能力,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结束语

计算思维与创新思维关系密切,计算思维的培养对高校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重大。作为担负着提升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主要责任的大学计算机教育,不但应给学生传授计算机科学知识,更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会将有待解决的问题抽象成有效的计算过程,进而将计算思维溶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魏所康.创新教育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杨大伟,王婧.高等教育的创新思维及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

[3]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方法论[J].计算机科学,2009(1)

[4]JimGray,eScience:atransformedScientificmethod,/en-us/collaboration/fourthparadigm/4th_paradigm_book_jim_gray_transcript.pdf.mountainView,Ca,January11,2007.

[5]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6]徐志伟.21世纪计算机科学的研究热点[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9(2).

[7]袁开榜.二十一世纪,人们应该具有计算思维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