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6:28

乡土文化特色篇1

关键词:学校历史地域文化体现特色

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相对较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形式简单。一些农村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仿佛就是写几句标语,出一两块黑板报。特别是在比较偏僻的学校,除了一两句标语和口号外,基本上感受不到什么文化气息。二是内容陈旧。一些农村中小学尚保留着一些与现时代不符的理念。三是投入不足。现在的农村,适龄儿童少了,学校规模也越来越小。一所学校往往只有十几个学生,两三个老师,农村教师通常一个星期要上几十节课,一天到晚都呆在教室,他们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文化建设?其次是物力和财力投入不够。从前,随便找点石灰,用水搅拌,就可以用来刷写标语,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都面临资金难题。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在办学思路上,往往以赶超城市学校为自己的办学目标,而本身的“农村特色”却体现不够。人们往往习惯看他人的“有”和自己的“无”,而善于超越的校长却更注重充分利用和发展自己的“有”。

学校的本土资源中孕育着自身的优势和机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孟母三迁”就是环境熏陶人成功的范例。具有生命力的环境文化对人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德育教育家汪广仁说:“环境无瑕点,处处能说话。”农村小学不同于城市小学的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校舍比较简陋等诸多因素,开发和利用我们身边的乡土文化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使校园文化生活化、形象化,提高校园文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

一、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因此校园文化具有历史性。

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不同,如若真正办出特色,就必须深入挖掘学校历史,对历史足迹进行回顾,进而提炼、整理,去粗取精。

让师生充分了解学校的办学历程,树立自豪感,“我以我的学校为荣”。以我任教的“英石小学”为例,我就曾与大家一起研究设计了学校的校徽:

“1924”为建校时间,这是学校的伊始和基础;中间的图案为“英石”二字拼音的首字母“ys”的组合成一个向前奔跑的人身,头为初升的太阳,红色寓意着激情与活力,诠释着我们的学生就如那初升的太阳,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追求不休。整个图案富有动感而寓意深刻,极大的展示我们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

同时,在校门两边的门柱写上富有地方学校特色的对联:“英才辈出桃李满,石山韬玉四海晖。”取“英石”二字作为这幅门联的首字,表示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就像那石山里藏着的美玉,一定会发出光芒,走向世界;一定会英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这种学校文化的自主整合和创造,既可以让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又彰显出学校的显著个性和无限魅力。

二、倡导从学校的所处的地域环境中汲取营养。

我国区域辽阔,地区之间社会风俗和文化相差很大,这种差异和特色的乡土特征就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名人故里、历史文化遗产所在地等。[1]

例如在我们家乡,就有古建筑黄田湖南会馆,其整体结构雄伟壮观,形式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湘桂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门面墙上镶有多幅石浮雕图案,内容是大禹治水故事和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还配以龙狮等陪衬图案;而国宝级文物青铜麒麟樽,更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商周文化的余韵,在岭南回响”;以及宋代的周敦颐是在贺州出生和长大,考取进士,写出了举世名篇“爱莲说”,后来成为了我国理学的开山祖等等。这一系列极具有地方代表性的著名历史文化资源,在校园内通过文化墙的形式展示出来,以及引导学生与家长利用节假日一起参观体验,开展乡土文化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和家长对自己家乡的深刻认识和了解,从而陶冶情操,激发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培养优良品德,提高精神境界,这也使学校具有显著的地方区域性特色。

三、视像文明中作逍遥游。

欣赏影视剧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它可以引领学生在视像文明中作逍遥游的同时把剧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底蕴和风俗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给学生以心灵的触动。如香港著名电视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春蚕织梦》,电视单本剧《月光光》,电影《冰雪同行》等,这些影视作品都是在贺州拍摄,充满贺州元素的影视资料。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勾勒出别开生面的风土人情画卷,展现了贺州人民从命运多舛走向色彩斑斓的幸福生活、塑造富有典型区域特色的人物形象,渗透了异彩纷呈的本土民俗风情,再现贺州人们波澜壮阔的原生态的真实生活场景,折射勤劳朴实的贺州儿女的人生百态、风俗习惯,凸显其精神面貌,寄托作者的美学理想,彰显贺州的自然和人性美。这些丰富多彩的影视媒介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教育的源头活水,作为贺州的莘莘学子,在熟读经典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影视剧进行地域文化巡礼,一方面使自己了解所生活区域的历史渊源、人文景观、神话传说、名胜遗址、文人墨客、民风民俗等显性的传统地域文化,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增进对家乡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与热爱,培养学生“走千走万,不如贺江两岸”的乡土自豪感和文化传承意识,另一方面使浓郁的地域文化浸润在学生心灵深处,积淀个体的文化知识经验。

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体现乡土特色。

在校园建筑、休息娱乐场所和校园设施设备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民族体育设施、乡土设备,悬挂乡土名人名像名言、乡土风景画等,展示家乡风土人情。贺州具有众多旅游名胜景点,如4a级景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贺州玉石林奇峰突兀,石笋、石柱、地槽、漏斗、暗井密布,不但有多彩自然景观,而且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以及路花温泉等。通过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橱窗,把故乡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习、欣赏。也如汪广仁所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让美丽山水与校园文化共塑良好的育人环境,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自豪感。不但充实和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涵,拓宽了学校教育的途径,而且提升了学校的品位,师生们在课余很自然地融入到学校文化的氛围之中。

乡土文化是养育人的精神之水,涵养人的文化之源。一个人如果不知家乡的历史人文,无疑是一种教育上的缺失。因此,如何就地取材,把握特色,让乡土文化走进校园,引导学生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为构建和谐社会献策出力,是新时期农村学校文化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相信,农村学校也会走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因为,根植乡土,就会有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特色篇2

关键词:乡土文化;主题活动;雷州石狗

一、简述

1.雷州文化简述

雷州文化是雷州半岛文化的简称,在地域上包括现在湛江的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东海区、雷州市、遂溪县和徐闻县。与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并称岭南四大区域文化。主要有七大历史脉络――古图腾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古代建筑文化、古代陶瓷文化、南珠文化、古代书院文化、自然景观文化。

丰富的乡土文化能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提供大量资源,使其更能体现地方特色,更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张涛在《地方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四川省都江堰水文化为例》(2012)中研究了幼儿园课程融入地方文化的可行性及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李凤英在《红土节日文化与园本课程建设初探》(2009)中提出了将本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选取了节日文化开发作为园本课程。

2.雷州石狗文化简述

雷州石狗是雷州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雷州先民视它为神明,至今拥有“南方兵马俑”的美称。雷州石狗文化中可作为幼儿园课程的资源很丰富。比如,神话传说――盘瓠传说讲述石狗崇拜源起;雷祖传说讲述石狗崇拜的快速发展;石狗报恩等记录石狗与人之间的故事。功能:雷州先民将其视为图腾来敬畏;雷祖诞生让它成为呈祥报喜的灵物;宋代闵人南迁和中原文化引入让石狗成为守护神灵;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石狗也逐渐变成了与人亲近的司仪宠物。雷州石狗的造型纹饰丰富,有的雕凿手法极尽写实,透出生命的迹象;有的极尽抽象,令人浮想联翩。石狗身上的纹饰有云雷纹、凤尾纹、雷鼓、渔网等,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云雷纹表示驱凶避邪;凤尾纹寓意石狗是呈祥灵物;脚踏雷鼓寓意呼风唤雨……

二、以雷州石狗文化为中心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

1.幼儿园主题活动

幼儿园课程中的主题包括中心议题本身和它蕴涵的或与其相关的问题、现象及事件等。我国幼儿园主题活动最早可追溯到陈鹤琴的“整个教学法”,主张课程应当相互联结,不应割裂。何媛在《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基本视角:儿童的经验》一文中提出要从儿童的经验出发构建主题活动,让儿童充分接触主题对象后产生欣赏的态度和经验性的知识。真正的主题网络是事后的总结,但这不否定它的计划性,只是更具弹性和过程性。

2.以雷州石狗为核心构建的主题网络

(1)雷州地方志中有关于石狗故事的整理和收录,教师可以查阅资料,收集、筛选合适的故事,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了解。另一方面,幼儿能通过长辈收集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分享。在幼儿充分了解这些故事后,又能以图画、歌谣等形式保存下来――制成画册、编成歌谣,进一步熟悉的同时又增加了趣味性。

(2)石狗的雕塑是幼儿了解它最直观的方式。通过观察、欣赏石狗雕塑,幼儿能快速形成对石狗的初步了解,生动有趣的造型和纹饰能让幼儿产生更大的兴趣。经调查了解,在幼儿掌握了石狗的造型特点和纹饰时进入绘画或手工制作环节,就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一尊独特的石狗。幼儿还可以想象自己与石狗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赋予作品生命和活力。

(3)石狗的功能及造型都是不同社会背景的产物。古代雷州先民崇尚天神和图腾,这一时期的石狗是抽象的,体现人对神灵、图腾的敬畏。海边的石狗多刻着叶网纹、踩着渔网,体现了人们对平安丰收的希冀。宋时闵人南迁以及中原文化的引进,使石狗也具有了驱魔辟邪的寓意,幼儿从“门神”等经验迁移到石狗功能,在巩固已有的经验的同时也对石狗的功能产生了探索的欲望。

(4)雷州石狗也蕴含科学知识。了解雕塑比例、雕刻的岩石种类、年代久远的石狗面目模糊的原因,还有雕塑材料的种类、石狗雕塑与狗的姿态间的联系,可从“狗”切入。首先,狗是比较常见的动物,教师可从狗的姿态引出石狗的造型,幼儿直接的经验体会也更有助于接受新的经验。石狗的材质是雷州半岛最常见的玄武岩或红砂岩,质地坚硬粗糙,颜色是阴沉的暗灰或黛青。幼儿可以了解玄武岩雕琢成为石狗的过程。活动还可以延伸到能用什么材料雕塑石狗(陶土、橡皮泥、木头等)。

三、讨论

1.雷州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的现状

调查发现,雷州当地少有幼儿园将石狗文化与课程活动相结合,但有将当地节日、特色食物等民俗文化带进了幼儿园的活动实践,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相关政策的支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政策的支持使幼儿园有更大的动力开发乡土文化资源。社会对文化认同度的提高,无形中也促进幼儿园开展与乡土文化相关的课程。

(2)石狗文化本身有待开发。雷州处于欠l达地区,一些农村还存在“学写字算数才是正经事”的观念,老百姓不了解石狗的文化价值,不注重保护石狗文化,无形中遗失了很多资源。另一方面,关于石狗文化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缺失,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石狗的艺术价值,在其文化意义等方面还存在空白,加上大量的石狗雕塑被窃、破坏,相关研究难度也在加大。

(3)园长、教师等对雷州石狗文化不了解。通过调查访谈,发现雷州地区对石狗文化有所了解的园长或教师都很少,年龄较大的园长、教师表示儿时曾在村中见过石狗,但也从没了解过石狗的传说。园长、教师对石狗文化的不了解直接导致幼儿园很难将雷州石狗文化引进。

2.雷州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的价值

(1)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学前儿童主要是感受身边的环境、生成经验性知识,直接灌输学科知识对幼儿的发展不利。幼儿更需要使用感官去感受事物,逐渐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如观察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幼儿对生活中的文化背景有自然的亲切感,而民俗文化直观、形象,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挖掘石狗文化中有教育价值的部分,结合游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将其联结成一个整体,在帮助幼儿构建完整的石狗文化经验体系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奠定了幼儿热爱家乡的基础。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调查发现很多教师都是中大专学历或转岗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面对丰富的资源却没有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但是经过具体的指导实践,教师已经能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组织有效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对石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证明了将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的做法是能让教师获益的,教师通过活动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3)丰富幼儿园课程体系。优秀的幼儿园除硬件设施外,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和科学的课程体系必不可少。将雷州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一方面丰富了幼儿园原有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更有整合性地将不同领域的教育内容构建成一个整体,更有益幼儿的学习。石狗文化贴近幼儿实际生活,能改善当前幼儿园部分课程与实际脱离的现象。

(4)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传承传统文化。《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石狗文化是组成地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需要保护并传承的传统文化。充分的了解是保护和传承的前提,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能让幼儿、家长更加了解相关的知识,提高认同感,唤起人们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3.反思

(1)要深入研究雷州石狗文化。充分的资源是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基础,要想更好地利用雷州石狗文化开展特色主题活动,首先就要充分了解石狗文化。

(2)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和完善理论。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理论是否科学也需要实践的验证。利用石狗文化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在理论上有很大的可行性,初步的实践也表明它是行得通的,但能否完满地进行还有待调查。

(3)注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高水平的教师是主题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主题活动在提升幼儿自主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参与的难度。如瑞吉欧的教师所说,“跟孩子在一起,就是要不停地调整,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或是确定的。这真的不容易”。要想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学习主体性、提升幼儿的学习体验、完善课程,高水平的教师力量不可忽视。幼儿园应增加教师在职培训机会,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路玉萍.岭南文化一朵奇葩:雷州文化[n].湛江日报,2011-12-28.

[2]巨云和.雷州石狗雕刻的文化特|与造型方法[J].美术研究,2008(4):105-106.

乡土文化特色篇3

关键词:乡土性;城市特色;自然特性;人文特性;可识别性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161-03

引言

走过不少城市(镇),常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些城市尽管从地域上来说相距千里之遥,但缺乏各自的地域或文化特性。毫无特色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的一大问题,原因何在?归根结底,因为它们缺乏其特有的个性和意义象征,因此也就缺乏可识别性[1]。这种个性和意义应来自于城市从所处地域中所汲取的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性,城市的建设背离了自身所在地的乡土特征,是当今中国城市缺乏特色的原因之一。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必须走一条乡土之路。

一、城市特色的乡土之根

(一)乡土释义

“乡土”所涵盖的是一个非常宽广的领域概念。其基本释义有二:一指本乡本土、故乡,意指一个人出生的地方,先秦《列子天瑞》中的“友人去乡土、离六亲”是我国最早提出“乡土”一词的文字记载;二是泛指地方,《晋书・乐志下》有云:“乡土不同,河朔隆寒。”[2]从其基本含义可以看出,乡土的范围可以从部落到村、市、县、地方,甚至国家,有狭义的和广义的理解。人们认同故土、辨别他乡,是因为每个地方有着有别于他方的区域特性,即其乡土性。乡土性不仅存在于乡村,同时也存在于城市和野外自然环境。从广义上讲,它不仅仅属于物质或视觉范畴,而且涵盖了一个地区所具有的地域自然特性和由此衍生出来的人文特性,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密切。一般地说,它是当时、当地人们整个生活方式的反映,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3]。

(二)乡土性与城市特色的形成

城市依托于某一地域而存在,与区域其他组成部分密切关联,它脱离不开自然赋予的物质特性,又不仅限于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处自然地域所孕育的人的创造使得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出基于自然特性的人文特性。

城市的乡土性除了其自然特性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建成物质环境特性,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其历史及现存的形态特征、建筑特点及街区特征等;城市的文化环境特性,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城市的社会环境特性,包括经济、生活方式、民俗民风、交往等;同时,还包括其动态发展。正是城市所具有的乡土特性,使城市具有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和意义,也使它具有了可识别性及特色。从这一角度而言,乡土性的保持,是城市特色的基本策略之一。

中国城市环境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断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城市网络系统中社会文化的交互影响越来越强,市场主导背景下利益的驱动使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特性、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特性逐渐转化,一些快速而短期性的建设模式忽略了城市所处区域自然特性的因素及根植于特定环境的社会文化因素,其结果使城市与所在地域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有机联系被割断[3]。利益驱动下的市场开发和建设往往着眼于眼前的个体物质利益,而不可能兼顾城市及其所在地域的整体利益,极易忽视该地域的自然承载能力和文化传承[4]。城市的绿地系统、历史街区等对于城市特色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恰恰难以从经济角度激发市场,吸引投资,因此常成为经济利益的牺牲品,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发展[5]。作为城市象征意义及其社会生活的载体,城市的空间特征一旦由大量的外来因素所占据,并且在众多城市中同时出现,必会同时引起历史文化的延续被割断,各城市自身的个性特征极易消失。

二、城市特色建设的乡土之路

大量中国城市中,在漫长岁月中积淀出的城市形态和传统文化等乡土特征正在逐步消失,必然城市个性消亡,城市特色的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同时,短期行为的快速建设极易形成城乡间的对立,割裂城乡及所处地域其他组成元素的联系,使城市的个性发展失去立足点,有违“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

城市的特色丧失因乡土性的缺失而起,脱离了原有乡土之根的城市建设,其特色无从谈起。重新认识和传承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和文化特性,挖掘其乡土根源,是一条值得思考的途径。

(一)基于乡土性广义理解的城市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背景下,应从广义角度深层理解乡土的内涵,将城市与其所处的区域视为一个有机体,遵循复合系统原则进行研究和规划,深入挖掘城市特色营造的根本依据,保证城市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基础,立足于其乡土性进行研究、规划设计与建设。

(二)城市乡土环境的要素评价与应用

城市特色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由于对具体城市处在区域乡土特性缺乏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其物质及文化上各项组成要素的量化研究,使得乡土性的传承在规划设计与建设中无所依据,只能局限于功能性的规范指导或表面的视觉效果,城市的建设无法成为高效运作和区域自然肌理及文化传承的结合。与理论研究相对应,城市乡土性的缺失还在于规划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的继承和更新问题。一方面由于观念局限可能导致规划与设计中对传统元素和技术的忽视;另一方面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客观因素也对此有所制约。

谈论城市特色的丧失时日并不为短,然而问题日益严重,泛泛而谈或大声疾呼并不能成为城市特色丧失问题的解决途径。对于专业规划设计人员而言,如何使专业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是在城市规划建设角色链中得以发挥真正作用的要素。因此,切实可行的研究与应用势在必行。必须针对具体城市处在区域物质及文化上各项组成要素进行量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规划策略及设计导则。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环境特征评价体系并切实贯彻运用十分重要。根据对城市乡土性的基本分析,笔者认为,对于城市环境特征要素的量化研究应包括城乡环境的生态状况、空间体系评价、城市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几个部分。

1.城乡环境的生态状况评价。如地理特征、植被及其他生物的多样性等。乡土性离不开生态基础,应建立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纽带,保持两者间的有机联系和完整性,形成渗透交融、具有地域内原有自然特性的生态网络[6];在城市中应以原有自然环境中的物种特色和配置模式为基础,结合自然基质,组织城市与乡村的绿色廊道和物种联系,建立城市区域自然环境斑块,从而形成良性循环[7]。同时,分析研究城市及区域在发展中的可承载能力,寻求城乡之间在空间资源上的快速整合,以使城市建设可持续。

2.城乡环境的空间体系评价。包括城乡间的空间联系、城市肌理、城市公共空间特性、城市街道及建筑物形式特点、城市标志物的个性等。具体应用中,应基于原有区域景观格局使建成与自然区域成交织渐变形态,形成良好过渡;以原有城市肌理的分析研究为基础,进行城市空间体系的组织,渐进发展,形成有机的空间格局,保持原有区域空间特征;人工物的建造活动应顺应自然,符合环境特点和历史传统。一方面,研究城市的起源和历史文物及街区等物质财富的特性,继承和发扬城市在物质形态上的传统和地方特色。城市中的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和绿化环境,以及某些传统的建筑形式,具有特定自然环境影响下长期形成的风格,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物质文化遗产,并已成为城市的识别物,应加以继承和发展[5]。另一方面,在新的规划与设计中可提取相关元素进行创新,走“新乡土”之路,更为真实地表达新的建成环境与原有城市肌理之间的关联[8]。使城市在物质形态上的乡土性得以延续,加强城市的可识别性。此外,还应注意从传统的建造技术中汲取有用经验并加以发展,作为城市乡土性建设的技术支撑。

3.城市社会生活评价。包括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及民俗活动等。通过这些乡土性要素指标的衡量与运用,权衡市场利益与城市总体利益,保持城市社会生活氛围的乡土性,体现不同城市的传统,形成显著差异从而构成独特的城市个性形象[9]。

4.城市人文环境评价。指长期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特性,包括其历史沿革、文化脉络与艺术类别与特征等,正是这些文化特性构成了一个地方的乡土情谊,使居留各其情依依,离去者有故土之思。

(三)基于乡土性研究的政策与建设管理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作为城市建设的的主导者,政府的政策及其管理措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规划设计人员与公众组成的三角形角色链中,专业理论和技术在衡量各项因素和制定政策的过程所起的作用仍然可有很大改善空间。

在政策管理层面,应对乡土性问题密切关注,中国的城市发展应立足于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特征,需要时刻关注脚下的这片土地[10]。首先,应基于城市乡土环境评价,对城乡的整体形态及文化建设进行长远战略性部署,健全各种规划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确保城市的建设在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传承地域特征;其次,对城市特色建设的研究、保护与建设资金给予全面支持和保障;第三,在各方利益和作用的权衡方面应进一步完善,重视公众对于属地感的需求以及专业知识的指导与支撑作用,以使各方力量在保持乡土性和城市特色营造的过程中起到最大效用。

结语

城市的特色及其生命力在于多样化与个性化,其根本保证在于其乡土性的保持。城市的加速发展、全球化等因素固然带来一系列冲击,然而客观因素最终因主观因素而起作用,因此,建设城市特色,必须将城市的乡土性问题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评价和研究,并付诸实践,走自己的乡土之路,使城市的发展从容应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和冲突,才能营造出城市的个性特色。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7.

[2]夏征农.辞海: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15.

[3]肖达,张捷.在全球化进程中大城市周边地区的演变与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8,(5):63-78.

[4]Lichfieldn.economicsinUrbanConservation[m].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1-5.

[5]阮仪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J].上海城市规划,2004,(6):11-14.

[6]刘滨谊,温全平.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07,(1):84-89.

[7]郑醉文,沈清基.基于用地多样性评析的城市生态建设及规划调整[J].城市规划学刊,2008,(5):7-60.

[8]支文军,朱金良.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当代策略[J].新建筑,2006,(6):6-82.

[9]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182.

[10]孙施文.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J].城市规划学刊,2005,(3):9-17.

DiscussiononCity’sVernacularwayandCreationofitsDistinguishingFeature

GUoCong

(nantongUniversity,nantong226019,China)

乡土文化特色篇4

[关键词]乡土艺术传承保护

一、乡土艺术的发展土壤

乡土艺术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而创造的,以中山地区为例,祈求风调雨顺的民间习俗―飘色,自明代诞生以来,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祭祀仪式后盛大出巡,成为当地一个大型的民间艺术巡游活动,具有鲜明的岭南民俗特色。飘色巡游从色芯到色梗、色脚、色柜均蕴涵着丰富的艺术价值。色芯和色脚由小孩扮演,根据演绎的故事角色装扮,活泼俏丽,引人注目;色梗由生铁打造,却又被包装成不同的形状和色彩,集力学与美学于一体;色彩艳丽,根据故事内容绘制不同的图画并配以相应的诗句,内涵丰富,艺术精湛,令人叹为观止。飘色自明末清初诞生以来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每到飘色出巡,当地百姓男女老少齐齐参与活动的筹备和举办,每天表演人数达到2000多人,呈现万人空巷的场面。

由此可见乡土艺术的状况如何与其所植根的民间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乡土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得益于当地民众心态和政府的积极引导。

二、乡土艺术生生不息须发挥传承人作用

传承人是传承乡土艺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对乡土艺术的记录、整理和传承工作,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掌握各种乡土艺术是当前文化主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培养民间文化艺术骨干,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充分调动群众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积极性,发挥民间传承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促进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山地区的飘色艺术协会现有核心会员80多人,近年不断吸纳年轻人加入。同时逐步引导飘色馆所在地的小学成为飘色传承基地。飘色传承人20年来致力于飘色的传承与发展工作,负责组织和指导每次飘色的具体表演活动,也是不断创新研制新色版的领头人。

三、乡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要加强阵地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当地的文化形象,展示文化成果,近年,中山地区加大对民间艺术专属场馆的建设,建有多个民间艺术场馆,分别为飘色馆、腊味文化展览馆、文化活动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室、龙舟文化室、民俗文化展览室等。其中飘色馆面积约300平方米,主要用于飘色的日常展览,色芯、色柜、色梗的制作、修复、教学、飘色文化的传承等功能。此外,还建成塔高53米、共9层的天福塔,其中第2至8层用于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集中展示。以上场馆均用作当地乡土艺术创作、培训、理论研究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群众的主要活动场地。依托这些民间艺术专属场馆,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近些年的文化沙龙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群众文化艺术花会、端午龙舟赛、飘色文化欢乐节等,形成了“活动经常化、流程规范化、项目精品化”的文艺格局,为乡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乡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要有机制保障

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乡土艺术资源保护备受考验。为了更好地保护当地的乡土艺术资源,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乡土艺术的各项配套保障,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责任、形成合力”的原则,坚持依法保护与政策保障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相结合等方式,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机制等,促进乡土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努力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政策保障

为加强乡土艺术资源的保护工作,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乡土艺术的积极作用,当地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非遗项目发展规划》、《鼓励民间艺术团体发展奖励措施》、《文联组织活动方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规划》等。

2.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

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乡土艺术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一是成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村级跟进、民间组织助力“四级联动保护协调”的民间文化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文化的主管领导任组长;二是形成“文体局牵头、文化站主导、文联协会积极参与”的工作班子,全面负责民间乡土艺术的保护、传承、政策宣传和日常管理工作等;三是组织有关专家开展普查和建言献策,多次邀请专家对民间文化的保护、规划、修建纳言献计,细化各项工作,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健全保护技术支撑机制,全面落实严格的保护措施。

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和艺术,当地政府汇集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文联、各艺术协会以及各类文化机构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推动民间文化发展,并以历史文化和鲜明的地域文化为主题和背景,开发地方特色题材和现实题材,创作更多以乡土艺术为主题的文艺作品。

当地政府应将民间艺术创新和传承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分解和落实各项乡土艺术保护工作到各村(社区),把整理、归纳、提炼各村(社区)在各时期的民间文化资源纳入日常工作管理。各村(社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指派专人负责,落实责任,把乡土艺术建设工作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确保乡土艺术传承与保护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将乡土艺术专属场馆的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在对乡土艺术的普查、整理、维护、盘活资源等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参照有关标准适当给予奖励。

五、乡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要有长远规划

1.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善用乡土艺术资源,把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明确规划“立足乡土艺术、古镇风俗,设计古镇文化体验、传统风俗体验、水乡风情体验,树立古镇乡土艺术品牌”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思路;专门规划发展“特色民俗体验”游,把本地民间艺术融入到特色旅游产业发展中,通过突出民间文化的参与性强、形式多样的特点,打造专门的线路规划,让游客参与体验飘色、龙舟、武术、龙狮、麒麟、高跷、曲艺、腰鼓、书画、剪纸、秧歌等传统乡土艺术,发扬和传承特色民间文化。

2.把乡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布局。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形成较为完善的乡土艺术传承与保护的保障机制。同时,把文化发展指标纳入村(社区)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让乡土艺术传承与保护成为体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特质、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手段。最终达到使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引领一方风尚、教育一方民众、服务一方社会、推动一方发展的目标。

工作思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工作思路,坚持面向基层

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分层级、有步骤、有计划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并将乡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列入村(社区)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完善各村、社区文化室高标准全覆盖建设工作,常年坚持开展乡土艺术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的村(社区)占总数的90%以上,参与和受众人数占本辖区常住人口总数的60%以上。同时,继续大力开展送戏下乡、送文艺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土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2)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全民参与

明确工作理念与实施思路,通过制定各项文化发展规划及鼓励措施,争取用政策性杠杆强化本土文化观念与乡土文化价值。通过政府搭台,民间艺术协会唱戏的形式,广泛动员坊间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让乡土艺术传承与保护建设真正成为我们走向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尊和追求文化自强的生动实践。

(3)着力非遗项目,促进传承与发展

将乡土艺术传承、保护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飘色”、“龙舟”、“腊味”、“麒麟舞”的保护、传承工作结合起来,以协会为主导,并以发源地的中小学校作为传承基地,深化“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让乡土艺术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4)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培育本土文化人才

培育一批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地方文化品牌、民间文化队伍及乡土艺术人才。如:飘色、麒麟舞、龙舟竞渡、醒狮、曲艺、剪纸、腰鼓、秧歌、高跷等为代表的乡土艺术,还有植根于传统农业文明的盆景艺术和食品文化等。团结和引导广大民众从各自的立场与兴趣出发,成为本地特色乡土艺术的创造者、拥有者、参与者、实践者、爱好者、保存者、经营者、管理者、传播者和弘扬者,以此构建综合立体的文化生态环境,营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文化氛围。

(5)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与发展

当地政府应将继续深挖历史文化和乡土艺术资源,以节庆活动为契机,通过组织举办飘色文化艺术节、旅游文化节等形式吸引各方游客,推广乡土艺术和旅游景点,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结语

经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和实践,中山的乡土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在新的社会形态中得以完整保存并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铭霞.黄圃历史文化.珠海出版社,2010(1):p133-156;

乡土文化特色篇5

1.1乡土文化的定义

何谓乡土文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发端并积淀于一个特定的地域,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语言文化等。还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我们认为乡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土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乡土物质财富和乡土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乡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乡土观、文化观为指导,以调适乡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点而形成的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总和。乡土物质文化包括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和民间民俗工艺品等;乡土精神文化包括乡土孝文化、乡土宗族家族文化、乡土生活习惯、乡土传统文艺表演、乡土传统节日等;乡土制度文化包括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约乡规、乡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乡土价值取向、乡土行为方式等;乡土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理环境的大气、地形、地貌、土壤、湖泊、河流等自然山水以及形成生物链条的动植物种群等。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又涵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1.2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乡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优秀的乡土文化既表现了乡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等,体现了乡村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又体现了乡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还体现了乡民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更体现了乡民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制度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因此,乡土文化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1)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

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农耕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或衰落,唯有我国的乡土文化从未中断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

2)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的文化。

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农民群众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3)乡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

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质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

4)乡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

这种和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1.3乡土文化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关系

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又是乡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乡土文化的写照。由于乡土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因此可以根据需求从乡土文化当中找寻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素材来获得设计的思想源泉。同时,乡土文化作为乡土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时也是对新的乡土文化的创造和完善。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地域人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新的乡土文化情景。不同的乡土文化反映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上会产生不同的人居环境风格。

2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土文化使设计者在认识理解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设计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文化根基。

乡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乡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聚集并沉淀为一定的社会密码,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态文化。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设计灵感。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模式或载体的选择,只有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根基。

2)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乡土文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精神文化,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向和方法,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农村美好未来,以农民、农业、农村即“三农”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业为重,使设计者自发地去遵从,把“三农”与设计者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从而促使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加符合“三农”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农民、农业、农村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农业、农村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配合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因此,乡土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使设计者自觉的按照农民、农业、农村要求去设计人居环境。

3)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今天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秀的乡土文化凝聚了乡民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乡土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传承。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不能离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于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对不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指导调适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有乡土奋斗目标、乡土的行为规范和乡土的共同价值观,这些都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它让设计者明白自己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哪些地方该发扬,哪些地方该规避,为设计者指明了调整和适应的方向。通过这些指导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设计者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挖掘乡土文化元素,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人居环境设计与人的天人合一。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3.1对乡土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物质文化中有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以及乡土地貌、乡土气候、乡土植被、乡土材料、乡土色彩、乡土符号等元素。它是在乡土地域范围内自然产生,且能被设计者利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带有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朴实性,对节约新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乡土色彩的运用。设计者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前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的风情民俗,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场所精神,运用乡土地貌色彩、土壤的色彩、植物生态、人文内涵、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物质实体固有乡土色彩,挖掘出当地的乡土色彩,并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去,使得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富有乡土气息,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色彩映像。乡土色彩对整个造型赋予了乡土个性语言,它是造型要素无法取代的。又比如对乡土符号的运用。设计者将乡土符号作为物质载体,再结合当地的风情民俗,并以艺术的造景手法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从而设计出能真正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还比如对乡土材料、植被的运用,呈现出的是自然美。取材于大自然的石材、植物、木等自然材料,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同时那些乡土建筑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设计者应重视保护乡土建筑,注重从乡土建筑的布局、墙体、屋顶、门窗和其他细部中吸取地域元素,让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和谐共生。

3.2对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看得见的东西是它的物质文化存在形式,那些看不见的是乡土精神文化,它飘离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载体之外,隐藏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形式的背后,透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物质文化所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创作手法、设计方法等,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乡土精神文化。而这些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乡土精神、农耕传统、地域风情和民间技艺是乡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可以作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通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载体设计,去营造空间环境,不仅能体现乡民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还将反映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乡土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乡土精神文化特征的表达,重在意境、神韵、场所精神的塑造上,在潜移默化中将地方的风俗遗存、生活模式、传统空间格局传达出来,作为一种乡土精神文化特色的见证。

3.3对乡土制度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制度文化介于乡土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文化之间,相对于乡土精神文化而言,更具有外观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既起着规范乡民行为和办事规程的作用,也起着规范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作用。乡土制度文化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这些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反映了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共同意愿。同时,乡土制度文化是非物态文化,它的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土纪律制度、乡土道德准则、乡约村规等,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知晓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促使他们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之合理利用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资源,以乡土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引导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如以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物质载体,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乡土材料,如古井、水车、石磨、古树等器物和农耕文化的簸箕、斗笠、锄头、风斗等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展现乡村特有的艺术美。

3.4对乡土生态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有效利用乡土生态文化元素。因为“环境的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态演进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改造,深深打上了人的实践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目前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必要的尊重,对其运用还比较薄弱,大多以损害乡土生态文化为代价,过度的设计已造成乡村资源浪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发展乡土生态文化、建设乡土生态文明的需要,设计者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乡土生态文化资源,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微生物、土壤、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人居生态系统,为农户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结语

乡土文化特色篇6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国土空间规划

村庄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最小单元,但是由于城乡资源配置存在一定差异,再加上政府扶持政策的倾斜,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呈现出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环节,而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对于优化乡村空间资源结构、协调城乡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村庄的国土空间规划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1国土空间规划在村庄层面的现状

1.1资源配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就目前我国的国土规划部门的组成来说,我国的国土资源规划大致被分为了国土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管理两大板块,而存在一定关联的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之间由于被完全划分到不同的部门,因此三者之间的关联性被进一步弱化。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同的规划部门因为工作标准不同、谋划方向不同,其规划方案的思路也就不同,再加上不同规划部门的有效沟通不到位,因此不同部门对资源的配置和规划缺乏一致性,衔接也就出现了“断层”,从而使规划方案编制的周期有所延长,土地资源申请的办理时限有所增加,造成群众经常往返于各部门之间,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土空间资源管理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另外,村庄国土资源规划的基础数据、编制标准、国土空间用途及规划侧重点都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国土管理部门由于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审批流程和审批权限的不同,在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不能够形成完整的流程和体系,这也导致了配置不到位的现象[1]。

1.2农村基础设施少,功能不完善

虽然近些年我国乡村发展得非常快,但是和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向来是以提高经济实力为主要目的,因此比较重视工业规划。由于目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很多工业企业开始纷纷在乡村建厂,这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乡村经济,为农民带来了很多就业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但是因为很多乡村长期以农耕为主,在基础配置上缺乏一定的空白,这就造成了农村功能严重不足,无法在短期内扭转这种局面,因此也就出现了乡村污水横流、环境差等负面影响。虽然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在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但是由于受到观念意识、保障制度和资金投入的多重影响,乡村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1.3村庄特色逐渐弱化

不难发现,现在很多乡村的国土空间规划逐渐趋同于城市规划,虽然表面上看,充满城市化气息的乡村的环境更整洁、现代化气息更浓厚,但是很多乡村特色已经被弱化甚至破坏[2]。例如,村庄传统房屋被二层小楼代替,草原放牧改成了养殖场、传统青石小巷改为水泥路面等。虽然看上去这样的村庄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但是无形中丧失了特点,忽视了乡村特色及自然资源的优势,呈现出的是“千村一面”的景象,乡村国土规划不能够结合自然条件进行针对性的编制,导致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缺乏个性化和科学化。

1.4乡村规划创新能力不足

为了落实落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很多县市区逐渐重视乡村村庄国土规划工作,纷纷对管辖区域内的村庄制定规划任务和规划目标,同时也出台了很多的鼓励政策和优惠政策,但是由于限定了规划方向,脱离了村庄实际,不同的村庄规划出现了相似性甚至一致性,不能够结合乡村群体的需要、乡村的自然地理条件等内容进行适当的创新,造成乡村规划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2乡村振兴视角下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路

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下,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应该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完善的功能。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村庄的国土空间规划包含提升物质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凸显乡村文化等内容,体现在乡村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中,因此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也应该结合乡村的实际进行谋划,突出乡村的特色及价值,使乡村的内涵和功能更加多元。一是盘活乡村土地资源,为乡村发展提供动力。充分利用当地土地格局,盘活村庄中的古建筑、山水风景等资源,结合人口结构及国土空间格局,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人口、土地和产业的有机统一[3]。二是结合村庄文化元素,形成文化特色。以村庄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及传统手工艺等文化元素,完善历史建筑、文化场地等,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完善服务结构,凸显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保持乡村特有的魅力。三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以村庄国土空间规划为基准点,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摸索出乡村联合、成立自治经济组织等治理模式,加强对村庄的空间规划和地域开发使用的管制,使乡村治理体系和空间规划联系更为紧密。

3乡村振兴视角下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策略

3.1优化乡村生态,改善生态质量

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打破了很多乡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村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生态环境要素,通过对生态环境要素进行优化和保护,实现乡村空间及功能的优化升级[4]。当然,还要充分结合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在实现城乡一体的同时优化乡村生态空间,保留原有的生态特色,实现经济、人文和生态的高度结合和统一。对河渠污染等环境问题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通过清运河道垃圾、河流沿坡绿化等修复工作,逐渐恢复河渠的基本功能,实现正常的生态功能。对于自然林山的开发,在保留自然林山面积的基础上,逐渐优化其空间布局,对林山中土地的部分和杂草丛生的区域进行彻底清理,通过栽种树木、养殖畜禽的方式优化其生态结构,实现内部循环,同时还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管控力度,降低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空间的干扰,保证生态环境系统实现闭环功能。

3.2调整产业经济结构

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明显差距就是经济落后,乡村单一的经济结构无法在短期内快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因此乡村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要从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上下功夫。通过激发乡村内部经济活力,畅通城乡交流渠道,逐步调整乡村产业经济结构。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农业”成为新型的产业结构模式,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新媒体,通过调整乡村产业经济结构,不断刺激农村地区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乡村产业。要依托互联网这个窗口传播农村集市、采摘园、民宿等乡村特有的资源,如通过互联网宣传乡村集市,吸引城市居民感受乡村热情热闹的气氛,尤其是在传统节日,可以通过“节日一条街”增强节日气氛,村民可以在集市上展示富有乡村特色的手工艺品,使城市居民感受浓浓的乡村氛围,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百姓的收入。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完善交通设施的建设,减少城乡流动的障碍,增强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为产业发展开通土地、经济方面的政策扶持通道,吸引更多人参与乡村振兴,逐步提高乡村吸引力。

3.3改善乡村外在形象

在乡村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需要优化社会治理体系、乡村文化功能以及自然资源配置,通过对乡村生态、文化、人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逐渐改善乡村外在形象。如整治乡村卫生环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娱乐场地,通过重塑乡村布局和村风村貌,改善乡村外在形象,此外还要充分结合村民意见建议进行相应的完善,不断提升乡村服务效率和水平,打造宜居生活空间。

3.4保留原有特色

不同地区的村庄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怀。在乡村振兴下,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应保留地方色彩,如村庄的名人纪念馆、历史文物建筑、特色农产品等。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要充分保留这些特色,通过完善这些特色的附属基础设施或产业链条,逐渐扩大原有特色的影响力,逐渐激发传统特色的内生动力,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目标,不断满足现代人群对乡村原始特色的追求和热爱。

4结束语

乡村的国土空间规划关系到我国城乡发展,是社会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我国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还存在配置不合理等很多问题,只有采取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保留乡村特色等策略才能优化我国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实现我国乡村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畅.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0.

[2]刘宏鹏.国土空间规划导向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策略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20.

[3]邢勋.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

乡土文化特色篇7

 

关键词: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现状及问题;对策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在东亚地区,将传统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学者们普遍认同的概念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经营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味和丰富性;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长阳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迎合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文化为灵魂的内涵,从而满足现代人体会特异文化的心里需求。加之长阳保护很好的原生态环境,可以发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这种独特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只有在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文化的同时,才能保持市场优势,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层次上来讲,乡村旅游应该是一种在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有自己文化特色、有一定民俗内涵的原生态旅游。

一、长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资源

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这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长阳是土家族的发源地,是土家人聚集最多的自治县。土家族自由特有的特色文化和民俗节庆,是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1、民俗风情文化。长阳的土家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哭丧、哭嫁等;还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如赶年节、过月半等,这些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独特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

2、家庭生活文化。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其有别于具有“共性”特征的社会文化,显示出了个性文化的优势。长阳家庭文化丰富多彩而且是一种慢节奏的文化,具有文化性又带有休闲性。游客在长阳农村家庭生活文化的环境中,学习唱山歌、跳撒叶儿荷、听古老的传说等等,感受特色文化,缓解压力,增长见闻。同时,增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感情更加融洽,家庭更加和睦。

3、乡村艺术文化。长阳是土家族自治县,聚集了几千年的古老民族土家族,也遗存了上千年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息代代相传。现存的撒叶儿荷、长阳山歌、南曲、花鼓子、吹打乐等堪称土家族的文化瑰宝,其中撒叶儿荷已经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除此之外有几项也已经被列入省级遗产保护项目。除了这些洋溢着生命的“活文化”外,长阳也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有“土家族第一女故事家”之称的孙家香等一些故事家。

4、居民建筑文化。由于独特的地形、气候、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阳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吊脚楼。几千年来,坐落在山中的一座座吊脚楼凸显了长阳建筑特色。这种特殊的建筑必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二)独特的自然资源

长阳旅游资源赋存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境内山峰林立,千姿百态;山上草木繁茂,四季长青;江水清澈透明,绿水悠悠;正所谓“江作清罗带,山如比玉簪”。清江流经长阳148公里,清江梯级开发形成“一坝两库”,库容近40亿立方米,水面13.6万亩,县域以水域风光为主体,有名山、洞穴、岛屿、象形山石、生物景观等,形成了水清如镜、碧波涟漪,气候温润、林木葱翠,高山耸立、峰回峦接,飞瀑垂练、彩虹横空,溶洞天成、千姿百态,山水相映、幽深秀美的独特自然景观。

综上所述,长阳旅游资源有别于以往的以农村田园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资源,告别了吃农家饭住农家窝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以独特文化为主题以特色建筑为依托的乡村旅游。

二、长阳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长阳在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保护探索新的途经与模式的同时,不断地利用其自身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走上了将其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旅游资源两者结合的模式,确定了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旅游发展道路。为了全面分析研究长阳旅游发展的状况。笔者于2007年暑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阳旅游现状做了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收回96份。有效收回率为96%。

(一)长阳旅游发展现状

1、长阳旅游发展迅速。近两年来,湖北省长阳县旅游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大手笔重措施。已经步入了一个健康、良性并快速发展的时期。清江画廊秀绝天下的旖旎风光,浓郁迷人的巴土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土家文化,吸引了无数中外客人。通过图1来分析近年来长阳旅游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长阳旅游的发展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如此好的发展趋势将会托大长阳乡村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为长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计在以后的几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将稳步上升。

2、长阳旅游开发的现状。在此次抽样调查中,首先考虑当地居民对长阳旅游开发的看法。是否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长阳旅游开发得当的人群仅占总人数的60%。他们认为旅游开发并没有认真落实。经实地调查得知,现在只被考古学家利用。也没有给当地居民带来真正的利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以打工为生,没有把旅游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地居民希望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可观的收入、发扬本土文化、改善本地环境、提高交通条件等。

(二)长阳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长阳旅游的开发状况仍然表现出起步阶段的种种迹象:经营者对旅游的本质归属上不清楚,缺少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对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保护意识,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资本进行大量开发利用。受旅游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观念的影响,甚至存在着景点景观的建设轻环境营造的现象。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9.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截至2007年9月份,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1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挖掘,更不利于长阳乡村旅游走特色之路。

长阳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中文化载体、轻文化内核,重有形文化、轻无形文化。通常忽视了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因此,长阳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一定要系统、深层次的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突出特色,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只有高立意、高起点才能在保护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深挖内涵,忠于乡土

长阳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创新,其切入点应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是在欣赏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系统地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用“特色”这个招牌树立形象。挖掘特色,打造精品,增强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不流于形式和趋同现代化,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乡村旅游必须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宝藏,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生态民俗,双重建设

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安排既有生态的又有文化的内容,建立合理的二元结构的复合式旅游产品。注重产品的多功能性,促进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长阳土家族节日文化多姿多彩,自年始至年终,几乎月月有节日,过赶年、六月六、女儿会等,体现了土家文化的特色,节日文化旅游应该是乡村旅游的重头戏,提高游客积极体验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愚人岛、巴国古都、中华巴士圣山、柏元岛等为主要内容的清江画廊风景区的建设,从而构建一条以土家特色游轮为交通工具的旅游路线。游客坐游轮沿清江顺流直下游山玩水;感受旅游地的特色风俗文化;品味特色小吃和体验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这种把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相互结合的模式,能使游客的身心得到净化;同时,为使“清江画廊”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重视文化,突出乡村特色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大的历史价值。从1998年以来,长阳共收集、整理、编印出版了14部200多万字的长阳民族文化资料,内容涉及民族民间文化的各个领域,如《孙家想故事集》、《长阳南曲》、《长阳对联大观》、《长阳地方名传奇》等。2002年和2003年又编辑出版了200多万字的《长阳巴土文化从书》。早些年的著作有杨发兴的《长阳发言志》,1996年出版了杨发兴、陈金祥的《彭秋潭诗注》,1999年出版了《长阳诗词民歌集萃》等。依据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长阳民族风俗文化,以及长阳土家族的服饰和手工艺品,在长阳分布凸显当地文化的多功能能博物馆。在博物馆划分出一个区域建立具有土家族建筑特色的民俗茶馆,一方面可以品茶,品尝当地美食;另一方面也为游客聚会、休闲和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四)特色宣传,特色品牌

通过对外宣传,举办一系列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来提升长阳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似画廊”为宣传口号。积极参与各种旅游节及旅游会展;适时举办具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如:举行以张建横渡对清江画廊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土家歌王”擂台赛等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调动周边的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打造全国品牌。更深层次上,可以发扬本土文化,创建有品牌的长阳非物质文化乡村民俗游。

四、结语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越是原生态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高质量、高层次的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最有吸引力和最有实力的乡村旅游要求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和最具有淳朴乡土味、浓郁民族味的传统文化,而长阳恰好符合这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它远离都市,受工业化、城市化影响较小,有着近乎原始而又俊美的自然环境,还有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这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将会对国外的游客造成极大的吸引力,将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有很大的乡村旅游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地震出版社,2007.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3、纪文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2007.

4、尉国富.广西上林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广西地方志,2005(2).

乡土文化特色篇8

【关键词】:乡土树种;城市绿化;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城市绿化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近年来部分设计者或绿化工程主管者为了提高绿化的档次,盲目的追求繁华艳丽的效果,片面地认为少见或高价格的绿化品种才能体现档次,于是往往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偏重于新引种、高价格的植物,而对于土生土长的乡土树种考虑甚少,于是造成城市间的景观雷同,城市缺乏自身的绿化特色及乡土气息。而城市绿化在树种选择上应当按“适地适树”的原则配植相当数量的乡土树种,在体现当地特色的同时也达到城市美化的效果。

一、乡土树种的特性和优势

目前,从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情况来看,乡土树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和优势:

1、适应性良好

乡土树种是经过自然长期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的极端低温、极端高温、洪涝、干旱等恶劣的生长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像油松、辽东栎、蒙古栎、白桦、柳树榆树和其他东北乡土树种,这些物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对东北部地区的环境以及极端天气有良好的适应性,与当地的生态系统成为一个整体。有些外来树种,尽管最初引进的几年生长状况良好,但是并不能说明该树种已经适应当地种植了,还必须经过长期的驯化和观察,有时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判定其是否能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现在,许多城市未经栽培或驯化实验就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这就带有很高的风险。而乡土树种凭借其优良的适应性,茁壮成长,将逐渐成为绿化树的主力军,且风险低于外来物种。

2、病虫害抗性较强

在长期的进化、演变中,乡土树种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抗病虫害体系。基本上不会受到被病虫害的侵害,即使有些树种发生了病虫害,也能够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抑制并控制住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自然群落下的乡土树种,大面积的毁灭性害虫和疾病几乎不会发生。相比之下,外来物种已经没有了时间的考验,在面对突发性病虫害,非常脆弱,往往会造成广泛的破坏,甚至全军覆灭。

3、便与养护、管理

乡土树种适应性强、抗病虫害强,便于养护和管理。乡土树种保护的水,肥,修剪打药,如要求不是非常严格,与外来物种相比,保护量相对较小,维护成本低。较好的绿化效果,以及低廉的护理费用,使其成为我们城市绿化工作的首选。

4、存活率较高

乡土树种即使是在恶劣的情况下也可以成活,贫瘠的土地上也可以生长,生命力非常顽强。经过研究发现,当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生长在同一环境中,它们根部的发育以及成长的状况都有很大差异。在同等条件下,对环境,土壤和水,以及保持和绿色效率的能力都是乡土树种较为优秀,天然林生长在自然的能力是优于外来树种比乡土树种种植。

5、彰显浓烈的地方特色

乡土树种易成活、生长快,极易形成地方特色景观。例如,北京的香山红叶“夕日红霞,秋景瑰艳,尽寒霜色流丹。”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禁爱上了这座拥有美景的城市;沈阳的昭陵古松茂密葱郁、挺拔、苍劲;洛阳因广植牡丹而被称为“牡丹之城”;海南岛因盛产椰子而被称为“椰岛”;这些秀美的景色数不胜数,都是当地乡土树种的杰作,极富地方特色。城市绿化,创建一个多品种,多层次,多色调的植物群落,但还创建一条街一类树的景观特色。一个城市的绿化树种是反映城市景观地方特色的重要标志,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由此可知能反映本地特色、生长稳定的乡土树种,是能否展现丰富多彩的绿化景观的关键。

二、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缺少利用的原因分析

1、乡土树种部分种类特点不突出

目前,绿化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普遍出现了自身特点不突出、秋季景观平淡的问题,同时部分树种的引种检疫程序并不严格。长期的无性繁殖会造成病虫害严重和管理不到位、抗性弱等问题,而自身因素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如天牛蛀干严重,垂柳、毛白杨春季飞絮;白蜡蛀干的危害较重,其表现欠佳;由于长期无性繁殖,泡桐出现植株退化的现象,不少植株易出现丛枝病,且寿命较短;国槐尺蠖危害严重,果色、花、叶平淡。

2、对乡土树种研究不够

注重对外地苗木或引进新品种的研究,忽视了乡土树种的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而事实上,在广泛的区域内乡土树种都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如榆树、柳树、杨树等优良的乡土树种就能非常适应恶劣的环境,尤其是在抗旱、防止水土流失、防止风沙等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如果对乡土树种出现的问题研究不够,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就会束手无策。

3、乡土树种的育苗工作滞后

由于大多是经济上独立核算的企事业单位,在制定城市苗圃的苗木生产计划时,投入资金、风险大小和效益分析的多少是其首要的考虑因素,加之大多城市地区由于受环境的影响,易出现育苗周期长、推广不力、销路不畅、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导致乡土树种种苗的繁殖工作不能得到全面开展,这就使城市园林绿化中乡土树种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苗木生产单位大部分都从南方地区直接引入成品苗进行销售,部分苗圃甚至完全成为了南方苗木的驯植户或假植场,民营的种植企业大多也会受到自身实力限制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进行南方树种的倒卖,而自身的种植则以宿根花卉、草花为主,并没有涉足乡土树种种苗的繁殖。

4、对乡土树种的开发力度不足

对乡土树种栽培的研究和野生资源的开发滞后,是城市园林的建设中乡土树种受到限制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北方生态环境比较差的城市,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则是城市园林建设中的―笔巨大财富。然而,当前的开发大多却集中在对南方树种的引进上,对于众多优良的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工作还处于起步的阶段,部分的城市甚至还是空白,对野生植物的开发研究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正确的思路,这与日益发展的园林建设对植物资源开发的要求存在着很大差距。

三、加强保护和发展乡土树种的措施

1、重视乡土树种的开发和研究

树种科研机构应重视对乡土树种的开发和研究,从育种、设计、美化、栽培上发展乡土树种,同时发展其相关学科,从技术上提供支持,以增强乡土树种的影响,形成内在需求和人文氛围。

例如,在城市道路绿化中,除了原有的梧桐、香樟、广玉兰等行道树外,推广栽植具有本地特色的乡土树种,如有麻栎、榉树、朴树、榆树、榔榆、梧桐、枇杷、石楠、樟树等乡土树种。据调查统计在市已推广应用的乡土树种有200种,乡土树种利用率仅为25.76%。苏州市地处亚热带,植物品种极为丰富,可供城市绿化的树种很多,如红枫、香樟、广玉兰、银杏、朴树、榉树、女贞、桂花等,都是园林绿化中极好的乡土树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2、逐步使乡土树种的应用与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1)苗木生产商要有眼光,敢于驯化前景好、有特色、抗性强、繁殖树形美的乡土树种,有了较好的苗源,设计者和决策者就会在城市绿化中应用,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2)设计者和决策者不能盲目追求艳丽繁华的效果,更不能片面的认为外来树种就更高级,而应从内部引起乡土树种的重视,重视乡土树种在绿化中的应用,以市场引导苗木生产商进行繁育,越来越多的乡土树种就会应用到城市绿化中来。

3、加强资金投入、政策支持

对营造乡土树种的林农,要从政策上支持、从资金上倾斜并鼓励林农大力营造乡土树林。针对种植乡土树种生长缓慢、周期性长的自然规律,林业部门应给林农适当的扶持和资金补助,以提高林农种植乡土树种的积极性。

(1)应加快对乡土树种优点的宣传,使人们摒弃对乡土树种的错误认识;

(2)大量进行乡土树种育苗,解决乡土植物苗木供应的瓶颈问题,使苗木供应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绿化行政主管们在宏观上要支持乡土树种发展,绿化部门要对绿化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坚持“乡土为主、引用为辅、新优稀特为点缀”的原则。

四、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运用实例

1、北京高校绿化中乡土树种运用概述

北京地区云集了很多高等学府,高校校园的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校园功能区的特殊性,对它的绿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有较高的要求,而乡土树种无疑是塑造这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主体,它在校园的绿化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北京地区除公园外,高校校园是绿化种类最丰富的功能区,其乡土树种的应用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个城市的应用情况。但目前对乡土树种在北京高校中的应用还没有全面详细的调查研究,在北京市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情况研究也较少

2、校园绿化木本植物中乡土植物所占比例分析

各高校栽植的乡土树种占木本植物种的比例均处于28%~37%之间,整体比例为33.7%.目前高校校园绿化中对乡土植物树种的选用没有足够重视,乡土树种应用比重较低,而大量引种外地种。

不仅在高校存在乡土树种应用不足的情况,北京市其他类型功能区也同样存在这种问题。可能的原因有:

(1)对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过多追求植物的观赏性,而对植物的生态价值和所体现出来的自然美重视不足;

(2)目前对北京乡土植物的园林观赏特性研究不足,许多优良的园林绿化乡土树种没有被挖掘出来,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可选择的乡土树种种类较少;

(3)对于部分已经被提出具有园林应用价值的乡土树种,没有进行很好的推广,设计者没有广泛接受,对其用于园林景观布置的方式和效果没有很好掌握,因此习惯性的选择已经应用成熟的绿化树种,而忽视一些具有应用潜力的乡土树种;

(4)乡土树种种苗来源不足。因市场对乡土树种的需求量不大,苗木生产单位对一些尚未推广应用的乡土树种的苗木培育量小。

北京山区拥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其中木本植物有222种,包括乔木89种、灌木116种、木质藤本17种。目前校园绿化中应用种类仅为85种,占野生木本植物种38.3%。其中乔木利用较多,有56种,占野生乔木种的62.9%;灌木利用次之,有26种,占野生灌木种的22.4%;藤本利用最少,仅有1种,占野生木质藤本种数的5.9%。北京地区乡土树种在校园及城市绿化中仍具有开发应用潜力。

3、北京地区优良绿化木本乡土植物推荐

根据已有研究资料记载和实地观察,目前在高校绿化中应用频率小的乡土树种中有很多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应在校园绿化和北京城市绿化中推广应用。

(1)形木类

即观形树种,指树形独特,以树形为主要观赏要素的树种,推荐9种。针叶树种有青和华北落叶松,两者树形均呈宝塔形,枝叶稠密,葱茏苍翠;园林中可孤植或对植、列植于建筑物两侧。阔叶树种类丰富,有北京杨、青檀、小叶朴、黄檗、大叶白蜡,均树冠开展、树姿美观、枝叶茂密,适于作庭荫树;其中北京杨、黄檗、大叶白蜡树干端直,也可用作行道树。还有一类观形树种树形优雅,可作庭荫树种,还兼具观花、观果特性,也可用作园景树;如同属于鼠李科的鼠李和冻绿,枝叶繁茂,入秋果实累累,可孤植作观赏树。

(2)叶木类

即观叶树种,指叶形或叶色奇特、美丽,以观叶为主要目的的树种,推荐4种。如蒙椴早春嫩叶带红,入秋叶色转黄,为良好的秋色叶树种。同属壳斗科的槲树、槲栎,叶大而美,秋叶转红或橙黄色,也是优良的秋色叶树种。南蛇藤为攀援性灌木,可沿墙面上爬,为垂直绿化树种;其秋叶转黄再转红,观赏效果甚佳,并兼具观果特性。

(3)花木类

即观花树种,指花朵秀美芳香,以观花为主要目的的树种,推荐13种:

乔木有:小叶白蜡,白色小花,花多,成圆锥花序,翅果,入秋呈红色,可孤植或丛植于草坪之中观赏;山茱萸,该种开花早,3月初伞形小黄花已满树绽放,秋天红果累累,极具观赏性,可孤植或丛植于花园内、池畔;东陵绣球,花色洁白,花序大而美丽,耐阴性强,适于丛植配置在林下、水边、草坪等处,或列植于路边;毛木,春天白花满树,芳香四溢,是极优良的观赏树和庭荫树,适于孤植或片植。

灌木种类丰富,有豆科几种植物:花木蓝,枝叶扶疏,花大而美丽,宜丛植于草坪一角、园路路口、林缘;胡枝子,紫红小花,叶片雅致,颇为美观,给人山林野趣的感受,宜丛植或片植与林缘、草坪角隅,山石一侧;金雀儿,花色橙黄变橙红,荚果狭长,累累挂于枝梢,是观花兼观果优良花灌木,可孤植或丛植与草坪角隅、林缘及山石一侧。

(4)果木类

即观果树种,植果实色泽艳丽或果形奇特,且挂果时期长,以观果为主要目的的树种,推荐4种。臭檀,春开白花,秋叶转黄,果实红艳可爱,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且其种子可入药,中药称“北吴茱萸”;木贼麻黄,种子外包一层红色假种皮,色彩红艳,观赏效果较佳,可用作地被植物或丛植于假山、岩石一侧;虎榛子,果形奇特,可丛植于林缘或园路旁;扁担杆,果形可爱,果实橙红,挂果期达数月之久,可配置于假山及山石一侧,也常片植于林缘。

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建设发展期,与城市发展相配合的城市绿化建设也正处以高峰期。根据现状,因地制宜地选择城市绿化树种,以乡土树种和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兼顾发展,做到景观、人文、生态、经济四种效益并举。同时,还要不寓于旧法,积极开展新的园林树种的引种和驯化工作,发展新的园林绿化树种,丰富城市园林的植物。

参考文献:

【1】唐红军.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缺少利用的原因田.中国园林..2004.

乡土文化特色篇9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乡土树种;推广应用

1前言

所谓乡土树种或称本地树种,是指某一地区内原先就有自然分布生长,而不是从其它地区迁移或引入的物种。即指在一定的自然分布区范围内自然传播,与其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气候、土壤等相适应而能稳定生长的树木,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的木本植物种类。从育种学上说,把树种引种到自然分布区外时,无论是本国的或外国的,都称为外来树种。而由于人类的直接或间接活动,致使其重新分布而出现在本来不所谓乡土树种或称本地树种,是指某一地区内原先就有自然分布生长,而不是从其它地区迁移或引入的物种。即指在一定的自然分布区范围内自然传播,与其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气候、土壤等相适应而能稳定生长的树木,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的木本植物种类。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建设发展期,与城市发展相配合的城市绿化建设也正处以高峰期。无论从短期利益还是从长远角度考虑,对园林绿化树种的合理选择都是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的。针对目前城市绿化中乡土树种种类不丰富、数量少、决策者、设计者对乡土树种的应用不够重视,文章提出了推广应用乡土树种的措施和建议,可供大家交流。

海南岛是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海岛,如何把热带园林融洽到城市的建设中,即要体现出热带海岛风情又要充分突出海南地方特色,与海南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真正问题是襄入本土树种,并揉入历史元素从而提高文化品味。如坡谪琼时居住的桄榔林;著名诗案“红日当空叫,五狗卧花心”牛角瓜等等,均可以在园林景观中应用以体现历史文化,让人回味无穷。

海南早年孤悬海外,自然纯朴、崇尚自由是海南乡土文化的本色,在园林的设计建造中应采用有特色的乡土树种,如椰子、槟榔,芒果等树种,具有经济效益又起得景观效果。

自2007年以来海南省建设厅要求各市县尽可能用特色突出的乡土树种,用最少的钱建更多的绿;坚决制止大量引进外来植物,移种大树古树等错误做法。业内人士同时指出,这也是在提醒海南一些开发商,不要盲目大量引进外来植物,歧视乡土植物,移种大树古树。歧视乡土植物是得不偿失的,会导致绿化代价昂贵。只考虑了绿化的感官效果却忽视了绿化的其它作用,耗资从外地引进的花草树木,有的需要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还需付出额外费用予以养护。有的城市虽一次性付出了大投资,形成了绿化的轮廓,但由于措施跟不上,绿化的景观成了昙花一现。另外,城市面貌越来越雷同,地域物越来越淡化,这与盲目的仿效与绿化植物缺乏地域特色有关。乡土树种与名贵植物在构筑绿景、净化空气、滞留吸附灰尘、阻碍噪音等方面的作用是不相上下的,有的乡土树种由于长势比引进植物好,发挥的作用更大。因此笔者认为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发挥乡土植物的绿化作用具有广阔前景。

2优良乡土树种的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目前,我们在城市绿地中常见的园林树木,如椰子、槟榔、蒲葵等棕榈科植物,它们叶片较大,生力较强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易于清除枯枝病叶,宜植于游泳池边沿。海南光线较强,绿化要有海南特色的多样化,具能发挥遮阳又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所以选用本土树种效宣合。如:芒果、龙眼、荔枝、重阳木等。

在城市中栽植野生、稀有保护植物,有助于本地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当今社会人口的膨胀和城市的扩展,使许多自然生境受到严重的破坏或甚至消失,而天然植被,特别是天然林群落的消失直接摧毁了许多本地生物群落和种群的生存环境,使许多昔日常见的生物种类成为稀有种,并濒临绝灭。这些森林物种除了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通过引种、驯化,将它们的栽植在城市中,不仅可以丰富城市园林的自然特色,而且还可达到迁地保护野生资源的目的。

3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现状的分析

3.1乡土树种种苗基地少,种类不丰富,数量少

当今各地的绿化种苗园圃不少,但大都是从市场需要和近期的经济效益考虑,培育当前热销的乡土和外来树种的茵木,如榕树、苏铁和大王椰子等等。对于罕见或少用的乡土树种,则很少培育或者数量不多,而且交流信息阻滞。

3.2乡土树种在生产和应用两个环节上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由于绿化工程中对珍稀乡土树种的需求量小,所以现阶段乡土树种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尽管一些乡土树种繁育较为容易,但因需求量少而大大影响其生产,也限制了乡土树种的推广。

3.3决策者、设计者对乡土树种的应用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人们对生活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城市绿化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城市绿化工作中出现了许多跟风现象,先后出现过丰花月季热、冷季型草坪热、红叶小樊热、大树热、色块热、南方热带树种热,认为跟上形势,园林绿化才有气魄、上档次、有排场。而对司空见惯的乡土树种,丧失了其应有的认识,认为其太普遍、太俗气、不上档次。特别是庭院小区绿化中大量引进外地名贵树木,追求所谓的热带风光,追求所谓欧式风格,殊不知树种本身没有贵贱之分,要建设优美的又特色的园林城市,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树种,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成有地方风貌的生态城市、园林城市。

4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的措施

4.1通过试验示范,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先选定适当地段做试验示范区,做好舆论宣传,提高人们对乡土树种的认识;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划审批有关项目方案时,应积极支持和鼓励设计方案中较多采用乡土树种,让大家都重视应用乡土树种进行城市绿化。

4.2加大对乡土树种推广的研究

现在城市应用的乡土树种基本上都是从山上直接采挖下来的,需要什么,就到山上来挖什么,树木成活率低,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而且参差不齐,苗木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有些乡土树种甚至不适宣于城市园林绿化。推广应用乡土树种,可先开展树木调查,为园林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制定城市园林树种规划,保证树种选择的稳步进行。对于适宜城市园林绿化的乡土树种,也需经过进一步的栽培研究,掌握其繁殖、栽培、养护管理等技术。

4.3建立乡土树种的繁育基地

用于城市绿化的苗木基本上都是从苗圃地生产出来的,同样乡土树种也需建立繁育基地,生产出树形优美、有特色、前景好的乡土树木,形成稳定的苗源。这样决策者和设计者才会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乡土树种,同时又促进了苗木生产商繁殖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乡土树种从生产到应用的良性循环。

乡土文化特色篇10

1.村镇规划具有盲目性和相似性。自2006年黑龙江省实行了“百乡千村”试点工程后,各市县村镇开始大规模实行村镇规划,由于时间仓促、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等原因,大部分村镇在规划前并没有做深入的调研,缺乏规划依据、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使得村镇规划千村一色,没有地方特点。

2.住区内建筑形式各异、土地利用率低。现有农村中建筑形式不统一,住宅建筑参差不齐,建筑样式相对单调,住宅位置选择较随意,缺乏合理的规划。院内布局缺乏合理性,土地利用率较低。整个住区内建筑整体表现为杂乱无章,缺乏景观设计。

3.村镇景观的城镇化现象与乡土文化相冲突。黑龙江省有其独特的黑土文化,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渐渐褪去了原来的风貌。传统东北农家院变成城市化的多层住宅楼,火炕、烟囱也随之被取代。土路、石子路也被混凝土路面逐步取代。像城市一样硬质铺地的大广场和各种厂家定做的健身设施在农村也随处可见,这些人工造景破坏了农村和谐美好的田园景观,使其特有的乡土气息无处寻觅,农民逐渐失去了对家园的归属感。

4.户外活动场所欠缺。在黑龙江省内的大部分村镇没有建设一定的户外休闲场地,娱乐设施较少。部分村镇中建设了一些室外活动休闲场地,安置了一些活动设施和休闲设施,但还仍然存在很大的欠缺。对于农闲时间较长的黑龙江省农村而言,增加公共建筑外环境、建设广场、美化公共绿化等措施,能够给农民提供适宜居民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可以丰富农村居民的生活。

5.农村景观地域特色不明显。在乡村景观规划之初,盲目照搬了许多城市以及一些已经建成的乡村的景观规划方案,丧失了原有乡土景观的特色,没有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等资源,并将其应用于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中。使黑龙江省所处的寒地资源没有开发利用,农村景观丧失其乡土特色。

二、寒地农村景观的营造

1.建筑景观。黑龙江省地处寒地,冬季寒冷。在村镇住宅区规划上应考虑日照、风向等因素来合理规划建筑方位。在建筑外观设计上应尽量较少使用凹凸或较复杂的形体,在建筑面积相同时的面积较小,保温节能效果较好。设计中应当结合当地的地理、地貌、气候、传统文化与历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建筑风格与当地的民俗、历史古迹等相符,建筑色彩在符合当地传统建筑形式的同时,建筑色彩应鲜明、活泼。这样在冬季景观稀缺的时候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感受。可以根据当地的地方特色或民族文化等提炼装饰元素用于建筑立面装饰。

2.街道景观。街道色彩亦以中性和冷色系为主,以形成近色相调和的柔和、舒适感。街道两侧应设计行道树和多种植物组成的绿化风景,做到功能和形式的统一。同时两侧应设计具有乡土风格的路灯及垃圾桶,不但提供了照明及美化的功能,而且能够为景观建设增添色彩。

3.广场景观。在营造过程中避免效仿城市广场的建设,将重点放在结合村镇的特色,突出景观个性。提炼当地的建筑、民族、风俗、地域、历史等特色元素用于广场景观的设计中,使之可以体现当地景观自然特色、本土文化特色、地域人文特色等,具有可辨识性,增加村民的认同感。同时由于黑龙江省地处寒地四季分明,乡村的广场景观可以利用气候特点,使用不同的造景方式来强化季节差异,同时还可以加入色彩设计,创造特色的寒地乡村广场景观。

4.绿地景观。寒地乡村绿地植物主要选择耐寒、抗性强的乡土树种,使绿化景观和生态景观具有较长时间的、高质量的持续性。此外在树木搭配上应考虑寒地四季分明的特点,注重色彩和树形的配植,突出丰富的四季变化的景观效果。在乡村的风口方向,可栽种乔木来防风御寒,既起到防风固沙、调节空气、净化环境的作用,也为乡村景观的营造增加了一抹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