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十篇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十篇

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6:37

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篇1

关键词:研究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实验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赵秀春(1979-),女,辽宁大连人,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徐国凯(1956-),男,辽宁大连人,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辽宁大连116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连民族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32)、大连民族学院自主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DC1103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91-02

实验教学是学生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初,德国的洪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之后,许多大学纷纷把科研引入教学,形成了研究型教学模式。[1]从2007年到2010年,各高校纷纷开始资助大学生开展研究型、创新性实验项目,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4]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与实施,是我国高校推进自主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所需采取的重要措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既增强了实验教学环节,又将教学与实验相辅相成,实现了研究与创新的齐头并进。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实验教学并不能一味的通过开设新的实验项目来达到目的,而应将科研引入实验,因为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更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的主要模式

目前,国家和各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成绩。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就主要的几种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1.辅助教学,延伸教学

辅助教学,延伸教学,即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采取以服务教学为主,在此基础上加以延伸和拓展,题目的选择要注重辅助教学的目的,并要求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辐射性。

理论与实验是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的。实验需要理论作为基础和依据,同时理论也需要通过实验加以验证。[5]两者在教学体系中是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同步发展、统筹协调的。采取这种模式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也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做中学”、“探中学”。这种模式的实验项目虽然在成果的体现上并不直接,很难产出高水平且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的论文或成果,但其潜在的意义深远。它不仅保证了教学的需要,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在后续实验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规范。在实验过程中既给学生坚定了完成的信心,同时也增强了其学习探索的兴趣,注重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边学习边研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项目通常分为两个层次展开:一是基础层——从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实践能力入手,加深、巩固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实验室安全和操作规程熟练,了解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自行设计实验和今后工作奠定基础。二是深入层——在基础层的前提下,使项目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创新研究性,从熟悉实验仪器设备及其使用入手,基于教学内容设计实验内容,通过学习研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研究和创新能力。在熟悉实验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从兴趣出发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并进行创新。

2.科研引导,导师管理

以教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或部分内容作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将实验项目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相结合,针对本科生进行实验项目的设立,让学生参与跨学科研究以及某些领域的科研研究、应用研究或开发研究。

导师制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即一个学生或一组学生在一个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教学制度,由导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6,7]我国许多高校也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大量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实践项目中,使大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8]教师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中主要起到指导和管理作用,在项目的选题、学生的指导当中要做到因材施教,细致严谨,引导学生学会科研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开展新实验的科研能力。

采用这种模式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且要将实验动手能力较强的优秀高年级学生培养成导师的助手,辅助导师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实验,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优秀学生的实验结果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这种实验项目模式既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锻炼培养了学生,也服务了教师科研。

3.兴趣带动,竞赛激励

实验项目从兴趣出发,主要针对参赛作品,学生自由选题,并自行设计完成。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培养、锻炼和展示学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深化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也往往愿意通过竞赛去展示和验证自我、肯定自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腐朽为神奇。该实验项目就是要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培养其探索精神,并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应注意的问题

要想使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在其执行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各种因素,注意各方面问题,主要概括如下:

1.项目的设立与开展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即使相同学科的不同实验项目其难度也相差甚大,因此对参与项目的学生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根据实验室或可利用的实验环境与需求设立题目。

选题可根据学生的意愿,兼顾学生的理论基础水平及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实验项目的顺利开展与持续性。避免设立的题目过于难和宏观而导致学生在进行的过程中产生距离目标遥遥无期的感觉,最终失去兴趣和信心而半途而废,这样往往会起到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失去学习的动力。要做到题目难度适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既要考虑到其实行的难度和安全性,也要考虑到项目对于学生能力的锻炼是否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现项目开展的意义。

2.注重基本功训练,规范其实验安全行为

培养学生的能力固然重要,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学生安全更为重要,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差,违规操作和粗心大意造成的。从基本操作开始训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基本功,培养学生严谨的、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学术习惯和实验操作习惯是理工科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研究的基础保障。

不同的学科其实验形式各异,涉及的操作安全也各不相同,如电工实验涉及到电力和用电安全,化学实验涉及到化学药品安全,财经学院的实验项目和法学院的实验项目则涉及社会安全等。危险不仅来自于实验本身,还来自于物质的毒性、电器使用和操作等方面带来的安全隐患,如化学实验经常会使用一些有毒或强腐蚀性且易燃易爆品很容易引起中毒、烧伤等意外事故,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护措施,才能保证实验的安全顺利进行;电工实验是以电源为载体,不安全因素较多,设备容易损坏,甚至对人体和实验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当然,高校安全事故的发生通常与指导教师和学生的麻痹大意与违规操作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为了保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实验项目开展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同时需要指导教师不仅在项目选题、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过程及项目材料的撰写过程中严格把关、悉心的指导,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正确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教师应及时提醒,教会学生各种防范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应通过指导与讲解使学生谨慎的同时也要打消学生的顾虑,排除障碍,大胆实验,良好的学术习惯和实验操作习惯是理工科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研究的基础保障。

3.注重成果,更注重过程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注重成果,但更注重过程。通常教师对本科生的能力和毅力持怀疑态度,所以教师科研普遍只是与研究生培养相关联。但本科生对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与热情很高,让本科生参与到项目研究中,不仅有助于增强本科生的信心,还能培养其坚毅与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真正的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型实用人才,这就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审视,对实验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

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要重在发掘学生的研究性与创新性而不是苛求实验的结果,给学生过大压力。[9]失败是成功之母,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通常题目较难,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要允许学生失败,使学生在实验的失败中寻找原因,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的精神,这才是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更有意义的成果。

三、结论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为高校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基本模式,并总结了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推进高校自主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借鉴与保障,对于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国荣,陈达强,吴碧艳.高校本科生教育中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3):90-91.

[2]卢山,柯茜茜,陈晓光.在实验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时代教育,2012,2(2):2-4.

[3]张琇,倪志婧,等.综合研究性实验项目的教学设计与过程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59-161.

[4]彭喜旭,王海华.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践——以植物石蜡切片及木质素的组织化学显示实验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156-159.

[5]赵秀春,徐国凯,陈晓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精品实验项目设计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5):497-450.

[6]涂春花.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新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39-41.

[7]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2-15.

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篇2

关键字研究性学习电子信息专业课创新性

1引言

当前信息社会发展与国内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大学生能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创造新知识,并且具备相当的终生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式的教学与这些要求是有距离的,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到课率普遍不高,其原因在于经过低年级基础课程的教学,学生对学习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并且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表现欲望,因此不再满足于学习内容在师生之间的机械移位。帮助他们利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来说,技术创新更是产业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电子信息专业课教学应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它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电子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2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积极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而不是研究。学校毕竟不能等同于科研机构,没有必要的研究设施和科研经费,只要通过研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促使学生通过与研究相类似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来进行学习,其根本目的不是预期的研究成果,而是预期的学习结果。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能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因此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并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我国近10年来进行的主体性教育实验证明了学生发展的核心是他们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了教学的重要目的。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课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自己调查并得出研究结论,体现出他们是教学的真正主体。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使人类主体的智力资源转化成个体的智力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认识世界,与学生时代所形成的学习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我国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学习,不能很好地将人类智力资源转化成个体的智力资源,研究性学习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从实践方式看,传统教学主要是演练式、实验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主动认知、主动实践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验证—体验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主动、愉快、积极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是否学会了学习;是否具有健康的社会感情;是否具有创造性精神。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这三种能力的形成。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治学之道、知晓做人之理。治学之道与做人之理是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做人之理的形成需要他们治学之道的支持。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良好作风。

3研究性学习是高等教育的内在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的弊端在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班级集体教学活动的前提下难以实施;以语言讲述为主的表达方式,使得某些教学信息的传输与接收遇到困难;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作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创造力;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总是在进行重复性劳动,教学强度非常大。这样教师就无法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脱身来进行研究工作。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及取得创新性成果,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实行加速创新的研究性学习是必由之路。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应具有发现问题、解决实际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这光靠知识的传授显然是不能实现的。而且把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训练,这是高校教学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在模拟“问题情景”中通过研究和探索去获取新知识,产生创造性成果。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强调系统性的实践,在科研实践中发挥自主性潜力,因而满足了形成创新精神和产生创新成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性学习对创新的形成起催化促进作用,大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现实舞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策略中还包含有课题组研究的形式,强调课题组集体的合作和配合,这种协作精神的锻炼对后续的科学创新有积极的影响。研究性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研究中学到知识,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的锻炼是传统学习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弥补大学生的先天不足,可以给他们一方容量极大的“用武之地”,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发掘学生科学研究的潜质。通过参与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被动思维发展到主动思维;从单一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从平面思维发展到立体思维;从静态思维发展到动态思维;从封闭思维发展到开放思维。因此,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提出独立见解,潜能会得到充分挖掘和开发,为进行科学创新奠定基础。

研究型教学使得考核结构发生了变化,适当分离基础内容考核和创造性的考核是必要的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利于公平的办法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支持。目前研究型教学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在解决了认识问题以后势必有更多的学校、老师会去作进一步实践。在打破一校一课的局限以后,如何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摸索出合适的形式,确定合理的目标和工作量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可以相信研究型教学将会对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起示范作用。

4电子信息专业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1)学习目标的设计。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电子信息专业所涵盖的通信信号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多媒体技术以及DSp技术等领域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教学的互补,专业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研究性学习则不以系统电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追求,它是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电子信息学科教学欠缺和研究性学习自身所长为主要追求。

(2)学习内容的设计。研究性学习主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特别是电子信息专业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接受性学习,它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体系。在研究性学习中,正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便可以在相当宽泛、相当灵活的范围之内加以选择,这符合电子信息专业覆盖范围广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具体选择和设计,主要是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原则,没有一定要达到的绝对标准和程度,而是视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灵活处置把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通信信号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多媒体技术以及DSp技术等领域中选择方向,这些选择都是合理的,都能够有效地体现和达到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没有高低之分。

(3)学习策略的设计。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分工、活动方式和方法选择研究或调查对象;进行查询资料、操作与制作等活动;汇集、交流学习成果等。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自主性,不仅要求教师要从思路、活动空间和时间上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以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安排、自己组织学习活动的目的,同时还要求教师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或其他程序规则的限制,自主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

(4)学习评价的设计。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指,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信息,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对学习中所引起的学生认知行为上的变化,在定性、定量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为研究性学习的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总是呈现出种种阶段性结果,它们既是总结果的分支,同时又是学生在学习中预测总结果的反馈体。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非常重视阶段性结果评价,即在研究性学习的各个阶段,设定考查学生的不同能力:在课题设定阶段,考查学生设定课题的能力;在收集相关资料、调整研究方案阶段,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在开展课题研究阶段阶段,考查学生的课题探究能力;制作成果检查,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性、创造能力;在自我评价阶段,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总结、汇报、交流阶段,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等。

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篇3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创新人格;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066-02

1研究性学习与创新人格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下,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优势条件,从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进行独立自主的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1]。其根本特征在于: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科学研究手法的体验、理解与感悟,加强与学习伙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为培养具备创造思维和创造精神的人才奠定基础。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一种个体自主发展、解放精神与心灵的学习过程[2]。

创新人格的内涵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人格是指个体固有的、比较稳定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的长期行为所形成的稳定与持久的心理状态,包括需要、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个体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随着创新教育的提出与深化,在人格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人格这一新术语。从社会学视点看,创新人格首先是一种社会的人格,它是人格的一部分,是与创造性有关的人格特征。创新人格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的,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的,对创新人才的产生起决定作用的动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总和。

创新人格是培养个体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在个体心理层面的累积,是创新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先导因素。就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创新人格应具备以下特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敢于质疑和大胆创新的意识;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优秀的自我调控能力[3]。

研究性学习在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中的优势大学时代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创新人格形成的最佳时期。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它以课题为导向,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学会学习和获得创新时代所需要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更注重于非智力因素对创新学习的影响,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目标的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目标,强调学习前人的成果和经验,追求教学的“知识目标”,重在书本知识的掌握和间接经验的获得。而研究性学具有上述浅层目标外,更注重个体的自我体验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及不确定性[4],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意识和成就意识,唤醒其自我发展的内驱力,获得学习过程中的满足感与愉悦感,全面提升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多种素质能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形成。

2)学习模式的变革。研究性学习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再强调灌输给学习者多少知识和学习结果,而是更注重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更强调情境的创设与知识的建构,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注重创新人格的培养。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信息的咨询者、学习效果的促进者。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尝试、亲身体验获取知识,逐步树立敢于质疑、勇于探究、乐于求知的积极态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课题,注重弘扬大学生的智力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3)学习评价的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化,注重学习结果的量化考核,甚至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显然这种陈旧的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评价既注重教师评价,又充分考虑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通过评价使学生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自觉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学习进程;既注重总结性评价,又充分利用过程性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强化和发扬,提高学习的质量,更有效地进行创新学习,进而促进个体创新人格的形成。

2在研究性学习中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构建基于“问题探究”的课程体系,激发大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醒其内在的成就动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时积极的情绪倾向。兴趣是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它能高度凝聚个体的注意力,在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5]。浓厚的兴趣能使个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进行创造性学习,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

研究性学习将问题解决和任务驱动作为学习活动的主线,这种学习方式下的课程不再是具体的、物化的、静态的。首先,学校和教师应该努力构建一系列基于“问题情境”的课题,激活和重构书本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沟通,形成开放的、动态的和生成的课程体系,促使大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充分确立大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指导,将问题转变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唤醒自身内在的成就动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积极地从事创造性活动。

构建动态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大量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知识具有情境性,要保证学习活动有效的开展,就需要营造一个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创新思维的形成[6]。为有效支持和促进大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研究性学习要对学习环境进行动态多元化的构建,既要有硬环境,还要有软环境。首先,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学会从繁多信息中遴选有用的信息,进行知识建构。网络学习资源多是生动形象的内容,且能与人进行交互,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探索精神,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其次,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内在心理,实施多种学习策略。学习者不同,其智力、思维方式与学习风格也就存在差异。研究性学习要提供给不同学习者恰当的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保证每个学习者都能利用自身的特点,调动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效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大学生独立与协作、求知与创新的精神研究性学习活动打破以往的教师“知识权威”形象,为大学生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研究氛围。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双方相互承认尊重、平等自由。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激励学生自由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另外,教师的人格特质对学生的人格素养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用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去带动大学生,促进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建立“学习共同体”。合作小组针对课题进行明确分工,自主学习并相互讨论、争议和协商,将个体的思维与智慧外显,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和激励,减少学生的受挫感,增强其自主学习的信心,保证学习朝着积极的方向进行,促进学生独立与协作、求知与创新精神的养成。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多维度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陶冶大学生的创造情感研究性学习评价不局限于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多地是注重过程的激励。首先,研究性学习注重发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研究性学习时间较长,其场所也超出了学校的范围,教师对学生的监控不能做到非常及时和准确。将合作小组引入评价主体,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发现小组成员的创新点并彼此欣赏和鼓励,从而共同进步。其次,研究性学习注重个体自身的差异评价。由于小组成员的智力和思维风格不同,教师对小组成员的评价要注重个体在活动前、中、后的比较,尽量减少小组成员之间的相对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最后,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由于学习者不同,即使同一个课题也会有不同的研究结果,而过程性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并积极探索,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7]。

3结束语

创新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格作为创新人才的特质之一,其塑造绝非一日之功。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继续加大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力度,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途径,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余清臣.研究性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5.

[2]邱德乐.研究性学习课程宏观价值透析[J].教育探索,

2004(9):23-24.

[3]桑春红.创新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126-128.

[4]胡中亚,程姗姗.论信息化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J].孝感学院学报,2009(3):121-124.

[5]吴小鸥,潘孝富.论研究性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03(10):43-45.

[6]曾祥翊.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3):81-88.

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篇4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选题;思考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重要内容列入《全日制普通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其教学理念及教育价值逐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研究课题决定了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选题非常关键,它往往决定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与体会,谈谈对研究性学习选题的几点看法。

一、关于选题前的准备

进行研究性学习,前期准备至关重要。有了充分准备,才能确定出较为合理的研究课题。

(1)教师给学生开设若干知识讲座。可展示其他地区及学校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项目,然后指导学生查阅书籍,收集文献资料,走访专家,网上查询等,为选题做好相关知识及信息准备。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畏难情绪。一提研究性许多同学就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距离自己太遥远,退避三舍不敢参与。另一种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想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成果,对大多数问题不屑一顾。这时,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要向学生讲清楚研究性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区别,目的重在学习,而不在研究;强调研究的过程,而不强求结果的创新。所以,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大胆质疑,人人都有可能提出优秀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3)研究性学习主要利用学校的实验室,依靠学生课外时间完成。所以,在确定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之前,需与学校、实验员、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得到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以获得实验操作在场所、器材、资金、时间等方面的保证。

二、关于课题的来源

课题源于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来自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或是学生实际生活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最好能开发本土资源,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家乡资源、环境等问题进行研究思考。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大多参与过农业生产,比较熟悉生产实际,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经常会提出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时只要因势利导,就有可能形成研究性学习课题。如近年大量使用三唑酮防治作物锈病,这势必会引起一些环境问题,当学生提出“三唑酮对农作物本身有没有影响?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时,笔者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学生通过走访农民、上网查询等方式掌握一定资料,然后讨论分析,最终决定以“三唑酮对胡麻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课题进行实验探究。该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第二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这样的研究,除了能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外,最重要的是情感、价值观上的体验与认同,能促使学生关心身边环境,发展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人文精神和生态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三、关于课题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选题的一个基本原则,许多同仁在指导学生选题时要求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有独到之处,实验设计要巧妙、独特。毫无疑问,课题的独创性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一味要求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具有独创性,笔者却不敢苟同。众所周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并不等同于科学家的研究。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新的事实,构建新的模型,总结新的规律,提出新的理论等,关键在于研究结果的价值。而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条件,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其价值重在研究过程。我们知道,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操作水平以及学校现有实验条件等的制约,要求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必须有创造性有价值这是不现实的,这样会使大部分学生望“研究”而却步。这违背了新课标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也是研究性学习难以全面开展的原因之一。科学研究往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果,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所以独创性并不是前人研究过的内容不能涉及,前人用过的方法不能使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只要是学生通过思考,自己提出来的,我们就应当予以重视。研究性学习与其他任何形式的学习方式一样,都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特别是刚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更不能要求过高,别人已研究过的课题,我们也不妨做做,别人用过的方法,我们也不妨用用。“测定教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这一课题许多地方的学生都做过,我们同样也可以做。等到学生有一定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后,再要求独创性的研究性学习,这才符合教育规律。

四、关于课题的确定

学生选择课题是从产生研究动机到形成研究方案的过程,课题的最后确定,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论证。课题论证应当包括课题名称、目的、内容、范围、方法、意义、现状、预期结果及完成本课题的主客观条件等几个方面。一般而言,课题易小不宜大,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实验操作能力为基础,范围过大、层次过高的课题应劝阻学生放弃。但课题也不能过小过浅,那样的研究课题失去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恰当的课题,能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主动应用知识,并学会新知识,发展能力,使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研究课题还必须考虑学校实验室现有的条件,以及学生的实践条件等,这样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可操作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篇5

关键词: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创新

1前言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重要的工具类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它是在以前设的专业性课程的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内容包括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的设计与评价、测量理论和方法、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的报告等。事实上,它把心理学专业所学习的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和心理统计学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化和整体化,促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包括对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影响。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让学生掌握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3)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和科研创新精神。前两目标相对来说较容易实现,只要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恰当,教学方法合理,加上学生的主观努力,考出好成绩不成问题。然而,要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那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作出了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决定,韶关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必要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

2当前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开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还存在不足。

2.1课程内容方面

由于心理学研究的复杂性,研究方法至今还是百花齐放,体系复杂庞大,这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十分不利。目前,大多数国内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教材都是以“如何做心理学研究”为中心来组织教材内容的,重点也集中在资料的收集方法的介绍上。从知识技能和掌握上来看,这种安排对学生是不利的。作为一门研究方法课程,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形成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技能。因而,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突出的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各个环节的实践教学,达到以理论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理论的理解和巩固的效果。

2.2课程教学方法方面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研究的技能和能力是要在进行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掌握和提高的。如果只是依靠教师课堂传授理论知识,然后学生对这些知识死记硬背,“纸上谈兵”,就算考试得高分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创造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研究实践机会。目前,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采取教师讲授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科研技能就无从提高,科研能力也得不到较好的锻炼,科研创新思维更是得不到相应的培养。在面对提问时,大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没有更多的思考,更不会进行深入的挖掘。要使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传统的课堂教学,还要有广泛的课外文献阅读,更要给学生机会,让其进行科研实践。

2.3课程考核方法方面

传统的大学课程的考核方法是采用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的模式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如果也采用这种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势必对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形成研究技能和能力产生不良的影响,最终的结果是,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很好,可是却没有相应研究的能力。这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目标及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相违背的。在强调创新、强调应用能力的时代,这种考核方法更是学生就业的一个障碍。

3合理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心理学的研究需要经过以下五个阶段,选择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研究资料、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做出研究结论。每个研究阶段都有自己适用的方法,它们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根据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目标,以及地方性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情况,在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存在的特点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将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以心理学研究活动进行的过程为教学线索,将已有的研究方法加以整合,形成由密切联系的四大教学内容组成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体系。这四大内容分别是: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论、课题的选择与研究的设计、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研究结果的分析报告与研究的评价。具体来说,第一部分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论,主要讲授心理学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包括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述、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原则及一般过程、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第二部分课题的选择与研究的设计,主要讲授研究课题的选择策略和途径、研究假设的提出及课题论证报告的报告的撰写、研究文献资料的查阅方法及研究综述的撰写、研究设计的内容(重点讲变量和指标的选择和操作定义的设计、无头变量的控制);第三部分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主要讲授各种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几种常用的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侧重讲准实验和前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在实验心理学课程中已重点讲授),同时有选择地讲授一些其他研究方法,如语义区别量表法、内容分析法、元分析法等;第四部分研究结果的分析报告与研究的评价,主要讲授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的几种常见分析方法的使用,如描述性统计方法、均值比较、单总体方差分析、量表信度分析、统计图表制作等,最后讲授研究报告的撰写和研究的评价方法。

4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方法学理论课,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程,对教学中所涉及的具体研究方法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真实的研究实践当中进行应用。它要求学生能够形成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这就决定它不能和其他课程一样只是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还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因而,教师有必要转变思想,改革以教材知识为本、以课程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研究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那就是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整个学习过程被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教师通过对项目进行分解和示范,让学生分线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最后以共同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2]这种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在开始阶段(学期开始),可采用任务驱动及案例教学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提出研究问题,并发展为研究课题,为之撰写论证报告,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后面的课题创新提供基础;在深入阶段(学期中间),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成员一起选择并确定本小组的研究课题,收集资料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这个环节可以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并且可以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增长;在强化阶段(学期末期),提倡产学研结合,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课题申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均有质的提升,同时也使其有得以展示的平台。这三个阶段都是以项目为中心进行教学,项目由小及大、由浅及深、由简及繁。“你讲我练”的思维定势在这里得以解除,学生以项目为媒介来学习,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其主动性及科研创新能力均得到明显的提升,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当然,在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完全放手,而是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设计师的角色,认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5改变考核方法

改变考核方法,就要打破以往那种以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考查,从而科学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考核方法。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机会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借助这些有益的诊断性信息指导教学,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进步。[3]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促学评估形式,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评价过程,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等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与在教学程序完成之后对所得效果加以衡量的总结性评价相对比,形成性评价可以使学生根据教师反馈进行学习调整,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追求更理想的评价,从而成为具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4]根据形成性评价的要求,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学生考勤和个人作业成绩、小组合作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整个课程的成绩比例分配为: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堂提问和讨论、个人作业),书面考试占30%(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小组合作研究占40%(包括研究的选题、设计、实施、报告等)。为了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可以适当把小组合作学习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提高。小组内每位同学所得成绩没有差异,这可体现小组合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精神,促使小组成员自觉自主出力;同时拉大组间差异,体现竞争与比较,激发小组间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地把在不同阶段的考核结果向学生反馈,从而激励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考核评估方法,使得一些靠机械记忆得高分的学生失去优势,而那些爱动脑筋、喜欢钻研、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更有机会获得高分。

作者:谭红秀单位:韶关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莫雷,王瑞明,陈彩琦,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分析与体系重构[J].心理科学,2006,29(5):1026-1030.

[2]李湘民.以项目为中心改革pLC教学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09(7):94-95.

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篇6

餐饮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研究性实践教学的难点

餐饮管理专业创业教学质量控制难度大首先,教师教学控制力受到限制。这种限制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时间限制、体制限制、个人能力限制。研究性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在时间上存在着困难。限于个体时间的有限性,教师更多倾向于对结果的考核,对于学习过程,则无法全面监控[2]。体制方面的限制则表现在对老师和学生创业研究性实践教学课外时间的投入认定困难;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能够及时跟进,给出合理的规定。这种体制方面的缺失,会让老师和学生都会认为过多的时间投入是一种负担。个人能力的限制来自教师本身缺乏创业的亲身经历,从书本到课堂,是很难将创业研究性实践教学讲到位的。其次,学生创业学习动机客观上存在差异性。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方式,创业所需要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学生对创业知识的学习意愿强弱不一,会分化出过关型与实战成长型两种基本学习动机。这两种学习动机对学生创业学习质量有很大影响,教师很难控制或统一。再次,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学习方式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对过关型学生的激励作用。一般而言,组建一个创业团队更符合创业的实战要求,教师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指导和管理。但是在学习小组中,部分学生学习被动,在学习分工中倾向于接受省时省力的任务,如采集资料等;对费时费神的研究报告,则退避三舍。这就造成小组内学习任务分配不均,学生创业能力的训练效果也不同。即便教师干预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分配,是否能防止小组成员依赖与偷懒行为的发生,也很值得怀疑。研究性与实践性结合不充分首先,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创业教育的研究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完整涵盖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重首尾,轻中间的现象比较普遍。大一新生入学,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植入创业讲座,进行创业教育的宣传,这种做法较为普遍。大一新生刚刚离开家庭,依赖性较强,盲目冲动,对新思想新事物热得快,冷得也快。如果没有持续的配套教学措施,学生就很难将创业的新鲜感转化为自觉的创业观念,在日常的学习中带着创业意识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大四学生即将毕业,是创业现实群体,也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目标群体。毕业临近,就业选择日益明朗,创业干扰因素纷至沓来。如果没有前期的有计划、有选择的创业准备,创业教育效果也有流于形式之嫌。其次,空间上的结合点缺失。创业教育除了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也要为学生提供更自由的创业学习研究空间。创业教育实验室是实现研究性与实践性结合的重要空间载体。创业研究与实践需要在一个常设空间中展开,才有创业的研发与实践氛围,也容易形成稳定的创业团队。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实践课多为理论课的辅助部分,严重缺乏独立、自主与自由。再次,研究性的实践课题缺乏合理设计。创业研究性实践教学的具体实践展开,以研究性实践课题为主体。这种实践课题是将以前的简单重复性的技能劳动训练提升为具有创新性设计与策划的综合性实验项目。目前的高校创业课题,零打碎敲,不成体系,没有一个教学目的由总到分的整体布局;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岗位特点、产品设计、制作、推广应用的流程进行设计,而是根据授课老师自身经验和教学资源的多寡进行设计;在难度控制上,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应用性以及学生具体情况设计研究的难度等级。这样的研究性实践课题不具有实战性,没有实战的紧凑感和挑战性,也缺乏可操作性。最后,研究性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的有效性缺失。研究性实践教学过程是个探索的过程,是在多种可能之间寻找可行与最优方案的过程,遭遇挫折与失败是很正常的现象。现在的创业研究性实践教学中充满了功利性和形式主义。片面鼓吹创业成功的人士与案例,让学生对创业的心理定位是一步到位式的成功,没有为风险与失败预留心理空间。在研究性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上的实践经历,忽视对实际创业研发能力的培养;缺乏基于过程的、动态的创业素质成长性考评体系的支撑。餐饮管理专业创业教学师资缺乏创业教育是新兴的教育领域,专业的实践型创业教育师资极为有限。根据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的资料及其他相关培训信息的统计,至2010年,教育部高校创业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一共举办了8期,另外包括教育部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举办的2010创业教育教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共培养创业师资仅1000余人,对庞大的中国高校教育来说远远不能满足创业教育需求。餐饮实践型创业教育师资的缺乏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餐饮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与教师能力之间存在着差距;餐饮创业教育目标与校内外学习资源之间存在着差距;餐饮创业教师了解学情以及在创造学生创业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等方面的能力低下。究其原因,绝大多数从事创业教育的高校餐饮教师比较缺乏实际的创业经历,也很少有机会在餐饮企业蹲点、兼职。创业授课重理论及个人技能,弱创业经营管理实践,惯于纸上谈兵或单兵作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稳定的高校环境与高风险的市场环境相差甚大,高校的餐饮教师本身不一定具备优秀的创业素质。餐饮创业平台不完整目前高校针对创业教育,一般都设有一个常设机构,或隶属于学生管理部门,或是一个单独的部门。创业平台通常从创业人力资源、信息交流、项目、政策、资金几个方面进行搭建,有效整合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创业资源。目前,高校的创业机构,在运营过程中,偏重于创业信息的交流处理,但在资源整合方面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学生在利用创业信息上,由于创业机构在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和资金、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等方面没有配套跟进措施,缺少战略支持[3],致使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参与度非常有限,无法从纸上谈兵向第二课堂进行有效转变。

餐饮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宏观定位与规划开展餐饮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研究性实践教学,不是仅限于在某个学期开设一两门课程,邀请行业有名的企业家来校讲授,或者举办一些创业活动。宏观定位与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形成系统的、制度化的大学生创业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在科研训练、实训、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着眼于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为此要注重贯彻两个原则:其一,研究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餐饮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性与实践性的结合,要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兼顾阶段性与整体性。其二,创业与就业的平衡。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创业动机,不是所有有创业动机的学生都表现出色,在大学生四年期间,也不是每一学年都具备实施创业实践教育的主客观条件。从教育的角度审视,与其关注其最后的创业成功,不如关注其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的成长。在宏观上,考虑到创业教育对学生覆盖的有限性,因此开展创业教育特别强调其教学模式的兼容性:把创业实践教学和就业教育结合起来,增加创业实践教学的兼容性,能与其他教学资源整合,互相补充,增加教育的灵活性和弹性,让非创业动机的学生也能从中受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4]实践教学项目群根据已有的大学生创业所需素质研究框架[5],结合实践教学的特点,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必备的能力在教学项目中进行分解,由此把研究性实践教学总目标细化为可分阶段完成、操作性强的子目标,在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中给予落实。在具体实施实践性教学项目群的时候,除了要保证实践性教学项目的研究性,也要增加学生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体验性[6],以便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学习方式管理首先,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实现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和谐[2]。个人学习方面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合作学习方面则强调形成一种超越个人学习能力的能力。个人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能提高个人学习的效率,弥补个人学习的局限。其次,在实践性学习方面,实现重复性的基本素质和创新性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平衡。具备了个人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甚至包括充足的资金,也只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还需要通过创新性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具备企业运作和发展的能力。程与方法转变。创业成长的层次分为低层次成长和高层次成长。就学习贡献率和学习个体的成长性而言,过程相比于结果,考评点更多也更具体准确。建立学生创业学习成长档案,促使学生懂得不仅仅需要知识成长,更要需要思路、方法与实践经验成长,从而更自觉地采用适合创业的开放式的、探索式、框架式的学习方式。师资培养增加实践型创业师资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本专业的师资中进行培养。创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差异是其重实践性。创业师资除了要拥有创业教育相关的知识,也要通过实际的创业经历或创业教育的相关培训,形成创业教育相关的技能与素质。另一种途径是从行业中引进一线专家,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特聘名誉教授这些形式,与一线的创业专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餐饮创业研究性实践教学平台宏观上,通过创业平台整合政府、社会、高校的创业资源,形成内外合一、进出快捷、使用方便的网状创业资源结构。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支持、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服务支持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7]。具体而言,设立创业基金和创业促进会、企业家联谊会等机构,开辟创业园,建设高校科学技术“孵化器”和创业示范基地[8]。教学具体环节上,要成立开放式的创业实践教学中心,按照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规范运作。在具体操作上,要通过教学网络技术,对每个接受创业实践教学学习任务的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工作量与贡献率的统计,以保证研究性实践教学质量及其考核与评价的有效性,形成实践教学的研究性氛围,推动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教学项目体系的相互促进与转化,并逐步形成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等不同类型专业实践教学项目类别。同时将相关专业的创业教学实习与大学创业科研项目与创业竞赛一并纳入创业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力争使得教学资源的最充分使用和教学效果最优化。总之,大学生创业研究性实践教学是将研究性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增加实践教学的系统性、提高教学层次与质量的教学改革尝试。

作者:张旗单位:扬州大学

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篇7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体系和方法时至今日仍然存在很多分歧和争议,而且缺少对研究框架体系的系统整理。这大大限制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发展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影响了这门学科在教育科学中的独立地位和作用。这一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关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或领域,1971年,坂元昂曾为教育技术学(教育工艺学)设定过三方面的课题:利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成果来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利用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利用人类工程学的知识开发便于教育现场使用的设备和教材教具,以提高教育效果的研究。米切尔(p.D.mitchell,1978)曾提出教育技术学有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技术、教育信息与传播技术、教育管理技术、教育系统技术和教育计划技术。①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于1994年提出的对教育技术(教学技术)的新定义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视。该定义提出,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technology)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一定义突出强调了以学习为中心,而非以媒体技术为中心,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侧面;强调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的划分及其一体化;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这一定义从最概括的层面上对“教学技术”的含义做了重新审视和规定,从教学技术的环节(尽管强调是非线性的)来说明其概貌。但是这个定义并没有在对教育技术学现存研究主题做系统概括的基础上,勾画出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总体框架。这不是这个定义本身所能解决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以这个定义为基础,从另外的角度来剖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本文试图以对当代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主题(倾向)的反思为基础,初步提出此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

二、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框架的思考

(一)基本思路

分析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并不是要给教育技术学提出新的定义,而是为了说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者在做什么,他们分别在哪些子领域(分支方向)上以何种思路方法回答何种问题,这些研究工作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联系,生长点及发展方向在哪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里首先需要对几个相关问题加以说明。

1.教育技术学作为仍在成形之中的新兴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独立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这个问题是国际教育技术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应该说,发展至今,教育技术学已经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在教学系统设计等问题上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也日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而初步具有了学科的特性。但是,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仍在成形和完善之中的新兴交叉学科,在这种学科交叉过程中,我们仍可以在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理论倾向上很清晰地看到各个学科的痕迹,而没有真正融合以更好地产生新的质。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还具有明显的不成熟性。因此,在分析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时,本文将努力体现这门学科发展中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体现在交叉学科形成过程中不同学科倾向的分野及互动。

2.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而作为独立的应用学科,一方面要有其独特的应用领域,即在教育实践领域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又要体现这个学科独特的学术贡献和创新,而不是其他学科的简单应用(搬用),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独立学科。因此,在分析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时,本文将一方面努力概括出这个领域中的学术生长点,同时又突出这门应用学科所面向的主要实践应用领域。

3.客观反映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现状尽管在学科研究框架问题上缺少共识,但是教育技术学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事实资料,而这些研究工作之间往往体现出了不同的思路和风格,或重实践应用,或重基础学术;或重技术,或重教学心理,或重哲学文化反思,等等。在分析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时,本文将努力客观反映这个学科研究的现状,从事实出发来概括出这个领域的基本架构。

(二)基本架构

基于以上思路,综观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按照上述思路,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学科,其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层次。基础性探索所产生的是教育技术学的一般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包括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为教育技术的各种应用领域提出了共同的基础,集中体现了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术贡献和创新。在学科交叉与研究发展过程中,在此层面主要有三种倾向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设计)、面向教育需求而出现的创新性技术研究以及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文化研究。应用性探索直接面向教育技术的各种应用领域,探讨、回答源于实践领域的问题,集中体现了教育技术学的独特应用价值。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可以划分为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在学校以外的企业培训、终身学习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远程学习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种方式一方面拓展了学校教育,成为远程教育,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面向企业等机构的远程培训。远程方式本身也日益渗透到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内部,不只作为其外部延伸。面对面方式和远程方式日益表现出融合的趋势,而不再像远程教育出现之初那样界限分明。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基础性探索为应用性研究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基础,而应用性探索所提出的需求以及所提供的带有具体领域特色的研究成果可以反过来推动和丰富基础性探索,比如面向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所出现的绩效技术就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一框架对当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做一概要分析,以说明这些分支性研究领域的现状。

三、教育技术学的基础性探索

在基础性探索层面上,当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集中体现为三大主要研究倾向: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

(一)教学设计研究

此方向主要是教育心理取向的研究。教学设计也称为教学系统设计,它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探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系统论思想和传播理论的影响。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最核心的内容,对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历来是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②随着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建构主义的发展,教学设计理论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教师中心的教学设计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者则更多称之为“学习环境设计”。而教学设计研究不简单是搬用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它同时也推动、丰富了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发展,两者之间呈现出双向的互动关系。③当前,学习理论至少有三种新的发展倾向特别值得关注:即强调学习的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我们需要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重新审视教学过程的设计,用新技术支持、促进新教学观的实现,这对当前的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教育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超媒体环境会带来更有效的学习,还是只会带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肤浅的学习?如何解释在计算机媒介通讯(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简称CmC)这种新条件中的人际沟通和知识建构?等等。而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探讨恰恰体现了教育技术学的独特贡献。因此,在此领域中有两个重要的前沿性研究方向,其一是基于新的学习理论、以新技术的发展为背景来研究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分析新技术在这种新教学模式中的功能及其实现。诸如乔纳森(D.Jonassen)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CtGV提出的锚式情境教学以及瑞格鲁斯(C.m.Reigeluth)、梅瑞尔(m.D.merrill)等的工作均在此方面具有重要影响。④其二是面对新的信息技术环境重新审视人类的认知学习过程,回答在传统学习环境中所不存在或不甚突出的问题。比如基于CmC的人际沟通与协同知识建构,超媒体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搜索、获取与整合,网络环境中的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cognition),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建模与可视化表征,等等。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玛夏琳(marciaLinn)课题组等均在此方面有丰富的研究,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陈琦教授及其课题组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当然,上述这两个方向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美国的“创新学习技术中心”(CiLt)作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合作研究机构,其核心研究主题明显同时结合了上述两个方向,如可视化与建模、社群工具、学习测评等,其中既涉及对新环境中的认知学习过程的研究,也涉及到如何利用新的学习理论和新技术来设计新型学习环境的问题。

(二)创新性技术研究

这里的创新性技术研究是指面向教育需求探讨新技术的综合应用方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对信息技术本身进行创新,包括硬件及软件技术的创新(而不仅仅是对现成技术的应用),以新技术发展推动教育技术的进步。这类研究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面向教育需求对技术应用方式或技术本身所进行的创新,正是这一点才使这类研究具有了基础性探索的特征,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软件开发不属于这一类研究,而应归属在应用性探索之列。创新性技术的研究集中体现信息科学的交叉渗透和影响,在整个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这种在教育应用层面上的技术发展尤其是技术创新也集中体现了教育技术学的学术贡献。在此方面的工作包括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所进行的关于智能辅导系统的研究,有关智能的研究,等等。当前所进行的关于泛在计算的研究也格外值得关注,即超越桌面计算机以及传统人机交互方式的局限,发展无所不在的、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的技术工具。掌上电脑、无线联网以及新的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等均为此提供了条件,而这些技术创新将更好地支持学生在学校及家庭中更便利地使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跨时空的开放学习方式,并促进全体学生的平等使用,减少数字鸿沟。泛在计算也是美国“创新学习技术中心”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

(三)哲学文化研究

哲学与文化学取向的研究所关注的是技术发展应用对社会及人类自身发展、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与体制的深层影响及其应对方式,以此来指导新技术条件下的教育变革。与前面两个研究方向不同,哲学文化研究首先需要对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做批判性反思: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真的是必要的吗?这会对教育、对人的发展、对社会文化产生怎样的挑战和深层影响(积极的、消极的)?等等。这一研究方向集中体现了哲学(尤其是教育哲学、技术哲学等)、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影响,而这一领域中所提出的一系列的新的深层问题也反映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学术贡献。当前,后现代哲学的技术观对于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做了批判性反思,反对技术至上的观点,突出了理性方法的有限性、集权性和中心性。有关技术哲学的研究在重新审视技术的实质、发展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强调将技术放在具体的社会文化之中,分析技术问题的文化根源。当前的教育哲学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所有这些都会对教育技术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另外,在教育领域中的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哲学家提出了新的课题,数字化时代的人类生存方式,信息时代人的素质结构与教育的目标,对传统读、写、算能力的新解读,多媒体所带来的视觉文化,网上虚拟空间中的师生交往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以哲学为基础进行深入思索的问题。除上述研究外,教育技术中的文化学、社会学问题近年来也开始格外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研究者发现,任何一种教育技术产品都体现了它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的特征,白人文化中所形成的教育技术未必能适应黑人文化。另一方面,同一种技术工具在不同文化之中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应用方式。在我国,计算机教学软件在其发展早期即出现了习题库式课件的泛滥,而网校发展也首先以升学辅导为起点,这些不能不说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如何揭示出教育技术的社会文化性?应该如何适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等等,这些都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总之,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构成了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三个主要的基础性探索方向,这是教育技术学研究发展的三大生长点(根基)。而这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信息技术的创新会推动和支持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而新的学习环境设计又会对技术提出更新的需求;哲学文化研究对于前两者的发展及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学习环境设计的变化、技术的创新发展又会对哲学文化研究提出新的挑战。这些基础性探索构成了应用性探索的共同基础。

四、教育技术学的应用性探索

在应用性探索层面上,当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重要主题:面向学校教育所进行的关于it整合于学校教育的研究、面向企业培训所进行的绩效技术研究以及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研究。

(一)it整合于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无疑是教育技术首要的应用领域,当前,研究者在此方面所关注的首要主题是如何在学校课程及教学中充分利用it所提供的潜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日益看到,it用于学校教育决不简单地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或一门课“添加”到传统学校之中,而是涉及到一系列深层变化。所以,如何将it整合(或融合)到学校课程及教学之中,推动学校教育的全面深层变革,成了研究者们关注的重要主题。在国内,我们更多将这一问题称为“教育信息化”。英国很早就在将it整合于各科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工作,对数学、语文、科学等各学科在教学中所应使用的信息技术及应达到的效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并开展了追踪研究。伦敦大学的m.Cox等均在此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也提出了学科教育中应用技术的标准。从各国的经验来看,it在学校教育中的整合应用至少涉及到四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硬件设施建设运行、内容资源设计开发、教师培训和制度文化改革,而决不仅是在学校中添置计算机设备。在这些方面,it在各类课程中的整合应用模式、应用效果(包括短期及持久影响),基于it的课程资源设计开发,it应用与新型教学模式的整合,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标准与模式,等等,都是最近国际教育技术界关注的问题。

(二)绩效技术与企业培训、终身学习

在学校教育之外,企业培训以及终身学习也是教育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与偏重文化传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不同,企业培训具有更具体的目标指向性,更关注受培训者在特定领域中的绩效水平的提升,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具体途径。绩效技术就是主要针对企业等机构的培训而发展起来的,它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水平。⑤绩效支持系统的设计、实现及绩效评估等成了这一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这一领域近年来日益引起了研究者及企业界的关注。应该说,这一应用领域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新的具有吸引力的发展空间,但研究上相对而言还比较薄弱,有待大力推进。

(三)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

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最初是学校教育及企业培训等的拓展形式,用以使远离优势教育资源的人能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培训,大大提高教育和培训的开放性。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与培训从广播电视教育过渡到了以网络教育为核心的阶段,当前引起了人们的格外关注,网络课程系统及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开发及远程学习的评估、管理等问题成了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研究者开始更多用分布式学习而不是远程学习来描述基于网络的虚拟化学习方式。远程学习或远程教育所强调的是把教育资源传递给身处远方(可能是偏远地区)的往往有全职工作的学习者,为他们提供开放的教育机会。而分布式学习所强调的不是学习者身处远方,他们可能就在当地学校中,但他们在学习中会接触、利用分布于不同地方的(而不仅仅是眼前伸手可及的)资源。另外,分布式学习所适应的不仅是空间与时间的距离,而且要适应学生知识经验背景、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⑥这种发展趋势使得学校教育中的it应用与远程教育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淡化,在校学生也往往在其课程学习中广泛采用网络学习方式,获取异地的学习资源,与身处其他地方的学习者、专家等进行跨时空的沟通、协作。所以学校教育与远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整合的趋势。同样,企业培训本身也大量采用了远程培训的方式。网络教育与培训近年来已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对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的研究成为当前教育技术学的一个热点领域。

五、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反思

本文在综述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个此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用以说明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要分支领域及其相互关系。从这一架构来反观我国当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可以看到,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在诸分支领域上整体上还比较薄弱,而且突出存在以下偏向。

1.重应用,轻基础,基础性探索相对还很薄弱。与当前蓬勃发展、广受关注的教育技术应用性探索领域相比,三大基础性探索领域均显得比较薄弱。教学设计研究未受到足够重视,且引进多,创新少,缺少系统深入研究,而且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缺少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这方面亟需加强对信息技术环境中认知学习过程的实验研究,同时在学校情境中对学习环境设计问题进行更大规模的、设计精良的实证研究、行动研究,以充分的事实资料为基础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建构和创新,而不只是停留在“空中楼阁”或直觉经验的层次上。技术问题在我国教育技术界受到了突出的关注,但更多处在技术应用水平上,教育技术学界自身在创新性技术的研究上相对还很不足。哲学文化取向的研究力量也相对还很薄弱,且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篇8

abstract:Researchteachingisaneffectivewaytocultivateengineeringinnovativeandappliedtalentsunderthebackgroundofthereformofhighereducation.Basedontheanalysisofresearchteachingmode,thesituationsandwayswerediscussedandsummarized.Forthecharacteristicsofengineeringprofessional,theguaranteesystem,teachingmethodsandcontents,practiceresearchteaching,theinnovationactivitiesplatformandevaluationwereresearchedandpracticedinthispaper.teachingpracticeshowsthatresearchteaching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tudents'self-studyabilityandparticipation,withthetalentgoalfortrainingcomprehensiveapplicationandinnovationabilityareconsistent.

关键词:工科专业;研究性教学;教学途径;教学实践

Keywords:engineeringprofessional;researchteaching;teachingmode;teaching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175-04

0引言

研究性教学是有别于传统的主流教学模式,实行研究性的教学和研究性的学习,以打破传统的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改变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已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推动研究性教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1]。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推动研究性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工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应转变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上来,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刻变革,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在技术上不断深化创新,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工科专业的教育需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这样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研究性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创业的能力。探索研究性教学的生态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以形成地方应用型本科工科人才培养持续发展之路。

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在于从探索、发现的观点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教会学生发现并应用知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并解决实际应用,其最终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在当前高等教育阶段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越来丰富,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仍然离不开老师的传授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解决如何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

在研究性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者,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在研究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研究,将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知识学习的理念,实现学生自己教会自己,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将知识学习与研究创新结合,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将理论与实践真正联系起来,改变要么是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要么是以学生完全自我学习的观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我学习以及创新思维的教学活动。

工科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开展研究性教学离不开与科研课题的结合。研究性需要发现问题,查阅资料掌握其相关理论基础和结论,思考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新的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并进行论证,这一过程融入了启发、探索、互动、讨论等活动,符合研究性教学的规律。将应用型的研究课题引入教学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去探究知识和实现应用解决,有效的实现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开展创新性的活动。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深入的研究基础,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教学课程要有丰富的积累,以科研成果的过程促进教学,教学相长,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的目标。

2工科专业研究性教学现状

国外工科研究性教学模式开展较早,在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推广以来,首先在部属综合性高校开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而地方性高校2005年后逐渐开展研究性教学,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展了探究性、启发式、问题式、任务驱动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专业课程教学研究性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3]。

2.1研究性教学推行的实施路径和体制障碍研究性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体制,实施研究性教学涉及到学校层面、教务管理部门、二级学院、教师和学生,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都是由教师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改革模式进行,各行其是,最多涉及到二级学院,并未切实重视起来,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在教学制度制定,软硬件资源配套,增强教师的研究性意识,学生的管理和学习模式不能很好的整合以支持研究性教学,没有统一的规划,未纳入到体系内,造成推行研究性教学的主要障碍。

2.2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思维认识问题在进行研究性教学活动时教师存在自身的问题,一是在认识上没有统一,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重在知识梳理引导,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这样的研究性教学理念未能真正树立。加上机制体制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愿意开展研究性教学,只集中在部分教师,各行其是。不同的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内涵理解不一样,往往基于自身对教学的理解和总结,缺乏专门的研究性教学讨论和培训。二是从研究性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工科专业班级人数较多,教学效果不理想。三是研究性教学基于研究,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课程内容的准备,能够投入到研究性学习的时间精力有限,增加了研究性教学继续进行的难度。

2.3课程设置不合理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目标相结合,课程的合理与否决定了是否适合开展研究性教学,学生课程的多少决定了学生是否有精力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同时,一些课程适合研究性教学,一些课程则不适合,这就存在哪些课程来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课时安排如何设置。随着技术的发展,专业知识更新快,企业对人才的技术需求除要求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求实践应用能力和掌握新的技术,而课程设置的把握跟不上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学资源也相对匮乏。

2.4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参与度研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主动探求知识,形成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在以往的长期学习中大部分学生习惯老师将内容完全给其呈现出来,只是机械的学习和完成布置的任务,缺少主动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性。而教学过程中研究性问题涉及的内容新,知识面广,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集中于少数学生,一般是通过课堂外来实现,创新活动只是少数人的兴趣或者通过选拔来实施,整体效果较弱。研究性教学如何把局部的创新活动纳入到整体,需从教学计划进行突破。

2.5研究性教学的评价制度现行的学校评价制度不符合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规律,既有对教师的评价,又有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学内容,教案,考核作了相对严格的规定,教师灵活把握的尺度很小,很难突破传统的考核方式。研究性教学涉及到传授知识、教学材料、授课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学习过程多方面的内容,都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难以衡量这些方面,无法反馈研究性教学效果如何。

3工科专业研究性教学途径

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重要的转型机遇期,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加深对专业、应用实践的理解,激发学生不断创新和学习的动力,提高其创新的能力,研究性教学是必然的选择。为了更好的探究研究性教学,体现研究性教学效果,本课题提出工科专业研究性教学的途径。

3.1研究形成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性教学的保障体系随着高等教育的转型改革,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以及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的形成,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障碍,甚至面临学校办不办得下去。如何在激励的竞争中把握先机,高校应结合自身培养目标,从顶层设计,着眼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理论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加快更新教育理念,外引内培增强师资队伍力量,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扫清研究性教学实施的上层障碍。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务处担负着重要的角色,真正起到教学服务的作用,给予教师更多的自和灵活的教学,破除各种条条框框,激发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动力。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中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得有教师的教学,这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需要有科学研究的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宽广的视野和对课堂掌控的能力。将这些素质要求纳入教师研究性教学培训中来,使教师形成研究性教学意识,科学研究和问题意识,理解研究性教学的本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研究性实践教学作为研究性教学的一部分,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科研训练计划、创新创业训练等,“双师型”教师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

3.3调整课程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一个长期的实践经验,通过调研成熟的课程研究性教学,观摩讨论,形成共识,将工科专业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形成适合的研究性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研究性学习。

3.4构建研究实践性教学体系理论环节讲解的是专业知识的基本原理,而实践环节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阶段的主要目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实现应用问题的分析、论证和解决,对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有直观的认识,从而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总结分析来寻找答案,在训练和锻炼中来增强体验,体现了研究性和实践性[4]。构建研究实践性教学体系需与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教学平台,形成工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

3.5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实施研究性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在以往教师主导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没有求知的热情,难于接受课堂教学内容,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开展研究性教学需突破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使学生融入研究性教学的思维意识中来,充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积极性,从过去被动的接受中解放出来。教师课前认真做好准备,按照课程特点选取合适的研究性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师生互动,对表现好的具有团队意识和创新性想法的学生表扬或加分,对不够积极的要督促,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重视思考和团队精神,这也是职业素养的一个要求,形成热烈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构建起有助于研究性教学的师生交往与对话的外部环境。

4研究性教学在贺州学院的实践

解构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其实质是“问题式”的教学过程,贺州学院自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以来,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着眼发展,通过调研考察,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借鉴国内国外相关高校研究性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启示,就如何开展工科的研究性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4.1构建研究性教学的保障体系对于地方本科而言,要实施一项改革,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最大的障碍在于思想的转变和能不能打破阻力推动改革进程。纵观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经推到了风口浪尖,只有实施转型发展和开展研究性教学,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贺州学院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通过召开全校教职员工教育教学改革大会,举办讲座、讨论交流,最终在全校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一是学校进行顶层设计,管理部门加强理论上的论证和实践考察总结,各部门通力协作,着眼于整体教育教学改革,从管理服务上、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考核评价体制、师资队伍培养等进行重构,给予二级学院和教师在教学中的灵活性,使研究性教学得以普遍开展和实施。二是成立了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中心、实习实训办、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机构,来具体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制度设计上具备了条件。三是建立了新的教学和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这些举措使得学校、二级学院、教师、学生几者之间的关系得以理顺,解决了推广和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机制体制问题,促进了教学和创新实践活动的发展。

4.2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研究性教学模式实施落地的关键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表明,采用“问题式”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结合专业内容以论题的形式布置任务,以自顶向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不同的教师对研究性教学有自己开展的方式和方法,在前期的教学改革中,“问题式”、讨论式、案例驱动教学、基于情景的教学模式等;通过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采取基于思维训练的教学模式;对mooC进行趋势分析和基于SpoC的高校教学,探讨、交流确定教学内容,课堂精心组织,优化教学方法,显现出一定的成效和特色,这为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载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4.3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对获得理论知识的一个验证、实践应用的过程,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的能力,进而为应用打下基础。实践主要包括实验课、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几个环节:实验是对理论教学环节的原理和知识进行验证,并结合实际问题自主设计实验验证,即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实训环节是一个综合过程,将所学课程的知识整合,综合运用来解决一个应用问题,在每学期结束时选择相应的课程为期两周的实训,以完成一个小型项目为主,由此完成理论到验证再到设计的过程;实习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检验所学知识的运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深层次的思考和改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毕业设计是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结合实习过程,与生产应用问题结合独立完成设计,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5-6]。

以软件工程课程为例,软件工程主要是以工程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对概念、原理、方法和相关开发技术的掌握,具备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能力,熟悉软件开发的标准与规范,集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一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适合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首先,从教学模式上选择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研究不同的教材提取合适的内容,组织教学课题,软件工程内容与工程项目和前沿技术相结合,把握基础,注重前沿的研究性和应用。

其次,注重项目设计和实训,将企业中的项目案例引入到教学中,聘请企业工程师作为授课教师,完全以真实的案例进行教学,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开展,项目小组成员开会讨论,分工合作,确定技术方案并对项目开展过程进行汇报,包括可行性、需求分析、业务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进而开发实现软件,形成文档,演练培训和运维,完全遵从企业的运行流程开发软件,深刻体会软件工程规范方法、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

最后,建立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平台上传相关资料资源共享,在教学平台上师生、学生与学生互动,要求完成文档文献阅读,扩大知识面,引导学生参与解决问题,探究书本已知和预知的问题,以及未知甚至没有标准的结论,通过查阅资料,对比分析,利用软件工程开发过程和方法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

4.4构建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计划平台研究性教学的内涵是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调动学习的兴趣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并运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应用解决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搭建创新活动平台是有必要的,工科专业的主要平台分为学科竞赛、科研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平台。经过近几年的积累,贺州学院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学科竞赛平台,如电子设计竞赛、“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广西高校计算机应用(网页设计)大赛、“思科网院杯”大赛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人次取得广西赛区一等奖,并入围全国决赛,通过学科竞赛许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并开设了相关的学科实践性教学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组建兴趣小组自主申报科研项目,在教师申报的科研项目中加入对科研训练有兴趣的学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研究能力,反过来更好地促进研究性教学。学校、二级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基金,前期在二级进行申报酝酿准备,依托校企合作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性和实用性设计,形成一定的成果,再申报区级和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选拔赛中贺州学院获得了五金五银的好成绩,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训练中来,推动了创新创业的开展。

5考核机制

检验工科专业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效果,其考核方式也应相应的改革。与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不同,课程教学的效果评价没有统一的指标和参考体系,针对不同课程实施的研究性教学应实行不同的考核方式,主要注重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过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软件工程课程的考核中,采取了灵活的多样化考核方式,根据软件工程过程上交各阶段文档资料,提交软件作品和使用说明书,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答辩,由教师和企业导师组成评委,保证成绩的公正客观。考核资料的收集、文献的参考、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设计是否突出系统性和创新性,团队的协作等方面,突出综合的学习和运用能力,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6结论

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综合素质人才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任务,其有效的途径是开展研究性教学。在多年的课程教学中,围绕工科专业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采取多元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教学体制,教学途径和实践等环节来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研究性教学基于研究和探索,这一过程还会出现新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以便有效地开展研究性教学,更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DB/oL].(2005-01-07)[2012-02-07]http://.cn/showdetail.action?id=2594505.

[2]李翠梅,张兄武.专业软件支持下的工科研究性教学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57-159.

[3]曲波,程哲,马忠.基于自主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5-87.

[4]何莲,乔庆云.工科专业课程研究性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83-85.

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篇9

关键词创新创新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一、创新型教师的含义

“创新型教师”是我国研究者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国外研究者与之对应的的概念是“创造型教师”。由于创新的内在素质是创造力,创新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所以“创新型教师”与“创造型教师”在本质与内涵上具有同一性。

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对创新型教师概念的理解多种多样,主要表述有:

1、史密斯认为,所谓创造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地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创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师。

2、彭明芳认为,创新型教师是指在学校环境中,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积极改革教学内容,能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师。

3、谢瑞俊认为,创新型教师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很强的创新精神、综合的创新能力,善于运用新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教师。

4、塞林(D.sellin)等研究了创新型教师的人格特征及其在班级内的行为表现特征。成功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个人品质上往往表现为幽默、热情、乐观、自信,乐于接受不同观点以及对其工作之外的其他事情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积极参与等。这些教师有较强的计划性,善于和学生共同商定目标,能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进行课堂教学,因材施教等。

5、叶泽滨认为,创新型教师是指具有创造才能和创造倾向,并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教师,他们对教育活动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学生有独特的发现,对普遍认可的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突破,其创造性成果不同程度地被同行借鉴、学习。

二、如何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既面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拉大与发达国家距离的严峻挑战。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解放成为创新型教师,就要转变教育观念。任何一种教育都要受到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制约。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育出创新型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生动活泼、感情丰富、思想活跃、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知识的学习只不过是青少年成长因素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如果作为一位教师不研究对象本身成长的全部需要,只是把他们看作一种知识的容器,显然远远没有看到教育的本质。

简单地说,教育就是成长。创新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所谓健康成长就是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的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充满活力和富有个性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只有将主体性活动与主导性活动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成为其学习过程中最鲜明的特色。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念还应有创新精神,并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安全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坚持正面的激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求全责备。教师应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地处理教材、艺术地切入突破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创新学习动机,把继承性学习提升为创新性学习。

教师必须遵从创新教育的置疑性原则,让学生思维处于一定的疑惑状态,提出诱发创新思维的问题。诸如:“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通过抓住这些创新点,精心设计、巧妙诱导,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及依据,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有能力领会置疑性原则的精髓,抓住创新教育的关键。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师,会鼓励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发挥逆向思维、延伸思维、发散思维,不唯书、不惟师、不惧权威,克服从众心理,勇于标新立异、大胆质疑、追求创新。

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还会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淡化学科间的人为差异,注重学科的交叉、渗透。既会注意学科内部各教学内容间的纵向联系,还会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重组,使各种知识、技能相互迁移、渗透,互成体系,最终形成“能力链”、“知识树”的整体网络。

综合分析上述定义和研究结论,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素质、教学行为、教育成果是理解创新型教师的维度。按照这三个维度,创新型教师就是指具有创新的素质和行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教育成果卓著的教师。他们对教育活动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学生有特殊的发现,在教育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1、教师的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性素质,是教师专业理念、情感、知识、能力等几方面的复合体。结构决定功能,教师的素质形成合理的结构,才能发挥出创新的功能。

2、创新行为是指培养创新性人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切教育行为,包括动态的呈现知识,给学生营造一个开展创造性学习的宽松环境,不囿陈规、标新立异,注重研究、反复探索等方面。

3、教育成果是教师创新素质和行为的结果,教育成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课堂质量优异、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学生思想教育成效显著等方面。

总之,创新型教师是一个相对概念。

三、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考察

自1896年克拉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优秀教师的素质起,有关教师素质的研究相继大量出现。近年来,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和推进,教师素质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美国教育协会通过调研归纳了18项优秀教师的品质:(1)健康而有活力;(2)智慧;(3)好学;(4)情绪成熟及平衡;(5)爱儿童;(6)同情心;(7)对教学发生兴趣和爱好;(8)乐观和幽默感;(9)友善的态度;(10)良好的工作习惯;(11)能与人合作;(12)广泛的兴趣;(13)容忍;(14)明快;(15)公正;(16)良好的仪表;(17)讲解清晰的能力;(18)人格――以上品质的综合及其他。

西门(Symonds)在教育实践中归纳了受学生归纳了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素质特征:(1)亲童性――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考虑学生的需要,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进步;(2)安全感――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自信、随和以及由此形成的教师的威信;(3)个人组织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学组织、班级管理、课业评定等方面,使学生可以接受的能力、魄力和态度。

克鲁克香克(Cruickshank)在综合了多个有关教师效能研究的基础上,对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归纳:

在课堂上的组织管理方面,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属于中心主导角色,但同时容许学生参与组织及计划;课堂有组织;订立高目标,并与学生沟通目标的内容;关注全班而非只顾及部分学生;经常组织有益、有建设性的活动;建立及保持清楚、明确的教育规则;有效地控制学生的身体活动;注意学生的行为表现;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工作;快速、正确地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以商讨的态度处理学生的投诉。

在课堂教育方面,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能坚持追求高目标;提供广泛的学习内容;兼顾不同的家庭背景的学生;能提供足够的学习材料;维持课程的进度;要求学生公开的参与;接受并采纳学生的建议;引导学生回答正确的答案;能分配有益的活动;教学个别化;教学多样化;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责任感,公平、合理地对待学生。

国外研究者倾向于从教师个体的个性品质以及教师教学行为本身的个性色彩来分析教师的素质结构。就教师的个性品质而言,比较注重教师的同情心、热爱学生、容忍、习惯和性格等人格因素;就研究本身的色彩而言,虽然都比较注重教师的个性品质和人格因素,但在教师临床技能、教学管理技能及个体内部人格修养等方面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国内研究者普遍强调社会现实性和结构完整性。就社会现实性而言,注重社会对教师的外在要求,如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提出了教师职业的道德标准;就结构的完整性而言,一般都力求使教师素质系统化、整体化和面面俱到。特别是对创新型教师素质特征的研究大多数是泛泛而谈,既缺乏实证性的支持,又没有对创新型教师独特个性品质,特别是对自我学习意识和教育知能素质进行深刻的剖析,这就使创新型教师素质特征研究停留在一个“静态”的层面上,似乎创新型教师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而与教师自身的努力没有多大关系。

因此,我们必须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不可泛泛而谈。只有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认识,才能对提高教师素质提供有益的指导,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教师。

(作者: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实验中学校长,职称:中学高级教师五级)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韩幼贤.教育心理学[m].上海:茂昌图书有限公司,2003.

[3]华国荣.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策略与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4]陈雄一.论创新型教师队伍及其创新素质的培养[J].东南亚纵横,2001(6).

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篇10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现状调查研究

1.引言

研究生是国家未来创新的中坚力量。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培养和提高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点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迫切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1]。

目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综合比较发现,已有的研究大多着重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如李琳对中外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启示[2];或者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提出个人的见解,如杨叔子指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研究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然而,研究生创新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在这一特殊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是作为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人的因素参加到创新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的,他们是以创新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存在的,是创新教育中的主体,显然,忽视了主体因素的研究是不完整和不全面的。本文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者即研究生本身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厘清学校教育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再结合社会需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2010年12月,课题组在我校在读研究生中以“基于就业取向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调查问卷”为主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为:基本情况;对研究生分类培养的认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认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分别从学生自身、导师、学校、培养机制及环境等方面调查在读研究生对创新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从学生视角探索学校教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机制。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参加问卷调查的研究生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基于就业取向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调查问卷

调查从“对研究生分类培养的认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认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等三个方面,调查在读研究生对创新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从学生视角探索学校教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机制。具体的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2.1研究生主体意识强、职业规划较清晰。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多数研究生能够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对未来发展有比较清晰的定位,但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表现在以下几点。

2.1.1在回答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发展方向问题时,仅两位同学选择多于一个选项,占全部调查学生的2%;其余学生都选择唯一的选项,其中选择企业40%、选择高校和科研单位12%,18%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这反映出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有明确的倾向性,对未来人生规划具有深入成熟的思考。

2.1.2但是学生在读研动机上普遍具有强烈的功利性,这表现在为了找个好工作占全部选择的52%,出于兴趣、喜欢作研究的只占24%,如图1所示。

图1学生读研动机分布

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不难发现是受社会发展环境及就业困难的影响,有一定的客观现实因素作用。这种与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相背离的功利性突出的读研目的,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制约影响。

2.2研究生对创新能力的认识。

对于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答,我们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创新能力构成要素进行调查,将创新能力包含的内容分为创新意识、科学研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与技能、创新素养、创新人格和智慧、技术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11个方面,要求学生按重要程度从1―5进行打分(1分最低,5分最高),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图2创新能力构成要素调查

从图2可以直观看出,学生比较认可的创新能力组成要素包括:(1)创新意识、(2)创新实践能力、(3)创新精神、(4)团队协作能力、(5)技术应用能力、(6)创新思维、(7)创新方法与技能、(8)创新素养、(9)创新人格和智慧、(10)组织管理能力较为忽视。这种选择结果可以和多数专家的研究成果相印证,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内涵认识比较深刻,对社会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2.3研究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环境的看法分析。

2.3.1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发生了矛盾,各行各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越来越难以满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我国在2010年实行研究生分类招生制度,即按学术性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大类招生。为了了解研究生如何看待分类培养模式,我们在问卷中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a.7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研究生采用分类培养方式;

B.在分类时间选择上,比起入学时(18%),多数学生更希望在课程学习时(40%)进行分类,这反映出学生更希望对学习内容有充分了解后再根据个人特点进行选择,希望在分类时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

C.在分类方式设置上,学生选择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如图3所示:

图3分类方式设置

图3X轴上代表四种分类方式,分别为:

a.按照最终授予学位的不同,分为科学分位和专业分位;

B.按照培养目的的差异,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

C.按照入学成绩的差异,分为重点培养和一般培养;

D.分为全时培养(时间由导师和学科支配)和自由培养(时间由自己支配)。

从图3中可以看到多数学生都倾向于选择第2和第4种分类方法,前者表达了对我国现在实施的分类方法的认同,后者体现了学生希望在分类培养时能够更多地考虑本人的意愿。

2.3.2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参与主体认知

在参与主体的选择上,认为最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比重如表2所示:

表2参与主体选择比重

这表明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本人和导师作为参与创新教育的主体的重要地位,但是却没有意识到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教育质量的主要评价者――学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回答上述参与主体在实现创新能力培养时目标是否明确问题时,相关答案汇总如图4所示:

图4相关答案的汇总

图41―6分别代表6个参与主体,学生普遍认为:(1)学生的自我学习、(2)导师的日常指导和(4)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设置对培养目标的实现作用明显,而(3)学科及学院的培养方案设置、(5)学校的研究生发展规划和(6)社会监督和社会需要起的作用较弱。

2.3.3培养环节的作用

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在主要的培养环节中,认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有:科研及实践环节(67%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论文选题环节(61%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其次是课程学习环节和中期及其他阶段的考核环节(分别有33%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在回答各个环节对创新能力培养更有针对性的问题时,55.6%认为科研及实践环节针对性更强,其次是中期及其他阶段(38.9%)和论文选题环节(33.3%)。从中反映出学生对科研和论文等实践环节非常重视,希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2.3.4导师的作用

通过调查,77%的学生认为导师引导从创新思路解决问题虽然有但做得还不够,17%的学生认为导师从未引导过,仅6%的学生认为导师做得比较好。在希望得到的导师的帮助选项中,各选项差别不大,都被学生列为需要得到的帮助,包括研究方向的指导、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等。从中可以明显反映出,多数学生对导师所起的作用并不满意,希望得到导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3.调查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多数研究生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如认识到学生本身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希望在分类培养中能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希望更多地参与科研实践等,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很多学生不能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虽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但创新能力薄弱,理论与实践脱离。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3.1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和自身知识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研究生数量已突破百万。研究生扩招直接影响研究生质量,制约了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发展。而研究生在大学期间因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教育机制缺陷使研究生知识链条单一、基础薄弱,自身又缺乏创新所必备的学科前沿知识、研究方法知识、跨学科知识及论文写作知识,这些都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3.2导师队伍缺乏创新能力且行政化严重。

导师作为学校教育方针的执行者和学生知识的先行者,其教育观念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一部分教师的知识面狭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导师队伍行政化严重,有些研究生导师忙于行政事务无瑕从事研究生指导工作,造成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处于放任状态。这样导师就很难指导学生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3.3陈旧的教育观点和不合理的课程设置。

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的授课方式仍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记笔记为主,没有将讨论及上台讲解这种非常好的互动形式引入到教学中,并且对逻辑思维不够重视,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直接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课程设置上,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设计性课程设置过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4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和对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近几年我国高校迅猛发展,专科升本科、本科增设硕士点,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扩张。但是学校的软件和硬件等诸多因素都不能跟上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无法为研究生的学习和创新提供一流的师资力量、配套的教育教学设施、科研资源等,这些都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学校对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研究经费不足、没有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等方面。

3.5浮躁的学术环境。

目前高校学术环境急功近利倾向严重,学术氛围日渐浮躁,学术成果水分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真正的自主创新,教授们忙项目、学生们忙创业,学生在浮躁的研究氛围中无法潜心研究。

4.解决对策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也是国家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因此,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对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成因分析,提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对策。

4.1加强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研究生的学习往往与创新联系在一起。研究生加强自主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为创新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学校要培养研究生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为科学真理献身的精神及不怕挫折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培养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还要培养研究生创新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全面提升研究生素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4.2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

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导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导师的管理和指导,通过导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导师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在研究生培养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4.3调整课程体系设置满足创新能力培养需求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因此,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更新部分陈旧的教学内容,增设研究方法和任选课程、增加实践机会、练习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使自身知识结构合理化,才能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4.4加大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投入以激发学生创新欲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创新教育资金投入力度、为研究生提供创新实践活动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及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如开展专题讲座;请来在创新方面权威的专家给学生们传授创新的经验和过程,给学生以启发;鼓励学生参加系列创新课题和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充分利用学校联系的实习基地等资源,加强校企联合,缓解资金紧张,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5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外部条件。学院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鼓励探索的学术氛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营造多学术,多学科互相交流和融会的环境,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

5.结语

调查显示,作为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参与主体,研究生自身的主体意识鲜明,对创新能力内涵理解比较深刻,能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需要高等院校在创新能力培养环境上着眼,寻找和发现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新的方法、新的理论,以创新的精神继续构建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引导和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国强.以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31-33.

[2]李琳,曾杰.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4:174-175.

[3]杨叔子.有志有力有物相之――兼谈研究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1,(4):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