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十篇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十篇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7:45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篇1

摘要:数据库规范化问题是《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数据库设计如何进一步规范化,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数据库设的几个主要范式,掌握如何判断数据库设计是否合理。

关键词:数据库;规范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69-01

一、学情分析

数据库规范化是数据库设计第一步所要使用的技术,而这里面有大量抽象的理论概念,对于初学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节课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对于数据库的认知更加清晰完整,进一步明确在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同问题,并且掌握数据库规范化设计的几大范式。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在数据库模型设计阶段所涉及的技术,进而能够判断数据库模型是否存在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规范关系模型,已得到足够优化的数据库模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认识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数据冗余度大;修改难度大;内容删除异常);了解并掌握数据库规范化的几大范式。

(二)教学难点:实现对于几大范式在实例中的成功应用。

四、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中选用课前实例导入、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教师讲授并总结等策略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育应当围绕实际生活展开,而且“生活即教育”。本人十分赞成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技术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实际生活,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也是如此,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际生活当是才是最完美教学效果。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本人计划通过上一课时中设计的数据库实例引入新课,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衔接。接下来,本人认为,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还应当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主动探究的教学策略为主,会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与自主探究。这种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相对独立的研讨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的教学方法就是当前优先倡导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探究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以语言或图表的方式向学生系统的介绍课堂重点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课堂探究结束之后,本人会对其活动做出点评,然后理顺本课时涉及到的全部知识点。

本节课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这种学习方法乐趣的同时,也在不自学中完成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整个过程自然顺畅,课堂充满活力又不失严谨。

五、教学设备及资料准备

教学设备:多媒体。

资料准备:与本课时内容一致的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提问上节课堂内容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然后以多媒体展示上一课时的要点以及设计好的例表,然后提出本节课的问题:这些设计好的表格中,是否还有什么漏洞?至此,导入结束,开始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知识内容的简单回顾,以最快速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已学知识与接下来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激怒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引出新课。

(二)安排学生分组,并明确讨论任务。1、课件显示例表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2、分组安排:视具体情况而定;3、明确讨论任务:(1)例表中有没有数据重复的现象?(2)将例表中的某个数据予以删除,是否会对其它数据信息造成影响?(3)如果对例表中某数据做下修改,是否会引起其它数据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并且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提出例表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时间到后,以提问的形式将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总,进而点出数据库设计中易出现的主要问题:1、数据冗余度大——数据库表中存在大量的重复性数据;2、内容删除异常——将表中某一信息进行删除时,有些需要留存的信息也会同时消失;3、修改难度大——修改表中的一个数据,需要同时对其它数据做改动。

设计意图:将分组讨论的结果上升为理论性的知识点,是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过程,可能有效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四)表的优化。1、第一范式:如数据库当中某个表内全部字段均为基本数据项,那么这个表符合第一范式。举例表说明,以提问形式让学业生找出符合第一范式的例表;2、第二范式:如果某表符合第一范式,并且其它非关键字均与主关键字有依赖关系,那么这个表符合第二范式。举例表说明,以提问形式让学业生找出符合第二范式的例表;3、第三范式:如果某表符合第二范式,并且非关键字与主关键字的依赖关系都不具备传递性,那么这个表符合第三范式。举例表说明,以提问形式让学业生找出符合第三范式的例表;4、其它范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进行了解,一般来说,规范到第三范式就能够满足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基本要求了;5、最后总结:例子表格出现问题的原因正是由于设计时未按照上述规范化原则进行造成的,按规则进行设计就能够有效避免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主工范式,由问题推动学习,通过学习解决问题。

(五)课堂练习。教师展示几个新的例表,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表中有哪些问题?2、与哪个范式不相符?3、应如何优化?

设计意图:通过适合的练习帮助学业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引导练习的针对性更强,也可以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课堂总结

对本课时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主要讲解下数据库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利用三大范式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理解三大范式并学会运用。

课后作业:找一个数据库实例,评析其规范性,看如何对其加以优化。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篇2

一、给排水课程的基本情况

结合我校2012版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2012版的教学大纲中,给排水课程的特点为课程的开设时间更加合理,难度和复杂度逐渐提高;考核方式中,更加注重过程考核,虽然相比于2008版大纲课时量有所降低,但加大了平时作业和设计的任务量。因此,在课时量降低的情况下,需要教师进行统筹规划,开展一体化教学。

从每门课程所涉及的规范来看,规范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近几年,规范更新修改频繁,特别是《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4),已经修改至2014版。另外,《泵与泵站》课程较特殊,尽管在课程的教学中所涉及的规范以《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为主,但在具体工程的设计上,需要查阅多个规范。例如《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4)等规范中,都具有关于泵与泵房的设计条文。

二、开展给排水课程群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城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泵与泵站和给水工程这四门课程,基于“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以“水量”、“水压”和“水质”三点作为轴心,内容相互渗透、相互支撑。这四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环境工程等学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现状,正确把握给水排水工程方向的培养目标,对基于上述课程群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的探讨和实践,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探讨

1.课程内容相互贯穿、相互渗透。以《泵与泵站》课程为例,在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主要内容包括叶片式水泵的基本原理、运行工况、给水泵站和排水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等,是泵与泵站选型、设计等方面的通用型原则。在其它三门课中,一直贯穿着该门课程的内容。

2.基于最新规范,更新课程教学内容。该类课程另外一个特点是规范性强,这也是给排水课程的一个共性。近几年,我国该领域的规范更新修改频繁。以《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4)为例,该规范已经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改。例如《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对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方法修订的方面包括: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取消了折减系数的规定;当汇水面积超过2k平方米时,宜考虑降雨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管网汇流过程,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等。

3.案例式和场景式教学的新思路探讨。案例式教学法在给排水相关课程的应用较多。例如,在《泵与泵站》的课程教学中,课堂上以基础理论为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案例;在综合设计中,加入取水泵站或污水泵站的设计,提供给学生具体的思路、设计步骤,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设计,遇到不懂的问题,以集体讨论为优先选择的原则,让学生在设计中真正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场景式教学注重采用视频、图片,对涉及的泵站、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构筑物、设备进行再现,让学生首先在感官上对各种构筑物、工艺流程、采用的设备等有直观认识,结合教材、规范等书籍和教师的讲解,逐步深入理解其中的内容,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4.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的探索。项目式教学强调以教案为重点过渡到以完成项目为重点,力图在整体上有所突破,即以完成课程作业的方法,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体会设计理论和公式的具体应用,熟悉设计规范,节省课堂上对公式和设计规范的讲解时间。

四、结语

城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泵与泵站和给水工程这四门课程,内容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本文提出了基于给排水课程群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的教学改革,即:课程间内容相互贯穿、相互渗透进行讲解;基于最新规范,更新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式、场景式和项目式教学相结合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王烨孙三祥张济世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教学新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117―120。

[2]曹建平刘金辉李寻郑志宏“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2),185―188。

[3]李梅武道吉给水排水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8,(8),43―45。

[4]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五版。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篇3

基于公理化设计和多级实例推理结合算法的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其整体的工作原理是:用户输入产品的问题描述和基本要求,将每个方案根据公理化理论进行域的划分,进而构建多级实例库,用实例推理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最后经过评价系统对得出的方案进行评价,将满足条件的方案输出同时进行保存。

2公理化设计

公理化设计是一种以域和设计公理为基础的设计理论,主要目的是建立设计的科学规范性,为设计者进行设计和改进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使设计者尽可能地发挥创造力。同时能根据设计要求决定最好的设计,此外它还提供了设计分解过程的方法,使系统设计的流程更加清晰并能够克服设计早期设计目标模糊的现象。2.1域之间的关系域是公理化设计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具体如图2所示。2.2设计公理独立性公理要求功能域FR只影响其对应的物理域Dp和工艺域pV,如公式(1)。式中:单位矩阵a表示映射关联矩阵;矩阵n和m代表的是域。为了保持功能要求的独立性本文所使用的映射关联矩阵为单位矩阵e。

3多级实例推理

3.1多级实例的分解与表示3.1.1多级实例的空间分解由公理化设计理论,需求域Cas功能域FRs物理域Dps工艺域pVs,首先将需求域转化为功能域,按照功能结构将多级实例进行多层级分解,具体如图3所示。图3多层级实例的分解图中:(a.b,c.d)是对每个子部件的编码,其中a表示组件所处的层次数;b表示组件在所在层的位置,也就是第几个方案;c表示a的父级;d表示组件的父级所在的位置。3.1.2多级实例符号的表示将多级实例的功能属性、物理属性,以及对应的工艺属性、重要程度放在统一体中进行考虑,建立多维物元模型。Cnj=[FRsDpspVsims]t(2)式中:Cn为实例名称;j表示实例序号;FRs表示功能域;Dps表示物理域;pVs表示工艺域;ims是每个对应子功能所对应的重要程度,需要人工赋值确定其权重。FRi≌Dpi≌pVi≌imi表示一个子部件的功能属性、物理属性、工艺、重要度,且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一一映射的。3.2多级实例库的建立本文采用公理化的Z字映射思想构建多级实例库,通过对大量相关实例的功能拆分和参数特性的拆分,然后进行分类总结,能够得到较多的小实例,把这些实例进一步分析汇总,提取出与新问题较相似的实例构建实例库。实例库的表头部分必须包括的内容有序号、实例的数字编码(a.b,c.d)、方案号、FRs数据、Dps数据、pVs数据、ims数据,其中ims数据需要人为确定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由于每个实例部件的参数不统一,使得检索的效率和精度大大降低,本文使用归一化处理,将部件信息的参数统一规范为区间(0,1)的ims值,以便于检索。3.3多级实例的检索本文在实例推理中用距离来描述实例属性到目标属性的相似程度。根据所得产品的属性值和重要程度值可计算解空间中目标属性到实例属性的点到点或点到区间的距离。设点xi=(x1,x2,…,xn)是功能域FRsRn上的任一点,且xi∈Rn,X=(xa,xb),XRn,(xa,xb)是区间的范围界定值,其中xai=(xa1,xa2,…,xbn),xbi=(xb1,xb2,…,xbn)分别表示各个子部件实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xai和xbi都是Rn上的点,则子实例点xi到实例区间X的距离为目标子实例点xj到区间X内的子实例点xj的距离:ρ(xj,xi)=1n∑ni=1|xj-xi|(4)3.4实例的修改及评价根据点距值判断实例是否需要修改,点距值越小证明此实例越符合要求。在进行评价时设定一个点距值范围为Y=(0,Yb),若实例的子实例的点距值超过Yb,证明此实例需要进行修改,否则不需要修改。将搜索到的实例集合Cn=(Cn1,Cn2,…,Cnn)中的每个实例的总的点距值进行对比分析,挑出点距值最小的实例Cni,并将其子实例的总点距值|xj-xi|与Yb进行比较,若|xj-xi|∞<Yb,则不需要修改实例,否则需要修改。使用公式(5)计算产品总的匹配率p(Cn),Cni为第i个实例名称。p(Cni)=?1-ρ(xj,xi)×100%(5)

4实例应用

以机床的方案设计为设计案例验证复杂产品方案设计。仿真的硬件环境:CpU为2.0Hz双核、内存2GB、计算机硬盘100G以上可用空间;软件环境:SQLServer2008数据库、VC6.0软件、windowXpsp3操作系统等。实验所用数据由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提供。SQL2008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划分并进行存储,数据库的界面如图4所示,采用分类存储便于实例推理算法的搜索。4.1目标实例方案为了便于验证,本实验设定的目标个体实例在数据库中的编码如图5所示,将搜索到的实例与目标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最佳方案。目标实例只有功能域FRs的数据,此处功能域的数据需要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统筹得到,通过功能域的数据匹配,在总的数据库中映射出物理域和相对应的工艺域的数据,也就完成了机床的方案设计。为了便于验证,本文将目标实例的功能域部分的数据的重要度ims统一设定为1,1表示最符合要求。4.2仿真界面根据重要程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本系统中的区间,为了便于验证将最大值设置为1,最小值设置为0.8,即公式(4)中xb为1,xa为0.8,具体工程界面如图6所示。重要度ims根据实际情况人为确定,xa的值越大,区间(xa,xb)越小,检索出的实例的精确度越高。通过区间距值的计算,将实例库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便于实例的进一步细化。通过仿真界面可以看出,搜索出的实例代码Cn3为搜索结果的第三个实例。实例与目标实例的点距值除极个别的点距值为0.1或0.2外,大部分点距值为0,点距值为0表示搜索出的大部分子实例与目标子实例完全符合要求。由于三爪卡盘点距值0.1,线缝滤油器点距值0.2,万能分度头点距值0.1,微程序控制器点距值0.1,部件总数为20个,计算得出总的点距值为0.025,最后得出整个实例的总体匹配率为97.5%,由于设定的Yb为0.05大于0.025,所以搜索到的实例完全符合要求,不需要修改。

5结论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篇4

关键词: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规范

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是植物种植施工、工程预结算、工程施工监量和验收的依据,它应能准确表达出种植设计的内容和意图。然而,在我国的植物设计施工图制图方面还存在按图施工的可操作性不足,施工员难以理解设计意图,施工无法完会达到要求等问题。

一、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的常见问题

1.缺少对现状植物的表示

植物种植范围内往往有一些现状植物,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应尽量保留原有植物,特别是古树古木、大树及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灌木等。设计者往往只在施工图中用文字说明而没有图示现状植物,使施工图的准确性不高和可操作性不强,有些甚至连说明都没有,最后导致错伐植物,破坏环境。

2.图纸不全,图纸内容过于简单

建筑制图规范对建筑施工图中的总平面图与施工大样图分别有严格的规定,图纸的索引关系清晰,许多植物种植设计者能参照建筑制图规范进行制图,设计文件完整可靠(如对在同一组群内要求的苗木高度不一,同一种植物在不同位置种植时的苗木规格、整形形式和施工技术要求不同等问题,用大样图图示清楚或在平面图中用文字标注说明),但还有一些图只有一张植物种植设计总平面图,没有大样图,图中的内容表达不清,施工人员无法完全理解设计意图,现场施时临时更改设计的情况很普遍

3.文字标注不准确

植物种植设计图普遍采用特定的图例表示各种植物类型,用文字标注说明植物名称,而对不同种植点的植物规格要求、造型要求和重要点位的坐标等普遍都没有标注,造成按图施工的可操作性不强,往往需要设计人员亲自选苗、到现场指导和定点放线,才能达到设计要求。这不利于分工合作,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4.苗木表内容不统一

由于植物有生命性特点,同一种植物的生长状况,形状姿态,人工整形修剪形式不一,所营造出来的景观有异,施工技术、养护要求和工程营造也不同。我国现行的《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对种植设计图中的苗木统计表示未做规定,比较普遍采用的苗木表的格式包括:编号、树种、规格、种植面积、种植密度、数量和备注等内容,少数图纸能做到在苗木表中包括植物的拉丁学名、植物种植时和后续管理时的形状姿态,整形修剪形式特殊造型要求等。由于苗木表内容不统一,不仅对工程施工带来不便,而且对工程预结算、工程招标、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工作带来困难。

二、现行的相关规范

1995年7月25日由建设部建标[1995]427号文编号为CJJ67-95的《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自1996年3月1日起实施。该标中的第三、四部分分别对常见植物的平面及立面图例做了规定与说明,使植物种植设计中常用图例图示有统一的制图标准,根据实践经验该标准尚存如下不足:

①对现状植物的图例的规定;

②在用字母、数字和文字标注方面该标准只做原则性的规定而没细化;

③树冠形态的图例只有自然形而无人工整枝修剪形的规定;

④对苗木表的内容和格式没有统一规定。

三、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制图方法与图例探索

1.现状植物的表示

在大连滨海路道路两侧绿化休闲带绿化设计中,设计者结合植物现状条件,保留了大量乔灌木,其做法是应用全站仪普测设计范围内的大树位置坐标数据,套叠在现状地形图上,绘出准确的植物现状图,利用此图指导方案设计与种植设计。在施工图中,用特殊的方法区分原有树木与设计树木,再在说明中讲明其区别。

2.总图与分图、详图问题

设计范围的面积有大有小,技术要求有简有繁,如果一概都只画一张平面图很难表达清楚设计思想与技术要求,制图时应分别对待处理,在大连滨海路道路两侧绿化休闲带绿化设计中,由于设计范围面积大,设计者采用总平面图各平面分图(表达在一个图中各地块的边界关系,该区的苗木统计表),重要位置的大样图,三级图纸层次来进行图纸文件的组织与制作,使设计文件能满足施工、招投标和工程预结算的要求。

对于景观要求细致的种植局部,施工图应有表达植物高低关系、植物造型形式的立面图、剖面图、参考图或文字说明与标注。

3.数字和文字标注

从制图和方便标注角度出发,植物种植形式可分为点状种植、片状种植和草皮种植三种类型,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标注。

3.1点状种植

点状种植有规则式与自由式种植两种。对于规则式的点状种植(如行道树,阵列式种植等)可用尺寸标注出株行距,始末树种植点与参照物的距离。而对于自由式的点状种植(如孤植树),可用坐标标注清楚种植点的位置或采用三角形标注法进行标注。

点状种植植物往往对植物的造型形状、规格的要求较严格,应在施工图中表达清楚,除利用立面图、剖面图表示以外,可用文字来加以标注,与苗木表相结合,用DQ、DG加阿拉伯数字分别表示点状种植的乔木、灌木。

植物的种植修剪和造型代号可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分别代表自然生长形、圆球开、圆柱形、圆锥形等。

3.2片状种植

片状种植是指在特定的边缘界线范围内成片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除草皮外)的种植形式。对这种种植形式,施工图应绘出清晰的种植范围边界线,标明植物名称、规格、密度等。

并应绘方格网放线图,与苗木表相结合,用pQ、pG加阿拉伯数字分别表示片状种植的乔木、灌木。

3.3草皮种植

草皮是在上述两种种植形式的种植范围以外的绿化种植区域种植,图例是用打点的方法表示,标注应标明其草坪名、规格及种植面积。

4.苗木表的内容与格式

苗木表主要作用是:①配合图面的植物编号标注,标明植物名称;

②写出植物的拉丁学名,避免由于同名异物而造成的误解;

③规定种植施工所采用的苗木规格、造型要求、种植面积、密度和数量等,内容及格式。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篇5

研究方法

访谈法首先,笔者利用体育课中学生的自主练习时间,对5个班级1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由式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校园体育环境的相关看法。发现学生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物质条件,体育课堂常规、考核的要求、标准等规章制度,体育知识、信息的传播等关注度高。其中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学生较为重视体育物质条件的质量好坏和先进程度,体育制度的合理程度,体育知识、信息传播的时尚性。其次,笔者对3名非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了结构性访谈,了解他们大学期间对于校园体育环境的看法。发现他们较为关注体育物质条件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体育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体育知识、信息传播的有用性和准确性。最后,对所带学习小组的6名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进行了访谈培训,然后分发了结构性访谈问卷提纲,让他们在暑假期间找1-2名同学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除印证了第一次自由访谈的结果外,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制度环境较好,但需要更加人性化,体育物质环境较落后,体育精神文化感受较弱,部分学生提出体育场馆收费,体育知识、信息接受的太少。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文化、文化环境、体育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相关书籍及科研论文,针对文化环境的概念和内涵,将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作为观察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三个维度指标。同时根据课题组查阅的文献资料、课题组的8轮研讨、专家的3次咨询和修改,最终将体育物质文化环境划分为物质的质性和物质的文化意蕴两个下位的维度指标,将体育制度文化环境划分为制度的合理性和制度的执行力两个下位的维度指标,将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划分为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和精神文化的效力两个下位的维度指标。问卷调查法课题组查询相关文献,制定了初步问卷,经过8轮问卷的制定、讨论、修改后,形成调查问卷的指标。之后采用特尔菲法,请了马卫平等20位省内专家对问卷指标的确定进行了2轮意见咨询和修改。然后针对长沙市6所高校分发了100份问卷进行预调查,针对调查情况,对于多选排序题进行了删减,从而形成最终调查问卷。最后,请这些专家对最终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其中,18位专家认为问卷效度合理,2位专家认为问卷效度很合理。问卷调查于2011年5月10日至20日进行,选取了湖南师范大学等20个省内高等院校,每个学校分发问卷50份,合计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961份,回收率为96.1%。其中有效问卷943份,有效回收率为94.3%。为了检验问卷的信度,间隔10天再次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湖南农业大学的调查对象中随机选取了50人发放问卷,对两次调查的客观性进行相关系数的计算,求得平均相关系数为r=0.87,表明问卷的信度较高,可靠性较强。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17.0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次和均数统计处理。首先,为了解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现状,笔者对有效问卷的总体回答情况进行了频次统计分析,计算了每一题目每一选项的被选频次及其所占该题目选择总人数的百分比,并根据正向和负向选项所占百分比大小进行了现状情况的分析。其次,为进一步了解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态势,笔者按五级量表的计分形式,分别赋予正向到负向选项5、4、3、2、1分,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总分和均数,并根据均数大小分析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态势。即正向和负向的分界中点为3,如果调查数据的均数≥3,则说明正向,数字越大则正向程度越强。如果调查数据的均数﹤3,则说明负向,数字越小则负向程度越大。

研究结果与分析

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既然物质文化是由实物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那么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就是由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体育运动所需要的场地、设施、器具等体育物质所体现的文化所构成。体育物质自身具有某些性能,体现一定的性能水平,即具有一定的质性,它不仅影响运动参与及效果,而且构筑着自身的器物文化。体育物质的质性就成为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研究者所说:体育场馆的有无、场馆的建设质量、器材设备的多少等是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学生对学校可利用的体育场馆设施的满意程度。[5]同时,这些体育物质是由人来使用,体育物质因而呈现某些富有人文意义的状态或特征,使得体育物质蕴含了一定的文化意蕴,这就构成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即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高校体育物质的质性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体育场(馆)种类的齐全性、体育场(馆)数量的充足性、体育场(馆)质量的好坏性、体育场(馆)设备的先进性、体育场(馆)卫生的好坏性作为观察体育物质的质性指标。图1体育物质的质性学校体育场(馆)的种类情况中,非常齐全和比较齐全的比例占据了56.7%,这说明高校现有体育(馆)的种类较为丰富多样,能较好地保证学生多元化的体育运动兴趣得以实现;学校体育场(馆)的数量情况中,非常充足和比较充足的比例占据了35.8%,同时比较不充足和非常不充足的比例占据了22.7%,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数量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尚有一定差距,这会造成学生运动“堵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或积极性;学校体育场(馆)的质量情况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占据了39.0%,远大于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12.3%,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质量较好,有利于消除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对于硬件安全性的心理顾虑;学校体育场(馆)的设备条件中,非常先进和比较先进的比例占据了28.8%,比较陈旧和非常陈旧的比例占据了17.0%,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设备条件与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尚有一定的差距,陈旧落后的体育设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体育运动对于追求时尚的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吸引力;学校体育场(馆)的卫生条件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占据了46.9%,远高于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9.2%,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卫生条件较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在运动环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具有较好的心理舒适度。图2体育物质质性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物质的质性的总体均数3.2954>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物质的质性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科学规划设计与管理,提升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质性水平。其中体育场(馆)的种类、卫生条件相对领先,体育场(馆)的设备先进条件、数量情况、质量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优先发展完善后三个薄弱环节。高校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体育场(馆)的文明使用状况、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体育场(馆)环境卫生的保持、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的爱护、体育场(馆)体育知识的传递、体育场(馆)体育精神的传递作为观察体育物质的意蕴的指标。图3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学校体育场(馆)的文明使用状况中,非常文明和比较文明的比例占据了59.0%,这说明学生对于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较为文明,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的言行举止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或免费开放状况)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39.5%,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为28.2%,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或免费开放状况)与学生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等于给学生在校园内参与体育运动设置了一个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或积极性;同学们爱惜学校体育场(馆)的环境卫生情况中,非常爱惜和比较爱惜的比例为60.4%,这说明学生们较为爱惜高校体育场(馆)的环境卫生,有利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同学们爱惜学校体育场(馆)的场地设施情况中,非常爱惜和比较爱惜的比例为40.1%,比较不爱惜和非常不爱惜的比例为22.9%,这说明学生对于体育场(馆)的场地设施的爱惜情况尚存在不小的缺陷,这将形成一种负向的行为导向,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消极的影响,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引起重视;学校体育场(馆)及附近是否有相关体育知识的宣传情况中(比如宣传体育锻炼常识、奥林匹克知识等的海报、墙报、宣传栏等),有很多和有一些的比例为47.5%,基本没有和完全没有的比例为25.0%,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及附近对于体育知识的宣传存在不小的缺陷,缺乏体育知识承载的体育物质环境,学生在其中较少受到有形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强化,难以对自身体育知识、观念、文化形成主动、高效的影响;学校体育场(馆)及附近是否有相关体育精神的宣传情况中(比如关于拼搏、竞争、合作精神之泪的体育口号、图片等),有很多和有一些的比例为47.3%,基本没有和完全没有的比例为21.3%,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及附近对于体育精神的宣传存在不小的缺陷,缺乏体育精神承载的体育物质环境,学生在其中较少受到有形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强化,难以对自身体育精神、观念、文化形成主动、高效的影响。图4体育物质意蕴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的总体均数3.3494>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这一层面,高校也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但是它同样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对学生言行的引导,弘扬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提升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文化意蕴。其中体育场(馆)的文明使用状况、对环境卫生的爱惜情况相对领先,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或免费开放状况)、学生对体育场(馆)的场地设施的爱惜情况、体育场(馆)及附近的相关体育知识的宣传情况、体育场(馆)及附近的相关体育精神的宣传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优先发展完善后四个薄弱环节。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环境制度文化是由制度、条例、法规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环境就是由校园内影响学生体育运动的制度、条例、规矩等所体现的文化所构成。体育制度用来引导学生体育行为,使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学习,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自身的言行。制度是由人制定而施用于人,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都是人的活动,具有文化背景的人使得这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实践活动,深深地烙上人文理念、人文精神的痕迹,从而构筑了丰富的制度文化。那么这就涉及到从两个方面看待制度文化。其一是制度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即制度的合理性;其二是制度的实施是否有效力,即制度的执行力。因此,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主要从高校体育制度的合理性与高校体育制度的执行力两个维度来观察。正如研究者所说[6]:制度环境指课堂内外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条例以及各成员对这些规章和条例等的认识态度和执行情况所形成的制度氛围。高校体育制度的合理性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课堂常规要求的合理性、免考、缓考要求的合理性、教学内容规定的合理性、教学要求的合理性、考试要求的合理性、补考要求的合理性作为观察制度的合理性指标。图5体育制度的合理性学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76.0%,这说明高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较为合理,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认同度,能够有效形成一种外在的制度张力,给学生的课堂行为予以合理的引导和约束;学校体育免考、缓考的条件规定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5.6%,这说明高校体育免考、缓考的条件规定较为合理,不仅能够有效规范学生的体育免考、缓考行为,而且制度设计考虑了学生的伤、病、痛等实际情况,能够使体育运动更好地为合适人群的身体健康服务,体现了制度的科学化与人性化;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7.4%,这说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比较合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9.5%,这说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要求较为合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对教师或学习产生心理认同,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学校体育考试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8.5%,这说明高校体育考试要求比较合理,学生较为认同体育考试的评价标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改革中对于教学评价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体育补考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5.0%,这说明体育补考要求较为合理,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予以了充分的考虑,体现了制度对于“弱势”人群的关照。图6体育制度合理性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制度的合理性的总体均数3.7998>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制度的合理性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但它拥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学生的合理需求与实际情况,增强教师与学生、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断发展完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的合理性。其中学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教学要求的合理性情况相对领先,学校体育补考要求、免考、缓考的条件规定、教学内容的规定、考试要求的合理性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完善后四个环节。

高校体育制度的执行力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课堂常规的重视性、课堂常规的应用性、免考、缓考审批的规范性、教学内容的规范性、课堂教学的规范性、考试的规范性、补考的规范性作为观察制度的执行力的指标。图7体育制度的执行力学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是否经常被强调的情况中,非常频繁和比较频繁的比例为31.7%,比较少和非常少的比例为23.1%,这说明教师对于课堂常规的重视尚有不足,学生心理缺乏足够的强化,课堂常规的效力将打上一个折扣;同学们的言行不符合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时,是否经常被纠正的情况中,非常频繁和比较频繁的比例为40.2%,比较少和非常少的比例为19.1%,这说明教师在课堂常规的应用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学生错误的课堂行为不被及时的指出和纠正,课堂常规就流于了形式,不利于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体育免考、缓考的审批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55.5%,这说明体育教师对于学生免考、缓考的审批较为规范,学生更为深刻的体验制度的有效性,体现了较好的制度执行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63.2%,这说明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比较规范,避免了随意性和无序性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能更为有效的学习;学校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66.8%,这说明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较为规范,教师以身作则,按部就班组织教学,能够更好的引导和规范学生学习;学校体育考试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64.0%,这说明体育考试较为规范,有效的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再加上学生对于考试要求的认同,有利于对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制度文化影响力;学校体育补考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58.2%,这说明体育补考较为规范,再加上学生对于补考要求的认同,有利于对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制度文化影响力。图8体育制度执行力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制度的执行力的总体均数3.5249>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制度的执行力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但是它也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检查相结合,不断发展完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的执行力。其中学校体育课堂常规教学的规范性、考试的规范性、教学内容的规范性、补考的规范性、免考、缓考审批的规范性的情况相对领先,对课堂常规的重视性、对课堂常规的应用性的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重视发展完善后两个环节。2.3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是思想、意识、观念等凝结而成的文化,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就是由校园内建构学生体育思想、意识、观念等精神文化的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构成。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运动中主体在意识层面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主体对于体育运动呈现出一种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层面的实践活动一旦受到主动的、有序的引导,将会产生更为积极有效的结果。尤其针对大学生这一价值观、人生观尚在逐步形成的群体,在校园中引导他们形成一种积极的体育精神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无疑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就是一个在校园中建构积极体育精神文化的实践活动环境。那么,校园内是否科学地进行了体育精神文化的建构活动,即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以及这一建构活动是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即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就成为了观察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两个主要维度。正如研究者所说:体育运动宣传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使大学生积极关注大学体育运动,了解大学体育文化价值观,激发大学运动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7]体育精神文化形态一经形成就成为校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影响和规范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决定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品质的形成,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传播时间的充裕度、传播时间段的合适度、传播频次的充裕度作为观察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指标。但考虑到体育物质和制度条件是高校体育工作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而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播则不一定。所以研究增加了传播体育精神文化载体的有无、传播体育精神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两个问题,并将其放在此部分最前面,从而判断高校是否有进行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播。学校校园内有哪些传播体育精神文化(比如:体育知识、精神、信息等)的人或事物,校园电台(555人)、体育社团(728人)、图书馆(342人)、校园体育活动(718人)、体育教师(734人)、其他教师(195人)、辅导员(245人)、同学(419人)、宿管员(124人)、其他人员(113人)、完全没有(0人)、其它(2人)。该题是可多选题,考虑到同一学校不同学生可能由于个人感受或体验不同而产生不同选择。通过数据可以得到的判断是校园内肯定有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载体,其中学生感受最明显的三大传播载体是体育教师、体育社团、体育活动;学校校园内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传播体育精神文化(比如:体育知识、精神、信息等)的人或事物为:校园电台(281人)、体育社团(493人)、图书馆(149人)、校园体育活动(572人)、体育教师(614人)、其他教师(75人)、辅导员(111人)、同学(256人)、宿管员(41人)、其他人员(51人)、完全没有(24人)、其它(2人)。该题是限选3项的排序题,但是不少同学没有排序,故只能通过选项频次来进行重要性分析,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育教师、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三项传播载体。上述两个问题提示我们,高校建构体育精神文化时,需要在发挥体育教师、体育活动、体育社团的重要作用基础上,加强其它传播载体的作用,尤其是校园电台这一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载体。图9体育文化传播的有序性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时间充足与否情况中,非常充足和比较充足的比例为38.0%,比较不充足和非常不充足的比例为,20.1%,这说明高校内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时间总量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未能有足够多的时间感受体育精神文化,缺乏时间保证的文化侵染难以对他们形成显性的影响;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时间段的合适与否情况中,非常合适和比较合适的比例为45.8%,比较不合适和非常不合适的比例为10.3%,这说明高校内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时间段总体来说较为合适,大部分学生在合适的时间接收了体育精神文化信息,能够较好的引起他们的注意,有效地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强化。同时仍有为数不少的人认为不合适,这提示我们需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时间段进行传播;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频次多少情况中,非常多和比较多的比例为32.0%,比较少和非常少的比例为25.7%,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频次存在较大的不足,学生缺乏足够多的刺激,难以对体育精神文化形成深刻的认识。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的总体均数3.2291>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这一图10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有序性均数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但是它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对于体育精神文化的宣传,将科学有序地弘扬体育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常态,不断发展完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有序性。其中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时间段的合适度的情况相对领先,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频次、时间充裕度的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努力发展完善后两个环节。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传播内容的全面性、传播内容的科学性、传播内容的时尚性、传播行为的影响性作为观察精神文化的效力指标。图11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内容是否全面的情况中,非常全面和比较全面的比例为36.2%,比较不全面和非常不全面的比例为19.8%,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内容的全面性尚存在欠缺,未能全面引导学生了解体育精神文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内容是否科学的情况中,非常科学和比较科学的比例为45.8%,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科学性情况较好,传输了学生科学准确的体育精神文化信息,有利于保证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内容是否时尚的情况中,非常时尚和比较时尚的比例为36.3%,比较不时尚和非常不时尚的比例为16.9%,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内容的时尚性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与学生们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有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是否形成了较好的校园体育风气(或氛围)的情况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47.3%,比较不好和非常不好的比例为11.8%,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总体具有较好的影响,形成了较好的体育风气或氛围,有利于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反映出良好的体育精神文化效力。同时仍有一定比例的人认为不好,这说明不良校园体育风气或氛围依然在一定范围存在,提示我们要继续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转化或消除消极体育文化环境因素,构建良好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图12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效力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效力的总体均数3.3136>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积极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但是它也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审核,多渠道汇集先进、科学的体育信息,多途径扩大校园影响力,不断发展完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效力。其中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内容的科学性、传播行为的影响性的情况相对领先,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内容的全面性、时尚性的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后两个环节。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篇6

[论文摘要]“信息化教学”的课堂要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特色,渗透现代教学理念。文章以体验教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并设计了“信息化教学”的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的课堂教学活动。对“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体验教学理论;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都有优势与不足,任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某种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只要教学设计的选题得当、活动得法、组织得体,也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的主动建构。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篇7

关键词:体验教学理论;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

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

。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都有优势与不足,任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某种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只要教学设计的选题得当、活动得法、组织得体,也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的主动建构。 

四、结语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篇8

一、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发展师范生的教学模式理念

研究和探索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积极展示和推进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活跃教学思想,促进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优化组合,提高教师素质,而且对师范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学模式理念,规范教学行为,培养从教能力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

90年代初期以来,我有幸得到化学教育界老前辈刘知新、潘鸿章、马经德等先生的指教,在系统学习和掌握了化学课程论、化学教学系统文化、化学学习论等化学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与学科组的老师们一起构建了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以分层递进引导、组织探究发现为主旨,以“激趣——疑问——假设——验证——结论”为主要教学环节的“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发现学习为主旨,以“定向——自学——讨论——精讲——演练”为主要教学环节的“引导——自学”教学模式;结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构建了以实验探索发现学习为主旨,以“观察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串联实验——设计实验”为主要教学环节的“实验串联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总结论文多篇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运用上述教学模式执教的多堂公开课均获得好评。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将来在教学中能引导小学生教学中注重研究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这是对化学教学较高层次的探索。初期,我较多地采用在活动课程中进行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其一般程序可概括为:选择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计划信息加工处理成果交流评判。例如:引导学生就铜与浓硫酸实验中对浓硫酸浓度的选择和反应装置的防污染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操作、比较分析、查阅文献、归纳演绎等方法得出结论:当浓硫酸的浓度范围为84%~90%时,反应速度较快,反应现象明显稳定。通过研究,学生还设计了成套防污染实验装置,撰写的小论文《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条件选择》获省和全国中师生化学小论文评比一等奖。

二、加强重在过程的实验教学,培养师范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学习化学的媒介,也是小学自然教学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在小学自然教学中虽不是重点,却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培养中师生化学实验能力,不仅关系到中师化学教学目标实施的质量,而且还关系到中师生将来能否适应小学自然教学和开展教学实验需要的问题。

我认为全面的化学实验能力应该是运用实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多维的心智和动作技能等的结合体。在中师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的最基本的实验能力应指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处理常见实验突发事故的能力。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我注重全面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把教学重点由实验操作的机械模仿训练,转移到形成思维技能、提高实验能力以及学会处理问题的过程上来。其主要思路为:

1、增加动手实验的机会。化学实验和制作具有很强的技能性,需反复多次,严格认真训练方能奏效。我通过开足开齐大纲规定的实验课,优化必修课中的实验教学,重视开设选修实验,加强课外活动实验,布置课外实验与制作等做法让学生多做多练。

2、确保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仅以学生实验为例,我们开设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关的探索性实验和验证实验,与小学自然教学联系的实验习题,有体现实验教学灵活性的选做实验,还有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课外研究的课外实验与制作。

3、强调实验设计的研究性。为培养学生从能力,我们开设了与小学自然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设计,从目的要求到完成方法以及成果评价等都带有一定研究性:如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反应物最佳用量的确定,实验条件的控制等。结合演示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将浓H2So4的氧化性,Hno3的氧化性、碘的升华等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实验装置由敞开式改为封闭式,此外在选做实验和课外实验与制作的设计中还重视了其应用和服务于生活实际的成分。

4、突出实验教学的示范性。在实验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教师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切实加强对学生分组实验的指导,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尝试设计和准备实验的全过程,渗透对小学自然教学的研究。例如在教授“氧和硫”一章中,考虑到小学自然教学中氧气的制取是难点,所以在选做实验中对氧气的制法提出了较高层次的教学要求:学会用Kmno4、KClo3、H2o2等制取氧气,掌握实验的成败关键;并在氨气、甲烷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又恰到好处地重现氧气制法,这样举一反三,重在过程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并达到准备、灵活、协调的程度。

5、注重科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我把实验教学从单纯地当做一种直观工具和辅助手段的从属地位上升到科学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的高度,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达到掌握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自然观,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此迁移为中师生必备的教育能力,为将来创造性地完成小学教育工作打好良好基础。

三、渗透分层递进的学法指导,提高师范生的自学能力

从学法指导入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化学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指学生学会阅读教材,理解并归纳重要内容。以化学概念和原理为主的课文比较适合于这种自学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以初中原子结构初步知识为指导来认识元素族性质变化规律的律前元素的课文比较适合于这类自学方法;最后一个层次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感知材料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加工信息获取知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例如强调结构与周期规律理论的指导作用,体现“构——位——性”三者统一关系的律后元素的课文较为适合于这类自学方法。

我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使用的课前——课上——课后自学方法“三步曲”是:

1、课前预习法。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布置预习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记忆要领,演练例题,粗解习题,初步了解和掌握教材基本内容。预习使学生主动学习、走在课文内容前面,有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2、依纲发现法。课上揭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提纲和研讨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主动感知教材、实验、实物、数据、图表、录像等材料,结合研讨题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综合概括,自己发现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篇9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

[1] [2] [3] 

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范例篇10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各地方高校依据上级精神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一个最为明显的标志是都意识到了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1]。本文基于50所地方本科院校的《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文本,对《报告》进行分析,希望为地方高校了解实践教学的新发展,构建更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发展动态

(一)加大经费投入,着力支持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是衡量各级部门重视教学工作的“试金石”,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2]。高校教学经费投入与提高教学质量呈正相关关系[3]。从收集到的《报告》得知,地方高校投入实验实习经费,通过补充或购买实验设备和用品,创设实验实习平台,保证学生将书本知识学以致用,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统计的22所高校看出,实验实习经费占日常教学运行支出比列超过30%的有3所学院,最高是丽水学院,达48.6%;其次是信阳师范学院,为35.5%;第三位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33.6%;而比例为20%~30%的有4所学院,10%~20%的有11所,低于10%有4所,比例最低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仅为4.1%。实践教学经费是本科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生均实验经费支出超过200元有3所,最高是池州学院276.5元,生均100-200元有12所,生均低于100元有7所;实习经费支出超过200元有7所,最高是安庆师范学院,生均771.4元,生均100-200元有9所,生均低于100元有6所。出现上述差异一方面是学校自身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是评估的刺激作用。如信阳师范学院和安庆师范学院2007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丽水学院2010年迎接了教育部本科办学合格评估。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4],为贯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等文件精神,地方高校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的逻辑路径,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最大亮点是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学分比例。同时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方案中构建了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调查的13所高校的实践学分比例要求都超过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人文社科类专业不少于1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25%”的要求。横向比较发现百色学院的经济类、法学、理学和艺术类实践学分比例最高,超过了30%;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教育学类实践学分比例最高,达到39.89%;西安文理学院的文学、工学、管理学和农学实践学分比例最高;滨州学院的历史学实践学分比例最高,为36.97%。德州学院所有学科门类实践学分比例大多在20%以下。出现上述现象,是因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及自身资源整合等不同造成的[5]。

(三)重视实验实习过程管理,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地方高校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保证实践教学,一条腿为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条腿是修订完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改革教学方式。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验项目开出率都在98%以上,部分高校还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有条件的高校创设开放实验项目,如池州学院2013年实验室开放率为33.51%,开放项目数达到585个。为进一步发挥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注重与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双方就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践考核和评价体系、教育教学保障体系等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从统计情况看,皖西学院拥有近300个校外实践基地,与该校提出了“加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实现服务地方与服务教学的双赢”办学理念有关。而校外实践基地数较少为百色学院,但该校还拥有84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基本能满足30个本科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四)狠抓论文完成环节,着力彰显人才培养质量。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总结、升华和体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桥梁。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地方高校在总结办学的基础上,修订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对学生“选题关”、“过程关”、“答辩关”及“抽检关”等各个环节做了进一步严格规范。从统计情况看,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实习和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是一种教学趋势。如百色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在实践中完成比例接近90%。也有些高校根据专业特点,开创了以毕业创作、作品代替毕业论文(设计)的试点,如安庆师范学院的美术学、艺术设计、动画专业开展以毕业创作为主、毕业论文为辅的毕业论文环节改革;广播电视学专业开展以作品代替毕业论文的试点。此外,地方高校借助校内外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培养后备科研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又一特色。如2013年德州学院学生近700篇,专业授权155项,其中不乏高质量论文。

(五)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竞赛,着力激发创业创新意识。为了迎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各地方高校依托资源优势,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工作,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统计情况看,合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部级立项最多,池州学院获省级立项最多,湖州师范学院校级立项最多。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办学定位差异,如合肥学院从2002年起就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从2004年起,合肥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经验,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系统设计和改革,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合肥学院《借鉴德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创新和实践》课题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专家组对该成果进行鉴定认为:“该项成果具有很多原创性,开创了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学科竞赛指学生结合专业、学科开展的科技、文体竞赛活动,是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载体。2013年各地方高校发挥资源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为创建良好学风,培养学生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搭建了平台。从统计结果看,2013年德州学院有10000余人次参加各类竞赛,参与指导教师人数达800余人次,主要参与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际赛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节能减排、智能车、交通科技等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大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排在地方高校之首,其中获得国际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部级447项。

(六)强化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或自身特长在学期或假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过程。从统计情况看,2013年各地方高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安庆师范学院开展了有特色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层宣讲等活动,分层组建了部级―省级―校级―院系级―班级的实践团队,并要求团队开通微博向社会展示活动进展;而辽东学院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基层宣讲、文化宣讲和生态环保等活动。

(七)完善管理制度,着力保障教学质量。近几年来,地方高校清楚认识到制度对保障教学的重要性,已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校-院系-教研室三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为了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实践教学工作,一些地方高校还制定了实践教学相关激励度,用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参与实践教学改革兴趣与热情。如阜阳师范学院制定了《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办法》,引导教师更重视教学研究,投身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此外,部分地方高校已经形成了校、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队伍,通过个别谈话、座谈会、教学工作例会、听课督导等方式检查监督实践教学工作,初步形成了对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教学大纲和实验实纲编写、实验教学过程开展、实验、实习过程、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等的全方位质量监测体系;建立了事前预防、过程监控、事后总结提高的全过程动态控制体系。

三、结论

地方高校转型已经提上日程,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第一,从经费投入向实践教学倾斜,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经费保障。同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实践教学安排,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比例。

第二,重视实践教学管理,各地方高校从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入手,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要求学生在实验、实习中完成毕业论文。鼓励学生借助校内外平台,和申请专利,彰显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各地方高校支持大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和参加各层次的学科竞赛活动,为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技能型的人才搭建了平台。此外,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各地方高校从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着手,出台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了校-院系-教研室三级实践管理体系,有些高校出台政策,激励教师发挥能动性,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改革兴趣与热情。

参考文献:

[1]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5.

[2]傅扬.高校教学经费绩效分析与实例研究[J].高校财务,2014,10,94-95.

[3]张学敏,贺能坤.本科教学评估指标“教学经费”构成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75-78.

[4]杨洪,马士彬,张美竹,等.地方院校地理科学(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J].林区教学,201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