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7:52

量子力学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心得体会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学的局限,过分溺爱的家庭教育、隔代管理教育、父母离异及单亲家庭教育等因素,许多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不仅影响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自信心、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成绩等等。近年来有较多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论及目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令人担心的。但是,在这些研究中,专门论初二学生就区分男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文献并不多见。鉴于此,我校以班为单位进行了一次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研究,我作为班主任对本班男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对比,探讨正处于青春期男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特点及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学习各科文化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渡过美好的初中生活。

1材料与方法:

1.1根据心理专家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并将答题结果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要求调查环境保持安静,营造信任的调查氛围,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权,调查问卷不要求写姓名,只要在问卷上注明男生或女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一在每1个项目后面的5个选项中选择,即对适合自己的选项上画圈。并要求学生当堂作答并收回问卷。初二(5)班全班总人数51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18人,发放问卷51份,收回问卷51份,应试同学参加回答问卷上的60个问题。

1.2量表简介:

《中学生心里健康量表》问卷共由60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后分别有5个等级供学生选择,5个等级分别是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分别按等级的程度用1、2、3、4、5表示。

中学生心里健康量表共有60个项目,由以下10个因子构成。

强迫症状:包括3、10、12、22、23、48共6项

偏执:包括11、20、24、26、47、49共6项

敌对:包括19、21、25、50、52、58共6项

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包括4、17、18、45、52、58共6项

抑郁:包括5、13、14、16、44、57共6项

焦虑:包括6、15、34、43、46、56共6项

适应不良:包括1、8、9、29、39、41共6项

情绪不平等:包括2、7、27、32、35、53共6项

情绪不平等:包括2、7、27、32、35、53共6项

2评分依据与判定标准:

2.1评分依据: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采用五级积分法,即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是由60项目的得分加在一起除以60,得出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的总均分,表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分为10个分量表(10个因子),每个分量表都是由6个项目组成的,将每个分量表6项得分之和再除以6,就是该量表的因子分。

2.2判定标准:

2.2.1填完10个分量表(10个因子)的评定分数值,即可初步判断哪些因子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

2分――2.99分,表示该因子存在轻度的症状。

3分――3.99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中度的症状。

4分――4.99分,表示该因子存在较重的症状。

如果5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严重的心理症状。

2.2.2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除了用10个因子的评定分数值进行判定外,还可以用总均分进行总体的评定。

2分――2.99分,表示存在轻度的问题。

3分――3.99分,表示存在中度的问题。

4分――4.99分,表示存在较重的问题。

如果5分,表示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3结果与分析

3.1因子分值与量表总均分的判定结果

3.2分析从上表的量表总均分看出,试验班的男女同学总体上不存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上表因子分的最高分为2.49分,低于3分,说明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因子分的评定分值上看出,本班男生女生在偏执、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适应不良、心里不平衡等四个因子方面都表现良好,不存在心理问题。但在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两个因子上共同存在轻度的心理症状。学习压力问题主要反映学生感到学习负担重,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情绪不平衡问题反映学生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和同学以及父母、学习忽高忽低等问题。提示老师和家长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不必太看重日常考试成绩,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此之外女生在强迫症、敌对、抑郁、焦虑等因子上都存在轻度的心理症状。结果说明本班女生存在心理问题倾向多于男生。这些心理问题在实际生活具体表现为:强迫症中表现为作业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在想一些不别要的事情,总害怕考试成绩不好等强迫症状;敌对问题反映受试者觉得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经常与别人争吵,容易激动,有摔东西的冲动等等表现;抑郁问题反映受试者感到生活单调,感到自己无前途,容易哭泣,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问题;焦虑问题反映受试者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等问题。研究结果提示教师和家长,在女孩的日常教育和生活中更应该注重她们的细节变化。因为初中女生在对人不安、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等方面均显著高于男生,存在着比男生更为严重心理问题。女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发展较快,往往超过男生,且生理、心理发展不同步更为明显,再加上社会、文化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往往使她们更易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和困扰。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以后对女中学生应该更加重视,尤其是对她们心理上的种种困扰认识要及时到位,多与她们谈心,做她们的知心朋友。对许多女中学生成绩突然下降,学习后劲不足,不要认为是她们智力、能力比男生差,相反要给予多鼓励帮助她们树立学习自的自信心等。

4结论

目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等心理问题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女同学的心理问题表现比男同学的多。提示教师和家长应该及时发现青春期孩子的思想细节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有效解决;另一方面提示当前学生的减负措施的落实值得深思。

量子力学存在的问题篇2

时代和社会需要我们培养大量能社会的创造性学生人才,有创造性才有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在中学各门课程中,物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并且有其独特的优势。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就这方面做一些积极的探讨。

一、激发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的学习动机、好奇心、求知欲、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好奇心、求知欲、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它们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而不是传统的注入式。

在启发式的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能够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通过学习不仅能获得现有的知识技能,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发现新知识,甚至创造新事物。例如,在复习“动量守恒定律”时,可继续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气垫导轨器具,只是这一次不是看一次碰撞前后,而是两三次以后,同学们渐渐发现两滑块的总动量不再守恒了。通过教师创设的这一实际问题情景,为什么一次碰撞守恒,而多次碰撞不守恒呢?教师通过实验把疑点这么一摆,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去寻找答案。这样既有效提高了课堂效果,又能很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之,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过去的教学方法,要敢于创新,善于启发和引导。

在启发式的教学中,还要加强教学民主,留给学生进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在感到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时,思维才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就放手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对于那些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的学生,首先要鼓励、支持,哪怕只有一点点正确的地方,也要加以肯定,增强学生“冒险”的兴趣和信心。对于不正确的地方,要认真分析,提出修改的建议,千万不要一棍子打死,让学生感到有压力,而是让学生感到只要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回有收获,有提高。让学生始终带着高涨的热情去学习和思考,体验创造的愉悦,在轻松活泼的学习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鼓励学生提出探索性的新颖问题,发表独到见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思维。所以在教学中不是教得学生没问题,而是启发、训练学生提出更深刻、具有探索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例如,物理学上许多问题都具有对称性,如自然界存在正电荷,也存在负电荷,于是有学生提出既然存在质子,是否也存在负质子,既然存在电子,是否也存在正电子,既然存在物质,是否也存在反物质,既然在我们这个宇宙中存在地球,是否在另一个宇宙中也存在一个反地球呢?既然电荷间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磁极间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那么物质间存在万有引力,是否也存在万有斥力呢?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激励出智慧的火花,呈现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又例如,带电量为Q的平行板电容器,在两间距离d增大或减小后,两板间电势差U改变而场强e保持不变的结论,一般学生难以理解,数学证明学生也觉得说服力不足,受到教材上用电场线的疏密程度来形象地表示电场强度大小的启发,有学生对此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设任一极板带电量Q都等于ne,设想每一个e都发出一条电场线,则两板间共有n条电场线,其疏密程度为n/S(S为平行板的面积),距离d增大或减小,引起变化的只是电场线的长度,并没有改变它的密度,所以它应保持不变,又因为沿电场线方向电降低,所以当距离d增大或减小,电场线变长或变短,两极间的电势差U=ed就增大或减小。

在教学中,学生不拘泥于已有结论,敢于发表意见,甚至向权威挑战,以及经常提出一些现有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并由此产生探索的欲望,这些正是一种创造意识,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

三、重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和形成过程

研究证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如此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是一种推测、想象的思维过程,它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所以说发散思维即求异,就是求的多解。

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及时反馈知识储存信息,使知识量大量增殖,而且能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成为开发潜在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

1、多问。设置多问的情景,或变换问题的题设条件,探求问题的结果;或假设质疑,探求结果的可能性;或质疑问难,让学生通过思索、想象、讨论,以求得结果。

(1)一题多问在教学中,可通过改变问题的题设条件,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问题、认识问题、探索规律,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2)假设质疑就某些问题在课堂上假设质疑、展开讨论不仅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转为主动的思索和探求,而且把思维引到丰富多彩的自由想象的王国之中,既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到“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地磁场对地球有什么样的保护作用?如果地磁场突然消失,将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再如学习重力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假如地球失去重力(g0),地球上各物体将会怎样?

(3)质疑问难为了学生思维能纵横通达、深邃透彻,可适当的质疑问难。例如,在讲完牛顿第三定律后,可提出问题:若将甲、乙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记为F=-F2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应有F12=-F21,对此式我们能否通过移项,得出F12+F21=0呢?

量子力学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行为障碍;数学;因素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R179R395.6G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8)01-0027-02

CorrelationBetweenBehavioralproblemsandmathematicalCompetenciesamongpupilsinwuhan/LUoJiang-hong,wanGJing,wUHan-rong.DepartmentofChildrenandadolescentHealth&maternityandChildHealthCare,SchoolofpublicHealth,tongjimedicalCollege,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3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orrelationbetweenpupils,behavioralproblemsandtheirmathematicalcompetencies,andtoprovidereferencefordetectingchildren'sbehavioralproblemsandimprovingtheirmathematicslearningskills.methodsByusingachenbach'sChildBehaviorChecklistandChineseRatingScaleofBasicmathematicalCompetenciesofelementaryStudents,824childrensamplingwereinvestigated.Resultstheprevalencerateofbehavioralproblemwas19.54%,21.70%forboysand17.25%forgirls.therewas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betweenboysandgirlsbuttheaveragescoreofboys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girls.Correlationanalysisrevealedthatthereweremoreorlessrelevancebetweenmathematicalcompetenceandsomefactorsofbehavioralproblems.attackandhyperactivityenteredthemodelingroupofboys,andhyperactivity,appeal,depressionandattackenteredthemodelingroupofgirlsthroughmultiplestepwiseregressionanalysis.Conclusion

inordertoimprovechildren'smathematicalcompetencies,corretingtheirbehavioralproblemsarenecessary.

【Keywords】Conductdisorder;mathematics;Factoranalysis,statistical;Students

近年来,儿童行为问题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随着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不断深入,行为问题儿童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数学能力作为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为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数学能力的关系,笔者对武汉市824名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和数学能力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发现儿童行为问题及提高学龄儿童数学学习技能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及整群抽样方法,以年级为分层因素,抽取武汉市6~11岁小学生824名,其中男生424名,女生400名。

1.2调查工具和方法

1.2.1行为问题调查采用“achenbach(CBCL4~16岁家长用)量表”[1],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说明填表方法后,儿童家长根据儿童情况如实填写。量表包括113个行为问题,构成8到9个因子。

1.2.2数学能力调查采用华中科技大学修订,并经信度、效度检验符合测量学要求的“中国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2]进行团体测试。量表包括12个分测试,分成2个分量表:数学运算分量表及空间-视觉能力分量表。

1.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用VFp6.0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1.5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结果

2.1行为问题检出率及性别比较按国内常模评判标准,824名小学生中有行为问题者161人,检出率为19.54%。其中男生检出率为21.70%(92/424),女生检出率为17.25%(69/400),男、女生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p>0.05)。但CBCL总分男生(26.84±19.96)显著高于女生(22.61±16.74)(t=3.29,p<0.01)。

2.2有无行为问题小学生数学能力比较有行为问题儿童与无行为问题儿童在数学运算能力、空间-视觉能力及总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行为问题各因子与数学能力相关分析依据CBCL量表常模划分标准,将被试按性别分为2组分别分析。

男生行为问题因子与数学能力存在部分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男生抑郁、社交退缩等因子与数学运算能力呈正相关,多动与数学运算能力呈负相关,攻击性与空间-视觉能力呈正相关,见表2。

女生行为问题因子与数学能力也存在部分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女生中多动、违纪、攻击性、残忍4个因子与数学运算能力和空间-视觉能力均呈负相关,见表3。

2.4行为问题各因子与数学能力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数学能力总得分为因变量,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选入标准和剔除标准分别为0.10和0.15水平下筛选变量,男生组中攻击性、多动性2个因子进入模型,女生组中多动、体诉、抑郁、攻击性4个因子进入模型,见表4。

3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19.54%的6~11岁儿童有行为问题,与余红平等[3]对武汉市青山区学龄儿童的调查结果(20.38%)相近,高于近年国内其他城市的报道(哈尔滨市13.97%[4],徐州市12.31%[5]),差异可能与调查地区经济水平及调查时间不同等因素有关。

关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的性别差异,男童高于女童[1,3]和男女之间无差异[6-7]的结果均有报道。这可能与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及父母对待不同性别子女的态度不同有关。本调查未发现行为问题检出率有性别差异,但男童CBCL平均分显著高于女童。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学龄儿童的数学能力与行为问题部分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提示儿童行为问题与数学学习能力可能相互影响:一方面,有行为问题的儿童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缺乏耐心而干扰正常的学习过程,导致数学能力的缺陷;另一方面,数学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学习成绩,成绩的低下又可能使儿童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言语和行为等负面刺激,从而诱发或加重其行为问题。

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显示,行为问题可影响儿童的数学能力,其中多动和攻击是主要影响因子。苏林雁等[8]的智力测验结果表明,多动儿童在某些涉及注意力、短时记忆及视觉运动的项目方面有损害,因此在处理数学运算和空间-视觉信息方面较正常儿童更为困难。有攻击的儿童则可能因其行为而不被教师和同学接纳,失去了很多与同学共同交流学习的机会,这可能是导致数学能力发展欠缺的原因之一。

行为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儿童学习动机受损和对学习情景适应不良[3],抑制学习潜能的发挥,从而对数学学习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家长和心理辅导人员应积极配合,控制引起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各种因素,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行为问题的儿童,则采取有效措施及早矫治,使其智力水平充分开发,这是提高儿童数学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4参考文献

[1]忻仁娥,唐慧琴,张志雄,等.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上海精神医学,1992,4(1):47-169.

[2]吴汉荣,李丽,约翰•哈夫纳.小学生数学能力测试的应用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31-333.

[3]余红平,陈青山.学习困难儿童智力、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研究.医学与社会,2002,15(1):51-52.

[4]武丽杰,刘爱书,陶雨春,等.哈尔滨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2,23(6):488-489.

[5]赵光,白智泳,杜玉霞,等.471名城区小学生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研究.中国校医,2005,19(4):379-380.

[6]张同文,姜翁球,宫玉柱,等.沿海城市与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的对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3):217-219.

[7]BeRGeRonL,VaLLaJp,BRetonJJ,etal.CorrelatesofmentaldisordersintheQuebecgeneralpopulationof6to14-yearsold.JabnorChildpsychol,2000,28(1):47-62.

量子力学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

电子商务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规模,但是在其发展进程中质量方面却一直存在这监管缺失的问题。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电子商务商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在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主要针对电子商务,从质量的监管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行为主体进行确认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电子商务的依托为互联网,互联网中的参与者之间存在的联系的表现形式为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具有抽象性的特征,与传统的具有直观特征的表现形式存在不同之处。在网络活动中,行为主体具有不确定性与虚拟性,给电子商务带来交易风险。因此,在电子商务中会出现没有安全感与责任感的情况。在对电子商务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确认行为主体,一般包括网络基础服务提供者、主动表明身份的电子商务参与者、未主动表明身份的电子商务参与者等。由于网络所具有的特殊性,在对电子商务的行为主体进行确认的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

(二)在法律进行适用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对电子商务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原有的适用于传统经济的法律并不完全适用。电子商务本质上属于市场经济形式,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基础价值判断。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与传统商务协同发展。因此,在构建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以传统的法律思想为依托,对其合理的内核进行继承,不能够隔离两者之间的联系。当前,适用于电子商务的法律较少,生搬硬套的适用法律会导致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出现管理过死或管理盲区等问题。

(三)在违法行为进行管辖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互联网的特殊的环境中,行为方式具有广泛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接触多方性等多个特性。这就导致了在对违法行为进行辨识的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当前,我国的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在对电子商务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管辖地不明确、多方管辖、管辖争议等问题。

(四)在电子证据进行收集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电子商务的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电子证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证据是对事实进行认定的证据,应该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首先是电子证据效力确定方面的问题,在我国的诉讼法中,电子证据并未没有包含在诉讼证据种类中,电子证据的归类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导致了电子证据的效力在确定的过程中存在混乱情况。第二是电子证据在收集过程中的范围问题,在电子证据中,一方面包括电子商务中在计算机中存储的各类电子文件,另一方面包括服务器中的各类图片与视听材料等。在证据收集的过程中由于收集范围较广,导致了收集工作量大,证据收集工作难度较大。第三是电子证据在收集过程中的时效性问题,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信息始终处于变化的状态中,很多电子证据可能在收集之前就别修改或者灭失。第四是电子证据的保存问题,电子信息及其存储介质都容易受到损坏,在对其进行保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害或丢失的问题。

二、电子商务强化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与更新观念,提高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当前,国际互联网发展迅速。电子商务的基本载体为信息,运行环境为网络,这种新型的商务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面对各种电子商务质量方面的问题,应该重视对电子商务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需要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电子商务属于市场经济运行方式的一种,属于法制经济,在运行的过程中要通过法律的规制来确保其有序发展、良性竞争,实现持续发展。在对电子商务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汇总要不但更新观念与方法,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二)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平台

通过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平台的构建,一方面能够促进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信息化的各种先进手段,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质量监督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新传统的监督管理理念,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造与重组传统的管理手段与流程,通过现代管理理念的运用来提高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的水平。

(三)加快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工作进程

在互联网环境之下,传统的市场经济法律面临着一系列的冲击。因此,要加快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工作进程,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首先,要推进电子文件方面的法律规范的制定进程,对各种电子文件、电子认证的法律地位进行进一步的明确,满足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其次,要推进电子证据方面的法律规范的制定进程,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进行进一步的确定;最后,要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以法律的形式对其进行确定。

(四)培养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复合型人才

在对电子商务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要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的作用促进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完善。

总结:

电子商务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发展并不完善,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广泛的重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来提高电子商务的质量,促进其健康、持续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宏霞,刘岩峰.电子商务质量中介的质量监督最优控制模型[J].企业经济,2012.

[2]钟元生.中国电子商务管理研究进展――2013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管理世界,2013.

[3]夏克坚,黄骏江,赖文伟,姚菊英.企业电子商务管理案例教学实践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

量子力学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教育;农村学校;教育改革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被人们公认的道理。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建设成绩显著的今天,农村学校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跟上时代需要,不能跟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才会顺利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才可能更加深入与全面。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做为农村学校管理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学校基础落后,管理亟待优化

农村学校一直具有先天不足、后天不强的特点,要实现比城市学校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外,更主要的要靠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要依靠自身管理走出捷径、突破现状。农村学校生源整体无法与城市学校比较,缺乏量好的家庭教育基础和社会促进条件,农村学校的教师整体没有城市学校的教师学历高、待遇好。但农村学生肯学习能吃苦的特点却要优于城市的学生。而且农村教师更朴实好激励,所以农村学校只要优化管理,把这种后天优势发挥出来,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校园文化,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一定能用后天的努力弥补先天的不足。农村学校的校舍、场地、教学设施、办公条件等硬件也与城市学校有着交大的差距。但硬件并不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根本条件,尤其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决定胜负的关键还是在于学生的学习精神与教师的敬业精神,以及学校的管理和办学水平这些软指标上。寒门出贵子,穷校也能培育出状元之才。所以,优化学校管理,创造量好氛围,使学校风正业精秩序井然,才会让学校的发展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只有师生员工齐心协力,才能为学校谋求更好的发展。这几年,国家和社会对农村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显著的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随着中央支农精神的贯彻落实,农村学校还会迎来更多的资助与支持。国家的初衷是要给农村学校打“强心剂、催长针”,希望农村学校补足元气抓紧发展。条件好了、效益好了,更要优化管理,将优厚的屋里支持与优质的学校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学校的强势崛起。

二、农村学校教师不稳定,必须解决

农村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学校,学校的发展靠老师。一个学校的水平,决定与这个学校的教师水平。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才会提高,才可能培育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然而,当前我们农村的教师状况却令人担忧。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流失严重,给农村基础教育的正常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本属于正常情况。但存在于农村教育中的只有向上流动没有向下流动、高素质教师一般只向上不向下流动的现象则属于畸形。农村学校中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或被县城学校的领导相中,或通过人际关系调入县城。对于这些流失的教师,学校往往想留留不住。原因如下:第一、县城学校待遇优厚;第二、追求生活上的方便和家庭的结合是学校无法留住这些老师的又一原因;第三、政策导向的偏差致使无法留住这些教师。教师不足导致学校并班,因而各校大班频频。班组学生人数过多,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困难,一方面加重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导致教学质量出现滑坡,双差生不断出现,辍学人数有增无减。这也给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达标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同时,因为流失教师大部分是年富力强学历较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而留下来的教师一般年龄较高的本地教师。在兼顾农田的同时还要进行教学,两头顾的情况比比皆是。另一方面,知识陈旧,思想僵化,信息不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所以,农村教师的稳定问题事关重大,亟待解决。

三、留守生问题需要社会动员综合解决

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留守儿童在在校生中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留守学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束缚了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留守生问题也是农村学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生大体存在以下问题:

1.生活中缺乏亲情,心理健康令人担忧。随着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他们把全希望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一心想让子女将来在城市体面的生活。然而,背着父母希望的孩子压力非常大,异常沉重的心理负担让他们的成绩很不稳定,小小的成绩下滑都会在他们心理掀起惊涛骇浪。加之由于经济原因,家长回家的次数很少,有的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视不够,也不懂的亲情抚爱,所以,导致很多孩子在心理上异常脆弱。自闭、自卑情绪将日益上涨,最终导致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2.学习缺乏辅导,成绩令人担忧。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外出,孩子也就失去了最好的老师。没有父母的督促和照顾,孩子的学习态度差、时间难保证等问题日渐凸显。就算教师百分百的负责,学生也很难在回家继续学习。少数学生更是滋生了厌学、恶意迟到、逃学等问题。而且年龄大的孩子在父母外出中,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所以成绩受影响较大。

量子力学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幼师女生;心理健康;调查

前言

当前,人们的育儿意识不断提高,但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资源却较少,因此培养高质量的幼儿教师迫在眉睫。由于社会的变化,就业压力等种种问题,当前的在校幼师生接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挑战。

幼师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将来要担当起我国学前教育的重任,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她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对她们今后的教育工作质量及幼儿的身心健康,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幼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少有人切实关注。因此,研究幼师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提出创设幼师生良性成长环境的对策,对实现高质量幼师生的培养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研究过程

1.对象与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12、11、10、09级(即分别是一、二、三、四年级)幼教班8个班(每个年级各两个班),发放问卷308份,回收问卷308份,其中有效问卷29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

2.测量工具

(1)个人基本资料调查表

调查的内容包括幼师女生的所在年级、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等。

(2)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该量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编制,一共有60道题目,由强迫、偏执、敌对、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适应不良、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等十个分量表组成。

量表作者用该量表对近2万样本施测结果表明,量表总分和60个题目的相关系数在0.4―0.76之间,各项目区分度良好,10个分量表重测信度在0.716―0.905之间,同质信度在0.601―0.8577之间,分半信度在0.6341―0.8726之间,总量表与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7652―0.8726之间。该量表内在信度指标克朗巴哈系数为0.93,信度较高。该量表评价指标为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和各因子分数、心理问题检出率。

3.施测与统计

将《个人基本资料调查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合并成一份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利用班会时间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施测。主试为研究者本人,测试开始前由主试宣读统一的指导语和宣讲注意事项,在确认被试充分理解施测要求后开始施测。测试时间为15分钟,要求被试匿名答卷,问卷完成后当场回收。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采用五级计分法,即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该测试是由60个项目的得分加在一起再除以60,得出被试心理健康的总均分,来表示被试心理健康总体状况。10个分量表分别由6个项目组成,将每个分量表6项得分相加后除以6,就是该量表的因子分。如果心理健康总均分或因子分低于2分,表示心理比较健康;如果超过或等于2分而小于2.99分,表示存在轻度心理问题;超过或等于3分而小于3.99分,表示存在中等程度的问题;如果是4分―5分,表示存在严重程度的问题。

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统计方法包括一般性描述统计、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检验等。

研究结果

1.幼儿师范女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从表1可见:

(1)幼儿师范女生心理非健康检出率为77%,其中63%存在轻度心理问题,14%存在中度心理问题,无严重心理问题。

(2)从心理各因子健康存在问题检出率来观察,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排序前六位的分别是:学习压力(85%),情绪不稳定(85%),强迫症状(84%),焦虑(79%),适应不良(77%),人际关系(75%)。其中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焦虑三项因子上,中度以上检出率分别为39%、34%、32%,应该引起幼儿师范教育者的充分关注。

从表2得分上看,影响幼师女生心理健康前几位的心理因子分别是学习压力、情绪不稳、焦虑、强迫症状、适应不良、人际关系,与从检出率角度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2.不同背景幼儿师范女生心理健康差异

这里探讨不同背景的幼儿师范女生群体在心理健康的整体面貌及各因子面貌上的差异。其中变量包括生源、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单亲家庭。

(1)不同生源地幼师女生心理健康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城市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农村幼师女生。各因子中敌对、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这三项达到了显著差异。

(2)不同年级幼师女生心理健康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幼师生在健康总分、偏执、敌对、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心理不平衡等分量表中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的幼师生。这说明高年级(三四年级)的幼师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于低年级的幼师生,其中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3)独生与非独生幼师女生心理健康比较。

表5结果显示,独生幼师女生和非独生幼师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

(4)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幼师女生心理健康比较。

表6结果显示,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

(5)单亲和双亲家庭的幼师女生心理健康比较。

表7结果显示,单亲和双亲家庭的幼师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

分析与讨论

1.幼儿师范女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师范女生心理非健康检出率为77%,其中63%存在轻度心理问题,14%存在中度心理问题,无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可见,幼师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理想,这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检出率之所以如此之高,其原因一方面她们正处在被心理学家称为问题年龄的青春期,生理发展迅速,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如自卑感与自豪感、理想与现实、自我封闭与渴望交往、独立与依赖、富于思考与认知偏激等。[1]另一方面,她们的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过早地面临着学习、生活、交友、就业压力等诸多问题。她们对周围世界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自我意识增强,但同时她们缺乏对世界的了解,缺乏自立能力,思想情感常处于一种冲突和混乱之中,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幼师生当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焦虑三个方面。产生原因有:

(1)专业课程设置。

幼师生除学习高中程度的文化课程外,还要学习幼儿教育专业的课程,如舞蹈、乐理、钢琴等,还要参加各种技能考核和考级,学习任务繁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学习态度。

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识不够,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现实与理想存在差距,从而产生焦虑、苦闷等不稳定情绪。

(3)自我意识的发展。

处于青春期的女生们,自我意识增强,更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更敏感,情绪波动大,身心发展不平衡。女生的生理和心理一般更脆弱,更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肯定评价,对他人的评价较敏感,一旦事与愿违,则感到焦虑、自卑、恐惧,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影响心理健康。[2]

(4)人际交往问题。

一般幼师女校中女生占绝大多数,在相对单一的女性群体中,女生之间易斤斤计较,相互猜疑,爱钻牛角尖,难免会产生许多冲突,使人际关系紧张,易产生嫉妒、不满、攀比等负面情绪。

2.不同背景幼儿师范女生心理健康差异

(1)不同生源地幼师女生心理健康比较。

研究表明:城市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农村幼师女生。这可能与面临毕业,城乡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同有关。城镇学生由于主要考虑在城市就业,因而面临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就业单位和幼儿家长对幼教人才的学历、素质均有更高的要求,另外,城镇学生对就业单位的性质与待遇也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这些对她们构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3]

(2)不同年级幼师生心理健康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高年级(三四年级)的幼师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低年级的幼师生。这可能因为三四年级学生开始进入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压力大,任务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经济、恋爱、人际等方面又容易出现问题,对毕业后的工作方面的焦虑感也明显增强。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高年级学生的关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而相对而言,二年级的幼师生经过一年的适应,有了一定的心理缓冲,心理健康表现良好。

结论与建议

量子力学存在的问题篇7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近似计算在静态分析中的应用问题,其次分析了纳米电子技术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和交互式电子技术应用手册,最后电子技术在时间与频率标准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近似计算在静态分析中的应用

在电子技术中应运中,近似计算贯穿其始终。然而,没有近似计算是不可想象的。而精确计算在电子技术中往往行不通,也没有其必要。尽管近似计算会引入一定的误差,但这个误差控制得好,不会对分析其它电路产生大的影响。所以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掌握,特别是如何应用近似计算。

在工作点稳定电路中的应用要进行静态分析,就必须求出三极管的基电压,必须忽略三极管静态基极电流。这样,我们得到三极管的基射电子的相关过程及结论。

二、纳米电子技术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由于纳米器件的特征尺寸处于纳米量级,因此,其机理和现有的电子元件截然不同,理论方面有许多量子现象和相关问题需要解决,如电子在势阱中的隧穿过程、非弹性散射效应机理等。尽管如此,纳米电子学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还在于纳米电子器件与纳米电子电路相关的纳米电子技术方面,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纳米si基量子异质结加工

要继续把现有的硅基电子器件缩小到纳米尺度,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是采用外延、光刻等技术制造新一代的类似层状蛋糕的纳米半导体结构。其中,不同层通常是由不同势能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构建成纳米尺度的量子势阱,这种结构称作“半导体异质结”。

(2)分子晶体管和导线组装纳米器件即使知道如何制造分子晶体管和分子导线,但把这些元件组装成一个可以运转的逻辑结构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一种可能的途径是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把分子元件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另一种组装较大电子器件的可能途径是通过阵列的自组装。尽管,purdueuniversity等研究机构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该技术何时能够走出实验室进入实用,仍无法断言。

(3)超高密度量子效应存储器

超高密度存储量子效应的电子“芯片”是未来纳米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它可以为具备快速存取能力但没有可动机械部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海量存储手段。但是,有了制造纳米电子逻辑器件的能力后,如何用这种器件组装成超高密度存储的量子效应存储器阵列或芯片同样给纳米电子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4)纳米计算机的“互连问题”

一台由数万亿的纳米电子元件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组装成纳米计算机注定需要巧妙的结构及合理整体布局,而整体结构问题中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就是所谓的“互连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计算结构中信息的输入、输出问题。纳米计算机要把海量信息存储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并极快地使用和产生信息,需要有特殊的结构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诸多元件,而纳米计算元件之间、计算元件与外部环境之间需要有大量的连接。就现有传统计算机设计的微型化而言,由于电线之间要相互隔开以避免过热或“串线”,这样就有一些几何学上的考虑和限制,连接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纳米计算机导线间的量子隧穿效应和导线与纳米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问题急需解决。

(5)纳米/分子电子器件制备、操纵、设计、性能分析模拟环境

当前,分子力学、量子力学、多尺度计算、计算机并行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已取得快速发展,利用这些技术建立一个能够完成纳米电子器件制备、操纵、设计与性能分析的模拟虚拟环境,并使纳米技术研究人员获得虚拟的体验已成为可能。但由于现有计算机的速度、分子力学与量子力学算法的效率等问题,目前建立这种迅速、敏感、精细的量子模拟虚拟环境还存在巨大困难。

三、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根据美国国防部的定义:加注索引的扫描页图、滚动文档式电子技术手册、线性结构电子技术手册、基于数据库的电子技术手册和集成电子技术手册。目前真正意义上的集成了人工智能、故障诊断的第5类集成电子技术手册并不存在,大多数电子技术手册基本上位于第4类及其以下的水平。需要声明的是,各类电子技术手册虽然代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各有优点,较低级别的电子技术手册目前仍然有着各自的应用价值。由于类以上的电子技术手册在信息的组织、管理、传递、获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

简单的说,电子技术手册就是技术手册的数字化。为了获取信息的方便,数字化后的数据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管理和提供给用户的形式,电子技术手册的发展就是围绕这一过程来进行的。

四、电子技术在时间与频率标准中的应用

时间和频率是描述同一周期现象的两个参数,可由时间标准导出频率标准,两者可共用的一个基准。

1952年国际天文协会定义的时间标准是基于地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而建立的,分别称为世界时(ut)和历书时(et)。这种基于天文方面的宏观计时标准,设备庞大,操作麻烦,精度仅达10-9。随着电子技术与微波光谱学的发展,产生了量子电子学、激光等新技术,由此出现了一种新颖的频率标准——量子频率标准。这种频率标准是利用原子能级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频率作为频率标准。目前世界各国相继作成各种量子频率标准,如(133cs)频标、铷原子频标、氢原子作成的氢脉泽频标、甲烷饱和以及吸收氦氖激光频标等等。这样做后,将过去基于宏观的天体运动的计时标准,改变成微观的原子本身结构运动的时间基准。这一方面使设备大为简化,体积、重量大减小;另一方面使频率标准的稳定度大为提高(可达10-12—10-14量级,即30万年——300万年差1秒)。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决议,规定:“一秒等于133cs原子基态两超精细能级跃迁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该时间基准,发展了高精度的测频技术,大大有助于宇宙航行和空间探索,加速了现代微波技术和雷达、激光技术等的发展。而激光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又为长度计量提供了新的测试手段。

总之,在探讨了近似计算在静态分析中的应用问题、纳米电子技术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和交互式电子技术应用手册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电子技术在时间与频率标准中的应用知识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在当代高科技产业日渐繁荣,尖端信息普遍进入我们生活之中的同时,国家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我们科技工作者对新理论的学习和新技术的应用,因此说,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是不足为虚的。

【参考文献】

[1]张凡,殷承良《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及其在仪表中的应用[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6(01)。

[2]李建《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状况与发展趋势》[j],《汽车运用》,2006(09)。

量子力学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制度革新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并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步缩短城乡差距的需要。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教育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中国的教育体制没有针对时代的变化,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传统模式。其结果是导致了流动儿童的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两方在这一问题上都无能为力。目前,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借读,仍需缴纳很大数额的借读费或者赞助费。另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学环境的改变、使用教材的迥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不同也都影响其选择借读。同时农民工身份遭受社会的歧视也会给其子女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对低下的农民工子女,除了一部分在公立学校借读外,很多家庭只好将子女送入外来人开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简易学校就读。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近67.5%的农民工子女选择全日制公办学校,有近32.5%的学生仍就读在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民工子弟学校。这类学校被称为“棚户学校”、“打工子弟学校”。这类的学校在城市的发展十分迅速,数量增长快,学生人数增加迅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农民工子弟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农民工子弟学校软件建设滞后;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不高。阻碍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制度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还有家庭的因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制度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中,关键是政府的责任和制度革新。

二、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步缩短城乡差距的需要

从而可见,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意义重大,但是完全依靠农民工自身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需要政府、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其中政府的责任尤为重要。保障和实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国家无疑是最主要的力量。近年来国家格外关注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长时间被忽视的农民工群体,特别是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章来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虽然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内容可以简括为“两个为主”,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但是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该政策在现实操作中有很大的弹性: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但是这个补助没有具体标准,也无法衡量。政策在规定“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同时,也提出了“加强对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为主的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但是该政策中没有给出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缺乏具体内容,导致了实际中许多政府只给予政策性的支持而无实质性的帮助。概括起来说,政府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角色定位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政府在日常管理行为中,经常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目前政府对教育仍旧干涉得太多,有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立足于宏观管理,政府包揽办学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改变,仍旧用计划经济时代的那一套方法管理教育教学,用管理公办学校的方法管理民办学校,过多干涉学校的自主办学和自我发展。而与此相对,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却只管公办学校,对民办学校不闻不问,特别是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疏于管理,对其学校的布局、层次、类型导向缺乏整体规划。在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管理上,缺位的现象表现突出:这些学校应运而生,适应农民工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是这些学校却得不到承认、管理和服务,更不用说扶持和帮助。这些学校不论是在卫生安全或是教育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但是政府部门却没有给予正确的支持、引导和帮助。

第二,政府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或可行性差。1998年3月2日国家教委、公安部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法律强制性,使得政策执行中的权威减弱政策执行力不够,因而使得流动儿童就学的问题解决具有滞后性。要妥善安排好农民工子女就学需要社会个方面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部门首先必须对这些农民工家庭情况有大致的了解,但是由于目前有关流动人口的宏观管理体制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加之各个职能部门不配合,使得教育部门对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及流向都无法估计,更谈不上有效监督。

第三,教育投资力度不大,责任不明确。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从未达到国家法定要求。上世纪90年代,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上世纪未达到4%,但是其后的几十年里,4%的目标从来没有达到过,甚至在提出要求后的几年里不升反降,1996年一度跌到了2.44%,到了2003年才占到3.41%,这个数字仍然比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比例低。1999年对《教育法》实施情况的调查发现: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的比例严重偏低,1998年,全国教育经费中财政预算内拨款的比例仅为55%,有的年份更低。截至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到了2.1亿,外出农民工是主体,其中适龄儿童就达200万人,因此在教育经费本来就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很难拿出其它经费来满足流动儿童的就学要求,因而只能导致农民工子女上学难、费用高、辍学严重等现象发生。

第四,我国当前户籍制度存在的缺陷。时至现在,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已然存在。人们由于出生区域不同,使得农村和城市人口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方面享有社会赋予的不同权利。它在限制人口流动和制造城乡分割的同时,严重地加剧了城乡差别,导致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局面。包括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在内,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合法权利由于户口的限制而受到相对剥削。户口成了他们在城市中公平地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三、政府应当通过制度革新,确保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权力,从而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1.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体制。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最终落脚点在经费问题上,只有有了充分的经费做保障,流入地政府才能有能力做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从国际经验,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多承担一些责任,中央政府是基础教育投入重要的后盾。在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墨西哥、西班牙、英国,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大致为20%~80%;在新西兰、爱尔兰、意大利、荷兰、韩国等国,基础教育投入中超过80%的资金依赖于中央政府;即使在美国、德国、加拿大、瑞士等国,中央投入基础教育资金也占有一定比重,大约是3%~10%。因此,我国中央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通过转移支付来减少财政收入较少的区政府在负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负担。对于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问题,中央政府可以立足于城乡统筹与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投入经费的分摊比例和分摊方式。2009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潘贵玉提出了“试行教育券,钱随人走”的解决方式。实行“教育券”,作为过渡性的政策,建立中央政府、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共同分担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的协调分担机制,“中央政府从转移支付的义务教育经费中拿出适当份额,设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基金’并转化为‘教育券,学生流动到哪里,就将教育经费带到哪里,实现钱随人走’。”另外可以规定凡是携带子女流出的人口必须在当地的教育部门登记,流入地政府对于接纳的农民工子女也实行实名登记,并与流出地就行信息确认,再由流出地政府按照中央统筹规定支付给流入地教育管理费。

2.是建立合理的户籍流动制度。目前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壁垒仍然存在,首当其冲的就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分割制度。在这一制度下,认为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野、社会排斥现象突出,要让城乡融合的关键因素还是完善户籍制度。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户籍改革制度,中央要从宏观上予以制度化,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口的有序流动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改革依附在户籍制度之上的教育入学政策,改“依户籍地就近入学”为“依居住地入学”。才能打破城乡二元化教育管理体系,把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才能打破依户口所在地享受教育权利的旧体制,打破教育的地域限制,建立以纳税人身份为基础享受教育权利的体制,允许儿童在居住地而不一定限定户籍所在地入学接受教育。

3.是政府各部门要权责分明,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责制度。“问责制”是一种超越“违法责任”的高级管理机制,它代表着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责任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制度结构所具有的整合和调节功能。问责制不限于违法责任,也不仅限于政府等公共主体,而是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在现代法治社会,人人皆可问责是一个基本的理念,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都可以也需要适用问责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但是却在具体推行中遇到很多的阻力。例如如果学校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农民工子女教育补贴经费被个人利益者所分享的现象,从而使得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因此,管理需要责任来推动,即要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责制,明确校长的管理责任、教师的责教育责任,上级部门的领导责任呢,以及财务责任、安全责任等,只有权责对等、问责有力,才能真正做到政策有效落实。

总之,农民工子女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的工程,只有通过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在相关的财政投入、政策制定的保障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个人的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质,从而提高我国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守恒,邵秀娟.农民工子女教育:难题与对策[a].教育科学研究.2011(1)

[2]蔡建文.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3]刘斌.和谐社会视域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量子力学存在的问题篇9

通过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泛征求教职员工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经班子认真梳理,深刻反思,仔细剖析,学校领导班子认为许多地方还做得不够,还存有一定的差距和问题。现将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一、形式主义

1、学校班子坚持学习不够,理论联系实际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自觉主动抽时间学习不够,除参加集体组织学习外,平时很少能自觉主动地抽出时间学习政治理论方面的知识;二是学习的深度不足。三是学用结合的关系没有处理好。

2、抓工作落实方面做得不够,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扎实。一是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对贯彻上级指示精神,满足于会议传达过了,文件学习了,却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把工作具体化;二是工作不深入,抓落实不到位。班子下课堂听课流于形式,只管数量,没有质的提升,有的班子听课数量达不到。班子党员联系学生寝室有制度,但不到位,存在形式。

3、家校联系流于形式,教师家访走形式主义,深入家长、深入课堂、深入教师还处于表面。

二、官僚主义

1、班子创新力度不够,对教职工管理不够严格,碍于面子,教职工出现的一些问题没有及时阻止或批评教育。注重布置,抓落实不够到位。

2、工作作风不实,上级布置的工作,有的存在应付的现象,没有认真的去抓落实。

三、师德师风

1、师德师风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关心学校的和谐发展没有长远规划。个别教师在工作时间上网、打游戏,手机带进教师,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还有发生,学校只有在会议上强调,没有督查到位。

2、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认识不够,廉洁自律有待进一步落实。如社会上请班子吃饭、工程建设碍于面子等。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理论学习欠缺,造成工作方法不多,思路不开阔。班子成员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不多,造成日常工作常规性动作多,创新思维不够。主要原因在于对理论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自己素质摆上重要日程。学习也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浮于表面。

2、思考问题深度不够。在工作中考虑的问题单一、想的办法不够,在一些重大战略问题上缺乏有效的办法,想问题、干事情就事论事的时候多,在抓具体的工作中亟需加大力度。

3、事务性工作多,深入一线不够。日常工作过程中,班子成员的工作负担都很重。可能因为事务性工作挤占了很多时间,到年级、班级中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较少,还没有真正深入师生。对师生反映的情况处理不够及时,影响了学校的工作开展。

四、整改意见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校领导班子的整改工作按照整改措施逐一进行落实。

1、学习过程中出现松懈现象的问题。要加强教职工尤其是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工作。

2、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提高认识。通过加强学习,切实杜绝走过场的现象;二是经常深入教学一线。从师生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三是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量子力学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电工电子技术是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一门电工技术的基础课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电子电工技术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目前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内容广泛、理论完善、应用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致使该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问题如下:

(一)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满堂灌。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是因为教师与学校对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教学观念过于传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向学生传授简单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方式,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僵化的教学模式

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以讲为主,学生听课为辅,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事倍功半。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电工电子技术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势必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学习的自主能力,使他们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形式化的实践活动

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由于受其他方面的影响,学校设备资源落后,师资力量不完善,没有固定的试验场地、实验设备以及实验教师,从而使实验教学难以展开;同时,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只是一味地走形式,按照预先设计的操作流程,验证书本中的知识,或者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做实验,然后对学生讲解,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落后的考核方式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中一般采用考试的方式,这样不仅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有可能致使成绩参杂水分,不利于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不仅要检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平时学习的表现,从而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学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所教课程的特点,采取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下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教师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途径:

(一)重视对多媒体系统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理论知识,以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直观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接受。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借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语音、视频、图片等形式,为学生展示知识结构以及知识层面间的联系。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认识和理性思考,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积极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取代了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堂的知识量,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了教学内容,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课堂上的启发式教学探索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启发式教学具有独特的优点。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明确自己是教学中的引导者,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展开对问题的思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并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例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或通过联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要通过引导学生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三)注重实践活动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就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如分组竞赛、讨论等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就会自然而然的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巩固并更深刻地理解。同时,由于理论课程教学极其枯燥、乏味,采用实验式教学法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与实践动手能力。

(四)创新学生评价

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率,但是较为单一。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创新的学生评价方法会对学生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评价的鼓励作用,调动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实行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以一定的表扬,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要进行引导、鼓励,从而调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当然,不同的评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应该合理采用学生评价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互动交流,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慧文.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探索[J].读与写杂志,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