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9:55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篇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包含着严密的科学论证部分,也包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部分,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大多侧重于研究和阐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部分,而较少关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人文性部分。本文运用文化哲学方法重构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商品经济基本条件、商品经济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三个重要理论观点,展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流淌着的深厚的人文底蕴。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商品经济;资本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性地位,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法的实际运用,又是共产主义理论得以确立的科学依据,因此,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原则来说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蕴藏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商品经济的基本条件

在马克思看来,人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人有属于人自身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与物质世界不同,它是一个不可量化的整体;当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内核被外在的商品生产交换系统不断地分割、衡量时,生活世界同商品经济系统之间的矛盾就不断积累、不断激化。从劳动和生活世界的关系上看,劳动创造了生活世界,源初的劳动创造了源初的生活世界。原始劳动是社会分工尚未出现时的源初的劳动,源初的劳动具有整体性,由它创造出来的原始社会也是整体性的社会。从存在论上看,人类社会恰恰是在“源初劳动”所创建的“源初社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进而来的,而这个“源初社会”就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源初生活世界”,因此,源初生活世界同源初劳动相互发明、同时出现,共同构成了生活世界的存在论内核。作为商品经济出现条件的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以源始劳动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消解为代价产生出来的。源始劳动和分工劳动分别同源始生活世界和私有制相适应,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时代,“源始时代”的人的劳动和生活都是整体性的,它存在的社会前提是源始劳动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物化时代”的人的劳动和生活都是碎片化的,它存在的社会前提是分工劳动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经济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到了资本主义时代便成为了统治性的经济形式,而主宰这一经济形式的阶层就是资产者阶层。资产者阶层通过商品经济形式促进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发展,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的不断资本化又再生产了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即再生产出了更加细化的社会分工和更大规模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从而使“物化时代”的基础更加巩固。质言之,私有制商品经济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地再生产出自身的存在条件,巩固着“物化时代”存在基础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削弱着“源始时代”的存在基础,即整体性劳动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商品经济的两个存在条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们的发展进一步遮蔽了源始劳动和源始生活世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导致了整体性的“源始劳动”愈发被遮蔽,这表现为劳动不断的商品化和碎片化上;同时,生产资料私有制程度越来越高导致了统一的“源初生活世界”愈发被遮蔽,这表现为生活世界的物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与劳动的商品化和碎片化的物化方式相类似,人类生活也在不断物化,一个由资产者所主宰的人类世界必然是一个丧失了整体性源始生活世界的纯粹物质化的世界,它的物质性的一个集中表现是以可计算、可交换的物化特征为主要标志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系统来支配整个人类生活。

二、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人的现代性困境可以在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学说中被直观到。根据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学说,商品自身矛盾的解决是人的劳动的矛盾得以解决的先决条件,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只有靠商品交换的方式才能够解决。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全部生活都置于“商品生产交换系统”之中,商品生产者的心情好坏、生活怎样、幸福与否都与商品能否交换息息相关。商品交换出去,则私人劳动受到社会承认成为了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得到解决,于是心情喜悦、生活幸福;商品没有交换出去,则私人劳动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于是心情沮丧、生活得不到改善。正因为作为物的运动的商品交换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人们才像敬畏神明一样敬畏商品。“商品拜物教”的社会意识所折射出的社会存在的状况是生活在物的运动中的人已经丧失了主体性地位,完全处于商品的支配之下。在资本主义时代,人的物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商品拜物教”的更高形式“资本拜物教”出现了,资本代替人的抽象劳动成为了商品价值创造的来源。在“资本拜物教”中,马克思指出了那些彻底“物化”的资产者阶层已经无法看到的“人的劳动的特殊作用”,他们完全抹杀了“人的价值创造者的地位”而将实物和货币形式的物化劳动,即资本当做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这种颠倒表现为资产者刻意地混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界限,“劳动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的界限上。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来看,资产者的阶级利益决定了能够创造商品价值的是“物”(资本)而不是“人”(抽象劳动)的政治经济学立场,由此导致的后果不仅仅是人的主体地位完全被遮蔽,而且也在理论上阻断了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产生的可能性。一句话,“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观念成为“物化时代”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它既反映出了“物化时代”的一般特点,也反映出了人的现代性困境的政治经济学根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处于“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的基本特点,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一方面要求消除一切等级特权、非经济的血缘、地缘上的依附关系,形成人人平等的法律关系,“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育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另一方面要求每个人都自觉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潜力,不断增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商品经济的运行是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系统的运行来完成的,因此以该系统为中介而展开的人的主体性必然是物化的主体性,一方面,人的劳动只有通过这个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系统才能够得到评价,从而导致非商品性劳动无法得到评价,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基本矛盾”中表现出来的形式和内容的错位关系,导致了“表面劳动”的泛化。在“商品经济基本矛盾”中,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只有依靠“商品交换”(商品自身矛盾的解决)才能得到解决。这一规律说明了人的劳动必须始终围绕着商品的最终交换来展开,或者说“私人劳动被社会承认”的难题必须通过商品交换的完成来解决。商品交换在劳动矛盾关系的解决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使得商品对人产生了异化的关系,人与商品的异化关系随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得愈加明显。这一点,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表现的尤为明显。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人的活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物化劳动的根源,因此活劳动的性质决定着物化劳动世界的性质;全面的活劳动产生全面的物化劳动世界,片面的活劳动产生片面的物化劳动世界。从历时态的角度看,人的活劳动先后经历了从源始统一到分裂对立再到回归统一的正反合的辩证过程。在原始社会早期,不存在分工和交换,劳动是整体和全面的劳动,由此产生的物化劳动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分工已经出现,活劳动变成了分工之后片面的活劳动,劳动产品由不同的所有者所有,即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构成了商品经济得以确立的基本条件,商品交换在基础上确立起来,于是商品经济形式在自然经济的土壤中不断发展壮大,从奴隶社会开始经过封建社会直到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经济形式终于成为了统治性的经济形式,追求剩余价值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商品经济的两个基本条件,即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都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了最高阶段,与此相适应,活劳动的分化和物化程度也都达到了最高阶段。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确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推动商品经济向前发展的过程,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将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初期,商品经济系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资产者追求剩余价值的绝对目的客观上推动着商品经济系统的发展和完善。但当商品经济系统已经不断完善,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之后,发达的商品经济系统同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之间的相互背反的矛盾愈发明显,这表现在下述悖论上:商品经济系统维护自身正常运行就要求“生产消费系统”必须要满足某些基本运行条件的要求,而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绝对规律必然要破坏这些基本的运行条件。这表现为由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而造成的生产的相对过剩和人口的相对过剩、周期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经济危机的规模和社会危害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加深,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瓦解。根据对立统一原理,人们同时生活在两个不同维度的世界中,一个是琐碎的物质性世界,一个是整体的本真性世界,它们并不是两个世界而是同一个世界包含着的两个矛盾方面,这两个矛盾方面相互作用推动着世界的发展。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这两个世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表现,例如,从劳动的角度可表现为私人劳动的世界和社会劳动的世界(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从商品的角度可表现为使用价值世界和价值世界(商品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和商品经济之间也存在矛盾,即资本的宰制性力量与商品生产交换系统的属人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可以表述为高度物化的社会生活与高度隐蔽的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本真生活”之间的矛盾(资产者阶级和无产者阶级之间的矛盾)。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物化生活与本真生活之间的矛盾如何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演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生产剩余价值,于是随着剩余价值资本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资产者阶层实力不断扩大,他们对商品世界的实际控制权也越来越大;这样,庞大商品世界的运行就不得不遵照着资产者的意志运行,即朝着生产更多剩余价值的方向运行。同时,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系统与人的各方面的生活需求已经高度融合、无法分离;这样,原本处于人的整体生活领域之外的商品经济系统便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重新塑造人的生活领域,这种控制是通过塑造一种片面地追求物质生活的“资本人格”来完成的。换言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系统,而商品的生产交换系统又是依照资本增值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因此,商品的生产交换系统也就不可能按照人的整体发展的方向运动,最终资本的强权不仅决定了商品经济系统的资本导向,而且也塑造了人的资本人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真要求”并没有随着物化生活和资本人格的出现而泯灭,它通过两大矛盾的运动重新孕育出来。这两大矛盾,一个是物化世界自身的矛盾,即物质财富不断丰富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矛盾,一个是从物化世界与本真世界的矛盾,即物化生活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真性之间的矛盾。上述两大矛盾运动使得社会阶级矛盾不断积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真性不断被遮蔽,于是这个由资产者所统治和主宰的商品生产交换系统出现重大危机,不断加深的经济危机又导致了资产者阶级政治统治的危机,最终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真性将通过由阶级矛盾导致的全面的社会革命而得以重新开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110.

〔2〕李辽宁.当代中国“去政治化”话语评析[J].红旗文稿,2014,(04).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篇2

中图分类号:a8;B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432(2000)04-0011-07

任何伟大的思想家,任何伟大的理论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这在任何科学领域中都是极其自然的现象。后人如果克服了前人的局限性,科学就能获得进步。

马克思是最伟大的思想家,《资本论》是一部宏伟的历史巨著;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本论》也存有严重的局限性。解脱《资本论》的局限性是后人对这位伟人的最好纪念。

《资本论》的主要局限性是什么?有人认为,《资本论》的主要局限性是只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没有机会研究帝国主义现象和社会主义实践。按照这样的认识,后人对其只能是“添砖加瓦”或“修枝剪叶”。事实上,《资本论》的主要局限性是其基础逻辑结构尚未健全。要复活和发展《资本论》的逻辑,必须从健全它的基础逻辑开始。

我国的改革发展到了今天,需要理论经济学的强有力支持。解脱《资本论》局限性的历史重任,已经落到中国理论工作者的双肩之上。本文作为这种努力和尝试,期望得到学术同仁的严格评判和指正。

一《资本论》的“基因”缺陷

《资本论》是从剖析商品开始的。马克思是把商品元素看作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1]西方学者也认为:“马克思经济分析的特点是以相对主义为主导,并借助于遗传学和进化论的思想方法。”[2]

从现代生物遗传学到“克隆”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细胞核内的Dna结构(遗传基因)在控制生物发展上起到的决定作用。与之相似,经济细胞也有“Dna结构”。这种Dna结构不仅包含了宏观经济表象的全部“基因”,也控制着宏观经济表象的发展过程。而《资本论》的商品元素矛盾的逻辑结构是尚未完成的,这才是全部问题的根源!

为便于比较,下面同时列出《资本论》的商品元素矛盾的逻辑结构(图1)和笔者在其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逻辑结构(图2)。

附图{图}

通过比较图1与图2的结构,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几点:

1、图1仅有Y轴左侧的X轴对称结构,没有Y轴右侧的X轴对称结构。图2则有X轴与Y轴的双向对称结构(这使人联想起生物细胞核内的Dna的双螺旋对称结构)。

2、图2的“商品”元素的矛盾结构比图1的“商品”二重结构要复杂,使用价值被分散了,并延伸到了Y轴的右侧。

3、“效用”与“需求”的概念在图2商品元素的矛盾结构中占据了稳定而重要的位置。经济学家感到长期困惑的“效用”与“需求”在《资本论》基础逻辑结构中的地位问题,总算有了合理的交代。

4、图1Y轴左侧的对称概念与图2Y轴左侧的对称概念有区别。图1中,“劳动”是“商品”的全部源泉。图2中,“资源”仅是“商品”的部分源泉;“商品”的全部源泉来自“资源”和“需求”两个方面。

5、图2是图1内在逻辑的延伸,是对图1的扬弃,不是单纯的否定。在方法运用和概念组合上,图2实际是对图1沿Y轴的模仿、影射、复制和发展。

经过图1与图2的比较,《资本论》的主要局限性就充分地显露出来了。马克思仅仅发现了商品元素矛盾逻辑的半个结构,而且这半个结构也是由特殊性质的矛盾组成的,不能代表从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质的矛盾。如果在不完整的商品元素矛盾的逻辑基础上建筑理论大厦,当然难免出现严重的局限性。如同遗传医学家一样,我们需要在《资本论》的“遗传基因”上彻底弄清存在问题的根源。

然而,《资本论》逻辑基础的局限性是如何产生的?图2是《资本论》逻辑的合理延伸吗?只要我们严格遵循马克思的研究方法,认真研究他在《资本论》严谨的逻辑语言中,为我们留下的重要线索。要回答上述问题实际并不困难!

二图1过渡到图2的八个逻辑问题

逻辑问题之一:《资本论》的使用价值概念存在自相矛盾吗?

马克思为我们留下的重要线索是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这个逻辑学问题可以引导我们破译商品细胞的Dna结构,也是本文的出发点。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对使用价值规定如下: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但他立即补充说:使用价值只在使用和消费中才实现。[3]

使用价值既然是商品体本身,它已经是实现的了,为什么使用价值又要到使用和消费中去实现呢?这明显地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和不矛盾律。我称之为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4]

使用价值是《资本论》中最原始、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概念。如果使用价值不是单纯的概念,而是存在矛盾性的复杂的概念,是值得我们认真剖析的。

逻辑问题之二:使用价值存在二重性吗?

原来马克思无意中触及到的,是经济学界迄今都没有明确意识到的、使用价值概念的两种不同的涵义。

一种是具体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种种不同的具体有用的性质。具体使用价值是以商品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也可以说,具体使用价值是以生产和供给为前提的,是待实现的、可能的使用价值。具体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有用性,可以用有用性来代表。

另一种是抽象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抽象同质的有用性质。“可将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能为一个人所带来的生理、心理或社会的满足,称为‘抽象使用价值’……抽象使用价值构成各种使用价值的共同的质。”[5]在经济学中,抽象使用价值等于需求者建立在以往消费经验基础上的效用评估。抽象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效用,可以用效用来代替。

这样,我们从理论上抽象出了两个有差异的使用价值的内容。经济学上的使用价值概念应该兼有这两个内容。把握经济运动的概念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辩证矛盾性。辩证逻辑允许这种概念自身的矛盾性存在。这是释义矛盾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

所以,不仅劳动和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也存在二重性。马克思在无意中触及到了这一矛盾,却失之交臂!我们的历史责任是继承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对使用价值的矛盾体进行分解,健全《资本论》的逻辑基础。

逻辑问题之三:图1Y轴右侧存在对称的逻辑结构吗?

由于使用价值已经被分解为有用性与效用,我们必须扬弃具休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的逻辑推理;对《资本论》的商品元素矛盾的逻辑结构也需要进行调整。

首先,具体劳动提供有用品(含有用服务),有用品又是有用性存在的前提。因而具体劳动是有用性存在的必要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有用性存在的充分条件,有用性还依赖于需求者对有用品的具体评估。具体劳动也不能产生效用,因为效用是消费者的抽象满足。

所以,当使用价值被分解后,修正后的逻辑推理是:

具体劳动提供有用品;有用品是有用性存在的前提;需求决定有用性与效用。

于是,需求与效用的概念“名正言顺”地走入了《资本论》的基础逻辑结构。

然而,图1Y轴的左侧不能容纳有用性与效用。因为任何形式的劳动都不能完全决定有用性,也完全不能决定效用!为了给这两个重要的客观的经济概念寻求立足之地,我们唯有在图1的Y轴右侧建立一个可以决定有用性与效用的、以需求为基础的对称的逻辑结构。为此,需要提出和验证一系列的假说:

假说一、从常理推论,“劳动”与“需求”应该沿Y轴两端互相对称。

假说二、图1Y轴左侧有劳动二重性,我们假设Y轴右侧存在与之对称的需求二重性。[6]

假说三、图1Y轴左侧有劳动二重性的根源,我们也假设Y轴右侧存在与之对称的需求二重性的根源。

现在,将上述逻辑问题中提出的新概念和假说填入图1右侧,构成对称的逻辑图形如下:附图{图}

图3的左侧是《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因为使用价值已分解,具体劳动只提供有用品,其余保持不变。图3的右侧是新增加的、尚处于假说的结构。需求与劳动、需求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及两者的根源均采取对称设置。有用性依赖于有用品,两者必须相邻于Y轴。效用只好填补了唯一的空位。

逻辑问题之四:需求二重性的假说是否成立?

我们先来研究图3中的需求二重性假说。

需求一方面表现为对各式各样的有用品的具体需求。具体需求与有用品结合产生有用性。另一方面,任何需求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抽象的同质的性质(生理和心理的一般满足),这种抽象需求形成效用。

我们看到在图3中,具体需求与有用性,抽象需求与效用自然地衔接;需求二重性决定着使用价值的二重性;两者和谐而融洽地共存。

另外,在图3Y轴两侧,需求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也形成对称的关系。因此,笔者关于需求二重性的假说是成立的。

逻辑问题之五:私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假说可以成立吗?

需求二重性一定有其存在的基础。按照对称性要求,它应该是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相对称的概念,也就是图3中的私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假说。

然而这一个假说是难以成立的!如果没有预算的约束,任何一个私人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品种上都可能是无限丰富多样的;而整个社会的需求也是丰富多样的。两者的丰富多样性相互重叠,难以区分。因而,私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概念根本不能构成有效的对立统一。另外,私人需求既可能有具体需求的一面,也可能有抽象需求的一面,这就与需求二重性发生了交错衔接。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彻底排除“私人”与“社会”的概念,转而采用“特殊需求”与“一般需求”的概念来替代。

需求首先具有特殊需求的性质,这是对各种特殊用品的具体的需求。需求同时又具有一般需求的性质,因为各种不同的特殊需求包含着一般的抽象的效用满足。

由于特殊需求与一般需求的概念与需求二重性自然地衔接,在图3Y轴右侧,构成了以需求为基础的完整的和谐的逻辑结构。

逻辑问题之六: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概念应该修正吗?

我们在需求上采用了特殊需求与一般需求的矛盾概念,而沿着Y轴与之相对的,却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概念,图3的逻辑结构再次出现了不对称的情况。为了求得逻辑结构的完全对称。我们尝试在劳动上也采用特殊劳动与一般劳动的矛盾概念。这一调整与上述其它调整都反映在图4中。

附图{图}

采用特殊劳动与一般劳动的矛盾虽然是被动所为,却与劳动二重性衔接融洽。另外,也取得了意外的收获!特殊劳动与一般劳动的矛盾排除了“私人”与“社会”矛盾的制度特殊性,从而可以适用于对任何经济制度中劳动矛盾的分析,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把私有制或生产关系视为主要矛盾的错误倾向,符合辩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逻辑问题之七:图4两端“劳动”与“需求”相互对称的假说是否成立?

我们最后来审视假说一。在前面,我们曾假设图3与图4两端的劳动与需求概念是对称的。其实,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劳动”的概念值得推敲。“劳动”究竟代表“劳动力”还是“劳动过程”?“劳动力”只是单一要素,根本不能与“需求”对称;而劳动过程则必然包括了其它要素的参与,是要素的组合形态,劳动力只是诸要素之一。

即使“劳动”的概念定位在“劳动过程”上,“劳动”在相对的意义上说仍无法与“需求”取得对称。因为劳动过程并没有提供满足人类需求的全部物品。至少,劳动过程以外的各种自然物及自然空间(无论有无垄断)也是需求索取的对象。在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地球上已经几乎没有任何“免费午餐”。因而“资源”(实为“可支配资源”)比“劳动”更有资格与“需求”相对称。为了取得逻辑上与需求的完全对称,我们必须用“资源”来代替“劳动”。版权所有

逻辑问题之八:图4Y轴左侧所有的“劳动”概念都应该被“资源”替换吗?

当我们在图4Y轴左端以“资源”代替了“劳动”之后,劳动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根源的局限性就暴露无疑了。无论在哪一种含义上,“劳动”仅仅是某种或若干种特殊资源的组合形态。它们都不能取代“资源”概念所涵盖的,从全部特殊资源中抽象出来的一般的性质。所以,劳动二重性仅仅是资源二重性的特殊形态;劳动二重性的根源仅仅是资源二重性的根源的特殊形态。

因此,图4Y轴左侧所有的“劳动”概念都应该改为“资源”概念。由此,特殊劳动与一般劳动的矛盾转化为特殊资源与一般资源的矛盾,劳动二重性也转化为“资源二重性”。这种逻辑上的进一步调整才导致了图2结构的最终形成。[7]

图2右侧与图4相同,左侧表示:一切经济资源都具有二重性。任何一种资源,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具体资源来使用,提供某种有用品或有用服务。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资源都可能用于其它经济用途,都是社会资源总量的一个部分,从而又具有一般的抽象资源的性质,并由此形成资源价值(简称价值)。任何资源都具有潜在价值。任何一种有用品,在它的有用性转变为效用的同时,在它里面所消耗的具体资源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抽象资源,它的潜在价值就获得相应程度的承认。

三如何解读图1与图2的逻辑结构

把《资本论》看作生命体,从“基因”的角度来研究《资本论》,是一种方法的尝试。我期待着学术界的热情指教。我在这里就如何解读图1与图2的逻辑结构再略谈一点看法。

任何生物体的单个细胞内部,都包含了这个生物体生长的一切遗传信息。《资本论》也是如此。图1既是《资本论》中单个商品细胞的矛盾逻辑结构,也是《资本论》描述的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逻辑结构。在图1中,劳动二重性是全部逻辑结构的枢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基本矛盾。这里不再重复与之相关的我们都很熟悉的分析了。

图2既是调整后的商品细胞的矛盾逻辑结构,也是描述所有形态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矛盾的逻辑结构。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矛盾的逻辑结构自然也包括在图2之中。

图2并不否认图1、图3和图4中Y轴左侧的矛盾。但那些矛盾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特殊性,只在一定的特殊范围内有效,不能作为最一般的经济矛盾。比如,“劳动”仅仅是资源的特殊形态,私人所有只是经济制度的特殊形态,私人劳动仅仅是特殊资源与特殊制度的结合,因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不具有最一般的性质,不能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图2的辩证结构还告诉我们,任何经济制度的最基本的矛盾起码是同时沿X轴与Y轴对称的二维矛盾。图2表明:一切商品经济形态的基本矛盾是可支配资源与相对需求的矛盾,是资源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的矛盾。是有用性(与有用品不可脱离)与效用的矛盾,是物与人的矛盾。简单概括起来,是资源配置的矛盾(配置一词反映了需求与资源的相互制约关系,不是所谓的“计划”)。人与人的矛盾当然在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在特殊的条件下甚至起决定的作用。但长期的基本的经济矛盾不是制度因素,而是经济资源配置本身的经济因素。这也符合辩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对于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图2沿Y轴的对称结构特别鲜明地说明了需求和效用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与之相比,图1仅有Y轴左侧的结构。这种结构忽视了“需求”与“效用”的作用,自然会突出“供给”和“计划”的作用。计划经济的理论根源,就来自于这种一维性的逻辑结构。

图2并不排除劳动二重性的有效性,但它仅仅是资源二重性的特殊形态。马克思用劳动二重性这样的特殊形态代替了资源二重性这样的一般形态,也不了解需求二重性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劳动价值一元论。因为从劳动出发,自然寻找到劳动二重性;从具体劳动出发,自然把有用性规定为使用价值而忽略效用和需求(具体劳动产生有用品,有用品是有用性存在的前提);从抽象劳动出发,自然把价值全部归属于劳动。

当我们用资源二重性代替了劳动二重性时,价值归属于全部抽象资源,而不仅仅归属于抽象劳动。劳动力要素的特殊性是有效的,但其它要素,如管理、技术、土地、资本、环境等也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也是有效的。只有资源二重性这样的一般性质,才能代表全部价值的来源。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篇3

关键词:马克思;商品概念;政治经济学批判

理解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批判,需要分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相关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抓住马克思批判思想的逻辑依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试图从商品这个基础概念入手,探讨商品的内涵及商品何以构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既有利于我们走进马克思本人的哲学境域,也能为理解马克思与其他古典经济学家的批判性对话提供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的商品内涵、结构及社会语境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商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对其的理解事实上是延续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逻辑,更是对早期异化思想的明晰表达和揭示。那么,商品是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认为,商品和财富密切相关,“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1](p114)而商品作为可以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在界定中有一个直接说明,即以“物的有用性”作为商品之为商品的前提,也就是说,商品具有两重属性,一是使用价值,即有用性;二是价值。商品的内涵,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批判,乃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们可以对其做如下阐释。

(一)以物的有用性取代物本身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商品的物,不仅是劳动产品,且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条件,这就意味着,物品的实效功用是商品概念成立的前提,也就是说,要成为商品,物必须有功效之用,没有功效之用的物是无法成为商品的。既然商品一定要以物的功效之用为前提,这就在认识论意义上强化了物的单一属性和功能。事实上,在这个层面上,物自身的多重属性和多元价值被简化成单纯的功效之用,导致物的真正属性或物自身被一种单一或量化的认知模式所取代,其结果便是物失去了其自身真正的内涵,沦为一种单纯的、能够量化和计算的符号表征,这就直接导致物的世界价值单一化。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密切相关,在此种意义上,其导致的结果便是真正的物及其价值被具有单一功效之用的价值所取代,多元属性被忽视,世界成为单一维度的世界,即通过数量衡量的单一性的物的世界,原本丰富的世界已然成为单向度的贫乏世界。所以,马克思才说提出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是联系在一起的,商品统治这个世界,世界成为“单向度的世界”。

(二)商品内在结构中的冲突

理解商品内在结构中的冲突是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关键。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的分析,揭示商品的结构及其特征,这种内在结构在马克思看来就是商品两个因素的统一:一是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二是可以兑换成价值。马克思的这种理解是想凸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冲突与矛盾,这种冲突与矛盾其实上是由两种劳动决定的,一个是抽象劳动,另一个是具体劳动。在马克思看来,“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1](p119)。那么,为什么这两个层面的因素会有不可避免的矛盾?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因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使具体劳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较大主观性和随机性,而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必须通过交换将商品卖出去,但是,具体劳动并非总是能及时转化为社会劳动,即转化为被社会上他人所承认的劳动,这中间存在断层,并不是一直具有连续性。这样一来,商品卖不出去,工人失业便不可避免,导致资本增殖所吸纳的人口萎缩,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可以看出,商品结构中的冲突是引发资本主义危机的重要因素。

二、商品分析的意义

商品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起点。就商品社会而言,当普遍的商品交换成为社会生活的现实时,意味着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成为以商品价值为衡量标准的社会,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成为理论必然。第一,对商品内在结构的分析使马克思从抽象人道主义批判转变为具有实证科学高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正是凭借对商品的分析,使唯物史观成为一门科学,并使这种科学具有经验科学的实证基础。通过分析商品,揭示其背后人与人的关系,进而分析关系何以会进一步扭曲和异化,以一种颠倒的方式存在。马克思对商品背后人与人的关系,乃至对阶级的理解,都具有实证科学的内涵,而且超越了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对商品的理解。斯密认为,商品只是作为财富来呈现的,商品交换有利于社会进步,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商品和财富关系的理解上,无力看到商品背后社会结构的成因,这正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被认为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的依据所在。在商品及其结构中,马克思开展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动摇了古典经济学家主张的永恒的资本主义合法性,他认为,无论是商品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具有历史性,不会永远存在。体现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其对商品的分析具有实证科学性。第二,通过商品社会语境分析开辟出社会历史发展道路。在马克思的理解中,商品的语境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条件。在他看来,分析商品这个概念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解。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使商品成立的内在条件更加冲突,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被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占有的冲突,而这又会因为商品无法销售出去,进一步加重社会两大主体,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使阶级斗争不可调和。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规律的理解,马克思指明了未来的发展道路。可以说,马克思为避免资本危机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他那里,共产主义不是理想,而是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是由现有社会提供前提。只有深入分析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才能使扬弃资本主义成为现实。第三,从分析商品到强调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虽然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即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商品其实不仅仅是物,也是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呈现,商品背后乃是现实个人之间的感性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对商品内在矛盾的分析,引导我们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预示着资本主义社会分裂的现实。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逻辑,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社会分裂的现实,因此,可以说,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商品的分析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真正批判。笔者认为,从商品到基本矛盾的分析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没有对商品内在矛盾的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便无从谈起。正是有了对商品和资本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批判才得以成立,在此基础上,唯物史观才能作为一门科学出现。这里,马克思强调的商品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起点,不是黑格尔主义意义的精神或概念的起点,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不是从‘概念’出发。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这就是商品”[2](p412)。马克思的商品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形态表达,可见,马克思的批判范式与以往的意识哲学具有根本区别。第四,马克思借助对商品的分析,不仅形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框架,而且把对商品的批判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结合在一起,为人类解放提供了理论支撑。商品结构的背后是人,而无产阶级作为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通过社会革命的道路,实现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在此意义上,异化劳动将被克服,新的社会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p294)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批判性扬弃都是基于商品这个逻辑起点展开的。“马克思从商品生产中分析出劳动的二重性,进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抽象劳动支配具体劳动的现实,这是马克思站在存在论高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度批判。”[4](p123)也就是说,立足商品,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直接服务于人类解放这个主题。

三、结语

商品的概念、内在结构及其社会语境的分析,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也为马克思的批判提供了实证依据,从而使马克思在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意识形态批判之间建立了真正的关联。可以说,没有对商品的分析,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层次和整体架构就没有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商品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起点,明确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篇4

当社会出现相对剩余时,资本家可能会减少商品的生产,从而导致工人失业。这样劳动者的消费水平进一步的下降,使社会相对过剩更加明显,社会矛盾进一步的激化,从而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家为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一般会采取倾销和战争的手段来暂时缓和矛盾。倾销使自己本国相对过剩的商品向他国销售,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减少的同时也使大量的外汇流入。战争的爆发加快了社会生活资料的消耗,也可从中牟取利益。这样的做法是及其不道德的,不但扰乱了他国的商品市场,更给广大的人民带来了深深的苦难。并且这样只是暂时的缓解了社会矛盾,但由于资本主义矛盾的根本特性没有改变,使社会矛盾得不到根本化解。

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时,社会结构严重失调,引发经济危机。此时大量的企业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使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的保证。随着企业的倒闭商品的生产大大的降低,社会的供需逐渐趋向平衡,社会的供求矛盾得到缓解,从而渡过经济危机。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这样的危机只能缓解而不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只能从经济恢复到经济的高涨,从经济的高涨到矛盾的激化,最终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如此循环。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篇5

在经济理论界,或者说在经济流通理论界,有一个商流和物流谁是流通业核心竞争力的争论。有人说物流是流通业的核心,有人说商流才是流通业的核心,我认为首先要搞清几个概念。

第一,从大流通的概念来讲,流通业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个方面。我在《中国流通》《中国流通经济学概论》以及不少文章中都表述过我的观点,即流通业是以商流为核心,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支撑的产业形态。

第二,流通业与物流业不能画等号,但互为依存。从一个产业来讲,流通产业与物流产业有不少重叠的内涵,就像物流业与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与餐饮业有重叠一样。流通产业与物流产业重叠的部分主要是商贸物流业,商贸物流业既是流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流通业与物流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可以说其中不少功能互为补充、互为前提、互相促进,谁也离不开谁。

第三,讲流通,讲物流,必然是无国界的全世界流通,全世界物流。国际上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贸易,大多涉及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此,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规范,促进互联互通的贸易便利化与提高全球供应链绩效指数。

物流是主要瓶颈、主要矛盾

讲了这三个概念,再回过头来讨论关于流通业核心的争论。我的观点是,在流通业中商流是核心,但当前流通运行中物流是主要瓶颈、主要矛盾。为什么这样讲呢?

第一,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的目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这种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转移,实现途径是商流。所以马克思把商流作为流通的本质与基础,称为“惊险的跳跃”。

第二,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的过程中,商流是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形态的流通,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物流是商品实物形态的流通,完成商品在空间与时间的位移;信息流是商品社会形态的流通,实现商品信息的社会化、透明化、数据化;资金流是商品货币形态的流通,使实物流、服务流向资金流转移。在这四流中,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商品的运动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物流是唯一可以没有的,如房产交易、期货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等等。

第三,商流是国家回收货币的重要手段,商流是生产与消费的调节器,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流通业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主要体现在商流上。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篇6

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与中国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603种主要商品2001年下半年的全国市场供求情况的分析显示,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03种,供过于求的商品500种,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经济日报》2001年7月16日第2版)。该分析还表明,下半年供过于求情况最为严重的是家电商品,其生产能力仍然严重过剩,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当然,这项分析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所选取的600余种商品存在结构上的问题,没有包括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public goods),而这些公共物品很大程度上至今供给不足。因此,当前我国市场局势一方面是生产过剩(overproduction),另一方面事实上还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产品品种不丰富,但是总的说来,当前市场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过剩。 

生产过剩,简单地说就是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产品滞销,物价下降。生产过剩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一般都从“坏”的角度认识生产过剩,认为生产过剩导致经济不景气,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当然不好。此言不错,但是我认为还是要辩证地看待生产过剩。生产过剩诚然有坏的方面,但是较之“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短缺经济时代,你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进步,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生产过剩无疑是“好的”。生产过剩的“好”,理论上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理论告诉我们,生产过剩危机是一个商品经济范畴,买和卖的分离包含着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第一种可能性,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包含着危机的另一种可能性。这就是说,不论是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还是古典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只要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就存在着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但是,危机的可能性不是危机的原因,危机的可能性要转变为现实性,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写道:“现实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引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585页)。因此,8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出现现实的生产过剩,并不有悖于商品经济的自然属性,相反,它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信用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也说明中国经济已具有了市场经济国家的若干重要特征。这其实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这样,从商品货币关系角度考察生产过剩,生产过剩的出现并不是坏事,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生产率提高和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生产率日益提高和新的投资领域不断开拓大规模增加了供给。 

当然,我并不是为生产过剩叫好,唱赞歌,既然要辩证地看待,那么在看到“好”的同时,确实还要关注生产过剩的“坏”。坏,体现为生产过剩是通货紧缩(deflation)和经济萧条(depression)的直接诱因,破坏社会再生产的顺畅运行,无疑需要克服和遏制。生产过剩的原因在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在我们传统观念中,生产过剩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论述,生产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定期爆发,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之间对抗性矛盾的表现。这种对抗性矛盾,源于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虽然不存在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但并不意味着生产和消费之间不存在矛盾。改革过程中,由于体制的变异,加之生产和消费之间本身的固有矛盾,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愈益尖锐,进而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张的趋势与普通城乡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生产过剩。因此,生产过剩的根源是改革过程中生产和消费矛盾的日益尖锐。按照这个思路,消化生产过剩,关键是要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在于消费,也就是说,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主要是要刺激和启动消费,因为持续多年的消费不足至今没有明显改观。启动消费,重点又在于农村消费。当前城市消费已相对饱和,但是农村消费则停滞不前,城乡消费反差太大。1999年,乡村地区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已从1985年的52.96%下降至38.68%,减少了14个百分点,而农村人口却占全国人口的69%。今年上半年,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城镇高出乡村3.5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为1.8个百分点,去年底为2.3个百分点,城乡市场零售额增幅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远低于城镇居民。1999年底,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38.24台,电冰箱10.64台,洗衣机24.32台,照相机2.69部,同期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111.57台、77.74台、91.44台、38.11部。在城镇流行的空调器、热水器、排油烟机、微波炉、家用电脑、影碟机等耐用消费品,农民的拥有量更低。因此,消化生产过剩,根本落脚点是要启动农村消费。启动农村消费,必须立足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力。农民收入增速持续4年下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减少。未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是为农民兄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这又主要依赖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快速增长了,就会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更多的机会,乡镇企业也会得到较快发展。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仍然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乡镇企业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为此政府必须继续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乡镇企业的政策不宜简单关闭了事,要积极引导。金融市场的改革方向,也应该保证乡镇企业的融资需求。只要乡镇企业再度蓬勃发展,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以转移,农民收入增速继续下跌的趋势必将得到扭转。此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直接途径。 

其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农民的家用电器拥有量低,除开收入因素外,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一般的家用电器都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相配套,例如电视机需要电压稳定和有线电视信号,电冰箱需要电源供应不间断,洗衣机离不开方便的自来水供应,但是农村的这些基础设施的现状是:电视信号比较弱,收视效果差;电力供力跟不上,电压不稳定,收费比较高;自来水普及率很低;不通公路或路况极差。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严重限制了家用电器在农村的普及。因此,启动农村消费,必须尽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内容包括农村电网、有线电视、自来水、农村道路等方面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公共物品,其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贫穷的中国农民当然出不起,这无疑需要政府投入,将城市供水、供电、电信、道路建设、广播电视等公共事务职能伸入农村,兼顾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应鼓励农民集资办小水电、小水塔、电视信号接转站等。水、电、路、信号等基础设施问题解决后,广大农村地区将很可能出现一个家用电器消费热潮,蓄势待发的潜在需求将变为现实,进而消化掉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严重过剩的生产能力。

再次,进一步搞活流通,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目前农村流通网络残缺不全,农民购物并不方便,影响农民购买力的实现。供销社曾经是农村销售网点的主渠道,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早已陷入困境。国有商业网点又不愿进入农村市场。活跃于农村市场的主要是一些分散的个体工商业户,这些个体工商业户大多实力不强,素质不高,不具备经营耐用消费品的能力,难以担当开拓农村市场“主力军”的重任。因此,当前农村市场的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很不完善,耐用消费品的维修网点少,售后服务无法保证,坏了无处修,遇上假冒伪劣产品也很难投诉,索赔更难,使得农民即使有钱也不敢购买耐用消费品,从而人为地抑制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实现。因此,启动农村消费,一定要合理布局农村商业网点,构筑点线面相结合、适应农村市场特点的流通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建议国有商业企业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军农村市场,在县城和农村乡镇逐渐引入连锁经营、配送制、直供等新型营销方式,同时定期到农村进行产品促销宣传活动,增设家电、农机维修服务网点。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篇7

关键词马克思市场竞争理论私有制价值

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存在着劳动就会形成价值。只有在交换的过程中,在物品成为商品的条件下,价值才会真正产生。人与人在相互交换商品的过程中,与其说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还不如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劳动的交换,是一种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但是这种价值是物与物的交换所体现出来的。市场仅仅是为人们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换提供了一个“场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市场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条件。所有的社会关系可以说都是建立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之上,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必然进入到市场经济,就如同人类社会的发展必会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一样,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市场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由最初的提供商品交换的场地渐渐发展为一种交换关系。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生产的物品越来越多,商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在交换的形式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交换的产品不仅仅在局限不在有形产品,例如,生产技术、科技信息和种种服务等等商品的交换也已经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来完成,而不需要进行面与面的进行交换。由此,可以看到,市场的真正本质并非是场地,而是一种经济契约关系。

有市场的存在,就会有竞争。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说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就会力争保持自己与其他生产者的优势,因此,也就必然产生竞争。只有在竞争中,社会才会不断地进步,人类也才会不断地获得发展。人类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就不断地追求更多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式各样的需求,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源又不是无限的,这样,就势必造成有限性和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竞争则是解决这种矛盾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过程中,强者胜出,弱者则被淘汰。从中可以看到,竞争并不是毫无根据,漫无目的地产生,而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一种客观规律起作用的结果。马克思敏锐地看到,在现实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不同的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商品生产的时候利用的条件是不同的,所以看是差不多的产品,其实生产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

在竞争的过程中,它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使得商品经济得以产生,在小商品经济中,它的基本矛盾就是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就是以商品交换来完成的,在这种矛盾中,可以说矛盾是无处不在的。马克思看到看到,在商品的生产者之间之所以存在的竞争,社会分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必须深刻理解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其实指的就是生产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与需求从事的劳动,这种劳动明显存在私人的属性;社会劳动这是一种整体上的把握,它是为整个社会的需求而从事的劳动。由此可以看到两者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但是两者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社会劳动之所以存在是以私人劳动的存在为前提的。在小商品经济中,其它的一切矛盾都是有这一矛盾决定和产生的,正是由于这一矛盾的存在,在盲目地竞争状态下,渐渐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资本主义也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自由竞争时期与垄断时期。在自由竞争时期,经营的方式主要是单独或合伙经营。到了19世纪60—70年代,自由竞争发展到非常发达的时期,垄断开始出现,20世纪初期垄断资本主义正式确立,也使得社会经济有了更快速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竞争并没有消失,而是更加激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其一,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会存在相互之间的竞争,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其二,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了垄断时期,也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被大企业所控制和吞并,这是这种多元化的企业结构,使得竞争依然存在;其三,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企业之间也相互之间存在着竞争,并且这种竞争比以往更加剧烈。所以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在竞争中是以颠倒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只有真正系统地了解资本的逻辑内涵,才会科学地、合理地阐释竞争的主旨。不管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还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商品的终极目标就是获取利益最大化,商家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目标,想尽一切办法去经营,甚至冒着极大的风险,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反而成为了商品的附庸,变成了一种工具与手段。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对待竞争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分析企业相互间的竞争,而应当全面地、系统地探析这种竞争,把竞争看做是一个过程和一种关系,才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和正确地理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篇8

关键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剩余价值规律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4-0018-04一、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述的评论

我们知道,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述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许涤新,1980,第326页)并认为:这一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决定和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其它一切矛盾。

然而,经过深入思考,笔者发现,这一基本矛盾的表述并不科学贴切。现将自己的看法陈述于后,以与学界同仁共商榷。

(一)传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述不能充分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

十分明显,在上述表述中,“生产社会化”说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私人占有”表明的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或特征。因而,这一矛盾揭示的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它说明的要旨是: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社会占有产权;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以资本家私人占有为特征,这在根本上不符合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按照以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揭示的要义推理,既然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与社会化大生产格格不入,那么,它所带来的后果就应该是生产力不断趋缓的发展态势或者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态势之中(与社会主义经济相比)。

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事实却是——“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1972,第256页)进入20世纪以来,两次震撼世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科技革命又都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内产生的。现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业已率先进入了以信息网络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而反观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在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整体生产力呈现出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起初差距不断缩小,而后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以上历史和现实表明:以产权私人占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在很大程度上适应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推动着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从这一点来看,传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述可以说没有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二)传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述没有准确论证出生产的社会化必然要求社会占有产权这一命题

传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述之所以认定社会化大生产必然要求社会占有产权,其主要依据是:生产社会化造成各个经济实体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协作的错综复杂关系,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客观上就要求社会在宏观上统一制定计划决策、统一组织安排生产,以实现社会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由此,就要求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而要实现计划经济,就必须消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社会公有制。

如上之认识,从纯逻辑、纯理论的视角来看,仿佛严谨合理、无懈可击。可是,只要深入地思索一下,就可发现,如上的论证存在着以下纰漏:

其一,计划经济如要取代市场经济,必须具有一个前提优势,就是首先要确保经济计划本身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否则,以错误的、滞后的宏观、中观计划配置资源、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其结局只能是适得其反,造成经济社会的巨大损失,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那么,人们能否在高度集中或曰高度集权的层面上,比如,在国家的层面上,以计划经济的方式高效地组织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呢?

关于这一点,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传统体制下的计划经济实践都证明,这是无法做到的。因为,计划经济自身存在着一个难以克服的基本矛盾——即计划决策的日益集中与社会化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日趋复杂之间的矛盾①。在这个矛盾体中,一极是计划决策越来越集中;一极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交换、分配关系日趋复

,社会成员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丰富多彩、千变万化。这两种趋势“纠结”在一起,势必导致计划决策与现实需求的脱节,计划决策必然越来越力不从心,越来越难以保持它应有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无数事实证明,计划经济的基本矛盾无法依靠自身的改进加以解决——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其最终的结局必然被务实的、理性经济体制所取代——就我国来看,高层宏观计划决策屡遭挫折的教训使得传统体制下的重要国家经济管理机构——计划委员会最终摘牌且更名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是一个铁证。当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即删除了“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也是一个无可辩驳的铁证。

由以上分析可知,计划经济由于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基本矛盾,使得它在实践上并不像人们在纯逻辑推理中所表述的那样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由此,社会占有产权的重要性也就打了折扣了。

其二,社会占有产权,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利益的实现,即保障广大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对社会需要进行一下分析,可以看出,广大社会成员不仅有着共同利益的需要、共同消费的需要,还有着各个不同的个人利益的需要、个人消费的需要。即使是那些共同消费的部分,其每个人的具体消费也是有差异的(比如,建立图书馆是社会的共同需要,但每一位读者的阅读对象却是各不相同的,如此等等)。因此,从终极的意义上讲,为社会利益服务,是要具体地体现在为千差万别的个人利益服务之上的。

在商品经济(亦即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经营者都是为市场而生产经营的,无论是产权公有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还是产权私有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皆是这样——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其本质就是为他人、为社会生产经营,也就是直接为消费者生产经营。由此,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两端连成一线,中间没有其他层次环节,这在客观上岂不最能体现社会化大生产为社会服务这一本质要求吗!

由于产权私有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样体现社会化大生产为社会需求服务的本质要求,因而,社会化大生产也就并不必然要求产权必须全部归社会所有。典型的,如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就国内来看,我们也可以举出无数有力的例证——有资料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三资企业)近乎从零开始不断发展壮大,现在经济总量业已占到全国gdp总量的60%,吸纳的就业人数达到全国城镇就业的70%以上(张平,2009)。——非公有经济为什么能快速做大做强?——因为它适应市场——适应市场就是能有效满足社会需要——也就是能够充分体现社会化大生产为社会需求服务的本质要求(当然,这里的社会化大生产并不特指企业的经营规模,而是指全社会商品生产经营的广度和深度)。

其三,生产的社会化并不必然要求社会占有产权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人们从事劳动的性质——是“谋生劳动”还是“乐生劳动”——在更深层次上决定着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决定着产权究竟应该是高度公有的,还是较低程度公有的,抑或是产权明晰到私人的。显而易见,在以往以及当下社会人们的劳动的性质为“谋生劳动”的制约下,人们从事劳动的主要目的只能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利益的需要。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为私”心态,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和公有产权经济的运作发生矛盾和碰撞——我们知道,公有经济要想搞得好,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它的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无私为公、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然而,在现实中,公有制经济内却每日每时地、大量地产生着贪污受贿、消极怠工“搭便车”等现象。这种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从深层次来看,只能由人们当下从事劳动的“谋生”性质所导致的普遍存在的自私观念来解释。同时,这种现象也说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非公有经济都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形式。

以上分析告诉我们,不能笼统地说生产的社会化必然要求社会占有产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在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人们的劳动性质由“谋生劳动”升华为“乐生劳动”,从而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这时生产的社会化才必然要求社会占有产权(不过,以上结论并不排除在人们“谋生劳动”性质条件下特定行业公有经济存在的必要性。因为,人们不仅有着个人利益、个人需要,而且还有着共同利益

、共同需要,这些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客观上要求公有经济的存在和健康发展)。

(三)传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述也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国家经常爆发的经济危机的真正致因

传统政治经济学指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一切矛盾的总根源。它不仅表现为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还表现为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必然导致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笔者认为,如上的推论是欠妥的。须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通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源于资本家的盘剥。可是,仔细想来,普通劳动群众失去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或者说购买力),恰恰是剥削者——资本家阶级增加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或者说购买力)。这样,从全社会来看,社会总需求的规模就没有缩小,这又怎能说“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对缩小”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呢!

(四)传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述亦不能准确揭示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尖锐对立矛盾的根本致因

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在阶级关系上,就表现为阶级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贪婪地追逐剩余价值,不断地采用新工艺,扩大生产,必然使得生产日益社会化,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绝大部分成果却被资产阶级所占有,他们拥有巨额财富,而广大劳动群众所占收入的比重则越来越小,这样就必然引起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矛盾。

其实,深刻地思考一下,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矛盾的根本致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正是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下,资本家才尽一切可能贪婪地榨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一切,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和对抗。因此,我们不应把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看作是决定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根本致因、原生致因。

二、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表述

概括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传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述不能充分阐释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和现实;没有准确论证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社会占有产权的必然性;也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常爆发经济危机的深刻致因;而且,亦没有揭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对抗的根本原因。由此,我们需要重新表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笔者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应该表述为——资本家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和行动与现实生活中剩余价值总是有限的之间的矛盾。

可以看出,正是由于资本家具有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但现实中剩余价值又总是有限的,才使得他们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由此也就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步。

还可以看出,正是由于资本家具有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且实施一切能够实施的“逐利”行为,但现实生活中剩余价值又总是有限的,才使得整个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必然导致爆发经济危机。

又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上述的原因,才使得资本家贪婪地榨取雇佣劳动者的血汗,占有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而造成两大阶级的尖锐对立与矛盾。

同时,还可看出,资本家阶级作为一个整体,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他们才不得不经常调整生产关系,尤其是调整分配关系,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劳资之间的矛盾不致于过于尖锐、突出而影响了他们的长远利益。

再有,我们又看到,正是由于如上矛盾的运动,才引起了资本家阶级内部的激烈竞争与冲突,从而出现资本的集中和垄断,才加剧了资本主义宗主国和附属国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如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表述和马克思本人的论断也是相吻合的。马克思(第一卷,2004,第156-157页)说:“货币在质的方面,或按其形式来说,是无限的,也就是说,是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因而它能直接转化成任何商品。但是在量的方面,每一个现实的货币额又是有限的,因而只是作用于有限的购买手段。货币的这种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迫使货币贮藏者(这里的“货币贮藏者”在《资本论》的语境中显然应该理解为资本家——笔者)把征服每一个新的国家看作是取得了新的国界。”马克思在这里从根本上阐明了——正是货币经济、市场

济的存在,才放大了人们的贪欲,才使得资本家和以往社会的剥削者相比,具有无止境追逐价值增殖的冲动。

马克思(第三卷,2004,第278-279页)还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反过来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不断扩大的手段。以广大生产者群众的被剥夺和贫穷化为基础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殖,只能在一定的限制以内运动(这显然是说,剩余价值总是有限的——笔者),这些限制不断与资本为它自身的目的而必须使用的并旨在无限制地增加生产,为生产而生产,无条件地发展劳动社会生产力的生产方法(这是在说,资本家具有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及其行动——笔者)相矛盾。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毋庸置疑,这句话的含义和笔者的相应阐述是完全一致的——笔者)。因此,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那么,这种生产方式同时也是它的这个历史任务和同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经常矛盾。”

总之,资本家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和其行动与现实生活中剩余价值总是有限的之间的矛盾就是衍生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因此,它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简短的结语

自十四、十五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算起,资本主义已经走过了700年的历史。700年来,人们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探讨一刻也没有停止。当然,研究的集大成者当属马克思。不过,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穷尽这一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需要与时俱进地解读资本主义,需要适时修正业已时过境迁、业已缺乏现实解释力的传统观点——包括某些重要理论。比如,在20世纪初叶,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提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现在看来,这种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史实。再比如,传统理论认定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然而,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93,第326页)创造性地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而引领中国走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小平同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理论创新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杰出榜样。

同理,对于传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我们也必须贯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给予新的解读。否则,继续恪守传统观点,并以传统观点解构当代资本主义,并按其逻辑的推演建设社会主义,那就必然日益困惑于资本主义的发达生产力,必然导致与其差距越拉越大;必然继续大搞传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必然“左”当头,打击、遏制乃至消灭非公有经济……这说明,重新认识和阐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经典作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没有概括计划经济的基本矛盾。然而,人类任何经济制度都有它的基本矛盾。概括和提炼计划经济的基本矛盾,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人类经济制度变迁,丰富现有的计划经济制度理论,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张平.民族振兴的壮丽诗篇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n].人民日报,2009-09-16.

[4]王成稼.按马克思的原意理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观点[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5).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篇9

任何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及其特殊矛盾,关于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已有所研究,但有关学科对象的特殊矛盾问题似乎是一个尚未开垦的领地。科学地认识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殊矛盾,无论是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开拓,还是对财务管理实践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财务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思考

关于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财务学界一般将其归结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其具体内容就是企业的筹资、投资、用资和收益分配活动。按照同样的思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动。采用归纳法可将商品经济社会企业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限定在商品经济社会,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由这一认识又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财务管理是商品经济、货币经济的产物,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也就是财务管理学的一般对象。进而可以认为:在商品经济社会产生之前,是不存在财务与财务管理活动的。对财务管理活动及其财务管理对象的这种认识,可以说是我国财务学界的主流观点。

那么,这种认识是否正确、人类的财务活动是否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笔者认为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历史事实表明,在自然经济、实物经济的社会中,经济组织之间就存在着借贷活动。对这种债权债务的管理显然是不能纳入物资管理或实物管理范围的,它同现代财务管理中债权债务的管理相比,只有形式上的不同,而无本质上的区别。如果认为自然经济社会不存在财务活动,那么,自然经济社会中的借贷活动、税赋交纳活动等又应称为什么经济活动呢?

笔者认为,为与历史事实相吻合,应将财务管理对象归结为经济组织(生产流通组织)的社会财富运动。

就一般意义而言,人类的生产过程是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而人类的生产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必须取得特定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形式。也就是说,人类的生产不仅具有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还形成生产的物质方式与社会方式。生产既是物质属性与社会属性、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的统一,又是物质财富生产与社会财富生产的统一。

生产的物质方式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主客观要素的技术结合方式,它是由生产的技术基础决定,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技术基础的变革而变化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不同,生产的物质方式的表现形态也就不同。马克思曾对人类物质生产过程的变革做过详细的考察,他以劳动资料的发展为标志,把这个过程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手工工具阶段、大机器阶段和自动化控制系统阶段。总之,物质生产方式作为一个动态系统,会随着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向前发展。尽管生产的物质方式决定着生产的社会方式,但它并不直接构成财务管理的内容,构成财务管理内容的是生产的社会方式,确切地说是特定的社会财富的生产过程。

生产的物质方式是现实生产力的运动方式,生产的社会方式则是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特定生产关系的运动方式。生产的物质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引起生产的社会方式的变化,已存在过的生产的社会方式有氏族公有制生产方式、小生产者私有制生产方式、资本生产方式和社会公有制生产方式等。在自然经济社会,财富同样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形式。债权、债务的发生和债权的收回以及债务的清偿等都是财富的社会运动形式。这类经济活动同现代同类财务活动相比,显然是无本质区别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成为社会的特定财富,生产过程表现为资本的运动过程,资本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的增值。在这一生产方式下,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资本的运动过程即资本的增值过程进行的管理。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同样转化为商品,具有价值,企业生产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价值增值。但为了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生产目的相区别,我国学术界把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资料称为资金而不称为资本。这样在我国,财务管理便是指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的管理。资金运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资金的形态、结构、数量的变化;二是指资金运动中产权结构和收益分配等经济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即财务关系的形成与变化。这些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企业的资金运动是有规律的,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由市场机制调节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是作为一种自觉的力量融合到企业资金运动之中管理与调节资金运动过程,使之按比例、协调、顺畅、高效率地运行,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目的的。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就是经济组织(生产、流通组织)对其所拥有或控制的财富及其财富运动过程进行的管理。在商品经济社会,财务管理则是企业对其资金或资本运动过程进行的管理。经济组织的社会财富的运动过程构成财务管理学的一般研究对象,企业的价值运动过程则成为商品经济社会财务管理学的特殊研究对象。

二、关于财务管理学研究的特殊矛盾的思考

曾经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财务管理学研究的是什么特殊矛盾呢?按照我国经济学界对财务管理学的认识,财务管理学是研究企业如何进行资金管理的一门学科。在商品经济社会,人们若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要投入人力、物力,还必须投入一定的财力,即资金或资本。没有财力的投入,也就不会形成人力、物力的投入。资金或资本是企业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经济资源。人们投入资金或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或剩余价值,是为了资金或资本的增值。马克思指出,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金或资本作为体现着特定生产关系的社会财富,是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而人们对利润或剩余价值的追求却是无限的,这样便产生了资金或资本投入与资金或资本产出之间的矛盾。

企业资金的投入与产出的矛盾,实际上就是资金使用的效率问题,即资金的投放、占用、耗用的效率问题。只有解决了资金的效率问题,做到低投放、低占用、低消耗,实现高产出与适度积累,企业才能做到顺利经营和持续发展,否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可能萎缩,甚至破产。财务管理学中有关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流动资产管理等内容均属于或涉及企业资金的效率问题。

企业的资金或资本是特定的生产关系的物质载体,资金或资本运动必然体现着现实的经济关系。如资金的投入体现着产权或债务关系,税金、股利、工资的处理体现着分配关系等等。这些经济关系在财务管理学中被称为财务关系,具体包括企业同投资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国家税收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债权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债务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员工的财务关系以及企业投资人之间的财务关系等等。这些经济利益关系,既有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一面,又有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一面。这些关系处理得好,则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否则,便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或有害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学中的有关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的管理、债权的管理、债务的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等内容基本属于企业财务关系的处理问题。

总之,在商品经济社会,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资金或资本运动中的基本矛盾,即资金的投入与产出的矛盾、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矛盾。前者主要是如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的问题,后者主要是如何维护各利益主体的经济权益的问题。这就是财务管理学所要研究的特殊矛盾,财务管理学所研究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基本矛盾展开的。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篇10

摘要:由于历史的限制,马克思没有自觉地分解使用价值概念。延伸《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可以完善商品元素的分析结构。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引进了效用与需求的概念,进而导致了需求二重性的发现,导致了商品元素对称结构的设置;对称的规则又导致“资源二重性”代替了劳动二重性”。《资本论》严格的逻辑演绎最终证明了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局限性。

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发展到了顶峰。如果我们继续深化马克思的基本方法,却可以得出一个有差异的结论:《资本论》的内在逻辑揭示了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

问题是从使用价值概念开始的。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没有自觉地对使用价值概念进行分解,所以,《资本论》的商品元素的逻辑结构是不对称的。笔者在本文中要分析的,是马克思在无意中触及到的、学术界始终没有注意到的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问题。

关于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无意中留下了重要的线索。马克思对使用价值规定如下: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但他又说:使用价值只在使用和消费中才实现(《马恩全集》第23卷第48页)。使用价值既然是商品体本身,它已经是现实的了,为什么使用价值又要到使用和消费中才实现呢?’这是形式逻辑矛盾。我称之为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人们研究《资本论》曾经细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有人说研究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是在“咬文嚼字”,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既然生物学家需要对生命细胞中的数以万计的基因分别进行研究,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可以对使用价值这样重要的概念进行剖析呢?所以,我们准备做的正是对经济学的“基因”研究。剖析“释义矛盾”恰恰是显微科学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经济活动中抽象出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一种是具体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种种不同的具体有用的性质。.具体使用价值是以商品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也可以说,具体使用价值以生产和供给为前提,是待实现的、可能的使用价值。具体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有用性,可以用有用性来代表。

另一种是抽象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抽象的同质的有用性质。“可将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能为一个人所带来的生理、心理或社会的满足,称为‘抽象使用价值’。抽象使用价值构成各种使用价值的共同的质”(樊刚:《比较与综合)p184)。在实际中,抽象使用价值是以消费过程为基础的。在经济学中,它等于需求者建立在已往消费经验基础上的效用评估。所以那些符合社会需求的使用价值就是经济学中的现实的使用价值。抽象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效用,可以用效用来代替。

这样,我们从理论上把握住两个有差异的使用价值的内容。经济学上的使用价值概念应该兼有这两个内容。这种方法是从社会经济运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出发的。这种方法孕育着概念自身的矛盾性。作为经济现实,具体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抽象的使用价值,可能的使用价值不同于现实的使用价值,供给不是需求,有用性不是效用。它们是联系的,又是矛盾的。每一方的存在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每一方的存在又以对方的消失为转移。这正是社会经济运动本身的辩证特性。因而,把握经济运动的概念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辩证矛盾性。辩证逻辑允许这种概念自身的矛盾性存在,我们在现实中使用的使用价值概念也含混着这样的两种内涵。这是释义矛盾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详见拙文《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与经济学的微观结构》,《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所以,不仅劳动和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的概念也存在二重性。马克思在无意中触及到了这一矛盾,却与之擦肩而过。我们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的方法,完成对使用价值矛盾体的分解。在《资本论》中,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决定了商品二重性(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现在,使用价值已经分解为有用性与效用。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的逻辑推理就需要重新考虑了。

具体劳动可以生产有用品,有用品又是有用性存在的前提。因而具体劳动是有用性存在的必要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有用性存在的充分条件,因为有用性还依赖于消费者的评价。具体劳动也不能产生效用,因为效用是消费者的抽象满足。因而,当使用价值被分解后,必须扬弃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的逻辑推理。我们只能说:具体劳动形成有用品;有用品与有用性不可分离;需求决定有用性与效用。使用价值的分解就这样把需求与效用合理而自然地引入了《资本论》的逻辑结构。

至于劳动与需求的关系,它们显然是互相对立统一的。另外,我们还要延伸马克思的方法。既然《资本论》中有劳动二重性,我们也假设存在与之对称的需求二重性(具体需求与抽象需求。参见拙文《劳动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然后将上述新的概念和假说构成对称的逻辑图形如下:

图1的左侧是《资本论》的逻辑结构(使用价值已扬弃)。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产生有用品,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图一的右侧是新增加的。需求与劳动、需求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均采取对称设置e.有用性与有用品不可分离,必然相邻于y轴两侧。效用填补了唯一的空位。

我们来研究图1中的需求二重性。需求一方面表现为对各式各样的有用品的具体需求。具体需求与有用品结合产生有用性。另一方面,任何需求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抽象的同质的性质——生理和心理的一般满足。这种抽象需求形成效用。因此,需求二重性在图1的逻辑结构中合理存在,它决定着使用价值的矛盾性(有用性与效用)。

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图1的对称性。初看起来,图1是全对称的逻辑结构。仔细分析却发现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劳动的概念非常含混。“劳动”究竟代表“劳动力”还是“劳动过程”?劳动力只是单一要素,而劳动过程则包括了其它要素的参与,劳动力只是诸要素之一。其二是即使“劳动”的概念定位在“劳动过程”上,“劳动”在相对的意义上说仍无法与“需求”取得对称。因为劳动过程并没有提供满足人类需求的全部物品。至少,劳动过程以外的各种自然物(无论有无垄断)也是需求索取的对象。因而“资源”(实为“可支配资源”)比“劳动”更有资格与“需求”相对称。

为了取得逻辑上与需求的完全对称,我们必须用“资源”来代替“劳动”。与之相应,劳动二重性也就转化为“资源二重性”。这种逻辑上的进一步调整可由图2表示。

图2表示,资源也具有二重性。任何一种资源,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具体资源来使用,生产某种有用品。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资源都可能用于其它经济用途,都是社会资源总量的一个部分,从而又具有一般的抽象资源的性质,并由此形成资源价值(简称价值)。任何一种有用品,在它的有用性转变为效用的同时,在它里面所消耗的具体资源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抽象资源,它的资源价值就获得相同程度的承认。

图2的分析表明,劳动二重性仍然是有效的,但它仅仅是资源二重性的一个特殊形态。马克思用劳动二重性这样的特殊形态代替了资源二重性的一般形态,也就不可避免地在价值理论中出现偏差。

从劳动出发,自然寻找到劳动二重性;从具体劳动出发,自然把有用性规定为使用价值而忽略效用和需求(具体劳动产生有用品,有用品与有用性不可分离);从抽象劳动出发,自然把价值全部归属于劳动。当我们用资源二重性代替了劳动二重性时,价值归属于抽象资源,而不仅仅归属于抽象劳动。劳动资源的特殊性是有效的,但其它资源也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也是有效的。只有抽象资源这样的一般性质,才能代表全部价值的来源。

图2还表明:从整体看,没有资源的供给,需求无从满足;而没有需求的评估,资源也无从配置。所以,效用与价值也是互相决定的。也就是说,资源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共同决定了价值。从这种辩证的逻辑结构看,劳动价值论的出现虽有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却是狭窄的、片面的理论。对这样的一种理论至今仍然简单地接受,其基本原因是辩证法的运用不彻底,没有认识到使用价值的二重性。

很明显,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在商品元素矛盾结构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用价值的分解,导致了效用与需求的引入;需求的引入导致了需求二重性的发现;需求二重性的发现导致了商品元素对称的逻辑结构的设置;对称结构的规则又迫使我们用“资源”代替“劳动”,用“资源二重性”代替“劳动二重性”。所以,严格的逻辑演绎最终证明:价值来源于全部资源,而不仅仅是来源于劳动资源;价值的分配与实现同时又受制于效用。于是,严格运用马克思的方法,延伸《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却证实了劳动价值一元论的片面性。读者可以认真验证一下,笔者在分析过程中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违背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的基本方法?违背了《资本论》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但由于许多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忽视了对使用价值的分析。同任何科学研究一样,历史限制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并不为过。相反,他为学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资本论》的辩证方法和它所遗留下的“释义矛盾”,为后人认识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重新复活《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