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十篇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十篇

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0:46

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篇1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含义

要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含义,首先必须明了趣味的含义。

1.趣味的含义

人们经常使用趣味一词,但趣味一词在不同的具体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对趣味一词的含义,我们必须结合具体不同的语境来理解。大致地说来,结合具体不同的语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趣味的含义:

第一,从字面的意义、词源的意义上,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方面来理解趣味的含义,趣味是指“趣向令人感觉愉悦的味道”。趣味一词是由“趣”和“味”两个字构成的。味是人的味觉器官在与外界物的接触中产生的感觉,如酸、甜、苦、辣、咸等不同的味道。趣的古义有“取”(如“趣舍”)、“赴”(如“趣利”)、“快”(如“趣行”)等等,《说文解字》释“趣”为“疾也”。“趣,趋也,取也。”[2]人们的味觉器官在与外界物的接触中,产生不同的味,人们总是趋向于感觉愉悦的味,避免感觉痛苦的味。趣与味合在一起,构成趣味一词,所以从字面意思来看,趣味就含有“趋向令人感觉愉悦的味道”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趣味一词的理解,既不能脱离趣味的主体——人,也不能脱离趣味的客体——物。趣味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在与作为客体的物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由于具有某种趣向,客体由于具有某种属性,主体趋向客体,客体吸引主体,从而使主体与客体紧密地联系起来。梁启超所说的“趣味这件东西,是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发生出来”[3],正是这个意义。正是由于趣味一词既联结着主体,又联结着客体,所以人们在使用趣味一词时,有人从主体的或主观的方面来理解趣味的含义,有人则从客体或客观的方面来理解趣味的含义,由此产生了趣味的第二个方面和第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二,从主体的或主观的方面来理解趣味的含义,趣味是指主体——人的主观趣向、主观欲望、追求、兴趣、爱好等等。在美学研究中,趣味作为美学范畴形成于17世纪,而趣味理论兴盛于18世纪。许多美学家,如休谟、博克、康德、朱光潜等,都对趣味有着较为深刻的论述,[4]尽管这些美学家对趣味的具体界定各不相同,但都是从主体或主观的方面出发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趣味存在着个体、个性的差异,“趣味无争辩”。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梁启超说:“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5]梁启超所说的“教育趣味”中的“趣味”一词,结合其具体论述来看,是指教育者对教育的趣味,即教育者对教育的兴趣、爱好、追求、趣向。同时,由于人的趣向、欲望、追求、兴趣具有不同的层次,所以,趣味也就具有不同的层次:下等趣味和高等趣味,低级趣味和高级趣味。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典型例子是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一段话:“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6]在这里,为我们指出,一个人一旦具有了像白求恩那样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可以脱离低级趣味,也即脱离低级的趣向、欲望和追求。

第三,从客体的或客观的方面来理解趣味的含义,趣味是指客体——物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7]。进一步地说,这种属性包括三个方面的特性:即使人愉快的特性;使人感到有意思的特性;对人有吸引力的特性。这三个方面的特性本质上是统一的,因为没有愉快的特性,当然就谈不上有意思和吸引力;同样地,没有有意思的特性,也谈不上愉快和吸引力;没有吸引力的特性,也就无所谓愉快和有意思。在这个意义上,趣味的含义本身包含着和体现着趣味的意义:趣味使人愉快,趣味使人感到有意思,趣味对人有吸引力。因而,凡是有趣味的事物都是使人愉快的事物,都是使人感到有意思的事物,都是对人有吸引力的事物。因此,我们要使一个事物使人愉快,要使一个事物使人感到有意思,要使一个事物对人有吸引力,就必须使该事物有趣味。换言之,我们要使一个事物有趣味,就必须使该事物让人愉快,让人感觉有意思,对人有吸引力。梁启超所谈的“趣味教育”中的趣味一词,结合其具体论述来看,其含义是指教育的趣味,也即教育使学生愉快、使学生感到有意思、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特性,通过趣味教育,使教育对学生来说是愉快的活动,是有意思的活动,是有吸引力的活动,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在乐于接受教育的情形下,培养学生对于所学课程内容的兴趣、爱好,在兴趣、爱好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和研究,进而完善自身的发展,有所发明和创新。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含义

趣味一词,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根据具体不同的语境,具有具体不同的含义。从美学的观点看,当学生用有趣味或无趣味来表达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受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既揭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情形,另一方面又揭示了这种性质、情形本身在学生内心的反映,揭示了学生以审美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审美对象的审视和评价。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主要是在趣味的第三个含义上使用的,即在客体属性的意义上使用的。同时,结合具体不同的语境,在其他两个含义上使用趣味一词。从趣味一词的第三个含义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含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愉快、使学生感到有意思、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特性。我们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直接目的,就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趣味,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也因此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对学习是否有兴趣,与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你讲的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学生就会有兴趣。这就要研究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学生想听什么、希望知道什么,使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需求相吻合。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复杂的现象,学生会有许多的问题和困惑,会有许多需要从思想上理论上搞清楚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学方法的研究,就要从这些问题入手去满足学生的需求。”[8]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考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向、欲望、需要、兴趣、要求和追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学生的趣向、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即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需要的最佳结合点。同时,教师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理论的趣味,即通过教学让学生达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理论“佳妙的了解和爱好”①,从而使学生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外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生成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具有“知识的先在性(知识渊博)、阅历的先在性(经验丰富)、时间的先在性(年龄大)”[9]的特点,因而,教师成为教育者,学生成为受教育者。任何教学活动一般都是教师主导的活动。教学就是教师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一定的过程把一定的知识、思想观念、技能借助于一定的方法传达给学生的活动。在任何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都离不开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要素,任何具体的教学活动都是这几个方面要素有机统一构成的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这样。因此,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的趣味。同时,因为教学分为若干要素,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可以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的趣味:教学整体的趣味、教师的趣味、教学过程的趣味、教学内容的趣味、教学语言的趣味、教学方法的趣味。

1.教学整体的趣味

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视野来看,教学属于产品同生产行为不能分离的精神生产。作为精神生产的教学,是教师运用语言、通过一定的过程、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把一定的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由学生品味、消费的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这样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这样,教学的趣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趣味首先是一种由各教学要素组合而产生的精神产品的趣味,即教学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的趣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的趣味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来保证的。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教学上升为艺术活动时,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学作为艺术的美妙与美好,因而,也就会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趣味。

2.教师的趣味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是由一定的具体教师主导进行的。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接受所讲授的课程,首先得接受这个讲授者。如果台下的学生不了解甚至排斥反感台上的教师,很难想象其教学会有什么实际效果”[10]。因此,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吸引学生,首先,教师自身必须吸引学生,至少不能让学生反感排斥教师自身。“一个有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的老师可以让一门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讲得不好就会让学生对一门课产生厌倦。”教师“生动的讲课方式、良好的互动能使学生提高对一门课的接受度、认可度和学习兴趣”[11]。为此,教师就要全面加强自身的修炼,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以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教师的魅力就是教师的趣味。教师的趣味就是教师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学生感觉愉快,让学生感觉有意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趣味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感觉愉快,让学生感觉有意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趣味可以使教师成为学生所喜欢的“人气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气教师”是指“为学生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表现之后发生在心理上的集体默契与赞赏。这些教师……以各具特色的学术涵养、教学风格与个人魅力等吸引与感染学生”[1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趣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3.教学过程的趣味

教学活动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和全面发展个性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具体展开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就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有一个从开始课程教学到结束课程教学的过程。就具体的一堂课来说,也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要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趣味,就必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有趣味,也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让学生感觉愉快、让学生感觉有意思、对学生有吸引力。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有趣味,就必须把握教学过程各环节,掌握调整好教学节奏。

4.教学内容的趣味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广大的教师面临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系统性与学生问题针对性的关系问题。进一步说,这个问题在教学中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就可能存在学生问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追求学生问题针对性,即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教学,就可能存在理论系统性不强的问题。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方面考虑,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在于必须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即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思想问题讲理论,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足学生对理论的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而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论系统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督促学生系统地阅读教材来解决。

5.教学语言的趣味

课堂教学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教学必须借助于语言才能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如此。这里就有一个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教学的问题。“无论什么课,学生都希望教师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在公共政治理论课上,学生对此有更多的期待。因为学生往往认为理论课比较枯燥,只有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才会引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13]“纯理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需要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把深奥的道理说清楚”[1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这个问题上,我们主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趣味。

6.教学方法的趣味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和手段。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法是有趣味的教学法,不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法是没有趣味的教育法。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方法本身富有趣味。陶行知在谈到他的“教学合一”的教育思想时说:“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一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15]就是说,好的教学方法不是由教师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由是否适合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的。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就有趣味,教师的教学就富有成效,反之,就成效较少或没有成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的,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趣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特性。有趣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符合人的认识、学习规律,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涉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主体,因此,“改进教学方法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才能提高”[16]。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努力,使得教学方法既适合于教师的“教”,同时又适合于学生的“学”。这样,合适的教学方法本身就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学的趣味。

综上所述,在认识趣味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含义的基础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富有趣味,就必须在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趣向等方面的基础上,努力使教师自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有趣味,从而使教学整体有趣味。这样的趣味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知识性紧密结合的趣味,而不是相分离的趣味。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教学,让学生感觉愉快的教学,让学生感觉有意思的教学,因而,是让学生“真心喜爱”的教学,同时也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学。

注释

①“佳妙的了解和爱好”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对趣味的理解。具体请参见: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7.

参考文献

[1]房彬,檀江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三结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55-57.

[2]邓牛顿.中华美学感悟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141.

[3]于民,孙通海.中国古典美学举要[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030.

[4]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2-124.

[5]金雅选编.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8.

[6]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0.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46.

[8]顾钰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6.

[9]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35.

[10][13]王炳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创新研究[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5,9-10.

[11][12][14]叶天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初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56-157,122,170.

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教学模式

一、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和难点概述

1.高中化学教学特点

高中化学是高中非常重要的学科,而且对于学生来说,高中化学的学习难度也是不小的。很多学生都抱怨高中化学难,学不好,不单单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也是因为化学这门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相对其他学科来说,就是教学难度大,教学手段相对较单一,教学创新困难。高中化学教学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教学模式一直都比较单一,在这方面也不是没有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进行创新,只是很多创新都不太实际,而且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效果都不太理想。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要求我们现在的教学工作者要认清化学教学工作的现状,努力通过改革教学的方法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起来,让学生的成绩达到一个普遍的提高。

2.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

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是由于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引起的,在我国所有的高中化学实践教学中具有普遍性。一般来说,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难点,主要是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普遍的学生学习成绩偏低。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工作者能够看到学生们学习的现状和普遍情况,从而能够积极创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是普遍存在的,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更迫切地要求能够实现教学模式上的创新,从而使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得到一个长足的进步。

二、趣味性教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趣味性教学概述

趣味性教学,中心就是趣味两个字。那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趣味性的呢,当然是要能启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有积极性来学习,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趣味性教学,是一种科学而高效的教学方式,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减少了老师教学的难度和工作量,是一举两得的方法。但是趣味性教学的方法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需要一线教学工作者的积极创新,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够制定出合理高效的趣味性教学方案和模式,为教学工作服务。趣味性教学要求把学习的趣味性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感觉到学习的趣味性,并把感受到的趣味性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接受更多的知识。

2.趣味性教学的现状和启示

趣味性教学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来说,在我国的教学工作中,应用仍然不够广泛。很多的老师仍然坚持用讲课灌输式的方法来教学,教学效率低下,没有趣味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其中,老师教学思路死板守旧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这种现状就要求我们在实行趣味性教学之前,先要把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传授给老师,让老师明白趣味性教学的好处,这样老师才会把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出来。趣味性教学的主体仍然是老师,特点是趣味性,好处是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了教学工作量,提升了教学效率。我国趣味性教学现状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先让老师的思想中有“趣味性教学”这个概念,并且把具体的趣味性教学的方法教给老师,才能让趣味性教学在教学中具体应用起来。

三、趣味性教学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思路方法

1.趣味性教学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趣味性教学是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教学改革有很重要的意义。而高中的学生面临着考大学的考验,学习成绩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评价,更关系到学校的生源情况。所以,趣味性教学对高中整个的教学工作都是很重要的,对于化学这种缺乏趣味性的学科,趣味性教学的实践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2.趣味性教学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模式构建及举例

(1)在化学课之前启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化学课堂之前,可以讲一些关于课堂内容的名人故事、逸闻趣事等,也可以多向学生提一些高深的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原理等。可以通过故事的内容和趣味性,来提起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兴趣;通过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原理和日常生活中很多可以用知识来解释的现象,来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应用性,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种尊重的态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渴求度。这种带着不理解和好奇心的学习过程,才更加具有效率,也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例如在讲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章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堂先问学生,关于太空船是什么材料制作的问题,关于什么金属放在手里就可以融化的问题,关于什么金属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问题,什么金属是最轻的金属的问题,什么金属的硬度最大等等的类似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金属学习的热情,对接下来的教学过程起到积极的效果。

(2)在化学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化学的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视觉给人的冲击,往往比听觉和嗅觉更大,也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所以一段精彩的化学知识视频以及视频引人入胜的文辞,给学生带来的震撼是很大的,能够让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图像性的记忆,这对于学生的知识记忆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同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比如,在甲烷的分子构成的学习中,就可以通过播放视频,通过形象的画面语言来介绍甲烷分子各原子之间的关系和分子力,可以把原子画成小人,分子力就是小人和小人之间的绳子,通过互相拉扯来达到平衡,从而表现甲烷分子内部各原子之间的力量组成。也可以通过绳子的断裂和新的绳子的连接来表现两个分子之间化学反应的围观过程。这样的教学实践是非常有效果和意义的,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兴趣提升可以说是不可估量的。

3.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这一点相信在很多学校都已经普及了,高中一般都是有化学实验课的,学生可以在实验课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但是,很多学校的化学实验课是取法管理的,很多学生去了不是按照老师的指示来做实验,而是自己胡乱玩实验器材,到头来什么都学不会,这样是不可以的,也是失败的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在化学实验课中,老师要做到实验前对学生的降解,实验时对学生实验过程的监督,以及实验后学生的实验结果统计提价。这样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也能减少实验的危险性。当然,也可以在实验课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让自己设计一些实验,或者先通过书本知识产生一些猜想,然后在实验课中通过实验来验证。这样学生的学习记忆会尤其深刻。实验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很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中都有实验课的原因。

比如课程讲到金属钠的时候,就可以开展一些和钠相关的实验课,例如钠和水的反应等,然后通过趣味性很强的实验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总结

高中化学的知识严肃性,决定了需要利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趣味性来学习化学,学习的效果无疑会水涨船高,也能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事半功倍。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偏向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于求知的欲望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向才是素质教育应该体现的,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更应该遵循这样的教学方向。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就完美地契合了现代教学的核心思想。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创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是未来教育工作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概论》;高等出版社,1990.4.

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趣味性中学

一、提升中学体育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学是一门紧密结合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学科,通过传授健身知识技能及运动,以发展学生的体能体格,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及体育的情趣,在增强中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养成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由于中学体育教学的课时有限,教学目标及教学模式较为形式化,往往都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体育活动,这使得体育教学趣味性不足,难以充分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学生的锻炼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身受限制,体育教学的效果较差。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提升中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使学生积极愉悦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才能快速地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及体育技术要领,并保持对体育学习的能动性和持久性,促使学生多锻炼多思考,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身心状况、兴趣状况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以更好地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从而顺利地完成中学体育教学任务,提升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及水平,切实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二、提升中学体育教学趣味性的方法

(一)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氛围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开放而平等的体育气氛,充分尊重学生,形成一种师生平等、互相协作的关系,将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上,让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体验到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体育技能学习及锻炼,能更加活泼地释放自己,体育学习及锻炼的欲望更高,思维也更为活跃。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创设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氛围。体育教学中,有些运动项目的练习略显单调,容易使中学生感到乏味无趣,体育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一些善意的玩笑、俏皮话,或是做一些夸张滑稽的动作示范等,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兴奋度及注意力,使学生不知不觉深受感染,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锻炼。幽默诙谐的方式使学生愉悦、发笑,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教师的指导,甚至批评教育,保证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及质量,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健康快乐的个性,促进中学生的全身心协调发展。

(二)选择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体育教学的内容及方法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因而中学体育教师应不断地给学生新的、趣味性、系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采取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以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注重趣味性及科学性,并结合学生实际,选择一些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竞争性、实用性且易学易练的动作或项目,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学习技巧侧手翻时,可先将学生两两分组,指导学生进行手倒立练习,体会人体改变的感觉,传授保持身体平衡、劈直分腿、依次推手、慢放腿等动作要领,学生组合相互交替完成,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一动作技巧,教学的效果较为显著。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开展课堂小竞赛的方式,例如,在进行一些诸如跑步、跳远、跳高等竞赛性运动时,可以将学生细分为不同小组,开展课堂小型比赛,采取追逐式、接力式等方式,以集体荣誉感进行竞争,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竞争结束时,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小结和评价,给优胜方予以表扬,给失败方予以鼓励,激发学生展示自我,主动学习锻炼的兴趣。此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趣味化的教学方法,诸如自学法、尝试法、设疑法、示范法、讨论法、自学法、比赛法、变换法等等,例如在耐力长跑练习中,教师可以用形式多样的全程追逐跑、分组对抗跑、重复接力跑等变换练习方法,代替以往单一的数圈跑耐力练习,给学生以趣味、愉悦、新鲜之感,从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耐力跑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练习的效果,培养学生完全的意志精神。

(三)合理应用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兼具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能充分开发学生体力及智力,深受中学生喜爱,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合理应用体育游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基本教学部分等环节中,均可穿插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体育游戏,来代替以往的小步慢跑、定位操、体操等方式,例如将基本的体操编入到“跟我做”游戏中,增加体操动作的趣味性,还可以开展蛇形跑、听号抱团等体育游戏,替代以往单调的慢跑,不断创新游戏组织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新颖的体育游戏中活动身体部位,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在基本教学部分中,可灵活运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长跑训练中,可以采用越野跑、追逐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参与训练,实现教学的目的。又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安排蛙跳接力游戏,在投掷实心球专项训练中开展运输炮弹的游戏等等,这些游戏的动作性质及结构与基本教学的内容大体相符,可以作为教学的有力辅助,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的作用及影响是多方面的,因而体育教学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不断总结实践,探索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方法,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彩平,刘欣然.体育存在的身体价值和意义追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1).

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篇4

近年来,随着学生培养目标的不断变化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原有的小学语文教材的不足和缺陷日益显露。由于过于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导致现行的教材在编写上严重缺乏趣味性,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某种程度上使教材不但不能起到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甚至可能使学生厌恶语文的学习。

一、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关系

儿童文学史上,学生的读本是分为两大类的,即教育学习类和趣味娱乐类。教育性读本的主要职责是激活学生的语言潜能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趣味性读本则主要是通过文字的趣味、模式的趣味、想象和幻想的趣味、幽默的趣味、思考并深入理解的趣味、角色认同的趣味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往教师在进行读本选择时对教育性的过分偏重,导致了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过程中趣味性的缺失。而在今天,专家们又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必须选择富有趣味性的阅读材料,保证学生快乐的学习成长,这就造成了对小学语文教材趣味性的偏重。

那么,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是不是相互对立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小学语文教材的本质功能就是对学生的语言和知识进行培训,而在这一过程中,编写或引用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语文教学的顺利展开。

二、小学语文教材趣味性的缺失

小学生是极富想象力的一个群体.而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由于对教育价值的过分偏重,导致现行的教材在内容上严重缺乏趣味性,难以唤起学生内心与教材的共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缺乏动力而变得厌学。此外,依然有许多教师认为在课文的讲授过程中,只要进行简单、重复的知识点的讲授,学生就能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其实不然,违背了儿童天性的教学是根本达不成教学目标的。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学习语言和知识的最初阶段,在这一阶段若学生不能感受到语文这一学科的魅力,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就会逐渐丧失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甚至丢失阅读的习惯。

三、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1.注重引用或编写文字本身的趣味性

在小学教材的编写上,可以选取一些朗朗上口的民间流传的时令歌,这种关于民俗生活的趣味性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探索的动力。另外,儿童诗歌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诗歌文字本身的节奏和韵律性,可以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文体的趣味性。他们虽然无法详细理解文字的含义,但却能愉快地接受并学习这种极富趣味性的内容。

2.注重文字意象描述的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还要注重课文中文字意象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体会文字中丰富情感的同时,能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可以将简单的事物进行拟人化的表述,让学生在一种具体的、可感受的内容中对文章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内容意味与兴趣并存,也是教材改革的一个方向。

3.展示想象的魅力

这里的想象是指通过对符合儿童心理接受能力的内容的新奇而大胆的想象,通过对逃避常规这一隐秘而巨大的乐趣的大胆描述,来吸引儿童兴趣,激发儿童狂野的想象力,从而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4.来自文字结构的趣味

古诗文中文字结构的魅力是无穷的,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可以选择一些此类的文章,学生可能并不了解“顶针”等结构手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小学生是能够感受文字结构所表达出来的趣味性以及作者想要描述的趣味现象的。

5.绘本内容的应用

图文结合的教材内容也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对象。针对小学不同年级选用不同的绘本教材,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而学生也能在不断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感受和学习绘本故事所要表达的深意。

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篇5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很重要,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用语,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也是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汉语作为我国的国语,在其传授的过程和形式上,都应该得到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小学语文作为基础中的基础,更是重中之重。对于学生而言,学好一门学科的前提,是对其产生兴趣,而兴趣的产生,大部分源于教师的授课技巧和课堂的趣味性。小学生处于行为不稳定的阶段,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临时状况,这要求教师耐心,认真的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其对小学语文课程产生兴趣,主动学习。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将小学语文教学规范化,科学化的过程。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们的沟通工具,语文教学是传授如何使用语言的学科,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工具学科。小学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小到学生的语言行为,大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语文都会对其有所影响。它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说话,如何写字,其使用性,会延伸到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学科。随着教改的步步深入,小学语文的内容渐渐丰富,形式多样,这对语文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要懂得运用语言技巧,在授课中,讲究方法方式,适当的鼓励,合理的教育。并且语言要灵活多变,使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和生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愿意学习,主动学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引导和教育的目的。

三、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应具备的特点

1.语言的趣味性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语言上的趣味性都十分重要。刻板单一的教育方式,早已成为过去。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要遵循语言的趣味性原则。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大多数情况是兴趣决定一些,他们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思维单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避免生搬硬套的教学思路,讲究语言的活泼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在增加了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对自然以及美好事物的追求,极大的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看雪》的教学过程为例,教师可以用形象又富有美感的语言对冬天的雪景经行描述,由此引发学生对雪的想象,然后,是激发阅读,在书写完《看雪》的题目之后,让学生读课题,然后,教师可以引发问题,询问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想知道什么,想了解什么,有的同学可能说想冬天快点来,有的同学可能说,想要堆雪人等等,这个环节的设置,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最主要的是教师要用据有美感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通过饶有趣味的问答,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学生展开探讨,进而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含义,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和学生逐步解构文义的过程,在对题目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除了对于即将学到的知识给予学生有效的知识铺垫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过程中通过适当启发能引发学生思考。趣味性的教学语言是课堂上很好的润滑剂,首先它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其次它加深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最重要的是它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语言的生动性

语言的生动性同样是教学语言中非常难得的特质,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善用生动的语言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文义有更深刻与直观的体会,还能提升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以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学习过程为例。在对课文展开讲解前,很有必要先让学生们理解什么叫“承受”,要引导学生领会到“承受”真正的含义,让他们明白承受背后意味着要面对与接受很多痛苦,这样,他们才能对文章有理解,才能明白微笑着承受是一种多大的勇气与精神。语言的生动性并不仅仅局限在语言的活泼灵动上,很多时候带有悲情意味的文章中更需要生动以及较为深刻的语言给学生讲解。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感知能力,生动的教学语言正好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3.语言的情感性

3.1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逐渐接触很多富有情感的文章,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古诗词,要想让学生领会到古典诗词的韵味与魅力,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诗词中传递出来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是学生的领路者。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已经可以逐渐开始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教材中很多文章的学习过程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词语或领会文章的表意,这其中更深层次的要求是要让学生领会到文章想要传达的情感,只有对于文章的情感及含义有了深刻的领会,学生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感悟,这个过程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成长。

3.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语言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听与学的兴趣与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使用更有效的教学语言。首先,教学语言应当满足趣味性,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第一驱动力,课堂上老师如果能够用有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学语言应当更生动,对于很多含义丰富或者意味深长的文章,生动的语言才能引发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最后,语言应当具备情感性,尤其是当小学语文中加入诗词后,对于诗词的了解首先是从诗词想要传达的情感开始,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才能打开学生欣赏诗词的大门,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深刻的体会。

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篇6

【关键字】初中语文趣味教学重要意义主要方式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的重要意义

面对素质教育改革和课程教育改革的浪潮,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转变教学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好相应的语文教学工作。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灵活、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趣味教学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开拓眼界。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中趣味教学的重要意义或者说其优点主要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了主体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教师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口授以及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解知识。这种方式比较简单,相对来说较为呆板枯燥。有些学校为了提升应试成绩或者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加大教学任务量,教师只得对学生采取“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加重。而采用趣味教学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例如小演讲、朗诵比赛等等,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也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展现初中学生独特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正襟危坐,收敛自己的个性,使学生很难有更全面的发展。采用趣味教学的方式,教学方法灵活、新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与学生有良好的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情地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这是趣味教学最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生真正用心学习的一大导师,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某一门学科的重视,往往是感性的成分大于理性的成分,对于感兴趣的学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格外高涨。采用趣味教学的方式,灵活新颖,例如多媒体幻灯片、视频等等,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认真地学习,不断地成长。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的主要方式

了解了开展初中语文趣味教学的重要意义,那么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要求学校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一切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真正地为学生考虑,帮助学生愉快地学习,全面地发展。那么应当如何开展初中语文趣味教学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语文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的优点显而易见,尤其是教学幻灯片、视频、动画等等,能够将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例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等。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做到寓教于乐,更加形象、生动,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新颖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大量的信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视听体验及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鲁迅的《风筝》一文时就可以通过教学幻灯片来展示鲁迅的生平、课文的基本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等等。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也可以适量播放一些教学短片、动画等等,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二)开展朗诵、演讲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除了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例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朗诵比赛和演讲比赛都是十分考验学生的基本功底的,要求学生普通话标准、字正腔圆,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体态举止得当。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平时多积累,在语文课上认真学习。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学习一些诗歌的时候在课上播放一些标准的朗诵音频供学生们进行学习和练习。通过练习朗诵和演讲,学生会发现语文的魅力所在,从而更加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比赛,学生能够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加以改正,获得更大的进步。演讲比赛时教师可以指定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例如“我有一个梦想”等等;朗诵比赛则由学生抽签选择朗诵内容,例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等等。

(三)开展读书交流会,设置阅读角,鼓励学生多读书

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篇7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游戏应用策略

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的趣味性,以使体育教学变得尤为形象生动,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事实表明,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根据异样的教学知识与教学环节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应用趣味游戏能够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知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推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1.应用趣味游戏引导学生迅速地进行热身运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热身运动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尽管热身运动较简单,可是十分关键。由于学生在进行热身运动之后,能够调整学生的身心状态为运动的模式,因此便于进行接下来的体育训练及防止运动过程中导致一些伤害。可是,一部分教师忽视这个环节,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以队列队形或者是慢跑方式实现热身,进而导致学生缺少运动的兴趣,特别是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讲,他们缺少持久注意力,这就迫切要求教师实施一种理想的热身运动教学模式。以使学生不但能够热身,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奠定接下来体育训练的情感及思想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像是在热身运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蛇形跑的练习,且划分学生为一些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练习几分钟,这样学生能够瞬间被这种趣味性的跑步游戏吸引,变得非常开心。在学生训练几分钟之后,再进行下面的正式体育训练,能够迅速进入状态,从而达到热身运动的效果。总之,教师通过趣味性的小游戏取代传统意义上乏味、枯燥的热身运动,不但能够实现热身的目标,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应用趣味游戏的迁移功能化解体育教学的难点知识

学习迁移指的是通过一种学习而影响到另外一种学习。学习迁移有非常广的范围,只要是通过学习得到的经验,涵盖行为方式、态度、技能、知识等都能够在相应条件之下进行迁移。迁移存在正负的区别,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仔细地探究、科学地组织、合理地应用,尽可能地体现迁移的积极功能,防止迁移的负面影响。由于学习体育技能具备相应规律,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技能的过程中,灵活有效地应用迁移规律,大大地优化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为了让学生更迅速地学习和把握正式讲解课程的体育技能,教师能够在课堂导入环节组织趣味游戏,确保趣味游戏的内容类似于正式讲解课程的教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向学习的体育知识上迁移,推动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理解体育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立定跳远的时候,能够将小青蛙跳荷叶的趣味游戏引入,让学生对青蛙的跳跃动作进行模仿,进而学习和理解立定跳远的技能,然后通过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对难点进行分析,学生就能够迅速地学习和掌握立定跳远的技能。教师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切实体现在趣味游戏中迁移学习的优势。

3.应用趣味游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具备好胜心理与好奇心理,而富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因而跟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可以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游戏不但能够推动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体育技能和知识,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智力、娱乐学生的身心、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尤为关键的是,小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团队观念,培养自律、自信、坚强的良好品质,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耐久跑运动的时候,组织老鹰抓小鸡的耐久跑趣味游戏。小学体育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选用耐久跑的内容,实现学生持久耐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敢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毅力。而通过老鹰抓小鸡的趣味游戏的方式进行耐久跑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独立、合作学习、团结协作观念,从而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4.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身心,顺利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注重趣味游戏的应用,发挥趣味游戏的优势,进而更有效地服务于小学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洪爱华.实施体育综合干预保障学生健康成长[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

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篇8

但是,在文艺复兴向古典主义过渡的时期,以物理学的新发现为契机,哲学家们认识到“世界”实际上是一个被“主观化”了的存在,“美”是通过内在感官才得以显现,因而就由过去的形而上、客观性走向主观化,自超验性的存在走向感知经验的存在,这一过程具有心理的、意识的特征。

这样一来感受者就会对事物进行美的鉴赏、判断,“审美趣味”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和美学史上的重要概念。

换言之,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传统美学思想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引发了审美领域的变革:一方面,“美学”成为独立专门的研究学科;另一方面,思想家们自美的研究转向了针对自身或者群体的“审美趣味”的思考。本文即以“审美趣味”这一概念为基础,通过阐述被誉为“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3]

康德视野下的“审美趣味”,进而聚焦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针对康德美学的批判和反思,揭示出在这一概念背后所隐藏的美学的时代变迁与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的问题意识。

一、何谓“审美趣味”

何谓“趣味”?根据范玉吉的研究,这一概念古希腊文写为“γευ~σιζ”,是指“味觉、味感”;拉丁文写为“taxare”,则指“敏锐的触觉”.[4]

简言之,自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趣味的意义主要是指“味觉、口味、滋味”.现代英语“taste”和法语“got”至今仍然保留着“味觉、味道、滋味”的基本语义,而趣味、审美力、鉴赏力等含义则为其引申义。亚里士多德说,“(感觉所得的)这些印象,未必一一都是正确的,唯有审辨机能为之榷断了的,才属可信。”[5]

由此可见,较之感觉性的“趣味”,亚里士多德更重视“审辨机能”,且参照其后期提出的“宇宙理性”概念,“审辨机能”大概也带有先验形而上学的性质。或许正是基于此,“趣味”一词最初只是感觉的印象,与主观性的审美鉴赏、审美判断基本无关。

然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概念却出现了一大转变。文艺复兴之前,神学禁欲主义思想长期禁锢欧洲人,文艺复兴则令欧洲人重新发现自我,肯定人性,开始热衷于展现个性。由此,过去被贬斥的人体感官和感觉得到重新审视,“味觉”虽然还不能与真正意义上的审美鉴赏划上等号,却开始拥有新的含义,包含价值判断的引申义。根据美国学者达布尼·汤森德(Dabneytownsend)的研究,味觉和审美判断产生关联最早源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皮科·米兰多拉(picodellamirartdola,1463-1494)于1486年在为诗歌做注之际,运用“优雅”一词对人体之美进行了最初的鉴赏判断。[6]

16世纪中后期,意大利的风格主义作家费德瑞拷·祖卡洛(FedricoZuccaro,1541-1609)曾指出:“优雅是……一种温柔与甜美的陪伴物,它吸引着目光,包含着品味……;它完全依赖着好的判断和好的趣味[gusto].”[7]

在此,趣味判断引导品味,好的趣味判断形成优雅的品味,优雅是类似于“温柔与甜美”的东西。至此,趣味不仅与人的触觉、味觉等感官感觉直接联系起来,还成为评判人体之美的关键词。

对趣味一词的引申义的使用和传播,不少学者将之归功于17世纪西班牙宗教作家巴尔塔瑟·格拉西安(BalthaserGracian,1601-1658)创作的《谨慎艺术的演说教材》(1'-oraculomanualyartedeprudencia)一书,断言正是格拉西安凭借此书首次将趣味一词引入美学。不过该书只是一部类似于道德说教的书籍,旨在于教导贵族们如何谨慎行事才能举止优雅,提示要做到优雅就必须具备“gustorelevante”,即敏锐的趣味。在此,趣味是指一种精神上的审辨能力,是指在所有事物中分辨好的成分的能力。由此可见,趣味不仅是美学意义上的评判标准,更是衡量其他事物行为好坏的准则,规范着人们的道德风尚。与格拉西安同时代的沙夫兹伯里(3rdearlofShaftesbury,1671-1713)亦在着作中使用了趣味的引申义,将之等同于天赋、礼貌、礼仪,认为它可以引导人们互相尊重、行为谦让、正派、文雅。由此可以推断,沙夫兹伯里笔下的趣味含义亦在于摈弃野蛮,具有规范道德修养的社会意义。换言之,在17世纪到18世纪初,趣味在一定的程度上是规范人的言行举止的社会准则,也涉及美的形式判断,但还未真正独立成为美学领域中的价值判断术语。

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篇9

关键词:中职教育;会计学科;教材;教学方法;趣味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G71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32-02

一、前言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会计是职业学校一门内容严谨,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学科,其理论性与专业技能性很强。翻开每一本会计类教材,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悦目的图册,没有悦耳的音符。教材内容的理论性、技术性、专业性、严谨性及其缺乏一定的实践性等因素,使得职校学生学起来十分枯燥乏味。在会计学科的教学中,也因教材的特点,使教师更多地采用直接教学法,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根据,采用大量讲授的方式教授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作为一名中职会计教学工作者,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发现传统的、直接的教学法已不适用于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因为中职学校学生的普遍特点是生源素质较差,理解课本理论知识的能力不足,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不强,再鉴于目前中职学校会计教材的特点,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相对而言是很困难的。因此,如何根据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以及技能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好会计知识、掌握会计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趣味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职校会计专业教学中,传统的直接教学法已慢慢向案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技术教学法转变。本文认为,如果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更多地灵活采用趣味教学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趣味教学法具有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轻松愉快的教学模式对于本身文化基础不扎实的中职学生而言,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有以下三个作用。首先,采用趣味教学法,能很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学习的专业知识感兴趣,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专业知识才能够灵活地运用于实践。其次,化腐朽为神奇。将会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枯燥的专业化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耳熟能详、浅显明快的语言,并结合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例子,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学习过程由烦闷变为愉快,学习负担由沉重为变轻松。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能使职校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要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采用轻松愉快的教学形式,以有趣的会计语言或会计小故事讲授会计教材中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专业技能。

三、趣味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如何有效地将趣味教学法引入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呢?结合目前中职生源素质特点和现行会计专业教材特点,经过不断实践与研究,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会计专业名词解释趣味化、生活化

职校生在学习会计专业课的过程中,尤其是初学者,必定会接触到大量的从未接触过的专业名词。比如《基础会计》中的会计主体、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固定资产、实收资本、固定资产折旧、主营业务收入,还有主营业务成本、资本公积、本年利润等等。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以教材的名词解释为主,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语言来说,绝大部分刚进入校门的中职学生势必听得云里雾里。若采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虽然能使一部分学生理解其义,但仍有部分学生因为尚未接触会计学科,对教师所做的名词解释仍是似懂非懂。像《基础会计》教材中出现的“资产”“固定资产”等专业名词,即使联系企业实际中的例子进行教学,部分学生仍然不能很好地掌握其意义。采用案例教学法还存在一个不足,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能理解,但因为课后未能进行及时的复习,很容易就会忘记部分专业名词的解释,很难真正牢固地掌握相关会计知识点。若采用趣味教学法,则能解决上述问题。比如,网络语言中曾将会计专业名词进行了一些趣味性比喻:“身体是固定资产,生活是持续经营,爱情是无形资产,思念是现金日记账,暗恋是收不回来的呆账,爱人是实收资本,读书是长期投资,年龄是累计折旧。”趣味教学法能使初学者感觉到课堂学习气氛的愉快,知识点的讲解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符合其年龄段感兴趣的话题,学生自然感兴趣,愿意学习它、理解它、掌握它,并且在课余活动中仍可与同学欢快地进行交流、谈论,从而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正如歌德所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篇10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趣味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前言:

在传统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课堂中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即同一班级学生的语文识字基础参差不齐,基础较弱的学生几乎对学习识字失去了兴趣和信心。鉴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好玩、好动,难以在较高密度和较快节奏的语文课堂上与教师的教学速度保持一致,这给识字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一定的挑战[1]。因此,我们要想上好语文识字这门课程,就必须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使枯燥乏味、生硬难懂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在诸多教学方法中,笔者认为趣味性教学法的应用效果颇佳,如能将趣味性教学法应用到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现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分析趣味性教学法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并提出其运用方法。

1.趣味性教学法的概念和重要意义

趣味性教学法即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特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教学内容,用新的充满趣味的教学观点、手段、技术支持来营造有趣、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产生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教学内容,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进而促使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学习的一种教育学新理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法能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积极化情绪,由此产生内在动力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用文字来表达的欲望,激起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文字,促进学生从整体上发展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运用方法

2.1根据教材巧设游戏来构建趣味性教学

考虑到部分语文基础较弱的低年级小学生对识字的积极性不高,但大部分小学生的思维活动、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这些特点,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游戏,增加识字的趣味性,以此来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学生间交流互动中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2]。但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游戏的开展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设计,掌握并抓住教学游戏和识字教学内容的连接点,使游戏和教学两者完美结合,从而达到帮助小学生更快地识字并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如在进行“菜园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多种关于各类蔬菜或动词的卡片,且卡片上要有拼音,如冬瓜、茄子、趟、挂等。上课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拼一拼,读词语、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等方法来掌握生字和生词。随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2~4名代表上讲台参与游戏,并将每组代表分为表演组和竞猜组。游戏开始时,教师将卡片给表演组的学生看,由其通过肢体动作表演或说出近义词给竞猜组的同学猜,但是不能说有关卡片上的字或词,否则卡片作废。将游戏时间设定为5分钟,时间到后比较哪组猜对最多即为获胜组,并予以一定的奖励。

小学生识字水平的提升与其口语表达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将趣味性教学法运用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通过游戏来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筛选局部和整体字、词信息的能力和口语锻炼能力,还能使学生自主融入到字词的说和听的环境中去,使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一下子充满趣味性,从而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识字教学中,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同时学会灵活应用字和词。

2.2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涌现出新的传播媒介,而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正逐渐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为我们各门课程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3]。鉴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靠直接兴趣而引发,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拉近学生与教学情境的距离,使教学过程变得更生动、有趣且形象,从而使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动机由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同时,学生还可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识字,从而牢固地掌握课本知识,并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编写出切合生活实际的会话。

如在进行“自选商场”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备好ppt,内容为自选商场的商品图片、拼音以及句子等。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同时要做出相应的解释,并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照例句说句子、找词语、读字词等方法来增加对生字的印象,更快掌握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随后,在黑板上写出“自选商场里有面包,有牛奶,还有铅笔”。然后提示学生可用另一种表达方式来表述同样的意义,并鼓励学生写出类似的句子。

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增大课堂容量,还能加快课堂学习语文的节奏,加大识字的力度[4]。多媒体辅助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优点较多,但在运用时需注意一些事项,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采用,都必须从教学内容出发;课前要钻研教材,理清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地选择教学辅助方法;多媒体的应用贵在精而不在多,在使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教学材料的真正含义,以增强学生对学习语文,特别是识字的自信心。

3.小结

总之,语文识字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至关重要,而趣味性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帮助教师顺利开展语文识字教学工作,还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认识并掌握字和词,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实现学校、教师与学生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姜燕.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识字兴趣的培养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153.

[2]李建英.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方法初探[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