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的目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0:44

实验室管理的目标篇1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后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47-02

伴随着国家对投资力度的加大,高校建设规模化以及人才培养多样化要求,各高校都相应加大了对实验室建设的投资规模。如何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估,使实验室建设项目朝着更加合理切实有效的方向发展,就成为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对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还没有具体的规范,而且各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和功能也不一样。因此,对高校实验室项目后的评价我们可以借鉴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思想,构建一套相对完整的实验室管理后评价指标体系。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意义和特点分析

1.高校实验室建设后评价意义:一个完整的项目后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前评价,监测评价,后评价。实验室建设也不例外。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是以服务各高校进行的教学,科研为目的,以开展学科建设,提高人才素质为宗旨。如何保证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合理使用,发挥实验室的最大效益,成为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重要课题。因此,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评价体系就非常必要,而前评价、监测评价不是本文探索的事情,本文主要探索关于实验室建设后评价体系的建立。

2.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概念: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是在高校实验室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一学期或者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高校实验室的运行情况,对实验室建设项目目标、建设效果、使用效益和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带来的前期,后期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从实验室投入使用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以提高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建设效益为目的,通过分析评价,投资预期目标是否达到、项目规划是否合理、项目指标是否达到,为未来的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决策规划、建设思想提出合理建议。

3.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一是现实性:实验室项目后评价是以实际投入使用运行后为评价对象,对实验室项目建设运行存在的不足带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它的数据信息真实可靠,具有现实性。其次是全面性:实验室项目后评价是对项目实践的全面评价,它对项目立项决策、建设施工、教学科研、综合管理以及社会服务等全方位进行系统评价,因此,后评价是比较全面的系统评价活动。三是公证性:实验室项目后评价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对策。始终以客观的态度评价工作,因此它的评价具有公证性。四是反馈性:实验室项目后评价的结果会及时有效地反馈到决策部门,便于及时调整和修正存在的问题,达到提高和改善实验室建设投资效益为目的评价体系。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层次内容

高校实验室建设是高校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为目的而建设的,要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合理、教学项目、科研成果、仪器设备利用率、使用率、实验队伍建设、档案建设、管理体制等科学性,全方位进行的综合评价,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考核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室建设思想和目标定位、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建设效益、实验室建设管理、使用情况以及运行管理、创新特色、开放情况等各方面设置一系列的科学评价指标,建立一套规范化的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仅符合高校的特点,具有现代化科学管理思想,而且通过后评价体系,得出考评结果,总结经验,完善项目后续实验办法,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三、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1.实验室项目后评价结构图型建立:根据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经验,高校实验室后评价体系层次结构图可详细分解为下列三层结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解模型,高校实验室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层结构,即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准则层包含四个方面内容:目标评估、实验教学评估、实验室管理评估以及可持续发展评估,第三层指标层如上图包含18个相关指标。

2.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目标评估:主要是实验室建设项目应达到的预期目标,如上图包含四个方面指标内容,通过分析实验室功能实现程度,经过一定时期的实验教学检验分析实验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以及实验项目带来的效果是否符合财务管理制度要求,是否充分发挥了资金效益的最大化要求。实验教学评估:包含了五个相关指标要求: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相关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其核心内容是实验教学目标的体现程度。通过分析统计这些相关指标,是否满足相应的实验教学条件,以及促进科研项目开展,分析该实验室是否满足开放办学条件的要求等。实验室管理评估:包含四个方面指标内容:其核心内容是人员管理(包括实验教师,参与实验人员,实验管理队伍)。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是充分发挥实验室使用效益的重要保证。可持续发展:一个实验室建设的完成不仅仅只是仪器设备配置到位,满足实验教学就够了,还需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得到不断优化,促使实验功能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带动科研项目的开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挥实验室项目建设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四、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权重分析

一个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指标体系的内容,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可适当调整各层指标体系的内容,根据这些指标体系所占分量程度,结合专家意见,赋予这些指标体系相应的权重值,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原理(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举例说明),对各级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反馈意见对各级指标适当调整,以期定性定量上达到实验室项目建设目的要求。

总之,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研究实验室建设项目评价体系权重,既可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评估得分,也可为项目之间互相进行横向比较提供量化依据。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属于实验室建设管理新事物,而指标权重的赋值很大程度上带有人为因素的倾向。为了使评价更趋接近真实有效,这就需要实验室各级管理部门,广大师生员工加强进一步深化研究,以突出高校育人目标和提高办学水平为原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宗旨,构建符合自身高校办学特点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为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伟新,张三力.投资项目后评价[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实验室管理的目标篇2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是以学科涵盖的水、大气、固体废物、物理因素等涉及的技术参数为核心,参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组成完整的标准体系。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使实验数据科学、准确、有效,实验室必须依照标准对实验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5]。实验室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熟练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还需要一套完整的实验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通过实施标准体系,促进实验室的标准化基础工作建设,使实验室在教学、科研、服务中所需的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工作规范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的有机整体,产生系统效应,从而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节约成本、保证数据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增强科研权威性,实现实验室良性运行,以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标准化及标准管理是实验室全部工作环节中一项重要而且是十分关键的系统工程,建立实验室标准体系是实验室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高校实验室既是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技术平台。因此,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娴熟的实验操作和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意识非常必要,同时这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保障[6]。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会大大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过程的可控性,保障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2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现状

2.1有必要,无做法

目前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的技术与管理存在不少缺位,很多方面有必要完善和充实[7-8]。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新的污染物或环境控制指标被纳入环境教学与科研检测的范畴,这就需要实验室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管理措施和执行路线,以确保实验室管理的完备性和检验方法的完整性。如在水污染技术指标的检测方面,多溴联苯醚(pBDes)类逐渐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目前国内外各科研机构对于该类物质在水环境中微含量的测定方法不统一,更谈不上检测方法的权威性,极大地影响了该领域的科研交流和相关成果的鉴定。第二,针对实验室已有的管理事项缺乏应有的管理标准或相关制度。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属于高危险区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电磁辐射等会直接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9]。因此必须建立实验室有毒物质的处置规程和突发事故应急管理程序。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在这方面尚有较大差距。第三,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的逐年增加和研究生的扩招,实验室规模扩大,功能也更齐全,但是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的编制有限,无法完成大量的实验仪器购置、维护、管理和众多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工作,实验室仪器损坏率高,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10]。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实验室标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仪器使用操作规范、样品分析测试标准方法、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仪器维护制度等)来保证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2有做法,无标准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对于很多事项已经有大量规范的做法,但未形成相应的标准。在实验技术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规范的环境样品采集、预处理及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没有用规范性的文本流程化,不利用于科研团队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在管理方面,近年来实验室逐步购入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必然面临维修保养、耗材购置和故障处理等问题。目前针对这一管理事项缺少明确的报告程序,应加快制定管理程序“外部提供支持管理标准”等规范管理制度。另外,仪器设备的说明书、维护和保养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往往没有在实验室进行明示,学生盲目操作甚至错误的操作可能造成仪器的损坏或其他安全事故。

2.3有标准,无体系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是实验室各项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已经有大量实验室规范,但未形成相应的体系,如暨南大学通用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暨南大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暨南大学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暨南大学核技术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等。在技术标准方面,目前实验室所使用的标准散布于各类技术资料中或由实验室使用者各自保管,多局限于实验方法标准。如涉及水污染的技术标准目前有pH值、Do、BoD5、CoDcr、tn、tp等实验方法标准。而国家标准仅水污染技术标准分体系方面,就应涵盖技术基础标准、采样技术标准、样品预处理技术标准、水质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采购技术标准、试验方法技术标准、设备设施技术标准(含操作规程)、服务技术标准、能源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职业健康技术标准、信息技术标准等,其中水质标准应包含地表水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等。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些标准纳入实验室标准体系,让学生了解标准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使用标准来规范自己的实验过程。

2.4有体系,未信息化

有些高校的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已建立初步的标准体系,但未形成实验室标准信息数据库。有些高校的实验室按照国家标准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成了实验室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不足[11]。一方面,该体系仅仅关注实验室管理事项,主要涵盖管理标准,而缺乏实验室标准体系中的技术层面和工作层面的规范。另一方面,该体系仅仅停留于纸质文件,而未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不利于文件的使用和换版。

3如何加强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化工作

在加强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化工作方面,主要涉及实验室标准体系建立、实验室设备设施的标准化以及标准信息库的建立与管理三个方面,,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1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作为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一项标准都不是孤立的,标准的作用只有通过标准体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体系的完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标准和体系的效用。在系统学习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形成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结构图,策划、制定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参考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首先进行环境因素分类,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核心,根据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各环节涉及到的技术事项,收集、制定技术标准,构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再根据技术事项所涉及的管理事项制定管理标准,构建完善管理标准体系;同时为落实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要求,制定工作标准,构建完善工作标准体系,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系统的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并在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的各阶段加以贯彻和执行,确保采样、样品预处理、仪器操作、实验分析等各环节的标准化运作。具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清理文件,整体策划。体系文件编制前,对实验室内部以往各种标准、管理制度、工作规则以及历年下发的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和整理,参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结合实验室实验技术与管理现状,形成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结构图,编制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确定学科实验室标准化蓝图。第二步,按照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通过网络、专业期刊、专业标准信息服务机构等收集国际、区域、国家、行业、地方等各层次标准。第三步,依照GB/t1.1之规定,编写所缺少的标准文件或补充更新所缺文件条款。逐步编制、完善标准体系。

3.2设备设施标准化

实验室设备设施是实验室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实验室标准化的重要对象。实验室设备设施标准化包括设备设施产品技术规范(如相关法定标准及使用说明书等)的收集整理、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的编制、设备设施定制管理的合理规划与实施等。尤其是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其描述应简洁、明确、无误。一名具备基本实验技能的实验参与者按该操作规程应能自行操作设备设施。做好仪器设备维护是保证实验室可持续、安全运行的基础。一是严格控制仪器使用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腐蚀性气体等,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二是仪器的定期维护,如更换老化、损坏部件,仪器内部定期清洗等,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3标准信息库的建立与使用

标准信息的收集、管理和更新是维护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的重要环节,相关人员可通过互联网搜索查询、订阅报刊杂志等形式进行标准信息的广泛收集,通过建立标准信息数据库的方式实现集中和网络化管理,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深圳标准信息网等查询最新学科标准信息,不断完善标准信息库并保持其有效性。标准信息收集范围包括:国家和地方有关学科实验室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等方面有效的标准文本;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的期刊、专著等出版物;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区域标准、技术法规;其他与学科实验室有关的标准化信息。学科实验室标准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息搜集渠道,如环保、实验室监管、质量、职业健康等行政主管部门、情报部门、报刊、杂志、网络等;及时地了解并收集有关的标准、修订、更改和废止的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分类、登记和编目,并及时传递到实验室。收藏的标准信息应及时更替、更改,保持良好的时效性;建立标准电子文档信息库;开通标准的网络服务系统。标准信息库的使用:实验中心应建立专门的标准化信息数据库,并对申请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实验室的准入条件、工作准则、实验室功能、实验室环境和相关实验方法,同时也养成了规范化的工作作风。

实验室管理的目标篇3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质量管理体系

1构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背景

对于一个县级环境监测实验室来说,尽管规模小,但是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是由实验室内的监测计划的贯彻落实,实验设备、仪器和药品的添置、使用、报损,实验室常规工作的安排,大量实验资料的管理等方面产生的。这些信息复杂,数量庞大,使得实验室为维护实验室正常运行而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结果效率还十分低下、管理混乱、经常出错。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缺乏一种有效的、快捷的、使用方便的管理工具所致。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构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2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

本站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主要包括实验室管理目标的确定,网络安装配置和功能模块开发。

2.1确定目标是开发的先导,本站确定了目标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实验室进行全方位信息化管理,使实验室达到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在实验室平台上,为本站员工提供最优化的内务管理、实验设备管理、实验仪器管理、实验药品管理、实验资料管理、实验室开放为一体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从而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水平,降低实验室运行成本。

2.2网络设施是整个实验室信息管理的枢纽,是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得以实施的基础设施。从结构上看,本站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基于局域网的开放型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实验室支持服务系统。

2.3功能模块是目标的实现过程,本系统在功能层上有6个模块:文件管理系统、组织管理系统、检测项目管理系统、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系统、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外部支持和服务管理系统。

3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模块的构建

3.1文件管理系统模块

3.1.1质量文件管理模块主要包含质量体系文件的版本管理、修改管理、发放回收管理、执行情况检查、作废、销毁管理。

3.1.2标准方法管理模块主要包含了对本站能力范围内使用的检测标准、评价标准、采样标准的管理,提供了现行标准查询、历史版本参考查询功能。

3.1.3技术文件管理模块主要包含技术文件的登记、借阅、销毁管理。

3.2组织管理系统模块

3.2.1设施和环境管理模块,主要提供了设施和环境监控、设施和环境检查、外部人员进入现场观察审批等功能。

3.2.2人员管理模块,主要提供了内设管理岗位、内设技术岗位的任命、职责规定;人员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考核证明、资质证明;培训考核申请、汇报;继续教育证明;岗位证书发放复核等功能。

3.2.3实验室计划总结管理模块,主要提供了本站所开展的所有活动计划以及该活动的总结情况。

3.2.4实验室内部审核模块提供了审核计划表、内审员委派、内审记录、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的管理功能。

3.2.5管理评审模块提供了评审计划表、评审报告的管理功能。

3.3检测项目管理模块

3.3.1新项目管理提供了新项目的立项、评审、审批管理

3.3.2分析能力管理提供了能力范围内的检测项目的标准查询更新功能。

3.3.3分包管理提供了项目分包评审、分包协议书、分包情况登记一览功能。

3.4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模块

3.4.1仪器设备管理模块提供了以下功能:

①仪器设备申购管理

②仪器设备验收管理

③仪器设备台帐:可以看到仪器设备的基本资料,当前状态(合格、准用、停用),检定信息(强检仪器)等,预防仪器设备未处于质量控制状态下投入使用。

④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管理

⑤仪器设备运行、维修、改装管理

⑥仪器设备报停管理

⑦仪器设备报废管理

3.4.2标准物质管理模块提供了标准物质登记入库、标准物质领取使用、标准物质报废功能,当标准物质处于系统设定的最低限时,系统提醒实验室应及时购买。

3.5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模块

本模块提供了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监督检查、例外许可管理、不合格工作及纠正预防措施等质量体系运行的必要质量控制。

3.6实验室外部服务与供应管理模块

本模块包含了客户质量信息反馈和客户投诉处理、环境监测委托申请管理、监测报告的发放和回收管理、合格供应商管理、消耗材料的申购管理、消耗材料入库验收登记等功能。

4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总结

实验室管理的目标篇4

2006年12月-2008年8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与北京市卫生主管部门合作,出色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定点医院的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共认可了19所医院实验室,初步实现了检测结果互认和质量保证,为我国医学实验室认可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部分临床实验室进行了iSo15189实验室认可,提高了临床实验室全面管理能力。实验室认可是权威机构对实验室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的程序。CnaS经授权受理我国的实验室认可活动,于2003年开始依据iSo15189对医学实验室进行认可。我国医疗机构实验室、采供血机构实验室、疾病控制预防、妇幼保健等部门的实验室等均应划归为医学实验室的范畴。目前临床已有临检、生化、免疫等部分实验室进行了iSo15189实验室认可[2],还有部分临床实验室依据iSo15189进行了室内质量控制、能力验证、检测性能测试和过程管理等工作[3]。血液核酸检测实验室是对献血者的标本进行检测,实质上也是对患者和献血者健康利益进行保障的医学实验室,可以按照iSo15189标准进行管理和规范。部分临床核酸扩增实验室也结合iSo15189与相关指南进行了实验室技术能力测试和管理活动。CnaS从2013年4月1日起开始受理血站实验室iSo15189认可申请,同时不再受理血站实验室iSo/iBC17025初次申请和复评申请,这为我国血液核酸检测实验室iSo15189认可提供了途径。

2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现状

我国的核酸检测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随着pCR技术的引进和应用,90年代初常规pCR技术开始在病原体检测中得到应用。但整体实验室管理水平相对比较低,一般是加强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分和减少实验室污染保障检测质量。目前我国核酸检测实验室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管理办法》《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规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我国医疗机构及采供血机构核酸实验室由省级临床检验中心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其他机构负责组织技术审核,并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相应诊疗科目下的检验项目登记备案和开展基因扩增检验项目登记。在实验室质量管理方面遵照《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工作导则》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实验室人员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实验室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和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在核酸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实验室认可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与血站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建立在血站核酸实验室建立之前,各级实验室如何实施内部管理,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和规范,很多血液核酸实验室是在《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实施核酸实验室质量管理和硬件设施,包括Sop编写、差错分析等措施对实验室进行管理[4]。在实验室管理认证认可体系方面,部分实验室参加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也有一部分实验室进行了iSo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认可,目前少部分临床核酸实验室参加iSo15189认可[5]。

3血液核酸检测实验室与iSo15189认可

3.1iSo15189认可适用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

我国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有许多承担委托检测的任务,如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负责下级实验室的标本确认,全国及各省市临床检验中心负责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的标本确认,全国或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相关病原体的检测和确认,部分高等院校实验室承担相关核酸检测工作。从结果使用目的上看,医学检验报告的目的是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如何保证实验室结果对检测委托方、患者所起到的可信效果,就要求有一种信任的、定制的规范做保障,iSo15189既是规范化的程序,又以法律的途径保障了这种委托的社会信任度,也为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提供了思路。血站开展核酸检测是保证血液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目标。集中化检测是进行血液核酸检测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国血液核酸检测实现全覆盖的前提。iSo15189标准为集中化检测赋予了可行的方法。主要体现在:(1)委托实验室检验:iSo15189管理条款中专门设计了“委托实验室检验”,具体包括相关文件、协议、登记和报告等方面。(2)合同评审:血液集中化检测本身就是实验室为其他单位进行标本检测,所以一些必要的合同条款需要标准化和程序化,以便为相关纠纷提供依据。一般来说,合同评审需要包括合同文本、实验室有满足要求的能力、满足合同要求和临床需要的检验程序等内容。(3)标本管理和检测报告利用: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过程中关键过程是标本管理和报告利用,为此,iSo15189条款“检验前程序”专门对检测前标本的采集、申请、标本信息、标本采集人员的培训、标本运送、交接和拒收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规定。检测报告的利用是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与临床用血、血液的及时放行紧密结合,由iSo15189“结果报告”章节详细规定了检测报告的格式、传递方式等,可确保检测报告有效利用。

3.2iSo15189认可是提高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血液核酸检测对血液标本、检测过程、检测结果要求比相关免疫检测和生化检测要求更高,所以更要关注检验前、中、后所有过程。iSo15189标准正是强化了这方面的理念,它采用专门的章节对检验全过程进行管理。检验前程序关注检验原始样本的相关信息和标本采集、标识、运送、交接、分装等过程的细节化管理;检验程序重点关注检测方法和程序的评价、比对和能力验证,强调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对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关注。要求不确定度的来源可包括采样、样品制备、样品部分的选择、校准品、参考物质、加入量、所用的设备、环境条件、样品的状态及操作人员的变更等;检验后程序更多关注的是检测报告的处理和利用,确保正确的检测结果及时到达需要的场所。核酸检测是血站单项投入最多的项目,实验室面对着广大患者和献血者,检测结果准确与否与广大患者和献血者利益相关,由于检测结果差错引起不必要的治疗或得不到及时诊断,可能带来很大的社会和生理负面影响,所以各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iSo15189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可有效保障核酸检测步入规范化、体系化的轨道,有效保障血液检测整体水平的提高。

4血液核酸实验室认可的方法与步骤

4.1检测流程再造与文件策划编制

核酸检测不仅涉及实验室管理,还与血液采集、标本运输交接、相关委托方关系、血液放行原则等密切相关,所有文件应符合iSo15189标准和核酸检测要求,内容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记录4个层次,同时覆盖iSo15189标准15个管理要素和8个技术要素。由于血站已经建立了实验室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我们要在原有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血液核酸检测相关文件,包括标本采集、运输、交接、委托接收作业指导书、检测方法和流程的确认和能力验证程序、检验过程的质量保证程序、检测报告的临床解释作业指导书等,相关文件要与血站原有文件紧密整合,确保核酸检测全过程符合实际操作、法律法规要求和血液安全检测要求。

4.2能力验证

iSo15189标准与《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相比,增加了能力验证和检测方法的量值溯源和检测不确定评估,更关注整个实验室的能力。我们进行的血液核酸检测是在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高保障血液安全的能力,主要目的是采用较大的投入降低血液检测残余风险,为此更需要对检测方法进行确认、评价、比对,一般还要进行方法不确定度、偏移分析,有效提高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血液HBV、HCV、HiV核酸检测一般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ep12-a2文件《定性检测性能评价的用户协议》进行性能评价。当然我们也可参加权威机构开展的能力验证活动、国际国内组织开展的室间质量评估进行核酸检测项目的能力测试。

4.3认可程序

实验室管理的目标篇5

标准化实验室的创建条件

周南中学现有465名在岗教职工,660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学生在这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建有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综合性实验楼,共五层,每层均按4间实验室搭配2间准备室,起点高,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学校还建有独立的信息中心大楼,包含有网络信息中心、电教室、语音室、通用技术室、信息技术计算机室等。这些为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创造了物质条件。

2011年4月,周南中学被确定为长沙市首批创标准化实验室学校,5月学校特别成立了标准化实验室工作领导小组,以主管后勤的副校长为组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为副组长,成员则以实验室管理员和信息中心教师组成。

标准化实验室的创建举措

“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标准按《湖南省标准化学校实施意见》和《2011年长沙市标准化实验室学校评估验收办法》执行。

严格标准,科学配备

根据《湖南省普通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第一种配备方案,严格对照标准来配备仪器。为保证配备的合理性和确保不造成资金上的浪费,学校对现有配备仪器和药品进行了全面清理,进行账卡物一一核对,检查仪器参数是否符合配备要求,药品是否过期等。

合理调整,提质改造

1)学校在办公室及住房紧张的情况下,提供最大的便利条件,如将所有因其他用途占用的房间全部归还实验室,将散落于学校各处的实验桌椅全部回收并进行修复,配备好学生电源及线路,搭建了一间全新的物理实验室。并按实验配备要求新建了标准的无菌室、天平室;新建了学生科技活动室和学生实验作品展示室。对整个实验室的设备设施、通风系统、电源线路等进行了检修和维护。

2)学校还按《湖南省通用技术实验室配备标准》装备了通用技术实验室,配备了设计室、操作室、机器人室及准备室。由于这几间教室配备了大量金工、木工工具和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制定了9份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凡机械设备前均贴上醒目的安全标示,室内均按要求配备灭火器。

3)按照标准化要求,信息中心还配备有3间64座标准化计算机教室,2间配备了专业功放和音响系统的多媒体音乐教室,1间多媒体音乐梯形教室,1间多媒体美术梯形教室,3间专业美术教室,3间专业舞蹈房。

设备归类,登卡入账

对新配备仪器设备进行开箱验收、上柜摆放、登卡、入账等,实现归类集中,统一规范。

入账是一项重点工作,除了传统的账本外,还加入了电子账的形式。2011年10月,市教育技术装备处对实验员进行了装备软件的培训,为实验装备全面数字化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专项美化

室内美化包括规章制度、科学家画像、名言警句、操作规程及预案的上墙、资料打印装订规整;室外美化主要是在实验楼入口及实验楼走廊处,设立文化墙。入口的不锈钢大橱窗、中英文对照的水晶字横幅,实验室命名捐建人物简介、科学家画像、实验室及管理员介绍、楼道楼梯的指示标识等。

为确保学校实验室美化能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还配置有专业广告机(安装于实验楼入口)和网络机顶盒加47液晶电视(安装于教学楼大厅),对信息中心所设计的所有宣传资料进行集中展示。另外还拍摄制作了实验室专题视频,作为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宣传资料进行循环播放。

标准化实验室的规范管理

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每学期均做好实验室的各项计划、总结,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及药品帐目的管理工作。做到固定资产帐、卡、物相符率达100%,低值耐用品帐、卡、物相符率95%以上,仪器设备完好率95%以上,为每学期能顺利地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做好实验室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对存放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药品定期检查、使用危险物品严格按规定登记并要求老师及时归还,确保无任何事故发生。

建立了完备的工作日志记录,表格包含常规工作日志记录(实验教学工作、实验室仪器及药品管理工作、安全卫生工作)、工作计划待办事项等。

设立了电子账目,并进入到管理是趋势,湖南省教育技术装备系统实现了规范系统管理。

实验教学方面

要求实验员认真钻研各年级的教材,按质、按量地完成教学大纲的实验教学任务,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开出率为100%。

实验员对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务必精心准备,认真研究,掌握关键环节;对难点部分,自己多次试验,将实验数据量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对部分年轻教师进行实验培训,以保证实验的成功率。

在每次学生实验时与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教给他们正确的操作方法,培养兴趣,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学校做到安全管理制度全部上墙,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并于显眼处张贴公示;建立有完整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做到定期安全检查(2个月检查1次)。

各教室及通道的消防配备从数量给予足够保证,类型上配置合理,并定期进行更换,消防栓保证正常并由学校保卫部门进行定期测试。

设有专人对有毒有害药品进行管理,药品清单齐全,标签进行涂蜡处理,保证化学药品标签清晰准确,所有药品的领用均有详细登记记录,对于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行隔离分管,建有专门的危险品室,严格实行双人双锁制度,每次进出均进行登记;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实验室均配有急救箱、护目镜、防护面具等防护用品。

实验室的电源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安全电源工作正常;电气设备和电路安装符合电工标准,无乱接乱拉现象,大功率电器如烘干箱使用规范,散热良好。下水道保持通畅,不存在水龙头、水管老化破裂现象。

通用技术实验室针对各种机械设备建立了安全操作规程,设备保持正常;凡机械设备均配有醒目的“防止机械绞手”等警示标识。

实验楼和信息中心均配有安防监控,建立了防盗门,防盗窗,学校安排专人进行卫生清扫等工作,保持楼道清洁。

标准化实验室的特色与成效

标准化实验室对所有学生开放。实验室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采取预约登记制,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先提出申请,经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实验教师批准后即可实施。

周南中学实验室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学生课外研究性实验,其中《微生物发电》《茶叶中茶多酚的研究》等课题分别荣获全国中学生研究性课题一等奖、湖南省中学生研究性课题一等奖。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实验的兴趣,实验室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制作部分简单的日用品、指示剂、实验模型与标本,并对制作优秀者进行奖励,将其作品置于特别设立的学生实验作品展示室予以展出。

实验室管理的目标篇6

[关键词]实验室;实施措施;培训

一、实验室人员培训的内容和意义

实验室人员培训,即实验机构有计划地实施有利于实验室人员学习与工作相关能力的活动,包含知识、技能和对工作绩效起关键作用的其他行为,主要内容有检测基础知识、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知识、国家及行业的新政策新动态、计量知识、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以及应急预案等等。人员培训应着眼于更长期的目标,注重培养员工目前工作和未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开展实验室人员培训,在提高人员检测技能的同时,增强了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归属感,激励实验室人员创造和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增强实验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提高整个实验室的绩效和业绩。

二、实验室人员培训前的准备

(一)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

1、机构层面。在机构层面上,主要分析发展战略目标、内外部环境(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等)、人才培养规划、科技发展和社会专门培训机构等,以及内部的相关规章制度、学习氛围等。2、部门层面。在部门层面上,主要分析实验室工作计划、岗位职责所需能力、不同部门的具体培训需求等。3、记录分析。在记录方面,要注重对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缺勤率;客户投诉率,事故率,设备利用率;工作岗位职责能力的描述,绩效评估;聘用标准、个人档案等方面的记录。4、其他层面。其他方面,要分析职工对培训的态度、实验室人员技能状况,以及上次培训评估的结果等。

(二)培训需求的识别

需求分析时可以采用个人面谈、小组面谈、问卷调查、操作测试、观察法和任务分析等方法。为了更好地完成对培训需求的识别,实验室应当首先制定具有挑战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囊括质量目标和自身发展战略、目标,有了清晰的目标之后,找出存在的差异也就十分容易了,培训的需求自然而然被识别出来了。其次,实验室应定期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技能培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对过去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活动进行控制、持续改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手段,系统性地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识别实验室的培训需求。

三、实验室人员培训的实施

(一)培训计划的设计

设计培训计划时,要确立好三方面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行为目标和结果目标。要根据实验室现状及发展目标,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制定特点各异的培训主题,在培训的内容上赋予不同的深度,制定覆盖实验室所有员工的、持续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实验室培训计划的实施形式主要有内部培训和委外培训两种,计划需包括:培训项目、目标;培训方式和实施时间;费用预算与组织实施部门等。培养计划要具体设计:希望达到的结果;学习时间;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单位的制约;具体安排;预算。

(二)培训计划的实施

确定培训师、教材、培训地点、培训设备;培训时间,最后要发放通知。培训计划的有效组织实施,是落实人员培训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能和组织管理的效果。因此,实验室必须配置专人负责实施与考核,保证人员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以真正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实施过程可以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和多形式进行,确保各个人员都有均等的机会接受相应的培训,可以通过参加本行业或系统组织的研修班、技术讲座、经验技术交流会、取证或认证培训、标准与法规直贯。

四、培训效果的评估

实验室应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估、反馈和转化,因为它是培训工作关键而重要的环节。培训效果的评估,就是按照规定的标准队培训结果的好坏进行测评,包括培训的及时性、培训内容的适宜性、培训教材的贴切性、培训教师的技巧和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培训效果的反馈,既培训完成后参培人员反馈的问题、建议或意见,实验室应针对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整下阶段培训工作的方向和内容。而培训效果的转化则是根据培训的反馈信息对参培人员的奖励或惩罚。同时,实验室人员培训应分层次及不同人员开展效果评估。

(一)确定评估层次

第一层次应针对所有课程,主要采用问卷、评估调查表进行调查;第二层次针对要求掌握的某些知识或技能进行培训,采用笔试、技能操作进行评估;第三、四层次主要是指三个月以上的培训项目、解决顾客投诉方面的培训、培训效果对单位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项目,以及单位管理层十分关注的项目,采用绩效考核法和绩效评估法进行效果评估。

(二)培训效果评估对象与内容

1、新进人员。主要考察新进人员是否能通过学习实验室的组织概况、文化与理念、组织主要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实验室人员行为守则之后,尽快熟悉工作内容、适应工作环境,是否能做好安全与事故预防、掌握自己所任职工作的职责与权力,并处理好与上级、同事、下级等的关系。2、转岗人员。主要考察转岗人员能否在学习新岗位的工作特点之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焦虑与不安;在接受安全与事故预防的培训,了解自己所任职工作的职责和权力之后,是否确立新岗位的工作期望,以尽快适应新的岗位,能否处理好与上级、同事、下级等方面的关系。3、管理人员。主要考察管理人员在接受质量管理、科研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卓越心态培养、特定技能(如解决问题、决策、信息沟通、授权、员工指导与激励、聆听与演讲、计划、谈判技巧、人际关系技能)等培训之后,是否掌握了必要的管理技能,能否更好地发挥团队建设、目标管理、多元化管理等领导管理作用。4、操作人员。主要考察操作人员在接受培训岗位知识和技能;相关法律法规;新技术新方法;卓越心态;安全与事故防范;节约意识的培养;全员质量控制;企业文化、团队建设;新方法新设备操作;压力管理;人际关系技能;时间管理;个人电脑实务等培训之后,是否掌握了正确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进行实验室人员培训,无疑能最有效、便捷地提高人员素质,进而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而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员工积极支持和参与,且明确目标、有力决策,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实施即时的跟踪监控,确保考核到位和措施保障,才能真正实现实验室人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陈倩.加强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J].轻工标准与质量,2001(4):15-16.

实验室管理的目标篇7

机能实验室属于现代媒体设施中的一种教学工具.因此,在基础医学院校展开机能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其实验室具有实验数量多、仪器设备庞大等特点.目前,各医学院校机能实验室根据学院的规模以及院校的需求设置不同程度的机能实验室.在医学院校中一般拥有10-14间的机能实验室,根据学生的数量以及教学的需求,包括网络化教学实验室、创新性实验室、机能学人体实验室.在实验室内同时配有SH-1生物机能实验室同步演示系统设备、Labtutor人体实验教学系统以及BL-420F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和相关的分析仪器等教学设备.通常情况下,机能实验室都具有与之相匹配的设施,这些设施有助于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因此,医学院校在机能实验室管理方面应当加强管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使得机能实验室的管理更规范化和制度化.只有将机能实验室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出其应有的作用.在实验室教学的过程中,标准化的机能实验室管理模式,有效保障实验教学秩序的顺利展开,充分发挥机能实验室的作用,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2机能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方法

在对机能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标准化管理制度实现的有力保证.科学的管理方式是实现机能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目标的根本手段.医学院校在对机能实验室进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仅来源于管理的实践,更来源于管理人员的服务.唯有在管理的过程中,突出服务性的宗旨,更有助于管理标准化的实现.机能实验室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

2.1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的完善是实现机能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对机能实验室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有助于机能实验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使得机能实验室建设得更为完善,发展的更加规范,建立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可以促进机能实验室在平常的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所有的管理工作能够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因此,各医学院校应当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机能实验室的管理守则.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中,让学生按照相应的实验守则进行实验操作.其实,医学院校对机能实验室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各项制度应当包括实验药品的管理制度、机能实验教师备课制度、以及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等.只有建立相关制度的前提下,实验室教学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同时,完善管理制度,有利于机能实验室的管理.可见,规章制度的建立能够为标准化的机能实验室管理提供有力的保证.

2.2责任管理与岗位管理制度相结合

制度的建立为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前提下,加强管理的责任制度,将管理的责任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使得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机能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设置相应的岗位管理.岗位管理是医学院校根据实验室教学的进行而设置的.实行岗位管理的要求符合实验室教学的特点,因此,对岗位本身应当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各医学院校根据本校机能实验室设立的具体情况,采取专人负责的模式.机能实验室岗位的设置应根据级别不同,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也不相同.唯有加强岗位管理,才能够促进机能实验室标准化的管理.责任管理制度,主要体现的是在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管理.责任管理的实行依据在岗人员的管理进行责任确认.责任管理制度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精神和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根据岗位管理的考核情况,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以及责任感.对机能实验室进行责任的管理制度,其实质就是依据管理的相关制度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机能实验室管理责任制度的推行,对机能实验室各项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责任管理与岗位管理相结合,使得各项管理工作能够运用到实际中来,使得机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2.3根据实验设备对机能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

机能实验室内每一件设备仪器都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医学院校在购买这些仪器的过程中,同样支出了较高的经济费用.机能实验室内的仪器各种各样,每一件仪器在实验教学中所具有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医学院校提供全套的仪器设备有助于实验室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对机能实验室进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验设备对实验室进行分类的管理.对实验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可以提高实验设备使用的效率.根据设备类型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可以依据实验的类别以及设备保养的要求对仪器和设备进行符合科学规范的配置.同时还可以对实验室进行专门化的设置.所谓专门化的设置,指的是针对一个实验项目,设置两个实验室的数量.这种专门的设置模式,既可以满足教学的要求,还能够对仪器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得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在实验室仪器设备需要更新的过程中,分类模式的进行,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实验室进行专门的设置,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教学模式的展开,更有利于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避免了在实验操作中,仪器设备搬动的情况.可见,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教学,更有助于仪器设备的管理.使得在对机能实验室管理的工作中更具有针对性,不会导致在日常的工作中出现管理不合理的现象.因此,根据实验设备对机能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设立专门的实验室,是机能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2.4实验教学的标准化管理

机能实验室的建立是为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调动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的情况下,使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明确,对实验室的安全提供了保证,促进机能实验室高效的运行.但是,在对机能实验室进行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只针对管理人员提出一些必备的要求是完全不够的.为促进机能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管理工作中应当实行实验室集体备课并建立相应的实验教学档案.如此一来,即使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因其他原因不能对实验室进行管理,那么其他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之前建立的档案,立刻接管实验室管理工作.因此,在每学期开始,医学院校应当组织相关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实验集体备课以及与之相关的预演实验,对每一位教师的实验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档案.实验教学的档案应当由实验教师独立完成,交由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保管.档案的建立可以让学生以及教师对自己的实验课程有详细的了解.管理人员还应要求学生,在实验完成后,根据档案登记的信息对实验用品进行清点.该项工作的进行,不仅是管理人员就可以完成的,其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可见,这样实验操作过程,不仅可以实现试验的目的,还有助于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得机能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工作更顺利的进行.

3提高实验室教学人员的业务素质

建设标准化的机能实验室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机能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实践表明,提高各组成人员的专业素质将有利于标准化管理模式的进行.随着实验跨科学性以及实验改革的进行,对机能实验室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具有其必要性.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机能实验室进行标准化的管理中,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在教学实验中推行实验改革,为实验教学的推广献计献策.实验教学的改革对于医学院校机能实验室标准化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在日常的实验中注重实验室的的各项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参与进机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将对管理工作展开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前提下,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实验教学改革的进行,使得机能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更好的进行.可见,在机能实验室标准化的管理中,教学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机能实验室标准化的管理.同时,标准化的机能实验室管理模式对于教学实践的开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4结语

实验室管理的目标篇8

关键词:精益六西格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Researchonimprovementofservicequalityofexperimentalteachingdemonstrationcenterbasedonleansixsigma

ZhangYing,Zhangwenbao

FuyangteachersCollege,Fuyang,236047,China

abstract:analysisofthestatusoftheservicequalityofourgeneralexperimentalteachingdemonstrationcenter,theapplicationofLeanSixSigmaactivitiesinanexperimentalteachingdemonstrationcenterqualityofservicecase.throughthesatisfactionsurveyoftheteachersandstudents,theprojectofLeansixsigmacollecteddata,analyzedindexcorrelation,accordingtotheimportancecoefficientandsatisfactionindextodeterminethelocationofeachindexintheindexevaluationmap,todeterminethefactorsofneedforimprovement,andfollowitseffectsoastoachievecontinuousimprovement.

Keywords:LeanSixSigma;experimentteachingdemonstrationcenter;servicequality;continuousimprovement

1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研究状况

从2005年开始,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各类高校纷纷建立,这对加快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推动实验室高效运行管理机制的建立,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新兴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管理方法是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的。近年来,许多专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涉及的方面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模式、发展模式与管理模式的研究;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改革实验教学研究[1];教学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管理研究[2,3];提高实验队伍的综合素质研究[4];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5];提高仪器设备利用效益研究[6];药品、试剂、小型仪器的管理[3,6]及实验室文化建设研究[7]等。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改革完善,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心各个方面的管理状况,发现管理中的问题,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某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探讨如何运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持续改进管理质量[8]。

2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改进的精益六西格玛流程

“精益六西格玛是一种将精益思想和六西格玛管理有机融合起来的新方法,它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生产与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效率”。下面以某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管理项目为例,探讨在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施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提高管理及服务质量的流程[9,10]。

2.1界定阶段

该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管理及服务质量满意度方面有些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该“中心”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首先对典型的“中心”管理项目进行重点调研。通过实际考察、问卷调查及对“中心”人员的访谈,找出目前“中心”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

2.2测评阶段

设计问卷调查表(采用李克特量表),对“中心”各项管理服务指标满意度进行调查。设定:非常满意—5分;比较满意—4分;一般—3分;比较不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测量和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师生对“中心”管理指标中的实验教学一项最满意,对实验人员项次满意,但对实验药品材料管理项和环保与安全项不太满意,对实验室文化最不满意。

2.3分析阶段

测量所用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见表2。

进行抽样充分性指标Kmo测量和巴利特(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见表3。

结合表2和表3可以看出几个指标的相关系数比较大,且很显著。其近似卡方值为73.913,显著水平达到0.000,抽样充分性指标Kmo测量值达到0.549,显示抽样效果较好,但也说明数据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我们选择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由主成分分析法获得该项目各项指标的权重(即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表示为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系数[11]。

然后再将每个指标满意度平均分和重要性系数进行标准化并列表对比(见表4)。

以每个指标满意度为横轴,每个指标重要性程度为纵轴绘制该“中心”管理及服务各指标评价象限图(如图1所示)。

“中心”管理各项指标评价象限图可以直观反映出该“中心”管理和服务质量的优势在哪里,哪些地方存在不足,从而指导我们有针对性地确定“中心”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改进的着力点。

第i象限:高度关注区。指标X1(实验室硬件建设)、指标X2(实验教学管理)和指标X8(实验人员)落在这个象限上。这个象限标志着满意度与问题的重要性成正比例,即师生对“中心”提供实验管理和服务的满意程度与他们所评价合理的重要程度相符合。“中心”对这个象限的3个指标应该继续保持其现有水平,维持其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ii象限:属于重要性高但满意度低的象限(优先改进区)。指标X5(开放实验室管理)和指标X7(环保与安全管理)落在这个象限上。这个象限标志着有机会改进,表示师生是关注“中心”管理服务的这些指标,但目前“中心”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所提供的服务距师生的要求较远,师生对此评价较低,需要重点修补、改进。

第iii象限:机会区。指标X4(药品材料管理)和指标X6(实验室文化管理)落在这个象限上,表示这两项指标不是师生目前所关注的,不是现在最需要改善的服务项目,对此暂时可不多考虑,但应该保持关注,适当的时候还是要加以改进,因为这里是可以挖掘出提升师生满意度的机会点。

第iV象限:维持优势区。指标X3(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落在这个象限上。这个象限标志着满意度评价较高,但并非师生最为关注的方面,属于次要优势。虽然它们不是很重要,但维持现在的程度,对于师生而言,还是十分重要的。

2.4改善阶段

通过对该“中心”管理服务评价指标的分析,开放实验室和环保与安全管理这两个方面处于需要优先改进的位置,其次是药品材料管理、实验室文化管理两方面,该“中心”需要按照精益六西格玛的实施要求,由中心负责人积极推动,相关人员积极行动,对需要优先改进的开放实验室和环保与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再实施二级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组织有关人员分析梳理找出问题所在,探讨解决办法,制定解决方案,并尽快着手实施。

在环保与安全管理方面,把师生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考虑,把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与绿色环境、安全稳定等因素统筹考虑,增加购置环保与安全的实验设备,同时坚决做到实验室环境设施建设安全化和环保化,尽力做到实验过程绿色化,“三废”处理绿色化,危险化学物品使用安全化,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经常化。

开放实验室管理优化方面,本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旨,继续坚持探索“因材施教,讲究实效”的教师指导模式;学生自主创新模式,毕业论文(设计)带动模式相结合,调整修改开放实验项目,修改开放实验管理办法,试行网络选项目、约实验室、约实验指导教师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开放实验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药品材料管理方面的问题应尽快解决。药品材料仓库内部安排调整,升级药品材料管理软件,修改完善药品材料管理和领用办法。同时对师生进行节约与绿色化教育,使化学药品和材料领用快捷,药品材料节约了近一成。

实验室文化方面的问题解决。实验室文化是实验室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该“中心”通过加强对学生追求真理、崇尚学术、严谨求实的教育和影响,修改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改变实验室环境布置等,有效改善了该“中心”人员的精神面貌,提升了实验室文化品位,优化了实验室人文环境和工作环境,提高了实验示范中心的管理服务质量水平,提高了师生的满意度。

2.5控制阶段

实验室硬件建设是“中心”得以运行的基础,实验教学是“中心”工作的核心,实验人员是“中心”运行的关键。在前面分析中获得的信息说明,该“中心”在以往工作中这三方面都做得很好,这是需要继续保持的,同时还要根据新的情况作出新的应对。对上述分析提示需改进的项目,要在最后的控制阶段中,通过对相关师生的不定期访谈和对实验室各项指标的定期检查评估,了解师生对改进后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并对改进结果跟踪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解决,对新的问题再次使用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流程,持续改进,精益求精,达到更高的质量目标。

3结束语

通过对化学实验中心管理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的案例,探讨了精益六西格玛改进方法在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中对于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的应用。通过满意度调查、数据收集、统计处理和分析,得到师生满意度和重要性4个象限评价图,以确定需要改进的方向。在改进后,持续跟踪回访,实现对改进内容的控制,并循环使用精益六西格玛的DmaiC流程,实现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媛,蒋福宾,欧阳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88-90.

[2]张媛,蒋福宾,欧阳津.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的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5-96.

[3]蔡毅飞,薛来.mSDS在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88-90.

[4]沈秀,张黎,戎红仁,刘春林,龚方红.普通本科学校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20-122.

[5]刘广伟.建设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1):108-110.

[6]强洪,王玉贤.化学实验课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试剂及仪器的科学管理[J].化学教育,2005(7):55-56.

[7]张原,李鑫,杜兴号.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5-19.

[8]michaelL.George.LeanSixSigma[m].newYork:mcGrawHill,2002.

[9]何桢,韩亚娟,张敏,张凯.企业管理创新、整合与精益六西格玛实施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2):82-52.

实验室管理的目标篇9

近几年,我国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医学院校通过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启动了实验室安全操作的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室管理规则,来确保安全技能的掌握、安全意识及安全文明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验室的使用者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学习,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尚存在责任人的追溯不力,实验室管理评价体系宏观的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还需高度重视。主要问题如下。1)目前没有适合于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价方法。目前,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为国外关于解决实验环境中风险的资料均集中于风险管理方面。而国内与医学院校实验室风险评估方面有关的资料尚很少。2)在评价体系的建设上,用于安全管理评估的具体安全管理方法不完善。目前,国内关于实验室管理的文献,其研究重点主要在安全管理方法方面。但其管理措施内容常宽泛,操作性很差。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因为管理内容太宏观而难以落实。3)许多医学院校目前实验室安全检查表检查项目不齐全,定量分析不足。大多数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目前没有专门的安全检查表。而现有的年度实验室工作检查表中所覆盖范围严重不足,评估标准也是以定性为主,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2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

2.1安全检查表法在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安全检查表法简便、易于掌握,是常用的分析风险的方法之一,目前也有打分的检查表法。可实现半定量评价。该检查方法的计分方法是根据实际检查结果对安全检查表所有的评价项目分别赋予“优秀”“良好”“中等”“较差”等不同的定性等级,同时对相关等级赋予相应的权重,对权重进行累计求和,得到实际评价值。然查询预先设定好的安全级别表,确定评价值在安全级别表中的位置,得到安全等级。检查表的内容在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还应该简明扼要,切合实际,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依据以下三点制定安全检查表[5]:1)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标准等。2)要根据以往国内、外相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经验来编撰安全检查表。在编撰安全表时要对国内、外的实验室的相关安全检查经验进行总结,详细分析已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总结和罗列出发生原因,力求将尽可能多的因素均列入到安全检查表中。3)在编撰安全检查表时尚需结合各自单位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采纳安全管理相关专家和本单位和实验室从业人员的建议,分析各种内、外部相关条件,在总结实际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编制出内容完善且切实可行的安全检查表。

2.2安全检查表指标的纳入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原则是指标体系可信度和可操作性的基础。实验室安全检查表管理指标的选取、安全权重的设置都必须以安全评价理论为根据,分析国内相关安全检查经验为前提,总结本实验室的安全特征为根本,这样构建的指标体系才客观、可靠而具有评价效果。2)全面性原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应该是力求囊括尽可能多的多指标的评价体系,在制定安全检查表时,为了确保评价指标没有遗漏,一方面,应该全面查阅国内、外相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手册,同时,还要参考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实验室具体情况来编撰安全检查表。3)针对性原则:目前的安全检查表多用于工业安全评价方面,在编撰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表时,而应该结合医学院校实验室的自身特点编撰,使得评价指标更具有针对性。4)可操作性原则:在编撰安全检查表时,要使其纳入指标具有代表性,且概念清晰便于理解,同时也要考虑到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才能这样,才能确保后续应用中评价过程能顺利进行。5)可比性原则:在编撰安全检查表时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医学院校实验室之间安全风险的差异而使得纳入指标有普遍使用性。

2.3多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由于医学院校实验室的特殊性,安全评价检查表的制定中必须力求尽可能多地囊括那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考虑。这就涉及多因素指标的分析及其方法的遴选,因此,与安全检查表方法结合,选择一种合适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来计算安全检查表各指标权重系数,定性定量地研究实验室安全管理,对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就非常重要。目前主要的多因素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是一种能够保持原指标大多数信息的同时将多个评价指标简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方法[6]。该方法强调了评价的客观性,具备实用性强和全面性、可比性的特点。其缺点为,当对多个主成分指标进行加权综合分析时,其评价函数的有效度将会降低,同时该方法还容易受到指标间的信息重叠的影响。2)人工神经网络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通过确定网络的局部空间结构以及被评价系统的指标的节点和权重,而建立以权重描述各纳入安全指标之间关系的非线性模型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自适应、自组织和实时学习的特点。但该方法的难点在于学习样本的选择和收集。3)层次分析加权法:所谓层次加权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该方法能够理清具有多条件、多指标的复杂系统的层次关系,同时能够把定量和定性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高效地解决指标之间互相干扰和影响的复杂问题。层次加权分析法缺点有,评价的主观臆断性及其过程的随机性,从而使得结果的可信度降低。此外,当判断因素较多时,常常会因为层次分解和赋值的不一致而出现判断矩阵不一致的现象。4)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该方法可分为单层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7]。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法主要是利用诸如人工神经网络法、层次分析加权法等其它方法来获取各指标权重或是模糊评判矩阵。然后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模糊数学法具有适应性广的特点。通过对以上几种多指标评价方法的介绍及其优、缺点的分析和对比,在实际选择时,我们根据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来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价。模糊逻辑理论对重点分析医学院校实验室危险物质或风险非常有用。医学院校实验室引发危险的因素有以下特点,如危险的不确定性,从事实验人员培训的不全面系统性,实验室化学药品等危险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因素造成的危险程度往往很难量化,不能简单的用一个分数来描述,而需层次加权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等语言来表达模糊的概念,进而描述和分析这些因素的危险性。

3统计分析工具的应用

上述遴选的模糊算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计算过程,出于工作量和计算准确度的考虑,不可能采用手工计算。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常常借助matlab和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对繁琐的运算,对于相对简单的计算要求,也可以运用办公软件microsoftexcel进行,此软件使用起来相对便捷。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目前全国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硬、软件飞速发展与实验室管理体系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建议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建立科学、全面、具有针对的可操作性的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对主成分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层次分析加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优劣点的比较,提出建立结合应用层次加权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探索。希望为我国医学院校的实验安全评价体系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日本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考察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64-167.

[2]赵庆双,李明,闻星火.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3]王森,汪进前,叶秉良,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90-192.

[4]鲍敏秦.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188-190,193.

[5]刘明礼,李明,周大为.安全评价中安全检查表的编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3,32(5):323-326.

实验室管理的目标篇10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教学也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讨对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利用实验室教学培养具有高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当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探讨。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对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管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很强科研实力和科技含量的实验室,其中一些甚至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逐步提高,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高校的实验室面临着实验仪器落后,实验用房与配套器材滞后的现状。尤其在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科学管理上,没能做到与时俱进。这就导致高校实验室教学不能达到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中学以致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严重影响了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第二,实验内容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综合性、创新性人才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目标,实验室教学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在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教学当中,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还是占多数,学生被束缚在教师制定的框架中,只能按照设计好的模式步骤去实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现在的大多数实验室教学体现了专业性、实践性,但是缺少综合性与创新性。往往某一实验室只针对单一的课程或专业开放,而各个实验室之间也缺乏联系,这就导致了综合性教学难以实现;实验课程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第三,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高校对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却没能受到足够的关注,实验室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这就导致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都缺乏专业的或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其最主要的原因高校对实验室管得的重视程度不够所导致的。许多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都仅仅是靠着普通的安保人员来兼顾的,但是许多仪器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却是这些人员无法提供的,这就导致了实验室器材与设备的维护效率低下、损耗过快,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监管意识的缺乏,往往也会使得实验器材(尤其是一些小型仪器或易耗品)的遗失。

第四,管理方法落后,与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机结合。高校实验室设备维护率低下,实验物品保管不到位的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也是实验室管理办法落后的后果之一。首先,《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制度》、《事故责任与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等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其次,高校实验室信息(包括仪器设备、教学实验、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等信息)具有数量大、分布广、变化较为频繁、交流需求迫切等特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办法一不能满足现代化实验室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实验室管理未能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未能实现计算机管理,实验设备也未能进行数字化备案。这就导致实验室管理的总体效率低下,离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第五,实验室管理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实验室的管理监督工作,是确保实验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实验室质量满足教学、科研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实验室管理的难点。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面临着缺乏健全的实验室监管制度、监管工作不到位的现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许多实验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实验设备的维护与保管也不到位。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建议转贴于

第一,提高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要明确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体而言,应到做到:一是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首先从硬件设施上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性,为具有综合性与创新性的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管理的目标;三是建立实验室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明确实验教学任务;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教学的创新性与综合性。

第二,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高素质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引进,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与学历要求;完善实验师资队伍的人才结构,强调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能力与技术化管理能力,提高高学历人才所占的比重。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实验室人员绩效管理制度,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通过考核评估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带来的高校校园网的建成,无疑为复杂化的实验室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网络化与计算机化管理可以大大的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而实现实验室的网络化也同样是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之一。同时,通过网络化管理手段建立的数字平台可以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教学数据交换频繁,信息量大的特点进行实验设计与课程辅导,有利于现代化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常薇,肖媚燕.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与改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

2、蒋爱凤,胡喜.高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