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十篇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十篇

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3:16

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篇1

关键词:棚室黄瓜;病虫防治;关键技术

国家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以后,极大的促进了黑龙江省蔬菜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蔬菜种植面积及产量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早春运用棚室进行黄瓜的栽培,其经济效益相对更好,所以棚室S瓜栽培种植在黑龙江省蔬菜种植产业中极受欢迎。然而,对于棚室种植的农户来说,病虫害的防治就成了确保栽培产量及品质的头等问题,因此,必须要对常见的病虫害类型、特点及规律有清晰的掌握,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展开防治病虫害关键技术的选择,确保棚室黄瓜种植的高质高效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黑龙江地区棚室黄瓜常见病害类型及规律特点概述

为了促进棚室黄瓜病虫害防治的效率以及防治关键技术选择及应用,首先必须要对常见病虫害的类型及规律特点有清晰的掌握,虫害主要是来自豆野螟虫的威胁,而病害归纳如表1:

二、防治棚室黄瓜病虫害的具体关键技术措施

(一)农艺防治

首先,在黄瓜品种选择上,要选择一些抗病性较高的,例如龙源绿春或绿剑等,这些品质抗霜霉病等级较高;其次,对种子进行杀菌处理。例如,先用55℃温水进种子进行15分钟浸泡,然后再把种子浸泡在浓度为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20分钟,最后用清水洗净后播种;最后,采用轮作的方式,并加强栽培管理。例如,与非豆科植物进行合理轮作或套种,减少病菌影响。

(二)生物方法防治

针对虫害,主要采用的是生物方法进行防治。例如,利用天敌或者防虫网等放置,能够很好的降低化学农药的施用,并大大减少棚室内虫口的基数,控制或消灭其发展。

(三)利用化学药物防治

利用化学药物进行病虫害防治,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效果显现最快的一种技术。现将针对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以及黑星病的化学药物一种防治技术建议如下(如表2):

结语:

综上所述,北方地区大面积的棚室栽培或种植,必须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问题。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食品的品质及安全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农户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途径,不断提高自身农业化生产知识,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生产技术水平高超的新型农民,提高自身及家庭收入,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篇2

1我国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现状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对于保障蔬菜周年供应和调整蔬菜品种结构意义重大。2014年全国设施蔬菜面积超过380.0万hm2(5700万亩),北方地区以温室和大棚为主,南方地区以中小棚为主。相对于露地栽培,设施栽培棚室湿度高、轮作倒茬困难,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病虫害发生呈现新特点:①黄瓜/莴苣/白菜霜霉病、黄瓜/番茄/辣椒/茄子/韭菜/莴苣灰霉病、瓜类作物/辣椒白粉病、黄瓜蔓枯病、番茄叶霉病、番茄/马铃薯晚疫病、番茄/马铃薯早疫病、黄瓜/辣椒疫病、黄瓜/辣椒炭疽病、菜豆锈病等气传病害频繁发生,病原菌繁殖速度快,极易变异,作物抗病性易丧失或下降,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主要依靠化学防治;②由于多年连作,根结线虫病、黄瓜/辣椒疫病、黄瓜枯萎病、茄子/马铃薯黄萎病、黄瓜/辣椒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③种子远距离调运及消毒不严格,黄瓜/辣椒菌核病、黄瓜黑星病、辣椒/马铃薯疮痂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靶斑病等种传病害蔓延;④潜叶蝇、粉虱、蚜虫、蓟马、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在蔬菜上发生为害较严重,潜叶蝇、粉虱、蚜虫、蓟马等小型害虫还能传播病毒;⑤黄瓜靶斑病、番茄灰叶斑病和番茄叶霉病等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目前,在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上,化学防治仍然是其他防治方法难以替代的,而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农业防治被轻视。由于生物农药药效较慢,且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农民往往不愿意采用;为了追求高产,农民常常采用大水大肥的栽培管理方式,而忽视环境调控的控病作用;防虫网、性诱剂、色板和黑光灯等物理防治措施往往因防效较差、防治对象较少而不受重视。在化学农药的使用上,杀菌剂、杀虫剂、土壤消毒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使用较多。蔬菜作物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叶霉病等气传病害及蚜虫、粉虱、蓟马、茶黄螨等小型害虫在一个生长季节需多次喷药防治。设施蔬菜生产中化学农药和化肥被滥用、低效使用或过量施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过度依赖农药和化肥可能导致其过量使用,影响农产品安全,造成土壤盐渍化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农药被过度使用,会导致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蔬菜品质下降,人畜健康受损害,消费者缺乏安全感;病虫害再猖獗;农田生态环境被污染,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落下降,有害微生物群落积累泛滥。而抗药性又会导致药剂使用寿命缩短,药效变差,施药次数和用药剂量、用药成本增加,农药企业对化学药剂的开发风险和研发成本也会增加。

2我国农药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尽管我国在农药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农药有效成分趋于高效广谱低毒化;生物农药品种及使用量增长快、潜力大;剂型趋向环境友好、省工省力;施用方法趋于简便、高效、持久,每年农药防治面积达到4.7亿~5.3亿hm2次(70亿~80亿亩次),防治贡献率达到70%。但我国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农药、化肥利用率仍然较低。我国农药利用效率低的原因:①政府对环境保护、农产品安全性和农药化肥高效、精准、减量科学使用,以及对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的先进理念、知识、技术的宣传普及不够,农民对农药化肥科学使用的益处及非科学使用的危害性认识不足。②作物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控水平较差,未重视生态调控、预防和精准施药技术以及病虫抗药性管理,过度依赖施用农药、打保险药,轻预防,重害后治理,重化学防治,对非化学防治技术研发不足,病虫害早期检测与抗药性预警技术较弱。③种植制度差异。我国土地等资源利用强度很大,设施蔬菜种植模式普遍为一年多茬,轮作倒茬困难,病虫害发生严重,依靠化学防治来保产;而欧美国家多为一年一茬,有的还实行休耕和轮作,病虫害发生较轻,投入农药较少。④作物产量水平差异。我国人多地少,需要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的投入来提高单产水平。⑤施药方式差异。欧美等国家已基本实现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机械化施药;而我国农户大多仍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喷雾等落后的施药方式和施药器械。我国政府已高度重视农药过度使用带来的问题,开始启动农药减量行动,将风险评估技术引入农药管理,构建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加速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农业部2015年提出“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方案,引导农业“绿色化”发展,加快转变施肥用药方式,根据不同作物和病虫害种类推广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加速推广新型高效肥料和农药,重点研发高效缓释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肥料及生物农药等新型产品,推广先进的施肥、施药机械;加快发展和扶持提供肥料统配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其参与“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3实现设施蔬菜农药减施的途径

农药减施就是要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据估算,农药利用率提高1.6%,农民就减少生产投入约8亿元;而且有利于减少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土壤和水体环境。提高农药利用率,以确保农药减量施用,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①创制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农药,更新换代老的农药品种;②在抗药性发展早期实施治理,加强抗药性监测,停用或淘汰不能或难以恢复靶标敏感度的农药品种;③正确进行药剂轮用和混用;④建立与药剂、作物系统、病虫害相匹配的施药技术;⑤提高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水平,改进施药方式,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包括适期施药技术),推进机械化施药,研发水肥药一体化施用技术;⑥推进新农药、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缓释性农药、生物农药、种衣剂、土壤调理剂的应用;⑦推进生物农药及有益微生物资源利用。国家2015年设立重点研发专项“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即基于蔬菜病虫害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土壤消毒、种苗处理、设施农业智能高效施药等技术,优化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形成不同生态区的设施蔬菜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示范、培训及推广应用,将农药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减量30%。

4我国设施蔬菜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究展望

以设施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菜豆、西葫芦、马铃薯等果菜类蔬菜为研究对象,基于病虫害发生状况、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高效低风险农药的筛选及其高效减量用药技术的研发,监测抗药性动态,评估重要病原菌和害虫对主要防治药剂的抗性风险,制定药剂精准高效减量施用技术及重要病原菌抗药性治理技术;②筛选及应用植物源农药及枯草芽孢杆菌、木霉等生防菌剂,研发生物农药与化学药剂协调使用技术,探查生防菌剂与化学杀菌剂交替使用对设施蔬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的防治效果;③确定降低抗药性风险和化学农药精准减施、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兼容性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有效途径,研发化学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④实时监测蔬菜产品及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动态,通过测产和田间现场检测评估农药减施增效效果,利用雾滴卡检测农药使用效率;⑤整合设施蔬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减肥省药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抗病品种的利用、高效栽培技术、嫁接技术、滴灌、无滴膜、地膜覆盖等生态调控降湿技术、高效低风险药剂精准使用技术、农药高效精准减量施用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协调使用技术、太阳能消毒技术、石灰氮土壤消毒技术、水溶性生物菌肥修复土壤壮苗技术、种苗处理、设施农业智能高效施药技术(烟雾机、喷粉机)、高效新型肥料减量施用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畜禽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

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篇3

关键词烟台地黄瓜;春露地;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4-0096-01

烟台地黄瓜是长期在胶东沿海地区栽培、瓜型为筒型或短筒型、瓜色为不均匀浅绿色、刺溜分布稀疏大多为黑色或褐色的一类地方黄瓜品种,或与该类黄瓜有亲缘关系的类似育成品种。烟台地黄瓜瓜肉淡绿爽口,鲜脆,营养丰富。

烟台地黄瓜标准化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符合《蔬菜种子(GB/807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无公害食品瓜类蔬菜(nY/5074)》《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6)》等。为促进烟台地黄瓜标准化生产,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生产地选择

选择适合烟台地黄瓜生长的土层深厚、肥力较高、土壤疏松、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的规定。

2整地施基肥

定植前深翻土壤,要求整平、耙细,做成平畦或高畦,畦宽1.2 m,畦背0.2 m。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目标产量进行施肥,其中全部的磷肥和有机肥、1/3氮肥、2/3钾肥作基肥;或用优质农家肥45~60 t/hm2作基肥、磷酸二铵150~225 kg/hm2和硫酸钾225 kg/hm2混合后施用[1-2]。基肥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翻施入土壤中,或播种时距种子15 cm左右开沟施用或穴施。

3浸种催芽

用50~55 ℃的温水浸种20 min,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药剂浸种1 h,捞出洗净后催芽。消毒后的种子置于25~30 ℃条件下催芽,待7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4播种

采用畦栽穴播,每畦播2行,行距为0.6 m,株距为0.35~0.40 m。烟台地黄瓜露地栽培一般于4月下旬直接播种,播前开穴,每穴浇足底水,待水分下渗后将种子播于穴内,每穴播2粒种子,播后覆土1.5~2.0 cm,轻轻压实。

5田间管理

5.1肥水管理

待黄瓜出苗后视土壤墒情和苗的长势进行浇水和施肥,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除草。

黄瓜是连续采收的蔬菜,需要不断追肥,以保证果实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植株的健壮生长。依据土壤肥力和土壤质地情况,一般追肥3~5次,肥料以速效化肥为主[3]。

结瓜初期进行第1次追肥,一般在根瓜坐住后,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方案追肥或采用下列推荐施肥量,施用尿素150 kg/hm2(或硫酸铵3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盛瓜期进行第2次追肥,以后每15~20 d追肥1次,砂质土壤和轻壤土保水保肥性差,应缩短施肥的间隔时间,增加施肥与浇水的次数;中壤土及黏土可增加间隔时间,适当减少施肥与浇水的次数。每次追肥的数量可依次适当减少。

为防止黄瓜早衰,在结瓜盛期可用0.5%尿素和0.3%~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连续施用2~3次[4]。肥料的施用应符合《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6)》的要求,禁止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的城市垃圾、污泥和有机肥。

5.2植株调整

采用支架栽培,及时用竹竿支架,绑蔓。支架栽培应以主蔓结瓜为主,侧枝可留1瓜1叶摘心。及时打去老叶、下部病叶、畸形瓜。

6病虫害防治

黄瓜主要虫害有蚜虫、粉虱、根结线虫、茶黄螨、潜叶蝇等。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角斑病、猝倒病、立枯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枯萎病、疫病、病毒病等。在生产中应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

6.1农业防治

为了预防猝到病、立枯病和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应合理轮作,选择上茬未种植黄瓜的地块。在田间日常管理中,对田间的病叶、残枝败叶、杂草进行及时清除处理,以使田间保持清洁,降低病原的发生几率[5]。

6.2物理防治

为防治蚜虫,在田间悬挂25 cm×40 cm的黄板450~600块/hm2进行诱杀,或者使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高压汞灯、双波灯等诱杀害虫。

6.3生物防治

为降低黄瓜生产中的农药残留,在黄瓜病害防治过程中采用生物防治,用农用链霉素、浏阳霉素、农抗120、新植霉素、代森锰锌等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6.4化学防治

6.4.1虫害的防治。用20%爱福丁2号1 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螨虫等。

6.4.2病害的防治。在黄瓜苗期及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00~800倍液喷雾预防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疫病等病害。霜霉病可用64%杀毒矾400倍液,或克露800~1 0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6]。白粉病可用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或灭威500~600倍液喷防。细菌性角斑病可用30% Dt杀菌剂500倍液喷雾。疫病可喷58%瑞毒霉锰锌500~800倍液,或40%乙磷铝230~250倍液。

7及时采收

为促进黄瓜生长,提高黄瓜的品质,在生产后期要及时摘瓜,以免坠秧。

8参考文献

[1] 韦美嫚,曹之富,褚丽娟,等.秋大棚黄瓜不同品种比较试验[J].北京农业,2009(12):25-29.

[2] 张丽红,杜惠玲,佟二健,等.北京市秋大棚黄瓜品种比较结果初报[J].北京农业,2009(12):14-19.

[3] 唐雅莹,凌兵.日本迷你南瓜春秋两季品种比较试验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09(3):72-73.

[4] 高志明,赵亮,戚海鹏.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08(1):21-22.

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篇4

   关键词:设施瓜类;重茬;栽培技术

   瓜类特别是市场需求度高的中高档西瓜、甜瓜和小型水果黄瓜,是近年来天水市以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等设施瓜菜生产屡创单棚单茬产值超万元的主要高效作物,设施瓜类作物的成功种植,在反季节市场供应中有效地填补了当地深冬早春鲜瓜供应的空白,也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的反季节生产找到了新的高效种植途径。但塑料大棚、特别是日光温室属永久性高档农业设施,其既不易建、更不易搬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只能在已建棚内循环往复,一茬接一茬的连茬种瓜,没有轮作倒茬的余地。而瓜类作物最忌连作重茬,极大地限制了设施内高效瓜类作物的种植。重茬土地土壤病菌残留量大、侵染快、腐生性强,例如土传病害枯萎病,易造成瓜类作物的大面积受害,甚至全田死亡。连作病害的发生大大挫伤了农民对设施瓜类的种植积极性,已直接影响到天水市设施瓜类这一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的持续大面积示范和推广。重茬栽培是天水高效设施瓜类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

   笔者针对重茬瓜类枯萎病防治用药、施药方法而开展了试验示范,总结出了选择抗病品种、高效低毒农药和嫁接换根、上喷下灌强化施药等方法,实现了设施瓜类重茬高效栽培。

   1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良品种。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适宜天水设施瓜类重茬抗病丰产栽培的西瓜良种有5个,分别是:宝冠、新金兰、京欣1号、早霸特大京欣和甜蜜宝贝。甜瓜品种有3个,分别是:银岭、台农2号和天蜜。黄瓜品种8个,分别是:津优35号、津优36号、津优30号、津优1号、津优3号、福临门、博耐和北京水果黄瓜。

   2育苗

   发达健壮的根系是育苗最终应达到的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护根育苗,即:营养钵育苗。

   2.1种子消毒

   种子消毒采用晒种、温汤浸种、药剂浸种等方法完成。

   2.2土壤消毒

   定植起垄前,对棚内土壤和棚面用绿享1号2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加800倍液辛硫磷喷洒地表和棚面,进行杀菌灭虫。

   2.3嫁接换根

   嫁接换根技术是解决和克服瓜类连作障碍的最经济、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笔者筛选出了西瓜嫁接优良砧木青研砧木一号和黄瓜嫁接砧木黑籽南瓜,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3定植后管理

   3.1水分管理

   定植后低温高湿环境是早春大棚病害发生的主要条件,大水漫灌是大棚病害的主要诱发因素。而膜下暗灌是一项不增加投入,就能收到比滴灌效果还好的降湿、减轻病害的有效增产措施,方法是:在60cm的垄面中间开宽10cm,深10cm小沟,作为膜下暗灌的小暗沟,然后用1.2m宽的地膜覆盖全垄,即可打眼定植。

   3.2科学整枝

   改良新型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等设施种植的西瓜、甜瓜一般采取双蔓整枝方式(即:主蔓结瓜蔓吊起,副蔓顺地跑)进行植株调整。具体方法是:待瓜坐稳后,在主蔓上留够36片功能叶后打顶,副蔓留15片叶打顶,并随时注意抹掉侧芽,以减少养分消耗;从甩蔓期开始,主蔓长至40cm长时,沿吊绳按S形盘绕,以辅助主蔓正常向上生长;黄瓜采取及时打掉侧蔓,多次落蔓的整枝方式进行植株调整。

   3.3人工授粉

   由于设施西瓜、甜瓜多在早春和深秋低温期栽培生长,因气温偏低,不能正常放风,棚室长时间密闭,棚室内没有昆虫传花授粉,因此需要及时做好人工授粉,以利适期坐瓜。授粉应在晴天上午6∶00-9∶00进行。授粉后2~3d,棚温最好白天保持在28~30℃,夜间15~16℃,地温21~22℃。

   4虫害防治

   早春茬和秋冬茬设施重茬瓜栽培主要病虫有白粉虱、斑潜蝇、瓜蚜等。

   4.1农业防治、物理防治

   培育无虫苗;黄板捕杀成虫;同棚不要混栽其他作物;清除杂草,减少虫卵、若虫寄生条件。

   4.2药剂防治 

   用绿享阿维(1.8%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或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或一遍净750~1500倍液进行防治;棚膜未取掉时,可用22%敌敌畏烟剂,每667m2用0.5kg,在傍晚盖帘前点燃熏蒸。

   5病害防治

   设施重茬瓜类发生最多的病害有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等。防治应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施药方法最好以“烟剂熏防和上喷下灌的施药法为主,灌根为辅,少用喷液”的施药方法为佳。笔者经试验总结出了强化管理期“上喷下灌”的施药方法。具体如下:在病害发生严重地块或严重时期(从甩蔓期开始至幼瓜膨大期),对已出现中午萎蔫、早晚恢复的植株,先采用药剂进行灌根,随后立即再用同样浓度药剂进行全田喷雾。

   5.1农业防治

   5.1.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优良的瓜类品种,如前所述。西瓜嫁接砧木选用青研砧木一号,黄瓜嫁接砧木选用黑籽南瓜。

   5.1.2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每天必须打开1~2次风口,早打风口,适时关闭风口,排湿换气;内搭2层、3层棚;高垄栽培;膜下暗灌;及时人工授粉;摘除病叶、病果。

   5.1.3轮作倒茬

   瓜类作物的茬口安排最好和瓜类作物有3年以上间隔,或用灌药和嫁接栽培的方法来防治瓜类重茬枯萎病,以减轻和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

   5.1.4科学施肥

   平衡施肥,重施有机肥,少施化肥。

   5.2物理防治

   夏季利用防虫网防虫和遮阳网遮阳、避雨,减轻病虫害发生。根据昆虫的趋黄性特点,在设施内悬挂黄板诱杀成虫,以减轻病虫害传播的途径。每667m2挂25cm×40cm的黄板40块。

   高温闷棚对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等主要病害病原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方法是:选晴天上午浇水后闭棚,待棚温达46~48℃后,持续2h,开始慢慢打开风口,闷棚后应加强水肥管理。

   5.3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天敌防治病虫害。农药选择农抗120、农用链霉素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5.4药剂防治

   5.4.1烟剂法

   用45%的百菌清烟剂,或克露烟剂,或杀毒矾烟剂,667m2用250~350g,傍晚闭棚后均匀点燃,次日早晨必须放风排烟,7~10d熏烟1次,连熏2~3次。

   5.4.2灌根法

   用枯菌克500倍液、高锰酸钾2000倍液,或绿享1号40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0.25kg,10~15d灌药1次,连续2~3次。

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篇5

【关键词】病虫害;绿色防控;蔬菜;龙口市

0.前言

龙口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位于胶东半岛的西北部,商朝末年称为莱国,西汉时设为齐郡,然后成为黄县,是较早的县治单位,具有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和丰富的物产。龙口市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无严寒酷暑,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2℃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无霜期190多天。

我市蔬菜生产区的发展受到病虫害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据调查,我们现在生产和食用的蔬菜25%农药残留超标,12%重金属超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综合防治技术在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上应用显得刻不容缓,在保护生产者及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病虫的防治起到控制效应,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蔬菜产品。

目前,龙口市蔬菜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沤根、软腐病、根肿病、炭疽病、白锈病、晚疫病、早疫病、灰霉病、黄萎病、炭疽病等,这些病虫害流行速度快、危害期长、危害重、病虫种类复杂、损失大。因此,加大蔬菜主要病虫害的监测力度,为农民提供适期的防治技术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采用既生态可持续又合理的防治措施,少用化学农药,不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使蔬菜产品质量达到绿色蔬菜标准。

1.主要病害简介

1.1蔬菜苗期主要病害

蔬菜苗期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沤根等病害。茄子、番茄、辣椒、黄瓜、莴苣、芹菜、洋葱、甘蓝等蔬菜幼苗易寄生猝倒病病菌,使幼苗受害。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还易受幼苗立枯病的危害,豆类等多种蔬菜的幼苗也易受其危害。沤根多发生在连阴雨天、下雪等天气,土壤水分大、土温低,造成幼苗根系呼吸作用弱,吸水力降低。

1.2十字花科类蔬菜主要病害

十字花科类蔬菜主要有软腐病、根肿病、炭疽病、白锈病等病害。白菜软腐病是白菜三大病害之一,病害长期存在并危害植株,贮运及销售过程中易发生腐烂,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甘蓝、萝卜等也受害较重。对马铃薯、番茄、辣椒、洋葱、胡萝卜、芹菜、莴苣等多种非十字科蔬菜也有危害。根肿病主要对大白菜、芥菜、甘蓝、萝卜、榨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作物有危害。蔬菜受害初期会出现根部肿大的症状,随后很快腐烂,导致全株枯萎死亡。除上述病害外,白菜炭疽病、白菜黑斑病、油菜白锈病、甘蓝根朽病等也是十字花科类蔬菜常见病害。

1.3茄科类蔬菜主要病害

茄科类蔬菜主要有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灰霉病、茄子黄萎病等病害。番茄晚疫病是番茄主要病害之一,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该病主要受害组织是叶片及果实,对茎部也会有危害,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番茄早疫病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果实,落叶、落果和断枝是该病的常见症状,严重影响产量。马铃薯、茄子、辣椒等作物也易发此病。番茄灰霉病是大棚、温室蔬菜的主要病害,对果实损害较大,可减产二、三成,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病病发过程是从青果残留的花或花托浸染,逐渐扩展到果实和果柄,病发症状是病部果皮呈灰白色水渍状,随后软腐,后期产生灰白色至灰褐色霉层,果实脱落或失水僵化。茄子黄萎病是茄子生长期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茄子得了黄萎病,一般在第一穗果座往后表现症状。病症自上而下,自个别枝条到全株扩展,严重时叶片全部脱落,病果干瘪、变小、质硬且失去食用价值。

1.4葫芦科蔬菜主要病害

葫芦科蔬菜病害种类较多。猝倒病是苗期发生较普遍的病害。黄瓜多种植在温室和塑料大棚,霜霉病、枯萎病和白粉病等病害在黄瓜上发展较为复杂,普遍发生,危害严重。在其它瓜类上,如甜瓜炭疽病,丝瓜霜霉病,南瓜和西葫芦白粉病,西瓜枯萎病和炭疽病以及瓜类病毒病等也较为普遍。

1.5豆科蔬菜主要病害

豆科蔬菜病害中,豆类锈病、菜豆叶烧病、菜豆炭疽病、豇豆烟煤病、蚕豆赤斑病和蚕豆枯萎病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豆类锈病发病症状主要表现在在叶片上,也危害叶柄、茎和豆荚。菜豆叶烧病是菜豆最常见的病害之一,龙口市大棚栽培中多有发生,豇豆、扁豆、绿豆等也会受其危害。菜豆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温润而又冷凉的地区,影响菜豆的产量和品质,且在豆类的运输和贮藏期仍可发生危害。此病除危害菜豆外,还能危害蚕豆、豌豆、豇豆和扁豆等。

2.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是指在作物目标产量效益范围内,通过优化集成生物、生态、物理等防治技术并限量使用有毒农药,达到安全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过程。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改变防治病虫害传统观念和做法,采用既生态可持续又合理的防治措施,少用化学农药,不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通过农业、物理、生物及生态等各项技术,促进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是综合防治的新体现。

2.1农业防控措施

因地制宜选用农业栽培管理措施,避免或减少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是较为有效且根本的方法。

2.1.1选用良种,合理密植

选用良种是最根本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深入调查了解该市的不同蔬菜的主要病虫害,选用适合当地生长且农艺性状好的抗病(耐)品种,避免同一品种连续种植。瓜类、茄果类蔬菜的枯萎病可通过选用嫁接苗预防。对蔬菜进行合理密植,既能使作物充分利用光、热、水、肥,又能保证通风顺畅,同时要适时透光。

2.1.2高温闷棚防病

夏季换茬期间,选择气温较高的晴天,将原有的蔬菜大棚完全封闭,连续闷烤5-7天,可杀死大棚中青枯病、枯萎病、疫病等病菌,减少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篇6

[关键词]黄瓜早春塑料大棚育苗定植后管理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0-0122-01

黄瓜早春种植实行大棚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早上市供应,解决蔬菜青黄不接难题。早春黄瓜种植的时间一般是在一月下旬到二月中上旬种植,三月初进行育苗、定植,四月下到七月中下旬供应市场。

一、黄瓜种植的环境要求

1.温度管理

黄瓜适宜生长的环境为温度、湿度较高的环境。开花结果期的适宜温度为15~30摄氏度,当温度低至5摄氏度以下会对植株造成冻害,如果温度迅速降低到零下2摄氏度以下,植株将会被冻死。但在育苗期间对植株实行低温生长锻炼,在5摄氏度环境下不会受到伤害,甚至可以短时间忍受3~4摄氏度的低温环境。黄瓜生长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为35~45摄氏度,棚内温度达到35摄氏度时,植株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供给与消耗相等,这个时期是植株生长旺盛期。

2.光照管理

黄瓜的光照属性具有双重属性的特征,喜光,又具有一定的耐阴性。提高和改善黄花质量的大前提是给予黄瓜植株充分的光照管理。研究表明,黄瓜植株光合作用最强的时间段为上午10~11点,这一时间段内可以完成总光合作用的75%以上。对黄瓜植株进行短时间照明,有利于其植株雌花的形成,在长日照下有利于延长植株的盛花期。

3.水分管理

黄瓜生长环境水分供给应该充足,因其根系生长相对较浅,怕干旱,适宜生长的土壤湿度在80~90%环境下,空气湿度一般要维持在70~80%。

二、早春塑料大棚黄瓜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黄瓜在春季栽培,因其定植时间早,环境温度低,不利于黄瓜的生长,植株达到生育期后病虫害集中爆发防治困难。因此,为了保证黄瓜早产和质量,种子的选择上应该慎重小心,一般选用抗病性能优良,耐重茬早熟品种,如长卡、农大春光1号、津优13号、长绿1号、津春2号、等早熟抗病品种。

2.黄瓜育苗

早春大棚黄瓜高产的管理技术前提就是培育出健康、茁壮的适龄种苗,大棚黄瓜种苗育苗期一般在45天左右,当采用温床育苗技术后,种苗育苗时间缩短,一般在25~30天就可达到定植的标准。早春大棚黄瓜定植的最佳时机是在三月中旬定植,育苗期选择在一月下旬或者二月上旬。

3.种子处理与播种

种植前应将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具体方法是将其浸泡在水温为55摄氏度的水中,并不断搅拌,当温度降至35摄氏度后,停止搅拌,浸泡四个小时。浸泡完后将种子搓洗干净晾干进行下一步工作。为了防止植株生长到后期根腐病和枯萎病爆发,在育苗前对种子进行消毒杀菌,具体方法是将种子浸泡在35%浓度大小的100倍液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5~10分钟,而后将其清洗干净,准备催芽,催芽的具体方法是将种子浸泡在合适浓度大小的乙烯溶液中,浸泡20分钟,而后将种子移植在催牙床,调节温度的大小,一般要求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育种方式采用营养钵育苗,要求土壤要装至营养钵端口下2厘米处,然后将其植入育苗床,放入种子,用沙土将其剩余空间填满,最后散水保持湿润。

三、定植管理技术

1.土地整改施肥

大棚作物收获之后,应在秋季对大棚土地翻耕、修整、施肥。这一时期,主要施加农家肥,再配以少量的过磷酸钙和草木灰,具体的施入量为,农家有机肥每亩5000~6000公斤,过磷酸钙50~100公斤,草木灰25~50公斤。同时大棚内为防止根腐病和枯萎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土地表面喷施多菌灵溶液2公斤、敌百虫1公斤,然后对土地进行深耕翻晒。黄瓜定植前的一个月,要对大棚进行扣棚,提高地表温度。前期工作还包括了,提前半个月对土地进行修整和作畦,按照相关栽培技术开沟,土地修整工作做完后,每亩土地施以腐熟肥200~300公斤,集中条施,土地处理完成后,规定大棚内黄瓜种植的沟距,相邻之间的沟距90厘米垄宽70厘米。

2.定植方法和密度

2.1定植天气的选择,

定植前要选择在一个晴朗的上午进行,定植的深度不要太深,一般以稍微露出土坨为衡量标准。

2.2定植密度

合理的定植密度是早春大棚黄瓜增产增收的先决条件之一,其中每亩的定植数量大概在5000~5500株为宜,定植的形式采用在100厘米宽的畦面上进行双行定植,株距在15~25厘米之间。采用单行定植的株距应在15~20厘米的范围之内,每亩定植不能超过4500株

3.定植的后期管理

定植后5~7天左右,当白天的气温不高时,建议不要过早的通风换气,定植后10天之内建议也不要通风,这样有利于提高棚内和地表的温度,促使黄瓜幼苗快速成长。幼苗缓苗后,要严格控制棚内的水分含量,对棚内的实时温度要做到定期监测,一般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0~30度之间,最低不得低于20度,关闭所有的通风口。当气温低于15度后,要在大棚的表面覆盖草苫,提高棚内的温度。夜间,棚内温度应保持在15~20度之间,温度过低会使植株遭受冻害。

四、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虫害

黄瓜种植后期,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会大大增强,这一时期的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枯萎病、白粉病和霜霉病,主要害虫有红蜘蛛、白粉虱等害虫。

2.防治办法

防治红蜘蛛和白粉虱主要采用化学药物消杀防治的方法,一般每亩施用含量大小为20%的速灭杀丁2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每隔一星期喷一次,连续施用2~4次。防治根腐病、枯萎病、白粉病和霜霉病等病害的主要措施是,选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济2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济1500倍液、50代森铵1000~1500倍液灌根等药剂进行防治,每隔一星期喷施一次,根据病情的发病程度,酌情喷施。

参考文献

[1]郝彪.大棚早春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科技技术推广,2013,11(04):157-158.

[2]彭丽马鹏蛟韩艳亮史学勤孙就恩杨梅增.塑料大棚春提早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07):37-38.

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篇7

冠县斜店乡一直都重视将蔬菜产业作为地方特色经济予以支持和引导。1993年注册成立了江北蔬菜第一批发市场,1996年注册了“冠”牌无公害蔬菜品牌,2007年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有机蔬菜转换认证。全村现有蔬菜大棚1870个,蔬菜种植面积近2000亩,年产蔬菜3000万公斤。其中温室黄瓜,是冠牌蔬菜中的主要产品之一。因为黄瓜生长周期长,产量高,也是农户最常种植的蔬菜之一。在温室大棚中,种植黄瓜,在高产稳产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新农业要求的无毒无害,保证食品安排。需要农业技术部门和农户在栽培和耕作方式上,学习新技术。

2日光温室黄瓜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在日光温室中种植黄瓜,与在大田中种植黄瓜不同。日光温室里种植黄瓜不能像在大田中一样容易换茬轮作。因日光温室投入较大,不能随便迁移。日光温室中的地块,不能像普通大田地块一样便利,经受自然的风吹日晒。虽然现在的日光温室,可以很好的拉开顶棚进行晾晒,但是当温室关闭的时候,大自然的风雨是不能直接作用在地块和植株上的。日光温室黄瓜,在品种选择上要有明显的侧重。第一,应该选择耐重茬、耐土传病虫害的品种。例如博杰1号具有很好的耐重茬性能,而且生长速度快,能够有效的利用大棚提供的温度条件快速成长,而且对于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有一定的抵抗力,是大棚的首选品种之一。第二,在斜店乡,农民越来越喜欢长季节的黄瓜品种,也就是延长生长周期和采收周期,进而提高了每亩单产量。长季节的黄瓜意味着播种较早,就要求品种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而夏秋季节任然要保持产量,就要求品种要具有抗高温能力。因此前期耐低温弱光、后期耐热并且早熟的津优5号、30号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2.2日光温室黄瓜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

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篇8

关键词:无公害大棚黄瓜高产栽培技术培育壮苗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

无公害大棚黄瓜生产基地环境应符合DB22/t946-2001的规定。

一、选种育苗

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津春系列、津优系列、长春密刺等耐低温、抗病、抗逆性强、高产品种,是黄瓜高产、稳产的关键,这些品种在我区试种以来表现良好。

2、种子处理。晒种1~2天,进行温汤浸种55℃水中20分钟,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0℃,再常温浸种4小时左右;药剂处理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或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20分钟,用清水淘洗2~3次,用沙布包好,放盆内在28~30℃的条件下催芽,3~5天后出芽60%~70%时,即可播种。

3、培育壮苗。培育50~60天的壮苗,在2月上旬在拱棚内采用营养钵育苗。育苗床土的好坏与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关系极大。营养土用60%田土、30%腐熟的有机肥、草炭土10%,另外加0.2%过磷酸钙为防治猝倒病,床土按用苗菌敌1包(20克)拌干细土40~60斤的比例混拌均匀,播种时先用1/3药土按垫底,再用2/3覆盖在种子上。出苗前温度要控制在白天25~28℃,夜间18℃,出苗后要降温,白天20~25℃,夜间15℃为最佳,应严格控制水分,做到见干见湿,定植前7~10天炼苗。

4、整地施肥。要细致整地,采用平衡施肥,翻地时施足底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4500公斤/亩,复合肥20公斤/亩,硫酸钾3公斤/亩,并实行垄作或畦作。

5、定植。根据株行距合理密植,行距为50cm、株距为24cm,亩保苗3500株左右,设二层膜加强保温,白天大棚保持28~30℃,夜间不低于12℃,缓苗后,降低温度,白天25℃,夜间15℃。在湿度管理上要控制水分,见干见湿。

二、田间管理

1、适时插架、绑蔓。采用尼龙线吊架,绑蔓不要过紧,防止勒伤。

2、合理整枝。绑蔓时注意除去侧蔓和卷须,对主蔓根瓜中上部侧蔓留1瓜2叶摘心;侧蔓结瓜品种,在4~5片真叶时摘心,留两侧蔓结瓜,当瓜秧长到20~25片叶时,进行掐尖,促进幼瓜快长和早结回头瓜,并除去病叶和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浇水追肥。应根据黄瓜喜湿而怕涝、耐旱能力差、喜肥而吸肥能力弱的特点进行。从黄瓜定植至根瓜采收,应以蹲苗促根为主,此期除浇定植水、缓苗水外,一般不浇水或少浇水,进行蹲苗促根。进行结瓜期,需水量加大,采取勤灌不要涝的原则,夏季热天灌水早晚进行。

在追肥上,应采取少追、勤追的原则,为满足黄瓜养分需求,根据生长发育情况,还可进行根外追肥。根瓜采收后,追施尿素每亩15~20公斤及少量的过磷酸钙。此后,每采收1~2次,都要酌情补施肥料,盛果期还要增加1%尿素和0.3%~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2~3次,延长采收期。

三、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

(1)定植前清洁田间枯叶、杂草、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2)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倒茬。

(3)选用黑籽南瓜或南粘一号做砧木进行嫁接防病。

(4)在黄瓜植株生长旺盛的棚室采用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闷棚前一天,浇一次透水,次日晴天关闭棚室,当温度达到45℃时开始计时,掌握温度在42~45℃之间持续1.5~2小时,然后从顶部缓慢加大放风量,使室温逐渐下降。

2、物理防治

(1)在保护地内挂银灰色膜条避蚜。

(2)在保护地内放风口设防虫网。

(3)用100cm×20cm的纸板,涂上黄色漆,同时涂一层机油,或悬挂黄色粘虫胶纸,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每667m2约30~40块,诱杀蚜虫、斑潜蝇、白粉虱。当黄板上粘满斑潜蝇、蚜虫、白粉虱时再重涂一层机油,视虫情发生程度7~10天重涂1次。

3、生物防治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合理保护利用天敌。

4、化学防治

(1)霜霉病、疫病防治。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或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1千克/667m2熏烟。

(2)细菌性角斑病防治。可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3)灰霉病防治。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喷雾。

(4)黑星病防治。可选用武夷菌素030~10)200倍液或40%新星(福星)乳剂10000倍液喷雾。

(5)炭疽病防治。45%百菌清烟雾剂110~180克/667m2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或2%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武夷菌素(Bo-10)200倍液喷雾。

(6)枯萎病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3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3~0.5千克。

(7)蚜虫防治。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选用杀蚜烟剂,每亩每次500克,分4~5堆,暗火点燃,出烟后密闭5小时通风。

(8)斑潜蝇防治。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用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

(9)地下害虫防治。可选用50%辛硫酸2000倍液药液灌根。

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篇9

关键词:辣椒;病毒病;症状;综合防治

辣椒是文昌市冬季瓜菜生产主导产业之一,全市每年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16667hm2,其中辣椒种植面积14167hm2,占85%左右。近年来,由于内地各大城市需求大,销路好,价格稳中有升,椒农种植效益高。因此,辣椒是文昌市冬季瓜菜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由于椒农对病毒病症状辩别不清,用药不当,延误最佳防治适期,造成病毒严重,导致减产。

1辣椒病毒病的症状

辣椒病毒病症常见的有花叶、畸形、枯顶、条斑等。花叶型:病叶呈现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斑;皱缩、叶片畸型:初期由心叶叶脉褪绿,逐渐变为花叶皱缩,以后病叶增厚,叶缘向上卷曲形成斗状,幼叶狭窄或出现线状叶。后期植株上部明显丛簇状,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重病果出现深绿相间的花斑,有疣状突起;条斑型:叶片主脉呈褐色或黑色坏死,逐渐扩展到侧枝、主茎及生长点,造成落花、落叶、落果,以至整株枯死。

这里特别提醒椒农关注:茶黄螨为害辣椒叶片的症状与辣椒病毒病的症状略有相似,故了解茶黄螨为害辣椒叶片的症状,可防止用药不当,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成螨和幼螨多聚在辣椒的新叶叶背、嫩茎、花蕾、幼果等部位刺吸汁液,致使植株受害。受害叶片背面灰褐色或黄褐色并有油浸状光泽,叶缘向背面卷曲,形成下扣斗。花蕾和幼果受害则不开花或开畸形花,重者不能坐果(似辣椒病毒病条斑型症状)。果实受害,果柄表面呈白叶至灰褐色,丧失光泽,木栓化,受害严重时,落花、落叶、落果,造成减产。

二者的主要区别为:病毒病初期由心叶脉褪绿,逐渐变为花叶皱缩,以后病叶增厚,叶缘向正面卷曲形成上扣斗;而茶黄螨危害是整片叶褪绿,叶缘向背面卷曲形成下扣斗;病毒病危害果实时出现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花斑,有疣状突起,而茶黄螨为害果实是果柄表面呈灰色至灰褐色,丧失光泽,木栓化而变硬;病毒病病叶危害叶片主脉呈褐色或黑色坏死,逐渐扩展到枝、主茎及生长点,而茶黄螨危害是叶片背面部位都可能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并有油浸状光泽。

2辣椒病毒病的发生原因

主要病原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主要在多年生杂草及蔬菜地上越冬,第二年由蚜虫传播感染。烟草花叶病毒是在土壤中、病残体、种子或卷烟中越冬,主要通过田间农事操作由汁液接触传播感染的。当田间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蚜虫繁殖和传播,病毒病的发生也会相应加重。笔者在本市龙楼镇和昌洒镇辣椒地调查,2010年10月上旬移植的辣椒至2011年上半年,由于受干旱少雨天气影响,辣椒病毒病发生严重,占种植面积的35%左右,其中黄皮尖椒和泡椒发病较重,发病率达41.6%,造成大面积减产。

此外,辣椒病毒病发生原因与重茬地、缺水、缺肥、管理粗放、苗弱等有一定的关系,定植晚易引起该病流行。

3综合防治对策

3.1选用抗病品种

笔者近10年来在全市各镇田间调查,抗病毒病的辣椒品种有新丰404小红尖椒、海花王小红尖椒、茂椒6号、黄金606、新丰五号、洛椒4号、朝天椒等。

3.2种子消毒

种子消毒与病毒病发生的轻与重关系重大。这是近几年来笔者亲自参与田间调查总结的,首先把种子在阳光下晒1~2h,目的是在阳光下杀菌,解除休眠期,提高种子内部温度,然后用55℃温水预浸30min(温水有杀病菌的作用),捞出洗净,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min,用清水洗净后,在清水中再浸6h,最后捞出洗净在30℃恒温下进行催芽。

3.3农业栽培措施

文昌市已有30多年的辣椒种植历史了,不断总结经验,应用新成果、新技术是防治的关键,如应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新技术,争取早定植、早结果,进入病毒病盛发期时,辣椒已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抗病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在大田管理时,结合天气情况,及时防治蚜虫、蓟马等。

3.4物理防治蚜虫

笔者在2011年参加实施海南省冬季瓜菜绿色防控项目中,在会文镇赤坎洋33.3hm2连片的辣椒地悬挂黄、蓝诱虫板,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作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现简单总结:在移植辣椒大田1个月时间,667m2悬挂25~30块黄、蓝诱虫板(各一半),每7m悬挂一块(黄、蓝交替),黄色板主要诱杀蚜虫,兼杀其他成虫;蓝色板以蓟马为主,也兼杀其他成虫。每2个月更换黄、蓝板1次,使辣椒整个生长期至收获完为止,农药使用量减少50%,每667m2农产品增产25%左右,每667m2节本增效360元,目前文昌市正在推广应用。

3.5化学防治

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篇10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5-60-03

萧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在0.67万hm2左右。为实现无公害蔬菜生产,生产上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等防治技术,辅以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合理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1农业防治

用以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来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和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危害。主要措施有:

1.1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的品种,能减少施药次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每种蔬菜都有针对主要病虫害的抗性品种,但兼抗多种病虫害的品种不多,可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及发生规律选择适合品种。

1.2种子处理可降低因种子、种苗携带的病原菌进入田园造成病虫害发生,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和种子里的线虫。

1.2.1阳光晒种将种子晾晒1~2d后,可利用阳光紫外线杀菌,还具有促进种子后熟和酶的活动、降低种子内抑制发芽物质含量、提高发芽率等作用。

1.2.2温汤浸种该方法能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浸一般的蔬菜种子时,水量为种子的5~6倍,保持55℃水温10min左右,此间不断补热及搅拌,10min后让水温慢慢自然降低。浸种皮硬而厚、透水困难、且能忍耐高温的种子(如冬瓜、菠菜、西瓜、黄瓜、丝瓜、韭菜等),要求水温在70~75℃,水量不能超过种子量的5倍,且种子要干燥(因为种子越干燥,越能耐受高温,否则易烫死种子),边浸边搅,待水温降到30℃,种子充分膨胀为止。

1.2.3药剂浸种先将种子浸泡2~6h,视种子不同有别,然后捞起再放入配好的药液中,注意严格控制好药液浸种时间和药剂浓度,以免产生不良后果。然后用清水洗净,催芽播种。如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白菜、番茄、瓜类种子1~2h后捞出,清水洗净,催芽播种,可防治白菜白斑病、黑斑病、番茄早(晚)疫病、瓜类炭疽病和白粉病。

1.2.4药剂拌种可防治地下害虫和预防种传、土传病害。方法是先将种子浸种,然后取种子重量0.3%的杀虫剂或杀菌剂与其充分拌匀,再播种。注意催芽的种子,芽不能太长,否则易损伤幼芽。常用的杀虫剂有90%敌百虫粉剂,常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敌克松等。

1.3适时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可以避开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传播和为害盛期,减轻病虫为害。如大白菜播种过早,易导致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白斑病等病害的较重发生,而适时播种既能减轻病虫害,又能避免迟播造成的包心不实。

1.4培育壮苗采用穴盘、苗床或营养钵育苗,定植前炼苗,及时间苗、定苗、淘汰病虫苗等增强抗病能力。营养土要用无病虫土壤或经药剂处理过的土壤,根据不同蔬菜品种进行科学的肥、水、温、光、湿度及通风管理,去歪留正、去杂留纯、去弱留强,培育茎节粗短、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壮苗。

1.5深耕晒垡将土表的蔬菜病株残体、落叶埋至土壤深层腐烂,并将地下的害虫、病原菌翻到地表,受到日晒、干燥、冷冻和被天敌捕食被治除,从而降低病虫基数,使土壤疏松,有利于蔬菜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逆性。冬耕、春耕或结合灌水常是有效的防治措施,对生活史短、发生代数少、寄主专一、越冬场所集中的害虫,防治效果尤为显著。

1.6种苗嫁接和脱毒利用嫁接换根栽培方式,不仅防治作物病害有特效,而且还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如利用黑籽南瓜嫁接黄瓜、西葫芦;葫芦瓜、南瓜嫁接西甜瓜;毛粉802作砧木嫁接茄子;用野生番茄作砧木嫁接番茄主栽品种,可增强根系,有效防治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等病害,且具有丰产性。脱毒种苗是防治病毒病的最有效方法,如马铃薯、大蒜、甘薯等已推广应用且效果良好。

1.7科学施肥施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根据各种蔬菜对氮、磷、钾的需求进行配方施肥,以基肥为主,辅以追肥,结合喷施叶面肥。因未腐熟的有机肥能招引蝼蛄、蛴螬、金针虫、种蝇等地下害虫的趋集,新鲜的畜禽粪便含有害病菌及寄生虫,引发根、茎病害,对蔬菜都有危害和污染,作物也难吸收利用,因此,必须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可以提高蔬菜的抗病虫能力和改善品种。如增施磷肥可减轻蔬菜立枯病的发生,过多施用氮肥会加重病虫的发生,易致作物生长柔嫩,田间郁闭阴湿加重,导致茄果类蔬菜疫病等病害发生。

1.8田间管理包括水分调节、温湿度控制、深沟高畦栽培以及清洁田园等措施。灌溉可使害虫处于缺氧状况下窒息死亡,可根据土壤温度、湿度和蔬菜的需水规律,确定灌水方法、灌水量和灌水时间,并及时放风排湿;采用深沟高畦栽培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防止田间积水,减少病虫发生,如采用高垄栽培大白菜,可减少白菜软腐病的发生;清洁田园是消灭病虫源,减轻蔬菜受害的经济有效方法,在蔬菜生长期间将病叶、病果、病株及时拔除深埋销毁,减少病虫的侵染蔓延;收获后,将残枝落叶和渠沟及园地周边杂草连根清除干净,集中烧毁或深埋,破坏病虫越冬寄生场所,减轻病虫对后茬蔬菜的危害。

1.9轮作倒茬,合理间作套种蔬菜连作是引发和加重病虫发生危害的一个重要原因。采用亲缘关系较远的蔬菜实行轮作换茬,可恶化其营养条件和生存环境或切断其生命活动过程的某一环节。可以根据不同种类、品种,有计划地进行轮作、间作、套种,以减少土壤病虫源积累。如豆类与瓜类轮作,葱蒜类与十字花科蔬菜间作,芹菜、辣椒、四季豆间套作,十字花科、葫芦科和茄果类蔬菜忌连作。

2生物防治

指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利用生物天敌防治蔬菜病虫害,做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菌,以菌治虫,既可达到防治蔬菜病虫害的目的,又可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减少污染,减轻毒性,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首选措施。

2.1以虫治虫利用捕食性天敌如蜘蛛、瓢虫、草蛉、食蚜蝇、捕食螨、赤眼蜂可对蚜虫、飞虱、叶蝉、菜青虫等害虫有控制作用;利用寄生性天敌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赤眼蜂防治菜青虫等。

2.2以菌治虫杀螟杆菌、青虫菌、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Bt)、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等,可有效防治蔬菜鳞翅目害虫,如菜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等;灭蚜菌防治蔬菜蚜虫;阿维菌素防治斑潜蝇、蚜虫、木虱、红蜘蛛等。

2.3以菌治菌使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多种蔬菜的软腐病、角斑病等细菌性病害;使用抗毒剂1号,防治蔬菜病毒病;使用武夷霉素,防治蔬菜灰霉病和白粉病。

2.4植物源农药防治虫害利用植物源农药如除虫菊素、苦参碱、茴篙素、印楝素杀灭蔬菜害虫。

3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忌避性、趋光性和群集性等习性,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光、电、色、温等机械设备来防治害虫,如高温闷棚、色板诱杀、灯光诱杀、铺银灰色薄膜避蚜、人工捕捉等。

3.1色板诱杀、色膜驱避利用害虫特殊的光谱反应原理和光色生态规律,用色板诱杀、色膜驱避防治害虫,可降低害虫虫口基数。

3.1.1黄板诱杀利用白粉虱和蚜虫有趋黄性,悬挂黄板诱杀害虫。黄板主要粘捕蚜虫、斑潜蝇、粉虱等,黄板大小为40cm×25cm,质地为塑料,双面涂有一层较厚的不干胶,粘性极强。每667m2均匀悬挂20片左右,悬挂高度超过植株顶部15~20cm处,并随植株生长提高黄板位置。

3.1.2蓝板诱杀蓝板主要粘捕各种蓟马。大棚内每667m2均匀放置中型板(25cm×13.5cm)30块左右,或大型板(40cm×25cm)20个左右。悬挂高度保持与作物顶端同等水平,并随作物的生长高度而调整。诱捕器上粘胶在自然条件下可维持1a。

3.1.3色膜驱避利用害虫的趋避性进行驱赶或诱杀。利用蚜虫有避灰色特性,在田间挂银灰膜,可驱赶蚜虫。在棚室上覆盖银灰色遮阳网或田间挂一些银灰色的条状农膜或覆盖银灰地膜能有效驱避蚜虫。

3.2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高压汞灯、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鳞翅目害虫成虫,尤其在夏、秋季害虫高发期效果良好。使用220V交流电,每3~3.33hm2菜地悬挂一盏杀虫灯。挂灯高度离地面1~1.5m,每天晚上7~9时开灯。

3.3食饵诱杀利用成虫补充营养的习性和对食物的优选趋性,在田间安置人工食源进行诱杀,也可种植蜜源植物进行诱杀。用害虫喜欢食用的材料做成诱饵,引其集中取食而消灭。如利用糖醋液诱蛾;臭猪肉和臭鱼诱集蝇类;马粪、麦麸诱集蝼蛄等。糖醋液配制:糖、醋、酒和水按3∶4∶1∶2配成糖醋液,并按5%加入90%敌百虫,用盆盛装放在离地1m的支架上,每667m2放3个,白天盖好,晚上揭开,诱杀鳞翅目、双翅目等害虫成虫。

3.4性诱剂诱杀鳞翅目、直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等害虫多发季节,每667m2菜田放置3~4个,盆内放水和少量洗衣粉或杀虫剂,水面上方1~2cm处悬挂昆虫性诱剂诱芯,可诱杀前来寻偶的同种昆虫的雄虫成虫,减少害虫机会,降低产卵量。1枚诱芯有效期30~45d。性诱剂专一性强,一种诱芯只诱杀一种害虫。

3.5防虫网隔离覆盖防虫网后,基本上能免除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蚜虫、斑潜蝇等多种害虫的为害,即可有效控制因为昆虫传播而导致病毒病的发生,又能保护天敌。

3.6夏季高温闷棚消毒在夏季大棚闲置期,覆盖塑料棚膜密闭大棚,晴日高温闷棚5~7d,棚内最高温可达60~70℃,可有效杀死土壤表层的病原菌和害虫。在蔬菜生长期间如发现病害,可利用高温闷棚的办法来防治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黑星病等多种病害。具体方法是:晴天中午前后,浇透水后将大棚密闭,当温度达到46~48℃时维持2h左右后立即通风,一般温度不能超过48℃,时间不能超过2h。

4化学防治

无公害蔬菜并非不使用化学农药,使用化学农药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病虫害暴发时尤为重要。关键在于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既要防治病虫害又要减少污染,把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4.1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及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农药严禁使用水胺硫磷、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基异柳磷、蝰硫磷、久效磷、磷胺、地虫磷、氧化乐果、速扑杀、呋喃丹、灭多威、涕灭威、三氯杀螨醇、普特丹、杀虫脒、杀虫威等禁用药剂。

4.2有限度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化学农药如使用敌百虫、辛硫磷、克螨特、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有机化学农药,并对化学农药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使用,或与其它防治措施配合使用,减少农药用量及使用次数,经济、有效、安全地将病虫害控制在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