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成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3:54

教学改革成效篇1

一、加强教研组织和制度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为充分发挥教研对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作用,学校成立了教科室。由三位主任负责教研活动的各方面工作。同时从本校资深教师中选聘了专职教研员,各学科主任兼职教研员,通过深入一线教学与开展听课、调研等活动,为学校的教研改革提供思路与建议,共同推进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这使得教研管理更加专业化,同时也加强了教研活动的管理力度,确保教研活动从形式上更加创新,效果上更加务实。同时,学校也从集体备课活动、教案规范、教学反思、教研员管理、学习培训、图书阅览、课题开发等各方面进行了制度化管理,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这保证了我校近些年在教研成果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大幅提高。

二、强化教学反思与论文撰写工作

我校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学案例与反思。要求老师们要及时在自己的教案上写下简短的教学反思等内容,并要求每位教师要在每学期至少有交两篇教育教学反思或案例,在校内各类报刊或学科信息通报上刊登。仅2012年3月至6月在学科信息通报上发表有关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文章90余篇,这在一方面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另一方面也便于校内交流学习。学校还出台政策对反思或案例中的精品进行表彰奖励,以激励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多研究。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校教师在教学反思方面,态度上更加重视,质量大大也提高。

学校也特别重视教师的工作。每年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论文、案例评比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优秀案例,做到多指导、多推荐。学校还专门与《阿拉腾温都苏》(区级教学蒙文刊物)杂志社建立联系,为蒙文拓宽了途径。此项工作的加强使得我校教师论文、案例获奖数量均超以往,老师们的教科研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三、重视必修和选修课的二次开发,依托学科编写校本教材

按照学校工作要点,将积极探索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二次开发作为我校课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使之校本化,更加符合学情、校情和新课标要求,逐步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新课程二次开发机制,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学贴近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到2012年11月20日为止,我校已完成25个校本教材的编印工作。其中,《圣火之光-锡林郭勒盟历史文化》教材已获得了自治区第四届社会科学最高奖政府奖,《可爱的锡林郭勒》通过了全国蒙古语教材审查文员会的审查。另外还有部分校本教材正在编写之中,各学科老师们也正拓宽思路,更积极地投入到校本教材开发中去。这是在全区是领先的。

四、立足问题,鼓励并规范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学校坚持问题就是课题的研究方向,与时俱进,将课题研究植根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各教学环节中的问题与困难、职业生涯设计等为课题内容,目的是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能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遇到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教学质量。为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来,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我校加强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组织教师实实在在地参加课题研究,以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为核心和骨干,带动所有老师积极参与。以“问题就是课题”为指导,从教学的点点滴滴人手,以教与学的疑难问题为题目,扎扎实实搞研究,不搞花架子。进而不断丰富课题研究的内涵。现在很多老师选择自愿申报课题研究。仅今年上半年我校承担盟级和校级课题的教师就达144名。

我校近几年不断完善课题组考核机制,举办课题研究活动。2011年教科室制定了学校教科研校级课题管理制度,完善了课题组考核机制,按照要求对课题组实行任务划块,责任到人。今后每学期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落实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举行研讨活动。

认真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成为科研型的老师,教科室利用学校各有关会议,积极发动和宣传教师个人学年课题的申报工作。

我校青格乐图老师主持的“通过《圣火之光》知识竞赛对蒙古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与历史教育的研究”课题被评为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重点课题。同时青格乐图老师聘请为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重点课题总课题组的核心成员。此外,由于近年的教研成果显著,2012年我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我校格日勒、青格乐图老师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在全国三祖教育《蒙古文化》校本课程研讨与培训会上提交的研究成果评比中我校教师写的校本教材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一等奖的有青格乐图、满都日娃。获得二等奖的有苏德毕力格、孟和宝力格、徐凤兰、苏日娜、宝德、布仁花。

五、营造读书氛围,打造学习型校园

为了丰富老师们的知识面,开阔老师们的视野,提高老师们的理论水平,我校特别提倡老师们多读书。同时也有了一些举措,如:学校订阅一些教育专业书籍,在老师之间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并要求老师读后要做阅读笔记;倡议全校每位老师每年要订阅一本有助于自己专业发展的书籍或报刊杂志,每年为老师提供100元的购书补贴鼓励教职工积极读书。此外学校建设了6个阅览室和资料室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并每周定期向全校教师推荐新书好书,为师生读书学习提供方便。学校创办了《圣火之光》校刊,现已到第七期。共发表了250多个师生的作品。

六、通过示范课引领新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课堂

我校实施新技术新媒体暨课堂文化建设赛课活动、新课标赛课、青年教师邀请课等多种形式的公开课,并要求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每学期必须要承担示范课任务。要求每位教师都是新课标赛课活动的必然参赛选手。要求在示范课和赛课中必须体现新课标理念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求听课教师要在听课后撰写心得体会,并在学科组内开展评课活动,其目的一方面在于通过赛课和展示课提高老师们的教学基本功,适应时展要求;另一方面在于进行课堂教学交流活动,通过交流营造新课改氛围,在交流中反思自己的课堂,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将课改理念贯穿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中,是老师们在努力提高自己课堂效益的同时推进学校的课改进度和教学质量。

七、丰富教研活动内容,强化备课组功能

教研活动分年级组教研活动和学科组教研活动。每月前三个星期五为学科组教研活动,第四周的星期五进行年级组教研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统一进行集体备课、开展听课说课评课等活动。每个备课组每周确定一位教师讲课,其他成员必须参加听课,并在周五集中说课评课。学科主任将听课计划报送教科室,教科室统一检查监督。此外,本学期又在每周的集体教研中增加了理论学习的内容。

学校统一制定集体备课流程,各学科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灵活掌握,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之间对话、合作、互动,做到老中青相结合,集思广益,深入研究新课标,研究学情和新形势下的教与学的方法,防止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援,使教师群体得到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校很多教师在新课标的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外,在教师成长中,学校又开展了“以老带青,结对子”活动,在校内认师傅,对青年教师实行专人指导,尽快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这种同伴互助,重点选配学科带头人、备课组长、名优骨干教师作为学科专家,对青年教师在各个环节上,有步骤、有秩序进行师徒帮带活动,大大提高了我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高。

八、以科技节和课外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科技节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想,进行发明创作,同时也将学生们的科普作品进行展览,供全校学生参观,并开展科普互动活动。以此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提高学生的科普认识。

此外,我校还设立了课外活动小组、学生社团和各种专业训练队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40余个学生组织,和每周定时集中开展活动。这些小组都是以学科为依托,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立的,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与追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生规划创造了条件。

九、加强培训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改革成效篇2

一、“三小”的含义

“小班制”是学生数量控制在25~30人以内,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小项目”是主干课程以项目教学为主线,设置若干个小项目,以任务驱动展开教学,简化教学内容,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小竞赛”是学完一个项目后,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市省级技能竞赛要求,以课堂为平台,组织小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中的组织形式从批量生产式的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小班化或个别化教学转化,工作过程以“小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岗位技能“小竞赛”常态化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三小”教学模式的构建

1.小班管理,小班教学

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师资配备、教室配备和实训设备配备情况,规定班级人数为25~30人为单位(将原有的大班分成不同的专业组)。同时对教师进行“三小”教学模式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加强对“三小”教学模式的分析和研究,鼓励教师大胆进行实践尝试,制定相关制度和工作要求。为了配合“三小”教学模式改革,所有专业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教材,教材由一系列的小项目所组成,鼓励教师参与编写项目化校本教材或讲义,通过设置小项目开展小竞赛,与此同时,开展“三小”教学模式改革作为一重要的考核内容。

2.整合教材,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笔者任教的课程是《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法》,选用的教材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刘炽辉主编的教材,使用的设备YL-KwC型空调安装维修实训装置,并在学校“制冷专业一体化工作站”进行教学,共有一体化工作站25个。教材是制冷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项目技能大赛的辅导教材,内容多,难度大,而学校只安排144学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部分删减,并制订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实践证明,通过《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法》课程内容的学习,教学内容难度大大降低,操作技能也得到很大提高,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也连年获奖。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

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设备则可达到非常直观、生动、形象的模拟效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空调器制冷济充注前,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同时充分利用实训室内的视频监控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时投影、全程录像的作用,克服了学生观察不到位的问题,教师利用现场录像,制作成微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先展示制冷剂充注的相关视频,并做简单介绍,由教师播放微课,引出小项目内容,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和简单讲解,学生容易理解项目的知识,容易掌握技能。

4.项目引领,学做合一,培养专业技能

小项目把知识与技能都以小项目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降低对理论的要求,侧重于实践。通过完成一系列小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质量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学习方式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去学习。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喜欢动手实操,这种学习方式对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受用的。学生觉得学习很简单,慢慢地变得自信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三小”教学的成效

1.与非实验班比较,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通过“三小”教学模式改革,实训教学一人一个工作站,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优势得到发挥,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消失,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显著提升。近两年,我校机电、制冷专业的学生参加省、市级的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项目技能大赛中连年获奖,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2.降低了教师的管理难度

由于小班制的人数在25~30人,一方面,班主任管理的难度降低,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情况了如指掌,课余时间参与学生的活动,聊天的时间多,师生关系更融洽,家校互动更加容易;另一方面,授课老师课堂管理的难度也大大降低,学生在规定的设备上进行实训,教师在巡视指导中更到位,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手段,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整体或专项的测定、衡量,做出教学效果价值的判断,并提出整改建议。教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时我们不应只注重学生的开始或结果成绩,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过程变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技能、素质等综合评价的多元化,要选择多角度多形式的评价方法,多鼓励,重过程,看发展。

4.学会合作,培养竞争意识

教学改革成效篇3

一、针对课前预习不足现状开展改革,充分前延教学关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将学习活动完全局限于课堂之上,课前缺乏充分的预习,导致在课堂上无法与教师的启发引导形成良性互动。笔者针对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充分强化学生预习要求,并进行指导,效果较为明显。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坚持预习的习惯,将预习活动当做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做到学习必先预习。其次,要求学生提高预习技巧,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分享成功的预习经验,并将教学改革中与预习技巧有关的内容整理出来,提供给学生参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另外,笔者在教学活动中还搜集整理学生的预习难点,与教学设计的优化组合联系起来,作为教学中点拨引导的重点,提高教学活动的指向性。通过这样的方式,笔者有效克服了学生课堂学习准备不足的缺陷。

二、针对课堂教学手段匮乏开展改革,充分优化教学过程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极度匮乏,教学主要依靠口头讲授,很少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进行辅助,导致教学活动枯燥乏味,难以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笔者在教学中使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尤其是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辅助工具,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产生了明显效果。首先,笔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尤其是在教学中的新课导入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得到激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音资料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将要开展的学习活动之中。其次,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多媒体教学设备在信息搜集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教学有关建筑类说明文的过程中,笔者经常运用多媒体开展信息补充,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课文中描写的景物,有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针对师生互动不足开展改革,充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师生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是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以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并没有重视这一点,以教师的单向教学活动为主,学生在教学中缺乏参与热情,被动接受知识,与新课程改革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笔者在教学中将学生的参与性作为重要的着力点,教学设计上改变以教师为主的理念,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为了提高这一教学模式的成效,笔者将学生分为多个合作学习小组,考虑到学生学习水平的均衡性,设计出一组探究题,体现教学要求与重点难点。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对难点开展点拨,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梳理学习成果,实现学习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笔者在教学中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针对教学活动要求单一开展改革,充分兼顾学生发展

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性。笔者在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较好地体现了兼顾性。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笔者分别设计了aBC三类教学目标,分别对优秀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三个不同群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在目标难度上面体现差异。在课堂提问与作业设计上,也将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和教学目标相对应,主要是针对后进生降低难度;课堂提问中专门设计一些基础性提问,让后进生也积极参与互动;作业方面也在难度和数量方面适当降低标准。另外,在教学考核环节,笔者也对后进生单独开展考试,采用难度较低的试卷,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针对教学空间过于狭隘开展改革,充分构建立体模式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活动的设计局限于课堂之上,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不足,导致许多优质资源没有得到整合与运用。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拓展教学空间的方式来克服这一缺陷,在课外活动的组织方面,笔者主要采取课外兴趣小组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先后结合教学需求建立了文学、古诗词等多个兴趣小组进行活动,成效较为明显。另外,笔者还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学生作文的写作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学改革成效篇4

关键词:传媒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传媒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引领作用表现得愈益明显。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乃至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素质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传媒类高职院校以培养传媒从业人员为主要目标,教育教学改革成效对提高传媒人员素质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笔者将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传媒职业学院、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安徽广播影视技术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9所具有代表性的传媒类高职院校为样本,根据各院校官网及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相关数据,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对这些院校近年来取得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效进行分析,对推动传媒类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传媒类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及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是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湖南传媒产业优势,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共建,携手湖南教育电视台创立了“前台后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各专业不断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影视动画专业形成的“以项目为纽带的跨专业学生联合实训实践的共同体教学组织模式”,凭借学校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通过整合入校企业在设备、师资和项目方面的资源,将大量真实项目、商业项目引入课堂,真正实现了从“引企入校”到“引企入教”的升华。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以校企共建生产性实验室为契机,不断进行“基于‘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使学校和企业结成职业教育共同的教学主体,多途径推进专业教师入企、企业专家入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近年来,学院依据订单式培养模式创建了“中铁传媒班”、“力方国际建筑可视化班”、“茂洋邮轮乘务班”等订单培养班,教学成效显著。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依据校媒融合的办学模式,不断完善“多渠道培养,融通立交”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打造全媒体校园,构建全真型实践教学模式,推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突出“做中学,做中教”,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如主持与播音专业创建的基于“特色通道班”和“现代师徒制”的专业技能小班化人才培养模式,便于因材施教,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安徽广播影视技术学院秉承“德技并重,知行合一”的校训,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前堂后台”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如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施的“前堂后台、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教学遵循“适度”原则,经由“前堂”体现“知”的基础性,而实践教学则以能力为本位,经由“后台”突出“行”的主体性,对提高专业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效果显著。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内涵发展、特色立校,深入探索中国式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法”的办学理念和“厚德力行、博学勤思”的校训,学习和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逐步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已发展成为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教育培训基地。近年来,学院为满足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走独具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之路,探索出现代“学徒制”教育新模式。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坚持校企联合办学,形成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如学院成立的江南影视动画“产学研联合体”,通过与各知名动画企业签约,满足学院艺术设计系学生教学实训与毕业实习基地需要。学生通过参与合作单位的动画制作学习,强化学生的实际制作能力,同时有利于合作企业优选学院的动画专业毕业生。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秉承“大艺术”教育理念,以生态专业群为基础,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构建了“大艺术范围的多专业综合联训”人才培养模式,将多个关联专业的实践教学纳入同一项目中,开展真实性生产实训。这种多专业联动实训,既保障了艺术项目创作的实用性,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同时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形成的共生、协作、互赢局面对提升专业之间的核心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坚持教育教学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不断深化“多领域兼容、交叉渗透的大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能力培养的基本特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方向,效果明显。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凭借自身独具的“影视”特色,依托集团优势,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旺进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如影视表演专业根据横店影视城剧组拍摄的淡旺季,进行了“三段式,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

从以上9所传媒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情况来看,各院校均已依据办学理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相当的改革成效。

(二)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的灵魂,是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专业建设水平代表着一所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竞争力。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紧扣传媒行业发展和湖南文化强省建设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地设置、调整专业,逐步形成了以现代传媒类专业为主体,以传媒艺术和传媒管理类专业为两翼的专业发展格局。学校目前共设有40个专业(含方向),涵盖了7个专业大类,重点建设艺术设计传媒、电子信息、财经三个专业大类。近年来,为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学校以二级学院建设、完善二级管理体制为契机,着力打造六大专业群,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带动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抓住重庆经济发展与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全面提高,扶优扶强,重点突破、形成特色”的专业建设总原则,优化专业布局,整合专业资源。目前,学院共设置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广播影视制作、动漫制作技术、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20个,重点打造以新媒体应用为特色的数字传媒类、适应现代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需要的现代经济管理类及适应现代城市化建设的现代服务类三个专业群。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依托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广阔的行业资源,设有全日制专科专业24个,形成传媒艺术制作和传媒数字技术两大专业群。近年来,学院各专业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上升。目前,学院主持与播音专业和摄影摄像专业被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建成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

安徽广播影视技术学院立足传媒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共开设专业30个,包括艺术设计传媒、电子信息、文化教育、旅游、财经、交通运输、土建七个专业大类。近年来,学院各专业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稳步促进专业发展。目前,学院基本形成了省、院两级重点(特色)专业的建设体系,确立省级重点(特色)建设专业11个,院级特色专业4个。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中德合作办学优势,开设专业20个,涵盖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前端创意设计、中端加工制造及管理和后端销售推广全流程岗位群,形成印刷包装、新闻传播、经济贸易、艺术设计、机电工程、广播影视六大专业群。目前,学院拥有骨干示范专业3个,安徽省特色专业5个,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紧贴区域行业与经济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专业设置,2015年学院保留招生专业28个,形成服装设计及展示、艺术设计、影视编导、动漫创意、表演艺术、现代服务六大专业群。近年来,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策略,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提高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5年,学院六大专业群均被列为无锡市和江苏省的重点专业建设群。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作为国家文化部高等艺术教育的共建试点单位,强调艺术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培养技能型艺术专业人才。目前,学院共设有14个专业、24个专业方向。近年来,学院遵循“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和思路,突出特色专业建设,推进专业群的整体建设与发展,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截止2014年,学院先后有影视动画、电脑艺术设计(游戏美术设计与制作)和编导专业分别获得上海市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设计大比武三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研究,专业布局覆盖广播电视产业链,现设有13个专业。近年来,学院专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大多数专业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软、硬件条件建设已完成,学院拥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特色专业4个。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按照“扩大规模、狠抓内涵,坚持特色,错位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影视文化艺术产业链设置专业,构建影视艺术、影视制作、影视管理、影视旅游和影视创意五大专业集群。目前,学院设有16个专业,其中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影视表演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从以上9所传媒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改革情况来看,各院校专业设置传媒特色鲜明,专业建设集群化思路清晰并已取得很大成效。

(三)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础性工作,是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将课程建设视为学校中心工作,从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抓起,深化“教学做”课程教学改革,重视课程资源建设,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目前,学校共建成精品课程56门,其中包括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含教指委认定)5门;37门优质核心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国家教学资源库共享课程;8门省级名师空间课程等。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基于打造全媒体和现代电子商务综合素养,全面整合各专业课程体系,重视精细化课程建设。依据《重庆传媒职业学院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的思路与体例》,尝试分步骤对专业大类核心课程群和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精细化建设。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坚持“专业学习和就业实际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内容和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对接”、“课程设置与专业证书对接”、“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六个对接原则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改革,重视课程标准建设,推行“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安徽广播影视技术学院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夯实基础,争创精品”的原则,逐步将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程纳入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范围,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选择、课件制作、实训教学、教学研究六个方面进行推进,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及时更新相关内容。目前,学院拥有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含mooc)36门。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融合,引入企业实际生产项目进课堂,毕业生对学院开设的核心课程有效性评价高。目前,学院拥有部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10门。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以专业群为基础,在对专业群和专业定位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专业群共享课程平台化、专业核心课程职业化、课程体系模块化、首岗技能证书化”原则建立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学院建有21门院级重点课程,4门无锡市精品课程。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坚持以“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为原则构建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双证融通模式,精选课程内容,突出核心技能培养。目前,学院共有市级、院级精品课程8门。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实行“以证代考”的课证一体模式,将岗位知识和职业资格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模式的建立,充分融入高职教育课程当中。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坚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突出职业核心能力与操作能力培养。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选修课比例大幅度增加,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和微课建设。目前,学校已有6门精品课程实现在线共享。

从以上9所传媒类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情况来看,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重视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是近年来各校课程改革的主线。

三、结语

纵观以上9所传媒类高职院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效,可以看到:虽然各院校办学时间和发展历程不同,但因为各学院精准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它们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均能紧抓职业教育特点,围绕传媒产业不断进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探索,改革思路是完全一致的。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前提,而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源于先进的教育理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决策层必须加强高职教育理论学习,特别是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文件学习,吸取高职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把握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这样,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教学改革成效篇5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17-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植保专业“农业昆虫学”,由国际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教授于1936年开始授课,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先后有郭士英教授、汪世泽教授、刘绍友教授、袁锋教授等老一辈昆虫学家曾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1~2]。本世纪初之前,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昆虫学基础理论和重要农作物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两大部分,偏重大农学教学[3~4]。近年来,随着专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变化,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5]。2003年,教学内容做了大幅度调整,在昆虫学基础理论部分增加了与工科专业相关的知识,应用部分除增加了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卫生、家畜害虫外,还增加了有益昆虫,如饲用、食用、药用、工业用等昆虫的利用与开发,使其不仅适合农科教学,也可满足工科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成为一门基础理论广泛,实践应用性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课程,在我校培养产学研结合与创新型人才的总体目标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6]。

但是,面对如此教学内容丰富,适应专业对象各异以及学时压缩的具体现状,如何设计好这门课的教学,运用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和手段,一直是课程组教师奋斗的目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该课程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科学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视觉获得第一印象

非植保专业“农业昆虫学”课程基础理论全面,应用性广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该课程的研究对象不论是农业害虫还是益虫,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变化很大;加之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进入大学的学生,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丰富的生活、生产经验,许多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习以为常的现象,对他们来讲确实非常陌生,大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而这些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准确可靠的掌握。因此,大家经过认真的讨论,认为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思想应该是:以课堂看图(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录像等)为序曲,实验室教学为基础,配以相应的田间调查即综合性实验以及教学实习不断来巩固,始终将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在课堂教学时,结合基础知识的讲授,通过多媒体及网络教学资源,播放大量害虫发生危害的录像、图片,使学生对讲授的害虫有一个初步印象。其次通过实验室鉴定、播放VCD,使学生掌握常见害虫或益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危害特点等基本知识,另外再通过田间调查即综合性实验来实地观察某种作物上主要害虫的种类与危害、鉴定特征,或某种害虫在田间的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等。最后再通过系统的教学实习,让学生在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亲自采集制作标本,识别一年内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作物害虫(益虫)的种类,了解其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使学生对前面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全面系统地掌握,提高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工作技能。

2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点面结合,强化重点式教学方法

“农业昆虫学”课程知识面广,内容多,课时有限,因此讲授重点,以点带面是按学时讲好这门课的关键。讲课前我们一般先将知识内容构成体系介绍给学生,再指出各个部分的重点。如在讲第一章昆虫体躯的构造与功能时,先说明该章是昆虫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学习昆虫体躯构造及功能对于识别昆虫种类,掌握昆虫的生活习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后对各节内容按照教学重要性加以说明,如“第一节:昆虫的头部”和“第二节:昆虫的胸部”要求重点掌握);“第三节:昆虫的腹部”要求掌握;“第四节:昆虫的体壁”和“第五节: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要求了解;“第六节:昆虫的激素”要求自学。在第一节中,昆虫的口器、触角、足、翅的构造与类型又是重中之重。通过这样逐级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明确,松弛结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对重点内容采取“六连环式”教学法,即课前预习―课堂重点强调―教学VCD观看―实验课巩固―田间调查与教学实习加深―课堂提问,不断重复和强化,使其变得深入浅出,扎实牢固。

2.2采用提问引导式、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多想多问

采用引导式、启发式教学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增强师生之间的配合度。如在讲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的结构特点、地下害虫、小麦等各类作物害虫的防治等时,会有意识地将这些知识的应用引导到学生自己的专业中,如制药工程专业,针对口器类型不同可制出相应作用机理的农药,也可利用昆虫对人类的益处来研制各类昆虫制品等,启发他们去思考如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解决昆虫学方面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课堂提问是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在上课过程中,将课堂提问作为平时考核的重要手段。采用多种提问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首先课前通过提问总结上节内容,一般将上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几个问题提出,让学生自由回答,抢先回答的学生在平时考核成绩中将予以体现,这样不仅复习了上一节课所讲内容,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虽然只有几分钟时间,但复习效果及其明显。在进入新的内容时,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在讲棉花害虫一章时,就先问今天哪些学生穿的衣服是纯棉的?有家在华南、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北部特早熟、西北内陆棉区的学生没有?这样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将棉花的重要经济价值和我国五大棉区的分布也讲清楚了。最后运用强化重点式教学方法复习重点内容,在下课前几分钟简要总结本节重点,并留下下节课有可能提问的问题作为悬念,让学生下去复习巩固。该教学过程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有学生曾撰文在我院网站予以专门报道。

2.3教师授课与学生自讲相结合、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教师授课与学生自讲相结合是转换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在讲述枯燥或形式重复性知识时,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如讲述主要害虫的生活史与习性时,不同种类之间虽然差异还是很大的,但学生由于初次接触,总觉得讲来讲去就是分布特点、为害特点、生活史与习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和防治技术,五点一线,没有形式翻新,更没有跌宕起伏,比较呆板、机械。如果教师在上面照本宣科,学生就容易厌倦。如果老师讲一部分,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讲一部分,时间控制在5~8min,给每人一次机会,学生不仅会认真查阅资料,精心制作课件,而且互相之间有一种攀比心理和成绩感。加之留出2~3min提问时间,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在公众场所大胆讲话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4将科研、生产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除了从事教学工作外,都承担有部级或省部级科研或技术推广项目,教学工作之余,开展科学研究或技术推广工作是他们的重任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将最新学科发展动态和害虫发生情况传授给学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广大教师都将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和实际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与教学工作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利用网上资源,广泛收集和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开阔思路,掌握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如目前蔬菜上美洲斑潜蝇危害及其严重,许多科研工作者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要有效地控制其还比较困难,希望有兴趣的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为以后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2.5注重实践教学,以感性认识引领理论学习

“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不仅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感性认识,巩固对课堂所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需要利用本课程所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鉴于此,我们除在课时安排中加大实验、实践课时数以外,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如采集昆虫标本、田间调查、测报和防治等。既是在室内实验课教学中,我们也尽可能的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采集并提供新鲜的活虫标本,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3硬件更新和软件改革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3.1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早在2002年“农业昆虫学”课程就全面实施了多媒体教学,在此基础上,2005年完成了网络课件的制作,并上网运行,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2005年该课程被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和陕西省精品课程,全面实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此过程中,全体任课教师先后拍摄、录制昆虫发生动态图片600余幅,购买有关农作物、果树、蔬菜害虫发生与防治技术及有益昆虫利用等光盘100余张,购买和收集各类教学挂图300多张。新建了现代化的多媒体实验室,配有计算机、投影仪、彩色体视镜、实物投影仪、VCD录放机、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影视教学设备,并与校园宽带网连接,使学生能够随时通过网络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室内实实在在地看到了田间害虫发生的实际动态,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2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坚持师生互动交流

“农业昆虫学”课程2005年就完成了网络课程建设,随后不断补充完善。目前,该课程已建设成为内容丰富,网页设计精美,便于师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共享资源。教师所有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害虫视频和图片库以及学生需要的课后作业、历年试题等应有尽有,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在网上自学和复习。特别是开设的师生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在网上随时给老师提问,老师也很方便给学生解答。同样,老师在网上随时通知和布置作业,学生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提高了师生互动和交流的机会。

3.3改革考试方式,增强考试信度,充分反映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

该门课程考试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另有一周的教学实习成绩独立以优秀、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评定。其中笔试按照教学大纲,建立了电子版试题库,严格考教分离。考试结束后,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使命题的广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难易程度适宜,以达到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成绩和课堂提问两部分。实验成绩来自实验课每次布置的书面作业,以试验报告的形式交上来并一一批改,按100分制打分;课堂提问是根据每次下课前布置的课后思考题的提问和课堂随机提问的解答情况进行打分,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课后多复习,上课时间多思考。

教学实习成绩是在每次实习完后布置1次综合性作业,以实习报告的形式交上来并逐一批改,该成绩作为实习考察的主要依据。

4教学成效

“农业昆虫学”课程既是一门传统课程,又是一门新开的课程。特别是在近10年来的教研和建设中,该课程全体任课教师与时俱进,以网络辅助教学建设为契机,全面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每年上课的学生有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农学、园艺等专业的学生约300余人。学生反映任课教师备课认真,知识面广;教学方法得当,讲解生动,深入浅出,效果突出。其中该课程组青年教师李怡萍老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的“六连环式教学法”深受学生的好评。学生辅导员何得桂老师闻听后亲临课堂,并通过走访学生,根据制药工程专业07级学生的评价,详细报道了李怡萍老师的教学过程。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在检查听课后也一致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涉猎面广,授课难度大,但任课教师精心准备,讲课过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尤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效果好,教学方法在同类课程教学中很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仵均祥,李怡萍,张世泽,等.以教材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农业昆虫学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研究,2004(3):73-74.

[2]李怡萍,仵均祥,袁向群,等.农业昆虫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利与弊[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增刊):82-84.

[3]王运兵,王进梅,高扬帆,等.农业昆虫学的课程特点及改革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6):82-83.

[4]陆秀君,何运转,董建臻,等.普通昆虫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3,3(3):71-73.

教学改革成效篇6

关键词:教学结构;教学成效评价机制;学生评教;教师评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96―02

一、当前教学成效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教学成效评价的重要性就被社会逐渐认知和接受,当下各大高校几乎都开展了学生评教机制,力图能够通过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促进教师进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这一评教体系逐步实施并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影响其作用正常发挥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生评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素质以及教学成果进行评价的机制。

1.评价指标体系单一。在学校层面,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并实行了学生评教制度。但是我们发现,有的高校存在着盲目跟风现象,没有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构建相对应的评教指标体系,很多不同类型的高校使用同一套评教表;有的高校长时间使用一套指标体系,没有根据教学结构和教育发展状况与时俱进,导致很多指标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出现代教学的特点。在具体内容设置层面,大多数高校采用同一套指标对不同课程的教师进行评价,未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和专业性质。目前,高校学科类型多样化、专业设置丰富化,采用同一套评教指标对教师进行评价,不能真实地反映其教学水平,因为这样的评价是不具有可比性的。不考虑特定的课堂教学环境,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公平的,既不能体现课程特色和教师需要,也无法很好地实现评教目的,不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2.过于主观,不够客观。首先,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评教过程中掌握着很大的“权力”,整个体系赋予了学生主体评教权,但是却忽视了学生这个评价主体资质的合格性,没有重视学生的评教理性。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开展评教活动过程中随意性很强,只从感性经验和个人喜好出发,而不是从专业性质和课程特点出发,只是将其当成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应付性填写评价表,对不同课程、不同教师不加以区别,本着“一视同仁”的原则随意给分;有的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对比较喜欢的教师打高分,对不怎么喜欢的教师打低分,对关系比较近、学分较高的专业课教师打高分,对关系比较疏、学分较低的公共课教师打低分。同时,在评教指标内容设置方面,大多高校的评教表都是以“同意度”或者“满意度”作为评分标准,最后再进行加权求和,以此来得出教师最终的考核分数。所谓的“同意度”或者“满意度”不仅过于感性,而且其含义表达也不明确,学生在评价时很难准确把握这个“度”,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

3.重结果而轻过程。在目前的评教方式中,主要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注重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期望、对学科的要求,发现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进度,优化思维,矫正不良教育行为习惯。终结性评价注重总体分析,是在教学活动发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的评价,重在鉴定。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进行学生评教活动,无法很好地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无法捕捉并监控犯规学教双方的动态变化,而且终结性评价通常都发生在期末,教师只能在整个课程教学临近结束的时候才能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无法及时对其教学活动做出调整,这样的评教结果对教师并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因为教师的教学作用对象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一学年学生的评教并不一定能适用于下一学年的学生,不同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诉求。

二、结构改革视域下教学成效评价机制完善的策略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改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结构,使教学要素中心由“教师”变成“学生”,让学生反客为主,并倡导教师灵活引入多媒体,这是提高高校教学成效的重要选择。

1.在学生评教中明确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形成性评价并区别设置,这是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出路。在设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当前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明确学生在整个教学成效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一切的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学生评教都应该围绕学生来展开。”一是在设计学生评教表时,我们应该真正从“学生需要参与和应该参与”的角度出发,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合理、科学地设计符合自身学校发展的评教表。二是在内容设计方面,应该反复斟酌,切忌面面俱到,要言简意赅、内容明确,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评教题目的含义。我们在进行教学成效评价时,要改变原有的评价模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对“教”“学”双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评价,这样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调整以解决问题。在设计教学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时,我们要切实考虑到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区别,在采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保证教师与学生个体的类型和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兼顾教学成效评价的公平性。

2.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应摒弃以结业成绩为单一指标的片面做法,这是改变教学评价指标,提升教学成效的根本所在。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我们要转变传统的评价机制,明确当代高校的教学目标,要以社会与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建立更加有效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具有更高创新能力、更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所以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我们不能以学生的课程结业成绩为单一指标,还应该建立更加综合广泛的考察项目。例如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次数、参加社会实践的次数,是否有过校外实习、是否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等,都应该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我们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学习效果,还应该重点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教学媒体的引入及灵活运用是丰富教学评价要素,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现代教学结构中,教学媒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改变了传统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共享性好、利于知识同化等特点。当然,教学媒体作为一种工具,其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使用它的人――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师来说,熟练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的教学进步,还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而对于多媒体等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已成为了高校毕业生必备的技能之一。所以,在对教学成效评价机制进行建设和完善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教学媒体的应用情况。在进行学生评教时,应加入多媒体使用情况指标。

[参考文献]

[1]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

[2]孔巧丽.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探究[J].广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3]纪德奎,张海楠.课堂教学结构转型中缄默知识的遮蔽与解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4).

教学改革成效篇7

关键词农业院校;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21-0332-02

分子生物学是目前农林院校生物专业及涉农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较快,并正在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学好分子生物学,学会运用基本的实验技术对遗传物质进行实验操作,对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研究性思维很有帮助[1-2]。目前,各个院校生物专业均开设了分子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一门年轻的课程,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分子生物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逐渐成为生命科学各学科重要的研究工具。但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实验课存在着知识更新慢,实验内容单一[3],实验内容更新速度慢等问题,难以满足分子生物学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目前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现状,结合笔者自身体会,提出综合性实验的内容和可行性,进行实验课的改革和创新。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把科学研究中较成熟的科研项目逐步运用于实验教学中,通过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探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农业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现状

目前各个高校均开设了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从20学时至60学时都有。但是目前各个高校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大同小异,验证性实验多,知识点少,综合性不强。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基因组Dna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pCR反应、质粒Dna提取、感受态细胞制备、Dna的分子杂交等[4-5],目前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开设基本采用集中教学的方法,因为分子生物学实验一般需要的时间较长,一个实验项目短则连续1d完成,长则连续3d完成。但是在目前分子生物学的实验课程安排上每个项目基本是单独存在的,而且基本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但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往往实际使用的是连贯的技术体系,目前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只能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无法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6]。学生学习了实验课内容后,记忆不强,印象不深,且在毕业论文及以后学习中,难以综合应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分子生物学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交叉,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基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现状分析,提出了合理确定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实验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并严格要求,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改革,自主设计综合性实验以及实行开放式教学等若干合理对策。

2综合性实验实施案例

综合性实验重点体现“综合”二字,本综合性实验名称为《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及转GUS基因鉴定》,涉及的实验技术比较多,而且每个环节都有联系,最终达到一个实验目的,解决一个问题。本实验以水稻种子为材料,从愈伤组织诱导、农杆菌的培养、GUS基因载体的转化、GUS基因的染色等方面,学习农杆菌导入方法,熟悉水稻转基因的全部流程,掌握GUS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优点,从而掌握植物转基因的各个环节,为以后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打下基础。实验目的为使学生明确实验流程(图1),熟悉科研课题的设计,并且训练学生的科研素养。实验内容主要包括:①水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②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③液氮冻融法把重组子导入农杆菌;④农杆菌与水稻愈伤组织的共培养和筛选;⑤水稻转基因抗性植株的获得和鉴定;⑥水稻愈伤组织和叶片的GUS染色[7-8]。然后根据实验内容撰写论文,论文的格式同格式,要求图文并茂。

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实验需要学生结合前期组织培养技术的学习,回顾学过的实验技术。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也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内容,同时结合了微生物培养的实验技术[9]。液氮冻融法把重组子导入农杆菌是植物转基因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与上一个内容相连接,同时对阳性菌株的检验又会使用质粒提取、pCR等技术。农杆菌与水稻愈伤组织的共培养和筛选综合运用了植物转基因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植物转基因的步骤和原理[10]。水稻转基因抗性植株的获得和鉴定又结合了植物基因组提取、pCR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水稻愈伤组织和叶片的GUS染色实验使学生熟悉了标记基因在转基因中的应用,基本实验过程见图2。总之在本综合性实验技术中,不仅包含了普通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大部分实验技术,且与其他学科实验技术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整个实验室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一个明确的实验目的。学生在实验中不仅要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拍照,同时要进行数据统计,优化实验参数。

3综合性实验实施效果分析

3.1实验时间灵活,周期长

根据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特点和各校教学时间设计情况,在时间上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灵活而又合理的安排。该综合实验持续2~3个月的时间,学生可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实验,而不一定要在固定时间进行,且实验周期长,学生能学会更多知识内容。

3.2实验内容丰富,综合性知识多

该实验不仅涉及到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技术,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实验技术也有涉及,起到了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技术的目的,同时也是对原来实验技术的复习和回顾。比如本实验中使用了组织培养技术,属于细胞工程实验的内容,农杆菌培养属于微生物学实验内容,再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体现了该实验的综合性。

3.3考核方式灵活,重过程,轻结果

以往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每位同学的报告内容基本相同,抄袭现象严重,因为每位同学的实验步骤、方法,甚至结果都基本相同。综合性实验要求按照科研论文的形式上交,每位同学都要收集图片、统计数据,因此每个人的实验图表各不相同,通过图和表以及文字的叙述来衡量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比用单纯的实验报告效果更好。

3.4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起到辅导作用

以往的实验课中教师授课时间基本占1/3,学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做实验,基本都是一些重复性的结果,学生往往是机械性地操作,实验内容枯燥乏味。综合性实验教师起到的是导师作用,进行实验的指导,学生往往需要自己查阅文献、配制试剂,并把实验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提高了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能力。此外,安排研究生进行助教工作,将综合性实验与研究生实验进行有效结合[11]。同时也减少了实验教师的工作量,从传统机械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实验性的辅导。

4结语

农业院校生物学专业必须结合实际要求,植物转基因和基因工程是生物专业必须要了解的知识。但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往往进行的都是分子生物学基本技能的培养,缺乏深层次和系统性的实验,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综合性实验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必要性,同时以《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及转GUS基因鉴定》综合性实验为例,列举了该实验集合了多项实验技能,能够通过这样的实验项目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同时进行了科研能力的训练,在今后农业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多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模式。

5参考文献

[1]胡晓燕,于清水,吴伟芳.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考核方法的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100(2):55-56.

[2]袁继红,李香花,朱意.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1,28(3):99-102.

[3]姜立春,李俊刚,阎秋洁,等.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创新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1,14(3):56-58.

[4]刘文,胡巍.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及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26-227.

(下转第338页)

(上接第333页)

[5]倪郁.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

报,2012,37(2):147-149.

[6]张彦定,黄义德,胡雪锋.本科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8(126):115-116.

[7]HieiY,KomaRit,KUmaSHiRot.efficienttransformationofrice(oryzasativaL.)mediatedbyagrobacteriumandsequenceanalysisoftheboundariesofthet-Dna[J].plantJ,1994(6):271-282.

[8]anait,KoGam,tanaKaH,etal.improvementofrice(oryzasativaL.)seedoilqualitythroughintroductionofasoybeanmicrosomalomega-3fattyaciddesaturasegene[J].plantCellRep,2003(21):988-992.

[9]LeeS,JeonJS,JUnGKH,etal.Binaryvectorforefficienttransformationofrice[J].plantBiol,1999(42):310-316.

教学改革成效篇8

1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开展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广西生态学院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课程建设和各项投入,教学设施设备比较齐全。该课程2009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课程组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5年来,学院认真实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对原执行的授课计划和教案体系进行改版。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林业技术专业对应的9个职业岗位(群)中,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适应的职业岗位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员。森林病虫害防治员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参与森林病虫害调查与普查;参与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计划方案;进行森林病虫害灾情监测;配制农药,保养和维修药械[2]。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员任职要求和职业技能岗位标准,将“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改变过去逐章(节)边学边教形式为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方式,将教学内容设置为4个模块10个项目:4个模块分别是林业有害生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林业有害生物识别、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和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其中,林业有害生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模块下设森林昆虫标本采集与制作和林木病害标本采集与制作2个项目;林业有害生物识别模块下设森林昆虫主要类群识别和林木病害诊断与识别2个项目;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模块下设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原理和方法、林业根部及地下有害生物控制、林业枝干(梢)有害生物控制、林业叶部有害生物控制4个项目;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模块下设林业害虫调查和林业病害调查2个项目(表1)。其中前5个项目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后5个项目主要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通过10个项目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技能训练,从获得单项技能知识向综合技能与知识过渡。从完成项目所获得的成果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重视实践和操作培训,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2.1实施知识讲解和实训一体化

将上课场所从教室转移到实训室、有害生物发生现场。比如第一堂课,可在实训室利用多媒体和丰富的实物让学生全面了解课程目标和要求,通过引导学生畅谈生活中的有害生物、生活中困扰其和家人的林业有害生物、通过课程他们想学到的内容等,用启发性的思维题引出课程的学任务,让学生对课程充满兴趣和期待,全面给学生讲解采集有害生物标本的基本方法,给学生配发标本采集工具。应尽量在实训室安排教学课,利用标本边讲解边让学生观察,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避免理论和实践脱节。校园、林场、公园的环境具有生态类型各异、物种丰富的特点,是进行有害生物观察和标本采集的广阔课堂。应带领学生实践采集标本的方法,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采集一定量的标本,作为课堂作业上交,要求学生进行室外昆虫观察采集,将理论知识点付诸于实践;通过利用校园、公园、居民小区、街道、林场等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现场安排3~5d教学实习,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2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为主线推进实践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查阅资料、假期实践或实训实习等一系列活动完成1~2种与生产密切相关的有害生物的调查与防治。在学生开展调查与防治活动时,教师做到从方案制订、完善到实施、总结给予层层把关,每个环节给予检查和指导,学生最后以课程论文形式提交学习成果。将任务要求贯穿课程始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但大大提高综合能力,而且通过学以致用,解决了自身渴望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其职业自豪感,极大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4个模块的10个项目通过下达任务来开展教学活动(表1)。通过这些具体任务的实施,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论联系实际,既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又培养了过硬的有害生物识别、监测、调查和防控能力,掌握了从事森防工作的专业技能。

2.3结合科研项目推进实践性教学

近年来,广西生态学院承担了6项与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有关的院级、厅级科研项目。为开展实践性教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将其中一些子项目安排给学生小组或个人的方法,由教师带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研发、自主创新等实际操作。如在“杂交竹枯萎病研究”课题的研究中,安排学生参加了杂交竹枯萎病致病菌即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试验、病原菌人工诱发试验、化学药剂田间防治试验、病害发病规律研究等过程,使学生掌握了杂交竹枯萎病研究中较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3]。

“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调查与预测”项目,是院级科研项目“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调查体系改造”的一部分内容,该项目由学院生物应用技术教研室与广西沙塘林场共同完成。2006—2010年对7个教学班开展项目教学,分别编写了2006—2010年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调查与预测报告,有效控制马尾松毛虫灾害,为林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1]。2009年广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委托广西生态学院承担“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项目,利用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将项目的灯诱标本的采集、制作、分类统计等工作组织学生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完成,教师在各阶段给予指导,通过这项类似于顶岗实习的实际工作锻炼,使学生掌握了应用虫情测报灯采集的数据对主要造林树种的主要有害生物进行预测预报的原理和方法,并且利用收集到的虫情资料指导附近县、市、林场的主要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3年来参与的学生达18人,其中3名学生通过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完成了毕业论文。在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桉蝙蛾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桉树人工林重大病虫害发生机理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项目《桉树人工林主要病虫害预报与防治技术研究》等实施过程中,充分创造机会让每届学生参与,使学生得到了准工作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业务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深厚基础。

教学改革成效篇9

关键词:高校教学改革;完善措施;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42-002

为了完成课程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对具体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高校不断采取了系列措施,对教学的具体过程以及这些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以及高校自身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改革的效果似乎不太明显。针对这一情况,建议高校应从问题背后的原因入手,结合课程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找出影响因素以及阻碍因素,转变途径,创新理念,争取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圆满完成创造有利的条件和基础。

一、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校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压力,高校开始不断采取措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再加上课程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高校教学改革的实施,不仅是应对市场压力,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成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完善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高校教育改革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从改革的现状来看,效果似乎不太明显。

1.改革主题不明确

从现阶段高校改革的情况来看,依然存在改革主题不明确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改革的具体实施和效果。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依然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所有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都是以教师的认识和判断来进行的,学生根本无法参与到具体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改革中,始终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从高校课程教育改革的主题和目标来看,应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教育改革的主体,鼓励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育改革中去。

2.理念认识的不足

高校教学改革不仅意味着学习模式以及教学途径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及学校领导者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但是从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教育工作者依然采取较为老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及改革,没有对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在上级下达改革任务之后,教育工作者们通常根据政策来思考对策,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并不具备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学校领导层面来说,并没有对教学改革工作引起应有的重视和关注,没有有效落实监督政策和措施,也没有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教育工作者改革的积极性和热情。

3.教学改革与高校实际的脱离

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理念的具体内容,为高效课堂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指导,但是这并不意味高校教育改革可以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来进行,而忽略掉学校的实际情况。从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都对新课程标准内容以及相关参考资料进行照抄照搬,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盲目追求效果的最大化。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没有充分发挥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还给高校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通过上文相关论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到高校教育改革现阶段的基本情况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来说,笔者认为主要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在教育改革内容及目标下达的过程中,学校的宣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教育工作者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对教育改革的具体内容及任务形成正确的认识,盲目借鉴其他教育工作者或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成功典范,没有对自身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考察和考量。

二、完善高校教育改革成果,解决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针对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今后改革的方向究竟在哪里,该如何完善已经具有的教学改革局面,保护已有的教学改革成果呢?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宣传力度的加大

从学校方面来说,建议可以加大教学改革宣传,凸显已有的教学改革成果,增强改革信心,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学校应对教育改革文件进行有效的宣传,对课程标准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帮助师生进行有效理解;其次,学校领导应加强对教学改革具体过程的重视,有效落实监督管理工作,成立改革监管部门,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严防改革实施者们倦怠情绪的出现;除此之外,还应与友好学校进行合作,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典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不定时的邀请友好合作学校教育工作者及领导人到校参观提建议,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顺利完成作出参考。

2.改革理念的有效转变

通过前文相关论述,我们已经了解到,现阶段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除了改革主题不够明确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理念认识的不足。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重要作用,是教育改革的直接实施者。因此,理念认识不足的问题也应从教育工作者身上开始改革,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说,应为教育工作者们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就教学改革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传达,强调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足够重视;其次,作为教育工作者自身来说,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为改革理念的转变奠定基础。

3.高校友好合作的有效进行

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完善及问题的有效解决,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还应与同等高校进行友好合作,加强校际交流,进行经验互换,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顺利完成。在促进校际合作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交流学习的效果,建议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与其他高校进行友好合作之前,首先应对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为交流借鉴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依据,避免在经验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脱离高校改革实际的情况,从而确保高效教育改革工作的有效完善;其二,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扮演主体部分,从友好学校改革的成功经验中,找出有利于自身学校发展的措施和策略。

三、总结

高校教育改革是时展条件下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站在学生角度,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有效措施。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完善和解决,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对高校教学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高校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现阶段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题不明确,理念认识不足以及改革策略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说,建议可以加大教学改革宣传,凸显已有的教学改革成果,增强改革信心,从学校方面来说,建议可以加大教学改革宣传,凸显已有的教学改革成果,增强改革信心;其次,应从教育工作者身上开始,进行改革理念的转变,强调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足够重视;最后,应与同等高校进行友好合作,加强校际交流,进行经验互换,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顺利完成。在高校教育改革中,教师是落实所有策略及政策的实施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及业务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或间接的决定了改革的效果,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除了对日常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安排之外,还应积极响应学校的改革及工作安排,争取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顺利完成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继红.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童玲.基于SpC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3]方鸿琴.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与质量审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

教学改革成效篇10

教学伪改革真改革

众所周知,近年以来,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中小学,其教学改革早已成为我国教育界一个常新的重要话题。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在高呼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赫然发现真正卓有成效的教学真改革并不多见,而成效甚微或者没有任何成效的教学伪改革倒是司空见惯。这些司空见惯的教学伪改革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的声誉和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避免教学的伪改革,代之以教学的真改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一、教学伪改革的主要表现

教学伪改革即教学假改革。从表象上看,形似改革;从本质上看,实非改革。目前我国的教学改革,无论在中小学,或是在高等院校,教学伪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重视教学形式改革,忽视教学内容改革

过度重视教学形式的改革是教学伪改革的第一大表现。本来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是一体的,但是教学伪改革中教学形式的改革却成了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意或无意忽略了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什么多数的教师只会重视教学形式的改革,而不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呢?这是因为形式的东西有两大特点,一是易学性,二是表演性。所谓易学性即教学的形式多以技能的知识表现出来,因此就容易学到手。反之,教学的内容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方能有所收获。所谓表演性即教学形式的改革适合进行公开课演示,可以给观摩听课者焕然一新的视觉效应和听觉效果。

目前,教学改革中的形式主义集中表现为教学中一方面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传统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被轻易放弃。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过度使用主要表现为:在教学时间上没有合理配给时间,利用影视作品时间过长,试图以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上完每一节课。在教学讲授比例上,没有发挥教师“教”的讲解功能,容易出现以播放为主而以教师讲授为辅。在教学的兴趣唤起上过度重视教学的愉悦性,把教学的愉悦性变成了教学的娱乐性,使学生上课只体会到了感性的娱乐兴趣,而忽视了理性的思维兴趣。在教学的最高目的上,只重视教学的手段目标,而忽略了教学的终极目标――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被轻易放弃主要表现为,在思想上不重视过去传统的优秀教学经验,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已过时,不值得认真研究和学习。在行动上不是从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出发,而是从急功近利的教学手段出发,希望不通过刻苦学习便能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事实上,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首先要对过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做出一个合理的评估,一味地批判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全新的西化的教学方法未必科学合理,我们应“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汲取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为今日教学改革所用。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有其启发性的优点,故而应该传承下去。这种以讲解、讲述为主的教学方法因为根植于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之上,要求教师具备较深入的学术素养,故而对问题的分析深入透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与理解。

2.重视教学改革的表演性,忽视教学改革的本质性

本来教学改革就是为了应用于平时的教学,但是,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普遍只重视教学改革的表演,而忽视了教学改革的本质。

所谓重视教学改革的表演,即许多教学改革只是作为上级领导检查、上公开课时进行的表演,而不是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其目的已经偏离了改革的本质要求,只做表面文章,只关注教学的表演。这种表演性的教学改革其实是伪改革,因为平时的教学根本没有改革。不少高中教师都认为,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根本不可能搞真改革。如果付诸实践,学生考试成绩肯定要出问题,不仅学校领导不支持,学生家长也反对这种不利于提高高考成绩的教学改革。因而,教学改革并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植根于我们的时代背景与教育环境中。

二、教学伪改革盛行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伪改革是当前中国教育界存在的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造成教育伪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又如何呢?

1.教学伪改革盛行的原因

造成教学伪改革盛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其一,急功近利的教育体制是导致教学伪改革兴盛的制度原因。当前中国的教育存在严重的急功近利现象,这种教育体制导致了教学制度的急功近利现象,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到教学规划的实施,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的运行,都存在广泛的急功近利现象,由此造成了真教学改革的无法开展,而伪教学改革却大行其道。因为真实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为标准,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为基础,以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评价机制。这种真改革要求具有多方面的配套工程,尤其是教育制度必须与之一致,仅仅单独的改革都有可能半途而废。因此,为了应付上级对教学改革的要求,也为了满足快速出成果的教学评价机制,最终只能以教学的伪改革来代替教学的真改革了。尤其在多数高级中学,所谓的教学改革都被伪饰化了。因为在这里高考的指挥棒是最高的指针,任何教学改革如果阻碍了升学率的提高,必然会无法进行。很难想象在一个仍然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效果好坏唯一标准的领域,真正的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能顺利实施。可以说,不合时宜的教育制度是教学伪改革盛行的制度基础,是其成长的土壤。

其二,下滑的教师素养是导致教育伪改革的人力原因。当今教育界教师素养的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教师素养的下滑主要包括教师教育能力的降低和教师道德素养的沦落两个方面,教师教育能力的降低使得教学真改革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如不少教师知识老化,尤其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自身学历低,信息闭塞,加之继续教育不到位,不能及时掌握学术前沿知识;有的教师缺乏深入研究,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而教师道德素养的沦落则直接导致教师队伍存在诸多违背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的现象。因此,教师素养的下滑使得有些教师根本不可能在教学上进行真改革。

2.教学伪改革盛行的影响

教学伪改革的盛行对教学的消极影响极大。

其表现之一是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比如,多媒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一把双刃剑,利弊并存。其利在于可以大大增强讲课的直观性,并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从而教师可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讲授上,因此,多媒体的使用有多重的教学效果。其弊在于,在中小学使用多媒体,尤其是在小学使用多媒体,符合中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不发达的生理特点,因此,适度使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如果过度使用多媒体又容易造成以多媒体演示代替“讲课”的可能。因为多媒体的生动形象性远比老师的讲课显得直观和生动。可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由教师通过讲解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如果大量的教学时间为多媒体生动的视频所代替,就极有可能让学生沉迷于这种低层次的娱乐性之中,而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学的生动性固然重要,但是教学目标已完全倾向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如果大量地采用有利于形象思维的多媒体视频形式进行教学,必然导致本末倒置,会严重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其表现之二是降低了教学改革的价值。由于教学伪改革的泛滥,使得目前许多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有资料显示,许多教师并不认同目前广泛推行的教学改革,甚至包括许多学校中的领导也根本不认同教学改革的作用。因此,在政府大力推行教育改革之时就造成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尤其是在中小学,依然是把升学率的高低视为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最为重要的标准甚至唯一的标准,如果采取了教学真改革,尽管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但是以记忆为主的考试方式和内容更加有利于考试分数的提高。因此,与其采用教学真改革,还不如采用教学伪改革,一方面可应付上级的检查,另一方面又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升学渴望。

三、远离教学伪改革,走进教学真改革

要远离教学伪改革,走进教学真改革,首先要搞清教学伪改革与真改革者的区别。

1.教学伪改革与真改革的区别

教学伪改革与真改革存在本质性的差异,表现有二:一是教学伪改革重在教学形式的改革,而教学真改革是教学形式与内容统一性的改革。二是教学伪改革重在表演,重在从形式上使学生获得感官上的快乐;而教学真改革重在实现教学的最高目标,重在从内容上获得理性的知识以提高思维力和创造力。

2.走进教学真改革的设想

要进行教学真改革,需要做以下诸方面的努力。

其一,弄清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为目标,转变教学思路,改革教学体制。思想决定行动,思想决定出路。当前中国的教学改革并不只是简单涉及到教师队伍的改革,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教学体制的改革十分重要。教学体制的改革包括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评价标准等内容。尤其是在目前中国的高考制度没有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教学体制的改革变得十分艰难。因此,要进行教学改革,就要从教育制度入手,在中小学不再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唯一标准,更不能把大学升学率的高低作为判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目前高考制度没有质的改变的情况下,中小学的教学改革很难有质的变化。是故,高考制度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一个瓶颈。

其二,必须充分保留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不可轻易放弃或否定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做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1]

事实上,中国教育界从不乏优秀的教学方法。民国时期,不少著名学者在教学上并未为教学改革而改革,而是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给学生,这些治学方法无疑是最好的教学改革。可见,教学改革与教师个人的学习研究经历密不可分,缺少教师个人特点的教学改革很难达到改革的目标。

其三,以培养人文素养为基本前提,提高教师本身的综合能力,夯实教学的根基。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本身的综合能力,在于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改革的主体问题。因为无论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教师都既是教学改革的实验者,也是教学改革的执行者。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就教师而言,人文素养最为重要,人文素养不仅包括教师的师德,而且也包括教师的学术素养。因此,教师要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其前提是提高人文素养,而不能仅从单纯的教学方法改革入手。

其四,以改革教学技能为辅助手段,重视因材施教,达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教学能力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固然极为重要,但也不可忽视教学技能的问题。教学技能是教学内容实现重要手段。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是当代教学改革的的重要内容。不过,在改革教学方法过程中要学会因材施教,不能为方法而方法。

总之,在当今中国,教学伪改革的现象十分普遍,且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伪改革阻碍了中国的教学改革,并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远离教学伪改革,走进教学真改革,已成为极为重要的任务。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