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教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5:13

环境艺术设计教程篇1

关键词:环艺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创新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河南轻工职业学院为例,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涉及空间设计、手绘效果图、CaD制图、景观规划设计、电脑效果图表达、构成基础、设计美学、园林表现技法等。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教学课程针对性不强

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分三个方向:景观方向、室内方向、装饰方向。目前开设的课程均是面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所有学生,教学课程缺乏针对性。如《手绘效果图》课程,不同的专业方向对手绘效果图有不同的侧重点。景观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植被和景观节点构思能力,室内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透视以及空间、材料和比例尺度设计能力,装饰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艺术创作力与构思能力。不同专业对应的课程重点应有不同,目前所有专业方向在《手绘效果图》课程中学习的都是石膏静物、结构速写、水彩国画再加上一些创意素描等,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

1.2学生基础较弱,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

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以艺术类招生为主,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专业录取分数高低不同,直接表现便是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有所欠缺,给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学生中还有部分是因为调剂等原因选择这个专业,这些学生普遍不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美术基础,所以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投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挑战。

1.3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专业课程效果无法达标

首先,高职院校学期一般为三年制,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就河南轻工职业学院的课程来看,没有按照学生特点进行安排,课程门类众多,且软件类课程占比较大,难以保证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学生普遍以软件课程为主进行学习,缺乏专业理论支撑,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对设计的内涵和相关手法以及设计思想的把握不足。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学习规律来看,扎实的美术基础是必备条件之一,最重要的是需要学生通过构成基础以及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等相关专业理论课程来学习设计理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众多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为设计做支撑,也是为对设计内涵最好的把握和学习。[2]其次,教学大纲不合理中,过多基础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没有联系。以河南轻工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方向的基础课程为例,《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内容以石膏静物和风景画等为主,是美术类专业中的基础教学。其学习内容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景观方向所需的空间感、尺度感、植物搭配方式等没有直接联系。《色彩》的教学内容以水彩、国画为主,较少涉及对设计色彩的理解与表现。《平面构成》的教学内容以点线面三者的关系为主,缺乏对景观方向设计类的构成要素的理论过渡,内容知识点也没有延伸到专业设计的高度。最后,课时的安排也有所欠缺。以河南轻工职业学院为例,目前课程是以4周或者5周的教学总时长来计算课时,没有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对教学来说是不科学的。贯穿性教学安排可以以学期为单位,将理论知识点充分展开,前后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对学生的消化吸收和再促进学习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而非贯穿性教学安排则以短时间内密集知识点的教授作为教学的要求,对教师备课和学生获取知识都有一定的影响。

1.4“结果”型教学评估

大多数艺术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结果”导向型教学评估,老师们认为只要学生能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中拿出好的作品,就是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唯结果论只在意学生最后阶段的成果而忽视了设计专业学习规律,忽视了过往的教学中对设计类教学长期性的评估,使学生没有获得连续的、拔高性的理论学习和设计能力的提高,导致出现学生作品形式大于一切,只注重效果和表现力而缺失了设计本身是作为实际问题的一种艺术化解决方案的这样一种认知。忽略过程的艺术创作是在“葬送”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和想法的表达。艺术创作非1+1=2这样简单的数学逻辑,艺术设计教学的评估也应该更加重视过程,并在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勤动手、勤思考、勤创作的习惯,在过程中对设计进行艺术化的升华,同时拓宽学生思路。“设计没有唯一标准”,只有更好的设计。追求过程的教学评估将更具有现实意义。

2教学改革新思路

2.1因材施教并重视基础理论学习

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对环艺专业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理论,那么在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上便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适当地增加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习,能够使同学们实现从艺术到设计的一个良好过渡,学会从理性的角度看待设计。院校可适当减少与本专业相关甚少的课程,多出来的课时用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课程设置要讲究学习方法以及设计类专业学习的规律,由简入难、由理论转向实践,通过交叉学科的理论学习正确认识环艺专业的艺术性与实用性。

2.2创新教育理念

现代高等教育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属性。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设计手法推陈出新、施工材料不断更迭,要求高校教师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理念的有效革新。设计类专业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性,高校教师要从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入手,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和实际基础上,更好地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最新的教学思维和观念引领学生们进行环境艺术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从各方面提高学生们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认知和能力。

2.3任务主导式教学方法

针对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可以采用任务主导教学法加以引导。任务主导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某个需要完成的任务为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引领学习和做出讲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用任务主导教学方法能模拟实际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工作熟练度,还能有效地解决课程时间过紧造成的学生所学不精的问题。

2.4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

新时代下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获取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搭建一个创新驱动平台用于创新教学方式。环艺专业除了学习众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制图能力,在今天计算机制图已经成为设计行业的主流。互联网可以提供众多的可用多媒体资源,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根据环艺专业自身的特点,可以尝试将环艺专业中的计算机制图部分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云教学,也就是创建学校专门的计算机制图机房。教师可以在机房进行同步演示操作,学生在课上可以借助U盘等工具把教师的操作录屏以供后续学习等需要。信息技术的发达使互联网成了第二课堂,众多的专业网课尤其是软件类的网课,都可以通过这样一种云平台分享给学生,教学不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课上线上均是课堂,有效地提高了环艺专业这门学科的教学效率。

2.5立足专业特点加强课上互动

教师要做的不是填鸭式地教,而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引领他们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问题的发现者、解决方案的提出者,是新兴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综合环艺专业自身特点,课堂方案讲评是每个设计类专业学生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与其说是“坎”,不如说是创新教学方式的一次有效实践。设计类专业经常需要绘制方案,使课堂回归到学生这一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同学们自主分析讲评优秀设计方案,立足专业知识点展开头脑风暴以及知识点辩论,是课堂互动与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使同学们发现不足之处,并带动集体思考解决方案,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创建这样的平台以及进一步点拨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进行独立的实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教师的引领能从侧面使学生们提前了解设计类专业市场用人需求以及自身具备的能力条件,促使其合理地应对将来的岗位需求。立足专业特点加强课上互动,可以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确定对设计师这个职业更清晰的定位,对设计流程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提升设计水平。

2.6建立健全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现今的设计类工作对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跟上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目标,培养专业化综合性设计人才。建立健全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便是顺应新时代下环境艺术专业发展要求而被提出来的教育创新,即产业、学业、研究三者的有效结合,完成学生到人才的转变[3]。学校顺应社会发展,将产业元素融入课程改革,将企业需求与教学大纲有机结合,制定理论+实践的双教学模式。高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和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一起培养学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这个过程要求学校教师满足双师型教学要求,真正实现教学中实践和实践中教学的双重教学模式。因此,学校可以选拔优秀教师创建名师工作室或者相应的教研室,以实际项目为依托进行教学。对于毕业生,校企合作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与社会接触的融合度。学校选择优质企业供学生毕业实习,以企业实际的生产环境打造具有生产功能的教学工厂,并实行学院考核与企业考核。优质企业能够解决学生在供求时间差上的问题,在校外建立对口衔接的企业岗位,为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条件。

环境艺术设计教程篇2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35-01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艺术、建筑、园林和计算机软件等多种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专业课教学方面主要侧重在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装饰、装修等课程的教学,本文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来探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1室内设计课程教学

1.1设计软件学习

室内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在学习此课程前需掌握一些室内设计建模,平面布置等要学习的软件:autoCaD、photoshop和3dmax等,其中autoCaD软件的主要功能用来进行平面制图的,包括平面布置图、施工图和立面图等;3dmax软件在室内设计中非常重要,它的主要作用用来三维建模,在建模的基础上增加材质和灯光的展示;photoshop主要用来处理平面图形,把通过3dmax渲染出来的图通过photoshop软件处理使其更加具有真实感。

1.2室内设计的原则

(1)功能性原则:主要是在满足与保证使用者要求和建筑结构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对建筑的室内空间等进行装饰。

(2)安全性原则:在室内设计和装修过程中,要求保证室内各构件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连接部位要安全可靠。

(3)可行性原则:之所以进行设计,是要通过施工把设计变成现实,因此,室内设计一定要具有可行性,力求施工方便,易于操作。

(4)经济性原则: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性质及用途确定设计和材料等费用,不要为了单纯追求艺术效果,造成资金浪费,要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和使用要求来合理确定室内设计费用,以求达到既能满足使用功能又能节约成本的效果。

2室内设计创新设计实例

本校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歌林小镇清新朗院别墅室内设计进行设计。本题是一个实际项目,位于乌鲁木齐清新朗院别墅区。此次方案命名为《清新朗院别墅设计之返璞归真》,顾名思义,清新朗院别墅设计即是客观存在的实际名称,而返璞归真,谓还其原始的淳朴本真状态。璞,本义是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这里指中国的传统风格。在此我们要表达的是,在这个日益繁荣的新技术时代、室内设计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风格的诞生。但属于中国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却也从未被人遗弃,反而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潮流。

现代家装设计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和创意。本案设计是以室内空间设计为主,为实际工程。一套完整的中式家装,不仅迎合户主的意愿,而且加上个人创意,满足顾客需求才是硬道理。完美的设计,精致的施工团队。会让户主的家不仅富有特色,而且更加实用与舒适。

客厅电视背景墙,多采用了中式的成品雕花,这种雕花比较普遍,而且价格适宜。并且充分利用了电视背景墙的空间,定做成品博古架,不仅可以加重中式气息,而且有一定的装饰利用效果。

主卧室背景墙采用用了简约的手法,却不失大气。住户均是上了年纪的人,不适合奢华复杂的设计,反而这种简约的返璞归真更适合饱经风霜的年长者。且通向阳台的位置的圆形垭口增强了整个房间的中式气息。

3结语

室内设计是近年来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文本提出室内设计课程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指出要从实际室内设计项目中来培养创新人才。并以乌鲁木齐市哥林小镇别墅室内创意设计为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了他们的创意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广荣.对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9).

[2]张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装饰施工图设计课程教学组织方法之革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

[3]黄耀成.高职室内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工业设计,2012(12).

[4]邱海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探析――关于开设室内色彩设计课程的构想[J].美术大观,2012(12).

[5]吕红.室内设计系列课程教学的过程优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6).

环境艺术设计教程篇3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高校教学学生培养专业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256-02

环境艺术设计简单来说包括传统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等,而在教授这门学科时,又涉及到建筑学、环境美学、人体工程学、社会学等文、工、理等多种学科,学科跨度大,专业理论广度深。我国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不断涌现的新材料和新的工业技术推动着环境艺术设计的进步。但这个行业中高文化修养和专业技术水平兼备的设计人才却十分欠缺,这就要求各个高校改善传统的环境艺术教学体制,调整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探索出更适合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环境艺术设计脱胎于工艺美术教育,于1978年国家实施《普通学校社科科学本科目录》,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后,环境艺术设计快速发展,各大艺术和工科高校纷纷开设课程,发展到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已经形成文科和理科两大类有中国教育特色的环境艺术教学。艺术类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生具有强大的思维能力,而理科学生则在逻辑思维和理论分析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但各自所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文科类学生以美术教育类为主,把重点放在视觉设计上,而理工类又缺乏艺术思维。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既要有理论基础和科学技术作为实践手段,又要有审美艺术价值,国内的教学方式使得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且不完善。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高校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许多高校在专业方向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模糊与盲目的倾向,将环境艺术设计简单地等同为室内设计,这就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第二,我国许多高校将素描和色彩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放在大一大二阶段学习,这对美术基础薄弱的学生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然而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方式都是“填鸭式”的教学,生生、师生间都缺乏互动,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使得教学的训练内容和实践环节出现偏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的专业面广,学习的课程门类众多,在基础课程教学中,许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没有太大关联,还有部分后续课程衔接不上,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混乱,学到的知识也难以应用于实际。第四,是教材的缺乏,市面上关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画集不少,但适用于高校教学的教材和理论书籍不多,没有系统的教材,各大高校几乎都使用自己的讲义,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第五,是教学评估标准只重视结果,不重视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作品流于形式,作业成为消极负担,这不利于培养高等院校学生的创造和自学能力。第六,是高校设置的实践课程较少,理论和实际产生巨大的鸿沟,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需要过长的时间锻炼才能独立进行设计和实践工作。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也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能使环境艺术设计在教学内容的深度上得到完善。而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高校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不再局限于室内设计,逐渐扩展到室外景观、城市和大地环境设计方面。而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培养知识全面、能力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国内外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对比

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计上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不多,每所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也相差无几,这与国外的课程设置有相当大的区别。美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许多都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内容和范围不会出现重叠,在课程教授上,也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调动学生见证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积极性。而在日本,环境艺术设计的也强调传统文化的理解,这要求学生运用性地研究发展因素,既重视传统文化,又能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因素完美融合。

三、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高校教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结合社会发展,明确办学层次

环境艺术设计的就业发展方向模糊一直都制约着该专业的发展,职业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努力贴近职业岗位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区域性、动态性的特点,在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明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践教学。高校应对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社会变化做出调整,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就自觉按照行业规范要求自己,成为设计企业需要的实干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改革,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要改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关键在于不要沿袭传统美术教育课程体系,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与室内设计专业学科的建设,增强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目的地设立相应的环境、建筑和空间理论学习,同时,加强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关的教材建设,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工作顺利进行。随着时展的要求,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学科独立存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也有着与其他专业课程紧密相联系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课程的融合和交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注重与建筑学、人文学院、社会学、心理学的交融,建立多学科为专业服务的教学体系。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要注意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性和支撑性,根据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方向开设基础课,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体现跨科学交融的教学特点,建立起为学科服务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优化教学模式

数字化和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多媒体的应用使“设计创意”这种文字难以表述的教学目标,以生动直观的图画完整地表述出来。数字化能高效立体地传达信息,网络也为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方便和快捷,使用多媒体在课堂中增加经典案例和专业实时近况,可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跨越式地增加教学信息量。同时,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面上传和下载作业,而网络聊天室则可以提供一个教师和学生对话交流的良好平台,教师可随时随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这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增强高校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设计能力,又丰富了师生间的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四)完善考核方式

成绩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和总结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现在许多高校教师在考核时只注重学生作品,使得学生的作品流于表面。高校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考核方式,采取成绩综合评定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并不只把考核作品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而是将学生的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纳入考核标准,这能使考核从单纯的理论考核转变为全面综合素质的评测,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同时对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在艺术和理工这两门学科有机结合,全面系统地建立起多学科为专业服务的教学体系,同时,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设计的能力,并引入社会实践内容,为学生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课程的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它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方面面。高校应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改革,为建设祖国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环境艺术设计教程篇4

关键词:《景观设计》课程;地域性;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S791.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234-3

景观设计是一门兼融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环境学等诸多学科。具有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属性。景观设计师需兼备人文综合素养,它既要有高度的艺术性,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技术性,同时还需兼备广博的社会及人文知识,如今,景观设计学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西安世博会等大型展览活动的成功举办,景观设计专业被更多的人所关注,这也促进了我国景观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前景广阔,在各高校都得到了重视。

景观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泛知识面的景观设计师,他们应该能够解决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要求之间的潜在矛盾,并通过某种形式来满足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环境需要。目前国内各高校由于传统、资历条件、教学定位的差别,其相应的景观设计教学水平是不平衡的。而民族地方院校由于教学的资历较浅、师资队伍不足、师生比例失调、教师对教学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对于社会发展的反映速度过慢,还与其他高校景观设计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制约了本校教育的有序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民族地方院校应结合自己的特点,以基本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为平台,努力探索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景观设计教学之路,创造性地建立、发展及完善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教育体系,探索景观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培养新型景观设计方向的人才,这项任务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体系也作了尝试性的改革,在学校的支持鼓励下,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在逐步的构建,为将来实现景观设计方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现状分析

1.1国外景观设计教育的现状

总体看国外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多学科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土壤学等自然科学,也包括人类文化学、行为心理学等人文科学,最重要的是景观设计的基础知识。这种综合性进一步推进了学科发展的多元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边缘化:景观设计是在自然和人工两大范畴边缘诞生的,因此它的专业知识也处于众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

(2)开放性:持有各种专业背景的人都可以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3)综合性:学科专业的综合性。

(4)完整性: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包括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政策、法律、管理到心理行为、文化历史、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5)体系性:这些多学科知识基本都统一在环境规划设计这一总纲下。景观设计自身也应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1.2国内景观教育需求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内对景观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景观设计教育事业却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城乡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从国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对景观设计师的培养仍是只注重知识讲授而弱化了实践能力。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主要是在建筑类、农林类和综合性高校,还有一部分是在艺术类高校中。由于设置景观设计专业的高校的学术背景不同,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规划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会有所差异。

1.3我校景观教育的现状

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专业成立于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依托了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学科背景,于2006年招收第一届学生,2011年3月与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共同合并成立为艺术与设计学院,环艺系包括200多名本科生,现已有两届毕业生。景观设计课程于2006年开设,是本校景观教育的开端。2010年《环艺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建设研究与实践》的校级教学(教改)研究项目立项,而我院景观设计方向的设立是势在必得的,因此做好课程建设和培养计划,更会使得下一步的申报工作事半功倍。

2地域性的课程内容

《景观设计》是环艺专业本科生三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共56学时,针对学校的地域性特征,我们在整体办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地域性特色的课程建设,有针对性的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包括三部分内容: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12学时讲授)、城市景观环境认知环节(12学时调研辅导)、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环节(32学时设计辅导),下面分别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介绍。

2.1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

在这部分内容中,结合地域性特征,我们有针对性的增加了包头市历史文化、景观发展史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草原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等,以期从地域景观和技术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结合相关理论讲解,布置作业《包头印象》(图1、图2),通过这个小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景观课程之初理解自身文化背景下的景观,思考社会与文化背景对景观的意义,并展示在景观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个人经历的作用。学生从个人感知的角度认识包头景观的特点和原因,分析文化背景、历史原因,开始尝试分析小块地段的景观,绘制简单的示意图来表达所在城市生活环境的景观要素和肌理。

景观设计基础知识还涉及地形、植物、水景、道路与场地等具体的景观设计要素,并通过大量的案例解析,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教程篇5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31-02

国内所开设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是借鉴西方国家的设计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美术教育基础课程中加设了包豪斯学院所提出的三大构成内容,从而逐步发展为我国目前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艺术教育工作从“工艺美术”时期逐步地迈向“现代艺术设计”时期。在艺术设计教育不断革新与发展的同时,相关的艺术设计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与深化,传统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逐渐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并非是孤立地存在某个学校之中,而是相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设计教育进一步发展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材较为陈旧,使教育工作相对滞后于我国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设计的更新。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目前依旧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明显不足。环境设计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依然未根本解决把环境设计如何转变为市场产品这一关键性问题,使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和市场完全脱离开来,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思维的培养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深化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革新工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艺术设计的本质是为了以艺术的形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而具备特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则为我们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不过,现阶段的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却将两者完全地脱离开来。很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太重视对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学生思维不断的窄化。因此,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变革势在必行。

2.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体系设计不够清晰,无法明确地对基础课程进行定位。现阶段,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基本上有设计课程、素描课程、色彩课程、三大构成课程以及图形设计课程等,而大多数的基础课程是为了提升学生造型技能。在进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时,没有明确对相关课程的定位,使课程教学工作执行和效果不够明朗。

3.不少的学生进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学习时,表现出很强的散漫、懒惰的情绪。因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定位不够明确,对一些教学课题未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使学生的作业表现多停留在表层,未能对某一问题深入的探究。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无法将之前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更加不好。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学生根本无法掌握应有的知识与技能。

二、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方法探究

1.明确课程定位。第一,应当使学生明确何为设计以及学习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设计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并且人们对设计的相关要求也逐渐地发生改变。因此,应当将艺术设计基础课的定位加以明确,即学习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使学生了解设计中所用到的工具以及掌握相关的设计方法。通过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关于设计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可以掌握艺术设计相关理论以及方法,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推动了设计类学科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充足的保障,对一些事物也逐渐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以及需求。艺术设计中表现出了艺术以及技术完美的融合,通过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使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处理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当把有用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教授予学生,使学生拥有多样化的艺术认识,同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2.搭建平台。依照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自身定位,搭建与之相适应的学习交流平台,把设计所包含的各个过程全面梳理,使学生了解应当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在基础课程学习中,应当从感性审美以及理性创作两个角度,分别让学生从中掌握课程的内容。在进行平台的搭建时,要明确对学生教育的目标、采用的方式以及怎样实现目标等内容。比如,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造型》课程的学习其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拥有观察能力以及转化能力。并且,采用何种培养方式也应当加以明确。学生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对于学生的学习及能力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应当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升从生活中寻找问题的技能,同时在所掌握的知识中获取到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只进行简简单单的写作与绘画教学,也不能只把学习的成绩体现在作业与考试中。

3.创新方法。(1)发现-培养学生五感以及虚实结合的思维。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感性以及理性的观点,来看待艺术设计的各个元素。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将图形、空间以及色彩等作非常清晰的界限区分,针对不同的方面专业设计了相关的教学课程。不过,要是使学生对生活更加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现实中图形、空间以及色彩所具有的表达形式是极为丰富的,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各异的情景。不过,在实际的教学中却非常具体,使学生所具有的表达方式相对来说较为单一。在此所提出的发现,是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培养学生的五感,即视觉、听觉、味觉以及嗅觉,来仔细地对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并就生活中某一命题,去表达自己的思想。(2)创造-转换题材,使成果更加多样化。应当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对一些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加以借鉴。其最根本的目标,是使学生可以真正地掌握与运用所学习到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知识。所以,对创造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以及表现的方式,要重新的进行定义。要依据设计是解决问题这一思想,来重新的思索怎样更好地体现艺术设计课程的创作结果。进行《素描》课程以及《色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常是让学生创作一幅相关的美术作品作为创作结果。在此,应当对创作所采用的方式或者创作结果做适当的调整。另外,在进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时,学生创作作品并非均是通过际的绘画作品形式提交,其提交形式可以是不同种类,使学生的特长得以更好的发挥,让学生拥有更强烈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可以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

三、h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1.教学中应当重视和市场、实践的互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出现。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时,要不断地强化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结合市场的变化,而适宜地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例如,让学生走入企业,使学生对实践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了解市场的需求,以实现教学中真正的创新。

2.实施创造性教育。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时,要全面地规划教学内容,强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并且,要将最新的艺术设计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艺术设计创作过程中有更高的审美表现力。

3.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方式。学校应当和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实训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其中了解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让学校与企业在教学中形成两体一位。学生通过对企业生产的了解,结合自身学到的理论知识,共同和企业开展课题研究,如此便可以更加系统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得以训练,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市场环境下所面临的各种竞争与挑战,并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对课程进行创新性改革,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并使学生了解到市场的真正需求。在人才培养和市场结合越来越紧密的今天,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达到学校教学的目标,同时也应当满足市场的要求。通过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使学校可以拥有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教学方法,使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更加具有实践性、开放性以及专业性。

参考文献:

[1]宋爽,刘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与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艺术教育,2016,(10).

[2]薛岩,陈曦.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J].现代装饰:理论,2016,(10).

ResearchontheinnovativeteachingmodelofartDesignFoundationCourseofenvironmentalDesignprofessional

SonGJi-rong,ZanGHui,LiXiao-hui

(Schoolofarchitecture&Fineart,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Dalian,Liaoning116000,China)

环境艺术设计教程篇6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环境艺术设计、创新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真正在中国的发展只有近三十年。它脱胎于室内设计专业(或工艺美术范畴的室内装饰),伴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逐渐融入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人机工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是一门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新型学科。其专业的内容划分通常以建筑空间为主体的内外环境艺术设计。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与社会作用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与整个社会的文化变革息息相关。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表明,它的观念性要远胜于技术性。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应该从物质设计的关注转向战略设计范畴。因此,无论从社会背景还是学科自身发展趋势来讲,提出环境艺术创新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进行教学研究的关键举措是系统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定位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国家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社会特别是企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有着不同层面的要求,它要求设计师具有洞察社会和洞察生活的能力、设计表达与实施能力以及综合的创新能力。而高等设计院校作为设计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其教学环节又是关键中的重要一环,理所应当要明确自己的设计教育定位。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从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设计来看,各个院校一般以工程方案设计和概念创意设计两类来进行组织教学的。由于工程方案设计的结果必须能够实现,且实现结果要经过使用过程的检验。现在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平台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只能使项目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使其不能客观地指导设计工作。而概念创意设计教学着重强化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通过概念创意的创新设计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设计思维与工作方法,其结果未必能够实现,但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性思考和理性策划的能力,为其留有进入专业领域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立足当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专业特性,来寻求学科发展的方向与需求。笔者认为以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教学为切入点,在理念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措施上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叉,构建好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教学平台,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多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建立通识的设计观念

创新与创意已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艺术设计面临的新时代背景事实上就是如何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尤其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使我们对于城市环境、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等的认识有了极大的转变。反映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层面,就要改变以往固有的理念与认识,顺应社会发展形势,拓展环境艺术艺术设计教育的功能与视野。

设计最初动机是要解决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学习设计,并不仅仅是学具体的设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更要建立通识的设计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很简单,应该说,学会思考比仅仅学会技能更重要。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的训练课题,均是传统意义上的室内设计(住宅、商业、办公等)、景观设计(庭园、广场、公园等)、建筑设计(教育、文化等),其目的就是使学生熟悉这些类型的设计,以便能在日后的工作中熟练地完成相关设计项目。然而,这种教学观点和过程是要斟酌的,因为今天的市场需求千变万化,不是可以用类型来划分的。例如同样是住宅设计,高端豪宅与普通住宅,由于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其性质也就天壤之别。当然,设计也要对诸如功能设置、空间布局、动线组织等客观知识的认真学习,但是要学的并不是某种固定的知识,而是学习如何按照问题去推演功能设置、空间布局、动线组织的方法。

设计教育主要是思维变革,无论是教授者或是受教者,其思维都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体现社会化、创意化、信息化。设计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而是因时、因地、因物、因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而改变的。因此,从设计开始就要深度了解社会与文化,拓宽自己的视域,从而使设计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积极思考的手段,以能更加接受多元的价值。比如学生作品《针对老龄化社会的设计》,设计选题是基于当今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从设计的角度积极主动地去关注老年人生活的概念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设计概念以“转换”为主题,分别从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角度入手,提出化被动为主动的建构一个充满趣味、健康生态的老年人户外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设计者的职业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意义。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1.调整课程体系

环境艺术创新设计的课程体系改革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关系到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能进行实际课题设计任务的机会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这种局限性给设计教学带来另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概念设计。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概念设计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概念设计围绕设计创意、设计逻辑展开,更注重概念与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这种专题性的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和学习方法恰恰与创新设计人才要求的综合素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谋而合。同时,我们认为概念设计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最接近设计本质的环节之一,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引领设计学科的前沿信息,还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p#分页标题#e#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与趋势,从宏观上以跨学科为启发点、设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设计课程,从微观上设计制定联系社会需要、符合学校实际资源的课程。通过在课程教学的课题设置上适当削减一些纯技巧性教学环节,结合针对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联系的基础上,以环境艺术设计在社会发展中担当的多向性作用为基点,提出诸如“从生活的体验到设计”、“跨界设计”、“关于地域文化空间的关注”等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的综合课题,来引导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与矛盾提出一个合理的解决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扩大专业视阈。比如笔者指导的学生作品《积木•运算》,该设计选择设计学院所在的21号楼二楼大平台作为基地,通过大量的调查与分析,针对原有场地存在着功能(零售、社团服务、展示、交流等)的缺失,同时提出在原有场地上加建任何一个固定设施都有可能破坏原来的环境。设计概念受到“移动景观”的启发,将设计关注的目光投向作者儿时玩乐生活的世界,从“积木”游戏中汲取设计的灵感,试图探寻普通生活经历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充分展现出作者的设计智慧和创造力。该设计正是学生基于对建筑造型艺术、技术、文化、生活经验等多维因素综合思考的创新设计结果。

2.重塑专业内核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意识的提高促使艺术设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进一步加强,许多设计的完成已超出设计师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控制范围。社会对人才的能力和竞争力不取决于知识的多少,而应体现在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其运用上,由此可见新的时代要求新的专业内核来支撑。

今天,如何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发展高等设计教育?环境艺术设计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中起着何种作用?环境艺术设计师扮演何种社会角色?虽然这些问题难以一时定论,但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核应该是以创造性的思想培养为主要导向,模糊专业界限,进行跨学科系统设计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专业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能顺利进入社会面对设计实践作好充分准备。这是基于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的自觉整合。

3.打造多学科背景的教研团队

教师是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执行者。一个良好的教研团队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作为引导和组织教学进程的教师师资结构应该是多种学科背景的,尤其吸引有海外受学背景的,这样可以真正实现学科交叉、文化交融、价值判断的冲击,进行教学观点的同异识辨。组建一批观念活泼、创造力旺盛的教研团队,才能以教师为表率迸发出设计原创爆发力来影响学生。而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全面系统地满足专业教学。另外,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参与到设计实践的第一线,不断积累第一手资料以拓展视阈、更新知识,从而丰富专业教学,为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打下基础。

4.建立跨学科合作的开放型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开放型的、师生平等的、讨论式的互动过程。通过开放型的合作教学模式,注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释放和开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突进跨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在多角度、系统化、开放型的训练中得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设计能力。比如,采用工作室“主题讲授+公开讨论+设计研究+成果展示”的教学与实践模式,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型的教学环境,从而能更广泛地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及评判能力。真正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放型教学模式不仅是专业内的开放,还要根据特定课程常态引入诸如电影、戏剧、艺术、文学等课程或活动来开拓视野启发观念,以期使学生不仅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注重人文艺术的涵养,同时要把设计创新的思想贯彻到实际。2010年,笔者开设的概念设计课程,便是结合设计、艺术、心理学等领域的合作课程。学生针对社会现象、社会资源等背景,通过对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结合特定的课题要求进行的创作。

另外,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重结果的课程评估体系,重视对设计过程中所展现的综合素质的考察。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开放性的效率,将准备资料、收集资料、完成作品均安排在课外学时,这样无形中促成了以讨论和评价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保证课堂几小时宝贵时间用来充分讨论、交流。

参考文献:

[1]郑曙炀.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2]杨小军、宋拥军.环境艺术设计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

[3]汉宝德.给青年建筑师的信[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4

[4]陈建勇、徐定华、关勤.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联动培养艺工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9.8

环境艺术设计教程篇7

关键词:生态环境艺术教学模式

一、导论

“生态型教学模式”是指在对传统教学模式合理扬弃与现代教学模式横向借鉴的基础上,依据教育生态学原理以及现代教学理论,以关注师生生命发展为基点、以教学生态主体和教学生态环境为要素,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创设生命化、生活化、联动化的教学生态氛围,促进多维教学生态因子之间的动态组合与交互作用,使教学生态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的教学范式。

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的建设,构建了适合高职环艺专业课程教学的“双F”教学模式,尝试从教育生态的角度来关注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以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目标,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教育的终极功能――人的素质提升、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环艺“双F”生态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生态教学模式强调既是一种和谐发展观下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不断运用和充分体现生态智慧的教学实施策略,同时把关注的焦点从纯理性的职业培养转为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双F”即四为四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企业为平台,工作任务为中心,包含着项目导入、情境创设、多向交互、多维评价四个环节。

四为是指创设的生命要素(学生和老师)、环境要素(企业、教学基地)、链接要素(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动态组合的高职环艺专业课程教学生态氛围,组成教学生态系统中的教师、学生与教学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发育的过程。学生作为构成教学生态组织的最基层的单位,是组织的细胞。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学生主体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否则将影响学生个体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以企业为主要平台,充分使用社会的、企业的各种资源,开展产学研结合、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该平台使教学生态要素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从而追求生态学意义上的教学生态平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序化知识。

四环则是一种串行结构。项目导入是指通过环境艺术设计项目来选择、组织专业实践课程内容,实作项目贯穿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保证教学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情境创设是指通过对高职艺术学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分析,在学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作为一个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塑造者,进行教学行动与典型的职业行动的整合,使教学学习背景与环境易于培养学生的乐学情感,以实现“顺性达情”的目标。多向交互是指教师、学生、资源、环境等双双有较强的相互作用、相互活动、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多维评价体系是指评价考核要体现评价主体、对象和形式的多样化,构建“成果展览、人才招聘、作品参赛”三位一体的高职环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三、“双F”生态型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

1、遵循平衡发展原理,面向社会职业设置模块课程

按照生态教育的理念,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应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应进行动态的改变。课程内容结合区域行业现状,使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需要,保持课程的最佳适用性。用不同的模块课程进行组合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要,塑造学生向“艺术人”“职业人”“创意人”转变,达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职业知识与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能力-课程”的转换,专业课程分为了设计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岗位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和毕业设计项目实践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主要是为设计基础课程和职业岗位技能课程模块做补充。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诸如建筑装饰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相关知识,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宽度做横向拓展训练。毕业设计项目实践课程模块是根据职业导向,划分为景观、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设计三个职业岗位课程群,每个职业岗位课程群根据设计工作流程设置6-7门单元课程。

2、摆脱限制因子,以真实生产环境为平台,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

我校高职环艺课程体系依据情境化原则来安排和设计教学活动,即要依据企业生产的真实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来组织和安排教学,最大限度地使真实生产的复杂性在学习情境中得到较全面的呈现,从而达到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目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对自己的设计项目理解,运用理论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执行计划。在教学全过程中,学生小组通过分工协作完成若干个具体的设计任务。强调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环境中,养成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等工作能力。初步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组合模式:一方面由我校提供场地设备和管理,企业提供设计工程项目的相关资料、工程考察地、施工现场、技术指导,把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另一方面以企业设计任务驱动环艺毕业设计教学组织、以市场设计项目为导向增强学生的环艺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3、遵循平衡发展原理――坚持多向交互,实施企业人员介入,建立工作室的教学环节

高职生态系统大体上可以看作是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多向交互关系。依照环艺专业产业链构成,从生产层面、技术层面、创意层面三个层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已建成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动画等九个项目研发与技术推广中心。通过企业化运作,强化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设备一流、管理运作模式一流”的开放性校企共享平台,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既满足社会服务功能实现的需要,又满足教学功能实现的需要,在企业真实的生产运作中完成教学任务。

4、实施合理定位,建立具有环艺专业特色的多维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生态型教学评价主张通过多元主体参与、集体协商的途径,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去了解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的发展历程,包括师生自我反省、不断调控;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发展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与生命价值的体现;评价功能由以往的甄别与选拔转向为激励与促进。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生态型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人的发展源自生成”的理念。该模式强调对教与学过程的评价,包括教师的课题设计、教学指导,学生在过程中参与活动、提升自我等方面的情况。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师生还应有目的地进行阶段性小结,以完善过程性评价的内容。由于在生态型教学模式三个阶段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情感价值观的体现都会不尽相同,加之这三个教学是相互交融和相辅相成的,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既要考虑到这三个教学阶段中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情感价值观三项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又要注意到三项内容之间的相互融合。

(2)动态性评价

动态性评价不是等待他人评议或依据学习成果进行,而是主体在教学中动态地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联系起来,以便于师生获得改进教学或学习行为的信息,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动态性评价的主旨在于以积极评价取代消极评价,强调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遵循“主体发展向前看”、“主体发展看转变”的思路模式,通过引导、鼓励、表扬等方法来促进优良品质的形成。其中,学生的动态评价来源自己、同伴、教师,而主体之间的充分交流为这种评价提供了条件。

(3)综合性评价

综合性评价是指对主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知识技能、人格特征及发展状态等方面进行考察评估,并结合其他形式的评价结果,对其进行较全面的综合性评估。生态型教学模式强调参与者、观察者都有评价发言权。首先,主体自己的评价是他人对其进行评价的最重要的参照。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针对基本素养而非考试分数,遵循“纵向看进步”重于“横向做比较”的原则。另外,企业也是综合性评价的一方意见来源,由此构建起由校内师生、企业考核课程质量,学校考评课程质量,教育部行政部门主办优秀作品大赛,接受专家的质量评估的“作品展览、人才招聘、作品参赛”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四、结语

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生态型教学过程中通过可实施性的、针对专业设计课的生态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师生的“交互性”、教学的完整统一性、和谐生态性的探询,这是实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教学的生态观道路。

参考文献:

[1]刘良慧,张先华《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重庆人学出版社,2001

环境艺术设计教程篇8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07.035

action-orientedVocationalCollegeenvironmentalartand

DesignpracticeCoursesteachingReform

Haoting

(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ofinnermongoliaagriculturalUniversity,Baotou,innermongolia014109)

abstractaction-orientedteachingmethodsbasedonthecoreofhighervocationalenvironmentartdesignprofessionalpracticecourse,withstronginnovationanddiversity,throughin-depthstudyoftheartanddesigncurriculumofpracticalskillstraining,theeffectiverealizationofcomprehensiveteachingguidingroleinpromotingtherapidintegrationwithmarketpracticecourses.maketeachingmoreresponsivetotherequirementsofteachingdevelopmentmodelvocationalcollegestotrainmorepracticalnewenvironmentalartdesigntalents.

Keywordsenvironmentalartdesign;action-oriented;teachingreform

1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性

人类生存基于环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美化环境、优化资源、规划城市景观都有着巨大的价值,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1.2高职高专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职高专类教育盛行的时代下,原有的环境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已不能达到新社会提出的更高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方法不完善,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孤立于课程和教材中,学生没有积极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更加没有主动融入到课程学习的兴趣与想法,只是被动接受。

其次,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方案制作没有讲解透彻,从而缺乏与市场紧密联系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再次,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单一的教学手段无法全面实施和运用到实践过程中,由于艺术设计类课程本身没有过多的概念性定义,也没以理论的背诵作为考试的内容,故一味地进行理论与传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型的实践教学工作;最后,在实施项目导入时,并未考虑到学生在现场模拟和情景演示中的个性化差异和与实际的关联度。①

2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通过项目、任务的设计、制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将原有刻板、单一的教与学方式进行形式与内容上的全面突破。主要通过学生自愿、自由、自助、自主的创新和设计实验实训程序与具体步骤,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分组,组成小团队,基于团队合作的理念,在不脱离中心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多资源优化整合。

2.1教师角色定位合理――做学生学习项目的引导者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参与、佐证、校对、观摩、激励、讨论等方式,逐渐将项目的因素提供给学生。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对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培养与锻炼,才能达到较好的项目导入效果。

第一,专业培训。教师需要定期接受教学法培训和专业培训,只有不断充实自身修养与综合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改革。第二,师企合作。教师还需要与企业密切联系,到设计公司、设计工厂企业实习,亲身体会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个步骤与过程,了解具体的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材料预算和方案实施等内容,充分增强实践技能,了解企业管理中所急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用人信息,完善学生在知识与实践中的跨越,形成鲜明的综合素质。②第三,科研、教研的校方支持。鼓励教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改革,积极编写新教材,增加项目的介入,将自身参与或接触过的项目以生动的方式编入教材,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调整死板的概念化教学。

2.2全面行动导向实践教学法

全面行动法是以学生分团队为基础,以项目介入为开端,以处理实验信息为依托,在实施计划教学手段与具体步骤时,需要通过对学生实施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最终检查实验结果。使学生主动制定计划与步骤,创建、设计实践中的细节与环节,围绕大纲与计划的基础,将所有具体操作下放于学生,教师较少干预具体实施。其中,信息收集比较重要,如在居室设计实训课程中,通过客户基本资料的调查研究,可以获取到更多有效的设计基础,从而帮助设计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学生可利用媒体、网络、图书等资源获取相关信息,并筛选、统计、整理、分析、统筹信息,提出设想路径。在实施计划阶段,依靠分工合作,团队成员各尽其职,确定合作方式,发挥团队精神,共同完成设计的整个过程。③

2.3项目导入与情景模拟模式

教师联系企业,联系设计公司,将设计公司中现在正在研究的项目的整套完成资料都拿到课堂上,其中包含客户基本信息、客户要求、客户房屋基本资料、设计要求、设计周期、设计风格、特殊需求等,设置给不同团队不同情景,模拟在公司中设计师与客户交流方式,进行实训环境,学生形成互动。随后学生运用网页、微信公众平台、历届获奖作品、经典案例等为依托,让学生深刻认识项目的完整性,确保学生掌握细节,合理安排设计时间,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工作。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共同完成项目,提出不同观点,最终提供项目的预期结果,比较不同学生完成项目达到的最终效果,评估设计的成功与否。

2.4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式教学模式显而易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互动较少的课堂模式。随着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国家及各个企业的重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学生综合素质与个性发展需要通过更加合理的实训手段成为教学重点。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首先以项目或方案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导向,例如在实训课上,解决方法需要开发多元化模式,不可单一化;其次,采用启发式训练,启发学生通过造型、色调、材质、界面的不同变型、打散、分割、重组实现发散性思维,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例如,展示设计实训,针对于不同对象的展览,进行风格化建立,使配置方向多样化,空间形成间接联系,元素的提炼等方法积极有效地运用于实训中,在过程中追求个性化与创新性,从而实现行为模式导入。④

3结语

通过对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类实践课程的改进,将项目、方案以行动导向方式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操控性,提升了教学的系统性,丰富了高职高专与企业联系的资源与基础,更加适应今后经济发展下用人机构对人才的要求,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市场定位。以学生为核心对象,融入地域文化与特色,加入民族元素,提炼生活细节,培养更多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全面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改项目“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06JG09

注释

①杨振泉,方维明.食品卫生检验检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9(8):99-100.

②张强.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

环境艺术设计教程篇9

1、什么是产学研

产学研三合一,是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三个不同的社会分工结合到一起,进行对学生的高效培养。将科研、教育、生产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也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近年来,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形态的演变发展,政府不断为社会搭建创新发展的平台,为我国高校生的发展创新提供平台。

2、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以满足人们视觉需求的一门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在市场多元化的今天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产学研与环境艺术设计

产学研三合一,是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三个不同的社会分工结合到一起,进行对学生的高效培养。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以满足人们视觉需求的一门学科。在产学研背景下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市场实践能力,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将学校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适应社会需求,以达到产、学、研三者的真正结合与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1、教学过程缺乏规范性

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已经在各普通高校开始实施,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都有统一的规定,将实践教学也列入了教学部分,并且标明的实践教学的方式。然而,在各大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实施过程中却没有按规定进行,在实践课程的进行过程中也多由老师个人决定,教学内容也停留在了老师的自发性,随意性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另外,学生个人实践由老师布置,但大多数同学并没有真正的实施,而是通过网络拷贝应付作业。结果导致这样的实践教学开展没有了任何意义,使得学生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了理论知识的层面,无法达到环境艺术设计实用性与实践性的学习效果。

2、学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实践设施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设施的完善需要有经费的保障,聘请实践教学人员也需要大量资金,没有经费保障,环境艺术设计课实践教学课程就无法正常开展。当前,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没有足够的经费,因此阻碍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践教学的发展。另外,我国高校目前存在实践课程设施不完善问题,这使得学校要想开展实践课就必须改变实践方式,这便导致了我国高校开展实践课教学无法落到实处,导致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和目的。

3、学校缺乏专业的授课人员,且多数教师没有实践经验

今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扩招,这使得很多高校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设为独立的学院,且学院同学同时进行授课,这样大规模的班直接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组织难度。未了避免这种情况,学校只能减少社会实践课程量,这使得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学校教师在学校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得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这样一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不断调整与革新就成了教师们的新挑战,很多教师也因此不愿加入实践课程。这也影响了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落实与发展。

三、产学研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1、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实践的学习理念

纵观教学制度的发展,不难发现,不管是传统的教学理念还是如今不断创新发展的教学理念,都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在设计教学各方面内容都要首先分析社会使用者的需求。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育过程中,学习资源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面对的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使用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审美需求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有适合所有人的艺术设计学习资源。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尽量满足所有社会人员者的不同需求,这同时也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设计要坚持以学生实践为中心的原则,考虑到社会市场的不同特征,满足社会不同的审美需求。

2、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持创新

环境艺术设计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社会市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的知识学科在方便学习者学习的同时,也给学习者在学校的造成了障碍。因此,在环境艺术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想培养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做到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然而,要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就需要利用现在现有的社会实践课程,以现有的实践课程为支撑,使学生可以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课程与现有的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可以由理论到实践进行学习。这样的结合可以使学生进行全面学习,进而提高学习的实用效果。其次,要想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知识真正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还需要利用新出现的新媒体,打造全媒体环境下的课程学习体系。利用产学研三合一的背景,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进行创新改革,推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真正发展。

3、建立完善的教学设施,培养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与社会市场实现对接。要实现这一对接,师资力量对此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教师对市场的实践不了解,那么在给学生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就更是无法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在产学研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学校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就必须完善学校的实践基础设施,安排学生的课程实践,使得学生可以在产学研的背景下,完成与社会市场接轨。

四、小结

环境艺术设计教程篇10

一、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社会需求的再认识社会需求是办好专业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动力。在我国"环境艺术"这一名词才出现不长时间,但年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建筑装饰业,似乎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目前已成为令人倾心的行业之一。显然,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为环境艺术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这种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和历史传统认识的改变和新的要求,追求更有意义的人文环境,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成为一个新焦点。在经济和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过程中,环境艺术是体现崭新生存观念、审美情趣,以及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由于文化生活的普及和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所生活的环境空间有了更广泛的文化艺术需求。环境艺术在中国正经历着从对环境的美化处理向对美好环境的创造转化。环境艺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每年竣工的公共建筑约300万平方米,如用作装饰工程费按2000元/平方米计算,工程总量在60亿元左右。北京市的住宅每年竣工面积为600万平方米,约12万户,按每户平均用作装饰工程费2万元,总计约24亿元。如果统计全国用在建筑室内外环境装饰工程上的费用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呼唤具有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去建设。

目前在全国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都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所(室),上海市、江苏省、深圳市、大连市等相继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或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各种大小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公司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仅哈尔滨市就有近千家注册的专业装饰公司。国家建设部门也正在进一步规范环境艺术设计和工程建设市场。

据有关部门对目前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人员调查,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由建筑学专业转为从事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二是由美术专业转为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三是受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人员担任,但这部分人仅占百分之计二十左右,院校培养的专业设计人员,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从生源情况看,近些年来报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一直是报考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在有些省区甚至接近百里挑一。从生源和就业两个方面看,继续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在动态发展中完善专业教学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开办在我国历史较短,在工科院校中如何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只有不断地研究探索,总结经验在办学实践中完善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涉及建筑和美术两大学科而形成的一个新型的边缘学科,如何把握好两者在教学体系中的结合和比重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关键,它们不是简单的拼凑,而需要寻找两者内在的结合点,这是我们需要解决好的一个新课题。从哈工大建筑学院的专业建设看,参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策划与教学的人员主要由建筑学专业和美术专业两类学科的教师组成,彼此都在寻找作为围绕建筑展开的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从本专业角度如何相互渗透并实施教学。教学内容的结合,各环节的连接,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等等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焦点。经过多次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调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意见反馈,一个相对完整并具有工科院校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基本形成,课程内容也进行了切合专业实际的改动,在探索中大家逐步达成共识,明确了环境艺术设计即涉及逻辑思维又涉及形象思维,它具有工程性,又具有艺术性,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教师教好同时也是学生学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键。几年来,哈工大建筑学院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使专业教育不断完善,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三、以建筑学为依托办出专业特色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艺术设计也可作为大建筑学概念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科学和艺术,同建筑学有许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艺术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艺术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艺术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原则。

哈工大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办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有的条件下发展起来,构成了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及其它工科院校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以建筑学为依托成为办学的优势。应充分认识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并把握时机,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成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建筑行业特色和较高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四、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代,如何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设计人才,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只有敢于面对现实,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当前重要的在于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切是抓好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中强调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宽泛的指导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改变有些院校只围绕"室内装饰设计"建构课程体系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充分利用在建筑院校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优越条件。在基础阶段选择部分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加进具有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使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在专业学习阶段强调以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为主,以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为辅的主干课程设置,拓宽专业面。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掌握较宽泛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性。在实践环节方面,充分利用短学期实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社会实践,参观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工程,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充分认识设计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将这一指导思想贯彻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之中,这也是课程建设追寻的重要目标。"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地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育要以人的创造力培养为主线,它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力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把这一教育主题与教育重心在实际操作中贯彻与落实,是培养综合设计能力人才的关键,这种综合能力包括了理解能力,研究能力,构想能力,表现能力等。作为以行业划分为基础的本科教育,往往是一种静态目标的培养方式,侧重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树立正确的设计教育目标,认真对本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选,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健康性。

五、把握时机,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初步完成了教学体系的建立,今后的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的工作,下一步专业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加强内涵建设。

1、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完善的教学管理和秩序。在教学工作中,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及落实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2、发挥、科研、生产作用,带动教学发展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教学的发展已被许多成功经验证实。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今天,教育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备受世人瞩目。抓住时机结合专业建立有效的"产学研"机制是进一步推动专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作为以建筑内外环境设计展开的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诸多学科的内容,并形成一个多样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了环境和人的关系,结合教学和设计实践,这一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工程实践对促进教学及专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教学实践环节将会更有效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3、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稳步、健康地发展办好一个专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制定出不同阶段的建设规划,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使专业建设具有努力的方向和工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