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文化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5:34

旅游的文化性篇1

旅游文化是旅游景点所体现出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在旅游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沟通的加强,文化价值进一步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都是以该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来吸引游客,旅游文化的昌盛能够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著名旅游景点都是以悠久的民族文化为吸引力,例如北京故宫、长城,山东曲阜,都是利用传统文化来发展旅游业。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使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与流传。旅游文化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仅表现在能够提高旅游景点的经济收入,为旅游景点带来大量的外来游客,而且能够为该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间接地带动建筑施工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其他行业的迅速发展。第二,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可以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旅游业不仅仅包括旅游景点,还包括饭店、旅行社、宾馆、交通运输部门等等。旅游业提高服务质量能够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为旅游业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旅游业具有特殊性,旅游业的工作人员与旅游景点都能够体现出旅游文化。旅游业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管理水平都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旅游质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三,我国旅游文化在协调旅游环境中有着决策作用。目前我国旅游环境较为复杂,矛盾较多,这就需要旅游管理部门与履行社加强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改善旅游环境,使旅游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在协调管理工作中,旅游文化是其参照的基本原则,只有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才能够统筹全局,才能够使协调工作上升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层次,才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旅游市场中鱼龙混杂,环境较为复杂,如果没有设立基本原则,就会导致矛盾激化,难以有效地解决矛盾。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旅游文化比较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因此旅游文化在协调旅游环境中有着决策作用。第四,我国传统文化是旅游业打造旅游品牌的基础。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较为丰富。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传统文化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色。要想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要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就必须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差异性,这就导致旅游文化之间缺乏可比性,相互之间的竞争加剧,各旅游景点可以根据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来打造出自己的旅游特色,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由此可见,加强特色旅游文化建设,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五,旅游文化能够促进旅游业的经济增长。从旅游业的发展史来看,一个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往往会转化为推动旅游业经济发展的潜力,旅游业已经实现了由经济型向文化型的成功转变。这就说明,旅游文化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旅游业经济的逐步增长,不仅仅是依靠旅游人数的增加,更是因为旅游业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旅游文化能够引导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综合提升。旅游业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对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能够促进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反之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旅游文化比较注重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会为经济效益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旅游业具有行业特殊性,这就需要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综合效益的实现。

三、加强中国旅游文化建设的举措

旅游的文化性篇2

关键词:文化商品化;文化真实性;舞台真实

一.文化真实性与文化商品化概念的提出

文化真实性也称文化原真性,原真性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具有“权威的”和“原初的”涵义。在英文辞书的释义中,有原初的、真实的、可信的三种含义。在文化遗产领域中,原真性一词最早用于博物馆,指一些精通文物的专家鉴定博物馆所收藏的艺术品是否真品,或者是否是它们所宣称的那件物品,判断该物品与其要价是否相符[1]。19世纪60年代,原真性也逐渐被引入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研究之中,最初其含义与用于博物馆的原真性含义基本一致。在分析民族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如艺术品、节日、仪式、饮食、服装、房屋等时,它们经常被描绘成原真或非原真,其标准是依据当地的传统或风俗去判断,在这个意义上,“原真性意味着传统文化和原生形态,真实感,真正的,或者唯一的。”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学家马坎耐在研究旅游与社会学的时候,把“真实”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之一,并从此引起了人类学界、社会学界的重视。虽然有人批评说,对“真实”的过分追求使旅游经历太简单化了,但这个问题在社会学研究中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研究。

文化商品化是相对于文化真实性提出来的,在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语境中,商品化是个带贬意的词汇,指原初不是用于出售的民族传统文化产品被用于商品交换,既包括有形产品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活动、事件、表演,甚至是人及其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文化商品化才引发有关文化真实性的讨论。很多人认为商业化生成了大量的虚假节日、伪事件及大量生产的手工艺品和艺术品(所谓的机场艺术品)。发明、取代、重构、复制、再生产、仿真、置换等都被接受,对当地的民族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破坏。对旅游文化的商品化作出较多关注的美国人类学家格林伍德(Greenwood),就文化是否可以出售、出售这些文化是否正当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2],从而也使得旅游文化的商品化问题开始在旅游研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提出,旅游是一种“文化商品化”的过程,但是把文化当作商品来进行包装、定价、像商品一样出售,这里的消极意义是很大的,因为这实际上“剥夺了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剥夺了构成文化的方方面面,是对文化“真实性”的亵渎,是违背其文化的。他认为:商品化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文化失去真实性,民族文化遭到腐蚀和破坏(Greenwood,1977)。更让人担心的是,民俗文化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不被正确理解而导致不正当舞台化进而庸俗化的可能。如一些地方,一些迷信、落后的文化传统或习俗被刻意渲染,一些本应该在特定时间和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活动却根据旅游者的需求随时随地开展,甚至宗教礼仪也失去了本该有的严肃性和神秘性,而变成了一种世俗物品。如西班牙Fuenterrabia地区的alarde仪式,原本是巴斯克人抗敌入侵获胜后“集体高贵”精神的展示,却因当地旅游的需要,变成了一天举行两次的大众仪式,仪式的真实内涵逐渐丧失。格林伍德对此表示极度的愤慨,他说:“文化商品化只需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3]。

但是,也有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文化的商品化。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类学家科恩(erikcohen,1989)认为:商品化使真实性丧失的说法是荒谬的。一种新的商品化了的民族文化,可以随时被接受为“真实”(即使经过了商品化),同时这种商品还会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内涵,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商品。由于有了商品销售带来的资金支撑,商品生产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从而使生产出来的商品更趋完善,更具民族特色,这反过来有效地保护了民族文化。许多旅游人类学家把这一过程看作是一种文化重创、文化复活和传统文化加强的过程,有的人甚至把这种过程称为“文化复兴”。如云南丽江地区的洞经音乐在濒临消亡之际而又因旅游的商品化行为最终推动其被抢救和复兴的过程便是成功的例证。现在到丽江旅游的游客都把听洞经音乐当作重要的活动之一,洞经音乐从此成为丽江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文化真实性和文化商品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辨证的角度来看,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商品化和真实性并非完全对立,二者可以和谐统一。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的文化性篇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国土上分布着55个少数民族,几乎找不到一处民族文化相同的地域,每个民族文化都有着各自独有的特色,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地域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在旅游开发与发展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从而在旅游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各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特色与社会风俗习惯,例如,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绘画雕像、建筑、民族工艺、服装、饮食、传说故事、音乐舞蹈、节日以及宗教信仰等,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无不是对浓郁民族风格的彰显。在旅游发展中,这些富有民族情趣与地域情调的活动,成为人文旅游的一大特色,对旅游者起到强烈的吸引力。

国外民族旅游(ethnictourism)又被称为土著、原住民旅游(aboriginaltourismorindigenoustourism)(杨?n,王晓云,冯学钢,2008),民族旅游研究大致分为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的起步阶段、21世纪初的发展阶段两个阶段。起步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民族认同及民族权力问题上,最早有关民族旅游的研究是1977年paulL.aspelin的《theanthropologicalanalysisoftourism:indirecttourismandpoliticaleconomyintheCaseofthemamaindeofmatoGrosso,Brazil》文章将人类学与旅游结合起来分析,以及ValeneL.Smith(1977)的《东道主与游客》(HostsandGuests)。国内,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民族文化的形成建立在独特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性基础之上,在服饰、饮食、建筑、宗教等文化方面具有强烈的可视性,是对特定地域人们生活习惯的写照,具有特点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境界,以异域或异族文化吸引着游客。

通过开展民族旅游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民族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够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在旅游中,游客通过对异族文化的接触了解,在本我与自我的对比中,对本民族文化和异民族文化采用分析态度认识,促进本民族文化学习和吸取更丰富的营养健康发展[1]。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中,应当对民族文化资源充分的利用与保护,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

民族文化独有的特色资源促使其在旅游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各具特色的民族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建筑方面

对中国传统住宅建筑形式的展现,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民族建筑形式多样,例如客家族的围屋,是齐心凝聚共同抵御外来的表现;傣族的竹楼、滇西摩梭人的木楞房、土掌房、四合院、白族的“三坊一照壁”等结合当地物产特色与气候特征就地取材,凝聚了各民族勤劳和智慧。

1.2艺术方面

各个民族中的艺术,对促进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推动城市文化产业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岩画、陶器等上体现出惊人的原始社会艺术。另外,各具特色的青铜艺术、碑刻艺术、佛教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陶瓷艺术、音乐艺术、戏剧艺术、民间手工艺术、文学艺术异彩纷呈。

1.3饮食方面

对于旅游业来说,饮食文化是最具开发价值的民族资源,当前中国具有十二大菜系,每个菜系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旅游中可以让游客通过饮食文化切实感受到当地区域文化的内在魅力。

1.4节庆方面

中国众多民族中,自古至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节日庆典。例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篝火节等,独特的节日庆典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2]。

1.5历史源流方面

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各民族每个朝代都有名人、典故,长期以来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当地特有的旅游特色,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2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两者之间是相互包容的。近年来,随着旅游业规模的扩大与发展,旅游业兼有产业与事业双重性质,且以服务全面为目的,不仅是一项经济产业,而且也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将旅游作为了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渠道。这也标志着中国旅游性质发生变化,其文化功能越来越重要。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创共进的关系。

民族文化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旅游依托着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由此可见,旅游中的产品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在旅游中,各个要素要体现出对民族文化的应用。关于旅游产品的品质,反映了开发者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在旅游发展中,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才能让旅游产品更具生命力。例如歌舞剧《云南映像》等,这些都是对民族文化的充分理解与发掘创作出的典型旅游产品。民族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也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3]。

开发利用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民族文化受外部因素影响大,但是对其发展构成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内部。外部与内部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由此,绝对的封闭禁锢,并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因此必须在旅游发展中的开发利用来保护与传承。通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让民众清晰地意识到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自觉的投入到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中。当然,在旅游中,人员流动与消费经济会对当地民众的生活、观念行为产生影响,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民族文化。但是在旅游发展中,学会科学利用民族文化,正确认识、引导民众,也可以实现在旅游发展中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

3如何在旅游发展中开发利用民族文化

旅游业的成功开发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律,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3.1选准突破亮点,以点带动周边区域资源的发展

选准旅游区域的亮点,实施集中开发,带动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开发总结出的经验。当前,一些民族的旅游业处于温冷不热的发展状态,除一些共性困扰之外,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准确的突破口,不能够集中用力解决问题。在区域亮点的选择中,要综合考虑交通条件、资源品位特色、开发难度、区域经济带动等。不仅要考虑民族文化的沉淀与积累,还要考虑当地自然景观、自然资源等。总之,通过一个亮点的突破,实现对一个区域的综合带动[4]。

3.2建立高起点、新思路的发展战略

对于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建立一个宏观层面的发展思路指导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起点首先表现在策划、设计方面,其次是具体的开发,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配套和管理设施。新思路则指的是发展模式、策划理念等,并不是过于具体的方面。以往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中,普遍存在着乱开乱挖、乱建乱造等现象,同时对民族文化的误解,使得旅游落入俗套,不断重复老路子,从而带来惨痛的教训。总之,只有建立高起点、新思路,才能够促进旅游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3.3突出民族文化的地域特色

在旅游发展中,突出民族文化资源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也是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如何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中一直备受重视的问题。首先,表现形式,在国内外旅游发展中,民俗村、民族园等是旅游较为常用的形式,以现实中的村落作为基础,将民族文化各方面进行浓缩,例如韩国济州岛、西双版纳的傣族园等;其次,将民族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这种现象在民族文化的开发中较为普遍,通常与山水风光类产品相结合,不过多数情况下开发深度不够,形式较为单一,多数只是一些点缀,在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产品能与山水风光并列的少之又少;最后,进行深度发掘,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这三种形式,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民族文化深入的挖掘与利用,满足民族文化产品市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民族特色、表现品位以及吸引力等不得忽视[5]。

3.4认真创办民族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是民族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机会与场合,它们具有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以及广泛的群众参与等作为基础。因为受到媒体的关注、外地旅人的积极参与,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还是成为促进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机会。节庆活动的成功,核心就是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保护,在民族节庆活动的创办中,我们不能强行在活动中附加现代化的元素。同时,加强民族节庆与旅游业的结合,以丰富的活动,吸引游客的参与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后,节庆活动也应当实现群众自发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促使政府部门逐步退出。

3.5大力营造民族文化氛围

切实保护民族文化,不仅是以开发利用为基础,前提也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发展中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其实也是对典型与精粹文化的开发,通过挖掘和利用其中具有价值的民族文化符号,在产品与服务中增加文化内涵,如日常生产、生活、节庆风俗等,开放性的民族文化环境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氛围环境。

3.6加强区域间的协作,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办,通常存在地域间、民族间以及竞争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旅游市场具有统一性,以及旅游客源流动的关联性等,使得我们无法关起门来开发和发展旅游业,更不能够单方面的考虑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当前,关于各个民族、各地区之间,如何加强彼此之间的联合协作,在这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例如,在一些省区中,省内航线可以互飞的情况很少,而且价格要偏高;在一些旅游景区,还推行具有强制特色的a线B线,或者在交通工具的发车时间上,有意延长时间,延长游客停留的时间;有的对于两个地区之间相邻的景点的道路连接并不积极;有些旅游地区甚至对导游车辆进入设置不同的障碍;或者通过别的途径限制外地企业在当地的经营等。这些现象并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甚至还限制和阻碍了其发展。对此,应当彻底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将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当地旅游产品吸引力之上。

综上可见,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只有科学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互为依托和互相促进,才能最终将民族文化的优厚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实现小康生活做出贡献。

旅游的文化性篇4

一、文化融合与旅游循环经济的相关概念

1.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是指外部文化和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文化融合的定义,可以知道文化融合是文化调整的方式之一,是指两种比较接近的文化体系接触后,原来的文化体系随之消失或改变其形貌,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文化融合的一般过程为:①接触。两种文化由传播而发生接触,这是文化融合的前提。②撞击和筛选。每种文化都具有顽强地表现自己和排斥他种文化的特性,两种文化接触后必然发生撞击。在撞击过程中进行社会选择,即选优汰劣。③整合。以原来的两个文化体系中选取的文化元素,经过调适整合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如现代美国文化就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

2.旅游循环经济

旅游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旅游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循环经济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旅游循环经济是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生态旅游,按“3R”原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通过千方百计地改善利用旅游资源的技术水平,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充分合理的利用。它要求在旅游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能,按物质代谢和共生的关系延伸旅游产业率,以“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构建反馈式循环过程,以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

3.文化融合与旅游循环经济的关系

文化和旅游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当前世界各国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以旅游业为标志的相关产业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支持。随着世界休闲产业的蓬勃兴起,文化、旅游产业之间更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积极探索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实现两者的互融共进,既是时代赋予文化与旅游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我国旅游业,彰显中华民族传统魅力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循环经济受到了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旅游循环经济的提出,从旅游角度很好地诠释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大力开展循环经济文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导人们的思想。文化融合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将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云南省旅游产业中傣族文化的融合

云南省依靠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旅游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凸显。2008年旅游业增加值占云南省GDp的6.8%,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云南省GDp的38.5%,旅游业占云南省地方财政收入的10.3%。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了云南旅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正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世人对云南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在这些少数民族当中以白族、傣族、傈僳族、纳西族等为代表的特有或传统世居民族的文化更是云南旅游文化当中璀璨的明珠。

1.丰富的傣族文化魅力十足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有自己的历法,纪元始于公元638年;有推算日食、月食的书籍;有历史文献及内容丰富多彩的诗歌、传说、故事、寓言等文学作品。傣族有500部左右的长篇叙事诗,这在我国所有民族中是无与伦比的。现在保留的傣族传统长篇叙事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有歌唱人类创世活动的如《布桑盖与瓦桑盖》《坤撒》,颂扬祖先创业事迹的如《叭阿拉吾射金鹿》,反映历史事件的如《召网香召网朔》《勐卯与景欠战争史》,揭露统治阶级贪婪残暴的如《娥并与桑洛》《召树屯》,通过爱情主线揭示社会矛盾的如《朗鲸布》《线秀》,还有新中国成立后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彩虹》《流沙河之歌》等。傣族人民能歌善舞。“赞哈”(民间歌手)的演唱是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活动,舞蹈中的孔雀舞伴以象脚鼓和硭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名扬中外。雕刻和绘画精美典雅,庄严的寺塔和飞架于江河之上的竹桥,更显出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傣族服装,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文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卜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傣族的,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过去边疆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同时保留着原始鬼神崇拜的残余。农村中佛寺很多,其组织系统与封建统治机构的组织系统密切配合。在西双版纳,过去未成年男子几乎都要过一段僧侣生活,识字念经,然后还俗回家,有的修身为僧。佛教对傣族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都具有明显影响。

2.傣族传统节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傣族的重要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泼水、丢沙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节目。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大大推动云南旅游经济的发展。“开门节”,亦称“出洼”,时间在傣历9月15日。“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祖入寺,时间在傣历12月15日。“关门节”至“开门节”的三个月期间是傣族地区小乘佛教僧侣和信徒的净居期。相传佛祖从“关门节”开始就要回到天上,到“开门节”才返回人间。“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蜡条、钱币敬献。拜把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关门节”这天则要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用食物、鲜花、金钱向佛祖贡献。傣族传统节日已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泼水节”为例,“泼水节”的一系列创新开发,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保护了面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傣锦、纺线、贝叶经等,又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民族文化产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2011年4月泼水节期间,德宏、西双版纳两地把民族节庆与桥头堡建设结合起来,开展桥头堡建设发展论坛、招商引资签约等活动,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了当地与国内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其中,德宏全州招商引资签约7个项目,签约总额达44.5亿元,比预期30亿元的签约项目多出近15亿元;西双版纳州则在“泼水节”期间成功地举办了“第十四届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交易会期间,共完成期货、现货交易额9100万元人民币;促成22个项目签约,总金额逾百亿元。“开门节”和“关门节”则是集商品展示、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经济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起来,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商机和财富。

3.宗教文化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奉小乘佛教的民族。小乘佛教又叫南传上座部,是佛教中带有较多早期特点的一个教派。傣族的佛教化和佛教的傣族化是同步进行的,由于佛教的传入,傣族的整个文化面貌都改观了,可以说,傣族佛教化了,而佛教为了适应傣族的特殊环境和社会生活,特别是经过原始宗教的融合,也增加了傣族的本土特色,佛教也傣族化了。公元706年召武定五朝时(唐朝诏时代)佛教文化已成为古代傣族的主流文化,催生了傣族灿烂文化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云南历史的与时俱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云南省境内小乘佛教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宗教文化悠久,尤其以寺庙建筑工艺精湛。以德宏“勐焕大金塔”为例,该塔是亚洲第一空心塔,围绕该塔将建设一个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胜地,未来将再修建两座规模相当的佛塔,并将修建一所亚洲规模最大的佛教院,未来的这片佛教景区将成为德宏乃至云南甚至是东南亚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观光地。

三、傣族聚集地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云南地处边疆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虽然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快,但是总体来说同国内旅游发达省份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而云南傣族聚集的地区主要是西双版纳和德宏,从全省范围来看,这两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依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

德宏州和西双版纳位于中国的最西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通火车,德宏州则只有一条国道,还没有高速公路,交通方式仅限于汽车运输和航空运输。但是由于两条航线均属于支线,价格昂贵,所以公路汽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连通德宏的唯一一条公路320国道,以及德宏境内的公路,路面质量差,道路改造严重“缺位”,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游客的兴趣,造成游客人数下降。德宏无铁路,飞机票昂贵也造成“过夜”游客的数量减少,部分游客时间紧迫,不想因为时间差影响工作,这是消费者心理趋向。另外,道路建设也是一个城市旅游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资源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

德宏和西双版纳都存在旅游资源较为分散、突出点不足,且没有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的问题。各县市旅游资源没有很好的整合,这成为了“大旅游”发展的障碍。大旅游要求旅游区、旅游景点之间要密切配合,协调发展,不要各自为政,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在有些方面,还要相互衔接,协调一致。这样既有利于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内容,又起到了方便游客的作用。

3“.地方品牌”不够响亮

独特的边疆风情、民族风情、热带雨林及珠宝文化是德宏的四张名片,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宏通过边贸带动,火了当地的旅游。在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德宏旅游二次创业之际,德宏应当整合整个旅游资源,大力打造以珠宝文化、边境文化、生态文化及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产品,打造康体休闲为一体的文化中心。西双版纳州旅游行业提出要紧紧围绕“热带雨林、和谐家园、避寒胜地、神秘风情”旅游宣传主题,整合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方式,实行“州市县结合”、“政企结合”、“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联合促销方式,全力打造“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旅游品牌形象。但是由于对旅游资源和品牌建设认识的不足,存在旅游市场的相对“饱和”,对旅游资源、旅游潜力没有充分地被开发利用的问题。

四、以文化融合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1.树立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加强环境伦理建设,尽快建立保护环境、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责任体系,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的推行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需要通过整个社会的努力,尤其是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才能使政府、企业和社区公众对规划产生理解力和接受力,并将有关规定落到实处,构建生态环境伦理。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发挥其信息传递、舆论导向和监督、规范行为和普及知识的功能,积极引导管理人员、旅游者等相关利益主体更新发展理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参与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开拓市场。高度重视旅游地整体形象塑造和宣传的营销作用。

2.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旅游发展长期规划

旅游发展的长期规划是指导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要充分认识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制订符合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并坚定不移地实施。德宏的旅游资源概括起来主要是“边、情、绿、宝”,开发德宏旅游资源要统筹规划,突出特色,才能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当前,德宏还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旅游规划,还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高水平、大目标的发展理念,牢牢抓住现代人追求健康环保的消费心理,从发展大旅游的层面出发,在查清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品位和结构的基础上,编制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德宏“边、情、绿、宝”的州情有机融合起来,建设若干个康体旅游子品牌的支撑点,打造一个系统强势的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3.合理整合旅游产品,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商

业步行街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形象和旅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来看,法国、英国、新加坡都拥有闻名于世的商业大街,而我国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也以独特的传统文化表达了北京这个城市的内涵。在商业步行街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当地民族特色,建立民族风情“一条街”,同时要合理整合旅游产品,打造新品、名品、精品,树立“德宏品牌”、“版纳品牌”。

旅游的文化性篇5

关键词:文化生态旅游敏感性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人们对于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它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年增长率为20%~25%,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也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旅游在有效地保护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必须看到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高污染、高消耗”的现象。因此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充分尊重文化的敏感性特点。在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中注重文化敏感性分析,从而使旅游开发、居民正常生活和利益都得以保证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基于生态旅游所涵盖的内容,可分为基于自然基础上的生态旅游和基于文化基础上的生态旅游。基于自然基础上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偏重于旅游中所体现的环境伦理思想,既充分尊重自然界,谋求环境保护和提高环境伦理意识。基于文化基础上的生态旅游体现在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和旅游开发商之间的和谐关系,它是生态旅游产品的重要内容,并且蕴涵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

华侨大学的黄安民等人认为文化生态旅游可界定为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

笔者认为,文化生态旅游相对于旅游者来说,是其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当然这种体验是基于对文化的认知、尊重基础上的。相对于旅游开发者和旅游社会组织来说,是基于文化保护基础之上的,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吸引力,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

文化生态旅游的敏感性特点

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在其《文化:概念的批评考察》中提出一个对于文化的综合性定义:“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形的和隐形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关系,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文化在文化生态旅游中处于核心和中心的地位,但是文化极易受外来因素和内在变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文化生态旅游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文化层面上的交锋和冲突。

同时旅游地文化也要遵循文化现代化的原则和规律,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文化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文化在动态发展中所表现出的敏感性。文化生态旅游影响因子示意图见图2。

文化生态旅游敏感性的原因

(一)旅游者同旅游地居民间明显的文化梯度

一种表现为发达地区开发的旅游区居民的文化包容性和旅游者的文化趋同所产生的梯度。由于发达地区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如:城市景观、艺术、文化古迹等所表达的深厚文化底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移植中能够转化和吸收。从而这种文化梯度对于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种表现为欠发达地区的居民同来自发达地区旅游者间产生的文化梯度。一些地区在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一些“主”“客”关系倒置的问题。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工艺和地方文化被肢解、演化甚至扭曲以迎合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在文化冲突和移植中,较为发达的文化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呈现出文化替代的态势。当地居民在文化取优的过程中逐渐抛弃和减少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劳动方式和固有的民俗风情和礼仪。而代之以能够在短期内取得经济效益的生产、生活方式,如过度商业化的婚礼表演、节庆表演等。因为这种基于满足旅游者较为低层次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对于旅游者吸引力的持续性。文化的深层挖掘在表象的旅游开发中弱化,使其增加了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复制、粘贴的可能性。这可以认为是文化在旅游开发与利用中的高消耗。

旅游吸引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文化的内涵和可供利用的价值也在旅游发展中处于动态变化中。如果不能针对旅游需求加以引导和增强文化本身的生命力,文化旅游产品将在一种快餐式消费中逐渐丧失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也同生物一样,一旦消失,将不复存在。缺乏文化多样性的旅游将是旅游业发展的悲哀。同样,缺少了文化梯度也会丧失特色文化的吸引力,失去自身的价值。

(二)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需求层次的错位

借鉴美国学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通常认为旅游者的需求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地居民的需求主要停留在较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主要表现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会归属与爱的需要,追求的是自我条件的改善和生存状态的和谐。相对于欠发达地区旅游地居民对于吃、住、行等实际的物质生活需要来说,旅游者所追求的游、购、娱的需要是一种奢侈的精神需求。而伴随着旅游开发所出现的地价和物价的上升,直接的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娱乐设施的大量建设,黄赌毒等现象的滋生所带来的社会治安的恶化。这也就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高污染”。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居民对于安全方面的需要。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地方发展旅游的短视,培植了重经济、轻教育的思想。养成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盲目攀比、模仿和懒惰的心理。也伴随着传统文化意识的丧失,民风退化。最为严重的就是对于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漠视和抛弃。并且由于需求层次上的错位所带来的心理落差,也是一部分人自尊心丧失,从而导致心灵扭曲,产生对于外来旅游者的敌对和仇视。这些都将挫伤当地居民维持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信心。在旅游开发中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显得尤其敏感。

(三)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中产生了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投资个人或集体)、旅游者和旅游地社会团体(当地旅游机构,如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复合的临时互动关系。其中包括经济互动关系和文化互动关系。

1.经济互动关系。在图2中,数字1表示经济交流关系。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其活动空间的让渡上,即当地居民牺牲自己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者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获益机会和就业机会;数字2表示经济合作关系;数字3表示经济依赖关系。这些社会团体的经营以当地居民为依托,其员工大多从本地雇佣,改变他们以前的职业,加入旅游服务行业之中;数字4表示购买关系;数字5表示旅游者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旅游者在开发者所提供的场所中游览和娱乐的基础上的;数字6表示旅游者与旅游地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服务来建立的。

由图2可知,文化成为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一部分。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同时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因此应明确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旅游者和旅游地社会团体各自的保护义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旅游开发的保证金制度。同时我们在旅游开发中注重创新和文化内涵的挖掘,使文化在发展中赋予新的含义和新的诠释方式。

2.文化互动关系。旅游者出游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动机就在于对异质文化的求索与猎奇心理。但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碰到一起必然会因为他们之间文化的差异而造成误解和冲突。在利益的博弈下,文化商品化、殖民化就相应出现了。同时在作为文化的魅力和影响也体现在对于旅游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知的提高上。此时文化就显现出它的适应性来了,一般说来,人们的文化观念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改造和重塑的。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之间的文化互动关系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文化冲突、文化认同和文化整合。这些表现形式与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有关,具体见图3。

由图3可知,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旅游者和旅游地社会团体之间是一种合作共生关系。在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我们所期望的是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即可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给予尊重,又可以使其遵循自身的发展轨迹融入现代社会,得到发展和完善。

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文化生态旅游在规划与开发中要科学谨慎、适度有序的开发。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能够做到代际公平。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保护。或者只是保护,留给后人。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业是个资源型产业,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与其它产业相比,旅游业被认为是与环境更为友好、和谐的产业。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包括旅游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满足这种需求以及资源和文化更新能力的有限性所构成的基本矛盾,是全球性的重大生态经济问题。因此在旅游开发中不仅要遵循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在自然、文化等方面的横向平衡性,还要坚持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纵向永续性的建设。在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不仅包括资源投资和经济投资,还要加强知识投资,增强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文化保护意识和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旅游地居民和旅游开发商不仅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注重满足当代旅游者的文化需求,而且还要避免高消耗、高污染的现象发生。从而使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二)文化保护原则

文化是无形的,同时具有有形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文化的保护,在于旅游者通过旅游行为增进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引导旅游者通过体验的方式与旅游地居民的沟通和交流,使旅游者在参与中体会,在体会中加深了解。比如说不仅了解当地人的歌舞、服饰,还要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等。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其目的是既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又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又要有利于文化完整性的保护。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生态景观和特色文化。因此,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兼顾,保护第一的原则。建立文化核心保护区,从而严格限制文化核心保护区内的旅游人数和开发项目,尽量避免现代化设施的建设。并且在附近地区开发其他可替代性旅游项目,分散旅游者,减少旅游者在短期内的进入量。

(三)保护文化生态和社区居民利益原则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看到,旅游收入已经成为一些欠发达地区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依托于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文化生态旅游是生计手段的补充而不是主体,是当地经济发展的补充而不是主体。在文化旅游的开发中,不仅注重对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而且要使原有文化在继承中提高和发展。文化生态意味着文化的多样性、完整性。但并不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在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要确保社区的利益主体地位,以提高旅游地居民以生计为目的的利益分配。其中包括社区居民具有旅游资源使用的参与权利、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决策的权利、参与具体操作与管理的权利。只有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让旅游地居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传统习惯和权利得到尊重。才能提高当地居民保护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四)实时监控原则

记录和诠释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现象、生态知识、传统价值观念和具体生产实践方式、生活方式。运用对当地文化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最低的监测指标,加强对会产生当地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的负面影响的控制和监督。控制文化和自然资本商品化的程度,增强对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环境保护教育和基础教育。促使当地人参与到旅游开发和保护中来,从而在实践中实现对当地文化独特性的保护和传承。实现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三者关系的和谐。

(五)法律保障原则

用法律的手段保障旅游地居民在土地利用、项目计划、雇佣和利益分配决策中的参与权。立法机关承认和支持旅游地居民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传统利用和对资源获取的权利。保护旅游地居民对独有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权利。对于旅游开发商关于文化的保护和尊重要在法律中加以强制并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断制定和完善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控制旅游者行为,加强对旅游者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参考文献:

旅游的文化性篇6

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一个地方鲜明的特色。想让一个地方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就必须通过某方面展示出地方的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民族音乐文化正是显示地方魅力的关键因素。

(一)提升体验的旅游层次,提高旅客的满意度

纵观近几年的旅游情况,各大景点的旅游人数逐年增多。要想给来旅游的游客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就不再局限于风景的欣赏,更需要融入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让游客们流连忘返。在旅游景观中以民族音乐为背景,通过视听互补,情感交融,使得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为丰富的印象。这样一来,也传播了民族文化,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在传播文化方面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会泽是一个有着多个不同民族的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特色,这些不同的特色可以被更多的人欣赏,从而加快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二)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

每个旅游景点都有其自己的特色,才会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观赏。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会泽地区的旅游人数逐年增多。这也正是因为会泽地区内部的文化内涵才会吸引到那么多的游客。民族音乐本来是在某一个地域内反复流传。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传播介质的多样化,音乐在传播上比其他艺术更有优越性,因而很容易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当然也正是因为音乐本身具有这种特性,才使得更多的旅游景点将旅游开发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不仅推动了会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民族音乐的传播。民族音乐的传播,无形中为旅游地打下了最美的广告,迅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民族音乐文化与旅游开发互动性研究的建议

将民族音乐文化与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对于二者的发展都是利大于弊。旅游景点的开发离开民族文化,就展示不出旅游景点的魅力。民族音乐文化离开旅游景点的开发,就不能被更多的人欣赏,限制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只有进行合理地旅游开发,营造强有力的文化氛围,增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才会不断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和文化品位。

(一)将民族音乐设计成旅游音乐

每个不同的地区的民族音乐,细细品味,可以发现音乐中蕴藏着一股耐人寻味的韵味。会泽的少数民族多达二十多个,每个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音乐。收集这些少数民族的音乐,对民族音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改编,将其融入到旅游景点中,自然地融入进去,设计出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呼应的旅游音乐。这样游客在在景点内欣赏的时候,通过音乐的渲染,可以更深层次的体会到美景的魅力和内涵。游客只有真正体会到了这种音乐带来的美感,才会更加流连于这种美景当中,沉醉于此。

(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地开发民族音乐文化资源

不断强化民族音乐对旅游开发的影响,就必须不断地开发出更为合理的音乐资源,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才会形成更多的旅游特色。这也是吸引游客的关键所在。古老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贵的历史遗产。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继续开发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传统文化的那种魅力,同时也要有所创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更好地契合人们的审美。对民族文化进行继承与创新,要注意合理的一个度的把握。将开发出来的民族音乐融入到当地旅游景点,就相对于是在为旅游地区免费打广告一样,深入人心。

(三)利用民族音乐文化,深化旅游商品的开发

会泽地区不仅有着值得纪念的先人,值得人们学习和欣赏的民族文化,更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在进行旅游开发的时候,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设计出旅游景点相呼应的旅游纪念品。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长久以来,也有多种不同的民族乐器与之相辅相成。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民族乐器种类多达400多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音乐和乐器。这些乐器本身具有较大的不同,因而可以将其作为旅游纪念品开发的重要点。将这些民族乐器设计成旅游纪念品,来往的游客都可以将其带一份回去,作为纪念,感受其浓浓的文化气息。除此之外,民族音乐文化的磁带、表演者的服饰、道具都可以作为旅游的纪念品,进一步加大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同时也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

三、结语

旅游的文化性篇7

1.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湛江是以海滨风光为主的观光旅游城市,寸金广场、海滨公园、湿地公园、特呈岛、东海岛、硇洲岛等因为有自己的特色,吸引着很多游客。但全国有很多海滨城市,外省的游客问及湛江海滨的特色时,我们真的无言以对。如果在这个旅游品牌中融入文化内涵,从而和其他旅游品牌区分开来,湛江的优势就会一目了然。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很多旅游城市相继出现了更好的景观项目,湛江旅游品牌的优势慢慢消失,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对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2.旅游品牌的信息化管理滞后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信息化是各行各业的趋势,旅游行业也不例外。虽说湛江是旅游城市,但它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滞后,如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网站,很多旅游胜地信息不完善或没有及时更新,游客无法查到新的旅游项目,或者没有办法了解到该景点的新动向和新的价格项目;网站的旅游电子商务做得远远不够,与游客之间的交互相对不足。

二、湛江旅游品牌体系建设构建要素

旅游文化产业建设不是简单的旅游项目建设,而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

1.品牌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湛江有不少旅游资源,观海长廊、东海岛旅游度假区、玛珥湖等知名景点一直吸引着很多游客,另外新农村模式的马六良村创建了发展循环经济等新建项目,正在丰富湛江的旅游资源。

2.旅游服务旅游消费是体验消费,旅游产品的特色、导游讲解的好坏、酒店客房餐饮服务的水平等将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和对旅游品牌的认知。导游队伍建设,旅行社、酒店的信誉建设有利于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延长品牌的生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湛江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对策

通过对湛江市旅游品牌建设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旅游品牌建设体系构建要素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品牌构建对策:

1.加快环境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旅游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注重相关要素的完善,包括城市环境、城市交通、游客投诉、应急救援、旅游标志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2.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湛江应该对现有的旅游品进行升级并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如,观海长廊旅游产品建设可利用海滨开展更多的活动,即游泳、帆船、滑板、冲浪比赛等;寸金公园旅游产品建设可以挖掘抗法斗争的英雄人物故事等;挖掘乡镇民俗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并组织游客参与,经常性地举办主题性的摄影展和传统民俗文化展示,并组织粤剧、雷歌等兴趣活动小组,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并得以继承和创新。

3.注重旅游品牌的宣传和营销注重对“滨海休闲旅游城市”品牌的宣传,把“滨海休闲旅游城市”的价值观融入湛江人的内心深处,旅游企业可通过企业网站与在线旅游商合作,或者通过博客、BBS等方式进行旅游产品的营销。

4.加大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及监管旅游品牌建设的关键在于旅游服务,因此要加强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工商、旅游、卫生等部门应联合对旅游市场进行严格监督,优化旅游市场经营环境。

旅游的文化性篇8

节日作为人类生活秩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着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在人和自然、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人与自身之间建立起有序的联系。作为文化的秩序,节日不但是社会组织、价值体系和群体标志的彰显与构建,更是联系历史与未来的纽带,它积淀着人类的文化创造和生存智慧。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功能逐渐萎缩,同时也面临着迅速消失和同质化的危机。

近年来,党和政府将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研究中心近期将组织编制《中国节日志》,规划用5年时间,完成对中国各地方、各民族现存的代表性传统节日的历史和现状调查,《中国节日志》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这是从国家层面全面搜集、整理和辑录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整体性、多视角的科学记录,力求客观、全面的反映节日文化的历史沿革和当代变迁。从而挖掘、保护、传播一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节日,保存中华节日文化基因,为国家文化保护和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河南省政府“旅游立省”和南阳市“旅游立市”的战略决策,为南阳文化旅游开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10年农历9月9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向南阳市西峡县颁授了“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和“中国重阳文化研究中心”的匾牌,“中国重阳文化之乡”正式落户南阳市。这标志着以重阳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南阳文化旅游开发已步入“黄金时代”。“不求第一,只因唯一”,重阳文化的打造,不仅能够提升南阳的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更能极大地提升南阳的文化品味、文化竞争力、整体城市的竞争力。作为南阳独有的重阳文化,它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瑰宝,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推广和普及既是南阳的使命和责任,更是南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次机遇。

一、规划中要融入南阳“文化圈”

南阳古为,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文化异彩纷呈。有国内独有的“官衙文化”。南阳府衙是目前全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府级官署衙门,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为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有“两座古衙署,半部官文化”之说;有遐迩闻名的“独玉文化”。1995年,南阳就被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有博大精深的“四圣文化”,以“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的“四圣”文化为代表;有震惊世界的“恐龙文化”。恐龙蛋化石群早已闻名世界,其高度的典型性、稀有性、代表性、系统完整性、良好的原始保存状态、遗迹形成过程等自然属性极其优越,在地球演化、生物进化、白垩系地层划分和对比,造山带演化、地质灾变事件及恐龙灭绝原因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国际对比意义;有韵味独具的“山水文化”。连绵起伏的伏牛山脉、桐柏山脉。支流众多的白河水系、淮河水系,灌河水系,龙潭沟、九龙沟、五龙潭等大量的瀑布、深潭,在中下游形成了面积辽阔的丹江口水库、鸭河水库等水上游览区。灵山秀水构成了浑然天成的文化长廊。

重阳文化的开发填补了南阳文化中民俗特色文化的空白,自成一脉,快速崛起的文化产业使旅游产业结构悄然改变,从以自然文化观光为主,迈向集文化体验、观光娱乐和休闲度假于一体。因此,按照“资源有保证,市场有需求,企业有人办”的目标,立足登高、赏菊、敬老、辞青、重阳节庆等文化内涵为主导的,休闲、养生、度假、古镇观光等功能的中国重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打造富有秦楚地方特色的重阳文化风情带。

规划时要将重阳文化融入到南阳文化大的文化圈中,恢复建设一个重阳寺让人们祈福上香;包装一个重阳湖观光;修造一个重阳主题公园登高;还原一个重阳民俗村购物。同时,在重阳镇要延长游客的观赏时间,像洛阳的牡丹节一样,由原来的观赏时间不到5天时间,延续到近一个月时间。开封的节,观赏时间也近一个月时间。在原来几个文化品牌的基础上,以挖掘重阳文化,打造重阳文化为契机,探索南阳文化旅游向深度开发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科学模式,增强了南阳文化开发中的厚重感。

要重新聘请权威研究重阳文化的专家对南阳重阳文化旅游资源做出全面的调查评价,涉及建设、规划、旅游、国土、林业、文物、环保、交通、通讯、电力等部门,建议成立跨部门办事机构,完善领导目标责任制,对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提出总体规划和布局安排,建立从可行性论证――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开发程序,按照划定的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建设控制区、园区四个层级区域,编制建议制定《南阳市重阳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发展战略规划。做出了规划,不能只当摆设,不能仅仅当做审批项目的敲门砖。旅游开发对当地自然资源带来了包括水土流失、自然景观破坏,动物栖息地减小和南水北调水源污染等问题,也给重阳文化旅游带来极大挑战。要明确制定近期及远期目标,建设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使重阳文化旅游开发从一开始就走向规范化道路。

二、开发上要植入南阳“文化魂”

作为南阳市独有的重阳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推广和普及既是南阳的使命和责任,更是南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次机遇。要想让重阳文化真正成为南阳的一张“文化品牌”,就必须充分挖掘重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内涵,大力弘扬重阳文化所颂扬的“寿”、“孝”文化,提升重阳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现实意义。

“养子不孝不如无,种田不熟不如荒。”感恩敬孝,一直是中华传统之美德,更是做人之基本准则。今天,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中“四二一”结构越来越普遍,孩子不想被溺爱都不可能,由此诞生了一批“月光族”、“肯老族”,不知责任为何物,缺乏孝敬父母的意识和行动。现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中倡导:“精神赡养”,反映了我国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已从过去“单纯重物质”转向“物质和精神关怀并重”,这条新规定对于唤醒年轻一辈的赡养意识非常必要。重拾孝道,应从家庭入手,从小即明事理,讲道德,无异于从小就把握了人生的根本,从小就走在仁爱的人生正道上。

重阳文化的唯一性,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具有我们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国民品性、人格追求、伦理道德等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建议在南阳市一年一度举办中国重阳文化节,举行登高、喊山、祈福、尊老爱老等一系列重阳民俗活动,提高南阳文化旅游的文化品位,弘扬南阳优秀的传统文化。

浙江嘉兴一举推出了以“过端午、到嘉兴”为主题的“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由嘉兴粽子的名头,建立粽子文化博物馆,虽然端午节已“被韩国”,嘉兴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守望者。同样,重阳文化一样要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守望者”。重阳文化,穿越时空,回归自然。研究和把握重阳文化关键要把握“根”“源”“中”三个字。“根”即民族之根、“源”即文化之源、“中”即区域之中。我们对重阳文化的定位是“寻觅南阳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让重阳文化成为南阳文化根脉的最佳代言”。

三、推介上要传承南阳“文化根”

推介重阳文化之旅,设计徽标有必要。建议设立独特的重阳文化地徽标(吉祥物)等特色标志。旅游地徽标是游客对文化旅游资源产生规范性和整体性旅游形象感知的视觉景观,可以使众多分散的视觉符号系统形成统一的形象特征,从而更清晰、更强烈表达文化的形象魅力,应注册统一的视觉主题形象。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地徽标是恐龙,建议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徽标以恐龙蛋化石群为地徽标,加深“鸡生蛋,蛋生鸡”的印记。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1969年在甘肃武威市出土,1971年郭沫若先生把它命名为“马踏飞燕”,1986年被定为部级文物,其作者张江的故乡是我们西峡县,可以以此进行包装宣传,“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作者的故乡”,增强吸引力。可建设重阳长寿广场或重阳广场,在广场上修建“中国重阳文化源”等标志性建筑,并征集“中国重阳文化吉祥物”,中国重阳文化旅游地徽标频繁出现,与另外的旅游地徽标互动,(例如各旅游部门、单位和景区在办公用品、交通工具、橱窗广告,各种招牌、宣传材料、景点门票以及员工服装上使用相应设计的统一包装,统一式样和统一字体等)。可以通过视觉上的冲击效果,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扩大中国南阳重阳文化旅游的影响力。

出差去山东,一到目的地就收到了“好客山东欢迎您”的旅游推介信,在山东,大大小小的酒店都将“好客山东”字样的宣传牌摆放在了前台显眼的位置,如今,这个又好记又便于落实的口号作为山东省旅游业的主题形象口号,已经在全省铺开,在全国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还如,马尔代夫:“印度洋上人间最后的乐园”;苏州:“东方威尼斯”;乌镇:“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布达拉宫:“离天堂最近的圣殿”,就像“七彩云南”,让人一听就想起了当地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把历史、人文、自然风景浓缩在几个关键词中,能让游客迅速地了解旅游目的地,对这个地方产生直观的印象。“香格里拉”品牌的建立,从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失去的地平线》出版,到现在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因此,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提炼重阳文化的主题,定位重阳文化的形象和品牌,推广和打造重阳文化这张名片。

旅游的文化性篇9

一、引言

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业实现其价值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一切经营活动的核心,只有旅游者购买并最终消费旅游产品,旅游业才能实现其综合效益,并得以生存发展下去。而文化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之一,文化的差异性、多元性及其奇特的魅力更容易打动旅游者,使其产生探知、体验的欲望,其资源状况、开发程度直接决定了旅游产品的价值。

宜宾冠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2014年5月成立,生态有机农业是其主要产业,主要从事稻谷种植以及粗加工,园区采用原始耕作方法,专业生产“k稻”、“冠英田”等品牌生态、绿色、有机稻米。园区低山、梯田、湖泊分布错落有致,生态环境优良,如何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增强其文化性是关系园区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宜宾冠英现代农业园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冠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位于宜宾县南部,金沙江下游南岸,内江―昆明高速公路旁,区位优势明显;区内以低山丘陵为主,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生态旅游资源品位较高;良好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为旅游产品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特色与开发潜力,其文化背景以及开发的难点问题分析如下:

(一)园区文化构成背景分析

其文化背景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传统的k人耕作文化,地方特色民风民俗,现代绿色有机农耕文化。

1、k人耕作文化

k人自春秋时期居于川南,至明万历元年(1573)为明朝灭族,其间约2300余年,是川南历史上最古老、神秘的民族。园区所在地宜宾冠英留下了k人的生活足迹,当地勤劳的居民历经千年,在这片家园创造了一系列原汁原味的特色k文化,主要包括:k道、k农、k田、k稻、k酒、k茶等。

2、地方特色民风民俗

冠英当地农耕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深厚,民风淳朴,民间风俗礼仪文化、庙会集会文化、演艺文化、美食文化等多姿多彩、别具风味。

3、现代绿色有机农耕文化

园区独特的水文、气候条件,适合水稻、高粱、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长,是宜宾县的粮食主产区,有稻米之乡的美称。冠英田采用稻田套养、生物施肥、物理除虫等现代高科技与原生态的耕种模式结合的方法,遵从自然农法,使冠英稻的生产有着更加严格的绿色有机标准,获得了大米生产和加工双“有机认证”,形成了独特的现代绿色有机的农耕新文化。

(二)宜宾冠英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的难点分析

园区生态环境优美,乡土气息浓厚,梯田随地形错落分布,与田间民居互相映衬,形成了冠英独特、优美的的田园风光。目前园区主要从事稻米的生产与少量的田园观光旅游,其文化旅游资源和组合性和整体性不够,尚未发挥其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力度较弱,主题提炼不够,缺乏内涵式开发,文化精髓缺失,提升空间上有很大潜力。

园区良好生态环境,为打造田园观光等旅游产品创造优良的条件,如何使凸显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在田园观光的基础上,开发提升品位的文化性旅游产品,使整个园区形神兼备,更具魅力,是其发展的关键。

三、强化园区旅游产品文化性开发对策的探讨

由于旅游产品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在强化旅游产品文化性的开发中,应综合全面考量,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充分重视提炼、升华文化内涵,强化特色文化,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换。

(一)提炼文化精髓,夯实核心产品

核心产品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体要素。宜宾冠英有机农业园区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可提炼出独具特色的k人梯田文化、既传统又现代的稻乡文化和诗画田园的人文情怀等精髓文化,营造浓郁的湖光田园与乡土文化氛围,为游客提供一方可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灵净土,是旅游消费者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是园区的核心产品,游客在此不仅能够感受到健康生态、绿色有机的自然关怀,还能感受到当地淳厚质朴的人文关怀。

(二)营造文化意境,重塑旅游空间

人类的内在渴望有多丰富,可以通过文化创意开发的场景就有多丰富。对于园区的旅游空间格局,以资源环境为基底,凸显特色文化审美意境,兼顾散布与集成发展,打造特色形式旅游产品,塑造立体多维的旅游体验空间:横向以稻田为中心,构建“稻田――村庄――茶园――花丘――鹭湖――云岭――幽谷”的田园旅游空间布局;纵向以山脚碧湖为起点,构建“山脚碧湖――山湾梯田――山脊牧场――山顶森林”的立体式湖泊旅游空间格局。

(三)对接文化服务,做细延伸产品

旅游服务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延伸旅游产品作为提升游客满意度与价值感的重要途径,旅游服务是主导,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细延伸产品,其将文化元素融入以服务为主的延伸旅游产品中去则是增强旅游产品文化性的有效方式。

旅游的文化性篇10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076-02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创意产业的延伸。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指将无形的文化资源通过人的智慧、技能进行创意整合、开发和运用,最终使文化资源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新型产业。张家界地区地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异常丰富,这就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张家界目前的旅游模式过于单一,迫切需要转型。

一、张家界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因素

(一)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张家界单一观光型旅游模式转型的关键

张家界市人杰地灵、山清水秀,不仅自然景观资源丰富,而且民族文化资源的底蕴也相当浓厚。目前张家界的旅游业开发主要依赖于自然风景的开发,然而这种单一的模式已经饱和,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兴趣也会有所下降,所以迫切需要转型。

张家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张家界旅游业潜在的巨大财富,当前张家界旅游行业的转型已经初露犄角,但其开发力度不够,在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方面缺乏经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具有较强的吸引性,能抓住旅游者的潜在需求,通过新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来给旅游者强烈的感官冲击,从而实现旅游模式的转型。

(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能促进张家界区域经济的增长

自张家界旅游行业发展至今,周边地区也以同样的方式在不断发展,这就对当地的旅游行业形成竞争和威胁,从而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增长。

张家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是通过民族文化内涵价值的转化、民族文化内涵价值的实现、民族文化内涵价值的扩展来实现的,文化创意产业为此提供了实施载体(如图1)。

1.民族文化内涵价值的转化,需要丰富而有内涵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有内涵价值的文化通过创意整合,融合到旅游活动、旅游产品中去,从而转化成创意新产品,必须通过文化创意产业这个载体来完成,单纯的民族文化是无法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必须通过载体的转化。

2.民族文化价值的实现。当经过创意过后的文化资源形成旅游产品之后,需要通过市场的检验、接受等程序,在市场反映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规模。在此过程当中,文化创意产业为广大消费者、旅游者起到了引导作用,扩大了其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了区域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进步,为民族文化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平台。

3.民族文化价值的扩展。当文化创意产品在市场中成熟后,可利用其市场资源带动张家界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当这三个环节都正常运行的环境下,会产生集群效应,从而会使整个张家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将推动张家界地区经济的增长。张家界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增长后,就为张家界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创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会形成一个民族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张家界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兴起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旅游、创意旅游、休闲旅游已经逐渐取代了单调的观光型旅游,成为了旅游行业转型的新趋势。众多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业当中,因此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将为旅游行业指明方向,其文化内涵和价值空间是传统旅游业无法比拟的,开发出的文化创意产品会大大提升张家界地区旅游行业的竞争力、影响力,直接作用于经济的发展。

二、张家界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对策

(一)政府加强完善政策法规,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创意产业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与其他行业相互依存。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必须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才能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明确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部门归属、管理权限也不明确,在这种空白状态下就很难统一发展形成规模,形成规范的管理。

当前,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不错,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没有充分发挥出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所以,政府部门应及时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统筹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针,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建立创意产业集群,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内涵

张家界地区整个文化旅游创意的兴起,并不是靠单个的创意产业就能完成的,不仅要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更要带动整个城市、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当文化创意产业形成规模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大量的专业人才,提供就业机会,增强信息的流通,降低创意产业的生产成本。所以,必须形成规模、形成集群,才能实现张家界地区文化价值的最大化,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发展,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创意产业的规模化为开发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创意产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旅游地旅游产品的开发对旅游者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旅游者进入旅游地一定会购买当地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做为纪念或者带给亲朋好友作为礼物,这就为旅游地带来了巨大商机。经过人为加工富有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会更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好奇,从而挑起旅游者的消费欲望,与普通的旅游产品相比更具备竞争力。

(三)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实际发展特色文化创意产业

张家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或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文化旅游开发要突出本地区的特色,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合到其中,这样才能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张家界地区文化资源以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可以将自然风景与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旅游产品。如张家界武陵源区大型歌舞剧《魅力湘西》就是很好的特例,是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文化的创意产品的成功案例。

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的作用是双重的,创意产业的发展给张家界地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生产力的进步。其发展所创造的旅游创意产品不仅仅只作用于前来享受文化产品的游客,而且会升级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界地区整个民间文化氛围。

(四)扩展产业链条,促进其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

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隶属管理虽有区别,也各自有不同之处,但可以通过文化产业紧密联系起来。结合不同的元素来进行创意。张家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通过创意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大大扩展了旅游市场,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如张家界的大型山水实景舞台剧《天门狐仙》的推出,就是文化之间的结合创意,推起了广大游客去张家界的热潮。发展旅游业不要单纯的注重景点门票收入,要扩展其产业链,加强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

针对张家界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张家界的文物市场和书画艺术市场走进市内,加强旅游市场与文化市场的联系;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开发出参与性较强的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在城市的建筑风格上可以突出少数民族的特色,体现其艺术性,提升吸引力;特别是具有民族风格的大型活动要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抓住游客的好奇心。旅游与文化的结合程度越高,文化旅游产业就会发展得越好,从而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也就越密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吕学武,范周.文化创意产业前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兆峰.湘西凤凰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189):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