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6:00

环境设计规划篇1

关键词:居所;空间感;私密性;轴线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4-3520(2014)-02-00189-01

随着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以及当今社会房地产行业的强势,人们不仅对一栋住房的质量有所要求,而且对它的外部的环境也是有所要求的。

居住区通常有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与公共绿地组成,其中公共绿地可有水景,草地以及休闲广场组成。规划住宅小区景观环境和周边景观时要结合建筑的摆布来充分满足空间的利用。空间的影响力在整个小区规划中是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空间感设计好了可以提高整个小区的品质。在空间感的设计上设计师们应该设计出令人感到愉悦的空间。

居所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空间感上也是尤为主要的,理想的居住环境是自然环境和人工景观环境的完美结合,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以作为评价一个小区品质的高低以及生活在里面的人们的舒适度、幸福度的标准。在空间设计上要尽量体现开阔感,不要拘泥于眼前的景象,视线要向远看,就如同人们觉得需要空间休闲一样,有时人们也需要广阔的自由感。随着小区建筑和犹如钢铁深林般的住宅建筑的大量的建起,这种属于半自然的、私人的开阔空间简直成了稀世珍品。人们喜欢欣赏大自然的风光,更希望走进他们,与它们零距离接触。我们希望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并将自然带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时间如流水的生活学习中,社会强烈竞争的环境,人们急需要有一块能让人们净下心来思考的地方。这就是人们说的私密性及私密空间,它的面积不需要很大,只要能在住宅或者在小区规划设计中有那么一处私密空间,比如是一块绿地、又比如是一排灌木林、围墙的一处都能让我们远脱离日常生活带给我们的烦恼,在那里人们可以在此处学习、谈心、听音乐或是只静静地做一下冥想。

生活的空间也应适量的安排到与彼此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话属于小区的公共区域可以让生活在里面的居民公用。其他的一些局部空间的大小可以通过巧妙的透视关系加以变化以区分。另外,也可以透过设计一些矮墙和墙上的开口可以看到外部,规划出的视域可以涵盖小区内的诱人景致。即使是在庭院中.也可利用围合感来“制造”内部景观,像:人们抬头向上看可以看见蓝天、白云等景象,而到了晚上的时候,天空中的耀眼星空又能使整个小空间放大化。

在小区规划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就是主轴线的设计,我们所说的轴线从平面设计上讲是连接两个点或者多个点的点线面的关系。轴线是一条具有旋律的,具有起到主导作用的以及引领人们视线的主轴线。而当轴线在规划的小区里要成为主干道,那么从开始到结束就要比其它的道路要明显,并且要具备主要干道的基本特性。围绕在它周边的建筑都要“附属于”这条主轴线。而在空间中视觉的控制也是尤为重要,在小区规划中人们抬头能看见的所有建筑及景观都是这个空间的视觉组成元素。规划设计中任何能看见的物件从视觉上讲都附属在这个景观规划中,因而必须加以考虑。通常情况下位于远处的景观可通过让其展开从而利用景框的处理来框住你所要看的事物,让其进入人们的视野中。而对于那些想让诱导人们看见其内部景观的设计来说,制造围合感是可以利用的。与此同时要避免注意力的分散,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所观察的景观上。

小区的水景的设计也是景观设计的亮点,绝大多数的人们都向往水,喜欢水给人们带来的大气与自由,喜欢优雅地在水边散步,在水边休息以享受潺潺溪水带给我们的平静。所以做小区规划设计的时候最好满足这一点,尽可能的安排一此水景以及以提供在水边散步的小路。在以水为中心的功能区的使用频率增加时。人们既能体验到水给生活带了的变化又能美化环境。

做小区规划时道路景观设计也是尤为主要的,道路贯穿着整个小区的每个角落,道路景观可分为两种:车行道景观和步行道景观,车行道一般指规划小区级道路或组团级道路,车行景观顾名思义,人们往往是在开车的同时浏览一下通过车辆两侧的景观,因此,道路景观应有连续性及变化行,在色彩上也可以适当的稍加变化,绿化要点可以考虑四季景观变化大的树种,录入常绿与落叶的结合,乔木与灌木的结合等,还可以在转弯的地方做些变化,在局部可以做一些小的开放空间。或者路面铺装上有变化,形成重复的节奏感,可以打破道路空间的单调感。

步行道景观,步行道一般位于住宅组团内部,一般可以考虑小区内部机动车和人行交通,不允许公交车进入,而景观设计上说步行路尽量是曲线,这样既美观有不乏味。达到丰富的空间感。绿化的要点是一树木花草为主,多层次布置,提高覆盖率。宅前小路也是步行景观路的一种,它是进出住宅及庭院的唯一道路,平时主要是自行车及人行交通,然而他的景观设计尽量简洁大方,无做多的变化。

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广场景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点,广场的形成是由周边环境决定的,它是有主轴线贯穿形成的大面积给人们提供休闲活动,集散娱乐的场地,它最好是在主轴线上的某一点。在小区规划设计中广场不宜设计的过大及过多,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来进行休闲活动的空间形式。铺地可采用材质的变化及颜色的不同来装饰,广场的周边可以种植一些按的灌木,给它与主干路加以区分。总之广场是景观空间的艺术处理,与四周的建筑结合的开阔的空间。

结束语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小区又是人们活动的具体地点,所以居住小区整体规划景观设计是重中之重,现代居住区景观应多注重尺度、空间感、私密性、自然、轴线的结合。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密切相关,他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使得人体的物质组成与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很高的统一性。忽略自然发展进度或轻视土地的规划使会使得我们必须接受它带给人类意向不到的的惨烈结果。然而,如果对居住小区空间的规划能依据现实的景观形式和属性来设计,人们的生活就会在幸福与快乐中度过。

【参考文献】

[1]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著.

环境设计规划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环境因素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因素的重要地位

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城市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崛起,使之形成了大量的工业污染垃圾,而为了城市化发展的加速,使得更多的农民工被雇佣,城市的人口出现急剧膨胀,致使生活垃圾的规模数量越来越大,这些垃圾得不到有效、合理地安置与处理,那么必然给城市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让人们的生活空间不再温馨舒适,干净清洁,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和设计,所以,在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中,必须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遵循生态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严格控制环境污染,让城市规划设计中多一些“绿色”,使环境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因素,这才能使规划与环保和谐发展,否则将会给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比如:某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尽管其考虑了环境的因素,却仅仅针对的是住宅小区的施工、运营等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了外界环境对小区的影响,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住宅小区作为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地点,在其规划设计中一定要选择好建设地址,以防受到不利的环境条件影响,由此,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中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其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只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才能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

二、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因素的考虑方向

(1)人工环境的设计考虑。无论是城市规划这种大项目的设计,还是个人房屋的布局安排,最终都需要人去落实实施,所以,城市规划设计中少不了人工环境因素的考虑,在其设计中应该利用美学原理,参考园林建设的方法,使用高超的技术手段对城市的平面、绿化、路网规划等设计进行仔细分析,合理布置,进而达到既推动社会良好地运转又创建出美好的生态环境的目的。

(2)社会环境的设计考虑。而除了要考虑人工环境之外,还要全面意识到社会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必定受到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如: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度,行政机关的规定要求,区域规划的设计标准等都有可能对规划设计带来影响,因此,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加强对这些方面的考虑,尽量去满足适应这些要求与规定,协调有关部门的配合与管理,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更具合理、实用化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三、针对环境因素的城市规划设计意见

(1)构建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的发展建设是建立在大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若不加以及时治理,无论对于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还是阻碍社会主义经济文明建设,所以,生态环境对于城市规划的作用已毋庸置疑。在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应该在依靠大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构建出城市的生态系统,让城市的建设多一片绿色,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城市规划模式向绿色生态环保的方向转变的时候了,否则当环境污染达到无法补救和挽回时,在进行转变和处理已为时过晚,所以,对于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设计,一方面要保证企业生产的有序进行,经济利益不受损害,一方面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并开始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使环境和发展不发生矛盾和冲突,例如:城市规划部门与环保等单位要及时沟通交流,协同合作,一起商讨发展与环保的规划设计问题,对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做到有效的人工处理销毁,防止其挥发、堆积造成严重的垃圾污染,同时扩大城市绿色植物的栽种面积和规模数量。让城市免受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增加绿色植物覆盖率,打造全新绿色环保城市,由此不难看出,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构建城市良好的生态圈已成为发展趋势,城市规划设计人员一定要深入研究,继续推行完善。

(2)重新规划工业发展布局。尽管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可观的营业利润,但是随之产生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却是长久而难治理的,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保护,其结果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从前的惨痛的教训已经让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新的城市规划设计布局首先应该从改变产业格局、分布现状开始,长久以来,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给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生态破坏,所以是时候对工业体系进行一次彻底地分析、反思及结构调整了,抓住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方向,将一些老工业基地和重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市转移到郊区,远离城市中心,并且注意污染废弃物的控制和治理,同时加快建立新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将不同工业性质的企业进行合理分区规划,这样有助于进一步细化统一管理,另外加强高新技术的开发,全面倡导企业实行无污染、低功耗、高效益的经济发展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比如:城市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旅游、科教、商贸等第三产业进行扶持与大力发展,如此,对于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3)维护基础设施,增强规划执行力度。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的辅助与供应,因此,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必须具备良好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这样才能支撑城市中各生产企业的稳定运转,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而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种工业污染和废弃垃圾与日俱增,所以相应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安装构建显得尤为必要,它们是保障工业化不断发展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只有增强城市环境垃圾污染的处理能力,才能使环境基础设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比如:可以建立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把大量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同时,为了保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一定要增强规划执行力度,确定城市的总体规划后,要避免因为经济和市场环境等原因影响规划设计的正常执行,否则在合理正确的规划得不到真正实施也是空谈。

四、总结

总之,面对城市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必须加以重视并想办法解决,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城市规划中引入环境因素的考虑要求,从而使城市的建设多一份环保的意识,为构建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一飞.基于可拓学方法的城市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徐小东.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D].东

环境设计规划篇3

 

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与人们生活影响最为密切的就是对环境的建设。可以说生态环境的发展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城市发展的好坏,实际上与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基于这一原因,更加应该对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建设加以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人们营造一个美丽舒心的环境。本文以此为重点,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可以为今后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1城市规划建设的综述

 

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这其中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因为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居民生活在城市,环境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城市的环境发展起来了,人们才能更加安居乐业。所以在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进行规划与设计,促进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在根本上完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一个城市的环境问题实际上与当地的人口密度以及相关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因此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这就造成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并且我国资源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如果不能有效的抑制环境压力,那么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将会是十分不利的。纵观未来的发展,必将是生态占主导位置的,所以如果不能将压力的问题处理好,那么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建设也将会是极为不利的,难以实现高度的统一以及协调化的发展建设。

 

2我国城市的生态系统

 

对于我国而言,城市生态系统虽然是完全开放的,但是其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需要与其他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之间得到更大力度的扶持,这样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以人们的生产活动为例,在这一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废弃物,如果不能在生态系统中将其完全的分解掉,那么就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在农田生态系统,还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都有这样的责任,将废弃物处理掉,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其转化为其他的能源物质,这样可以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城市在自然界与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一致的,前者的空间占有量非常小,但是对于后者而言,却是发展的中心,承担着各个方面的重任。所以也是产生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是十分不利的。由此可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是相当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对于城市而言,其承担着人类活动的重要责任,因此在对城市景观以及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首要前提,并且充分考虑到其中的影响性因素。

 

3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目的和核心

 

景观的规划与景观设计总要以建造宜人景观为核心。而景观的宜人性则包含着景观的通达性、生态的稳定性、建造的经济性、环境的清洁度、空间的拥挤度、景观的优美度等一系列内容,它是一种比较适宜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这一方面的通俗体现其实就是当前许多地方对于那些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景观也特别重视那些诸如大小与形状,密度与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同层次等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能源的质量同等重要,例如,它要使那些开敞空间集中一些,建筑空间错落有致,努力地做到合理安排那些空间格局,打造出人工环境亦有自然的生动影像。当然了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敏感区域,以达到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的目的。

 

有意识地塑造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用来满足某种预想的需求或欲望的设计是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在联系自然与文化时用的是物质能流和土地的使用,而生态规划设计都是那些对环境影响最小,对生态过程的规划协调的设计,这种协调的意思是规划设计尊重自然、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人类生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掠夺,保证动植物栖息地的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方式。它给我们提供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以及周身的生活环境。简单地说,这种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和结合,需要全面考虑设计途径会给环境造成哪样的影响?我们都要扪心自问:这种设计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是对环境有益还是对环境无益?

 

对于景观规划,如果理解成一个对任何关于人类使用土地和户外空间的问题分析,提出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监管这一方法的实施过程。那么景观规划设计师就是在帮助我们怎样在生产生活上同地球和谐相处。说白了,景观设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对户外空间和土地的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其核心思想是生态原理,如果再往深处来说,景观规划设计就是一种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的输入和排放方式的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它创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观,它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了一个循环流程,是满足科学发展观的景观。

 

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反映出人类拥有了新梦想,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清晰。这个梦想其实就是自然保护、文化发展,生命环境、设计的环境,美的形式同生态功能间全面的融合,它将慢慢地消融公园曾经在城市人类中的那种原始的地位,它要让其慢慢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结束语

 

城市环境的未来建设要实现几大需求的转变:①从物理空间的需求转变到生活质量的需求。②环境保护的需求转变到人类身心健康方面的需求。③表面形象的城市美化转变到内里过程的城市和谐。一言概括就是,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而系统化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自然化讲究的是道法天然,经济化讲究的是巧夺天工,人性化讲究的是以人为本。

环境设计规划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其中城市规划设计是关乎整个城市化建设水平的关键。一个城市的发展,首先就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只有这样城市发展才有章可循、有路可走。近些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与进步,也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重要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就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开始注重环境的保护工作,切实将城市规划设计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从而实现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环境保护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严重

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主要污染之一。污染物主要来自燃料的产物,它的污染产物的主要原因,主要来自工厂污染气的排放,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其次是汽车的尾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对于现代人来说已是平常事,如今道路堵塞主要是小型汽车的高速增加,也增加了对大气污染的力度;再加上各类化学农药的使用和高速增长的城市家庭能源消耗等,都对城市的污染雪上加霜。给空气中增添了有害成份,造成了严重污染。使我们对城市规划中都要考虑城市能够容纳的指标,也反映当前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2、水体污染问题突出

当前,我国水体污染问题日渐严重:一方面垃圾量逐年增长,而且几乎都没有达到处理和排放标准,这些己经影响地下水源的质量;一方面污水排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不少不加处理的污水就排入了水体中,造成对水环境的破坏。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己超过半数以上河流受到污染;近八成的地面河流己经不符合饮用水水源的标准;地下水中更是近五成受到了污染,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供水危机。

3、固体废弃物污染突出

不要小视城市中的固体污染物,固体污染物可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固体污染物及危险污染物。虽然这些固体污染物有的也是财富,但这些固体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不会成为财富,而且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会对于城市居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固体污染物对城市的污染,除了工业生产的原因外,主要来自当前人们生活习惯,这与如何处理固体垃圾习惯有密切关系,另方面与工业发展仅注重产业利润,忽视环境保护,大量将工业固体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丢弃离不开,固体污染自身拥有大量有害物质,一旦处置不当,就会是有害物质渗入土壤,污染土地,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危害,这种危害造成的环境、生产、健康问题将无法预测。

4、噪声污染的防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噪音污染在现代生活中也变得不容忽视。尤其严重的是交通污染,由于汽车的拥有量,在人民生活提高中得到成倍的增加。使汽车噪音污染日趋严重,尽管这种噪音可以分为高强度污染和低强度污染,虽然低强度污染对人的听觉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高强度污染给人类带来威胁确实很严重的,噪声污染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破坏人类的身体健康。

二、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1、制定环境保护规划,促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规划中应当将环境保护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在内,结合城市自身特性、规模以及发展计划,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一系列调查分析,得出在城市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境保护项目。然后,就必须按照一定规划有步骤的实施,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优化生活的境界。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的需要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只有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公用基础设施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满足城市生产、运营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例如,在保护环境方面,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污水节流管网的铺设、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等,都尽量将污染降到最低,最大化的保护环境。

2、坚持以人为本,使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要全面体现人民意愿,切实关注民生问题,比如交通、教育、医疗等,把最终落脚点放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上,积极创建宜居的民居环境,注重发展特色的地方文化,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加强基础设施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同时,要致力于生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要节约保护水资源,提升环保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3、注重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性

首先,在对城市总体规划或区域规划时,要打破环境和城市或区域发展的限制.通过综合研究环境限制因素,科学合理的界定城市规模与消灭潜在的污染源,选择最为恰当的方案。其次,在对城区进行重整和改造规划时,应将环境质量的改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上。另外还需要尽力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实现适当的容积率和人口容量,降低居住密度。通过新增城市空间和绿地,改变用地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再者,在对郊区发展规划时,要重点区分非建设性用地的功能,以确定生态保护区。与此同时对生态敏感区、景观敏感区进行划分工作,使之避免城市化的消极影响,最终成为城市的后花园。

4、城市规划中的具体环境污染问题处理措施

4.1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

对大气污染的治理,首先要重在工业的合理布局、减少交通污染气、绿化造林的完善。工业不能过度集中,工业污染物排放一定过好排放关,这需要政府出面,落实责任、提高重视。同时,可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工业污染气的循环利用;同时要要尽量降低汽车的污染尾气,同时要加大对燃料的研发,减少污染成份的产出。

4.2加强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在对水污染综合规划前,必须知道其能够承受的污染物的排放量,才能够确定最有效的治理方案。这就需要通过对当前水污染的情况做具体调查,计算受纳水体的环境污染容量才能得到真实的数据.在整治水污染时,不但要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更要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工艺。具体来说就是,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不断增强污水处理效果,增加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总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净化水平。

4.3加强对噪声污染的治理

对噪声污染治理的技术虽然已经成熟,但在目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采取噪声控制的企业和场所并不多。目前,针对主要产生噪声的来源地,一方面要加强噪声污染控制意识,提高施工方对于噪声污染灾害的认识和噪声污染处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监督机构要对目前城市噪声污染做好长期监管,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城市规划的时候主要采用隔声、吸声、减振、消声等技术进行治理,减少噪声污染。在空旷空闲的地方,城市规划的时候可以建设该处的城市绿化,减少城市噪声。

4.4加强固体污染物的治理

对城市固体应重点落实到污染物的处理方式上。在城市规划中,一方面需要建立专门的城市固体污染物回收再循环研究基地,针对城市中的主要固体污染研发科学的净化处理与再利用,另一方面,对于固体污染物的回收基地要根据城市地理位置进行专门的规划与设计。最终的治理方案的制定主要由规划负责。要以环境目标的相关内容为依据,区分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落实废弃物的处置指标体系,最终总结出治理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要高度重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二者协同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参考文献:

[1]胡丹.刍议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思考[J].北京农业,2012,24:41.

环境设计规划篇5

1.空间设计

一般而言,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毫无疑问就是空间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生态规划中重要的一环,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建造城市内容,二是作为城市空间内容,三是进行城市自身空间的构造建设。空间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完善自身内部空间的构建,设计出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另外,设计师在对城市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应全方位地考虑人与自然的位置关系。城市建筑物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更不能破坏地区环境。我们要建设的理应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型空间,同时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活空间。城市建设者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过程以及结束后对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使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甚至消除,创造最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当前我国生态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亲绿化空间设计,二是亲地空间设计,三是亲水空间设计。亲绿化空间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合理的绿化场地为人们提供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场所。亲地空间设计是指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满足高层楼栋居民需求,创造出更多的休闲场地。亲水空间设计就是要创造出舒适怡人,且具有各式各样功能特色的近水空间,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此外,不仅要拓展地面资源,也要适度拓展地下空间,这样不仅能够节约土地使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减少能源与运营费用的损耗。

2.绿化设计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绿化设计,它也是建造清新亮丽、怡人宜居的城市的基础。许多美丽的城市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园林绿地,这里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在繁忙生活中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绿化程度。城市建设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加大绿化建设的力度,适当扩大城市的植被覆盖面积,不仅能够起到调节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的作用,还能够保证本土植物不会被外来植物入侵而打乱生态平衡。同时在进行绿化过程中要加强物种多样性配置,要考虑种植植物的高低、密集程度以及景观美化性质。这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化的环境绿化配置,既能够愉悦心情,又能够使景观与生态、植物与人类生活环境融合,最终创造出多元、美观、和谐的生态环境。

3.水体设计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城市的发展往往与当地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有密切关联,一个城市的温度、湿度以及景观绿化质量、卫生质量都依赖于水环境。根据水流动的特性,通过将水作为载体进行一些环境艺术设计,既能够满足人们对环境美的需求,又能够让人体验到水带来的怡人享受。

二、结语

环境设计规划篇6

关键词:以人为本;环境;空间;建筑;化零为整

目前,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我们仍会感觉缺乏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热莸牟欢戏岣唬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一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从而强调人与环境自然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满足于这类居住环境,人们的活动已不只局限于斗室之中过安静的日子,居住在这类环境里的人们常常埋怨:“活动的地方都没有”。从这句话里来分析,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

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住宅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加上单体设计又是清一色的“砖头块”式住宅体型,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味,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这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似乎成为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矩一样,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使得其间的绿化也流于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载种乔木,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居住在单元住宅楼内的人心中无不有一种由于缺乏邻里间人际交往,感情世界难以沟通的遗憾和无奈。有的甚至居住多年邻里间尚不知姓名与职业,更谈不上有什么互帮互助的友情,以往庭院中的和睦相处、热情相待、彼此关怀的邻里关系已荡然无存。由此,家中老人无聊无快乐之所,邻里间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无信息沟通。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从而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渴望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我国古代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如苏州的诸园林等,这些庭园,原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常连于宅旁屋后,故当时设计,不崇庄严伟大,但求宁静精巧,规划不重对称,避免呆滞古板,而偏曲折汇通,有引入人胜之概,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木为培衬,觉有天然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虽然那时建造的园林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但不论立于任何观点之上来看,其心理手法之宗旨是以人的生活需要而出发,符合人的审美情感。有园林之所以能在当今还受现代人的取晚观赏而久居不衰,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究,古园林的造园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的启迪的。

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宜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要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廊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把居民的居住环境从室内引伸到室外,扩大居住空间,方便居民的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的住宅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在50-60年代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这一方法上下了很深功夫,创造了一系列的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好的居住环境,譬如:德国某地居住小区,用地148公顷,人口24000,7200户。居住区由20个环形住宅团组成,每个组团用地90×150米,由7栋层数和类型都不同的住宅组成一个半开敞的院落,每个院落的布局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院内有大片绿地和设有儿童游戏和老人休憩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现在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又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活动或是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谈家论政,都有一个可供人们合适的位置。就好象大家庭一样。此规划布局形式与我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普具相似之处,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环境设计规划篇7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设计内容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居住环境的要求。购房者不再只是满足于房子的居住空间,还对房型的品位、内涵以及环境进行充分考虑。房地产开发商不断抓住人们的心理,改变设计风格,更多的体现居住环境的绿化审美功能,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房价,并增大了房地产之间的竞争。已经将这种竞争转移到对居住环境的竞争。但是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阶段,存在居住环境景观的相关问题,因此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各方面内容,保证设计的特色性与原则性。

2、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主要是对新建居民区的绿化、道路场地、灯光、水景、配套设置等方面,通过对各种因素的详细规划,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要从整体的角度把握居住区景观的特色,重点考虑居住区景观的内涵精神与外在特征。设计人员要不断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自然条件,其设计主题要与总体的景观布局和定位相一致,最大程度保证景观的自然属性与居民的人文诉求。二是,景观设计的舒适性原则。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舒适性的要求,而且要有一定的新颖、美观和协调性。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人与建筑之间的精神内涵。能让居民对居住区有强烈的归属感。三是生态性原则。城市居住区的居民,很多是向往自然并亲近自然。因此在设计居住区的景观方面时,要充分考虑所在地的环境特点,能够保证自然资源得到保护。而且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再创造,在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力,对人工景观进行合理布局。四是人文原则。居住区软实力主要是通过居住区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来。现代社会,人们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相应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有一定的要求。设计师要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对居民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习惯、文化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并合理搭配各种要素,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人的生活品位与情操。

3、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具体设计过程

居住区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图一所示。

3.1、人工环境中的建筑设计

(1)居住用途的建筑设计

在小区建设过程中,居住用房是最主要的建筑物,要对其重点规划和设计。首先要对建筑物进行外形方面的设计,要重点考虑小区建筑物的整体形象与单体形象,保证外形的个性与舒适度。其次进行建筑物的颜色设计,要将小区与周边环境融合起来,体现二者之间的协调性。整个小区设计能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浪漫情调。

(2)建筑小品的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小品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居住环境的娱乐性,并给居民提供休息的环境。其建筑小品设计要遵循点缀性、装饰性、美化性的原则。要满足人们对空间的要求,能够给人们带来安静、祥和的和谐之感。要对建筑的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能够减少人为建筑的痕迹,提高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给人们带来舒适的感觉。

3.2、人工环境中的道路设计

(1)车行道与人行道的设计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要充分考虑对道路的设计,由于小区的私家车较多,如果没有对空间进行合理安排,会阻碍人们的外出活动,如若不对车道进行设计,将会引起私家车无处停放问题。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对车道与人行道双方面进行周密考虑。其中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人车分流,将车行道与人行道设计分开,可以减少私家车对小区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居民出行的安全性。

(2)道路铺装设计

小区内道路的线路设计定型后,还要设计道路的铺装。道路的铺装首先要考虑到交通需求和气候特点。为了保证交通的方便和安全,路面应该选择防滑、坚实耐磨的材料;为了让人们的运动舒适,可以选择柔软抗磨的路面,这样,方便人们的跑步、打球运动,也能防止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跌倒受伤。道路的铺装尽量给人们一种空间感,能够在适当的空间中进行随意的交流。采用简单适合的铺设材料,达到一种点缀装饰的效果,让人们行走在路上也有一种休闲舒适的感觉,铺装道路的时候要注意简洁明快的感觉,在接近园林的地方采用卵石、碎石、青石板等铺装,这样会更能适合园林的情境。

(3)道路合理分流

在对小区内的道路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做到合理分流,避免因复杂的道路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比如车流影响人行、散步,消防、救护的道路方便都应该考虑到,不要让道路十分曲折狭窄,过分追求情调,而影响正常的交通和生活。

在坚持安静的原则下,还要让道路具有通达性、安全性、多层次性。

3.3、人工环境中的绿化建设

小区内的绿化覆盖率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重视。绿化是生态建设的要求,也是保证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区内好的绿化环境可以净化小区的空气,调节小区内的温湿度,隔离噪音,给人美好的视觉感受。绿化是人们亲近大自然的需要,是人们为了身体健康的必然选择。所以,在小区环境建设中绿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点。

(1)绿化植被多样化

小区内都有一定要求的绿化面积,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无限的绿化空间是小区设计的完美效果。在对小区内的绿化植被进行选择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种植被,应该采用多样化的布置原则。乔木、花灌木可以结合果树,草坪要有,花海也要有,再利用层次划分的设计感,让小区内的绿化景观多而不繁冗,简单而不失情调,实现小区内的无限自然风光。

(2)有创意的设计绿化

绿地是小区内唯一一个与自然十分接近的元素,也是个可塑性十分强的设计元素。对于这个元素的设计,设计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让绿化的设计既有个性又具备深刻的记忆性,同时也符合一定的设计原则。首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景观重心,根据这个设计的宗旨进行联想设计。

4、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建议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是给居民营造一个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空间的界面是景观的实质组成因素,界面与空间是互为依托,不能独立出来的的两个结构。界面是实际存在的,能够被人所触摸到。空间是虚无的,人们只能去体会。界面与空间又互为交织在一起,并表达出文化的内涵,因此才能够实现环境景观的整体塑造。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设计是以人的视觉感受为基础的,人的视觉感受不一样,那么环境因素也就不一样。很少有居民专门去观看居住区的整体面貌,景观规划设计只是表现在每一个构成要件上。与此同时,对于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我们需要采取合适的办法来处理,以尽量满足居民的多样化要求。

5、结语

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地形地貌、大树水体、与人文景观得到保护。其设计过程要有侧重点,能够保证环境的识别性。而且设计要经济实惠、安全可靠,全面贯彻居住区特色景观的独特理念与精神,保证自然、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不断拓展居住环境的场所次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王跃伟.浅析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J].现代商业,2011,29

[2]任利升.浅谈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1

[3]贾素敏,陈聪,姚毅健.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问题探讨[J].现代园林,2009,02

环境设计规划篇8

关键词:居住建筑环境;节能;太阳能利用;

0、引言

虽然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人均能源上却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研究显示我国的能源的现状已经相当紧张,在统计中发现,建筑能耗甚至已经达到了30%,这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相当不利,而传统的建筑由于其高能耗,高污染已经走的越来越偏,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的不满也越来越多。而居住建筑环境规划节能设由于低功耗,贴近自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关于居住建筑在规划中的节能设计

1.1建筑物体型系数的控制

体形系数指的是建筑物外表面积F与其所包围的体积V之比值。体形系数是影响建筑能耗的关键因数,实验证明,体形系数每增加0.01,耗热量指标增加2.5%,对于同样体积的建筑,体形系数较大则代表其单位的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大,也意味着能耗更大。所以居住建筑在规划中的节能设计首先要做好建筑物体型系数的控制。

1.2对于建筑朝向的合理设计

在建筑节能方面一个重要的措施是选择恰当的朝向。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其他条件如果保持不变,南北朝向的建筑相对于东西朝向建筑的能耗要小一些。住宅的设计中,在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时,应该基于这种需求统筹综合考虑风向,太阳能利用以及气候等带来的影响,以作为最优化选择的依据。普遍意义上看,南偏东或南偏西是比较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的。对于温度较高的南方,房屋建设的长轴方向最好平行于冬季主导风向,而与夏季风向垂直,相对而言,对于温度较低的北方,则应和南方保持相反的设计策略,以减少冬天冷空气的干扰。如果保持体积不变,则住宅建筑的平面形状应采取护结构表面积小的建筑,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

2.3选择户型平面合理的设计

在户型的平面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节能性、舒适性以及设计的合理性,针对不同的功能进行不同的分区。通常应该是把家庭活动中停留时间过长的客厅及主卧室设置在南朝向,而相对而言使用较少的厨房、厕所应安排在北朝向或者东西朝向。这种设计可以方便阳光在住宅中得到最大化得利用。每个房间内应设置直接连通到外面的窗口,门窗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光线及风向的因素。温度较高的地方应加入内天井的设计,这可以形成室内的气候循环,减小能源的消耗。

2、太阳能利用系统

2.1利用太阳能房屋保暖的设计

在利用太阳能房屋保暖的设计上,目前,建筑的设计一般可分为被动式太阳房和主动式太阳房。

被动太阳房没有其他辅助能源,完全依赖太阳能供热,是依靠墙体结构本身完成吸收,储藏,热释放的功能来实现加热的系统。主动式太阳房在上和被动式太阳房是一致的,它们得围护结构都是以优越的保温隔热性能为基础的。

这种应用的空间结构设计应该有更大的热阻,并保证室内有足够的热重质材料,这就为保持房子有足够高的热量存储性能提供了可能。冬季的时候,太阳房通过建筑物结构吸收和储存白天的太阳能,在夜间释放热能,达到供暖的目的,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小冬季住房的供暖负载压力,完成节能目的。

2.2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节能设计

太阳能发电的节能设计中主要是基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原理是通过电池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并储存经变换后应用,以起到节能的作用。太阳能发电在居住建筑环境规划节能设计中的应用设计技术主要体现在:

(1)一般建筑物外层表面使用涂层、装饰瓷砖或玻璃幕墙来保护和装饰的建筑物。而使用光伏设备代替部分建筑材料,即光伏组件作为建筑的房顶、墙和窗户的建筑材料,这样可以被用作发电,也可以使建筑外观更符合审美。

(2)对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整个建筑的围护结构由太阳能光伏阵列组成,选择适当的光伏组件,既能直接吸收阳光也可吸收被反射的阳光,而且可以使建筑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3、关于居住环境周边建筑在规划使节能中的设计

3.1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

水资源的消耗是能源消耗的一大组成部分,现代建筑中水资源的消耗巨大,而改善污水处理系统将会对于这一现状带来很大的改善。这一设计主要方式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污水处理为杂用水,目前最常使用的被称为中水技术,通过中水技术获得的杂用水可以用于很对地方,比如清理厕所,灌溉,保洁等等,目前中水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我国北方取得较广泛的利用,成为了降低水资源消耗的一大措施。

3.2对居住建筑环境进行绿化

良好的绿化有诸多功效,既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又能有效地改善居住的小气候,此外,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对于减少居住能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居住环境的绿化设计中应该注意:

(1)灌木的种植应该作为绿化的主要手段。

(2)在靠近住宅的东、西、南面可以选择一些落叶乔木,其落叶的时间与住宅采光的需求保持一致,从而减少了能耗。

(3)因地制宜的实行垂直绿化,主要在阳台,外墙上,通过这种手段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的作用,也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保温层,起到夏天隔热、冬天保暖的作用,此外,绿化面积的复合型围护结构,也可以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的条件。

3.3集中化供冷热设计

以往的独立供冷暖无论在能耗上,还是在功效上都有很大的弊端,而集中化供冷热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对于能耗的减少更有显著的效果,这种设计的优点可总结分为效率高,能耗少,污染点,易管理,因此,集中化供冷热设计不仅有其节能意义,在商业上也有广阔的前景。

3.4遮阳设计

遮阳设计作为建筑物的阻隔直接光线的的结构在能耗的降低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设计原理主要是通过阻隔管线来降低室内的温度,起到节能的目的。常用的遮阳设计包括挡板式遮阳、帘式遮阳、百叶遮阳等,这些遮阳设计对于降低能耗效果相当明显。

不过,这样设计的一个弊端就是对于住宅取光带来一定的影响。不过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样设计已经逐渐显示出智能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融入到了遮阳设计中,未来遮阳设计将在建筑节能规划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结论

居住建筑环境规划节能设计不仅可以降低能耗,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它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将来这种节能设计的思想将会越来越成熟,也将会被应用的居住建筑的方方面面,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居住建筑环境规划节能设计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工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文仅从环境规划的节能方面出发,对居住建筑的节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事实证明,本文中涉及的及时及节能设计在事实的工作中效果是显著的,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做好总结、反思的工作,为节约能源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付祥钊.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环境设计规划篇9

第二条新建高层建筑必须在基地范围内的主要道路一侧或道路交叉口处设置广场,广场上建筑物退让道路边线的距离应在《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不小于5米的退让距离,广场的面积按下表要求控制:

第三条用地性质为C、R类兼容用地的,除单栋建筑外,应明确用地面积比例,商业区与住宅区应分区域设置,并分区域核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条住宅区应根据用地情况集中配套设置独立的商业建筑。住宅区内设置的临街商业建筑,其商业服务总建筑面积占整个住宅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按i类地区6%、其它地区4%控制,商业内街不计入上述指标。(公共服务设施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配套)。

临城市主次干道(道路规划路幅≥30m)的多层住宅一般不得设置底层商业门面。

当临街商业建筑退让城市主次干道(道路宽度≥30m)大于20米时(道路绿化控制线除外),在满足国家规范及《技术规定》的前提下不受前两款的限制。

第五条临街商业用房连续长度超过80米时,宜设置不小于2.5米宽的骑楼。骑楼按50%的面积计入密度,且不计算总建筑面积和容积率。

第六条项目建设应考虑城市交通设施的承受能力。所有建设项目在选址定点、方案设计等各个阶段应包含交通影响分析方面的内容。大中型建设项目应编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评价报告,与方案一并审查。交通影响评价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七条所有高层建筑、主要的公共建筑及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项的住宅区,必须进行环境设计审查。审查通过的环境设计作为规划验收的依据。

第八条住宅区内需配套的道路、综合管线、绿化、停车场、垃圾站、公厕、配电间等,应与小区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报建、同时验收并投入使用。

第九条对高层建筑、城市主次干道(道路规划路幅≥30m)、城市重要地段及风景名胜区内的已建建筑需进行外装修改造的,需报三套以上方案供审查。经审定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第十条地下车库、地下设备用房(配电间、水泵房、地下水池、空调机房等)、地下交通用房(楼梯间、电梯间及前室)不计入容积率指标,但作为其他性质使用的地下空间均应计入容积率指标。

第十一条各类民用建筑(有配套地面停车的别墅和联排底层住宅除外)地面停车位(含底层架空层停车位)占总停车位的比例不应超过30%,实行人车分流的小区,应设置地面访客车位。

地面停车宜集中布置。临出入口处宜设置不少于10个地面停车位,地面停车位宜铺砌植草砖,停车位之间宜种植乔木。

第十二条已建成住宅区一般不得加层或扩建。

第十三条成片、成组的多、低层居住建筑一般应采用全坡屋顶。

第十四条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临道路广场或集中绿地,一般应设置环境小品。

第十五条建筑基地临城市道路部分不得修建实体围墙,可以花台、绿地绿篱等作为用地边界的隔离带。因使用功能等特殊原因确需修建围墙的,需按程序报批,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围墙退让道路边线1.5米以上,且围墙边至道路边线需设置绿化带。

(二)、围墙为通透式,且高度不超过1.6米。有特殊要求需建封闭式围墙的,围墙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2米,并应对其饰面及外观进行美化处理。

第十六条建筑物底层的架空开放空间作为永久性全天候的公共活动场地或实施绿化的,其面积不占用容积率指标,不计入绿地总面积,可不计入建筑总面积。

架空开放空间不得封闭,不得改变使用性质。为住户提供服务的楼梯间、门厅等服务用房不计入公共开放空间。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在规定容积率的基础上,批准该建设工程增加相当于架空面积50%的建筑面积。住宅区内的架空开放性空间净高,多层建筑不得小于3.0米,高层建筑不得小于4.5米。

第十七条所有高层公共建筑及在城市重要地段和城市主次道路两厢的新建建筑各阶段的设计文件必须提供效果图。需设置广告、招牌的,在效果图上应一并考虑。

第十八条配电间、泵房、锅炉房等附属设施,应尽量组合设置于建筑物内。确需单独建设的,不得临城市道路设置。如有空调冷却塔,其位置应在设计图中予以明确。

第十九条公寓式写字楼有关规划指标按住宅要求控制。

环境设计规划篇10

【关键词】户外环境规划设计

幼儿园户外环境是一种隐形的语言,能通过布局、造型、色彩、设施等方面,直观地反映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外界了解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也是儿童开展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幼儿感知自然和社会的窗口,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室内环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新建与改建幼儿园大量涌现,但在幼儿园户外环境整体规划和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第三三医院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为例,探讨幼儿园户外环境的规划与设计。

一、创设亲切宜人的整体环境

幼儿园户外环境应有一个总体的规划,避免东拼西凑杂乱无章的做法,因地制宜地创设一个自然、多元、和谐、安全、动态的幼儿户外活动的空间,彰显出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与特色。如幼儿园大门既不要像机关、工厂大门那样呆板沉闷,也应有别于儿童游乐场大门的艳丽夺目。活泼中不失大气,质朴中不失童趣,看似简单却富于美感与内涵,与周围建筑及园内景观和谐。我园的大门有一个形象而简单的名字――“大树门”。采用树木造型,点缀立体的彩色果实,色彩协调,生动活泼,童趣性与艺术性共存,寓意幼儿园教育是树人的事业,并将硕果累累。“大树门”舒展的树枝犹如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的来客呢!与“大树门”相连的是一圈高约1.5米的通透的玻璃围墙。围墙主体是白色树枝形,镶嵌彩色的“果实”,里外扣压透明钢化玻璃,与“大树门”协调统一,与园外医院生活区的景色相得益彰,形成院中有园、园在院中的和美景象,呈现幼儿园开放办园的理念,让孩子和家长都能感受到轻松、愉快和舒适,可以有效地减轻或消除刚入园幼儿“被关进幼儿园”的焦虑感。

另外,户外应设置一些舒适休闲的小尺度空间。如小凉亭,围着树根的一圈木凳子,草地上的蘑菇凳,运动场边的露出地面半截的轮胎等。适度设置一些半封闭式的私密小空间。这些小空间可以是土坡上的小山洞、隧道、沟渠、假山,也可以是利用灌木丛等围合出来的小迷宫,还可以是花栏、藤架等组合而成的自然景观等等。

我园的整个户外场地称为“乐园”,采用“一纵一横”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平面布置主要由一个中心园与六个主题区域组成。空间层次上错落有致,丘陵与平地结合,构筑物与园林小品相结合,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结合,硬地与软地结合,固定与流动结合,点线与块面结合。各区域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区域间由纵横道路以及蜿蜒曲折的小道和溪流相连,使整个园区不同功能、不同特点的区域得到协调和统一,营造出融锻炼、发现、探索、挑战、休闲和观赏为一体的整体环境。

二、营造清新自然的环境氛围

自然环境对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当今孩子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应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空间。首先考虑适宜的花草树木。不要栽植有毒的植物,例如夹竹桃、变叶木等;不要栽植有枝刺或者叶刺的植物,如玫瑰,黄刺玫等。植物种类可多一些,乔木、灌木以及攀爬类植物相结合,如玉兰类植物、香樟等乔木;又如叶子花、小叶黄杨、大叶黄杨等灌木;再如八角金盘、爬山虎等攀爬类植物。另外选种一些季节性落叶的植物,如柳树、枫树、鸡蛋花等;此外还可以栽植些果树,增加体验、感受、认识自然的机会。

除了有丰富的植物外,还有昆虫、鸟及小动物的栖息。可以在园区的一角饲养小动物,如小兔子、鸡、鸭、鸽子等。小动物的栏舍应该做到能够自由围合,为管理、饲养以及孩子们观察提供方便的条件。水、砂、土等自然要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沙池与戏水池的设置以及各种大小、形状、样式不同的挖掘工具与戏水玩具可以让孩子感受玩沙和戏水的乐趣。

我园设置的“探索旅程”主题区主要运用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营造出起伏的山坡绿地,淙淙流水的小溪(小溪中不时有鱼儿来回游动),碧绿的菜园,神秘的小隧道,多种材质的小路,不同造型和质地的小桥等等。由于没有太多约束羁绊,幼儿随意“撒野”,奔跑追逐,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让自己的心灵和四肢获得充分的舒展。与“探索旅程”一道之隔的“阳光海岸”区域中,白色的沙池与蓝色的游泳池相邻,加上沙池中央的“岩石”,池边的热带植物,给孩子营造了一个欢乐的充满遐想的海边世界。沿着围墙每班设置了一块种植园地,让孩子参与种植劳动,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从小培养爱劳动和尊敬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

三、建造开阔多用的运动场所

为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幼儿体质,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应设置一块较安全、开阔且平坦的空间作为幼儿运动的场所。地面最好采用不同的材质,水泥、地砖、塑胶、泥地、自然草坪或人工草坪等等。这个公共的开放式的场地可以举办全园性的大型活动,也可以做早操,上体育课,开展集体游戏以及自选体育器械活动,尤其是小型自制玩具的游戏,如玩轮胎、玩球、玩脚踏车、玩风车、玩沙包、玩飞碟、走梅花桩等。场地周边最好设置一些储藏器械的架子,用来放置一些不能直接放置在场地上的小型体育器械,特别是一些自制的体育玩具。

我园在大门正对的相对开阔的场地设置了“趣味广场”。把空间最大限度地用于幼儿活动和探索,并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运动器械和玩具。自选活动时间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和活动方式自由活动,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变得很有创造性,能够主动去寻找新鲜有趣的活动材料,在活动中乐此不疲地创造各种玩法。

四、设置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游戏空g

不同年龄层孩子的户外活动的需要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户外活动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所提供的活动设施与内容应与孩子的成长阶段相适应。理想的设置是按不同年龄阶段划分不同的活动区域。这些区域在界限上相对分开但在视觉上应保持相互的联系。比如二三岁的小小班和小班幼儿,肢体动作发育尚不完善,容易摔跤,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个专门的软游戏区,铺设软垫、塑胶地面或人造草坪,幼儿既可以跑跑跳跳,也可以爬爬、坐坐,适当投放一些小型玩具如木马、羊角球、小汽车、藤球等,该区域可以是半开放式的,既可让小年龄孩子安全地游戏,也能让他们和哥哥姐姐一起感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另一方面,可以在各个区域的设施中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需要。如我园“挑战天地”中平衡桥,有长条式和木桩式,高度也有所不同,可以扶绳子通过,也可以选择直接通过;小溪上的几座小桥有的坚固有的摇晃,有的是较宽的板式桥梁,有的是较窄的独木式桥梁,架设的梯子有较陡的也有较平缓的,有长的也有短的;投掷的圈以及蓝框等的高度、大小都有所不同。

五、提供富于挑战性的游戏环境

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户外环境的刺激性和挑战性是室内环境无法替代的。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器械,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滑梯、攀登架、跷跷板、秋千、转椅等,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如果户外空间较大,可以把它们放置任一空间,如果幼儿园户外空间不足,可以考虑把几种功能的玩具集于一体,并和沙池组合在一起,节省空间和成本。也可以因地制宜地设置一些桥索、山坡、山洞等,幼儿在种种挑战性的活动中发展肢体动作,感受自己能力带来的自信,享受户外活动的“野趣”,培养勇敢的意志品质。

我园在运动场一侧因地制宜地设计了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以原木、麻绳及伪装网等材料组合而成的“挑战天地”主题区域,相对来说比一般的组合式大型玩具更具挑战性,涉及了走、跑、钻、爬、荡、吊、平衡等运动。幼儿在种种挑战性的活动中,发展肢体动作,感受各种体验,挑战自己胆量和能力,挖掘自我潜能,享受自己能力带来的自信与快乐。

六、创建安全可靠的活动空间

安全性是幼儿园户外环境中至关重要的,这方面把握不好易出现两种极端做法,一是极端保护,二是过于放任。第一种情况如所有的地面都做软化处理;所有的地平都是一个水平线上,无坡、无坎、无障碍;所有场地边角、器械边缘都做软化处理……幼儿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会使他们的防御能力下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而且当他们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时,他们就会去寻找更大的刺激,这样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伤害。第二种情况则是无视户外环境的安全性,如区域规划不科学易导致幼儿活动起冲突;大型器械放置在水泥地面上;器械间的距离过于密集;器械没有很好固定易松动脱落;缺乏应有的安全标示……以上种种情况使得整个户外游戏环境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幼儿户外活动时面临各种潜在的危险。

较为科学的做法是避免以上两种极端,正确处理冒险与安全的关系。既要为幼儿创设富于自然性、探索性和刺激性的环境,也要保证幼儿活动的基本安全。户外各区域的布置应作整体规划,避免区域间的活动相互冲突和干扰。游戏器械放置不要过于紧密,要有一定的缓冲空间,并根据场地大小合理投放活动器械。小年龄的软游戏区以及大中型组合式的玩具放置处的地面应该软化处理,避免幼儿落地时受到伤害,树林、山坡、草坪等则应尽可能保留其土质地面。其次场地上的一些坚硬的材质如大理石、金属等应作边角的圆滑处理,游戏设施中一些锋利的表面应作软化处理,不要让其在外。还有就是应选择安全耐用的器材,经常检查并及时维修。

【参考文献】

[1]南希・舒尔曼,艾伦・伯恩鲍姆.寻找合适的幼儿园:好妈妈的第一步教养计划[m].潘兰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姜雪.决定开幼儿园成败的10个关键[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

[3]于爱江.p于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2003(1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