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的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8:01

预防医学的前景篇1

关键词:新医改背景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225-02

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预防医学课程实习需要在医院、疾控中心等各个地方开展,同时在实习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立足于基层社区,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知识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将医学教学和社区实践相结合,从而为提升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水平奠定基础。

1新医改背景下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政府对于预防医学非常重视,前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新医改政策,确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同时中央财政每年也不断增大了对预防医学研究的投入,旨在将公共卫生服务等列入到我国医改重点的改革工作内容中,最终在2020年实现人人健康的医学目标。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慢性疾病对国民健康产生了非常大的危害和不良影响,之前的传染病没有完全得到控制,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慢性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危害,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

我国的医疗卫生视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平衡状况,卫生服务体系和人民身体健康需求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及时有效地消除这种差距,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非常必要。

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模式落后,当前我国关于基层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搭建六位一体的基层综合医疗需求。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虽然对临床医疗能力培训模式引起重视,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而新开设的教学内容也无法很好地和新的时代要求相结合。而很多的基层单位对于学生能力、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没有正确认识,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内容一成不变,使得学生完成学业后无法很快适应基层社区工作岗位,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非常不适用。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范围不断扩大,落后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学生的知识面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实践技能不高。这都是在传统预防医学教育理念下,导致教学工作对本科教育这一基础教育没有给予正确的认识和定位。

与此同时,我国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知识架构、课程体系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目标定位不当,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都会对人才培养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认识和兴趣,在学习时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完成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学理论和实践互动相脱节,预防教学当前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方式,实践课程开展比较少,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无法让学生树立全局观念,也无法正确认识到基层医生综合岗位职能。

2新医改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之路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改变。结合当前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发生的较大变革,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变,逐渐形成以医疗保健、预防保健为主的培养目标,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时需要以建立新型卫生服务体系下的人才的主导地位作为主要的培养方式,针对这种状况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时可以更多的面向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第二,培养要求改变。在制定了目标后,需要对培养要求进行改变,能够从职业思想道德、培养教学知识、教学技能等各个方面确立适合的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领悟,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专业知识创新实践培养等,能够从多角度对培养要求进行认识和把握,更好的完成人才培养过程。

第三,课程体系优化。新课程体系以培养要求作为基本依据,重视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新医改要求,能够紧跟学校发展理念,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时,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对自然科学课程、预防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人文科学课程、生物医学课程等多方面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运用,更好吧开展预防医学教学工作,将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工作相结合。同时临床实践课程内容需要对临床技能、临床实践操作、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等多方面融合,为学生进入社会岗位后提供保证。

当前我国卫生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大量的具备临床丰富经验同时又对预防医学知识掌握良好的医学人才。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实践能力差。这就要求教在教学工作中,充分认识到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出现的理论知识无法充分运用到实践岗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情况等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让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方面需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临床医学实践相关知识内容。

第三,教学方式改变。预防医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从多方面对教学方式进行变革,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技术,比如以网络平台开展职业病案研究和探讨、利用网络平台增加更多日常的实践考核,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缺乏的新型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深入实际生活中发现病案,通过调查研究对病案深入分析,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能够对遇到的问题及时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将调查问题进行统一整理,调查工作结束后,教师组织研讨会,各组学生将本组调查情况进行统一汇报,之后各组之间开展讨论活动,将调研工作开展时遇到的问题统一进行思考和探索,发现问题诱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社区实践活动中,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结语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培养模式变革和完善,搭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预防医学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并且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不断努力,持续构建适合我校的预防医学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双波,刘清国,刘慧,等.新医改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6):1063-

1064,1113.

[2]郑玉玲,张大伟.在新医改背景下培养面向农村基层的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3,32(6):4-6,11.

[3]郑川,李勇,李阳倩,等.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思考――基于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35(4):208-211.

[4]张伟丽,郑小菊,李先维,等.新医改背景下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5):36-38.

预防医学的前景篇2

一、全球健康的学科概念与内涵

全球健康实际上是公共卫生与国际卫生两个概念的延伸与扩展。苏小游等[2]在综合了wHo健康促进部前主任Kickbush、新西兰w克兰大学的Beaglehole和Bonita教授、埃默里大学Koplan教授等,以及《全球健康概论》教材编委会的意见后,提出了全球健康中文版的定义:全球健康是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实现全球人人公平享有健康的一个跨学科、兼具研究和实践的新兴领域。全球健康本质是一个跨学科兼具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以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健康”为主要目标,其关注的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健康问题及其决定因素,以及解决方案和全球治理”,参与的主体包括“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超越国界和政府的国际组织,动员并协调各方力量”,涉及的学科包括“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卫生领域其他各学科,以及卫生领域学科之外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等学科,倡导跨学科参与和合作”。学科主要体现了全球化的思维和多学科交融的特点。

二、全球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素养

武汉大学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全球健康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研究,凝练出我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素养[4-7]。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能够从全球视角识别全球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符合国际规则的全球健康治理策略、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具备跨文化、跨国界团队工作精神,善于沟通、协作,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公平性、提高全人类健康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素养体现在核心知识的掌握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掌握的核心知识包括:熟悉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全球健康学科目标、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主要全球健康问题治理的原理、策略和措施,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如健康伦理学、文化人类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国际法学等基础知识。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具备预防医学学科基本能力,以及在全球化视角下识别、评估和解决全球重大健康问题的能力;具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团队工作,协调与合作、领导和管理,促进健康公平性的能力;具备多学科背景,善于运用多学科方法理论,分析和解决复杂健康问题。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3年非典的出现,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领域第一次接受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暴露出国内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不足和缺陷。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暴露的问题不断呈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教育体系落后。目前,我国已经有60多所院校开设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但是,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仍沿用前苏联模式,毛宗福等[8]认为该模式的主要缺点为学科背景以“医学”为主,培养目标只定位于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这种主要针对“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机构单一的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最终造成预防医学人才思维视野狭窄、个性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全球化带来的公共卫生新议题。二是专业素养中缺乏全球化思维。全球健康的理念的建立与发展已经历经最少20年的历程,代表着目前公共卫生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全球健康学科虽起步较晚,但继2012年北京大学成立我国第一个全球卫生系之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陆续成立了多家全球健康研究机构。中国全球健康大学联盟(CCUGH)于2013年成立,至今成员已经发展到23所高校。然而,仅有的几所高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全球化的思维,如复旦大学着力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以及深厚的科学素养和实践精神的品学兼优的预防医学领军人才,关注各类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探究成因和规律,研究保护整个人群安全的技术方法和对策”;武汉大学明确提出了“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全球健康学科发展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武汉大学虽然已经开始全球健康本科专业招生工作,一些院校也开始了硕士专业招生工作,但是,未来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十分紧缺。纵观全球健康学科的概念与内涵、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素养,全球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强调:①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专业背景;②全球化的思维方式;③多学科交叉应用的能力。国内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向兼顾临床医学的专业背景,应该大胆创新改革,胜任全球健康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调整原有学科体系,做好顶层设计

针对原有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知识单一,缺乏全球化思维的缺陷,应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科学引入全球健康的方法和理论,如可以精简原有预防、基础和临床课程,增设全球健康相关方法和理论,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健康伦理学、国际法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等基础知识。

4.2培养或引进全球健康学科人才,改变原有知识结构

综合性院校可以通过整合原有相关学科骨干,如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拓展预防医学教师学科背景;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引进相关学科人才或派遣青年教师到海外全球健康相关院校进修,提升自身全球健康教学培训能力。

4.3增加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展国际视野

全球健康人才的培养,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丰富国际经验,增强全球意识,最终能以开放性的思维,从全球的视角观察和解决健康问题[9]。可以通过加强与美国等全球健康学科发展较为先进的高校交流与合作,提升本校的全球健康学科水平。另外可以通过聘请国外教师给学生系统授课、国际学生交换、学生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全球健康夏令营、远程培训课程学习和联合培养等的方式,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参与全球健康问题管理决策的能力。

4.4建全球健康实践的案例,提升实践能力

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人才一个重要的素养就是应对公共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所处的地域特点,现有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条件,构建全球健康实践的案例,鼓励学生、教师的参与,提升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全球健康学科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学科应该根据全球健康学科内涵与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体系,引入全球健康的理念和方法,提升全球化思维的能力,弥补自身的缺陷,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秀,李健.全球健康的内涵与学科发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6):1070-1072.

[2]苏小游,梁晓晖,毛宗福,等.全球健康的历史演变及中文定义[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3):1-6.

[3]向浩,何启强,毕勇毅,等.对开设全球健康学本科专业必要性的几点认识[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7):649-651.

[4]秦欢,王全,毛宗福,等.中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6):395-397.

[5]肖海燕,王培刚,毛宗福,等.中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406-408.

[6]向浩,毛宗福,秦欢,等.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382-384.

[7]王全,向浩,何启强,等.全球健康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95-97.

[8]毛宗福,毕勇毅,陈华,等.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6):542-544.

[9]向浩,李菲菲,李滔,等.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420-42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6JGB176)

预防医学的前景篇3

【关键词】治未病;未病先防;早期治疗

就“治未病”理论的酝酿、积累、领悟至诞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是历代医家在历史长河中实践与理论的总结与升华。“治未病”思想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发展于秦汉时期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经过历代医家充实提高而渐成体系。并将其奉为医工之最高境界。

1

“治未病”理论的内涵

早在《周易》中,“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有人认为这是“预防”经典名词的最早出处。“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论》篇,原指没有疾病的健康状态。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一范围不断扩大,对其含义解释不外三个方面的涵义:①未病先防,即“防患于未然”;②发现征兆和早期治疗;③已病防变[1]。

未病先防:追求健康,摆脱疾病是人们生活的美好愿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欲望愈来愈强烈,健康亦不再是仅仅指躯体的无病与虚弱状态,而是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和谐状态,这种和谐完美的状态就是发育匀称,功能健全,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社会关系和谐,社会公德修养友善,这些是未病的前提,而“未病先防”,是达到健康状态的一种战略思想,也是“治未病”理论的核心。首先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树立顺应自然,强调四时养生对预防疾病发生的积极意义。在《内经》中强调四时养生的同时还提出外避邪气,内养精神,节制饮食,注意起居,劳逸结合,控制色欲,调节情志等综合养生原则,正如《内经》所言“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无疑对人在未病之先,对养生防病的一种高层次的理念和追求。二是要求一个高明的医生应该把如何防病养生的道理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的始终。北宋大医学家庞安时是研究伤寒学说的大家,以善医伤寒著称,人谓:“庞安时能与伤寒对话”,他在《伤寒总病论·叙论》中指出:“君子善知摄生,当严寒之时,周密居室,而不犯寒毒。其有奔驰荷重劳力之人,皆辛苦之徒也,当阳气闭藏,反扰动之,令郁发腠理,津液强清,为寒所搏,腠理反密,寒毒与荣卫相浑,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成病矣。”同时在“叙论”中提出药物预防的观点和方法,介绍了屠苏酒、辟温粉、研雄黄并嚏法等预防寒毒、温毒等疫病的方药,可见庞氏之论深合《内经》之旨。前贤在这方面有许多高论和宝贵经验,如仲景用薯蓣丸预防营卫气血俱虚,易感风邪而生百病的风气百疾;葛洪用蛇莓根捣末服以避水毒;《圣济总录》用川椒煎汤外洗,预防漆疮等至今仍在民间沿用。上海甲肝流行时,用板篮根、萱草根煎汤作为预防性服药,也可有效地防患于未然;广东凉茶、四时煲汤、药粥、药枕、熏蒸疗法、香囊、针灸推拿等各种预防措施,均为“未病先防”的思想,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一大特色。

发现征兆和早期治疗:“善治”的前提是善诊,明察秋毫,这是“治未病”的前提。发现疾病的征兆,就是指对疾病诊断的预见性。疾病早期,病情潜隐,尚未显露,几乎无自觉症状,所谓“莫知其情,莫见其形”;或指病情轻浅,仅见先兆表现,易于疏忽。前者称“潜病未病态”[2],指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界表现的状态,处于“潜伏期”,未达到“显化”程度。扁鹊望齐桓侯之诊,就是一般医生未能望到的潜在症状;90高龄的李玉奇教授,人称“当代扁鹊”,从脉来三部九候,举按推寻,即可以脉测证,再参以观舌识病,可以预知体内是否存在恶变,经过验证,其诊断大多与现代临床检查结果相符。而后者称“前病未病态”,指存在于机体内的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即呈现少数先兆或体征的小恙状态。这类未病态临床多见如乏力、盗汗、潮热、关节肢体不适、纳差、口苦、头晕、耳鸣、月经不调、心悸、失眠多梦等,这些可能是肝炎、结核、风湿、子宫肌瘤、心肌炎、糖尿病的前趋状态。如中风,在前病未病态时可见肢末麻木,或时有头昏、肌肉微颤等症状及糖尿病血糖值处于临界时给予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将疾病消灭在早期萌芽阶段,有效避免发病成为可能。

早期治疗,未卜先知,未雨绸缪为医工之上手,张仲景《伤寒论》即处处体现早治已病,防病深入的治未病思想。如《伤寒论·伤寒例》云“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其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3]。说明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

已病防变:已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经典含义之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1

先治未成之病

如肝病而素体脾弱者,宜治肝兼补脾,以防脾虚受邪;又如太阳伤寒不汗出而烦躁,是内热已生,暗伏欲传阳明之机,法拟大青龙汤发表兼清里热。柯琴谓方中“用石膏以清胃热,是仲景于太阳经中预保阳明之先着,加姜枣以培中气,又虑夫转属太阴矣”。不然,病已转属阳明或太阴,绝非大青龙汤所能为力。这种治法,比待传变之证毕现而后再议清阳明或温太阴高明得多。后世温病学家提出“客邪贵乎早逐”、“急急透解,莫待传陷而入为险恶之病”、“急急透斑为要”、“伤寒下不厌迟,时疫下不厌早”等观点,皆对截断病传道路或保护未受邪脏腑、提高疗效有积极意义。

1.2

先治将受邪之地

中医“治未病”是预防病势发展的主要措施,以整体观为理论依据,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治疗于未传之时。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将脏腑肢节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脏与脏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生理关系和乘侮亢害的病理关系。因此,一脏有病,就会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出现顺传、逆传等发展趋势。仲景根据这一规律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一个范例。告诫医生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病情的发展,掌握主动权,并给予及时治疗,这是“治未病”理论的又一重要内涵。清代叶天士治疗温病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控制温病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未雨绸缪之举。“先安”首先体现在对阴虚体质患者的阴液保护上,强调防止温病阴液耗伤,即有传变之兆,就有先安之举。当代医家严苍山提出治温病“三护”的理论,即护脑、护津、护肠,也就是“下不嫌早”、“畅便为度”、“提前用清,卫兼清气,气顾凉营”的原则。以及姜春华的“截断扭转”、黄星垣的多方联用、清下并用等都是对温病“治未病”思想发展。

1.3

早治已成之病

任病发展,必然坐失良机,难免有病情恶化或药不胜病之忧。仲景治病务示于早,从整个外感热病而论,反复强调“病在表,当先解表”,以消患于“萌芽”。“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之法,示人治少阳证,只需见到一部分主证,即可用小柴胡汤,不必待证悉具而用之,争取治疗的时机,防止病证深化。姜春华治温病早用、重用清热解毒,早用、重用苦寒攻下,及时凉血化瘀,就是从温病病因的特异性出发,从根本上掌握各种重症温病的病理实质和发展规律,预见性地先发制证,先症而治,主动控制证的发展,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

1.4

先病服药

在一些慢性、间歇性发作或有缓解期的疾病,把握未发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治疗或调整,助正达邪,防止其再度发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伤寒论》原文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柯韵伯对“先其时发汗”的机理作了透彻的解析。他说:“未发热时,阳犹在卫,用桂枝汤啜热稀粥,先发其汗,使阴出于阳,谷气内充,而卫阳不复陷,是迎而夺之,令精胜而邪却也。”由此引申对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在未发之前进行较长时间的预防性用药,如支气管哮喘、风湿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糖尿病、复发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种癌、艾滋病等,最好的办法是在其发病之前或间歇期、缓解期提前用药、及早干预,先安脏腑,顾护正气,这是对“治未病”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2

“治未病”理论的现实意义

追求“健康”的核心是防患于未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以“健康”为主题的21世纪,“治未病”理论以其非凡的超前意识,显示出独特魅力。围绕健康这个大趋势,以自我保健为中心的养生法告诉人们: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初始阶段,是中医的“治未病”理论的精髓。

社会卫生事业的一张大处:“治未病”思想理论的建立与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方位的。它将使医学从长期以来只“治已病”的消极局面中解放出来,象战争的上策是“不战而胜”那样,把疾病消灭在未病阶段,最终实现“不医而治”的境界。这一令人神往远景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已是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和骚动于母腹的婴儿,不在遥远。

“治未病”理论是未来医学研究的新领域:从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考虑,“不治已病治未病”和“上工治未病”的观点和认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是“亡羊补牢”还是“未雨绸缪”?无疑后者才是医学发展的方向和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龚建宁,宋为民.新编未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

预防医学的前景篇4

关键词乡村医生预防医学模块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4-0009-04

Researchofmodularpracticetrainingofpreventivemedicineforruraldoctors

JiYing,ZHoUZhiyuan

(ShanghaiJiadingDistrict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Shanghai201800,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thetrainingobjectiveoftheruraldoctors,itisanimportantindextoimprovetheactualworkabilityofpreventivemedicineatprimary-levelinthenewperiod.themodulartrainingsystemofpreventivemedicineisdesignedandcarriedoutforruraldoctors.throughthesurveyandanalysisbythequestionnairetothestudents,themodularpracticetrainingmethodshowedthemoreadvantagethanthatofthe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

KeYwoRDSruraldoctor;preventivemedicine;modularpracticetraining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现实需要,现代医学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1],传统的预防医学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转变要求[2]。社区预防医学人员不仅要掌握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宣传沟通交流能力、自我学习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3]。因此,对医学高职乡村医生专业的预防医学实践课程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模块化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4]。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嘉定区政府合作建设的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对乡村医生专业医学生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作了改革和实践,以期为探索与新医改相适应的、满足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模块化预防医学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提供借鉴。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乡村医生专业G10级学生71人和G11级学生80人,该两个年级的学生均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程与相关临床课程,已具备预防医学实践的理论知识。

1.2方法

研究方法:设计社区预防医学实践训练模块体系,经过社区现场实践训练后,采用学生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学生对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总体满意度比较、教师和教学内容对教学影响、实践教学管理效果以及对学生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学习方法改进和知识技能扩展等方面。

1.2.1模块系统设计

本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块体系设计的目标是让乡村医生定向培养的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社区基层预防医学工作,具有经过系统预防医学理论教学背景的医学生用本系列模块进行实训,可以很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体现高职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信心的优势[5]。

从基于社区预防医学事件处置的实际工作来看,所有的模块实际上可以认为是预防医学在社区基层实际工作开展的适宜技术集。因此,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采用了富有弹性的模块化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综合。每个模块既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又是相对完整独立的实践训练单元,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拼接性。部分训练内容依照上海市地方的业务规范编写,综合考虑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社区实际工作的需求和模块化教学的要求,整个体系包含70个模块[6]。

1.2.2单个模块结构设计

模块设计以素质为核心、以解决社区预防医学事件的能力为目标,设计层次清晰,语言简明,不出现大段的理论阐述,将知识点进行细分、归纳、精练,最终落实到实际工作的应用现实层面。

模块的结构包含:①预备知识提示;②知识要点;③教学资源准备;④教学流程;⑤建议讨论要点;⑥思考与练习;⑦知识与技能扩展。模块前部的预备知识用于提示学生在模块的实践学习之前需要的背景知识,并提供知识溯源;知识要点含有知识、技能和心理3个层次,使学生清楚关键学习点,这些要点最终落实到社区具体的预防医学事件;教学资源准备阐明了模块教学执行中所需要的社会资源、设备资源等;教学流程是按照实际社区开展预防医学工作的规范和工作流程,提供了教学方法的建议,为教师编写个性化教案和组织教学扩展思路,并附有实际工作的表单和文件。考虑到各地业务流程的特点和侧重,教材中尽量按照国家规范指定的要求,其余则大多采用上海市相关规范文件规定的表单和信息管理工具界面,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建议讨论要点与思考练习根据教学要求,对该模块的知识要点进行应用层面的复习;设计教学器材准备、社区公共关系处理等环节,为教师组织教学资源提供方便;模块的后部提出知识与技能拓展的建议,并提供相应的知识溯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今后的教育和持续学习创造接口和条件。

1.2.3实践教学中的模块选择

在进行实践教学训练时,根据本地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和社区实际工作情况来选取模块,在社区现场的不同时空里可以相对自由地进行实践训练。同时,模块体系中有些是基本技能模块,有些是综合提高模块,这样可以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素质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在本体系的模块群中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模块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模块调用,完成教案的设计。

本研究中的教学对象是医学高职乡村医生专业的医学生,针对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选用的模块是:①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由性病教研室实施;②预防接种实施,由免疫规划教研室实施;③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现场准备和数据整理分析,由学校卫生教研室实施;④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由防疫消毒教研室实施;⑤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分组管理,由慢病教研室实施;⑥饮用水卫生建档,由职业环境卫生教研室实施;⑦蚊媒传播病传播媒介应急处置,由病媒生物教研室实施。

1.2.4问卷设计

学生调查问卷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预防医学课程的喜好兴趣和重视程度以及预防医学的社区实践对学生的吸引力,含4个子项;第二部分是关于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现场教学管理的满意度,含29个子项;第三部分是关于学生经过社区实践训练后对自己的基本素质提高的评价,含18个子项;第四部分是主观描述,对实践训练的教学质量提出建议。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评价内容与其它学科实践教学进行类比,评价采用5分等级描述,1为非常不重要或非常不满意;2为不重要或不满意;3为一般;4为重要或满意;5为非常重要或非常满意。

2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参加的学生共151人,发出问卷151份,回收151份。对各部分的子项分值进行累加后得出均值,然后作出模块化实践教学与传统实践教学的差值。

第一部分的选项中,91%的学生选择继续参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模块化实践训练,而选择二级医院临床仅占9%;毕业后就业意向选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学生为86%,而其他医疗单位仅14%。

第二部分的选项中,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分值为703.00,传统医院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为541.00分,差值为162.00;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的满意度的差值分别为87.60、79.50和73.92(表1),显示模块化实践教学和传统实践训练的明显不同。

第三部分选项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扩展、学习方法改进、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方面,差值分别为83.33、75.12和163.84(表2),显示模块化实践训练在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社区心理适应能力提高的分值差达到163.84,说明模块化实践训练体系中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训练设计具有明显效果。

第四部分的学生对模块化实践教学的看法与建议中,大多数学生对模块化实践教学的新颖性表示感兴趣。喜欢用学过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来进行指导公共卫生实践,尤其在基层公共卫生的实际工作场所,具备真正现场时空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实践教学场景,具备动态的社会环境和与之适应的心理素质的锻炼,是在课堂上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真正扩展了学生的思路和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另一方面,学生也提出了改进建议,建议集中在预防医学的实践能力训练过程中如何提高社会心理适应能力。

3讨论

通过本次模块化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设计、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对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模块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研究能够胜任基层社区预防医学工作岗位为教学目标的医学高职乡村医生专业的适宜教学模式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就模块化实践教学的优势而言,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对象和实践所在地的公共卫生资源和时空条件选择模块,进行灵活的教案设计,同时也是注重体现提高学生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最佳教学路径与方法。

模块化教学要求训练对象需要有前期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和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同时具备实践教学所需的初步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另外,需要带教老师具备比较丰富的公共卫生社会资源来完成基于社区现场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维权,王月云,熊光练,等.新时期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278-280.

[2]朱肖菊,朱朝辉,王晓杰.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5):220.

[3]井明霞,唐景霞,毛璐,等.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探索[J].农垦医学,2011,33(1):89-90.

[4]周新源.现代职教课程观与模块化教学[J].职教通讯,2007(6):37-38.

[5]张青碧,甘仲霖,李祥,等.非预防医学专业学习预防医学的心理需求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2(4):46-52.

预防医学的前景篇5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体质;个体化防治;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R75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004-01

中医体质理论源于《内经》,历代医家多有发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当代医家对体质学说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独具中医特色的理论,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难治性、慢性皮肤病。学界普遍认为其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及多阶段发展的复杂病变过程。其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方兴未艾,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及体质学说对银屑病开展中医体质研究及其相关因素关联性分析,有望为银屑病的防治研究另辟蹊径。本文旨对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意义、路线及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作一简要概述。

1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渊源《灵枢・论痛》:“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理之疏各不同……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素问・逆调论》:“是人者,素肾气胜”、《素问・厥论》“是人者,质壮,秋冬夺所用”,上述条文所提的“素”与“质”,即中医体质学理论的最早论述。张仲景《伤寒论》所述喘家、淋家、汗家等表示各种宿疾的体质特点,并认为体质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发病方面,还体现于疾病的发展及治疗诸方面,同时也充分强调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预后中的重要作用,为后世“辨体论治”思想埋下了伏笔。王叔和《脉经》明确指出不同“性气”或“形性”的人,因禀性不同,脉象上有迟、速、大、小、长、短之别,虽无“体质”之名,实为中医体质理论的重要内容。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漆疮候》中云:“人有察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较早地描述了皮肤病中过敏体质对漆过敏的现象。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云:“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是对小儿体质特点的概括,用药强调:“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疮”等,此则以小儿脾弱的体质特征所立的治则与治法[1]。金元四大家从体质影响疾病易感性做了不同的阐述,以及明清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等在著述中对体质特点的论述,乃近代体质学说发展之滥觞。历代医家不仅重视体质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把人体体质特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而更有效地指导辨证处方用药。

体质学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从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如1982年,王琦编著的《中医体质学说》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这一概念,中医体质学说即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2]。并概括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3]。王琦等[4]提出人体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及分类方法,为中医体质研究开创了新篇章,同时也为体质学说在各科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皮肤科体质学说的研究方面也有一定得发展,如谢氏等[5]对97名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发现平和质、湿热质、气郁质人数较多,共占总数的67.1%,其中平和质paSi评分最低,湿热质、气郁质患寻常型银屑病的机率较其他体质类型高,且发病时多表现为血热型,病情较重,平和质虽也可患病,但多表现为血燥型,病情较轻。

2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意义随着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体质分类标准逐步客观化,中医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辨证与辨体结合用药、运用体质学说指导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如中医体质特点与疾病特征、实验室检查、临床实验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有益地结合,探索其关联性,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多条途径,为更多的临床学科开展疾病体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方向。

银屑病为皮肤科常见病,发病因素复杂,治疗棘手,通过对银屑病患者体质研究探索该病患人群体质分类、影响因素、形态结构、心理特点等方面的科学规律,更好地运用辨病、辨体、辨证三维有机结合的中医特色诊疗模式,为疾病诊治、缓解期调养、高危易感人群预防提供有益的指导。贯彻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疾病防治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同时,借助现代科学中的生理学、临床流行病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病因学等,实现中医体质多学科交叉研究,延伸其研究范围,促进其与科学前沿的对接。

多学科交叉、多层面研究、多中心观察的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必定给银屑病的防治带来广阔的前景,笔者认为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①在学术思想上深化“病理体质学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辨质调养”等理论在皮肤科疾病中的运用;②在全国范围内将实现大规模的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引入多种相关因素,开展分层次、多中心、纵横结合的综合流调策略,尽量做到调查数据真实、客观、典型、可重复性;③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早期实验室诊断等条目引入银屑病易感相关因素的分析中,以期提供发病微观层面的实验室依据;④计划制定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个性化的防治调养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积极面向临床推广,方便医护人员,造福广大患者。

3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思路当前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主要为:中医体质与证得关系研究、体质与疾病相关研究、体质与药物治疗及调体研究、体质与防治保健研究四个方面。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流行病学调查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诊断学术语规范》等文献,并结合历代文献调查结果及征询专家意见,拟订的《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参照王琦编制的《中医九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制定《体质分型设计表》、《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调查表》、《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积分评价表》。在国内选取9大调查区域,分属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中南地区、云贵川地区、两广地区、青藏新疆高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台湾海南海岛地区等9大中心,每个中心选取1-2家医院筛选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150-200例,展开银屑病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中医四诊资料及皮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统计银屑病患病体质类型的特异性。

3.2发病相关因素分析通过对银屑病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电话等)、发病相关因素(既往病史、家族史、病程、发病缓急)、患病症状体征(皮疹形态、数目、大小、色泽、部位、自觉症状)、舌脉、皮肤专科检查、中医辨证分型、西医分类分期、辅助检查(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组织病理)、药物治疗情况、体质类型等条目的统计。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银屑病流行病学数据库》中数据条目进行统计学处理,先进行指标的频数分析,所有相关因素、症状、舌脉等条目均变换为分类变量(0、1),删除出现频率小于5%或虽大于5%但辨证意义不大的条目,保留30个常变量。分析频数较高的发病相关因素与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的关联性,分析总结银屑病易感危险因素及其权重系数。对所收集的中医症状及体质分析条目等进行系统聚类法样品聚类分析,列出各聚类症状、舌脉、体质指标频数及百分比分布,结合中医理论确定各聚类类别的中医证型和中医病理体质。

3.3典型银屑病体质微观层面研究采集银屑病患者皮损或血液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基因芯片等蛋白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银屑病特异蛋白、易感基因、miRna、炎性细胞因子网络等方面的检测,或采用皮肤屏障仪检测银屑病皮肤屏障指标等,并将银屑病病症特点、相关易感因素与实验室微观层面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其关联性。

3.4个性化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根据上述流行病学研究、中医体质调查及银屑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并结合微观层面实验室数据,综合分析,适当取舍,制定出初步的规范、量化、操作性强的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诊断标准和银屑病有中医学特色的个性化综合防治方案,同时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广泛实用的银屑病健康管理体系。

4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问题与展望虽然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及其应用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在实际当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①中医体质分类涉及因素众多,需要建立在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遗传背景、社会心理因素、生活环境差异、职业因素、地域因素、饮食因素、形体气质因素等,所以目前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尚存争议,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相对科学化、规范化的国家标准;②银屑病体质病理学研究为使具有典型性,需要经过多层次、分区域、按病程、大规模、跟踪式的调查研究,需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③制定《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和《中医体质量化表》,并在不同地区完成一定数量的病例统计,以及后期进行数理统计,全过程需要精细操作和复杂统计;④研究探索银屑病与体质的相关性,从而指导银屑病高危人群的预防、发病患者的个体化诊疗及缓解期患者的辨体调养,加强该病的防治的可操作性,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成果转化,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其周期长、难度大。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居处环境的恶化,银屑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随着银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工作的深入,从多角度、分层次、多中心、微宏、纵横等方面研究银屑病发病及防治成为当前及今后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主方向。制定银屑病个性化的防治调养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对广大银屑病患者控制病情、预防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晨群.钱乙对小儿病辨证用药的特点[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2):1813-14.

[2]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7-8.

[3]杨靖,邢彤,李春禄等.中医体质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n].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6(4):60-63.

预防医学的前景篇6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康复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03-03

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是上世纪50年代后出现的一个新的医学分支。康复是以整体的人为对象,是一门以减轻和恢复人的功能障碍,代偿和重建人丧失的功能,使其最大限度地重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诊断、预防、评估、治疗、训练和康复的医学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善,老年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世界上的国家大多会经历这一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亦伴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和环境、空气污染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疾病谱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将呈现高发趋势,这必然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必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医疗和养老负担,加重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我国的康复医学的发展和教学带来严峻的挑战,怎样使老年人颐养天年,一直是社会所关注和探索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努力,我国的养老康复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养老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康复事业也面临诸多的问题,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多,国家经济基础薄弱,我国的情况又与其他国家不同,这使我国养老康复问题面临新的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医学发展的方向

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老年人口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在2005年老龄人口达到了7.6%。实际上中国在2001年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不仅对经济发展有多方面的影响,对社会的医疗卫生也带来很多的重要影响。大多数国家是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已经出现的老龄化问题。但我国不同,进入老龄化时,国家相应的财务并不充足。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将不断延长,加速了人口老龄化。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康复医学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老年人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要使老年人安享天年,病有所医,老有所终,必须将养老和康复结合起来。

目前人类的死因主要是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和创伤,前三类疾病更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除了一些疾病导致的急性死亡外,绝大部分患病的老年人可以存活下来。但是如何使这些患病的老年人生存质量得到提高,这就要依赖于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通过一些科学研究调查表明,积极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够明显的延长患病者的寿命,使死亡率明显降低。在脑血管意外存活患者中,积极康复治疗可使90%患者重新获得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30%患者恢复工作;反之,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者仅为6%和5%。据统计在癌症患者中,40%可治愈,60%可存活15年。这些存活者,无疑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负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各种环境问题的频发,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等三类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会逐年增高,这就对我们的康复医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由于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巨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基础差等因素,中国更多的是采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所以说社区养老模式将是我国需要积极发展的。将社区养老和社区康复相结合将是我国康复医学今后要面临的严峻挑战,亦是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方向。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政府对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非常关注,2009年出版的新医改方案,首次确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将相关疾病的康复治疗列为医保报销范围。鉴于基层医疗机构康复专业的薄弱和康复专业人才的缺乏,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全国康复专业从业人员进行了专门系统的培训,我院康复中心就是我省康复专业人员的培训基地。另外,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城乡居民对一些卫生服务和设施利用率低。要解决有关问题,最终端的是对实用型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社区康复制度的建立。

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于临床医学之外的,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诊治技术和技术规范的医学学科,而不同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这就要求康复医务工作者除要具备生物医学的相关知识外,还应具备丰富的心理和社会学知识。康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而目前的教学大多数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在座位上听讲,师生缺少互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在急需康复专业人才的情况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以及康复医学服务范畴和模式改变的条件下,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窄,注重临床理论培养,忽视康复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锻炼,因而社会适应性不强。虽然近年我国康复医学的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传统生物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内容构成、知识架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培养方向和目标定位不清,标准不明确,课程设置混乱;康复医学的专业教师背景主要是临床医学背景,缺少运动医学、物理医学、预防医学和社会保障学学科的背景;专业教学中临床医学的内容较多,康复及物理治疗的内容较少;实践教学脱离实际等。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医学服务的目标及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人口构成将发生明显的变化,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将从康复医学发展初期的对战伤、车祸、意外事件导致的残疾和先天缺陷者的康复,逐渐过渡到利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等各方面的措施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心理辅导,对一些长期不K的慢性病、心理障碍者等特殊群体服务的康复医学发展近期目标上来。今后还将拓展到广大基层地区、亚健康人群,以及对相应的人群进行健康状况观察、调理和治疗等康复医学发展的远期目标上。这就必然要求康复服务的社会化和社区化,服务人群中除了受伤后的残障者,更多的还是心脑血管意外等的后遗症,以及其他老年慢性病患者等。人类生活的社会化和群居化,在社区生活中得到了最为具体的体现,并提出康复服务人性化和康复预防优先化等理念。未来康复医学,康复预防占重要地位,人们不仅进行康复治疗,更多的是将资源用于一些亚健康状态、生活习惯和职业习惯病、心里次健康状态的预防上;康复医学不仅与临床医学紧密相连,并且与预防医学、保健医学相联系,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健康,且有疾病后可以得到康复治疗,这将成为康复医学发展的最终目标。

未来的康复医学教学改革应有中国特色,立足于中国国情,着重于社区康复医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专业方向、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改革。教学内容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临床医学和物理学,应增加心理学、物理医学、体育运动学、社会学、预防医学的相关内容,并加大健康评估和心理康复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教学方法上应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社区康复服务教学。作者所在校康复中心是陕西省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基地,现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做以下分析和探讨。

(一)实用型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深入,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等三类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会逐年增高,这就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管理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国家医药卫生部门除了要将过去单纯的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导的模式转向以健康预防为主导和疾病治疗为主导并重的模式上来,以医疗为中心转向医疗保健康复等为一体,还要引入循证康复医学的概念。这一服务目标的定位和服务目标的改变,对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对康复医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我们康复医学的教学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结合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建立,我国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围绕面向基层、适应老龄化趋势这一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前瞻、全科、社会、实用。

(二)人才培养要求系统全面发展

临床医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康复医学是在大量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基础医学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是有着较强理论性和很强实践性的学科,从业者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康复医学教学突出实践与能力培养的特点,即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个人创新能力。在明确的培养目标下,主要从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上进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社会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的领悟;(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3)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4)康复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5)各种、各科知识相融合;(6)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上六个方面可保证教学向综合性、实用性的人才培养方向发展。

(三)课程设置的改进

为了适应康复医学培养目标的转变和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康复医学教学课程的设置要进行改革。紧跟社会康复服务人群的变化及学科发展的步伐,按照康复医学教学内容的构成和培养的要求,增加学生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向医学实用人才方向发展。新课程设置主要整合模块:社会养老与健康学模块、康复医学课程模块、物理医学课程模块、基础医学课程模块、心理医学课程模块、临床医学课程模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课程模块以及课外学习模块。课程模块在原有的“康复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课外学习模块”这四大支柱模块基础上增加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社会养老与健康学”、“心理医学”、“物理医学课程模块”,形成支柱,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与康复医疗服务三种类型的干预健康的手段。

专业课程新增了“心理康复学”、“社区康复学”、“卫生预防”、“医疗管理信息学”、“社会与养老学”等课程。对康复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整合,增设了“心理康复治疗实训课”和“康复训练治疗见习课”;课外学习模块设有“社区康复服务实践”、“志愿者服务实践”、“科研设计”、“社会养老课程讲座”。在实践学上为了能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工作,学习和实际工作相一致,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做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慢性病康复治疗和社区康复服务的实习内容,延长了康复物理治疗和心理评估实习的时间,专业实习由过去主要去综合性医院改为主要去康复病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科实习,同时兼顾临床医学科目的实习。具体实习内容采取由学校选定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既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各科的知识,又能突出学生的个性,实现和就业无缝对接。

(四)传统康复医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目前康复医学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模式,这是我们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它的特点是:教师讲解、书写板书,学生领悟、记笔记,老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理解程度,并通过这种方法,来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达到教学目的。但是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及技能的更新换代的进程不断加快,对教学模式及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作者就传统教学的某些缺陷进行了以下探讨:第一,引进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动手参与,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第二,引进引导式和启迪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很好的发挥。由于康复医学的教学内容机械和枯燥,因此有必要引进引导式和启迪式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交流的启迪式教学模式,是优化教学手段的必由之路。第三,增加多媒体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形象化,将康复医学枯燥的教学内容呈献给学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这是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康复医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康复医学的教学内容较为单调,通过互动式、启发式、引导式以及多媒体声音图像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研究显示,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引导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操作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综上所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康复医学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医院的建设势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反观目前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现状,康复医院总量不足,康复专业人才不足等缺陷明显存在。这就要求康复医学的人才培养要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改革过去已有的教学模式,大量培养高素质的康复医学人才,以适应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新型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我国当今及未来发展的社会需求,将养老与康复相结合,将康复与健康相结合,适时大力发展社区康复,注重心理康复和职业行为病以及老年慢性病康复的教学,并体现实用,符合基层医疗机构对综合性专业人才的需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社会对康复医学专业要求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学以致用,建立具有康复知识的专业队伍。

参考文献:

[1]乔志恒,郭明.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96-98.

预防医学的前景篇7

[关键词]北京;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培训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7)01(c)-0072-04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trainingstatusofpreventivehealthcarestaffsinBeijingcommunityandprovidereferencesforimprovingrelevanttrainingpolicies.methodsaquestionnairesurveywasimplementedin388preventivehealthcarestaffsfrom26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sin6districtsofBeijingbystratifiedclustersamplingfromnovembertoDecember2015.Frequencystatistic,R×Ctablechisquaretestforsinglefactorandordinalregressionformulti-factoranalysiswereused.Results①thetrainingofdistrictlevel(90.3%)andcenterlevel(61.9%)weremainlysupplied,lesstrainingopportunities(91.5%)wasthemainappeal.②84.5%ofthesurveyrespondentsagreedonthepracticabilityoftraining,and78.61%ofthemthoughtthatprofessionalskilltrainingshouldbestrengthenedfurther.③64.8%and56.4%oftherespondersweresatisfiedwiththecontentandthefrequencyoftrainingrespectively.④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degreeofsatisfactionoftrainingfrequenciesbetweendifferentunitsofidentity,differenttypesofpracticeanddifferentareasbysinglefactoranalysis(allp<0.05).ordinalLogisticregressanalysisfoundthattherespondentsfromFengtaiDistrictweremoresatisfiedwiththechanceoftrainingthanthosefromChaoyangDistrict(p<0.05),otherdistrictscomparedwithChaoyangDistricthad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Revisingthetrainingcontentaccordingtotheactualdemandoftrainees,andprovidingmoretrainingopportunitiesandseniortrainingshouldbeconsideredtoimprovethefuturetrainingsystemforcommunitypreventiveandhealthcarestaffs.

[Keywords]Beijing;Community;preventiveandhealthcarestaff;training

社^卫生服务机构是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场所。国家要求社区提供11类43项公共卫生服务内容[1],而北京市要求社区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达到了16类73项[2]。高素质的预防保健人员是确保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有效提供的重要人力[3]。在目前北京市社区预防保健人员数量不足[4]的前提下,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在职防保人员的个人服务能力,是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5]。本研究拟通过调查北京市城区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岗位培训及需求现状,为北京市完善社区防保人员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强社区防保人员队伍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5年11~12月对北京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人员实施问卷调查。采取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照约20%的比例抽取城区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每家中心所有防保人员纳入调查,共调查388名防保人员。见表1。

1.2方法

实施问卷调查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课题小组讨论初步拟订问卷内容,咨询专家及预调查后形成正式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培训现况、对培训看法及需求、培训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3.0双人录入数据并纠错,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描述及统计分析。统计描述采用均数及频数分析。对“防保人员对培训机会满意情况”条目进行统计分析:①先做单因素分析,其中二分类及无序多分类自变量采用R×C表χ2检验;②再行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自变量,因变量为有序多分类,采用ordinal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88名调查对象中女345人(88.9%);年龄为20~63岁,平均(36.7±9.08)岁;最高学历:高中及以下40人(10.3%),大专129人(33.3%),本科187人(48.2%),研究生32人(8.2%);职称:初级及助理205人(52.8%),中级及以上163人(42.0%),无职称20人(5.2%);执业类别:临床53人(13.7%),公共卫生219人(56.4%),护理99人(25.5%),其他17人(4.4%);单位身份:正式职工315人(81.8%);调查地区:丰台区100人(25.8%),东城区6人(1.5%),西城区62人(16.0%),石景山区13人(3.4%),朝阳区123人(31.7%),海淀区84人(21.6%)。

2.2培训现状

2.2.12013~2015年接受位培训的频率绝大多数防保人员(98.2%,381/388)在过去3年内接受过岗位培训,培训次数以3~4次(34.5%,134/381)及7次以上(27.6%,107/381)为主。

2.2.2参加的培训级别、形式及费用参加的培训级别以区级(90.3%,344/381)及单位内部(61.9%,236/381)为主,省市级随后(42.3%,161/381),部级及以上最少(8.7%,33/381);培训形式主要为网上学习(78.7%,300/381)、参加培训班(75.6%,288/381)及会议交流(46.2%,176/381);培训费用以免费(64.8%,247/381)及单位出资(34.7%,132/381)为主。

2.2.3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感受18.0%(70/388)认为单位经常为防保人员提供培训机会,24.2%(94/388)认为偶尔提供,37.4%(145/388)认为很少提供,11.9%(46/388)认为从不提供;277人(71.4%)认为本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与其他中心差不多。

2.2.4既往参加的培训存在的问题既往培训中,重点不突出(44.8%)、缺乏实践(38.8%)、培训次数少(34.3%)、重复培训(33.6%)成为调查对象反映的主要问题。见表2。

2.3对专业培训的看法和需求

84.5%(328/388)的人认为专业培训对工作有帮助,15.5%(60/388)的人认为参加专业培训对工作帮助一般。调查对象认为合适的培训频率以1次/个月(25.0%)及1次/3个月(22.94%)为主,培训应加强的内容主要为专业实践技能培训(78.6%)。见表3~4。

2.4对参加的培训内容及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满意度

2.4.1对曾参加培训内容的满意度64.8%(247/381)认为满意,32.0%(122/381)认为一般,3.2%(12/381)不满意。因超过1/5的单元格期望计数小于5,故未进行此变量的统计分析。

2.4.2对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的满意度43.6%(169/388)的人对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满意,48.4%(188/388)的人认为一般,8.0%(31/388)的人不满意。

以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为自变量,培训机会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位身份、执业类别及不同区域被调查者对培训机会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进一步将有意义的自变量进行ordinal回归分析:①似然比检验p<0.05,说明ordinal回归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拟合优度检验p>0.05,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③3种伪R2值都大于0,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④联接函数:因变量有较多的较高分类例数,故采用辅助对数-对数函数;⑤因某协变量在不同水平的取值有较大差异,则使用尺度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解释:丰台区对因变量的作用方向为正(参数估计值大于0),表明与朝阳区相比,丰台区对培训机会有较高的满意度,东城区+西城区及石景山区+海淀区的看法同朝阳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讨论

3.1根据防保人员实际需求优化培训内容

总体来说,调查对象对既往培训内容有较高的满意度,但仍认为存在重点不突出、缺乏实践、缺乏新进展等问题,其培训需求反映了目前公共卫生人员培训普遍存在的问题[6-7]。提示有关培训机构应定期实施调查,及时了解培训对象的专业背景及实际需求,以培养合格的专业实践技能为核心,制订培训大纲,优化培训内容,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培训质量[8-9]。政府也应当积极构建和完善适用于不同层级的公共卫生人才规范化培训体系[10],准确定位基层防保人员的培训目标,使之真正学以致用。

3.2增加高级别培训机会,拓展防保人员专业视野

预防保健人力资源是构成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数量和业务素质能力从根本上决定了区域内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11]。目前我国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师队伍的培养建设正在不断加强,国家也出台一系列文件[12-14]来推进全科医生的培养及落实,国家及省市级的全科培训会议交流十分活跃。但是对于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和职能的社区防保人员的建设尚缺乏系统规划及支持[15]。本调查结果也反映出社区防保人员参加省市级及部级的培训机会相对较少。政府强调社区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并重,每年在不断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同时也在持续增加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专项经费投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充分利用这部分经费,给防保人员提供更多参加部级省市级培训会议的机会,拓展防保人员的专业视野,提升其专业素养。

3.3增加规范培训次数及频率,满足不同专业背景防保人员培训需求

规范性培训机会少、频率低是本次调查对象对专业培训比较强烈的感受。单因素分析发现,相较于聘用职工,正式职工对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更加不满意,这可能与正式职工工作稳定,享受的福利待遇相对较多前提下,对个人专业能力及职业发展有更高的期望有关。不同的执业类别对培训机会有不同的满意情况,在目前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的前提下,为了完成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常将护理人员调配到预防保健岗位弥补人力缺口[16]。由于专业不对口,公共卫生知识或临床知识相对欠缺,在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时,护理人员常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无法令服务对象满意,因此对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护理背景人员与公共卫生及临床背景人员的需求不尽相同。多因素分析提示,与朝阳区相比,丰台区的调查ο蠖缘ノ惶峁┑呐嘌祷会满意度较高,有可能与两区实施的培训政策、对防保人员培训重视程度不同有关,但具体原因仍需要通过定性访谈研究等进一步深入了解。因此,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改善在岗防保人员的业务素质是目前防保人员配置不合理及数量不足[17]前提下有效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主要措施。

本次现况调查采用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培训现状实施调查,其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出北京市城区社区防保人员群体的培训实际及需求。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S].2011.

[2]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与建设规划》的通知[Z].京卫妇社字[2006]2号.

[3]詹一,顾华,陈永弟,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3):88-89,92.

[4]关丽征,何常楠,李宁,等.2006-2013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力发展研究[J].北京医学,2015,37(9):897-900.

[5]李勤,曹启峰,高榕,等.浙江省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5):481-483.

[6]何惧,朱智威,何佳.公共卫生医师岗位培训现状与需求问卷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1):1980-1983.

[7]晏强,刘彬彬,刘姣,等.长沙市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人员的培训现状与需求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6a):1855-1857.

[8]王晓波.北京某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需求调查分析[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

[9]李勤.浙江省城乡社区公共卫生人才培训大纲[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9(5):481-485.

[10]王慧,孙美平,聂玲,等.北京市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与问题解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448-449,473.

[11]王乙.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人才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2014,26(5):270-273.

[1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1]23号.

[13]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5]70号.

[14]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Z].国医改办发[2016]1号.

[15]周晓林,吴克服,孙保和.上海市社区基层公共卫生医生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56-1757.

[16]韩柏慧,王兆南,张金艳,等.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力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6,19(4):335-339.

预防医学的前景篇8

关键词:金匮要略;治未病

中图分类号:R2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11-2329-02

preventivemedicinethoughtinSynopsisofprescriptionsofGoldenCabinet

HUanGYanGuo,tianLi

(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4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wediscusstheoriginanddevelopmentofpreventivemedicinethoughtinSynopsisofprescriptionsofG0ldenCabinet;itsayedthediseasesarecognizableandcurableandpayedmuchattentiontotreatmentbeforeoccurrenceofdisease,andpreventingthedevelopmentofdisease.theseareveryimportantinreality.

Keywords:SynopsisofprescriptionsofGoldenCabinet;diseaseprevention

中医“治未病”理论历史源远流长,是在长期医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逐渐形成、完善的系统学说,代表着医学的前沿和方向。“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养生防病思想,包括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层次的内容。它要求人们在平时就要防病,有了小病就要注意阻止小病转化成大病,在病变未来临之前就要防止疾病恶化,这样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动权。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痰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长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不治已病治未病”与建国以来我国医药卫生“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一脉相承,它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治未病思想的源流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可见很早以前,祖国医学就已经注意到了治未病的问题。后世医家对治未病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张仲景发展了《黄帝内经》以来的相关思想,他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多侧面论述了治未病的原理、方法,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治未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养生保健,均有涉及;治则方药,一应齐全。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要求医生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在《千金》两方中,他还明确论证了治未病与养性的直接关系:“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创造了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朱丹溪对治未病也有高明的认识,云:“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叶天士未雨绸缪的思想,又前进了一步,他提出的“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观点,是指疾病过程中要防变于先,采取主动。此外,东汉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等,是很可贵的。

2治未病重视未病先防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论述了养慎的重要性,指出摄生养慎对未病前预防疾病有积极意义,并介绍了具体的预防措施。提示入若能内养正气,外慎风寒,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相适应,就可以抵御外邪侵袭,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所在。这与《素问•刺法论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精神是一致的。仲景遵“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的防病原则,提出了养慎的具体措施:一是节制房室,“勿令竭乏”,以免损伤元真之气,因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精决定着人之生长、发育、生殖、强壮、衰老。二是服食适宜,穿着要随气候变化而相应增减即所谓“适寒温”。饮食要有节制,节其冷热,避免大寒大热,过饥过饱,这些都易克伐胃气。另外饮食还要求全面,不偏食,五味调和,保证营养齐全。三是防备金刃、虫兽等其他方面的伤害。四是“导引、吐纳”,即自我按摩,调整呼吸等养生体育活动。这些摄生方法都使人体对外抗御机能增强,使腠理这一气血流行和内脏正气通会之处成为防御外邪的坚强门户,御邪于外,则病无从可生。

3治未病重视有病早治

《金匮要略》云:“适中经络,末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仲景警示人们若一时不慎而感受外邪,必须及时早期治疗,防微杜渐,以防病邪深入于内,灭病邪于萌芽之时。如在经络开始受邪,趁尚未深入脏腑之时,即及早治疗;四肢刚刚感觉重着不适,即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方法,使机体气血畅行,提高抗病能力,杜绝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仲景十分重视在疾病初发,邪位浅表时治病的重要性,要善于抓住疾病的典型病证,及早诊断,早治已成之病,以免贻误病情,防止疾病由浅至深,由轻至重。

4治未病强调既病防变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仲景依据脏腑病证的传变规律,以治肝实脾为例阐明了已病后对未病脏腑在治疗上的预防措施,指出在治疗疾病时应注意照顾未病的脏腑,防止疾病的传变,先治或先安未病的脏腑,截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其蔓延为患,使疾病向痊愈方面转化。同时还提出对已成之病,要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防止病情的逆变,阻止病势的发展。疾病初愈,要补养正气,注意调摄,促进康复,防止原病复发或复生它病。

5治未病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1治未病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是具有预防思想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疾病发展的一种积极措施,将疾病控制在早期,防止进入危重阶段。辨证明确,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也是人们预防疾病的发生,减轻疾病的损害,延年益寿的需要。这是“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具体实施。

5.2治未病重在防微杜渐疾病已经发生,在其病渐而未深,微而未甚阶段能及时制止,使之不致蔓延。运用疾病传变理论判别发展趋向,见其微能知其著,对于起病急,变化快的外感病来说其临床意义更为重要。这是《金匮要略》“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的具体运用。

5.3“治未病”标志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医学的高度发展从《内经》提出“治未病”开始,标志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已从被动治疗提高到主动预防的水平。疾病是由邪正斗争的相对静止性和不断变化的绝对性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治来病是中医预防治疗学的一大优势,“治未病”的意义重大,但要真正做到“治未病”,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不懈的努力去发掘与探索,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最大的发挥中医中药在预防治疗学方面的潜力,从而收到最好的效果,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事业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医学以治未病构建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其科学认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表现出的优势,让人类看到了希望。“治未病”所表现出的健康学和社会学问题,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主题。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将更加关爱生命,珍惜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仅为5%,患病者20%,而75%则属于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者。如若不给予治疗,进一步发展会形成多种疾病,甚至可导致心脑血管、肿瘤等严重疾患[1]。值得提及的是,把中医的“治未病”说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的认识,是欠全面的。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时期,而不能包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换句话说,中医的“治未病”说,针对的不仅仅是亚健康状态,而是包括亚健康状态在内的、具有更广泛意义的大健康学说。因此我们不仅要继承、弘扬中医治疗未病之法则,“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还要不断更新对治未病概念的认识,使治未病的内容实质不断得到充实、提高和延伸。借助现代医学各种先进技术手段,深入研究饮食起居、劳逸、心理、社会、环境、自然等诸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机制,探讨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措施,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将是当代中西医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预防医学的前景篇9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新时期卫生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613-02

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类世界再次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却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公共卫生安全当前已成为了许多国家所面临着的重要课题。在中国,公共卫生安全是关系着国民身体健康的大事,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对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新时期这一时代背景,重点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展开论述。

1当前现状剖析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意识极其淡薄,许多二、三线城市甚至都没有制定公共卫生管理的相关条款。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让世界瞩目的非典肆虐着中国的许多城市和农村,迫使我国不得不采取对外来人员或外地回归人员的隔离措施;2005年,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流行性感冒;2008年后期,公共卫生安全隐患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即食品安全问题,从“三聚氰胺”到“问题奶粉”,从“毒生姜”到“假羊肉”……问题食品频频曝光。据统计,上世纪末中国受食品安全隐患威胁的城市占全国所有城市的80%以上。近年来,虽然我国并未爆发更大规模的流行性疾病,然而其安全隐患却始终存在。这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中国是20世纪下半叶在世界范围内受天灾人祸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主要表现形式为:①流行性疾病;②食品安全;③环境污染;④事故灾难。

2对公共卫生管理概念的相关论述

事实上,所谓公共卫生管理其实包括多项内容,且也涉及到了多个部门,因此,严格来说公共卫生并非一个单独的概念。公共卫生体系主要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医疗救治机构和公共卫生研究机构等。而本文所探析的公共卫生则仅针对卫生监督管理机构而言,准确的说,是基于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所开展的论述,做好公共场所、学校、劳动、放射、食品等五大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做好预防接种、消杀、从业人员体检、卫生宣教、传染病预防控制和救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并监控辖区人群健康信息,指导并治疗患者,监测并报告相关信息;研究和预测辖区人群健康态势,制修订并实施防治规划,调整防治方案等。

3新时期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构建

所谓新时期,是指自非典和“毒奶粉”事件后的一个新的分期。作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一个单独个体,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认真在上述事件中吸取教训,并重置组织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

3.1构建四级公共卫生隐患防护网络。在工作实践中,公共卫生管理并非由卫生执法监督一家来承担,而应是中国这一庞大医疗卫生体系的“末梢神经”。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实质是通过控制环境和预防疾病等手段来促进所在区域的居民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一个健全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应包括预警系统、监控系统、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和社区卫生防控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而,要使其成为一个体系,就必须要构建四级公共卫生隐患防护网络。

第一级以部级疾病控制中心为核心,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共同构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

第二级以省级医院为核心,建立应急系统,制定多种应急方案,并设立信息联系部门,承上启下,加强对上级预警的管理和传达工作效率。

第三级以县级医院为核心,其主旨在于加强医疗检诊效用,提升工作水平,配置一支高效的服务队伍。

第四级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其主要职责在于对各种会导致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的事件进行诊断并提出初级预警,同时建立公共卫生安全防御防控系统。

在四项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络中,其各级之间的关系在于沟通与协调,应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构建救灾防病、处理紧急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网络。

3.2公共卫生管理职业化。如何建立一个健全、敏锐、充满活力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呢?不少公共卫生专家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和见解。

有专家认为,要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就必须要进行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建设。其中,硬件包括:要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有足够的设备、经费、人员和政策保证等;软件包括政府的危机意识和政府下属部门的通力合作意识。笔者认为,制度完善是从容应对、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3.3加强定期演习。如何建设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训练有素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疫病、险情的挑战呢?笔者认为,捷径只有一条,就是更多的开展演习训练。

在突发事件中,医疗机构的每个人都应该做应急体系中的“末梢神经”,都能够对危机做出及时和快速的反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构建意义,并加强管理效用。

4结语

公共卫生管理是新时期医疗体系的重要职责,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对维护社会稳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载体,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载体,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作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医疗体系中的一员,任何一个公共卫生管理部门都应将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并不断的创新管理方法,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理质量,并以此来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发展而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华先.要重视新时期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J].中国热带医学,2001,192):182-183

预防医学的前景篇10

【关键词】体质辨识;中医学;治未病;作用及意义

【中图分类号】R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3..01

进入21世纪,医学模式有着明显的转变,既往多以注重治疗为主,而目前有转向至以注重预防为主,即由重视疾病转向重视健康。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正符合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我国医学经典名著《黄帝内经》中即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也深深的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瘥后防复”等多层面[1]。体质是指某个个体内在的固有体质,体质辨识则是判断其固有体质的方法,也是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方法和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则重点探讨了体质辨识在中医学“治未病”中的作用和意义,现论述如下。

1体质辨识的内涵

体质是指一个个体在先天遗传因素、后天获得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关个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即心理状态等综合且较为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辨识则是在中医学经典理论以及体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各种诊断方法对其固有体质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體质类型的过程。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体质分类的论述,此后又有四分、五分、六分等多种分法,而目前最常用的则是王琦教授提出的九分法,即一种平和质和八种偏颇质[2]。而体质辨识的内涵主要是判断人体的体质,对其进行分类,认识其个体差异,把握其健康要素和疾病要素,最终制定适合的防治原则,以及预防疾病、养生等干预方法。

2中医学“治未病”与体质辨识的关系

个体体质尤其特异性,同时体质又与某些疾病存在不同的易感性,也对治疗方法存在不同的耐受性;同时,个体的体质具有可调节性,这就为基于体质辨识理论,对个体体质进行适当的干预,从而发挥预防疾病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中医学“治未病”的主题思想也是预防疾病、或预防病情的加重和传变,以“健康医学”为主旨,治疗“患病的人”而不是仅仅“治病”,由此可见体质辨识、改善个体体质是实现“治未病”、预防疾病的主要途径,故而有学者[3]称“体质辨识开辟了‘治未病’的美好前景。”

3体质辨识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对个体做体质辨识呢?这是由于个体之间有体质差异,而体质又是基于人体身心特点、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阴阳平衡而判断的,这些因素是每一个个体发生疾病、疾病特性的基础,因此进行体质辨识,有利于判断每一个个体对某些疾病的倾向性或易感性,从而可指导我们对其进行有效的疾病防治,故具有重要的作用[4]。再者,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以采用检验仪器为主,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研究指出,全球约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5],而这些亚健康人群通过仪器检查一般无法找到异常指标,且这些检查只能判断某一时间段人体的健康或疾病状态,这就限制了这些检查方法的应用。而通过体质辨识,即使在患者仪器检查全部阴性的情况下,亦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做出有效的评估,对其疾病风险做出判断,进而帮助其指定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以预防某些易感疾病的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健康的要求也随之升高,故而研发出具有具有增强体质、保持身体健康的新产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而在中医学体质辨识、“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研制出这些产品即有了理论支持,也成为了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参照坐标”。

4体质辨识在中医学“治未病”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已经正式制定并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其可作为体质辨识的方法与工具,具有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的特点,故而适用于各级医疗单位学习并实施,可以在更广泛的人群中进行“治未病”,帮助其针对自身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适当的干预和预防,如调节自我生活方式、改正不良的生活起居习惯,慎起居、适寒温,制定合理的膳食食谱,做到劳逸结合,调节情志,保持七情正常不过极,保持心情舒畅、达观等[6],从而改善体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体质辨识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在中医学经典理论的指导下,对个体体质进行体质辨识,对于判断其患病易感因素、制定预防干预措施等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可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凸显出中医学的特色及优势,故而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陈莉,韩晓玲.体质辨识在低、中危高血压"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6,16(7):1088. 

[2]马晓峰,王琦.体质辨识在中"治未病"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4):2-3. 

[3]黄建波,张光霁.论"治未病"理论体系建设[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3):911 

[4]孙理军,柏云飞.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地位及作用[J].现代中医药,2015,35(6):58. 

[5]周仲芳,杨思进,徐厚平,等.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及其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