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8:54

美术作品分析篇1

关键词:美术作品;人文精神;鉴赏;文化情境

一、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原因分析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要重现事物的美,更重要的是把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通过对各种学科综合知识的巧妙运用,使得“美”在其笔端得到升华。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对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能力机型综合运用在,这样才能创作出一幅完美的作品。所以,我们在欣赏这样一幅作品的时候要对这些思想感情、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才能很好地提高鉴赏效果。

二、在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鉴赏的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与研究也在发生变化,将美术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分析其蕴含的深层意味,可以对画家创作时的情景进行真实的在现,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所谓文化情景就是一件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当时所处的文化环境、时代背景、文化特征等等。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分析其文化背景至关重要。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不应该只对作品的技巧进行分析,还要明确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人文以及科学特征等等,把作品融入到当时的文化环境当中去,对画家创作时的内在情感进行分析。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社会文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作品的优秀思想、优良的精神可以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的进步,还能引导人们的心态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对研究人员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很多非常深奥的哲学思想蕴含在美术作品中,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做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不仅要分析其历史环境,而且要分析画家在创作的时候内心的思想与情感。画家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多种不同文化与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加强文化情景中美术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这种鉴赏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很好的还原,但是不是对生活简简单单的那种描述,而是把价值观、审美观与文化情景进行统一。人们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应该通过视觉感受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与感情,努力与作者产生共鸣,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使自身的思想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文化环境中进行美术鉴赏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同地区的美术艺术也有不同风情,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近距离的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例如黄永玉前辈的《山鬼》有着浓厚的湘西本土特色,黄老塑造的“山鬼”这一形象其实是在湘西本地神话故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黄老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也让“山鬼”这一形象有了鲜明的特点。这个时候,我们要结合湘西本地的文化对“山鬼”这一民间形象和艺术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使我们在认识“山鬼”这个艺术形象的时候更加深刻。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觉、心理等方面的共鸣来进行,从视觉与心理上对作品进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作者想要体验的情感与意境。例如在传统的国画进行赏析的时候,我们要对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在鉴赏这种作品的时候应该对当代历史文化有很好的掌握,还可以借助古典音乐来进行联想,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中国古典画作和古典诗歌一样很多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了解了这一点很有利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连接,由于美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美术技巧的简单堆叠,其过程结合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科学内容,其蕴含的知识是比较广泛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融入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鉴赏的效果。例如:在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我们要很好地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等,把这些背景有机的结合起来,接受画家生活年代、国家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当时的世界环境。这样可以加强对作品的思考,得到作者想通过作品传达出的深层思想。在鉴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生活联系起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所以想要在文化情景中鉴赏美术作品可以从身边的美术作品入手,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美术鉴赏还要与自然美进行有机结合,用自然美来发展自身的思维意识与审美能力。将美术鉴赏与行为艺术相结合,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美术鉴赏效果。

四、结语

不同的美术作品其蕴含的思想不同,再加上画家在创作它们的时候,融入了当时画家生活的环境与时代背景,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注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画家生活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进行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品深处蕴含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梁汉.试析在文化情境中开展美术鉴赏[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张媛媛.“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理念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6)

[3]伍慷.在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关于加强高等美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9).

美术作品分析篇2

关键词:美术作品观摩;风景园林;教学;实例分析

广泛观摩他人的作品是学习绘画的必要环节。在观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很多杰出的艺术作品,而且形成了良好的视觉认知;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了绘画的变化和发展脉络。这是接受美术基础教育的最佳途径。美术作品的赏析,不仅限于美好的视觉体验,实际上还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来讲,美术作品作为任何一种悠久文明的发端之一,先于文字、先于伦理而出现,是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思想发展过程的至关重要的载体之一。从小的方面来讲,美术作品的赏析是形成个人审美情趣的关键,不仅对艺术专业人士非常重要,对建筑、规划、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人士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所以在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在提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革命救国等理念时,当时的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就曾经大声地呼喊要用“美育代宗教”。可见,美育对民族和个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中国的美术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类学科研究领域中的专业问题。而从应用性学科和大众美术教育的角度看,美术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体系。例如,在绘画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名家流派,如果我们单从“点”的角度观察,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真谛。笔者在西班牙马德里参观了普拉多美术馆和索非亚艺术中心后,对此感触颇深。这种感触不仅仅来自艺术的层面,更多的是来自思想文化的层面。

普拉多美术馆主要展出的是西班牙传统的绘画作品,而索非亚艺术中心主要展出的是当代艺术作品,两者的风格迥异。单就收藏古典绘画作品的普拉多美术馆来讲,不仅有委拉兹贵支、戈雅、鲁本斯等著名画家的作品,还有同期众多画家的作品。其布展的历史脉络也非常清晰,从公元前艺术的萌芽,到中世纪的绘画作品,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等。参观者通过对比,可以从众多画家的作品和清晰的绘画历史发展过程中,真正领悟什么是中世纪绘画和文艺复兴,什么是名画家、他们作品的伟大之处、他们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他们的思想领域是如何变化的以及是怎样体现在绘画中和体现在人物的表情、绘画的色彩等诸多细节上的。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参观时间,但是笔者在大量的对比中形成的震撼和感触是巨大的,也深刻认识到造成中国美术教育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美术馆系统的缺失。陈丹青先生对这种缺失也深感忧虑,在他的杂文集《退步集》中指出:“印刷品虽便于流传,然其大弊是无序,每本画册的获取途径、翻阅过程,随意性、偶然性太大了,久而久之,乃无形中构成几代人芜杂混乱的美术史观,以致无所谓史观,只是对一两位画家发生偏爱,有点无面,散乱失序。其结果,是我们的个人经验总难在整体文化背景中寻获适切的位置。”

二、风景园林教学中实例分析的特点及作用

(一)风景园林教学中的实例分析与美术作品的观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1、理论来源具有一致性

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其很多理论和方法都来源于相关学科专业。其中,许多技术性的理论来源于规划和建筑领域,而有关视觉艺术方面的理论则主要来自于美术领域。

2、美术作品观摩与实例分析的目的性相同

通过广泛的观摩、考察和分析,可以开阔眼界,探索更多的美术或设计表现形式和方法;并且从传统的艺术思想中吸取营养。没有一种新的风格和思潮是凭空产生的,正如许多现代画家都从浩如烟海的意大利古典主义绘画中汲取过营养一样,很多现代主义园林设计师也是从中国、法国、意大利的古典主义园林中获得灵感的。

3、美术作品和园林作品都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无论是美术作品还是风景园林作品,透过每一个优秀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都能感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和文化在艺术和生活的不同领域折射出的光芒。这也正是美术作品和园林作品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得以流传的关键。

(二)风景园林教学中实例分析的作用

1、风景园林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学科,教学内容不仅涵盖一些概念性、技术性的知识,而且还包括一些有关视觉艺术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容。其中,所涉及的一些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比较抽象,需要借助一些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所以在风景园林教学中引进美术作品的观摩与分析方法,有助于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具体化,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如同在绘画中对不同场景、不同气氛的表现需要做大量的练习一样,在风景园林设计的教学中,每一个实例的分析,都是介绍给学生一种具体的设计语言,都能够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使之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更直观、形象地了解风景园林这个行业。

3、我们知道,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不只是要悦人眼目,还必须能够打动人心,使人们体会到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背后所蕴藏的社会和人文发展的变化。同样,风景园林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作品以及不同设计风格的作品也蕴藏着行业发展的脉络和方向。所以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的实例分析,其作用不仅在于使学生对单一的“点”有所了解,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在今后的发展中以更高的视点来对待每一个具体的工作,尤其是要立足于学生良好的设计习惯和广阔的设计视野的培养。

三、风景园林教学中实例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教学中的实例分析存在系统性的缺失

风景园林教学中的实例分析与美术作品的观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也具有相同的忧患,即在教学中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通过举例来分析每一种设计思潮和设计方法。但是,如果仅仅介绍单一的作品,而不将其来龙去脉分析清楚,那么就会使学生只看到作品的表现形式,而忽视作品所蕴藏的思想和文化层面的发展和变化。这将导致学生在现阶段和今后的设计中盲目引用,而缺乏对设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种习惯的养成,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的发展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二)各种出版物的良莠不齐加剧了系统性缺失

随着国内外信息和文化的不断交流以及“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总量急剧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显著加快。各种出版物、资料集之丰富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也因其良莠不齐加剧了风景园林教学中实例分析的系统性缺失,从而使学生把盲目地生搬硬套以及追求形式上的新、奇等习惯带入到风景园林设计中。在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空前繁荣、风景园林作品层出不穷的今天,回头审视诸多作品,那些新奇的或者在局部“点”上似曾相识的作品远远多于那些能够折射出社会、自然环境的迅速变化的作品。由于设计师对社会、自然环境的迅速变化缺乏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以装饰性的矫饰代替了设计师的思想,所以一些风景园林设计作品成为无本之木和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

四、风景园林教学中实例分析方法的探讨

无论是美术教育,还是风景园林教学,导致系统性缺失的原因有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因素。从硬件方面讲,中国的美术馆数量少、规模小,导致藏品无法充分展示,以致美术作品观摩的系统性差,难以给公众提供良好的美术教育。这一点反映在风景园林教学领域也是一样。因此,在硬件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教师在风景园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弥补这种系统性的缺失,在进行实例分析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技术性手段和单一实例的介绍上,而要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紧密结合,将零散的实例串联起来,在历史的纵向上讲清前因后果;并且关注同一时期的风景园林设计作品与艺术、哲学领域的横向关联,使学生真正了解作品在社会历史和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定位,将孤立的“点”变为整体文化背景这一“面”中的“点”和历史发展过程这一“线”上的“点”。

在设计形式和内涵上反映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变化,在西方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中体现得较为清晰。例如,在介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潮时,势必要对其代表人物丹·凯利的作品——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国家银行总部庭院作一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在实例分析时,不仅要介绍他将建筑中分割空间的“墙体”转化为园林中的要素,如林荫道、绿篱、草地、规则水池等,以形成一个个带有现代主义意味的流动空间,流露出浓厚的结构主义韵味,形成具有典型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设计形式;还要介绍为什么他会使用这种形式以及为什么这种形式会在园林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会给与后来的设计者以启示。

丹·凯利的作品是产生于20世纪60~80年代的力作,有其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在城市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把园林作为放松其肉体和精神的场所,总希望创造出不同于平时生活环境的氛围。所以在城市自发形成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城市是自然的,园林是规则的。而随着启蒙运动和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来临,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在建筑和规划领域以其独特的设计语言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城市成为规整的,与此相反,园林的形式变得越来越自由,形成与城市的反差。法国巴黎19世纪的城市公园肖蒙山庄就体现了这个时期的特点。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人们又开始反思,认为这种自然主义的园林太随意,很难与西方根深蒂固的理性主义价值观融合,同时也很难与周围规则的城市环境融合。于是,很多设计师又开始回归规则式园林的设计理念,但这种回归不是照搬,它的主旨用黑格尔的话讲就是“扬弃”,也就是使历史的东西得以批判地继承、否定地发展。这种传承与超越,使古典主义清晰、庄重的结构得以继承,而一些呆板的空间和繁琐的细节被摒弃;同时,自然的要素被巧妙地引入到古典的结构中,使人们在享受自然愉悦的同时又感受到古典主义的庄重美。丹·凯利的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国家银行总部庭院就是这种思辨的最好诠释。它巧妙地呼应了西方的理性主义价值观,协调了建筑与园林、园林与城市的矛盾,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价值。

美术作品分析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美术欣赏艺术素养启发式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美术欣赏的几点思考。

一、教师应将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置于首位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首先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其条件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笔者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关注作品的文化背景,教师自身也缺乏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及这一背景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这一现象也足以说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迫在眉睫。那么,我们提高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征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美术史、美术基础、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素养,通过理解各个学科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

2.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当形成现代文化心态,广泛的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多种渠道接受美术信息。例如:参观博物馆,重大展览,利用网络资源等,这样有利于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了解当代美术的特征,从而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此外,还要积极思考、探索,加强交流,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

二、要美术常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常识课和美术欣赏课在一般场合并不分开,统称为“美术欣赏课”。美术常识就是关于美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美术语言等,美术常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重在感受美。如果美术欣赏课只重视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元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欣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甚至肤浅的层面上,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美术欣赏的方法和经验,当面对一件作品时,学生会不由自主的用现有经验来判断,而世俗的“像不像”“画的是什么”等审美态度只能使美术欣赏活动误入歧途。如: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若以像不像去评判这件作品,而不去分析作者如何运用点、线、面的纵横交错以及色彩的冷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要素,给人造成的心理感受与爵士乐、百老汇所特有的属性的联想和分析,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这件作品的。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的不安和恐惧的,使人们在19世纪末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

现行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经笔者调查可大致分自由欣赏式、理论阐述式和欣赏启发式三种。自由欣赏式就是学生自由欣赏作品,教师不作任何指导,这种方式缺少教师理论指引,因而学生欣赏的无所适从,很难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理论阐述式就是教师就作品理论阐述,学生跟教师欣赏作品。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欣赏主体的参与主动性,而欣赏启发性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自己阅读作品,自己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己感受,阅读作品,深入理解的主体参与性,从欣赏中掌握方法,寓教育于欣赏之中,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那么让学生从无序、被动欣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的主体,通过“直观感受――参与分析――比较评价”的过程。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直接的瞬间观察和感受来获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教师在学生直观前不应对作品加以任何形式的阐述和评论,以免造成定势思维,人云亦云。第二阶段参与分析,即理性分析阶段,教师让学生去感受作品的外部形式美,接着自然的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体裁、题材、造型、明暗、色彩、空间、肌理、风格等方面入手作初期的分析,进而逐渐由表及里的推进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最终引发对艺术形象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思考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自终以宽慰的态度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感知作品,自己分析作品,让学生从分析中掌握方法。经过对作品的感性认识,理性分析后,为了再次深刻的认识作品,对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美术史发展跳动的脉搏,而对不同体裁、风格的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楚的感到画家各自的风貌。一般来说,经过分析比较后,再次感受作品,学生就会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来促使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作品、丰富相关美术、历史等知识,查阅有关资料。

美术作品分析篇4

通过音乐鉴赏理论的掌握能够获得基本的音乐艺术审美素质,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一般音乐作品进行相关的审美评价,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审美探析是更深层次接触音乐艺术文化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广大音乐爱好者对于音乐艺术文化的热爱情感,从而进一步推广音乐艺术。

一、音乐鉴赏中的理性探析

音乐艺术的理性认知与审美有利于深化观众在音乐艺术欣赏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对作品进行分析,且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在对音乐作品从艺术文化角度进行鉴赏时,应就其音乐风格、音乐体裁等进行分析。面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其理性认知的内容也都不同,因此音乐鉴赏中的理性认知主要从两类音乐作品入手:

(一)针对声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声乐作品是由多种音乐创作元素融合的音乐艺术,其中音乐旋律及音乐歌词是其主要部分。在对该类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时,不能将歌词与旋律互相独立,应在两者结合的状态下,根据鉴赏者个人的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形成一定的音乐艺术审美感受。

(二)针对器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在对器乐作品进行理性认知与审美鉴赏时需要同时考虑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当时的情感以及创作目的等,相对声乐作品的鉴赏显得更加复杂深刻,音乐鉴赏课程主要围绕器乐作品的深入探析来开展,这对于欣赏者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个人的音乐思想情感要求都较高。

二、音乐鉴赏的审美探析

音乐作品的审美探析与一般的音乐评论不同,音乐评论更多考虑音乐理论逻辑在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而音乐审美探析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因音乐情感上的感受。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必须考虑多个艺术要素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人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首先,就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音乐艺术形式、情感等进行思考,就音乐欣赏过程中有关音乐作品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思考与深入理解,在自己的音乐感受中再建与创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内容;其次,在音乐感受基础上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的再建与创新,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评价予以再次反馈。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不是停留在对于某个音乐作品的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

三、如何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鉴赏与正确的审美评价

(一)注重音乐艺术文化欣赏。对音乐艺术的鉴赏首先需要对基本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其次对丰富的音乐作品风格与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将音乐艺术融入于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音乐艺术鉴赏。

(二)注重音乐作品背景文化的融入。对音乐作品的评价与鉴赏并不是单一的专注于音乐演奏技巧,音乐作品本身必须包含有大量的音乐艺术文化背景,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音乐知识深度与广度。因此,音乐鉴赏过程中不能缺少对音乐背景文化的导入,对于丰富音乐鉴赏知识,提高音乐审美品味至关重要。

(三)对多地区音乐文化元素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的了解。世界音乐艺术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形成了相当独立且富有地区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在各个民族地区都拥有十分丰富的音乐资源,应作为音乐理性探析与审美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音乐鉴赏的实际效用性。随着音乐与艺术文化的不断累积与深入,音乐艺术的审美与鉴赏应与现实素材相接轨,音乐鉴赏过程中应注意音乐资源与素材的拓展,除了关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也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鉴赏实践对实际音乐理性认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提高。

(五)强化关于音乐作品的鉴赏与探析交流。音乐鉴赏过程中应首先就某个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文化背景等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每一个鉴赏者都是一个单独的鉴赏个体,通过沟通与交流能够让每个个体充分发挥与贡献自己对于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在讨论过程中获取其他的人的音乐感受,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内涵的多角度思考。

美术作品分析篇5

关键词:音乐鉴赏;理性;审美评价;探析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18-01

通过音乐鉴赏理论的掌握能够获得基本的音乐艺术审美素质,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一般音乐作品进行相关的审美评价,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审美探析是更深层次接触音乐艺术文化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广大音乐爱好者对于音乐艺术文化的热爱情感,从而进一步推广音乐艺术。

一、音乐鉴赏中的理性探析

音乐艺术的理性认知与审美有利于深化观众在音乐艺术欣赏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对作品进行分析,且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在对音乐作品从艺术文化角度进行鉴赏时,应就其音乐风格、音乐体裁等进行分析。面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其理性认知的内容也都不同,因此音乐鉴赏中的理性认知主要从两类音乐作品入手:

(一)针对声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声乐作品是由多种音乐创作元素融合的音乐艺术,其中音乐旋律及音乐歌词是其主要部分。在对该类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时,不能将歌词与旋律互相独立,应在两者结合的状态下,根据鉴赏者个人的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形成一定的音乐艺术审美感受。

(二)针对器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在对器乐作品进行理性认知与审美鉴赏时需要同时考虑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当时的情感以及创作目的等,相对声乐作品的鉴赏显得更加复杂深刻,音乐鉴赏课程主要围绕器乐作品的深入探析来开展,这对于欣赏者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个人的音乐思想情感要求都较高。

二、音乐鉴赏的审美探析

音乐作品的审美探析与一般的音乐评论不同,音乐评论更多考虑音乐理论逻辑在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而音乐审美探析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因音乐情感上的感受。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必须考虑多个艺术要素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人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首先,就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音乐艺术形式、情感等进行思考,就音乐欣赏过程中有关音乐作品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思考与深入理解,在自己的音乐感受中再建与创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内容;其次,在音乐感受基础上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的再建与创新,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评价予以再次反馈。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不是停留在对于某个音乐作品的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

三、如何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鉴赏与正确的审美评价

(一)注重音乐艺术文化欣赏。对音乐艺术的鉴赏首先需要对基本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其次对丰富的音乐作品风格与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将音乐艺术融入于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音乐艺术鉴赏。

(二)注重音乐作品背景文化的融入。对音乐作品的评价与鉴赏并不是单一的专注于音乐演奏技巧,音乐作品本身必须包含有大量的音乐艺术文化背景,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音乐知识深度与广度。因此,音乐鉴赏过程中不能缺少对音乐背景文化的导入,对于丰富音乐鉴赏知识,提高音乐审美品味至关重要。

(三)对多地区音乐文化元素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的了解。世界音乐艺术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形成了相当独立且富有地区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在各个民族地区都拥有十分丰富的音乐资源,应作为音乐理性探析与审美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音乐鉴赏的实际效用性。随着音乐与艺术文化的不断累积与深入,音乐艺术的审美与鉴赏应与现实素材相接轨,音乐鉴赏过程中应注意音乐资源与素材的拓展,除了关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也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鉴赏实践对实际音乐理性认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提高。

(五)强化关于音乐作品的鉴赏与探析交流。音乐鉴赏过程中应首先就某个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文化背景等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每一个鉴赏者都是一个单独的鉴赏个体,通过沟通与交流能够让每个个体充分发挥与贡献自己对于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在讨论过程中获取其他的人的音乐感受,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内涵的多角度思考。

四、结语

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鉴赏并不是停留在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音乐鉴赏的过程更多地是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进行分析,将音乐艺术的理性分析运用于音乐艺术鉴赏中,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

参考文献:

[1]殷.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身体”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喻娟.音乐欣赏教学的美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5.

美术作品分析篇6

一、审美能力的涵义

基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学术界对于审美能力概念的阐述和归纳也各有不同,其实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审美能力又被称之为艺术鉴赏力,是指人们对于美的艺术形式进行感受、判断、想象、创造的能力。结合中外艺术界、学术界相关文献著作对于审美能力的阐述和笔者自身从事美术绘画行业的经验,审美能力是基于人类的学习、训练、实践、思维能力和艺术教育等而形成发展起来的能力。它是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对于客观艺术形式的主观感知为基础,对于艺术形式进行创造、加工、认知的过程。纵观古今中外,审美能力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历史经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审美能力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国界性,它对于人民大众的思维意识具有提升和促进作用,可以激发人们用美的思维和认知来改变社会、改变世界,助力更为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审美能力主要分为审美感觉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三个部分。首先是审美感觉力。审美感觉力主要是指人的审美感官,是人类感受任何美的形式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次是审美想象力。审美想象力是基于人的审美能力作用于任何美的艺术形式,并将美的艺术形式经头脑加工、重新激发新的认知和感悟的能力。审美想象力是人类对于任何美的艺术形式从客观形态转化为主观认知感受的必要途径。它有助于激发人类对于客观艺术形态产生美的感知能力,审美想象力的主要形式有类比联想、关系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再次是审美理解力。审美理解力是人类对于美的事物形态上升到审美感受的主要阶段。只有基于理解力的加工,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觉才会向着美的意识提升和转化。只有建立在理解力基础上的审美感知才是具有美学意义上的审美能力。

二、美术绘画作品的阐述

美术绘画作品是指以线条、色彩或其他方式为形式和手法,勾勒出来的或平面或立体的艺术作品。基于实用性的角度来划分,绘画作品属于纯美术作品,也就是说,它是专门供人类观赏的美术作品形式。人类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人类珍贵的美术绘画作品灿若繁星。从古至今,拥有丰富审美意蕴的绘画作品数不胜数。就近现代著名画家的绘画作品就有西方的《梦》《格尔尼卡》,梵高《向日葵》,中国近现代的齐白石《不倒翁图》《虾》,徐悲鸿《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奔马图》,张大千《黄山松》《山水》,吴冠中《北国风光》《长江万里图》《狮子林》等著作。这些都是人类在认识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珍贵财富和宝藏。虽然目前美术绘画作品种类繁多,而目前我国的艺术市场上所出现的相关美术绘画作品赏析之类的书籍著作质量却不高,绘画书籍赏析的作者出自各类人士,书籍和出版社也大多不成规模,书籍著作里面的内容大多浮于表面,对于美术绘画作品的解读过于浅显,大众读者通过这些书籍著作很难获得更为深入的美学认知,因此要想通过对于美术作品的赏析来获得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说,提升目前艺术市场上关于美术绘画作品赏析的书籍质量迫在眉睫。

三、美术绘画赏析是提高和塑造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艺术审美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自身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却并不是一劳永逸、短时间就可以养成的事情,它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探索和钻研,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只有将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为一件常态化的事情来做,才能有足够的经验知识的认知和累积,才能形成对于美的认知和欣赏感悟能力。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实践的验证,美术中的绘画作品赏析以其独特的艺术形态和气质,对于人类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着意味深远的促进作用。因此,如果想要提升大众审美能力,就需要积极营造审美的氛围,尤其是重视美术绘画作品的强大审美能力提升、促进作用,充分依赖美术绘画作品来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美术绘画作品对审美能力培养的积极影响

美术绘画作品是最为典型的、也是在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艺术形态,它以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独特的审美功能以各种形式或形态存在于社会民众的生活和生产当中。有学者称美术绘画作品是培养和提升大众审美能力的捷径。笔者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美术绘画作品对于审美能力培养的积极影响,以期探索培养审美能力的方式方法,促进大众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快速提升。

(一)增强审美的意识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其最根本的特征是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之一就是人类具备欣赏和感悟美好事物形态的能力和意识。物质和精神是大众需求的两大形态。随着大众物质追求的满足,他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随之迫切提升。基于实践和认知的反馈,美术绘画作品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形态备受大众青睐,因此也成为了大众审美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凡艺术作品大多是源于生活,美术绘画作品也不例外,它是作者基于现实的艺术加工。大众通过对美术绘画作品的赏析过程,可以挖掘其中生活的真谛和感悟。下面笔者就要以法国印象派著名美术家莫奈的《日出•印象》为例子来进行说明。《日出•印象》是1873年莫奈在阿佛尔港口所绘制的一幅写生画作,它主要描绘了薄雾中阿佛尔港口的日出景象。整幅《日出•印象》画作中由淡蓝色、水蓝色、成色、红色和黑色五种色彩组合而成,通过这五种色彩的科学合理的搭配与组合,描摹出薄雾中日出时的阿佛尔港口的美丽景色。整幅画作朦胧中透露着真实、雾气蒸腾中蕴藏着灵动。这种全新的表现手法和美妙的画作构思让人们感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意境之美。再比如我国绘画界闻名遐迩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庐山图》,画卷从庐山含鄱口起笔,以细腻的笔法绘制出雨雾飘渺、壑底生烟、层峦叠嶂的庐山景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众通过对于《庐山图》绘画作品的赏析,于画作细节处感受庐山的气势磅礴之美,以此唤起内心深处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悟,促进大众审美意识的提升,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

(二)培养高尚的情操

美术绘画作品的作者都有着独到的审美理念和认知,他们基于现实客观事物,并结合自身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技能进行加工、创造,以赋予美术绘画作品全新的生命力和艺术形态。大众通过对于这些画家所绘制的作品进行赏析,可以从画面的艺术形态上领悟到作家关于美的认知,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笔者以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笔下的《八骏图》为例来进行说明。徐悲鸿先生的这幅《八骏图》是向从战场上凯旋而归的陈纳德将军致敬的著名画作,它以细腻灵动的笔调描绘出八匹昂首奋蹄的骏马,虽然画面上展示的是马的写意,但将这幅画置于当时的历史时期,这其中虎虎生威的八匹骏马无疑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写照。整个画作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氛围让众多受众深深着迷、叹为观止,大众的性情得以陶冶,爱国主义情操亦被激发。

(三)丰富审美的体验

古今中外的美术绘画作品灿如繁星、数不胜数,但是不同类型的画作队会给予大众以不同的审美体验。广大民众要想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就一定要注重开拓审美眼界,多接触美术绘画作品、多进行优质作品的赏析,积累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在接触美术绘画作品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丰富内心意识里对于美术绘画作品的认知。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家长或相关教育机构一定要注重对其审美习惯的引导,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丰富其审美体验,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满足。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相辅相成的,当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其精神文明素养也迫切需要提高,审美能力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人类精神文明、意识形态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基于实践和相关理论的认知,美术绘画作品汇集了人类意识形态的精髓,美术绘画作品赏析是大众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我们要重视美术绘画作品赏析的相关书籍著作等质量,切实为人民大众营造良好的美术绘画作品的审美氛围,让美术绘画作品赏析助力大众审美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王虎森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涂晓玲.对高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思维与智慧,2016,(23):24.

[2]李书志.现代美术绘画作品赏析对大众审美能力的塑造[J].大众文艺,2016,(02):83.

[3]方云定.论现代美术作品赏析对大众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展望,2015,(31):239.

美术作品分析篇7

a.描述的合法性质

寻找出路描述的合示法性质我们企图了解艺术世界,理解艺术文明,这就是美学的根本困惑。对艺术世界或者艺术文明的理解表现为一种客观的描述。判明这种描述的合法性质至少应该考察:

(1)艺术世界是否是一种美学研究的逻辑主语。艺术世界既然是美学的对象,那么,它就必须是美学中最终被描述的东西,它必须是美学描述的界限;

(2)一种美学描述是否是艺术文明的合理重建。如果一种美学描述无法有效地逻辑地呈现——至少在相当程度上——艺术文明本身的客观结构,这种美学研究便函是无效的。判明对艺术文明的重建的合理性,可以利用识别原则。如果一种描述丧失了识别功能便意味着丧失了一种描述和被描述对象之间的逻辑强制性和确定性,这便无所谓什么捆,因为无从理解任何东西;

(3)对艺术世界的描述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谓项,是否本质地必然地属于它的逻辑主语。为了确保美学研究的有效性,必须把艺术这一事实从复杂的生活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纯粹的对象,必须纯粹地考虑艺术本身内在的结构。一个东西如果放置在生活背景中,对于不同的使用者实际上会有许多功能,但是如果没有一种本质的功能来作为这个东西的根本目的,这个东西便不会被设计出来,即使偶然地被制造出来也会同化到某种系列中去。杯子在有必要时可以摔在地上发泄愤怒,但杯子根本上却不是为发泄愤怒而设计的。艺术也一样,一个艺术品也许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充当“情感的象征”、“精神分析的材料”等等,但却不是为此而被设计的。艺术文明是人类的一种绝对事实,它本身有着独特的最终的价值,任何对它进行还原的企图都是对艺术的否定。

不难发现,各种流行的美学理论明显地违反了以上作为描述合法性条件的要求,这些美学理论只不过是属于美学边缘或的研究,它们的研究不是对艺术本身的分析,而仅仅是美于艺术和某种东西(无论是情感、欲望、心理状态还是其它什么)之间关系的分析。这些研究本身也许没有什么错误,但它们没有解决美学应该解决的问题,没有消除某些美学困惑。

b.审美经验分析的局限性

审美经验分析的局限性由古典的形而上学美学到现代美学,这是一次美学的转向。这次转向的结果是,现代美学把焦点集中在审美经验分析上。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哲学对形而上学演绎的不信任,于是人们宁愿面对实在的经验;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普遍对美学抱有一种经验主义甚至心理主义的观念。审美经验作为现代美学的主题已经被广泛而深入地讨论,可是美学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仍然没有被解决的希望。

与其说审美经验尚未被充分地讨论,还不如说审美经验分析本身具有严重的局限性并且很容易被引向难以自拔的歧途。实际上不难看到,关于审美经验的理论已经足够丰富多样的了,即使还可以期望某种更新的审美经验理论,那也不太可能对美学问题的解决提供进一步的帮助。任一课题研究的某种发展如果是富有意义的,那么这个课题本身首先必须是恰当合理的。而在这里,我们考虑的不是某种审美经验理论是否有意义,而正是审美经验分析作为一个企图解决美学困难的课题是否有意义。把审美经验分析当做美学的主要轨道,这太值得怀疑了。

这种批评几乎是过于大胆的,因为审美经验分析一直是近现代美学的主题。我们并不企图否认审美经验分析的丰硕成果,事实上这些成果丰富了人们对审美经验的了解。关键在于,这些成果更应该属于美学之外的某些领域比如说心理学,或者换一个温和的说法,这些成果属于美学的边缘区域。审美经验本身不是美学的对象,每种学科所真正关心的并非这种学科的研究所必须接触到的某种特定的经验本身,而是这种特定经验所直接指向的那个客观领域。只有心理学才把经验本身作为对象。而美学决非心理学,美学必须了解艺术文明。从经验本身无法分析推论出任何一种文明的客观结构。这一点是现代哲学(无论是分析哲学还是现象学)早已证明了的。审美经验分析对于解决艺术文明的困惑来说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审美经验分析,不管是近代的“同情论”、“移情论”、“距离论”,还是当代的“审美态度论”和“审美知觉论”,它们共同的根本原则是:存在着某种特殊的主观经验方式,这种经验方式决定了对一个对象的审美经验。主观经验被当作是决定性因素,特殊的经验对象虽然存在(这些理论往往假设这一点),但已经几乎不起什么作用——它的地位甚至不如康德的“自在之物”,自在之物毕竟提供着特定的刺激——经验对象可以是任意的。这里有一种危险:不仅仅审美对象本身是无意义的,而且整个艺术文明似乎也是无意义的,整个艺术历史和人类的艺术奋斗也变得多余起来,人类好像需要的只是经验而不是艺术。另外,这种类型的理论本身存在着缺陷。假如主观经验方式决定审美经验,那么,是什么条件使我们采取这种经验方式呢?可以有两种回答:(1)采取这种经验方式是完全偶然的。那么这种理论自行破产,因为经验方式失去了对审美对象的必然的预先控制,经验方式实际上便是任意地被决定着;(2)采取这种经验方式是主观决定的。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这种经验方式是有效的?如果是艺术培养了这种经验方式,那么这种经验方式便只是继发性的而艺术是先行的;如果只是“我相信其有效性”,那么便有悖论:相信的印象是相信一种有效性的要命据。于是,相信和不相信的理由是同样的,这里便不存在有效性或者无效性。

一些现代美学家似乎意识到这种心理主义的困境,于是便有了审美经验分析的另一种形式,即审美经验的意义分析。我们可以在表现论和符号论等理论中看到这种努力。当然,审美经验的意义解释理论并不把艺术看作是严格的语言。而是采取了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看法,认为艺术和某种心理内容有着某种神秘的意义关系。a和b如果有着一种意义关系,便需要一条规则。审美经验的意义解释理论虽然要求意义的模糊性,但并不要求糊涂的意义关系(因为无法确定关系就等于还没有这种关系)。但是,假如a或者b是模糊不确定的,又如何能确定a和b的关系呢?这种要求本身就是非常糊涂的。假如有人仍然紧持认为审美的意义关系十分特殊,以致于不能对它使用一般的批评原则。这实际上就是对“私人语言”和“私人规则”的承认,因为“私人性”被设想为能够避免一切批语的最后场所。私人性原则所期望的是这样的结果:规则等于规则的印象。这正是被维特根斯坦证明为一种恶性循环的东西。由此看来,维特根斯坦的“规则的悖论”——“既然每一个行为过程都可以使之符合规则,那么就没有一个行为过程能为一条规则所决定”——完全适合于表明那种主观主义美学理论自我否证、自行消灭的逻辑结局:一种主观私人的解释的终端只不过是这种解释的消亡,主观私人的东西甚至不能推论出其自身存在的根据和合理性。

审美经验分析之所以遇到这样的无法克服的困难,并不是由于审美经验过于复杂而无法分析,而是当审美经验分析被当作美学的分析时,困难才出现。在这里是一种研究对象“错位”的现象,审美经验分析和它企图解决的美学问题是不匹配的。于是,我们必须放弃由审美经验分析去了解艺术的企图,而重新发展一种严格的艺术分析。

c.树立新的路标

树立新的路标首要的事情是把审美经验分析放置在一个边缘的位置上,同时使学的核心问题清楚呈现出来。但是,把经验分析从美学的中心地位上撤离,并不意味着反对把美学当做一种研究感性问题的不科。美学将继续研究感性问题,只不过在这种感性研究中,被研究的不应该是主观经验,而应该是那种客观的作为一种人类文化和文明系统的感性,这便是艺术。因此,美学需要新的焦点,需要由审美经验分析转向艺术纯粹分析,这样,美学才能成为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有效的反思和研究,才能把对主观印象的表白变成对客观的艺术问题的讨论。

艺术纯粹分析必须发展出保证其客观性和严格性的独特方法。无法如何,我们不会否认艺术品的物理基础,但艺术分析不是关于物理性质和结构的分析。艺术份析始终以艺术文明为客观对象。艺术文明之所以是客观性的,首先因为它是历史性的,并且,艺术文明自身独立的动力性和它的“问题——解决”过程构成了艺术文明的全部事实。艺术活动是对感性形式的构成关系的研究和创造。很显然,艺术分析必须建立在客观性原则和感性原则的统一之上,而客观性原则和感性原则的统一则要求艺术分析具有一种独特的方法。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作为一种感性系统,它拥有自己的不同于思想的逻辑的另一种“逻辑”或者说另一种秩序。虽然艺术的秩序和思维的逻辑根本不同,但艺术秩序决不是思维逻辑的初级形式或者前逻辑形式,艺术自我批评叉其秩序性来说和思维逻辑同样是发达高级的人类精神秩序。艺术秩序和思维逻辑如此不同,以致于我们无法用思维来获得关于它的科学知识。也许我们能够作出一些描述,但毕竟不是对规律的认识。然而我们仍然能够体验到艺术秩序和思维逻辑一样具有完整严格结构。比如说,如果破坏了一首具有艺术秩序的乐曲的一部分,我们会发现这首乐曲是残缺的甚至原来的乐曲已不复存在。而一首杂乱无章的乐曲的情况刚好相反,可以破坏它的任何一部分而它依然杂乱无章,至多有着物理量上的变化。

为了达到由审美经验分析到艺术纯粹分析的过渡,我们建议采用两上步骤。

首先,洽澄清发生于艺术欣赏之中的经验。假设面临一个艺术品的时间为t0——t1这样一个区间。在t0——t1之间可能发性的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可能有:知觉经验、情感活动、想象、幻觉、自我暗示、猜测、对艺术品物理性质的考察、对拍卖价格的估计、对其道德内容的批评、作各种联想、或者发呆……。一个人有时发生某一组经验,有时发生另一级经验;这个人发生这样的经验,那个人发生那样的经验。艺术欣赏经验的现象复杂性或多或少是导致主观主义迷信的一个原因。

我们建议的方法是,把这些多种多样的经验“位置化”,或者说,显现它们的位置后标出它们的位置。这就是澄清。标出位置这种方法有两个方面:

(1)对艺术欣赏中一种经验和艺术欣赏是否有着必然关系的确定。艺术品为逻辑前件,如果某种经验是逻辑蕴含着的后件,那么,这种经验对于艺术欣赏必然有效。而如果某种经验,比如说联想经验,不能满足这个条件,那么就是可以从艺术欣赏中消除的。很容易观察到,像联想经验之类的经验在艺术欣赏中出现是完全偶然的,而且不能给艺术的理解增添什么东西。一个艺术品的魅力总是直接投进我们的眼睛或耳朵,在我们被灌输各种流俗的解释之前,我们就已经直观到了一个艺术品的美,甚至可能不知道这个艺术品的背景,不知道作者的名字;

(2)对一种经验是否和艺术品有着本质关系的确定。一种经验,如果以艺术品为最终对象而直观艺术品的艺术构成本身,或者说,艺术品的艺术构成本身使这种经验的意向完全满足、完全充实,那么,它和艺术品有着本质关系,否则是非本质的。比如说,审美经验分析的两种类型都想通过艺术品达到另一种对象:主观幻相或心理内容。于是,艺术品本身丧失了在经验中的最终性。所以,那种被审美经验理论所设想的经验对于艺术品来说是非本质的。当然,一组艺术欣赏的经验可以有各种意向,但如果缺少一种本质性的意向,艺术欣赏便不复存在。从凡·高的《阿尔的吊桥》中的确可以看到小桥和流水,也许还看到“情感的表现”,但如果仅仅是看到这些东西,便根本上没有获得对艺术的理解。理解艺术既不是辨认照片中的物体也不是给心理病人治病。艺术的理解必须是一种对感性形式的艺术构成的理解。艺术品必须是艺术欣赏的经验意向的界限。

通过给经验出位置,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在艺术欣赏中实际上发生着两类不同的经验,一种经验是“对”艺术品的经验,这种经验对于艺术品来说是必然的和本质的;另一种经验是“关涉”着艺术品的经验,这种经验在艺术欣赏中出现是偶然的、非本质的、边缘的,即使把它加以清除,艺术欣赏的自足性和完满性丝毫不受影响。至此,我们完成了澄清。

由审美经验分析转向艺术纯粹分析更为重要的另一个步骤是“净化经验”,也就是把艺术文明的客观艺术构成呈现出来。由第一个步骤已经找出真正的对艺术品的经验,但还需要进一步把经验的主观性方面即经验过程从视野中移开,因为经验的主观性方面对于艺术品不是一个说明,即不是理解也不是判断。以往的美学没有能够把对艺术的经验过程和对艺术的理解分离开来,不能把意识活动和意识中的客观对象性结构区分开来,这样,艺术理解就沉没在混沌之中。于是,我们必须“校准焦点,”直接纯粹地面向经验中的超越主观过程的普遍现实,在我们的视野中,“对艺术品的经验”便简化为“艺术品”。可以说,我们透过经验,超越了经验过程,看到了一个绝对的艺术世界。

在这时里需要强调一点,对艺术品的客观理解决不是一种符号性或观念性的意义理解。认为客观性为意义所垄断,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感性系统也具有客观性,艺术文明有着自身的内在动力结构,有着自身的客观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客观处理,这都是以感性形式存在着的。在艺术欣赏中,人们以感性方式去客观地接受和识别艺术构成。人类的眼睛和耳朵不止用来知觉事物,而且同时用来理解和评价事物。理解和评价并非是思维的专利,人决不是大脑和感官的简单相加。当然,感性的各观理解和理性思维的理解非常不同,但它们都是高级而复杂的。对艺术品的客观感性理解是一种对艺术品的“问题——解决”的感性形式的理解。所谓艺术中的“问题”,就是艺术的感性形式或者艺术的感性时空的各种可能性。而艺术问题的解决则是成功地实现了某种艺术时空的可能性从而构成一个新的世界。只有理解一个艺术品提出了什么感性形式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艺术的理解。种种主观性的反应或感受至多只是一些伴随情况。

以上这两个步骤完成了由审美经验分析到艺术纯粹分析的转向。第一步骤保证了艺术欣赏的纯粹性,第二个步骤则保证了艺术理解的客观性。

二、投入艺术世界

a.另一种现实世界

把美学看作是一种关于艺术的严格研究,也许这并不引起争论。但是不难注意到存在着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它的研究实际上是无效的,因而使得严格性仅仅成为一种良好的愿望。

这种思维模式的基本诈理方法就是把一种客观事实直接纳入某种现成的高度发达了的解释系统中加以解释,或者说,它只愿意在既定的解释系统中选择一种系统来作出解释。诚然,在许多时候,我们采用这种方式并不导致错误,但这仅仅是侥幸,除非我们有确切的理由来保证解释系统对于被解释的对象是适合的。人们常常假设那种适合性,但是一旦这种解释全然失效,人们就回过头去检讨那种假设,然后再重新开始假设另一种解释系统对于那种对象的适合性。可是当碰到某种特殊的对象,它使得各种假设连续失败,也许我们的解释系统很快被穷尽了。这时,需要检讨的便不是某种具体的假设而是整个处理方法。很显然,我们需要从头做起,需要另一种思维模式,这是一种开拓性的模式,在这里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接受那种客观对象构成的研究问题,由此走向一个新的领域。这正是美学所遭遇的情况。

我们已经看到人们为了获得思维的安全感是如何避免思想历险的。对艺术的形而上学解释的失败,使人们急于去选择富有成果的心理学来做解释,或者选择被深入推广了的意义解释方式,或者选择分析哲学对美学的消极态度,或者选择神秘主义来拒绝研究而聊以。可是当这些解释穷尽时,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并没有变得清楚起来相反变得更加混乱了,因为这些解释甚至不具有对艺术品的基本的识别功能。

人们已经过于习惯这个普通的世界,习惯于现成的感觉方式和思想方式,习惯于各种教条和自己很熟悉的范围。然而困惑总会产生,因为艺术文明是一种独立的文明,艺术世界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是另一种现实世界。以往的美学的全部错误就在于最终总是把艺术文明转化成另一种文明来思考,把另一种文明的性质和构造赋予艺术文明。管种解释使艺术文明丧失了个性。人们虽然在经验中仍然保持着对艺术品的敏感,但汪恰当的解释却带来了精神的混乱,使精神几乎失去识别艺术的功能。未来的美学应该唤醒人们对艺术的自学意识,应该把人们真正带进艺术这另一个现实世界,使人们享有一种新的现实感。

艺术和语言或符号系统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语言和符号系统力图描述和显示自然的物理现实和心理现实,而艺术恰恰对自然存在着的现世事实不负任何责任,艺术的真正目标是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艺术中人和上帝最接近。既艺术品所展现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面监这个新世界唯一正当的活动就是“发现”而不是“解释”。我们真正欣赏的只是一个新世界,或者是,一个新世界的诞生。

b.深入艺术世界的两种途径

艺术纯粹分析首先必须解决的美学困惑是:什么是对一个艺术品的合理说明。显然,如果不能说明艺术品便只能意味着我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艺术品。

对一个艺术品的合理说明强烈要求说明的客观性。维特根斯坦曾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否定了那种心理学式的因果关系的说明,强调对艺术品的说明必须是在某种客观背景中给出理由(reasons),这些理由是遵循规则而给出的,于是,艺术的说明也要求“正确性”(correctness)。艺术说明的形式是,“这里贝斯太响了”、“这个门太低了”这类形式。

但是,维特根斯坦的这种模式,即把一个艺术品放在特定的文化规则中加以说明,是否足够消除美学的困惑呢?我们的回答是,维特根斯坦只是解决了一个方面的问题,而另有一个甚至更为重要的方面仍然未被涉及。维特根斯坦模式不能解释这样的问题:

(1)如何说明一个开创性的超越规则的艺术品?

(2)在对一个艺术品作出说明之前,如何把它判定为艺术品?或者说,我们如何知道应该给一个作品作出艺术说明?

(3)两个分别正确地遵循不同规则的艺术品,如何判别它们的艺术性的优劣?

不难发现,艺术创造并非为遵守规则而遵守规则,实际上只是为了某种艺术创造才去遵守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因此,需要有另一种线索来研究艺术品的艺术性或者艺术质量以及艺术规则的艺术质量。

实际上维特根斯坦也意识到,当谈到“非凡的艺术吕”时,情况就不同了,这时的问题超越了“正确性”。但是维特根斯坦不能给予解决。而这正是我们谋求解决的问题。我们所期望的艺术分析不是规则分析而是艺术构成的分析,也就是说,只考虑艺术品的艺术性本身,考虑一个作品成为一个艺术品的资格和条件。这种分析的优越性在于,它直接是一个划界的工作,它为艺术品确定了可能的界限,并且,它不但判明了一个艺术品的条件而且还判明艺术规则的根据——任何一条艺术规则必须具有恬当的理由才成为艺术规则。如果说,艺术的“规则分析”说明的是一个艺术品在某种文化中的合理性,那么,艺术的“艺术构成分析”则说明了创造一个艺术品甚至创造一种艺术文化的合理性。当然,这两种研究模式缺一不可。

为了更清楚地看到维特根斯坦模式和我们提倡的另一种模式的进步意义,可以设想这样的情况:

(1)有一首乐曲听起来不对劲,主观主义者对作曲者说:“没有把情感表现出来!”可以想象,作曲者无法根据这种批语来改进曲子,就像说2+2=5的错误是没有表现情感,我们不能通过纠正情感而推论出2+2=4,而维特根斯坦模式提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能用艺术的东西去谈论艺术。

(2)假设我们第一次看到毕加索1907年后的绘画,我们没有准备便被这些绘画的美折服了,该怎样说明这些艺术品的伟大呢?我们必须去说明这些艺术品在艺术文明中的地位,说明它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革命,说明它们提出并解决了什么样的感性问题。说明它们创造了什么样的新世界和新艺术时空。这些正是艺术的根本。

很明显,对艺术的完整全面的说明需要两条线索,这两种分析有着各自不可代替的功能。规则分析说明了一个艺术品在特定风格、类型和技术方面的合理性,而艺术构成分析说明了一个艺术品作的艺术介值,或者是一个艺术吕的艺术性质量。不难看出,这两种分析模式和我们对艺术分析的识别功能的强调有着直接的关系。一种艺术分析如果能够满足对艺术文明的识别要求,即能够识别什么是艺术品、什么是优秀的艺术品和什么是艺术文明冲突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就必须使用这两种分析模式。

规则分析模式已经由维特根斯坦清楚地阐明了,我们在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质量分析的模式。质量分析模式即艺术构成分析模式主要应该阐明:一个艺术品所力图解决的感生形式问题在艺术文明自身运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这个艺术品解决这个感性形式,问题的质量程度和过完满性。

艺术世界以感性形式为其存在形式,这种感性式所蕴藏的可能性是无穷多的,每一个可能的感性形式都是艺术力图给予解决的问题。每一个艺术品的艺术时空都不相同,这意味着每个艺术品都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每个艺术品的问题虽然不同,但决不意味着不可比较。艺术文明自身的运动构成了艺术的“逻辑”或者秩序,因此,艺术创造并非没有节制。每个艺术品所提出的问题的价值或者重要性便可以根据这个问题的规模和方式在艺术文明中的地位而给予评定,尤其是根据这个问题在艺术文明中的革命性给予评定。必须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艺术秩序决不是一种推理形式或者一种技术规则,而是指一种可能的合理的“创造方向”,一个艺术品的创造性道路决不是按照一张地图走出来的,相反,它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艺术创造的合理性就是成功的可能性。革命性和合理性的统一就是艺术的秩序。

美术作品分析篇8

引言

中国的古代美术作品中包含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将自己的情思寄托到了画作之中,所以作品本身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情感。而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在技法上也相当的精妙,与西方国家的美术作品不同,中国古代的画作一般都着重表现事物本身的神韵,并且在追求韵味的同时也注重对于事物形态的还原。所以想要真正的去赏析古代美术作品,就要深入的去了解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与作者本身的思想与人生阅历,只有充分的了解这些才能在灵魂上引起共鸣。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具体类别

1.人物画

人物画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物画着重用线条去展现人物的形态,注重对于人物神态的把握与描绘,所呈现出来的作品都充满神韵,线条也极为的流畅。就如《仕女图》中描绘出来的人物,图中展现出了很多的古代女性形象,画家用线条对于女子的形态进行勾勒展现出一种丰韵之美,图中的女子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每一位都有着自身的神韵,人物之间都有其独立性在人物众多的画作中依旧能够区分开来。

2.山水画

山水画是我国古代美术作品中十分常见的画作类别,主要是对于山水进行描绘,着重写实与光线的运用。用光线与散点透视的方式进行一幅画的构思,从整体的结构上显示出一种独具韵味的山水景象。山水画中也分为很多不同的表现方式,有的蓬勃大气有的则秀丽清雅,根据创作者自身对于所看到的山水的情感体会的不同,其画作的表现形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虽然是偏重写实,但是画作本身的情感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

3.花鸟画

花鸟画也是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一个特色类别,花鸟画的主要描述对象是自然之中的花草鸟兽等等,但是与西方的静物画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的花鸟画注重表现的是花鸟的一种动态神韵。在创作的时候用线条或者色彩对于花鸟的神态或者气韵进行描绘,呈现出来的画作给人一种灵动之感,画中之物犹如活物一般栩栩如生。

赏析古代美术作品要考虑的因素

1.美术作品的时代性

古代美术作品中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在进行美术作品赏析的过程中要首先了解作品本身的时代性。美术作品中隐藏着创作者本人的一种情感寄托,这就与创作者本身所在的时代,和其时代的历史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作品的时代性表现在很多的方面,其中美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就是一个方面,就比如在很多的唐代画作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她们的体态都十分的丰韵从画中的衣饰来看也都是较为开放的,这种美术作品的呈现就与唐代当时的整体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画作中女性形象的丰韵就展现出了这一点,而且唐朝时期与其他国家交往频繁,导致了唐朝的民风也相对较为开放,所以在画作之中呈现出的女性形象大部分都雍容华贵,神态闲适衣着开放。还有就是作品风格体现出来的时代性,就比如《山水边角》这样的一幅画作,出自南宋画家马远之手,画面上只有残缺的风水,表现出了南宋时期的凋零之态,相较于一些较为完整的山水画作这种表现方式更加的适合于南宋时期的历史环境,也更加的贴合创作者当时的心境。

2.欣赏主体的审美能力

对于一副美术作品来说其主要的目的还是让人去欣赏,最高的欣赏境界就是可以透过画作本身去体会创作者自身的情感,从而引起灵魂的共鸣。但是很多的时候由于欣赏者自身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情感体会不同,导致了其鉴赏的眼光与看法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的时候在同一个时间段中对于同一幅画作很多的欣赏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对于美术作品的赏析其实不仅仅只是对于一些相关美术技法与画作内容进行评价,更多的是透过画作本身去体会那个时期创作者本身的情感表现,赏析者通过自身所处的年代环境与自身的人生阅历在画作之中找到不同的情感依托,让画作在情感意义的表达上更加的深入,也可以让赏析者本身有着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3.创作主体的人生阅历

古代美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画面感其中都多多少少的包含着创作者本身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与其作画者自身的阅历与情感体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对于古代美术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美术作品自身的时代性,还要关注创作者自身的人生阅历与情感的表现。在这方面表现的较为突出的就是山人的美术作品,他一生的经历十分的坎坷幼年时期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对于美术创作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但是之后明朝灭亡,他终身不得志最后出家为僧。他的人生阅历决定了他画作的情感表达,所以在他的美术作品中总是有一种郁郁不得志的感觉,画中的花鸟山水没有表现出一种纵情之态,而是有一种隐晦之情,这就与其自身的坎坷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结束语

美术作品分析篇9

关键词:美术;鉴赏;性质;特点;分析

所谓的美术鉴赏,可以被理解为鉴赏者在对美术作品观摩的过程中应用自身的认知能力、生活阅历、道德素质以及审美观念对作品的意境与内涵进行体会、分析、辨别、理解、认可以及想象的过程。其作为一种特别的美术接受形式,具有娱乐、享受等多样化的性质,有助于陶冶欣赏者的性情。本文作者结合相关美术作品,进而达到对美术鉴赏的性质与特点客观而深入分析的目标[1]。

一、分析美术鉴赏的性质

由上文简要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美术鉴赏是一种性质特殊的美术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鉴赏者的情趣、品位得到提升,身心得到放松与调节,同时调动了鉴赏者对艺术境界追求的积极性,此时他们也会客观的去认识以及挖掘艺术作品的价值深度。总之,一部优秀美术作品的完成时建立在建设的基础之上的;美术鉴赏具有使心情愉快、陶冶情操以及塑造自我的功能。此时,美术鉴赏的性质大体上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美术鉴赏使一种审美享受。其携带这一性质主要是因为距离感、假定性和超越感的存在。所谓的距离感,就是说被鉴赏的美术作品能够将人类思想的改变、文化发展的情况以及文明更替演变的过程展示出来,例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一美术作品以素描的形式将观者对事物观察的准确性表现出来,真实的将15世纪末期犹太人生存的面貌展现出来。鉴赏者隔着时间的跨度对本部美术作品进行赏析之时,将会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会,此时现实与美术作品之间产生了距离美;所谓的假定性就对鉴赏者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充分的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将美术作品中虚设的背景、情节等勾画出来,将特定的美术语言转化为惟妙惟肖的形象图,这是非现实的,但是对鉴赏者来说是审美上的再创造;超越感就是鉴赏者对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思想与现实之间的跨度,不考虑个人功利以及物质实用性等因素,而专注于审美价值的方向;二是美术鉴赏可以被视为艺术再创造的一种形式。通常认为,鉴赏是在创作之后才出现的一种行为方式,作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鉴赏的效果这一定论是较为肤浅的,因为美术鉴赏不是对艺术作品价值评判的一种被动回复方式。而之所以认为美术鉴赏可以被视为艺术再创造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因为观赏者始终是积极的、主动的去参与艺术作品意义的构建等环节,此时若没有鉴赏者的加入,艺术家笔下的作品就不够完美。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的是一件优秀的作品的出现出来需要创作者的努力,还需要鉴赏者的认知理念以及审美情趣去将空缺有效的弥补,此时美术作品的意义更加的丰满,因此可以说鉴赏环节的落实使作品得以再创造,此时鉴赏演化为观者审美能力再创造的一种行为方式;三是美术鉴赏时观赏者对其艺术价值的判断。观者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之时总会对其造型结构、色质优劣有所评价,对其主旨以及内涵做出评论,这是普遍存在的理性现象。而对于美术鉴赏而言,其主要包括情感的、艺术的判断,此时情感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其将鉴赏者爱憎好恶、抑扬褒贬等品质体现出来。例如鉴赏者在对梵高的《向日葵》进行欣赏时,在辩证思维的引导下,能够体会出梵高在最为痛苦煎熬的生活中对自然、朴实、阳光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这件色彩对比强烈的作品对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效果。总之,这一性质存在于美术鉴赏中,使欣赏不再是单一化、公式化、概念化,同时也使鉴赏意识与审美情趣建立健全。

二、探究美术鉴赏的特点

1、使鉴赏者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这是因为美术作品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示给观者,自然景观也好,人文景观也罢;此外美术作品中渗透率创造者的情感与情绪,或激愤或低沉,鉴赏者超越了文字的局限性,去感悟精神世界,开拓眼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术鉴赏的又一特点是能够协助欣赏者强化自身的审美能力,在艺术的熏陶下,欣赏者的思想道德素养明显的提升,此时的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使观赏者的身心得到了良性的发展与成长;另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中涵盖了不同地区的宗教信仰、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境界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此时鉴赏环节的启用,协助鉴赏者开发自身的智慧,建立健全了审美情趣;当然,鉴赏环节的开展具有的最大特点是使美术作品得以再创造,这是因为鉴赏者在情绪情感的变化之中,传承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将新鲜的元素再一次融入进行美术作品之中;

2、鉴赏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

主客体同时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这才是对艺术的鉴赏。而美术鉴赏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心理、情感活动的复杂性,主客体之间在情感对话以及精神境界融合的基础上,才会使审美活动具有再创造的意义;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结合的特点

有些美术作品中带有某些学者对其理解、认识、评价的字眼,这是对美术艺术作品价值与本质的揭示,但是只有在鉴赏者情感接受与肯定的情况下,它们才成为理性上被认可的事物,此时鉴赏者认知上的感性方式与艺术作品所传播的理性内容统一化,也是鉴赏者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整合的形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结合衍生出的意义是重大的,其促使鉴赏者认清事物的本质,端正了情感态度,走向了实践路线。

三、结束语

总之,美术鉴赏的性质与特点是多样化的,美术鉴赏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性质特殊的审美消费行为,是生产到消费的过程;特点还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再创造、制约性与能动性、享受与判断、教育与娱乐的统一性。美术鉴赏对审美理念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辅助作用[2],因此,艺术领域提高对美术鉴赏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协助鉴赏者感受艺术特色与魅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升华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美术作品分析篇10

关键词:积极情感;初中美术;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18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120

在教学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从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构建新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意识到,美术课不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实践的探究能力,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投入美术学习,学会感受美术的魅力。最终通过积极情感的渗透,促使学生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成为一个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人。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作品全局意识观念淡薄

传统中学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美术作品的细节的处理,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全局意识,使得学生整个作品不能彰显基本的内涵或者基本的特征。仅仅在自己的作品中突出自己擅长的部分,没有充分考虑到突出的创作内容是否会影响到作品整体的格局和意境。

(二)教学不能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在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赏析的时候,通常只是单调地讲述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很少能把作品与实际的生活情感联系起来,不能让学生自主地进行作品联系实践生活的赏析,这是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在美术为课堂中,教师进行对《星空》这幅作品的赏析的时候,对作品和创作的技巧和手法进行讲解。学生不能真正地领悟到作品表达的情感。所以,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发挥情感的作用和功能,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以积极情感为切入点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成效的具体措施

(一)利用情感教育,构建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探究美术的意义和内涵,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美术教学氛围,构建培养学生对美术视觉和触觉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地参加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欣赏鉴别能力,最终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作品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另一方面,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地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上雕塑课的时候,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找到我国古代很多优秀的雕塑作品,在对雕塑作品进行赏析的时候,教师不直接阐述,而是首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与学生展开深入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肯定,让学生感受被认可的喜悦,逐渐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付诸更多的情感。

(二)通过美术作品的赏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初中生因为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所以对美术的感悟还不够深刻,情感的投入也相对较少,所以学生对美术往往没有很高的兴趣。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引导学生在作品赏析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积极的因素,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价值,逐渐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收集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展现多种形式、流派,以及不同时期的作品,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梵・高的代表作《星夜》《自画像》,维梅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会逐渐投入情感去感受每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同时,注重欣赏与创作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挖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并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创作,累积学生审美的经验。

(三)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秉持“以生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设计和创造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例如,现在计算机设备已经基本在初中教学中得到了普及,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画图”功能,勾勒自己脑海中现象的画面。发挥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最后,对于学生的作品教师应该采用激励性的评r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对美术投入更多的积极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美术学习能力。

(四)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初中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知识能力,还要利用美术将学习资源和生活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把课堂理论知识教育和课外美术活动进行充分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彩墨画的时候,教师准备好颜料、笔、墨、纸、砚,并带到课堂备用。在上课开始,教师要利用彩墨画的必要工具文房四宝和中国画颜料。让学生先熟悉文房四宝,并学会如何运用。然后教师为学生展示名家名作,如张桂铭的《觅》,并说明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吴冠中的作品《人之家》,画面上只是使用了极为简单的点、线、面,以及张大千《泼墨山水》,其中,泼墨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很多学生在纸上滴上一滴彩墨,用吸管吹出自己现象中的作品,如树干、竹子等。通过这种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活跃,提高了参与美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情感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