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税收优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9:19

病虫害防治税收优惠篇1

国务院总理7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公平税负,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研究确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

会议指出,小微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对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会议决定,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财政资金,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按照公平税负原则,从今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这将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收政策,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直接关系几千万人的就业和收入。

(新华)

发改委将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

7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统筹谋划和推动户籍、土地、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提升城镇化质量。

徐绍史指出,下半年,国家将采取多方面措施,在努力稳定外需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需,释放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重点从促进消费、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和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几方面发挥内需这一引擎。

其中,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明确重点建设任务,加强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而且要抓好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统筹谋划和推动户籍、土地、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提升城镇化质量。

此外,国家要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以就业功能等为重点,开展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中心城区的改造,重点支持棚户区和城中村的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江国成)

农业部加快推进土地确权登记

农业部近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提出,一些地方仍然随意调整承包地,甚至违背农民意愿,违法收回农户承包地。为此,要抓紧研究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推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快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目前,农业部正在研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技术标准,为全面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这些技术标准有望年底出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孔祥智表示,通过这一次确权登记颁证,将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并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还需要更加规范,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防止土地出现“非农化”问题。

(白田田)

速览

秋粮病虫防控进入攻坚阶段

农业部7月24日明确提出,要打赢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三大攻坚战”,即东北、华北以黏虫、稻瘟病防控为重点的攻坚战,西北以防控马铃薯晚疫病为重点的攻坚战,南方以防控“两迁”害虫为重点的攻坚战,最大限度减少产量损失,确保秋粮丰收。

据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监测,入汛以来北方大部降水偏多,有利于病虫害发生流行,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发生重于上年和常年。7月24日召开的农业部北方重大病虫防控会议认为,秋粮生育期相对较短、回旋余地小,生长快、灾害多。今年秋粮长势总体不错,夺取丰收有基础,但仍面临夏伏旱、早霜、病虫害等突出问题。

(乔金亮)

我国明确划定四条生态红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国家林业局启动生态红线保护行动。

该行动划定林地和森林、湿地、荒漠植被、物种四条红线,要求全国林地面积不低于46.8亿亩,森林面积不低于37.4亿亩,森林蓄积量不低于200亿立方米,湿地面积不少于8亿亩,治理宜林宜草沙化土地、恢复荒漠植被不少于53万平方公里,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严禁开发,现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全面保护。

据介绍,生态红线保护行动是即将出台的《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纲要》确定了“实施十大生态修复工程、构筑十大生态安全屏障、发展十大绿色富民产业”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包括生态安全、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3个方面12大类20个指标,其中对人民群众特别关注的空气问题,设立了负氧离子指标。

(刘羊肠)

今年中央支持266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

2013年中央支持全国266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中央补助标准户均7500元,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每户增加1000元补助,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增加2500元补助。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2013年中央安排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30亿元(含中央预算内投资35亿元)。

这位负责人说,农村危房改造要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原则上,改造后住房建筑面积要达到人均13平方米以上;户均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可根据家庭人数适当调整,但3人以上农户(含3人)的人均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8平方米。

(杜字)

视觉

7月23日。湖北省鹤峰县铁炉白族乡渔山村村民张凡英和两个孩子坐索道“铁篮子”回家。该村被绝壁和深谷包围,1997年,当地在离谷底480米高的地方修建了一条长近1000米的钢缆索道,配备一个载人载物的“铁篮子”。196名村民过往峡谷两边。全靠钢缆索道上的“铁篮子”。

来源:新华网

贵州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计划乡耕地紧张、平地稀少,当地群众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垦耕地。由于陡坡之上耕地环山而成。面积狭窄。形似一根根玉带缠绕在山上。当地群众称之为“腰带梯田”。

来源:新华网

7月23日。湖南省凤凰茶田镇的禾苗水田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涸。6月以来,湖南凤凰县一直干旱少雨,全县24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近四成水田因旱灾出现干裂。图为水田的裂缝中可以放入一个手掌。

来源:中新网

8月2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游客正在玩水。第十三届洛带客家水龙节暨文化惠民活动于2013年8月2日在洛带古镇正式开幕。

来源:新华网

病虫害防治税收优惠篇2

一、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义重大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由具有一定植保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组织,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对病虫防控实施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这一新的服务方式是适应农村经济形势新变化、满足农民群众新期待应运而生的,是建立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势在必行的紧迫任务。

(一)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减轻病虫害损失,增加产量的潜力很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的态势。特别是水稻“两迁”害虫、小麦条锈病、蝗虫、草地螟和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具有发生范围广、暴发性强、传播快、危害重的特点,对防治时效性和防治技术要求高。通过专业化防治队伍实施统防统治,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控制病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这是防灾减灾、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都是通过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的。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农业生产者老龄化和女性化的问题日见突出,对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不从心,难以做到科学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采用先进、高效的植保机械,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三)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生产者安全的有效手段。病虫防治的技术要求高,多数农民缺乏相关的植保知识,导致盲目、过量用药,不仅破坏农田生态环境,而且容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施药者安全事故。通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可以实现安全、科学、合理用药,有利于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可追溯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回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少施药人员中毒几率,保护施药者人身安全。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依托植保公共服务机构,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服务、规范管理,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努力提高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水平。

(二)主要原则

政府扶持: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投入,大力扶持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提高服务水平。

群众自愿: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农民自觉加入专业化防治。

因地制宜:要根据各地生产实际、病虫发生特点,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

循序渐进:可先在粮棉油等大宗作物重大病虫上开展试点,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将专业化防治推广到其他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上。

(三)目标任务

按照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目标和任务,到2009年,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全部实现病虫专业化防治;到2010年,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10%;到2020年,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提高到50%。

三、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措施

(一)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的领导。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作为服务“三农”、满足农民群众需要的大事,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重点支持,积极推进。要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制定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具体措施。要主动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媒体进行汇报宣传,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确保推进专业化防治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投入。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政策,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支持力度。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设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专项补贴,主要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及相关组织管理进行补贴,扶持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各项病虫防治经费补贴,努力提高重大病虫专业化防治的覆盖面。要制订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领域,探索企业共建、联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模式,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组织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

(三)引导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有序发展。目前,各地探索形成了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多种组织形式,包括专业合作型、企业带动型、大户主导型、村级组织型等。要认真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部门组织、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等途径,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对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的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建立示范区,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健康稳定发展。

病虫害防治税收优惠篇3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议

中图分类号S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04-0005-03

1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义

什么是绿色防控:绿色防控是2006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技术性概念,它是综合考虑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等措施的综合防控技术,其目的是在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同时,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严重的病虫草害形势需要实行绿色防控:我国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常见农作物有害生物有1000多种,其中可造成严重危害的近100种(其中有53种属全球100种最具危害性的有害生物)。全国每年病虫害年发生面积超过60亿hm2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机械化、秸秆还田、免耕栽培、保护地栽培等)变化等引起病虫发生频次、种类、程度等变化,病虫草害总体加重,并已成为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农药的使用现状要求实行绿色防控: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仍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00多万t农药制剂被喷洒到田间,单位面积化学农药平均用量比世界平均用量高2.5~5倍,但我国农药利用率低,总体平均只有30%左右,比国外低10%~20%。使用化学农药,在控制病虫、挽回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3R”等问题。在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肥、水、土、气、药、毒(如小麦赤霉病等引起的毒素等)”等诸多因素中,农药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子,每年都有因农药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因此,迫切需要推广绿色防控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实施绿色防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也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期,正在朝着市场化、互联网化、全球化、环保化、工业化、民本化等方向发展。同时,社会需求、社会关注等目标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如国家需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情况下追求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市民更加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求吃得健康,而农民则追求更高的种植效益,这些变化都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生产方式,进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适应上述变化,则必须实行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

总之,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具体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的有效途径,是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同时确保“四个安全”的关键手段,是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2绿色防控的技术概述

2.1常见绿色防控技术目前我国主推的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检疫防控、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等技术措施。

检疫防控是由专门机构根据国家法令,按严格的程序和方法所采取的各种检疫及其他措施,主要是控制危险性病虫草害的输入、传出和传播,也包括严格封锁和就地消灭新发现或新传入的检疫性病、虫、草等有害生物。

农业防控主要是利用栽培管理技术,在目的地改变某些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杂草繁衍的条件,或者直接杀死病虫草害,减少基数,从而避免病虫草害的发生或减轻为害。农业防控包括利用抗性良种、中耕划锄、清洁田园、肥水管理等健身栽培措施,也包括轮作、间作套种、覆盖(地膜、秸秆等)、生态调控等措施。农业防控绝大多数为预防性的措施,常和生产过程结合紧密,安全性好、效果持久,但同时也常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强,某些措施(如中耕划锄等)费工费时,效果来得慢、病虫大发生时不能应急等缺点。农业措施的两面性决定我们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栽培抗性品种是防控病虫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抗性和品质、产量等常常不能具佳,且每个品种的抗性谱有限、抗性基因也有突变或被克服的可能,因此需因地制宜选择使用。

理化防控是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物学习性,利用简单工具或光、温、水、电、波等各种物理因素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如利用温度的高温闷棚、温烫浸种等,利用光的晒种、灯光诱杀、色板诱杀、银膜避蚜等,利用物理阻隔的果实套袋、防虫网等,利用放射能照射导致害虫不育的辅照杀虫等,也包括最原始的徒手捕杀或清除和使用简单工具诱杀、设障碍等,此外,还包括利用害虫趋性的性诱剂诱杀、食饵诱杀等(也有人将性诱剂诱杀等归为生物防治、将食饵诱杀归为化学防治)。理化防控突出的优点是安全性高,但某些措施成本较高或费工时,或者效率相对较低、防控不彻底。

生物防控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生物物种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和某些生物学特性,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主要包括利用微生物、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等有益生物和生物农药等防治有害生物。微生物防治主要是应用真菌(如白僵菌、绿僵菌等)、细菌(如芽孢杆菌等)、病毒(如核多角体病毒等)、放线菌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的活体或代谢产物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如常见的以菌治菌、以菌治虫等;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是利用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寄生在害虫各虫态的体内或体表,以害虫的体液或内部器官为食,使害虫死亡;捕食性天敌防治主要是利用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如青蛙、鸟类、黄鼬、蛇等)或捕食性节肢动物(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螨类等)捕食害虫的害虫或鼠类;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如信息素、生长素等)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这类制剂具有杀菌、或杀虫、或除草等农药作用,但均是来自天然、而非化学合成的物质或生命体,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有人将转基因生物亦归为生物农药)。生物防治对人畜、植物等安全,不杀伤天敌及其他有益生物,不存在留和污染,不易引起害虫的再猖獗和形成抗性,控制作用时间长。但生物防治一般效果来得慢,且受气候等条件影响很大。

化学防控是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绿色防控强调尽可能使用非化学防控措施,但并未排除使用化学农药,强调必须是科学合理的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环保的农药。要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必须对病虫草害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测报,做到对症下药、合理混用,同时要注意施药方法,选择最佳的施用时间、剂量、器械与方式,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和最多使用次数等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统防统治。

2.2绿色防控应坚持的原则绿色防控应坚持“安全性、可操作性、农药替代性、经济有效性、可持续控害”等原则,要优先选择非化学防治措施,且技术流程简单、先进实用、投入与产出协调,要保证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不会导致农残超标、水源等环境污染、人畜禽鱼鸟蚕等非靶标生物不中毒等,并能很好地保持生态调控能力,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2.3绿色防控的发展进程绿色防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其中初级阶段是有限的绿色防控,主要是针对作物的某一种或少数几种病虫害所采取的局部性或阶段性的绿色防控措施;中级阶段是全程绿色防控,主要是针对一种作物生长全过程所采取的系统性绿色防控措施;而高级阶段是区域性绿色防控,主要是针对某个特定生态区域各种作物上所采取的协同性和系统性的绿色防控措施。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优质农产品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优质不能优价)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受市场左右,一项技术、一个产品能否推开,最终由市场决定,而盈利水平常决定社会及资本的参与热情。目前,病虫绿色防控在全社会的认知度不高,绿色防控的品牌知名度还较低,利用绿色防控技术生产的产品与未利用绿色防控技术生产的产品相比未形成相应的价格优势,优质不能优价,盈利水平不高,致使生产者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内生动力不足,社会资本参与的意愿不强。

3.2实用性强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不多,相关技术储备不足一方面,目前适用性强、操作简单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不多,一些绿色防控技术本身存在缺陷或操作程序复杂、使用难度大,导致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单一,集成度不高、系统性不强,很难在生产实际中很好地应用。另一方面,目前的绿色防控多集中在“示范区”,而多数示范区又表现为堆砌各种“绿色防控”技术,出现“绿色防控是个筐,什么技术都往里面装”的现象,未能很好地进行有机组装配套。

3.3农民参与积极性仍不高,应用规模不大目前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大部分还是以农业部门为主体的示范展示,普遍表现为规模较小、投入不足、投入渠道较为单一,加之绿色防控技术防治谱窄、速效性远不如化学农药,使用成本过高、或技术较为复杂,优质不能优价,产投比低,导致绿色防控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再加上农民已有的防控措施和防控习惯难以改变,他们或不愿接受新的防控方式,或不愿承担使用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导致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主体积极性不高。同时,经济效益不好,又制约着绿色防控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4几点建议

4.1通过市场优质优价,引导生产者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政府应利用消费者对绿色、无公害等优质农产品的追求,加大对病虫绿色防控的宣传,提高绿色防控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广大消费者了解、选择绿色防控产品。企业应落实政府的有关要求,在政府的支持、引导、扶持下,实行市场运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生产,把绿色防控与市场有效地对接起来,在落实病虫绿色防控的同时,完成企业的利润目标,实现合理盈利,进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4.2通过“政产学研推”结合,加大研发投入针对当前适用的绿色防控技术不多、技g集成水平不高的问题,应切实加强“政产学研推”结合,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鼓励自主创新,集中力量围绕农业生态调控技术、生物农药、物理控害技术、理化诱控技术和绿色环保农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已有绿色防控技术应进行优化集成与规范化推广,尽快形成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建立单一作物或区域性病虫的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或标准,以供生产推广应用。

病虫害防治税收优惠篇4

促进粮食稳定增产继续组织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力争实现“两增一稳”,即夏粮增产、早稻增产、秋粮稳定。

促进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稳定发展稳定棉花、油料、糖料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高产稳产关键技术。进一步推进标准园创建由“园”到“区”、由“产”到“销”拓展。开展“三品”提升行动,推进园艺作物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

 

促进蔬菜稳定供给稳定蔬菜面积在3亿亩左右,重点发展南菜北运蔬菜生产和北方设施蔬菜,稳定增加大中城市蔬菜种植面积,稳定提高自给能力和应急供应能力。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率先开展北方城市冬季蔬菜开发试点,提升北方大中城市冬春淡季蔬菜自给能力。

 

实现抗灾夺丰收针对今年气候趋势特点和种植业生产实际,分季节制定《农业气象灾害预判及应对工作意见》。加强灾情预测预判,及早预警信息。重点落实好小麦“一喷三防”、水稻集中育秧、地膜覆盖、抗旱“坐水种”等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因时、因地、因灾、因苗落实防灾增产技术措施。

 

实现“虫口夺粮”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重点扶持100个统防统治骨干组织,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建立100个部级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区,集成一批全程绿色防控模式。强化防控关键措施落实,在关键时期组织100名专家分区域、分作物开展指导,重点做好小麦赤霉病、条锈病、水稻“两迁”害虫、玉米螟、蝗虫和草地螟等病虫害防控。

 

提高土肥水利用效率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继续组织开展“百千万”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行动,扩大配方肥推广应用,构建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跟踪系统,将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企业增加到200家,扶持建立一批乡村智能化配肥供肥服务网点,引导农化服务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大力改进施肥方式,示范推广化肥深施等机械施肥技术及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水肥一体化技术。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农药管理条例》宣传力度,宣传农药科普知识。加强农药市场监管,继续开展“农药市场监管与法制建设年”活动,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农药残留监控,进一步加强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农药合理使用规程,推动落实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政策。

 

优化种植业发展环境加快起草《农药管理条例》配套规章,推进出台《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管理办法》,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和肥料立法工作。

农业部全面部署

春季农机化生产

抓紧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等扶持政策。为支持春耕生产,中央财政今年首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0亿元指标已经预先通知地方。以拖拉机、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插秧机械等粮食生产机械为重点,引导农民积极购机,协调企业及时供货,努力增加春耕生产机具投放量。要全面落实农机税费减免、信贷支持、作业补贴等扶持措施,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给农民实惠不缩水。

 

及早做好机具检修保养和物资供应。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帮助和指导农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各类农机具。发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作用,积极开展机具的集中检修和保养服务。对超期服役和技术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机具,指导农民及时办理报废更新手续。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与管理,落实农机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

 

全面加强农机手教育培训工作。在春耕大忙之前,全面启动和深入开展2013年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以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的农机化新技术为重点,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时效性,促进农机与农艺技术融合,普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重点加强农机驾驶、维护修理、经营服务等岗位实用人员的培训,为农机春耕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大力推广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按照农业部的《201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和甘蔗、玉米、油菜、马铃薯和黄淮海棉区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扎实做好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机械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机械化植保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等农机化新技术的示范推广。

 

切实强化农机化生产组织调度。加强对农机作业服务的信息引导。支持和引导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开展跨区机耕、机播、机插等作业,引导供需双方签订作业合同,进一步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提高农机使用效益。

病虫害防治税收优惠篇5

收听收看到省政府全体会议,刚才。省长全面总结了上半年的工作,并就下半年政府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实践中贯彻落实。这次省政府召开全体会议,邀请全省个地级市政府全体人员以及县(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参加,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文秘网之所以召开如此规模的会议,认为,一方面是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一个特殊时期,如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动员全省党政组织、干部群众,继续保持高昂的劲头、良好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经济上半年高开高走,下半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大,压力和困难将逐步显现,加之去年上半年非典和洪涝灾害的影响,下半年经济能不能保持良好的态势,需要全省上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当前形势。最近,省里召开了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从各方面来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前几天,省里还召开了各市市委书记、市长会议,就下半年工作思路征求意见。这次又专门召开省政府全体会议,省长从七个方面部署了今后的工作,体现了省政府对下半年工作的高度重视。关于我市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刚刚结束的市委工作会议上已经讲过,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目标,狠抓落实。这次市政府全体会议,再鼓劲、再加压、再部署。下面,简单回顾一下上半年的工作,并就如何贯彻落实省政府全体会议精神、做好下半年工作提几点要求。

市经济达到建市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今年上半年。这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同全省相比,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全市GDp同比增长.%比全省增幅低.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比全省增幅低.个百分点;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比全省增幅低.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剔除农业税后同比增长.%比全省增幅低.个百分点。不比不知道,一比差距大。纵向比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是全国大发展、全省大发展的背景下取得的而且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缩小。一定要正视差距,保持清醒的认识,沉下心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下半年工作,力争下半年达到或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实现我市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立即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

一、抓住关键时期。

工业突破是第一战略,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抓手。不是认真实施工业突破战略,有没有集主要精力突破工业,关键是看招商引资的效果如何。舍此,很难走出困境,很难谋求其它发展路径。各地、各部门要沉下心来,咬紧牙关,苦干当前,持之以恒地抓好招商引资,不断地掀起招商引资高潮,使之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支撑力量。上半年,招商引资形势不容乐观,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新开工工业项目仅占全年目标任务的.%市直部门中仅有个部门引进个开工项目,还有个部门目前还没有意向,形势非常严峻。当前各地、各部门要集中精力和一段时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全面出击抓招商。具体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如何安排,请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抓紧出台。和仇书记商量,有几条是必须要坚持的第一,月份是无会月,要抓住机遇,集中精力进行招商,百日会战结束时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要完成%第二,目前招商引资还没有头绪的个部门以及有头绪但还只是投资意向、没有实质进展的部门一把手,必须离岗招商,而且要确保月份有实质性项目。第三,对于没有完成任务或者行动不力的市委组织部要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找主要领导谈话,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工作。第四,个外出驻点招商人员,月份要全部在岗,集中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招商引资,除带客商回考察外,不得随意离开驻点城市,所在单位更不得以任何理由抽调其回来从事业务工作,市委组织部要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第五,所有驻点招商人员要确保完成每人年内引进一个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的任务,完不成任务的要继续进行驻点招商。月日要对招商引资百日会战工作进行总结,兑现奖惩措施,坚决不打和牌。第六,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期间,各县(区)市开发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要举办—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最近,陆续召开了市外来宿客商座谈会、进区项目现场会办会,对客商提出的招商引资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过堂,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单位、一个单位整改,切切实实做好服务工作,保证招商引资取得实质性进展。

努力实现“三增四保”目标

二、继续落实三农政策。

正面临农村政策最优、农民负担最轻、农业发展环境最好的重要机遇期。各地、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并用足用好这一难得的机遇,当前。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我市农业再上新台阶。

病虫害防治税收优惠篇6

一、新农村建设对税收政策提出新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等六个方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勾画了蓝图,并确定了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十四项重点建设工程。在这里,税收有着发挥作用的大量空间。去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中,对税收工作提出若干要求,比如:1、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2、鼓励重点建设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政、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3、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4、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制度;5、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工程,开发生物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养生物质产业;6、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产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7、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特别指出,要“完善涉农税收优惠方式,确保农民直接受惠”。显而易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税收支持;税收也必须充分发挥其经济职能,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二、现行税收涉农政策浅析

应该肯定,我国税收长期坚持了惠农支农的政策思想。1994年实行新税制后,国家陆续公布施行了若干涉农税收优惠规定,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应。例如,对种子种苗、农药化肥、农机农膜等生产资料采取的低率计征和部分免征增值税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的单位和个人销售自产初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再如,对国有“农口”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初级加工收入和农村或城镇各类事业单位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农业机耕机排机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服务和家禽家畜、水生动物配种及疾病防治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外商投资农业项目定期减免企业所得税等等,无一不对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惠泽农村居民发挥着重要的政策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承认,现行涉农税收政策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相比尚有不足,尚需完善。

一是“三个较少”问题有待解决。相对而言,现行涉农税收政策中,有关初级农产品优惠较多,有关农产品储运、保鲜、批零售和深加工的优惠较少;有关科技支农优惠较多,有关资金支农(如涉农贷款)优惠较少;有关传统农业项目的优惠较多,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教卫等社会事业的优惠较少。

二是涉农优惠规定有的未能充分惠及农民的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农业生产资料,国家在增值税方面既给予了低率计征的普惠,又给予了部分免税优惠,但价格仍持续看涨,且远高于农民增收幅度。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税收优惠多半落在了工业生产和商业流通环节,农民作为消费者难以体认甚或未能实际分享这项优惠。

三是城乡政策差别的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城市职工下岗再就业和企业吸收下岗职工再就业,税收上都有优惠,但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非农地区、非农产业的企业上岗就业或自谋职业,对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则无税收优惠。又如,来自农村地区的流转税也要附征城市维护建设税,但对乡村建设维护往往缺少专门的或比较充裕的资金。

四是建立农村税收政策体系问题有待解决。笔者并非认为农村税收有必要单独立法,而是认为有必要适应推进新农村建设之需,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指导,统一规划和制定与国家各项农村政策相联系、相配套、相协调的,既具继承性又有前瞻性的,既全面又具体的,既系统又便于操作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就现状看,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因零散而需整合,因与预期效应不对称而需修正,因触及领域有限而需扩充,因总体布局有缺而需完善。

三、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税收政策建议

如前所述,我国税收一贯体现了惠农支农的政策思想,现行若干涉农税收优惠措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业已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要继续认真贯彻实施好。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税收政策也要不断完善。

(一)完善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政策。“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当然也是农村振兴、农民进步的基石。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仍有许多困难,需要政策引导与扶持。现行税收政策对从事农民技术培训等收入有免征营业税等规定,但惠及面尚窄。因此建议:1、鼓励为农民提供技术教育和另谋职业教育。对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单位或个人取得的相关收入免予征税。2、鼓励社会资金注入农村教育。对各类民资在农村兴办学校取得的办学收入在一定期间内免予征税。3、鼓励教师到农村任教。对在农村学校任职教师的工资薪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完善支持农村医疗事业发展政策。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税收上应当积极支持。因此建议:1、将农村合作医疗机构视为非营业性医疗机构。对其从事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2、鼓励医务工作者到农村合作医疗机构服务。凡在农村合作医疗机构从业的,免征其工资、薪金部分的个人所得税;进行短期珍疗服务并取得收入的,免征这部分收入的个人所得税。3、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创办农村医疗机构。对社会力量在乡、村投资举办的民营医疗机构,在运营初期给予定期免减企业所得税及有关地方税的扶持。

(三)完善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1、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更名为城乡维护建设税,从中切割出更大比例,专款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支持各类经济实体参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从事村村通公路工程、自来水工程、电信工程、供电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类经济实体,参照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给予税收优惠。3、为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并节约耕地,鼓励农民居住地向小城镇转移。对经政府批准专门从事新农村农房建设或非建制镇建设的施工单位,凡承建的农居房符合国家普通住房标准并按政府控制价格出售的,免征其建筑营业税和销售不动产营业税,对购房农民免征契税。

(四)完善支持农业增产增效政策。农业能否增产增效直接关系农民能否增收。与此关联因素很多,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影响举足轻重。为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使农民节支增收,如前文所述,国家在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流通环节采取了若干重要的税收优惠措施,但消费环节的消费者农民往往未能分享到应分享的税收优惠。同时也因税率差别和免税退税而使增值税管理复杂化。因此建议: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对涉农生产资料一律依照工业品正收增值税。对多征得的这部分税款,或是参照欧美发达国家做法,由政府按亩平均分配直接补给农民;或是由农民凭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获取的增值税发票直接向国税机关申办退税。这样做,既可使国家税收优惠真正惠及于农民,又利于增值税制通畅运行。

(五)完善支持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政策。为农村服务主要包括为农业生产服务和为农民生活服务。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制约很大。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仅靠政府力量显然不够,还需鼓励社会力量广泛投入。税收政策应当支持社会力量投入,以促进农村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和完善。因此建议:1、对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直接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若干项目的服务收入,如技术指导收入,机耕机播机收和机(电)排机(电)灌收入,机灭虫害收入,帮耕帮收帮运等劳务收入,市场资讯收入等等免予征税;2、对为农业生产提供信贷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多种所有制的农村社区金融机构的利息收入予以免征或减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3、对为农民生存发展直接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若干项目的服务收入,除前文已述及外,再如巡回下乡送医送药收入、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收入、各类文化单位文化服务收入、法律咨询服务收入等等在一定期间内免予征税。

病虫害防治税收优惠篇7

《意见》锁定“三农”,聚焦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和措施,涉及“财政、金融、税收、产业、土地、人才、科技、能源、市场、品牌”10个方面。

关键词:财政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新增2亿元;建立投入长效机制,国有土地出让纯收入扣除规定的开支项目后,收入的30%和耕地占用税新增部分,重点用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补助、贴息、奖励、参股等多种方式,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

关键词:金融

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贷款,“十二五”期间,确定云南省内几家金融机构每年设立200亿元以上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贷款,银行给予利息优惠,省财政给予适当贴息,重点用于农副产品收储、加工、销售和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基地建设等。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建立农特产品收购资金信贷管理模式,对烟、茶、橡胶、核桃等大宗农特产品实施积极的收购政策。金融部门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加快农业投融资担保公司筹建步伐,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发针对种植业、养殖业的商业性保险产品;争取设立云南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健全风险补偿机制,设立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支持鼓励涉农龙头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债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体债等企业债券。

关键词:税收

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龙头企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免征营业税。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龙头企业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缴土地使用税。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拖拉机,捕捞、养殖渔船免征车船税。农业龙头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符合相关规定的,可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符合税收规定“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条件的,享受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符合规定范围的初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批发和零售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鼓励税务部门开展“分税制”试点,对龙头企业集中加工农产品收取的税收,按比例返还原料生产地。

关键词:产业

集中发展畜牧、果蔬、茶叶、薯类、生物药、蔗糖、花卉、木本油料、橡胶、林产业、咖啡、蚕桑等12类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800万吨,经济作物达到4500万亩,经济林木达到6000万亩;50%以上的农产品产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80%以上菜篮子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数量达到3000个以上。全省包括龙头企业在内的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800亿元,提供财税收入150亿元以上。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收益超过1600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加快建立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绿色审批通道。农业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对贫困农户带动面广、增收效果好的,给予扶贫贴息贷款扶持。龙头企业当年新增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的,由省农业厅按3%―5%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对龙头企业年度直接出口额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的,由省农业厅按出口额的1%予以奖励。

关键词:土地

农业龙头企业新增用地,用于农产品加工、仓储和交易市场建设项目的,其用地指标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农业龙头企业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农业产业化项目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农业龙头企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内使用建设用地,按建设用地管理。

关键词:能源

实行能源优惠政策。实行优惠电价政策,对种植养殖业龙头企业,执行农业生产用电;对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执行大工业用电优惠电价;优先满足农业龙头企业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用油、用煤的需求。

关键词:科技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申请使用国家有关农业科技的研发、引进和推广等资金;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增加农业产业化领域的科技经费投入,建立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攻克一批重大农业关键技术。对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或者取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且单项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由省科技厅给予奖励。遴选认定一批技术型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人才

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对培养、引进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并获得云南省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或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称号的,给予奖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与普通高校、科研院所、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农业实用人才。加大现代远程教育、农民职业教育等各类培训资源的整合和扶持力度,完善农村实用型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关键词:市场

力争用3年的时间,完成我省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放宽有信誉度的农业龙头企业市场准入,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加强市场动态监测,支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商贸、邮政等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建立农产品出口企业信用体系,提高农产品检验放行速度,促进农产品出口,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病虫害防治税收优惠篇8

关键词:魔芋;产业化;制约因素;对策;龙山县

1龙山县魔芋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龙山县成立了魔芋生产指挥小组,加强了对产业开发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在技术服务体系上,龙山县成立了魔芋生产技术小组,部分基地村建立了魔芋生产协会;在加工体系上,龙山县有石羔天食魔芋精粉厂、金山实业两家深加工企业,深加工、精加工、初加工相互配套,基本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科农工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1.2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2013年以来,龙山县把魔芋作为农村主导产业进行大力发展,从扶持基地乡镇、培育专业村、专业大户入手,不断壮大基地规模。截止目前,全县有12个乡镇31个村108个组3000余户从事魔芋种植,面积达200hm2。培植基地乡镇9个,专业村20个,0.33hm2以上大户32户,3.33hm2以上大户8户。通过大力推广魔芋高产栽培技术,单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14年,全县魔芋间套种面积达267hm2,平均667m2产量提高到1500kg左右。根据对魔芋产区的调查表明,只要按规范化种植,正常年景魔芋平均667m2产量可达2000kg左右,高产者甚至达5000kg以上。如沙子坡林场二工区种植户田吉海,2014年规范化种植商品芋0.2hm2,产量达1400余kg。魔芋单产的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2014年全县产商品芋0.6万t,种芋0.4万t,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芋农人均增收2000余元。当前,在魔芋基地建设上最为突出问题是病虫害防治。茅坪、洛塔等乡镇种芋繁殖地发病率在10%左右,商品芋种植地病害更为严重,最高的达40%以上。全县对魔芋白绢病、软腐病的防治停留在只能防不能治的水平,种植户普通对此忧心仲仲。

2龙山县魔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龙头功能弱化

龙山县魔芋产业自发展以来,一直走龙头企业带动型路子,金山实业与石羔魔芋精粉厂作为产业龙头,由于建厂时间短,所以带动基地建设效果不明显。

2.2科技开发滞后

魔芋病虫害防治没有突破,规范化栽培不够普及,单产水平较低,影响了效益。企业新产品开发严重滞后,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终端产品较少,新开办的金山实业公司由于生产条件和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还没能达产达效。魔芋加工层次少,产品单一,转化增值不够,产业整体效益不够理想。

2.3市场培育不力

干部群众的市场意识较为淡薄,研究生产的多,研究市场的少,在产品销售上一直存在着农民靠乡镇、乡镇靠龙山县的思想。整个产业市场开拓上主要依靠魔芋精粉厂这条渠道,流通中介组织发育不健全,缺乏更多的市场载体。

3湖北省恩施、建始、咸丰三县市魔芋发展的启示

3.1组织措施务实

为确保魔芋产业的顺利发展,3个县市均实行项目领导责任制。龙山县确定一名县委常委挂帅,成立由县农办、计委、科技局、财政局、农业局、扶贫办、信用联社等单位参加的魔芋产业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魔芋产业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3.2资金投入渠道多

建始县每年魔芋产业投入约1500万元,其中农户投入占60%。该县把扶贫开发资金、财政周转金、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适当集中,捆绑使用,对魔芋产业重点倾斜,每年安排魔芋生产资金在500万元以上。投入农户的资金,实行以种投资,以种还资,轮户扶持,流动发展;投入企业的资金,主要用于魔芋角的收购和企业技改,切实解决了生产投入问题。

3.3龙头带动作用强

建始县组建魔芋产业开发总公司,下设4个精粉加工企业,年加工精粉能力可达1000t。县供销社与香港金源行合资成立了“・湖北金源行协力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已成为川东、鄂西魔芋收购、加工和外销的枢纽,产品通过香港总部转口,远销美、英和东南亚国家。咸丰县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各种经济组织参与魔芋产业开发。目前,该县已有魔芋加工企业3家,其中个体私营企业2家。龙山县对从事魔芋加工、销售的个体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对待,并实行挂牌保护,充分调动了私营业主的积极性。由于私营企业人员包袱轻,资产负债少,经营方式活,生命力很强,经营效益明显好于国有企业。在收购商品魔芋时,相互竞争,群众得到实惠,企业与农户实现“双赢”。

3.4抵御风险措施硬

建始县建立了魔芋产业风险保障专项基金,县财政每年从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龙头企业在税收返还和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进入风险基金专户,减少生产经营者的价格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条件成熟时为农户提业保险。咸丰县积极试行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由公司提供种子、农药、技术、信息,并负责收购,农户出劳力、土地和肥料,销售利润由公司与农户分成,明确了双方的责权利。

3.5科技开发力度大

恩施市在魔芋主产区建有生产技术服务队伍,县农业局、科技局和加工企业联合对魔芋病虫害进行攻关,为魔芋高产栽培、病虫防治以及初加工提供技术保障。建始县的龙头企业与省内其它较大的魔芋生产企业和华南农大、武汉大学、湖北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了新产品开发合作关系。在开发生产纯化粉、细化粉和微粉的基础上,新上了一条魔芋胶加工生产线,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4龙山县魔芋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4.1要坚定发展信心

龙山县是魔芋生产的最佳适生区,种植历史悠久。在种植、加工、经营方面起步较早,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魔芋既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又广泛用于环保、医药、化工等领域,市场前景看好。加之省委、省政府已将龙山县确定为魔芋产业化建设试验县,州财政局把龙山县列入州魔芋产业联系县,魔芋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4.2要狠抓科技攻关

科技开发滞后,是制约龙山县魔芋产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要围绕提高基地单产水平,大力普及魔芋丰产栽培技术,大力推广魔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搞好芋种改良和选育,实施魔芋“种子”繁殖,力争早日通过良种评审,建好优质魔芋种源基地。鼓励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加快魔芋环保、医药、化工产品技术的引进利用,推进精深加工,延伸加工层次,改善产品结构。

4.3要培育龙头企业

大力支持个体私营业主和外商从事魔芋产品加工,力促新上一批初加工、精加工和深加工企业。制定龙头企业激励政策,无论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只要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能够与农民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能够给农民带来稳定的、最大的经济效益,谁就当龙头企业,并予以大力扶持。

4.4要大力开拓市场

加大魔芋精粉、系列食品销售力度,全方位放开种芋、精粉市场。培育和完善销售渠道,集中各方力量跑销路,千方百计解决魔芋销售问题,确保芋农增收。

病虫害防治税收优惠篇9

自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以来,县地税局__分局围绕县委、县政府“四个年”活动,开展“十名税干进百企,出谋划策解难题”专项行动,于日前在__镇商会第一届第七次会议上为__镇重点税源企业63位老总作税收政策辅导,重点宣传地税帮扶企业攻坚克难促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送上“十道税收政策优惠大餐”,为企业爬坡、过坎、转型、过冬带来春天的“及时雨”。

一是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落实临时性下浮企业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政策,具体幅度相当于企业应缴纳统筹部分1个月的额度;执行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比例下调工作,缴费比例从18.5%下降至17%。落实水利建设专项资金调整政策,对从事工交、电力、邮电、铁路、烟草、建筑等生产性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征集由原按销售额或营业额的1.2‰,调整为1‰。

二是落实支持企业扩大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引导社会投资。对企业从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原因,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的办法。

三是落实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和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切实保障民生。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在相应期限内每人每年4800元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为安置随军家属、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城镇退役士兵就业的新办企业,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四是落实住房相关税收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自20__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对个人出租住房收入,不区分用途,在3%税率的基础上减半征收营业税,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五是落实支持农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国家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除外)的所得,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对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项目免征营业税。对农业龙头企业、省级农业科技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如按规定纳税仍有困难的,报经地税部门批准,可相应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或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农村、农场和农民个人将土地使用权转让或将土地承包(出租)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的,免征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六是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七是落实支持服务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对证券投资基金从证券市场中取得的规定收入、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和债券的差价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工业创意产业及基地、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困难文化企业、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连锁经营超市、省重点流通企业以及新引进的企业总部,如按规定纳税确有困难的,可报经地税部门批准,酌情减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八是落实支持环境保护的税费优惠政策,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对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且投资金额较大的企业,污水、垃圾、污泥收集和处理企业,报经地税部门批准,酌情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对未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的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污染企业,一律不得减免地方税务部门负责征管的各类税费。

九是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病虫害防治税收优惠篇10

①出口补贴在入世谈判的过程中,在不使用农产品出口补贴政策方面,我国政府曾作出过郑重的承诺,这一承诺符合了wto《农业协议》的有关规定。由于农产品出口补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在2001年7月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文件中,明文规定“节余的粮食风险基金,要用于陈化粮价差亏损补贴、粮食出口补贴和消化粮食财务挂帐等方面的开支,不得挪作他用”。②出口退税在农产品出口退税率方面,目前,我国实行的是“5%为主、13%为辅”的两档退税率,在出口总额中,实行13%退税率的农产品所占比重比较小,实行出口退税率为5%的农产品占绝大部分,在大部分农产品出口价格中,由于含有尚未退还的间接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产品出口成本,农产品出口的价格竞争力大大降低。

2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在保证粮食安全方面应做的几点改进

2.1更多的使用“绿箱”政策而并非关税等传统方式来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目前,世贸组织的许多成员都不断加大“绿箱”政策的推行力度,特别是发达国家,“绿箱”政策近些年来仍有大幅的增加。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绿箱”支持也在加大,相比之下,我国政府对于农业“绿箱”的投入相对较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①增加可以提高粮农收入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的建设投资和专项资金。例如建立政府向农民提供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的投资补贴,以及粮农转产转业专项投资补贴。②增加对粮农收入直接补贴,在免去农业税后,我国也对粮农收入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是这种补贴还是不足以提高粮农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国家还应该加大对粮农民的补贴,这样才可以更大限度地鼓励他们进行粮食生产,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2.2调整“黄箱”政策除了给予粮农补贴等“绿箱”外,我国政府应该适当给予粮农其他方面的优惠,比如说在农业器材如机械、肥料、农药等方面的价格优惠,使得他们可以扩大生产来提高我国的粮食储备。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