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程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0:10

中小学课程改革篇1

一、教学改革的意义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从总的形势来看,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深远影响,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8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有许多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且以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修补补居多,局限性较大;尚未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

本次教学改革,一方面因为有了80年代以来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作为基础,因此可望在一个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层次上展开;另一方面因为有了深刻的反思,有了对存在问题的检讨和共识,因此可有针对性地、实实在在地展开、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教学改革是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学改革因此可望有实质性的、全方位的推进!

二、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因为:首先,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其次,教师作为学生惟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Z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菜臼里不能自拔。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它是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即这种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而是在教学的活动中进行的研究;是对行动的研究,即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中小学课程改革篇2

(一)教学基础设施落后

众所周知,教育活动由三大要素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活动欲求顺利地开展除了需要教师与学生外,还依赖于一定的教育媒介。基于不同的教学活动以及不同的教学目标,教育媒介的选择往往各不相同。有效的教育媒介选择有助于增进教学效果。广义上,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均可以视为潜在的教育媒介。因而学校教学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为教育活动提供多样的教育媒介选择。然而对当前中西部农村的中小学而言,现实情况却是普遍存在着教学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目前许多中西部中小学可以选择的教育媒介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教师依旧主要通过课本、黑板和粉笔来完成教学。学生获得知识也主要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学校里面没有语音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教室里没有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新课改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强调要培养学生个人探究能力。为达成这些目的显然需要学校能够提供多样的教育媒介予以支持。但是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基础设施现状,却难以满足新课改的相关教学要求。拿初中物理教学为例,按照新课改要求理想层面应该是学生实践操作相关的物理仪器,从实践中发现和了解相关物理原理,但是许多中西部的中学没有物理实验室,或者是没有足够多物理仪器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因而只能采用教师讲授或演示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由此可见,教学基础设施的落后制约了中西部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二)教师教学思想观念保守,教学行为固化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教师角色受到了挑战,教师们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必将改变已是不争的事实。一线的教师需要解放思想,调整好心态,重新审视和理解教师职业。然而当前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许多教师基于自身能力不足而存在着排斥新课改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思想观念保守,固守于以往的教学经验,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面对新课改,一些教师甚至愤慨地表示“我觉得连课也不会上了”。有针对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改态度的调查显示,当被问及“您愿意放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吗”时,表示不愿意的教师比重为46.9%,表示基本不愿意的教师比重32.7%,表示基本愿意和愿意的教师比重分别为14.2%和6.2%。由此可见,整体上教师们教学思想是保守与固化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是课堂的主讲人,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而获得知识,这是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们普遍缺乏满足新课改教学要求的能力。新课改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和科研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要能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等。但是目前的现状是,面对这些能力要求许多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感觉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与之相去甚远,因而即使有心践行新课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缺少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在农村,家长们仍然把孩子的升学视为“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因而他们在乎的往往也只是孩子的最终考试分数。在这样的传统观念下,面对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和做法,家长们常常会表现出质疑,甚至是直接的反对。新课改强调教学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家长们普遍认为这就是瞎捣蛋,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肯定学不好。“严师出高徒”是许多农村家长多年来一直信奉的教育真谛。在家长的心目中,教师讲授,学生认真听讲,课后练习才会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缺乏了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使得学校和教师们即使有条件、有心、有能力进行课程改革,其实际效果往往也是差强人意。2011年,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始全面实行课程改革,全校教师在参观学习后分别在各自班级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刚开始一段时间效果还比较明显,课堂氛围也比以前活跃了许多。但是后来却遭到了不少家长的反对,许多家长来学校向老师了解情况,并且要求老师将自己的孩子管的严格一些。与此同时,在家里学生也受到了家长严格的控制,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无从谈起配合。在缺少了家长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学校的课程改革最终难以推进,有的不了了之,教师教学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二、破解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的应对之策

(一)扩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比重,有效平衡地区城乡间的差距

中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长期的投入不足,使得其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的落后,从而影响了新课改的实施。因而,为了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的,我们有必要加大对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的财政投入来改善其基础设施。然而在现实的情况下如何增加财政投入呢,显然不能停留于文字上的泛泛而谈,必须拿出实际有效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这一目的。首先,扩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比重,从总量上增加。在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下,县级财政增加教育财政投入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因而必须从上级财政上增加投入。当前中央财政转移负担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的比重仍然过低,省级财政在转移支付作用上也不够积极,这样直接削弱了转移支付在平衡省间、省内各县间财政能力差异上的作用。故而有必要扩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比重。其次,投入结构上的调整。城乡之间教育财政的投入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也是造成许多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因而,必须平衡地区城乡间教育财政投入的差距,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的比重。

(二)出台系统、有效的农村师资补充与培训政策

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培训的不足与流于形式导致当前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思想观念保守、固化,相关能力欠缺。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师资结构调整和加强师资培训两方面出发。当前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上的不合理,集中反映了农村学校对高学历教师和青年教师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因而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来吸引高学历教师和青年教师到中西部农村中小学任教。当下,部属师大的免费师范生政策虽然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但是规模仍然有限,而且下基层的力度不足,许多师范生就业仍然集中于城镇的中小学。因而有必要在地方师范院校出台新的资助政策,支持优秀的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从而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对于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需要出台相应的农村师资培训政策,可以以省为单位出台政策使农村师资培训制度化,规定培训周期、时间和考核方式等,同时还需进一步丰富农村师资培训的形式。师资结构的合理以及师资培训的完善能够很好地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的活力,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进而解决新课改中来自教师方面的问题。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宣传和普及新课改的理念

中小学课程改革篇3

[关键词]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发展

计算机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加入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与变革,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几乎所有行业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因此中小学基础教育对计算机教育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只有探寻新时期的计算机教育创新方法及模式,才能更好地将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全面发挥,实现对中小学生计算机技能的稳定提升。

一、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

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一直是与时代同步的任务,而且中小学生在接收学校教育之前,大部分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技术和操作,可以说这些已经与计算机有过接触的中小学生无论是在中小学教育之前,还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都与计算机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除了在课堂上接收计算机的操作学习与训练之外,日常生活与计算机的联系更为密切,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中小学生塑造出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技巧,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其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只有针对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形势实施一定的课程改革,才能更好地将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有效提升。

二、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安排现状

(一)缺少与实践教学的密切关联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教育的基本要求,如果仅仅以大量的理论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而缺少实质性的能够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实践教学,必然会无法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应有的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课程设计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理论教学,而这些理论内容往往缺少与实践操作的密切相关性,使理论在操作中的实践价值较低,而且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没有针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展开,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极大的影响了中小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课程设置的动态性不足

计算机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面临着不断更新的技术与不断发展的功能,要实现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制定与计算机技术同步发展的动态性课程计划是必要的,只有将课程与技术发展动态性连接起来,才能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实质性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在设置上的动态性不足,主要是由教师对教材的调整能力较弱决定的,由于缺少能够实施动态性的课程规划,学生接收的计算机教育也往往无法实现与时代技术的同步更新和发展。

(三)课程设置不利于差异性教学

计算机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仍然是极不均等的,有的学生偏爱计算机操作,对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充满着兴趣与开发欲望,这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较高,但对于教学课程的兴趣差异也比较明显;有的学生在计算机的操作兴趣上相对较低,但对于教育所学课程也能够均衡接收,这些具有不同教育需求的学生无法在当前统一的课程安排模式下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策略

(一)创新计算机课程

计算机课程的创新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由于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课程安排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技术发展水平相同步。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缺少创新性,大部分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合计算机教学的需求,因此要实现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就必然能够与技术的创新同步,实施一定的课程创新。例如在学习基本软件的操作时,学生应当得到一定的自主性选择空间,在软件操作上不必以过于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实践行为,而是给以足够的自由发挥机会,以布置一个特定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寻找解决的途径,不同学生寻求的不同解决途径,将会成为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手段。此外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动态性教学课程的创新也是极为必要的,对学生布置的实践操作或课后练习任务可设置为两个或几个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计算机使用习惯进行自主选择,既保留了对学生自主性的尊重,又能够为学生提供选择适合自身计算机实践练习需求的机会。

(二)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

在网络化技术的支持下计算机的功能得以更大发挥,如果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不能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其教学效果也必然是无法完善的。根据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对课程本身设计安排的习惯,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使之能够多元化发展,将能够与计算机能力相关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对象,必然能够使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实现对教育效果的有效推动。例如运用网络化手段开拓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使学生在网络资源的学习与影响下,实现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不断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更具实践性的能力。

(三)提高与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

计算机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具有极大关联,教师应当通过互动性手段为学生实施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学习者的角色,而非被教育者的角色。例如运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开发能力,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引导及时提出个人的见解,最终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计算机课程设置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作为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科技产物,计算机技术有着极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对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来说,也只有根据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更新教育课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代技术密切相关,使中小学接收的计算机教育能够具有实质性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鑫.论计算机教育与创新教育[J].才智,2015,25:186.

[2]李冰.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思考[J].才智,2015,27:105.

中小学课程改革篇4

【关键词】音乐课改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的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以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往往在实践中变成了非中小学的、非音乐的教育。现代社会,音乐正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文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同时,我国的音乐教育基础不高,发展失衡,尽管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仍存是着的。

在上述问题中,虽然有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这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我在实习期间做了很多关于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了解,例如;音乐教育的管理和管理队伍不健全,开课不平衡,有的还很低,对音乐教育认识不科学不全面,教师素质低,具体表现在,并不是没有音乐课而是音乐课被文化课教师占用,文化课教师还嘲笑着说“音乐课没有用,就是带孩子们唱歌,还不如让学生多学点知识”。其实,学生都很渴望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只不过,音乐课时间被文化课教师给占用了。还有就是音乐专职的教师学历低,口头上说的多,学历高的音乐教师真正在音乐课上投入却很少,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音乐课上,音乐教师还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授课,音乐课不用琴,唱几句就自习了,对工作不认真等等。这些都是很严重的问题。

教材编写具有两个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要依据,具体到中小学音乐教材,前者则主要表现为以音乐学习的主体——中小学生为中心,后者则是以教师为中心。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各种版本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不断的进行改革和修订,无论从教材编写上,还是教材的质量上都有很大的革新和提高,但整体来说,仍是在传统专业音乐教育教材体系的束缚下,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的选择都没有突破,没有创新,教材封闭、刻板,理性化,专业化,而忽视了音乐教育自身的特点。

我们要改革传统的音乐教育手法音乐教育长期受专业音乐教育的影响,过于强调音乐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专业性较强,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的理性化色彩浓厚,忽视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愉悦性。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喜欢音乐而对音乐课没有兴趣。

现代社会,音乐正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文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本着让每一个爱好音乐的人都能学习到音乐知识的原则;我们更要认真学习,认真研究,努力探索,音乐教育期待着我们探索出更多的音乐教育方式,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

对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问题上,我了解到,虽然在教育理念、教材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做了全方位的改革。新课程改革也在音乐教学中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以突出音乐审美为中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注重合作小组的建立与评价,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学做了一个全新的注解。但是,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育课程当中仍存在这很大一部分问题。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和管理队伍仍不健全。音乐课开课率不平衡,有的还很低,音乐师资缺额大,文化课教师素质低以及音乐课学历达标率和岗位合格率低,外流情况严重;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真正的投入少,整体上教学设备奇缺: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科学全面;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高等等,我们也不难看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更多的还是一种量的壮大和硬件上的加强。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的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中小学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中小学生的特点,以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往往在实践中变成了非中小学的、非音乐的教育,教材和教材编写者的问题等等。

在当今的现代化社会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应给中小学音乐教育一个正确的定位,把音乐教育看成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音乐艺术的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不是一味的灌输音乐理论知识。我们要认真学习、认真研究、努力探索;音乐教育期待着我们探索出更多的音乐教育方式,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芳.高职电脑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2]李阳.音乐演奏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才智.2009(01).

[3]王海玉.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有感[J].音乐天地.2006(08).

[4]张蕾.音乐特长生——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资源[J].北方音乐.2010(01).

[5]李春霞.论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J].丝绸之路.2009(24).

中小学课程改革篇5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旧有的一切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发生碰撞和摩擦。对于新课程的理解和实施中有一个很明显而且较普遍的误区,以为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设置一系列问题后,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去探究,得出不同的答案。这种教育模式虽然比过去的教学有进步,但远没有跳出“以教为主”的框框。学生的思路还是被严格地限制在教师设定的问题里,答案也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提示语言“引套”出来的。探究式学习的关键应该是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谁来提问题”的问题,决定着是教师教授还是学生探究的问题。

课程改革本来就是新东西,必然遇到很多新问题,才需要探索新路径,找到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课程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把德育工作抓实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育人,而育人的重点是育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德育工作是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

德育贵在理论联系实际。当前,学校德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重德育的灌输和说教,而缺乏理论联系实际。这些大道理、空说教离学生太远,有无病之嫌,德育必须在各项生动、具体的活动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经常因势利导地开展活动,使学生受到切实的熏陶,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觉悟。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进德育工作的实效。育人是为了育魂,育魂首先要育心,培养健康的心理、人格是德育工作的关键。复杂的社会环境、沉重的学习压力与竞争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心理教育虽非点石成金的神指,但对于增进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确实具有推动作用。我们可以邀请心理专家、教授定期给学生传授与学生实际紧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德育重在“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始于“养”,终于“成”。我们要以“养”为手段,以“成”为目的。一是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名利导行教育;二是利用当代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的报道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三是抓住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办事认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优秀品质;四是抓劳动养成教育,培养孩子爱劳动、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

二、完善教师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学习者,未来社会是个学习的社会,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所指出的:教育越来越成为学习,教育就是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培训,以学习者的角色进入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不断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要了解知识与科技创新的现状,具备操作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不断自我挑战、自我更新。

在课程中,新的课堂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许多教师整天只是忙于应付教学,根本就不再学习。我们农村学校的这种问题更为严重。那么,应怎样安排教师有限的时间呢?这就应鼓励他们学习,每天不断地读书,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教师集体学习制度的完善,可以使学习更为量化,让读书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经常性地开展读书活动、心得写作、教研交流是保持教学创新的源动力,也是课程改革的精髓。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过于强调按部就班、强调封闭自足的一种矫正,转变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关键,难点在于教师受传统的师德尊严的思想束缚,大多信奉权威主义的教育哲理,教材至上,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极大影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创新不再是高等教育的义务,在基础教育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创新教育首先要创设宽松环境,创新教育的任务诸多,如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教育需减轻“应试教育”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天性得到恢复,这样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宽松发展。宽松应该是新世纪创新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身心稚嫩的这一代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镇红霞小学不断反思基础教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是一种服务,让学生宽松学习”“让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受到最好的教育”的目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这是衡量新世纪创新教育的重要标志。科技的进步,教育手段的不断现代化,为每个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日益增多的选择机会。家长针对社会的需要,日益萌发对创新教育的渴望,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大教育环境中,无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还是学习思维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四、把课堂教学作为课堂改革的渠道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也就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扬起成功的风帆,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而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慎重评价,对有错误但又蕴涵点滴创新火花的学生,要及时指点,使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方向。

课程改革中的教学不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纯的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教师与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课堂教学中,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走向课堂,取代了“填鸭式”的教学,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构建,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构建成新型的师生观。新型的师生观中教师必须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应强调尊重、赞美、欣赏;在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共享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

当前推进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课程改革,我们没有足够的历史经验可资借鉴,亟须学习与研究。改革最核心的动力来自全社会,特别是校长、教师、家长对基础教育的理解将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有重大影响。对现实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才能形成理性追求,才能确定改革的目标。党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要培养愿意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服务的“四有”新人,而不能只关注知识与技能。我们一定要对国家的未来有责任感,要通过教育改革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

中小学课程改革篇6

德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的根本。传统的课程观念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具有预设性,把教学活动视为受教育者之外的东西,为教育者所控制。现代经验主义与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把它视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认为课程的本质不应该是由教育者控制,而应该是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发展方面出发,重视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德育生活化。

一、学校德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

中小学德育课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直接的德育课程与教学,指学校开设单独的道德教育课程,并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人类道德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和行为的教育。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曾指出:“美德即知识”,“美德由教育而来”。这一理论在近代得到理性主义者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推崇,于是,自近代以来的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在模仿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大多是通过这种方式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二是间接的德育课程与教学,是以学科课程方式存在于其他学科课程中所包含的德育内容,及对儿童、青少年道德品质产生的教育影响。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学校的各科教学与各种活动之中。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十分重视学科知识的教学与德育的相互联系,他断言不存在任何“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我国中小学德育一直采用的是德育学科课程为主,并与其他学科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抉择。

二、对当前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建议

1.德育课程与教学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根本指导思想。道德起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学校德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可见,学校德育总是与社会、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当前社会的发展看,科技进步带来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要求人们去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德育作为关注灵魂、提升精神、追求价值、培育情感的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观念,以其开放性体现学校德育所处时代的现实要求。对此,德育课程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不再是人文主义时期对精英教育的意义,也不再是以古典教育时期的哲学、语法、修辞、历史等学科为内容;第二,它是以培养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使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既满足社会需要,又满足人的发展;既关注科学的进步,又有助于提升人文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促成学生的主体发展。使青少年在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批判精神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构建“完整”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任何一方面教育的缺失都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全面、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但是,就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及心理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而言,道德具有基础性作用。就个体的道德成长而言,道德品格的养成更需要从小打好基础。品德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每个生命阶段道德品格的形式发展和实质发展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受神经系统发育和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情绪和情感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易于形成对某种社会认知的固定倾向。因此,从基础教育入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儿童、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

3.以生命教育为起点,确立道德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地位。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任何一方面的教育缺失都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全面、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就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及心理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而言,道德教育更为重要。生命哲学家认为:“人类对道德的需要是源于生命内在的需要,生命意识是道德的基础。”因此,中小学德育更应该把对青少年一代生命意识的唤醒与建立作为教育的起点,“从个体和生命出发,引导生命获得意义。”立足与“关爱、关切、关联、关心”的教育,使“学校德育不再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必须以青少年一代的生命发展为基础,使德育成为青少年一代道德生命成长的摇篮。

4.学校德育课程既重视青少年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又重视道德探究能力的形成。科技的进步引起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引发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国际和区际的生产与协作,促成了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生活层面的变化,带来了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以及人们伦理道德各层面的变化,形成了全球范围内文化的开放和价值观的多元

中小学课程改革篇7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于教学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才华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作业业展评、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最主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差异,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结合电教媒体和科学的评价方法,让他们在完成创作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或黑板上,予以展示,并结合投影仪等电教媒体的运用,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于教学的影响已经日趋明显。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课堂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文学情境,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进行有效的小结所学内容中,让学生随时统摄知识纲目,使学生在整节课在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地欢声笑语中结束。

(二)新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小学教学中能否顺利地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实施创新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紧扣新课标,创新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启发、引导和学生对各学科各类知识的学习和提高。长期以来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缺少创新理论的指导,只凭着陈旧的教法和教学经验,解决课堂教学的所有问题,一味滔滔不绝地传授知识,而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什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通通抛在九霄云外。在新课改的今天,这种陈旧的框框、模式必须彻底摒弃。为了适应新时代新课改的需要,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全面发展为本”的观念,彻底废除封闭的、机械的、呆板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民主开放的、科学定位的、灵活多样的、师生互动的新模式,要真正回归学生的自,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理解知识,开启智力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十八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整个青少年时期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十四岁,正值初中阶段;一次是在十七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二、创新教育在小学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

实际上,我国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早已呼唤要开设新课程。在全国各地的教改实验中,出现了学法课、小论文课、科学实验课、创造发明课、科学专题讲座、科学专题讨论会等等。在这一类课程中,突出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去自学,使学生学会在社会实践和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系统地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样,就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进行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现在的问题是应该扩大这种教改实验的范围和深度,经过提炼形成新的课程,并最后把这种课程纳入我们的课程体系之中。

(一)在常识教学中,提倡探究学习、培养探索意识和能力

利用常识学科教材特点及内容弹性,开展创造发明教育,分低、中、高段,分别编写开发创造辅导教材和指导纲要。定期举办"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比赛,组织优秀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汇编学生优秀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语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获知识的兴趣和习惯,扩大阅读量,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加强阅读指导,建立扩大阅读量试点班,检测其成效。同时,与常识学科交叉,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指导学生科幻作文的阅读与写作。语文教学注重教学过程,可采用启发研究型,最好是教师先把教材处理一下,变成非常通俗易懂的适合于学生自学的材料,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很容易地自己发现并把握其中的语文现象及其规律,就像看说明书拼装模型一样。或者采用问题教学,将教材转化为一系列问题,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逼其思考,充分内化,大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品教学可针对某些社会现象,让学生广泛搜集材料,通过争论达成共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鉴赏力。而融入劳技教学要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良好习惯,积极鼓励倡导学生自己设计制作。

(二)艺术能发挥儿童的丰富想象力,扩大表现题材,增加表现容量

本世纪60年代,美国的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教授通过对"裂脑人"的实验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每一半球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链和自己的记忆",大脑两半球各有不同的功能优势,"左半球主要用语言进行抽象逻辑思维,主管说话、阅读、书写、计算、排列、分类、言语回忆和时间感觉,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和分析性等机能;右半球主要用表象进行形象思维,主管知觉、复杂知觉模型再认、识别几何图形、直觉、想象、理解隐喻、感知音乐旋律、节奏、舞蹈以及态度、情感和意志,具有非连续性、弥漫性、整体。"这一发现导致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右脑革命"。日本医科大学教授品川嘉也指出:"人们思考问题时,首先要利用形象,动员右脑,为了整理、表达思考和结果,才使用左脑分管的逻辑和语言。左脑进行的是熟练性思维,右脑进行的主要是创造性思维。差生是左脑教育的产物,天才科学家都是右脑型的人。"而艺术教育是开发学生右脑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将艺术教育融入其中,运用艺术的魅力去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学生开启心灵的大门。采用愉快教学、以趣激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充满美感的气氛,是学生审美创造力充分发挥的环境条件。把愉快的气氛融入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发挥,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求知、求趣、求参与、求新等心理特点,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发挥全部技能去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产生愉悦的情绪,以此来启动学生内在的活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师的教学结果和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要保护学生的学习激情。没有评价就无法客观、公证的判断课标是否达成,就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评价核心放在建议性的指导学生,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等能力上,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中小学课程改革篇8

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创新改革

本文重点阐述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

长期以来,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几乎由教师包办,呈现的评价方式,是填写单一的“优、良、中、差”等级,这样单一的等级评定,已成为广大学生的“家常便饭”,而学生对教师大量时间批改后的作业,只看成绩,并不加反思。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错误地认为,作业是自己的事对错与否是老师的事,与自己不相干,没有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也没有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因此,呈现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一、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受赏识而生存,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后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表扬,奖励次数越多,其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及时有度的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

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还可以用不同的赞扬和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如:大有进步,再加油!

你真棒,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

这么难的题,你还做对了一道,真不简单!

只要全心全意投入进去,什么都难不倒你。

再努力一把,相信你会更好!

一丝不苟,值得学习!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把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机会。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二、作业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

不同个性的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就有所不同。喜欢学数学的学生,一般做题较认真,能独立思考,解题方法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对这些作业呈现这样的评价:“优+与众不同=优?,优+奇思妙想=优+,优+字迹工整=优+,优+格式规范=优+.”不怎么爱好数学而且性情急躁的学生,作业一般较马虎,对教师发还批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错了也不思考错在哪里。为此,对待这样的作业,评语要讲究艺术性,既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要用委婉的语气表达批评。如,“良+如果能认真订正作业=特优,良+如果能不懂就问=特优,良+如果能认真及时改正=特优。”

对一些不爱动脑筋,作业有抄袭现象的同学,老师的评语是:“B+如果能独立完成作业=特优,B+如能积极开动脑筋=特优”。

“等级+简语”式作业评价是描述学生作业水平,并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时重在激励,贵于引导,皆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各个方面很不稳定,因此,评价不能一成不变,一以贯之。对学生的评价,尽可能地以个性特征为参照,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于以表扬、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比较中树立信心,在评价中不断进步,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三、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转变的“调节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导向作用,更应具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时教师应尽量从积极的方向,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了其进步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比如,对上课爱做小动作,因而影响学习的学生说:“最近你进步不大,你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吗?从你平时的各项表现来看,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所以老师肯定你能把数学学好,老师愿意给你帮助,我们共同努力吧”。

对于表现有进步的学生,老师可以对他说:“你的字进步可真快呀,比我小时候写的好看多了,老师还要向你学习呢!本次作业为优”。“你总是第一个交作业,批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本次作业为优”。

对于一些偏爱体育运动,却放松自己的同学说:“运动场的英姿让教师久久难忘,但老师同样希望看到你课堂上出色的表现和漂亮的作业”。

无论是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则善意的批评,学生阅读后,激起的是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因,获得是学好数学的信心,倘若改用“上课不听讲,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做”等语言责备,学生将会产生逆反心理,由此也会影响其学习数学的信心。

中小学课程改革篇9

【关键词】学校体育健康快乐体育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体育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表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法不完全一致;学生的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任务落不到实处;教学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现实;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课程管理强调统一,知识性不强等等。因此,为了基础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体育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总目标。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教学与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体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贯彻“课程标准”必须做好教学工作

1.要认真做好中小学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试验工作。结合试验工作,进一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积极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器材改革。要认真研究并积极推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从而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人才的需求。

2.加强学生课外体育的改革步伐,扎实推动全国中小学课外活动园地的建设。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把学校运动会真正变成为广大学生乐于参加的体育会。在总结十多年来学校体育课训练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符合时代要求和我国学校体育实际的体育课余训练方法,加快体教结合的步伐,鼓励并推动学校体育为国家竞技体育多做贡献。

3.加大学校体育评价的改革力度。按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并在全国实行。坚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体育考试改革要坚持有利于全面地、科学地评价学生身体状况,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方便学生考试。

4.加强体育师资培养工作,尽快建立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满足体育教学需求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根据目前学校体育师资的现状认真研究对策,并加大研究生的培养力度。

5.要始终把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制定切实能够推动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重点解决学校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体育课的开课率。

6.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另外,教师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7.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8.以发展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贯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改革是关键

开展学校体育,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以下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简单易行。

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在少数民族地区或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挑选一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增强自豪感。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学校体育中的落实,学生将会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学校体育在这一标准下开展,将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体育教学要以健康为思想,以快乐为整堂课的主题,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区别对待,使快乐真正深入学习当中,从而使青少年体会到健康的效果,使青少年学生有健康的体魄为祖国和人民服务,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更正

发表于《商情》(教育经济研究)杂志2008年第11期第146页陈少芳的文章——《关于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重要性的思考》漏刊参考文献,现更正如下:

参考文献

[1]崔漩,龚继忠.从安然破产看企业财务控制.财会月刊,2002,6.

中小学课程改革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16-01

新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理念,提倡新的教学模式。作为基础和支柱的小学语文,更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来顺应新课程的要求,适应不断前进的时代,使学生们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体系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学以致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指路人和辅助者的作用,学习关键是靠学生自己。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和自身的特点,尽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学习知识,获取学习中所得的经验,这样也能加深学习的印象,更好地识记所学知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也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兴趣都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课前讲故事、课中提问、课后互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最关键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分组讨论、小组比赛等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注重启发教学,并倡导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进行启发式教学,而不是以往的“满堂灌”模式,这样的启发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思维,并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传统的儒家文化就倡导因材施教,也就是要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学习状况来进行适合的教育,同时,新课改改革下也提倡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们自身的学习进程和接受能力来不断地调整学习计划,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以适应学生各阶段的学习。

四、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能够降低小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首先,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其学习知识的能力也比较有限,思维也需加强训练,单纯靠书本知识来教授会使小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学起来比较困难,而运用网络资源后,教师通过幻灯片的形式把课本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能够降低小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小学阶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在这一阶段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学习能力、创造力和认知能力等。

五、注重创新新的教学模式,如问题情境模式、模拟情境模式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更快的学习社会技能。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有关联的情境学习实践,培养出孩子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知道,自己就是这个社会团体中重要的一员,学习技能,不如去实践技能,否则,理论永远跟不上现实变化的脚步。而教育的实质就是为了让受教育的群体得到在社会上生存的本能,所以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的提出,弥补了我国教学中理论大于实践的短板,也让教师真正的理解到教学的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拥有以后生存的社会技能,努力的去接受,不如自己去亲手实践。创新新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的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六、注重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融会贯通

就像盖房子要打好地基一样,要想学好其他学科,必须要学好小学语文。因为语文教学是各科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并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语文教学中的识字,语句理解等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要注重小学语文的基础学习,找到语文与其它学科的相同点,来更好地学习各科内容。只有学好小学语文,才能在良好的基础上去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七、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学习不是一味地服从教师,死读书,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和间接经验的获取,这样的学习会使学生感到非常的被动,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多带学生去户外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多一些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从实践中获取的直接经验更容易被记忆,也能使学生们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总之,在新课程体系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我们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启发教学,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和创新新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要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让学生融会贯通,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宪荣.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技巧探讨[J].语文学刊.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