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4:47

心理素质的内容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素质;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10-01

一、素质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均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教育要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保证在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

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生理——心理——社会”这三类素质的教育。与生理素质相应的是优生优育教育、体育,与心理素质相应的是心理教育,与社会文化素质相应的是智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按照人的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全面实施的各类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都是必要的,决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偏废。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心理教育与体育、智育、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是相对独立和不可替代的。

二、提高心理素质的作用

(一)提高生理素质及开发潜能有赖于心理素质的提高。人的生理素质是先天的、遗传的,但这先天的、遗传的生理素质蕴藏着丰富和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开发出来。潜能的开发和发挥是通过心理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从前面谈到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尤其是大脑潜能的开发更是如此。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脑机能的认识与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大脑潜能的开发和机能的发挥有赖于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了使脑的机能得到充分发挥,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与教育模式产生了,如柯尔特(CoRr)的思维训练,科普曼创设的“儿童的哲学”,费厄斯坦提出的工具性强化思维训练,以及我国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金色童年教育等,都是通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来开发人的潜能。

(二)心理素质制约着社会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如同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等都是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的那样,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也必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必须借助于心理过程这一中介,才能不断吸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逐渐实现个体社会化,形成现代人的素质。也可以说,生理层面这一基础性因素与社会文化层面这一导向性因素,是通过心理层面,也就是中介性因素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影响的,没有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是不会发生关系的。

(三)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的素质的发展遵循特定的顺序,较高层次的素质必须以较低层次素质的发展为基础。如同良好的生理素质是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样,社会文化素质赖以形成的背景和基础除生理素质外,最直接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社会文化本身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只有经过内化才能纳入个体的素质结构。内化的重要环节是“理解”和“信奉”。信奉是在接受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维护和体现知识规范的需要和动机后才能形成,要依靠“情感体验”、“需要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可见,保证内化实现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脱离或缺乏这些心理因素,高层次的思想观念就只能停留在非生命的外在物质形态层面。心理素质是包括思想政治观念在内的社会文化素质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心理教育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一)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到教书育心。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开发智力上,而且还表现在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即兴趣、动机、态度、意志等的培养以及社会心理品质,即情感、交往、处事等品质的培养和熏陶上。教书育心中的育心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心理品质和社会心理品质的培养与熏陶。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有显在的,有潜在的。显在的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很容易看出来,而潜在的,如学生人格、情感等是潜藏着的。后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心理辅导教育课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心理辅导或指导活动课,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讨论、表演、演说、游戏、访问、填表及观看影视节目等活动形式,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环境育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它也适用于心育。校园文化的心理环境或氛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静态文化心理环境,如校容、校貌及各种设施设备等对学生心理会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是动态文化心理环境,如班风、校风等对学生将产生更大影响。良好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的营造要动静结合,形成一种整体氛围,创造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影响之中,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三)鼓励学员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是个大舞台,事实证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而且在培养学员自身心理健康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素质的内容篇2

研究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及现代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将体育素质教育视为广义素质教育中一个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独立子系统,对我国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旨在为高校体育界全面推行体育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为推进新世纪高校体育的大发展探求改革思路。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共267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78人,讲师87人,助教37人,教育行政干部34人样本覆盖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安徽、山东、河南、陕西、辽宁、黑龙江、北京、上海等12省市的46所高等院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面访调查、座谈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体育素质教育是广义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以为社会育人为其根本目的,以体育实践为其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过程。

3.1高校学生体育素质结构体系的探讨

研究表明,身体显性因素与身体隐性因素共同反映着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可将其归于身体素质类。心理因素与个性因素是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两个主要内容。体育认识因素和体育实践意识可统称为体育思想素质。体育道德基础与体育道德实践因子描述的是大学生体育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状况,属于体育道德素质。体育基础知识素养和体育人文知识素养集中体现着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准,可概括为体育文化素质。运动技术能力与学习锻炼能力明显反映的是学生体育能力发展水平,可归纳为体育能力素质。体育审美修养与体育审美倾向因子,形成了大学生体育审美素质的主要内容而个体行为习惯和社会行为因素则体现了大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发展状况,其本身也以体育行为素养的新姿成为这一素质体系中的新成员。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是自然、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这一观点,将上述8个素质加以进一步概括,可分为3个基本层面。一是生理层面,指的是身体素质类二是心理层面,主要指体育心理素质类三是社会层面,涵盖体育思想素质、体育道德素质、体育文化素质、体育能力素质、体育审美素质与体育行为素养。我国大学生体育素质的这一相对合理结构,揭示了大学生体育素质系统的多维复杂、纵横交错的内容构成,展示了21世纪大学生体育素质发展与优化的演进轨迹

3.2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3.2.1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组成分析

根据现代教育学、人才学及素质教育论的有关理论,大学生体育素质结构与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严密而合理的逻辑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揭示。

与大学生体育素质结构相匹配,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相应地包括身体素质教育、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体育思想素质教育、体育道德素质教育、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体育能力素质教育、体育审美素质教育与体育行为素养教育等8个方面。为了进一步了解各类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仍有必要依据素质与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对上述8个方面逐一进行详细分析。

第1类:身体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含义,既特指运动训练学意义上的运动素质发展,也泛指解剖、生理学意义上的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适应能力、身体耐受能力以及身体抵抗疾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身体素质教育是依据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需求提出来的,它体现着体育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素质教育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即体育素质教育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独特作用。

身体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提高身体耐受能力等5个方面。身体耐受能力是指人体承受高强度、长时间地持续劳动的能力。它作为未来社会高压力、强竞争特征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应被合理纳入身体素质教育内容之中。不言而喻,身体素质教育是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最为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体育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本质功能。

第2类: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意志品质、培养体育兴趣与需要等个性倾向以及自信心等自体育心理素质教育包括提高智力品质、培养体育情感与我意识,同样,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

第3类:体育思想素质教育

体育思想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体育价值观、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体育思想、健康教育思想、体育参与意识、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法规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良好的体育思想素质是大学生其它体育素质高度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大学生体育思想素质的培养应贯穿于体育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

第4类:体育道德素质教育

体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对学生体育道德认识、意志和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倡导良好的体育道德,是当前倍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高校体育中加强学生体育道德素质的培养必定成为体育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5类:体育文化素质教育

体育文化素质教育指的是要通过体育提高学生在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等社会科学、体育生物科学、运动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修养。知识的内化表现为人的知识文化素养。因此,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要以掌握知识文化为手段,以培养知识文化素养为目标而有序、系统地展开。

第6类:体育能力素质教育

体育能力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运动能力、技术能力、学习能力、锻炼能力及自评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体育能力素质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完成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综合品质,在体育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

第7类:体育审美素质教育

体育审美素质教育主要指的是提高学生对体育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方面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审美爱好与情趣等。体育美是体育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特质之一。充分挖掘与表现体育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审美素养是体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8类:体育行为素养教育

体育行为素养教育主要指的是要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及人际交往行为等。良好的体育行为素养是大学生其它体育素质高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因此,将体育行为素养教育纳入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不仅是理念上的突破,而且是实践上的需要。第3,在内容组成上体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组成吸纳了古今中外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众多优秀思想与改革成果,并创造性地将基础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经验推向了高等教育领域,将一般素质教育成果移植到了体育学科素质教育范畴,因而表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

3.22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研究通过以上体育素质与体育素质教育对应关系分析,以及各类不同体育素质教育具体内容的研究,依据前述3个层面素质结构的分类方法,我们可进一步将8类体育素质教育归纳为3个层面:一是生理层面素质教育,主要指身体素质教育;二是心理层面素质教育,即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三是社会层面素质教育,包括体育思想、道德、文化、能力、审美与行为素质教育等6个方面。至此,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相对完整体系可以加以展示。

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相对完整体系具有以下5大重要特征

第1,在指导思想上体现出全体性、全面性与主体t性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在指导思想上立足于面向全体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出全体性特征;其内容体系涵盖体育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全面性同时,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指向“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体育能力、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反映出高度的主体性特征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上述3个特征与素质教育的一般特征完全吻合,符合广义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思想。

第2,在产生机制上反映出客观性与时代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产生来自于广大高校体育界人士对大学生体育素质发展趋势的客观判断与瞻前考虑,反映了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学生体育素质培育的时代要求,因此该结构具有客观性与时代性。

第3,在功能特征上反映出特殊性与拓展丨性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将身体素质教育作为生理层面素质教育而提出,突出了体育的强身健体的本质功f能从这一基本功能出发,该内容结构挖掘出体育素质教育的多种心理价值与社会价值,拓展了体育的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多功能,因而它在功能特征上具有特殊性和拓展十性第5,在内容构架上体现出系统性与动态‘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体系内涵丰富、层次分明,各类体育素质教育相互独立、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该系统的内容构架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系统性与动态性是这一内容体系的重要特征。

心理素质的内容篇3

   (一)要以培养现代人为目标,实施物理教学的素质化

   为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需要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说,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现代人,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学物理,应当和其他学科一起,把培养现代人作为教学的共同目标,实施物理教学的素质化。

   1.物理教学观念的素质化

   教师的教育思想必须转轨:一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使全体学生都能完成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使层次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学有所得。坚信没有学不懂物理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物理的老师。二是由偏重理论转向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源于客观世界的物理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服务。三是由偏重知识转向重知识和智能的统一。不是一味的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是十分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四是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不是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把学生视为生命体,把学生作为教师服务的对象。要立足于让学生主动地学、愉快地学和灵活地学。教改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综合教学”、“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等都是现代化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2.物理教学目标的素质化

   首先应服从于培养现代人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交往素质等。在物理教学的一切活动中都应有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例如:高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课堂教学目标:一是使学生明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文化素质);二是通过分析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让学生了解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推理的研究方法(科学素质)。学生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目标:一是使学生能运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技能素质);二是能运用列表法和图象法处理纸带提供的数据(文化素质),发现(科学素质)并巩固(心理素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三是激发兴趣,培养勤奋刻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当然,每一课内容的教学或每一个教学活动往往不是可以培养所有的素质,而是突出培养几种素质,使之日积月累,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整体素质。

   3.物理教学内容的素质化

   除了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来培养学生的素质外,应当注重最大限度地开掘可以培养学生素质的内容。诸如下列内容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介绍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如:世界上最早的火箭是我国发明的;我国研制的三百千瓦超导单极电机达到世界水平;我国着名科学家周培源、钱伟长、钱学森、钱三强以及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吴健雄的事迹。诸如下列内容可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焦耳花四十年时间,做了四百多次实验,用各种不同方法测定了热功当量;法拉第经过长达十年的探索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居里夫妇历尽艰辛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镭。诸如下列内容可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随着物体吸热的增多,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液态变为气态(量变到质变);随着物距的变小,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由实像变为虚像,由倒立变为正立,放大率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量变到质变)。比萨斜塔实验判决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宣布了伽利略观点的正确(否定之否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统一于两物体组成的系统之中(对立统一);动量守恒的物体系里的各个物体相互作用着(对立统一)。诸如下列内容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贝克勒耳细心观察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牛顿科学地归纳总结了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诸如下列内容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物理现象的自然美,物理规律的科学美,公式的简洁、对称美,物理实验设计的巧妙美,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和谐美,板书的整洁美,板画的生动美等。诸如下列内容可培养学生的交往素质:启发学生讨论问题,实验过程中密切协作。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在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处处充满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心理素质的内容篇4

“素质”一词应用到心理学上,通常称为“遗传素质”,即指个体与生俱来的、作用于心理方面的生理机制,如不同类型的气质,大脑和神经类型的特点,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等等。这些特点,直接影响到人的性格的不同,智力、能力的差异等,对个体的发展产生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在这里,“素质”一词在英语中一般用“quality”来表述。

当前有关素质教育的论述,除含有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外,更多的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社会素质,即社会品质。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是近二十多年内的事。最早提出素质教育,偏重在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方面,如“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其内容重在知识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是对全民提出的要求,特别是对急需提高文化水平的劳动群众及其子女而言的,所以也称作提高“国民素质”或“民族素质”。

心理素质的内容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理念是结合我国学生本身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所需而科学研发一种高效教育理念,它要求学校在教育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当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德智体艺美劳等全方位的个性化发展,而小学体育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正是这一素质教育理念实现的重要渠道之一。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特色教学手段之一,它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生存技能和良好学习习惯等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有效提高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质量,必须积极应用素质教育理念辅助教学与设计,从而有效实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提高。

1.优化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有效开展、提高教学合理性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同时是小学体育教师应用素质教育理念辅助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应用中介之一,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有效提高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合理性,首先应当加强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使其更符合现代小学学生体育发展的需求。根据素质教育的科学理念,小学体育教学除了要注重小学学生基础的体育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当结合体育健康训练技巧、快乐运动的心理健康培养、文化传统等方面内容开展教学,因此,小学教师在设计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时,应当将这些教学需求元素有机融合,从而全面提高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比如以我国某城市的一所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改革为例,该所小学以现代素质教学改革为改革背景,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局的科学素质教育精神,给予学校本身的课程资源开发、教育基地的开发及教育科研的开发等多方面内容的需求,合理地确定其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核心内容应当以学生的学科专业技能运用、身心健康发展为主,并合理地借助社会教育资源为小学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平台,科学地进行小学生的体育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合理地探究素质教育对于现代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帮助作用。

2.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要重视小学学生的个性发展

重视小学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是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新型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明确提出,现代小学体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尊重小学生的学习主动精神,科学地发展小学生的个人性格特点,注重小学生的大脑智慧潜能和创造潜能的挖掘。因此,小学教师要有效地应用素质教育理念辅助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就必须在教学时,注重小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需要不断创新来推动,提供动力,而创新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创造的人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特性,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因此,为了避免由于同一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抑制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和个性发展,小学教师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个性的培养,注重小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强化,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智慧潜能的挖掘。

3.建立科学的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评价体系

心理素质的内容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指以大学生生理条件为基础,通过大学生的个体行为与外界环境输入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与社会上其他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基本的、稳定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质。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征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4.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除了稳定性外,在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心理素质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输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可塑时期,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进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心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时期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质结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心理素质水平,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作四个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这个四个系统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维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中,课程系统是基础,学生系统是课程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专家系统是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的监控与干顶,社会与家庭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辅助和支持,每个系统中都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教育途径。

1.课程系统

大学生课程系统包括规范的课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学科渗透教育。可以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同时开设心理学、心理训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知识,以此来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2.学生系统

大学生学生系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包括如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组织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电影、“心理一角”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把课程系统中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并内化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心理素质结构。

3.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指以专家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包括讲座、报告、个别谈心及团体咨询,设计专业的心理测验并建立心理档案。由于心理专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权威性,这种专家系统中的活动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同时,专家系统可以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进行监控与干预,使各个系统协调动作,积极配合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4.社会与家庭系统

社会与家庭系统是以社会人士和家长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这个系统与以上三个系统不同,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作为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系统之间发挥联动作用,教育者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才能保障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关于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学者们对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鉴众多学者的观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三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参照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1)性格特征素质教育

性格特征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独立性、责任感、自我调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为目的。在自我认知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2)自我调控教育

自我调控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心理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情绪及情感波动较大,使他们了解情绪变化的特点,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与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待人处事,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点,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也正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4)心理动力素质教育

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成就动机、荣誉感、抱负、求知欲与进取心。动机是个体始动和维持活动,并驱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力量,它表现在指向目标、满足需要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而坚定的人生动机,强烈的荣誉感与抱负心,不断的求知与进取,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祖国建设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开展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应付挫折情境时,为防止或减低焦虑等精神压力所采取的一种习惯性的适应行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激策略,既是一个潜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为方式。

显然,只有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否则,不论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机制。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绪冲突时,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在心理学上,影响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性别等(本文主要筛选对大学生群体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较为频繁、很少寻求社会支持的年龄阶段,因此,正确引导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能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可以选择在大学生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如人际关系的防治与防御教育。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出现交往恐惧、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不良等现象,甚至会产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独的心理,严重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其心理防御能力。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新生现象”教育、学习压力防治教育、就业压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社会支持”范畴的心理教育上。

3.创新素质教育

众多学者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应用、创造新的事物,创新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素质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

关于创新人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高创新力所具有的7种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状态、具有克服障碍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内在动机驱动、具有适度的冒险精神、希望得到认可、具有为获得认可而努力的愿望。但以上所列的并没有完全概括创新素质的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创新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即创新初期的原始感情或动机、创新过程中的毅力和独立精神以及创新后的自信(即掌握命运的感觉)或自我超越的想法,同时,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毅力、勇敢的进取精神是创新人格的必备因素。

根据以上关于创新能力的理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应具有以下五特征:(1)有观察事物的习惯,并能将此进行发散性思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敢于对权威性观点提出疑问。(2)凡事总想找出真正答案。(3)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能耐心听取并接受别人正确的见解,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4)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5)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可以针对以上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正直,王滔,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王有权.对心理学中自我问题的探讨[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144.

[3]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心理素质的内容篇7

【关键词】元素;律后;律前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231-01

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修课程内容不成体系,课时少,授课深浅难度不好把握。比如:课程标准对元素化合物内容没有提出具体要求;课程标准强调元素化合物的应用问题;课程标准是以元素为核心的,而不是以“族”为核心的;课程标准中元素周期律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导致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发生了大的变化;课程标准中有机化合物内容的量减少了,选取的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等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物质,而不是以类别给出的。在新课程背景下不仅要关注元素之间的关系,还要关注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概念原理知识的关系,物质性质知识与过程方法线索、StS内容线索的关系。教材的取材和功能发生变化了,知识体系也会发生变化。分析无机化合物的知识体系要抓住核心观念。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的研究,不是按照具体物质进行的,而是抓核心元素,将含有核心元素的物质归结在一起。例如有的教材把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作为线索来组织物质性质。这就是元素观的具体体现。另外还充分体现了分类观和转化观。新课程的教材都分别设有物质分类的一节,把物质分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物质的类别,推测该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转化充分体现物质性质,是元素化合物的核心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转化,如无机物之间的转化,无机向有机的转化,有机物之间的转化;自然界中的转化,实验室的转化;生产生活中的转化等等,相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转化等。

因此在中学教学中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全面理解教材结构,准确把握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从课程设计来看,必修模块的目的是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形成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是人人都要学的化学,因此必须强调其基础性;从必修模块自身的编排体系来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不再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因此,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

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不随意扩展加深

在教学实施中,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知识教学的影响,随意扩展内容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额外的负担。如在钠与氧气的教学中,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钠与氧气反应的情况,体验实验的方法,知道实验条件控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重要性,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关注了钠的两种氧化物的对比,尤其是对过氧化钠(与水、酸、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化学性质进行拓展,这些内容在传统的课程中是关键的知识点,但这与新课程教学的要求是不符合的。

由于知识的深广度发生了变化,知识组织顺序了生了变化,必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要重新设计相关的问题。教师不能简单的将原有的教学处理进行“搬家”,而要根据现在知识的位置和组织方式,进行新的处理,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和教学活动。

3.尽可能的多开展探究实验活动

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课程标准将具体的实验内容包括在内容标准中,虽然没有直接指出实验内容,但是有确切的实验要求。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没有明确规定哪些是学生实验、哪些是演示实验,一般来说,教材中活动探究的实验内容属于学生实验,观察思考的实验内容属于演示实验,但并不是不能改变。教师可根据学校的硬件和教学的情况,改变实验的类型。但是总的原则是,应该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进行实验活动。尤其是,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学生的实验活动应该要比以前多。

4不局限于知识教授,上升到生产生活的层面

以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常常是去情景化学的,直接介绍物质的性质,顺带些物质的用途。学生反映化学很枯燥,要记忆大量的化学反应式。通过高中化学1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过程、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改变以往仅仅教给学生“裸”的化学知识或者说是“纯粹”的化学知识的授课方式。应将“”的知识进行“包装”。传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往往导致学生在应用物质性质和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迁移能力有待提高。现在之所以倡导将知识放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教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情景落实态度情感与价值维度的教学目标。

5进行知识整合,打造高效课堂

心理素质的内容篇8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成长常常有许多“烦恼和困扰”,不但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健全。因此必须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科技大背景,从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入手,着眼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将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变革推向全面化、系统化、高效化。

1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互联网+”时代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得到了极大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既面临巨大而严格的挑战,同时也存在宏观与微观上的机遇,进行青少年人格健全的建设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的社会特点,要不断深入“互联网+”为平台的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加工和信息利用全面认知健康人格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和青少年自主成长的重要价值与核心功能,采取“互联网+”时代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沟通平台和交互平台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具体工作,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和人格完善得到“互联网+”科技的基础支持和平台支撑,整合“互联网+”与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人格发展的深层次关系,做到内容的丰富、层次的提升、形式的多样,进一步挖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潜能,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有效塑造和全面发展提供形式与内容上的保障。

2建立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基础信息库

“互联网+”是资源和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深层次整合与重构,“互联网+”时代更加需要基础信息的详实、准确和全面,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工作要以“互联网+”科技作为基础,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建设为目标,建立起“互联网+”载体的青少年认可健康信息库。根据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要求设置基础信息库的目类、体系、系统,并根据青少年实际做好人格健康信息的采集、测评和量化工作,使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了解青少年人格健康的信息,以“互联网+”基础信息库的资源整合和信息深加工全面把握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动态、特点和规律,对于人格健康的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敢于,发挥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专业型、系统性优势,真正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实现对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改革和青少年人格健康建设的全面支持与服务。

3丰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交往环境

“互联网+”社会中青少年的学习环境、生活情境、交往方式与传统社会有着继而不同的特点,青少年呈现的状态,表现出的需要也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基于“互联网+”的交际和沟通方式正成为青少年相互联系和交互式交往的基本形式,“互联网+”逐步转化为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时代和环境大背景。作为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重新解读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因素和周边环境,正确理解“互联网+”社会带来的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与青少年人格成长的问题和挑战,以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为主题,兴办各类讲座、座谈会、网络宣传,全面渗透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指导下,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进一步优化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稳定获得心理素质养成方面的知识,全方位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多方面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外部环境和结构上做到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激励、促进、培养和提高。

4建立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网络

“互联网+”的时代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面临着关系重构的问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和时代标志进行全面整合,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意愿和主动性,主动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结构和形式的创新与探索,将自我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细节和过程之中,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发展和自我认知有效化解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扰,构建起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型的模式和工作网络,达到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更好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借用“互联网+”科技建立起微博、微信等it2.0技术为平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私密性、实时性,在吸引广大青少年注意力和兴趣性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进行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用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思想组建起教育新结构和新平台,利用学生社团、心理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的普及、干预、指导,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质量。

心理素质的内容篇9

关键词:分层施教;高校;体育教学;运用

1分层教学的概念

学生的智力水平、理解水平、接受程度、心理素质等存在着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素质水平高的学生得不到更好的提高和发展,素质水平较低的学生也不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分层教学法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根据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分为以下4个环节。(1)学生编组。学生编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程度、心理素质等,将学生进行编组,一组是按大纲的基础内容进行教学,一组是按略高于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一组是按较高的要求进行教学。当然,分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理解程度等随时进行调整与变化。(2)分层备课。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对教材的大纲与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与研究,并归纳哪些是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哪些是略高于大纲基本要求的、哪些是较高的学习要求和内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程,减少教学的坡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3)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教学内容,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4)分类指导。分类指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层次学生不同的素质水平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促进学生进步,使学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目标。

2分层施教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2.1有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所有学生的教学目标相同,素质较高的学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内容,剩余时间或休息或自己进行更高要求的训练,由于没有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导,学生提高较慢;而素质较低的学生,接受过程较慢,训练起来也较为困难,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分层施教,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素质较高的学生得到更大的提升,素质较低的学生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与要求,实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发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推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进步。

2.2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每节课教师采用的是都是一种教学方法、一样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也得不到提升。分层施教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层次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深挖教材,并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灵活地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这给教师的教学任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和随机应变能力,增强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促进了教师个人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3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一对多”进行讲解,学生进行练习提升。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单调、枯燥。素质较高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所学内容,剩下的时间或休息或进行其他的体育项目,素质低的学生由于难以掌握所学内容,缺乏合理的指导,自信心受挫,逐渐对体育运动失去了兴趣。这很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分层施教模式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组教学,学生得到了有针对性的指导,较快地掌握了所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4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对体育项目进行练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较少,学生只是一味地进行体育项目的练习,很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分层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制定中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目标及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5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师生之间沟通较少,学生对教师也是敬而远之。分层施教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与目标,学生与教师之间正面交流增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的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3分层施教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3.1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水平,进行合理分层

高校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每名学生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体育素质、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与学生进行面谈沟通,并通过体育素质摸底考察等,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3组,一组为体育素质水平较高的学生,一组为体育素质水平中等的学生,一组为体育素质水平较差的学生,并根据每组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

3.2制定科学的分层目标、分层内容及分层作业

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后,高校要摒弃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要根据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作业等。对于体育素质水平较高的学生,要制定更高的教学目标,除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外,还可以拓展其他技能,使其得到优化,布置作业时主要以所学技术的实践应用为主;对于体育素质水平中等的学生,以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为目标,布置作业时以熟练掌握所学技能为主;对于体育素质水平较差的学生,以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为目标,布置作业也已掌握所学技能为主,同时也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熟练掌握所学技能,并向高层次努力。这样实现了差异化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了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3.3实施评价分层,建立以促进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目标

分层施教模式由于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分层,学生评价也应当实施分层。评价结果可根据学生的考勤情况、体育技能的提升情况、参加锻炼情况等得出。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及内容不同,对学生评价应注重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学生不同的体育素质的提高,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的努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评价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热情。

3.4高校实施分层教学时,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高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制定中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探索问题的创新精神,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锻炼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育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有利于分层施教的正常开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3.5分层施教时,要及时调整分层的教育状态

高校体育教学在实施分层施教时,学生的体育素质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有的学生提高较快,有的学生提高较慢,这就导致了同一组的学生出现了体育素质水平差距较大的现象。教师要勤于观察、善于发现,并对分层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

3.6分层施教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

分层施教是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组,这并不等同于传统的优良差生的区分,只是换种方式使自己得到更好的提升与进步,形式上不存在优劣之分。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低层次的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失去体育锻炼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强调学生的进步是评价的标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心理素质的内容篇10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我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及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日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问题。自我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学生自我教育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强调的是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发展,是素质教育中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当前,对自我素质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在素质教育中重要性与实施途径的研究,而对自我素质教育内容构成方面的专门研究较少。因此,笔者拟结合已有的高职素质教育内容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自我素质教育内容的构成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探讨自我素质教育指标体系的构建途径。

高职学生自我素质教育的内容

在20世纪90年代,迟艳杰提出了素质教育具体包括对学生进行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进入21世纪,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开始进入高职教育领域。徐静等人在研究素质教育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质内涵及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自我发展素质、创新素质、适应职业特殊需要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罗建远指出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追求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完美的统一,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汪建军将高职学生的素质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四个方面;梁怡认为高职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技能、心理、身体等多方面的教育。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多年在高职院校工作的经验,笔者拟将学生自我素质教育的内容归纳为五个模块: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职业发展素质,并根据这些素质在未来职业岗位中的作用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第一层次:基础素质

身心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处于高职学生自我素质教育体系的底层,是高职学生进入各就业岗位所需的共有素质,是整个素质教育构架的地基。

政治素质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深入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崇尚科学,反对,在国际国内的大风大浪中,做到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态度坚决;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政治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早日成为振兴中华的中流砥柱,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思想素质思想素质决定着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决定着学生对自身及周围事物总的看法与观点、善恶的分辨与美丑的评价。内容包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欣赏他人、尊重他人,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同时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坚定为实现理想排除万难、勇于实践的信念。

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所有素质的物质载体,是从业人员体格和精力的统称。它是由人的自然生理结构、生理机能、身体运动状况构成的,如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平衡、柔韧性等,还包括劳动后恢复活动的能力。不同职业对从业人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如从事铸造、冶炼、建筑、搬运等劳动强度大的职业,对力量、耐力等要求较高.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对智力、思考集中等方面要求较高。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选择职业、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本钱。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学生职业生涯获得成功的关键,使学生在学习工作中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耐挫折力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

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包括人的需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能力、气质、性格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积极进取的拼搏心理和顽强的学习意志,不仅是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利条件,而且有助于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助于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挑战,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二)第二层次:岗位素质

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素质是高职学生自我素质教育内容在职业岗位上的具体运用,是高职学生从事岗位工作的核心素质,处于素质教育构架的中坚层。

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既是对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同时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一个特殊领域,是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包括敬业精神、服务观念,规则意识、敬业思想,诚实守信,全心奉献等内容。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是职业生涯成功的保证,而且也是保证产品质量、促使企业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技能素质高职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职业技能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是从事职业岗位(群)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专业技能是运用知识或技能完成一定生产或工作任务的能力,是从业人员重要的素质。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一定职业所必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精通某项(或多项)专业技术,具有熟练的操作技巧。在高职教育中,应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强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受教育者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工作。

(三)第三层次:拓展素质

职业发展素质是指学生具备的根据职业岗位与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与自我创新的能力,处于自我素质教育体系的高层阶段。

学习素质学会学习是高职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当今社会,学习不可能是一劳永逸或一蹴而就的,人在一生的工作过程中,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充实和完善自身。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实际工作的需要。

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职业素质的灵魂,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学力和创新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动力;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是创新的前提,可将其分解为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敏锐性等要素;创新学力是创新的基础,主要特征是学习的预期性和参与性;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在未来从事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也是创新教育要达到的主要目的,需要结合课程教学活动,将评价指向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使用、表达和交流能力,知识再认再现的探索能力,知识重组和综合能力以及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等要素。

自我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为有效地理解、测评高职学生的自我素质教育的现状,同时通过测评找出存在的不足以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学生的自我素质教育,需要对自我素质教育内容构成的五大模块进行指标细分。本课题通过德尔菲法与专家访谈法,在高职自我素质教育内容五大构成模块的基础上,建立了高职学生自我素质教育测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藏铁柱,刘丽佳.浅谈图书馆员的自我素质教育[J].图书馆学刊,2000,(4):43-44.

[2]马荣华.素质教育中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72-73.

[3]王永锋.浅谈个性与自我教育能力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9):49-51.

[4]顾宏祯.浅谈在素质教育中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2):58-60.

[5]李秀梅.自我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模式[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2):153-155.

[6]王成文.自我教育是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62-63.

[7]郑浩.自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1):95-97.

[8]迟艳杰.素质教育探微[J].中国教育学刊,1996,(2).

[9]徐静,刘丹.试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4):1-4.

[10]罗建远.浅谈21世纪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J].新西部,2007,(20):132.

[11]汪建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