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经济如何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5:09

楼宇经济如何发展篇1

关键词楼宇经济筑巢引凤江都

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a

一、楼宇经济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楼宇经济在我国的提法始于上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界提出的一种复合概念。楼宇经济的概念和实践首先出现在深圳和上海,随后出现在沿海的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宁波、福州、大连、天津等),并日益被其它一些城市政府所接受。楼宇经济在我国的兴起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自然出现的经济现象。

1、楼宇经济的崛起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短缺,城市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集约利用土地,楼宇经济正是一种以集约化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经济形式。

2、楼宇经济的崛起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和辐射的必然结果。随着各大城市工业的外迁和比例的降低,现代服务业在各大城市日益发展,并日益成为各大城市产业发展的支柱和方向。现代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需要楼宇提供办公空间。

3、楼宇经济的崛起是价值链分解的必然结果。在全球分工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价值链不同环节呈现出快速分解的态势,而相同或相近的环节在同一空间中不断积聚,以至于出现各种专业性极强的功能区域。企业的管理功能更趋向于市中心,研发功能更趋向于科技园,生产功能更趋向于低价便宜的郊区或工业区。价值链各环节的分解和同类集聚,打破了过去传统的企业自建自用的办公场所,新的集聚需要新的商务楼宇提供空间支持。

4、楼宇经济的崛起是楼宇本身集聚的要求。在楼宇出租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楼宇的集聚能提升楼宇集聚区的空间形象和吸引力,保持楼宇租金的增值。

5、楼宇经济的崛起也是城市政府规划引导的结果。城市政府为了促进本城市、本城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加强规划的引导。城市政府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功能区的集聚规划,规划了各式各样的城市功能区,而各功能区的功能实现必然要通过楼宇的建设提供空间载体。

二、江都发展楼宇经济的可行性

当前,江都商务楼宇屈指可数,楼宇经济尚处于起始阶段,然而,突破资源瓶颈约束,实现制造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目标,都促使我们把发展楼宇经济摆上比较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发展楼宇经济将有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加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置身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聚地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与发达的制造业相适应、与日益活跃的商贸活动相呼应、与拓展现代服务业相吻合的楼宇经济,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同在。但总体来说,江都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和一定的条件,主要表现在:

1、良好的区位优势是推动楼宇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江都作为扬州市的新城区,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目前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同时作为长三角新兴的滨江生态园林城市,宁通高速横穿东西,京沪高速纵贯南北,长江、运河在此交汇,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所在地。苏中机场的兴建更实现了航空业发展"零"的突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国际化和外向型发展水平。随着扬州立体大交通框架的构建,江都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具有发展楼宇经济的地理优势。

2、丰富的资源禀赋是推动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江都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集聚,资源禀赋十分丰富。江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辖区内不仅集聚了大量的住宿餐饮宾馆、银行及保险等金融机构,而且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达;生态江都创建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平安江都"、"幸福江都"建设有序推进,这些都为发展楼宇经济提供了重要的人文支撑。

3、良好的产业基础是推动楼宇经济发展的必备要素。过去的几年,江都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旺盛的活力。2010年江都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6.3亿元,比2005年增加110.48亿元,增长2.7倍,年均增长21.8%,高于GDp年均增幅2.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32.9%提升至2010年的36.1%。在总量扩大、比重提升的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也持续优化。金融保险、房地产业、教育文化等新兴服务业的迅速成长,逐步形成了以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要支撑,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行业竞相增长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雄厚的产业发展基础,为楼宇经济的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土壤。

4、巨大的企业需求是推动楼宇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江都通过一系列举措,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发展氛围,形成了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企业共生共荣的良好局面,先后引进落户了中信泰富、中海工业、中材国际、中包集团、中远太平洋等20多家"中"字头、"国"字号企业,同时引进美国惠普、香港易宝等软件企业;另外建有部级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省级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个,孵化用房面积达1万平方米。这些企业的产生、发展、壮大,为楼宇经济发展带来潜在的巨大需求。

三、如何推动江都楼宇经济发展

目前江都楼宇经济发展还显得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是先天不足,没有完整的楼宇发展规划支持,没有在黄金地段给楼宇让出一定的空间,即使有一定的楼宇,也未形成规模;二是后天未补,缺少优惠政策的扶持,对楼宇现象的效应研究和分析不够,没有激励政策支持,造成对发展楼宇经济的积极性不高。滞后并不代表一定落后,这就需要我们后发制人谋超越。如果将楼宇比作“巢”,将入驻楼宇的企业比作“凤”那么,发展楼宇经济,就应该处理好"巢"与"凤"的关系。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对策,以供参考。

(一)增强意识,统筹楼宇规划。

在发展楼宇经济的过程中,政府要起到统筹全局、主导规划、积极引导的重要作用。比如杭州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按照建设一批、盘活一批、改造一批的要求,对商务楼宇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形成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楼宇经济发展格局。以此为鉴,区政府应当进一步增强培育楼宇经济发展意识,从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将楼宇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现有楼宇的现状和经济条件,量力而行地做好"三个一批":即在用一批、在建一批、规划一批,做到年年有项目,年年有招商,年年有发展,逐步引导楼宇抱团发展、规模发展、聚集发展,增强楼宇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壮大楼宇经济的发展平台。

(二)打造特色,提升楼宇品质。

要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发展楼宇经济,楼宇品质非常重要。楼宇经济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对配套设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客户选择商务写字楼时最注重楼宇建筑的档次形象;其次是交通便利程度,再次是租金和物业管理水平。从上海入驻楼宇的企业来看,国外跨国公司的办事机构对于写字楼的质量、办公面积(如每层楼面的面积至少在2000~3000m2),甚至电梯的质量和速度,都有着比较苛刻的要求。因此,发展楼宇经济就要以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为重点,以打造特色楼宇为亮点,注重提升楼宇品质。

一是在硬件设施方面,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完善,更要提高楼宇本身的配套设施水平,提供卫星会议、活动策划、会展服务等现代服务。二是在软件服务方面,培育或引进高水平的物业管理公司,提高物业管理品质。三是集中精力建设特色商务楼宇,注重整合资源,形成产业集合和产业链,鼓励同行业企业入驻同一座楼宇,形成行业比较优势,例如打造一批集团区域总部楼、中介服务楼、服务外包楼、科研楼等特色楼宇;同时要提高甲级写字楼和“5a智能大厦”比重,高起点打造中央商务区。

(三)注重服务,优化楼宇环境。

一流的投资服务环境是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重要条件,也是楼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要大力优化楼宇经济生态环境。首先是交通便捷问题。"环境生态圈"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要解决行路难、停车难等诸多不便,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变,区域道路的扩容、停车场所的扩建势在必行。其次是周边生活设施。进一步完善楼宇附近公寓、商业、餐饮、邮政、医疗、教育、文化、娱乐、休闲等综合配套设施,一幢商务楼宇的外部条件,被形象地比喻为产业和环境两类,"生态圈"的好坏,可以放大或抵消商务楼宇的优势。二要加大楼宇经济政策扶持力度。正确的政策导向是推动楼宇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今年初我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了物流业、总部及楼宇经济、软件及服务外包、商贸业及专业市场、文化及旅游业等五个重点产业发展推进小组,建立了服务业发展管理体系,制定了季度分析会机制。这些创新举措,都将成为服务业加速推进的重要保障。但同时,我们应该加快研究制定相关促进政策,优化政策环境。一是分类制定扶持政策。针对楼宇发展成熟区域,如以江都商城为主的金三角区域,增强综合配套服务,通过鼓励商业、住宅区的投资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针对新建或改造提升区域,实行鼓励政策,如在江都滨江新城、北城区通过对新建或改建商业楼宇提供方便、有效的综合服务,通过商业租金减免、新建或改建商业楼宇减免房产地税、财政各项补贴等措施进一步推进楼宇经济发展。二是分主体制定扶持政策。完善对招商主体的奖励政策,即实行楼宇招商属地责任制与考核激励机制,设立楼宇招商奖励资金,积极鼓励社会中介招商,对发展楼宇经济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业主和个人给予奖励;完善对入驻企业的扶持政策,即对符合城区产业发展方向的进驻企业,根据转入和新进驻楼宇企业的注册资金,以及当年对财政新增贡献额等情况,实行财政资助,并对重大贡献的企业,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予以扶持;完善对楼宇业主的奖励政策,即确定一批重点培育的商务楼宇,实行楼宇业主奖励与财政贡献挂钩机制,引导楼宇业主注重整体发展规划、引进品牌企业、优势企业。

(四)把握重点,推进楼宇招商。

通过研究福州、宁波、上海嘉里等地的楼宇经济发展资料,我们发现,服务业在楼宇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总部型企业向楼宇集中趋势明显。如宁波海曙区,在2008年末,全区3290个楼宇法人单位中,服务业单位有3136家,占95.3%。现代服务业向楼宇集中趋势明显。2008年末,入驻楼宇的现代服务业法人单位达1619家,占全部楼宇法人单位的49.2%,高出非楼宇单位现代服务业比重24.5个百分点。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是城市实现对外影响与控制的方式与主要途径,对于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江都来说,发展楼宇经济必须重视提升服务业的层级,加快现代服务业态发展。因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仅要简化手续,改进服务,还要创新手段,通过主动出击、项目包装、集中推介、多渠道招商,更要把握重点,着力选择发展前景好、对本地经济发展有联动的项目,着力引进大公司、大企业的区域性总部和其他各类机构以及资本运作、信息咨询、商务中介、技术研发等各类现代服务企业。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周边地区如广陵区、泰州市、镇江市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情况下,我区应避免服务业同质化现象,注重差别化发展,加快包括总部及楼宇经济、服务外包与创意、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在内的新兴服务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楼宇经济如何发展篇2

【关键词】楼宇经济统计研究应用

楼宇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高度城市化的产物,是城市地域结构的核心,是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楼宇经济的兴起,突破了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匮乏的限制,拓展了城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1.楼宇经济的概念

楼宇经济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出租楼宇引进各种企业,在楼宇内产生、发展,并集聚、衍生、扩散相关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以集约型、高密度、高效益为主要特点,并与城市功能相协调,是推进城市经济向“空间”和“高度”发展的重要表现。

2.楼宇经济特征

楼宇经济继知识经济、总部经济之后受到城市政府的青睐,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城市经营的新理念、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2.1集聚效应明显。楼宇经济像一个巨大的磁场,通过楼宇的招商引资,吸引相关的要素在特定的空间集聚。一方面大批企业集中在一栋商务楼宇中从事各种经济活动,资本、技术、信息、知识、人才等高度聚集;另一方面,众多商务楼宇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功能良好、配套齐全的商圈,又能带动周边的餐饮、购物、商务、休闲等相关行业聚集发展。

2.2财富效应突出。楼宇经济以吸引各类公司入驻楼宇进行办公、研发和商务活动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是城市的效益高地。楼宇经济空间的单位经济效益远远高于一般的城市功能空间。楼宇经济实现税收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2.3集约效应显著。楼宇经济集约利用土地和资源,实现了城市经济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深化转变的新型经济形态,通过把平面土地和空间概念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使土地要素得以拓展,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

3.楼宇经济统计调点

当前人们对楼宇经济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经济规模、发展程度、经济效益和楼宇环境四大方面,因此对楼宇经济的统计调查,也应主要围绕这四方面展开。其中,楼宇经济规模主要用来反映楼宇承载能力和聚集能力;楼宇经济发展程度主要用来反映楼宇发展潜力;楼宇经济效益主要用来反映楼宇产出水平和能源消耗情况;楼宇环境主要用来反映楼宇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4.楼宇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构成

为更直观的反映楼宇经济规模、发展程度、经济效益和环境,福田区根据科学性、导向性、综合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研究创建了楼宇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综合地评价和测定楼宇经济发展中各系统的变动程度(当前,纳入楼宇经济统计的载体主要有写字楼、商业楼、科研楼和城市综合体,以下统称商务楼)。福田区楼宇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四个一级指数构成,即楼宇经济规模指数、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楼宇经济效益指数和楼宇经济环境指数,权重分别为25%、25%、30%和20%。

4.1.1楼宇经济规模指数。是反映楼宇承载能力和聚集能力的指标。其主要由亿元楼栋数(指楼内企业纳税合计达到1亿元及以上的楼宇,简称亿元楼)、亿元楼建筑面积、亿元楼增加值和亿元楼税收四个二级指标构成,权重分别为20%,20%、30%和30%。

4.1.2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是反映楼宇发展程度和潜力的指标。其主要由亿元楼增加值占辖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亿元楼税收相当于辖区税收比重、两年均为亿元楼楼宇增加值和两年均为亿元楼楼宇税收四个二级指标构成,权重分别为20%、20%、30%和30%。

4.1.3楼宇经济效益指数。是反映楼宇产出水平和能源消耗的指标。其主要由单位占地面积增加值产出、单位占地面积税收产出、单位增加值水耗和单位增加值电耗四个二级指标构成,权重分别为25%、25%、25%和25%。

4.1.4楼宇经济环境指数。是反映楼宇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的指标。其主要由单一业主占比、一级物业管理资质楼宇占比、楼宇空置率和楼宇综合环境满意程度四个二级指标构成,权重分别为20%、20%、20%和40%。

在各项指标权重的设定上,楼宇经济指数主要采用德尔菲法,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根据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在考虑各指标的权数上主要基于以下因素:第一,各子系统对楼宇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及其相关关系;第二,各子系统内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及其相关关系;第三,结合福田区的发展战略目标的相关性。权数的最终确定采用统计平均法,即根据专家们对各评价指标所赋予的相对重要性系数分别求其算术平均数,所得的平均数作为各指标的权重。

4.2计算方法

以上年楼宇经济的调查数据为基数,计算本期一级指标和楼宇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计算公式: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报告期值/基期值)*本项指标的权重]

楼宇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一级指标值*本类指标的权重)

5.楼宇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统计调查方法

通过对楼宇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6个二级指标梳理,需要进行统计调查的指标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分别是税收指标、增加值指标、楼宇基本情况相关指标以及楼宇环境满意度指标。

5.1税收指标。根据基本单位名录库,整理出辖区商务楼宇内的企业单位名录,并与国、地税部门的税收数据库进行双向匹配(因当前税收征收以注册地为准,而统计数据以生产经营地为准,为保持数据尽量统一性,匹配时以统计数据为基准的基础上,对注册在本辖区而生产经营不在本辖区的企业,未纳入本辖区基本单位名录库的企业,计算单栋楼宇税收时以税收数据为准),最终整理出单栋楼宇纳税数据。

5.2增加值指标。当整理出纳税超亿元商务楼宇后,对纳税超亿元的商务楼宇内的企业,根据其规模,对三上企业(指规模以上、限额以上、资质内)及房地产开发企业,根据统计年报库内相关财务指标核算增加值;对三下企业发放《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表》(该表根据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的需要制定而成,主要含劳动者报酬、税金、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指标)核算增加值,最后将所有三上企业与三下企业增加值汇总得出单栋楼宇增加值。

5.3楼宇基本情况指标。对纳税超亿元的商务楼宇,由物业管理公司填写《商务楼宇基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业主个数、物业管理公司资质、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商务面积、用水量、用电量等指标。

5.4楼宇综合环境满意程度指标。在一定的概率保证度下,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楼内从业人员,填写《商务楼宇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所在楼宇环境进行满意度评价,主要包括办公环境、治安、卫生、用餐、物业管理服务、交通便捷等问题。

6.楼宇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际应用

围绕楼宇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福田区与2012年下半年针对辖区近400栋商务楼宇,组织开展了楼宇经济统计调查工作。经统计2011年福田区纳税超过亿元的楼宇共有63栋,总占地面积59.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4.59万平方米;共实现税收407.36亿元,相当于辖区税收总额的62.5%;共实现增加值1140.84亿元,占辖区地区生产总值的54.3%;楼宇综合环境满意度77.3分(80分为满意,70分为一般)。2011年福田区楼宇经济综合指数为114.2(以2010年为100),综合反映出福田区楼宇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有较大提升。其中,楼宇经济规模指数达125.2,反映出扩张速度显著;楼宇经济发展指数为112.6,反映出发展能力强劲;楼宇经济效益指数为114.1,高产低耗效应得到进一步体现;楼宇经济环境指数为102.6,反映出福田楼宇综合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楼宇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全面、直观反映出了辖区楼宇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科学评价其发展现状,为政府科学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同时,也为社会各界了解辖区楼宇建筑、办公环境、周边设施、入驻率、租金等情况提供了有效参考,得到各方认可。

7.楼宇经济统计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7.1楼宇统计力量方面

楼宇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楼宇多、单位高度集聚的特点,而且楼宇内单位变动频繁,要做好楼宇经济统计,需要一支稳定的基层统计力量作为支撑。当前,福田区主要依靠街道助理统计员,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将街道相关力量整合,与楼宇物业管理部门加强合作,改变信息多头采集模式,实现楼宇信息的一次性采集,或采取从楼宇物业公司购买服务的形式,建立“一楼一人”的楼宇经济工作队伍。

7.2楼宇信息平台建设方面

由于楼宇经济涉及众多部门,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均在自己的系统内,如税务部门的纳税系统、工商部门的登记注册系统、统计部门的统计报表系统。各系统之间相对独立,缺少数据对接口,给数据整合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浪费很多人力、物力。因此,为做好楼宇经济统计工作,迫切需求搭建集信息查询、统计、监管、服务为一体的“楼宇经济信息平台”,将经济、社会数据与空间地理数据相结合,实现网上信息的实时采集上报和共享。

参考文献:

[1]《楼宇经济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经济改革,2005(12)

[2]《楼宇经济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初探》中国标准导报2012(12)

[3]《楼宇经济实探—来自深圳福田的报告2011》

楼宇经济如何发展篇3

一、推进城区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在全国上下聚精会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城区基层党建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城区基层党建工作不仅仅是原有意义上的社区居委会的党建工作,,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是工作面更宽了,工作对象更复杂了,工作难度更大了,已经呈现出党员人数不断增多,党员流动性不断增大,党员身份多样化,党员管理多渠道,不仅有社区党建,还有非公党建和楼宇党建等特点,这些都给城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老思路、老方法、老经验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需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来推进城区基层党建工作。首先,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大局,紧紧结合社区建设、非公经济、楼宇企业发展的实际,以科学的发展观来谋划、推进城区基层党建工作。其次,根据现阶段的工作重心,进一步明确当前社区党建、非公党建和楼宇党建的基本工作思路。我认为,现阶段社区党建必须把为居民群众服务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并切实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非公党建必须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努力提高党在新经济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楼宇党建必须以促进企业的共同发展为目的,不断增强楼宇经济的发展后劲。总之,城区基层党建工作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勤奋和努力。

二、以服务居民为重点,努力推进社区党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要求:“社区党组织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造党建工作新格局。”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区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其工作内容包括: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的决议决定,组织带领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所担负的各项任务;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居民群众的各种困难,处置各种问题和矛盾,维护一方平安;支持、保证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充分行使职权,领导、支持群众组织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指导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如何以服务居民群众为重点,努力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我认为,一是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念。在社区党建工作中,我们不能单纯就党建谈党建,而应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诚意为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时刻心里装着居民,凡事想着居民,一切为了居民。把居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党建工作的根本标准。只有树立了群众观点,我们才能在想问题、做工作、办实事上把为居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社区党建工作才能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是千方百计为居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为居民服务,为居民办实事好事,是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几年来,我街道各社区在开展党建工作中,做了许多便民服务工作,如以党员、团员为骨干的社区自愿者服务队伍、群防群治队伍、党员“一人一岗”服务活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认同。这些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加以深化和推进。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在完善机制、选好载体、健全网络的同时,充分发挥辖区机关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广大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如免费提供运动健身活动场所;为居民提供政策、技术、法律等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岗位;与困难家庭结对助学;为困难对象捐钱捐物等。三是为居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社区普遍建立图书阅览室的同时,有条件的要逐步扩大老年活动室的面积,增设活动场所;建立业余文艺团队,实行自娱自乐,反映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举办“电影周”、“艺术周”等活动,把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大餐奉献给广大居民群众,进一步促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以扩大覆盖为抓手,努力推进非公党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象雨后春笋,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等都是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开展非公(中介组织)的党建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一项崭新的工作内容。从我街道辖区的非公企业、中介组织党建工作来看,当前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工作不平衡性比较突出、开展活动还不够经常、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明显、个别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难以体现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认真加以解决。我认为,不断扩大覆盖面,是当前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没有的党的工作覆盖,何谈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首先,提升已有的。对现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进行专题调研,听取意见,指导工作,解决难题;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非公党建的日常运作,在非公党组织中积极开展“达规范、创,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五好”活动;加大对非公党组织“一把手”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其次,组建成熟的。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动态性的,而且企业内部员工的流动性也比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非公企业情况调查的力度,实行跟踪了解,力争在第一时间掌握非公企业变化情况,对具备条件单建或联建党组织的,在做好协调工作的基础上,成熟一个组建一个,不留空白点。再次,派驻指导的。按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到那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那里”的原则,对那些规模小、人员少、经济效益低且无党员的非公企业,实行指派党的工作联络员或指导员制度,把党的工作延伸进去。如我街道已对余家非公企业、中介组织指派了党的工作联络员,并建立完善联络员制度。此外,可以依据群团组织,做好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发展新党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使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

四、以共同发展为目的,努力推进楼宇党建

楼宇,是城市的一种标志,楼宇的多与少,从某种意义上讲,反映了城市的繁荣与否。众所周知,由于新经济组织的蓬勃发展,一个楼宇内少则几十家,多则数百家的个私企业集聚其中,党员人数不泛少数,如果不把党的工作延伸进去,开展有效的服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其结果是不难想象的。因此,楼宇党员,是新形势下城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楼宇党建工作,不仅是促进楼宇企业共同发展的需要,更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的需要。

楼宇经济如何发展篇4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小型采集设备楼宇综合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252-0447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物联网技术是继互联网、计算机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是引领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物联网技术现在还不够成熟,但它的发展势如破竹。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楼宇智能化实体和过程,能够采集其声、光、电、热、化学、力学、位置等各种所需要的信息;并通过各类可能接入的网络,进行物与物、物与人的连接,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管理、控制和识别;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具有广泛使用的前景。

一、基本概念

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的最初是叫做传感网,1999年开始出现了物联网这个概念,2005年得到普及,2009年开始了大发展。物联网就是人与物、物与物直接相互连接传递信息与控制的网络,其本质还是一种互联网。这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第二,其用户端扩展和延伸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物联网被誉为相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有一次信息产业的浪潮,互联网只是将计算机连接起来网络化,而物联网则是能够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连接起来形成无奇不有的庞大网络。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的准确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比如超市收银台所用的结账系统、各种监控系统、还有各大银行所提供的刷卡服务和atm自动取款服务以及现在被广泛应用的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等。

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对传统思维的突破。过去物理设施和网络设施是分开的,机场、公路、房屋建筑物等等实体的世间万物是一路,而数据、宽带等等虚拟的“互联网”是一路。在“物联网”时代,就是将“现实的世间万物”和“虚拟的互联网”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网络。全球全世界的运转将会以此为基础,无论是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都将运用到物联网技术。

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和发展优势。经过了近十几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现在物联网的体系。物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主要由于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几大优势。第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物联网技术网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第二,在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高;第三,我国是目前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第四,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第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在中国高校的研究,当前的聚焦点在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协议声明,无锡市将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建设研究院,内容主要围绕传感网,涉及光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控制、多媒体、网络、软件、电子、自动化等技术领域,此外,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也同时纳入议程。

为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中心及物联网建设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保持、扩大学校在物联网研究领域的优势,2009年9月10日,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在南京邮电大学正式成立。在实验室,一些“物联网”产品已经初见雏形。此外,南邮还有系列举措推进物联网建设的研究:设立物联网专项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物联网建设的研究;启动“智慧南邮”平台建设,在校园内建设物联网示范区等。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

小型采集设备是采集数据的一种小型设备。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小型采集设备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数据采集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是一套集智能传感终端、智能控制终端、信息传递终端、用户存储管理、智能组网技术、智能服务发现技术、数据融合算法等模块与一体的复杂设备。

3、楼宇综合管理系统

近年来国内高层建筑不断兴建,它的特点是高度高、层数多、体量大。面积可达几万平方米到几十万平方米。这些建筑都是一个个庞然大物,高高的耸立在地面上,这是它的外观,而随之带来的内部的建筑设备也是大量的。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合理地使用能源,加强对建筑设备状态的监视等,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也就应运而生。

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是对建筑物(群)内设备与建筑环境的全面监控与管理,为建筑的使用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并通过优化设备运行与管理,降低运营费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涉及建筑的电力、照明、空调、通风、给排水、防灾、安全防范、车库管理等设备与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涉及面最广、设计任务和工程施工量最大的系统,它的设计水平和工程建设质量对智能建筑功能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

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是以实现各专业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各子系统的互操作和快速响应与联动控制,以达到自动化监视与控制的目的。它追求的目标是: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模式,尽可能地减少管理人员和节约能源、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多样化及复杂性和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

根据智能建筑的特点和业主对楼宇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际功能需求,必须在智能建筑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兼容性、便利性于一体的楼宇综合管理系统。进而才能提高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自动化水平和协调运行能力,真正实现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界面集成的设计目标,为智能建筑提供了高效、快捷的超值服务和管理。

二、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与其说是网络,不如说是应用。对物联网的定义、内涵及特征的梳理让我们认识到,物联网是一整套立体的、丰富的、适应性很强的概念体系。在推进物联网发展的时候,需要依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出发点,规划一条既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又适应我国工业、信息通信业当前发展水平和一个时期的发展潜力,并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快速建立起竞争优势的发展道路,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物联网的总体需求。

1物联网在智能城市中的应用

国内的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对物联网进行了应用性开发,运用物联网技术,上海移动已为多个行业客户度身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整套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移动目前已将超过10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作。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车务通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e物流”,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2物联网在能源管理与公共事业中的应用

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由于电网系统效率低下,发电和输电过程中浪费非常严重。现在,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对事物有更透彻的感知和度量,不管是安装在室内的计量器还是发电厂里的涡轮。所有这些感知和度量支持我们更好的收集信息和数据,透过先进的分析工具产生智能洞察,再以此实时地做出更好的决策。仪表管理技术的进步使个人和企业可以选择使用能源的方式和时间,这就为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利于环保的能源奠定了基础。对于电力提供商而言,智慧的电力意味着更高的电力的可靠性和电力质量,更短的停电恢复时间,进而实现更高生产率和对电力潜在障碍的防护,从而更精确地预测需替换的资产设备及支出。智能电表与停电智能管理已经应用。

3物联网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交通规划者已开始努力促成多个系统的集成,并在各种交通类型、多个城市甚至国家或地区之间整合费用和服务。智慧的交通系统可以缩短人们的空间距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旅程时间和加速突发事件交通工具的响应速度),也可保护环境(如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污染、延长资产生命周期、保护古迹、景点、住宅)。

4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

物流供应链,中国物流成本所占GDp百分比一直都高于发达国家,这反映出供应链运营效率低下的体制性问题。仅以2006年为例,中国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18%,而日本为11%,美国为8%,欧盟仅为7%。在这18%中,运输成本总计超过55%,而存储成本达30%。法规、基础设施和运营等三大瓶颈是中国供应链低效的深层原因,这不仅削弱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会妨碍内部货物流以及国内需求的扩大。智慧的供应链将促使物理网络和数字网络融合,将先进的传感器、软件及相关知识整合到系统中。智慧的供应链的价值在于我们可以从各种数据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基于地理空间或位置的信息、关于产品属性的信息、产品流程、条件、供应链关键业绩指标等,以及数据流的速度。智慧的供应链可以满足21世纪的需求,它可以提高效率(如动态供求均衡、预测事件检测和解决、旨在降低库存的库存水平和产品位置高度可视性)、降低风险(例如降低污染和召回事件的发生频率及其影响、减少产品责任保金、减少伪劣消费产品),也能减少供应链的环境保护压力(如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5物联网在通信行业的应用

通信行业,在“200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国移动展出了手机支付,这就是典型的物联网概念应用。手机支付实际上主要是手机Sim卡的更换,由普通Sim卡更换为RFiD-Sim卡,而不需要对手机进行更换。

用户在消费时,只需要将手机从接收器上轻轻一扫,就可以方便进行各种购物,以及获得详细的费用清单。中国电信一直在推介自己的全球眼技术,其实就是远程监控的物联网应用。比如上海海关都采用中国电信的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画面可以对货物进行通关检查,也减少人力。中国联通日前在上海推出了公交卡手机,通过刷手机可以实现公交车票支付,这些都是典型的应用。

在“物联网”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

按照目前对物联网的需求,在近年内就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其它如医疗、城市建设、精细农业等也已展开应用。

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一个城市有100万辆汽车,如果我们只在1万辆汽车上装上智能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智能交通系统;二是流动性,物品通常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对话。

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状况表明,各个行业对于物联网的需求程度不一,侧重点更是千差万别。基于目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状况,可以预见,物联网正在快速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它的实际应用将分以下三个步骤实现:实现物体的自我感知功能;物与物之间相互联系,交换信息;系统通过分析物联节点的信息,做出最优化的调整策略,控制整个系统超优化方向做出改变。

目前物联网的发展正处起步阶段,仍然面临技术完备性不足、产品成熟度低、成本偏高等诸多制约因素,但目前良好的外部环境,将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物联网。

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能够解决的问题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能够解决的问题,是针对楼宇内的各个业务系统的监控对象、运行参数等实现无线数据采集的智能楼宇数据采集。主要有:

一、布线成本高:楼宇内的布线是相当多的,不仅多而且布线也相当复杂,成本就更高了。据统计,一个工程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费用将会应用于线路的铺设上,这对工程建设来讲是一笔相当大的费用,线路的铺设主要包括光线、双绞线、同轴电缆等;此外对于楼宇综合布线中存在的重复布线不但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也会降低安全可靠系数。

二、灵活性差:布线是在工程施工初期进行的,然而,一旦布线完成之后很难再次修改或添加。例如当初只考虑控制信号传输,可能只需要双绞线就可以了,但是随着信息数据的不断增多,双绞线的传输能力已经不能够满足大量数据的传输,这就需要对楼宇内的线路进行更新,重新布置光缆。

三、标准不统一,由于现在生产智能楼宇设备的厂家越来越多,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也参次不齐,最终会导致不同厂家的产品无法共用,然而,在具体施工时有的厂家提供的产品很好用,而有的厂家提供的产品又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将增加施工难度。

四、施工周期长,智能楼宇的布线周期长,布线时间需要一直跟踪楼宇的建设,从施工初期到施工结束;这将会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由于长时间的跟踪布线,容易使得布线出现疏漏和布线错误,这会对工程施工带来影响。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的出现就是要解决以上四个大问题,通过对楼宇内的各个业务系统的监控对象、运行参数等实现无线数据采集,来对楼宇进行综合管理。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将会得到广发的应用,它也是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以本项目的技术为基础,依托移动的无线网络,可以将应用范围扩展到多种与人类活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领域中,如环境监测、森林防火,施工安全等领域;在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所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普及。

四、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智能楼宇的理念进入我国,并逐渐影响着我国的建筑行业,使得楼宇逐渐趋于智能化,到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各地高楼大厦的涌现,智能楼宇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和广泛使用;这就要求作为智能建筑管理的核心--楼宇综合管理系统,必须快速的发展。

传统的基于现场总线的楼宇综合管理系统存在着成本高、维护难、扩展难等不足。网线通信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具有成本低廉、方便灵活、宽带高等特点。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设备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也是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目前,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建筑公共资源上,主要包括供配电、照明、空调、冷热源、给排水、电梯自控、安防与消防、综合保安、车库管理、自动抄表等子系统。然而,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安全、便捷、舒适、节能的工作生活环境的内涵不断丰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展,将扩展到环境保护和家庭生活空间。

现阶段,我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子系统众多设备鱼龙混杂、接口和通信标准缺失、模拟系统任占主流、缺乏专业的管理系统开发商等。

1、管理子系统众多设备鱼龙混杂:

通常的楼宇自动化包含的子系统包括很多,如综合布线系统、电力供应与管理系统、照明控制与管理系统、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控制系统、给排水系统的检测与控制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消防与安防管理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等等。对这些系统进行集成、信息采集,并对每个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各管理子系统的工作流程。在这些子系统中,每种设备的类型都有可能出自不同的厂家,其产品成熟度,功能接口都无法统一,往往在对接协议的获取过程中严重影响工程商和客户的协议对接的准确性,这将会导致对接的不完整性。

2、接口与通信标准缺失:

智能楼宇的管理系统标准有很多,且每个子系统都有不少标准,但一般都是功能描述和验收类的标准,缺少接口类和子系统间的通讯标准。目前,还没有官方规定的接口标准;因为没有接口标准,就无法达到统一管理各个子系统的要求,这就严重影响智能建筑的总体运行。接口与通信标准的缺少,严重影响着楼宇的综合管理。

3、缺乏专业的管理系统开发商:

楼宇管理涉及的管理子系统比较多,这就对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管理系统需要高度抽象的框架、较强的接入能力和多样化的展示能力。目前,我国的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提供商主要有两大类:国外的专业管理系统厂家和国内的管理系统厂家,由此可见,我国要加强对小型采集设备的开发,加强对楼宇综合管理。

随着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发展与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传统的3a说法将慢慢退去,系统将趋于统一,oaS、CaS、BaS之间的界限将更加的模糊,到最后将不再有这些区分,系统集成将更加简便,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成本也将进一步下降。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不但要体现方便易用这个特性,更要体现各子系统接口的标准统一。不同的厂商按照统一的接口标准可以自由开发具体功能,例如一个用户组建了a厂商的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但该用户一年后看上了B厂商的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然而,这个用户只需要购买他所看重的那个楼控产品,打开电源,则该产品就能通过采集设备接入到现有的物联网中,正常执行其功能。

五、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详细技术内容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是一套集智能传感终端、智能控制终端、信息传递终端、用户存储管理、智能组网技术、智能服务发现技术、数据融合算法等模块与一体的复杂设备。该设备不但具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楼宇采集系统的先进性,更体现着智能楼宇系统的标准化程度,所以,该设备将成为智能楼宇采集系统中的核心。

本项目将围绕着物联网在楼宇系统的特性,并主要针对数据采集、传输、加密三个方面:一是数据采集,实现多种楼宇数据到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链接和传输;二是数据传输,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和楼宇管理中心数据服务器发送采集数据;三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1、数据采集技术

计算机处理的是数字量,而外部的信息大部分是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我们就必须把这些物理量转化成数据量传输到计算机中,因为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的数字量。然而,数据采集技术主要就是对这些物理量进行采集并处理成数字量;例如温度、压力、速度,要将这些信息送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就必须先把这些连续的物理量,进行转化,转化成数据量,导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是数据采集的核心,完成对整个采集过程的控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在楼宇通讯中,数据采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楼宇自控通讯协议符合国家相关行业的通讯标准协议,符合国家通讯标准协议是;楼宇自控通讯的先决条件,这样楼宇的信息才能正常通讯。然而,根据楼宇自控系统接口特点,采集设备与前端设备之间采用标准的modbus、opC或Bacentip协议,传输方式以zigbee或rfid技术为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两种传输方式可以组合使用。

2、数据传输技术

数据的传输技术,楼宇内网络硬件资源丰富,几乎覆盖到每一栋建筑,可以利用以太网或wifit等方式传输数据,可以降低数据传输成本,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因此,数据传输以太网为主。部分前端设备受环境限制,选用无线网络将采集数据上传到监管平台数据服务器。

无论采集哪种无线组网方式能减少布线、施工的工作量。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成本低:物联网技术,一般是在“物”里嵌入智能芯片,采用嵌入式处理器和存储器,就单个节点而言,硬件成本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采用开放的简化Zigbee协议栈,工作在2.4GHz免执照的iSn频段。

二、组网能力强:数据的传输技术必须支持树状、星状、网状等多种组网方式,网络的布设和展开无需依赖任何预设的网络设施,节点通过分层协议和分布式算法协调各自的行为,节点开机后就可以快速、自动地组成一个独立的网络。

三、对等网络多冗余、可靠性高:在数据传输中,所有节点地位平等,是一个对等式网络。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高开网路,任何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具有很强的抗毁性。

四、多条路由: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节点通信能力有限,覆盖范围只有几十米到上百米,节点只能与它的邻居直接通信,如果希望与其射频覆盖范围之外的节点进行通信,则需要通过中间节点进行连接。

3、数据安全性

后端管理系统采用一体化采集技术,为了保证数据在采集、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会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一、采集设备在连接至客户端,需要经过身份验证过程才可以进行采集设备注册,网络传输数据包经过高度加密,这样可以保证传输过程中数据不会被第三方所窃取,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数据中心客户端以及监管平台都具有报警的功能,这样可以对采集设备状态、采集点数据质量码进行报警。维护人员可针对报警类型进行有效的分段判断,从而快速定位故障环节,且可进行远程故障排查功能。

三、采集设备内置大容量CF卡及存储数据库,采集设备与数据中心连接断开后,可以保存至少一个月内的所有采集数据,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端的数据完整性。当采集设备与数据中心进行重新连接时,将会主动对断线期间的数据进行历史恢复,同时,支持对指定时间段历史数据人工恢复功能。

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将使楼宇智能化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由物联网这个名字就不难得出,物联网技术使得管控对象的“物”本身更加智能化,“物”的内部被植入智能芯片,使其功能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其具备着前所未有的感知功能。这些“物”有普通的传感器智能接收信息,它会对信息进行简单的交换,而带有智能芯片的传感器可以对信息进行一定的运算处理功能,接收信息,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这在机器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任何作为“物”的对象都可以作为管控的目标,大多数都以“RFD”作为基本技术支撑,任何物、动植物、人在理论上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植入智能芯片就可以作为物联网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充分发挥物联网开放性的技术特点,传统的楼宇智能化系统是自成一体的独立式封闭式的系统,而采用物联网技术是开放式的,具有无限扩展性和联通性的特点,将物联网技术引用到智能楼宇中,这样在世界上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与自己的物联网进行连接,实现信息交换和控制等功能。

四、使得工程建设更加简易,物联网采用互联网技术与物相连,而互联网技术已经很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技术,其底层连接方式灵活多样,然而,各家厂商的不同产品只要遵循共同的标准即可实现互联互通;最高层的应用也层出不穷,开发人员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能够开发出使终端用户享受便利的应用软件。

六、主要技术创新点分析

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还不够健全,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率。

一、作为管控对象的采集设备本身更加智能化。采集设备内都被植入智能芯片,当植入智能芯片将会使其功能发生巨大改变,会具备前所未有的感知功能。如普通的传感器能够接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变换,而带智能芯片的传感器,能够对信息进行复杂的计算处理,并自行进行一些处理动作。

二、将服务发现机制运用于智能楼宇系统中,从而使得智能楼宇系统具备了“即插即用功能实现”的接口,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智能楼宇设备接入接口,这样方便了后续功能的扩展。

三、工程建设更加简易,充分发挥物联网开放的基本特点,传统的楼宇智能化系统是自成一体的独立封闭的系统,然而,物联网是开放性的,具有无限扩展性和连通性。采用物联网这一技术,可以在世界上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的任何地点,与自己的物联网进行相连,及时实现信息交互功能。

七、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能带来的效益

根据对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的实例调查发现,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已在山西移动楼宇监控系统中进行了应用,该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将实时采集到的楼宇各业务数据传到监控平台上,实施对数据的透明监控,管理人员随时可以监测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同时可以了解所有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各类报警信息的处理情况,这样讲不在需要对数据进行繁琐的统计。

(一)、经济效益:在未来几年,物联网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物联网规模将在整个产业突破一万亿人民币,而智能楼宇领域至少占据百分之二十。山西移动公司今年6月份之前已经投入300万元人民币,用于本项目的开发以及市场开拓;并计划在未来3年时间收回全部投资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应用的社会效益越来越明显,本项目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能够带动多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专业,这样必然会增加我国的就业率,以缓解就业问题,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本项目还可以扩展到多个行业,可以提高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保证人身安全。

(三)从能源角度来看,本项目所用原料与设备均符合国家环境要求,废弃物的处理按国家统一标准执行。本着建立持续、高效、循环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进入开发及今后应用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流量,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对于成本的核算,引入电算化和内部网等电子网络工具。

(四)从环境角度来看,本项目在开发和管理中始终积极贯彻“保护环境、协调发展、遵守纪律、循环经济、污染预防、人类健康、绿色家园”的环境方针,积极进行环境保护。本项目的后期应用可能扩展到环境监测、森林防火、施工安全等多种与人类环境密切相关的领域中,一方面可以向人类反映出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人类提供优化环境的依据,物联网技术将在环境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目前物联网技术还不够十分成熟,仍处于摸索的阶段,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智能楼宇系统中采用物联网技术将是未来楼宇建设的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的小型采集设备在楼宇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将得到广泛的使用和完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楼宇系统,其楼宇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得到很大的提升。物联网技术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发展迅速,而且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应用。智能楼宇在近些年来得以较快发展。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楼宇的结合,必定将加快智能楼宇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物联网技术本身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马一丁.透过应用看物联网发展前景[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10(Z1).

楼宇经济如何发展篇5

【关键词】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技术

前言:

当今世界的能源危机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能源高消耗对于社会而言是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能源的高度消耗造成了环境严重破坏,我国的经济出现不协调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失去自然保障等,可见地球能源的短缺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约束力。故而将节能技术应用到社会工业产业中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一大方向。高层楼宇建筑是一项能源消耗较大的工程,它的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等都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因此,在高层楼宇建筑中应用电气节能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

1.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高层楼宇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主要就是为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楼宇建筑应用节能技术的效率,高层楼宇的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一定要做到切实有效的节约能源,因此为达到这一目标,在高层楼宇建筑节能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1适用性电气技能设计的前提是必须要保证电气设计后,其功能要符合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设备的应用,在保证其能够正常应用的基础上在进行节能设计,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技能,而造成其功能不能发挥其效应,达不到满足人们舒适性和其它一些标准,那么就没有应用价值。

1.2实用性电气节能技术一定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如果一味地追求技能,而造成的节能资源投入过高的话,那么节能技术的应用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1.3节能性分析节能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看楼宇电气设计是否降低了与建筑物无关的电力消耗,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楼宇电气功能应用,分析哪些部分属于无用电气消耗,并且对其进行改正并消除,比如变压器的功率消耗等,就属于无用电力消耗,需要采取措施给予消除。

2.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现状

2.1电气设计节能问题在高层楼宇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时既要考虑设计的功能要符合人们的要求,也要保证在满足人们要求的同时,实现电气资源的低消耗,避免因为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无用电气资源的消耗,比如现代的高层楼宇要在朝着智能化管理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对电动机系统进行设计,需要对电动机内部系统进行设计与优化,保证电动机能源有效利用。

2.2电气设备选用问题电气设备的选用对高层建筑的能源消耗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高层楼宇建筑应用系统不完善、没有节能系统的电力设备,那么不管再怎么进行设计,也不能达到节能的要求,比如有的高层楼宇为了减少建筑成本,他们不会选用变频式的空调电力系统,造成空调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能源的高消耗问题。

2.3电气维修的节能技术问题如果电气设备出现损坏,或者某个系统出现故障,那么其运行会产生无用的能源消耗,比如某个电力系统中出现短路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没有给机械设备的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没有对其进行维修,结果造成电力能源的消耗。

3.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变压器节能技术在整个高层楼宇建筑中,变压器的能源消耗是最大的,所以应该从降低变压器的能耗入手,尽量选择那些性能优良、技术先进、节约能源的变压器设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变压器的运行效率,降低变压器的能源消耗。①根据楼宇建筑的电气功能实现要求等选择合理的变压器容器和配置。变压器的容量一定要充分结合建筑电气运行的实际负荷情况,因为变压器的工作效率与损耗和负荷有关,损耗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办法进行更改的,同时还要考虑建筑投资以及运行维修费用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变电器容量,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负荷率保持在5060%就能达到变压器高效运行,因此在负载一定的条件下,功率因数越大变压器的效率也就越高。②选用具有技能功能的变压器。随着节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具备了节能功能,因此在楼宇建筑中,尤其是新建的楼宇建筑要选择节能效果好的变压器,通过设备本身的节能功能实现低消耗的目的,目前市场中节能效果比较好的变压器主要有:SL7型、S9型以及SGB11-R型,其中SL7型变压器属于无励磁调压型,其能够有效地降低空载及短路损失。

3.2照明节能技术照明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系统之一,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照明节能技术主要体现在:①选用具有节能功能的照明电器配件。照明系统要想实现照明功能,其必然需要借助电器配件,而电器配件中的镇流器则属于高耗能器件,镇流器如果具有节能功能,那么对照明系统的节能具有重要的作用。②选择优质的电光源。电光源是照明节能的重要因素,电光源发光率与能源消耗有直接关系,节能的电光源其发光率都要高,而且其每瓦能发出更多的光通量,而传统的白炽灯则发光率比较低,造成的电能消耗比较大。

3.3供配电线路的节能技术高层楼宇之间的线路问题比较多,其线路的距离也比较长,尤其是各种形式的电缆,电能在线路传输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电能的消耗,因此供配电线路技术问题是楼宇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部分。

①供配电线路要充分考虑机电设备负荷容量、供电距离以及机电设备的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电线路的原料,一般来说一类和二类的配电线路应该选择铜线作为导线,其它部位的配电线路可以选用吕芯电线作为导线。②尽量缩小配电线路的长度,避免线路出现弯曲、打折的现象,以此降低电能传输过程中的电能消耗。

3.4水泵节能技术高层由于楼宇高度超出了水压,因此其必须要借助水泵的动力,进行高层楼宇的给排水,水泵主要分为离心式、涡流式和轴流式等,而由于水泵的功率比较大,其工作环境要求不高,而且高层楼宇的水泵数量比较多的特点,水泵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能源的消耗,而将变频技术应用到水泵后,可以增强水泵的运行效率,当水泵转速有小幅度降低变化时,其轴功率将会发生一个较大的幅度变化,所带来的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总结:

总之,在世界能源日益紧张的局势下,加强对能源消耗的认识,了解节能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是提高能源节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的重要策略。高层楼宇建筑的高能源消耗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实中如何在高层楼宇建筑应用节能技术,促进高层楼宇建筑的低能源消耗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而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也逐渐开始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落实状况,需要不断改进和升级电气节能技术,以便该技术能够在高层建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爽.高层建筑楼宇电气节能技术研究[J].科教创新,2014(3).

楼宇经济如何发展篇6

几年来,中共上海市委领导高度重视楼宇党建工作,积极推进“支部建在楼上”为重要内容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近年来,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有力地推进了上海楼宇党建工作的开展,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上海楼宇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支部建在楼上”是上海开展党建工作的一个创举,是“支部建在连上”的继承和发展,是城市党建工作的开拓创新,开展楼宇党建工作适应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影响力,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凝聚社会,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支部建在楼上”的成功做法,有力地推动了上海“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支部建在园区”、“支部建在商业街”、“支部建在工地”、“支部建在群众团队”等行之有效的开展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1、上海楼宇党建工作的主要发展过程

上海作为以现代服务、金融商贸、知识密集、人才集聚、科研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特大型城市,楼宇成为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加强党对楼宇的控制力、影响力,开展楼宇党建已经成为上海加强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

――适应新形势,探索“支部建在楼上”。1999年6月,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党工委针对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楼宇大量涌现,在楼宇内工作的企业数、从业人员数快速增长,在楼宇内工作的党员不断增多,出现了建立党组织难,开展党的活动难,党员的教育管理难等特点,在嘉兴大厦建立了全市(国)第一个楼宇联合党支部,从而在全市形成了以“支部建在楼上”为形式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形式。2001年,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在中华企业大厦创设了全市第一个“党员服务点”,探索实施以属地党组织牵头,以楼宇为单位建立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点的工作新模式。

――深化“支部建在楼上”,楼宇党建工作得到不断发展。2002年12月23日,总书记对新华社播发的《支部建在楼上、党建落到实处》一文作了重要批示之后,中央、市委领导对开展楼宇党建工作,积极推进“支部建在楼上”,深入楼宇进行了多次视察调研指导,各区县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索,有力地推进了上海楼宇党建工作的开展。

――工作要求明确,楼宇党建工作在全市扎实开展。2003年11月中组部提出了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非公企业实现“双达标”的工作要求。市委提出了通过努力,上海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双达标”的目标任务。2006年7月中组部要求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实现党的组织覆盖的工作目标。为实现“双达标”和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的组织覆盖的工作的要求,市委组织部、社会工作党委提出了用2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楼宇党建工作全覆盖的要求,制定下发了《上海楼宇党建工作规范》,为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实行了楼宇党建工作季报制度。

2、楼宇党建工作的主要情况

――楼宇党建工作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浦东、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黄浦、卢湾、静安等楼宇数量较为集中的10个中心城区,把开展楼宇党建工作作为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方法得当。在具体工作中,各区以街道综合党委为主管部门,以街道社区为网格单元,实行分块负责,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办法,加强楼宇党建工作。至2007年6月,全市中心城区共有商务楼宇908幢,通过在楼宇中建立党组织、党员服务点等形式开展楼宇党建工作,楼宇党建工作覆盖率为98.5%。普陀、长宁、杨浦、黄浦、卢湾、静安等区实现楼宇党建工作全覆盖。

――党的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党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楼宇党组织(党员活动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提高。至2006年上半年,共建立楼宇党组织1135个,52%以上的楼宇建立了楼宇党组织。其中,建立独立党支部743个,建立联合党支部392个,建立党员服务点939个。凝聚管理的党员23207名,其中,已转入组织关系的10343名,未转入党组织关系的12864名。入党积极分子1328名,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有1286名。在全市908个楼宇中共建立工会组织1464个,共青团组织256个。覆盖企业33394家,从业人员485122名。

二、开展楼宇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党委重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一是突出重点。中心城区各区区委把楼宇党建全覆盖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放在突出位置,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参与楼宇党建工作。二是各区领导挂帅,定点联系。中心城区为使楼宇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区委书记、分管书记以及组织部领导纷纷带队深入楼宇一线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区职能部门实行分片负责制。三是全市各街道党工委实行楼宇党建全覆盖工作责任制。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街道综合经济党委是楼宇党建覆盖工作的日常工作责任人,采取分片、分楼等办法,把责任落实到人。四是实行楼宇党建全覆盖工作进度季、月报制度,及时掌握进展情况。

(二)统筹协调,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一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在各区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区各职能部门围绕楼宇党建全覆盖工作,明确职责,明确时间节点,明确工作流程,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在楼宇党建全覆盖工作推进中,充分发挥区级宣传媒体的作用,利用小区板报、宣传栏、横幅,印制宣传资料等进行广泛地宣传,把楼宇党建工作宣传到全区的各个单位组织。三是整合社区资源。各街道在区综合经济党委的具体指导下,负责辖区内楼宇党建全覆盖工作的领导、协调、督查工作。驻街道社区劳动、治安、警所等部门负责提供外来人口、就业状况、治安等情况;工商、税务等部门及时提供“两新”组织的企业数据,生产经营情况;物业和招商服务部门提供驻楼企业的动态工作状况,依托物业摸清楼宇企业底数。

(三)采取“五个覆盖”,实现楼宇党建工作全覆盖

一是动态管理,实现信息、管理全覆盖。在信息上,各区工商、税务、招商、物业和楼宇党建指导员等每季核对楼宇企业的有关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在管理网络上,明确“属地管理,分类指导”确保全覆盖的工作理念。在工作推进上,成立党组织与设立党员服务点,建立党组织与工团组织建设并举的方式。

二是创新形式,实现工作全覆盖。采取“主动靠近、热情工作,耐心宣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做到与企业联系寻找党员,与企业党员联系商量建立党的组织,与楼宇物业联系在楼宇中建立党的组织和活动场地。

三是灵活设置,实现组织全覆盖。采取体内体外建立党组织相结合,对符合建立独立党组织的楼宇,努力推动建立起党的组织。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帮助建立联合党支部或党员活动点。

四是健全规章,实现制度全覆盖。黄浦区制定下发了《黄浦区综合经济党委工作职责》、《黄浦区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黄浦区商务楼宇党支部(总支)工作规范》等制度。在街道社区层面建立了《街道综合经济党委委员职责》、《街道综合经济党委例会制度》、《商办楼党员服务点工作规程》、《商办楼党支部工作操作规程》、《党支部工作制度》和《党员服务点活动卡》、《党员服务点工作记录册》等制度。静安区制定了《静安区商务楼宇工作者管理制度》、《商务楼宇党建工作规范》和《楼宇党建工作考核评估体系》。浦东新区制定了《浦东新区企业工作党委关于加强综合党委党务干部管理的暂行办法》等。

五是有效组织,实现活动全覆盖。黄浦、卢湾、静安等区每年下拨给街道10万元作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开展活动,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根据“两新”组织的工作实际,开展各类有益活动,提升员工素质,开展评优活动,激发党建热情。通过开展评选“楼宇党建工作先进支部”、“楼宇五好党组织”、“优秀楼宇党建服务点”等。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创建文明企业。设立和评选“党员示范岗”、“党员诚信柜”等活动,激发党员意识。

(四)建立机制,增强楼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一是以党员服务中心为载体,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各区县以党员服务中心工作台平,为楼宇党建工作提供场地、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撑。虹口区各街道党员服务中心通过“六个统一”即:统一服务时间、统一服务程序、统一服务范围、统一服务功能、统一服务时间、统一服务要求,使党员服务中心成为楼宇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浦东新区以“阳光驿站”的名义建立区域性、开放式、互动式、专业化的活动中心,并配置6个功能馆室,使之成为楼宇党员接受教育的课堂,感受关怀的家园,信息传递的平台,履行义务的载体。宝山区以红帆港建设为重点,发挥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效应,凝聚党员,服务群众。

二是建立楼宇党支部,不断深化“支部建在楼上”,形成“铁打的营盘”。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在上实大厦等楼宇中,探索以物业管理公司为基础,建立楼宇党组织;长宁区虹桥开发区以街道党工委与虹联公司联手,以双结合大联动,建立区域性大党建的工作方法。浦东新区探索居委会与楼宇联建制度,实现居楼党建工作一体化机制。加强楼宇党组织建设,为楼宇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证。楼宇党组织(党员服务点)成为楼宇党员和职工心中的一面旗帜,一种依靠。

三是建立属地化楼宇党建工作机制。黄浦、静安、徐汇等各中心城区的街道综合党委,坚持以属地化管理为主,主动地将注册和不注册在本地区的楼宇内的“两新”组织,全部纳入党建工作范围,采取建立楼宇党支部代管楼宇内其他基层党组织的形式,通过发放“楼宇党员活动记录册”等方法,使在楼宇内工作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都能纳入有效的组织管理中,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四是探索配置楼宇党建干部队伍新机制。浦东、静安、长宁、黄浦等区采取社会化招聘、契约式管理、派遣式用工等方式,探索社会化配置党务干部的新途径。2005年起,由市委组织部集中招聘党建工作者,近两年,全市各区县,街道镇已有1200多名向社会招聘的“两新”组织专职党建工作者上岗工作,成为开展楼宇党建工作的生力军。

三、当前楼宇党建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一是楼宇党建工作的社会氛围在楼宇中还没有完全形成。“支部建在楼上”是新形势下城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上海开展党建工作的一大创举,体现了时代和现实的要求。但在楼宇工作的企业中,对以楼宇为载体开展党的活动,建立党组织的认知度不广。表现为:有的物业不理解,不支持;有的企业业主和员工不知道;有的党员不认可,不关心。认为,党建工作是党政机关和工厂企业的事,在写字楼里开展党建工作没有听说过,平时工作节奏很快,工作压力很大,干活争钱很累,搞不搞党建与自己关系不大。

二是个别物业不配合的现象还存在。从面上情况看,由中方管理的物业公司绝大多数都比较理解、支持。由外方(港、台)管理的物业,不支持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明确表示“不支持,不鼓励,也不希望有任何政治倾向的组织在大楼里活动”。区和街道的党建工作者多次上门,都碰了软钉子。有的物业以种种借口和理由,将已挂上去的“党员服务点”的指示牌取了下来;有的物业已经答应将宣传、引导版放在醒目的位置,过不了几天就不见了;有的想利用楼宇大堂场地开阔、员工进出多等有利条件,进行健康咨询、政策咨询等活动时,物业不配合的情况较多。有一个区在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展板巡回展示时,有多家物业不让进,有的只能放在楼宇内的职工食堂或地下室的职工活动室等地方进行展示。

三是党员流动性大,党员身份难以确认,建立楼宇党组织,开展楼宇党建工作的难度比较大。1、流动性大。在楼宇工作的企业中大多是商贸型、科技型企业,高学历人员多,年轻人多,人员流动性大。据资料显示人均每2~3年换一个单位。2、人员情况难以掌握。从员工的分布情况分析,60%以上的员工来自外省市,还有相当多的人员是留学回国人员,这些员工的人事关系、党的组织关系存放在不同的地方。3、党员人数少。就单个企业来讲,员工人数普遍较少,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党员,建立楼宇党组织,开展楼宇党建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四是楼宇党建工作的人员、经费不足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1、党务工作人员少。从面上情况看,除全市集中招聘和静安、浦东等进行过区级层面的集中招聘楼宇(专职)党务工作者外,其它区县只是由街道出面零星招聘了楼宇(专职)党务工作者,就全市102个街道,900多幢楼宇而言,人员力量还比较薄弱。目前楼宇党建工作主要还是依靠居民区党组织,人员难落实,活动层次不高的现象比较普遍。2、经费不足,活动难开展。楼宇党建工作面对的企业多,人员广,党的活动经费依托性弱。目前,开展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由街道社区出一点,企业行政给一点,党员个人自筹一点和上级党组织下拨一点组成,经费的不足,制约了楼宇党建工作的开展。

五是对楼宇党建专职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和培养使用的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1、楼宇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关系上,个别单位有脱节现象,人为地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条线,党建资源整合的力度不够。2、楼宇党建工作者与楼宇内党组织负责人的身份界定上不够明确,开展工作中出现“两不像”(既不是党支部书记,又不是上级党组织成员)的尴尬局面。3、楼宇党建工作者的收入待遇与社区中其他类型的“工作者”有一定的差距,如司法社工、劳动就业援助员等。座谈中大家感到,在某种程度上,楼宇党建工作的难度较大,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又比较高,而工资待遇又比社区中其他“工作者”的低,从而,出现了个别楼宇党建工作者思想波动,不安心党建工作的现象。

六是楼宇党建工作的活动方式需要创新,质量有待提高。1、活动的吸引力不强。楼宇党建工作较多地沿用了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活动内容单一,吸引力不强,满足不了楼宇党员的需要。2、人员难集中。由于楼宇中的企业,上下班时间不一样,工作内容不相同,企业文化有差异,因此,很难把楼宇中的党员相对集中起来开展活动,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显的不够强。

四、加强楼宇党建工作的建议与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楼宇党建”的良好氛围。1、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以及社区通讯、楼宇小报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使开展楼宇党建工作成为“共同的责任”。2、服务为先,找准结合点。形成依托物业或楼宇内较大企业党组织的优势,开展楼宇党建工作。3、定期或不定期地在楼宇内以党组织或工会等名义开展活动,凝聚党员,吸引员工,服务企业,从而实现党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使命。4、开展对口学习交流,促进工作开展。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法全面了解楼宇党建工作的有关情况。5、继续实行楼宇党建工作季报制度,及时掌握动态信息。

二是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形成联动机制。重点加强与房地、公安、工商、劳动、消防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形成楼宇党建工作的合力。在市级层面,要将楼宇党建工作的要求与市房地部门进行沟通,由市房地部门督促区县房地部门要求各物业公司做好楼宇党建工作的配合工作。区县、街道综合党委要主动加强与所在区县、街道的房管、公安、工商、劳动、消防等部门的联系,充分利用这些部门掌握的楼宇企业的有关信息,推进楼宇党建工作。发现和总结典型经验,探讨解决楼宇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个别“进不去”的楼宇会同市、区有关部门,探索“进得去”的办法,形成楼宇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楼宇党建工作者的培养使用,形成有利于楼宇党建工作者成长的环境。1、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为楼宇党建工作者的成长进步建立良好的发展平台,使之成为使人尊重、令人向往的崇高职业。2、建立机制,制定和完善楼宇党建工作者的职责、管理方法、考核办法等。3、以街道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努力在工作区域内,为楼宇党建工作者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4、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充分体现人尽其才的原则。

四是加大楼宇党建工作经费的投入,树立党建工作也需要成本和投入的意识。除了支付必要的党建工作者的薪酬外,还应以专项经费的形式,由区县(街道)按照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专门划拨一块,作为楼宇党建工作的专项经费。

五是开发建立党员信息平台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党员的有关情况。建议开发建立党员信息系统,如具有iC功能的《党员证》,像“社保卡”一样,只要在专门的poS机上一刷,就能反映出党员的有关信息,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流动快,单位变化大,就业地与户籍地不一致,居住地与户籍地不相同,人事档案与组织关系分离的情况。

楼宇经济如何发展篇7

关键词:智能建筑;标准设计规范;变送器;执行器

前言

  智能建筑最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许多公共设施,高层建筑,甚至住宅小区都要求智能化,智能建筑热就要到来或已经到来。任何新事物刚一出现人们都有一个认识过程,一旦被人们认识了,很快就会引起一股热潮,但有热就会有冷,当热过了头的时候就要适当冷一点,否则会象人一样热过了头就会生病。

 一、我国智能建筑概况

我国智能建筑开始于80年后期与90年代初,1991年曾派人去当时瑞士能德公司(后改名为兰吉尔公司,是西门子楼字科技之金属公司,其楼字自控系统s600品牌为兰吉尔?驷法)进行了技术培训与学习。随后便与该公司联合在国内推广楼字自动化系统(bas)。

1991年开始,我国建成不少智能建筑,但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建筑有70%以上运行不正常,上述比例是否正确没有去分析过,但根据工作中接触的情况看,至今见到的运行正常,真正达到智能建筑标准的确实为数不多。造成投资浪费现象惊人。国家已经发现了再这样下去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因此成立了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开始着手编制有关标准与设计规定,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进行资质审定工作。

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最严重的是系统处于停运状态,这种项目大都建于90年代初期,通过商订货,调试,验收及培训工作不完善,后期服务无法保证,出现问题找不到原订货商,找到了费用也很高;另一种情况是系统仍在运行,但只能进行显示与手动控制,这种情况比较多,部分自动控制能正常投入的项目不太多,达到自动控制全部投入运行,实现经济运行的工程确实不多,只有在近几年来人们注意了对供货商或商资质的审查,并对设计、调试、验收、培训及后期服务在合同中都作了明确规定之后,情况大有好转。

造成大量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对智能建筑定义认识不正确,有些是设计上的原因,有些是供货商的原因,有些是施工单位的原因。需要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由于人们对智能建筑的定义认识不正确应该是实际上也不是的智能建筑也称为智能建筑去宣传到现场参观以后,当然就会对智能建筑产生误解这不仅有损于智能建筑,当然就会对智能建筑运行情况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调查形成误导。

电气施工图设计不完善也是智能建筑不能正常投入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智能建筑中所涉及到的办公自动化系绞(o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与楼宇自动化系线(bas)都是当前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设计单位很难一下掌握,熟悉起来要有一个过程,设计单位对选用系统不熟悉,施工图设计就相当困难,对每个系绞应包括那些内容,人家都有分歧,因此3a之后,又出现5a,把本来己经包括在楼宇自动化系统(bas)中的消防自动化系统(fas)与保安自动化系统(sas)单独分出来。在国外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当然应包括消防自动化系统(sas)与保安自动化系统(fas)。国内由于消防部门的要求,消防自动化系统(sas)要单独设计,否则有关部门无法审批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与通信自动化系统(cas)也要求由设计单位来完成设计。这两个系统施工图设计与产品的关系比较密切,各个厂家的产品在网结结构、产品功能及价格上判别也比较,施工图设计如果定了某一家产品,随着建设周期的拖延,资金的变化等原因,很难按设计图纸进行订货,订货一旦有变化,设计就要变化,所以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与通信自动化系统(cas)施工图设计只能作到综合布线,并提出一个概算,由于设计上认识的不统一,加上一个工程设备订货往往变化多次,这也是造成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基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正常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

供货商及其产品质量也是影响智能建筑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运行不正常,不能发挥其经济效益,造成投资浪费大都指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因为楼宁自动化系统(bas)运行不正常往往是无法保证自动控制正常投入运行,或者无法实现工况目动转换,以有效利用室外新风来节约能源,显示部分一般都能保证正常运行,由于不直接影响工作,就引不起业主的高度重视。国内智能建筑中所选用的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基本都是国外产品,而且以兰吉尔、江森与霍尼威尔三大公司的产品为主。国外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供货都是从敏感元件、执行机构、阀门、变送器、现场控制站(子站)、网络服务器及所有软件成套供货,其产品质量是完全可以保证的,但国外供货商在现场调试,人员培训,后期服务等方面不能保证,特别在与甲方及施工单位配合上更难做好。设备到货,有些安装调试一结束,再进行联系就相当困难,后期服务费用甲方难以承受,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正常运行。

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以及对国外产品的熟悉程度,也直接影响到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正常进行。接线错误,特别是因电源线与信号线接错,或地线接错引起设备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施工质量保证不了,接线混乱给现场调试及系统投运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有些供货商在签订合同时往往希望从工程安装开始承包,事实证明这种办法能够有效保证现场调试与系统的正常投运。但甲方能否接受,施工单位能否同意就很难保证。

现场调试及后期务问题最近几年也引起了国外公司的重视,他们有的在国内寻找商或合作伙伴,有的办事处也开始配备这方面的人员,开始承接工程并负责现场调试与后期服务。所以最近几年智能建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bas)正常投运率提高了很多。

二、智能建筑标准的制定

智能建筑中楼宇自动化系统(bas)正常投运率低,造成投资与能源的大量浪费,己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专门成立了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作为建设部勘筹设计司的顾问,参谋和助手,协助设计司开展工作,其中一项任务是协助政府制定有关标准、规范与行业法规。

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如何制定,制定之后如何招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标准制订出来,大家就要执行,如果标准制定的不合理,制定出来以后大家都不去认真执行也就失去了制定标准的意义。

楼宇经济如何发展篇8

关键词:火灾报警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联动

中图分类号:U260.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楼宇自控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近年开发并逐步推行的一项高科技楼宇管理系统,包括先进的硬件系统设备及优化的软件管理思维,与以往的楼宇设备常规管理比较,它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及显著的经济效益。智能建筑通过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建筑物内设备与建筑环境的全面监控与管理,为建筑的使用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并通过优化设备运行与管理,降低运营费用。

伴随现代化进程加快,多功能化、智能化的建筑群体迅速发展。建筑在设计的时候也越来越考虑到防火的问题。一旦发生大规模火灾,仅靠单独的火灾报警员群体救火灭火将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一旦火势过猛或火势蔓延过快,火灾报警人员将很难靠近。此时,火灾报警系统与楼宇自控系统的联动将能很好的解决这一棘手难题。

火灾报警系统不仅是楼宇自控系统的一个分系统,而且它使楼宇自控系统更具功能化,一起进行对建筑的保护。出于政策法规和不同行业管理方式的理念不同等各种因素考虑,我国火灾报警系统常作为独立的系统来履行其职责,不与其他机构或系统合作和联动实现各自功能的完善。因此,虽然为我国的火灾报警自控系统产业蓬勃发展营造了优越的环境,但是也因为对系统的其他方面疏于重视,一定程度上的封闭型,限制了火灾报警电子产业的发展方向,不能有效结合火灾报警系统与楼宇自控系统的优点。总体说来,出于各方面因素,增强火灾报警系统与其系统的联动是当前火灾报警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火灾报警自控系统概念解析

火灾报警自控系统通常由四大部分构成: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控制网络。火灾报警自控系统的技术规范参照国家既定的标准规范。如图1:

图1火灾报警自控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存在的意义是对即时感知并上报辖区内发生的任何火情。根据不同的现场环境需求,火情传感器常由感温传感器(Lm94022)、感烟传感器(mC9S08QG4)、感光传感器构成。它们能够在火情发现初期,将因火灾导致的热量、烟雾和光辐射等情况,通过感温和感烟和感光等火灾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a/D转换电路aCD0809),同时,还将火情发生地和发生时间等信息传递给火灾报警系统(单片机at89C51)。对火情发生地的实时监测,经过传感器(mt8880)快速分析数据并向控制器汇总。在获得可靠火情后,火灾报警系统将会采取适当的举措,具有直接反应的功能,即通过智能控制防火门、灭火剂、火灾报警用水等设备设施实现对火情的第一时间有效控制和处理。火灾智能区域控制器是整个火灾报警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它监控真个火灾报警系统上传感器、执行器、显示器等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显示并提示火情发生地、火情程度、已采取的措施和建议举措等,帮助人们更好的参与到火情控制工作中去。

2当前联动现状

火灾报警自控系统设计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火灾报警系统及能否迅速有效控制火情,也正是出于火灾报警自控联动系统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广大电气设计师所关注。我国多功能化建筑越来越多,各种写字楼、大型商厦等建筑物的火灾报警系统集合了子系统多、线路复杂、功能全等优缺点。而各个环节自身及其相互衔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火灾报警系统与楼宇自控系统的联动。火灾报警自控系统虽包含了较多的监测点和控制点,但受政策影响,火灾报警自控系统结构规范、商品化程度高。所需的传输数据量小,数据协议简单,较多监控、监测设备可以在简单的网络上工作,因此,火灾报警自控系统价格较便宜。从火灾报警系统的投资来看,大部分集中在现场设备的布置上,投资额中,智能区域控制器和控制网络所占比例很低。所以,在系统开始调试运行时工作量也十分小。综合看来,虽具有结构紧凑、价格低廉等优点,但火灾报警自控系统的外延性不强。

楼宇自控系统则可以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它可以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个分系统设备一直保持较高效率却又有条有理、协同一致的状态下运行。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对整座楼宇内机电设备的集中检测和控制,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

3联动趋势分析

虽然火灾报警系统具备了一定的与其它系统相互联动的能力,但是与楼字自控制系统的飞速发展,依然是相当不匹配的。

楼宇自控系统主要由设备控制、循环控制、最佳起/停控制、数学功能、逻辑功能、趋势运行记录、报警管理等几部分组成,结构上十分完整。在控制方式上,楼宇自控系统在设计规划阶段多设计成分布式控制方式,但是火灾报警系统由于发展较为缓慢一般是集散控制方式,这种简单的控制方式虽具有一定和外界联动的能力,可是常常因为结构较为单一,不能传输大规模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另一方面,火灾报警系统的智能控制器向上组网能力较差,分布在各个区域的智能控制其各自独立工作,不能形成有效的协同、呼应。这种设计方式导致其各个机能、构成不能有效传达讯息,不利于发挥火灾报警系统最大的作用,也局限了火灾报警系统的长期发展。所以,在保持火灾报警系统当前兼具规范性和价格便宜的基础上,应增强火灾报警智能区域控制器的能力。

楼宇自控系统可以将现代建筑中从属于不同子系统和技术领域的所有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汇成一个结合功能强大、信息全面、管理科学的相互协调、彼此关联的整体。通过将火灾报警系统有机的与楼宇自控系统结合起来,使其具备能够汇入其它骨干控制网络的能力,具有分布式系统的一些特点,增加数据的传输能力,作为整个楼宇自控系统组成的一个元素实现对整个建筑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如图2:

图2楼宇自控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的联动

火灾报警系统与楼宇自控系统的联动形式在于火灾发生后,火灾报警系统探测到火灾后,将火灾信息与楼宇自控系统联动,进行应急广播、切断正常供电,并启动应急电源。放下防火卷帘和防火门,电梯进入基站、消防梯开启,并自动拨打119报警,启动楼宇自动灭火系统。

另外,通过工程设计实例,对多业态管理模式的写字楼如何实现分散控制及集中控制进行了探讨,如何设计出切实可行同时成本较低的联动方式引起了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我们还应多参考国外在此方面出色设计的实例,并根据实际情况与我国建筑设计相结合。

4结语

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层建筑、功能化的商厦不断涌现,火灾防范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楼宇自控系统这个新名词也变得不再陌生。结合当前风格迥异、功能各不相同的建筑群体设计出价格相对低廉、功能完善、系统全面的火灾报警融入楼宇自控系统的联动装置成为摆在工程师面前的一道又一道难题。当前所实施的法规和政策,并没有在火灾报警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建立科学合理的联动关系。早起,由于人们对火灾报警系统的重视,火灾报警系统快速发展,并迅速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诸如安保系统、中央冷暖系统、,变配电等系统也逐渐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新时代,人们对火灾报警理念和高科技智能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火灾报警系统将不能在孤立存在,必须与其他系统联动以发挥各自最大的功效。当前,众多设计有楼宇自控系统的建筑再没有将火灾报警系统当成孤立的体系单独存在,而是采用分布式控制方案构成有机的整体。

总之,火灾自动报警与火灾报警联动控制系统是当前时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自我完善。火灾报警系统与楼宇自控系统的联动的设计功能是否完善,运行是否稳定可靠,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和社会财产的安全,需引起我们的深切关注。

参考文献:

[1]方志刚,王春明,楼宇自控系统的实例──某工程分析[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11年02期

楼宇经济如何发展篇9

关键词楼宇;变电所;设计;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92-0094-02

在楼宇变电所设计中,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究其设计要点,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六个部分的设计工作。这六个部分是楼宇变电所设计的关键,以下我们进行重点分析和叙述:

1楼宇变电所设计的负荷计算

在楼宇变电所设计中,负荷计算是重要的一环,只有清楚了整个变电所的负荷情况,才能为下一步的变压器选择、电气干线设计及短路设计提供基本依据。只有负荷计算数据准确了,才能保证楼宇变电所的设计实现经济性。由此可见,楼宇变电所的负荷计算是整个变电所设计的基础,必须作为设计的第一部分来

完成。

楼宇变电所设计的负荷计算主要是对变压器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包括与变压器相关的电梯部分、正压风机部分、消防干线部分、电力专用部分。我们以普通2单元10层住宅为例,其计算结果为:

2楼宇变电所设计中变压器的选择要点

在楼宇变电所中,变压器作为主要的部件,主要负责在电力传输过程中改变电压,便于电力传输。从作用上来看,变压器更像是一个中间的转换机构,起到了连接电网和用户传输线路的作用。变压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目的是使电压和电流能够静止转换和传输。

对于楼宇变电所而言,要想实现正常的供配电功能,变压器的选择是关键。选择变压器的时候,首先要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如果变压器的选择小,会造成在实际的供配电过程中,变压器的负荷过大,不但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还会造成一定安全隐患,最终结果使变压器损坏。如果变压器的选择大,将会造成变压器冗余的能量太大,存在未充分使用的现象,不但浪费了变压器资源,也会增加变压器的投资,所以,我们在变压器的选择上,要注意对其容量进行准确的选择。通常我们会将变压器的负载控制在40%-70%之间。

选择好容量之后,我们就要根据楼宇变电所的整体用电量确定变压器的数量。通常变压器应准备一台作为应急使用,其余为正常运行。按负荷的等级和大小来说,对于带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当一、二级负荷较多时,应选两台或两台以上变压器,如只有少量的一、二级负荷并能从相邻的变电所取得低压备用电源,可以只采用一台变压器。

3楼宇变电所电气干线的设计原则

楼宇变电所的电气干线主要是指电气主接线,在这部分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其设计原则,必须做到电气干线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必须做到电气干线的容量满足日后扩容的要求,并留有一定余量。电气干线主要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其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电气干线的可靠性原则

电气干线的可靠性原则主要是指电气干线要保证楼宇变电所的供电稳定可靠,不能发生临时停电或者供电故障等情况,要最大程度的保证供电传输的可靠性。

3.2电气干线的灵活性原则

电气干线的灵活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接线的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要便于日后的检测、检查和维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的留出干线接口,便于日后操作。

3.3电气干线的经济性原则

电气干线的经济性原则主要是指在电气干线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有效降低投资,使电气干线的总成本有所降低,并保证电气干线的能量损失维持在最小的范围内。

4楼宇变电所短路设计与计算

对于楼宇变电所的供电系统而言,主要分为三种运行状态:正常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短路状态,其中短路状态造成的后果最严重,如果在设计中不进行短路设计和计算,将会楼宇变电所因为短路而导致设备瘫痪,影响整个楼的供电情况,所以,对楼宇变电所进行短路设计与计算是十分必要的。以下为楼宇变电所短路设计与计算的全过程。

4.1确定短路点,绘制短路计算电路图

4.2进行短路计算

计算短路前给定电力系统馈线出口短路器2QF为2n12-10i型。计算方法采用比较简洁常用的标幺值计算。确定基准值取Sd=100mVa,Ud1=Unav1=10.5kV,Ud2=Unav2=0.4kV,而

5楼宇变电所设计中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在楼宇变电所设计中,电气设备主要分为高压断路器、高压负荷开关、高压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电缆。主要的校验项目包括(见表1)。

6楼宇变电所中继电保护和防雷保护设计

在楼宇变电所设计中,需要增加继电保护和防雷保护的设计,楼宇变电所的继电保护主要是指利用继电保护装置,对变电所的运行进行安全防护,保证供电质量,并有效防止事故,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因此,楼宇变电所中继电保护设计非常重要。除了要设计继电保护之外,还要设计防雷保护。因为楼宇属于高层建筑,必须要考虑防雷击的因素。对于变电所而言,雷击的危害较严重,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

在设计继电保护的时候,我们要满足灵敏性、速动性、可靠性的要求,保证继电保护在第一时间感知供电系统的异常,并能及时调整电压,保证系统可靠运行,避免发生故障损失。

在设计防雷保护的时候,主要包括对直击雷的保护和对沿电力线路入侵的雷电侵入波保护。实际运行表明,对于变配电所防直击雷的保护避雷针和避雷器是很有效的,雷电波入侵则必须装设阀型避雷器保护,防雷保护涉及应认真调查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的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保护措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

参考文献

[1]丁毓山,雷振山,中小型.变电所实用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6.

[2]陈化钢.电气设备及其运[J].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3]贺家李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4]朱献清.物业供用电[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楼宇经济如何发展篇10

一、*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的现状

(一)*地方税收收入的规模分析

近年来,*经济的内在活力和发展速度致使地方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绝对规模从20*年的10.2亿元增长到20*年的27.24亿元(见表1),相对规模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20*年*区GDp为240亿元,地方税收收入为27.24亿元,这两项指标在江苏主要城市主城区中均位居第一,但地方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19.4%低于几个主城区比重的平均水平22.43%,这表明地方财政在组织税收收入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从税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的税收弹性系数来看,20*—20*年间*的税收弹性表现出极大的跳跃性,20*年税收弹性仅为0.6,20*年则上升为2.65,20*年又下降为为1.66,这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区税收增长缺乏稳定性。值得可喜的是20*—20*年我区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一直比较稳定,均保持在96%以上,说明我区财政收入质量比较好。

(二)*地方税收收入的结构分析

1、税收的产业构成:地方税收收入主要来源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量贡献率不高,限制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稳定性。从我区的产业结构来看,仍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20*年三次产业比例由*年末的2.5:57.2:40.3调整到0.4:48.6:51,这一结构符合当前我区“二三并举”的发展战略.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产业中工业经济对税收收入增幅的贡献明显趋缓,20*年工业企业纳税14.7亿元,占比全部企业税收32.9%,与20*年相比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对税收增量贡献率不高,限制了我区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的稳定性。第三产业的税收贡献在过去的五年内有了明显的提升,原有的工业企业税收占比个过半的现象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尽管工业企业税收绝对额每年也呈上升趋势,但是二三产业的税收贡献出现了调换位置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中建筑房地产占有了很大的比例,五年来房地产税收占比上升了15个百分点,这种情况对我区未来税收的持续增长存在一定的影响和风险,因为房地产税收持续时间短,而且是一次性税收,容易收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如果将来房地产突然出现下降或者停滞发展的局面,那么我区第三产业税收占比将明显下降,导致全区税收明显减少,因此从维护全区的税收持续稳定增长的角度来看,必须选择二三并举的产业定位。

2、地方税收的税种构成:主要税种对地方税收收入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从我区地方税收主要税种的收入情况来看(见表四),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这五个地方主体税种的税收收入占地税收入的81.*%左右,这五个主体税收的收入直接影响着地税整体收入水平。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涉及第三产业流转额,体现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增值税以第二产业增加值为课税对象,反映第二产业发展状况;企业所得税体现企业经营效益,个人所得税体现城区居民收入水平,契税则体现不动产交易的活跃程度。这五个地方税所占地税收入的比重情况反映了全区地方经济发展的状况。表五显示20*—20*年间营业税收入占全部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为33.8%左右,在地方税种中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率最高。(增值税所占比重为17.9%左右,企业所得税所占比重为14.1%左右),20*年第三产业占全区GDp的比重比20*年上升超过11个百分点,达到51%。但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要达到60%-70%,而我区目前50%还不到,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必须成为*中长期提高地税收入水平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我区工业税收还仅仅停留在依靠一些规模以上企业支撑,在税收上,导致*税源过于集中,税收增长缺少民间基础。如果个别重点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其他中小企业很难弥补。20*年重点税源企业缴纳增值税前50位企业缴纳增值税收入6.67亿元,占全区增值税收入的近1/2;户数不到全区一般纳税人总户数1%的重点税源企业税收贡献率高达60%,而年纳两税125万元以下、户数高达99%的中小企业的国内两税贡献率不足40%。这种税收增长重心偏高的结构容易因大企业产生波动而影响全区税收增长稳定性。税源内在的结构性矛盾制约了我区税源质量的提高。

3、地方税收的区域构成:区本级地方财力贡献率较高。从税收收入的地区贡献率来看,表六的数据表明:*地方税收收入主要来自于区本级财政,20*年区本级财政总收入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52.31%,但是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比例高达60%。主要原因是这一轮财政体制把建筑房地产行业所产生的税收及契税均集中在区本级,而建筑房地产业这几年随着市区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而取得蓬勃发展,相反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的工业经济,由于受到企业改制,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有所降低。

二、发展财源经济、促进地方税收增长稳定性的对策

(一)优先发展税收潜力较大的制造业和支柱产业集群,夯实地方税源基础。一是着力培育“两大开发区制造业基地”,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为地方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提供强力支撑和坚强保障。针对工业经济对税收贡献逐步下降的事实,建议我区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从“速度*”到“效益*”的嬗变,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高新技术、物流及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尤其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及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发展战略,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为税收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对辖区内的大企业实行财政激励政策,鼓励骨干税源持续快速增长。具体来说,可对大企业实行税收增长奖励政策。选择部分上缴地方税收数额较大的企业,逐户列出清单、核定基数、确定增幅、超额奖励。对纳入奖励范围的企业,以上年度实际上缴的地方税收为基数,从20*年起三年内,对企业当年上缴地方税收超过规定增幅的部分,按增收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企业经营者奖励。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新引进的大企业。同时,建议区政府在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采购以及对外援助采购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大企业产品。三是鼓励大企业实行本地配套,引入外地企业到*投资。对引进外地配套企业的大企业,配套企业新增地方税收,纳入大企业年终考核。同时,鼓励为大企业配套的现有企业规模扩张和技术提升。对重点配套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改投资项目,根据配套企业上缴地方税收增长情况,给予一定的补助或贴息。

(二)调整、优化税源结构,增强税收增长后劲。一是进一步扩大电子、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海洋生物制药等高增值行业、地方税收高产出行业的生产规模,优化产品结构,开拓市场。二是尽快实现纺织服装企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提升。重视以初加工为主的纺织服装行业对全区税收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减弱的事实,通过政策引导,使其从传统产品为主向开发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转移,提高附加值,培育新兴产业,增加税源。三是充分发挥规模大、产业链长的交通运输设备、石油化工、船舶等产业对税源经济的集聚、延伸和拉动作用,从根本上壮大地方税源。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可确立修造船、机车车辆为产业链的上游行业,利用其遍布钢铁、橡胶、石化、新材料的下游产业链条,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产品集群,鼓励大企业吸收本区中小企业为之配套协作,拉长支柱产业链条,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作用。

(三)按照“二产调强、三产调大”的策略方向,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突出发展有助于地方税收增长的第三产业所得税分享改革使地方政府缺失了企业所得税这一调控经济的首选税收工具,地方政府调控能力的保证和地方税收收入的增长都更加倚重营业税这一地方税种,而第三产业正是提供营业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基于产业结构调整与推动地方主导税源发展需要,我区应从以下几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软件业、商务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属于后备税源,应制定具体政策,鼓励其发展。二是提升传统服务业层次。通过加强市、区商业中心、社区商业和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带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扩大增加就业和财源增长的基础。三是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以港口经济、旅游经济、节庆经济、会展经济为重点。四是搞好房地产业的城市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房地产业。

(四)致力于做大总部经济,提升城市形象。培植潜在税源发展总部经济不仅是*产业升级、品位提升的动力引擎,而且成为实现城市经济持续增长与繁荣的战略选择。从税收角度看,发展总部经济能够产生以下税收贡献:一是企业的税收贡献。企业无论采取何种组织方式,总部如果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都要向所在地方上缴60%的税收。对于新引进的原采用汇总纳税方式的企业在我区设立的公司,引导其采取与地方企业、外资企业或政府入股合资的方式,使其成为非全资控股的就地纳税企业。对于现有的汇总纳税企业,鼓励本地企业参股,在其股权变动基础上改为就地纳税,增加地税收入。二是企业总部员工的个人税收贡献。在总部工作的往往是高级白领,通过个人所得税形式为总部所在区域经济做出贡献。三是连锁税收效应。企业总部在我区聚集,必然带动相关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为企业服务的产业链,具体包括由通信、网络、传媒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由会计、评估、法律服务等组成的中介服务业,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现代物流业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由住宅、交通、教育、健身等组成的生活服务业等。实证表明,跨国公司总部向一个区域迁移,会带动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与其有业务关联的知识型服务公司随之迁移。总部经济的这种产业投资“乘数效应”可以扩大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提升第三产业结构水平和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而产生“连锁税收效应”。

(五)有序推进楼宇建设改造,加快搭建楼宇经济发展平台。楼宇经济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一般建立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对集中、并已形成一定的商圈基础之上。“一幢楼宇胜似一条街”、“一幢楼宇相当于一个工业小区”,楼宇经济所蕴涵的巨大能力,已在上海、浙江等地区得到充分证明。20*年,上海嘉里商务中心的一幢楼纳税高达3亿元,杭州市标力大厦纳税1.15亿元。当前,我区商务楼宇屈指可数,楼宇经济尚处于起始阶段,然而,突破资源瓶颈约束,实现制造业升级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等目标,都促使我们必须把发展楼宇经济摆上比较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区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展楼宇经济,可以变平面发展为立体发展,变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向空间求发展,向楼宇要效益。楼宇经济所依托的商务写字楼汇聚大量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方面可促使城市化加速推进,同时可实现在高价位上的土地再开发,达到可观的利润空间。

(六)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挖掘外向型经济税源。近年来,涉外企业完成地方税收占全区国税地方税收的比重接近40%,已经成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但随着出口退税机制调整,形成了外向型经济程度越高,财政负担越重,出口企业和外贸企业亏损面加大的趋势。因此,在新的出口退税机制下如何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区有关部门在招商引资和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中,要有强烈的“生财”观念,将保持地方税收收入后劲作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指针。在市、区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时,除考虑引进项目数和引资额外,还应测算出所引进项目的税收贡献(特别是对地方税收的贡献),并将其作为考核的一个硬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