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运动起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5:47

工艺美术运动起因篇1

关键词:工艺美术运动;设计;西方1工艺美术运动产生背景

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设计师尤其是建筑设计师们对于生产线上统一生产的没有外在美感以及设计内涵的工艺品日渐不满并逐步丧失信心,于是一场抵抗这种批量生产的思潮逐渐产生并被艺术家们付诸实际。英国就此开始了这场力求和自然和谐统一以及以哥特式风格为主流设计特征的运动――史称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正式进入艺术世界的舞台标志性事件是:1888年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工艺美术展览协会的成立使工艺美术运动在英国掀起了一场艺术设计风潮,同时,这场运动的影响也遍及了整个欧洲,甚至影响到了美洲大陆上的美国。

2工艺美术运动中的设计思想

在工艺美术运动中,其理论指导以及主要代表人物都有着各自最为核心的设计思想,这些思想都体现出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特点。(1)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是“工艺美术”运动最主要的理论指导人物,他的主要思想是:1)艺术要与技术相结合、与生活结合。2)强调实用主义,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矫揉装饰。3)设计理念中民主以及社会主义色彩较为浓厚,强调设计应该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4)提出向自然学习,强调将观察融入设计中去。(2)威廉・莫里斯。威廉・莫里斯(williammorris),作为“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和主要运动者,一直被视为对工业和资本主义现实无望的梦想着和理想主义者,他一生的理想是通过设计进行社会改革。他的主要思想是:1)对于生产线似的工艺品产出十分反对,而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也应该遭遇剔除,哥特式的设计风格才是最为贴近生活实际的设计。2)着重指出设计服务于人民大众的,不只是上层人士。3)设计必须是集体活动,而不是个体活动。4)具体设计上强调实用性、美观性相结合。(3)沃赛。C・F・a・沃塞(CharlesFrancisannesleyVoysey)是一名建筑师,对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都有着很高造诣。尽管沃塞受莫里斯的思想影响,但是他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完全依存于哥特式风格,而是加入了很多自己思想上的元素。他设计的家具简约、朴实,比较容易实现批量生产,在实践过程中与“工艺美术”运动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实质更为接近。完成于该运动强盛时期的《果园住宅》(theorchard)是他的代表作。此外,“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对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的艺术家们同样有着很深的影响,苏格兰格拉斯哥的设计师查尔斯・马金托什等。在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对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影响力最为显著,其代表人物是易士・沙里文和弗兰克・赖特;加利福尼亚的代表人物有格林兄弟、家具设计师古斯塔夫・斯蒂格利、柏纳德・迈别克等人。

3工艺美术运动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的掀起对后世的设计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运动,这次运动在设计风格中有着自身独居的各种各样的特点。

(1)重新重视手工艺的发展,反对从生产线批量产出的工艺用品。工艺美术运动中,手工艺成为一种基础美学,手工艺制作产品受到设计家们的追捧,而机械制造的东西艺术家们几乎是不屑一顾了。手工艺制作在运动开始时还基本是专门服务于“精英人士”,而在运动中,艺术家们认为这样的制作应该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而不只是服务于某一特殊群体。(2)认为维多利亚风格繁复造作,同时对于其他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持否定态度。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运动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morris)不光对机械化、工业化风格的工艺用品进行否定,同时也认为维多利亚式风格装饰太过繁杂。在他的观点中,哥德式、中世纪的建筑、家具、用品、书籍、地毯的设计风格才能真正体现出设计的淳朴,真实。(3)推崇哥特式设计风格。在工艺美术运动中,艺术家们秉持着这样一个观点:必须使哥德风格和中世纪的行会精神重新在设计中得以有效利用,在工业化不断加强维多利亚风格充斥的特殊时段拯救设计的精神,使民族的、民俗的、高品位的设计得以保持下去。拉斐尔前派兄弟(preRaphaelites)和霍尔曼汉特对于英国画家领域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保守主义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主张忠实于自然的风格,真实的、诚挚的“新艺术”风格,在题材和风格上,他们对于中世纪和哥德风格情有独钟,因此,他们与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的理论和williammorris的希望不谋而合。(4)主张设计朴实,注重实际运用。JohnRuskin作为最早期的社会主义者,他的设计理论充满着强烈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色彩。JohnRuskin强调设计应该具有民主特性,具备民族灵魂,强调设计应该服务于大众,而不是专门为某一阶层进行特殊设计。JohnRuskin曾提到:以往的美术都被贵族的利己主义所控制,其范围从来没有扩大过,从来不去使群众得到快乐,去有利于他们。与其生产豪华的产品,倒不如做些实实在在的产品为好。(5)提倡回归自然,推崇东方装饰设计风格。在工艺美术运动中,设计师的设计中选取了大量的东方元素,如花鸟鱼虫等,使设计上显得与自然融合。东方对于“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早就产生,而东方人注重从大自然中提取自然元素作为设计源泉早就不鲜见,所以,这次运动十分推崇东方的这一装饰风格。在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中的“威廉.莫里斯室”对这种回归自然的艺术设计风格有着集中的展示。

4工艺美术运动的滞后性及进步性简述

从历史发展潮流来说,工业革命的爆发是必然的,可是大多数艺术家们却因为无法正视工业化,于是产生了一种规避情绪,希望回到中世纪的哥特艺术时期。工业美术运动的艺术风格最终没有成为在潮流前沿的主要领军风格其对工业化以及机械化生产的否定占据了较大的因素。工艺美术运动尽管是艺术家们的一种“乌托邦思想”在作祟,但是正是因为这场运动,让之后的设计家们在设计之路上有了更多风格可以参考,也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影响颇深。而且,这场运动是艺术史上第一个接受女性艺术家的时代,这也不可谓不是艺术时代的一项伟大突破。正因如此,工艺美术运动给刺绣、玻璃、陶瓷业等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手工业迅猛蓬勃的发展。

5结语

任何一场艺术运动其实都是为生活服务的,并且随着每一次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就会带来很多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但无论是繁到简还是简到繁,都会有很大程度上质的提升,工艺美术运动也是如此,这场运动在很多领域都影响很深,也对后世的西方艺术设计风格领域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参考文献:

工艺美术运动起因篇2

工艺美术运动(thearts&Craftsmovement)是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又称作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运动主要实践人物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morris)。

19世纪对英国来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一方面英国在当时是世界上机械文明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另一方面英国是工艺美术的发源地。然而工艺美术运动本身的旨趣是强调“手工”和“非机械化”成分在艺术设计与制造中的积极价值与意义。运动的起源一部分源于当时一些艺术家和人文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不满。这个人群对生活怀有理想主义情怀,对传统文化和人的原始生态的等怀有强烈的追思,意图通过艺术手法唤醒当时由于工业的迅猛发展而逐渐堙没了的生活原生态的美。运动的起源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对新型机械工业文明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反思之上。

多种思潮的弥漫如自由主义、复古情怀、唯美主义、民族情结、重商思潮,等等。多种思潮彼此交叉、酵和是工艺美术运动源起的原因之一。工艺美术理念即是一种艺术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哲学主张,它的基本逻辑是:人之社会性存在的本质,在于社会情感的构建与维系,其他一切文明手段都必须为这一根本性的目的“服务”;而机械工业革命的出现,恰恰就导致了社会情感体系的震荡,其中,生活理想与道德诉求在商业欲望之前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其结果是一方面诞生了在社会人口总数中只占少数的所谓资本家阶层,另一方面却导致了难以计数的贫民以及他们日益恶化的生活境况。在工艺美术家看来,动感十足的新型发动机和快捷的交通工具虽然是“现代效率”的典型代表,但也是仅此而已―它们除了效率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价值,例如社会情感和生活美德。

在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对芝加哥建筑学派(ChicagoSchoolofarchitecture)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其代表人物路易斯・沙里文(louisSullivan)和弗兰克・赖特(FrankLloydwright)受到运动影响很大。同时工艺美术运动还广泛影响了欧洲大陆的部分国家。工艺美术运动是当时对工业化的巨大反思,并为之后的设计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思想人物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普金、拉斯金、莫里斯,此三人在纵向维度上对英国工艺美术形成了层层递进的“链型”历史结构。四个行会世纪行会、艺术工作者行会、手工艺行会、艺术和手工艺展览行会,毫不夸张的说三个人加上四个行会构成了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史的基本骨架。

(一)奥古斯都・威尔比・诺斯摩尔・普金(augustuswelbynorthmorepugin(1812-1852))

19世纪英格兰建筑师、设计师、设计理论家,英国议会大厦重建时,哥德风格的内饰设计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他是工艺美术思潮的先驱人物,他没有过多地实践其中,但却为其奠定了基础。他强重建哥特风格的艺术价值,强调对作品之美观性与实用性要同等重视,这些观点在后来都成为工艺美术精神的基本主张。

普金设计了很多的家具,其风格都具有简洁、坚实、朴实的特点。他提出两条对艺术设计的原则性意见。首先,艺术设计必须以生活自身为向导,合乎人之理性精神的欲求;此外,艺术设计可以具有装饰性,但不可累赘。

(二)拉斯金

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是拉斐尔前派的一员,本身亦为天才而多产的艺术家。

作为普金的继承者,比普金的艺术设计理论更为丰富、系统。他的理论成果主要是源于自己的观察和沉思。他和普金一样都是强调对于中世纪艺术精神与生活理念的借鉴,都强调信仰和信念对于艺术和生活的重要性,而且更加强调建立在对自然的贴近和膜拜之上的信念与信仰。在其出版的书籍《建筑的七盏明灯》中,拉斯金明确提出,手工艺术就是人类面向自然等神圣之物所做出的一种献身方式;所有手工设计的真实性,均赖于“手工”之法,同时,由于“手工”即意味着与自然的最朴素、最无隔阂的贴近,所以符合手工理念的生活,也是最合乎神性要求的生活型态。

拉斯金的设计理念中,还隐藏了一些“总体艺术”概念成分。这一观念后来成为新艺术运动中重要的一个元素。拉斯金的关注点首先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工艺设计领域―即便是在@个狭隘意义范围之内,他所关注的也并不只是工艺设计领域,还涉及到架上绘画、雕塑等更为纯粹的艺术门类。在他看来,所谓的艺术分类都是人们出于方便的考虑而刻意做出的,在实际的艺术设计创作中,是没有截然清晰的界限的。拉斯金不仅仅是设计师或者艺术家,更在一定程度上是哲学家。在他眼里艺术既不是单方面的感性事物,也不是单方面的理性事物,而是两者的共融结合;艺术不是宣泄,更不是消遣,而是一种庄严。他的所思所想,为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就被视作一个单独人文门类的艺术领域,重新打破了界限的狭隘,为艺术概念注入了更多的伦理、道德因素,这一切都建立在他本人情怀基础之上。

(三)莫里斯

在艺术语境下,莫里斯是一位艺术实践家。同时在探讨工艺美术的语境下,它既是一位工艺美术运动得以成型的最主要的引导者,也是国际范围内工艺美术运动之思潮的集大成者。

工艺美术运动起因篇3

新艺术运动的文化背景

1、科技与文化——新技术、新文化

(1)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时期,粗糙的工业制品丝毫不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感。然而,遗憾的是当时过分强调手工制作而对正在兴起的机械化和社会化大生产视而不见,使得技术与艺术相分离。在新艺术运动时期,艺术家们在不回避机器大生产的前提下,实现机械化与人性化的有机统一。因此到19世纪末时,不仅改造了冶金、农机制造等传统行业,而且还催生出了一系列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电气、汽车制造等行业,并进一步带动了材料、工艺等工程技术的发展。因此,我们说在当时,最大的发明就是找到了发明的方法。

(2)新艺术运动的新技术与新艺术。技术的不断创新不仅带来了政治和经济的变迁,也深刻地影响了文化和艺术领域。因此,在科技发展带来的文化冲击下更为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新”,在日益强大的社会下,社会对感性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从而,我们更能发现,新艺术运动时期提出的这种“新艺术”形式,不单单是研究产品的外在形式,而是以实现材料、形式、功能、工艺、审美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一种新艺术的高度。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出现,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这促使人们不断的去探索和创造,从而使人们的社交方式、消费方式和服务方式相应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上可以看出,新艺术运动把以实践为前提的科学技术提高到了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艺术、新文化的高度。

2、东方文化与新艺术——打破与重构

(1)背景。东方文明对于西方艺术家来说是一种不同特质的文化,当它们出现时,对于创造力囿于传统而有所枯渴的创作者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神秘之窗,激发起新创造热情,产生新的审美经验,从而创造出具有崭新面目的新的艺术品。

(2)创新手法——打破与重构。东方与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吸取时会发现东方文化与自己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可能全面了解其文化背景的精神所在,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与艺术在不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了对于东方文明来说的误吸取,但正因为这样的误吸取,经过西方文明的重构后带来了其文化与艺术的创新。其实我们可以简单说是一个打破到再重构的过程。这种东方影响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异域文明的一种想象,另一方面,他们也实在因为过于熟悉而厌倦了古罗马、古希腊的文明,希望借助另一种文明的艺术形式以激发想象创造新的艺术形式。

工艺美术运动起因篇4

一、未来主义的特点

(一)顺应时展——对工业革命的“推崇”

顺应时代的潮流是艺术运动能够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文中所说的并不是“水波逐流”的概念。而是能够抓住时代的脉搏,凭借自身的优势结合社会需求,从而拥有鲜明主张的艺术运动。在这里并不是要批判类似于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明显是不同的。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在1851年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水晶宫所举办的第一个世界博览会,当时展览会上的与工业产品及其不搭的“丑陋”设计,引起了当时观看展览的约翰•拉金斯与威廉•莫里斯的注意,在展览结束后的几年里拉金斯一直努力企图通过理论来改变产品装饰,但一直由于缺乏实践的支持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直到作为工艺美术运动的践行者威廉•莫里斯为自己所设计的婚房——红房子的出现,这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已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工艺美术运动。但是工艺美术运动是在面对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下产生的,当时艺术家对工业产品的产生持有不接受的反对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工业化进程一方面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各种社会危机(事业、贫穷、童工等)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艺术家将这些社会问题归结于工业和机器”,所以他们对工业产品和工业革命发展持回避态度,并转向中世纪和自然界的设计风格,倡导手工艺产品。工艺美术运动也由于自身的“逆流而上”和自身的缺陷,像威廉•莫里斯所开凯尔姆斯科特出版社一样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最终被新艺术运动取代。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未来主义运动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当时人们已经历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始于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面对科学与技术结合产生的巨大创造力和生产力,正如未来主义的代表人马里内蒂在其未来主义的宣言中说到:“我们断言一种崭新的美——速度的美——使得世界更加的丰富多彩。一辆跑起来像机关枪一样发出尖利啸叫的汽车,远比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更美。”很多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工业革命和大工业生产,他们赞美机械化生产。除此之外,未来主义运动还是意大利人为了找回原本是整个欧洲效仿对象的历史自信,所开始的一场主张与传统决裂的反传统运动。

(二)自由与反叛意识——强调运动的特质

“艺术史上没有一次运动像意大利未来主义一样,将矛头指向对传统的一切思想观念、文化,表现出极端的反叛意识与行为,亦没有有着反传统的主题、机器时代的元素符号与属于未来主义特有的动荡、眩光、激昂的感情。”这些评论正如1909年2月20日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在巴黎《费加罗报》上刊登的首篇《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宣言讴歌现代工业文明、科学技术使传统的时间与空间的观念完全改变,因而主张未来的文艺应当反映现代机器文明、速度、力量和竞争。除此之外,宣言还诅咒一切旧的传统文化,强调现代都市是机器加速的动感世界,认为在枪林弹雨中转动的车轮和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工业噪音要比希腊的女神还美,主张彻底清除一切博物馆、图书馆和学院,为此他们高喊:“我们要歌颂战争,我们要催毁美术馆、图书馆,我们要在现代的首都歌唱革命,继续不断地燃烧书架,打开运河,淹掉美术馆的圆顶。”未来主义大师的安贝尔多•波菊尼的作品便是意大利未来主义主题的最好阐释,他在《街道进屋》中描绘的空间既然不是让人想要近距离接触和进入的空间,对于画作为观众所带来的舒适、愉悦空间代入感完全的消失。取而代之地是一个高速旋转、滚动的危险“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观者的感官,积极的调动人们的各个神经细胞,让观众随着即将倒塌的房屋及飞奔的马蹄一起体会画中的城市生活。除此之外还是有他的《空间中连续的独特形式》雕塑、《城市在上升》等作品无一不在宣扬作者的特立独行外,还具有未来主义运动的典型特征。由此可见未来主义剑走偏锋,以富有节奏感的运动代替传统艺术的沉思,以赞美机器和速度来凸显题材,以工业革命最为描述主题,倡导创作的自由和反传统的意识主张。

二、未来主义运动影响下的平面设计

(一)未来主义运动下影响下的平面设计特点

未来主义起源于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他们有着浓厚的理论基础和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的大家。所以对在经历过思想解放、又有理论积累的意大利发端的未来主义来说,它在理论观点的梳理和成型上具有先天优于其他艺术运动。未来主义在初期就形成了有着明显的反传统、倡导现代工业城市的理论指导,例如未来主义运动发起人——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马里内蒂在《费加罗报》发表的《未来主义宣言》,以后又相继发表《未来主义文学宣言》、《未来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未来主义戏剧宣言》等,一整套的未来主义理论主张。对于艺术评论家来说他们战斗的武器就是手中的笔,战斗的场地就是刊物和书籍,所以马里内蒂并不满足于在仅仅用别人的场地作为战斗的场所,他自己在1913年参与创办未来主义刊物《莱采巴》,并以此作为自己为未来主义奋斗的战场。他们在理论中强调的关于主题思想的阐述更是影响了20世纪其他文艺思潮产生了影响,包括艺术装饰、漩涡主义画派、构成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平面设计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现代平面设计。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著名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王受之教授在其《世界平面设计史》中曾谈到:“现代主义中未来派、达达派和超现实主义、(荷兰)风格派、至上主义、俄国构成主义,在这个世纪直接影响了视觉传达的造型语言和视觉传达。”其中的未来派也就是现在文中谈到的未来主义。它在平面设计中的主要影响就是自由版式和自由字体的运用,未来主义下的平面设计强调无政府主义式的、反常规设计。在马里内蒂《未来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文中,它的版式设计和文字便是未来主义下的平面设计表现特征的典型代表。

(二)未来主义运动对平面设计构成成元素的影响

在现代平面设计之前的招贴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图形、文字等一些基本的元素,并且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记录储存人们思想意识、历史变迁的一些具有简单的社会功能。等到发展到近代的时候,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它从原本的艺术体系绘画、雕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设计一词开始产生,平面设计一次也开始被人们广泛应用,并且拥有很多明确的划分。就现在而言,平面设计是把平面上的几个基本元素包括图形、文字、字体、插图、色彩标志登等符合视觉传达目的的方式组合起来,是指成为批量生产的印刷品,达到准确的视觉传达功能目的,同时给观众设计需要达到的心理满足。而把未来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可以说是涉及平面视觉构成元素——字体、插图、色彩、图形、版面以及平面广告的视觉流程等具体的视觉要素的方方面面,而具体的把未来主义运动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的践行者就是佛塔那多•德皮罗,他把未来主义的艺术纲领中强调的“共时性”彻底的践行到他的商业广告设计中。

三、总结

通过未来主义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对比基础上,所刨析出的未来主义的特点可见,能够直击人心、勇敢的介入当下并反应时代特点的美术运动总是能在艺术式中占据有利的发展位置,并且在其他领域也能产生深远影响。由于未来主义强调运动和自由的主张,所以通过对在未来主义影响下的平面设计特点以及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可以发现未来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平面设计中的自由版式和字体方面。综上所诉,我们可以通过对未来主义对当时平面设计影响,来系统地了解当时平面设计风格、特点转变的原因,由此补充前人在未来主义与现代平面设计方面的确实。

作者:张培源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乃沃.中世纪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家具设计.[J].装饰,2004:5

[2]马勇建.现代主义20讲[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钱江.绘画传统的决裂与颠覆:未来主义与达达主义.[J].艺术评论,2013:8

[4]余珊珊译.未来主义的基础宣言.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工艺美术运动起因篇5

【关键词】延安木刻版画现实主义文艺创作

基金项目:该项目为陕西省教育厅2016年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6JK1245);2017年陕西省重大理论c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C059)。

抗战胜利后,随着中共核心逐渐撤离延安北上,原来在延安的各种艺术机构、艺术团体、教育机构也随之北上进入华北解放区,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进行重组,当年集中在延安的众多木刻家、美术家也相继离开延安奔赴全国各地。从表面上看,这是以延安为中心的木刻创作力量的解散,但实际上他们抵达不同解放区后,木刻创作与美术教学活动仍在继续,虽在机构上、形式上、性质上有所转型,但其创作活动并未中断。从今天的史料来综合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延安木刻”团体北上分散在其他解放区以后并没有消失、消亡,相反却在各自的阵地上繁荣生长。所以本文的观点明确否定了木刻创作团体撤离延安后“延安木刻”随之结束之说,而是分散转型后的重生,是以另一种形态来呈现的“新生”,这种新生命力才是1949年建国后美术得以繁荣发展的催化剂。确切地讲,延安木刻的时代虽已远去不复,但理论家们原本用来界定这段美术创作特定的历史称谓(延安木刻)却早已超越它的本意,成为一种精神的代名词。

新兴木刻的延续与延安文艺新阵地

在中国的版画艺术发展历程中,版画(prtin)仅是作为书籍插图、宗教经卷插图、民间年画等样式出现并延续着,其题材在内涵方面无出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鬼神传说等,最显著的特征为强调美术作品的实用功能,其创作途径也无外乎对原图(绘画作品)进行粉本翻刻和复制。也就是说中国的版画艺术创作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其发展方向是单一的,创作手法也是单一的,[1]以至于随着新的印刷技术的普及几近消亡。对于这一点,明代中后期至清末民国的中国版画发展全过程就是最好的证明。但这一困境随着上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兴起则宣告结束,从此中国版画艺术走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进而也迅速由传统的复制版画转向创作版画。

1931年6月,脱胎于“左翼美术家联盟”的“一八艺社”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名为《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的美术作品展,其中展示了胡一川和汪占非所刻的几种木刻版画作品,这也许是近代美术史上出现最早的木刻作品。虽然此次展览中所呈现的美术作品仍显稚嫩,但得到了鲁迅先生的赞许,他们的作品大多直面现实生活,把木刻作为一种“战斗的武器”。[2]不久以后,鲁迅先生便邀请了好友内山完造之弟内山嘉吉(日本籍)在上海讲解木刻版画的制作及木刻技法,与此同时鲁迅先生还不遗余力地将西方版画作品、作者、书籍介绍到中国来,以帮助美术青年进一步了解和研习木刻版画。[3]鲁迅的这一行为,在今天被称为“木刻讲习所”,从此创作型木刻版画便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并逐渐繁荣茂盛。

随着“八一三”淞沪会战的开始,这些团体中部分人被迫解散原本的组织,辗转各处。“七七事变”后,大多数木刻家因故不得不转移到中共领导的解放区来,新兴木刻的力量和团体在后方重组。随着部分木刻家们落户延安,并开展木刻运动,“延安木刻”这一特别的美术创作也就拉开序幕。从这个层面来看,后来的延安木刻无疑是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历史延续,因为他们所掌握的木刻技法、创作理念基本都来自于上海并得益于鲁迅先生。

木刻版画在延安的兴起与发展

1936年冬,艺术青年温涛辗转到达延安并在延安参与文艺工作。1937年,另一艺术青年胡一川到达延安,同年11月“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会”成立。胡是发起人之一,并担任“木刻绘画研究组”的指导工作。[4]在此期间木刻创作正式在延安展开,此后陆续有大量的进步青年,特别是具有美术才能的进步青年先后涌入延安,投身到革命与美术的事业中来。

1938年,延安鲁艺成立并招收学生,至此木刻在延安鲁艺开始成为学习的科目。此后,江丰、沃查等人调入鲁艺工作,并出版了《前线画报》,这一刊物的出版发行极大地刺激和鼓励了美术青年的学习创作热情。江丰、胡一川、沃查、张望、力群等一大批曾经为左翼木刻家成员的美术青年相继都集中到了延安鲁艺的美术系来,他们或成为教师或为其他工作人员,但共同的事业就是进行革命和美术创作,特别是木刻创作。在鲁艺迁离延安的这些年里先后培养出了古元、颜涵、罗工柳、牛文、刘旷等一大批从事木刻的青年美术家,从此木刻队伍在延安不断壮大和发展,而这批人正是将延安木刻运动推向高潮的中坚力量。

木刻艺术在延安之所以能够兴起并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主观因素是大批来自白区的进步青年接受革命美术的思想观点并予以实践,其发起人多数曾在解放区外参与过“左翼美术社团”或其他美术创作社团,继承了木刻创作的传统。客观因素则由于战时的时局,其他美术创作所需的相关物资、材料等显然不具备,没有用来从事美术创作的普遍条件,而木刻创作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在延安则较为容易生产制造,这种情况下美术家们以木刻来进行创作就成为必然选择。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当革命之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急匆忙,顷刻能办。”[5]由此可见,木刻创作较之于中国画、西方油画等美术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其优势尽显无余。

木刻从延安走向全国

延安木刻的结束是与解放战争几乎同步的,确切地讲是以延安为中心并以鲁艺为依托的解放区木刻团队向外分流,并非是木刻创作活动本身的结束,从这个意义出发也可以说是延安木刻从延安走向全国。所谓延安木刻的结束只是一个历史时段的终结,是一个狭隘的定义而已,而木刻运动本身则是将艺术创作的种子撒向全国。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共上下贯彻执行“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8月21日,以陈荒煤为领队,成员有葛洛、赵起扬、胡征等文艺工作者、木刻家及鲁艺师生被派往山西太原地区,[6]开辟新的解放区,由此延安木刻团体也拉开了走出延安走向全国的序幕。

1945年9月2日,以舒群、田方军为领队的一行40余人由延安出发前往东北解放区。同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延安大学各学院以及鲁艺迁离延安,迁往东北解放区继续办学,中央的这一决策o疑是为走向胜利,取得全面胜利而作出的准备。这一行为从根源上改变了以延安为中心的文艺教育方略,从此“延安”这个文艺名片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的历史阶段已然到来。被迁离延安的教育机构、文艺团体以及鲁艺师生在走出延安后,其艺术创作并未随之结束而是“遍地开花”。[7]对于这一点,从迁离延安并分派去其他解放区的文艺团体的工作实践,以及取得的成绩便能有效证明。

1946年春,延大、鲁艺迁往东北后,改称东北大学继续办学,鲁艺随之并入该校,新成立的东北鲁艺相继恢复教学工作,重新开始艺术创作,并以“东北画报社”为依托开展工作。这支文艺战线上精英队伍的到来,为东北解放区注入了新的血液。一时间东北解放区的文艺创作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据统计,仅三年时间《东北画报》就实现了两百万份的销售额,成为解放区发行画报中印刷数量最多、印刷规模最大的单位。[8]期间又组织编印发行了《木刻选集》,在国内首次系统地介绍了延安木刻艺术的整体面貌,此后又相继出版延安木刻家的个人专辑。一方面有力宣传了中共的革命工作精神,另一方面极大丰富了解放区的文艺创作内容和文艺工作经验。

随着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自延安时期以来形成的革命文艺战线、革命文艺经验进一步由老解放区推广至新的解放区,从农村逐步走向城市并开展新的工作。在这一进程中延安木刻所带来的文艺经验无疑是有效的,虽然它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有强烈的战斗意识,所表现的内容无一例外的是苦难和最底层的人民及其生活,但它却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或人为、或自发地开创了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方向并成为践行这一艺术创作观点的先驱者。

1949年2月,原国立北平艺专由中共临时文管会接管,艺专的师生在北平大礼堂内首次看到了较为全面的解放区木刻作品。无疑,此次展览是成功的并且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肯定。当时徐悲鸿先生曾感慨地说:“我敢断言,新中国的艺术,必将以解放区为起点。”[9]由此可见,延安木刻在长达10余年的创作实践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不能被片面化认知的。

结论

从上述内容得知,延安木刻家和鲁艺的师生在离开延安北上后并不是单一分散,而是分散后的重组,这种重组显然是新时期的需要,也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决策。他们在北上重组后,其艺术创作、木刻创作、美术教育并没有停止和消亡,而是呈现出新的面貌和发展趋势。同时,鲁艺也不仅仅依靠延安时期的固有模式发展,而是以延安鲁艺为基础衍生出了几所优秀艺术院校。延安木刻家们更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将木刻创作团队向更为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向推进,在人才培养上、师资建立上均有突破。这不仅有利于木刻艺术的创作,更重要的是为日后版画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所以,当我们从这个层面进行梳理后再去看待“延安木刻”,就没有理由认为它是随着中共撤离延安而结束的一个繁荣的木刻艺术创作时段,以延安为核心的创作时段仅仅只是这个艺术学科取得长足发展前的重要积累阶段。走出延安后的繁荣发展、系统化的艺术探索、学院模式的艺术实践,才是延安木刻十余年来所结下的真正果实。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版画通史》,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另参见,许广平:《鲁迅与中国木刻运动》,载《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辽宁美术出版社,1982,第144-151页。

[2]许幸之:《左翼美术家联盟成立前后》,载《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辽宁美术出版社,1982,第122页。

[3]曹白:《鲁迅先生和中国新兴木刻》,载《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辽宁美术出版社,1982,第160-161页。

[4]李桦、黄新波、刘建庵、瘳冰兄、温涛:《十年来中国木刻运动的总检讨》,载《20世纪中国版画文献》,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5]鲁迅:《新俄画选》小引,载《鲁迅美术论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6]艾克恩:《延安文艺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第619-620页。

[7]辽宁延安文艺学会编:《鲁艺在东北》辽海出版社,2000,第5-7页。

[8]渥然:《回忆东北画报》,载《美术研究》,1959,第4期。

工艺美术运动起因篇6

关键词:艺术设计学设计技术艺术

一、艺术设计学的形成和发展

设计是计划,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它既不限于事先构想,更不排斥实践,是人类智慧和技能表现得最为充分的领域;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例如造物,从原始到现在,造物的种类和数量不计其数,而在造物活动中,使物蒙受艺术光彩的因素就是“形”。作为一种创造行为,设计就是将某种观念转化为实体(给予特定的形)的过程;也是利用某些物质材料,在特定空间中“创造物体形象”的计划。考察物的造型过程,即可发现:

1.设计(即计划)是造物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源于需求,规约制作,决定使用。由此可见,自原始时代人类开始制造工具以来,设计就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

2.产业革命迅速改变了手工艺者个人从事设计与制作的情况,出现了设计师这个新职业。造型计划也随之从混沌的生产关系中独立出来,这才产生了设计学及其后的发展。设计学是研究产品造型及其环境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设计活动的经验,以指导设计创作,创造某种体形环境。它的内容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有人反对用这样的观点来谈问题,但学科细分化却是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分化与综合是有机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分子的分化,哪来量子力学的发生和发展?)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设计的关心逐步加深,设计对象不断扩大。于是,造型计划又有了更细的分化。

其一,造型计划的性质有所不同。若将其按功能性、使用性或相反的无用性、无观赏性的要求进行整理,则造型计划的范围如下表所示。

通常我们所看到的造型,多是对材料和物体进行组织或加工、综合。这是专门研究“物与物”关系的机能造型和以“物与人”关系为目标的造型。前者的计划主要在工学方面(基于工学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例如齿轮、发动机、人造卫星等。而后者,则还必须考虑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即便是后者,又有把使用者的生理条件作为设计重点的,即把人作为活动的物体来处理,例如驾驶座的设计。以上,一般被称为“工程设计”①。也有重视使用和接触制造物之人的生理与心理条件的(即寻求心理的、生理的、物理的条件的均衡),例如衣服、家具、住宅的设计等。这种计划常常不能用复杂的计算去解决,而更强调艺术感觉。此外,还有使用物体和物质来表现形象和色彩,以吸引注意,并打动受众的心,传达某种意义。此种情况是把造型作为作者与观众精神联系的媒介,通过物来建立“人与人”的交流关系,例如宣传画、广告等。以上,都被称为“艺术设计”,余者则属于“纯美术”②。

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乃是一个技术和艺术融通的边缘学科,而并非理工科或者纯艺术的分支门类。再加上其又以实用性为基础,这就是为什么要叫“艺术设计”而不叫“设计艺术”的原因。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和设计”(写作“艺术·设计”),而是对design的意译(在国外,“设计”和“design”也是分别使用的),其内涵虽然也渗透到实用的造型计划中,但主要是指实用的、美的造型计划。

在这个领域中,复杂的公式和高等数学的计算方法无济于事,本质的东西在于以简化的公式为基础的方向性的估测,被称为“以直观为基础的力学意识和为探索方向而迅速、大致的估算”(属于直观感觉的技术经验领域),从而才有了艺术设计师自由驰骋并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在实用的造型领域中,绝对不变的物理法则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艺术设计师只能密切配合工程师的工作,做二度创造(人性化设计)。而在纯粹美的造型领域里,则是美术家纯感性的专业范围(尽管有所谓“美术的工艺化”,那只是特种工艺,而不是艺术设计的主体),但艺术设计却可以帮助纯美术将“只可意会”变为“可以言传”的科学③,破除玄学。

其二,机械以机能价值为目的,却是为了人类而存在,所以必须适合人类并有秩序。遗憾的是,近代的科学技术排除了难于定量化的人类要素和社会道德等方面,只遵从容易对象化的自然法则,这样才在物的方面完成了急速的发展。不过,“无时求有,有时求好”。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普及的时代,机械的形态也应该是美的,应该是反映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社会艺术思潮的艺术品。因为美与真、善一起是人类最根本的愿望,具有最重要的价值。而且近代的产业组织又要求一切方面的专业化,于是,艺术设计学作为新的职业而诞生,并有了日益扩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点,完全可以由工业设计④的诞生得到证实。

传统的设计领域只有图案设计、工艺美术和建筑学。到20世纪初期,作为现代主义运动的一部分,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产品造型、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才逐渐发展成为设计领域的独立分支,并统一为“艺术设计”。这是一种崭新的视觉文化,它将新的视觉现象(大众社会、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与艺术、广告以及新媒介结合为一体。

二、艺术设计学的性质和特点

艺术设计的产品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从原始社会以来,造物活动始终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历来以“衣、食、住、行”来表达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艺术设计学产生于人类的造物活动,又服务、指导着人类的造物活动,从而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如何应用造型技术和艺术来创造合适的环境以满足各种社会需求,是研究艺术设计学的根本任务,也是艺术设计学最基本的社会性质。

艺术设计学服务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的变化,都密切地影响着设计的技术和艺术。此外,艺术设计学的美学意识自然受到社会思想潮流的影响。这一切说明艺术设计学发展的原因、过程和规律的研究绝不能离开社会条件,不能不涉及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

艺术设计学是融技术⑤与艺术为一体的应用学科,它不是“艺术与技术”的相加,也不是“艺术与技术”的相乘,而是融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任何一件从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作在技术上都是一件优秀的作品。这足以证实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关系,其具体表现为:

1.艺术设计追求机械和人的关系有机化。所谓有机化,就是把近代科学、技术纲目很难抄取的美、善、社会正义等对人类社会来说最珍视的要素,挽回到狭义的技术中,使物-人-社会的关系变得更和谐。也就是说,艺术设计师是在工程技术所提供的可行性条件下进行艺术创作的,所以艺术设计不能超越当时技术上的可能性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而作为技术要求的约束总是保持为一个自由度的界限(只作为单一的下限或上限)。这个自由度将允许任何一个艺术设计师的创造性,即使在严格的技术约束下,也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艺术品。反之,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又会促进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2.艺术设计师是凭经验和感觉去解决问题的,但这种经验和感觉与艺术家不同,是把计算与直观综合起来,把一个技术上正确的工程变成一项真正的艺术品。所以,千万不要让学生认为艺术设计学的学位就等于一个艺术家的毕业证书。艺术设计师是一个营造师,他以人类所知道的最难于表现的语言,也就是功能的、力学的、施工技术的语言来解决具体问题,并使它具有美的形式。不过,艺术设计师也不同于工程师:艺术设计师必须以简化的公式或方向性的估测来理解和掌握力学——施工的领域,为的是能够创造新型结构的造型方案,并大致定下尺寸。而对工程师来说,则应该有足够的数学理论知识,才能够对已确定结构的各个部分予以分析,并定出精确的尺寸。简言之,工程师能给人以规矩,不能与人巧;艺术设计师则于规矩之外,更与人巧。盖非精熟规矩,不足语于巧。

3.在纯美术的创作中,美术家可以不受社会、经济、文化、生产等条件的制约,可以异想天开、随心所欲地去创造。而在艺术设计的范围内,由于受生产、技术、使用和消费等条件的制约,创作必须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必须创造出一种适应人们普遍心理、视觉经验和审美趣味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在充分考虑社会、文化、经济以及生产技术的前提下,在一定的设计意念引导下进行创造。确切地讲,艺术设计是在各种因素(机能的、直感的,生理的、心理的,共性的、个性的……)的限制中所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创造。

三、艺术设计学的内容

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学的核心,这是因为指导艺术设计创作实践是艺术设计学的最终目的。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技艺,需要通过设计实践来学习。有关艺术设计的学科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总结各专业艺术设计(如视觉传达、产品造形、环境艺术等)的设计经验,按照各种艺术设计的内容、特性、使用功能等,通过范例阐述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类是探讨艺术设计的一般规律,称为艺术设计原理。其中,作为艺术设计基础的形态构成和立体设计是研究形态各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包括静态构造和动态构造)的学科。必须强调说明的是:设计技术不一定都是手头的工作,也不仅是仰仗手的灵巧,有不少是靠思考进行理智处理的成分。当然,大多数还是由手和眼这些人体器官的灵活动作所承担的。因此,特别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并加强设计感觉及判断力方面的练习上。感觉的练习,一是靠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二是要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觉它),三是依照“计算-视觉化-对临-背临”的步骤,将计算转为直观化。

艺术设计史研究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演变的规律,总结教训,以利其发展。研究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代表性的艺术设计实例,从中了解前人的有益经验,一边为艺术设计汲取营养,一边又成为掌握潜在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之关键。

艺术设计理论因为“年轻”尚未达到十分科学的程度,留待研究的领域还很多。例如探讨艺术设计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探讨艺术设计实践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艺术设计的技术和艺术的基本规律。艺术设计理论与艺术设计史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故而艺术设计理论必须是设计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图自由驾驭的。也就是说,要有可操作性,否则只能束之高阁。

四、艺术设计训练的终极目标

艺术设计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造型及其组合,控制欣赏者的观赏运动,以达到宜人之目的。印刷设计是控制人的视点运动;工业设计是控制人的视点和绕观运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城镇设计则是控制人的视点和亲历运动,并通过此举调动人的思维活动,从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大千世界中,运动的形态又是最引人注目的形态。由此可知,创造运动变化的形态是多么重要。

所谓运动变化的形态,并不一定是真实运动的形态。在造型活动中,最普通的是创造有运动感觉的空间形态。换句话说,就是创造“不动之动”。即:客观形态是不动的,给欣赏者的感觉却是运动变化的。这是因为,欣赏者的视点在动,欣赏者的人身在动(绕观或亲历),并由此带动了欣赏者的思维运动,从而产生了“超乎象外”的“惊人”效果。这就是所谓“形态的生命活力”。

中国传统造型理论早就把生物生长运动的形态与人的品格和精神联系起来,并且论述了运动变化的形态所给予人们的影响。这种不动之动(亦称“空间张力”)共有七种:

⑴主要导向——水平的(暗示低能量、平静的)与垂直的(暗示高能量、兴奋的)方向。

⑵框围的磁力——画面的框围、银幕的四边,对靠近它们的物体施展强而有力的拉力,尤其是四个角(两个主要导向——高度与宽度聚合的地方)大力地牵引着附近的物体。

⑶块体的牵引——大的块体比小的块体更具独立性、更稳定,块体越大,其牵引力越大。

⑷画面(银幕)的不对称——我们倾向于把焦点放在画面(银幕)右边的物体上。这种左右不对称同时也决定我们把倾斜知觉为上坡或下坡。

⑸图形和背景——人们把图形(经验或群化)当作物体知觉;而背景只是“无遮蔽”的画面范围的一部分。图形位于背景之前,是被包围的领域;背景是包围的领域,好像在图形后面延续。分隔图形与背景的线条属于图形,而不属于背景。图形比背景不稳定,与背景相比,图形看起来像要移动似的。

⑹心理描绘——采用最少的线索去充实心理上不存在的资讯,而达成一种易于处理的图样。具体内容有“整平化与尖锐化”⑥、“力象”⑦等。低鲜明度的影像强迫我们变成积极的参与者,只有在促进而非阻碍心理描绘时,才见美学价值。

⑺诱导力——把我们的眼睛从一点领到另一点上去的力。如果仔细查验视觉诱导力所运作的不同途径,很容易发现诱导力的三种类型:

轨迹诱导力:由可领导我们眼睛到某特殊方向的静态因素创造出来(透视消失线、位移和梯度)。

动势诱导力:由某些东西确切地指着一个特殊方向而创造出来(注意方向、动势和箭头)。

位移诱导力:由实际上移动的物体或看起来在画面上移动的物体创造出来。

总之,运动感是激发感官并因此对机体产生效应的物质能量(刺激)。发出运动或“不动之动”的刺激的形体是刺激物。运动变化的表情因素有:节奏、速度的快慢,动作幅度的大小,形状的曲直,张力的大小,方向的确定与含混,内在支配力的主动、被动等。所有这些,都是艺术设计师应该掌握的能力。

工艺美术运动起因篇7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即“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它是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运动,有十多个国家被涉及到,影响范围包罗了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延伸到了雕塑和绘画艺术,持续时间长达十余年,在设计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造型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都有在这次新艺术中体现到,更是把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融为一体,也运用工业新材料,既包含了当时人们的怀旧感触,也符合了人们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是人们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过渡时期所有复杂情感的综合反映。这一运动带有较多的感性和浪漫的色彩,充分反映了人们在世纪末情绪中所带有的怀旧和憧憬,实际上是传统的审美观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新的审美观念之间的矛盾产物。“新艺术”运动抨击了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它着重反映工业化风格,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宣扬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从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比如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新艺术”运动也都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新艺术运动的特征不仅是装饰艺术运动,也有工艺美术运动和欧洲风格。

1895年左右法国开始了迸发了轰轰烈烈的“新艺术”运动,之后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欧各国,乃至俄罗斯,也越过了大西洋影响了美国,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不久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斯市。其中巴黎的设计范围包括家具、建筑、室内、公共设施装饰、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而后者则集中在家具设计上。1889年由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艾菲尔(1832―1923)设计的艾菲尔铁塔堪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这一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座落于塞纳河畔,是法国政府为了显示法国革命以来的成就而建造的。在700多个设计方案中,艾菲尔大胆采用金属构造设计的方案一举中标。塔高328米,由4根与地面成75度角的巨大支撑足支持着高耸入云的塔体,成抛物线形跃上蓝天。全塔共用巨型梁架1500多根、铆钉250万颗,总重量达8000吨,这一建筑象征现代科学文明和机械威力,预示着纲铁时代和新设计时代的来临。新艺术运动的起因是对当时两个不同的设计潮流的反动,而以前比较多的解释集中在19世纪人们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一种恐惧和厌恶,是对大工业生产的一种反动。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产生原因:是对于弥漫整个19世纪的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所作出的反动。

平面设计是“新艺术”运动中产生的最早基础风格之一,平面设计最集中的、最典型的代表了这场运动的基本风格。这场运动中的平面设计在法国和英国都有非常重要的发展,朱里斯谢列和尤金格拉谢特是法国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的开创人。它的一个重大发展的转折点是1881年。法国政府在此年解除了对于商业海报的相当一部分的控制和禁止规定。除了教堂、官方自己的报告栏之外,海报基本可以在任何地方张贴。这个行动,导致法国立即产生了一个海报、招贴的生产热潮。法国的街头成为法国艺术的新画廊,新的形象、内容和色彩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要求而产生,不少的艺术家开始在这个领域工作。艺术家们对于进行商业艺术设计在也不感到羞惭了。法国的艺术家在新的环境之下开始从事大量的商业美术设计。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性的是谢列特和格拉谢特两人。其后还出现了一批杰出艺术家,最具有影响力的事年轻的杰克设计家阿尔封索穆卡,他在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商业宣传画、海报,充分发挥了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曲线、有机形态特点,具有非常高的装饰性,被认定是新艺术平面设计的最高典范,他的风格影响了整整一代法国平面设计师。英国的新艺术运动仅仅限于平面设计,这与其他国家非常不同。在英国的平面设计改革中,受到英国开始的工艺美术运动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这场运动对已中世纪风格、歌德风格的崇尚,对于手工艺的推崇,对于机械化的反对,对于装饰风格强调等等。英国的平面设计家必须要突破这些早期风格的藩篱,才能创造出新的风格来。代表人物是比亚兹莱,他是新艺术运动的一个非常前卫、非常突出、非常激进的人物。他受到日本风格的影响,采用黑白单线描绘方法,大量为书籍作插图,他的作品的想象力惊人、色情化趋向惊世骇俗,引起当时保守的艺术界很大震动,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的影响也非常强烈。

“新艺术”运动史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继承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设计探索,希望在设计矫揉造作风气泛滥的时期、在工业化风格浮现的时期,重新以自然主义的风格开设计新鲜气息的先河,复兴设计的优秀传统。这场运动处在两个时代的交叉时期,旧的、手工艺的时代接近尾声,新的时代、工业化的、现代化的时代即将出现,因此,从意识形态上看,它的兴起预示了旧时代的接近结束和一个新的时代――现代主义时代的即将来临。它的本身,就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的过渡阶段。(山西大学美术学院09级;山西;太原;030000)

工艺美术运动起因篇8

[关键词]动画;本体;电影性;美术性

一、动画的价值根源

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0年前的石器时代。从阿尔塔米拉洞穴中“奔跑的野猪”,到我国距今5000年前的“舞蹈纹盆”,这些古老的遗迹不仅展现了艺术的原始状态,更记载下远古时期的人类就希望借助画面记录动作的渴望。法国美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艺术首先是源于对自然的模仿,而中国传统的美学规则认为艺术是与人类的生命直接关联的创造物,美根本就是来源于人类的生命意识,两者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生命本身则必然意味着运动和变化。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生命意识使得人类总是对于运动极为敏感并充满渴望。这一生命意识与动画的本意完全一致:“animation”一词本是来源于拉丁文“anima”,意指“灵魂”,释义为“赋予生命”。动画艺术便是将原本没有生命的(静止的)形象与符号,通过使之运动而赋予其性格和生命的一门艺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动画艺术形成并且长期存在、发展的根本原因便是来源于人类的生命意识,这种意识形成了人类对于运动敏感的天性和对于创造生命感的渴望。

二、动画本体探寻

从动画的字面解释可以看出:“动”与“画”是动画的根本要点。国内动画学术界据此提出动画本体是由运动性和绘画性两者构筑而成。而笔者却认为动画中的“动”与“画”不应该只被简单地理解为“运动”和“绘画”,而应将动画的本体归纳为代表“动”的电影性和代表“画”的美术性更为确切。因为电影、美术两者和动画都同属于综合性的艺术范畴,各自内部与动画本体交相融汇的绝不仅仅局限于运动与绘画。

三、动画本体电影性

加拿大实验电影和动画电影的代表人物normanmclaren指出:动画艺术不是“会动的画”而是“画出来的运动”;我们在前文中指出动画艺术形成发展的根本原因便是在于人类对于运动敏感的天性,对创造生命感的渴望。这些都印证了动画艺术首先是动的艺术。

纵观动画和电影的发展,从两者的基本原理、根本手段和运动本质来看,几乎完全一致。两者都是利用“视觉暂留”的生理现象,运用逐帧拍摄连续播放的根本手段,展现运动的幻觉,满足人类对于创造运动感的渴望的多元化艺术形式。其中,运动的幻觉这一相同的运动本质将它们与舞台艺术的运动区分开,因为舞台艺术中的运动是人眼所直接观察到的现场运动,而并非是基于人眼“视觉暂留”的特性,大脑所产生的关于运动的幻觉。这也是不应把动画之“动”简单理解为“运动”的原因之一。

动画和电影在其根性上的紧密关系也使得两者各自内在的众多特点与手段相互交叠。具体表现在两者在时空关系方面的自由、表演和动作作为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运用剪辑手段以结构视听关系、故事的演绎方法,对场景、灯光、人物等进行综合调度的手段等方面。除了上述这些原因,还有一点是动画本体电影性得以确立的必要前提:动画和电影必须是相对独立的并列关系,而非从属。

四、动画与电影的关系

目前关于动画和电影的关系大致有两类认识,一类认为动画完全独立于电影艺术,与漫画合并称为“动漫”,提议将其归为所谓的第九艺术。这种认识主要是由我国动画界的部分理论工作者针对目前国内动画产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在国际上不具有普遍意义。另一类则认为动画是电影艺术的一种类型。Danielarijon将动画划分为电影的第二大类;我国的传统电影理论则将电影分为四大片种,美术片(动画)为其中之一。这种动画被包含于电影的认识也是目前国内外一个普遍的认识,极具代表性。针对这一认识,笔者提一个问题:如果电影艺术包含了动画,那么为何在上百部世界公认的电影理论专著中,却几乎没有人对这种“特殊的电影”做深入的探讨?巴赞、爱因汉姆、艾森斯坦、卡维尔……翻遍他们的著作对动画却只字未提,Danielarijon在《电影语言的语法》中只将动画简单划为电影的第二大类便再无片言;克拉考尔算说得最多的,在其41万余字的著作《电影的本性》中却只用了500多字表达了他对动画是“活动起来的图画”的粗浅认识,便草草结束了对动画的讨论……这种普遍现象其实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动画和电影两者间的相对独立性。

笔者认为将动画简单定位为电影的一种类型或分支是错误的。电影艺术与动画艺术的关系应是同根生,枝叶相交织,主干相对独立的关系,两者并列同属于视听艺术这一更大的艺术范畴。“同根生”是因为两者的基本原理、根本手段和运动本质的一致性;“枝叶相交织”是因为两者内在众多特点和规律的重叠;而“主干相对独立”(即两者间的相对独立性)则是由动画与电影各自记录(拍摄)方式的差别所决定。

尽管动画和电影的运动幻觉都是由一系列连贯的画面所产生。但动画是用逐帧的方式将画面通过扫描设备或照相设备来记录影像,而电影则是通过摄像机用连续记录的方式来拍摄影像。记录方式上看似微小的差别事实上却造成了动画与电影的共同载体――胶片在其功能上的根本差别,即单纯复制还是记录的问题。

大多数动画的制作过程中有将那些影像转换成胶片影像的一个过程,这种影像的“复制”功能给动画片平添了许多节外的含义;而在电影中也时常需要对胶片进行美术加工,这也给许多电影添上了动画成分的嫌疑。这些作品的考量取决于:胶片在“行使复制功能”的时候是否将其“记录性变成了主导”,动画在修饰胶片的过程中是否将胶片变成“纯粹的画面载体”。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是“动画片”而非“电影”,因摄影机做了“纯复制的工具”;而雷奈的《毕加索》便是部电影,因为摄影机不只是在复制那些画作,更是在“记录”它们。因而《战舰波将金号》上那面红旗并没有让这部电影变成动画片,而《梦醒人生》则因为把胶片画成了大花脸而变成了动画片。据此也可以解释沙土动画、剪纸动画,真人定格动画这些似乎有点边缘形式的动画片:尽管他们表面上看上去有绘画不具备的“立体形式”,但是照相机依然是以逐帧的方式对画面进行复制,其中的形象都与美术中的雕塑模特无异,依旧是“单纯复制性”的影像实质,所以他们也是动画片。

记录方式与载体功能的差异使得动画和电影成为一母双生的相对独立体。

首先是在于运动感的明显区别。动画与电影最根本的价值在于他们都是能够表现运动感的艺术。电影的运动感是对现实运动的复制和映射,连续记录的方式使其获得了最大限度的逼真性。而动画的逐帧方式所造成的运动感虽远不如电影中那么真实,但却更加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两者所拍摄的运动对象的差异。动画的逐帧拍摄方式可以将任何原本相对静止的物体赋予运动的感觉,使之生动得如同获得生命一般。电影的运动感呈现则要求拍摄对象本身必须为活动的对象,因为连续拍摄的方式无法为静止的物体本身创造运动。

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电影与动画都是表现运动的幻觉,但是电影是通过摄影机拍下来的现实运动,而动画是艺术家运用各种造型手段“画出来的运动”。动画利用逐帧的记录方式,将人的参与直接深入到每一帧的画面,使得运动感具有虚拟性而与电影中运动感的逼真性区别开来。

记录方式与载体功能的差异不仅造成了电影与动画在运动感方面的差异,还直接作用于动画的影像本体,使其同电影的影像本体完全区别开来。

电影影像的本体为摄影影像,这一点无论巴赞还是克拉卡尔都已在他们的著作中进行过深入的论证。一般认为电影是摄影在时间上的延伸。巴赞在其《电影是什么》一书中提出电影摄影影像的本体论,指出“电影的出现使摄影的客观性在时间方面更加完善,影片不再满足于为我们录下被摄物的瞬间情景。”电影使“事物的影像第一次映现了事物的时间延续,仿佛是一具可变的木乃伊。”电影由于其连续记录的拍摄方式而形成了电影本体摄影性,导致了其视觉影像的逼真性,这与动画的非真实性影像特性形成了鲜明对比。正是这种逐帧复制的记录方式,为动画的“画”字所代表的动画本体美术性提供了必要条件。

五、动画本体美术性

透过前文中所谈到的动画的起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动画艺术与绘画艺术的渊源如出一辙。而赛璐珞动画是传统动画最为主要和基本的生产方式。这种将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画面描绘在胶片上的工艺与现代人们利用电脑软件来处理和绘制动画的方法,在其本质上都强调了绘画是动画艺术造型的关键。“绘画性”的论断就此被提出。然而,绘画并非是动画造型手段的全部。将动画之“画”理解为“画面”要比“绘画”更为丰富和全面。“画面”是内容和形式的视觉化呈现,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造型手段和方法,这其中当然包含了绘画这一重要手段,但却远不止于此。20世纪20年代初,俄裔法籍的动画家alexandrealexeieff与Claireparker制作了一块竖直的白色幕板,上面嵌有百万枚大头针,幕板上的针可用起钉器或其他工具推进或拔起,当从某个角度打下一束光时,针的阴影就形成了可以拍摄的图像。利用这样一种独特的造型手段,他们创造了今天被称为法国国宝的针幕动画影片《荒山之夜》,为后来的动画发展奠定下重要的基础。此外还有黏土、真人定格等手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造型手段都可以被运用于动画的制作。

由此,我们看到“绘画性”的局限之处。而所谓美术是指在既定空间中,运用适当的物质材料、通过构图、透视、光线等手段来塑造直接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的艺术。现在美术已逐渐从艺术一词中分离出来,逐渐固定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的称谓,专指静态造型艺术,包含了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静态造型艺术。用“美术性”替代“绘画性”便消除了其对于动画本体的局限。随着今天科技的日新月异,三维虚拟动画技术和实景交互动画技术的不断成熟,动画的手段和形式将必然会愈加丰富,动画本体美术性的确立使动画可以跟随明日科技的发展,在造型及形式上拥有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祝普文.世界动画史1879―2002[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

[2][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颜慧.中国动画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5]徐寿凯.古代文艺思想漫话[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6]马奇.艺术哲学论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工艺美术运动起因篇9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

一、德国“青年风格”运动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

1895年至1910年,在欧洲艺术界流行一种与传统有别的新风格,这种风格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采用充满活力的、流动的线条和波浪形,使传统装饰充满活力,好像是从自然植物中生长出来的一样,被统称为“新艺术”,且因为各国都几乎同时发生类似的情况,因此又统统被称为“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在德国,年轻艺术家们根据一份名为《青年》的杂志而将这种与传统风格格格不入的新风格称为“青年风格”。因此,“青年风格”运动是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立场在于反对当时德国的学院派精神,打破因袭传统的程式。其提倡者为德国人叶克曼(o.eckmann),他用细长的线条抽象地描绘出大自然的草木、花卉和藤蔓等形状,成为当时德国非常流行的一种装饰风格,影响到建筑、美术、手工艺及室内装饰等方面,尤其在书籍装帧方面表现更为显著。

“青年风格”运动是德国乃至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前奏,彼得・贝伦斯是这场运动的重要成员。1904年,他离开“青年风格”运动,与穆特修斯一起着手组建德国工业同盟,直到1907年,在穆特修斯的大力倡导下,德国工业同盟宣告成立,工业同盟的目的就是要在德国推广工业设计思想。正是在这一年,彼得・贝伦斯被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聘请为建筑师和设计总监,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工业设计师职位。彼得・贝伦斯和穆特修斯的工作,奠定了德国早期功能主义设计的基础,为现代主义运动在德国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他们组织有关设计问题的研讨会,主张明确的实用性和功能主义,后来发展至反对“青年风格”运动,甚至反对任何艺术风格,追求所谓没有风格的风格。由于穆特修斯在德国设计和教育界的行政地位,他还主张对德国美术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把一批主张设计改革的人物推到了当地美术学院的领导地位,引导美术教育的改革,推动了德国设计教育的发展。

二、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

“构成主义”运动大约是1917年左右兴起于俄国的前卫艺术与设计运动,其发起者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的一小批知识分子,持续时间大约到1922年。这场运动无论从其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毫不逊色于德国包豪斯和荷兰“风格派”运动。“构成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塔特林、李西斯基、维斯宁和罗钦科等。其在形式上受到立体派的拼装和浮雕技法影响,由传统雕塑的加减法,变成了结构重组法;同时也吸收了绝对主义的几何抽象理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成物,对现代艺术和设计的构成方式有决定性影响。

“构成主义”的目的是要将艺术家改造成设计师(Designer),但是由于当时还没有完全形成设计师的概念,因此他们采取的说法有所不同,叫做生产艺术(productionart)。1920年,俄国革命建筑家、艺术家、设计家塔特林在极度困难的状况下开始了为革命的设计探索,设计出了第三国际塔方案。1923年,维斯宁开始全力研究构成主义,在他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构成主义者”集体,这是当时俄国规模最大的构成主义者团体。他们高举反艺术的立场,刻意避开传统艺术材料,如油画、颜料、画布和革命前的图像。

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在欧洲的发展,极大程度地影响和促进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1922年,包豪斯在德国举办国际构成主义和达达主义大会,与会的有俄国构成主义大师李西斯基和荷兰“风格派”组织者杜斯伯格,他们带来了各种对于纯形式的看法和观点,扩展了构成主义的观念内涵及影响;当时俄国文化部还在柏林举办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展,这次展览又一次加深了西方对俄国构成主义的系统了解与认识,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是,这次展览使得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决定立即着手改变学院的教学方向,抛弃过去那种漫无目的的纯艺术表现方式,转向科学的、理性的设计教学轨道上来。这是包豪斯自1919年成立以来第一次重大的政策调整。格罗佩斯聘用康定斯基和另一位构成主义设计家莫霍里・纳吉担任包豪斯教员,是这一改变的重要步骤。

三、荷兰“风格派”运动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

“风格派”成立于1917年,是新艺术运动时期发生在荷兰的一种艺术与设计改革现象,不像其他新艺术运动发生国那样,荷兰新艺术运动没有鲜明的主题,也没有完整的组织机构。它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荷兰的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集体,其核心人物是杜斯伯格和蒙德里安,而维系这个集体的是当时出版的一份名为《风格》的杂志,“风格派”因此而得名。“风格派”运动主张纯粹的抽象,外形上缩减到几何形,颜色上只使用中性色和原色。由于荷兰作为中立国未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在政治和文化上极少受外来因素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接受了野兽派、立体派和未来主义等现代艺术观念影响的艺术家开始在荷兰本土开展前卫艺术探索,取得了非凡成就,并最终形成“风格派”运动。

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国际现代主义运动,特别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风格派”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当时世界上有几个重要的现代设计实验中心,除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以外,荷兰的“风格派”运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0年代,杜斯伯格认为可以把“风格派”的原则进一步推广到当时的艺术与设计运动当中去,使它成为一种大风格。20年代末期,他开始主张“少风格”,希望寻找到更为简单、更加国际化的术语来建立一种影响更加广泛的国际主义风格。这一立场立即在包豪斯教员当中产生共鸣,“风格派”的影响也因为包豪斯的支持而变得越来越大。当时德国和俄国的一些前卫艺术家也在进行类似的艺术与设计探索,因此,从这一点来讲,整个20年代,荷兰“风格派”对于世界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影响显然要比其他两者大。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让尼娜・菲德勒,彼得・费尔阿本德.包豪斯[m].查明建,等译.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3]杭间,靳埭强.包豪斯道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工艺美术运动起因篇10

关键词: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对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乃至个体手工业者的生存发展都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钟敬文是一位著名的民俗学家,重点研究民间工艺与民间文化问题。他指出:“中国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就是一个海洋,我们必须好好地珍惜它利用它。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也是精神力量的一种支柱源泉,进而创造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新文化。如果没有这个传统文化的基础,创新的作品就没有根,民族化的重要性就在这里。”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是当地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主要代表有:景德镇地区的陶瓷艺术,南昌地区漆艺、泥塑、陶塑、木雕、漆艺、赣绣等。这些杰出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突出代表。它凝聚了赣鄱地区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在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的智慧、理性和显示出的创造力。这些工艺美术品不仅反映了该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还具有了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功能,并推动了赣鄱地区的文化、经济、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发展。赣鄱地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上,其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价值方面

赣鄱地区民俗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们在不断地与鄱阳湖自然环境长期打交道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各种各样独特的敬天祭祖风俗活动。一方面赣鄱地区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品是当地民俗与文化的载体,赣鄱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岁时节令和民俗习惯中,例如赣绣中的刺画,和瓷器上的绘画艺术;另一方面,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也促进了当地的民俗活动的发展,在民俗礼仪活动中很多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品被运用,并且大多图案组合都具备了一定的寓意,用以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意愿。例如过春节时,经常看到的莲花和鱼被组合在一起的图案,代表粮食丰收、富有,意寓“连年有余”;在举办传统婚礼习俗时,经常看到的龙和凤或者鸳鸯等成对被组合在一起的图案,意寓“夫妻和睦,百年好合”;在举行传统拜寿仪式时,经常看到的龟和鹤、松树与仙翁等被组合在一起的图案,意寓祝福老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健康长寿”等。这些图案的寓意都是劳动人民通过自然事物来表达到内心朴素而真挚的情感的一种表现。因此,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特性,其创作的素材和表现技法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不同的时期作品要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和当时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例如以前交通闭塞,人们劳作后的业余生活相当匮乏,使得传统的戏剧文化和历史典故便成为当地人们主要的娱乐生活。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题材大都是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中所经常看到的花鸟鱼虫、了解的历史故事人物和听到的戏曲等。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题材创作范围逐渐扩大,并逐渐形成了每个时期比较鲜明的特色,例如,在民国时期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中,就出现了当时学生流行穿着童子军制服的形象,妇女喜欢脚穿高跟皮鞋的形象,男子爱穿着短大褂的形象和喜欢手执太阳伞的各种人物形象,这些都是民国时期特有的人物造型。

二、经济价值

旧时赣鄱地区大部分的传统工艺美术只是民间艺人的一项副业,并不是手工业者一项谋生的主要手段。人们只是在农闲或者春节的时候才开始走街串巷摆摊叫卖用以养家糊口,比如景德镇的陶瓷用品、泥塑、陶塑、木雕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的沿街售卖。传统工艺美术的大力推广,与现代社会的进步密不可分。现在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的艺术家越来越多,例如景德镇的很多艺术家就开始传授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并以此作为职业,也有很多传统工艺美术艺人开始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云游,展示自己的绝技,为全国以至世界人民显示出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大大提高了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社会地位。如今,在景德镇地区仍有较多的传统工艺美术民间艺人保留着游艺全国各地促销的传统方式,在各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展销活动,不仅创造了价值不菲的经济效益,更推动着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其中出现了一大批各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大师、中国雕塑大师和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等等,他们的传统陶瓷工艺品通过运营商销售到全国各大区域甚至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赣鄱地区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早已融入到了当地的各种民俗活动之中,并深受当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为鄱阳湖地区的人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使得赣鄱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发展问题,就是如何把传统工艺美术独特的文化内涵尽情发挥出来,为赣鄱地区的传统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目前现代工艺美术需要研究的新课题。传统的工艺美术传承推销模式需要保持固然重要,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新的运营推销模式的探索也是刻不容缓的,比如说将传统工艺技法在传授上正规化和标准化,并将传统工艺美术进行产业化,同时要结合赣鄱地区的旅游业、餐饮业,这些都是对传统工艺推广很有益的摸索尝试,这也体现出传统工艺美术蕴藏着巨大经济效益。

三、审美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美好愿望和生命中的一些需求作为审美理念,并诉诸审美形式当中的一种审美判断,而这样的一种审美判断是突出主体目的性的。因而传统工艺美术是一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的审美意识形态,追求真善美是传统工艺美术审美的价值标准和尺度,这也正是传统工艺美术选材内容为祥瑞和吉利的主要原因。鄱阳湖地区传统工艺美术所特有的审美价值就是在造型上主观夸张、在形式风格上追求质朴率真。从直观上来看,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造型或逼真传神,或敦厚夸张,无论是哪种创作模式都充分展现出了传统民间艺术家精湛的传统工艺技法,是以使得参观者倍感亲切和自然,比如泥塑、陶塑、木雕、漆艺、刺绣等传统工艺美术。赣鄱地区精美的传统工艺美术品讲究的是色彩艳丽而不媚俗;也有的讲究强调大面积色块的运用,使得它能真正呈现出传统工艺美术品色彩视觉上的冲击力;在线条的运用上自然简练,给予参观者充分的视觉感受,审美熏陶。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在题材创作上非常广泛。而且随着历史的演变,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也逐渐形成一套制作工艺风格相对比较固定的生产模式,比如景德镇的青花瓷、釉里红、颜色釉等。在人物造型上也有一定的程式工艺技法,比如脸部的五官,在表现眼睛上要做到炯炯有神;在表现眉毛上要体现出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特点,不同年龄的眉毛其表现特点也不一样,比如儿童时期的眉毛要表现得粗短、古代仕女的眉毛要表现得细长秀丽、武将的眉毛要表现得微微上翘;从嘴巴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不同的情感,比如愁眉苦脸时嘴巴表现上要下弯、高兴时嘴角表现要稍微上翘;这些细节的塑造还体现在花鸟走兽上;这都无不体现出自然形象的温润之美。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还不只是体现在直观的表面层次上,它还和当地劳动人民的道德情感、伦理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走向了更深层的理性层次。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造型也有着其特殊的含义,比如牡丹、鹿象征富贵,桃子、葫芦、枣、石榴象征早生贵子、子孙昌盛,鸳鸯、龙凤象征夫妻恩爱等等。这些延伸的寓意表现,都迫切地表达出了当地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了劳动人民内心深处的一种审美情趣。在道德伦理标准的衡量下,这也使得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由表面含义走向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具备了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在色彩的运用上,主要采用由红、黄、绿、黑、白五种纯颜色,反映出了赣鄱地区劳动人民深层次的审美情趣。这五种纯颜色代表着五行循环运转规律,也间接地反映出宇宙观。黄颜色是在古代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皇家的富贵色彩,而大面积地运用红和绿是民间色彩“红红绿绿,大吉大利”观念的反映。这些传统的配色方案,都体现出了民间工艺美术它特有的审美情趣含义。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既反映出了自然生活的现实世界,又反映出了人们追求的理想世界表现。它们传统的配色规律与形象表现既有了直观的审美情趣,又反映了人们追求更深层次的理性审美含义。四、教育价值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教育价值,一般从以下两方面反映,一方面是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文化,它的创作素材和表现内容必须要具备有启迪智慧的教育价值。例如,历史典故、神话故事、人物传说等,这些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底蕴。现在的游客只要看到这样的一件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一般都会联想到赣鄱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力。这种无形的传统民俗文化渗透力就源于赣鄱地区民族文化共同的沉淀,这样就会加强人们对赣鄱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代表中赣鄱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实它本身就是一种绝佳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教材。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教育价值,对传统工艺美术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薛梅,陆峰.铁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11(18).

[2]金少萍.白族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