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辅导课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7:17

数学辅导课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对策搭建

中图分类号:tp311.138-4

1《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的目标分析

作为一门面向对象可视化、数据处理精确的《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在目前的信息资源开发领域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其为经济和社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得到了人们空前的关注和重视[1]。由于《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具有上手快、容易掌握、实用性强等等特点,在目前教学课时设计的比例上大幅度提高,并且课程网上教学及辅导的趋势逐渐加深。根据实践经验可以发现,《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的目标由浅入深主要涵盖了理解和界定相关概念、熟练运用表格数据进行操控、深层次的进行VFp编程、掌握结构化的程序设计以及学会面向对象化的程序设计方法、提升思维创新能力、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性的开发数据库管理程序[2]。

2《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网络教学及辅导的不断深入,《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从目前《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教学实践来看,主要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大都缺乏一种对《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学习上的有效反馈,平时测试不够重视。教学评价系统不够精确,导航缺乏足够的智能性和完备性[3]。第二个方面体现在课程设计上。主要缺少一种灵活、多样化的《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模式,无法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调动学习的兴趣,在个性化的《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服务上暂时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3《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具体对策搭建

3.1网上教学及辅导方法构建

对于《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方法的构建,最核心的是要以抓住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4]。经过长期的网上教学实践经验发现,案例教学法在实际网上教学及辅导中具有很大的效果。很多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到《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时,由于思维能力较差的原因,很难对于抽象性的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长期以往,就会产生一种排斥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的效果[5][6]。而案例分析法能够巧妙的将知识构建融入到事前设定的情景模式中,通过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谈论、质疑、反思中去,实现对问题本质导入认知。

3.2网上教学及辅导具体对策搭建

《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网上教学及辅导模式[7]。首先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些具体化的情景模式,作为案例教学色素材,由基本的概念界定逐步深入到程序设计中。严格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温习,通过加大对案例的了解,分辨出不同程序设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学生对《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有了一定程度的适应之后,可以适当的提升情景设计的抽象度[8],增加讨论的难度,这样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网上学习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中使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素材的选择需要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落脚点[9]。考虑到网上教学的时间有限性,教师需要全局把控好时间的分配,提升学习上的效率。

另外,对于《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上,需要做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扩大学生实践的时间。对于每一次的网上教学之后,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在课余可以按照软件进行操作,提升学生对网上课堂知识的消化程度,从而实现提高《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的效率[10]。

4结束语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了,必须要运用网络平台,依靠其强大的声音、文字、图像[11]等等上的处理能力,开展网上教学及辅导模式。本文对《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主要从其教学及辅导的目标出发,就当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的具体对策搭建进行阐述,包括网上教学及辅导的方法构建和具体对策搭建两个方面。主要的目的在于为今后《Visual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网上教学及辅导提供一个文献的支持,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艳,王浩.面向对象数据库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研究:以aCCeSS数据库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08):222-223.

[2]吕岚.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4):313-315.

[3]李学刚.加密数据库程序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03):411-412.

[4]陈友明,文贻赛,文海英.智能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高教职教,2010(08):13-15.

[5]许晓红.VisualFoxpro中表格控件设计技巧二例[J].电脑学习,2007(06):333-335.

[6]饶拱维,何文全.在VFp中使用Screen对象定制系统窗口[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02):123-125.

[7]谢运山.利用VFp编程实现流速仪法流量计算[J].吉林水利,2010(01):225-227.

[8]郑建标.基于VFp的网页客户端组件的开发与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6(17):678-679.

[9]晓博.如何使用Foxpro6.0实现数据库文件间的更新[J].办公自动化(综合版),2009(01):545-547.

[10]黄国盛,周小清,梁平元.VFp动态链接库的调用方法学习[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1(06):223-225.

[11]杨幸,张银明.基于面向对象的VFp在miS研制中应用[J].电脑学习,2011(16):1333-1335.

数学辅导课教学设计篇2

以前的大多数教师培训,课程都是专题性的,重在理论认知与知晓操作,具体到实际操作的内容不多,而本次却不一样,主要突出实际操作,这主要缘于调研的结果。

第一轮调研,培训对象数量调研,分两次进行。一次是由教委人事科进行摸底,要求各学校报送在村校工作的教师情况,由此统计出村校教师的基础数据。然后由进修校挂出培训对象,让各校再次进行核实与更动。根据培训人数,大约1800名的规模,进修校初步确定分两轮培训,每轮培训5天;培训内容初步定为专题培训,分师德专题、教育理论专题、教学设计专题、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班主任工作专题、学科教学论专题、教师专业成长专题、有效教学专题8个,每个专题半天时间。

第二轮调研,村校教师的教学生存现状与培训需求调研。由进修校的学科教研员负责,通过问卷调查、召开村校教师座谈会、听课观课等形式,对全县的村校进行分类别、分区域的抽样调研。通过调研,完全了预设的8个专题的培训内容,几经座谈征求意见,几经研讨,形成了以“提高村校教师教学基本功”为主题的以备课模块、上课模块、听评课模块、班队活动设计模块的培训内容,并形成了培训课程表(附表)。

二、不一样的培训方式

1.分类实施小班化培训。根据村校大多数是包班这一现状,把近1500名培训对象分成语文、数学两类进行培训,语文、数学学科的申报由教师自己在第二轮摸底调研时填报。每类设20个班,每班配备一名班主任与两名学科辅导教师。每班学员最多38名,每名辅导教师最多辅导19名学员。

2.认真遴选辅导教师。为了保证培训的效果,在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的前提下,辅导教师就至关重要了。我们首先召开汉丰一至六校的校长会,一是听取他们对村校培训方案的建议,二是让他们按教学尖子、师德楷模、管理行家、沟通能手四个条件同时具备推荐辅导老师。

3.扎实开展辅导教师培训。在村校教师培训展开前,提前一个月举行辅导教师培训,先集中讲培训的重要意义与相关要求,然后分语文、数学两组分别开展培训,既听取他们对培训内容的建议,更让他们明确重点、明确职责、明确做法,让他们初步掌握备课、上课、班队活动设计与听评课这四个模块的实际操作要点,确保他们提前精心准备,做到早启动、早筹划、早安排,统一认识、统一要求、统一行动。

4.统一要求与分班实做相结合。为确保20个班对备课、上课、班队活动设计与听评课这四个模块的培训要点与培训要求能够统一,采取了总辅导员在总控制室讲解,辅导员在班上组织学员收听讲座的方式,每个模块的讲座时间不超过90分钟。总辅导员讲授完毕,由辅导员组织本班学员进行讨论消化与实际操作。将总辅导员讲的操作要点一一落实到每个学员的实际操作之中。

5.统一辅导教师的辅导流程。20个班40名辅导教师,为保证每班的每名辅导教师的辅导内容与辅导行为基本一致,我们明确了辅导教师的操作要点。

三、不一样的培训保障

1.教学保障。培训分语、数两轮,每轮历时5天,4个培训内容模块用时4天,备课与上课模块各用了一天半时间,而专题讲座的时间又只占一天半时间的八分之一,其余时间均是在辅导教师的个别辅导之下的现场实际训练与操作,力求听得懂、记得住、用得来、效果好。在时间安排上,五天的培训时间里,学员每天都应于早上6:00起床,晚上10:00归寝,每天上、下午各排两节课,中途休息20分钟,每晚排90分钟的晚自习时间(最后一个晚上除外),晚自习由班主任到场两个晚上,辅导教师到场两个晚上,每个晚自习均有规定的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每天白天的每节课与晚自习,均要不定时地点名一次。

2.考核保障。本轮培训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结业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考核由单项考核与出勤考核两个方面组成,单项考核由4个写作即备课稿的写作、教学设计的写作、听评课稿的写作、班队活动设计的写作与2个论坛(见课表)的发言情况组成,结业考试采用书面纸质方式进行,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计成绩。单项考核不合格者应在培训期间补修合格,合格与良好等级可在培训期间自己申请补修高等级。至培训结束,每项考核还有不合格者,该次培训的总成绩视为不合格。

数学辅导课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1、引言

电大对学生总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突出了能力要求。如电大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并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外语、计算机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与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理论知识,熟练的微机操作技能和oFFiCe办公软件、图象处理软件、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具备一定的自学及跟踪新技术发展的能力。

2、电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电大学生来自社会各行各业,计算机的基础及平时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主要分为两种:一部分学生,平时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比较多,所以计算机基础也较好,对于一般性的操作较为熟悉。但多数也仅仅限于能够利用计算机完成一些简单的文档处理、进行网上聊天、上网收看在线视频等等。另一部分学生,平时较少接触和使用计算机,对于计算机缺乏基本的认识,不具备通过使用计算机,独立实现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学对象存在差异性,学生计算机素质参差不齐。

电大属成人学历教育,大多数学生都是业余学习,存在工学矛盾问题,所以对于电大学生。教学不应只停留在书本和概念,应该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介绍

3.1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广播电视大学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它是为培养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够适应未来计算机使用要求的大专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的。这门课程是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3.2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基本使用方法、文字信息处理方法、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以及一些微机工具软件基本使用方法。

3.3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的层次

在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的层次上,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特征等概念的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实践环节按“掌握、能、观察”三个层次要求。

4、《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设计

4.1教学组织形式

1)采用“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学习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形式,组班教学,面授占的比例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此次试点将实行“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不按传统的教学班形式组织教学,可以成立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实验、教师辅导、答疑等活动,时间灵活,力求高效率。这种“教”与“学”模式的转变,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必然要求。这种学习小组一般应按课程组织,期末解散,定期组织课程重点、难点、作业的讨论,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课程实验、教师辅导、答疑等活动。

2)建立分级教学、分级辅导的体制

课程主讲教师:由聘请的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计算机教师担任,负责课程的授课,集中辅导、集中答疑。

课程责任教师:由天津电大教研室的教师担任,负责课程的具体实施。包括课程大纲的制定、出卷、辅导答疑等。

课程辅导教师:由各教学点计算机课程教师担任,进行教学集中辅导、答疑、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及时反馈给市电大。

4.2教学过程

1)授课及集中辅导

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将市电大提供的有关教学资源,并将信息到课程论坛中,提供学生使用。

2)听课

采用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的方式,利用网络、视频听课学习(也可以购买VCD光盘在家中学习)。

3)作业及实验

课程应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形成性考核作业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一项,由辅导教师负责批改,给定成绩。学生还必须按规定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也记作平时成绩。由辅导教师负责批改,给定成绩。

4)命题与考试

课程考核分为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两部分。终结性考核的试题一般为上机考核,形成性考核注重体现学生的平时作业和实验。

4.3教学服务体系

1)教学服务

天津市电大提供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及有关的课程信息,课程信息包括每门课程使用的教学媒体类型,课程教学安排与进度,直播集中辅导时间及内容,期末复习安排等。

2)辅导的交互

远程辅导:课程主讲教师提供课程的集中辅导,以直播课堂方式播出。每学期为1-3次(对于该课程的首学期而言),其余根据课程教学情况而定。

面授辅导:各教学点的专职或兼职辅导教师,应选择学生方便的时间安排学习小组到校集中讲解、答疑。集中辅导的次数不宜过多,每次辅导要记录,以备教学检查。

3)答疑网络

辅导教师答疑:解决学习小组提出的一般性问题;提炼学习者的典型、共性问题。辅导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书信/电话/email/网上答疑信箱反映给市电大主讲教师处。

主持教师答疑:通过书信/电话/email等解决辅导教师的提问,共性问题在网页。

主讲教师答疑:学习者的共性、典型疑问,通过直播课堂进行集中讲解。

4)专业网页

天津市电大在本校开放教育主页设立“计算机应用基础”专栏,内容包括课程信息(使用教材、课程播出、答疑等)、考试信息、培训信息、检查评估信息等,方便各教学点教师及学习者查阅、安排教学。

5、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真正遵循远程开放教育特点进行多种媒体配合教学,改变落后的现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由于远程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所以提供完善的教学支持服务就更加重要。我们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传媒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一个强大的学生自助学习系统,以消除教与学的时空障碍,确保学习自由、高效。从传输信道来看,目前实际可利用的有卫星系统、internet和计算机局域网。其中实时反馈问题的解决,为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远程开放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胡立源.高职计算机基础实施弹性分层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2]李辉,范建文.不断探索,提高电大教学质量[J].石油教育,2005,(4).

数学辅导课教学设计篇4

从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身特点来看,小学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教学。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发展逻辑与创新思维能力。它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扮演以往的角色:教育素材的提供者,或是模拟教育者,或是练习机器这样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而这样的角色与创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去甚远。如果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停留这一层面上,会失去它应有的生命力。这样的“辅助教学”充其量不过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今天,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技术、新的环境发生变化。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它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为学习者的自主性、研究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它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亲合性,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很好的互动。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概念不再是原来意义层面上的,而是更广泛、更深刻的,它的内涵更丰富。这就促使我们研究构建中学数学在Cai下课堂教学的结构,以便总结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结构,使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更加合理、更加有效以及更具多样性。

Cai促进传统型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育因其固有的弱点而经常招致批评,然而,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的课堂教学仍然会沿袭这一方式。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渐进的,不可能一夜之间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抛弃。而且传统的课堂教育也有它的特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使之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才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从创新教育的原则出发,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来实施教学,其基本模式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其中,提出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结合教材内容,提出的问题具有探索性、发散性、针对性。分析问题阶段老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进行再发现、再创造。在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实施策略、落实解答过程,在归纳总结阶段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进行检验、评价、反馈、论证,上升为理论。

然而这些要求对传统的Cai软件,特别是课件提出了很高要求,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这些Cai软件设计中,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创意是最为重要的。制作技术是次要的。为了达到上述教育目标,软件制作者必须自觉地应用教学设计理论作为Cai课件设计的指导思想,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及内容进行设计。

例如现在不少教师用立体的数学图形,动态地展示给学生,把图形生动的展示出来,把一些很复杂的点线面关系从不同角度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对培养学生识图形能力、建立空间概念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暂且不论这类课件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多大程度上起作用,但光从课堂教学的结构改革的角度来看,它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它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只有把这种手段溶合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利用Cai来创设情景,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观察情景的背景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由于Cai的整合,应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教师主导活动的设计;(2)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3)教育内容知识结构的设计;(4)Cai的介入点的选取、教育内容的覆盖及教育内容的媒体实现;(5)教学结构流程设计。

以Cai为平台,构建研究、探索型课堂教学模式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高级中学数学教育大纲》首次明确提出:在必修课内容中安排“研究性课题”,并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因此,从目标层面上来说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研究性课题学习本身,这些教学目标可以渗透到平时的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也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结构。

Cai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一般可以分为课件型和平台型两种。课件型指的是把学科的某些教学素材,例如知识内容,知识技能利用计算机技术组织起来,用来传递教学信息。课件往往是针对几个问题,几个难点而设计的电脑应用程序。以它的使用对象划分,又有主动型(辅助学习型)和被动型(辅教型)两类。而平台型计算机辅助教学则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软件平台上的教学模式,这种计算机平台提供一系列教学素材,工具,在这个系统中通过这些工具的运用、素材的组织以及二次开发可产生新的学习素材与工具。它不是针对某一问题、某一情景开发的,它是面向某一学科,或者某些学科而设计的。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首先是时间和空间上的突破,学生在学习平台上有支配权。学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学习步骤,优化自己的学习的方法,而计算机平台则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工具,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来帮助自己的研究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某些问题的验证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迅速而准确地得到解答。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驾驭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的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数学辅导课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198-01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在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简称Cai)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计算机作为主要教学媒介来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教师利用计算机来辅助自己进行教学,在交互活动中进行学习,使学生达到学习知识、锻炼和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1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1.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动摇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和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变成了“导”,即是引导、指导、诱导、辅导和教导学生,而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实际状况进行自学、自测。此外,教学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激发和培养了教师学习现代化技术的动机和能力,方便进行教学信息管理,使教师有更多精力和时间从事教学研究;对学生而言,教学资源的共享扩大了他们的学习空间;声、文、图并茂的多媒体形式展现知识,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调动了学习兴趣;对师生互动来说,计算机辅助教育实现了师生交互式对话,进行正式与非正式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

1.2?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发展

随着各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育不仅推动了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巨大转变,同时这一领域中的新技术使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如信息获取环境、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等。目前,教育技术已朝着多元化共存应用模式的方向发展,技术手段从过去的单一模式向多样化发展,如基于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远程教育、以及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情景学习模式等。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其优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1)它可以丰富学科知识,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索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2)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索和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辅助手段的运用,使教师可以科学设置课堂活动情境,使传统教学不易表达的动态过程实现可视化,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而且增加了教学内容,在有限时间内发挥最大效率。

3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学校教育、师生互动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尽管它具有极大的优势,在教育实践中是有效的,但在教育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3.1?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计算机唱独角戏

合理高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有在尊重教师的作用基础上进行,才能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仅仅是为“主导”人而提供更有效的“导”的手段,而不是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让计算机唱独角戏。辅助教意味着承认教师的主导地位,认可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辅助教”与“辅助学”这两者应该是相互支持的关系。

3.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脱离,计算机辅助教学以“观摩课”的方式成为教学中的点缀

大多数学校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教学一般是在上公开课或评比课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在进行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自己开发课件,从而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尽管Cai是一个好的教学媒体,对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士来说也是一项投入多产出少的工作。

3.3?教学课件设计不合理,忽略了学生的需求

通常,上课时用的教案都是事先根据教学目标而确定的,而现在多数课件开发却不够重视这一点,为追求直观和生动,忘记了学生作为主体存在的主动性。这样的教学过程都只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较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只强调了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大部分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动参与机会少,很难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而且,教师也容易受到既定情节的课件影响,完全以课件为中心讲课,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吸引学生的“即兴发挥”,这样就会沦为一种把“课件辅助教师”变成“教师辅助课件”的境地。

4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反思和建议

技术的更新给学校教育管理、教师教学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也需遵循一定的教学基本原则和要求,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再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来进行教学活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这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根本目的。

4.1?认清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辅助”立场

在教学实践中,不能过分夸大计算机的作用,它只能作为教学活动的助手,而不能替代。而且并非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在某些内容的教授上或许传统教学活动更为适合,效果更佳。另外,过分依赖计算机辅助教学,可能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当然,具体什么内容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教师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摸索,结合自己的授课内容、授课风格、相关知识以及学生的特点,将知识进行传授。

4.2?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要过分依赖课件

在课堂上,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难点,因而,教师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课件,更不要把课堂教学变为课件展示。另外,教学课件的设计应把学生放在主置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3?掌握多媒体技术、课件制作工具等,为教学活动服务

当计算机技术涌入教育领域时,必然会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很大冲击,在接受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样一种的新的教学方法后,还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等来为自己的教学活动服务。另一方面,适合教师课堂教学的Cai课件很少,多数是为学生个别化学习而设计的。因此,教师若能学习并掌握课件制作的工具,设计出适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习惯等的课件的话,将会极大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总之,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有它独有的优势,也对现代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清楚它的辅助作用和地位,为作为主体的学生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数学辅导课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开源软件;Claroine;C语言;辅助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73-03

C语言是一门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整个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普遍存在学生人数多、学生层次不一、教学内容广、教学课时少、教学要求高等不足。加上C语言概念抽象、逻辑思维强、有繁多的数据类型和复杂的语法结构,给诸多初学者造成了不少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合适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关键了,本文采用课程和辅助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优化其课程教学。

一、辅助教学平台的教学功能

C语言的抽象性特点,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更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人数太多,教师往往不能完善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及学习结果,教师不好考查。作为教学辅助平台,最大的功效就是在课堂之外帮助教师督促和管理学生学习,在课堂与辅助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下,学习者与平台中的各种资源形成“动态”互动,教师可布置任务,学生也可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还要随时追踪学习结果,这样,C语言的教学不再仅限于教师在课堂讲授交流的活动,而是教师和学生都可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沟通的活动。

二、辅助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免费开源软件Claroline。根据Claroline网站(http://)提供的信息,使用Claroline进行教育、培训的机构,有84个国家约900多家用户,在中国,华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也率先使用Claroline课程辅助平台。2001年开发使用的Claroline,网络性能很稳定。目前,诺联Claroline官方网站上已经开放性共享了两千门在线课程,且都是免费的。

2.C语言课程教学辅助平台主要模块。C语言课程教学辅助平台主要功能是用来设立、存储、维护、记录追踪,管理学生、教师、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的软件系统。主要由课程管理、学习管理、平台管理三大模块组成。如图1《C程序设计》教学辅助平台功能图所示:

3.C语言课程教学辅助平台构建。①安装平台,下面以诺联Claroline1.9.5为例介绍安装过程。安装运行环境要实现课程教学辅助平台构建,必须安装Claroline1.9.5,也就是下列组件必须安装在服务器上:首先,安装apache的web服务器,它是internet中使用最多的服务器软件。其次,pHp5.x在windows系列下pHp的安装方法:第一步:把php-5.x-win32.zip解压放到C:\php;第二步:php.ini-dist改名为php.ini,找到第438行改成extension_dir=-c:\php\ext;第三步:去掉565行;extension=php-mysql.dll前面的“;”注释符号;第四步:复制php.ini到windows目录下,再复制php5ts.dU和libmysqL.d-ll到winDowS\ksystem32\中;第五步:打开apache,添加一个php后缀(指向c:\php\php5isapi.dl1);第六步:重新启动apache。最后,安装mYSQL数据库服务器。设置localhost为数据库主机名,设置root为数据库用户名,密码设置为空。创建数据库文件时,保证至少建立一个数据库文件,也可创建出多个数据库文件,除此以外,还可在安装过程中选择一个数据库。②平台安装,easypHp可到http:///download网站下载,此网站提供安装套件,套件中包括所需要的apache、mySQL和pHp,可一次性全部安装好。成功安装后运行,看到apche、mysql都处于startedud状态时。再到http:///网站下载Claroline1.9.5,将文件解压缩后,会看到带版本号的目录名字,此时将文件夹复制到C:\programFiles\easypHp-5.3.2i\www\目录下,然后按安装的提示步骤完成操作。实现成功安装后,在地址栏输入http://localhost/Claroline195/Claroline,输入刚才安装Claroline时设定的管理员帐号和密码进入课程教学辅助平台,此时平台中还没有课程。③构建C语言课程教学辅助平台,首先,建立课程。此时平台中没有课程资源,我们需要单击平台中的“创建课程”按钮,将课程资源及信息录入,先进入添加新课程页面,填写C语言课程名称,选择课程代码,指定辅导教师,确认后,一个拥有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补充资源、聊天答疑等管理功能的课程教学辅助平台就建成了。其次,内容添加。再次,开展课程。C语言Claroline教学辅助平台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基础之上的,通过该平台的支撑,可以帮助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实践的教学,该平台更多的特色在于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个别化教学。最后,《C语言》课程教学策略设计。在本研究中,《C程序设计》课程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先由教师在课堂上用传统方式授课,为学生在教学辅助平台上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再根据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辅助平台设定学习路径,有针对性的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强化练习。笔者从《C程序设计》课程特点出发,结合混合式学习模式,将诺联Claroline教学辅助平台教学策略用学习流程图表示出来,如图2所示:

三、《C语言》课程辅助教学平台实施效果

1.实践方案。笔者于2012年9月~2013年1月,在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开展了C语言教学辅助平台的教学实践。根据课程情况,笔者选择道路桥梁工程2011级1、2两个平行班(每个班37人)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将道路桥梁工程2011级1、2两个班组成一个教学班,理论授课和实验内容完全相同,不同点在于:给定相同的学习材料和习题,1班的业余时间靠自己进行学习,每周与教师通过固定的答疑时间进行学习交流;2班利用业余时间登录基于Claroline教学辅助平台来进行学习,在学习中与教师进行即时交流。

2.实践效果。①Claroline平台下混合式学习取得的效果,教学辅助平台自带的问卷设查结果显示:

②Claroline课程掌握程度:Claroline创建的辅助教学平台中,教师和学生除课程学习外,还可以在辅助教学平台中补充学习,能就课程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教师通过辅助教学平台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效果,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辅助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参与积极性,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优化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华.Claroline教学平台在云南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2).

[2]冯秀芳,李娴,郑岩.《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研究与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171-173.

[3]朱建东.高校计算机语言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3):56-60.

[4]郭彩虹,李伟.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64-65.

[5]郭朝彬,郭永红.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探讨[J].焦作大学学报,2003,(3):84-86.

[6]黎加厚.诺联CLaRoLine课程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数学辅导课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优越性;教学模式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如今的教学和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现就自身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想法与大家切磋。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摆脱了传统教学过程中以书本、粉笔加黑板、幻灯和录像等作为媒介时的教学弊端,使得教学模式形式多样化、交互性增强、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举一个典型的利用仿真软件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案例:某公司20名职员的计算机采用100mb/s集线器(HUB)的方式连接到一台服务器上,求网络的信道利用率、吞吐量、传输时延等参数的曲线图,并分析结果。对于这个案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只能用抽象的教学方法,从图和数据上做讲解,老师讲着枯燥乏味,学生听得索然无趣;否则要想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看到实际效果,就需要做一项大的实验,并且要有许多硬件条件来支持:一个大的实验室、20台电脑(客户机)、集线器、服务器、网络资源及其它相关设备,除此之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去准备和调试设备才能得到该实验的结果。而如果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可以用防真软件去演示实验过程,操作方便、效果清晰、一目了然,既省时又准确,而且还可以轻松的更改计算机连接的数量,使得数据结果更具有对比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几种常用计算机辅助模式的应用

1.练习型教学模式

练习型教学模式就是由教师设计合适的习题练习软件,制作内容包括编排习题题目、比较答案及登记分数等环节,以此作为正常教学的补充。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作答,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得到反馈信息,从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方便教师有重点的对疑难典型问题作分析讲解。

2.演示型教学模式

这是目前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模式,演示型教学模式作为课堂上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把教学纲要、知识的层次结构、重点、难点等内容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出来。有了事先准备好的演示课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集中精力讲解,增强了授课密度,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3.指导型教学模式

指导型教学模式又称个别指导教学模式,是由计算机扮演讲课教师的角色,对学生实施个别化教学。指导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计算机呈示与提问――学生应答――计算机判别应答并提供反馈。指导型辅助教学中的智能导师系统在指导过程中允许学生与计算机进行双向问答式对话,类似学生的个人家教,非常方便学生的个人学习与重、难点指导。该模式一定程度上在协助教师对差生的指导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即使指导教师不在身边学生也可以实现自我训练的过程。

4.计算机辅助测试和评价

新形势下的教学测试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利用计算机协助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测试并生成考卷,也可进行测验分析、管理成绩与提供报告等,一般分为脱机测试和联机测试两种方法。计算机辅助测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它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错误理解

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几乎已在各学校普及,由此带来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成果,然而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因而,与此同时人们在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解上也在不少方面存在问题和误区。

1.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误理解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采用多种计算机手段和技术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的,而不是简单的用幻灯片之类的课件取代板书的过程。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内容之一,只能算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一个小元素,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实际问题,以摆脱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2.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启发而不是演示

举例而言,有些教师一味的以使用课件演示为目的,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将需要思考的内容一并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的听课过程变得很被动,教学效果不好。而课件的真正目的是以启发为原则,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前提,以促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而不能越俎代庖,成为应试教育的现代化手段。

3.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仍在不断新增

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是仅限于现有的教学模式,而是随着计算机功能的开发而将出现新的形式。由于部分教师对计算机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丰富内涵理解不够充分,导致计算机在课堂中的应用空间大大缩小。计算机和教学用的教材、投影、幻灯片及挂图等一样,在教学中具有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和增强教师功能的作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在得以推广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熟练掌握教学软件的使用,才能编辑出所需的习题练习软件、教学演示课件等;

其次,作为教师只精通计算机常用软件的操作也是不够的,还要对所教学科有更深层次的钻研,准确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知识盲点,设计出更为优秀的教学课件,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

最后,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要紧跟计算机发展的步伐,灵活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才能打造出完美的课堂,获得优秀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有林.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数学辅导课教学设计篇8

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展示所描述的数学情景,呈现数学过程,及时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图象,能展现传统教学无法展示的一些抽象问题,形成鲜明逼真的动态效果,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改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通过我应用多媒体对《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的实践应用,有以下深刻的感悟:

1、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设置,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有序性和信息量

计算机的展示往往字体鲜明,图象清晰,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同时,由于计算机所提供的信息一般都是教师优化设置好的,一方面可以使课堂教学有序得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板画的工作量,为学生赢得更多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人机互动,有利于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现在教学中是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与我国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好相反。好的教育,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才是较科学、合理的,符合认识论中关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有的两大支柱的原理:一是教学环境的创设,二是学生自主学习思路的设计。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一方面,计算机的使用已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注意学生的学习信息的反馈,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已经为学生设计好了较为合理、科学的学习方略,计算机课件的制作过程,其实质便是教师在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策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辅助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课前设计,而课上则主要突出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能够很好的实现师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新的教学理念。

3、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的展示,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一门主要学科,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学起来的确有点枯燥无味,因此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身为数学老师的我们也不得不冥思苦想,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往往是美中不足。利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上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它以直观形象的模拟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可以放映的图像或完整的数学过程展示,使过去难以叙述清楚的数学模型或复杂的数学过程,通过图形语言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感知、理解和想象,促进学生的多种感知和多种思维形式的整合,同时又起到了通过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来实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为目的的作用,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来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

4、通过复杂数学过程的动态演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运用表象来进行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利用计算机对数学事件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数学教学的主要能力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例如:我实践的圆锥曲线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圆锥曲线是由平面内的动点满足一定条件下运动而形成的轨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它的抽象性把很多学生挡在了门外。采用计算机的模拟手段,能把动点运动过程给予模拟展示,从而让学生对动点整个运动过程进行追踪分析,找出其运动的规律,教给学生处理复杂数学问题的方法,长期这样的训练,无疑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辅导课教学设计篇9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摘要:针对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理论与编程实践学时安排矛盾以及实验教学中师生配比不够、实验辅导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强预习干预引导、实战演练、课堂教师辅导和实验指导以及增加学生分组互助学习、学生讨论、成果演示等手段,结合目前国内外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微课视频资源实现翻转教学,并拟在小班试点改进后推广。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翻转课堂;微课视频;小班教学

第一作者简介:戴波,女,讲师,研究方向为并行算法与图像处理,daibo@uestc.edu.cn。

0引言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不断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以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科拓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类核心课程、个性化课程6个课程模块的构建为核心,推动课程的整合和优化,搭建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其理工类课程模块与学时要求如图1所示。

基于学校的培养理念,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基本能力的高级人才。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涉及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语言(C++/C#/Java)、设计模式和软件工程等多门课程。我们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如课程分割零碎、课程之间连贯性差、不同课程内容重复较多、对后续课程支撑力度不大、教学手段落后与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在课程、实验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如采用递增式的项目驱动教学分级培训学生程序设计技能,组建程序设计基础团队,重新设计与整合关联课程,采用自动化批改程序软件,建立题库与项目库等方案,并在小班连续2年进行试点,取得良好效果,2014年开始在全年级推广[1]。

1推广后的程序设计课程现状与调查分析

1.1推广后的程序设计课程现状

小班试点在旧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C语言和C++课程内容有整合,但仍然与其他班级一样分开教学和参加统一的期末考试,便于与其他班级对比教学效果。2014年,我们基于新的培养方案在全年级进行合并后的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同时面临如下现状。

(1)内容多,时间紧,以前的两门课程合并成为一门课程之后,课时数量是以前一门课程的课时数量,而不是两门课程课时数量的总和。

(2)导论课没有打下基础,如对于计算机硬件及工作流程的初步认识、内存管理方式的理解、鼠标键盘的熟悉、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熟悉与使用等。

(3)课程合并后,两门课程的教师总数增加,班级人数由120人以上/班减少为70人/班,达不到学校120人/班配置助教的条件,没有助教,作业批改量大,上机辅导忙不过来,上机考试监考教师人数不够。实践证明,每次实验课教师能够辅导到的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

1.2推广后的程序设计课程调查

课程结束后,7个班的7名教师和480名学生分别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回收的有效反馈调查表为教师7份,学生186份。

1)教师调查反馈。

(1)合并后教学时间紧,学生掌握所有内容有难度,存在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上课玩手机和到课率不高等情况。

(2)每班上机相关练习题、实验、综合实验均超过20题,有的班级达到50道题以上。上机题目兼具应用性和趣味性。

(3)导师辅导的上机训练题量大。

(4)基础类型的实验和练习题完成情况良好,综合性的实验和练习题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完成。

2)学生调查反馈。

(1)有编程基础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的编程语言种类有8种,66%的学生学习过C/C++,普遍表现出对目前教学状况非常满意,在教师指导下比高中学习得更深入,能够学习到很多原理性的东西;同时也表示希望能够给予更多的课后学习指导,提供工程训练机会。有编程基础的部分学生仍然感觉上课速度快。

(2)没有编程基础的学生认为目前教学难度合适的达73%,较难/难的达22%,简单的达5%;普遍希望教师讲解得更细致,课堂上能够演示编程过程,再多增加上机辅导、上机作业和练习题,能够有项目实践机会。

1.3推广后的期末考试情况与教师试卷分析总结

推广后的期末考试分数对比见表1。

表1的平均比例表明不及格率占比最高,接近1/3,90分以上占比最低,不到10%;同时表明不同班级差别比较大,教师的教学经验对于学习效果很重要,如教师1有多年C语言和C++语言教学经验,其余的教师只从事C语言或者C++语言教学,因此虽然使用同样的教材,但是由于教学经验、教学手段、学生不同,使得学生掌握情况不同。教师6强调大学阶段的学习自觉性,对学生管束比较少,教学方式比较灵活,最终考试效果最差,不及格率达到44.8%,说明学生学习自觉性差,教师的恰当约束对于当前环境下的学生学习非常有必要。

7位教师总结学生的失分点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填空题的细节问题、读程序、写程序和判断题,恰好是编程训练没有过关的体现,这也和各位教师根据考试情况的反思总结一致。教师都反映需要加强编程练习、上机辅导、课上程序演示、程序设计思维训练,但又都觉得编程练习已经很多,上机量也很大,但训练效果却不明显。以冒泡排序为例,教师上课讲,中期考核,期末复习,但是该内容在期末考试中仍然是大的失分点且全年级都呈现这样的现象,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认真做,有的学生做了但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算法原理、编程基础、调试技术。

教师反思其中一个大的矛盾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需求矛盾:①不讲或者简单讲解基础理论及细节,学生只能依葫芦画瓢而无法举一反三,理论基础不稳固则技术不深入,有程序设计基础的学生则不能进行深入学习;②详细深入讲解需要花费大量时间;③无编程基础的学生对理论学习普遍不感兴趣且由于缺乏经验,对教师讲解的理论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进行反复讲解,而学生不得不在应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反复学习这些基础知识。

为解决这些矛盾,各个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各有取舍,其中教师5与教师7是以实践为主与理论讲授为主比较突出的2个代表。教师5采用以上机实验为主、理论教授为辅的教学方式,设计上机相关题目超过50题且上机演示编程过程,编程辅导时间多,同时另外找了优秀学生一起对学生进行上机辅导,但期末笔试90分以上的占比9.2%,不及格率为27.7%。教师7以理论讲授为主,对于上机实验辅导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16学时,期末笔试考试成绩表明学生上机实验过少,理论掌握并不扎实,90分以上的占比为0.00%,不及格率仍然达到23.1%。以上情况说明“单脚大跨步”的教学方式效果欠佳,但两者结合教学又存在学时数不够的现实问题,此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学生认为最难的不是理论学习,而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不少学生需要督促,自觉性差,而教师只有一人,怎么办?

2改进措施

针对程序设计课程在全年级推广后出现的问题,程序设计教学团队教师积极思考、讨论并试图寻找能够解决现存问题的教学方法。戴尔的经验之塔[2]说明单纯的课堂教学平均只能够达到20%的效果,而具有主动学习的参与、讨论、演讲等教学方法可以达到50%~90%的教学效果。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基础理论,深入讲解原理和运行机制且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能够随时查阅学习基础理论,又要在教师人数有限的条件下给予足够的上机实验演示和辅导,教师就需要将一些以记忆和理解为主的知识点放到课前让学生预习,课堂上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编程练习并给予辅导。此外,对于一些需要深入分析的问题则可在学生预习的情况下,在课堂上以分组或者集体讨论的方式解决,但存在部分学生不预习而等待教师上课讲解或者学生预习目的性不强、自学能力不够等问题。教学团队教师经过调研发现,最近几年在国内外逐步发展的翻转课堂教学[3]恰好满足有教学理论研究支撑和国内外优秀教学经验借鉴等条件,具体方案如下。

(1)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微课的形式录制成视频,达到学生在教师引导条件下自学的效果,同时在学生完成预习作业后,检验其学习效果以便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还需要反复看视频巩固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情况制订课堂活动安排,协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教师将分析问题、设计思路、流程图绘制、编程、编译链接、调试等演示案例的完整过程录制成视频,让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临摹,解决初期没有教师在身边编程入门难的问题,达到课堂演示编程的效果,避免课堂上编程占用时间过多、编程代码文字过小后排学生看不清楚等问题。

(3)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编程练习,解决学生视频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讨论解决实际项目问题的方法及方案的选择。

(4)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其他同学,对于帮助其他同学的学生给予平时成绩加分,解决缺乏编程辅导的问题。

(5)在现有培养方案条件下拟用部分班级试点进行翻转教学,部分班级不采用,然后进行效果对比和进一步分析与改进,使其更适合当前的本科教学。

3结语

基于“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除了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外,还需改进对学生培养更直观有效的课程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以实践理论“戴尔的经验之塔”和布鲁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模型理论[4]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5]。翻转课堂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研究,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传授知识、教授技能、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可操作性强,是解决现有程序设计课程改革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还有待多次试点改进及全面推广后具体分析及解决。

参考文献:

[1]戴波,周世杰,曹晟,等.“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6):309-311.

[2]焦丽珍.神奇的“经验之塔”:“视听教学法之理论”[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6):126.

[3]爱课程网.翻转课堂教学法[eB/oL].[2014-10-16].http://icourse163.org/course/pku-21016#/info.

[4]andersonLw,KmthwohlDR.ataxonomyforlearning,teaching,andassessing:arevisionofbloom’staxonomyofeducationalobjectives[m].Completeed.London:pearson,2000:38-62.

数学辅导课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国开远程教育;混合式学习;辅导教师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教育、培训机构借助互联网推送学习资源和组织学习活动。网上学习对远程教育而言尤其重要,它解决了远程学习者由于工学矛盾而不能经常到校学习的问题,但也给学习者带来了孤单无助、学习时间难管理和学习动力不足的负面影响。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这种新型学习模式其实就属于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1]。自2000年以来,国内外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日益深入。在谷歌学术搜索上和百度学术搜索上都能搜到大量的与“混合式学习”相关的文献。研究者们从不同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混合式学习与学生满意度及学习效果、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学习社区与自主学习策略、混合式学习与mooC等方面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各种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深入论述。然而,这些文献的研究环境多为全日制高等学校或企业培训机构,研究内容多为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提炼和构建,以及如何基于虚拟学习环境对某一门具体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等。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专门以开放大学/电大作为研究环境探讨混合式学习的论文,在这些研究当中,少数研究者从“应然”层面结合远程开放教育设计与提炼混合式教学/学习模式,多数研究者则从实践角度对其开展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反思与总结。专门着眼于我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立足于“实然”层面调研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施现状,探讨如何利用该学习模式提高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却尚未查到有深入研究的论文。鉴于此,我们以国家开放大学南海实验学院(以下简称“国开南海”)为个案,调研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国开的实施现状。此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本文所呈现的是第一个阶段(基于辅导教师维度)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在自然情境之中,通过访谈和观察等途径收集研究数据。

(一)半结构式访谈

访谈对象为国开南海远程开放教育的专任辅导教师。截至2016年7月,南海实验学院的专任教师共96人。为了使样本尽可能具有代表性和达到数据收集的饱和状态,笔者主要根据年龄、教龄和性别三个标准挑选了20名担任过远程教育辅导工作的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这20名访谈对象的年龄结构分布为:30岁及以下年龄段和51岁及以上年龄段各1人;31岁至40岁年龄段和41岁至50岁年龄段各9人。教龄结构分布为:教龄5—10年的6人;教龄11—20年和21年及以上的各为7人。性别结构为:女教师9人,男教师11人。基于研究问题设计的三个开放性访谈问题为:针对每一个访谈对象的访谈时间约为40分钟,访谈数据转录成电子文档,使用nvivo软件进行了编码分析并导出了分析结果。

(二)非结构式观察

2015年春季和秋季学期,笔者对这20名教师的面授课堂进行了随堂观察,期初和期末每名教师各观察一次。在对面授课堂进行观察时,笔者先向师生亮明了自己作为研究人员的身份,并在课堂上跟学习者进行了一些交谈。观察的重点在于:教师如何组织与管理课堂?如何安排面授与网上教学的内容?关于网上教学的观察,笔者获准进入这20名教师在电大在线教学平台和国开moodle平台上所任教课程的课程空间,观察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师生实时与非实时互动,形考作业布置与批阅等情况。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访谈对象所担任的课程包括5门公共课和15门专业课,在这20门开放教育课程当中,教学手段都涉及面授与网上教学,面授辅导为主,主要由教师系统讲解知识点;网上教学为辅,主要由学习者下载学习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料,参加教师主导的文本形式的实时与非实时讨论以及完成网上形考作业。在教学组织方面遵循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

(一)面授旨在系统讲解知识点

首先,面授安排的频率较高:本科课程每2周一次面授(一门课程约面授21学时),专科课程每周一次面授(一门课程约面授54学时)。其次,面授的形式主要是教师借助word或ppt讲授,授课内容覆盖各章节的主要知识点,一次面授往往需涵盖2—3章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努力扮演着“传道者、授业者”的角色;学习者听课,在书本上画记重点,努力完成对知识点的接受。这种面授辅导模式具有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为主宰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2]。在问及“面授教学与网上教学相比,哪个教学效果更好”时,有13位访谈对象认为“面授教学更好”,只有4位访谈对象认为“网上教学更好”,其余3位访谈对象则认为“难说”。持“面授教学更好”观点的访谈对象提得最多的理由是“方便师生互动、更容易讲清楚知识点或操作要领、师生更习惯于面授”;持“网上教学更好”观点的访谈对象年龄全部在40岁以下,支持的理由基本是“不受时空限制、学习时间更灵活、便于成人学习”;持“难说”观点的访谈对象则认为“何种教学效果更好取决于课程的性质与学员自身的情况”。

(二)网上教学处于辅助地位

根据笔者对20位访谈对象的访谈和对其网上教学空间的观察,他们开展的网上教学局限于上传教学资料(主要是面授时所用的课件和期末复习资料),组织实时与非实时论坛讨论以及在形考平台批阅作业。“我从来没重视过网上教学。不过是按学校要求上传课件资源和到论坛发帖,应付而已。”(女,41—50岁)“现在我们是将面授作为主要的传输知识的渠道,而网上教学似乎是配菜,是辅助手段。学生上网学习一下,对巩固面授所学知识当然有好处;不上网学习,自己看教材自学,效果可能也差不多。”(男,41—50岁)网上教学的途径除了旧的电大在线教学平台、新的国开moodle平台,访谈对象还在平台之外使用了QQ、e-mail、电话、微信、视频会议、微博等,其中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由于学校规定必须用来上传教学资料和组织课程论坛讨论而居利用率第一位,国开moodle平台则由于正处于建设、试运行阶段而致利用率偏低[3]。辅导教师如此评价学习者参与课程论坛讨论的情况:只有3位访谈对象认为师生都认真地进行了讨论,发帖也有一定的价值;而有13位访谈对象认为师生都是“敷衍、应付式”,或者“个别学生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大多数学生都是应付了事,直接从百度复制粘贴”,之所以如此,在于:“现有的网上教学只是将书上的东西搬到了网上,形式而已,没有意义,学生是否参与网上学习并不影响其通过课程考核。”(男,31—40岁)

(三)教学法的转变是网上教学最大的困难

在问及“网上教学是否存在困难”时,明确表示自己存在使用教学软件/教育技术困难的访谈对象有7人(其中5人处于41岁及以上年龄段),其余13人则表示“不存在技术困难”或者“技术不会构成大的困难”。但访谈对象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网上教学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一些其他困难,其中提得最多的困难是教学法的转变问题,其次是网上学习资源的建设问题,还有对“师生比失调,网上实时讨论时一个教师难以应付众多学生”的担心等[4]。

三、研究讨论与建议

(一)国开目前的混合式学习存在的问题

1.网上教学有形式而无实质在国开南海目前的远程教育实践中,虽然辅导教师的教学手段都涉及面授与网上教学,但网上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学校有网上教学的要求,但辅导教师所理解的网上教学只不过是“在教学平台上传其面授时所用教学资料,在课程论坛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在形考平台批阅学生作业”。ellis,Steed和applebee[3]曾将网上学习资源分为交互性的和信息性的,前者包括取自现实生活的案例讨论、评估性的小测试、实时与非实时讨论等;后者包括以各种格式(woRD,HtmL,pDF,ppt,视频和音频等)上传的授课资料回顾、补充学习资料、图片或音像数据库链接等。从前面的研究分析来看,国开南海目前的网上教学交互性很弱,信息性也一般。辅导教师将课程论坛讨论理解为“上去扔一个问题,等着学习者回答”,结果就是学习者互相复制粘贴答案,完成任务了事,这样的课程论坛讨论是没有互动的;辅导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料往往与学习者手中的教材内容重复,没有提供更多或设计得更科学的信息,结果就是学习者认为没有必要那么麻烦地上网去看电子版的教材[5]。国开南海“以面授辅导为核心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事实上让网上教学陷入了有形式而无实质的局面,而且这个局面在整个国开其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根据国开目前的体制,直接为学习者提供面授和网上导学的辅导教师并无权限在网上学习平台设计教学活动,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由国开总部的主持教师(负责一门课程的管理)和主讲教师(在网上学习平台以视频、音频等形式对课程知识点进行讲授)完成。如此的教师分工体制造成的结果就是:网络课程资源建好了摆在平台上,但辅导教师在一线教学/导学过程中并不经常使用它;面授课堂正好符合传统教学的需要,于是辅导教师自然将其工作重心放在了这个舞台[6]。2.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流在课题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辅导教师们大量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既是面授课堂的中心也是网上空间的主角———面授以教师讲授知识点为主,辅以一些配套性的习题讲练;网上以教师上传课件、讲义、复习资料和在论坛向学生提问为主,辅以形考平台批改作业。无论是面授还是网上,学习者都未能发挥其“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虽然他们是成人学习者、远程学习者,但在教师的心目中,他们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最好的教学状态仍然是“学习者都来参与面授课堂,教师讲完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

(二)混合式学习如何在国开更有效地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