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7:25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63―02

《纲要》课作为高校2005课改方案中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重要意义。因此提高《纲要》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刻不容缓。这几年《纲要》课的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而《纲要》课实效作为教学行为的最终结果,它的形成受到教学的主体(《纲要》课教师)、教学的客体(学生)、教学的内容(教材)及教学方法的制约。本文主要从《纲要》课教师、学生和教法三个方面进行探究,认为“纲要“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关键取决于《纲要》课教师素质提高、适应学生特点和教法的创新。

1《纲要》课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关键

《纲要》课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总导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他掌握着教材内容的改编、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过程的组织,无论“纲要“课教学如何改革,《纲要》课教师始终是影响教育教学实效的关键性因素,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和主体。因此,提高《纲要》课教师的素质是实现《纲要》课良好实效性的关键。

1.1《纲要》课教师素质不高的主要表现

毋庸讳言,现实中一部分高校《纲要》课教师在职业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方面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纲要》课教师素质不高的主要表现有:(1)思想政治信仰不坚定,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不足。部分《纲要》课老师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的局限性,没有建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在授课中缺乏政治热情和信心,这必然会对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塑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产生局限性。(2)专业理论素养不足,教学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很多高校《纲要》课教师队伍编制不足,兼职教师比重过大,专业学术背景参差不齐,学历普遍有待提高,师资专业培训和业务培训不足等等,造成高校《纲要》课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不足、教学业务能力不高。(3)缺少职业自信心、荣誉感,教学动力和积极性不足。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追逐物质利益的社会现实下,很多《纲要》课老师,尤其是青年《纲要》课老师面对窘迫的生存环境,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足够的信心和荣誉感。而且受学生厌学情绪和拒学逃学行为的消极影响,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感受不到职业成就感,产生了职业倦怠。

1.2新时期《纲要》课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21世纪的新形势使《纲要》课教师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要想使《纲要》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纲要》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1)坚定的政治信仰,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纲要》课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者,是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培育者。因此《纲要》课老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只有自己真正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在课堂上使学生受到感染,让更多的学生坚定信心,成为真正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作为从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讲授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课,《纲要》课教师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史和国情的教育,《纲要》课的教学要使大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国史和国情,与近代以来的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要心忧天下、情系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自觉的担当起历史的使命。《纲要》课教师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爱才能感染我们90后的大学生,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必须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振兴中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2)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精深广博的业务能力。新时期要求《纲要》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文学科背景、精深的教学业务能力。《纲要》课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准确、流畅、生动。《纲要》课教师必须懂得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须尽快熟练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3)加强科研是提高《纲要》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纲要》课老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本专业学术研究的深度上和前沿上有所了解和建树,才能把最新的学科知识和观点传授给学生,才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有发言权和理论自信,才能增强自己的教学魅力。一位优秀的《纲要》课老师必定也是一位善于科研的老师。因此,《纲要》课教师必须善于科研,并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2《纲要》课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适应大学生的特点是基础

2.1新时期大学生成长背景对《纲要》课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提出严峻性挑战

当前高校大学生多是90后,他们生活在我国政治经济飞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凸显,使得大学生一方面享受着丰富的社会物质条件,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受社会上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和人们疯狂追逐物质利益的社会现实环境的刺激,使得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了怀疑和抵触情绪,很多大学生都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泥坑。尤其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会”纷繁复杂的腐朽思想和反动言论的蛊惑,也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尤其是大学生对社会的黑暗面,对激化的社会矛盾,如官员的腐败,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等社会现象缺乏理性的认识,这往往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鼓动,甚至严重的会参加一些反社会反党的活动和组织。这些都对《纲要》课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提出严峻性挑战。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强,为了增加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筹码,很多大学生忙着准备英语、计算机的过级考试,研究生考试和出国考试,这使得他们在学完专业课之后,有很大的学习压力,客观上弱化了大学生对《纲要》课的学习,产生了厌学情绪。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小学、中学都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到了大学,又要学中国近现代史,难免会对《纲要》课产生极大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认为这门课就是说教,甚至是浪费时间。因此,很多大学生在《纲要》课上常常旷课,即使上课也在低头写其他课程作业、打游戏、发短信,看其他书籍,造成了上课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学生很少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严重影响了《纲要》课的教学效果的提高。

2.2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个性特点,《纲要》课教学要提高适应性

当代大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与父辈们有所差别的个性特点。当代大学生身处在一个多变开放的改革探索时期,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理想主义的精神教育与现实主义的物质追求,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滑坡与急功近利的利益追逐,充满矛盾与对立的社会生活等造成了他们复杂的价值观。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家庭条件、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教育背景,使他们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独特个性,也导致了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差异。当代大学生是个性张扬的一代,他们为人瞩目的正是独特的个性。

学生是《纲要》课教学的对象,《纲要》课教学良好效果不仅要求老师积极“教”,而且要求学生积极地“学”,只有相互应答形成“共鸣”,效果方能显现。学生的新形势下的特点给提高《纲要》课的实效性增加了难度,也给高校《纲要》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使他们往往对一切事物都具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他们的思想很难经过正面地宣传或说教,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他们反对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表面上他们接受了教师的思想,实际上他们心里并不认可。因此,《纲要》课教师要想使《纲要》课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把《纲要》课的教学深入到学生心中,就要注意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结合,这就要求《纲要》课老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纲要》课老师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新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和主体性明显增强,喜欢大胆参与和积极实践,这就要求《纲要》课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展示自己的独特风采,可以多提问题,让学生进行主题演讲或辩论,甚至可以演历史话剧或组织学生唱革命歌曲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纲要》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能多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纲要》课老师要使自己和学生处在一个平等的教学互动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人本主义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纲要》课教学效果好不好,《纲要》课老师要多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和技巧,要以学生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大学生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作为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重要尺度。

3《纲要》课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是根本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在课堂上很被动,也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纲要课”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2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历史观

1“纲要”课程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

尽管课程开设已有几年时间,但当前高校许多学生仍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门历史课程,即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从鸦片战争以来至今这160多年的时间里的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课程。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并不是单纯的以它所讲述的内容或者这门课程的名称为依据,而是要看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中国近代史纲要”是根据中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开设的一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强化“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新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基本任务,并将“纲要”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研究,科学的历史观教育研究等列为该学科的的研究范围。从这门学科的增设及其研究范围以及“纲要”课程教学目的来看,“纲要”课是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思政课。

当代高校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兴起,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四个多样化”的局面,即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四个多样化”,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它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纲要”课程是向学生传播唯物史观的重要渠道和阵地,有助于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唯物史观的态度和方法来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才可以使青年学生们在纷乱繁杂的信息时代分辨出是与非、对与错,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同时也为那些立志从事史学研究的青年初步奠定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史学理论研究方法。

总之,当前“纲要”课程开展唯物史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纲要”课程的性质和定位所必需的,应当以唯物史观作为其根本教学任务;第二,是实现“纲要”课程具体教学任务所必需的,“纲要”课程若要进行“国史国情教育”和“三个选择必然性教育”,必须同时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第三,是实现高校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所必需的,因为唯物史观教育能为高校学生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当前“纲要”课程教学中在科学历史观方面的问题

2.1教材信息简略、抽象,重复性高,基本线索单一化,为学生的科学历史观培养设置了数道无形障碍。

“纲要”课程囊括了中国近现代160多年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历史发展规律,涉及的内容信息量如其说过大,还不如说过于简略;其内容与中学的历史课本的教学内容相对照,应该说重复的内容较多,致使很多学生认为中学已经学过的知识,现在没必要再学一次,在思想意识上不经意间筑起了唯物史观培养的无形路障;从“纲要”课本内容剪辑和编排上,基本线索高度中心化或单一化,也很难寻觅出明确的科学历史观的叙事分析思路。因此,当前“纲要”课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高校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方面的需要。

2.2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信息量大,难以承载培养学生科学历史观之重任

高校是当前中国社会唯物史观教育的主要场所,“纲要”课程是当前高校开展唯物史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与“纲要”课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相反,目前“纲要”课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四门必修课数“纲要”学分和课时配置最少。因为大多数高校的“纲要”课的学时安排为36课时,在书本内容多,教学信息量大,教学时间短的情况下,授课老师很难进行合理的安排,更难以组织有效的唯物史观实践教学活动。现实中“纲要”课程的教学,要么任课教师为了赶时间而教学,要么在已经高度被压缩的“纲要”教材内容基础上再次压缩、剪裁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以面对课时紧张的现实;而唯物史观的实践教学安排,如果不是在课内组织学生看一场有关近现代史的教学影片,就是泛泛地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地参观革命遗址或纪念场馆以充当实践教学活动。

2.3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和培养自身科学历史观的兴趣

如上所述,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很多老师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在较少实践教学安排的情况下,侧重于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对历史观点的评价,削弱了课程的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对“纲要”课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大班授课,和概念、实事、观点记忆性的结课考试,很多高校学生都是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而在平时几乎忽略了这门课的存在。可以说当前现存的教学方式,降低了这门课的实效性,无法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

2.4授课老师知识结构不完善,有关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目的不明确

当前,部分授课老师缺少唯物史观明确的教学目的,甚至忽略了以唯物史观作为“纲要”课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也有一些老师往往墨守教材中的一些过时观点,对近些年史学界有关唯物史观的探讨和新论点置若罔闻;也有一些老师出于对唯物史观理论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心理,而偏好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当前近现代史领域一些偏离唯物史观的观点没有应有的态度。

3加强“纲要”课程科学历史观教学的若干思考

3.1适当调整、取舍授课内容,增强科学历史观培养方面的针对性

有专家指出,授课老师必须坚持“突出主线,把握核心,认识规律”的原则,正确地把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项根本性的任务而斗争的历史”,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授课老师应该在深刻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授课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或者方向,联系高校学生平时关注的一些问题,针对经济全球化和人文多样化的特点与趋势有选择地把握教学内容的侧重点,特别是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更好地发挥授课老师个性化教学的优势,以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科学历史观培养方面的针对性。

3.2明确教学目的,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运用科学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纲要”课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主题,以中华民族从衰落到复兴的历程为基本路线,重点讨论中国近现代160多年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高校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和国情,帮助他们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纲要”课就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宽阔的视野为依托。

第一,“纲要”课程应注重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一部中国近代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长卷。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许多优秀儿女们前赴后继投身反侵略的斗争,探索着民族的出路。通过“纲要”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革命先辈们是如何为民族独立奋发图强、英勇拼搏的。在讲授“纲要”课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些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充分地融合在教学内容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又能加强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情感性,更好地让学生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感悟民族精神的形成,进而激发对民族精神的认同。第二,“纲要”课程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任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将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高校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高校老师在教授“纲要”课的过程中,要在学生现有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扩大同学们的视野,提升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纲要”课程应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人们适应时展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当前中国高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当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自身属性和教学特点。“纲要”课教师要利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不只要用教材上的观点去填充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们课程学习中学会质疑,然后再释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事例,让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讨论。例如,袁世凯夺去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为了恢复帝制而出卖国家利益。假如没有袁世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能不能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能够强盛吗?学生们都可以在对这些话题进行讨论,但最终的讨论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即使没有袁世凯,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也不会成功,资产阶级自身的缺陷和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种种现象都可以表明这点。讨论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唯物史观的方法为向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理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必然性。

3.3坚持以唯物史观作为“纲要”课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从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角度出发,由具体到抽象,由实践到理论,创立了唯物史观,并且强调唯物史观不是主观上的教义,而是客观上的方法。“纲要”课的教育教学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价值,并以理论指导实践。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历史是客观的辩证发展的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看待历史的问题上,唯物史观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人们要正确地看待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大学生若要具备科学的历史观,单从哲学理论书上的学习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学生对“纲要”课的学习,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逐步具备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

首先,“纲要”课老师必须加强对唯物史观的深入研究。“纲要”课程的内容,单单从一个时间跨度来说,就有160多年的,涉及到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很多知识体系。如此繁琐的内容,如果授课老师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就很难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掌握。要坚持唯物史观在高校“纲要”课中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不仅要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去合理地解释历史,而且要用唯物史观对当今时代的发展作出合理的解释。同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纲要”课老师要从时代的新高度来理解和诠释唯物史观,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特点所决定,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纲要”课老师要注重识别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纲要”课老师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界限;要认识到,真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步,也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批判其他不正确历史观的前提。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应主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非科学性,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同学们学会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来分析历史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高校学生树立其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最后,要利用网络加强“纲要”课的唯物史观教育。网络教育在观念、方式、途径和范围上推动了传统教育的变革。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主动上网学习,搜集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空间和时间上,给学生提供了很多便利。“纲要”课老师可以在闲暇的时间里随时随地跟学生沟通交流,开展一些关于唯物史观教育的主题活动;可以把关于唯物史观的一些教育活动纳入校园网,或者开设网络论坛,在网上多传播一些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作品或影视,使高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唯物史观及其史学知识,并学会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从唯物史观教育的特点出发,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做出改进和创新。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探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唯物史观教育途径,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科学历史观,并以之为指导,正确认识历史的教训和经验,最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杨东.“中国近代史纲要”开设以来理论界的评议及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2010(7).

[2]顾晓静,黄方红.“中国近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与唯物史观培养[J].沈阳大学学报,2011(12).

[3]曹雪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3

我委教研室还及时主动与省市教研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联系,在寻求指导、帮助的同时,也把教学第一线老师的意见、建议反映上去,使教学行政领导机关及时得到来自实践中的信息反馈,使上情下达,下情上通。

我们深深感到认真学习党和政府关于九年义务教育方针政策是贯彻执行九年义务教育教学的思想保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是多么有战略眼光的决策。教育者应当有要求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感,让学生胸有大志,这不是空话、套话,而是教师们的切身感受。

义务教育正是为实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一宏伟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国策,它的性质是公民素质教育。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以下称义务大纲)”是面向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学生的。化学义务大纲一开始就指出:“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指导思想,切实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如上所述,我们体会到:学好政策,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使用好新教材的前提和关键。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义务教育不是只为培养少数尖子学生服务,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注意培养“两才”(学习人才、普通劳动者型的建设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偏爱优等生、忽视中差生的弊端。

我们的目标既然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围绕新教材所进行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自然就是在努力完成提高国民素质这一艰巨而宏伟任务。立足点正确了,思想基础建立了,具体的落实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认真学纲,深入领会大纲,使新教材的实施得到保证

新大纲制定得十分切合实际,内容具体而翔实,便于教师实施。每个初三化学老师对新大纲的学习不是读一遍就可以完成任务的,不仅要通读、细读,更要结合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去学,才能把握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对于新旧大纲中有所改动的地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常常是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要认真领会,要充分理解义务大纲对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是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最终要求,教师若按照大纲,结合教学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用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思想,制定每章每节的目标,并达到各项目标,最终完成义务教育任务并不难。这里要强调一点,学纲,研究大纲是每个教师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任务,不学纲、不钻研大纲是不可能用好新教材、把握好教学的尺度的。新大纲对每部分知识点都点明了教学要求,这就是对这个知识点的考试和评估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将必然成为今后编写教材的依据、教学的依据、考试的依据和教学评价的依据,从这点上讲,不重视大纲的学习是万万不行的。

在这里我们一再强调对大纲的学习,正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的老师对此不甚重视而大声疾呼的。

我们也感到在学纲、钻研教材的同时,作为教师一定要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绪言部分,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初步概括地告诉学生化学学的是什么,其作用如何,应当怎样学,介绍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最基本的概念,教师一方面要领学生跨进化学的门槛,另一方面要为以后的学习铺路、搭架子,其结构是从学生常见的物质世界引入门,进而说明物质世界的宏观存在,物质的多样性及物质世界永恒的变化,新教材中常用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这给教师和学生中搭起了一座座互相沟通的桥梁。绪言部分的实验比统编教材多,现象更明显,更具有直观性、代表性,教材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验一步引出了物质性质、物质变化等概念后又进一步归纳出有关物质组成等多方面的结论。这一编排非常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这部分对概念、对知识的论述,大多是宏观的,给学生留有余地,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将对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一步步完善、深化,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而要一步一个台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终达到教学要求,这方面我们的老师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如提前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用语,联系实际让学生尽快掌握化学用语等。

二、研究大纲,钻研教材,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在使用新教材,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大纲为纲,结合学生实际,以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来定教学进度。

由于各校生源不尽相同,学生的原有基础不同,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教法,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掌握好教学进度,最终达到大纲对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要求,这是从大的方面进行因材施教,具体到每个学生也还有因材施教的问题,这在后面还要论及。

2.把思想素质教育贯穿在初中化学教学始终,重视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这方面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般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1)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国情、省情、市情,大讲化学事业在解放后突飞猛进的发展。甘肃有着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和发达的冶炼工业,兰州是一座现代化的化学工业城市,自然有不少可讲的实例、可参观的场所,教师在讲课中常联系,合成橡胶、化肥、炼铝冶铁等工业生产实际,内容更生动、形象,学生们也爱听并容易接受。

(2)注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环保问题自然要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尤其在兰州这样一座发达的化工城市,有着结合实际进行环境意识教学的良好基础,能较好地让学生把社会环境、社会需求、社会实践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同时,让学生不妨算算国家的人均资源帐,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有点危机感还是有好处的,他们长大承担国家建设重任时会更加爱惜资源,爱护环境。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要注意从化学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去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与化学知识教育的结合点,使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之中,切忌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教育,使二者成为两张皮。

3.正确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能力包括诸多方面,对初中生来说,主要有:学习、掌握、理解、分析、归纳、综合、演绎大纲所要求的初中化学知识的思维能力(这里也包括了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能用所学化学知识理解和处理有关涉及化学信息的问题的能力)。

还应注重培养初三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尤其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人人动手做实验,个个动脑想办法去完成实验。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老师及时给予正确引导,这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1.素质教育的观念尚未牢固地树立起来,部分老教师留恋旧教材,还是觉得统编教材更系统,讲得更透彻一些,使用了多年的统编教材更顺手一些,时不时的、自觉不自觉地又按统编教材的系统上课。

2.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牵制,担心考试试卷会出现自己没有讲到的已删减了的内容或选学内容,因此,该舍的不敢舍,该略的不敢略,把大量的时间挤到总复习中去,影响了对主体教材的讲授,也不敢大胆创新使用新教材,课时自然感到紧张。

3.部分实验还是没有做到人人动手,个个动脑,对“练习”、“初步学会”的层次把握不准。

四、建议

1.进一步深入学纲(对附录也应重视),切实领会大纲精神。因义务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没有按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和顺序编排,而是按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等四大块编排的,因此,建议教师在备课时,在教材和教案中相应章节的位置注明大纲的要求层次,并由此而定教学目标。

2.对照大纲,充分领会编写者对全书、各章、各节的编写意图,掌握初三化学的知识结构,教学中方能高屋建瓴。

3.继续改善设备,强化实验,强化对实验过程的指导,真正做到人人动手,个个动脑,即使学生做错实验或做得不成功,也要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写出报告,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改进的办法,最好再重做一次,鼓励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4.我委所属各中学的初三学生大多数将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教师们更要注意因材施教。新教材中的常识性知识并非不重要,而是受学生接受能力、时间的限制不能展开,那么对准备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可结合新教材中的常识性知识、选学内容适当拓宽、加深一些,但一定要把握好量和度,尽量不要加重学生负担。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更高层次的志趣,在活动中发现化学“小苗子”,可适当给点“偏食”,以利于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不可放松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的辅导,可恰当运用掌握教学法或成功教学法教学,使他们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这样也就可望实现大面积的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4

1化解疑虑,澄清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关心的一些共性问题就是:中学阶段刚刚学过中国近现代史,为什么进入大学后还要重复学习这段历史,这不是在“炒冷饭”吗?为什么我们报的不是历史专业,却要继续学习历史课程?这些疑虑不解决,“纲要”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就成了问题。

首先,阐明“纲要”课的性质和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性是“纲要”课的鲜明特性,更是与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课最显著的区别。因此它不是从历史专业课的角度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方面,而是“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说,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另一方面,“纲要”课的基本属性仍然是历史性,是通过叙述与“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有关的史实来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理论问题和观点,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其次,阐明开设“纲要”课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一直被忽视,历史课往往被看成是“副课”,被置于从属次要地位,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课时得不到保证,常以各种理由被削减。特别是高中学生分科较早,一些理科生高考不考历史,因此并不重视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不清楚国家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这非常不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历史课缺乏趣味和韵味,学生只是机械记忆、背诵历史知识,历史课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长期以来历史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导致很多青年历史知识极其匮乏。而历史知识贫乏又使相当部分青年历史观极度扭曲,一些青年学子受“告别革命”论的影响,对当代历史采取虚无论与怀疑论态度;由于缺乏对近现代史的了解,部分青年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存在一定的怀疑,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产生了疑问。

因此,通过对中学历史教育现状和青年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情况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央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将其作为本科生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意义非同寻常,让大学生特别是具有理科背景的大学生认识到自已是幸运的,能在大学阶段补上这一课。

另外对文科学生,我们首先应该肯定他们通过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中国近现代史已经有一个基本了解,为“纲要”课学习做了必要的知识铺垫,但是他们对历史发展脉络,还不能完整把握;对历史发展规律和主要经验,还不能准确理解;对与“三个选择”有关的历史情况,也还缺少深入了解,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比如,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在欧洲,为什么在中国大地上的先进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并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在中国不实行多党制?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些内容中学课本都有涉及,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思维链和知识链。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认识到自已已有史学知识的有限性和非整体性,从而意识到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加深、提升的必要性;同时,这些问题也激发了学生求解答案的渴望和思考问题的冲动,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化解学生头脑中的“屈辱”情结,激发学习“纲要”课的积极性

在和学生交谈时,很多学生提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太压抑、太沉重,没有学习古代史那种自豪感和自信心,这种情绪产生是有原因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0年的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这期间全世界几乎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曾侵略过中国。在大学生心目中,战败、求和、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等负面词语是和中学阶段中国近代史学习相伴随的,多数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所遭受的苦难与挫折不能释怀,历史屈辱感使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学习产生了一种不自觉的逃避或抵触情绪,因此,排解近代史“屈辱”情结成为上好“纲要”课的一个关键。教师需要再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程性质,使学生懂得学习“纲要”课程,不单纯是为了学习历史知识,也不单是为了回顾那段辛酸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而是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介绍相关重要内容,讨论相关重要问题,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明确观念,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满怀信心地投身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并自觉抵制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这也正是课程设置的价值和重要性所在。

3突出“纲要”课的价值,展现“纲要”课的学科魅力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科学性和趣味性,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作为以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程同样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然而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历史无用论”在大学生思想中很有市场,因此很多大学生在开课伊始就对以历史面貌出现的“纲要”课采取不以为然、敷衍了事的态度。要改变这种现状,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花费些时间讲清学习“纲要”课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开好“纲要”课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第一,学习“纲要”课,可以更有效地培养青年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是一部丰富的人生教科书,它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正像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所说:“历史是生活的教师。”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仰、观念、精神、智慧和思维能力上。在谈到历史对于个人成长这方面作用时,教育部颁发的《大纲》中曾指出,《纲要》课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代大学生有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但成长中不可避免地有社会阅历少、对历史缺乏真切了解的弱点,而“纲要”课开设无疑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重要渠道。中国近现代史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封建主义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之民族精神底蕴和众多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以及各方面的经验和智慧,不仅可以引发大学生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而且可以使青年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纲要课的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思想境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学习做人品格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开设“纲要”课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宏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途径。

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爱国主义则是在对自己国家历史的认同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不了解、不懂得祖国历史文化,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是很难牢固地自觉地树立起来。章太炎曾说过爱国主义好似庄稼,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而今天我们开设的“纲要”课程就是为爱国主义施肥浇水,作培植根的工作。放眼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自己国家历史的教育,因为这是培育爱国主义的基础工程。相反,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不熟悉自己的历史,忘记了历史,背离了自己民族的优秀历史传统,就会沦落为一个愚昧无知的民族。晚清思想家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亡人国必先亡其史”,强调历史教育是关系国家兴衰荣辱的大事,这是无数史实所证明的一条真理。所以,如果我们青年学生不熟悉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遇到有人歪曲历史,就容易上当受骗。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纲要”课教育,决不只是让他们掌握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纲要课学习,锻炼他们运用科学历史观、方法论来看待问题、分析析问题能力,使他们学会借鉴历史,认清潮流。

实践表明,在开课之初花费些时间排除学生的思想疑虑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其实并不遥远,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历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他们进一步认识和接受“纲要”课做必要的情感铺垫,从而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纲要”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后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文刚.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两个关键[J].高校理论战线,2007(9).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5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地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05新课程实施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是“05新课程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去年春学期起,该课程已经在全国各高校2006级本科生中普遍开设。新课程的开设必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路子。

一、“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充分体现课程性质和开设目的的内在要求

“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课程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主要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思想政治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它是一种具有价值倾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知识,它需要通过学生对相应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社会倡导的价值取向,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等。这就决定了“纲要”与其他学科教育(如历史学科)具有显著的区别,即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一般的历史知识教育或学术教育,尽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包含知识教育和学术教育的内容,但其基本功能不能定位于知识教育和学术教育。因此,“纲要”课教学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才能符合该课程的性质和开设目的,才能充分体现该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对于这一点,从事“纲要”课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纲要”,其教学目标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样,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纲要”课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已经为中国近现代史充分证明,也能够在“纲要”课教学内容中得到具体体现。因此,“纲要”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性课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纲要”课程的性质,实现教学的基本目的和要求。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纲要”课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必然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十分丰富,时间延续性强,历史资料浩繁,为了保证课程的系统性,“纲要”教材的内容又比较全面,很显然,这门课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非常突出。此外,由于大学生在中学阶段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对重要的历史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对中国近现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人物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单纯的历史知识教育的模式,没有内容安排和方法上的开拓创新,那么,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解决不了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还会造成与中学历史课简单重复的现象,从而激发不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深刻理解该课程性质、教育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努力构建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即:一是要改变与中学历史课简单重复的单纯的历史知识教育的教学现状,构建知识传授、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二是要转变课程的教材体系,创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积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重点,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的教学内容新体系。

二、“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突出教学重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教学内容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根本。因此,“纲要”课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在创新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上下工夫。

关于“纲要”课如何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不少教师通常把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系统讲授单纯的历史理论知识。这样做必然陷入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却失之肤浅、缺乏吸引力的困境,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要较好地实现教学基本目的和要求,关键是要真正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纲要”教学“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这个规定,“纲要”教学应当是在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有一个大体了解的基础上,重点讲授有助于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有关历史情况和历史经验。如为什么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总根源,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等。就是说,教学中必须首先明确和始终注意贯彻的一个基本思想是:与“两个了解”、“三个选择”密切相关的内容必须着重地、比较展开地讲。而与之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的有关中国近现代史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历史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介绍、历史资料的详细分析、历史问题的学术探讨等,则要从简或从略。

教学中突出重点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由于大学生在中学阶段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对重要历史知识、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历史人物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他们对历史发展的脉络还没有完整的把握;对历史发展的规律还缺乏准确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安排教学内容时需要注重从整体性上把握,即要紧密围绕一个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集中进行讲授,这就要求在内容的设置上打破时空界限,围绕所阐述的问题灵活使用历史资料,努力帮助大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如:教师在讲授“纲要”教材中编内容时,可以集中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重点说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正确性。为此,在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通过从民国初年形形色色的救国方案破产到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的曙光中接受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直到最终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的面貌等,以充分说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正确性,从而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应该是教学中必须把握的重点。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要把重大历史事件的讲授和社会上流行的有关思潮以及大学生经常关注或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联系起来说明有关历史情况。如近年来在近现代史领域中有较大影响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包括否定革命、鼓吹告别革命的观点,否定爱国主义、鼓吹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否定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历史的观点等等。对这些错误观点。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论,旗帜鲜明地帮助大学生划清重大历史是非的界限,使课堂讲授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

二是要把解析历史问题和分析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方法论指导和重要启迪。如在分析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任务时,可以做适当展开延伸,帮助大学生认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由于社会主要矛盾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因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民主革命时期,由于革命战争的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应运而生。现在,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新时期,国家所需要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他们应该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者,以此启迪学生确定科学的成才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完善自身素质,为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中,如果能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突出教学重点,找准切入点,一定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优良的实效。

(二)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使“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实效,还必须在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1.以课堂讲授为基本形式,辅之以讨论式、问题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教育教学规律告诉我们,受教育者比较系统地掌握理论,是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因此,“纲要”课教学应该以课堂讲授为基本形式。另外,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真正学有收获,必须针对“纲要”课教学中涉及的有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采取讨论式、问题式、研究式等广泛多样、科学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方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的基本目的。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6

我委教研室还及时主动与省市教研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联系,在寻求指导、帮助的同时,也把教学第一线老师的意见、建议反映上去,使教学行政领导机关及时得到来自实践中的信息反馈,使上情下达,下情上通。

我们深深感到认真学习党和政府关于九年义务教育方针政策是贯彻执行九年义务教育教学的思想保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是多么有战略眼光的决策。教育者应当有要求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感,让学生胸有大志,这不是空话、套话,而是教师们的切身感受。

义务教育正是为实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一宏伟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国策,它的性质是公民素质教育。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以下称义务大纲)”是面向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学生的。化学义务大纲一开始就指出:“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指导思想,切实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如上所述,我们体会到:学好政策,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使用好新教材的前提和关键。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义务教育不是只为培养少数尖子学生服务,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注意培养“两才”(学习人才、普通劳动者型的建设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偏爱优等生、忽视中差生的弊端。

我们的目标既然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围绕新教材所进行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自然就是在努力完成提高国民素质这一艰巨而宏伟任务。立足点正确了,思想基础建立了,具体的落实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新大纲制定得十分切合实际,内容具体而翔实,便于教师实施。每个初三化学老师对新大纲的学习不是读一遍就可以完成任务的,不仅要通读、细读,更要结合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去学,才能把握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对于新旧大纲中有所改动的地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常常是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要认真领会,要充分理解义务大纲对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是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最终要求,教师若按照大纲,结合教学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用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思想,制定每章每节的目标,并达到各项目标,最终完成义务教育任务并不难。这里要强调一点,学习大纲,研究大纲是每个教师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任务,不学习大纲、不钻研大纲是不可能用好新教材、把握好教学的尺度的。新大纲对每部分知识点都点明了教学要求,这就是对这个知识点的考试和评估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将必然成为今后编写教材的依据、教学的依据、考试的依据和教学评价的依据,从这点上讲,不重视大纲的学习是万万不行的。

在这里我们一再强调对大纲的学习,正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的老师对此不甚重视而大声疾呼的。

我们也感到在学习大纲、钻研教材的同时,作为教师一定要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绪言部分,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初步概括地告诉学生化学学的是什么,其作用如何,应当怎样学,介绍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最基本的概念,教师一方面要领学生跨进化学的门槛,另一方面要为以后的学习铺路、搭架子,其结构是从学生常见的物质世界引入门,进而说明物质世界的宏观存在,物质的多样性及物质世界永恒的变化,新教材中常用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这给教师和学生中搭起了一座座互相沟通的桥梁。绪言部分的实验比统编教材多,现象更明显,更具有直观性、代表性,教材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验一步引出了物质性质、物质变化等概念后又进一步归纳出有关物质组成等多方面的结论。这一编排非常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这部分对概念、对知识的论述,大多是宏观的,给学生留有余地,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将对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一步步完善、深化,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而要一步一个台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终达到教学要求,这方面我们的老师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如提前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用语,联系实际让学生尽快掌握化学用语等。

在使用新教材,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大纲为纲,结合学生实际,以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来定教学进度。

由于各校生源不尽相同,学生的原有基础不同,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教法,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掌握好教学进度,最终达到大纲对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要求,这是从大的方面进行因材施教,具体到每个学生也还有因材施教的问题,这在后面还要论及。

2.把思想素质教育贯穿在初中化学教学始终,重视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这方面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般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1)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国情、省情、市情,大讲化学事业在解放后突飞猛进的发展。甘肃有着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和发达的冶炼工业,兰州是一座现代化的化学工业城市,自然有不少可讲的实例、可参观的场所,教师在讲课中常联系,合成橡胶、化肥、炼铝冶铁等工业生产实际,内容更生动、形象,学生们也爱听并容易接受。

(2)注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环保问题自然要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尤其在兰州这样一座发达的化工城市,有着结合实际进行环境意识教学的良好基础,能较好地让学生把社会环境、社会需求、社会实践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同时,让学生不妨算算国家的人均资源帐,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有点危机感还是有好处的,他们长大承担国家建设重任时会更加爱惜资源,爱护环境。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要注意从化学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去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与化学知识教育的结合点,使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之中,切忌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教育,使二者成为两张皮。

3.正确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能力包括诸多方面,对初中生来说,主要有:学习、掌握、理解、分析、归纳、综合、演绎大纲所要求的初中化学知识的思维能力(这里也包括了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能用所学化学知识理解和处理有关涉及化学信息的问题的能力)。

还应注重培养初三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尤其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人人动手做实验,个个动脑想办法去完成实验。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老师及时给予正确引导,这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1.素质教育的观念尚未牢固地树立起来,部分老教师留恋旧教材,还是觉得统编教材更系统,讲得更透彻一些,使用了多年的统编教材更顺手一些,时不时的、自觉不自觉地又按统编教材的系统上课。

2.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牵制,担心考试试卷会出现自己没有讲到的已删减了的内容或选学内容,因此,该舍的不敢舍,该略的不敢略,把大量的时间挤到总复习中去,影响了对主体教材的讲授,也不敢大胆创新使用新教材,课时自然感到紧张。

3.部分实验还是没有做到人人动手,个个动脑,对“练习”、“初步学会”的层次把握不准。

1.进一步深入学习大纲(对附录也应重视),切实领会大纲精神。因义务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没有按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和顺序编排,而是按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等四大块编排的,因此,建议教师在备课时,在教材和教案中相应章节的位置注明大纲的要求层次,并由此而定教学目标。

2.对照大纲,充分领会编写者对全书、各章、各节的编写意图,掌握初三化学的知识结构,教学中方能高屋建瓴。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7

新大纲的基本特点

1.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教学的全面育人功能新

大纲不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等方面,都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力求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育人功能。

(1)知识内容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并注意了同义务教育大纲的衔接。新大纲必修部分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内容;二是关于生命活动本质的内容;三是生物界的发展和生物与环境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知识,是对初中生物课知识的综合、概括和提高,是作为未来社会各类人才都必须的基础知识,突出了基础性的特点。

新大纲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很强的时代性。如必修部分的“细胞的分化与衰老”、“细胞的癌变”;选修部分的“免疫知识”、“生物固氮”、“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及选修和必修部分都涉及的“生态环境的保护”等,这些内容反映了现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带有很浓的时代气息。

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新大纲在内容选择上还十分重视知识内容的实用性。如必修部分的“细胞的癌变”、“植物激素的调节及其应用”、“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环境与人体健康”、“无公害绿色食品”等;选修部分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细胞质遗传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地球、生物圈与人”等。这些内容与生产、日常生活和自然实际密切相关。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使学生认识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应用,获得有利于增强体质、加强自我保健的知识。

(2)更加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提高科学素质。”明确了观察、实验、思维、自学方面的能力,提出有“较强”的能力要求。比原大纲只提出“自学”、“观察”、“分析和解释”的“初步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在教学目标中进一步将科学素质培养目的具体化:在能力要求中提出了要求“比较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要求“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正确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要求“初步形成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要求“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并逐步确立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要求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知识教育目标中增加了“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主要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的要求。

在思想教育目标中增加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要求。

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加强,还突出表现在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实习的数量和类型。原大纲高中必修部分只有5个实验、实习,新大纲增加到了24个。原大纲中的实验大多是观察实验,新大纲增加了“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几种果蔬VC含量的测定”等定性和定量实验。此外,还安排了“性状分离比例几率的模拟”,“模拟通过分子杂交鉴定人与猿间的亲缘关系”等模拟实验,特别是增加了“植物的向性和感应性现象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项目。

实验数量的增加,使学生具有更多的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的机会,实验类型的丰富可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因而有利于培养其科学素质。

(3)更加明确了思想教育要求。原大纲思想教育要求只提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两方面。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要求。大纲还把“提高身体心理素质”作为教学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目标中提出要“促使生理和心理健康”,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这些要求一方面结合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体现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素质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能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而且能够对于生物界、生物科学、大自然和生态以及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资源开发、人口控制、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有正确科学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能够具有创新和合作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

大纲还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要求。要求“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做到教书育人。在教学中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要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及生物进化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等的方法和途径。

2.充分体现了“指导”的职能

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教学的依据、评估教学的依据和考试的依

据。新大纲不仅明确了教学的知识点,而且提出了3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并且在附录中对3个层次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说明。同样,大纲在学生实验、实习方面也提出了“初步学会”、“学会”2个层次的要求,对这2个层次的涵义作了明确的界定。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大纲的4个依据作用。尤其是可以克服教师在教学、教学评估及考试中的主观随意性,保证教学质量。大纲首次对“考试、考查、教学评估”以及“教学设备”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必修课的考试,第一学期由学校进行;第二学期属会考性质的水平考试,要求学生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选修课的考试由各校安排,一般每学期一次。大纲对生物实验考查也提出了要求。大纲还对教学评估提出了要求,提出了教学评估的目的,明确了课堂教学评估及实验教学评估的主要项目。课堂教学评估包括: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方法、手段;教学效果。实验教学评估项目包括:目的要求;教材用具;实验操作;实验效果;实验开设率等。大纲在“教学设备”中提出,要“配备各项有关实验设备,使之达到国家教委制订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和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规定的要求”,要保证按质按量完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观察、实验、探究、实习、演示等教学活动。

此外,大纲还对生物教师、实验员及学校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合理和科学地管理、使用现有设备上提出了要求。

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的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其“指导”职能,有利于保证教学的到位,保证实验、实习的质量,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3.体现了统一性和灵活性

大纲作为一种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有其统一的要求。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要求,是通过教学必须达到的,大纲规定的课时安排必须执行,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范围及深度也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这是大纲的统一性。与原大纲相比,新大纲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特别是对各知识点和学生实验、实习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统一要求,减少了教师教学中的随意性。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学校间差异较大,从适应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来看,在保证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新大纲的灵活性体现在:一是对知识点的叙述较为概括,如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原大纲中列出了“细胞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现象、应激性、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等,新大纲只列“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再列出特征的具体内容。又如,染色体变异,原大纲中列出了“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等细目,新大纲只列出“染色体变异”,对具体的内容不作过细、过死的规定。新大纲的灵活性还表现在有些知识内容和学生实验、实习项目是作为选讲、选做列出的。如“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光合作用的碳代谢类型简介”、“生物固氮过程简介”、“酶工程简介”等都是选讲内容;“影响酶活性的实验”、“atp的生理作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脖、“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实验、实习项目都列作选做。

此外,大纲还安排了10课时的地方教材和机动时间。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因地制宜,联系本地区的生物种类和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同时,要认真完成生物课乡土教材的教学任务。”乡土教材的教学要求,为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教学内容创造了条件。

贯彻新大纲精神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大纲的颁布,为开创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新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要贯彻新大纲的精神,实施大纲的教学要求,还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认真学习新大纲,深刻领会新大纲的精神

如前所述,新大纲与原大纲无论在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知识内容选择及教学要求、思想品德及能力培养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区别。只有深刻领会这些精神,才能使大纲的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落到实处。

2.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新大纲增加了不少原大纲中所没有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大多反映现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教师若不加强学习,更新、扩展自己的知识,就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3.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

新大纲从素质教育和从培养未来社会合格的接班人出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要求,要达到这些目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真正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改进教学方法,使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从面向少数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化,从重智育向知、情、意、行协调发展转化,从重知识、理论向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和技能、能力并重转化。

4.积极创造条件,开好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新大纲增加了许多实验和实习的内容,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但是开设实验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在原有5个实验、实习的基础上增加到24个,学校的实验设备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尽早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配备实验设备;教师应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创造条件,开齐上好实验,否则就难以落实大纲的教学要求。

5.尽快恢复生物高考,提高生物学科的地位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8

关键词:辽宁历史文化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张敬军(1967-),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辽宁沈阳11014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化工大学教研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2C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16-02

“05”方案实施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即成为全国各类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这门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真正受益的优秀课程,始终是“纲要”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固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是增强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辽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果把辽宁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纲要”课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建立起爱国、爱家乡的崇高责任感。

一、充分发掘可供“纲要”课教学利用的辽宁历史文化资源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各种精神产品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1]辽宁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历史遗存、遗迹、博物馆、纪念馆以及历史文献资料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1.历史悠久的辽宁古代文明

辽宁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营口金牛山遗址、沈阳新乐遗址、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等都揭示了辽宁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而距今两千多年的桓仁五女山城,建于辽代的“千年国宝”锦州义县大奉国寺,以及清初建于沈阳和抚顺的“一宫三陵”等重要遗迹,则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东北边疆少数民族的聪明才智。

2.近代辽宁历史上的中国革命遗迹

辽宁也是近代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生地之一,现存大量反映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革命遗址遗迹。例如,反映帝国主义势力对东北进行渗透与侵略的旅顺日俄战争遗址、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等,反映中共早期在东北领导革命活动的中共满洲省委纪念馆和中共奉天特委旧址,以及反映东北抗联艰苦卓绝抗战经历的抚顺三块石抗联遗址和本溪老秃顶子抗联遗址等。

3.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重工业基地

辽宁还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主要基地,被称作“共和国长子”,有着“东方鲁尔”的美誉。标志新中国工业崛起步伐的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展览馆,反映辽宁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成就的我国第一家股份制大型工业企业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以大连为龙头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和沈北新城子现代农业经济区等,都充分展现了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

二、在“纲要”课教学中辽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

在“纲要”课教学中利用辽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的最基本途径。教师从导入课程开始就要紧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跟随着教师的引导走进历史的时空。如在讲授中华灿烂古代文明的内容时,可以结合沈阳新乐遗址和红山文化遗址向学生介绍辽宁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如,讲述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时,可以结合旅顺日俄战争遗迹,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列强为争夺东北权益进行的激烈斗争以及对所侵略地区造成的巨大伤害。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辽宁地方历史资源,展现辽宁的历史文化,既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2.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实践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纲要”课要利用已有的条件开展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实地考察探究,增强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实践教学中也应充分利用辽宁历史文化资源,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少年读书旧址、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抚顺三块石抗联遗址和本溪老秃顶子抗联遗址进行实地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东北抗联将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于白山黑水之间坚持抗战的英勇事迹。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对实地实物的接触,可以使学生近距离地与伟人、英雄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

3.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纲要”课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如采访仍健在的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考察本地的历史发展变化等。通过采访和考察,可以使学生对历史有切身的感受,形成“历史就在我身边”的理念。在调查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籍贯布置实地调查走访任务。例如要求沈阳籍的学生到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展览馆和沈北新城子现代农业经济区参观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巨大变化,体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再次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魅力;要求锦州的学生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或塔山阻击战纪念馆,了解辽沈战役的过程和在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意义。然后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教师可选择其中优秀者进行交流讨论。通过社会调查可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过去,深切感受到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三、结合辽宁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重要意义

辽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开展“纲要”教学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它们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和贴近生活的特点,运用好这些资源对“纲要”课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途径

目前“纲要”课使用的是全国材,该教材高度概括、凝练,所涉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繁杂,而课程分配的学时又不足以让学生全面详细地了解教材内容,这就使得教师在讲授课程时难免捉襟见肘,顾此失彼,最终使课程内容空泛化。在当前大力提倡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前提下,以全国材为蓝本,辅之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为教学内容增加大量具体可感的事例,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2.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结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课堂教学,那些与自己家乡有关的事件和人物可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为配合课堂教学开展的实践教学,又可以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结合实际分析情况、思考问题,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3.是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

早在1994年就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又进一步提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在以辽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配合“纲要”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首先立足于家乡,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热爱家乡的历史文化,进而由爱家乡提升到爱祖国,培养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四、结合辽宁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辽宁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纲要”课是讲授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变化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课程中结合了辽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但在教学过程中切忌过度讲授地方史料,以偏概全。要注意防止滋生狭隘的地方主义情绪,要让学生明白辽宁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熟悉辽宁地方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切不可把“纲要”课演化成地方史课程。

2.民族自豪感与忧患意识的关系

结合辽宁历史文化资源讲授“纲要”课程,要注意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结合起来。不仅要让学生看到辽宁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要让学生了解近代辽宁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从而居安思危、乐不忘忧,树立起历史的忧患意识。

3.民族情感与理国的关系

在讲述辽宁地方历史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导致学生民族情绪的产生。例如讲述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所犯下的罪行时,旅顺大屠杀、抚顺平顶山惨案等事件就比较容易引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情绪,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类似事件中的过激行为。这时教师要适度引导学生,告诫学生有爱国的民族热情是对的,但是作为有知识的爱国者要懂得理国的道理,遇事要冷静思考,不能因一时冲动而引出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将辽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程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当然,这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仅需要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同时还要协调教师、学生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如解决相应的资金问题,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等。总之,如何把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入“纲要”课教学,作为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辅助手段,还需教师和相关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9

一明确小学数学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大纲》首先明确指出,“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它同语文一样,同属工具学科。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新大纲》指出,“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新大纲》进一步指出了小学数学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那么,每个适龄儿童和少年要接受义务教育,就必须学习数学,并且学好数学。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它把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目的是给学生从小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些“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许有老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过去和现在小学一直有数学课,它与义务教育的小学数学课有什么不同呢?我体会有以下两个不同点。

第一,义务教育强调全民性,即每个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要受到9年的学校教育。作为义务教育初级阶段的小学数学课,要给所有的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不能采取淘汰的办法。

第二,义务教育强调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其中包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把过去片面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以促进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这两方面看,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都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这也正是《新大纲》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明确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新大纲》是一部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大纲,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大纲。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就要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

《新大纲》前言中首先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总的指导思想,即“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改革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是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提出来的。这部文件中强调的“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不仅是对教师提的,也是对教材编写者、教育行政领导者和教研人员提出的。

任何改革都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唯物辩证法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科学的方法论。以它为指导来研究和处理工作,才能使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改革获得成功。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问题很多,归结起来是三个方面: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中改革教育思想是首要的、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教学目的(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支配的。教育思想解决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容易解决。例如,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结果增加一些超过大纲、课本的内容和难、深的题目,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现在实行义务教育,强调素质教育,首先就有个转变教育思想的问题,然后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上述总的指导思想下,《新大纲》进一步结合小学数学中的问题,提出较为具体的改革指导思想,即“要正确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际、教与学、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其中处理好这五个关系十分重要。因为它们每个关系的两个方面都体现着辩证的统一,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果我们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时处理不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都会给教学造成损失,不能很好地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例如,在处理智育与德育的关系时,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重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提高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学科都担负着这一方面的任务,不能有所忽视。但是只有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来进行,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在智育方面,既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力。但是也要使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果只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数学知识就不可能较快地掌握;反过来,片面地着重能力的培养,忽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也会落空。又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如果小学数学课只注意教师教,忽视引导学生学,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但是反过来只强调学生学,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至于处理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关系,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没有重视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学内容“一刀切”,不利于更好更多地为培养人才打好基础。因此,进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只有处理好上述几个关系,才能做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使民族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三进一步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求

《新大纲》把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明确分为三条:第一条是关于基础知识方面的;第二条是关于能力方面的;第三条是关于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这比现行大纲明确。三条并列,体现对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缺少或忽视哪一方面,都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于教学要求,新大纲也比现行大纲全面、明确、具体。它在具体要求中不仅对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作了说明,而且对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做了说明。

《新大纲》对数学知识,根据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如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的要求是: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就是说在小学要打好基础,初中一般不再提要求了。而对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统计等的要求是:使学生获得初步知识,进入中学还要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对于计算能力,也根据其在实际生活和进一步学习中的作用,提出适当的要求:首先强调正确,对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求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这在各年级教学要求中分别加以具体说明。

《新大纲》对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内容和要求作了具体说明,主要是“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这是非常适当的。首先从数学本身来看,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抽象性、逻辑严密性。数学知识本身是由若干判断组成的一定体系,后面的判断都是由前面的判断推导出来的。小学数学知识虽然简单,不能要求很严密,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逻辑系统性强这一特点。因此学习数学的过程为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次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此时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利时机。当然在小学还只是培养初步逻辑思维能力,进入中学后还要进一步培养。《新大纲》还重视要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这属于培养思维品质的问题,是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对于提高民族的素质有很大好处。《新大纲》增加有关培养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要求的说明,不仅有助于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而且会促进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大纲》对发展空间观念的要求做了具体说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空间能力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幼儿期(学前期)主要是发展儿童的空间知觉。所谓空间知觉是反映事物的立体状态及其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关系的知觉,其中包括形状、大小、距离、深度、方位等知觉。小学则主要是发展空间观念。空间观念与空间知觉不同之处在于它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关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等表象,也就是说,离开具体的物体或模型,学生的头脑中仍保存着它们的形象,甚至带有一定的概括性。而且当说出几何形体的名称时能再现它们的形象,并且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特征。至于中学阶段,除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外,还需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力。当然,小学阶段在发展空间观念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因素。例如,给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学生能想象出长方体的形状、各个面的长和宽。《新大纲》增加了有关发展空间观念的具体要求的说明,将有助于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改变以求积为重点的教学,重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新大纲》还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这一点很重要。要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数学这个工具,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培养学生经常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并善于把所遇到的问题与所学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为此,《新大纲》十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新大纲》对于思想品德教育也提出较具体的要求,即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主要分成四个方面: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风品质教育。这在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中结合有关内容提得更为具体,并且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也作了较详细的说明。

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小学阶段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新大纲》对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做了适当的调整。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0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教学;教材体系;教学体系

专题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师吃透教材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对象、课程学时、教学过程等各种教学要素,对教材体系与内容的高度凝练与概括,是完成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关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简称《纲要》)专题式教学就是《纲要》课教师在以中央精神为准绳,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原则,以教材为根本、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中心,切实转换教学理念,整合教材体系,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一、《纲要》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一)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面临着诸多问题

1.教学内容与授课课时不成比例。按照要求,《纲要》课为2学分,授课时数为36课时。而《纲要》教材内容涉及从鸦片战争到至今为止170余年的历史。历史跨度如此之大,涉及内容如此之多。教师在教学之中如果面面俱到的话,必然面临着授课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规划,在相对不足的课时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要求。

2.教学内容与中学历史课存在一定的重复性。《纲要》课教材虽然在编写体例上和中学历史课存在着不同,采用了专题式和时间发展顺序相结合的形式构建了教材内容。尽管编写体例虽有不同,里面涉及的历史时间历史人物、思想文化、历史结论跟中学历史课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纲要》教材内容难以把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3.教学内容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具有一定的重合性。《纲要》课和高校另外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论课在教材内容上也存在着较大重合。如《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概论》课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部分内容重合;《纲要》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概论》课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基本重合;《纲要》课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的内容基本上是概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的缩减版。如此多的内容重复,必然造成重复性的教学。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效果不理想。在《纲要》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观点:教师是掌握知识的权威,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灌输的对象,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教学模式只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支配地位,重视知识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居高临下地说教,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这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相去甚远,不适应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严重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对《纲要》课枯燥的理论说教存在逆反心理,影响了《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2.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实效性较弱。目前,《纲要》课教学主要局限于课堂,片面地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对实践环节的关注较少,不注重把科学理论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也不注重把抽象概念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忽视了对学生理解、掌握及运用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脱离实际地学习理论,无法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分析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不能做到“知”与“行”的统一。理论实践的脱节,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纲要》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禁锢了他们的思维,制约了他们思想和能力的提高,难以达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

3.教学目标狭隘,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传统《纲要》课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轻视对学生情感意志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不做深入理解,不能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违背了认识和教育的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向背离,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为了克服上述《纲要》教学的缺陷,《纲要》课教师必须以教材为依据,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把握课程性质和特点,进行专题式教学。

二、《纲要》专题式教学必须坚持的原则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教学内容改革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的话,教学内容改革就容易陷入误区概括起来。《纲要》课教学内容改革需要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四点:

(一)坚持政治性原则

《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只是一般的理论知识传授,更多的是侧重于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教育。《纲要》课的教学必须完全遵循中央的文件精神和上级要求。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纲要》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专题式教学不能背离政治性、政策性原则。如果偏离了这一原则,教学内容充斥着光怪陆离的历史情节哗众取宠的历史事件,这虽然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貌似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但这样的教学内容却丧失了课程的核心价值,因此不可能是成功的。

(二)坚持以教材为本的原则

《纲要》教材是全国统编教材,教材体系和内容是统一且固定的,具有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专题式教学必须以教材为根本。《纲要》教材具有涉及面广泛、知识点繁多的特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结构做适当调整,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专题式教学不论如何设计都不能脱离教材体系。这样,才会有生动活波的课堂教学和入耳入脑入心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能有效实现《纲要》课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纲要》专题式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环节。《纲要》教师要挑选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教学的侧重点,促使学生密切关注现实,参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这一原则体现了《纲要》课程的开放性。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才能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增强《纲要》课教学效果,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坚持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

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政治知识,提高政治素养是《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重要原则。教师设置的专题要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在遵循教材体系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关注,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深化教学内容。由此,使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教学的路径

(一)转换教学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般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公共课,而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课程。在“纲要”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课程性质,转化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专题式教学的灵魂和方向。转化教学理念,就是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和思维训练,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转换教学理念,是构建《纲要》专题式教学体系的前提。

(二)提高教师能力

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对《纲要》课专题式教学有着重大影响,这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博相济、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专题式教学的保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相关知识和高超的讲课方法和艺术,能够转化教学语言,把握时代脉搏,拓展教材内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是专题式教学的基本前提。教师要以扎实的理论功底感染学生,通过各种努力,加强理论素养,完善专业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三)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纲要》课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形式和方法单一的缺陷,缺乏师生之间真正的互动和情感交融,没有充分运行各种媒体资源为教学服务,只灌输给学生知识,内容空洞无趣,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进。在《纲要》专题式教学中,教师要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可以综合运用讲述、演讲、小组讨论、课堂讨论、读书指导等教学方式,实施互动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参与性、实践性,强调问题意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考,真正把课堂变成一个师生思想交流、共同表演的舞台。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高尚人格,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避免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枯燥、实效性不强的弊端。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沙健孙.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几个问题[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导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