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0:00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篇1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通过开展对南京市江宁区大田作物水稻病虫的测报工作,以及防治措施,调查防治效果,总结出南京市江宁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1水稻稻瘟病

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1]。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抗病品种。②科学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晒田。③种子处理。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48h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72h,直接催芽,或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h,洗净后催芽。④药剂防治。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病叶率3%时)喷药保护,穗瘟在抽穗初期喷药保护,以后视天气情况决定喷药次数。药剂选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40%富士1号1500g/hm2,或40%克瘟散乳油2250~3000g/hm2。为了保证药剂防治效果,应保证用水750kg/hm2,不宜盲目加大用药量。

2水稻纹枯病

氮过量、密植、灌水过多均易导致纹枯病严重发生。一般以分蘖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烈,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茎秆内部[2]。水稻纹枯病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药剂防治。①栽培防病。以肥水管理为中心,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②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或过迟(抽穗期以后)。药剂选择:5%井冈霉素水剂2250mL/hm2或12.5%纹霉清水剂1500~3000mL/hm2,或20%纹霉清悬浮剂900~1500mL/hm2,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0g/hm2,对水750~1050kg/hm2喷雾。药剂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点防治时期应在孕穗至齐穗期。

3水稻条纹叶枯病

主要通过灰飞虱传播[3]。通常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以后合成大片,病叶一半或大半变成黄色或黄白色。高秆品种发病后,心叶细长而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而成“假枯心”;矮秆品种发病后心叶展开仍较正常。早期发病植株枯死,发病迟的只在剑叶或叶鞘上有褪绿斑,但抽穗不良或穗畸形不实。病株分蘖一般减少。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采取治虫防病的综合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切断病毒的传播源。一是把传毒媒介灰飞虱消灭于传病之前。二是要远离麦田、蔬菜田、草荒田等虫源田,及时清除秧田及大田周边杂草,减少灰飞虱寄生。③加强肥水管理。基肥要施好,不施分蘖肥,重施穗肥,水稻生育期注意使用锌、硼、锰等微肥或水稻敏感的元素,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④药剂防治。药剂浸种,提前预防;秧苗移栽前施一次“送稼药”;发现整田发病率在3%以下即要防治。药剂选择:可用10%吡虫啉可湿粉500~1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800~1000倍液浸种,或5%锐劲特种衣剂拌种;“送嫁药”可用10%吡虫啉300g/hm2+36%三氯异氰尿酸375~450g/hm2防治;大田用10%吡虫啉450~750g/hm2+3.95%病毒必克675g/hm2对水750kg/hm2进行普防。用药时间掌握在2、3代灰飞虱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适期防治。

4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分为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螟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白穗。防治方法:用15%雷钻乳油1350mL/hm2,或13.5%钻心炮乳油1350mL/hm2,或13.5%伐克乳油1350mL/hm2,或13.5%决斗乳油750mL/hm2,或10%金佛乳油600mL/hm2,或辛乳油1350mL/hm2对水900kg/hm2喷雾[4]。水稻螟虫防治时期:①二化螟。应在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治。②三化螟。第1次用药在水稻大肚期(破口期前3d)防治,7d之后可再用1次。③稻纵卷叶螟。江宁区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条件适宜,发生危害的程度就重。在新的小虫苞出现时施药防治,水量要足,喷雾均匀。

5稻飞虱

俗称“蜢子”,也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比较常见的有白背飞虱及褐飞虱。2种飞虱都是随着西南气流从南方稻区迁入,一般在水稻的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即白背飞虱主要在分蘖至拔节期危害,受害田块稻叶发黄,分蘖减少,严重时水稻成片“落塘”枯死,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危害,危害严重时,稻丛基部变成黑褐色,逐渐全株枯死,受害田常“黄塘”,严重时全田枯黄,形如火烧。两飞虱的防治适期都应在田间每百丛有虫量在50头以上即开始用药,采取“压前控后”和狠治主害代的策略。①喷雾。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0%叶蝉散可湿粉3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雾,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②泼浇。用10%吡虫啉,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600g/hm2或用40%久效磷乳油750mL/hm2大水泼浇,用水6000kg/hm2。③撒颗粒剂或毒土。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4%叶蝉散颗粒剂30~45kg/hm2撒入稻田;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2250g/hm2,加适量水稀释,拌细土300~375kg/hm2撒施。

6参考文献

[1]蒋春艳,陈淮川.水稻重大病虫害主推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111,114.

[2]陆瑞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刍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171-173.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篇2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水稻的病虫害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遭病虫危害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水稻病虫害主要防治的是水稻生长期间的稻瘟枯病、水稻螟虫、稻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它们对水稻的危害较大,应重视防治。本文从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分析对比说明防治技术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一、广东省高要市水稻病虫害防治情况

高要市地处广东省中部,西江下游,东与珠江三角洲腹地接壤,西与粤西相连,是广东省粮食生产大县(市)之一,也是国家和广东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市)。据高要市植保部门提供数据显示,2011年,我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总体轻于常年。据统计,今年全市病虫草鼠549.17万亩次,防治面积达692.81万亩次。其中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227.74万亩次(稻瘟病10.94万亩次,纹枯病48.93万亩次,稻飞虱76.46万亩,卷叶螟56.28万亩次)防治面积达272.52万亩次;果树病虫害中等发生,其中柑桔病虫害发生面积78.33万亩次,防治面积107.32万亩次;蔬菜病虫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5.89万亩次,防治面积163.25万亩次。

二、目前主要的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目前水稻的防治技术分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专业化统防统冶几种技术措施。其中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是目前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中应用最广的。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利用和保护病虫害的天敌,开展生物防治,主要措施是引、诱、禁、保的措施。化学防治主要利用工业生产的化学药剂直接杀死病虫的防治手段,根据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准确掌握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实现有效控制病虫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1.生物防治技术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选择在移栽期前做好大田灭螺工作,每667m2稻田用茶麸3~5Kg左右,尽量粉碎,于傍晚措施;抛插秧后30d内不施用杀虫剂,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Bt防治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井岗霉素防治纹枯病;稻鸭共育治虫治草技术,在水稻分蘖盛期,每667m2稻田放养15日龄鸭子12至15只,破口前收鸭。

2.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是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的辅助措施,根据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指标,选择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对口化学药剂,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减少农药化学污染,两种以上的病虫害选择使用具有兼职作用的拨那个药复配剂,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的农药,严格控制最后一次用药时间和剂量。

三、病虫害的生物和化学防治技术的试验

根据化学和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论,我们在广东省高要市蚬岗镇水稻高产示范区对于两种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广东高要市以前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螟蛉、稻苞虫和黏虫病虫害的情况比较严重,2011年根据观察早稻的生长情况,将即将发生病虫害的水稻试验田分成面积约为3000㎡的三块,其中三块之间的距离达到1km左右,防止各种防治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

实验一、在即将发生病虫害的水稻田不做任何防治措施。

实验二、利用长沙稻螟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长沙稻螟赤眼蜂飞行距离8~10m,一只蜂可寄生虫卵20~25粒,特别对夏季高温有较好的适应性,田间繁殖能力强。总共将1万只赤眼蜂分10个点投放677㎡的水稻试验田,每个点约1000只。用1.6m高的主干和防水纸杯将赤眼蜂卵卡做防水处理,距离水稻约50cm高,在1周内,667平方米病虫超过300只再补充赤眼蜂卵卡,超过15000粒之后不再补充。

实验三、使用化学防治手段。在5月10日和7月4日每667m2用48%毒死蜱(绿憬)l00mL防治第1代二化螟和第2代稻纵卷叶螟;667m2用稻病通杀40g,在苗期、分蘖盛期、始穗期分别防治1次稻瘟病;5月28日每667m2用30%苯甲?丙环唑(爱苗)20mL防治纹枯病;6月24日600㎡用吡蚜酮(安邦)16g防治稻飞虱。早稻整个生育期指导施药3次,用wS-18型手动喷雾器喷药,每667m2用水量为25kg。

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比较

试验效果评估:通过上面的试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得出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水稻采取防治措施的必要性。从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效果来看,化学防治的效果略强与生物防治,因为化学防治的可控制方面比较强,生物防治方面对生物的可控性较弱;从经济成本来看,化学防治是现阶段最经济的防治技术;从环境角度来看,生物防治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化学防治恰好相反,化学药剂对于生态的破坏比较明显。因此,从长远的利益来看,生物防治是值得发展的防治技术。

四、结语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进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的是必须的,从而实现了水稻的增产增收的目的。从防治技术来看,化学防治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会影响生态平衡,化学药剂的残留降低水稻的经济价值,生物防治的效果同样良好,提高了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病虫害天敌同时要注重生态平衡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詹才灼,汪恩国,方学县等.水稻重大病虫害标准化综合防治示范总结[J].现代农业科技,2008(9).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篇3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策略,防治适期,防治技术

 

近年来,虽然科研工作人员不断培育出水稻抗病虫新品种,农民也加强了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许多高效农药在防治水稻病虫害中也投入了使用,但受气候、种植制度、栽培方式、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水稻重大病虫害仍然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的生物灾害。

水稻病虫害主要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病毒病等为主。,防治策略。在防治上,要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既要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保证产量安全,又要有效控制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及农产品污染,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

1防治策略

以作物为中心,以重大病虫害为主攻对象,强化源头控制和暴发流行区的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协调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推广应用生物、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依赖,努力实现节本增效和可持续控制。

2防治适期和指标

(1)稻纵卷叶螟。①卵孵化高峰期防治,隔7d再防治1次(大发生年份);②2龄幼虫高峰期前防治(中等发生年份),每百丛3.3cm以下绿色小苞数30个。分蘖期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以保护天敌和稻田生态环境。

(2)螟虫。防治二化螟,在分蘖期株枯鞘率3%~5%、孕穗后期至抽穗期卵块数达750块/hm2时用药;防治三化螟,在水稻破口期卵块数达600块/hm2时防治枯心,或三化螟螟卵孵化初期进行防治。

(3)稻飞虱。每百丛平均虫量分蘖期为1000头,孕穗至抽穗期为1500头,齐穗至乳熟期为2000头以上。掌握在低龄若虫高峰期防治。

(4)稻瘟病。重点防治水稻易感病品种、敏感时期及老稻瘟病区。发现发病中心、急性病斑或病叶率达到10%时实施药剂防治,老病区、感病品种种植区在孕穗末期、破口初期及齐穗期要各打1次保护药,进行预防。

(5)纹枯病。分蘖盛期病丛率达5%~10%;孕穗期病丛率常规稻达20%左右,杂交稻为30%以上。

3主要推荐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深耕、灌水灭蛹控螟。春季越冬代螟虫将近化蛹时,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处理带虫稻草,合理安排茬口,及时深耕灌水浸田,浸没稻桩10d左右,可降低虫源基数。螟虫卵孵化始盛期,将田水排至3cm以下,降低蚁螟为害叶鞘的部位。盛孵高峰后和盛孵末期,各灌深水1次,保水3d,可杀死大量幼虫。尽量避免单双季稻混栽,单季稻可适时推迟播种期,双季稻连作田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深淹没稻桩。

3.2生物(药剂)防治

(1)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在水稻生长前期,或田间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采用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对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保护稻田天敌,维持稻田生态平衡。苏云金杆菌对蚕高毒,靠近桑园的稻田慎用。

(2)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稻瘟病。在抽穗破口期遇阴雨天气、叶瘟和苗瘟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时,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齐穗后再喷1次,对稻瘟病有良好的预防和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

(3)宁南霉素防治水稻病毒病。,防治策略。水稻病毒病感病初期,采用宁南霉素与杀虫剂配合使用,连续用药3~4次,对病毒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4)稻鸭共育技术。鸭子可捕食大部分飞虱及其他害虫,还可起到踩草、耕耘和刺激水稻健壮生长的作用,减轻稻飞虱、螟虫、稻水象甲、叶蝉、纹枯病和水生杂草等病虫草害的危害。

3.3物理防治

(1)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成虫发生期在稻田设置频振式诱蛾灯捕食与诱杀,可减少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和稻瘿蚊等害虫的种群数量。

(2)应用昆虫化学信息素可诱杀集中连片稻田中的二化螟。,防治策略。

3.4化学药剂防治

(1)氟虫腈、敌•氟腈、毒死蜱、三唑磷、阿维菌素+哒嗪硫磷或阿维菌素+毒死蜱,防治二化螟和三化螟,在卵孵化盛期施药。使用时注意,阿维菌素对光稳定性较差,要避免在中午阳光强烈的情况下施药;对鱼高毒,应避免污染水源和池塘等;对蜜蜂有毒,不要在开花期施用;最后1次施药距收获期20d。,防治策略。

(2)丙溴磷、氟铃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稻纵卷叶螟(低抗区、非桑蚕区可结合应用杀虫双等沙蚕毒素类剂)。利用5%锐劲特+40%毒死蜱的高效配方,对控制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螟虫具有理想效果。,防治策略。

(3)噻嗪酮、异丙威、速灭威、毒死蜱防治稻飞虱;氟虫腈+吡虫啉、或毒死蜱+吡虫啉防治水稻灰飞虱效果良好。,防治策略。

(4)咪鲜胺、三环唑、春雷霉素等药剂防治稻瘟病,感病品种和老发病区,连防2次,隔7d1次。井冈霉素对水喷雾,或泼浇,或制成毒土撒施在稻基部,或三唑酮农抗120水剂喷雾,防治纹枯病效果良好。纹枯病与稻飞虱同时发生,可选用虱纹灵或阿维菌素加井冈霉素混用。

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要控制氟虫腈的使用次数,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保护稻田生态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詹才灼,汪恩国,方学县,等.水稻重大病虫害标准化综合防治示范总结[J].现代农业科技,2008(9):99-100.

[2]李绍杰,鲁秀芝,李华,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120-121.

[3]蒋春艳;陈淮川;水稻重大病虫害主推防治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0期

[4]韦天尤;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3期

[5]李文鞠;蚌埠市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措施及成效;《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5期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篇4

[关键词]南方水稻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8-0097-01

前言

在南方地区,随着我国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种植技术的提高,水稻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由于南方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特点,水稻种植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比如:病虫害等等,致使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不断下滑,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探究南方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水稻种植技术分析。

1.1选种。在进行水稻选种时,要综合考虑南方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特征,选出适宜的水稻品种。不仅要关注水稻品种的抗盐碱性、抗寒性、抗病性等特点,而且要注意品种自身的质量,如:是否颗粒饱满等。选择品种后,为了减少病害虫的威胁,要选择相应的农药对其进行搅拌。选择温暖的天气进行晒种,这样能够使种子表面的透气性不断增加,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晒好的种子还需要消毒,选择1%的生石灰水澄清液用来浸泡,浸泡的时间以2天为宜。或者使用专门的水稻浸种剂进行浸泡,既能够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又能够有效地培育出强壮的秧苗。

1.2整地。在播种之前,必须翻新稻田土壤,确保土壤松软。整理过程一般分为粗耕、细耕与盖平三个环节。现在多采用现代化农机完成。

1.3播种。由于种植规模较小,多采用人工播种。在播种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控制播种量,防止播种量过多或过少。因此,在播种时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植株密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增加水稻的有机物,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水稻区的光合作用,进而保障水稻的产量和质量[1]。

1.4科学管理。科学的管理对水稻种植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晒田。将稻田的水晒干后,重新注入2~3d水量,然后再次晒干,如此循环往复,达到晒田的目的。当水稻已经抽穗时,要尽量保持稻田湿润,防止脱水现象的发生。

1.5施肥管理。施肥管理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施基肥;其二是分蘖肥;其三是调控肥;其四是孕穗肥。这是依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来进行的,因此,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要做好施肥管理,做到科学施肥,根据每个阶段水稻需要的营养成分不同,为其提供所需的养料。

1.6灌溉管理。在育秧阶段,一般不需要灌溉,因为秧苗喜温怕涝,而且种植密度较小。在水稻生长旺盛阶段,对水的需求量最大的阶段,因此,在水稻种植中,应该对其合理灌溉。在水稻抽穗期,也对水有一定的需求量,要做好该阶段的灌溉管理工作。

1.7除草管理。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会受到杂草的影响,因此,在旱育秧田阶段,要及时清除杂草,合理使用除草剂,比如:扑草净、杀草丹等等。一般而言,使用哈利来清除各种主草;使用46%莎阔丹水剂来清除杂草[2]。

2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

2.1水稻立枯病。水稻的立枯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水稻的秧苗期是立枯病的高发期,产生立枯病的诱因是环境温度过低。在低温环境下,细菌在秧苗上大量繁殖。在南方,秧苗由于经常受到寒流的影响,因而抵抗力较弱,立枯病发生的概率较大。立枯病的主要病症是从幼苗开始秧苗出现腐烂的现象,叶心枯黄,随着病情的恶化,叶心逐渐由枯黄色变为黄褐色,进而秧苗枯萎。

2.2水稻稻飞虱。发生于水稻生长的中前期,是一种虫害,一般与立枯病同时出现。水稻稻飞虱虫害的主要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危害大。稻飞虱分为三种害虫,分别是: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稻飞虱对南方水稻产生极大的危害。稻飞虱危害严重时,会使水稻发生干枯现象,水稻根部变黑,稻叶变黄,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后期很容易引发水稻倒伏进而导致水稻减产。

2.3水稻稻瘟病。在南方水稻种植中,水稻稻瘟病是各种病害中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因此,是水稻种植中重点预防的病害,该病害贯穿于水稻的整个生长期,而且由于该病害中含有较强的适应力的致病菌,因此,无论水稻在任何环境下生长,都可能产生该疾病。水稻稻瘟病会侵袭水稻的多个部位,比如:根、苗等,水稻稻瘟病的主要病症是水稻叶子呈灰黑色,且有病斑。

3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3.1种植防治。在水稻种植阶段,合理的布置水稻的种植密度,为水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选择适宜南方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的优良品种,不断提高水稻的抗性,为后期的病害虫防治打下良好的基础[3]。

3.2物理防治。水和温度是水稻生长所必须的要素,因此,做好水稻的物理防治工作,可以对病害虫起到一种预防作用。一般而言,做好物理防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合理的控制时间。其二是有效的管理温度。在时间控制方面,一般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都有规律可循,很多病虫害都在特定的时间才会发生,因此,在水稻种植中,要把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进而减少病虫害的危害。除此之外,引进病虫害的天敌,也是预防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南方水稻种植业中,一方面要做好水稻的种植工作,科学的选种、苗床处理及育苗、播种、管理、施肥、灌溉除草;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预防各种病虫害,比如:水稻立枯病、水稻稻飞虱和水稻稻瘟病,通过种植防治、物理防治和合理用药,来提高防治的效果,进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我国水稻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双义.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5,(34):57.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篇5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通过开展对南京市江宁区大田作物水稻病虫的测报工作,以及防治措施,调查防治效果,总结出南京市江宁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1水稻稻瘟病

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1]。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抗病品种。②科学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晒田。③种子处理。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48h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72h,直接催芽,或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h,洗净后催芽。④药剂防治。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病叶率3%时)喷药保护,穗瘟在抽穗初期喷药保护,以后视天气情况决定喷药次数。药剂选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40%富士1号1500g/hm2,或40%克瘟散乳油2250~3000g/hm2。为了保证药剂防治效果,应保证用水750kg/hm2,不宜盲目加大用药量。

2水稻纹枯病

氮过量、密植、灌水过多均易导致纹枯病严重发生。一般以分蘖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烈,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茎秆内部[2]。水稻纹枯病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药剂防治。①栽培防病。以肥水管理为中心,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②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或过迟(抽穗期以后)。药剂选择:5%井冈霉素水剂2250mL/hm2或12.5%纹霉清水剂1500~3000mL/hm2,或20%纹霉清悬浮剂900~1500mL/hm2,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0g/hm2,对水750~1050kg/hm2喷雾。药剂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点防治时期应在孕穗至齐穗期。

3水稻条纹叶枯病

主要通过灰飞虱传播[3]。通常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以后合成大片,病叶一半或大半变成黄色或黄白色。高秆品种发病后,心叶细长而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而成“假枯心”;矮秆品种发病后心叶展开仍较正常。早期发病植株枯死,发病迟的只在剑叶或叶鞘上有褪绿斑,但抽穗不良或穗畸形不实。病株分蘖一般减少。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采取治虫防病的综合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切断病毒的传播源。一是把传毒媒介灰飞虱消灭于传病之前。二是要远离麦田、蔬菜田、草荒田等虫源田,及时清除秧田及大田周边杂草,减少灰飞虱寄生。③加强肥水管理。基肥要施好,不施分蘖肥,重施穗肥,水稻生育期注意使用锌、硼、锰等微肥或水稻敏感的元素,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④药剂防治。药剂浸种,提前预防;秧苗移栽前施一次“送稼药”;发现整田发病率在3%以下即要防治。药剂选择:可用10%吡虫啉可湿粉500~1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800~1000倍液浸种,或5%锐劲特种衣剂拌种;“送嫁药”可用10%吡虫啉300g/hm2+36%三氯异氰尿酸375~450g/hm2防治;大田用10%吡虫啉450~750g/hm2+3.95%病毒必克675g/hm2对水750kg/hm2进行普防。用药时间掌握在2、3代灰飞虱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适期防治。

4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分为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螟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白穗。防治方法:用15%雷钻乳油1350mL/hm2,或13.5%钻心炮乳油1350mL/hm2,或13.5%伐克乳油1350mL/hm2,或13.5%决斗乳油750mL/hm2,或10%金佛乳油600mL/hm2,或辛乳油1350mL/hm2对水900kg/hm2喷雾[4]。水稻螟虫防治时期:①二化螟。应在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治。②三化螟。第1次用药在水稻大肚期(破口期前3d)防治,7d之后可再用1次。③稻纵卷叶螟。江宁区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条件适宜,发生危害的程度就重。在新的小虫苞出现时施药防治,水量要足,喷雾均匀。

5稻飞虱

俗称“蜢子”,也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比较常见的有白背飞虱及褐飞虱。2种飞虱都是随着西南气流从南方稻区迁入,一般在水稻的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即白背飞虱主要在分蘖至拔节期危害,受害田块稻叶发黄,分蘖减少,严重时水稻成片“落塘”枯死,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危害,危害严重时,稻丛基部变成黑褐色,逐渐全株枯死,受害田常“黄塘”,严重时全田枯黄,形如火烧。两飞虱的防治适期都应在田间每百丛有虫量在50头以上即开始用药,采取“压前控后”和狠治主害代的策略。①喷雾。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0%叶蝉散可湿粉3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雾,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②泼浇。用10%吡虫啉,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600g/hm2或用40%久效磷乳油750mL/hm2大水泼浇,用水6000kg/hm2。③撒颗粒剂或毒土。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4%叶蝉散颗粒剂30~45kg/hm2撒入稻田;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2250g/hm2,加适量水稀释,拌细土300~375kg/hm2撒施。

6参考文献

[1]蒋春艳,陈淮川.水稻重大病虫害主推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111,114.

[2]陆瑞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刍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171-173.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篇6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156―02

水稻病虫害是指真菌、细菌、病毒、线虫侵染水稻致病和非侵染性生理病害,其种类繁多,全世界有近几百种,而在我国发现的也将近70余种,文章结合我镇近年来常见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做浅要分析。

1常见水稻病害

1.1稻瘟病

稻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又名火烧瘟,几乎种植水稻的地方都会发生此病,作为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其在水稻各个生长期和各个部位均可发生,在防治上主要的抓好叶稻瘟和穗稻瘟的防治。

1.1.1稻瘟病发生的因素

(1)水稻的抗病性

水稻的株型紧凑、叶片窄而挺,叶表水滴易滚落,病菌的附着量相对较少,在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中,4叶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感染该病毒。

(2)气象因素

在有菌源、品种感病的前提下,气象因素是影响病害发生与发展的主导因子,其中以温度、湿度最为重要,其次是光和风,水稻处于感病阶段,气温在20-300℃,尤其是24-28℃,阴雨天多,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易引起稻瘟病的严重发生,反之,连续出现晴朗天气,相对湿度低于85%,病害则受抑制。

圆栽培管理

以肥水管理最为重要,氮肥施用过多或者偏迟会导致稻株体内碳氧比例下降,硅质化细胞数量下降,有利于病菌的感染。另外,过多的施用磷钾肥对于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长期深灌溉,易造成土壤缺氧,产生有毒的物质,妨碍根系的发生,也会加重病情。

1.1.2稻瘟病的防治

(1)加强水肥管理

要合理配方施肥,后期要做到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熟,增强稻株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

应抓住关键时期,适时用药,早抓叶瘟,狠治穗瘟,可在发病初期施用三环唑wp、稻瘟酞wp、稻瘟净eC,叶瘟要连防2-3次,稻瘟要在抽穗期重点防治。

1.2纹枯病

1.2.1纹枯病发生的因素

④气候田间

温度22℃,湿度达90%以上,开始发病,最适温度28-32℃,湿度96%以上,湿度在90%以下不利于病菌的生长发育。

国水肥管理

长期深灌有利于病菌的滋生,过量施用氮肥也会导致发病严重。

圆品种和生育期

短杆阔叶型比高杆窄叶型易感病:生育短、早熟比生育期长而迟熟的品种也更易发病。

1.2.2纹枯病的防治

(1)清除菌源

打捞菌核,避免稻草还田,稻草垫栏肥须充分腐熟后施用。

(2)水肥运筹

合理排灌,以水控病,但磷钾肥配合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施用。

圆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一般在分蘖末期,可进行药剂喷洒,选用的药剂主要有井冈霉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纹枯利可湿性粉剂等。

1.3白叶枯病

1.3.1白叶枯病的发病因素

(1)气候条件

发病的最适温度在25-300C,相对湿度在90以上,暴风雨天气最有利于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与流行。

国水稻品种

窄叶型品种比宽叶型品种抗病能力强,同一品种在分蘖末期抗病能力逐渐降低,抽穗期最易感染病毒。

圆栽培管理

水肥管理与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的关系十分密切,串灌、漫灌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偏施氮肥、追肥过多或者过迟,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1.3.2白叶枯病的防治

(1)种子处理

前期应用药剂浸泡种子,可选用的药剂有:叶青双可湿性粉剂、农用链霉素

国加强栽培管理

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时晒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多、过迟。

圆药剂防治

药剂喷洒,可选用的药剂有:叶青双可湿性粉剂、叶枯净可湿性粉剂、代森铵水剂、胶硫铜水剂等

2常见水稻病害

2.1稻螟虫

稻螟虫的防治:稻螟虫为害水稻后造成枯心或白穗,防治药剂选用:巴丹原粉拌细土撒施、螟怕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喹硫磷乳油喷雾防治。

2.2粘虫

粘虫的防治: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咬食叶子,造成缺刻,甚至吃光叶片,防治药剂选用:敌杀死乳油兑水喷雾、二嗪农乳油兑水喷雾。

2.3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的常发性害虫之一,会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谷粒不饱满,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药剂防治轲维菌素乳油、乐斯本乳油、毒死蜱乳油等。

3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实施措施

3.1强化领导,实施责任制管理

成立了由专人负责的“水稻重大病虫防治指挥部”,全面协调防控工作,并奖励一线突出贡献人员。全局高度狠抓水稻生产,力争多增产弥补灾区的损失。

3.2加强宣传

采用手机短信、现场会、电视、报纸等方式加大宣传,通过张贴标语、悬挂宣传横幅、镇村干部入户走访、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监测等方式扩大宣传,炒浓宣传氛围,提高群众自觉防患意识。

3.3专业防治示范带动

取示范片服务和不固定代防方式,在与农民共赢的基础上,为种田大户和缺劳力户开展防治,以取得了减少施药、提高防效、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的多赢效果。通过频振灯诱杀、生物防治、适期化防,减少用药。

3.4加强水稻病虫害监测

农技人员和基层领导干部,承担水稻病虫害监测员职责,认真做好水稻的稻飞虱、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的监测填报,然后由镇统一汇总上报,为科学决策提供及时信息。各级农业部门建立田间监测站,实行病虫情日报制与重大病虫情、预防定期制,畅通病虫情信息渠道。

3.5抓好市场监管

水稻重大病虫防控以来,应将农药市场检查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实施巡回无告知检查,以保证对路农药为重点的市场检查,严厉震慑了假劣农药和假病虫情报行为,保证了全镇农民用上了对路、放心、高效农药。

3.6强化技术服务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篇7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5-0172-01

1种子处理

水稻的病虫害问题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在水稻开始生长时,在进行种植前必须对种子实施处理,会对病虫害的防治起到较佳的作用。

1.1晒种

选种前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把种子放在背风向阳处晾晒2-3天。

1.2盐水选种

50公斤水加盐10-11公斤,盐水浓度以新鲜鸡蛋放入盐水中,鸡蛋露出水面5分钱硬币大小为准,把种子放入盐水中,捞出空瘪粒后,将成粒种子用清水冲洗2-3次,再放入清水中浸泡5-7天。

1.3种子消毒

常用药剂有浸种灵、施保克等,结合浸种时对种子进行消毒,可有效防治恶苗病。

1.4种子包衣

浸好的种子捞出后控干水,用40%立枯宁种衣剂拌种,闷2-3小时然后播种,可有效防治苗期青枯病和立枯病。

2水稻虫害防治技术

2.1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是二类检疫性害虫,产自于北美洲。1988年首次在唐山市唐海县被发现,随后陆续向全国蔓延。鉴别:成虫长度在2.6ml到3.8ml之间。喙的长度与前胸背板相近,稍有弯度,呈现扁圆筒状。前胸背板相对较宽。鞘翅侧面边缘保持平行,宽度大于前胸背,肩部呈倾斜状,鞘翅端半部行间位置存在瘤突。对雌虫而言,其后足胫节上存在锐突,较长且呈尖状,雄虫的锐突长度较小,属于稍有些粗的两个叉状物。虫蛹长度可达3ml,颜色为白色。幼虫在出生后,通体白色,头部是黄褐色。成虫所生的卵是圆柱形,两端是圆形。成虫会蚕食叶片,幼虫则会寄生在水稻的根部,可能将水稻的根本彻底吃光。在发生后,可按照每667m2使用20%三唑磷乳油100ml到150ml,也可使用5%氟虫腈30ml,可以依据说明对水喷雾。此操作通常在插秧之后的缓苗期开展,在我市通常在6月10日前后用药[1]。

2.2二化螟

此虫是我国对水稻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专门啃食水稻茎部,对分蘖期水稻存在较大的危害,容易导致枯鞘和枯心苗等情况的出现。在对孕穗期和抽穗期水稻进行危害时,会导致水稻出现枯孕穗、白穗;在对灌浆期和乳熟期的水稻发挥危害作用时,会导致水稻出现半枯穗现象,也会造成虫伤株[2]。在处理此害虫时,要在冬季或次年的春季初期3月份,实施翻耕灌水。在放置早稻时,要将其放置在距离晚稻田较远的位置开展曝晒,避免危害转移到其他位置。晚稻草则要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到化蛹前这段时间实施焚烧处理。在化蛹高峰阶段到蛾始盛阶段,要在田间灌水,浸泡稻桩3d到5d,能将大部分虫蛹和幼虫杀灭。以上是农业防治,也可进行药物防治,在6月下旬施药,如果枯鞘率超过3%就要开展防治。选用18%杀虫双撒滴剂,按照250g/667m2的方式进行使用,也可以使用浓度为80%的敌百虫晶体,按照150g到200g每公顷的方式使用,根据说明书要求进行喷雾[3]。

3水稻病害防治技术

3.1稻瘟病

使用25%施保克对种子进行处理,浸种后要彻底冲洗干净,然后采取措施催芽。在进行移栽时,可使用浓度为30%的三环唑等药物对其实施处理,能有效控制大田叶瘟的出现。大田期要在苗、叶瘟病出现的早期使用药物进行处理,让病原出现的中心得到处理。如果发生穗颈瘟,就要在破口始穗期用药物处理1次,也要在齐穗期进行全面处理。如果水稻嫩绿,要在灌浆时再次使用药物处理1次。

3.2纹枯病

发生此病后,要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然后利用药物进行治疗。加强田地的废水管理,在田地中使用氮、磷肥,增施钾、锌肥。让基肥处于充足状态,确保穗肥。在水稻成长到中期时,不适合使用氮肥加强水稻增长力。一般在分蘖封行期,病从率达到50%时,要使用药物处理1次;在孕穗期,如果并从率达到10%时,再施药1次。如果抽穗期的并从率为20%,则要再使用药物处理1次。井冈霉素是防治此病的主要药物,在使用药物时,要喷洒在药物的中部和下部。使用泼浇法,要在田中使用3cm到5cm的浇水层。此项操作最佳时机是雨后天晴时,也可在使用药物后2h未降大雨时。每亩使用浓度为5%的井冈霉素水剂,剂量为100ml到150ml。也可以使用此药物的粉剂25g,对水100kg,以正常的方式喷雾使用。

3.3立枯病

立枯病通常出现在水稻苗期,造成死苗。发病通常在2到3叶期,主要集中在秧苗的基部,患病后叶片吐水停止,心叶卷缩,植株逐渐枯黄,病秧基部常常会出现白色、灰黑色的霉状物。发现患病后,要使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500倍液。也可以使用浓度为40%的多福粉,对种子浸泡48h即可防止立枯病发生。在发病初期可选用浓度为38%的恶霜嘧铜菌酯稀释后的800倍液,每隔7d到10d使用1次。

总结:水稻是人们的主要食物,要对病虫害保持足够的重视。在处理水稻病虫害期间,要依据田中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在防治过程中不断使用新的病虫害技术,开展技术创新,加大技术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篇8

一、水稻二化螟

水稻二化螟谷名钻心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还能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

1.为害特点

二化螟为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

2.发生特点

二化螟成虫白天潜伏在稻株近水面处,夜晚活动,有较强地趋光性,卵多产于叶背或叶鞘上,结成椭圆形卵块。苗期和分蘖期多产在茎部2~3叶尖端1~2寸处,分蘖后期和圆秆抽穗期多产于近水面的叶鞘上,以第二代叶鞘最多。幼虫初孵化后沿叶向上爬行或吐丝下垂至茎秆,由叶鞘与茎秆之间侵入,先形成枯鞘,2龄后分散为害,造成枯心。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一头幼虫可为害几株苗。二化螟幼虫生活能力强,食性广,耐干旱、潮湿和低温等恶劣环境。一般低温多湿年份有利于二化螟发生。

3.防治方法

(1)挖掘稻根,消灭越冬幼虫。

(2)深灌灭蛹,在化蛹盛期前先浅水,后深灌,消灭幼虫。

(3)药剂防治。50%杀螟松乳油,亩用100mL,或90%晶体敌百虫,亩用150g,或20%三唑磷乳油,亩用100mL,加水50kg喷雾;18%杀虫双水剂,亩用200mL,或18%杀虫双水剂100mL和苏云金杆菌B、t乳剂100mL,或5%杀虫单可溶性粉剂,亩用40g,加水50kg喷雾;或5%杀虫双颗粒剂1~1.5kg,拌土15~20kg撒施。

二、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群众称它为绑虫、舐虫,良性杂,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麦子、玉米、高粱等。

1.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小点,也有先在叶鞘内为害。随着虫龄增大,吐丝缀稻叶两边叶缘,纵卷叶片成圆桶状虫苞,幼虫藏身其中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条斑。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甚至抽不出穗来。

2.发生特点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自北向南1年发生1一11代。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多潜伏在生长茂密的田块。卵多产在生长茂密的稻田里,并散产在嫩叶表面,1头雌虫可产卵80~90粒。初孵幼虫先爬至心叶鞘内啃食叶肉,叶片形成白斑。进入2龄后,则在叶上结苞,孕穗末期可钻入穗苞取食,幼虫有转叶为害习性,一生可食叶5~6片,多达10~15片,食量随虫龄增加而增大。幼虫期23~25d,成熟后在稻茎秆基部接近水面处化蛹。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稻株前期猛发嫩绿,后期贪青晚熟,可减轻受害程度。

(2)药剂防治:18%杀虫双水剂亩用150mL,加水50kg喷雾,或加水5~7.5kg弥雾。B、t乳剂每亩150~200g加杀虫双水剂25~50g,加水50kg喷雾。50%杀螟松乳油,亩用50~75mL,加水50kg喷雾。50%甲胺磷乳油,亩用25~50mL,加水50kg喷雾。

注意事项:①用药时间一般以早、晚为好;②施药田保持水层4~5cm,可提高防效;③高温季节使用剧毒农药,要注意安全,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三、稻飞虱

飞虱种类很多,但真正对水稻造成严重为害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辽宁稻区发生的种类以白背飞虱为主。

1.为害特点

飞虱以成虫若虫群集稻株基部吸食汁液,初期呈棕褐色斑,严重时稻株基部呈黑褐色,全株枯死,倒伏,有时造成绝收。飞虱还以锯形产卵管划破鞘,于其中产卵,发生量大时,叶鞘伤痕累累,引起倒伏和减产。灰飞虱除直接为害外,还能传播水稻病毒病。

2.发生特点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在北方稻区均不能正常越冬。产卵在叶鞘内部,每个卵块有卵10余料,每头雌虫产卵200多粒。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长翅型能飞,短翅型产卵能力强,田间大发生期间以短翅型为主。

稻飞虱有强烈地趋光性,一般在晚间无月光、无风、温暖的天气最为活跃,灯下可诱到大量的长翅型成虫,可利用此习性预测滔飞虱的发生期。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水肥管理,避免氮肥过多引起徒长,适时烤田,促控结合,防止封行过早,贪青晚熟。

(2)保护和利用天敌,保护稻田青蛙。

(3)药剂防治: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5~30g,或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每亩250g,或20%叶蝉散乳油,每亩100mg,加水50kg喷雾;25%速灭威可湿眭粉剂,每亩150g,加水喷雾。80%敌敌畏乳油,每亩150mL,拌潮土20~50kg撒施,适于燥田使用。.

四、稻蝗

稻蝗种类很多,主要为害水稻,还为害玉米、高梁、谷子、小麦等。

1.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都吃食稻叶,轻的造成缺刻,严重的吃光全叶;穗期,会咬伤、咬断穗茎,咬坏稻粒,形成白穗,秕谷和缺粒等。

2.发生特点

北方一年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多产于田梗、沟边、湖边以及荒草地和堤岸等潮湿、疏松的表土中,深约1.2~16cm。若虫初孵时先集中在杂草或田边稻株上取食,3龄后活动力增强,向田中迁移为害。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春铲除田梗、沟渠边深3cm的草皮、消灭蝗卵。结合春耕,打涝上浮带卵块的杂物烧毁。

(2)化学防治:主要抓住稻蝗未扩散前集中在田梗、地头和沟渠边等杂草上即2、3龄若虫高峰期及时用药防治。40%乐果乳油,每亩50mL,或50%甲胺磷乳油,每亩50mL,或50%杀螟松乳油,每亩100mL,加水50kg喷雾;40%敌马合剂,每亩100mL,加水喷雾。20%杀灭菊酯乳油,每亩25mL,加水50kg喷泉雾。

五、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在全国稻区普遍发生,在辽宁一些高产田块有发展的趋势。

1.症状识别

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斑以后病斑增多,常互相愈合成为不规则大形的云纹状斑,其边缘为褐色,中部灰绿色或淡褐色。叶片上的症状和叶鞘上基本相同。病害由下向上扩展,严重时可上剑叶,甚至造成穗部发病,大片倒伏。

2.发生特点

纹枯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第二年飘浮水面的菌核萌发抽出菌丝、侵入叶鞘形成病斑,从病斑上再长出菌丝向附近蔓延形成新病斑,当菌核落入水中又可借水流传播。氮肥施用过多,前期生长过旺,提早封垄,会加重病害。

3.防治方法

(1)改进栽培管理技术: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肥水管理与防治稻瘟病相似。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篇9

关键词:水稻;插秧;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

黑龙江省早春气温回升不稳定,而且比较缓慢。为了增加有效分蘖,促进早熟高产,必须适期早插,尽量缩短插秧期,要千方百计做到不插6月秧。确定插秧时期的原则主要根据秧苗成活的最低界限温度,并非越早越好。水稻中苗(3.5~4叶龄)成活的最低界限温度为13℃,大苗(4.5~5叶龄)成活的最低界限温度为14℃。另外还要考虑水稻能否安全抽穗。结合当地气象资料,来确定一个地区的最佳插秧时期。

1水稻的栽插技术

1.1整田技术冬水田在上季稻收后及时翻耕,翻埋残茬,栽秧前再进行犁、耙。烂泥田宜耕少耙,进行半旱式栽培;小春田应抓紧时间,边收边灌水边耕耙,最好犁耙两次以上。精细整田,厢面平整,做到“有水棵棵到,排水时无积水”。

1.2底肥施用强调“以有机为主,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配合”。翻耕时先粗肥打底,亩施有机肥1000~2000kg,耙田时再施用尿素10~20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10公斤作耙面肥。

2合理灌水

2.1插秧时水层3~5cm,插完秧地面保持2~3cm水层,有利于返青;抛秧时水层要浅,一般2~3cm。

2.2返青时以浅为主,遇大风、低温天气应适当加深水层护秧,一般2~3cm为宜,决不能干田无水,以防延长缓苗时间和死苗。

2.3分蘖期间,采取浅水灌溉为主,浅湿交替,间歇灌溉。

2.4在水稻有效分蘖终止前后,应根据水稻长势,适当晒、晾田,长势过旺的田块,要提早晒田,多次晾田。

2.5拔节时,要逐渐建立水层,以浅湿灌溉为主,不能干田。在遇到低温天气时要加深水层,防止障碍性冷害的发生。

2.6出穗前叶色不黄的,要适当晾田。出穗开花时建立浅水层,灌浆成熟阶段要浅湿干交替进行。收获前10~15d撤水,要保证水稻活杆成熟,过早断水会使米质下降。

3合理密植

3.1水稻宽窄行栽插按1.6尺开厢栽两行,宽行1.0尺,窄行0.6尺,退窝0.5~0.6尺,每窝栽2~3苗,亩栽1.25~1.5万窝。

3.2开厢条栽秧龄35d,按5尺开厢,厢内栽5行,退窝0.5~0.6尺,每窝栽2~3苗,亩栽1.2-1.5万窝。

3.3强化栽培应具备的条件是,水源方便,生产管理水平要高,且应选分蘖力强的品种,规格一般按行距1.2尺,窝距1.2尺,单行错窝移栽,亩栽4166窝,每窝栽3苗,苗间按3寸距等边三角形栽插。

3.4半旱式栽培a.厢式半旱,按4尺开厢,厢沟1.2尺,厢面2.8尺,每厢栽4行水稻,退窝4~6寸。B.埂式半旱,按2尺提埂,栽两行秧苗,退窝4~6寸,亩栽1.2~1.5万窝。

3.5抛秧根据苗龄大小,亩抛1.5~1.8万窝。对于株型紧凑的,适当密植。

4大田管理

4.1整地与施基肥

一般先旱整后水整,在犁地前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t、磷酸二铵20~25kg、尿素10kg、硫酸锌2kg。

4.2插秧

秧龄达到30~35d即可插秧,行距30cm,穴距13~15cm,每穴插4~6根苗,插秧深度0.5~1cm,插秧时要保持地表水5cm左右。

4.3水层管理

插秧后立即加深水层护苗(深度5~6cm),有利于返青;返青6~7d后水层可适当浅些,有利于分蘖,返青至拔节前实行3~5cm浅水层与干湿交替,孕穗至开花期水层深度可达6~8cm,灌浆至成熟期浅水或干干湿湿,地表不可裂口。

5病虫害防治

5.1稻瘟病在水稻移栽前3~5d,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g(1两),兑60斤水的比例喷施。或者在水稻移栽当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g(1两),或75%丰登可湿性粉剂20g,兑水70~75斤,浸秧10秒钟后,再堆闷半小时移栽,可预防苗叶瘟。在水稻拔节分蘖期,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团)时,可用40%稻瘟灵乳油或富士一号乳油30~50mL,兑水60~90斤喷雾,可防治叶瘟。在水稻破口抽穗期,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2两),或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20~30g(一包至一包半),兑水60~90斤(2~3背喷雾器)喷施,可预防穗颈瘟。

5.2稻飞虱长效性药剂:噻嗪酮(川珊灵、扑虱灵、优乐得、赛旺),有效期25~30d;噻虫嗪(阿克泰),有效期25~30d,吡蚜酮(飞电),有效期40~45d。以上长效性药剂药效发挥较慢,对低龄若虫和卵杀伤力高,应在稻飞虱卵孵期和低龄若虫期施用。速效性药剂:毒死蜱(同一顺、乐斯本、新农宝)、异丙威(叶蝉散)、敌敌畏,主要在稻飞虱发生严重的田块使用,是应急防治的主要农药。兼治性药剂:氟虫腈(锐劲特)在水稻上主要用于防治二代二化螟,对稻飞虱兼治作用较好,有效期较长。

5.3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旋心虫”。分别在水稻分蘖期(发蔸)、抽穗期,用一包(35g)90%杀虫单原粉,拌细土20斤撤施。或兑水60斤(2背喷雾器)喷施。

5.4水稻纹枯病俗称“水稻花脚杆”。在水稻抽穗期,用井冈霉素精粉一包(25g),兑水60斤(2背喷雾器),对准水稻下部喷施。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篇10

一、栽培技术

1、选种

选择适应当地生长、在有效生育期不贪青、株高90~110cm、分蘖率高、秆强不倒、抗病性强、不早衰、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品种.如龙粳19、垦稻18等。

2、浸种

水稻种子发芽吸水达到自身质量40%时,对发芽最为适宜。吸水所用时间与当时温度有关,水温10℃时需10-15天,15℃时需6-8天,20℃时需4-5天。在浸种催芽过程中,浸种时间过长,种子养分容易溶解损失,时间过短又不利于充分吸水。一般浸种水温应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包括当时气温、本田整地情况)而定。浸种的同时用咪鲜胺杀菌消毒,用芸苔素调节种子活力。浸好种子的标准是: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态,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种胚。米粒易捏断,手碾呈粉状,没有生心。

3、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控去种子间的水分,浸好种子堆放在一起,以高温32℃破胸,当有80%左右的种子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催芽,当芽长到1-2mm时温度降到15℃-20℃晾芽,待播。

4、播种

播量:机播中苗每盘播芽种150g左右,摆盘,装配制好的营养土,播种方法是采用播种器进行播种,封闭除草和覆膜用新马歇特,或丁扑乳油进行封闭灭草。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促进出苗。出苗后立即撤掉地膜,防止烧苗。

5、秧田管理。

从播种到出苗需5-7天,出苗后每长出1叶需7天左右,在水稻秧田管理过程中,着重协调好氧气、水分、温度的关系,是水稻旱育壮秧的技术关键。温度过高、徒长,形成水苗,缺氧形成白化苗。低温缺水形成小老苗。忽冷忽热引发青枯病,立枯病等。

温度控制在20℃-32℃之间,水稻旱育苗中普遍存在密、湿、热三害问题,应坚持宁稀勿密,宁干勿湿,宁冷勿热的管理原则,浇水要在早、晚进行,一次浇透,减少浇水次数,不能大水漫灌,也不要用冷水浇苗,水温要在15℃以上。

通风炼苗,应选择晴天上午9-10时开始通风,下午2—3时闭膜保温,缓慢打开通风口,逐渐加大通风量。

6、水肥管理

灌溉方法以浅水为主,增温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同时根据水稻各个时期的生理生态要求,采取晒田、间歇灌溉和深水灌溉相结合的方法.调节和促控水稻生长发育。立秋后.田间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浅水增温,晚上深水保温,增强根系活力。加快生育进程,实现安全成熟。根据当地土肥站测验数据,结合水稻栽培所需的不同营养元素科学施肥225~300kg/hm2,一般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t/hm2,水田基肥施用优质复混水稻专用肥,水稻插秧后3-7d,结合水田灭草,将丁草胺、草克星等灭草剂与尿素混拌施用,施尿素75kg/hm2。

二、病虫害防治

1、稻恶苗病

又称白秆病,系水稻地上部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是子囊菌亚门的藤仓赤霉菌。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的串珠镰孢。从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病株徒长,瘦弱,黄化,通常比健株高3-10厘米,极易识别。病株基部节上常有倒生的气生根,并有粉红霉层。病菌发育适温25℃左右,种子带菌。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药剂浸种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2、稻纹枯病

对发病稻田,应掌握孕穗期病株率达30%—4%时施药。药液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采用泼浇法,田里应保持3厘米一5厘米浇水层。施用井岗霉素时,最好在雨后晴天进行,或在施药后两小时内不下大雨时进行。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毫升-150毫升,或井岗霉素高浓度粉剂25克,任选一种,对水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400千克泼浇。

3、稻飞虱

应掌握小若虫高峰期,每百丛虫量达1500头以上时施药防治。药时应注意先从田的四周开始,由外向内,实行围歼。喷药要均匀周到,注意把药液喷在稻株中、下部。使用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或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或20%叶蝉散乳油150毫升,任选一种,对水75千克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5千克-7.5千克低量喷雾。

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