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保值增值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1:03

资产保值增值措施篇1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国有资产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相当重视。国家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决策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必须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管,保证地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笔者就地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措施做了深刻思考。

一、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有资产至关重要。但是,地方国有资产仍然存在着资金流失、配制不合理、使用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浪费,阻碍了地方建设。必须实施相应的措施,挽回损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国有资产是地方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的松弛,许多单位未经批准将国有资产随意的变卖、转让。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企业内部也滋生腐败。国有资产长期被占用,使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了无稽之谈。地方政府投入与各项事业的资金被削弱,使原本紧张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地方建设也会由于资金的短缺而停滞不前。

2.国有资产的配制不合理

由于没有公正合理的分配标准,我国国有资产的配制不均衡。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建设所需远远超过了配给,而有的单位却供过于求。这样造成了国有资产的随意购置和重复购置。实际上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却收不到应有的成效。因而,亟待政府合理规划国有资产的配制,使各单位的资产分配拥有一定的标准,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国有资产是非商业性的,直接投入与生产活动中。由于国有资产的使用是无偿的,因此许多企业单位不顾及资产的使用效率和获得的资产增值多少。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被断开,造成资产不能充分利用,短缺和闲置并存。投入的资产违背了计划的投入目的,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和建设资金的紧张。低效率的国有资产运用丧失了地方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二、解决地方国有资产存在问题的措施

面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的资金流失、配制不合理、效率低等问题,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措施,改革国企管理的人员配置,实行国有企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和改组。做出合理的决策,任用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实现国有资产的充分利用,投入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1.改革国企管理的人员配置

企业竞争激烈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完善。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投入到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中。合理的人员配置才能将国有资产的能量发展到极致,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经营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做出合理的决策,任用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通过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来完成对国企经营管理人才的配置。认真考察和衡量人才和管理部门的切合度,将人才和资产的优势扩大到最大值。

2.国有企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和改组

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专业化手段迅速成为企业组织运作的基础。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实行国企内部的结构转型和改组,使国有资产能够更好地运转,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地方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意义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国有经济的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资产关乎民生,对于地方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的中国,国有资产是至关重要的经济来源。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缓解公共资金紧缺的局面,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与社会主义建设。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实现稳定社会,控制和引导经济发展方向的目标。扩大了国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的主导地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全国人民,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是保障全国人民资产的保值增值,这对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国有经济的不断壮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国有资产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相当重视。国家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决策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必须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管,保证地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地方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有资产至关重要。但是,地方国有资产仍然存在着资金流失、配制不合理、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必须实施相应的措施,挽回损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面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的资金流失、配制不合理、效率低等问题,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措施,改革国企管理的人员配置,实行国有企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和改组。做出合理的决策,任用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实现国有资产的充分利用,投入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在本文中,笔者对于地方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意义做了系统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胡蓉.加强地方立法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保驾护航[J].湖北社会科学,2011,(9)

[2]邵学峰.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管机制[J].江汉论坛,2011,(4)

资产保值增值措施篇2

[关键词] 著作权法 竞争法 技术保护措施

相较于传统著作权时期,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侵权问题更为严重。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彻底冲破了限制作品复制和传播的客观枷锁,信息互联的实现使得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侵权更具隐蔽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字技术进一步凸显了著作权作品的潜在经济价值,作品由单一的书籍、图画到平面图像、音像再到3D模型,数字技术不仅丰富了作品种类,拓展了著作权作品的应用范围,更提升了著作权的使用和交易价值,使得侵权行为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更深远,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为严重。因此,遏制日益高涨的盗版和著作权侵权行为对计算机软件等新兴产业的威胁,成为著作权人、相关产业从业者以及立法机关的首要任务。

基于数字时代著作权侵权的新特点,著作权人除了借助法律的公权力救济,还运用技术性保护措施来保护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technologicalprotectionmeasure)一般是指著作权人对通过接触、复制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为进行限制的技术性保护方法,分为有效控制接触作品的技术措施[1]和有效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技术措施[2]两种。前者通过限制使用者在未授权的情形下使用作品或软件以促使使用者必须为使用作品获得授权;后者则通过规制非法复制、发行作品的侵权行为,实现保护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目的。

相较于传统著作权时期,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侵权问题更为严重。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彻底冲破了限制作品复制和传播的客观枷锁,信息互联的实现使得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侵权更具隐蔽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字技术进一步凸显了著作权作品的潜在经济价值,作品由单一的书籍、图画到平面图像、音像再到3D模型,数字技术不仅丰富了作品种类,拓展了著作权作品的应用范围,更提升了著作权的使用和交易价值,使得侵权行为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更深远,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为严重。因此,遏制日益高涨的盗版和著作权侵权行为对计算机软件等新兴产业的威胁,成为著作权人、相关产业从业者以及立法机关的首要任务。

基于数字时代著作权侵权的新特点,著作权人除了借助法律的公权力救济,还运用技术性保护措施来保护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technologicalprotectionmeasure)一般是指著作权人对通过接触、复制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为进行限制的技术性保护方法,分为有效控制接触作品的技术措施[1]和有效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技术措施[2]两种。前者通过限制使用者在未授权的情形下使用作品或软件以促使使用者必须为使用作品获得授权;后者则通过规制非法复制、发行作品的侵权行为,实现保护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目的。

竞争政策是指“市场经济国家为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而实施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确保竞争机制在相关市场发挥作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增进消费者福利”[5]。随着著作权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竞争程度不断提高,技术保护措施与著作权制度的冲突也延伸到竞争法领域,实施技术保护措施所应适应的竞争政策也越发复杂。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著作权人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可能会采取一定的技术保护措施限制或排除竞争对手,实现对相关市场的控制乃至垄断,从而获取垄断利润。其典型表现是搭售,即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著作权人通过对作品进行技术处理使用户只能借助其生产或指定的设备来使用作品。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著作权人以“合法”方式规避传统著作权法的规制,不仅将自身风险和成本转嫁给使用者,更进一步攫取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近年来,现实中已经出现不少利用技术保护措施直接或间接控制产品销售的案例[6]。这种技术保护措施潜在地破坏市场结构,影响正常的竞争秩序。

在市场交易中,由于经济实力弱、识别商品能力不足以及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处于交易中较弱的位置。这种现象在网络时代更为明显[7]。一方面,有效控制接触的技术保护措施有可能使消费者无法提前获得足够的商品信息,用以判断、评估乃至做出决策。这不仅加剧了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例如在一些付费的网络数据库中,付费前该数据库仅提供相关数据资料的简要介绍甚至只是题目,消费者无法充分获知该数据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一旦支付了相应费用后有可能发现该数据资料毫无使用价值。网络数据提供者往往只设置技术保护措施,对于因过度保护而受到侵害的消费者并无救济程序。碍于自力救济的高额成本和繁琐过程,消费者往往只好放弃这一权利。另一方面,有效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技术措施可能阻碍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在上例中,一些付费网络数据库为了防止抄袭或学术不端行为的猖獗,对相关数据资料采取技术保护措施使其无法通过简单操作进行复制、粘贴。合法消费者虽然可以利用专业转换软件实现对该数据资料的复制、粘贴等操作,但这一技术保护措施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不利于作品的传播和使用,属于技术保护措施的不当使用。

综上,我们既要借助技术保护措施来恢复著作权人对作品的控制,又要限制技术保护措施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资产保值增值措施篇3

增值即为增加价值。增加价值:“组织的存在,是为其所有者、其他利益关系方、客户和顾客创造价值或谋取利益”。增值型内部审计,即能为组织增加价值的内部审计。增值型内部审计并不是新生的一种审计类型,它是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和以前的内部审计没有严格的分水岭。

增值型阶段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一个革新性阶段,它是内部审计的一次重大变革。在这个发展阶段上,审计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并积极向管理当局推销自己的内部审计产品;在这个发展阶段,审计策略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广泛采取“参与性”的审计策略,被审计人员参与到内部审计中来,强调与被审计人员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在这个发展阶段,审计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就是内部审计的目标;在这个发展阶段,内部审计关注的焦点就是组织的风险,识别、防范、降低组织风险就是它自始自终的使命;在这个发展阶段,内部审计的目的就为组织增加价值,为组织增加价值就是内部审计自身存在的价值。那么增值型内部审计和传统内部审计在价值增值有什么区别呢?增值型内部审计和传统内部审计在价值增值不同的是:

(1)过去传统的内部审计不注重为组织增加价值,它开展的许多活动相对于增值型内部审计来讲是不增值,或者虽然增值,但由于所耗费的资源和成本大于增值所带来的价值,所以从整体上来说是不增值的。而增值型内部审计全面转变审计观念,不增值的审计业务尽量少做,能增值的传统审计业务尽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耗费和成本,重点在大力拓展高增值的审计业务。

(2)传统的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资源消耗者,是一个费用中心,它不直接给组织增加价值。而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个价值增值者,是一个利润中心。它在消耗资源的同时,通过给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直接给组织增加价值。

(3)过去传统的内部审计为组织间接增加价值的事实往往受到忽视。人们的计量记录只有内部审计花出去的钱,由于其只是一个费用中心,不计量收入。而增值型内部审计有所不同,由于其是一个利润,成本的耗费有记录,为组织增加的价值也因该有衡量和记录。

2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值性的分析

银行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使银行的资本市场价值增加达到最优化水平。但是银行报表所报告的统计数据却是按照所谓账面价值计算的。因此,充分与准确地估计银行的市场价值是客观评价银行管理的依据。如果某家银行的股票在有效运行的股票市场上市,并且交易非常活跃,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市场价值。就账面价值而言,银行的账面资产等于银行的账面负债()与银行的账面价值()之和:.就银行市场价值而言,银行的市场资产加上银行的无形资产等于市场净值与银行的市场负债之和.银行的的无形资产包括存款保险的价值,银行与客户的关系,银行的注册价值以及其他的非账面资产。因此以市场价值计算的银行价值为:

这一公式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银行在账面上其净值为负数,但以市场市场价值计算,其净值为正数;或者说,银行的无形资产往往可以抵消银行净值的账面价值。

在很多情况下,银行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当银行账面()与市场价值(差距时,该银行存在所谓的隐藏资本或未入账资本,银行隐藏资本由两个来源:银行账面资产和市场资产的差距,银行资产负债表外项目。这就时1990年凯恩和尤兰尔使用了一个简便的计量公式来测量银行的隐藏资本,这一公式被称为统计学的市场价值核算模式()。即:市场价值()银行账面(=隐藏资本。

公司的价值最大化实际就是隐藏资本的最大化,而隐藏资本包括无形资产和未入账资本,提高隐藏资本的价值就要提高商业银行在公众心目的价值和对未入账资本的风险管理。未入账资本主要是表外业务,所以商业银行应加强表外业务的监管。

提高隐藏资本价值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内部审计活动的开展,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防范风险。良好的公司治理、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和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公众心目中形象和减少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从而增加收益。这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定义关于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是一致的。

3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领域的增值途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主题主要是两个方面,即控制的有效性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以下几方面为:评估控制环境,对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评价管理层执行控制过程的有效性;对风险控制系统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对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价;执行审计委员会的欺诈分析和特别调查;对高层基调进行独立评价。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作用除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这些“硬控制”之外,还涉及到组织的“软控制”,也就是组织的“高层基调”。在这里着重讨论内部审计如何评价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软控制”。

3.1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

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层执行风险和控制的措施,并向董事会报告其工作状况,董事会为了证实管理层报告的真实性,授权审计委员会对其进行验证,审计委员会利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职能对管理层的风险、控制的管理与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证实,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将检查、证实的情况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这样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对风险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充分的监控,对它们的监控直接有助于组织达成其目标。

3.2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

近年来,针对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立法和建议提高了审计委员会的地位,巴林银行倒闭后,对审计委员会的重视将会继续加重,同时对审计委员会的期望也会日益上升。正如美国国家公司董事联合会指出,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角色,审计委员会是确保财务报告和控制信息质量以及风险管理和识别的重要因素。内部审计是审计委员会进行公司治理直接工具。

3.3内部审计与管理层

管理层是公司治理的主要力量,管理层设定高层基调处理组织的日常经营事务,管理层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是巨大的。内部审计为管理层提供各种验证和咨询服务,同时又作为审计委员会的治理工具,对被治理的对象管理层的控制与风险管理业绩进行验证。这使得管理层也很需要内部审计对自身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业绩进行验证,使之以内部审计的验证报告为依据对信息真实性提供个人保证。内部审计的验证服务直接关系到高级管理层就上述责任承担的风险大小,所以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验证服务与管理层的利益是一致的。验证服务是管理层与审计委员会共同需要的,而且,内部审计师为管理层提供许多增值服务,它只不过是作为顾问和咨询者的身份,并没有参与决策,决策仍然由管理层来执行。

3.4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合作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的合作对提高验证信息的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内部审计师可以通过有关商业过程和活动,以及对组织面临风险的深入了解,来帮助外部审计师有效地进行财务报告的鉴证,而且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共享风险分析的信息。

4商银行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具体措施

4.1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提供增值服务

(1)评价治理环境。好的治理环境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提供了文化、结构和政策基础,直接关系到治理的效率。内部审计通过评价总体治理结构和政策、评价治理道德、评价审计委员会的活动、评价风险管理结构与政策、评价内部审计的组织与结构等措施,以达到优化公司治理环境的目的。

(2)评价治理过程。治理过程是支持治理环境的具体活动,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措施是:评价舞弊控制和沟通过程、评价薪酬政策及其相关过程。评价财务治理过程、评价与战略规划和决策相关的治理活动、评价治理业绩盼计量。

(3)评价治理程序。治理程序是关系到治理过程效率的至关重要的步骤和实践,它是利用评价内外部治理报告程序、评价提升和追踪治理问题的程序、评价治理的改变和学习程序、评价支持治理的软件和技术等手段来达到优化治理程序的目的。

4.2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提供增值服务

国外最新研究认为,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新内容。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可通过提供鉴证和咨询服务来增加组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内部审计师可通过评价风险管理过程、评价关键风险的报告、检查关键风险的管理等措施,就公司风险管理活动的效率向董事会提供客观的建议,促使关键的经营风险得到恰当的管理,确保企的内部控制系统得以有效运行;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师可以通过为风险的鉴别和评价提供便利、指导制定应对的风险管理措施、协调企业风险管理活动、强化对风险的报告、维持和开发适合银行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协调制定有待董事会批准的风险管理战略措施等,更好地为风险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近年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也以“参与风险管理,提供独立评价和建议”为内部审计重新定位,并写进了公司内部审计章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将其参与风险管理明确写入内部审计章程,以有利于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提供独立的评价和建议,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划于风险的控制作用,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但是,为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受损害,内部审计师要注意不能设置风险偏好和对风险管理过程施加影响,不能代为决定风险应对措施,也不能按管理者的意图执行风险应对措施和承担风险管理的责任。

4.3在商业银行遵循管理方面提供增值服务

资产保值增值措施篇4

第一,铁路投资正在加快。中国经济过去十年的最大问题,是“铁公基”问题,即不加约束的铁路、公路、基础设施投资。但以中国目前的国情,要拉动经济增长,没有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是难以为继的。因此,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就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大的政策利好。

第二,支持小微企业,扶持实体经济。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进一步公平税负,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此前,决策层也对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作出部署。包括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对达到要求的小金融机构继续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提高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等。

第三,财税改革持续推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财政部长楼继伟近日强调,未来税收改革的重点是推进增值税实现完全转型,将增值税推广到全部服务业,把不动产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而这项工作预计在一两年内完成,预计减税9000亿元左右。今年财政赤字要达到2.1%,这一目标高于去年1.6%的实际赤字水平。财政部要求地方实现今年年终结余结转资金规模比2012年有较大幅度降低。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增速是过去二十多年的次低水平,与早前积极的目标并不相符。而财政资金闲置仍然充裕,国库有3.25万亿政府存款,如果能有效盘活这些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对支持经济增长大有裨益。

第四,采取六条措施支持出口。5、6月份贸易出口数据回归真实之后,对外贸情况的担忧进一步加剧。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六条措施:包括便利通关、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加大金融支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等。在出口成本加大压力之下,人民币汇率有望出现贬值以保持出口企业竞争力。

在“7·24”政策内容之外,还有两个动向值得关注:

资产保值增值措施篇5

房地产下滑仍是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拖累。过去十年间,中国每隔几年就会经历一次房地产周期。但与前几轮不同,住房市场内在供求格局发生变化才是导致本轮下滑的主要因素。过去几年,由于房价低迷、实际利率上升以及理财产品等境内外其他投资渠道兴起,之前可以吸收过剩供给的投资性需求已开始消退。政府仍有能力且将继续出台宽松政策以应对房地产下行,但政策放松恐怕只能缓和下滑的程度,却无法扭转结构性下滑本身。

2015和2016年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尽管未来稳增长政策会加码,美国经济稳步复苏也将支撑外需,但预计2015年中国GDp增速将放缓至6.8%。2015年出口增速有望从2014年的5.5%加快至8%,助力净出口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房地产下滑仍是内需的主要拖累,将继续抑制建设活动、重工业生产和投资,加剧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不过,得益于政策和改革措施,再加上2013年基数较低,预计2015年消费仍将稳健增长,帮助经济持续缓慢转型。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已显著扩张,经济增长放缓应不会给就业带来明显压力,尤其是在劳动力供给放缓的情况下。

加强流动性支持和降息是在通缩背景下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措施。鉴于劳动力市场稳健,为避免加剧金融风险,决策层应不会采用货币政策强刺激。不过,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金融条件被动收缩,在跨境资本外流加剧的情况下,央行应该会积极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预计央行还会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以压低借款成本,并在影子银行信贷收缩的情况下适度放松表内贷款管制。央行可能会继续通过“定向放松”的方式注入流动性,不过也可能在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出时降准。另外,尽管食品价格上涨、部分公共事业价格可能上调,但预计2015年Cpi仍可能从2014年的2.2%放缓至1.8%,ppi继续下跌。为避免金融条件被动收缩,预计2015年年底前央行将再降息40~50个基点,以降低实际借款成本,减缓不良贷款生成速度。

改革步伐将加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进程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未来两年,随着政府系统性推进“以法治国”、房地产下滑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改革的空间和压力都将增大。为缓冲房地产下滑和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预计决策层将加快推进有利于增长的服务业改革并扩大社保覆盖范围,以促进服务业消费和投资。此外,房地产下滑还会倒逼地方政府融资,资本市场和国企重组等领域的改革步伐也将加快。

人民币小幅贬值。随着未来几年境内外利差开始收窄、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未来两年套利资本流入可能会有所消退。此外,加快资本账户开放、国内外资产价格变化也将激发更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促使居民部门向海外配置资产,从而导致资本外流增加。但同时外贸顺差不断扩大,决策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意图和来自主要贸易伙伴的政治压力,以及央行对国内金融稳定的顾虑也会支撑人民币汇率。考虑到美元强势,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2015年年底小幅贬值至6.35左右,但这期间仍可能出现阶段性升值且双向波动增大。

估计有15%的概率会出现房地产下滑导致的经济硬着陆。目前对2015年经济增速预测面临的风险偏下行,估计有15%的概率会出现房地产活动急剧下滑、拖累2015年GDp增速至5%以上的风险情形。但考虑到我国居民部门储蓄率较高、资本账户仍大体封闭、银行体系国有成分较高以及政府债务水平依然可控,预计短期内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

GDp增长将步入“六”时代

预测GDp增长面临的最大下行风险来自未来两年房地产下滑幅度超预期,主要的上行风险来自出口增速超预期、房地产活动下滑幅度较预期更温和,以及政策放松力度较大。

未来几个季度,房地产新开工和建设量仍可能进一步下滑,拖累水泥、原材料、机械等相关行业的表现,进一步拉低收入增速,降低消费水平。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房地产和建筑业产出增速每放缓10个百分点,对GDp增速的直接和间接拖累将达2.5~3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2015年决策层将继续加码稳增长政策,同时未来两年发达经济体持续复苏有望推动我国2015年出口增速从2014年的5.5%小幅加快至8%,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但这些也只能部分抵消房地产下滑的拖累。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计未来两年GDp增速逐渐放缓,在2016年下半年企稳于6.4%左右。

从中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将随投资和非农劳动力供给一起放缓,到2020年平均增速可能放缓至6%~6.5%。中长期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将取决于中国能否按合理的顺序进行必要的结构性改革。

宏观政策与改革

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已显著扩张,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仍能创造足够的新增就业,这意味着决策层可以容忍更低的经济增速目标。为避免金融风险积聚,决策层将避免采用货币政策强刺激。不过,为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金融条件被动收缩,预计央行将积极维持充裕的金融体系流动性,并进一步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策层将加快推进服务业、户籍、金融等领域的结构性改革。

决策层可以容忍更低的经济增速。由于中国经济体量的显著扩张,预计2015年的GDp增速能比2008年的增速创造出更多的新增就业。同时,2011年以来服务业增长较快,在经济中占比也有所提高。决策层也已大大简化了服务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审批流程,降低其税费和准入门槛。从供给面来看,中国新增劳动力供给已在下降。这些都表明目前决策层维持经济快速增长以稳定就业市场的压力已有所减轻。不过,随着未来房地产相关建设活动进一步下滑、更多采矿和重工业企业停产,2015年就业市场边际上仍将面临更大压力,出现更多失业。

货币和宏观政策无论刺激过度或支持力度太小都可能加剧金融风险。考虑到债务高企、产能过剩及信贷配置效率低下,再次实施全球金融危机后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刺激措施,将只会进一步加剧结构失衡和金融风险,这一点在决策圈已经形成共识。但即便希望房地产行业自发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和再平衡,决策层还是有必要确保这一调整过程尽可能平稳可控,从而降低“硬着陆”的尾部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此外,综合考虑银行贷款、影子银行信贷以及用房地产和土地作为抵押品的信贷,金融体系对房地产的风险敞口较大,金融稳定很容易受到冲击。为防范金融风险,央行有必要保持流动性充裕,并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为了平衡不同政策目标,预计决策层将采取的措施有:第一,再上马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基建项目;第二,通过多种渠道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包括在必要时降准(如跨境资本大规模外流时);第三,2015年年底前再降息,从而在通胀下行的背景下降低实际利率;第四,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最近出台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框架,也有助于地方政府降低债务负担。这些措施并非货币强刺激,而是在境外资本波动加剧、实体经济现金流恶化的背景下必要的防风险措施,以保证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并减轻债务负担、延缓不良贷款的生成速度。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随之变化的人民币汇率预期,央行有必要更积极主动地调节国内流动性。

结构性改革步伐将加快。未来两年改革的空间和压力都将增大。预计决策层将加速推动有利于增长、能够扩大内需的改革,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进一步简政放权;第二,加快户籍改革;第三,进一步扩大养老和医保覆盖范围;第四,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公共事业和服务业的门槛;第五,加快包括农地流转在内的农村改革;第六,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等金融领域的改革。

通胀下行,通缩压力加剧

房地产下滑将通过以下需求渠道导致实体经济的调整,带来去通胀甚至通缩的压力:第一,加剧金属和采矿行业产能过剩,从而抑制原材料和生产者价格;第二,导致工资和收入增速放缓,间接压低通胀预期;第三,导致耐用品需求和总消费下滑,抑制消费品价格;第四,中国内需放缓拖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抑制进口价格,进一步加剧国内通缩压力。

Cpi预计将放缓至1.8%。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将可能推动猪周期进入上行通道,这会支撑猪肉价格和整体食品通胀。不过近几年规模化养殖的推广使得猪周期更加平缓。同时,内需疲弱可能会抑制相关消费品价格,并通过拖累工资和收入抑制非食品价格,导致2015年Cpi回落至1.8%。

ppi预计将继续下跌。随着2015年房地产给内需和相关行业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拖累,金属、采矿等工业部门产能过剩的情况可能加剧,产量和需求都可能继续下滑。工业产成品价格下滑会进一步拖累原材料购进价格。在中国内需疲弱、全球产能仍在扩张的背景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将继续低迷,抑制进口价格,进一步加剧国内通缩压力。因此,预计2015年ppi将在2014年下跌1.7%~1.8%的基础上再跌1.7%左右(图1)。

通缩压力加剧提高降息的必要性。过去三年,实际利率保持在4%~5%的高位,而通胀回落将进一步推高实际利率。这将进一步打压投资需求,加剧企业和居民债务负担,拖累经济增速。鉴于此,央行有必要进一步降息,以避免通缩、降低实际利率。

风险预测。下行风险方面,猪肉价格低于预期可能会导致食品通胀疲弱,拖累整体Cpi通胀。对影子银行的调控力度超预期也可能导致整体信贷意外收缩,加剧通缩压力。如果中国经济“硬着陆”,内需急剧下滑将引发国内物价崩溃。上行风险方面,如果政策刺激力度超出预期,可能导致信贷快速扩张或房地产需求意外强劲复苏,从而重新带来通胀压力。

通胀下行给价格改革创造了有利环境。在低通胀环境下,决策层可以在不与其他宏观政策冲突的情况下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包括上调土地、资源、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定价,理顺稀缺性产品价格,也包括进一步放松政府对交通、公共事业和其他服务产品定价的管制。

投资

随着房地产在建面积进一步放缓,投资品和土地价格继续下滑,预计2015年房地产投资名义增速将从2014年的12%降至6%左右,拖累大宗商品消费及其使用强度。房地产建设活动持续放缓,将对金属、采矿、建材、机械、汽车、家电等行业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拖累。由此引起的需求下降和现金流恶化,又会进而影响其投资,不过相对稳定的外需可以部分抵消上述负面影响。总体来看,预计2015年制造业投资增速从2014年的13%降至10%左右。

基建投资仍是主要缓冲因素。为了抵御房地产下滑对经济的冲击,决策层应会在铁路、水利、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再上马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基建项目。房地产活动下滑削弱了地方政府的相关税收和土地转让收入,加剧了地方政府财务困境,而财税体系和地方政府债务改革又进一步抑制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动力。不过,中央政府已经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央行对政策性银行提供资金,推出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如pSL)引导银行投资基建项目,以及扩大基建债券发行规模等。另外,决策层已经在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因此,预计基建投资继2014年同比增长20%后,将在2015年仍能保持18%~20%的较高增速。随着服务业进一步开放,相关审批程序进一步取消和简化,2015年社会资本对服务业的投资也可能有所增长。

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中央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应可以支撑稳健的基建投资,简政放权、降低行业准入门槛等政策有助于保持稳健的社会资本投资。但即便如此,上述两者的提振作用也难以抵消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快速下滑的冲击。因此,预计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14年的15.5%降至13%,实际固定资本形成增速将由2014年的6.3%降至5.7%。

投资增速放缓,但资本深化继续。过去十年来,中国的投资/GDp比率已经上升了10多个百分点,目前约为48%。展望未来,虽然房地产投资放缓将使这一比重有所下降,但资本深化还远不会就此结束。这既是因为当前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极低(见图2),也是因为中国仍需继续积累资本,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和结构性改革(许多改革措施都有助于促进消费)。预计今后十年中国的投资增长率将与GDp增速同步(或略低),平均投资/GDp比率将保持在40%以上。三中全会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应会有助于中国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并降低对房地产和重工业投资的依赖。

解读投资数据需谨。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和GDp中的投资数据(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别。土地等二手资产交易在前者中比重较大,需要剔除后才能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进行比较。此外,要比较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和实际GDp,还需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在2004年和2011年调整了固定资产投资定义和统计口径,这降低了历史数据的可比性。

消费

未来两年经济增速回落,可能会拖累居民收入增长,但劳动市场稳健且收入分配逐步改善,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虽然预计决策层将会继续推进“反腐”运动,但其对公共消费的负面影响已经消退,预计将在2015年企稳。房地产下滑可能会进一步拉低可支配收入增速,侵蚀居民财富,最终成为拖累消费的最主要因素。随着消费者信心走弱,负面财富效应将进一步削弱汽车、家电、建筑材料等领域的消费。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房地产和建筑业产出增速每放缓10个百分点,对实际消费增速的拖累将达1.5个百分点。

预计2015~2016年消费保持稳健。虽然2013年基数较低,但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决策层大力推进“反腐”运动,以及房地产活动持续下滑等因素都抑制了2014年的消费增长。预计2015年这些因素影响犹存,不过鉴于决策层将加快推进支持政策和改革措施,通胀压力也较小,可以对消费构成较强支撑。改革和支持政策有助于鼓励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公共服务,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增加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而通胀压力较小则意味着对居民实际购买力有一定支撑。中长期看来,政策支持和改革措施还应有助于降低居民储蓄率,提振消费。整体来看,我们预计2015年和2016年的平均消费增速分别为7.7%和7.6%,均高于实际GDp增速。

政策支持和改革措施有望在中长期提振消费。决策层已经且仍在继续出台促进收入和消费增长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包括支持就业、改善公共服务、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增加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等措施。具体来看,预计决策层将重点推进以下领域的改革:第一,加快中小城市的户籍改革、放宽落户条件;第二,进一步扩大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使异地结算和统筹更加便利;第三,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公共事业和服务业的门槛;第四,继续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开放资本账户,提高居民储蓄回报率;第五,加快包括农地流转在内的农村改革。虽然这些措施短期内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但有助于在中长期支持就业和收入增长,降低居民储蓄率,最终促进消费。

再平衡仍在正轨。经测算,由于居住服务消费的统计缺陷,居民消费总额被低估了5%左右。不过即使将居住服务消费考虑在内,居民消费目前仍只占GDp的40%左右。未来两年,随着房地产和重工业投资增速放缓,且消费仍稳健增长,在过去几年中稳步推进的“消费率提升、投资率下降”的经济再平衡将仍在正轨。预计未来几年实际消费将保持年均7%~8%的增速,高于投资和GDp增速。虽然预计未来几年的居民消费增速将慢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但到2020年,消费占GDp的比重有望再提升3~4个百分点。

贸易与国际收支

出口增速将小幅加快。未来两年发达经济体持续复苏有望支撑中国的出口外需,但2015年出口复苏仍然面临若干结构性制约因素,包括:发达经济体需求的进口弹性有下降的迹象;由于过去几年单位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在部分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已被削弱。预计2015年中国出口增速将从2014年的5.5%小幅加快至8%,并在2016年增长7%。

进口增速将保持疲弱。当前的房地产下滑将进一步拖累内需,进而拖累进口。鉴于全球需求低迷,而产能仍在扩张,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将继续下跌或保持低位。预计进口增速将慢于出口,2015年增长5%、2016年增长6%。因此,我国外贸顺差将相应扩大,净出口继续拉动GDp增长。

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将微降。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自2007年达到10%左右的峰值后,已大幅下降到2013年的2%。预计在进口需求和价格疲弱的背景下,这一比重在2014年将回升至2.8%。2015年,服务账户逆差将扩大,经常转移流入规模将下降,抵消了商品贸易顺差扩大的影响,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将小幅下降至2.7%。

资本账户陷入逆差且出现更大波动。今后几年,加快资本账户开放步伐以及国内外资产价格相对变化也将激发更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促使居民部门增加海外资产配置,从而导致资本外流增加。随着未来几年境内外利差开始收窄,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减弱,套利资本流入可能会逐渐消退,FDi(外商直接投资)以外的资本流出规模或将更加可观。过去两年,中国资本流动的波动率已有所上升,而随着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性增大,美国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影响全球资本流动,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依然脆弱,未来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或将进一步攀升。作为决策层的优先改革领域之一,资本项目开放将在未来两年进一步推进:第一,扩大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和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的额度和覆盖范围;第二,进一步放宽国内公司海外借贷的限制;第三,提高沪港通的投资额度和个股覆盖面,并在合适的时机推出深港通。

汇率

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增大。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出现明显升值(2.8%),但在2014年1~5月期间贬值3.3%。这一段时间的贬值可能有决策层政策引导的成分,政府有意借此释放汇率政策变化的信号,并逼退套利资金。2014年3月,央行扩大了人民币汇率交易的浮动区间,增加了汇率弹性。6月以来,由于外贸顺差大幅增长,国际政治压力不断增大,人民币开始又重拾升值步伐。因此,人民币由2014年年初至今,累计仅贬值1.59%。不过,由于美元最近对其他主要货币大幅升值,截至2014年10月底,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升值2.4%,其中5月以来已升值6.7%。

升值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出口温和复苏而进口保持疲弱,未来几个季度外贸顺差仍将居高不下;第二,随着外贸顺差扩大,美国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政治压力将会加大;第三,决策层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偏好;第四,境内外利差依然很大,中国企业海外借款增加,以及资本项目开放都将支撑资本流入;第五,为了保持国内流动性环境稳定,决策层可能也希望保持汇率稳定,以免人民币大幅贬值导致资本外逃和国内流动性收紧。

贬值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2007年以来人民币已大幅升值(有效汇率升值了近30%),从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面来看,经常账户占GDp的比重已显著下降,人民币已接近均衡水平;第二,中国比以往更加依赖出口支持就业,缓冲经济下滑,因此决策层可能不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升值;第三,在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的背景下,即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变,对主要贸易伙伴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也会相应升值;第四,考虑到人民币升值预期疲弱,房地产活动下滑,美联储实施利率正常化推高海外利率,而2015年央行可能继续下调利率,居民海外投资需求增加,再加上资本管制逐步放松,当年可能会出现更大规模的资本外流。

支持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因素大致相当,因此预计两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不会呈趋势性升值或贬值(单边变动幅度超过3%)。事实上,央行必须在这些因素和其他可能会产生冲突的政策目标之前寻求微妙的平衡。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而美元进一步走强,预计2015~2016年人民币将对美元小幅贬值(<3%),且双向波动增大。预计决策层将允许市场力量在形成汇率机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减少非必需的外汇干预,并增加人民币的弹性和波动性。随着人民银行与更多国家央行签署人民币清算和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新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不断出现,现有人民币离岸中心继续蓬勃发展,RQFii的额度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再加上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人民币结算加速增长,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应会进一步加速。

(作者单位:瑞银证券亚洲有限公司,

资产保值增值措施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税制;税收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B

一、循环经济含义及税收法律制度的作用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人鲍尔丁于1966年提出,它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存在根本的差异。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是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表现为“资源―产品―污染物”,这是一种掠夺性、破坏性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3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旨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农业社会中经济发展缓慢,粗放型发展模文文献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并不明显。但在工业社会里,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一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此同时,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也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对粗放型经济的危害性给予高度关注,并于2008年8月29日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由此拉开了经济转型的幕布。

(二)税收法律制度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面对公共产品,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显得无能为力。环境资源属于公共产品领域的范围,属于“市场失灵”之处。税收这一重要的经济杠杆可以克服“市场失灵”现象,具体而言:(1)引导消费。政府通过税收影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从而引导消费者的选择。(2)遏制污染。政府通过税收,让企业对自己的排污行为付出代价,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企业的排污行为。(3)激励循环经济。对于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项目,政府通过多样的税收优惠措施,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我国循环经济税收立法现况及评价

(一)我国循环经济税收立法现况

1.资源税类。现行《资源税暂行条例》系针对矿产品和盐,并选择开采、生产环节征收。具体税目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其他有色金属矿原矿、盐。此外,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系针对土地资源而征收。

2.商品税类。现在增值税立法对综合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给予较多的激励措施。比如,对污水处理劳务、再生水、翻新轮胎、以废旧轮胎为全部原料生产的胶粉免予征税;对于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热力、对以工业废气为原料生产的高纯度二氧化碳产品、以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舍弃物油母页岩为原料生产的页岩油,实行即征即退。现行立法对部分不可再生资源和有害环境的消费品课以消费税,相关税目有鞭炮焰火、成品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铅蓄电池和涂料,其中铅蓄电池和涂料的消费税自2016年1月1日开征。

3.所得税。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对节能环保、综合利用资源给予多样化的优惠措施。比如对环境保护项目、节能节水项目给予免税或减征,对综合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予以减计,对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二)对现行税收法律制度的评价

现行税收政策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较之以往已有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尚未有专门的环境保护税。在“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这一循环经济的链条中,现行增值税、资源税等系针对“资源―产品”环节,所得税、增值税对“废弃物―再生资源”亦有所调控,但是在“产品―废弃物”这个环节上,尚未有相关税种“担此大任”,而这恰恰是环境保护税的核心功能所在。“污染者付费”是《环境保护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不单指污染者要承担环境修复责任,还包括污染者付费使用环境。“付费使用”在发达国家一般是指环境税(或称生态税),如美国的垃圾税、英国的垃圾场税、荷兰的地表水污染税、地下水开采税和噪音税、德国的生态税和废水税、法国的水污染税等[1]。

2.资源税类未能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现行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实际上是一种级差地租,履行的是所得税的功能,未能体现循环经济理念。”[2]“现行资源税政策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逆向作用,由于资源税收入大部分归地方……往往起到了鼓励地方对资源过度开发的作用。”[3]

3.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亟待改进。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对循环经济给予很多优惠政策,但仍有待改进。“部分优惠项目标准太严或程序过于复杂,使得一些企业难以真正享受到优惠。比如,污水处理要达到GB18918-2002的标准才能享受免税政策。”[4]部分环保节能项目虽按规定可以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但由于退税需提交的材料繁多、程序复杂,使得一些企业打退堂鼓。

三、关于循环经济税收政策调整的思考

(一)总体思路

既往的做法一般是在制定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等税收单行法规的时候,分别考虑对何种资源和行为进行征税、如何征税。这种“零售”的做法不能很好地兼顾税收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整体效应。笔者认为,未来税收立法有必要建立统一税收立法联动机制,即在循环经济的视野下,由立法部门统观全局,对特定资源和行为是否具有可税性、应征何种税、具体税目和税率、纳税环节、税收优惠措施、征管措施统一规定。

循环经济体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链条模式,税收立法部门应根据这一链条各个环节的特殊要求设计具体税制。

(二)“资源―产品”环节税制设计

在“资源―产品”这一环节,立法者首先应注意区分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对于纳税人利用一般的可再生资源生产产品对外销售的,只需在销售环节对产品征收增值税等流转税即可,而无需在使用环节对可再生资源征收资源税。对部分节能环保的产品,应在增值税、所得税方面给予免税、减税等税收优惠措施。但土地、森林、海洋资源虽属可再生资源,仍应遵循付费使用原则。现行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属于广义上的资源税。目前,对于采伐森林、海洋捕捞,没有征收资源税。根据《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应缴纳育林基金。《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规定,在我国内水、滩涂、领海以及我国管辖的其他海域采捕天然生长和人工增殖水生动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上述育林基金、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系对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具有资源税的功能,建议将来立法将此纳入资源税法当中。为防止不可再生资源被过度利用,对于开采不可再生资源,除应征收增值税等商品税外,还应课以资源税、消费税。出口不可再生资源的,不应给予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出口退税。为鼓励进口以解决国内资源不足问题,对进口不可再生资源,应给予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方面的优惠措施。

在“资源―产品”这一环节,立法者还应区分资源的首次利用与循环利用。为促进节能减排,对循环利用资源,税收上应予以相应优惠措施,比如,允许企业(包括小规模纳税人在内)在采购特定的循环利用资源时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企业使用循环利用资源给予加计扣除、加速折旧等所得税优惠措施。

(三)“产品―废弃物(污染物)”环节税制设计

在“产品―废弃物(污染物)”这一环节,应重视未来的环境保护税的作用。未来的环境保护税宜设计为从量税,应根据污染物的性质确定相应定额税率,并以排放量(包括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气体和水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噪声的分贝数)为计税依据。

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环保税应设置起征点。对于排放量达到或高于国家环保部门确定的标准的,开始起征。对于排放量超过国家环保部门确定排放标准若干比例的,可加成征收。笔者认为,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的环境保护税,宜设计成级差税率,即噪音按分贝数高低,大气污染、水污染按污染当值量大小规定阶梯式的定额税率。

(四)“废弃物―再生资源”环节税制设计

在“废弃物―再生资源”这一环节,政府应通过多种措施激励企业“变废为宝”。就增值税而言,立法应允许生产企业(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内)抵扣废弃物品的增值税进项税。考虑到小规模纳税人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于废弃物品,允许生产企业凭普通发票抵扣。就企业所得税而言,企业“变废为宝”的收入应予免征或减征,对“变废为宝”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费用应予加计扣除。

[参考文献]

[1]邓保生.促进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J].价格月刊,2009(5):67

[2]关云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发展,2014(10):36

资产保值增值措施篇7

关键词: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措施

1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提高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的意义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最重要的物质资料生产条件之一,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原材料,是维持地球生命生存发展和各系统循环的重要条件之一,没有了水土资源,人类社会将无法维继。水土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极大进步,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滥砍滥伐、占用耕地、三废随意排放等等,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耕地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子孙后代的幸福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刻不容缓。

近年,国家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水土资源的重要性受到广泛关注,并积极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高和增强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功能,促使其更好的发挥生态系统的价值是水土保持的目的和手段。提高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有利于转变人类的消费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本上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资源价值的合理评估,制定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相关生态观念的宣传和普及,促进国民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促进生态建设的全民参与;也有利于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总之,提高水土保持生B服务功能及价值意义重大,应积极加以重视。

2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是指水土保持过程中所采用的各项措施对维持、改良和保护人类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效用。具体可概括为七大功能。

2.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功能。生态系统中的林草及相关的水土保持工程,可以起到拦截降水、提高土壤的下渗能力,缓和地表径流、增湿补水等。另外,在发生大规模降水或洪水爆发时,生态系统的这些功能可以延长地表径流时间,减小洪水流量和流速,减少洪水灾害;在干旱枯水的时候,林草蓄积的地表径流可转化为土壤径流,起到水源涵养的作用,也可以调节河流水水位。另外,林草蓄积的水通过光合作用或蒸发回到大气中,实现水分循环,增加大气降水,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保土,主要是指防止土壤侵蚀和增强土壤固结。保土功能主要由林草措施发挥,一方面,降雨时,林草的林冠可以拦截一部分雨水,降低雨水强度,防止雨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和侵蚀,使土壤不被冲走;一方面,土壤中的腐殖质具有蓄水功能和透水性,地表径流可以转化为土壤径流,降低了土壤流失。此外,林草的根部盘根错节相互交叉,对土壤有固结作用,也可以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发生。

2.2改良土壤

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坡面治理,可以增强土壤的含水量,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比如某些土壤粘性过强,或是砂质过多,水土保持功能可以对此进行改善,形成团结粒、增强氮磷钾等养分、增强微生物和腐殖质,最终提高土壤质量和生产能力。

2.3固碳、供氧

重要由林草发挥此功能,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植物将Co2固定在植物的各组织和器官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所必须的o2,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生存。同时,通过林草措施是减少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

2.4净化空气

主要由林草措施发挥。表现为吸污、阻滞分成、灭菌、降噪等四方面。(1)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汽车尾气的增多,空气中存有大量的So2、CL2、HF、nH2及大量放射性物质,威胁人类健康,这些物质能被树干、树叶吸收、降解、积累、迁移,实现空气净化。(2)粉尘能造成严重污染,而植物能通过体型阻拦风速,降低粉尘扩散范围,植物粗糙不平的表面可以吸附、滞留一定的粉尘,对粉尘的阻拦、过滤、吸附起到一定作用,净化空气。(3)树木的吸收Co2等废气、阻挡吸附粉尘可以降低空气中的细菌,而且树木生产过程中散发的香精、有机酸、酮等能起到杀菌灭菌的作用。(4)噪声污染是城市要面对的重要危害,而树木的树冠可以吸收、不定向反射噪音,实现降噪。

2.5防风固沙

林草措施种植的林草成林后可以实现水土保持、降低风速和改变风向,起到防风固沙效果。经过林内的风可以被林木阻挡,减少风速,降低风力。植物的根系对土壤、沙有固结作用,可以降低风的携沙能力,阻挡、控制、固定流动沙,起到防风固沙效果。

2.6保持生物多样性

水土保持能保护水土,为生态系统内的动植物、微生物的生存提供足够的物质资料和生存空间,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7维持地表景观

水土保持能促进原本生态系统的协调健康稳定,水土保持所运用的相关措施也可以成为地表景观的一部分,比如梯田、水土保持林、小型坝塘水库等,已成为景观的重要部分,有利于景观格局的规划和稳定。

3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和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

生态服务系统总经济价值包括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利用价值包括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和选择价值,一般把间接利用价值也称为生态功能价值,具体来讲,主要指无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含了第二节提到的七类功能。生态功能价值的评估一般由生态系统功能的类型为基础来进行,市场上常用的方法有防护保护费法、替代市场法、恢复费用法等。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价值的实现是由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来完成的。根据工程原理,将保护地划分为山区、丘陵、风沙区等,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等,以实现水土资源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水土保持措施主要由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坡面治理工程、沟谷治理工程、小型蓄排引水工程)、水土保持农业措施(保水保土耕作栽培措施)、林草措施(人工造林种草、封禁自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进行水土保持和保障经济社会效益)等,几种措施相互配合,灵活利用,保障了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的实现。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土保持越来越重要,增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系统功能及价值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七方面的功能和生态功能价值,以及保障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及价值发挥的水土保持措施,对生态服务相关概念的推广和普及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文章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齐敏.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功能与价值[J].河南农业,2016(5).

[2]丁建强,李娜,吴玲.探析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与价值[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

[3]张小丽.浅析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J].才智,2014(17).

资产保值增值措施篇8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是我区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描绘出了内蒙古未来5年发展的壮丽画卷。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条战线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学习贯彻落实好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真正把报告精神转化为发展规划、具体举措和实践效果,推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全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自治区经信委把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推动我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得到了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的肯定。我刊特编发经信委党组贯彻党代会精神,推动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文章,供各地区各部门参考,并希望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出符合自身实际的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具体思路和有效做法,为把祖国北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献计献策。

自治区经信委把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同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同完成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结合起来,立足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实际,制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举措,形成了推动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初步思路。

一、围绕建设“五大基地”、发展“十三大产业”,推动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动我区工业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做大工业总量不动摇;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贯穿工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必须坚持转型升级主攻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重要抓手,重点发展“六大传统优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Y构更优、后劲更足、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到2020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8%左右,工业产值达到3.4万亿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左右,5年累计完成投资3.8万亿元;企业利润、税收与工业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累计下降19%。

(一)持之以恒做优做强工业“四大基地”,加快发展六大传统优势产业。2020年,力争工业“四大基地”、六大产业产值达到2.95万亿元。一是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重点是推动我区12条特高压通道及配套电源点、煤矿尽快投产,到2020年,能源产业产值力争达到9000亿元。二是建设新型化工基地。加快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尿素等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新型化工产业产值力争达到5000亿元。三是建设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积极构建“探采选冶加”、“煤电冶加”一体化有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到2020年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业产值力争达到4900亿元。四是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发挥自治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资源和品牌优势,推进乳业、肉类加工、羊绒、粮油糖加工、马铃薯(果蔬)加工、饲(草)料和特色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到2020年,绿色农畜产品产业产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五是加快发展现代装备、绿色建材产业。重点发展乘用汽车、专用车辆、节能环保设备、发供电设备、煤化工设备、农牧业机械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发挥资源优势,抓住我区被列为京津冀建材基地、广东等陶瓷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发展水泥制品系列、陶瓷系列、粉煤灰系列产品,到2020年绿色建材业产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

(二)大力推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推进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绿色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技术装备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条,迈向中高端。到2020年煤炭、有色金属、农畜产品、化工初级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60%、70%、65%、90%以上,分别提高28、10、5、10个百分点,特别是电解铝、铜、电石、甲醇力争全部就地加工转化。煤、电、冶、化、建材等高载能行业100%达到国家限额能耗标准。

(三)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统筹部署、集中力量,重点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动汽车、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医药、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支撑我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形成在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2017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增速保持在9%。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占比力争达到15%以上,比“十二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2017年,力争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000亿元、增长7.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较去年分别降低5.5%、5%,工业园区总产值占工业的比重达到70%左右,中小企业数量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0%左右。主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落实惠企政策,完善帮扶措施,稳定工业增长。落实好自治区降成本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抓住煤炭供应趋紧机遇,释放先进煤矿产能,增加供给、稳定市场。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多边交易,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新建电解铝项目价格联动、火电厂招商优先发电、特色工业园区直供电试点等政策,推动公用火电企业与用电企业重组,通过多边交易机制实现煤电价格联动,平衡煤电用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电价洼地优势和产业链竞争优势。研究振兴东部地区工业的方案,重点研究扩大直供电、自备电厂、微网改革具体措施,降低东部地区工业用电价格,吸引产业集聚。通过企业重组、债转股等多种措施,化解企业债务,防止资金链断裂。把稳运行作为保增长的基础和前提,加快建立工业运行在线监测及大数据平台,切实加强对全区工业经济运行的分析调度、指导和帮扶。

(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环境,精准招商,促进工业投资增长。在全区范围开展优化工业投资环境创建活动,营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工业发展环境,吸引工业投资。推动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大数据产业基金实质性运作,完善基金投资目录,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跟进。制定自治区鼓励民间投资意见的操作细则,给企业兑现优惠政策。落实部区协议,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研究出台支持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调动企业加大技改积极性。加强规划引导,五大基地、十三大产业规划,对大数据、石墨、稀土、多(单)晶硅、电动汽车等产业研究实施路径。加大项目储备,完善项目库制度和数据体系,及时补充符合市场需求、产业政策的新项目,支撑工业投资增长。建立与金融部门的协作机制,实现项目对接的信息化、高效化。加大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方法,千万百计增加工业有效投资,扭转投资下降局面。强化工业重点项目督导调度制、项目责任制和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包联制,重点抓好新开工和拟竣工投产的亿元以上项目,全力推动21个未核准的国家给路条重大项目的核准,解决400万吨电解铝产能指标置换、支撑性文件等难点,保开工、保投产。力争新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投产亿元以上项目310个,新增产值1500亿元,工业技改投资比重达到1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达到30%以上。

(三)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全力推进煤炭、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引导退出60万吨以下的煤矿、退出过剩产能钢55万吨、煤120万吨,严格执行国家新的准入标准、政策,严格控制煤炭、电力、单纯电石、甲醇等新增产能。加大煤电、煤电化、煤电冶金企业重组力度,巩固产业链竞争优势,做大产业规模。借煤炭、电解铝产能指标置换的机遇,利用富余机组、低电价等特殊优势,吸引区外能源、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我区转移,将富余产能变为新的经济优势,形成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创新区。加强产需对接,扩展“互联网+”大宗产品新型营销体系。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推动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走出去”。开展重点行业限额能耗对标达标行动,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计划,扩展自治区节能、供电需求侧数据平台的功能,全面推广节能在线监测、用电需求侧在线监测。围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责任这个中心,建立明责知责、履责尽责、追责问责体系,严肃事故责任处理,促使责任主体、管理主体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四)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围绕2020年大数据产业实现1000亿元的目标,健全领导体系、推进机制。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自治区促进大数据发展政策的操作办法。编制大数据基金支持目录,建立大数据产业重点项目推进制度,重点推动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鄂尔多斯、赤峰、通辽等地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规划和建设。推动各级政府带头运用大数据,建立智慧政府。推动政府部门大数据统一建设、管理、运维、开发、共享。推进“两化融合”企业贯标,实现43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信息化。加快推进“互联网1+7”工作体系。抓好自治区工业云平台与航天云网、沃特玛电动汽车制造云网的融合,引导我区原材料加工企业在平台上实现协同创新、协同制造。研究出台建设自治区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方案,构建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建成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争取呼包鄂三市列为“中国制造2025”区域试点示范城市,探索区域创新的新机制、引领全区创新发展。

资产保值增值措施篇9

关键词:财务措施;财务;甄别

我国企业产品市场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市场的白热化竞争,而且要应对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企业的经济发展依靠国内国际市场和科技进步,而经济危机的到来,对国外市场的冲击非常明显,对一些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企业应当采取何种财务措施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可争议,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财务措施是具体会计活动所采取的举措,是针对某一财务问题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财务措施的会计理论分析与实际操作联系十分紧密。如果离开具体的背景或前提条件,单纯凭会计理论分析的可行、不切实际的财务措施将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巨大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因此在采取财务措施前应当切合实际进行慎重分析、分解、细化,再选取恰当的具体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实效。本文将通过一个财务实例的分析来进行说明:

m企业产销某种产品,2009年销售量为8000件,单价为240元,单位成本为180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150元。该企业总经理要求2010年利润比2009年增加10%,要财务经理说明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实现预期的利润。

财务经理经过认真分析,从理论上提出了四项应对措施,根据公式:

保利量=

措施一:企业单纯增加产品的产销量

第一,计算2009年的利润:

240×8000-180×8000=480000元

第二,计算2010年的利润:

480000×(1+10%)=528000元

第三,计算固定成本:

180-150=30元

30×8000=24000元

第四,计算2010年的产销量:

(24000+528000)/(240-150)=8534件

第五,要使2010年利润比2009年增加10%,2010年比2009年的产销量应多生产的数量:

8534-8000=534件

因此,2010年应在2009年的基础上增加产销售534件,才能实现预期利润。

措施二:企业单纯降低固定成本

第一,确保528000预期利润实现的前提下,计算剩余的贡献毛益数额正好用于抵消固定成本的金额,也就是2010年的固定成本数额:

240×8000-150×8000-528000=192000元

第二,确保528000预期利润实现的前提下,计算2010年固定成本的降低数额:

30×8000-192000=48000元

因此,2010年应当降低固定成本48000元,才能实现预期利润。

措施三:企业单纯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第一,确保528000预期利润实现的前提下,计算单位变动成本数额:

(240×8000-30×8000-528000)/8000=144元

第二,确保528000预期利润实现的前提下,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的数额:

150-144=6元

因此,2010年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6元,才能实现预期利润。

措施四:企业单纯提高产品单价

第一,确保528000预期利润实现的前提下,计算产品单价应提高到的数额:

150+(24000+528000)/8000=246元

第二,确保528000预期利润实现的前提下,计算产品单价应提高的数额:

246-240=6元

因此,2010年应提高产品单价6元,才能实现预期利润。

理论上这四项措施都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过这四项措施都有其十分苛刻的前提条件。

措施一:企业增加产品的产销量的前提条件主要有:其他因素不变,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大;增加产销量仍使其营运量控制在相关范围内,否则会增加固定成本;其他成本费用不会变化。事实上这几个因素都是在变化之中。提高产销量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销售渠道、增加材料采购量、增加用工量、用水用电数量等,实际工作中可能某些因素的限制会制约产销量的增加。

措施二:企业降低固定成本的前提条件主要有:其他因素不变,机器设备价值、无形资产价值等长期资产价值分摊减少;管理人员工资成本减少;其他管理费用减少。事实上水电费会可能会涨价;人员工资也会有所上涨;固定资产的贬值速度在加快诸因素对降低固定成本是不利的。但通过裁减企业管理人员、固定资产出租、来料加工等来分摊或减少固定成本,致使计入本产品的固定成本的数额还是可以做到的。

措施三:企业降低单位变动成本的前提条件主要有:其他因素不变,材料成本下降;人工成本下降;其他变动费用下降。材料成本下降主要依赖材料采购价格和采购费用的下降、产品材料单耗的下降;人工成本的下降要依赖工艺的改进或生产效率的提高等等。这些条件的满足又需要依赖许许多多因素符合指定的要求。

措施四:企业提高产品单价的前提条件主要有:其他因素不变,产品市场供不应求或消费者愿意接受提价行为。事实上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生产厂家可能不只一家,消费者也不愿意接受提价的安排。因此企业提高产品单价的计划往往不能实行。也就是说企业提高产品单价的前提条件是十分苛刻的,达成这些条件也是十分困难的。

综上所述,仅从会计理论上分析,财务经理提出的四项财务措施是完全可行的,但是每一项财务措施取得成效的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也许仅仅是非常理想的假设而已,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几乎是不可能达成的。现实中影响这四项措施的因素很多,而且时时刻刻在变化,某些因素的变化对措施的实施成效有利,有些则不利。这就需要人们进行认真甄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实际上,人们达到这一目标的措施也可能选用所有措施之一,也有可能选取其中几项,只要条件许可就行。而采取具体方案可能是这些措施的思路之一或若干财务措施联动的思路,这样的方案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又有许多,可以说不胜枚举,而市场条件、消费群体状况、竞争状况、政府政策状况、宏观经济状况等经济影响因素在特定时点只能是一种唯一的组合。最终这些联动的财务措施是否凑效,关键在于所采取的具体财务方案是否与企业的经济影响因素组合成的背景相吻合。如果相吻合,说明预测准确,方案可行,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否则,说明预测不准,方案的可行性成问题,导致的结果,可能是目标不能实现,也可能会负债累累,甚至是企业破产。因此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措施都应认真甄别,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分析,做好分解与归纳分析工作,以确保其实效性。

因此,财务措施作为具体会计活动所采取的举措,是针对企业财务问题所要采取的必要行动,财务措施的实际操作事关企业兴衰成败。企业不能离开具体的经济背景或资源条件,单纯凭主观判断而尊重客观环境来确定实际财务行动。不切实际的财务措施将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因此,在采取财务措施前应当切合实际地进行实效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海波,刘学华.新编管理会计[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2、tymonwG,DeStout,LnShaw.Criticalanalysisandrecommendationsregardingtheroleofperceivedenvironmentaluncertaintyinbehavioralaccountingresearch[J].BehavioralResearchaccounting,1998(10).

资产保值增值措施篇10

一、外商投资购入设备的入账价值

我国政府为鼓励外商投资影视公司,根据相关的政策规定,在外商投资我国影视公司的总额内采购免税范围内国产设备的,能够全额退还该设备缴纳增值税。《企业会计制度》也明确规定,外商投资我国影视公司收到的税务机关退还增值税款,可以冲减购买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这样的会计核算方式存在一定问题。第一是违背可比性的原则。同国内的其他影视公司比较而言,相同的购置条件之下,外商投资我国影视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入账价值低17%(设备增值税通常是17%)。要是同进口设备比较而言,在效用、性能以及出厂价类似条件下,外商投资我国影视公司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机会存在较大的差别。国内的影视公司在会计核算方面需要统一,这时因为影视公司的身份差距日益降低,资产计量不可比,会导致在分析相关经济指标的过程中,会计信息使用人员作出不当判断选择。第二是扭曲影视公司间公平竞争。我国已经加入wt0,外国资本持续涌入我国市场当中,并且享有国民待遇。不过因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有所区别,影视公司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不同,会影响到我国影响影视公司影视作品制作的成本以及利润,导致那些经济实力较为雄厚以及享有优惠措施更多的外商投资影视公司有着超过国内其他影视公司的竞争优势。第三是可能招致反倾销报复。目前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各个发达国家相继采取反倾销措施。我国的产品往往质优价廉而成为牺牲品。外商投资影视公司固定资产入账价值,需要避免扣除退还增值税。税务机关退税作为政府的产业政策行为,并非是影视公司的经济行为,目的主要是鼓励外商投资影视公司,同时采购国产的设备,从而给予相应的采购补贴,实施关键主要是确保利益流入到我国的影视公司,同时影视公司可以从采购国产的设备当中享受好手。不过通过哪一种形式体现并不重要。同国内的其他影视公司类似,两者在取得固定资产过程中的成本相同,因此应该同国内的其他影视公司一样来核算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二、固定资产使用期间入账价值

固定资产管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后续支出,可以说是影视公司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分成更换、增添、改建、改良以及修理等情况。针对这方面的情况,《企业会计制度》当中没有明确具体给出相应的会计处理措施,只是在改建扩建的方面明确规定在固定资产基础上改建扩建,需要根据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再加上因为改建扩建而导致该资产在预定使用状态之前的耗费,并且减去在改建扩建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变价收入。针对影视公司的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发生的后续支出,如果改建结果可以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或者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那么就应当作为资本性的支出来计入影视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要不然的话只为保持影视公司固定资产的工作效能,就需要计入收益性的支出。影视公司固定资产使用列入到当期费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增添。也就是影视公司对原有的固定资产加以扩充或者是增加附属物,从而增加并改善固定资产利用能力,例如将影视公司的办公大楼从十层加高为十二层,那么全的部支出成本需要扣除在增添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变价收入,从而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第二是更换。影视公司将固定资产某个部分用相同装置替代,从而恢复原有的质量,可以视作修理而计入收益性的支出,要是更换关键的部件则需要根据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并添加更换成本,再减去更换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变价收入,来作为会计入账价值。第三是改建扩建。影视公司固定资产的原有前提下,进一步改变结构形式,或者是扩大规模容量,质量通常情况下会大为提高,《企业会计制度》当中有着明确会计处理的规定。第四是改良。影视公司着重提高自身固定资产质量,将某个部分装置替换成为品质更好的器材,从而可以大幅改善质量,并且耗费较多的支出,会计处理同关键部件更换的情况一样。第五是修理。影视公司为确保固定资产处于良好使用的状态,而进行保养维护以及修缮,由于固定资产效能的影响比较复杂,并且支出金额差距较大,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计入当期费用或者是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影视公司的会计制度逐渐发展完善。在新会计制度实施之后,固定资产清理、盘盈以及减值核算都发生一定情况的变化。这就要求影视公司在进行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会计处理的过程当中,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测试,一旦影视公司的固定资产出现减值,就需要及时进行减值的处理,并且根据减值之后的账面价值来计提折旧,相应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预计,确保影视公司对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处理符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

作者:闫喜英单位: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