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篇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1:53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244-0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1]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各高校基本上都以必修或选修的形式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课程的目标除了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将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在体验、分享中共同成长,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新的角度,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找到新途径。

1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含义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八际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自助助人的过程。[2]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主要用来协助学生解决发展性问题,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共同问题,由任课老师根据高职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实际需求,运用纸笔练习、团体互动、角色扮演、操作与创造等形式的团体活动,学生在其中体验,形成自己的感受,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验性和实效性。

2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

2.1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课程内容的设计源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符合修课学生的实际需要,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迫切解决的发展性课题,他们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共同面对这些专题,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2团体心理辅导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每一堂课都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相关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这些心理辅导活动简单可行、操作性强、趣味性浓,符合高职学生灵活性、注重自我感受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

2.3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课程教育的感染力

调查研究显示,高职学生所处的阶段比较在乎同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愿意接受来自同辈的建议和意见。在课程教学中,学生除了自我认识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在团体内的互动行为,有机会摩仿他人,学习他人,建立新的态度和行为,同时在团队互动中形成团队意识,提升团队精神,具有明显的自我成长、团队共同进步的教育效果。

2.4团体心理辅导巩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在教学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社交的机会。学生在团队中的言行往往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习惯。在充满信任的团体氛围中,学生可以发现和识别自己的不适应行为,并尝试与他人建立良好适应的人际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正向支持,这种体验会延伸到团体之外的现实生活中,教育的效果就持续巩固到学生生活中。

3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3.1团体心理辅导在课程各章的运用

根据课程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心理咨询、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自我意识与培养、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每个专题依据教学目标,运用连环自我介绍、或20个我是谁、求职招聘现场模拟、时间馅饼、萨提亚冥想、戴高帽子、心理剧、当恋人离开我、压力面对面、生命如此美丽等团体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体验、分享感受、实践中了解知识、形成共鸣,在自我成长的同时,也能帮助团体成员共同成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2教学效果的评估

在尝试将团体心理辅导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采用课上观察记录、课下作业、个体访谈、心理测评与跟踪反馈相结合的方式,评估课程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变化。所有学生都认为自己在这门课中有所收获,有97%的学生认为课程有趣、实用。通过心理测试问卷,学生在课前和课程结束的结果显示,在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了解他人、团队意识等到方面有较大提高。

3.3学生对课程的反馈

学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后,会填写一份反馈表,在学生的反馈中,学生这样评价自己的收获与成长:“这是一次很意外的选课,起初只是想得到学分就可以了,但在和我的同学的互动中,我觉得有趣的同时,我也收获了成长,从原来不敢和人对视讲话,到现在我可以和陌生人打招呼,可以参加到同学聚会中不再尴尬,这个课程对我的帮助很大;这个课程出乎我们意料,我们当时都以为只是讲讲心理常识和保健方法,但这种学习的方式,是第一次体验,在体验中,我学会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从而接纳他人。我特别喜欢信任之旅这个活动,让我换个视角来看自己、看他人、看帮助和信任;我特别喜欢同学间的互相支持,畅所欲言,大家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我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有责任感和义务感,我也愿意和大家一起探索每一个专题,通过一次次的小组活动,我们的关系融洽了,我们也互相理解了,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青春故事,我爱我们的团队。”在这些学生反馈中,一方面我们能感受到学生真诚的投入、显著的变化,同时也激励我们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效果,开展学生喜欢且受益终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内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Z].教思政厅[2011]5号,2011-05-28.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2

关键词: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优化

一、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2015年年初,笔者调查了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省内10所高师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另外,笔者于2014年年底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的10所中学(初中4所、高中6所)发放600份学生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8份,有效率93%),以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调查数据来看,在558名中学生中,约24.73%的学生曾经出现过心理问题,其中仅有34.78%的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其余65.22%的学生选择了家长、同学、朋友或忍受;在48名主动寻求教师帮助的学生中,认为教师帮助有效的学生仅有6.25%,其余93.75%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当然,以上数据仅仅是从中学生的角度获得,可能并不客观全面,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省有相当数量的中学教师不具备比较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无法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地指导或帮助。

二、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陕西省所有高师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这说明高师的管理者在思想上已经普遍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得该课程在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呈现出形式化、表面化、随机化的现象。

(一)课程定位不准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学生一年级时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总学时从十余节到二十余节不等,课时非常有限,任课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足,连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讲授都无法完成,更谈不上开展相关的活动或训练。基于其选修课的性质,课程安排往往是合并多个教学班统一在阶梯教室上课,学生人数多达一两百人,上课时间也往往安排在晚上或周末。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不会重视该课程,多数学生选修该课程只为打发时间凑个学分。

(二)课程内容欠缺

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选修课,多数高师院校并不统一征订教材,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依据自己的经验、专长或兴趣各自备课,相互之间缺少交流,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其他如案例分析、活动训练等内容。另外,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中仅有两所院校在学生三年级时开设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时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更少。

(三)教育方式单一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上方式单一,清一色地使用了教师讲授的方式,个别院校偶尔举办相关的讲座。教师讲授、专家讲座的方式远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该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体验性和互动性,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打击了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四)课程评价缺乏有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决定其考核方式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用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普遍缺乏针对该课程的合理评价机制,考核流于形式。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笔者调查中发现,部分高师生甚至不知道自己选修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部分高师生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普通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混为一谈。

三、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一)准确定位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明确其双重性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区别,因为高师生未来将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维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还需要他们掌握必要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消除高师生心理障碍,提高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高师生心理机能,促进高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这个目标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致,应作为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二是对高师生进行较为系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学,培养高师生将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能够及时发现或辨别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给予问题学生一定的辅导帮助,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个目标是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目标。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认识普遍存在片面性,即重视基本目标忽视特殊目标。高师管理者只有认识到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才能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正确的定位。

(二)科学设置高师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体系,提高其实效性

1.明确课程性质。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要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鉴于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笔者认为将其作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一样的公共必修课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体系或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获得课时、空间、师资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保证。这是高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运作的前提。

2.健全课程内容。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组织高师院校专业教师编订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教材,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两个模块: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作为必修课开设,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环境适应与人际交往、学习与创造心理、自我意识与健全人格、情绪健康与情绪管理、爱情观与观、挫折及危机应对、职业生涯规划等。计划课时内完成不了的部分可以通过各种专题讲座或报告会等形式补充。二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内容应当包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基本知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等。

3.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年级的高师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助于新生适应以及发现和预防新生的心理问题。在高师生储备了“普通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之后(一般在三年级),开设为时一个学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此保证学习该课程的高师生能够真正全面而系统地认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真正具备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融知识性、实践性、体验性、互动性、自为一体的实用型课程。陈晓燕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学不是“传授、教导和训练,而应该是认知、感悟和建构”,传统的“师授生听”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宜。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将讲授、案例讨论分析、心理影片评析、心理测试、心理拓展训练、活动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综合起来灵活运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伴随着心理体验和心灵感悟,以此增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开发建设高师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发挥其渗透性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渗透性、深刻性、暗示性和非预期性等特征。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指渗透在校园物质和文化环境中,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推进作用的诸多因素。

1.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暗示性和渗透性,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校训、校歌,教室里张贴的名言警句,甚至教学楼的名称都能彰显学校的人文精神,这些象征性符号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充分调动高师心理学专业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建立心理学社团、创办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由专门教师指导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训练,如在每年的5月25日开展以“悦纳自我”为主题的团体活动、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举办心理健康节、心理拓展训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或竞赛等。

3.积极发掘其他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如思想品德、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哲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素质类课程;积极发掘各种校园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社会实践、迎新生、迎新年、运动会等文体活动。

4.通过校园广播、网络、校报、板报等多种媒介,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意义,介绍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如在校园网中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在校报、板报橱窗中开设心理健康专栏,开通心理健康热线等。

(四)建立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与合理的评价机制,确保其专业性

高师院校应当建立由学校主管领导负责,由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参与,由心理学专业教师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咨询室。学校应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包括提供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配备专业设备,如心理测评系统、放松椅、沙盘,以及安排各种相关讲座和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活动性等特征要求专门的评价机制,融合理论知识考核、行为观察、心理测量、案例分析、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等形式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且操作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这也是该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

(五)加强对辅导员及班主任的培训,提升其教育性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校园里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培训应由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业教师担任,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二是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前者可以帮助辅导员和班主任甄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简单的心理困扰、利用班会等活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后者不仅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还有益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2008(8):86-87.

[2]赵存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103-105.

[3]王兰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3):145-146.

[4]栗文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专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43-44.

[5]吴菁.课程评价介入:有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32-134.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3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高职院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从课程管理、课程目标及内容、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力求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管理混乱

1、课程形同虚设

许多高职院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摆设”,以应付各种检查,以一两堂全校性质的讲座就将该课程敷衍过去,课时常常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院人才培养计划之中,但是在具体开设课程时往往忽略了它,甚至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用以开设其他课程;部分高职院校教务部门甚至以“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安排紧张为由,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式纳入教学管理体系,这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又一瓶颈。

2、课程归属混乱

部分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入通识类课程由基础教学部门管理,由基础教学部门邀请相关教师上课,课程偏重于传授知识,课程实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而另一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管理,但是由于心理咨询中心是行政机构,不属于教学部门,在管理中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

(二)课程目标理想化

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从课程目标设计上看,有些目标设置过于理想,而有些目标过于原则、空泛,不太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实际需要。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等提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目标无可厚非,但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和操作化。

(三)课程实施过程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的专业教学,学生大量背诵这些专业术语,对于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毫无益处。

(四)课程考核过程中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缺乏理论指导,课程考核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混乱。部分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一个活动体验课程,这个体验的过程很重要,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过程认为并不重要,而部分高校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却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而仅采用书面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考核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程度,这一手段很难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水平。书面考试只能看出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程度,而学生了解到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单靠考试这种定量的考核方法并不足以评价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

二、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明确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体验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灵成长,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感受才能获得心灵的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应当是体验性的课程,是教师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或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最终掌握调节健康心态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遴选适合高职大学生的心理教材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接受到多元的文化、多元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融合与冲突的过程中,高职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态度行为与需要上产生了显著的变化。笔者认为应当从大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所选择的教材内容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扰,为他们在生活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提供书面的指导。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

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选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正如达克沃斯描述的教学观:“我为学生提供情境,促使他们思考,并观察他们如何做。他们告诉我如何思考,而不是我告诉他们如何思考。”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七环节教学法,这七个环节是:引起动机――创设情境――展开讨论―树立榜样行为――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引导同学们在提出问题、联系自我、深入讨论和相互争辩中获得对一些问题的亲身感受或体验,在深刻的体验中澄清对一些问题的错误认识,获得正确认识。当然,该教学法对任课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尤其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难度更大,所以应该与其他方法相互辅助,如:角色扮演、心理测验等。

(四)构建科学地课程考核方法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张时碧(1970-),男,河南周口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02-02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新课改的推进,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以及大量的精品课程不断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对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其设置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课程效果的有效发挥。现阶段,因高职教育存在着学制相对较短的现实特点,他们大多数通过“2+1”模式(在校学习两年加上顶岗实习一年)培养学生,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非常短,学习任务较重,从而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当前教育界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上是面向普通本科高校学生进行的,这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实心理特点不相符,使得改革的实效性相对较低。鉴于此,笔者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指出其中存在问题以及关键点,提出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以期为高职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为和普通本科的理论教育进行区分,高职教育更多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仅仅是在教材上注明属于高职院校专用,在内容以及授课方法等方面,和普通本科院校大同小异,并未真正反映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因此,也就很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

(一)课程实践创新薄弱

毋庸置疑,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样存在平时对学生的实践指导环节,例如学生的心理咨询、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表演以及心理沙龙等诸多形式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然而,上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和普通本科院校所开展的活动没有太大差异,不仅形式、方法、手段类似,而且未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专业实践进行指导的创新性。

(二)教师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大部分为“双师型”教师:他们不仅具有专业文凭,还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他们一方面应承担心理健康理论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应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心理素质得到提升。然而,在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里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被设为公共课,仅仅是从理论上对高职学生开展心理知识传授活动。所以,他们并未真正发挥“双师”的实际功能,这种单纯理论知识的教学并未充分反映出心理知识的实用性以及操作性,从而没有对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三)内容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不相符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与设置不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要是依据专业课程状况来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设置,一定要凸显实践在课程安排里面的比重,这样才会真正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相符合。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部分为理论教学,没有或者只有较少的实践机会;同时,其课程内容大部分是心理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学习这样的理论是不能和其他专业理论一样可以直接将其在实践中应用,利用其将实践问题解决。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里面,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以及相关要求。

(四)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研究缺乏

尽管一些教师探讨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他们仅仅是对该课程的某些细小环节实施的理论探讨,他们对课程的改革的整体性研究相对较弱,未从深层次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

二、高职院校心理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理清的关键问题

(一)课程设置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更有针对性、更深入地参与各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不同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之后,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尽相同。作为研究者,我们首先要理清的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不要在现有基础上,更有针对性、更深入地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以更有效地提升各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素质。

(二)教材内容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涉及的内容,是不是能够与高职生对该课程的需求相符合,再就是其内容是不是存在着非常强的实用性,以及是不是能够给不同专业高职生的社会生存以及发展带来指导作用,也就是一定要细致深入论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阐明对高职学生成才成长最有帮助意义的理论。

(三)教师素质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是实施心理健康教师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改革,高职院校现有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不是完全胜任,心理健康课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应该如何设计。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优化对策

(一)设计符合不同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

按照不同专业的特点编写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心理健康教材,虽然已经是在结合了许多高职学生的具体特点后完成编写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易于理解掌握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其教学内容大部分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只有很少的内容涉及行业心理健康范畴,造成学生无法从行业心理健康需要的视角下分析学习,教材内容具有相对较差的针对性。鉴于这个原因,各高职院校应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在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与发展问题、不同专业对应的行业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细致探讨之后,撰写出行业心理健康讲义、编写出与各个专业相符合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二)编写与专业、行业结合的专业心理教材

努力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与专业学习、行业工作等心理结合起来,编写专业心理学教材。如前所述,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之后,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是大不相同的。所以,不仅是各专业学生、各行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各具特点,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心理以及各行业员工的角色心理、工作心理等的特点和规律也各具特点,而且,这些心理特点和规律与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各高职院校除了要组织专家学者研究、编写各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还要组织力量对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心理以及各行业员工的角色心理、工作心理等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编写出相关教学内容。然后,把两方面教学内容整合成为专业心理学教材,其中既有专业学生学习心理、德育心理、心理健康内容,也有该专业对应的行业员工的角色心理、工作心理、心理健康的内容等。这样的教材,既体现了系统性,也实现了针对性,将对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例如,学校的商务文秘专业学生,他们毕业之后一般到企业以及政府单位负责文秘相关工作,这样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探讨企业以及政府单位文秘相关工作人员所具有的心理,以及自己需要拥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等内容,利用课程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该类行业领域工作者的心理知识,这样有助于其毕业后可以较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使其能够在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从事自己的工作,最终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尝试将专业心理课设为学校专业必修课

尝试着将专业心理课设置成学校的专业必修课。若是编写出专业心理学教材,就可以尝试着把它当作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来设置,打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设置为公共课的局面。这样,学生就不仅能够学习包含一般常识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还一定要获得专业心理学课程的相应学分。同时,在教学方面,将更能借鉴专业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模式将变得更富有灵活性,更能够促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通过多措施提升心理教师团队的总体实力

促使现有的公共课心理健康教师转变成专业心理学教师,充实心理学教师队伍,提升专业心理学教师队伍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三个途径:

1.组织开展深入调研和挂职锻炼活动。通过此途径促使公共课心理健康教师转变成专业心理学教师。学校要以编写专业心理学教材为契机,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深入相关专业师生当中去,深入该专业对应行业员工当中去,开展调研和挂职锻炼,全面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借此把现有的心理健康教师“改造”成既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又熟悉专业行业心理的专业心理学教师。

2.转岗培训或引进人才。通过此途径充实专业心理学教师队伍。把公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转变成专业心理学课程之后,各高职院校心理学教师队伍需要不同程度的扩充。要扩充队伍:第一,通过动员现有在职教师转岗培训,充实心理学教师队伍。第二,通过引进人才来充实。人才既可引进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也可外聘行业领域熟悉心理学的相关专家,他们专门负责给广大学生传授行业心理学相关理论,利用他们在生产一线的亲身经验,为学生提供最为真实可靠的行业心理相关理论。

3.多措并举。通过此途径提升心理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继续组织心理学教师深入专业师生和用人单位,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研究和挂职锻炼,了解专业发展和行业发展情况,了解在校学生、实习学生和行业员工的心理变化情况。二是组织心理学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校培等培训活动,帮助他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技能和提高教学水平。三是鼓励学校心理学教师和行业工作者,共同开展学生心理和员工心理课题研究,促进彼此专业水平的提升。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将此工作作为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水平的重要支撑点来抓。要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系统推进此项改革工程,以实现促进学生掌握专业学习心理、行业工作心理和心理健康等相关知识技能,大幅度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品刚.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观念与行为[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0(9).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5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6.06.078

abstractthecourseofmentalhealtheducationinlocalnormalcollegesisanimportantwaytopromotetheall-rounddevelopmentoflocalteacherscollegestudents.inthispaper,theexistinglocalnormalcollegestudents'psychologicalhealthcurriculumproblemsanalysis,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onthereformofteachingfromtheseaspects:strengtheningthebuildingofthecontingentofteachers,perfectcurriculumsystemconstruction,promotingtheblockeducationprocess,toimproveclassroomteachingmode,inordertopromotethelocalnormalcollegesstudents'psychologicalhealtheducationscientificallyandeffectivelycarryout.

Keywordslocalnormalcollege;mentalhealtheducation;courseconstruction

1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缺失

1.1地方师范院校课程建设资源不足

地方师范院校课程建设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师资队伍来源的多样性和授课教材缺乏实践性两个方面。所谓师资来源的多样性就是指由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这样将导致教师往往具有多重身份,这种情况不仅容易造成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效率低,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削弱。刘海燕、宁淑芬2010年的研究显示,17.1%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作用不大,而51.4%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并非是最有效的。在教材方面,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书籍虽然国家已经出版了不少,但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书中大多是理论的介绍和分析,并不是对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问题方法的具体指导,而是过多的理论介绍,这种情况较易导致地方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重形式和过程,不重实效。

1.2地方师范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刘海燕、宁淑芬2010年的研究显示78.4%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或非常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地方师范院校一般位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缓的城市,且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则显得相对不足。据笔者了解目前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其他公共课程相比地位较低。单就课程名称就各不相同,而且课程开设年级也不确定,安排在一年级、二年级或三年级授课的都有,并且大多缺少对四年级学生的就业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在课时安排上随意性较大,且课时大多数都偏少,从而导致教师没有时间针对学生的现状和个性特点进行系统规范教学。有的甚至停留在思想教育和学生行为管理的说教上。再加上地方师范院校的多数学生来自于本地农村,家庭的传统思想就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忽略了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这也间接地影响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1.3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针对性

随着大学生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心理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学生都要经历从大一刚入学的不适应到大二的逐步适应再到大三大四的基本适应三个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随着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一方面其心理问题在逐步减少,另一方面其心理问题也在发生明显转变,如大一面临的主要是心理断乳、适应的问题,大二、大三的主要心理问题则转变成人际交往和学习的问题,而大四则主要是升学、就业以及情感等心理问题,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但是,在不少地方师范院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经常被作为第一学期的公共必修课程开设,而在大二、大三及准备择业的大四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跟进,这样就较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困扰日益突出。

1.4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灵活性不足

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在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传统的讲授式依然占据着主要位置,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交流单向,再加上很多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危机的预防功能有较多的关注,反而对现实中的学生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给予了较少关注。而不少学生是带有自己的心理困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大都希望老师能对自己的心理困惑予以指导,但这种形式的课堂过多的传授理论知识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有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要从对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解决和个人体验等三个方面来展开。但是由于受学校的师资水平、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限制,地方师范院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能关注其中的一个方面,从而影响了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2对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建议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

在地方师范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必须有足够的课时,同时又要保证良好的效果,而师资不足问题则成了地方师范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大难题,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那么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要增加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心理咨询资质的专职教师的数量,以改善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不强的现象,这就要求各地方师范院校要增加选聘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人才的数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通过多种培训形式如“学习交流”“学术研讨”“工作坊”等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最后,还可以增强全校教职工的参与性,“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这就要求各个任课教师、行政工作人员等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都要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且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学生。

2.2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强化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由于国家加大对中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国家不仅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而且还加大了对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投入。地方师范院校作为未来教师的培养平台,大学生是未来中小学教师的主力军,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所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方面,除了开设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以外,还可以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讲座应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为目的,及时关注大学生心理动态,主要弥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不足。此外,还可以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获得快乐。

2.3推进分段教育进程,注重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性

在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推行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性特点,从而分阶段、有步骤的重点进行。对于刚入校的一年级新生要开展适应性心理教育。因为大一新生刚从高中过渡到大学,从农村进入城市,他们对外面的一切都感觉到新鲜和好奇。因此,要逐步引导他们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他们独立的生活和思考能力,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对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要开展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教育。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他们在恋爱、交往等方面的需求有所增加,从而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急剧上升。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加强他们的人际交往教育,引导他们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处理好与其他同学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四的学生要开展就业心理教育。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处于即将毕业的大四阶段学生面临着就业的重重压力,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分析就业形势,做好职业规划,正确认识自我,勇于接受社会的检验,实现角色转变。

2.4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性

地方师范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除了要具有一般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之外,更要具有地方师范院校的特色。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着重从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这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以达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从而培养他们的心理调适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第二,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取多种课程模式相结合,如通过开展认知性课程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基础知识,通过活动性课程则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通过矫正性课程给学生现实中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第三,活动教学法能较好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多采用活动教学法,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此外,还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实效性评估,以监督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施情况,并据此进行改革,从而加快建设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速度。

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坎坷漫长的过程,地方师范院校应从思想上和教学模式上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高度重视。在思想上,要建设一支专业化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在教学模式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体验性、参与性等的效果。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制定不同的指导课程,如:大学生适应、生涯规划、恋爱心理、人际关系心理等,以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够真正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2]马前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3(19).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6

论文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目标内容、教材和评价这个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发展趋势。

论文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问题;展望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关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我国学者班华教授曾指出:设置心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早在1997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在初中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内容包括:正确看待自己、磨练心理品质等,课时安排为每一个内容4学时。教育部要求1998年秋开始在部分省市进行实验,取得经验后自1999年秋开始在全国实施。教材选用主要是各省自编,没有全国统一教材。虽然各省市、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及展望三个角度来探讨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国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研究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取得的理论成果也不是很多,现将部分学者的观点呈现如下:

于学兰(1997)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服务对象心理发展需求的阶段性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心理常识课、成才指导课、健康教育课、心理卫生讲座和团体辅导课、心理辅导活动课。姚本先、方双虎(2002)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关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提高方面的全部教育性经验(含种族经验和个体经验)。课程包括独立型和融合型两大类。其中独立型课程又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融合型课程也可分为学科课程中的融合、活动课程中的融合和环境课程中的融合。也有学者提出了综合课程的构想。叶一舵(2003)认为,目前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种取向:第一,学科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作为构建课程的主线,强调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第二,以经验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第三,以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学者曹梅静、王玲(2004)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因为它以绝大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为对象,以提高其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为目标,以团体教育、团体训练为主要方式来开展各项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突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性目标。还有学者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提出的见解。李慧生(2006)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从上述文献中不难看出,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它是独立型课程与融合型课程的综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综合,经验取向课程、学科取向课程与问题取向课程的综合。

长期以来,以知识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一度占主体和核心地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形式化,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实施。就目前来看,通过课程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呈现以下特点:

大部分省市、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发展速度上城市发展快于农村。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看,其方式主要是有两种:一是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知识;另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即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知识为主,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课程的实施看,主要是依赖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自发开展,受到教育者的观念、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影响。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地方性课程,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易操作,各地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中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编制了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操作。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我国历史短暂,经验不足,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的领导或学校的校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深入的了解,虽然近几年有教育政策导向,认识到应试教育的不足,提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现行的应试教育使他们疲于应付中考、高考和各种各样的考试,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推广到应有的程度。不少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摆设”形同虚设,应付各种检查。正如有人所说,“上级检查时重要,平常教学中次要,抓统考升学时不要。”课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认为有开课的必要,但是在具体落实课时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它,把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最大的困难之一。

(二)教材存在的问题

在教材价值取向上的偏差。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价值取向是学科本位的或社会本位的,这种教材可以说把什么都考虑到了、考虑好了,惟独忽视了学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价值。这种“无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摆不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一切为了学生的心理成长这一基本主题,严重压抑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主体性,阻碍了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教材基本内容上的失重。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随意性大,呈现出无序状态,过于强调中小学生非智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性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智能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的状况是“匆匆上马,急急推出,草草收场,皆大欢喜”。

在教材个性特色上的缺失。为数不少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套用一般教科书的写作路子,没能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忽略了突出中小学生的活动、体验与践行,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应具有的“个性”与特色。 (三)课程目标、内容存在的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过于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理想化倾向表现为,从课程的目标来看,有些目标过于理想,有些目标过于原则、空泛,不太符合中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等这些提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目标无可厚非,但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和操作化。而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课程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注重心理学学科知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拘泥于心理学学科知识的选择,忽视了选择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使中小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各种文化。

(四)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缺乏理论指导,使评价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混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无提高,用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为考试只能看出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程度,而学生了解这门知识,了解了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单靠考试等定量的方法不足以评价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行为的改变,包括个人的动机、态度、兴趣、自我观念、思想等。一般来说,个体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我们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就可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质。但是有时候却未必如此。如有的人心里想的和口里说的不一样,有的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评价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又长期的工作,要把评价工作做好,需要花人力、物力和时间,而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奇缺,资金有限,时间也不够,这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带来了困难,使评价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如设备、经费、辅导人员素质等的评价,或者学生自助作业的收集,等等。

三、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展望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

社会及教育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的法规,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和规范化。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首先体现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时间中安排。”学校领导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的认识、重视程度以及合理的制度是课时保障的重要条件。其次是选定或组织编制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和参考教材。学校管理层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定合适的主要参考教材。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上,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理所当然应直指人的心理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因而教材的建设不应当是“物本”的,而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把人视为自身心理发展与建设的主人,把人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的心理需求发展,一切为了人的心理健全发展,一切服务于人的心理潜能开发,一切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真正确立“人”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坚持以“实”为本,即联系实际、体现实用、突出实践、注重实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来确定适当的教材内容。在教材编写组织上,宜采取“多元优化、积极整合”的策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应以心理化取向为基础,以教育化取向为主干,以生活化、问题化取向为依托,建构整合化、网络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趋向。

(三)注重课程的可操作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指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将目标化为可以观察评定的和可以训练培养的行为特征。我们不能泛泛地将“完善自我,培养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单元目标或课时目标,而应该把这些抽象的、笼统的概念具体化,把行为目标作为单元目标的细节,从而真正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目标集中指向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这种目标价值观的引领下,课程应当提供适当的心理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愉快的心理体验,并由此滋生出积极的个人心理意义。课程内容应强调与学生生活相适应,以促进学生在学校的成长;注重与社会生活相适应,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健康心理的自我构建。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7

心理健康教育近三十年发展以来,教育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总体规划要有具体细致化要求,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具体全面指导,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中作出了明确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与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此可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与形式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从课程观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含显性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也包含隐性课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显性课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显性课程就是学校在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进入到课表中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教育,包含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少数高职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高职院校应将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课程与发展性课程纳入必修课程,而选修课程也不可忽视,应将面对特殊群体的矫正性课程与延伸性课程纳入选修课中。在显性课程进度安排时也应根据不同年级来进行开设,例如大一新生普遍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大二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习心理问题,大三学生普遍面临的择业心理问题。同时,针对特殊群体的选修课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开设,针对学生干部心理素质、贫困生自信心、情绪压力调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开设,主要的开设目的是学生迫切需要的心理选修课程。(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是隐性课程,狭义的隐性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下取得的全部经验,主要通过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校园生活、校园文化建设来让学生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心理能力与品质。在高职院校中,隐性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广义的隐性课程不仅包含学校情境下的经验知识的获得,还应包含家庭教育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事件的影响。隐性课程中的社会环境中正面的或者负面的信息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隐性课程这方面学校、社会与家庭要三位一体来进行建构和努力,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引领建设;政府与社区社会团体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家庭中要构建充满关爱、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1]。

二、纳入“积极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一)积极的预防思想。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安排方面,通常是把心理问题、因果分析、调适措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以案例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成因及探讨解决方式,采取的是“关注问题”式的教育方式,这种课程内容安排从某种角度上往往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消极的受教育对象,让学生过多的反思关注甚至怀疑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往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还容易让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进行对号入座,反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2]。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将积极心理学纳入课程内容中。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情绪体验,认为应更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弱点,认为个体自身具有积极的抵御精神疾病的能力,更注重探究如何帮助个体培养激发自身的这些优秀品质,以此便能积极的起到有效预防,如果仅仅关注个体自身的弱点与缺点,其实并不能取得有效的预防效果。因此,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纳入“积极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则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乐观、自信、幸福感等方面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3]。(二)兼顾社会层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方面应避免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与弱点,更多的帮助学生关注群体与社会心理的探讨,因为人的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在课堂之外的隐性课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利用大学生心理社团,在多数高职院校中,都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心理社团,如“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小组”“心理服务社”等,这样的社团群体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隐性课程的形式来弥补显性课程的内容。除了社团群体的影响之外,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如心理健康报纸,橱窗、宣传册、心理图片展览、心理电影赏析等传统媒体方式来进行,还应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网上论坛,网络直播等形式来进行教育。

三、“以发展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三大模块的课程群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课程模块,以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延伸课程、热点课程作为支撑课程模块,以专题讲座及专题活动等课程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形成科学全面的课程群体系。三大课程模块体系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主干课程模块应结合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必选课程的实用性;同时,围绕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方面开展延伸课程与热点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课程体系的支撑;开展多种学生有兴趣的专题讲座与专题活动,如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二)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的实施中,注重理论到实践的延伸,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心理角色扮演、心理视频等多元化的辅助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中的相关性,提升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师生在教学环节中应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老师能够去引导学生觉察、感受、发现自我,在讨论、争辩中提高对心理健康调适的能力,调动学生改善自我的动机与强烈的愿望,从而优化自身的行为习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本就是以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目的,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更好的人,需要从外在的教育转化程学生个体自觉、自省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应从教导式教学转变成自主式、探索式、对话式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应看成是师生共享智慧、经验、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与组织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心理成长与升华。

作者:赵思思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9.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49-02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高职院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从课程管理、课程目标及内容、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力求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管理混乱

1、课程形同虚设

许多高职院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摆设”,以应付各种检查,以一两堂全校性质的讲座就将该课程敷衍过去,课时常常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院人才培养计划之中,但是在具体开设课程时往往忽略了它,甚至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用以开设其他课程;部分高职院校教务部门甚至以“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安排紧张为由,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式纳入教学管理体系,这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又一瓶颈。

2、课程归属混乱

部分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入通识类课程由基础教学部门管理,由基础教学部门邀请相关教师上课,课程偏重于传授知识,课程实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而另一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管理,但是由于心理咨询中心是行政机构,不属于教学部门,在管理中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

(二)课程目标理想化

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从课程目标设计上看,有些目标设置过于理想,而有些目标过于原则、空泛,不太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实际需要。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等提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目标无可厚非,但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和操作化。

(三)课程实施过程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的专业教学,学生大量背诵这些专业术语,对于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毫无益处。

(四)课程考核过程中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缺乏理论指导,课程考核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混乱。部分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一个活动体验课程,这个体验的过程很重要,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过程认为并不重要,而部分高校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却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而仅采用书面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考核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程度,这一手段很难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水平。书面考试只能看出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程度,而学生了解到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单靠考试这种定量的考核方法并不足以评价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

二、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明确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体验是对经验带有感彩的回味、反刍、体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灵成长,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感受才能获得心灵的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应当是体验性的课程,是教师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或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最终掌握调节健康心态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遴选适合高职大学生的心理教材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接受到多元的文化、多元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融合与冲突的过程中,高职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态度行为与需要上产生了显著的变化。笔者认为应当从大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所选择的教材内容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扰,为他们在生活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提供书面的指导。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

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选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正如达克沃斯描述的教学观:“我为学生提供情境,促使他们思考,并观察他们如何做。他们告诉我如何思考,而不是我告诉他们如何思考。”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七环节教学法,这七个环节是:引起动机――创设情境――展开讨论―树立榜样行为――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引导同学们在提出问题、联系自我、深入讨论和相互争辩中获得对一些问题的亲身感受或体验,在深刻的体验中澄清对一些问题的错误认识,获得正确认识。当然,该教学法对任课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尤其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难度更大,所以应该与其他方法相互辅助,如:角色扮演、心理测验等。

(四)构建科学地课程考核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质的活动课程,它的绩效不是依赖知识的接受和认知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个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协同作用。考核不再是知识性的记忆考试,而是采用心理测评、课堂学习、实践作业相结合,依据个人成长报告,用等级评定来确定课程结业成绩。考核侧重于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度、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教育的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是变革和发展中的社会对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将对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孔晓东,吴学思.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2]刘志芬.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J].职业圈,2007,21(73).

[3]陈晓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5(8).

[4]卫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9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生物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也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由于生物学科的特点,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时,不仅能学到生物基本知识,还能认识到生命现象、了解生物学的特征以及生理健康等。生理健康作为人们身体发展的基础,让高中生物与生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能够保证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健康发展。如今,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内容还无法充分体现出生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不能满足学生对此方面知识的需要。所以,学校应该贯彻新课程理念,开发高中生物生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进而弥补高中生物课程在生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

一、高中生物生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如今,我国已经明确了对高中生生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规定,很多学校都已经建立了咨询室、生理健康辅导活动等心理教育部门。但是,由于高中生日常学习的压力大,特别是高考来临之时,学生在面对巨大压力的同时,也极少有时间参加心理教学活动。由于高中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观念理解不深,很少有学生会关注生理健康的有关问题。再者,由于生物生理健康问题有些过于敏感,有很大部分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很难表达出自身内心的心声及困惑。所以,学校想要使生理健康教育能够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就必须进行生物生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让学生在生物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生理健康教育。生物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其涉及生理健康问题也能降低学生的排斥感,进而充分体现出生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二、高中生物生理健康教育课本课程开发的措施

1.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

要将生理健康与高中生物有效融合,生物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掌握基本的心理疏导方法,既能在课堂上教好生物基本知识,又能教育好生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内容。并且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应该针对学校的情况以及学生情况进行课程设定,让校本课程开发能够符合学校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想要充分发挥好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内容,教师必须抓住每个学生的心理现状。对于极端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辅导,化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扰,只有做到健康教育的全面性,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2.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生物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树立基本的教学目标,对于生理健康课程内容也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2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中,这节课能够有效将生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在正常生物教育中,可以将人类生理现象与同学共同分享。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对于两性知识比较好奇,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将正确的两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告知如何正确与异往等问题,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早恋现象。另外,生理健康活动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问题。在生物课堂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身的生理困惑,进而进行教育解答,解除学生的困惑,并正确引导学生,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3.在生物教学中寻找生理健康教育问题

生物不仅涉及生理健康问题,而且也涉及心理健康问题,只有将生理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教师在日常生物教学中,要更深入地挖掘生物知识中的生理问题及心理问题。例如,教师在讲授到《走进细胞》一课中,当讲授到人的生殖与发育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通过生物生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摆正学生对生理健康问题的认识,让学生心理能够健康发展,避免学生心理扭曲现象,正确看待两性关系。

4.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营造课堂和谐气氛

生理健康不仅仅是两性问题,同样也包括身体健康问题。在一些不够敏感的生理健康问题上,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授《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章时,在讲授细胞组成以及一些有机物、糖、脂之外,可以让学生通过日常饮食来构建食物搭配,教师可以讲授如何正确饮食让身体发育更加健康,通过学生的日常饮食给予饮食建议,让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都能够健康发展。并且在课堂教育中营造和谐气氛,让生物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进行得更加自然,特别是对于敏感话题,通过活跃课堂气氛能有效避免学生哑口无言的现象发生。

由于我国教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传统高中教育中,教师很难提及关于生理健康的课题,更别说生理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生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生物生理健康驾驭校本开发也成为一种趋势。在日常生物教育中,教师要摆正教书育人的观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勇于面对生理健康问题,并且教师要积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10

作者简介:俞爱玲(1968-),女,浙江人,诸暨人,副教授,硕土,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通过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健康体育和娱乐学院健康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方案作个案分析,试图揭示其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所应具备健康教育学科的知识系统,为充实与调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65-03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我们认为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是今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融人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并突出健康为目标的一门课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中提出“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这一变化对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新要求,无疑对培养这方面师资的体育教育专业提出了挑战,迫使“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上加强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能力要求。”[4]而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课程来加以实现的。课程学习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决定着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的实质内容,从而对人才的培养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据1997年原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健康教育》属于一般必修课,32参考学时,2学分。由于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中,《健康教育》是一般必修课,是否开设各院校可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也就是说,该课程是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这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体育教师除了能在室内讲授健康知识外,更需要通过体育实践课融会、穿插有关健康的更多内容,去建立、发展学生对健康和健康生活的认识不相适应。[5]也与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健康教育同样应受到重视不相配。主干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部分。从调查中发现有36%的专家、,建议将健康教育列入主干课程,使之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相适合;36%的专家认为健康教育作为一般必修课;有22%的专家建议开设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以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有关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能。[6]

中国与美国虽然在社会制度、物质基础、文化背景等方面差距很大,但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发展研究方面关注的热点和面临的问题十分相似。创立于1946年的印第安纳大学是美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国立大学之一,也是美国第一所健康、体育和娱乐学校。它的人才培养制度较为完善,课程体系包括从学士学位课程到博士学位课程,特别注意发展课程体系来满足当代最严格的学术标准,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文侧重于对其中学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吸取发达国家如美国在学校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上所积累的知识体系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印第安纳大学健康体育和娱乐学院健康教育―中学教师准备课程方案做个案分析,试图揭示其人才培养所必须具备健康教育学科的知识结构,为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的充实与调整带来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我国部分高等体育院系主任和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的调查,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所需要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内容。通过调查,试图做出分析与评价,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以促进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深层次上的融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根据美国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分类,印第安纳大学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方案专业课程内容可以分成十类,即:1)心理健康;2)家庭生活与家庭关系;3)人体生长和发育;4)营养学;5)个人健康;6)酒、烟、对人体的危害;7)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8)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防止;9)消费健康及公共健康¨0)环境健康。选用全部34门专业课程作为问卷内容。本研究量表采用五分量表给予评分包括:1.很必要,2.必要,3.普通,4.不必要,5.很不必要。

1.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健康体育和娱乐学院学校健康教育教师师资培养课程设置2000年的资料,阅读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依据。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调查与分析

表1列出了我国健康教育学者、专家针对体育教育专业适应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所需有关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33门专业课程其必要性的排序情况。

根据41位专家提供的问卷统计,其中平均值大于4的依次为:1.个人健康;2.应激预防和处理;3.艾滋病和其它性传播性疾病;4.从儿童中期到青春期;5.有关水的供应空气及河流的污染等内容;6.急救和危重护理;7.健康的营养;8.急救指导实习;9.健康和安全的研究和评价方法;10.心血管疾病的预防;11.人类营养;12.人类疾病和流行病学;13.女性健康;14.目前健康话题;15.药物的使用。前15项内容的标准差较小,认为非常必要和必要列入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累积赞成比相对较高,认为不必要和很不必要的负面选择比相对较低,因此比较重要。从内容分类上分别涉及类学校健康教育的问题:1.个人健康;2.心理健康;3.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4.人体生长和发育;5.环境健康;6.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防止;7.营养学;8.酒、烟、对人体的危害。

死亡教育、旅行研究、少数民族健康护理、衰老学等内容列在最后几位,从得分看,与其它内容有较大的差异,且累积赞成比相对较低,负面选择比相对较高,从内容来看它们与学校体育教育的联系不大。婚姻和家庭相互作用、少数民族健康护理、旅行研究三项内容的标准差较大,特别是前两者,专家的意见分歧较大。

根据高校和健康教育研究所两组问卷的统计,相关性系数RSQ(高校平均值,健康教育研究所平均值)=0.87,n’=n-2:31,p<0.01,两者意见基本一致。

3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3.1 体适能与健康 健康及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体适能的概念与分类,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体适能和健康的评价。

3.2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应激的征兆与模式,应激预防和处理,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

3.3 人体生长和发育 体育锻炼对人体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有关在身体,认知,心理及社会等方面人类发展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和问题。

3.4 营养与健康 健康的营养,营养的基本原则,一般健康食谱的应用原则,强调因个人最佳健康发展如体育锻炼、生长发育以及疾病而进行饮食调整的基本原理,体育锻炼、能量平衡与体重控制。

3.5 预防药物滥用及酒、烟、对人体的危害药物的合理使用,烟草、酒精和吸毒在个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上的影响,成瘾紊乱的本质从理论上包括行为学、心理学、遗传学、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阐述,青年和成年人中的成瘾,包括酒精、烟草、和其他药物与行为如乱吃、和工作狂。

3.6 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体育锻炼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个人生活方式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所起的作用,强调心血管疾病与危险因素如吸烟、节食、缺乏运动、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相互关系,阐述实施和维护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和技巧,艾滋病和其它性传播性疾病在理论上包括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阐述以及非技术性的检查。

3.7 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防止 常见体育教学事故原因与安全知识教育,急救和危重护理常识与实用技能比如开展对外伤、出血、扭伤、关节脱臼和骨折、昏迷、窒息、溺水等方面急救与危重护理的培训。

3.8 体育锻炼与环境和健康 体育锻炼与环境包括体育锻炼与气温、水温水质、空气、紫外线和健身房通风情况、音量大小等环境因素的关系,有利于健康的体育锻炼环境的选择,学校游戏和运动场所的设施、运动器具的安全检查与清洁,野外生存基本知识与技能。

3.9 性教育与大学生健康话题 开展与年龄相符的性教育,包括儿童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和大学生性教育,大学生健康话题是关于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话题来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对健康的理解力,预防冲突与暴力的发生。

3.10 健康教育的实施、研究和评价方法 开展体育活动与学校健康促进的关系,指导媒体和技术的实施,研究和评价的一般概念和基础知识,简单的研究报告和可行性计划的书写。

4 小结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健康教育课程在各校实际开设时间不尽合理,随意性较大,在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尚无严格的科学界定,在知识体系上还未形成合理的系统,已不能适应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充实与调整健康教育课程知识内容,并使课程内容的设置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已刻不容缓。当然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最终是要为我国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杨贵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1):2.

[2]曲宗湖,尚大光.谈谈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1997(6):48.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eB/oL)http://www.ncctgov.cn/jsp/page/sub-standard/tiyu/0201-tiyu-01.btm.

[4]杨桦,霍红,孙淑惠.关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学科、课程改革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1):7.

[5]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207.

[6]俞爱玲.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J].体育学刊,2003(2):71.

[7]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戚业国.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102-103,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1996(8):111-114.

[9]俞爱玲,莫洁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养课程体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3(3):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