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3:22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篇1

关键词政治教学初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自己就要具有创新的意识,懂得营造一份良好的课堂氛围,学会如何与学生相处,让学生能够勇敢地质疑,敢于质疑了之后才有创新,师生的关系融洽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只有在一个很轻松,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更容易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求知欲和创新意识,有了多种属于自我的思考和想法才能有所谓的“新”,才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第二,在政治的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在课堂上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无疑问的现象,主要是学生的阅历和知识量比较少,很容易产生不敢质疑的情况。学生认识到一些问题,心里会觉得疑问、困惑和想去了解,当遇到学生有这种的心理状态的时候,说明学生在积极的思考问题,老师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和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根本,明白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质疑,发现问题,寻找方法,从而去培育学生的怀疑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的能力。

第三,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突出自己的主体的地位,在学会质疑的情况下,更应该让他们明白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内部需求比如师生的和谐,教师主导的情况满足下,在老师做好政治课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显得格外的重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在接收了知识的同时,并且把课堂当作是磨练、展示、创新的舞台,思想的灵活才能激励创新的意识,才能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让学生主动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创设能力和思考能力。

第四,学生心理的活动在课堂也极为重要,由于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产生很多的抵触心理,在激起学生思维能动性的同时,应该对学生的一些极小的问题给予重视,给以他们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对课堂觉得是一种享受和满足,让学生更有激情去学习,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为自己的课程提供一个更加有创意的结果,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新型人才。

二、政治教学创新方案和措施

在建立了师生平等的环境下,在政治教学的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创建好的课堂环境,建造情景;利用情景的创设主要是应用于现在普遍的素质教育教学中,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下,老师将日常的故事或者是寓言等实现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烘托课堂氛围,寓教于乐,让学生融入创设的情景中去,让学生在掌握了问题的关键和实质的同时深化了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由老师做出总结,从老师自身的教育出发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模式,不仅让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更加让学生们在学习到课堂上的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好铺垫。

第二,实践和理论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政治课的学习和现实联系紧密,很多的是强调实践性,更具时代气息,所以在联系实践中,利用教学活动,比如针对政治中的某一个理论、观点,通过讨论,表演,演讲等多种形式去创办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深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把课堂变成他们的课堂,这种方式还能有效的将课内外的知识和社会事件,时事政治充分结合,让学生拓展更多的课外知识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创新的活动中去体验如何创新,深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自己动手去创建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对自己所看到,所听到的,所了解到的,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体验,在具体的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体现出自己的主导作用,去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同时鼓励学生去寻找解决方法,带领学生去从多种角度去观察问题的关键,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更加有效,更加的深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如何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纯理论的教学中解脱出来,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提供基础。

第三,学生在自主的创新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很难去打破传统的定向思维,在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削弱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老师在这个时候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活动,在鼓励学生大胆发问的同时,尽量不忽略一些比较弱小的发光点,给学生建立一个敢于标新立异的基础,让学生可以尽量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给他们建立自信心,适当的评价,充分注重学生自尊心的培养,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个性化的培养,在完善心理和性格的同时,促进其创新的能力和精神。很多的学生有胆怯心理,在开放式的学习过程要注意其闪光点,让其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老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做出充分的阐述。比如可在网上在线解答,使其在学习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更有助于学习的提升,也让自己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

三、结语

在政治教学中要建立一个实质和谐,开放式的模式,宽松的教学环境的基础之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地位下,以结合实际来进行教学的内容。利用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去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关键,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自主的去创设情景,在情景中提出自我的思想和理由,在活动中共同讨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自主的阐述理由。在课堂上老师要主动去引导,和提供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诱发学生从不同的渠道,不同角度,不同的论点去思考问题,去寻求答案,从中体现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下,不仅给学生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提高,且让学生在今后能够更加融入社会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高谏赞.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1(32):72.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篇2

一、给每个学生营造创新的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实验、猜想、验证、引导学生寻求正确方法,围绕该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同层次的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巡回分类指导,教师有选择地参与各组讨论。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进行观察、分析、探究和尝试,引发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了学生实验、观察、动手、动脑、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鼓励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即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促进建立暂时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探索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牙膏盒的面剪下来比较;有的学生在纸上描出长方体的各个面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直尺量长方体的棱长……学生通过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长方体各个面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直观感受长方体的各个面、棱之间的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充分体验生活问题的生动性和解决方法的多样性,促进了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素质,又能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本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在知识应用中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通过课堂的练习,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形成了基本技能和技巧,初步具有了解决问题的意识。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还可以引导知识迁移,或者留给学生创造性作业,或者给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学生掌握了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础性质后,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比的基本性质;学生学习了行程问题应用题后,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解答工程问题应用题等等。这样引导知识迁移,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中去,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他们获得许多有益的启发,并借以解决自己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又如,提供一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各种不同的问题;联系生活实例,由学生自己编拟数学问题,自己解答;提供一些已知条件,让学生选择条件组合成各种问题;进行一些答案不是唯一的练习等等。这样留给学生创造性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探究与思考的习惯。

再如,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后,让他们到实地去计算一些不规范平面图形的面积;学生学习了圆柱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后,让他们放学回到家里去计算有关物体的表面积或体积等等。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篇3

一、思想上,要常提醒自己“严格要求”。

在学生眼中,教师是榜样,是楷模,甚至是偶像。教师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思想境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就常提醒自己要严格要求,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但要对自身的专业孜孜不倦地追求,而且应该永远充满着教学、研究的热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只有真正发自内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迁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教育,感染和熏陶,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第二,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发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教师更应该处处为人师表,不仅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可信,热情大方,而且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第三,加强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人格是一种健康、美好、完整的整体人格。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等等,是教师应当避免的。教师平时就要注意道德修养,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切实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

二、学习上,要常提醒自己“不断努力”。

面对机遇和挑战,教师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加强学习。为此,我就常提醒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并具备以下意识。

第一、终生学习意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异常迅速。教师应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渠道进行学习。随着传播媒体的多样和丰富,知识传播的渠道在不断地增加和拓宽,教师只有如饥似渴的汲取各方面的新知识、新观念,使自己成为学识渊博,教学本领过硬,学生认可、欢迎和喜欢的教师,才能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这种学到老,修养到老的精神永远鼓励着教师们要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树立创新意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础。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学生。因此,作为教师,更应站在时代的前列,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改革陈旧的观念,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主”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个教师只有真正树立起终生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师德高尚、广博学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堪称楷模的师德风范,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智能结构合理而完整,能跟上时代步伐,能适应高速发展社会需要的教师,才能真正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才能获得学生、家长、社会如诗如歌地赞美。

三、工作中,要常提醒自己师爱是教育之本,爱心是教师之魂。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篇4

高职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美术专业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高职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不断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1要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教和学生学是美术教学中长期使用的教学方法,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无法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高职美术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不断改变教学方法,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美术教学处处充满创新的气息。如梅兰竹菊是中国画的精髓,在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把生活中常见的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多种多样,然后再展示一些名家名作,让学生体会名家名作的独到之处,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根据自己对的认识和理解,创作出心目中的更新颖的画。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启发下,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的理解,画出了一幅幅风格迥异的图。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

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只有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美术教学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平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要求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高职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发展契机,不断创新教法和学法,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风景速写”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改变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把课堂转向课外,可以把学生带到公园、旅游景区等场所,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对不同风景的观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要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关系,自信心较强的学生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然要强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而学生自信心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高职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要予以肯定,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支持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创作热情和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静物写生”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写生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有的同学画的与物体很像,有的学生画的不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不要以学生画的像不像为评判依据,而要努力发现学生创作中的创新之处,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必然会激发创作热情,提高创新能力。

4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职美术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高学习热情,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中国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文学作品去创设教学情境,把白居易的一首古诗“钱塘湖春行”展示给学生: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通过这首古诗,给学生创设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让学生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中出现的景物进行艺术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加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实践决定认识。创新意识作为一种重要的认识,是态度、思维和技能的综合,这些因素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活动,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在高职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活动,经常带学生进行野外写生,或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思考绘画创作,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在比较中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如“中国结”一节,主要是通过学生对中国结的编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中国结的寓意,提高学生对中国结意义的认识和编制兴趣,然后引导学生从美观与实用的角度去进行艺术创作,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意,设计出了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造型,在实践体验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激发了自己的创作热情,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高职美术教学是一个充满了创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美术创新的重要意义,把高职美术教学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把创新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热情、营造良好氛围、创设具体情境、加强实践体验等一系列做法,努力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性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原成林.浅谈高职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金田,2013,(4).

[2]姚继琴.浅析高职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J].教育界,2014,(36).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

1以实践提高创新

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以被动接受为主,很少有学生自己从活动与实践中获取真正的知识。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淡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活动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阅览导读服务活动,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实践和拓宽,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辩论中得到锻炼。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创办学生自己的报刊、文学社、广播台。

创新能力要靠教育和实践来挖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干,发挥他们自己是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他们体会成就感,为不断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缤纷的舞台。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2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个性,则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敢为、幻想、敏感性等。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的有效途径,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思维类型、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的差异,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就好像是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而四面八方产生的辐射,可以对每个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作为学习主体的个体,可以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产生思维的撞击,从中能够广泛地搜集与这一中心问题相关的各种感性材料、思想和观点,从而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思路。同时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分析、判断去处理相关的信息,并形成独特的发现或见解。每个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的同时,就是在从事自我学习的创造活动,而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就像是一座立交桥,通过动态的活动为学生的创造性注入活力,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较差,采取互动的学习形式时,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指导小组成员采取合适的讨论、交流方式,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或推诿中浪费学习时间。在小组活动中采取轮流制,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在分组讨论时,要注意问题本身的讨论价值,避免讨论流于形式。在相互交流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的相同,哪些与自己的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影响讨论的实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个别学生的创见,随时就学生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将讨论引向深入,激发更多的学生去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创见。同时,还要注意运用调控手段,培养学生坚持真理的良好品质,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创见,又要善于修正自己的误见,听进别人的意见,保证学生的创新能力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3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灵活性。

固定的思维方式是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大障碍。为了避免这种弊端,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等,力求求新求异,提倡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1锻炼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锻炼这种思维方式,变因为果或者变果为因,从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3.2正确反推,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冲破习惯思维的羁绊、不落窠臼、标新立异为主要特征。通俗地讲,求异思维就是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以探求不同见解、不同结论的思维。它的目的在于求得对问题更全面、更正确、更深刻的认识。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层次。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用这种思维方式改变已经讲解过的课文的某些条件,启发他们从反面进行分析推理,找出事物的正反面,从不同的方面对同一事物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弄清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3.3多向探求,多向思维。每篇课文都有每篇课文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此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多方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4以实践提高创新。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篇6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初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初中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传统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创新,就要求异,求异就是要创造出不同于现有的东西,推陈出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寻找若干个答案或结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这种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习惯,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善于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做,敞开思路,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多加支持和鼓励学生提出的一些新见解、新主意、新推理,激发他们去创造,去探索。

二、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创新

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应当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这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现。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加具有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可以尝试多给学生一些表扬,一些鼓励,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认可。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应该经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学生评价要鼓励拔尖,鼓励专长,鼓励创新。教师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要提出表扬,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班风乃至校风,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当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篇7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为国家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庄严使命。初中政治备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思想观念更新了,有了创新意识才能焕发出创新的热情和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具体有:

(1)结合国际和国家的形势。当前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初的2%—20%上升到90年代的70%—80%。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我国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指出:“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核心。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教育学生认清形势,从现在就要树立创新的紧迫意识。

(2)结合实际,讲考试要求。从考试改革要求来看,近几年来的初中政治考试,强调以政治课的有关知识为背景,注重考查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变过去的知识立意为主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考查学生能不能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来看,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作为学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要有创新意识。

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质疑

创新精神依赖于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在初中教学活动中,始终注意鼓励学生能够用脑子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具体做法有:

(1)鼓励学生提问。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寻根问底,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教师或教材的观点。当学生有好的合理的见解时,充分肯定学生的意见,夸奖学生想得好。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开阔思路,明辨是非,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收集与教材、考试有关的课外时政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后用专门的本子,采用摘抄、剪辑、下载网上信息等方式,收集与考试有关的时政资料,并定期将收集本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如有一位学生在《中学生时事政治报》上收集到青年志愿者的文章,它成立于1994年12月,它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界青年组成。它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提供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为宗旨,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交流中,同学们发现这一信息有价值,纷纷补充并进行讨论,对答好中考题目起了很好的作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学会了如何选择有用的信息,提高了处理信息、归纳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鼓励学生编写和收集习题,分组出模拟试题。教师检查指导,这一做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团结协作的作用,尝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鼓励学生补充修正答案。试卷讲评在初中备考中是重要的一环,在过去常用的讲评方法就是将错的地方提出,同时指出出错的原因,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后来在备考中尝试让学生补充订正答案。每次练习做完后,发给学生一份参考答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进行对比,自己认为做得不好的方面参考“参考答案”补充修改,自己认为比老师答得还好的就划出保留,完成一个完整的答案,然后交给老师批改。通过对比修正答案,学生能发现自己答案的不足,同时也发现“参考答案”的不足,使他们敢于不断在对比中修正,在修正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提高能力。

(5)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情,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答。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鼓励学生学会观察与反思,学会用所学知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各方面能力尤为重要。如:漫画“儿行千米母担忧”、“小孩子乖乖把网打开”等,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让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讨论,并编写题目,学生在讨论与编写题目中明辨了是非,既培养了能力,运用了知识,又提高了觉悟。

三、在习题中尽量设置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考察题

在初中备考习题设置中,注意设置材料新颖,时代感强的题目,题目设置不拘泥于教材,着眼于知识的运用,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设置的习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能够使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选材贴近生活实际,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在习题设置中,还注意设置能活学活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题目。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篇8

【关键词】:创新意识文化范围制度化环境创业能力创业精神

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创业能力的培养,造就大批开拓型的人才,是职校迫在眉睫的大事。那么,应该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呢?河北省武安市职教中心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一、此校德育课首先要学生了解现存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化环境。

培养职校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首先要给学生讲授目前现存的有利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的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化环境。开拓创新精神、探索冒险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因此,提高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也是国民心理的转变过程。要在全体学生中倡导“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精神,改变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有了一种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化环境,就能为中职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社会支撑。

二、此校要求德育课教师应首先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努力培养创业能力。

创造性是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塑造教师完美人格的重要内容。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大胆的创新精神,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开拓进取的意识和创新求异的品质。新的世纪,职校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竞争,学会适应,要正确引导学生懂得时代的发展到了必须由自己来求出路、求发展的时候了,必须用超前意识去进行考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将自己在社会中定位,以便在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的位置,确定谋生方向,选择最佳职业。这是真正意义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竞争。职校教师如果本身没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难以正确引导学生的。

三、此校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创业精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绝大多数的职校生,都注定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沉浮。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浪潮更是激荡澎湃。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目前的社会,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要使学生意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通过市场调节配置。要帮助学生牢牢树立“不找首长找市场”、“不靠上帝靠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业者事业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创新意识的人,不可能去创业,更不可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德国总理科尔曾经说过:“新的毕业生要早日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不仅是自己创业,还要能为别人创造就业岗位。”亚太地区在澳大利亚召开的职业教育研讨会上,把“小企业家人才的培养问题”当成了一个重要议题。面对国内外就业形势,面对世界潮流,我们要引导学生早日培养创新意识,争取在日后走出社会,成就一番事业。要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精神。使学生理解创业的意义,使学生转变依靠国家、依靠学校、依靠父母就业的依赖思想,树立创业光荣、自谋职业大有前途的观念。如何树立学生的创业精神呢?除了尽量采用案例教学外,还要让学生走上社会,自己调查研究,通过访问成功小企业,尤其是向职业学校毕业生中的成功者请教,自己感受社会的创业大潮,自己教育自己。

四、此校德育课把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作为重点。

在德育课上通过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五彩缤纷的案例教学,不断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创新性、吃苦耐劳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培养必胜的信念。针对目前职校生中心理品质较差的实际,通过心理辅导,不断帮助他们纠正心理偏差,排除心理障碍,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养成乐观开朗性格,高昂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为日后成功创业,为日后战胜创业路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埋下鲜明的伏笔。

五、此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篇9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教师主体内在动力探析

创新型教师,是指具有强烈求知欲和灵活机智才能的教师。他们有着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事物的探索、对未知的好奇;他们有着针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情境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提出新问题新见解的才能;他们思想解放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创新型教师的主体动力分有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而内在动力应该包括:高尚的人格魅力、精深广博的文化知识、创新的思维方式、健全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教学技能、较强的科研意识等。探究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内在动力对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发展战略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了解大学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进程、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基础;有利于相关主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合理构筑并适时调整大学的教育发展和科研创新的规划,为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保证。

一、高尚的人格魅力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有着高尚的人格可以做到较好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对创新型教师的创造力起到很好的激发作用。

(一)高度的敬业精神

高校教师的敬业精神,体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动力和前提。教师只有充满爱心,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才能产生激情而激发出创造力。源于教师内心的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不懈追求是教师创新的原动力和发动机,是教师创新的灵魂。

(二)自尊自立,强烈的责任感

具有自尊自立的人格特征,具有自己的教育信念和理想,自信心强,有毅力,才有可能激发出创造力。任何创新活动,离开独立思考、自主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高校教师如果只是追逐功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那么他就不可能有着对未知的好奇,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事物的探索。

责任感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石,责任感引爆自我潜能,一个人有了责任感,他就有了激情、有了忠诚、有了奉献,他就能在工作中激发最大的潜能。

(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

进取心是指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人类如果没有进取心,社会就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就是我们拥有这只“向上的车轮”,即我们常说的进取之心。进取心主要包括:

1.好胜心。有强烈的好胜心,不甘落后,勇于向未知领域挑战,以成功的事实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2.主动学习。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从而能不断接受新事物的出现,及时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

3.自我发展。根据组织总的目标,为自己设定较高的工作目标,勇于迎接挑战,要求自己工作成绩出色;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并学以致用。

有了进取心,高校教师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工作和教育活动,就不会满足已有的教育方式和模式,而是不断探索,把自己的每一教育行为当做创造性劳动。只有进取精神,才能激发出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注意清除畏缩不前的思想,以改革的视野去看待传统的教育模式,就可以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做到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和教师人格素质等方面的与时俱进。

二、精深广博的文化知识

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建立在扎实深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没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就无从形成创新能力。

(一)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教师从事某一专业教学应具备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知识;专业主体知识,即教师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知识面的扩展;专业前沿知识,即科学知识的再更新。

精深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要具有创新能力必须以一定的智力因素为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教师是这样的人,他精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新取得的成果。除此而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在探讨的问题,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则可成为学校的骄傲。”

因此,具有精深的专业核心知识,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理论,了解该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现代最新成果、学科发展趋势、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以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并且通过对知识和经验的整理、综合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系统化,才能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才可能产生出创新性的思维和创造出新颖性的产品。

(二)广博的文化知识

未来社会需要的已不是单一型而是跨学科、立体型、多元型的人才。要有创新能力,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专、博结合,不仅具有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还应具备作为信息社会知识阶层所需的广博的文化知识面。第一,有关科技、人文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这是创新型教师激发创造力所必需的。第二,丰富的社会学知识。第三,系统的现代化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第四,渊博、宽广、综合、新颖的知识。这是创新型教师胜任创新型教学的基础性知识。

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完善的知识结构具有活跃大学教师的思维并提高智力的功能。美国科学家泰勒曾说:“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可见,没有一定的知识,要想做出有实际价值的发明创造是不太可能的。能够不断补充学术新思想、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及时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送新鲜血液;能够立足学术前沿,有意识、有目标地吸纳新知识和消化新知识,并通过合理整合,将它们融会贯通,才能使新知识引燃创新智慧和创造灵感的火花;只有深厚的知识储备,教师才能积极思考,形成发散思维,发现新角度,提出新见解;大学教师只有积累了渊博的知识,思想才会更加开阔、思维才会更加灵活,才能具有预见性,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才能远瞰世界,重温历史,预测未来。

三、创新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师在强烈的创造意识驱使下,充分利用人脑意识和下意识活动能力,借助于各种具体的思维方式,以渐进性或突发性的形式,对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再加工,提出创见。

对创新真正有用的,不只是知识的总量,更重要的是知识在人的头脑里是如何形成、如何组织以及如何利用,而这取决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前提。创新思维能力的有与无,将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创新思维能力的大与小,将决定一个人的事业天地;创新思维能力的超与凡,将决定一个人的勇气谋略;创新思维能力的显与隐,将决定一个人的目标设计。很难想象,一个脑袋里堆满了按照前人的条条框框组织起来的知识的书呆子,能够有新的发明创造。

创新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大学教师创新能力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商低的人,创新能力一定不高;智商高的人,创新能力有可能高也有可能低。一般而言,高校教师观念开放、思维灵活、对问题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敏感性、实际操作能力强,创新的几率就会增加,相应的创新能力也比较容易得到锻炼和提高;而当受传统观念、固有思维方式的束缚或受较弱的实践操作能力羁绊时,创新成功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的教师,就比一般的人更有可能看到影响教学质量的症结,并制定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四、健全的心理素质

健全的心理素质是创新和成功的重要前提,是高校教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参与高科技竞争、实现创新的基本保证。

心理素质是教师各种素质的基础,是创新型教师的重要保证。在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竞争相当激烈,人们会产生焦虑、紧张、苦闷和压抑。教师有着健全的心理素质,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既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同时可以缓解和消除各种压力,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发挥自己的内在创造潜力,实现突破和创新。高校教师健全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

(一)具有坚强的意志力

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充满探索性和实验性的工作,是复杂而艰难的劳动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甚至阻碍,会遇到各种困难、还有别人的冷嘲热讽等,甚至是会受到挫折和失败。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具有信心和恒心,具有较强自我调控能力的教师,在行动中就会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就可以做到百折不挠、按目标行动,就有可能最终实现突破和创新。

(二)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指有自我认识,而且这种认识是全面的、客观的。即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够经常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感受到什么,并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客观地自我认识可以使自己定位准确,使创造工作做到切实可行,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内在的创造潜力。

(三)具有宽阔的胸怀

有道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古今中外凡能成大事者,无不是胸怀宽阔,志向远大的人。作为教师,如果能够自觉摆脱各种习惯势力的束缚,容纳不同的见解和不完善的见解,做到有容人之量、忍让之风、助人之德,就可以营造健康和谐、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利于创造智能的发挥。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发挥团体合作精神,为创新性工作提供宽松的环境。宽松的环境是激发创新意识的内在动力,可以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五)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大学老师要具有内心丰富、有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一个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人格空间宽阔充实、自控能力强的人,就会给创造活动提供多种信息刺激,启动多角度、多路径的思考。内心丰富、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内心丰富、乐观是引发创造性的先导、是激发创造的动力。

五、过硬的教学技能

高校教师的工作主要有两大块——教学和科研。具有过硬的教学技能可以使高校教师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过硬的教学技能为科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科研活动的基础。教师没有过硬的教学技能,研究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创新教学内容的能力

具有创新教学内容能力的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他们能灵活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体现着创新型教师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

能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组织与实施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能够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掌握技能的状况,来确定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方式;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来设计一个最佳教育教学方案,这是教师创新能力的充分表现。

(三)创新教学实践的能力

高校教师教学存在着很大的自由度,这在教学实践上能够明显地得以体现。能够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并根据专业需要,灵活地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体现了教师潜能和创造性的更大发挥。

六、较强的科研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所以说,如果不对经验进行思考与总结,不从事科研或者不具备科研能力,就会缺乏知识创新的源泉,不可能成为高水平的教师。钱伟长在谈到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时曾说:“教学没有科研作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

有较强科研意识的教师,一般都是教育科研的能手。因为他不再是单纯地咀嚼教材和教参,而是注意了解、掌握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善于把学术界最新的理论成果引进教学过程,改变教学中单纯的传授性,使教学在充满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讨气氛中进行;善于将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渗透进课堂;善于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现象,从科学研究的高度去甄别、思考,并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把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转化为学科智能储备;善于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上升为理论。这正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要依靠调动教师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要激发创新型教师的主体动力,这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枬.如何培养创新型教师[n].光明日报,2011-11-12.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篇10

一、高校行政管理干部创新能力的内涵

其实创新能力这个词的内涵与外延是十分丰富的,对于高校的行政管理干部来说,这个创新能力包括以下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需要具备创新的理念,与时俱进

创新的理念和意识的培养是高校行政管理干部创新能力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只有具有相应的创新的动力和欲望,我们才能够进行不断的革新,才能够不断对过去进行否定和批判。我们的行政管理干部由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很多干部自身的思想比较腐朽保守,思想观念上不能紧紧跟随时展的潮流,不能够将行政管理的一些新趋势新方法及时有效的运用到自身的工作当中,造成了行政管理方法滞后,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我们的行政管理干部必须加强创新能力的塑造和培养,时时刻刻保持着创新的动力和激情,不断提高自身工作的效率。

(二)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渊博的知识

高校的工作人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专门从事科研教学的教研人员,另一部分就是我们的行政工作人员,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行政工作人员自身的管理和服务也必须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提升自己的技能。我们的行政管理人员要想具备创新能力,必须拥有较丰富的科技文化知识,有着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有着比较综合的管理能力。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行政干部才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创造性的思维,采用创新性的手法,不断的对自己的工作开拓创新,加强研究和思考。

(三)需要具备独立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行政干部要想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仅仅具有创新理念和专业知识还不够,还必须具有能够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具有自己工作的特色和特点。在工作中能够加强对工作的思考,对事物和相关的工作细节具有比较敏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具有一定的求异性,开拓创新。只有我们的行政干部具有这些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够在工作中保持着对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才能够引领创新的思维和理念。

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干部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行政管理干部要不断的拓宽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层次,增强专业水平

前文我们提到,创新能力包括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知识渊博,知识构架比较完整。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够真正的对很多工作中的问题产生质疑和联想,才能够激发新观点新见解的产生。随着我们现在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高校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我们的行政管理人员所要处理的问题就越来越多,这些都要有丰富渊博的技能知识和较强的专业素养做支撑。我们的高校行政管理干部要不断的加强学习,不仅仅要学习我们党的先进的理念和方针,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把这些知识和理论有效的运用到工作当中去,不断的提升我们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与时俱进,增进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采用

当前伴随着我们新技术、新科技的不断使用,数字化电子化时代正在全面的发展。新的形势下,我们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培养创新意识,不断的深化创新能力,不断的完善相应的行政管理方式,全面推广相应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快速便捷的特点,简化相应的工作操作步骤和程序,缩短管理的流程,有效的提高我们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可以利用数字网络平台,建立相应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建立学校行政部门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的推送和整理,通过这些网络平台的搭建及时的让师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把新技术和新手段运用到我们的行政管理工作当中去,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的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