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十篇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十篇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6:52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篇1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新特点;选用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6.009

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正式颁布,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正式由实验阶段进入到了全面实施阶段。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并对不同学习水平的每个学习方面都设置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要求。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要求,还分别添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这加强了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对体育教师的指导性。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工作中,要准确分析体育教学内容的新特点,选用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1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新特点

1.1构建了基于大课程观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编排中,通常以运动项目为主线来构建体育教学内容体系。这种做法便于体育教师围绕运动项目来设计体育教学,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样容易导致体育教师把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进而片面地把体育教学演化为运动项目的教与学。

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重新构建了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拓宽了课程学习的范围,将体育课程的学习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这一变革意味着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由单一的教材观转向大课程观的嬗变,全面渗透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体育课程内容的整体性,有助于促进“三维健康”目标的整体达成。

1.2进一步平衡了体育教学内容的指导性和灵活性

新世纪课程改革伊始,一线教师普遍感到比较迷惘的是不知道如何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因为《课程标准》(实验稿)仅仅列出了内容标准,这给体育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也使得习惯了按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进行教学的一线教师有些无所适从。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适当加强课程标准的指导性,《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各学习方面提出了相对明确的内容要求,使得体育教师选用教学内容时有例可循。

例如,随着初中阶段学生的生长发育、体能的增强和体育学习经验的增加,他们逐渐具备了学习一些运动项目技术及运用技术的能力,针对这一情况,《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学习目标下编制了兼有指导性与灵活性的教学内容要求(参见表1)。

1.3更加需要发挥体育教师的实践智慧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不再仅仅是体育教材的简单执行者,体育教学内容的选用更加需要发挥体育教师的实践智慧。例如,《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运动技能包括六大类,即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游泳或冰雪类、武术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六大类中,每一大类包括若干运动项目,每一运动项目中又包括多种运动技能,因此,尽管新的课程标准在每一大类运动中都例举了许多的项目,但这是“例举”,不是要求“必学”,主要目的是供学校和体育教师参考,学校和体育教师完全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每一大类运动中的项目进行选择,选择后的某一项目中应该教什么技能,怎样教技能,完全由学校和体育教师决定。[2]]由此可见,《课程标准》(2011年版)虽然是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但需要体育教师在准确分析本校具体课程情境和学生主体需要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选用体育教学内容。

2选用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1处理好学校特色凝炼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不同学校体育教学的特色凝炼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事实上,体育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校具有特色地选用和持之以恒地凝炼,正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例如,在深圳市龙岗区某九年一贯制学校,游泳、乒乓球、跆拳道是其校本教材,凡是这所学校初中毕业的学生,基本都掌握了这三项运动技能。也就是说,游泳、乒乓球和跆拳道是这所学校的特色项目。在学校特色化发展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为初中生的体育兴趣比较广泛,体育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项目,真正体现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选用中,理应处理好学校体育特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2.2处理好竞技运动项目与传统体育项目的关系

以奥运会竞赛项目为代表的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这表明了它们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流行、最受欢迎的运动方式,因而不少国家都以奥运会项目为基础来构建本国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这也是传统体育课程深受竞技运动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学生毕竟不是运动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动机和目的与运动员存在很大的差异。[3]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选用中,一方面要精选深受初中生喜爱的竞技运动项目,对它们进行教材化改造,使之适合初中生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要重视武术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因为这是传承中华体育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是《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分别独立作为运动技能学习两大类别的出发点。

2.3处理好学生身心健康与中考体育成绩的关系

“健康第一”是新世纪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以来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汇,其内在意蕴是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体育新课程积极倡导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维健康观”,无疑是一种进步。然而,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协调发展的同时,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始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仍然是体育教学所要关注的焦点。[4]事实上,初中体育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任务是体育中考,为了扭转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趋势,全国各地普遍把体育纳入到中考的范围。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提高中考体育成绩自然是初中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绩效评定和职务晋升。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与提高中考体育成绩并不是一种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它要求体育教师要恰到好处地选用体育教学内容。

3结束语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用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明确了“以目标引领内容”的教学思想,这在为体育教师创造性地教学提供了可能的同时,也使得体育教学内容的选用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选用必须遵循《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如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的思想,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适合教学实际条件及重视健康教育。与此同时,初中体育教师还应在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内容的运动实践性、健身性、娱乐性、可替代性和非阶梯性等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新特点,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选用体育教学内容,进而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5-37.

[2]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说明与分析(二)[J].中国学校体育,2012(05):14-17.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篇2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原因;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适应教育形势的需要,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从城市到农村陆续推广了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政策,此举对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教学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中心,那么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中小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关乎中小学英语课程衔接的全局。笔者在湖南省祁阳县就“中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这一课题进行了调查、访谈及观察。结果发现:该县中小学在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

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说,该县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因校而异。一些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偏多偏难;一些小学教学内容偏重于英语词汇和语法,而忽视听说内容;还有一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太少太简单。因此,许多初中一年级的新生,在英语基础上就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学生只学会了26个英文字母加一些极为简单的单词。此外,初一新生在英语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学生表现出严重的英语厌学心理,学习动机较弱、兴趣低下、情感淡薄。

少数学校和教师在英语教学比较极端。一些小学教师认为某些语法对于小学生太难,到了初中会学到,所以就直接删减不教;而有的教师则将教材内容填鸭式地全部教完,这样小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一些初中教师觉得学生在小学已经掌握好了一些语法知识,认为不需要花很多时间来教学;而一些初中教师,从初一开始就开始偏重学生的词汇与语法,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这对刚从小学环境中出来的学生来说又有些不适应。这些现象都揭示了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存在不衔接的本质问题。这个问题倘不得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英语教学全局。

三、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问题的形成原因

1、教材知识的衔接存在问题

教学内容是教材承载的母体,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反映形式和集中表现。教科书是一项重要的教材。教科书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书籍,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要适应教学特点和需要。

湖南祁阳县小学阶段使用的英语教材是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初中英语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两套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都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编写的,教材本身都没有多大问题。然而由于这两套教材不是一个系列的教材,因此在词汇、句型、语法并非完全循序渐进。譬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一本零起点的英语教材,而湘少版六年级的英语教材知识的难度也超越了七年级上册教材。

在词汇方面,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不少偏难或不常用的词汇。比如四年级的cracker,scooter,croak,pail,saucer,spray,stall,toad;五年级的snap,sticker,wink,chimney,kennel,spill,vehicle这些词汇在初中教材都没有涵盖,而初中教材很多生词在小学教材里早已出现。在语法方面,包括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甚至较难的现在完成时在内的几种时态以及常用其他基础语法在小学教材都已涵盖,其中有些语法作为重点知识反复呈现。譬如,五年级下册第5课whowasfirst?第6课wasitinthewardrobe?第9课Bennytookmyball.第10课wheredidyougo?第11课whattimedidyouseehim?第12课icamebyplane.第14课petermadeakitewithpaperandbamboo.这七课的内容基本都围绕一般过去时这个语法项目展开。而一般过去时又在初中八年级上册作为全新的语法内容呈现。可以看出:这两套教材的知识衔接得并不完美。

2、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不足

解读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小学和初中各年级的英语课程目标是循序渐进的,由低年级的听说为主逐渐过渡到高年级的听说读写并重。

但是在一些学校或者教师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相违背。教育管理部门、一些学校和英语教师对英语课程目标认识不足,在评价方式上过于侧重于学生的应试做题,一些小学英语教师以考试为指南针,采用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等,其结果是一些学生自小学就开始产生厌学心理。同样,一些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自初一开始就以中考为指挥棒,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缺乏科学合理性。

3、中学与小学英语教师缺乏校际的交流

由于中学和小学除了在生源输送有联系之外,他们似乎并不存在缺乏教育场域内的利益冲突。因此颇有“各自为政”、“井水不犯河水”的味道。即使在同一个教育管理中心管辖下的身处同一城镇的中学和小学,也很少组织学校间、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在教学认识上鲜有渠道进行沟通。

四、解决对策

1、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层面

(1)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小学英语课程衔接的体系,并行使好监管职责。

(2)应该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

(3)加大对教师的新课程改革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4)提供中小学英语教师一起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出“一潭活水”效应。例如:开展教研交流会、互相听课、集体活动等等。

2、教师层面

(1)主动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对英语课程目标的认识。

(2)选择教材,活用教材,跳出教材,发展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或者说是其“话本”或“剧本”,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无言的教师”。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并非等值对应,教学内容总是大于或小于教材内容的,至于其具体的表现形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内容来自师生对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合理地利用教材教学,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进行第二次的教学法加工。

五、结语

小学和初中分别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中两个具有不同特点却又联系紧密的阶段,在这期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的变化尤为显著。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是一脉相承的体系,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实现。教育工作者只有先意识到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并采用合理的对策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实现英语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篇3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与学评价,素质教育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能否得以顺利地实现,评价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思想品德课程教与学的评价标准,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与学评价方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改革构想:一是淡化考试,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二是强化考查,体现人文性和激励性原则。

评价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目前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一个关键因素。尽快构建一个与课程改革相配套且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与学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对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三年以来,由于很多地方仍然基本沿习以考试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师生仍需以主要精力应对考试,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积极性。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却始终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首位的教育教学目标,但大部分学生却在完成初中学业后并没有确立起对生活的正确观念和态度。作为教师的现实目标,也只是希望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通过“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来督促学生完成死记硬背的任务,最终帮助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可以说,这种以考分的多少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导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步履维艰,也不可能使广大师生领略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幸福体验,思想品德课程所追求的“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的理念仍只停留在我们美好的构想之中。

也许,我们随时都试图创新不利于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一评价方式,但我们却又始终没有找到更可行的路径。免费论文。考试作为社会公认的一种评价方式,在目前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仅有考试是远远不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而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状况是不可能仅仅以一张试卷和一个分数来简单评定的。现实中,也不乏一些低素质的学生考取高分数的事例。不可否认,近年来,我们也在强调以新课程的理念来命制试卷,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答题的个性化和思维的多元化,个别地方还试行开卷考试,但这同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单纯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带来的弊端。在继续保留和淡化这一评价方式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有效拓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与学评价的渠道,不断充实和丰富评价的内容。

然而,很多地方试行的“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手册”制度因评价指标过细,操作性不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普遍的形式主义倾向,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要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同时倡导采用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方式,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客观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过程。但以上任一种评价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工作量大且繁琐、操作性和规范性不强等问题。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课程标准》也只是原则上规定“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缺乏除此之外的更有效和可行的评价建议。免费论文。为适应学生成长和教师提高的需要,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积极探索并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与学评价方式已势在必行。

新的评价方式应淡化考试,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一方面,应减少考试分数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可考虑由传统的一百分降为五十分,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依据的现象。另一方面,可相应划定明确作为考试范围的教学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和国情教育四大板块。其中,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作为考查范围,而考试范围则应以法律教育和国情教育为主。在整个中学阶段,初中思想品德课所传授的法律知识和国情知识,对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实际,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法律知识和国情知识的教与学效果,也能够通过考试的形式便捷地反映出来,并较好体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若能从以上两个方面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考试进行改革,则既可保留考试这一评价方式,又能在相当程度上缓解师生应对考试的身心压力,使教师能更从容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一些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从而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焕发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新的评价方式应强化考查,体现人文性和激励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教学通常有轻视不纳入考试范围的教学内容的倾向,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不可缺失。对此,可通过考查的形式,以更灵活和更有弹性的方式,检验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免费论文。考查的内容,应经常性地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日常行为习惯两个方面,还应根据不同时段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考查重点。考查的形式,仍需以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为主,并充分吸纳家长的评价建议,每周给每个学生一个量化分数或评价等次。在考查过程中,还应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宽容学生在所难免的缺点,允许有缺点的学生有改正缺点的机会,发挥评价对全体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激励作用。由于不将作为考查的教学内容纳入考试范围,教师可在更宽松的心理环境中,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达成课程标准所设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第1版;

2.王川著:《西方经典教育学说》,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篇4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标准历史演进启示

清末时期在张之洞等大臣的努力下效仿西方办学理念,颁布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首先规定新的学校制度以及人才培养制度,学校体育在此背景下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嬗变。清末民初学校体育课程萌蘖、生发乃至成熟,并且以“癸卯学制”(1903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以及“戊辰学制”(1928年),“四个学制”反映了学校体育课程的肇始变化[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新的学校体育课程已初见端倪,由于受美国教育思潮影响程度逐渐增大,全国范围内实行军国民教育,学生军训活动应运而生,进而成为了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塑造学生国防意识、增强体质、保家卫国。新中国成立伊始,教育管理体制开始效仿苏联,响应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积极倡导劳卫制,学校体育再此背景下孕育了新的课程标准,其根本目标是为政治服务。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相继颁布和完善教育教学领域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素质教育以适应新的时念。

一、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历史演进

1.清末民初学校体育萌蘖

西方列强入侵,在中国各地兴办起了教会学校,其中最主要的是发展兵士体操,引进了多种运动项目,逐渐形成了学校体育。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学校教育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意愿,学校体育进行了数次改革:1905年清政府结合西方教育思想正式废除科举制度,学校教育科目中增添了体育、美术、音乐等新兴科目,学校体育初见端倪;1906年清政府根据各省城师范学校的实际情况添加“体操专修科”作为毕业的基本条件,目的是培养小学体育师资,完善学校体育师资、场地设施等。到了民初时期远东运动会、全运会等各项体育赛事的相继举办,激起了学校、社会、政府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政府要求官办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体育竞赛。在这股新潮的推动下国家颁布了《新学制课程标淮》,从各级学校中剔除兵操体育,并把“体操”这一名称正式改为“体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也得到了初步发展[2]。

2.民初与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年)的体育课程标准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萧条状态,各地方势力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着力发展学校体育,课程主要设置普通体操与兵士体操,一度形成了军国民教育思想,并提出了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要加强军事训练,抵御外敌侵略。但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关于兵士体操的课程内容逐渐被欧洲的一些球类运动、田径项目所取代。这一时期美国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开始兴起,提出尊重学生个人的发展,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加入了田径项目、球类运动、体育游戏等,还有相关的体育保健知识。一般是采用学分制、选科制和学科制,这样既提高了体育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又可以调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但是由于当时在制定体育课程标准时全盘照搬西方体育思想,只是追求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导致教学过程流于形式,缺乏正规的体育课堂教学规范。

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年)的体育课程标准

出于国家建设和统治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先后五次对体育课程标准进行修订,这个时期主要借鉴了美国的实用主义体育思想,即以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为代表的学校体育思想日趋成熟。1929年,政府颁布了《小学暂行课程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暂行课程标准》[3]。这些课程标准的特征表现在:第一,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不同部分。一般是“课内”每周两个小时,每学期1学分,共计6学分。“课外”则包括学生的自主组织活动、课外练习、郊游远足等,不按学分计算。第二,体育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运动游戏活动、天然活动、防身技能、韵律活动、野外生存活动、个人体操等项目,但是不按学年编排。第三,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综合运动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行分组式教学。第四,制定体育成绩考核标准,注重体育运动动作的掌握及其对身心健康的作用;了解自身的身高、体重及相关指标知识;男生从十种活动中,至少能做四种,并且了解相应的规则和方法;女生从十种活动中至少能做三种,并且了解相应的规则和方法[3]。1931年出台的新课程标准对“课内”“课外”学时的划分方式,对运动项目的数量要求做了细微的转变。1936年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更加集中:使身心发育健全、培养公民道德、增进肢体灵敏、养成正确姿势,对教材大纲做了适当的调整,正课时间仍为每周2小时,但没有规定“课外”活动的具体时长[3]。1940年,为了适应战时的需要,教育部颁发的体育课程标准文件有了相应的变动。教育目标上增加了“养成国防上所需要的运动技能……培养公民道德,以作复兴民族御侮抗敌的准备……”除了“课内”每周2小时外,还规定了课外活动每人每天不少于50分钟,每周不少于3小时。并且,规定了按学年的不同和男女学生比例的大小来选配教材,也对体育教学的分组和测验、学生身体体质的检查提出了新的建议和要求[3]。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的体育课程标准比北洋军阀时期的课程标准要更加系统、全面,但是其中许多体育课程标准并未得到实际上的执行与操作,学校体育课乱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没有得到良好的锻炼,身体健康状况依然较差。

4.建国之初(1949~1978年)的体育课程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体质亟待提高,尤其是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国家教育部门于1950年颁布《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由于缺乏经验,该草案设定的课程教材大纲、课程计划较为单一,其基本内容依然仿照民国时期的兵士体操课程内容,涵盖了整队、步伐练习、体操、运动游戏、动作技巧、球类(乒乓球、篮球、足球为最盛)以及田径类等诸多运动[4]。建国初期各类教育教学经验匮乏,学校体育亦是如此,体育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设置较为单一。1956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体育教育大纲(草案)》,这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体育教育法规,它是以苏联的中小学体育教育大纲为“蓝本”编写的,即形成了所谓的“劳卫制”教育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总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出了人性化的特点[4]。1961年,国家教育部编订了第一套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中小学体育教材》,明确提出了“增强学生体质”,并且把“从增强体质出发”确定为编选体育课程设计的首要原则。在小学教材中,增加了理论知识内容,开始注重对学生体育文化理论的灌输与培养。不仅如此,还增加了中国传统的武术内容,使教材内容更加广泛、生动、灵活[5]。“十年”使我国学校教学活动受到极大阻碍,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教学收到了巨大的冲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再次出现下滑。

5.改革开放以来的体育课程标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和国家开始拨乱反正,纠正“十年”间的错误,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第一要务的路线方针,实行改革开放。同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确定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目标。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出“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通知”,在全国各级学校积极推行早操和课间操[6]。1982年提出了在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设定中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树立“三基”教学目标,优化育人标准,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国民。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又相继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法律法规,学校体育课程被列为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为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提供了法理依据[6]。到了90年代,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及制定草案,直到进入新世纪,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日趋深化,2001年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体育课程改革,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多元化、个性化、具体化、发展性等。2011年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主导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思想更加鲜明,着重体现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下的“体育与健康”“健康与行动”等的思想,《标准》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其中较为明显的体现出了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体育学习能力,进而发展学生专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性,培养生活旨趣。《标准》还强调了实现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或要求,应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以保证课程标准设立的公平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保障各层级、各阶段的教学效果。

二、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特征及评价理念

1.学校体育课标准的内在要素

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内涵来源于教育课程标准,代表了国家教育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内在要求,指导体育教师严格执行体育课程教学的政策性文件[7]。其内在要素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目标、内容、主体、评价。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总体反映良好,可是也存在着操作上的困难,比如:虽然给体育教学扩展了空间,但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提出可行性的方法较少,给教师的实际操作带来一定困难。

2.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特征

体育课程目标是多元化的,从小学(1~6年级)到中学(7~12年级)逐级强化学生的运动参与目标、体育运动能力、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多维度[7]。个性化特征是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塑造,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的运动技术、战术水平,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正如教育部体艺卫司司长王登峰阐述的当前学下体育的弊端,“轻比赛”“教不会”“条件差”等等,对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上应该重新审视,进一步深化标准的设定。体育课程标准的发展性特征表现为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发展的情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化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在不同环境中自主地参与体育运动,亲身体验运动乐趣,挖掘学生的体育意识潜力,形成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健身意识。

3.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

我国体育课程的学制可划分为纵、横两个坐标体系。纵向来看,我国的体育教育阶段大致可分为:学前阶段、中小学阶段和大学阶段。其中,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着重于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丰富运动经验、体验运动乐趣、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进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指导理念。近年来教育部颁布学校课程改革等一系列文件,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旨在强调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有适应时代变化的标准,纠正以往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或锻炼的教学现状,进而调动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养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与思考的行为习惯[8]。横向来看,体育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田径、球类、武术、体育艺术类等课程标准。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设定还要基于“教会”学生运动技能,要以“教会”学生为课程评价总目标,首先要确立最为基础的运动项目,由简入繁、循序渐进。

三、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

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以足球运动为代表的体育项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学校体育改革也进入了新的常态化。学校体育虽然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但依然体现出了时代的特色。从开放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的生态化发展,应基于课程目标、课程主体、课程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更具可操作性、延伸性及发展性。

1.基于课程目标:实现综合性发展

课程目标是指在教学开始前期望教学活动能达到的效果,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实施方向。如果把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仅仅锁定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难免有些偏颇。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要立足于“教会”学生运动技能,例如:基础性运动技能,包含跑、跳、投以及灵活性、平衡性、柔韧性等;专业性运动技能,包含篮排足、武术、体操等运动项目。《新课标》对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规定,但又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留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落实学校体育健康课程标准是学校体育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和基础,具体的路径是结合学生实际将其体育课程标准目标化,分为学习领域目标、运动水平目标、运动专项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转化为具有实际操作的课时教学目标。

2.基于学生:以人为本

学生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包括身体拓展和体能拓展。身体拓展包括以下几项:第一,学生能够使用所有基本的技术动作,包括位移动作和非位移动作;第二,在全面运动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发展一两项专项运动,掌握比基本动作更加复杂的专项技术动作,并且时刻加强与巩固;第三,在运动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应用和组合技术;第四,善于比赛,掌握有网比赛和对抗性比赛的初始战术。体能拓展包括以下几项:第一,负荷强度练习,记录中等和剧烈强度的身体活动;第二,准确示范多种力量练习;第三,设计周期力量训练计划,以达到体能目标;第四,参与户外体能训练;第五,加强耐力运动,控制心率在一定高度水平,每次至少持续20分钟左右。在体育课程标准设置中要重点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3.基于课程内容:立足学科创新建设

学科建设上要坚持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认知的同时,还应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及意志品质。学校体育课程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序整体,每个学习阶段之间都有其特殊的过渡,这也体现了学校体育教学中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便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在小学到中学阶段课程的衔接上,小学生要了解体育健身与卫生保健常识,了解最基本的运动技术动作,通过运动参与提高自身体质及健康水平。顺利过渡到中学阶段,在强化运动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学习更为广泛的体育健康知识,以此来学习更为高效的运动健身方法,能够自身制定有效的健身方案,并付诸实施。从纵向来看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在内容设置上可以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地开展课程,使各学段的课程内容互为补充、互动共进。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保持良好体能的同时,扎实稳固运动技术,促进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更好的适应于社会。

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以推动学生学会为根本指向,首先要符合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从学生生长发育的角度来看,基本的运动技能是前提条件,可以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设置不同的技能学习;其次在教学中要厘清学习课程内容与实际操作的关系,以提升学生运动技能为根本旨趣,使其在运动中充满自信,真正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再次是着力推进学校体育课程的进度,适合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协同各学科间的关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在普及基本运动技术的同时促进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勇.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述评[J].科技信息,2010(10)

[2]李晋裕,等.学校体育史[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3]张河水.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下运动技能教学策略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1~6年级;7~12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王华倬.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6]盛晓明,周兴伟.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

[7]武超.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制度变迁的视角[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3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篇5

论文摘要: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求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以学生做为教学活动主体。传统的的灌输式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于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的客观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在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方法作一讨论,旨在促进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作为教师应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及要求,灵活运用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材及教学大纲,对初中不同的学年段规定了阶梯式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往往依据教材进行分段教学。但是新课程标准对传统的体育教材进行了深化与改革。对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标准与要求:1.教学内容要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及性别特征。2.学生的运动形式活泼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内容具有健身性,科学性及知识性的特点。4.具体的教学内容能够增强学生体质,5.增进学生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教学方法简单易行。

这些要求对初中体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留出了更加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灵活的的教学。对此,我觉得作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更新教学理念,以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及指导思想进行体育教学。在教材教法多样性的原则上,大胆尝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课程项目上,可以改变传统的定式教学形式。而采取自选项目上课。教学内容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如初中学生中,男生比较喜欢具有对抗性的足球,篮球等项目。而女生比较喜欢跳绳,健美操等项目,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所喜爱的项目,给学生自己充分的选择空间。

其次。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我国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在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上多参照前苏联的模式,这显然已经不符合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因此,要求教师开发新的体育教学资源。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传统体育文化可谓源远流厂长。可以将百戏,秋千,太极拳等引入初中体育课堂。这种方式不但能丰富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对我国民间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明确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1.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是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动力。因此。让学生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的。有助与学生顺利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在初中体育课程中。要学习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通过这些教学内容,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让学生知道这些内容的好处与价值。使初中体育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得知,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在动力。是决定初中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当然,中学生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的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难长久的保持。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应注意采取各种手段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体育游戏锻炼中运用自己的体力,技巧。毅力去战胜对手。挑战自我。品尝成功的乐趣。 三、改进具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教师对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的教授。即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而新课标强调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知道,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因此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相互促进与作用的过程。因此,应该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改进。

1.应加强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实施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应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在尊重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改进创新。无论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如何改革。我们都离不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着巨大的合理性,如:讲解法,示范法,比赛法等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依然是我们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等。教师先让学生练习体会,然后教师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跑步运动中如何合理运用技战术。可采用先让学生玩,在学生玩得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技术战术的缺乏,教师在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对不同体质及运动能力的同学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有助与完成教学目标,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体育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指导、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鼓励他们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结语: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出现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但是无论多么完善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与完善。只有通过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才能使初中体育教学真正发挥出健身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化交流程度的逐渐密切,英语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形式。初中英语教学作为整个教育当中的基础部分,具体的实施方法以及实施目标被广泛关注。新课程标准当中对于英语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研究,在现代初中英语教学当中依旧存在误区,导致英语教学当中的情感因素不被重视,在实现价值观目标之上出现了一定难度。因此,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误区,对于促进我国初中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推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初中英语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存在的误区

1.教师方面

教师是构成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教育系统的改革,具体实施开展还需要教师进行推动。新课程标准具体实施过程中,赋予教师更多权利,同时教师也应该承担相应义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英语教学开展中存在的误区,主要是由于教师人文精神缺失以及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不足,导致具体开展受到教师方面的影响。

人文精神是对于他人情感的表达,教师具备人文精神对于实际教学内容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具备人文精神,与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本质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才能够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对于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掘。但现代教育当中,教师变相体罚学生,运用肢体语言侮辱学生的行为屡见不鲜,导致师生之间关系恶化,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种情况下,想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几乎不可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体实施过程教师主动性不强,同样是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因素。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英语教学过程依旧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主体地位丢失。同时由于教师授课过程严格按照具体模式来实行,导致学生主动性受到影响。教师严格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导致其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实现并不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初中英语课堂当中不能够具体实现。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生生活以及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是课程具体实施的主体所在。在长时间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对于学校的认知就是传授知识的地点,导致学校的具体功能在狭隘的认知当中受到影响,学校被认为是重视知识传授以及成绩的场所,主体目标并不是学生。这对于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没有得到重视,针对学校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校评价制度。评价是学校开展相应业务的关键所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重视的是学生的分数,通过分数进行评价,判定学生优劣。同时我国传统教育当中教师高高在上,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导致教师主宰课程具体实施,学生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学校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考试进行,这就导致评价方式被关注,学生主体发展受到忽视,严重阻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实现。

(2)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发展,是引领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实现学生求知欲的关键因素,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3.社会与家长方面

教育发展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教育发展进程中,不仅在学校内部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与家长方面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建设过程中,社会与家长方面很多时候会起到负面影响。

社会舆论对教学的影响同样重要,媒体承担着社会舆论的传递与放大作用。在初中教学的实际发展中,考上重点高中成为教学开展的基本任务。虽然媒体宣传在现代教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但其中在进行教育宣传过程中依旧存在相应误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对于新课程素质教育并没有相应的重视,导致对教育的不理解。并且家长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工作当中,使得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只能是学校进行实现。

二、初中英语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对策

1.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

初中英语教学开展中,应该重视教学内容的具体制定方式。教学内容的构成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师生开展实际学习的关键。但是在现代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重视知识的传输,导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实现没有得到重视。这就需要完善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得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得以体现。首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新课标中的实际内容,实现生活素材的收集,在国外生活当中收集真实的语言素材。如,图片、路标、地图以及旅游手册、说明书进行分门别类,成为生活当中英语教学的实际素材,实现真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养成。同时对于新课标中创新能力的体现,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其次,展示发掘教学内容当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新型教学内容的发掘,通过发掘教学内容当中的新形势,为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将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教材进行研究,实现学生积极态度提升与情感升华。

2.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多样化

教学组织同时也可以被称之为教学组织形式,是关于组织教学活动的内容。教学组织多样化,指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进行实际课程开展,通过多样化制定教学方法,发挥课堂组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交往过程。英语教学实施应该在交往过程中实现,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实现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授课模式。新课程标准在具体实施当中,其中体现的情感态度主要是以学生为发展根本。在英语教学开展中,将学生作为整个授课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标准当中,重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开展中,应该明确新课程标准要求,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初中英语教学评价合理化

在我国英语教育的实际发展中,评价理念落后是制约课程改革以及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传统方式的影响,导致英语教学实际教学评价模式缺乏科学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1)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察法。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当中,重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发言以及积极性观察个人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情感的表达可能是外在形式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即使观察学生的情感流露,抓住学生的情感方式,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2)师生共同参与对话法。这是一种通过师生对话形式实现来观察对学生进行情感评价的重要方式,语言是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通过语言行为进行分析,能够了解一个人的内在情感。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当聆听者,并通过引导的方式实现正确的情感表达与抒发。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建设当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实现以学生为教育根本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学校、社会舆论以及家长方面都应该重视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实现,明确其具体作用。通过改进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成晓艳.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D].陕西师范大学,2008.

[2]陈国龙.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4,4(17):117-118.

[3]刘玉杰.浅析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与合作学习模式[J].中学时代,2013,10(16):60-61.

[4]杨学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达成的策略[J].教师,2010,12(06):122-124.

[5]黄凌.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0.

[6]蔡秀珍.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原则及策略[J].学苑教育,2014,4(09):130-135.

[7]王德静.初中英语情感教学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5(18):116-117.

[8]雷丽珍.情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特点研究分析[J].海外英语,2012,10(22):28-29.

[9]陈绍田.初中英语情感教学探索[J].才智,2013,12(20):115-120.

[10]印金霞.浅谈初中英语中的情感化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19):75-79.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篇7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的数学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如何在新课改下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初中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改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初步探讨了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几大改变。

一、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修改

新课程标准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指南针”。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修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对“课程基本理念”的修改、对“设计思路”的修改、对“课程目标”的修改和对“课程内容”的修改,其具体内容如下:

1.“课程基本理念”的修改

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体现,2011年版的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于课程基本理念表述更加清楚,内涵更为丰富。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还将初中数学课程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从整体上阐述了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

2.“设计思路”的修改

初中数学新课标教材与旧教材比较,在“设计思路”上的修改,充分考虑了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修改后的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了数学的实质,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等八个关键词,并给出了具体描述,有利于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3.“课程目标”的修改

课程目标的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程目标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初中数学教学实施的“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于“课程目标”的修改主要包括明确提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完善一些具体目标的描述;规范课程目标的若干术语等。

4.“课程内容”的修改

“课程内容”的修改从总体结构上看,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几何与图形”领域,“几何与图形”结构的变化表现在将实验稿中“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四个方面的要求,修改为“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三个方面的要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下实施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下,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中教学的策略可以从改变学习内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创造力三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改变学习内容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新课标下的教材内容增加了活动和探索的层次和空间,提高了对数学内容及其应用的理解,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和亲和力。初中数学教师应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与抽象化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尽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要重视其实质和实际背景,使学生在不感到困惑的情况下,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进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2.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新教材富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初中数学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造性地加工和使用初中数学教材,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数学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只有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3.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创造力

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才的重要标准。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浓厚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成果。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才愿意接受数学,全力以赴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而学生兴趣的培养,则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创造力,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初中数学的学习。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面对新课改带来的挑战,应及时改变学习内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只有不断探索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课程目标,才能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成绩,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冉志刚.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成功:教育,2012(5).

[2]苗西界.新课程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J].现代阅读,2012(3).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篇8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如何适应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理念、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整合和优化,并形成创新特色,是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初中地理课标强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强调将地理知识作为学习过程的载体,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内容标准”,即课标中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对教学内容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它作为初中地理课标的主体部分,与现行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样,都具有规范课程内容的功能。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领会课标在课程内容、要求等方面形成的创新特色,以加深对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理解。

一、内容选择更精简,有利于素质教育

新中国颁布的教学大纲,反映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初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发展和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内容选择以自然地理为主,存在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承,轻技能和科学观念培养等倾向。80年代以后,课程内容的总体特点是知识量逐渐精简,难度逐步降低;人文地理不断加强,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很大,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初中地理课标要适应普及义务教育需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标”,以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从课标制订的宏观层面看,内容选择宜少而精,应突出重点和关键性问题,并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规律相适应。

首先,初中地理课标在内容选择中删减了一部分较难的内容。例如,地轴倾斜的地球运动引起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的形成以及时区换算、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内容,往往是制约地理学习的“瓶颈”,并导致不少学生因此而丧失学地理的兴趣。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内容标准”已基本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分析和抽象的学科理论。

其次,不强求学科体系和知识内容的完备性。内容过于庞杂,课时矛盾突出,是长期困扰初中地理教学的难题。以1978年颁发的地理大纲(试行草案)为例,世界地理内容包括“世界地理总论——各大洲(大洋)概述——大洲分区——国家(地区)”四个层次,除了要讲授七大洲、四大洋外,还须在大洲之下讲17个分区、52个国家(地区)。1990年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中,国家(地区)分为必学的27个;选学的15个。2000年颁发的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虽已精简为13个分区和22个国家(地区),其中14个国家(地区)必学,其余选学,仍是个不小的数字。新课标“内容标准”,规定世界地理必学区域的下限是1个大洲、5个地区和5个国家,须达到的目标是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学习区域地理和描述区域特点的基本方法,重在培养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认知地理区域的能力。

又如,以往学习区域地理,总少不了“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等自然要素和资源要素以及工农业、交通、贸易、旅游等经济部门的内容,这是传统地理课程在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繁、难、偏、旧”现象的原因之一。加之总论与分区层次重叠,某些教学内容多次交叉和重复,因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新课标从控制总量入手,以要素“单列”和“与区域结合”等方式选择内容。新课标“内容标准”中,世界地理总论保留单列的只有“海洋与陆地”和“气候”,其余要素均结合到具体地区或国家学习,通过精选内容和减少层次,落实“减负”。

第三,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载体的地位得到强调和规范。与以往教学大纲不同,“内容标准”强调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其范围被界定为“学校所在地的区县一级行政区域”,并且规范了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须达到的综合目标。课程内容重整和精选后,乡土成为综合学习和实践基地,学生通过搜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开展以环境与发展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这不仅是初中阶段性学习的总结,也为将来升学或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二、内容组织更灵活,有利于教科书多样化

回顾近十多年来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历程,虽“一纲一本”旧格局被打破,从形式上实现了“一纲多本”,但用今日眼光观察某些课本,或多或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究其原因,在相当程度上与以往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规定得过多、过细有关。哪些内容必学,哪些选学,甚至哪几个山脉、河流、城市须记住,都有明文规定,教科书编写者没有“创作空间”,教师则更成为“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书匠”。在相当长的教育历史上,教师被当成一种“工具”,他们没有权利、没有机会或没有能力针对学生及所在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我们该教什么”的问题。

为了使原本鲜活的地理真正“鲜活”起来,地理课标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展示空前强大的开放性和弹性。一是内容编排顺序,不作统一规定。可先中国地理,也可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以及乡土地理教学等也是可合可分。例如,结合身边地理问题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引出中国地理或世界地理教学。二是“标准”中具体内容的组织,不拘泥很具体的知识点。例如,“认识区域”中的大洲既可选择亚洲,也可选择其他大洲;中国的地理区域,除了首都北京、港澳地区、台湾省必选外,至少还须再选两个区,而区域范围则大小不限。至于多选还是少选,选什么更符合“内容标准”要求,最终全由教科书编写者和使用者精心谋划后确定。

实践证明,地理课标“内容标准”增强开放性、弹性后,有利于调动教科书编写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推进教科书向多样化发展。以“认识大洲”为例,现已出版的两套地理实验教科书对内容标准中“至少选择一个大洲”,做出不同诠释:一套教科书编写者理解为“下部保底”,即只须选择一个大洲,便聚焦于“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从自然和人文地理作较深入的探讨;而另一套教科书编写者则理解为“上不封顶”,“认识大洲”一章涵盖了除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的五大洲,并重点采用区域分析与对比方式来落实“标准”中的要求。又如在“认识地区”中,两套教科书都未选中亚等地区,这就为其他编写者留下自主创作空间。可以预见,结合内陆干旱区开发整治,将中亚地区纳入学习内容的优秀地理教科书,肯定会受到西北内陆各省区师生的欢迎。可见,“内容标准”的创新特色为编写“一‘标’多本、各具特色”的教科书提供了条件,对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持续、健康地发展十分有利。

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变化、不同地域及编写者认识水平所限,再好的地理教科书其内容也难免有时会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产生出新的“繁、难、偏、旧”现象。“内容标准”增加开放性和弹性后,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对教师的要求大为提高。地理教师既要有“底气”,精通专业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要有“灵气”,即必须学会根据学生以及当时、当地和本校具体情况,进行“二度创作”。地理教师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不仅“教教科书”而且“用教科书教”。

三、内容表述更简洁,有利于操作

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政府指令性文件,是教科书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标中“内容标准”的表述,往往直接关系到使用者能否准确理解和有效实施。初中地理课标的内容表述,在研究、借鉴教学大纲和国外地理课程标准基础上,形成创新特色。

首先,在文本结构上,初中地理大纲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合二为一,绪论、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四大部分均列有“学生实践活动要求”和“德育要求”,以下分为三十二章,每章又分别根据“教学内容要点”列出“基础知识要求”、“基本技能和能力要求”,因而篇幅冗长。

地理课标则将上述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课程目标”,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前提和主要依据,集中表述地理课程对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与能力培养等各方面期望达到的程度。它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组成。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比大纲中“德育要求”含义更为宽泛,涵盖思想、观点、信念以及学科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伦理等。

“内容标准”,表述较为简洁,按照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大部分,以表格形式列出“标准”:即学生学习具体内容时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共分为十三章;“活动建议”提供的是开展某项教学活动或实现某项课程基本要求的参考性意见,既可由师生直接选用,也可启迪师生创设出更为精彩的活动方案。为防止理解上的偏差,“说明”还对“标准”中某些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做出进一步解释,以确保“内容标准”成为学生学习地理课程须达到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以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特点。

其次,在内容表述策略上,以往的教学大纲习惯于用具体的地理知识目标为主体,强调教师必须讲授哪些知识和达到何种要求,其结果很容易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而课标中“内容标准”的表述,则力求做到知识要点粗化,不再拘泥于具体知识点的束缚;“标准”、“教学建议”和“说明”适当细化,以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三,在内容表述方式上,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新理念,“标准”尽量采用行为化的目标动词表述,即描述的是学生学习后所能够达到的结果行为。在选用体现学生学习水平与行为的动词上,也尽量做到可理解、可达到、可测量评价,而不是含混不清或可望不可及。“标准”中,“知道”、“理解”等动词已很少使用。例如,有关世界人口,“标准”中的表述是“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和“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能力以及素质教育要求,“标准”淡化了识记具体的地理知识,学生只要能运用相关地图、文字资料和统计数据等,说出人口时空分布变化特点,并能举出一个例子说明人口问题产生的后果,即达到标准。

四、内容要求更明确,有利于学习评价

首先是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大幅减少。课标“内容标准”中,只有“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两项。而现行初中教学大纲中,作为“基础知识要求”须记住的多达五六十项,一是数量太大,学生难以达到;二是如“记住开罗”、“记住(我国)主要商业中心的分布”等,究竟须达到怎样的认知水平,对学生的学习难以评价。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篇9

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指的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预测,通过构建体育课程目标,可以让学生和老师都能明白自身的目标,使初中体育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老师可以针对自己制定的课程目标来教学,使教学更加有序化,老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目标的制定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地评价。在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老师必须结合新时期的教学特点,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体系。

一、近年来初中体育课程目标的考评

最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体育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初中体育的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在《中学体育教育理念》中明切提出体育课程目标的概念,初中体育教学每一个目标的设定,都是要以加强学生的体质为目标的,通过分层次的目标设定,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地发展。

二、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应该遵循的相关准则

1.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要遵循课程整体性的准则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程的时候,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完成学习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在课下学会自主探究,提高在课下的自学能力,实现学习的整体性。初中体育课程的结构与其他的课程相比是比较简单的,仅仅通过教学,学生就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要领。但是,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将体育方面的知识讲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活动,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但是,初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自由活动来完成教学,也要通过老师的指导,让体育学习更加地规范化,确保初中体育教学是完整的。

2.初中体育课程目标要遵循健康为首的准则

国家的相关规定表明,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制定要以学生的健康为主,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通过初中体育教学,让学生放松身心,使学生的负面情绪能够得到宣泄。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指的是身体的健康,同时,初中体育老师在制定课程目标时也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自身的协作能力,完善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初中体育老师在制定体育课程目标的时候,要将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肯定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

3.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特点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在成长的阶段,其心智在慢慢地走向成熟,在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中,老师不仅仅要教学生学会运动项目,同时还要运用完善的结构,将体育教材中的内容串联,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地锻炼技巧,实现体育知识教学的全面性。初中阶段的处于认知的初期,老师要通过运用正确的方法让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初中生的可塑性强,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价值观,老师可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初中体育课程目标的内容构建

1.初中体育课程目标的框架

(1)初中体育课程目标的认知框架

在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的认知框架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同时,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体育技能,通过学习体育基础知识,让学生的技能得到深化。

(2)初中体育课程目标的情意框架

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情感,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保持乐观的心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让学生明白体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塑造学生健康的心态,使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人。

(3)初中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框架

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设定要确保学生的健康和智力两方面的共同发展,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的智力能够得到开发。

2.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应该处理好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不仅仅要教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要领,同时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讲授是基础,但是,通过体育教学,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让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中,体育情感构建与体育技能的讲授是相互促进的,体育情感的挖掘能够对体育技能的讲授起到支持的作用,技能的掌握总是在兴趣的基础上。所以,在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中,激发学生的体育情感是促进体育教学时效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要处理好增强体质与技能学习的关系

增强学生的体制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初中体育教学中对技能的学习是学生增强体质的基础,而且是密切联系的,但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不能过分地强调增强体质的目标,不能给学生带来太多的压力,要提高学生的健康观念。

四、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后,对义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仅要有优秀的成绩,同时也要有健康的体魄,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老师也可以根据体育课程目标来制定科学的考评体系,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指的是身体的健康,同时,初中体育老师在制定课程目标时也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自身的协作能力。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在成长的阶段,其心智在慢慢地走向成熟,在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中,老师不仅仅要教学生学会运动项目,同时还要运用完善的结构,将体育教材中的内容串联,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内容篇10

什么是好课?就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而言,在教学大纲年代好课可能意味教师要按照生理负荷曲线安排课的密度,学生要有“汗和乐”的效果。新课改后,对好课的认识越加泛化了。好课可能意味着学生喜欢了、高兴了,好课可能意味着学生学懂了,也可能意味着学生参与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对什么是体育课程“好课”的不同认识,不利于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有必要分析产生体育课程“好课”认识不一的原因,并提出本文由收集整理判断“好课”的基本方法。

1对体育课程“好课”认识不一的原因

对体育课程“好课”认识不一,既有理论层面的原因,又有实践层面的原因。

从理论层面来看,体育学科的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单从体育教学内容上来看,对各学段教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例如篮球,初中应教哪些技术、高中应教哪些技术、都分别教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问题缺乏相关研究,因此缺乏好课的内容判断标准。

从实践层面来看,还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从主观上看,可能是评课人对体育课持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例如,如果评课人只将学生“乐了、热了”作为评判好课的标准,那么学生是否学到技能就不那么重要;如果评课人重点看学生在体育课上是否“学会了、学乐了”,那么对学生是否运动了或有多少的运动负荷可能不那么在乎。从客观上看,原因主要是体育课程基本规定性的缺乏。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现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2006年就曾提出了“对优秀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试用)”。目前,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正在对《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与基本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可以预期,关于什么是好的体育课将会有一个权威的评判依据出台。还有评课人本身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评课人对体育课的类型认识不足,就可能会忽略了“好课”判断的前提条件。因为,不同类型的体育课,教学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评课的关注点也会有所区别。或者,评课人对于不同学段的体育课的学生特点不清楚,忽视不同学段学生的差异和学段内容的差异,以及学段目标的不同等,也可能导致判断错误等等[1]。

2判断体育课程“好课”的基本方法

虽然对好的体育课认识不一,但要统一认识,使评价更客观,还是有一些基本方法可循的。这些方法就是要明确所评体育课的类型、审视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分析教学目标是否具体、判断教学方法是否适切、观察教学效果是否达成。

2.1明确所评体育课的类型

不同的体育课类型,即使内容相同,目标也可能不同,所采用的方法和最后的效果也会不同。因此,在判断一节体育课是否是好课时,首先要明确体育课的类型。

依据体育课教学任务的要求,体育课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等。这些课的教学任务不同,目标就不同,方法和效果的判断标准就有区别。如评判新授课时可能要更多关注学生是否学会新授内容,而复习课的评价要更多关注学生的练习密度。

依据体育课是否是展示课,体育课可分为常态课和观摩课。观摩课可能更多关注学理,如课的设计等;常态课可能更多关注学力,如课的效果等。希望常态课都能像观摩课一样准备,观摩课都能像常态课一样能接地气,并将观摩课或常态课的判断标准照搬到常态课或观摩课上来,显然不合理。

依据不同学段,体育课可分为小学体育课和初中体育课,小学体育课还有低段和高段的划分。不同学段体育课的特点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评判时的关注点也不同。如小学低段体育课主要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要更多关注孩子的玩和乐,以激发体育学习动机;而小学高段体育课和初中体育课可能要更多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力培养,因此,评判视角会有不同。一堂体育课,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时学生头戴小鸡装饰物,戴在一二年级学生头上会觉得很可爱,戴在五年级学生头上就会觉得很别扭。在低学段看到这个游戏可以认为教师是为提高学生活动量而设计的,在高学段看到这个游戏就要考虑是否能与下面的教学内容衔接,是否为学习变向跑和急停做准备。

依据体育场地器材等的配备情况,体育课可分为场地器材充足的体育课和场地器材不足的体育课。在场地器材不足的体育课上,如果用场地器材充足的要求来评价就不合适了。因此,应关注教师是否自制器材或是否采用学生合作学习来解决器材或场地不足,或是否采用其他替代性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场地器材充足的体育课则应关注教师是否充分利用了场地和器材。

体育课还有很多分类,如理论课和实践课、自选内容课和规定内容课等等。每一种分类都有不同的评课视角。因此,在进行好课判断的时候一样要先明确课的类型,才能有助于评课视角选择和方向把握。

2.2审视教学内容是否合理

不同学段的体育课内容应有所不同,但第8次新课改实施的体育新课程标准,未规定哪个学段哪级水平具体要教什么内容,只有“目标引领内容”的要求。面对数量庞大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很难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教学大纲年代的体育教学,由于哪个学段、哪个年级、哪个学期教什么基本上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因此,判断好课时无需看选择的内容。而现在,由于内容没有明确规定,因此,评判教学内容选择是否合理,也就成为评判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

毛振明教授[2]认为“好的体育课的核心是好教材。”而一个教学内容该不该选,选的是否恰到好处,一是看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二是看是否能够达到课程目标要求;三是看所选内容是否具有学科特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涉及到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的教学内容两个层面。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指上面所说的教材,新课改以来,课程内容规定性的缺失使得大量的体育和非体育项目,及大量乡土教材进入体育教学。这些内容有的是具有文化传承意义和身体锻炼意义的体育项目,可称为“准体育教学内容”,如珍珠球、抖空竹等等;有的是具有以上意义,但需要加以教材化加工才能进行教学的体育内容,可称为“前体育教学内容”;也有的是不具有锻炼身体意义的,不能够达到课程目标要求的“非体育教学内容”,如棋类和电子竞技等;也有不具有学科特性的“伪体育教学内容”,如用扁担、挑南瓜等。

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指一节课内各部分的具体教学内容,如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放松部分各选择什么内容。评判好课时要审视各部分的内容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如粘年糕游戏在小学低学段可能不如小学高学段效果好;老鹰捉小鸡游戏在初中可能不如小学效果好。又如同样是运球,小学可能主要在运球游戏方面,初中就要涉及运球技能的教学。同时还要审视各个部分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衔接,如上面提到的老鹰捉小鸡如果是为了主要教材加速跑、急停或变向跑而设计,可能就比单独的一个游戏更合理。

2.3分析教学目标是否具体

体育课从课程的层面和从教学的层面都不能回避目标问题,假如一节体育课脱离了目标,未按照课程目标把握总体方向,未设定教学目标,并在课结束以后达不成预定目标,都不能算是好课。因此,评判是否是好课,在明确课的类型和内容以后,就需要依据课程目标,对教学目标做出初步的判断。假如课远离目标,不管上的是什么内容,采取的是什么方法,都不能判断该课是一节好课。当然,就一节体育课而言,教学目标需要具体、有可评性,否则,笼统的目标难以做出达成与否的准确判断。

从课程层面来说,目标要引领内容,教师要基于课程目标选择教材,即课程教学内容。而在教学层面来说,内容是先确定的,教师要根据整个课程目标和课的内容具体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果一节篮球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师可以根据课在单元中的位置确定具体教学目标,如“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能够在3m的间距互传20次”。如果不能看到教师的教案,那么就要根据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分析其课的教学目标,如有的教师会宣布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有的教师会在布置学生练习时有具体要求,如果这些都没有观察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可能就不是具体的。教学目标不具体,不能评为好课。

2.4判断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有了目标、有了内容,且目标制定和内容的选择也十分合理,依然不能就此直接判断是一节好课。因为,目标的达成、内容的学习都需要借助于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实现。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转变学习方式,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入课堂,因此,在判断是否是好课的时候,就要根据教师是否有选择性地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运用的是否合理等都是判断好课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在新课改初期,探究学习常常被部分老师理解为“提问——分组讨论——回答”的教学过程,形式上的探究学习,难以达到真正的探究学习的目的,只是一种“探而未究”的教学形式。

2.5观察教学效果是否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