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十篇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十篇

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7:11

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针对过去教育中所存在的各种局限性在进行不断的探究与改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等相关理念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过去只看重学生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已经得到全面的舍弃,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我们越来越注重教学的本质作用和实质效果。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完善的道德价值观,并具备个人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能和核心能力。总而言之,对于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于初中生来说,正处于青春躁动的年纪,也慢慢与社会、世界开始有了初步深入的接触。这一年纪的学生,一方面对自尊、自我实现有了新认识和要求,一方面初步接触纷繁复杂社会,对人生和未来有着深深的迷茫与无措。因此这种矛盾的状态下的初中生是亟需人生和个人价值观的指引的。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最为核心的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必须上好这一课,促进学生的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建立。

2.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2.1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真正学好一门学科后形成和掌握的关于此学科的核心收获,是这门学科真正的价值所在。而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其教学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其核心素养包括的内容主要有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健康生活等方面。道德品质方面,学生应该具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爱国、传承中华文明,要遵守公共秩序、助人为乐、与人向善,要严于律己、诚实守信。健康生活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具备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能正确对待自我和群体。法治观念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尊法、守法、善于用法。

2.2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意义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这一学科是以学生生活为本,引导学生建立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品质。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英语、数学的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相比于智育,此课程更重视德育。而注重学生此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是有效践行道德与品质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完善的个人品质体系和道德价值观,为其后续人生的发展奠定最为关键的核心。此外,培育学生此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助于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扬。因此,注重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价值导向,意义重大。

3.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导向下有效教学的问题现状

3.1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效果不佳

由于过去受到长久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落后,无法有效实现学科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教学理念落后。部分教师无法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作用,对课程及其教学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佳,多数仍采用老师单方面讲,学生被动听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这种单方向的教学模式,过分的强度教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是起到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有很好的参与感,接受难度大,也就慢慢产生畏难心理,渐渐排斥、抵触道德与法治课程。

3.2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内容空洞

除了教学模式的问题,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还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空洞的问题。多数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上,教师都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一味的强制性说教,内容空洞枯燥,学生无法引起共鸣和共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建立完善的价值观,培育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等教学核心目标来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没有贴合学生的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超出了初中生的认知范围。

4.如何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教学的建议

4.1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加强教学模式的改进

首先,教师、学生乃至家长要充分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要认真对待,共同努力,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其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应该全面建立起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应该正确认识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各自的角色与职责。教师应该是主要的教学引导者,而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加利用当前各种先进高效的教学工具,比如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4.2教学要联系实际,注重对于学生的实际困惑的引导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教材为基础,积极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拓展,将教学理论和学生的实际体验联系起来。这样一来,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联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来多方位的理解所学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共鸣,更容易接受。此外,由于现代社会获取信息渠道很多,也十分便捷。学生难免会接收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情绪的影响,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和压抑。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及课后的生活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回应和引导学生的负面情绪和思想。如此,通过正面的学科知识和内容的教授,负面情绪和感受的引导,能够立体的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课程改革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08-02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在国际大背景下,国家对未来教育发展提出的新目标,寄托了国家对教育未来发展的期望。《中国学生发展核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要素,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等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顶层设计,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来达到最终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转化

目前,“学生核心素养”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作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倍受瞩目。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

核心素养,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实行的一个的理念,让这种理念转变为初中生成长的精神支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化:一是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是在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因此,在学习国际先进理念与做法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自己的民族本色。二是将基本的核心素养转变成为具体学科的核心素养,要体现不同学科的特色,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共性核心素养的培养。三是将学科的核心素养转换成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注意各个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重点的不同,要有所侧重,同时又要注重不同学段核心素养培养的衔接,要有延续性。这样才能符合学生身心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切实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二、课程核心素养观的树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涵盖了知识、技能以及情感三个方面,核心素养要比单纯的“知识”以及“技能”更适合当今的中国社会,核心素养可以整合学科知识、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与情感态度。核心素养可以重视知识、技能与情感的统一,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个体。“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以及发展的指挥棒,所着眼的是如何兼顾学生的认知、技能以及情感的全面发展,防止出现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台湾的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的国民核心素养指出,不仅要尊重“基本能力”,也同时尊重“学科知识”,应视各领域/科目之性质与学习阶段之差异,弹性调整“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两者之间的比重(蔡清田、陈伯璋、陈延兴、林永丰、卢美贵、李文富、方德隆、陈圣谟、杨俊鸿、高新建、李懿芳、范信贤,2013)。[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包含学科知识、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与态度情感等方面,而非过去将课程目标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而将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与能力指标都排除在外,或者反之,仅有基本能力与能力指标,而将学科知识排除在外。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树立新的课程改革价值观――课程核心素养观,课程核心素养观是对课程知识价值观的一种超越。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综合表现。这种课程核心素养观是对课程知识价值观的一种继承与发展,是对课程价值观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三、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要有一批具有较高教学素养的教师队伍。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现在中学师资在大学也主要接受的是分科教育,在毕业之后教师培训中,也主要是针对分科知识的技能培训,因此,导致了他们的课程与教学认知层次低,认知视野狭窄。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自己所学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及时充实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将很难适应当今教育的迅速变革,跟上时展的步伐,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将不能付诸于实现。因此,要想学生具有核心素养,首先是教师队伍应该具备教育教学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S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3]只有卓越的教师才能培养卓越的学生,因此,国家需要改革现存的教师教育体系,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在职教师的核心素养,同时,在教师的选拔上,把真正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才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

四、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兼顾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说:“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的有无是区分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的标志。”当前的初中生,出生在教育信息化大浪潮下,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多元文化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应该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成绩和分数已不再成为家长和学校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是更加关注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责任担当,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具有国家意识,能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理想和信念,真正地做到立德树人。

因此,要充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初中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要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设计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可以开设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走学生个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路子。第一,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成长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选修课,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寻找自己的兴趣点,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建立初中学生发展引导机制,成立专门的学生发展小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学业、心理、理想信念、思想品德等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能让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有准确的把握,而且还能帮助他们科学地设计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并最终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课程。

五、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日益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学生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智能手机等先进的技术设备的移动式、碎片化学习已成为常态,因此,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就显得尤其重要。

较高的网络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网络教学环境的偏好,而且可以形成更好的学习态度,影响搜索策略以及面向网络使用的学习结果。[4]因此,教育研究者今后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对有关网络教学的观念以及使用的研究,探索他们对于英语网络学习环境以及网络教学的态度,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网络教学的贯彻实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英语网络教学中获益。[5]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n].2016-9-14.

[2]蔡清田,陈伯璋,陈延兴,林永丰,卢美贵,李文富,方德隆,陈圣谟,杨俊鸿,高新建,李懿芳,范信贤(2013).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发展指引草案拟议研究(国家教育研究院委托研究报告).嘉义县:国立中正大学课程研究所.

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篇3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当具备的学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等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行为能力,重视对学生个人修养和优秀情怀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勇于实践创新的新时代青年,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只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缺少一定的课外延伸活动,致使学生只进行了浅显层面的学习,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英语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文化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科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健全品格,从而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使立人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战略目标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面临一项又一项的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育理念,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可取之处,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力,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展开英语教学,使教育教学内容符合时展的要求,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条件。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提倡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提升对策

引言

随着国际一体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顺应国际化趋势的语言,成为在世界上被最多国家运用和学习的语言学科,当然,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国近些年来倡导提高英语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国改变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作为选拔人才标准的只重视传授硬性知识的英语课堂。并且新课改中强调初中生要真正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初步具备英语学科素养。因此,本文以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研究对象,讨论现在初中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研究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根据国家政策资料,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身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方面看,核心素养反映了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发展所公认的价值观。在我国,核心素质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地位。因此,本文对初中英语应当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研究顺应了我国政策发展规律,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二、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无法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因

(一)初中英语课堂过分重视应试知识的传授

据了解,现在初中英语课堂知识的授受多以考试内容和课本知识为基础,而缺乏实用性英语的学习和联系,这就导致了有许多高中生甚至大学生在修读英语以后仍无法与外国人进行流畅的交谈,更别提初中教育了。因此转换老师甚至说是整个英语教育体制的教育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将会导致学生会写英语会念英语但是不会用英语的尴尬局面,浙江造册很难过我国英语教育的一旦难题,而初中,作为学生正式学习英语的起点,更是应当担当起这一引导重任,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有所用。

(二)初中英语课堂形式单一,枯燥乏味

通过对部分初中生的调查了解到,现在很多初中生不重视甚至厌烦英语的原因是老师上课太枯燥无聊,让人想睡觉。我认为,初中英语课堂之所以为U发吸引学生,是因为其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传统的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讲台下听着,老师念一句学生念一句的教学方法,对于语言类学科来说,必将导致其枯燥乏味。因此,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使学生对英语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是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缺乏学生互动活动,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养成

仍旧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在的初中英语教育虽然正在由只重视学生的硬性知识培养转换到“听、说、读、写”全面培养,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在锻炼学生听力的时候多采用播放录音的形式,而录音多数经过语速语调处理,与实用性英语还是具有一定差距,“说”的练习也局限于课堂内部,学生之间生僻的英语交流对其实用性英语的形成不具备很大的作用,因此,这些也是现在的初中英语不能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

(一)提升对实用性英语的重视程度

要想提升初中英语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要进一步提升对实用性英语的重视程度,以达到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很明显,初中英语课堂上所传授的课本知识,远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除课本知识等应试知识之外的能够提升他们实践能力的英语教育,这样才有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增加课堂教学形式,使课堂生动有趣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心智并不成熟,由此其自身可能无法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之处,甚至因为英语课枯燥乏味而产生对英语的排斥心理。而这种现象的形成,与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有着莫大的关系。要想学生提升在英语方面的核心素养,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才有利于实用性英语的进一步教学。因此我认为,老师应当将学习融入到游戏等更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实用性英语。

(三)教师应组织开展实用性英语教学活动

前文提到,现在的初中英语听力等语速语调经过处理与实用性英语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学生实用性英语的培养,因此,我认为初中英语教室可以开展情境o计教学活动以及开展专题讨论活动,聘请外教等具备实用英语能力的教学人员与学生进行实体互动,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外国人平日里所说的英语,而不是简单的停留在为了符合他们的学习能力而特意处理过的音频资料上。我相信,如果采取这种方法,将会使我国初中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更加高涨,增加更多的学习热情,以此来取得培养核心素养的良好效果。

总结

在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今社会,英语作为国际上的官方语言,已经成为了当今高素质人才的考核标准之一,而我国却常常出现高学历人才的英语水平却低下到无法与外国人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的进步,由此,我国的新课改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英语能力,以此来提成其符合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这一目标正在积极的推进,但是由于推进时间较短而任务艰巨,造成了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仍存在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本文对其中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能对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起到一定的作用,培养更加实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红恩.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D].西南大学,2012.

[2]李娇.初中英语教学三维目标整合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0.

[3]齐菲.初中英语对话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篇5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其中“核心素养”一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课堂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地理学习而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与观念,或者说是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因此,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地理学中最具学科本质的东西,是不能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获得的,是学生借助地理学习过程而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

依据众多专家、学者的探讨,结合多年从事地理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应由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方面构成:

1.地图技能。地图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的类型相当丰富,既有传统的纸质地图,又有现代的电子地图。引导学生把握地图的“三要素”,且能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初中地理教育的主体任务之一。也就是说,初中地理课程中的识图、绘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是地理素养的关键所在。

2.空间视角。空间视角是在观察确定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展开范围和排列状态等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科能力品质,是认识空间位置、空间分布格局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地理事物、地理效应和地理过程,统统发生在地理空间之中,空间视角就是对这些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和空间关系进行正确透视,涉及“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在那里”等问题。地理对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助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发展中的空间关系,如空间位置、形态、组成、层次、排列、格局、联系和制约关系等,而上述认识将进一步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人类如何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培养学生的空间视角是初中地理教育的又一价值追求。

3.综合思维。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又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无论是对区域环境特征的归纳,还是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理解,都需要调用区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选择合适的地理知识或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学科知识,探究区域中的地理事物,具有明显的综合思维特征。因此,综合思维的培育理应成为地理教育核心的内容之一。

4.人地关系。地理科学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以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主旨。通过地理学习,除了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形成人的生命发展质量及终身发展所需的地理意识和观念。可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环境伦理观、科学的人口观和资源观,运用正确的“人地观念”审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让学生成为对环境、未来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是初中地理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

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始终贯穿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中,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抓住地理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以落实在课堂主渠道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与任务。下面我们结合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用与知识点相关的形式来归纳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对地理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具体分析如下:

1.对地图技能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地图三要素,经纬网地图,等高线地形图,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世界的气温、降水分布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规律,根据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逐月降水柱状图来判读该地的气候特点等。

2.对空间视觉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认识地球,各种聚落的区位与形态,城市分布的规律,各大洲、各代表性地区与国家的地理位置,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中国行政区划,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国铁路干线分布与铁路枢纽等。

3.对综合思维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东南亚为何盛产稻米,西亚(中东)为何冲突不断,西欧居民饮食为何偏好乳肉制品,日本的工业布局为何是临海型而俄罗斯却是资源型的,中国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影响中国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等。

4.对人地关系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生活中的地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问题与对策,非洲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巴西的热带雨林保护,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国的伏季休渔制度,北京的环保经验分析,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等。

三、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地理课堂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当然,学生通过完成课外作业、参加复习考试,以及参与各种地理兴趣小组活动等,都能提升学生自身的地理核心素养。下面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课堂教学阵地采取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1.教师心中应有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意识,做好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嵌入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这是先决条件。在具体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下面几点:

(1)吃透课标,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有用的知识点。

(2)不要因为某些知识点不是考试重点内容而简略处理,放弃有利的培养时机。

(3)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这是地理学科最大的特色,也是地理素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某些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地图的使用、运用很少,这是不允许的。

2.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形成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他们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能力和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地理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问题,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地理知识。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要把握好,即问题的设计与提问的方法、技巧。

(1)问题的设计应有趣味、带有层次性和开放性。问题的趣味性是指问题设置带有生活体验或有足够的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自然而然不突兀。问题带有层次性是指问题的提问所涉及的对象要兼顾好、中、差各种层次的学生;而开放性是指问题的答案不是规定的唯一性,应允许有不同角度的尝试。这样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才会积极思考,敢于回答;教师也才能由问题导向结论,实施启发与发散思维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2)有效的提问是指不同难度的问题应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不要把深奥、需要综合分析的问题让“差生”回答,这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同样也不要把简单的问题让优生来回答,使他们丧失好奇心,久而久之,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

比如在进行“世界的人口分布”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有这么四个地方――南极冰原、撒哈拉沙漠、人间天堂苏杭、青藏高原,让同学们选一个地方安家,你愿意选哪里呢?请说出选择的理由?请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判断一下你的选择与世界上多数人的选择一致吗?下面请同学从气候特征、地形类型、海陆位置等地理环境条件来解释一下人口分布稠密区有什么有利条件?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由简入繁、由易入难,充分调动各层次的同学参与问题的讨论与回答,把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设计、选择有趣的活动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能力与思维的培养是在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的活动内容,它们与文字、图像内容共同构成了教材的主要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活动内容是文字内容的深化与补充,更是图像内容的延伸与发展。学生参与活动就是课堂上实施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活动内容的开展,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等诸多能力得到训练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地理综合思维的全面发展,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设计了“制作中国行政区拼图板――进行拼图比赛”的活动。因为我认为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拼图板,一定要事先把中国行政区图转绘到硬纸板上,再用小刀逐个把每个行政区一一刻下来,然后组装成一套拼图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反复熟悉34个行政区的名称、外形轮廓、相对位置、分布情况,才能最后完成一套拼图板进行拼图比赛。这对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空间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对比传统的反复做填图练习来说,学生更乐意接受、参与。

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应熟悉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与构成,结合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利用课堂主渠道落实好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汤国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1).

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篇6

截至2016年11月,搜索“核心素养”的条目,百度上的数字高约230万,中国知网显示约99.8万条结果。这一年召开的各种全国性的高端教育论坛也纷纷聚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为什么这么火?除了“核心素养”代表了中国教育改革未来的走向,不得不提及的一点是,无论是学术界、学校层面,甚至行政方面,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学术研讨、借鉴引导和实践创生。

从素质教育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教育进入3.0时代。盘点2016年关于核心素养的论文、报告、新闻,聆听来自专家校长的声音,聚焦以下问题,希望能澄清误区,找出落实的方向,分享前沿的实践,助推核心素养从学术思辨走向行动落实。

怎么看: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什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解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核心素养仅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难就难在要从现实意义上来理解。那么,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成为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央文件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概念。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构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

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

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也拉开了从文件到实施的序幕。

可见,从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再到深化课改的核心素养,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林崇德教授指出:“从价值定位而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研究员柳夕浪说:“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命题,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这一命题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清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寻求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认为:“提出核心素养,是为了深化课程改革,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指出,我们的传统是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又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打个比方,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无论是素质教育、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核心素养,无一例外都是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国家意志。所以,以一种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才可能创造核心素养的本土范式,核心素养才有落地的根与魂。

教什么: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为纲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总体构架,提供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为了扭转分数至上、分科教育的弊端,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尚未消化落实好。这下又冒出来一个全新的概念――核心素养,怎么办?这就需要中间环节来联系核心素养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为本体的转化。这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教学校长占德杰的一席话就很有代表性:“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对于老师们而言,这个问题如果不弄清楚的话,可能就会引起一种模糊或者说一种混乱。通过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我觉得这样一下就有抓手。”更直接的,如西安市第三中学副校长赵海娟的观点――国家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完善和修订现行的课标。这样学校和教师可以依照课标来进行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副教授认为:“当前的核心素养建构,先确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再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具体化为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论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一文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学生核心素养转化到课程标准的一个过渡环节,否则学科课程标准将‘对不上’过于上位的学生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文章进一步指出,“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课程标准基本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思路。”

于是,本轮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首次纳入了学科核心素养。虽然,有专家指出,从《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披露的各学科核心素养看,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依旧非常分明,并没有体现出课程整合的意识;即便在同一个学科内部,“学科核心素养”也存在着交叉、重叠的现象。但是,这一步的迈出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制定方向,也给一线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遗憾的是,正如专家所指,目前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定性描述性状态的,很多是基于研究者个人经验及文本研究后的理性思辨式的论证。所以这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量化的、基于实证的研究与构建。李晓东认为,应该“寻求当下课程标准与高中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对应,深入发现和挖掘现有教学过程符合核心素养理念的内容和做法,结合现实发展的实际完善,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这也适合基础教育各个学段。

怎么教:在教育3.0版本下,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发、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学校实践需要并行

《南方周末》曾发文《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的新起点――从“屠呦呦是谁”说起》。文章从学生不认识“屠呦呦是谁”说起,说到屠呦呦求学的经历,特别是中学时期她考试分数并不高,但初显“只要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坚持下去”。屠呦呦求学是抗日时期,国家没有精力搞教育改革,更不要提“核心素养”一说。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只要是指向人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就可以被称为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

所以,在一些纲领性文本,如学科核心素养、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尚未出台时,更需要来自一线的实践创生。为此,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提出:一是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二是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三是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特别谈到,“要超越‘双基’,走向素养。”他认为,“第一,转变课程知识观。课程内容不是由零散的‘知识点’或孤立的事实构成的,而是由核心观念构成。学科探究与实践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教师与学生的个人知识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第二,将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学和学习过程。我国课堂教学倘不把教学变成真实的知识创造,不让以‘问题解决教学’和‘协作教学’为核心的新教学方式成为我国课堂教学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难以落实。第三,将‘双基’优势转化为核心素养优势。我国学生‘双基’熟练本身不是缺陷,通过泯灭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创造性、以牺牲核心素养发展为代价而达成‘双基’,才是致命缺陷。”

学校可以遵循这些原则,基于自身情况,创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介绍,学校各学科都在制定学科纲要。学科纲要当中第一个板块叫学科宣言,就是讲的这个学科的价值,这个学科到底要给学生什么,培养学生什么,也就是说要解决为什么而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学校形成了六大课程体系,包括科技与创新类课程,艺术与审美类课程,人文与社会类课程,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类课程,国学类课程与体育与健康类课程。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动作就很大”。学校变革课程结构,由统一课程转向差异化课程,由单维课程转向立体课程,体系课程转变谱系课程。比如,小学数学变成了彩虹数学,有双基、人文、生活、活动数学。文科综合,中华文化、语文、思想品德三个学科整合。理科组合,改变学科孤立、缺乏联系的状态。学校高中阶段开设有海绵城市研究课程。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面向丰富多彩的生活。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学校必须注意的,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

尹后庆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尤其需要关注五点。一是学生的文化学习过程是智力发展和道德成长统一的过程;二是学科知识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的智力基础;三是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对学生形成合作、包容的心理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是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应该有利于形成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品性;五是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事规范应该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

其实,学校面临的挑战越大,变革的空间也越大。国家督学张卓玉建议:学校需要通过研制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手册,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结构、能力结构的培训,利用好测试的指挥棒,引导一线教学。

于是,这就引出了很重要的评价标准问题。

怎么评:从结果评价走向学习过程与品质评价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然而专家们一致认为,“最难的地方是评价。如果评价体系不优化,还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那么,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将步履维艰。”

《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文提出:为了测量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品质,传统的结构化试题已经不能满足评价的需求,甚至纸笔测验本身也不能够完全用于评价的任务。

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史宁中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要关注思维品质、考查思维过程。他指出:“2015年实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数学领域的监测标准中就提出:不要求计算速度,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达成。这些标准就体现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关注。”

《从结果评价走向核心素养评价究竟难在何处?》一文提出了多管齐下的方案:一是切实厘清中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之间的关系。二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针对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专项研究,集中攻关。特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各学段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标准及其评价工具的研制,列入国内重大、重点项目,集中全国范围的学术力量,进行聚焦式攻关。在这一方面,心理学的技术、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有较大用场。三是及时梳理国内外关于学科素养已有的评价成果,广泛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国外,piSa测试中对于数学素养、科学素养、阅读素养的成功测试,为我们开展学科核心素养测试提供了成功范例,其中的数学素养大多符合我国中小学数学实际。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认为,“学业质量标准必须是根据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品格和能力要求,与课程领域所提供的知识内容相结合而制定。”“学业质量标准不同于基于学科内容建立的表现标准;后者是在学科内容标准确定后根据大规模测验结果制定的,而前者是基于细化了的学生核心素养制定的。”在“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研讨会上,他指出未来探索的方向:要强化对于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善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个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过程性保存和追踪,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核心素养的落实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篇7

一、巧用心理技术,搭建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学科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很多教师却忽略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围绕课本教材实施教学活动,按照学科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加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但由于缺乏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和适应社会中遇到了诸多阻碍。所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培养核心素养,可以巧用心理技术,搭建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依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每次课堂的开始就是与学生约法三章,设定奖惩制度,让他们自己定一个可实现的目标。上好开学第一课,利用学生的心理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突出个人修养和价值观念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以“开学第一课”为例,本节内容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一些别样的规章制度,了解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明确这一学期的学习目标,教尝试利用心理技术搭建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对信息技术课堂进行详细剖析,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然后,将这些内容以学习单的形式利用电子教室群发给学生,详尽的规章制度和与学生学习能力相符的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疑问和建议等以文件的方式再次发送给教师,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照顾到了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这种师生互动的模式,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由此可见,初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入手,巧用心理技术,搭建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通过电子教室功能开展一对一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基本的学习需求。

二、巧用微课制作技术,制作课堂学习素材

近年来,“微课”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潮流,将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微课”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出微课的优势,更多地展现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能够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充分的保障。为此,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微课制作技术,制作课堂学习素材,将课堂的主导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深入探究微课学习素材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

现以“个人档案”教学为例,本课教学重难点是用键盘输入字符、保存文件以及CapsLoCK、Shift等功能键的使用,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键盘的正确指法,同时促使学生通过输入符号,体验如何在电脑上表达自己的思想,交流自己的情感。课堂教学中,教师先熟悉微课制作方法和技巧,提前录制好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中展现出教学重难点,即“操作键盘的正确指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剖析。然后再将微课视频导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微课视频,对教学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自然而然可以使学生深刻掌握教学内容,进而达到微课素材教学的重要目的。

由此可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出“微课”的优势,将微课资源合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对微课视频的学习,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

三、巧用软件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教学过程中,软件资源与硬件资源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其中,硬件资源指的是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而软件资源则指的是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巧用技术,实现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软件功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很多知识点是课本教材难以直观呈现出来的,不仅增加了教学难度,也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变得难上加难。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不仅可以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也可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充分的保障。

所以,巧用技术,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可以适当发挥出软件功能的重要作用,利用软件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真正实现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

四、巧用编程技术,搭建合理教学评价体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需要实现对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创新,利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巧用编程技术,实现对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不仅可以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还可以提高评价的效率。

现以“建立学习资料库”为例,课堂教学后,教师利用编程技术,搭建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即在教学评价系统中设定“优秀”、“较好”、“有待改进”等关键词,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教师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

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篇8

一、为什么要推进中考改革?

新高考改革在我国已开始全面推行。四川省将从2019年秋季新入学高一年级实施全省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综合改革。为了更好地与新高考接轨,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过渡,中考改革势在必行。此次改革将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努力引导学生文理兼修,培养兴趣,发现和发展特长,丰富人文底蕴,提升科学素养,关注重点从“分数至上”转向全面育人,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为高中阶段发展打牢学业基础,也为未来人生成长做好更扎实的准备。

二、《中考改革方案》遵循了哪些原则?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此次《中考改革方案》主要遵循五个有利于原则。

㈠有利于全面推进核心素养教育。

核心素养教育是通过各学段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必备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活动。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教育的重点是养成必备品格、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点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㈡有利于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不断完善规则程序,切实保障考生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㈢有利于实现与高考改革方案的有效衔接。

以适应、对接高考改革为重要导向,加强对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整体设计,推动基础教育各学段间的有机衔接。

㈣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发挥考试评价导向功能,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使教、学、考、招有机衔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㈤有利于服务高中阶段学校人才选拔。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的首要目标是为高中阶段学校选拔人才服务,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业水平考试。

三、《中考改革方案》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中考改革方案》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中一年级起,实施全市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综合改革。2021年起按本改革方案进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

四、《中考改革方案》有哪些亮点与特色?

㈠八大方面改革内容丰富具体,可操作性强。

该《中考改革方案》结合了我市教育实际情况,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在结构体系上参照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川教〔2017〕107号的框架,特别是在主要任务部分的内容上从推进考试科目与分值改革、考试内容与方式改革、体育与健康考试改革、实验操作考试改革、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与方式改革、自主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管理改革八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细化,更具可操作性。

㈡物理与体育科目纳入固定赋分科目并提高分值,凸显其重要性。

《中考改革方案》强化了物理、体育科目的重要程度,把物理科目与体育科目作为分值固定科目按100分进行计分录取,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习和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为高中的物理学习和增强学生体质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

㈢非固定赋分科目分值采用等级赋分及机选确定,既提高了分数可比性,又体现了扬长避短。

在录取科目分值确定上,采用了等级赋分制度,对非固定赋分科目按学生在该学科中的排名进行等级赋分,并对等级赋分的结果进行排序,排序按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分别按70%、50%、40%、20%、20%折算计入总分。此改革使得不同科目的分数具有相对可比性,且能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上扬长避短。

㈣普通高中录取方式发生变化。

设置提前批录取批次。将民办普通高中作为提前批录取的学校,在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之前录取,体现了对民办教育的政策倾斜。

㈤大幅度取消中考的加分项。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取消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比赛类、过程评价类等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体现。

㈥与新高考接轨,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建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全程、全面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日常表现,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衡量初中毕业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依据,也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充分做到与新高考接轨。

五、《中考改革方案》八大方面改革详细解读

㈠推进考试科目与分值改革。

1.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全科开考”。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所设立的15门科目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中考录取科目仅为10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物理(含实验技能)、化学(含实验技能)、生物(含实验技能)、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

2.中考录取科目赋分方式发生变化,与高考全面对接。

⑴录取科目(除体育与健康)的卷面分设置与高考录取科目的卷面分设置完全一致。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各150分;物理(含实验技能分)、化学(含实验技能分)、生物(含实验技能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各100分。

⑵中考录取科目设置分为固定赋分科目和非固定赋分科目。固定赋分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含实验技能)、体育与健康)按卷面分100%计算,非固定赋分科目(化学(含实验技能)、生物(含实验技能)、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按学生在该学科中的排名进行等级赋分,并由电脑自动对等级赋分的结果进行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分别按70%、50%、40%、20%、20%折算分数计入总分。

录取科目计分设置办法

类别

科目

卷面分

中考计分

固定赋分科目

5科

语文

150分

150分

数学

150分

150分

英语

150分

150分

物理

100分

(含实验操作分)

100分

体育与健康

100分

100分

非固定赋分科目

5科

化学

100分

(含实验操作分)

200分。按学生学科中考成绩进行等级赋分,对等级赋分的结果进行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分别按70%、50%、40%、20%、20%折算分数。

生物

100分

(含实验操作分)

道德与法治

100分

历史

100分

地理

100分

总分

1150分

850分

以上这个设置办法是从6个方案中充分征求意见后慎重决策的。

㈡推进考试内容与方式改革。

1.考试的命制主体发生变化。

自2021年起,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的命题和制卷由省教科院组织,其他科目考试的命题和制卷由市教科所组织实施,命题方式与高考的命题方式一致。

2.考试的命题导向发生变化。

新中考方案强调要特别把握好学科命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要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中考命题的依据,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确定中考考试内容范围,让考试回归课程标准;基于“核心素养六个维度”实现中考命题与核心素养的对接,以命题的“不确定性”导向核心素养,以试题的“开放性”导向核心素养,以试题的“选择性”导向核心素养,以试题的“学科跨界”导向核心素养,以“创设真实情境”导向核心素养,以凸显“家国情怀”导向核心素养。

3.考试的命题方式发生变化。

一是闭卷与开卷相结合,二是考核、考查与考试相结合,三是主观命题与客观命题相结合,四是笔考与机考相结合。

㈢推进体育与健康考试改革。

1.体育与健康考试分数为何要提高到100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体育与健康考试分数提高的主要目的在于贯彻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坚持健康第一,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身体形态机能全面协调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好地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为何体育与健康考试要实行“3+X1+X2”?

“3”为掷实心球、立定跳远、800米(女)/1000米(男)跑,通常讲的“跑跳投”,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身体素质;“X1”为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跳绳,由家长代表抽选一项,主要是针对当前学生身体素质的薄弱环节设置;“X2”为运动技能类项目,由学生在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技能类项目中自选一项,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加强运动技能的学习,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市教育体育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体育与健康的分值逐步提高到100分。2018年和2019年为60分,2020年为80分,2021年开始为100分。每个项目的分值是在结合实际、统筹兼顾的基础上确定的。

3.对特殊情况学生的特别规定。

对丧失运动能力免考体育的残疾学生,体育成绩按满分计入升学考试总分,这是教育部的规定;对患有重大疾病不宜参加体育运动免考体育的学生,体育成绩按总分的80%的分数计入升学考试总分,这个分数基本上是全市体育成绩的平均分;对其他免考体育的学生,体育成绩按总分的60%的分数计入升学考试总分。主要针对突发伤病等特殊情况,正式考试时不能参加考试且缓考的学生,在补考时又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考试,予以免考,按60%的分数确定其体育成绩,这个分数是个及格分数。

㈣推进实验操作考试改革。

1.改革实验操作考试的计分方式。

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到其学科的中考成绩中,实行统一计分。

2.提高实验操作考试的分值。

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权重不低于各学科总分值的15%。

3.改革实验操作考试的组织实施。

在攀枝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按照每年3月份市教育体育局下发的《攀枝花市初中毕业生升学实验操作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理科实验操作考查和高中通用技术实践操作考查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实施。考试结束后由市电化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汇总成绩至市招办。

㈤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根据《攀枝花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内容。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将五个方面内容细化为若干要素,依据学生在各个要素的关键表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同时,全市将建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全程、全面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日常表现,动态监控每位学生的成长过程,为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原始材料。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校审议、材料公示审核等程序,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衡量初中毕业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依据,也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

㈥推进招生录取与方式改革。

1.录取批次发生变化。

增设了提前批次录取,提前批次录取为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目前是攀枝花成都外国语学校,今后还有可能增加),体现出我市加大了对民办高中的扶持力度。

2.改革招生录取方式。

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录取采取统一招生和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加大定向切块招生力度。

普通高中学校统一招生含定向切块计划招生,定向切块招生比例为60%。定向切块计划覆盖到全市所有公办高中。

4.大幅取消录取加分项。

我市对中考加分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大幅压缩了身份类加分,全面取消了其他项目的加分。

5.保留和新增的加分项政策。

⑴身份类加分政策。

项目

加分分值

革命烈士子女

10分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和台湾籍考生

5分

苗族、傈僳族考生

10分

苗族、傈僳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考生

5分

⑵军人子女的加分照顾政策。按照《四川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实施细则》(政干〔2012〕118号)执行。

⑶公安子女的加分照顾政策。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的加分政策。参照军人子女入学政策执行。

⑷新增的加分照顾政策。刚性引进的一至六类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按《攀枝花人才新政七条》执行,此为新增的加分项目。

㈦推进自主招生制度改革。

1.普通高中学校艺体特长生如何招生?

在攀枝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普通高中学校上报招生方案,市教育体育局按艺体招生管理办法审核并下达招生计划,所有报考艺体特长生的考生必须参加专业测试。专业测试由各普通高中学校自行组织,并接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考试时间相对集中,同一等级的普通高中学校测试时间原则上统一,具体测试时间由市教育体育局统一安排。

2.哪些学校可以进行跨市州招生?

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可进行跨市(州)招生,跨市(州)招生的数量按省教育厅批准的计划执行。

3.哪些学校可以进行跨县(区)招生?

由具备跨县(区)招生条件的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向市教育体育局申报,经市教育体育局核准后实施。跨县(区)招生的数量按市教育体育局下达的计划执行(根据教学质量下达),在我市普通高中学校统一招生录取结束后由学校自行组织。

4.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如何实施自主招生?

由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向隶属教育主管部门申报并报市教育体育局核准后实施。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的数量按市教育体育局下达的计划执行,在我市普通高中学校统一招生录取结束后由学校自行组织。

5.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如何实施自主招生?

由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向市教育体育局申报,经市教育体育局核准后由学校自行组织,在全市统一招生录取前完成。凡已被民办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得再参加全市其他普通高中学校的录取。

㈧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管理改革。

1.如何加强考试招生宣传和管理?

各县(区)、相关学校要严格执行攀枝花市规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管理相关规定,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任何普通高中学校不准给教师下达招生任务,不准以签订协议等方式违规提前招生,不准委托中介培训机构招生、有偿招生。任何学校及个人不准干预学生填报志愿,特别是在志愿指导时任何初中学校教师不准误导考生。

严禁违规跨市(州)、跨县(区)招收普通高中学生。经省教育厅批准的可跨市(州)招生的省一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四川省教育厅跨市(州)招生相关规定。招生时间必须安排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结束后进行,不得提前组织考试和录取新生。经市教育体育局批准的可跨县(区)招生的省二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市教育体育局跨县(区)招生相关规定,招生时间必须安排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结束后进行,不得提前组织考试和录取新生,不得突破计划招生。

严禁普通高中学校违规招生宣传,切实做到“六不准”:未经隶属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的招生宣传资料(包括学校专版),招生学校不准向主流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热门公众微博和主流网站投放;学校对外宣传的数据来源必须以市教科所的真实数据为依据,不得站在学校角度擅自对数据进行拆分性宣传;学校对外宣传时,不得和其他学校进行对比性宣传(含使用同类学校、第二名学校用语);不得高度评价、标榜本校,贬低、诽谤、恶意中伤其他学校;学校对外宣传要使用市教育体育局出台的《攀枝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的评价口径和统计维度,不得站在学校角度擅自进行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式的宣传,误导社会、家长和考生;宣传用语必须规范,不得擅自出现“、、、最先、、、、最多、首个、*”等极限用语。

2.如何规范学生学籍管理?

严格按录取结果注册学籍,实现录取与学籍注册无缝衔接(录取即生成学籍)。严禁违规招收已被其它学校统一录取的学生。已被我市统一招生录取的普通高中学生,未在我市就读的,若需由市外转回我市就读,只能转入原录取学校。任何学校不得注册已被其他学校按志愿录取了的学生,不得无计划招生和超计划招生。凡擅自突破招生计划、违规招收已被其它学校统一录取的学生,市教育体育局将不予注册学籍并给予相关学校、人员严肃处理。

3.如何规范招生收费?

公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要严格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收费项目和标准必须在学校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公示栏等地方公布。严禁普通高中学校违规乱收费。各县(区)要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加大财政资金对普通高中的支持力度,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各普通高中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省的收费政策,严禁在收费项目之外以借读生、自费生等名义招收学生;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但捐资助学不得与入学挂钩。

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篇9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近年来,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在升学考试大棒的指挥下,学校、教师过于重视对语数外学科的教学,忽视了品德与法制等课程的教学。加上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造成了部分学生核心素养淡薄,民主、法制、公民义务等认知不强,核心素养培养亟须落实、践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不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并不是标杆立影、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来说,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及其网络多元文化影响,我国部分小学生核心素养令人担忧,许多学生缺乏合作精神和团队理念,有些学生行为习惯不规范,存在偷窃、、不良行为。目前我们澄迈县第二小学的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有类似的情况:住宿男生卫生习惯、礼仪、在宿舍随便翻同学的我密码箱,偷同学的校服穿、校服裤故意在膝盖处剪几个洞,有个别男生还染发。女生涂口红、涂指甲油、早恋等不良现象。因此,我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任重道远,我校道德与法制课教师责任更重。那么道德与法制课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呢?本人认为:

一、将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放在首要位置,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最核心的理念,也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本质追求。正如顾润生教授在活动总结时所说,法治教育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法律知识的教育,而是价值观的引领。难能可贵的是,此次参赛教师普遍都能够寓价值引领和实践导行于知识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认同、强烈的法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和积极的公共参与意识,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入耳、入脑、践行。

2、改变学习方式。

从以教师满堂灌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去设计,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

3、注重“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从“碎片式”情境教学转向“主题情境探究”。

活动、探究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契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特点。而活动和探究离不开一定的情境、问题和案例的选择和设置,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感悟学习的载体。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从最本质上讲就是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时知识才能转变为素养。此次参赛课堂教学中,不仅情境案例式教学成为一种常态,而且不少教师试图改变过去那种随意、零碎、杂乱、无序的情境设计,通过

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篇10

目前,传统、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和新动力。所谓“核心素养”是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备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1]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概念是科学规律和原理的基础,更是学习科学的思维过程的核心所在。因此,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具有前瞻性及重要意义。

一、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有:

(1)教材编写时没能突出核心概念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教师对核心概念的把握能力不足。如浙教版初中科

学教材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设计为一个整体,注重突出学科综合性,但教师对相关核心概念的

把握能力明显不足。

(2)从学生概念学习行为的统计(如图1)来看,占绝对比例的还是“做大量习题学习”,而核心的“实验探究学习”比例较低,未能体现科学学习本质。[2]

例如,如果地球是运动的,当人跳起来后不应落在原来的位置上,但实验的事实却是落在原处,那只能说明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这个问题直到惯性知识的出现才得以解决。教师如果能将这些关键事实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对此的看法将是完全不同的。

要避免这种科学性问题,教师对基本事实要充分了解,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事实依据让其判断,不能仅进行简单片断的呈现。如上面讲到的,教师不能只是展示古人的错误结论,而更应当展示古人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及艰苦的探究过程。学生只有全面地掌握事实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教师还要创设符合当时科研水平的情境,用语言让学生“穿越”到当时的环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会,学会从古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例如,在讲小行星发现史时,如果只是给学生介绍“1801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皮茨在观测星空时偶然发现有一颗‘星星’每天晚上都要改变位置,因为它个头太小,不能和大行星相比,因此被称作‘小行星’。这拉开了小行星带发现的序幕”,那么就会让学生感觉小行星的发现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拿起望?h镜就能发现,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浩瀚星空中寻找一颗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其实在发现“小行星”之前,德国天文家波德进行了二十年的努力探索,发现后又要经过大量的确认。只有这些大量的信息呈现,才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科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