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十篇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十篇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3:45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篇1

关键词:电子信息;专业认证;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祝秋香(1985-),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肖卫初(1974-),男,湖南涟源人,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南益阳41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城市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湘城院发[2013]44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3]223号38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58-02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专业认证是重点建设内容之一,而电子信息类专业也是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所以开展电子信息类专业认证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必要性。

在现阶段,由于高等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1]用人单位需求和毕业生专业能力错位,[2]导致地方本科院校出现了输出的人才与公司、企业等需求的人才脱节的现象:一方面部分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公司招不到想要的人才。为此,首先要调整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有关部门再加以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其次需要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能力等符合行业协会提出的执业能力要求。[3]在国外,获得执业能力的主要依据是专业认证,但是专业认证在国内地方本科院校中是一个薄弱环节,[4]因此,构建适用于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的专业认证成为关键。

一、专业认证制度及其种类

200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办法》,规定专业认证程序必须经本人申请,然后由认证机构自评及审阅,再现场考查,最后做出认证结论等。我国的认证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教育部成立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另一种则是由行业协会组建的认证机构。二者之间的区别是前一种专家委员会不能独立自主地完成认证,必须是由教育部与专家委员会共同承担认证工作中的各种职能工作;后一种则拥有独立自。在我国的专业认证制度中,独立的组织机构和行业协会必须共同发展,逐渐过渡到发达国家的成熟体系。

专业认证制度是一种由实践能力指导意识认知,而意识认知响应实践能力,并由行业协会提供专业认证组织保障体系对其响应性进行检验的制度。其中,实践能力是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意识认知是响应实践能力的核心,而组织保障体系则同时对二者的响应性进行检验,这就构成了专业认证制度的三要素。[5]其模型见图1。

专业认证可以分为两种:行业认证和资格认证。其中,行业认证是由中国电子学会等专业机构进行的认证,例如电子设计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可以分为初级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助理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中级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高级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资格认证是由国家政府机关比如信息产业部进行的认证,它是对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可以作为就业、任职、晋升、加薪的重要依据,可以在国家资格考试认证官网进行查询。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证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认证要以电子信息类专业标准为基础,体现专业特色和层次要求。结合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总结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了培养与实施专业认证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1.设置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点

湖南城市学院是全国电子设计工程师的认证中心之一,已有考评员4名,计划申请经费100万,进行实验室改造与设备更新建设,新增设计性实验56个,使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完善了校内创新基地的设施与管理工作。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中心将按照全国统一认证标准、统一技术资源、统一师资培训、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管理、统一证书核发的步骤开展工作。采取标准化培训技术资源和网络信息化管理等高技术手段,建立完整的专业资格培训与认证质量保障体系。

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相关电子信息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习相应的电子辅助设计软件、电子绘图软件、电路板制作与测试、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和iC电路等。[6]通过学生党员、班干部等模范带头作用,加强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育、课内外实践活动、岗前就业培训,普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7]

3.充分发挥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的功能与作用,努力加强校内的教学、实验、实践环境建设

首先应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立校内课堂内容、实验内容、实践环节等;其次从电子认识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能训练到电子产品的组装与测试、电子综合设计与实训、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完成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最后还要经常开展大学生综合性、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逐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4.科研训练和科技竞赛活动分别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及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部级、省级、校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等一系列科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和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与“大学生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等项目。通过充分利用课内外的科研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热情,并尽早进入本专业的研究领域,又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创新型综合性应用人才。

5.精心选择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基地

在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中,湖南城市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选择电子、通信领域内优秀的企业为合作对象,分别与湖南科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内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软件评测中心签署了长期合作的实习协议,并成立了相应的生产实习基地。在校内外综合实习基础上,进行创新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8]

三、建立一套电子信息类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效果

在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前提下,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综合体系,构建适应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意识―实践―素质”结构,建立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工程意识,构建工程能力,取得认证证书”,即“认知―能力―认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就业率,培养符合教育类企业类所需人才的目的。[9]通过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研究得到一套比较合理的专业认证的方法与途径。

1.人才培养目标应符合办学理念和专业定位

专业认证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教育以培养学生为主要目的的现代化教育理念。[10]要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体现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要求应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教学要求应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其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学条件等要一一完善,并保证教学计划和内容的具体实施。[11]专业认证既要根据企业要求来修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法,又要通过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体现出企业的需求,相辅相成,合二为一。第一,以学科基础为中心,正确处理教学的基础内容与专业内容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三者的比重,并夯实基础、拓展基础,从而保障学生走进社会的工作能力及适应能力。第二,加强主干学科和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交叉综合性与集成性,体现以综合为主,保证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第三,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从只注重书本、不注重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中挣脱出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大胆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科技人才;要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重视考试方法的改革。第四,正确处理“意识”―“实践”―“素质”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协调发展“认知、能力、认证”,特别注意理论课堂、实验教学、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技能认证等多方面综合提高,培养既有文化、素质,又有技术、能力的“四有”创新型应用人才。

3.教学内容要围绕专业标准,体现专业特色,形成合适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经广泛调查研究,修改了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新体系。教学中,应重视上好新生教育的第一课,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提高专业学习热情。实验中,要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方法,以开放实验室为基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自主设计、自主创新,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创新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12,13]实习中,一方面要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湖南科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内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软件评测中心等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工程意识、全局意识,为他们将来走进社会增光添彩。

4.教学团队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关键条件

教学团队是保证人才培养的最关键条件,尤其是师资水平,可以通过“师资结构”和“教师发展”两个指标要求来衡量。一方面骨干教师应有博士学位,鼓励年轻教师利用在职、定向、非定向、委培等多种形式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来充实自己,提高整体教师的学位结构;另一方面具有电子信息类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应占三分之一或以上。为了加强对新进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培养,引导青年教师尽快熟悉业务,可分为岗前培训、业务能力培训和工作考核三部分,并在一年内分三个阶段完成。另外,学校也要注意不断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结束语

通过对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研究得到了一套比较合理的专业认证方法与途径,即“认知―能力―认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专业认证制度的引入,对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学质量起到了一种激励与提高作用。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与国际接轨,因此可以借助专业认证进一步促使工程教育走向全国化、国际化、全球化。

参考文献:

[1]范明,安戈锋.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4,53.

[2]张泽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学研就和模式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4):27-30.

[3]毕家驹.高校专业培养计划设计[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2-27.

[4]李茂国.中国工程教育全球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6):1-12.

[5]严玲,闫金芹.应用型本科专业认证制度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以工程管理类专业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4):80-88.

[6]曹明华,张玺君.专业认证与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协作会议[C].2008.

[7]何光普,张九华,周大鹏,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Ce”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74-77.

[8]王嘉,段书凯,马忠平,等.关于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7(5):209-211.

[9]何光普,周大鹏,张九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_3Ce_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J].科教导刊,2011,(9):30-31,39.

[10]李莉,黄雪梅.专业认证对于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154-156.

[11]郭爱煌.通信工程专业标准、专业认证与特色建设[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篇2

截至2003年底,我国设置工程管理专业本专科层次的院校共有212所,其中可以招收本科生的院校有143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工程管理一直隶属于土木工程专业大类,1998年专业调整后,改属管理大类。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主管部门是教育部,由建设部代管。而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管理工作亦由教育部牵头负责。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创立于1997年,由我国著名的建筑经济与管理专家刘长滨教授携手原土木工程系管理教研室主任著名工程项目管理专家丛培经教授共同创立,在吸纳了原土木工程系管理教研室教师的基础上稳步发展。从1997年开始招收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1998年根据国家专业调整更名为工程管理专业。从1999年开始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2004年开始招收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

二、对工程管理的理解

1.工程的理解

人们对“工程”一词的理解有泛化的趋势,比如211工程、菜篮子工程、米袋子工程、希望工程等。归结起来,一般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将自然资源最佳地转化为结构、机械、产品、系统和过程以造福人类的活动;第二种含义是上述活动的结果,例如长江大桥、青藏铁路等;第三种含义是从上述活动和实践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并吸收有关科学技术而形成的学科———工程学科。中国工程院目前包含的工程种类有17种:机械工程、运载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能源工程、矿业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农业工程、轻纺工程、环境工程、医药工程、卫生工程。

2.管理的理解

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只有共同劳动才能产生生产力,而共同劳动是一种多人之间的协作行为,多人之间的共同劳动就可以进行分工,从而发挥各个个体的比较优势,这种多人之间的群体协作需要协调与指挥———即是管理,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多人的共同劳动就具备了单个个体不具备的功能。但是共同劳动的效率与效益取决于管理,管理是多人多种生产要素能否具备规模经济的关键。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分工的细化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源配置越来越复杂,生产各环节相互依赖越来越强,这些都要求更高水平和更大强度的管理。管理是个多维的复合体,管理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人们对管理的认识经历了经验管理与管理理论萌芽、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异常活跃,众多的学者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各树一帜,建立了许多管理理论学派,形成了管理理论研究的分散化。美国管理学者孔茨和奥唐奈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热带的丛林”。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主要包括以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或称管理程序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理学派、交流中心学派等。在实践领域中,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领导层的核心价值观,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反映了人们对管理实践的不同认识。比如海尔响亮地打出“海尔,中国造”的口号,联想提出“世界的联想”,tCL要做“世界级的企业”,而诺基亚则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可见,人们对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3.工程管理的理解

狭义的工程管理主要是指建设工程管理,而建设工程的业务主要是以项目的方式展开的,所以有的专家和学者建议工程管理专业改称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包括建设前的项目策划等前期的管理和建设实施过程中对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等管理以及建成后对工程实体的维护运营等的物业或设施管理。建设工程管理是指建设工程全寿命的管理,包括前期的策划与管理、实施期的管理和使用期的管理。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管理使项目增值,包括为工程建设增值和为工程使用增值。建设工程管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建设工程的实践活动一般是一次性的活动,它需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需要多种学科多个领域的专门知识,涉及众多人的利益,现代建设工程项目正在向高、大、精、深方向发展。

4.工程管理教育的理解

工程管理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既掌握工程技术又具有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工程管理教育不是简单的工程教育加管理教育。工程管理的课程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把工程技术内容和管理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独特的教学内容是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有了工科教育背景,再单独学一些管理学课程并不等于工程管理教育。只有将工程技术和管理的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才能发挥1+1>2的效应。工程管理人员与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相比,要同时具备实施工程技术项目和进行专业化管理的能力,并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培养采用[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结构体系。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法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国际工程管理方向和物业管理方向等五个方向。从单个工程项目的实践来看,工程实践可以分为核心的形成工程产品的过程,为核心过程提供服务的辅工作过程以及在前两者之上的管理过程。作为工程管理者要取得1+1+1+1>4的效果,必须将以上四个方面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不仅要求学生有广阔的视野,更应该要求教师有广阔的视野,要求教师首先融会贯通以上四个方面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囿于自己的狭窄领域。

三、对工程管理专业的Swot分析

1.Swot分析框架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可以避开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个分析,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儿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目标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2.Sw分析

从上述[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培养结构体系可见,工程管理专业的优势(strength)在于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知识领域宽广,视野广。工程管理专业的劣势(weakness)在于博而不精,抓不住重点,不知所云。我校许多学生到了大学三年级还不知道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内容,总觉得工程管理专业不如土木工程、给水排水等专业目标明确。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优势在于有工程技术作为依托,背靠建设类的专门院校,各个工程技术专业我校基本齐全,有可以利用的工程技术资源。同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还为北京市建设领域培育了成千上万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目前正活跃于北京市建设领域,也为我校人才的培养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关系资本,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场地和平台。但是,资源只是潜在的优势,潜在的资源能否转化为效益,主要依靠能力的发挥,资源需要通过能力去实现增值,能力只有通过使用资源创造价值才能体现。

3.ot分析

由于我国还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尚有巨大的空间和广阔的前景。在我国工程实践活动中,企业对工程管理人员需求旺盛,尤其是中高层工程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极为匮乏。根据中国工程院的调查结果,认为我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组成结构失衡和专业失衡同时存在。组成结构失衡表现在低层次人才相对过剩,而掌握先进知识、具有丰富经验的高水平人才相对缺乏。专业结构失衡则表现在当前工程管理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某些行业领域人才资源相对充足,而另一些行业领域人才资源严重匮乏。基本建设行业的工程管理人才属于较为充足的行业。尽管在项目管理组织中,工程技术、工程估价、工程经济、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计算机应用和工程法律法规等领域的工作都是由相关的专业人员承担,如工程技术、估价师、律师、合同工程师等,但在现代工程项目中,各种技术工作、管理工作和职能工作之间越来越趋向于相互交叉,他们之间存在复杂的分工和协作关系。所以,人们的知识结构也必须交叉和多样化,即项目管理者必须对各种职能工作有很深的了解,而各职能人员或参与项目的各种技术人员也必须了解项目管理,不能“隔行如隔山”。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知识上互相参透,能力上互相补充的管理群体。这就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四、实践教学不足及其对策

1.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足

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是普遍突出的问题。学生在未接受专业教育前,对工程实践过程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工程中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缺乏基本和全局性的概念。由于过于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缺乏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缺少对实际问题的真切体验,妨碍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目前,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包括入学教育、专业认识实习、各门课程的大作业、毕业论文调研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从教学实践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之间确实脱节,对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缺乏。

2.实践教学不足的对策

对实践教学不足的对策,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沈阳建筑大学齐宝库教授创立和总结的教学经验。沈阳建筑大学齐宝库教授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创立了“三明治”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认为,实际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成败的关键,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才能获得。基于这种认识,以齐宝库教授为首的教学团队大胆尝试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方面教学资源的“三明治”教学模式。即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在校内通过课堂教学学习五个学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之后,到工程项目工地实践一个学期,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其余专业课和做毕业设计(论文)。“三明治”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企业的临时雇员,以项目经理助理或工程技术人员助手的身份参加工程管理工作。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再带回学校学习,在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探讨,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使学生在就业前受到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高等工科院校是培养工程师的,“三明治”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在工程制图、工程设计、施工测量、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受到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就业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2)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工程实践中,学生们作为企业的临时雇员,既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又要参与工程和企业管理工作。这样学生们得到了锻炼,文化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工程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3)充分发挥了社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实行“三明治”教学模式后,学生有机会深入到有关企业。这些企业能够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使企业认识到培养人才既是学校的任务,也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样就调动了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了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潜能,弥补了学校办学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作为对“三明治”教学模式的改进,笔者认为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配备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其实习加以指导。

五、新型工业化对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要求

1.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预言,人类社会正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由于it技术的迅速发展,it技术在发达国家和我国都已经形成相应的产业,目前it技术正在深刻地改造发达国家的传统行业。由于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目前又面临信息化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国可以通过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建筑业和基本建设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数字鸿沟,其主要反映在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应用的观念上,也反映在有关知识管理以及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在产业与产业之间,由于建筑业的特性,目前建筑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较差,使建筑业相对其他产业之间也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

2.建设工程信息化的要求

建设工程信息化是指建设工程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开发和应用。建设工程信息化重要意义在于通过信息化,为建筑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机遇。建设工程信息化包括软件、硬件、组织件和教育件四个要素,其中软件和硬件由信息产业提供,组织件涉及政府和企业的互动,而教育件作用的发挥则依靠教育部门。

(1)建设工程信息化要求人才具备信息意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教授认为,人的因素是信息化成败的关键。认为“充分理解信息在社会经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把信息和物资、能源一样当做重要的资源来看待,这种认识和自觉性可以称为信息意识。现代化的人必须具备信息意识,它是人的素质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乌家培教授认为“管理可以说是一种信息再生过程,它从管理主体收集信息开始,经过对信息的整理加工、存储和传递,产生信息的决策信息,施效于管理客体,又得到反馈信息而汇集于另一轮收集的信息中,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可见,管理和信息化密切相关。

(2)建设工程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转变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项目管理软件的商品化,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it装备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将重点放在计算机干不了的专业学习上,比如项目系统分析、工程活动逻辑关系安排、实施方案的拟定、比较和评价、管理程序的制定、报告系统和文档系统的建立、工作过程中的协调、沟通和激励等。可见,it技术推动的信息化要求教学模式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思想、应用的能力上。同时,信息化通过网络连接为任何实践、任何地点、任何人的开放式教学提供了途径。信息化建设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以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特别是交互式动化演示以及虚拟现实的功能,可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汲取知识的效率。同时,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课堂面授和网络教学、实时与异步式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信息化鼓励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信息化建设使得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学生在课后可按照自己的安排、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点播课件、开展虚拟实验,循序渐进地学习和复习。通过it技术可以将工程实践的现场连接到课堂,也可以将其他高校的教学连接到本课堂;可以将各种研讨会、各种资料和网址连接进入课堂。信息化建设为教学提供了直接交流的良好空间和条件。教师与同行的交流,可不断的更新知识和开阔视野;通过教师答疑、作业管理、在线测评等交互学习环节实现答疑解惑、及时反馈信息,促进了师生沟通;学生之间通过专题小组、聊天广场等进行讨论交流,积极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开展合作化的协作学习。网络为师生的互动提供了条件,信息化技术也为情景化教学的创设提供了条件,为创设仿真的实验室提供了条件。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篇3

关键词:信息服务工程;课程体系;毕业生调研;市场需求

调整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是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试点课题中的“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项目”的试点单位,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1](以下简称“规范”)的指导下,在过去的两年中,我校提出以培养应用型“信息服务工程师”为目标,结合市场和自身特点,较大幅度地调整了教学计划,以增量的过程模型探索了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课程体系向“信息服务工程”课程体系的转移。

1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

国务院于2009年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教育等服务事业。信息服务正在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必将是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方向。现代服务产业有两个重要特点[2]:

1)一是it相关性。即i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传统服务领域,对其进行改造、提升后,由此产生现代服务的新需求、研究和实践。以移动通信、互联网服务、普适计算等为代表,强调计算无处不在。

2)二是以服务为中心。即使用“面向服务”的范型来分析、设计各类商务与产业问题,识别服务提供者、服务消费者和服务中介,将彼此之间的经济和信息交换关系转型为信息服务供需关系,并加以运作、管理。以it服务、软件即服务(SaaS)、云计算等为代表,强调以服务的视角看待一切。

服务计算领域跨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商业和管理等多个领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深刻改变了人们对商务(Business)和技术(technology)的传统认识[3]。“信息服务工程”可以看作为服务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基于it的信息、服务和工程的有机统一,涉及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系统工程、人文、社会、心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要求信息服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懂、评、建、管、服”的明显特征。“懂”即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评”即具有对技术、系统、工程、产品的评价能力;“建”即具有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工程实施和建设能力;“管”即具有对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管理与优化能力;“服”即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信息产品服务于企事业单位业务目标的能力。以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满足信息服务工程专业方向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课程需求分析

我们根据“规范”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电子邮件对近10年间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进行了有关课程需求的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40份,其中多数是毕业5年以上的毕业生。问卷设计了7个问题,汇总如下。

2.1工作岗位职责

47.5%的毕业生正在从事各类学校的教学和培训工作,其他一大类毕业生从事了网络维护与安全保障、应用软件维护、项目管理it服务类工作,数量约占30%。而新的毕业生将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技术培训、职业培训的群体中,因此他们都从事着信息服务工程领域的工作。这也说明,信息服务工程已经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现代服务业形势下的发展方向。表1说明了被调查者的工作岗位职责分布。

2.2帮助较大的课程

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对当前毕业生的职业影响较大,选择这4门课的毕业生均在12%以上。可能由于就业岗位的原因,硬件类课程,如电工与电子、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等则根本未被毕业生提及。这说明,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将传统的计算机硬件课程进一步压缩,因为他们好像与“信息服务工程”没有直接联系。表2说明了被调查者认为对职业影响较大的课程。

2.3没有益处的课程

第3个问题则直接询问哪些课程没有用。传统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如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等被3位以上的毕业生提及。一些课程,如计算机图形学,仅由一、两个毕业生提及。因此我们应将传统的计算机硬件课程逐步压缩为一门课程。表3说明了被调查认为没有益处的课程。

2.4数学课程

之所以设计本问题,是因为历届新生总是会问这样的问题:我是来学计算机的,为什么让我学数学?从表4中可以看出,42.5%的毕业生认为离散数学和高等数学是必修的,30%的毕业生则提及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这个现象引起我们的注意,就是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数学对其目前的工作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而这个群体则是来自服务领域职业的毕业生群体。表4所示为被调查者认为应学习的数学课程。

2.5师范特色课程

35%的毕业生认为应当学习的师范特色课程是“心理学”,还有13%的毕业生认为是“教育学”。

2.6核心课程

该问题所列课程来自“规范(信息技术方向)”的示例课程[1]及传统课程的并集。虽然没有给出课程介绍,但课程名字也能大致反映课程内容。超过50%的毕业生均认为,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软件工程、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为核心课程。这样的一个统计结果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在“信息技术方向”的规范中,分配给这些课程的学时很少,例如分配给操作系统的学时仅为10。表5所示为被调查者认为的核心课程。

2.7能力

该问题所列出的能力目标来自于“规范(信息技术方向)”的能力目标描述[1]。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终身专业学习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论文写作、技术报告等)、识别和定义需求、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需要注意的是,仅19%的毕业生强调了“应用学科中计算和数学知识的能力”。表6所示为被调查者认为自身应具备的能力。

2.8资格认证

这个问题的4个选项如图1所示。从图1看出,较多的毕业生认为应该获得几个公司的证书,但是这个比例并不大,仅为35%。值得注意的是,79%的毕业生认为应该取得证书,而不管多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必须考虑“产品”类课程,因为证书是与产品相关的,虽然我们强调“类运算”而不是“实例运算”。

3课程体系设计

经过以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及毕业生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信息服务工程”专业方向应满足如下培训目标:除了跨学科交叉的素养外,学生要掌握与计算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具有创造性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信息系统构建和信息服务工程应用的潜力;掌握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网络系统的应用知识,对计算技术的效用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根据不同组织和机构的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工程,并能有效地实施和管理;能胜任信息工程服务工作、it教育与培训工作;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能适应系统、工程、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对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言,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而对于师范类院校而言,则普遍设置了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能够提供经济、管理、人文和社会方面的课程。因此,师范类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独有的优势,培养信息服务型人才。

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信息系统工程、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应作为核心课程。教师在教授这些课程时,必须紧密跟踪学科发展和技术发展,能够通过例题等形式反映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比如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解释pageRanking算法;在操作系统课程中解释web服务器对大规模并发访问的处理等。

数学素养是一名学士的基本素养之一。从学生进一步深造以及培养“类运算”能力方面考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和概率统计仍然是必修课程。其中,离散数学应作为我们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强调“专业适配性”,即要向学生讲清楚这些数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在本学科中有什么用。

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管理与维护以及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类课程是本专业方向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试图为学生建立起服务的概念及服务工程化等基本思想。基于以上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以下面向信息服务工程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信息技术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作为奠基性课程。信息技术导论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讨论信息技术应用、问题求解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针对地方院校特点,解决新生的基本桌面应用和网络应用技能问题,如文件管理、打字录入、电子邮件、网络搜索、网页制作等。本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入门导引。离散数学介绍形式描述、变换、推理和证明方法,离散系统的描述与分析方法以及常用的实际离散系统模型,为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等课程提供基础。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通过介绍一种具体的过程型程序设计语言及程序设计技术,使学生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结构,理解本学科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调试技巧,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在实践环节,应从“夯实基础、综合设计”两个层次完成实践,侧重于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并注重与后续课程信息系统工程、操作系统的联系。

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系统平台(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web系统与技术、人机交互、信息安全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等是课程体系中的支柱性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为学生构建基本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合适的算法并建立起算法评价的基本思想。计算机系统平台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从硬件的角度讲授如何设计计算机系统、程序如何在计算机中运行;操作系统课程从软硬件资源的管理者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以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思维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建立起系统的总体模型。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从整体上粗线条地勾画出计算机网络的概貌,介绍协议、分组、统计复用、数据包、虚电路等重要概念,让学生充分理解层次模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网络是信息服务工程工作的平台,对这些课程原理的理解直接影响其上的应用、工程和服务。

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课程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包括数据库维护能力、数据库设计、实现和调试能力等。信息系统工程包含了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让学生理解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了人、硬件、网络、过程、软件等要素,理解将需求和功能分配到各个要素中去,理解方案的形成和合同的制定,理解工程管理的作用,理解软件生命周期和常见的方法、工具和过程。web系统与技术使学生理解与web相关的概念和架构,掌握客户端的呈现、程序技术及服务器端的程序设计技术;人机交互介绍人机接口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信息安全保障介绍信息系统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及相应的方法对策。这些支柱课程为学生从事信息服务工程奠定了“懂、评、建、管”的知识基础。

it服务管理、系统管理与维护、Java和windows两个平台下的程序设计以及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的一般理论方法,则作为目标性课程。此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如商学院或者管理学院课程,增加学生在交叉学科方面的知识。这些支柱课程为学生从事信息服务工程奠定了“服务”的知识基础。

4结语

信息服务工程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和企业界的重视。例如,刘宇等介绍了信息服务工程与管理专业的精英式工程教育所需的11门课程[4]。iBm介绍了面向本科生的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5]。本文在分析服务型社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依据高师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毕业生对课程的需求,提出了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适用市场需求的一种新目标:培养信息服务工程师,并提出了信息服务工程的系列课程。在“规范”的指导下,作为“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项目的试点单位,我们正在实践开展以上课程改革工作。未来将进一步调研毕业生对这些课程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2-428.

[2]徐晓飞,王忠杰.论服务计算与服务工程的发展及影响[C]//中国计算机学会.2008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0-126.

[3]Jmtien,DBerg.towardsServiceSystemsengineering[J].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2003,5(5):4890-4895.

[4]刘宇,徐秀娟,马瑞新.信息服务工程与管理专业的精英式工程教育模式探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18(6):143-147.

[5]wendymurphy.introductiontoServiceScience,managementandengineering(SSme)Courseoverview[eB/oL].[2010-03-08]./developerworks/wikis/display/ssme/introductory+modules.

CurriculumDevelopmentforinformationServiceengineering

DonGDong,SUnZhao-hao,wanGZhi-wei,tianLiang

(CollegeofmathematicsandinformationScience,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16,China)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篇4

【关键词】信管专业,就业意向,就业观念,专业了解度

一、调查背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下文简称为“信管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人才。此专业毕业生可在银行业、服务业、证券业、图书馆、学校、机关等担任计算机工程助理师。主要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负责管理信息领域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使用和管理工作;大型数据库数据管理员,在信息管理领域内负责大型数据库的系统管理、安全管理和性能管理工作;网站,在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工作;计算机高级文员。

虽然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十分广泛,但本文通过对2015届南湖学院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其中只有45%的毕业生希望在第一份工作中从事信息技术类行业,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在第一份工作中从事工商管理类或职业技能类等与所学专业相关度不高的行业。针对此种学不以致用,就业意向与专业培养不符的现象,本文展开深入全面的调查分析,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方法进行积极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

二、调查结果

为了进行深入了解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2014年就业情况存在的原因,本文于2014年下半年对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的所有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回收到有效问卷共50份,有效率为98%。调查问卷以多个角度了解信管专业毕业生对自己专业的了解与期望。分析所得的结果如下:

1.专业了解度。选择适合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相反的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就很难从中获得兴趣与学习的动力。2015年的毕业生中,只有40%的人是按照个人意愿选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大部分人则是因为服从调剂才选择了此专业,不难推测很多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未来的发展不够清楚,也没有兴趣去了解此行业的发展。本文的调查结果也显示:66%的人不清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对于专业的了解程度以及喜欢程度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对比2014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近60%的学生从事了与本专业不相关的职业,由此可以看出选择自己了解的、感兴趣的专业将直接关系到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2.行业认识度。对于一个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职业选择。当问到:放弃选择信管专业原因的时候,不喜欢此专业的毕业生为22.45%,很明显当大学生进行就业选择的时候,不会再把自己的个人喜好放在首位了。数据显示:因为难就业、同行竞争的原因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5.1%,24.49%。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都会认为在此行业就业的门槛很高,因此会放弃信管专业相关的工作,从而选择其他行业。

3.学校专业设置认可度。很多大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时候,不了解专业未来发展前景,而且对于学校专业的培养计划也不清楚。调查显示2015年本专业的毕业生中有42%的人认为学校开设课程与未来职业需要不符合,46%的毕业生不了解学校专业培养计划。导致学生认知与学校教育出现了较大偏差。由于学生自身对学校专业设置的认可度不高,在学习相关课程的过程中,会认为所学没用,学习没有积极性。因此了解学生就业需求,传递正确的学校培养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三、分析讨论

总体看来,南湖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但是,在对2014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和对2015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观问卷调查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1.学生对专业了解不足。南湖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没有清楚了解自己专业的发展方向,以至于临近大四甚至即将毕业也没有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清楚的了解,对未来的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根据现状研究发现,学生能不能成功就业,能不能在将来事业上取得成功,核心原因不在于有没有需求,而在于能不能认清自己、认清行业,做到个人与职业的良好匹配。大学生处于职业探索和职业准备阶段,同时他们又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实现自我的准确定位,尽早地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提高自己,有利于学生少走弯路,有利于实现个人与职业的统一,成为学生就业成功的关键。

2.学生专业需求与学校专业培养的偏差。从调查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南湖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一定的不满。很多同学认为,学校的课程并不完全符合职业的需要,对今后的就业帮助十分有限。这会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抵制或厌倦,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改善,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形成,减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3.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相违背。市场化的教育理念与体制尚未建立。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与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然而,很多高校并未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其教育、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至今其人才培养模式都未与市场需求相接轨。

4.市场产业结构不够完善。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进入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对劳动力结构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继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传统企业都开始向计算机化发展,这就势必需要越来越多的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技术人员。然而由于受传统行业的限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行业发展还不够全面,市场占有率也不是很高,提供的就业岗位让本专业的毕业生陷入了困境。

四、对信管专业就业工作的建议

针对目前南湖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南湖学院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努力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完善自己专业的基础知识,打牢一个专业的底子,从而在以后应聘或者择业时有个比较深的底蕴。注重对自己进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这些综合素质能力包括自己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综合能力。同时,学会把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切勿只会纸上谈兵。树立一个良好积极正能量的择业价值观。在择业时应该摒弃一些传统老旧的观念,更注重的是自己的兴趣与自己工作时的一个自我价值观的实现,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调整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尤其对于信管专业,当代社会正是信息化社会,大量纷繁的信息不断地在更新,为了管理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信管专业的课程结构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课程布局上,该专业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与专业相关的课程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了解所学专业的知识与研究方向,激发学生对此专业的激情与动力;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专业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及时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动态这一缺陷。

3.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当前南湖学院的就业指导课大多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但其实就业指导应当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使信管专业的学生了解学校对自己所学习专业的培养目标,使信管专业的学生对就业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帮助本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逐渐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继续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不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

4.建立和完善信管专业学生就业市场。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时间性和群体性的特点,加之基本上属于初次就业,因而它不能等同于社会其他人员的就业。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了保证信管专业毕业生这一资源的合理配置,不能单靠毕业生观念的转变,有关部门还应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为该专业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意向的分析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坛,2012(10).

[2]张西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篇5

[关键词]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教学

[作者简介]郗蒙浩(1967-),男,山西阳泉人,防灾科技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产运作管理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河北三河065001)赵秋红(1968-),女,山西阳泉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运筹学和供应链管理;姚忠(1964-),男,河北张北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供应链管理。(北京10019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前期依赖的供应链横向企业联合风险分担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7107100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2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社会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二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固有的弊端。这就造成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巨大,就业困难;也造成就业市场上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因此,高等院校应该按照市场需求确定教育目标、培养模式、人才规格,按照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尽早地接触用人单位,认识企事业单位性质,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内容,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成功就业率,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需要考量和设计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为例,就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中的人才定位、课程设置、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为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高职业素质为目标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挖掘和创新;技能型人才主要培养根据职业要求的实际操作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和“注重应用性”,即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在未来的企事业单位中,能够担负一线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根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制造行业和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运用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能系统地掌握工商管理基本理论,重点掌握企业信息化管理原理性知识,培养具有企业信息化项目运作能力和较强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课程设置方面

基于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制造企业和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培养信息化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按照重能力、厚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系统整合的原则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所谓重能力,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担负企事业单位一线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能力;所谓厚基础,就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重视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素质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就是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主要开设的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管理”“生产运作管理”“eRp原理”“eRp解决方案与eRp案例”“JaVa程序设计”“eRp专业数据库”“业务流程重组”“电子商务”等。另外,针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职业特点,鼓励学生参加企业信息化管理类的职业资格培训,坚持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中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学原则。

三、实验室教学方面

实验室是学生用于验证理论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第一步。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应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开发和运用实验室、企业信息化实验室和eRp模拟实验室。

企业信息化实验室,主要承担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的eRp项目实施与管理实训。本实训突出以实践为主体的课程特点,在实训过程中为学生分配角色,使学习通过模拟企业eRp的实施过程,来加深对eRp原理的理解,熟悉企业实施eRp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对于eRp实施效果的过程控制;另外,在实训过程中,模拟企业的实际过程运作环境和管理理念,建立规范化的过程评价标准也是本实训的特点。

eRp模拟实验室,主要承担eRp模拟演练,这种模拟实训课程是依托沙盘模型或某种eRp主流软件,对企业的战略规划、采购管理与业务流程、库存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与薪资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物料需求规划等企业运作环节进行模拟,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通过角色扮演和对抗演练,来体验如何优化企业各项资源的管理理念。本实验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而在该过程中体会eRp核心理念,体验统一信息平台下的企业运作管理,学习依靠客观数字评测与决策的意识与技能,感悟准确及时集成的信息对于科学决策的重要作用,训练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管理技能,从而全面提高管理能力。

校内实验室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但校内实验室毕竟是企业的模拟环境。因此,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加强培养学生在现实环境的实际动手能力,是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同时,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做好学生平时实践和模拟实习管理,建立日常实验、实践、实训的量化考核标准,更好地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教学水平。

四、案例教学方面

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解答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综合性、复杂性和即时性的问题的能力。但案例教学中存在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滥竽充数的问题,这大大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参与案例研究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方法应该着手从案例的选取、案例研究小组的划分、学生成绩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

案例的选取和案例研究小组的组成方面。第一,将案例分为不同的类型,一个班级分为几个案例小组,每组6~8名成员,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案例分析。案例小组分组的标准是基于学生对某个案例的兴趣、爱好,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性别进行分组;第二,在成绩评定方面,每位学生针对案例的研究,提交一份独立的研究报告,这份案例研究报告的成绩将作为学生个人的平时成绩,构成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生滥竽充数的可能性。

学生案例研究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学生个人平时成绩(30%)、小组案例研究报告成绩(40%)和小组案例研究演讲成绩(30%)。平时成绩和研究报告成绩由指导老师评定。演讲成绩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评定,第一,组建一个案例演讲评审小组,组员由指导教师和每组的一位学生构成,该学生可以代表本小组直接就案例演讲效果给出成绩,也可以给出一个本小组全体成员的平均成绩;第二,在案例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和该组成员将问答指导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该小组每位学生对本案例内容的了解、理解、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该小组的成绩;第三,评审小组给出每组案例演讲的成绩;第四,指导老师根据三部分成绩给出总成绩。

这种案例研究教学方法将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每位同学必须认真参与案例研究,其个人行为将影响小组成员和自己个人的成绩;另一方面,每位同学都有评分的资格和权利。这样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案例演讲的关注度、参与度。

五、实践教学方面

为培养出具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消化吸收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应该建立四个阶段实习课程: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其中前三项实习时间集中在每学年的夏季小学期。

(一)认知实习

认知实习是工商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本实习为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提供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认知实习可使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内容,专业范围,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本实习属于工商企业管理、工商企业运营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初步认识实习,通过专家讲授、学生社会实践、到工矿企业实地观察等,培养学生对工商企业发展前景、公司经营特点、市场环境、公司文化等的感性认识。通过本次实习,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工商管理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各部门的职能性质,熟悉工商管理业务,为今后的具体业务实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奠定基础。

认知实习的内容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部分。感性认识是带领学生到企业实践,让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生产运作流程等。理性认识是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资深教师等为学生举办有关企业内容的讲座,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本实习重点考查学生对企业的基本认识,主要包括企业的性质、企业的功能、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等。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

(二)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工商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中承上启下的环节,以加强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课程。通过本实习内容,可使学生掌握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能力,掌握企业市场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预测的相关统计方法,掌握分析消费者购买倾向性、消费需求、购买动机的调查方法,了解市场营销组合中各种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使学生认识到市场营销理念以及相关统计学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企业管理价值体系。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内容,增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鼓励学生确定自己未来的专业倾向。针对学生对专业认识有限的特点,主要采用讲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本实习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基本掌握,应确定较为详细的社会实践实纲和要求,真正让学生了解几种企业管理原理,掌握几种操作技能,做到内容明确、重点突出。与认知实习重点考查学生对企业的认识相比,专业实习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开始尝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是一门基于“eRp原理”“eRp解决方案与eRp案例”“eRp专业数据库”“项目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并且对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都要求较高的综合型实践课程。课程的内容相关材料来源于真实的企业运作环境,更好地体现了可操作性和临场感,同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实习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综合、全面的掌握能力,本实践环节是对工商管理专业骨干专业课程的综合应用。生产实习设计内容多、课时量大、以实际操作为主。以实际案例和现场实践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它根据本专业毕业设计方向和内容,让学生实际参与企业生产运作全过程。本实习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学校推荐或学生自行确定实习单位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应指导学生选择在特定行业技术设备方面能代表行业发展水平,具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产学研活动中结合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对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作为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高等院校,应该把握机遇,及时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原则,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郗蒙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J].经济师,2009(10).

[2]赵秋红,王越,郗蒙浩.物流管理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研究[J].经济师,2010(7).

[3]董萍.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0(1).

[4]任,郗蒙浩.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0(32).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背景;财会人员;设备;软件;技能

信息技术背景下,财会人员自身要积极主动地更新自身的会计知识,技术主动适应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财会工作要求。财务人员要准确定位自我,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财会工作。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财会应用中的目标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管理信息系统这个整体来看,会计信息系统是其最关键内容,因此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产生影响。如果财务人员能够在工作中较好地使用会计信息系统,那么财务工作情况也会得到较大改善,进而有利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可是,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量方面:第一,负责软件研发的技术人员理解会计信息系统时出现了认识偏差,他们不是只注重数据,忽视信息,就是根本不能正确区分二者。由于他们对会计专业的了解很少,导致他们在研发相关软件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忽视分析信息,只粗略了解一些报表和数据的内容,进而只能看到数据表层的东西,至于数据的内涵以及作用根本不会注意到;第二,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认识不够全面。尽管企业是这些专业软件的使用者,可是企业高级管理者却片面地认为使用会计信息系统只是提高了计算速度而已,对财务人员来说,也无非就是使他们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既然企业的管理者不能从思想上重视会计信息系统,那么该系统自然不能充分发挥它本该有的重要功能。

二、正确认识财会人员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作用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工作中,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需要人的参与。由于信息技术的加入,人与计算机成为一个整体,尽管计算机能够担负将近全部的数据处理工作,可是人却在利用、管理以及维护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很多企业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内控制度,目的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当财务工作中没有信息技术参与的时候,财会人员之间依靠互相牵制来实现。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计算机可以自行执行一些常规的控制措施,但是如果出现意外,只能依靠财务人员。所以,会计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能脱离开财务人员的管理和使用。如果开发财会软件的专业人员忽视这些因素,那么软件就容易出现一些漏洞,导致人与计算机无法实现交互。有的观点认为在财会领域应用会计信息系统之后,财务人员的工作就成了对开关机、输入数据等工作的机械重复,这是极端错误的。财会人员只有形成对会计电算化的正确认识之后,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主动性,提高工作质量。

三、培养软件设计与系统维护方面的技能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使他们能够担负一定的软件研发工作,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首先,高等院校应该重视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课程;其次,企业应该多组织一些对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活动。如果企业员工对计算机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水平,那么企业应该为其创造更大的发展机会,为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这样,会计信息系统在日常中的维护工作就可以由他们来完成。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了漏洞,有信息技术的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对其更新,甚至重新开发。

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之下,财务人员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找准自己的定位。如果财务人员仍然固守旧有的观念,那么他一定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工作需要。因此,信息技术影响下的财务人员要想胜任自己的工作,一定注意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

1、财会人员向理财专家转变

如果在财会工作领域应用会计信息系统之后,一些常规的工作就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而财会人员就可以节省精力去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比如理财。对企业多种管理活动来说,理财活动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有利于企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因此,财务人员还担负着理财的重任。可是,不少企业并没有将财务工作同会计工作区分开来,使得不少会计人员兼任理财,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企业应该看到这一点,优化结构设置,将工作划分更加细致化。从员工角度来说,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而对于企业来说,它的整体发展会更加顺利。会计人员在充分认识自身优势的前提下,会找到更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位,进而实现角色转换。

2、财会人员向信息专家转变

财会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努力向“信息专家”的方向转变,这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首先,能够大力提升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需要了解企业财务信息的人可以快捷地了解到企业的经济状况;其次,这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管理系统运行更加稳定,一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意外,可以及时得到解决。除此之外,财会人员转变为信息专家,能够使企业内部信息及时、顺畅地被传递出去。而且,对于企业网络系统来说,外界的病毒能够被有效抵制,能够保护企业网络系统不受到侵害,提高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性。所以,如果财会人员具有一定水平的计算机技术,那么不妨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向信息管理的方向靠拢,这样既能够担负起信息管理系统的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还能够把最准确的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者,帮助管理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执行策略。

结束语

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财会人员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财会应用中的目标,还要正确认识财会人员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作用。财会人员还要懂得培养软件设计与系统维护方面的技能,还要财会人员要进行角色的转变,包括向财会人员向理财专家转变和财会人员向信息专家转变。通过训练这些能力,掌握这些机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江海燕.试析财会人员适应信息技术环境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篇7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对提高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管理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既懂技术又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符合这种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正是以培养这一类复合型人才为己任,综合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运筹学、管理科学、统计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形成了一门独具特色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陈旧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我国管理信息系统的许多理论都是早期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一些管理信息系统的著作和教科书中移植过来的,其中很多内容早已过时,一些新的信息技术没有被融合进来。比如我国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论严重滞后。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论的研究主要以原型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为主流,而我国大多数教科书仍以传统的生命周期法作为主线,对原型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介绍较少。这就导致教材内容与现实中丰富的信息系统实践相脱节,使学生觉得学习用处不大。

1.2教学侧重点不突出

笔者认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当有所侧重,例如偏工、偏商、偏管等。而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在这一方面做得较差,尽管也有不少学者或教师认识到这一点,但纵观我国大多数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并没有体现出各专业特色。不管是经管类专业还是工科、计算机专业所用的教科书内容相差无几,基本都围绕着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以及系统实施与维护等几个方面来安排。不少教师并不清楚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侧重点,而是把它作为一门计算机课程来讲。这就导致两种后果:一是经管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普遍较浅,感觉该课程难度太大。二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只是讲授软件开发,与自己的专业以及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关系不大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1.3案例教学与实践环节缺乏

采用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一方面国内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附带案例的较少,有的教材尽管附了案例,但所附案例的背景介绍不够详细,学生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更谈不上深入分析;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还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再加上我国企业的开放性不足教师很难从社会实践中收集到内容祥实、生动的案例,或者案例缺乏针对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注重实践是本课程的一大特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对实践环节并不是十分重视,具体体现在:其一,很多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过程根本就没有安排上机实践和业务流程调查等环节;其二,有些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过程有实践环节,但时间安排太短,内容不合理。

2《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2.1明确教学目标

经管类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主要从事管理工作,而非技术工作,因而对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既不应该培养他们成为程序设计员也不是培养他们成为信息系统分析师或计算机专家。笔者认为,培养懂信息技术、懂管理、有国际化背景的人才应该成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可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手段,具备一定的系统操作使用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较强的信息意识,能从信息管理的视角去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具备从战略角度进行信息技术规划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参与意识,具备从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参与和组织信息系统的建设实施的能力。

2.2明确教学内容

尽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应该因专业而异在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教学实践当中却并没有很好的贯彻这一思想。不同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没有本质的区别,结合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目标,笔者认为管理类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了解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带来的影响,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2)了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掌握eRp、SCm、CRm等常用的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3)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掌握管理者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基本技能要求;(4)理解信息的传输、处理过程,掌握用简单的软件技术及管理模型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5)理解信息系统实施与运行的管理方法,掌握企业系统选型基本知识。

2.3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

经管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环节中要突出信息系统的社会系统的一面,而淡化或降低技术系统的要求。内容安排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实地调研,带领学生到企业当中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企业的战略规划,研究信息系统在企业战略中的作用,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2)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企业现有流程的不足之处并结合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流程重组,提出新流程所带来的效益;(3)上机实验,可以通过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如eRp,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按照规定的业务流程,分工合作完成相应业务的处理,从而掌握怎样将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于实际工作中。(4)信息处理,搜集一些现有的数据如企业销售记录,指导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数据挖掘工具进行挖掘,找出一些对企业管理改进有益的规律;(5)课程设计,通过选择一个企业为背景,让学生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上机动手实际开发出一个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参考文献: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27.

[2]侯炳辉.试论工科院校管理信息系统(miS)专业[J].管理工程学报,1989,3(3):86-89.

[3]李卫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福建电脑,2009.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篇8

专业知识缺乏

参加调研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提及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是专业知识的缺乏,频次有46次,典型回答如下:“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欠缺,在教学中,只能传授课本知识,不能够对每节课进行更多的拓展与延伸。”“专业知识不能满足现在的工作、教学需要。”“最大的困惑就是自身知识量有限,不懂的内容较多。”“学科知识掌握不深,知识储备不多。”“专业知识面窄,总感觉跟不上教学的发展。”“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很低,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只是自学或遇到问题时请教‘高人’,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水平不能够胜任信息技术的教学。”“缺少支撑该学科的伦理知识。”

从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殊性,知识更新快是一个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才能够胜任日常的教学工作。但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感到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跟不上教学的发展,甚至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都不能够胜任信息技术教学了,这可能是由于他们不是科班出身,对于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参加的专业培训又少,所以才会有这种困惑的产生。有的教师提到了缺少学科的伦理知识,这是我们调研者所没有想到过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要使学生能够学会辨别信息,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等,这具有积极的意义。

专业能力欠缺

1.不能很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那些被称之为主科的多门课程以及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大,加之网络的丰富性,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更多地关注休闲娱乐,以此来缓解学习压力,而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上课的教学内容却漠不关心,这成为教师头疼的一大问题,看看教师们是如何表达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不大,如让学生学习一些内容,学生没太大的兴趣,但如果让学生自由上网,兴趣则比较大。”“学生只喜欢玩游戏、聊天,把电脑看成了游戏机,与其说喜欢上信息课,不如说喜欢玩游戏。”“学生上课时兴趣来自于争分夺秒地玩游戏,对所讲的内容没有兴趣。”“学生对所教的知识不感兴趣,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争分夺秒”,信息技术教师竟然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学生对于玩游戏的热衷,他们认为中考、高考不考,所以将信息技术课堂当成了放松的地方,希望教师每节课都能让他们玩一会儿游戏,最好把全部的时间都交给自己。问卷中教师们对自己教学状况评价结果的第二个小问题“能很好地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均值最高,与此处不符。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把他们的兴趣方向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他们能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是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2.教学方法使用的困惑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不像语文、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实施,所以授课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也就使一线的教师产生了许多困惑:“没有教学模式,不知道怎样教,平时也只是借鉴常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不太得当,有时课堂教学效果收效不好。”“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去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把所学的教育理念,从真正意义上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教师们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的困惑,是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算是“新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完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提升信息素养,而不仅仅是作为休闲娱乐的课程。

3.不能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农村学校的学生由于受到外界条件的制约,一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一无所知,而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则有了一定的基础优势,怎样调节零起点与非零起点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使他们在同一个课堂上都能够有所收获,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学生基础差,第一天上微机课,机器的开关都找不到,学生很少上网,学生本身的素质差,没有学习环境,这样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从零开始教。”“小学生入校前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所处的起跑线不一致,基本功差异大。”“初一学生入学前信息技术水平不一,有的一点基础都没有,教学操作起来很困难。”

专业认同度不高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关键因素,教师的地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决定着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成败。对于每个职场人来说,职业认同感都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自己发自内心认同并喜欢所从事的职业,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只有外界环境对自己的职业是尊重的,才能唤起职业人的成就感。

1.外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同度不高

目前,由于信息技术课不参加中考、高考,在社会压力下,功利心的驱使使得一些学校对其漠不关心,开设这门课程的原因就是遵守规定,任课教师也只要看管着学生即可,其他科目的教师以及学生对这门课也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境遇苦不堪言,听听他们的心声:“信息技术课不受重视。信息技术课是小科,不参与中考,所以学校认为这样的课可上可不上,学生掌握知识多少无关紧要。”“信息技术教学没有得到学校充分的重视,完全处于薄弱的学科和边缘学科。”“大家都在说信息技术的重要,但这样的课经常被占用,不是学生被叫走,就是教师被叫走,说是做更重要的事。”“一些领导和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在认识上产生误区,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这样的课程,在网吧两个小时就学透了,哪用占据课堂时间。”

2.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承担工作较杂

对教师来说,开展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才是本职工作,但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的性质及学校的重视程度低,导致承担此门课程的大多数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极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角色得不到实现,这成为他们日常工作中最为困惑的问题:“像信息技术教师这样的薄弱教员和边缘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基本是哪里需要哪里搬,计算机作为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在主体教师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信息技术人员往往有着双重身份,既为信息技术人员又为教辅人员。”“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的工作中是一个什么角色?教师、杂工、机器修理工?”“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一人兼多职,在授课中常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繁杂,无心专研,什么事都做:打材料、收发邮件、维护机器,一人多用,苦不堪言。”

教师职业是公认的高压力职业,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有着过重的工作压力,承担着多而杂的各项工作,极低的职业幸福感容易对他们的工作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从而产生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动力。

3.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对课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参)的认同度不高

对教师来说,本学科的教材和教参可能是使用最多的工具,但教材、教参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给教师以指导呢?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还没有课标,教材、教参也不能很好地对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参考学习的效果也很不好,教材没有形成小初高一贯制的内容,没有形成梯度,适当考虑农村地区的学生,这势必对教学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统一的课标和有针对性的教材,不好把握教什么的问题。”“没有固定教材,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内容又有重复,导致学生不愿意听课。”“部分教材内容离学生较远,操作实践性不强,学习后无法应用。”“教材内容设计完全是知识的堆积没有体现设计的理念。”“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包括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认为教材不适用,不易理解。”“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参,那么该如何在教学中设计目标、重点、难点,才能很好地既讲知识又将能力传授给学生呢?”

从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回答中可以看到,有的学校根本没有给他们配备教参,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以学生的反馈完善教学;配套的信息技术教材也存在着不适合当地教学、比较陈旧等一些问题,这都对课程的开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专业培训机会少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于实践的学科,知识更新快,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虽然自己有专业发展的意愿,可专业的指导、培训则是少之又少:“培训机会少,希望以后多有机会走出去学习。”“培训、进修的次数较少。”“单位领导不重视,上面要求紧,一般的培训推脱经费紧,不能参加。”“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培训较少,交流机会少,多数知识靠自学,提高缓慢。”“农村一线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基本没有出来培训的机会,地方财政有限的资金投入,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及教师的需求。”

教师培训是教师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在职培训比较匮乏,且大多都流于形式。即使有省级或市级培训,由于人员数额限制,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即使能参加,由于食宿费用等方面的原因,有的信息技术教师也不愿参加。因此,无法真正满足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

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在农村地区,由于条件限制,信息技术课受到很大的影响,硬件不能满足学生日常的学习需要,有的教师拿着教材干巴巴地讲解信息技术知识,而有的学校甚至因为设施问题而停课:“农村中学的硬件配置很难达到人手一机,软件资源,特别是可用来补充教学的媒体资源匮乏。”“学校的教学条件十分有限,‘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导致课程无法正常开展。”“教学设备不完备、网络慢,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学生用的都是一些废弃的计算机,根本不足以支持课堂学习。”“由于学校条件受限制,学生根本没有上机的机会,只能凭教师讲解,效果可想而知。”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篇9

一、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必要性

财务信息化使财务人员从繁琐的账务工作中摆脱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分析和利用、预测决策等创造性的工作中,扩大了财务工作范围。因此,财务人员不仅要参与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还应该在信息系统上线后保障其有效运行,不断对系统和方案进行完善和推广,保障知识的传递和更新。

目前,大中型企业都已实现了财务核算系统的统一建设,企业集团也基本完成了“财务―业务”的一体化eRp建设。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仅仅满足于已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无法跟上时代节奏,无法应对日益激烈的岗位竞争,也无法满足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动态需求,从而使企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打造的信息化系统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因此,信息化时代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会计信息化人才需具备经济管理、财务、会计、信息技术等复合型知识结构,还应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会计信息化人才能够将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以及风险控制流程整合成计算机实施的一体化流程;能够将会计数据、会计规则用计算机化的语言表述,能够深入理解、把握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信息化人才必须拥有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知识与能力,才能使会计信息系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是能够将会计与计算机高度融合,是能动脑、能动手、能指挥、能协调的多面手。

2、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

财务信息化人员要具备有意识去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目前,会计制度及核算方法一直在不断完善中,会计人员本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另外,在信息时代,信息量激增,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业务流程管理及成本核算方法的改进不断融入信息系统中,要求会计信息化人才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知道如何获取新知识、新技能,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使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要具有沟通、协调能力

传统会计软件核算方法相对比较独立,除了涉及成本单据需要与业务部门联系外,基本不需要其他部门、其他专业人员的协调与配合。在信息化背景和平台下,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企业各部门、企业与外部单位之间的联系将会不断增强。会计信息化人员也要与企业其他部门打交道。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还应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能够用口头语言或书面文字完整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思想和建议的能力。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应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准确、鲜明、生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并融入到其工作环境中去,专业能力才能得以全面施展,从而顺利完成本职工作。

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大中型企业从事it工作专业人才比较多,企业信息化水平也相对比较高,而财务信息化工作却相对比较弱。目前,排名靠前的大型企业,其“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系统五花八门,没有一套成熟的系统。各个企业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原系统进行开发与修改。eRp系统的差异性导致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跟不上企业需求的节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二次开发进度,特别是企业要将最新财务核算成果嵌入信息系统时,进度比较慢,成本比较高,有时还会需要外部的力量才能完成。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现阶段,会计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比较有限,而信息化专业人员对会计知识也所知甚少,两者的脱节从根本上制约了会计信息化的前进步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是企业会计信息化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原因,复合型的财务人员综合能力比较强,在信息化时代,懂实操的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比较大,市场薪酬水平也较高,而企业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倾向于管理能力,操作型复合人才个人发展在有些企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大中型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系统,对企业的管理、流程的改善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使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然而,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于会计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未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立及健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企业会计工作效果还能得到更大的提升。但由于资金或其他原因,从而放弃了对会计信息化应用建设的长远发展。

3、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存在问题

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大多是来自社会和企业的,培训内容不是很全面和详细,往往只培养与会计相关的知识,对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只是注重操作性,培训机构的培训工作重表面,轻本质;重近况,轻发展。没有对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证券知识,软件的更新、维护等实用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培训模式较为单一。会计人员或信息化人才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大的提高。

三、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

1、组织机构保障

大中型企业都推行了以财务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软件代替了传统的会计核算软件。实施大型的eRp项目,往往是从关联方企业中抽调财务、业务骨干和it人员,外聘专业咨询机构组成项目组,经过数月项目实施完成上线任务后又回到原单位,上线后系统的管理和运维工作由各部门部分骨干人员兼职完成。而信息管理部门因人员配备有限,或需推行的信息化系统比较多,造成企业信息化管理职责比较分散。由于信息化更新速度快,it部门很难以组织机构的形式从整体上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规划,从而信息化系统的制度建设、长远规划、运维保障、人才培养等得不到保障。

2、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会计信息化人才除了要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要不断地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这样不断地循环学习,而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在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仅仅只起到打基础的作用,要让会计专业人员或it人员具备复合型人才所必须的知识架构和拥有不断自学的能力。如果没有一套长效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专业人才职业晋升通道机制,人才就很难成长,也很难留住。

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基础

财务管理信息化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流程的清晰及管理的规范化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然而,部分企业因基础管理水平差,制度不健全、或领导不够重视、或偏重于人治色彩等,管理随意化现象严重,再加上系统的复杂性就可能会导致系统终端(最终用户)录入信息不准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难以为管理层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和决策依据。这样就会直接影响管理者对信息系统的效果评价和对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能力判断,也打击了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信息管理制度

信息部门应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制定的管理制度要尽量科学、严谨,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要将信息化人才的职业发展、专业晋升通道管理等纳入制度中。制度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应予以重视,各部门、子公司要大力配合,严格遵守各项规定。集团公司应在总部和各子公司设立财务信息化管理岗位,以指导各级单位财务部门开展财务信息化工作。

2、提高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为人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财务信息化工作是其核心与管理成果的体现,是公司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信息化建设事关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各级领导与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最大限度地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财务信息化的作用。同时,企业应加大宣传国家与社会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有竞争力薪酬激励机制,营造公司与财务信息化人才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让信息化人才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3、建立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定期对it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财务信息化相关领域的培训,有意识的改善财务队伍的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定期选派优秀员工参加国际知名管理软件厂商的顾问认证培训,为各类信息化人员提供网络学习平台,积极宣传和鼓励低级信息化人才向高级信息化人才发展。每年以项目的形式让各级财务信息化人才参与公司流程的梳理和系统的开发。这样可以强化对信息系统的操作和理解,即使发生人才流失,也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大的影响。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财务信息化人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影响着公司财务信息化规划的落地。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系统建设推广的要求,将会计信息化人才按普通用户、关键用户、业务管理员进行合理的分类并提出相应要求,构造企业财务信息化人才建设梯队模型,分别为他们设置不同的培训教材和课程体系。普通用户主要是系统各模块功能进行日常工作的操作人员,以操作培训为主,注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传授。关键用户主要是财务业务骨干人员,熟练掌握各模块的前台业务操作,具有丰富的相应的专业背景和实际工作经验,对系统和理念具有较强的领会和接受能力。在讲授操作的基础上,还应该传授软件的安装、维护,数据库的使用及病毒的防护等知识。业务管理员主要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解决用户问题的内部顾问。要注重系统维护、系统开发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实践锻炼、交流培训等方式培训会计信息化人才。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辅助会计人才的培养,使各级专业人员的工作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

五、结论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认识篇10

关键词:信息管理aCCp课程置换专业改革it职业教育北大青鸟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还处在摸索阶段,许多观点和看法主要来自国外的经验和做法,一开始就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教育体系,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等都照搬了本科的教育模式,本质上还是传统教育模式,着重培养基础和理论知识,并没有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现状

自1999年开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来,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或专业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的专业。无法否认的是,在高职院校建校初期,该专业的设置,对学校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暴露了许多问题,主要有:毕业生没有掌握企业所需的技能,理论、实践都比不上本院院校的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进而影响到该专业后继的招生等。市场上,一方面大量的it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高级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人才缺口巨大,造成it人才过剩的假象。

二、专业发展出现的问题和目前的困境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一开始就照搬照抄了本科模式,这是对高职教育先天认识不足造成的;还有就是当初在设置专业的时候,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仅仅看到了当时,计算机专业是热门专业,一味地跟风、一窝蜂贸然开设信息管理专业。

2.课程体系

延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仅对本科的课程体系进行小修小补,或在课程设置上从四年制“瘦身”到三年制,或在课程内容上进行“有的放矢”的删除,或在知识深度、难度上进行取舍,上述都没有从根上脱离本科模式的影响。

3.教材问题

由于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先天不足,以及照搬了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缺乏创新,直接导致教材也存在许多问题:(1)知识结构陈旧,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2)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严重不足,存在着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与职业资格证书缺乏衔接等问题,制约高职人才培养。(3)教材内容偏离专业培养目标,教材订阅取决于任课教师,由于任课教师对专业培养目标缺乏系统的了解或理解不一致,或者市面上相应的教材不好订阅,造成知识体系脱节或重叠。

4.师资问题

师资水平不高,脱离应用背景和技术前沿,这与高职院校的师资有关。师资主要来源:(1)传统学科型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来,没有参加社会一线、专业对口岗位的实践,特点是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历和经验。(2)毕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一线、专业对口岗位工作,特点是实践经验丰富,但知识老化,毕竟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太快。

5.认识存在偏见

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许多偏见,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还有待提高。高职的生源绝大多数是高考的最后一批,久而久之,偏见就形成了。

三、引入北大青鸟aCCp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置换改革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先天问题和目前的困境,许多高职院校都进行了积极的专业改革,各式各样的改革形式包括:课程置换、产学研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定单式培养、项目式教学、“学工交替”等等。改革的目标很明确,以使用技能和就业为导向,案例为主线,动手能力为突破点,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实现学生在校即为准职业人。

“闭门造车”的专业改革,仅仅是原地踏步,注定是失败的。经过充分调研软件行业现状以及软件公司进人需求,结合台州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与国内it职业教育第一品牌――北大青鸟aptech公司(截止2008,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9.8%)合作,以课程置换方式引进aCCp课程,达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具体地讲,课程置换,就是将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现有的课程体系引入到学校的学历教育中来。充分利用培训机构的优势,来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aCCp课程置换,就是把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相关课程,全部或部分地替换为北大青鸟aptech的aCCp培训课程。运用北大青鸟aptech优质的课程体系,改革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以弥补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从而紧扣就业市场需求,突出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将职业教育引入到学历教育,有效地解决或改善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1.师资方面,授课教师需要经过青鸟总部的技术培训、考试,并获得相应的授课资格证书,即执“证”上岗。通过培训,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打造了一支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学校的脊梁,师资队伍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的质量。没有良好的师资,是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的。

2.课程体系方面,依托北京大学教育资源和印度it职业教育优势,由中美印软件技术专家联合研发,课程开发经过深度企业调研,专业分析用人企业的招聘需求,充分明确当前软件企业所招聘技术人员的技术需求,再从中提炼总结关键的就业技能点,并采用逆向设计确保就业理念,项目驱动、案例贯穿的形式融入到课程设计中,致力于全面提升学员就业竞争力,引领未来it技术发展潮流,保持了北大青鸟it教育aCCp课程体系的国际同步水平以及在国内it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导地位。

四、小结

通过课程置换,明确了我们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软件工程师,采用北大青鸟优秀的课程体系,在学历教育中通过课程置换引入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优势,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保证了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同步,扭转了传统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加速了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分析我院2006级青鸟学生的就业情况,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明显高于其他班,在历届的计算专业毕业生中,也名列前茅。实践证明,通过课程置换引入aCCp课程体系,改革信息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快速提升办学水平的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汪伟,卜天然.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2007.11

2.北大青鸟aptech产品研发部.aCCp5.0产品使用手册[m].2008.1

3.程琪.高职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和思考[J].考试周刊.2007.(45):118

4.上海市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汇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7(1)

6.韩广琳.目前我国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J].天津教育.2004(4)

7.黄峰.当前高职教材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8.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9.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