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果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11

创新成果的特征篇1

一、定义

管理创新就是将创造性思想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

二、特征

1.创新性

(1)能揭示和反映企业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其结构、功能明显优于原来采取的办法达到或超过国内同行业企业管理先进水平;

(2)获奖的成果应该接近或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3)应用国内外已有的先进成果,在实践中又有改进或创新;

(4)首次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在同行业应用并获得成功。

2.实践性

(1)能体现企业的行业特点,反映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所进行的成功实践;

(2)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3)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和持续性;

(4)一年以上的实践成果,有推广应用价值。

3.效益性

(1)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实际应用;

(2)经过科学评估、测定与计算;

(3)确实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4)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较显著。

三、成果分类

1.总体性成果

主要是作用于企业管理总系统,它涉及到各子系统、各管理层次、各生产经营要素,带有全局性,如战略管理、企业整体优化管理等;

2.专业性成果

主要是作用于某一专业管理领域(或某个专业分系统),如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信息化管理等;

3.单项性成果

主要作用于某一管理要素,或某一特定的管理范围(如某个环节、某个控制点);

4.应用性成果

主要是成功地借鉴和应用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

四、成果创新的七大领域

1.创新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支撑企业运行的基本架构。企业需要以一定的组织结构而存在,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同生物的机体一样,必须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变革和调整。一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创新。二是企业之间组织结构的创新。一般来说,企业战略决定企业的组织结构,特定的企业战略要求有恰当的企业组织结构作为保障。

2.创新技术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产生新思想、新发明、新工艺等的一系列活动或过程,是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企业技术创新从研究开发、形成产业化到市场推广及应用,在整个过程中蕴涵着一种新的管理机理和方法。技术创新一则为企业带来了成本优势,二则独特的个性,使企业形成不同于同行产品的竞争优势,推动了企业发展,从而促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创新。

3.创新经营理念

企业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迈进的时代,原有的经营模式及价值取向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应该在经营理念上进行创新。一是转变经营观念。管理要面向顾客和市场,由重生产经营转为重资本经营,由重数量转为重质量,由重销售转为重服务,由重利润转为重战略;二是要以人为本。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强调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以知识管理为重点。

4.创新管理制度

有效的制度体系是企业高效地将企业核心资源整合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制度包括企业的文化制度、产权制度以及影响产权制度的实施从而影响到资源配置结果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制度。例如,一些石油企业重组改制后,石油企业主业进入股份公司,成为股份分公司,其它部分为存续公司,保留原有的名称。原来的一个企业被分为二个,各有自己的法人,经济上、行政上相互独立,但在党群组织上还是一个系统,就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管理体制创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5.创新管理方式方法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首的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易方式已经发生了一些根本的变革,企业物资、资金流动在不断加速,企业原有游戏规则也随之改变。企业只有适应这些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寻求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资金、技术、专利等企业生产经营要素都可以相互转让,唯独人力资源不能自由转让,因为人力资本将取代金融资本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使得过去以财务管理为重心的管理体系必须进行改革,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如何让职工在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7.创新流程和信息技术

流程的改革与创新,源于西方企业对传统分工条件下造成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流程片断化、无人负责整个流程,只追求局部效率优化而使整个流程效率低下的再认识。流程之所以需要不断创新,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电脑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原有流程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很大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流程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

五、结束语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是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及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从企业实际出发,在管理理念、组织与制度、管理方式、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成功探索的结果。企业要想在全球化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就要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认真思考自己的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发展,改变短期的利润目标,实施具有创新实质的经营战略,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真正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管理创新,挖掘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创新成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利的支撑。

作者简介:

创新成果的特征篇2

关键词:海归高管;特征;企业技术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国际人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有效的配置。多数海外回国人员经过国外的学习培养和工作锻炼,在创新高效的思维、全球化视野和专业化的技术能力方面相对于本土的人才具有着较大的优势,使其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国际人力资本。相对于在国内学习工作的本土人才,本文将这类拥有海外学习、工作或培训经验的归国人员统称为海归。海归作为一个特殊的智力群体逐渐引起学者关注,而有关海归及其特征的文献仍相对较少。本文以海归高管为载体研究其特征对创新表现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海归群体对资本市场作用的相关文献,而且为高管团队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熊彼特创新理论开启了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创新的思考,围绕创新的研究迅速增多,包括探讨“人”对创新影响的文献。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致使由“人”引发的研究视角多元化,从个体到团队,从单个特征到综合特征,从人口特征到心理特征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广泛,海外背景特征逐渐引起学者的注意,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拥有海外背景的高管有效促进了国际技术知识的转移。然而技术知识仅是创新的冰山一角,拥有海外背景的高管是否会对创新有更广泛的作用,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高层梯队理论提出后,针对高管团队特征的影响一直争论不休,然而却鲜见以海归高管为主体的特征影响的讨论。为回答上述问题,弥补现有研究的缺憾,本文将立足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研究的主要问题:海归高管在担任职务、海外经历、专业背景和政治关联特征的不同是否会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生显著不同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

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最核心的两大理论是社会类化理论和信息决策理论。本文认为:短期内,担任核心高管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海归,由于自身的知识背景、文化差异和自身的核心地位、权威影响等因素,对团队成员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不能很好地把握,容易被社会类化,引发人际冲突,发生社会类化效应,团队成员的不支持不协作行为将严重阻碍企业创新战略的实施;在长期,海归董事长或总经理与中低层管理人员相互了解,逐步接受彼此的行事风格,沟通与配合逐渐增多,任期最初的抵触情绪减少,社会类化理论逐渐不适用,信息决策理论发挥作用。非核心高管则由于地位和权威性与团队成员的差距较小,能够较为平和地在日常沟通与管理中与普通员工保持密切联系,不易被社会类化和排斥,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表现。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1:海归高管中非核心高管相对于核心高管,更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高管海外经历大致分为学习和工作两种。海外留学曾是人们出国的主要路径,因此海归天然地被认为接受了海外高质量的教学,培养了创新性思维,掌握了先进专业知识,这些独特优势无疑对企业创新机会的识别,创新难题的攻克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海归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接近世界顶尖技术,对企业技术与世界接轨的作用也就更大。而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虽然可以凭借着在国外企业工作的实战经验切实体会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建立广泛的国际关系网络,但由于国内外文化环境、治理机制等的较大差异,很可能使其短期内无法将国外系统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地应用于国内企业,更甚者,无法适应国内企业的管理模式,导致较差的经营表现。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拥有海外求学背景的海归高管相对于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高管,更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企业创新倾向于发生在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在这些领域高管的相关专业技能很可能成为其一个优势,使他能更好地识别一个好的项目,做出有效的创新投入决策,同时也可以很专业地解决技术困难,提高创新产出。高管团队专业背景的作用很早就受到学者关注,Grimm&Smith(1991)发现,核心高管的专业背景在一定程度会左右企业发展战略的方向[1]。wiersema&Bantel(1992)进一步发现,具有科学和工程专业背景的高管更倾向于通过创新使企业发展[2]。Subrahmanya(2005)的研究表明,领导者的技术专业背景会激励他们进行技术创新[3]。余恕莲和王藤燕(2014)对创业板企业高管专业背景特征的研究同样发现,技术专业背景不仅促进研发投入,而且提高研发投入利用效率[4]。所以,从创新的技术性特征来看,拥有技术专业背景的海归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显著,特别是对技术创新投入。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3:拥有技术背景的海归高管相对于没有技术背景的海归高管,更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政府掌握着广泛的稀缺资源,左右着部分运作规则,这使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更易获得资源和得到保护。如此,政治资源的缺乏显然成为企业一个不容忽视的竞争劣势。Duan&Hou(2014)发现,海归缺乏本地政治关联的劣势致使任命海归Ceo反而恶化了公司业绩[5];但Giannettietal(2015)认为,缺乏关系网络的状态使海归有更强的动机追逐利润而非迎合政党,并用实证支持了他的观点[6]。基于本文的研究样本为民企为主体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其中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导,故本文更倾向于认可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创新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傅家骥教授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涉及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可见,创新成功更倚重于企业的内在能力而非外部资源。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4:无政治关联的海归高管相对于于政治关联海归高管,更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

三、研究设计

本文初始样本为先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402家公司,样本期间为2009—2013年。经手工整理,先剔除了未能成功上市和暂缓上市的公司信息;然后剔除了由于上市较晚而缺少报表信息的21家公司,最后得到创业板379家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1270个(企业—年份)观测值样本数据。(一)相关变量的定义、含义及计算(二)模型设定为了检验研究假设,我们使用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innovationi,t=μ0+μ1Returnee1,i,t+μ2Returnee2,i,t+∑kk=1μk+2Controli,t,k+Year+Region其中,innovationi,t表示企业i第t年的创新表现,用上述被解释变量表示;Returnee1,i,t和Returnee2,i,t表示企业i第t年的每组海归高管特征;Controli,t,k表示企业i第t年的第k个控制变量,依次对应上述控制变量;μ0为常数项,μ1-10为待估回归系数。模型用以检验海归高管的各类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

四、海归高管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

分析与稳健性检验本文的稳健性检验在参考《海归高管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吗?》[7](张信东、吴静,2016)全面系统的稳健性检验基础上,采用海归高管四个特征分别对公司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滞后期的影响分析作为稳健性检验的简化处理。(一)描述性统计表2描述了样本中高管规模、高管数量与海归高管特征各年的频数分布,其中括号中为当年具有该特征的海归高管人数占当年高管规模的比重。综合来看,创业板企业中同为海归的公司高管在任职、海外经历、专业背景和政治背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且从各年变化来看上述差异,除2009年的频数分布比例显著异于其他年份以外,其他各年的相对比例在整体平均值附近小幅波动。创业板企业海归高管群体呈现的较为稳定的特征分布,一方面体现了创业板企业任命的海归高管总体特征,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本文以海归高管为主体进行特征研究的前提条件。(二)海归高管四方面特征影响技术创新的检验结果下页表3中的1-1、1-2可以表明,担任非核心高管的海归则无论资金人员投入,还是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产出和控制研发投入后的产出都有显著正的影响;而担任核心高管的海归则在创新投入方面较弱,甚至于对创新产出有负面影响。进一步探究,我们结合表4,发现担任非核心高管的海归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滞后期的表现仍然显著为正。考察海归领导者一年以后控制研发投入前后的创新产出时仍然是负向影响,但负向影响已不再显著,而在二年以后控制研发投入前后的创新产出已经显现出正向显著效应。由此说明,担任核心高管的海归在长期内对企业技术创新是有正向作用的。所以,实证结果不仅证实了研究假设H1,而且给出了更具体的答案。表3中2-1、2-2呈现的结果表明,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高管无论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还是控制研发投入后的创新产出方面都有着积极显著的表现;而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高管得创新指标则并不显著。海归高管通过海外学习经历掌握的先进专业知识和培养的活跃创新思维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而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高管,短期内其管理方面的不适应使其无论在创新产出还是创新效率方面都无突出贡献。上述结果初步证明了我们的假设H2。结合本文表5,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高管在一年和二年以后的创新产出方面,相比于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高管,始终表现突出。在此,全面地证实了H2。表3中,3-1、3-2实证结果显示,拥有技术专业背景的海归高管与研发支出、研发(技术)人员投入和本科学历以上人员投入都正相关,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与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表示的创新产出和控制研发投入以后的创新产出却仅在10%的显著水平上正相关。整体来看,拥有技术专业背景的海归凭借技术的敏感性及时抓住创新机会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拥有非技术专业背景的海归更擅长全面运作推动现有项目高效完工,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提升。因此,研究假设H3得到验证。本文表3中4-1、4-2表明,拥有政治关联的海归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方面都没有显著影响,无政治关联的海归高管反而在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都发挥了正向作用。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企业技术创新而言,政治关联并未发挥作用。相反,海归缺乏政治关联的事实使其能更为专注地进行研究开发而非取悦政客,成为其优势。由此,实证证明并阐释了我们的研究假设H4。

五、结论、建议与展望

创新成果的特征篇3

一、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更加注重研究材料的表现性,对于装饰材料艺术特征的研究和分析也很重要。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室内设计环境及人们的心理感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造成心理影响,形成一些有寓意、能够引起联想的特征。材料自身存在着柔软、坚硬、光滑、粗糙、光泽、色彩等特性,对其进行合理的组合与运用,可以充分展现室内设计的氛围、主题,促使室内设计空间具有明显的特征,从而传递出不同的信息。装饰材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装饰材料的色彩特征、装饰材料的规格特征、装饰材料的机理特征及装饰材料的质感特征。①

二、装饰材料艺术特征的创新应用

创新实际上是描述新发明和新思维的过程,包括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及改变三方面的含义。艺术设计人员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思维和创新意义上。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需要合理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规格及机理等特征,来体现不同的艺术形态,达到创新设计的标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一)图形的创新组合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要想很好地体现设计的视觉效果,应该将装饰材料作为主要媒介。色彩是表现材料的基础,人们在欣赏设计作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图形和色彩的组合,尤其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图形和色彩的组合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充分体现设计的创新性,需要特殊组合创新设计材料的图形,因为材料自身的机理、色彩等具有较明显的特点,非常容易从中发现图形元素,从而形成不同的表面材料图形。在对材料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材料图形进行不同的设计,遵循一定的规律来进行适当的组合,或者把多个图形进行一定的重复结合,从而构成不同的效果。此外,设计师还可以依据不同材料的机理,适当地重新组合图形,如在镶嵌石条的时候,合理地设计成具有方向感的线条,可以适当改变平衡感,产生一种运动感,使设计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二)质感转换一般情况下,材料的质感可以表现出事物的本质,从而使人们更加理解材料的意义,这是材料的一种再现性艺术特征。在运用再现性特征的时候,应该充分了解材料的表现性,以便于更好地进行创新设计。瓦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材料,具有坚硬、冰冷的质感,要想创新性地利用瓦片,需要让其体现出一定的温暖和柔软,适当地打破传统的约束,击碎过去的触觉感知框架,形成现代的、全新的审美观。例如可以适当增加瓦片的排列范围,形成曲线排列,用集合的方式合理表现出瓦片的柔软性。因此,可以不断创新材料的变化和排列,改变质感,使其形成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从而增加材料的艺术特征,更加强烈地展现空间情感和环境。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可以适当保留材料的原始属性,改变某一种属性,达到创新设计的目的。如在表现竹子特性的时候,适当地变换质感,不需要改变竹子的形态或者色彩,用金属来替代竹子,利用金属质感来代替竹子的木材质感,既增加了竹子的艺术特性,又保留了其自然的属性,表现出竹子的自然魅力。

(三)模拟自然形态视觉艺术需要充分利用自然,人们最开始的艺术设计都是来自于大自然,通过感受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来进行艺术设计,因此,室内艺术设计与自然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设计师在享受自然的时候,应该找到自然的独有特性,对其进行一定的模仿,经过不断的加工、设计及创新来展现一定的自然形态,还原原始自然。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是最典型的室内设计创新,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就是模拟自然形态、融合自然元素的典型设计;再如乌克兰的龙卷风餐厅,在设计的时候充分利用了龙卷风的特性,模仿和再现出龙卷风的情境。因此,合理地使用装饰材料,结合自然特性进行自然形态的创新模拟,从而让室内设计体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美感,打破原有的设计方式,展现设计的创新性,让使用人员充分体会自然、好似身处自然中,是一种独特的创新方式。

三、结语

创新成果的特征篇4

[关键词]科技人员;人格;创造力;综述

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行为全部品质的集合,是基本和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甚至不同民族的人才,其人格心理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科技人员的人格特征,是指科技人员在工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及其习惯性的统一,是在个人生理素质基础上,加之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创造力是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创造力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将对从事科学研究领域的人员人格与创造力关系的相关研究做以下综述。

1 科技人员人格的研究

国内外关于科技人员人格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应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但是也有运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aliforniapsychologicalinventory,Cpi)或其他人格问卷。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优秀科技人员比普通科技人员更好奇、更独立、兴趣更广泛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表明,某领域中仅掌握领域知识及技能的个体与那些高成就的个体之间,存在许多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例如后者更好奇、更灵活、更独立、更开放、兴趣更广泛、更具冒险精神、不墨守成规等。李云波等对军队医学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发现,优秀科技人员在支配性、独立性、自我控制、社会化、同众性、适应感、独立成就和自我实现水平方面明显高于普通科技人员。

但在进取心、社交能力、社交风度、自我接受、通情、责任心、好印象、智力效率、心理感受性和灵活性等人格特质方面则与普通科技人员无明显的差异。

1.2 高科技成就者比普通科技人员具有高有恒性、高敢为性、高怀疑性和低世故性、低忧虑性的人格特征张爱莲等研究发现细心周到、心平气和、沉着自信、理智坚强、独立自尊等人格特征是科技人员必备的素质,而有恒负责、做事尽职、敢作敢为、少有顾忌、怀疑刚愎且坦白直率等是高科技成就者共同的人格特征,也是其成为学科带头人的重要内在因素。

1.3 高科技成就者比普通科技人员在稳定性、有恒性和自律性3因素上得分高并西学通过对高等院校优秀科技人员与普通科技人员人格特征的比较发现在情绪上,前者趋于稳定成熟,能沉着应对现实,并尽职尽责;在追求上前者与后者相比,兴奋度较高,常常不拘于满足现实;在处事上前者力求妥善合理,后者易以自身的动机、当时的兴趣等主观因素为出发点;在接受权威解释上前者强于后者。李宝峰的研究表明优秀科技人员遇事比较冷静情绪相对稳定;做事持之以恒,意志坚强;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自律严谨。这些人格特征对于他们从事科学研究非常有利。

1.4 在乐群性、敏感性和幻想性3个因素上男女科技工作者存在差异张爱莲的研究结果是高创造性男性在乐群性、敏感性和幻想性3个因素上低于女性,在持强性、实验性和独立性3个因素上高于高创造性女性。这表明,优秀男性科技人员对问题比较敏感,易感情用事。而女性科技人员在问题面前理智感较强,更为注重实际;而在幻想性这一因素上,优秀女性科技人员的得分高于优秀男生科技人员,则说明,优秀女性科技人员更富于想像力。李孟峰的研究结果则有所不同,认为男性在敏感性这一因素上的得分高于女性。

这些研究都表明优秀科技人员智商较高,富有才识;想像力丰富,喜欢幻想,富有创造精神;在问题面前当机立断,自立能力很强。同时,敏感性因素得分较低,表明优秀科技人员比一般科技人员能更理智地处理问题,不感情用事,不易冲动。张积家认为要做一个科学家,除在认知、能力、知识和经验方面必须优秀外,在动机、情感、意志、性格、事业心和人际关系诸方面也必须具备优良的人格特征。

绝大多数都是用16pF来测量人格,但是16pF的局限性是卡特尔保留了太多的因素,其他人对卡特尔的相关矩阵进行重新分析,并没有证实他所提出的因素数目和性质。20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卡特尔的人格模型由于太多错误不可能是正确的,尽管其16pF的二级因素可能与卡特尔的人格纬度系统相对应”。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model,FFm)的5个维度量表具有相对独立的因素结构。每个子维度层面量表都在所属的因素上有最高的因素负荷。可以充分作为预测源的个性。尽管许多研究者对大五人格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还存在一些质疑,但是目前已被全世界的心理学家广泛认可。虽然在五因素模型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正价和负价两个人格纬度即七因素模型,但是现在五因素模型是研究人格最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也是最流行的人格结构模型。近几年五因素模型已在我国应用,但是关于研究科技人员的报道很少。

2 科技人员创造力的研究

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创造力是应用得最不严格的术语之一,也是含义最模糊不清的术语之一。

weliner曾把创造力研究的现状比喻成盲人摸象。mayer在回顾1950年后50年间的众多研究后总结出,创造力的两个重要的特征是新颖性(newnessororiginality)和有用性(usefulnessorvalue)。

国内外研究者大多运用传统心理测量的方法对做出创造性成就的人进行研究。Barron&Harrington总结对高创造者的研究得出:高创造的个体聪明、认知灵活;具有独创性;独立,对无论是来自自身内部的还是外部的经验都保持开放心态,对世界充满好奇,接受能力强,乐于学习,能够容忍由于对经验开放、无法即时理解带来的混沌与焦虑;富于直觉,具有强烈的理论和审美兴趣;具有强烈的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对自己创造性的努力充满信心。Simonton总结科学领域创造者的共同特征:一般智力、对新经验开放、自我强韧性(egostrength)、独立、内向、性情倾向于不稳定。

我国学者王极盛用自评法调查了28位学部委员和127位一般科学工作者,主要结果为智力因素: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判断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综合能力、思维灵活性和观察力。非智力因索:事业心、勤奋、兴趣、责任心、求知欲、进取心、意志、自信心、意志顽强性和情绪。张

景焕对34位院士进行访谈发现创造人才心理特征排在前三位的是一般智力强、勤奋努力、内在兴趣和研究技能策略。科学创造人才心理特征可以会聚为5个因素:内部驱动的动机、问题导向的知识构架、自主牵引性格、开放深刻的思维与研究风格和强基础智力。

近几年开始了创造力的跨文化研究。创造力的文化差异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创造进取心的价值判断上,其次表现在文化对人心理结构的塑造上。另外外来文化对创造力具有催生作用。

3 科技人员人格与创造力关系研究

自高尔顿1974-年对伦敦皇家学会会员的研究起,关于创造人才性格特点的研究资料就已经开始积累。这一知识体系组成了关于创造人才人格特征研究的相关文献,汇集了一些创造人格与认知特征的描述。在创造力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将创造力当作一种个性特质,或者当作一种一般能力,往往强调创造力的某一层面。目前研究者认识到,创造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很难仅依靠某种单一的概念框架获得解释,而试图将创造力看作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多因素的整合体。如:amabile提出一种创造力的三成分模型。认为创造力是领域相关的技能(Domain―Relevantskills)、创造力相关的技能(Creativity-RelevantSkill)和任务动机(task―motiva―tion)等三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领域相关的技能是创造力的知识基础。创造力相关的技能是认知风格方面的特征,任务动机是人格因素。Feldhusen认为创造力应具备如下3种主要成分:知识基础、元认知技能和人格因素。Steinberg通过对人们的创造力进行内隐认知的研究发现,大多数高创造力者具有“思维灵活、辨别力强、好奇、敢于怀疑社会规范、不墨守陈规、自信、自律,有审美力”等人格特征。后来Stern-berg提出了创造力的三层面模型(athree-facetmodelofere-ativity),即创造力的智能层面、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认为创造力是多层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创造力理解为一种智力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造思维能力。如果一定要将创造力理解为一种产生新颖独特而适用产品的能力的话,这种能力也必须是包括认知和人格在内的一种宽泛的能力,或者将创造力理解为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Feist运用大五人格量表与加利福尼亚心理问卷对创造性科学家的研究认为其特点是认知。开放,灵活;人格;支配的、傲慢的、敌意的、自信的、内向的、动机强的和有抱负。

Rudowic、蔡华俭用公众观调查法探讨民众对创造型人格的看法.结果发现;公众认为高创造性者的特征主要涉及认知和人格两个方面。Jennifer等采用问卷法研究人格中的开放性(o因素)、责任感(C因素)和创造的关系。测量开放性和责任感采用的是neo―FFi的分量表,以上级评定来测量创造。结果表明,在环境可以让个性充分展露时,开放性能促进创造的发生,而责任感会阻碍创造的发生。如何让开放性不高而责任感强的人员充分发挥创造性,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创新成果的特征篇5

〔关键词〕机械;专利;检索;创造性;判断

依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一项发明申请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才能被授予专利权。因此,专利申请人在专利申报之前,一般会委托查新机构对拟申请专利(文中简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检索。专利检索对专利申请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可以判断本发明是否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其二可以预测本发明的授权前景。专利检索分为新颖性检索和创造性检索,创造性检索是查新员根据专利申请人提供的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方式对国内外各种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现有技术进行检索,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的方法与其检出的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并判断本发明是否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在专利检索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环节是,查新员参照所检出的与本发明技术方案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进行比对和分析判断,并出具本发明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的检索报告。新颖性、创造性的判断原则和基准均依据《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指南2010》,但在实际工作中,新颖性、创造性的判断相较而言,业界对创造性判断争议颇多,为此,笔者基于对《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指南2010》有关创造性判断原则和基准的理解,以机械类专利检索为例,对创造性判断方法加以探讨,以期求教于同行的专家和学者。《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专利审查指南2010》则进一步明确了“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的含义,“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指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非显而易见的;“发明有显著的进步”是指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产生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一项发明申请是否具备创造性应符合两个条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这是创造性判断的原则和基准。在机械类专利检索创造性判断时,一般侧重于判断一项发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即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对比,若其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是非显而易见的,则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也基本上可以认定其具有“显著的进步”,应判定本发明具有创造性,反之则判断本发明不具有创造性。对机械类发明而言,非显而易见性的判断通常会有以下3种类型,判断方法如下:

1对比文献为同领域现有技术时创造性的判断方法在创造性检索时,查新员通常会检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文献,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文献既是与本发明最密切相关的一个技术方案,也是与本发明技术领域相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效果或者用途最接近和/或公开了发明的技术特征最多的现有技术。判断本发明与对比文献为同领域现有技术时创造性的判断方法:首先应当分析本发明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有哪些区别特征,这些区别特征主要体现在结构和功能上,其次再根据这些区别特征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确定本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第三分析本发明与对比文献中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技术特征是否为公知的常识,公知的常识一般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该问题采用的惯常技术手段;或教科书、工具书等中披露的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最后分析本发明与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已公开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手段或者解决该技术问题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综上所述,如果区别技术特征是公知常识中的惯常技术手段,或教科书、工具书等中已披露的技术手段,或公开出版物上公开了的技术手段,以及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相同,那么则可以判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不具有实质性特点,可以判断本发明不具有创造性,反之,则可以判断本发明是非显而易见的,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可以判断本发明具有创造性。

1,两者属同一技术领域。判断本发明相对于对比文献1是否显而易见时,首先通过比对确定两者之间的区别技术特征:对比文献1中各磁钢片之间形成相吸的磁场,而本发明中各磁钢片之间形成相斥的磁场。“各磁钢片之间形成相斥的磁场”这一技术特征既不是本领域公知的技术手段,也不是对比文献1其他部分披露的技术手段,因而本发明相对于对比文献1是非显而易见的。此种情况下,应进一步针对“各磁钢片之间形成相斥的磁场”这一技术特征进行检索。通过进一步检索发现,“各磁钢片之间形成相斥的磁场”这一技术特征已被对比文献2所披露。然而详细比对本发明和对比文献2的技术方案不难发现,本发明采用“各磁钢片之间形成相斥的磁场”这一技术特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燃油的磁化效果;而对比文献2中采用这一技术特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磁钢片之间形成的相斥的磁场使各磁钢片之间自动隔开一段距离,从而省去了用于安装固定磁钢片的部件。也就是说,虽然本发明与对比文献1之间的区别技术特征是对比文献2披露的技术手段,但是该技术手段在对比文献2中所起的作用与在本发明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即解决的实际技术问题不同,因而本发明相对于对比文献1、2是非显而易见,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再次针对“各磁钢片之间形成相斥的磁场”这一技术特征进一步检索,又检到了对比文献3。经过比对发现,对比文献3中采用“各磁钢片之间形成相斥的磁场”这一技术特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与本发明相同,都是提高燃油的磁化效果,即本发明与对比文献1的区别技术特征是对比文献3披露的技术手段,该技术手段在对比文献3中所起的作用与本发明中相同,因而本发明相对于对比文献1、3是显而易见的,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因此,应判定本发明不具有创造性。

2对比文献为不同领域现有技术时创造性的判断方法在创造性检索时,查新员还会检出虽然与本发明技术领域不同,但能够实现本发明功能,并且公开了本发明技术特征最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对比文献,查新员在分析判断这部分对比文献时,应当把握关键的两点,第一,这些对比文献虽然公开了本发明的大部分技术特征,然而由于与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相差较远,在判断本发明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是否具备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是否显而易见时,不仅要考虑两者的技术方案本身,而且还要考虑两者所属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将技术方案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第二,分析判断对比文献公开的现有技术整体上是否存在某种技术启示,这种技术启示会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面对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时,有动机改进对比文献中的技术方案。如果对比文献存在这种技术启示,则本发明是显而易见的,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如果对比文献不存在这种技术启示,那么本发明是非显而易见的,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例如一项用于填充物料设备的振动台的发明(文中简称本发明),检索到一种冲击振动试验台的对比文献1。虽然从形式上看,对比文献1公开了本发明的大部分技术特征。然而,由于本发明和对比文献1所属的技术领域相差甚远,一个是用于填充物料设备的振动台,另一个是冲击振动试验台。从本发明与对比文献1所属的技术领域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详细分析不难发现,激振器和拉伸弹簧这两个技术特征虽然在本发明和对比文献1中的技术手段相同,但是实现的功能和达到的技术效果却截然不同。本发明中激振器的功能是工作台振动从而带动工作台上盛装物料的容器一起振动,使物料通过自身运动填充密实,即激振器的功能是为物料的自身运动提供动力;拉伸弹簧的作用是根据物料的多少为物料提供相应的振动幅度。从技术效果上看,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使容器内填充的物料从上至下分布均匀、密实。而在对比文献1中,电动加力装置(相当于激振器)的作用是给各触点加上撞击力,实现对框架从3个方向的撞击,从而检验被试件的抗撞击能力。阻尼器(相当于拉伸弹簧)的作用仅仅是将框架悬挂于螺杆调节装置上。对比文献1的技术效果是能够检验当从3个方向上同时对被试件施以撞击力时被试件的抗撞击能力。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本发明与对比文献1技术领域不同,实现的功能和技术效果也不同,应判定本发明相对于对比文献1具有创造性。

3发明的用途及预期效果对创造性判断的影响在专利申请发明中,有一类发明属于通用的产品,该产品根据其性能可应用于多种用途。在针对这类发明进行专利检索时,通常应根据其结构进行检索。检出的对比文献一般是公开了在结构上与其相类似的产品的文献,在这种情况下,查新员通常要从两种产品的实际用途出发,分析两者所能实现的功能及达到的预期效果,由此判断本发明相对于对比文献是否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即是否具有创造性。例如一种方筒结构的发明(文中简称本发明),该方筒结构是一种通用的产品,可以应用于仪器、设备当中,作为立柱、底座、横梁及支撑壁等等。对比文献1公开的是一个包装件,用于塑料薄膜或片材的包装。从结构上看,方筒结构由外筒、内筒、加强立筋和角立筋构成;外筒通过角立筋和加强立筋与内筒联接,并且角立筋与加强立筋、外筒之间构成截面呈近似三角形的管状体。包装件的支承件由连为一体的支管、面板、圆筒形挡板、外框及加强筋构成。虽然方筒结构和包装件的支承件有着相似的结构,然而从用途上分析,方筒结构作为立柱、底座、横梁及支撑壁等等,是一个独立的承载体。而包装件作为塑料薄膜或片材卷筒所用的包装件,其支承件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承载体。进一步分析其功能,可以看出,两者承受应力的方式及各部分的作用均不相同。方筒结构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可能会独立承受压应力、弯曲应力、扭转应力或者同时承受上述两种应力甚至同时承受上述3种应力。方筒结构采用角立筋和加强立筋将外筒与内筒联接起来构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使角立筋、加强立筋和外筒构成截面呈近似三角形的管状体,压应力、弯曲应力、扭转应力由外筒、内筒、角立筋和加强立筋共同承受。包装件的支承件在使用时,塑料薄膜或片材卷筒的端头部分位于圆筒形挡板所围绕的筒体内。整个支承件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塑料薄膜或片材卷筒的固定,虽然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够避免产品受压损坏,但其所承受的应力及承受应力的方式与本发明完全不同。首先,支承件所承受的应力主要是压应力,而不承受弯曲应力、扭转应力,压应力主要依靠面板承受;圆筒形挡板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卷筒;设置外框的作用是有利于仓储堆垛,可实施集装化包装;在圆筒形挡板、面板及外框之间设置加强筋主要是出于支承件轻量化目的,而不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提高支承件整体抗压强度。从预期效果上看,两者有本质的不同。方筒结构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使角立筋、加强立筋和外筒构成截面呈近似三角形的管状体,压应力、弯曲应力、扭转应力由外筒、内筒、角立筋和加强立筋共同承受,因而大大提高了方筒结构的整体抗压、抗弯、抗扭转强度及刚度。并且外筒和内筒之间是通过垂直于外筒的加强立筋连接,极大地提高了方筒结构的抗压、抗弯强度。而包装件的支承件在圆筒形挡板、面板及外框之间设置加强筋主要是出于支承件轻量化目的,而不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提高支承件整体抗压强度;圆筒形挡板与外框相切,在支承件承受压力时,切点即成为折点,从而导致整个支承件易发生变形甚至损坏。可见,本发明与对比文献1所能实现的功能实质上并不相同,两者的技术方案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并且两者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也截然不同。由此可以判断本发明相对于对比文献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有创造性。虽然《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指南2010》对创造性的判断原则和基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上述判断原则和基准只是一种定性的描述,而不是一种定量的评价,这就会导致在进行创造性判断时,查新员一般会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来把握判断原则和基准,创造性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查新员的主观判断,那么这种判断的结果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主观判断的因素,这就是业界同仁对创造性判断争议颇多,也是创造性判断的难点所在。如何减少创造性判断结论中的主观判断因素,尽量将主观判断客观化?笔者认为,判断方法应客观地体现出评判的原则和基准。这就要求查新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应从两个对比因素入手,首先厘清本发明与对比文献在技术特征上存在哪些相同的技术特征、哪些不同的技术特征,其次要从本发明与对比文献所要解决的实际技术问题出发,分析各技术特征实现的功能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发明与对比文献中是否相同,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否能够根据对比文献公开的内容并结合公知常识很容易联想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参考文献

[1]吴观乐.专利实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2:464-466.

[2]商英凡,张锦锐.中国专利审查指南2010[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172-174.

创新成果的特征篇6

关键词:海归高管;特征;企业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017-05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国际人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有效的配置。多数海外回国人员经过国外的学习培养和工作锻炼,在创新高效的思维、全球化视野和专业化的技术能力方面相对于本土的人才具有着较大的优势,使其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国际人力资本。相对于在国内学习工作的本土人才,本文将这类拥有海外学习、工作或培训经验的归国人员统称为海归。海归作为一个特殊的智力群体逐渐引起学者关注,而有关海归及其特征的文献仍相对较少。本文以海归高管为载体研究其特征对创新表现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海归群体对资本市场作用的相关文献,而且为高管团队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熊彼特创新理论开启了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创新的思考,围绕创新的研究迅速增多,包括探讨“人”对创新影响的文献。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致使由“人”引发的研究视角多元化,从个体到团队,从单个特征到综合特征,从人口特征到心理特征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广泛,海外背景特征逐渐引起学者的注意,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拥有海外背景的高管有效促进了国际技术知识的D移。然而技术知识仅是创新的冰山一角,拥有海外背景的高管是否会对创新有更广泛的作用,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高层梯队理论提出后,针对高管团队特征的影响一直争论不休,然而却鲜见以海归高管为主体的特征影响的讨论。为回答上述问题,弥补现有研究的缺憾,本文将立足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研究的主要问题:海归高管在担任职务、海外经历、专业背景和政治关联特征的不同是否会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生显著不同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

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最核心的两大理论是社会类化理论和信息决策理论。本文认为:短期内,担任核心高管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海归,由于自身的知识背景、文化差异和自身的核心地位、权威影响等因素,对团队成员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不能很好地把握,容易被社会类化,引发人际冲突,发生社会类化效应,团队成员的不支持不协作行为将严重阻碍企业创新战略的实施;在长期,海归董事长或总经理与中低层管理人员相互了解,逐步接受彼此的行事风格,沟通与配合逐渐增多,任期最初的抵触情绪减少,社会类化理论逐渐不适用,信息决策理论发挥作用。非核心高管则由于地位和权威性与团队成员的差距较小,能够较为平和地在日常沟通与管理中与普通员工保持密切联系,不易被社会类化和排斥,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表现。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海归高管中非核心高管相对于核心高管,更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

高管海外经历大致分为学习和工作两种。海外留学曾是人们出国的主要路径,因此海归天然地被认为接受了海外高质量的教学,培养了创新性思维,掌握了先进专业知识,这些独特优势无疑对企业创新机会的识别,创新难题的攻克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海归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接近世界顶尖技术,对企业技术与世界接轨的作用也就更大。而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虽然可以凭借着在国外企业工作的实战经验切实体会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建立广泛的国际关系网络,但由于国内外文化环境、治理机制等的较大差异,很可能使其短期内无法将国外系统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地应用于国内企业,更甚者,无法适应国内企业的管理模式,导致较差的经营表现。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拥有海外求学背景的海归高管相对于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高管,更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

企业创新倾向于发生在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在这些领域高管的相关专业技能很可能成为其一个优势,使他能更好地识别一个好的项目,做出有效的创新投入决策,同时也可以很专业地解决技术困难,提高创新产出。高管团队专业背景的作用很早就受到学者关注,Grimm&Smith(1991)发现,核心高管的专业背景在一定程度会左右企业发展战略的方向[1]。wiersema&Bantel(1992)进一步发现,具有科学和工程专业背景的高管更倾向于通过创新使企业发展[2]。Subrahmanya(2005)的研究表明,领导者的技术专业背景会激励他们进行技术创新[3]。余恕莲和王藤燕(2014)对创业板企业高管专业背景特征的研究同样发现,技术专业背景不仅促进研发投入,而且提高研发投入利用效率[4]。所以,从创新的技术性特征来看,拥有技术专业背景的海归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显著,特别是对技术创新投入。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拥有技术背景的海归高管相对于没有技术背景的海归高管,更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

政府掌握着广泛的稀缺资源,左右着部分运作规则,这使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更易获得资源和得到保护。如此,政治资源的缺乏显然成为企业一个不容忽视的竞争劣势。Duan&Hou(2014)发现,海归缺乏本地政治关联的劣势致使任命海归Ceo反而恶化了公司业绩[5];但Giannettietal(2015)认为,缺乏关系网络的状态使海归有更强的动机追逐利润而非迎合政党,并用实证支持了他的观点[6]。基于本文的研究样本为民企为主体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其中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导,故本文更倾向于认可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创新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傅家骥教授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涉及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可见,创新成功更倚重于企业的内在能力而非外部资源。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4:无政治关联的海归高管相对于于政治关联海归高管,更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

三、研究设计

本文初始样本为先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402家公司,样本期间为2009―2013年。经手工整理,先剔除了未能成功上市和暂缓上市的公司信息;然后剔除了由于上市较晚而缺少报表信息的21家公司,最后得到创业板379家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1270个(企业―年份)观测值样本数据。

(一)相关变量的定义、含义及计算

(二)模型设定

为了检验研究假设,我们使用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innovationi,t表示企业i第t年的创新表现,用上述被解释变量表示;Returnee1,i,t和Returnee2,i,t表示企业i第t年的每组海归高管特征;Controli,t,k表示企业i第t年的第k个控制变量,依次对应上述控制变量;μ0为常数项,μ1-10为待估回归系数。模型用以检验海归高管的各类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

四、海归高管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本文的稳健性检验在参考《海归高管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吗?》[7](张信东、吴静,2016)全面系统的稳健性检验基础上,采用海归高管四个特征分别对公司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滞后期的影响分析作为稳健性检验的简化处理。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描述了样本中高管规模、高管数量与海归高管特征各年的频数分布,其中括号中为当年具有该特征的海归高管人数占当年高管规模的比重。综合来看,创业板企业中同为海归的公司高管在任职、海外经历、专业背景和政治背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且从各年变化来看上述差异,除2009年的频数分布比例显著异于其他年份以外,其他各年的相对比例在整体平均值附近小幅波动。创业板企业海归高管群体呈现的较为稳定的特征分布,一方面体现了创业板企业任命的海归高管总体特征,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本文以海归高管为主体进行特征研究的前提条件。

(二)海归高管四方面特征影响技术创新的检验结果

下页表3中的1-1、1-2可以表明,担任非核心高管的海归则无论资金人员投入,还是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产出和控制研发投入后的产出都有显著正的影响;而担任核心高管的海归则在创新投入方面较弱,甚至于对创新产出有负面影响。进一步探究,我们结合表4,发现担任非核心高管的海归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滞后期的表现仍然显著为正。考察海归领导者一年以后控制研发投入前后的创新产出时仍然是负向影响,但负向影响已不再显著,而在二年以后控制研发投入前后的创新产出已经显现出正向显著效应。由此说明,担任核心高管的海归在长期内对企业技术创新是有正向作用的。所以,实证结果不仅证实了研究假设H1,而且给出了更具体的答案。

表3中2-1、2-2呈现的结果表明,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高管无论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还是控制研发投入后的创新产出方面都有着积极显著的表现;而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高管得创新指标则并不显著。海归高管通过海外学习经历掌握的先进专业知识和培养的活跃创新思维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而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高管,短期内其管理方面的不适应使其无论在创新产出还是创新效率方面都无突出贡献。上述结果初步证明了我们的假设H2。结合本文表5,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高管在一年和二年以后的创新产出方面,相比于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高管,始终表现突出。在此,全面地证实了H2。

表3中,3-1、3-2实证结果显示,拥有技术专业背景的海归高管与研发支出、研发(技术)人员投入和本科学历以上人员投入都正相关,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与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表示的创新产出和控制研发投入以后的创新产出却仅在10%的显著水平上正相关。整体来看,拥有技术专业背景的海归凭借技术的敏感性及(下转74页)时抓住创新机会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拥有非技术专业背景的海归更擅长全面运作推动现有项目高效完工,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提升。因此,研究假设H3得到验证。

本文表3中4-1、4-2表明,拥有政治关联的海归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方面都没有显著影响,无政治关联的海归高管反而在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都发挥了正向作用。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企业技术创新而言,政治关联并未发挥作用。相反,海归缺乏政治关联的事实使其能更为专注地进行研究开发而非取悦政客,成为其优势。由此,实证证明并阐释了我们的研究假设H4。

五、结论、建议与展望

利用创业板上市企业2009―2013年样本数据,本文从高管担任职务、海外经历、专业背景和政治关联情况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海归高管特征不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具体表现为:(1)海归高管中非核心高管相对于核心高管,更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2)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高管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而且海外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创新的作用越显著。(3)拥有技术专业背景的海归高管增加了企业对创新项目的重视,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4)无政治关联的海归高管积极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GrimmC.m.,K.G.Smith.ResearchnotesandCommunications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alChange:anoteontheRailroadindustry[J].

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1,(12):557-562.

[2]wiersemam.F.,K.a.Bantel.topmanagementteamDemographyandCorporateStrategicChange[J].the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

1992,(1):91-121.

[3]BalaSubrahmanyam.H.technologicalinnovationsinindianengineeringindustry:industryandFirmLevelCaseStud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ofentrepreneurshipandinnovationmanagement,2005,(5):401-420.

[4]余恕莲,王藤燕.高管专业技术背景与企业研发投入相关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5):14-22.

[5]wangH.Y.,t.H.Duan&w.X.Hou.Returnees’influencesonChina:aBusinessperspective(1850sto1940s).availableatSSRn:

http:///sol3/papers.cfm?abstract_id=2424383,2014.

[6]Giannettim.,G.m.Liao&X.Y.Yu.theBrainGainofCorporateBoards:evidencefromChina[J].theJournalofFinance,2015,(4):

创新成果的特征篇7

【关键词】解释性类比;解决问题类比;创意性类比;类比过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32―03

类比是人类典型的思维方式之一,在当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著名数学家polya指出:“类比充满着我们的思维和交流,从简单推论到艺术表达以至最高的科学成就,无不充满类比”。[1]

类比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不同领域的学者感兴趣的方面和研究角度不尽相同,类比推理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四大学派:认知科学学派、哲学学派、心理学派和人工智能学派。认知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主要关心人们如何根据记忆进行类比推论,哲学家们则关心获取一个有效的类比推论所必需的前提条件,而人工智能的研究者们则热衷于研究有关于类比推理的计算模型和系统。[2]本文则从教育的角度分析类比思维过程。

已有的对于类比思维过程的分析是不分类别的,而笔者认为不同类别的类比思维过程不尽相同,按类别进行分析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类比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类比的新分类方式,然后对不同类别的类比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希望为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提供一些依据和借鉴作用。

一已有的类比分类

到目前为止,类比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被划分为许多不同的分类形式。

1按照类比推理所依据的不同关系将类比划分为简单并存类比、因果类比、对称类比、协变类比和综合类比;

2按照类比原理的不同将类比划分为八类:直接类比、拟人类比、象征类比、幻想类比、仿生类比、因果类比、对称类比和综合类比;

3发明创造中常见的类比形式有:形式类比、功能类比和幻想类比;[3]

4将类比划分为相近类比与距离类比;[4]

5将类比划分为形象类比和仿生类比;[5]

6按照选择对象不同可以将类比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定类比目标域,寻找源域,这常用在科学研究中;一类是给定源域,寻找目标域,常用来做随意联想。[6]

二依据类比的目的进行分类

类比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形式,已有的类比分类是按照类比所依据的关系或原理,还有按照类比在创造发明中的功能进行分类的。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打算从认知和教学的角度来考虑类比的分类。如下图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类比?主要应该有两点:一是掌握类比方法来解决类比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者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在解决类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类比思维训练的结果是改善类比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解决类比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运用类比方法解决类比问题又可细分为两类:一是用类比法解释现象;一是用类比法为学科中的问题寻求答案。从认知角度来分析,类比过程与认知结构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利用认知结构中的内容解决类比问题和通过类比改善认知结构,建构新的解决问题的图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类比目的主要有三个:运用类比方法解释现象、运用类比方法解决学科问题和运用类比方法训练类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基于类比的目的不同将类比分为三类:解释性类比、解决问题类比和创意性类比。

1解释性类比主要用于向别人解释某种现象、事物或观点,以及劝说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解释者将要说明的事物、现象或观点通过类比使被解释者接受,解释者需要搜索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估计被解释者的认知结构内容以便寻找合适的类比源进行类比,解释性类比能够改善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解决问题类比可以被应用到各类学科和发明创造中的问题解决中,当学生碰到一个难以解决的新问题时,他运用类比法从认知结构中检索出相似的其它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适当的调整映射到新问题的解决办法中,从而解决了问题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意性类比适合应用到所有领域所有学生,主要是训练学生依据部分相似性,通过自由联想和类比迁移创造出新奇的事物和想法,这种类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使学生将类比结果以新的图式形式建构到认知结构中,从而改善认知结构的特性。

三基于分类的类比过程的分析

笔者通过研究认为类比过程应该包括:分析和表征类比目标,依据认知结构中相关知识的表征来检索类比源,类比目标与类比源的映射,推理和解决问题。

由于不同类别的类比目的不同,类比过程与认知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类比后的结果也不同,所以它们各自的类比思维过程存在很大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对不同类别的类比思维过程进行分析。

1解释性类比的类比思维过程可以归纳成如下操作步骤:

(1)用系统方法分析类比目标,即分析需要解释的事物、现象、观点或问题的属性和结构特征,并作出恰当的表征。属性特征是指类似于形状、大小、颜色、材质、时间特征、地点特征和空间特征等个别属性,结构特征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或其他联系。

(2)解释者检索自己的认知结构寻找合适的类比源。“合适的”一是指与类比源有诸多的相似之处或有关键性的相似,能用来解释类比目标;另一个是指解释者检索的是自己的认知结构,但同时必须保证检索到的目标源在被解释者的认知结构中也存在,是他认知结构中早已建构过的知识内容。因此解释者要判断和评估被解释者关于该事物、现象或观点的认知结构的内容和变量(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如果类比源与类比目标的相似程度不够或者被解释者的认知结构的内容和变量有欠缺,则需要重新检索其他的类比源或先改善被解释者的认知结构。

(3)将类比源和类比目标进行匹配与映射。

(4)用被解释者已经熟知的类比源解释类比目标。

上述步骤用流程图表示为:

2解决问题类比的类比思维过程可归纳成如下操作步骤:

(1)呈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类比目标。该问题可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小发明创造中碰到的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也可能是教师给定的要求解决的问题。

(2)用系统方法分析类比目标的属性,做出恰当的表征。用系统分析方法能更科学、全面地对问题进行属性特征的分析和结构特征的分析。

(3)检索认知结构,寻找类比源即相似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由于每个人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的变量不同,如果是良构的认知结构即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分辨性和稳定性好,那么对于认知结构的检索就会快速、精确和恰当。如果是劣构的认知结构,那么检索就会失败,进而找不到类比源,类比中断。所以,该步骤与问题解决者的原有知识经验、认知策略、迁移能力等都有关系。另外寻找的类比源必须与类比目标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或关键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原理和结构功能上的相似。

(4)分析类比源的属性特征并进行匹配和映射。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类比源的属性特征,然后与类比目标进行初步的匹配和映射,再通过分析,区别关键的匹配和无关紧要的匹配,恰当的匹配和不恰当的匹配。

(5)如果存在关键性匹配,便进行类比推理,将认知结构中的类比源的解决方案迁移到类比目标中,用以解决问题。

(6)如果没有解决问题,便重新回到第三步,寻找新的类比源和解决方案。依此类推直到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上述步骤用流程图表示为:

3创意性类比的类比思维过程大概可以归纳成如下操作步骤:

(1)呈现类比目标。创意者自己从认知结构中提取一个熟知的事物、现象或观点,也可以是别人给定,但一定是创意者认知结构中已经存在并且熟知的对象。

(2)分析和表征类比目标的属性。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科学地分析和呈现类比目标的属性特征和结构特征。主要是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类比目标的相关属性和结构特征。

(3)寻找类比源。按照有关相近类比和距离类比的解释,通过自由的联想寻找有很多相似点的对象或关系属性相似的对象。

(4)将类比源的某个功能或特征类比推理或类比迁移到熟知的类比目标的某个方面,产生新奇的功能、特征或观点。

(5)判断新产生的对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里尽量鼓励创意者产生新奇的想法,只剔除非常荒谬的对象。

(6)继续第三、四、五步,不断地进行创意性类比。

(7)将类比结果用图式形式建构到认知结构中,改善创意者的认知结构和提高创新能力。

上述步骤用流程图表示为:

四基于比较思维的类比思维过程描述

在类比过程中,需要运用比较思维来分析与表征类比目标和检索类比源。比较思维方法是人们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所比较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方法。比较思维的流程图如下:

类比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对比思考才能确定正确的类比源。例如,应用类比方法解决问题,类比过程是:首先分析和表征类比目标的特征,可以先从最关键的特征――性质开始,分析完性质之后便到认知结构中对比着检索在性质上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即类比源,接下来判断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否适合解决类比目标中的问题,适合的暂时记录下来,然后继续对比检索有无其他合适的类比源,将所有合适的都记录下来;然后再分析和表征类比目标的其它特征,例如功能、结构、属性或其它,在分析之后到认知结构中对比检索类比源,然后判断……。类比的过程大概可以概括为分析和表征类比目标――对比检索类比源――判断――然后再分析和表征类比目标――对比检索类比源――判断……一直循环直到找的最佳的解决方案。

笔者希望上述的类比过程分析能在学生的类比问题解决过程中或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时起到一些作用。

参考文献

[1]polya,G.Howtosolveit[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45:32-36.

[2]谷晓巍.泛类比推理原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3]佚名.创造思维与创造发明讲座[eB/oL].2005.

[4]艾伯特•L•戴维,徐世明译.超级思考力训练[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4:152-162.

创新成果的特征篇8

关键词: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技术驱动战略

在企业产品创新中,有两种战略形式可供企业选择:即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和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这两种战略形式的出发点看似绝然不同,实际上企业完全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开发出的新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

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认为:企业应该了解当前顾客的需要,按照当前顾客的需要来设计和开发产品,即产品创新活动应完全以当前市场上的顾客需求为准绳,设计和开发当前顾客实际需要的产品。为达到此目的,企业新产品开发部门应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深刻认识和了解顾客的当前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技术创新来设计和开发出新产品来满足顾客的当前需求。理想的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会产生一个已经准备前来购买的顾客群,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使顾客方便地买到该产品。

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的逻辑是“需求中心论”。“需求中心论”来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流经济学的凯恩斯定律(keyneslawofmarket)。与上世纪初著名的萨伊定律(say’slawofmarket)供给自己创造了自己的需求完全相反,该定律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自己的供给。就企业的产品创新战略来说,“需求中心论”内涵在于:产品创新的关键是顾客的需求分析,如果新产品完全是按当前顾客的需求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投入市场后就会自动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顾客群。简而言之,按照“需求中心论”的思想,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的逻辑就是“市场变,我也变,我变随着市场变”。

大多数学者发现,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narverandSlater(1990)以一家美国公司的113个战略事业单位为样本,采用mKtoR量表来度量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证实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资本回报率之间呈现正相关;JaworskiandKohli(1993)则以美国的102家公司的222个战略业务单位为样本,采用maRKoR量表来度量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其结果也是市场拉动性与整体绩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此后,Deshpande(1993)、pelhamandwilson(1997)、Laughlin(2002)、KaRa、KaynakaandKarab(2004)等学者分别以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的企业为样本,一次又一次证实: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

在研究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的直接关系的同时,许多学者就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的问题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多数学者认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可以促进企业增强创新努力,加快产品创新速度,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的效能,进而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在市场拉动性与企业业绩关系的逻辑链条中关键核心是创新。Han、KimandSrivastava(1998)和BakerandSinkula(1999)更是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市场拉动性—产品创新—企业绩效这一连锁关系的存在。

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

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认为:企业不能只是一味地去迎合当前市场上顾客的需求。在很多情况下,顾客是缺乏远见的,对自己未来需要什么产品,顾客本人也是不太清楚。即使顾客认识到未来的需求趋势,但市场需求由一种趋势到现实也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新技术来主动进行产品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对市场需求进行积极引导。换句话说,通过技术创新人为的生产出一种“需要”,主动地创造出一个市场。

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的逻辑是“技术推进论”。而“技术推进论”来源于凡纳瓦•布什(Fanwalabush)的技术推进思想。凡纳瓦•布什认为:只要企业产品创新中所涉及到的特定技术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科技含量,以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产品一旦投放到市场中,便会在市场上产生一定的商业价值。如果说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是“市场变,我也变,我变随着市场变”的话,那么,企业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就是“市场不变我也变,我变引领着市场变。”

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彼得•圣吉(Senge1990)和哈默(Hamel1994)先后指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由于对当前顾客需求的强烈关注,企业往往被动地被顾客牵着鼻子走,从而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当前的产品和当前的顾客上。营销学教授鲍森(paulson1996)也指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将直接导致企业的近视行为,许多管理上非常好的公司之所以在产品创新上落后,主要是因为他们太听信于顾客,把大量精力集中在顾客想要的产品上。

上述观点也印证了格雷厄尔和威尔斯(Glazerweiss1993)所做的一项实证研究: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与企业的业绩呈现出负相关。他举例说:“宝洁(p&G)公司目前的挑战源于它对当前顾客需求过于细腻的观察与研究,以致在产品创新上走的太慢”。日本的索尼公司是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的实践者,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akiomorita)曾毫不掩饰地说:“我们不应只是满足市场,而应是积极创造市场。”索尼的典型口号是“科技创造需求。”还有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iBm公司也是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的实践者。

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与技术驱动战略融合

市场拉动战略与技术驱动战略并不是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绝对二分法。企业在产品创新上完全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使这两种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创新的效果。著名的营销学家美国西北大学的菲利普•科特勒2000年与库玛等人发表的《从市场驱动到驱动市场》一文中表达了同样的含义:“企业产品创新应源于市场,但企业绝对不应成为市场的奴隶。”

本文认为,企业产品创新的方法就是试图使市场拉动战略和技术驱动战略得到有机融合。

(一)进行前卫用户研究

前卫用户研究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埃里克•冯•希波尔(ericVonHippel1998)首先开发的一种新产品创新方法。前卫用户是具有以下特征的用户:他们提出强烈的需求,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这种需求就会在市场普遍出现;前卫用户不愿企业慢慢开发,他们经常要求企业提前开发新产品;前卫用户不同于新产品的早期采用者即最初购买创新产品的人,前卫用户面对的是市场上不存在的产品需求。例如飞利浦个人护理产品分公司为其剃须刀产品选择的“前卫用户”是:他必须对任何剃须的不适感特别敏锐,比如他必须具有柔嫩的皮肤;它应该能代表后来相对满意的客户群体;它应该对剃须刀具有专门的辨别能力,并擅长表述其感觉。

对于任何产品几乎总存在一些比其他人更早地感受到需求的个人,这种需求在几年后同用户最紧密相关。同产品创新相关的大量需求信息存在于前卫用户中,而这种需求信息总是半隐半现。企业产品创新部门通过和前卫用户密切接触,可以提早几年的时间就把握住顾客的这种需求。这提早几年的时间完全可以给企业的新产品创新部门以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该产品相关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使企业的创新产品既符合技术发展的长期趋势,又可提高创新产品与市场需求的耦合程度。在通讯领域中几项成功的前卫用户研究已经确证了前卫用户研究在企业产品创新中的有用性。

(二)实施产品概念测试

产品概念测试就是将企业初步设定好的一个产品概念或几个可以替代的产品概念展示在一群特定的目标顾客面前,以便获得目标顾客对它的反映。在进行产品概念测试时,通常用文字来表达或用图片来描述产品概念。按照摩尔(moore1993)的说法: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般很难预测顾客对创新产品的市场反应。产品概念测试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该方法是从市场中抽出足量的参入对象做样本对产品概念进行检测,以便及早发现一些在技术上看似不错的产品创意,能否在潜在市场上取得商业成功。

一个完整的产品概念由三部分组成:顾客观点即顾客从自身的角度对新产品提出有关要求,比如产品式样、产品包装、产品规格、产品颜色、产品价格等;利益点即说明新产品能为目标顾客提供哪些具体的好处,比如便利性、节时性、安全性、耐用性、适用性等;支持点即解释企业怎样从技术上解决顾客观点中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比如技术可行性、技术路径、技术参数等。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测试,企业就可以把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战略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既保证了新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又保证了新产品的市场可接受性。

(三)采用产品联合分析

产品联合分析(productConjointanalysis)就是假定创新的产品具有某些特征,并按此特征对产品进行模拟,然后让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这些虚拟产品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每一特征以及特征水平的重要程度做出量化评价。正如托尔和哈肯斯(tull&Hawkins1987)所说:“联合分析假定分析的产品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特征所组成的;消费者的抉择过程是理性地考虑这些特征而进行的。”通过联合分析产品创新人员不仅可以知道哪些属性增加了创新产品的价值,而且还可以知道这些属性必须达到何种绩效。

产品联合分析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确定产品特征与特征水平,这些特征与特征水平必须是显著影响顾客购买意向;二是产品模拟,联合分析将产品的所有特征与特征水平通盘考虑,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将这些特征与特征水平进行组合,生成一系列虚拟产品;三是受访者评价,通过打分、排序等方法调查受访者对虚拟产品的喜好、购买的可能性;四是计算特征效用,从收集的信息中分离出消费者对每一特征以及特征水平的偏好值,这些偏好值也就是此特征的“效用”;五是市场预测,利用效用值来预测消费者将如何在不同产品中进行选择,从而决定产品创新的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方法,企业产品创新的技术方案就完全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

(四)利用质量功能展开图

创新成果的特征篇9

关键词:新创企业;社会网络;风险

新创企业有的是依据已有企业进行的模仿,还有部分则是创造性的实践。前者可以借鉴已有企业的经营模式与经验,然而难以找到适合本企业的最优方法;后者要依靠自身的探索来成长,可以学习的经验极少。同作为新创企业,二者面临着一系列相同的难题:如何经营和管理企业?如何挖掘和培养需要的人才?怎样获得资金?怎样扩大市场份额?……正因为如此,新创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面临来自市场、资金、技术、人才、企业经营和产品自身等方面的风险。创业风险之大使得约70%的新创企业经营时间不足一年,最终能存活5年以上的只有一成左右。对新创企业风险因素的测量和评价能够有效指导新创企业的实践活动,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其存活率。本文从社会网络中提取出网络规模、网络强度和网络信任三个指标,对新创企业社会网络和创业风险进行测度和评价,以论证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创业网络特征对新创企业风险的影响

(一)创业网络及其特征

1.创业网络

创业网络是初创企业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它还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分析创业网络与新创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需要明确复杂网络系统的特征。复杂网络系统所具有的自组织、小世界、无标度、社团结构性质对于新创企业利用创业网络应对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自组织性是指系统自发调节网络中的活动以适应某目的;小世界特征指的是亲朋好友、熟人同事之间局域范围内频繁交流,与其他社会主体“长程联系”极少的现象;无标度特征是指某些联系量大的节点更容易与其他节点建立联系,少数节点形成联系中心,其余多数节点只有少数联系的现象;社团结构是指复杂网络中由许多具有相似性的节点组成的子网络,是小世界进一步发展演化的结果。创业网络本质上是个多中心协调体,通过多主体协同互动,提高网络节点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网络构成越是复杂,整体自主协调应对风险的效果越好。

2.创业网络特征

社会网络囊括亲友同事、合作伙伴、商场政界人士、各种机构等可辨主体,构成网络的实体;另一方面,网络中主体之间存在合作、信任、权威等关系,表现出复杂网络的性质。企业的各种经济行为都是通过社会网络来实现的,而社会网络是主体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结构,难以直接测度。本文认为网络规模、网络强度和网络信任是企业社会网络的三大表征,通过对这三个指标进行测评,可以量化企业社会网络,便于分析社会网络对新创企业风险的影响。网络规模是网络中主体的数量,这里指的是与企业达成或将会达成合作关系的主体,也是构成网络的实体;网络强度是网络中线的载重,衡量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密切程度;网络信任则用来说明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否存在误导和欺诈等不信任的行为,是对社会环境可信任程度的衡量。

(二)创业网络特征对新创企业风险的影响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网络是获取信息和资源的重要途径。处于企业社会网络中的合作伙伴能够利用彼此的社会资源,由此增进双方的交流和了解。网络规模越大,企业接触的主体越多,利用资源和了解信息的渠道越多,越能获取蕴含企业风险的信息,也越能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企业被淘汰的风险越低;网络强度越高,彼此交流和合作的机会越多,应对风险的方案越稳定可靠;信任程度越深,获取外界支持的成本越低,也越有利于扩大网络规模和加强网络强度,获取企业发展关键信息和关键资源的可能性越高,这对于经验不足、资源短缺的新创企业降低创业风险尤为重要。企业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对初创公司有积极的影响,能够降低创业风险,促进新创企业成长。

创业初期基于创业者情感形成的个人网络成为影响新创企业风险的主要因素。据“强关系”假设,创业者个人社交网络和家庭背景能够为新创企业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情感支持;又根据实际问卷调查分析可知,绝大部分新创企业在创业初期得到了来自家人、朋友、亲戚的大力帮助,这使得新创企业顺利地度过了“种子期”,降低了过早夭折的风险。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更多的主体加入企业网络,以创业者个人网络为主导的社会网络逐渐演变为以企业合作、战略联盟和产业集群为表现形式的商业网络,复杂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强度的加强,网络信任程度的加深,形成多主体协调中心,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复杂网络协调应对风险的效果逐渐显现,这对于降低新创企业风险,维持稳定的合作关系,突破新创企业存活瓶颈(一年)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后缓解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压力,降低新创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述,新创企业社会网络规模、网络强度和网络信任对于降低企业风险均有积极作用。由此提出以下假设:H1:新创企业社会网络规模对于降低新创企业风险有积极影响;H2:新创企业社会网络强度对于降低新创企业风险有积极影响;H3:新创企业社会网络信任对于降低新创企业风险有积极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及研究量表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将所要调查的问题划分为基本资料、网络强度、网络规模、网络信任和企业风险五个部分,共31个题项,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对除基本资料以外的部分设计问卷答案(研究量表见表1)。深入苏、徽、赣、鄂省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151份问卷,剔除成立时间在8年以上或答案不完整或明显敷衍等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共101份有效问卷。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问卷设计保持了一定的实用性。为了衡量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SpSS19.0进行可靠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做信度和效度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知,各变量α系数均大于0.6,说明采用该问卷进行调查能够得到比较有用的信息,测量结果真实可靠;各因子载荷均大于0.5,说明问卷题项能够很好地测量企业社会网络和风险:基本符合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相关要求。因此,通过该问卷获得的数据能够作为测量和评价新创企业社会网络与企业风险的客观依据。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19.0计算每个题项的综合因子得分,分析网络强度、网络规模、网络信任和企业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以企业风险为因变量,网络强度、网络规模和网络信任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社会网络强度对新创企业风险的影响、社会网络规模对新创企业风险的影响、社会网络信任对新创企业风险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R2为0.631,调整后R2为0.619,F值为54.63,Sig为0.000,具有显著的回归效果。各变量相关系数见表3,假设检验结果见表4,回归分析散点图见图1。

(四)结果

从统计结果来看,各p值均小于0.05,拒绝不相关假设,接受相关假设。假设1、2、3均获得支持,即企业社会网络强度、规模、信任都与新创企业风险负相关。网络强度越高,新创企业风险越低;网络规模越大,新创企业风险越低;网络信任程度越深,新创企业风险越低。相关系数均大于0.6,企业社会网络规模、强度、信任与新创企业风险紧密相关,且社会网络各表征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网络信任与网络规模、网络强度、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尤为显著。回归分析散点除了一个离群点外,分布在以e=0为中心的横带中,说明该模型是合适的。

三、结论

与成熟企业相比,新创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承受更大的压力。新创企业资金不足、经验缺乏、人力有限、市场空间狭窄等特征决定了其必须较多地依靠社会网络获取各种资源,拓展企业生存空间,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目的。创业网络是影响新创企业风险的重要因素。创业网络三大表征中,网络信任与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紧密相关,与新创企业风险之间也是密切联系,网络信任是推动社会网络发展壮大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获取外界支持,降低新创企业风险的重要因素。新创企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大网络规模、加强网络强度、深化网络信任来降低企业风险,尤其应注意深化网络信任,以较低的成本维护和发展企业社会网络。

本研究是为了厘清创业网络与新创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以期从社会网络的角度给出降低新创企业风险的建议,以提高我国新创企业存活率,促进经济发展。由于数据获取条件的限制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本文没有考虑地区特征和经营环境的影响,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福杨,林凤.创业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联盟初探[J].管理视野,2010(01).

[2]范如国.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J].Science,2007(07).

[3]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4]Granovetterm.economicactionandsocialstructure:theproblemofembeddednes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85:481-510.

[5]张秀娥.创业者社会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J].社会科学家,2014(03).

[6]weberB,weberC.Corporateventurecapitalasameansofradicalinnovation:Relationalfit,socialcapital,andknowledgetransfer[J].Journal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management,2007(01).

[7]程李梅,范珂.网络特征,资源获取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01).

[8]SmithDa,LohrkeFt.entrepreneurialnetworkdevelopment:trustingintheprocess[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8(04).

[9]KanK,tsaiwD.entrepreneurshipandriskaversion[J].Smallbusinesseconomics,2006(05).

[10]童欣,彭华涛.创业企业原生社会网络与衍生社会网络的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3).

[11]inkpenaC,tsangewK.Socialcapital,networks,andknowledgetransfer[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5(01).

创新成果的特征篇1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起着推动作用。创新的理论之所以新,关键就在于它借助社会实践的平台,以实践为根本动力和出发点,提出不同于以往理论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观点。党的理论要想保持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要以实践的创新为基础,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的观点指导发展的实践。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七大,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一直深刻地体现着实践性的本质特征,无不是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历史实践的凝结。邓小平同志一直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五大期间,形成并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从此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将这一科学理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十五大之后,同志结合新时期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理论思想,同时还注人了“与时俱进”这一新的思想内涵。十六大以来,同志结合新时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社会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见,任何理论都是实践的经验总结。实践既是理论认识的来源,又是理论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践既是理论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又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任何脱离实践的理论,犹如一口枯井,了无生趣,自然也就没有生命力。同的主题要求,因此需要人们对此作出准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回答,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结合当时的时展需要作了重要报告,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五大正式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如何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等问题,这些都是时代赋予我们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十六大以来,同志结合时代特征,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课题,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十七大以来,同志牢牢把握时代特征,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社会经济从快速增长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时代性

任何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在时代的历史背景产生和发展的。当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也都有它赖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并科学地反映其发展方向。任何离开时代背景的理论和真理,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列宁曾说过:“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l]每个时代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必然有着不同的主题要求,因此需要人们对此作出准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回答,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结合当时的时展需要作了重要报告,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五大正式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如何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等问题,这些都是时代赋予我们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十六大以来,同志结合时代特征,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课题,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十七大以来,同志牢牢把握时代特征,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社会经济从快速增长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人民性

人民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伟大变革力量,其主体地位始终贯穿于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创新之中,具有人民性的特征。从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提出的改革开放,其核心是要让人民满意;然后到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十七大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这些都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结束后,邓小平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z]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著名论断,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之一,从社会价值取向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党的根本宗旨进行了更加明确地阐释。十七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人,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其实质就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行新的提升。尤其是在科学发展观中,更是把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内容。这样保障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证明它不单纯是一种简单的理论原则。坚持这个理论体系,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

四、继承性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的召开,每一历史阶段都是在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下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所要追求的是对客观存在的真理科学的分析,认真学习新知识、新认识,对实践经验进行新总结、新概括。理论创新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要具有“扬弃”精神,要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理论创新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发展过程的阐明”[#]。只有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才能使理论创新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中国共产党就一直坚持这条道路。党的十五大指出,由于“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论时也指出:“它们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历史的实践证明,没有继承,也就没有创新。一切科学理论的发展,都继承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离开前人或他人理论知识的积累,就不能准确把握和理解,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取向。

五、民族性

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发展体现了民族性,主要是因为其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着力解决中国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问题,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充分显示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所以,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理论也都是不可能离开民族性而谈发展,当然也不会脱离孕育我们生长的民族土壤。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们的民族理论相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但符合我们国家民族发展需要,而且还能体现我们国家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呈现出来的蓬勃的生命力,同样也是因为遵循民族性的基本特征,能紧密地联系中国的具体民情,能够适应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的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要把握好我们的具体民情。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和中国的特点相结合,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不是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它才符合本民族的基本国情,而这种结合就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化,才能为我们所用,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从党的十二大至今,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深打上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烙印,也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例,2006年4月21日,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中谈到科学发展观时说:“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5〕他通过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思想、注重社会和谐建设等民族文化的基本理念,阐明了科学发展理念的民族性特征深人民心。这些使我们有了坚定的信念,使得我们深深地相信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理论,通过不懈地努力和奋斗,一定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果实。

六、整合性

党的十七大理论创新是一大理论成果,其显著的特点就是整合性。所谓整合性,即就是通过对已有的不同人的思想和观念进行的概括整合,从而提出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思想路线,就是在总结整合十二大的理论内容,以此类推,每一次党代会的召开都是前面的整合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三代领导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来认真整合,先后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三者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的关系、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等方面整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6]“这就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出了新的概括,创造性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外延”「3〕。因此,党的指导思想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时刻体现着整合性特征。

七、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