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43

科技创新的特征篇1

关键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内涵;基本特征;成长规律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62-02

0引言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科技进步的核心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智力支撑,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因此,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研究与培养,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1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特征及范围

1.1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

1.1.1科技人才的内涵归纳学术界的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①延续历史上的说法,认为科技人才是“才华杰出者”,或再加上“德才兼备”;②从教育的角度,以学历为依据,认为科技人才“是指有大学以上学历的科技工作者”;③从人才管理的角度,以专业技术职称为依据,认为科技人才是具有技术员或相当于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④从人才学研究的角度,以才能和实绩为依据,认为科技人才是“以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实际上科技人才不同于一般的“人才”概念,应界定在科学技术领域。正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出:“科技人才是指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科技活动,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在创造活动中作出贡献的人员”

1.1.2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定义。美国等国多数学者认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指在大学任助理教授以上,在研究所或大公司的研发部门中任科学家职衔以上的人员。国内多数学者认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高层次;二是创新性;三是从事科技活动。本文认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学术造诣,从事创造性劳动,发挥着引领和带头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科技人才。

1.2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征从上述定义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特征:①高层次性。这类人才一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具有宽泛的知识面,开阔的视野,有特殊的技术业务专长;对经济、社会的贡献超出常人。②高创新性及高智能性。他们从事的是创造性劳动,思维具有创新性。他们往往具有高于常人的智能水平,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具有深度和高度以及一定的难度的。在长期的科技活动中锻炼出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敢于追求超越前人的新发现,启前人之未知;他们的劳动成果凝聚了人的高智能的特性。③业务的精湛性。这些人才往往在学习与工作时总是要求精益求精的,他们掌握的知识具有专业性,他们掌握的技术具有专长性。他们正是通过自身的业务专长立足于科学技术领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④贡献的巨大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他们所作的贡献是卓越的,包括经济贡献、社会贡献、科技贡献等多个方面。

以上是从才能、实绩、业务等角度所直接分析出的显性特征,引申开来他们还具有如下的一些心理特点:①需求层次的高端性。较一般人才,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期望通过一种创造性或挑战性的工作来体现其自身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工作实绩来获得精神、地位上的满足,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因而更强烈地期望他们的劳动成果和价值在专业领域内取得一定成绩,并得到社会广泛的承认。②独立自主性。因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多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求知欲,不愿受制于人,不愿接受程序化的指示和控制,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这种特征表现在他们对时间要求的灵活性、工作场所的不固定性。

1.3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范围界定当前鉴别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按“职业”统计,二是按“资格”即受教育程度统计。按照科学技术部的统计口径,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指标,包括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与发展(R&D)人员。按照中组部和人事部的统计口径,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选取专业技术人员指标。由于科技人力资源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在统计中,我国政府对科技人力资源主要依照三种口径进行统计,科技活动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

根据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及特征描述,参考目前我国关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本文认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主要包括两院院士,科学家,科技领军人物,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重大发明人,工程师,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知名学者与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造诣深厚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国外重点大学的留学人才及特聘教授,高新技术产业创业人才等等。

2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的特点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过程是指他们凭借周围环境条件,在科技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本优势,取得科学研究成果,作出创造性贡献,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并获得自身成功的过程。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过程。

科技创新的特征篇2

【关键词】自主创新;税收政策;激励机制

一、我国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现行税收政策分析

我国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现行的促进技术进步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特别是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颁布后,针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所强化,这些政策主要有:

(一)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

1.自2001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底,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可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但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2.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3.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可据实扣除。

4.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可以加速折旧。

5.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6.企业进口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仪器设备,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

(二)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鼓励科研成果转化的税收优惠政策

1.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2.居民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我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对政府促进自主创新理论有模糊认识

建设创新性国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个人、企业和政府,有着各自的职责和范围。企业主要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税收等多种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和调节。市场是自主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主体,财政支出是重要手段,税收重在调节和引导,要正确处理好市场配置和税收调节的关系。目前由于对企业、财政、税收各自职责及发挥作用的领域和力度认识不清,加之我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分析、评估制度尚未建立,对各种优惠政策效果难以准确掌握,导致制定和执行政策准确性不够,出现缺位和越位情况。

(二)宏观上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不科学

1.税收优惠政策与现行税制结构不对称。现行税制以流转税为主,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却主要以所得税为主。这虽与国际上税收优惠的通行做法一致,但由于我国的税制结构不合理,使优惠政策起不到预期的作用,企业从优惠措施上得到的好处不多,使优惠政策失去刺激力度。特别是国有企业效益普遍不佳,亏损、微利企业大量存在的情况下,以所得税为主的优惠措施,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形同虚设。

2.税收优惠环节选择不合理,重点不够突出。目前税收优惠主要集中于对已形成科技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的引进以及已享有科研成果的技术性收入实施优惠,侧重于研发创新成功企业的终端环节。而对正在进行科技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研究与开发、设备更新、风险投资和孵化器等重点环节的税收支持力度不够大,优惠政策格局不合理,重点不突出。

(三)微观上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不完善

1.增值税方面。首先,生产型增值税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税负过重。由于高新技术产业资本有机构成高,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和劳动工具技术含量高,成本价值大,而且更新快。按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规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使产品成本中包含了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进项税金,加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税负,不利于科技产品在市场上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其次,增值税征税范围过窄,其相关费用所含税款无法抵扣。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采用,科技产品成本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直接材料成本所占比例不断降低,间接费用的比例大大增加,大量研究开发费用、技术转让费用等无形资产以及科技咨询费用等往往大于有形资产的投入,这些开支目前都不属于抵扣进项税额的范围;新产品的上市,需要大量的宣传广告费用,这些费用也不抵扣进项税额,使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税负偏高。

2.所得税方面。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主要是针对科技应用单位、科研成果,而不是针对具体的科技研究开发活动及项目。这使税收优惠缺乏针对性,只是对已形成科技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已拥有科研成果的技术收入实行优惠,而对技术落后,急需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的大批传统产业、老企业进行科技开发缺少鼓励,极易造成企业只关心科技的应用,而不注重对科技开发的投入,这种把科技税收优惠对象定位于“应用”而非“研发”的不合理的优惠格局,将导致经济建设偏重于新建项目走外延式发展的道路。

3.个人所得税方面。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中对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并没有真正的个人所得税优惠,致使高科技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也使得大量人才流向海外,尤其是对高科技人才的创新发明所获收入更是缺乏税收优惠,对高科技人才的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等问题也没有得力的税收措施,不利于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三、构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思考

(一)明确税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和职责

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调动各方面因素,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根据财政、税收各自特点以及现行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企业、财政、税收在自主创新方面应明确以下职责范围:对于引进设备与技术、加大研发费用投入等应由企业主导,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宜通过财政支出安排或实施减免税;对于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共性的关键技术以及节能、环保等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自主技术创新,应主要通过规范的财政支出予以安排;税收优惠的作用空间应主要放在激励和引导方面,政策手段的选择上尽可能采用加速折旧、费用加计扣除等间接优惠方式,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机制等。

(二)改革和完善现行税制,形成自主创新的制度性税收激励机制

1.改革增值税,体现自主创新税收优惠

(1)加速增值税的转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限制了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加速增值税的转型。首先扩大增值税转型的试点范围,可以考虑实行地区与行业相结合的办法,即在东北和中部地区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到高新技术产业;然后待条件成熟时再逐步推广到其他行业。(2)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现行增值税并非全面征收,还有大量行业未实行增值税,其相关费用开支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要解决科研开发环节的“链条”衔接问题,其根本措施是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实行全面征收。作为过渡措施,可允许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新产品试制费和宣传广告费,比照运输费用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转让,按其实际所含的营业税予以扣除。

2.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的科技税收政策

企业所得税的科技税收政策在新税法实施的基础上,应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1)税收优惠对象的重心应从产业链下游向上游转移。在制定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时,应重点针对企业科研开发的投入,从目前生产销售环节向研究开发环节转移,逐步确立研发环节税收激励在整个税收体系中的核心地位。(2)设立准备金在所得税前扣除。准许高新技术企业按照销售或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设立规定特定用途的准备金,如风险准备金、技术开发准备金、新产品试制准备金以及亏损准备金等,将这些准备金在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对逾期不用或挪作他用的,应补缴税款并加罚滞纳金。(3)自主创新税收优惠应与国家产业政策、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保持一致。主要是在保持对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给予税收优惠的同时,应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的税收优惠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组织)进行传统技术改造应享受与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相同的优惠政策。

3.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加大对科技人员的税收优惠力度

我国现行税法,几乎没有针对高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就使“以知识为本”、“以人才为本”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实际企业发展中缺乏必要的人才激励机制。强化对高科技人才的优惠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放宽应税工资的扣除额,提高高科技人才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二是对高科技人员在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收入,可比照稿酬所得,按应纳所得税额减征30%。三是对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开发取得特殊成绩获得各类奖励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四是对从事科研开发人员以技术入股而获得股权收益,定期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优惠政策立法,提高税收优惠政策效果

为了解决现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的繁杂、零散、混乱等问题,应借鉴许多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出台一个独立、集中的税收优惠特别法,在全国颁布实施。税收优惠特别法应当对国家和地方税收优惠权限,范围和产业支持重点有明确规定。制定税收优惠特别法的目的在于提高税收优惠法律的权威性,消除支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法律之间的重复和改变当前各地区自行出台多种低效率的支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混乱局面,确保税收政策内在的规范、统一,体现促进自主技术创新政策的系统性、严肃性和稳定性,加大税收支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宏观调控力度。

【参考文献】

[1]闵丽男.发挥财税政策作用,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中国税务报,2006,1:2.

[2]中国税务学会.税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10.

[3]辛文.多项税收政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中国税务报,2006,3:6.

科技创新的特征篇3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评价指标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十一五”的战略重点是自主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明确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未来发展目标。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并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把握“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建立一套具有客观比对性和实践操作性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科学反映城市目前的创新能力、资源条件和创新效果,把握城市创新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自20世纪初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的思想与内涵不断发展,创新理论的内容和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创新理论。

创新并不是一个单纯由技术推动的线性过程,有效的创新模式应该是多种创新主体之间的系统集成。从一项新思想的产生,到形成新技术,并进行商业应用,其间会受到知识积累、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政策法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样,城市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各方面创新,如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等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对于“创新型城市”均无统一的表述。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就是依靠人才、知识、技术、环境、资本、管理、文化等创新要素的有效聚集,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推动新知识的孕育和运用、新技术的突破及其产业化,实现经济社会更大的进步,进而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显著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并且通过新观念的传播和新制度的建设,维持和促进创新在更高的层次持续进行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体。它是一种特定的区域创新系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延伸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社会创新等,同时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创新型城市的基本要素包括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资金等;创新机构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创新机制是创新有效运转的保证,包括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载体,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和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的外部环境。

三、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创新型城市不仅是一个发展结果,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创新型城市的特征有两个方面,从结果来说,具有静态性特征;从过程来说,具有动态性特征。创新型城市的静态性特征主要是基于城市空间各创新要素来表达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主体特征、环境特征、投入特征、成果特征、结构特征和机制特征六大类。创新型城市的动态性特征是基于城市创新过程来表达的特征,可以分为起点特征、发展特征和效果特征。其中,起点特征包括城市的创新精神、创新环境、创新资源等;发展特征主要是指创新活动本身的发展过程、品质及其表现;效果特征是指创新活动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福利改善所产生的结果。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创新型城市的特征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创新精神、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创新成果、创新产业、创新效率和创新对城市的综合效果七个方面。因此,创新型城市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创新精神突出。创新型城市的所有参与者对于创新的态度和理念达到高度的共识,并因此形成对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创新投入的高度自觉性。

第二,创新要素聚集。创新型城市必须做到创新主体明确,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要素聚集,创新体系完善。

第三,创新环境优越。创新环境包括由政策法律、社会治安、城市文明、市民素质、市场、金融等构成的软环境和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等构成的硬环境。

第四,创新成果丰富。创新型城市的知识积累、技术创新成果、创新投入产出比均须达到较高水平。

第五,创新产业发达。创新型城市的创新产业主要指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创意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中开发的创新产品,均应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第六,创新效率提升。创新型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得到显著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不断趋好,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升。

第七,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创新型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人们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均应达到较高水平。

四、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综合性原则。创新型城市是一个城市各种创新要素在一个系统内的有机结合。在指标选取时,必须对城市创新系统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客观反映城市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2.客观性原则。在指标选取时,必须做到数据客观可信、描述明确、定义准确。

3.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指标选取要求客观,就必须以定量指标为主体,即根据现有统计口径,或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该指标的实测值;当然也会有小部分定性指标,主要是关于“创新精神”、政府管理环境和融资环境等“创新环境”类指标,该类指标难以量化,只能通过专家的判断和描述来确定。

4.可操作性原则。创新型城市的指标必须具备易取得、易量化和可比对性,使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根据指标体系可以对城市的创新化程度进行比较,也可以设定达到创新型城市应达到的指标值。

5.引导性原则。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评价功能外,还应发挥引导功能,即引导地方政府在实施城市创新工程中确定突破重点,建设适合本地特色的城市创新工程。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

因为创新型城市具有七大特征,笔者设计了7个一级指标(a1-a7);根据各特征所包含的内涵,分别设计了28个二级指标(B1-B28);根据二级指标所涵盖的重点,设计了106个三级指标(C1-C106),力求以有限的指标把握住创新型城市的评判标准和整体特征。其具体模块结构如表1所示:

(三)关于部分指标的说明

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指标基本上可以从现有统计资料中获得或计算出来,而定性指标则根据目前一些权威评价指标体系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选取,采取由专家打分(都以1分为计分目标值)的方式来获得具体数值。现将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指标说明(主要是定性指标)如下:

价值取向指数(C1)主要考察市民的重商意识、赚钱欲望和消费倾向。计算公式:价值取向=(市民重商意识指数÷目标值)×35%+(赚钱欲望指数÷目标值)×35%+(消费倾向指数÷目标值)×30%。

创新氛围指数(C2)主要考察市民的求新意识、平等观念和兼容心理。计算公式:创新精神氛围=(求新意识程度÷目标值)×50%+(平等观念程度÷目标值)×20%+(兼容心理程度÷目标值)×30%。

人文国际化程度指数(C4)考察城市移民人口比重、外语普及率、外来文化影响度。计算公式:人文国际化程度=(城市移民人口比重÷目标比重)×25%+(外语普及率÷目标普及率)×40%+(外来文化影响度÷目标影响度)×35%。

经济外向度(C5)指一定时期内城市进出口总额与对外劳务收入之和占GDp的比重,计算公式:经济外向度=(进出口总额+对外劳务收入)/全市GDp。

政府创新水平(C29)综合考察政府执行政策的创新性、政府管理的创新探索、政府学习和交流的频繁程度。计算公式:政府创新水平=(执行政策的创新性÷目标值)×40%+(政府管理的创新探索÷目标值)×30%+(政府学习和交流的频繁程度÷目标值)×30%。

政府服务水平(C30)综合考察政府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计算公式:政府服务水平=(政府办事效率÷目标值)×50%+(服务态度÷目标值)×20%+(服务质量÷目标值)×30%。

政府招商引资水平(C31)考察政府每年引进外资的项目和实际外资到位情况。计算公式:招商引资水平=(全年引进外资项目数量÷全年新投资项目数量÷目标比重)×45%+(全年实际外资到位金额÷全年总投资金额÷目标比重)×55%。

知识产权保护度(C33)可通过调查了解市场上正版文化产品的比重进行评价。计算公式:正版文化产品比重=(正版文化产品产值÷全市文化产品总值)×100%。

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C35)反映公众对城市治安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确定)。

市场发育程度(C41)反映商品和生产要素由市场配置的程度。通过综合考察市内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数量、成交金额等作出定性评价。计算公式:市场发育程度=(大型商品批发市场实际数量÷目标数量)×20%+(商品批发市场成交金额÷目标金额)×30%+(要素市场个数÷目标数量)×20%+(要素市场成交金额÷目标值)×30%。

融资渠道多样性(C48)考察金融市场上可用的融资渠道类型和数量。计算公式:融资渠道多样性=(内资银行融资渠道比重÷目标比重)×30%+(外资银行融资比重÷目标比重)×20%+(股市融资比重÷目标比重)×30%+(风险投资机构融资比重÷目标比重)×20%。

融资便利性(C49)综合考察银行贷款获得的便利性、资本市场可接近性、民间及风险资本可得性。计算公式:融资便利性=(银行贷款获得便利性÷目标值)×35%+(资本市场可接近性÷目标值)×40%+(民间及风险资本可得性÷目标值)×25%。。

创意产业(B21)是指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技巧及才华,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通过知识的开发和运用,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行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音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

知识产业占GDp的比重(C69)是考察产业优化升级程度,知识产业包括教育业、研究与开发、通讯工具、信息设备、信息服务等五个行业。

科技进步贡献率(C80)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经济数学的方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诸多要素中,剔除增加资金和劳动的因素,把科技进步的作用单独分离出来,并给予定量的评价。科技进步贡献率是用科技进步率来反映一个区域经济系统效率的总变化。

其计算公式为:

eδ为科技进步贡献率;δ为科技进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其公式为δ=y-αk-βL

y为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k为资金的年平均增长速度。L为劳动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增加1%时,产出增加α%)。

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增加1%时,产出增加β%)。

五、评价测度的技术实施方案

为实现创新型城市的评价和引导,必须对指标进行测算和比对。为此,需建立评价指标的功效转换与总量测算模型。

在笔者设计的指标体系中,同一量纲的指标当然是可以直接进行比较的,而要比较不同量纲的三级指标综合集成为二级或一级指标,就必须对量纲各异的第三级指标进行功效转换,实现等效无量纲化后,再按指标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数学模型,测算出二级指标值、一级指标值和评价总分。为此,确定采用区间离差功效系数方式,实现指标的等效无量纲化,其公式为:

式中:Hi为第i个评价对象评价总分;Dij为第i个评价对象第j项指标的等效值;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按上述模型,亦可计算出二级指标评分值Bi和一级指标评分值ai,从而计算出城市所得总分值;然后,可以设定一个标准值,总分达到或超过标准值的为创新型城市,还可以根据所得总分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来比对城市的创新程度。

六、后记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为了考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不同城市在创新构成要素的安排、创新要素的协调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特色的城市创新体系。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在进行过程当中或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总体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地域辽阔,各省市发展参差不齐,资源、环境条件各异,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必须根据区域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以及资源的可支配性和可获得性,有重点、分阶段地培养、壮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或对传统产业升级,以加快创新能力的获得和扩散,有效地利用技术成果开发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最终提升整个产业结构水平,人民在创新中受益,使创新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从特征分析出发构建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运用评价指标体系这个工具,客观科学地反映各个城市创新的总体情况,并对不同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为城市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参考文献】

[1]CharlesLandry,theCreativeCity:atoolkitforUrbaninnovators(1stedition)[m].London:earthscanpublicationsLtd.,2000.

[2]李兴华.携手共建国家创新型城市[n].深圳特区报,2007-10-13(a3).

[3]吴林海.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8(1).

[4]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5]李英武.国外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实践及启示[J].前线,2006(2).

[6]梅克保.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J].理论前沿,2006(1).

科技创新的特征篇4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制度;知识

在传统的农业体制中,一般科技知识的供给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农村和农业发展的要求,从而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必须要有一个能促进城市知识、资本等先进生产要素流入农村,把农村的土地、劳动力和一大批的农业科技人员的智慧结合在一起的先进制度。这个制度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那么这些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就是科技特派员。

从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的主要载体或者说从微观上来看,主要是科技特派员和农民。农村的贫穷和落后根源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和科学技术的贫乏。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说:“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土地的差别不是最重要的,物质资本的差别是相当重要的,而农民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1也就是说实现农民能力的提高,进而就会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来看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知识特征主要有明确性、个体性、实践性与经验性和创新性四种。

明确性。在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科技特派员的主要任务是农业的科研与技术的推广,他们已成为农民技术教育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实施主体。科技特派员将清晰、明确的科研成果或已在书本中的知识通过正确、正规的形式(各种教育媒体)加以传递。对于农民来说,这种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的获得是需要科技特派员的帮助的,这种对于科技知识的学习是比较简单和直接的方式。首先,科技特派员是具备必需的、明确的农业科技知识的,科技特派员制度首先是对科技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考核,这样就保证了科技特派员队伍的高素质。科技特派员通过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播放科技录像、发放科技宣传资料等方式,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墙报、科技简报等各种有效途径,向农民宣传科普知识,传授农业科学新技术。这些都将促使科研成果迅速走向广袤的农村大地,到农村企业和农民的手中,使技术创新与扩撒形成良性循环,大大地缩短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周期。从以往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农业只有依靠科技知识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只有依靠科技知识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依靠科技知识才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我国要加强科技知识的普及,让这种显性知识的普遍性充分发挥出来。

个体性。在科技特派员制度中,无论是科技特派员还是农民都不可能将自己所拥有的全部知识描述出来,这种知识是难以像可编码知识那样由几个概念组成的理论来描述,难以用有形的物质实体作为载体表现出来,难以通过读书、听讲和查看数据库等传播手段获得,难以用很低的成本简单直接地在人们之间交流和供人们享受。2在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的知识系统中,都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和诀窍。因为先前所处的生活背景不同,具有的经验不同,因此科技特派员和农民基于各自不同的心智模式、信念、价值观等具有高度个性化的个人知识,这些知识是无形的存在其头脑中的,并对生产生活及所处的环境产生不同的反映。这种无形性的知识特征是以个人为载体,并附着在个人的生命体上,与个人的生命、历史、精神融为一体的,它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具有不同的个性。因此,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是要立足民情,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走村串户等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熟悉村情,寻找工作的切入点和科技、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这样才能合理制定出科技、经济发展的路线。实践性与经验性。在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科技知识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农业生产以露天作业为主,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所不同,科技特派员所掌握的科技成果很难在各地照搬和通用,所以必须通过实践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将已有的科技成果加以改进使之成为适应当地的科技成果。当地的农民中,虽然他们之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但是对本地区的环境是最熟悉不过的。例如光、热、气温、水分和土壤等。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知识的实践性与经验性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在生产生活中许多成功表现都是以它为基础的。农业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因此科技特派员传授的农业科技知识不仅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要适应当地的耕作制度。在新技术推广前要先进行小范围的实验,结合当地实际条件进行改进,并对推广的知识作出通俗易懂的解释。那些在科技知识手册或其他书本上明示出如何做或怎样做的知识,即使对这些知识烂熟于心也一定保证他在实际上“能做”。所以,知识的实践性和经验性特征可以指导科技特派员和农民凭经验来决定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行动,也就是知道某种显性知识可以应用于某种情境。那么,在实践中的边实践边学习过程中就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不可分离的隐性知识。由以上可知,科技特派员制度中最重要的知识特征是实践性与经验性,是通过实践取得经验,再由经验指导实践的一个循环发展向前推进的过程。

创新性。创新性是在实践与经验基础上的创新。科技特派员是通过实践获得相应的经验知识,对将要发生的情况具有“先见之明”,这是与单纯的猜测所不同的,是无法言传无法让外界获得的知识。科技特派员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这些知识是创新的源泉,也是新观念产生的前提。是在相对博学中追求知识的创新。在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知识的创新性特征主要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在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中,知识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发现创新问题的启发性期待,也是孕育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预期,或者说孕育着“正确的”技术和创新问题。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预先定向了技术的进步,将问题的解决过程形成一种知识,反过来融入到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经验知识的增长。在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科学技术知识的获取是比较容易,而更需要的是以有意义的方式利用它们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能力。因而选择、识别并有效利用和创新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当科技特派员在了解了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需要对原本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进行改进以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时,创新就应运而生,这正是利用“干中学”“用中学”“学中学”的模式,利用人类的智慧,通过开放的链式反馈来控制和改进原有的农业科技知识来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性知识是在生产实践中,凭借对经验的偶然顿悟完成的,是偶然和意外的统一。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洪盛.制度为什么重要[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孙振誉.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科技创新的特征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Hofstede国家文化理论;科技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创新是企业占据市场、持久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国家提高经济实力,参与国家竞争的重要标志。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淀的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1]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持久性,会通过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规则制度等多个方面对科技创新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通过Hofstede的国家文化理论分析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双重影响,从而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

1、Hofstede的国家文化理论

在针对不同国家地区文化差异的研究中,荷兰学者H·G·Hofstede的国家文化理论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70年代,Hofstede通过对iBm公司11.6万名员工进行文化价值观调查,归纳出文化差异的四个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主义/女性主义。到20世纪80年代,Hofstede将michael·H·Bond针对中国的研究融入自己的文化差异研究,总结出第五个维度:长期倾向/短期倾向。具体而言,五个文化维度如下:

(1)权利距离:指一个组织或机构中权力的不平等分配程度。权力距离通过组织中权力较小的成员的价值观表现。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环境中,组织成员对权力的差异持认可态度,对权威的极大尊敬,称号、身份及地位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反之,在权力距离小的文化则提倡组织内成员互相尊重、平等相处、充分交流。[2]

(2)不确定性避免:指一个社会考虑自己利益受到不确定的事件和模棱两可的环境威胁时,通过正式的渠道来避免和控制不确定性的程度。[3]在高不确定性避免的文化氛围中,人们对于不确定性的容忍度较低,性格外向活泼,同时呈现出焦虑、忙碌和不安,为此,需构建各种社会法律和规章制度以减少不确定性。相反,低不确定性避免社会中的人则显得更加冷静、随遇而安,他们能够包容各种未知情形和不确定性事件,但也比较抗拒规则的束缚,追求多样性和自由的生活。

(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人们强调群体关系及对团体的忠诚,个人的身份以群体成员关系为基础,群体保护个人来换取个人对群体的忠诚。个人主义是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

(4)男性主义/女性主义:Hofstede基于社会性别的分工将文化分为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男性主义社会中,社会性别分工明确,男性负责追求事业、地位及物质财富,而女性则守护家庭、养育子女。相反,女性主义社会中,主导价值观是关心他人、重视生活质量,强调谦逊和关注生活环境,地位和物质不作为成功的标志。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没有显著差别。[4]

(5)长期倾向/短期倾向:即一个民族的长远观念或短期观念。michaelH·Bond将这个新发现的文化维度命名为“儒家精神动力”,特指儒家思想在东方文化中产生的影响。具备长期倾向的社会倡导坚韧和节俭精神,以动态的观点考虑事物发展,注重长远利益;短期倾向则更关注眼前利益,保证个人或组织的稳定性,以静态的观点看待周围环境,特别强调对过去传统的尊崇。

2、基于五个维度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在Hofstede的国家文化理论中,列举了74个国家五项指标的得分并进行排名。其中,中国文化的五项指标数值为:权力距离80分,个人主义20分,男性主义66分,不确定性回避30分,长期倾向118分。[5]下面根据这五项分数所呈现的特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对科技创新产生的影响作用。

(1)权力距离

中国文化的权力距离得分为80,在74个国家中排名12,属于高权力距离文化类型。这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统治不可分离,中国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君威统治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结束。自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作为封建等级统治的主导思想,儒家倡导等级森严的礼教制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等社会关系都表现出“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特征。这种权威统治和遵从心态至今仍然深入人心,中国人普遍接受等级的差异。而科学倡导自由探索、为真理献身、敢于质疑的精神。学术研究上,论资排辈,遵从权威,一些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学者无法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权威特征抑制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思想,也不利于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2)不确定性避免

中国文化的不确定性避免得分为3,总排名68,有较高的不确定性避免反应。儒家文化一直倡导中庸之道,安分守己、明哲保身,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对不确定性包容性较低。儒家强调人们严格遵守秩序,以维护君主政权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的观念使人们固步自封,丧失个性,追求稳定保守的生存状态。而科技创新需要的是善于质疑、打破常规、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熊彼特认为科技进步是“非连续的范式转移”,即“创新性毁灭过程”,是对以往认知、观念的颠覆再造。显然,中国人长期形成的保守观念,使得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主动求知求变的动力,习惯用以往固定的思维模式进行处理,科技创新的意识也被逐渐弱化,明显抑制了科技创新思维的发展。

(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中国文化的个人主义得分为20,在74个国家中排名56,属于高度集体主义文化类型。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个体对群体的服从与归属,在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重整体、轻局部、重和谐、轻竞争。这种集体主义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当今学科发展纵向化和交叉化,科学研究已经不能单靠某一个研究者就能有所创新,必须依靠大量信息的交换和团队的合作。1901年到1972年间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三分之一是与他人合作而获奖,可见,科技创新是需要协作的。[6]另一方面,过于强调集体主义,为维护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会挫伤个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而中国的集体主义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制度,注重“关系取向”和“身份取向”,强调维护人际关系网的稳定。[7]这种对关系的重视会导致小集体主义,使个人过于依赖团体的社会资源而缺乏创新拼搏的热情,不利于整个社会创新意识的普及和推广。

(4)男性主义/女性主义

中国文化的男性主义得分为66,在74个国家中排名13,具有明显的男性主义特征。“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一直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即使现在倡导男女平等,女性更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中,事实上社会中男性和女性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女性在各行各业担任领导职务的比例仍大大低于男性。[8]而且,市场经济制度下,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更加物质化、功利化,权力和财富是衡量个人成功的标志。而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推崇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步入仕途,治理国家,政治色彩浓厚,这种对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视符合男性主义的特征。

科技创新的过程漫长艰辛,会面临各种挫折和困难,因此需要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中国自古倡导“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种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体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促使学者在科研攻关中不畏挫折,不动摇、不放弃,直至实现目标。另外,男性主义倡导的理性思维也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从而做到权责清晰,保证科研团队的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

(5)长期倾向/短期倾向

中国文化的长期倾向得分为118,在39个国家中位列第一,是典型的长期倾向文化类型。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勤俭节约、持之以恒的美德,坚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发展,人们熟知的典故“滴水穿石”、“愚公移山”表明中国人重视恒心和毅力。而且,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积累,所谓“不积畦步,无以致千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都说明中国人对待学习持有踏实、勤奋、坚忍不拔的精神。科技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经历了长期的量变积累最终到达质变,创新就是一种质变,新思想、新发现的产生是以过去的学习积累为基础,因此传统文化这种长期规划的特点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使科学研究更具务实性和规划性,有助于中国学者在创新过程中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持之以恒。

结论

在Hofstede的国家文化模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五个文化维度中表现出明显特征:高权力距离似的年轻学者遵从权威,阻碍公平竞争机制的构建;高度的不确定避免,使得研究者思维僵化,墨守成规,这两种特征对科技创新都会产生抑制作用。高度集体主义特征会对科技创新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男性主义特征体现出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能帮助研究者克服困难,并建设合理有序的创新制度;长期倾向注重研究的积累和总结,能为科技创新提供质变的基础,这两种文化特征都会科技进步和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项目资助:2007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江西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软科学研究基地。

参考文献:

[1]邓厚平.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8):42.

[2]陈春花,刘国江.中国文化的特征分析及对组织学习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2006,(6):129.

[3]陈东平.以中国文化为视角的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研究及其评价[J].江淮论坛,2008,(1):124.

[4]李文娟.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与跨文化研究[J].社会科学,2009,(12):127.

[5]GeertHofstede,GertJanHoftede.Culturesandorganizations:softwareofthemind[m].nV:mcGrawHill,2005:161-211.

[6]魏书敏,刘君雯.从Hofstede的文化视角看中国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34.

科技创新的特征篇6

关键词:寒地;生态学;建筑外界面

备注:论文是课题的系列论文之一。

课题信息:寒地建筑外界面低能耗形态的设计研究,吉教科合字[2015]第277号,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1对生态建筑学的认识

生态建筑学一词是意大利建筑师帕欧罗・索列瑞提出的,他主张保护生态平衡并保持城市和建筑的自身特征,他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个词并为一体,提出了生态建筑学(acologies)的新概念。

保护人类的生活环境顺应和保护自然生态,创造适宜人类生存与行为发展的物质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具有迫切性的问题,生态建筑学的研究正是为了探讨这个问题而出现的,同时也是时代特征的表现,它既是生态学(包括社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与建筑学交叉渗透的产物,又是自然科学的多学科和社会科学如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更大规模结合的产物。

2生态建筑的技术类型

2.1低技术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所包含的理念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建筑的两大渊源――穴居和巢居,均包涵了最为质朴的生态理念。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中国民居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从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陈设乃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均蕴含了生态精神。传统的四合院民居、的石屋、东北的井干式木房、云南的竹楼、西北的窑洞、内蒙古的帐篷等,它们均是就地取材并且适应当地气候,与人自然融为一体。这此传统的理念和技术起到了减少场地影响、水土流失、土地侵蚀、改善微气候和生态环境的结果,都较好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2高技术生态建筑

高技术生态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充分利用生态学、生物学、气候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作为支持手段,从生态策略入手,强调建筑的灵活性、低能耗,强调较强的空间适应性,使建筑与环境有效地呼应起来。这些高技术包括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一些新的生物技术,防污染技术,再循环和资源替代技术,生态式的能量供应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技术等。虽然高技术生态建筑造价比较昂贵,但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却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的运行费用,因此,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相当经济的。

2.3适宜性技术生态建筑

适宜性技术生态建筑是针对地方气候条件,融合生态建筑创作原则,运用现代生态技术与传统节能技术相结合而创作的建筑。相比传统地域建筑被动地应对自然环境,适宜性技术生态建筑则是被动应对自然环境和主动维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适宜性技术生态建筑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各种经验与技术策略,在积极利用先进科技的同时,并不排斥“低技术”,而是将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走以适用为宗旨的“适宜性技术”之路。

3寒地建筑外界面的生态技术特征

3.1寒地建筑外界面的技术特征

3.1.1寒地经济技术性特征

寒地占据我国北部地区,地理位置的偏僻和对外交流的闭塞造成了该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局限,极大地限制了寒地建筑外界面形态的创新和进步。相对我国南部地区来说,一些先进的建造技术、建筑材料和构造形式由于造价偏高、维护复杂,很难在寒地推广。此外,寒地区域由于自身寒冷气候的影响也使得建筑在外界面设计时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对策,而寒风、积雪等其他不利因素更给建筑带来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因此,建筑的体型系数、保温墙体构造、外饰面材料和建造施工等技术手段均成为寒地建筑外界面设计创作的束缚。

3.1.2因地制宜的建筑技术特征

同样的技术、设备在寒地建筑中的应用,其手法应有别于其它地区,呈现出寒地独特的建筑美学特征,一些新型轻质保温墙体材料的研制和应用,不断改变着寒地建筑的形态特征,节能技术和生态技术的发展也为寒地建筑带来了形式与功能的高度结合。传统寒地建筑封闭、厚重的建筑个性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消失,通透、轻盈不再是南方建筑特有的个性。由于气候条件决定建筑的细部和构造形式更应显示出寒地区域建筑的技术特征。

3.1.3倡导地方技术的形态特征

在寒地范围内,技术的发展战略应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的需要。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选择适合寒地经济水平的适用技术,不仅要大力提高寒地区域的经济技术水平,提倡将当代的先进技术有选择地与建筑特定的需求和现实条件相结合,并注重技术发展与寒地文化的融合,避免在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中,对原有文化的冲击和破坏。也要重视对传统技术的提升与改进,从地方材料、构造方式等要素中发掘传统技术的潜力,继承有代表性的技术传统,并实现传统技术的现代化[2]。

3.2寒地建筑外界面的地域特征

3.2.1自然气候特征

自然气候是建筑外界面的制约因素之一,但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具有生命力和启发性的因素,巧妙地利用气候与建筑之间的矛盾,使之异化,成为建筑创作的灵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合乎逻辑与美学的富有个性的建筑形态。防寒保暖、争取日照、挡风避雪是寒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这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功能、形式和维护结构。一方面,寒地建筑主要通过相对封闭紧凑的平面布局和提高外维护结构的绝热性能以抵御外部气候的不利影响,在建筑的外部形态上则体现为简洁有力的体量组合、浑厚丰富的外部形象和色彩明快的装饰风格等。另一方面,合理的建筑空间组织不仅能够适应相对稳定的自然气候,更能创造适宜的建筑微气候,改善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因此,在寒地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内部空间的温度分区和巧妙组合创造出自然生态的室内环境和积极活跃的空间氛围,并最终导致丰富多变的建筑空间形态。

3.2.2地域文化特征

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必然是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不同的地域文化中,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尺度,从而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审美取向,导致了建筑中处理问题和表达思想的方式的差异,最终体现在建筑形态的地域特征中。生活在东北、中原地区的北方人,他们依靠独特的场所和空间形式来回应与自然的关系和面临的严酷气候条件,他们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抗,将自身的生活场所与外界隔离以削弱其影响,而强调其内部积极的生活氛围,他们认为建造活动是改变原有环境、创造新的环境平衡的活动,新的建筑不仅要适应它所处的环境,而且还要反映出于它自身的参与所构成的新的环境关联,旨在对抗中寻求和谐。

4结语

寒地区域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与社会发展的机遇相结合,为寒地建筑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坚实广阔的平台。建筑师面对时代的挑战,应在继承传统寒地建筑文化和特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融入现代建筑文化、技术和审美意识的适应现代寒地建筑发展趋势的形态模式。

参考文

科技创新的特征篇7

摘要本文根据创新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自身特征与资金需求特点以及融资渠道基于自身盈利与风险控制平衡的需要,构建了符合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特征的融资渠道体系,并通过完善融资渠道、创新金融工具与融资方式、健全融资基础设施,以此满足创新型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模式融资渠道

据调查,仅占我国企业数量2%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贡献了企业技术发明总数的65%、新产品的80%、企业中技术创新活动的75%[1]。当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市场机制还无法完全接受其融资请求时,就必须通过政府的作用,构建符合其资金需求特征的融资模式及金融支持体系,弥补市场机制对其支持不足的缺陷。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对增强平湖经济的竞争力与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基于生命周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框架设计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般将企业从初始到成熟的成长路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种子阶段、初创阶段、成长阶段与成熟阶段。根据企业成长各阶段的资金需求特征,构建一个满足各阶段资金需求的融资渠道体系。如表1:

1.种子阶段企业特征及段融资渠道选择

种子阶段是指处于创意或开发研究阶段,尚无正式产品,无销售收入,无正式销售渠道等,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尽快使研发技术成熟并推出相关产品,此时,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资金主要投向与研发相关的实验设备与实验室等。这一阶段企业既无成熟产品、又无实物资产的特征,决定其无法从市场化融资渠道获得资金,企业主要资金来源为企业内部集资和政府对研究开发的补助;辅助资金来源于部分偏爱风险的天使投资。

2.初创阶段企业特征及段融资渠道选择

初创阶段是指处于掌握较成熟的技术,开始对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并在市场上投放试用,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对产品进行完善以及组织生产与销售,此时,资金需求量相对于种子阶段会急剧增加,资金主要投向新产品试样、生产设备购置以及市场销售活动。这一阶段企业已有产品推出,并进行小规模的生产,但产品还未获市场完全认可,具有较大的技术、市场和管理风险,这就决定了企业主要资金来源除了企业内部筹资和政府研发补助外,更为重要的是风险投资的注入;另外,由于企业拥一定的能用于抵押的实物资产,其辅助资金来源为租赁融资与银行信贷。

3.成长阶段企业特征及段融资渠道选择

成长阶段是指企业已初具规模,产品以获市场认可,企业基本形成了核心竞争力,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市场拓展,让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并对产品进行改进,以形成市场领先地位。这一阶段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以及拥有核心竞争力,市场与管理风险仍较大,这就决定了企业主要资金来源除企业内部筹资外,风险投资与银行信贷是主流;辅助资金来源为债券融资与租赁融资。

4.成熟阶段企业特征及段融资渠道选择

成熟阶段是指企业经营状态比较稳定,管理规范,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盈利能力良好,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与拓展市场,着手后续产品的开发以及新项目的推出。此时,企业资金需求处于生命周期最大时期,资金主要投向扩大生产规模、市场拓展以及新项目的研发。主要融资渠道有企业内部筹资和银行信贷,最为重要的是上市融资;辅助资金来源为债券融资。

二、基于生命周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

1.创新间接融资体系

(1)创新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信贷工具

创新银行信贷工具,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全国许多城市在创新信贷工具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可贵的探索,如专利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利用购销合同申请银行承兑汇票等。特别是平湖市所在的嘉兴地区,也已经有成果的经验,2010年4月,嘉兴银行已经发放首笔专利权质押贷款,并达成多笔专利权质押贷款意向。从全国与嘉兴的经验来看,平湖市商业银行业完全可以开展类似的服务。

(2)探索组建科技银行

科技银行是一个兼顾科技和金融特点的专业化银行,其主要是根据创新型中小企业无形资产占比高、高风险、高投入等特征,通过专业化经营,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2009年7月杭州科技银行成立,其以独特的运行机制,聚合银行、担保、投资、政府等力量,服务于种子、初创和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因此平湖可以借鉴杭州经验以及2009年12月平湖市国资经营公司、工商银行与6家企业一起成立了专为三农服务的村镇银行浙江平湖工银村镇银行的经验,探索组建专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平湖科技银行。

(3)创新债券、租赁、保险等其它间接融资工具

中小企业集合债是指由一个机构作为牵头人,几家企业一起申请发行债券,是企业债的一种。租赁融资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供应商、租赁物的选择,向供应商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创新型中小企业采用的租赁融资方式主要有风险租赁与知识产权回租。贷款保证保险是指创新型中小企业交付一定数额保费以换取保险公司代其偿还银行贷款及利息的承诺,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还贷担保的保险形式。以上关于债券、租赁、保险等方面融资工具,对于平湖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都是适用的。平湖创新型中小企业、银行、保险、政府等机构和部门应该积极沟通与配合,根据各方的实际情况,适时推出各种新型融资工具。

2.完善直接融资体系

(1)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已被国内外经验证明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融渠道。对于平湖来说,首要的是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机构,2010年平湖先后出台了《平湖市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运作方案》和《平湖市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以此推动创业风险投资发展。平湖应该充分利用省市促进风投基金发展政策以及发挥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创业风险投资。其次是完善创业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创业风险投资运作模式,加强与其他融资方式的融合。

(2)鼓励上市融资

2009年我国正式推出创业板,截止2010年10月,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为134家,共募集资金928.61亿元,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上市不仅可以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还可通过上市提高企业声誉,扩大知名度,促进市场销售等。平湖创新型中小企业应该以此为契机,规范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盈利能力,通过上市融资,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3.健全融资基础设施

(1)健全社会信用征信体系

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是金融稳定的基础,其收集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既可以帮助金融机构了解企业、个人信用状况,防范风险,保持金融稳定;同时还可以为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和个人保持良好记录,为整个社会诚信打下良好的基础[3]。当前,平湖征信系统是双平台架构,分别是指市人行负责的金融系统信用征集平台和工商局负责的企业信用征集平台。但是,目前的“双平台”架构已经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双平台存在各平台信息不全面与资源缺乏共享等弊病。因此,有必要对双平台信息进行整合,不仅要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进行整合,还应对接省征信系统平台,以实现省域和市域范围内信用信息的充分共享。

(2)加强担保体系建设

2010年上半年,平湖市8家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机构新增贷款1.6亿元,累计担保总额2.1亿元。然而,目前担保机构的规模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远不能满足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为了充分发挥担保机构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首先要深化对融资担保业的认识,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扶持作用。平湖应成立专门的科技担保公司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即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担保,促进其发展,又可以体现政府政策导向,鼓励创新。其次,完善担保运行机制,创新型中小企业基本都属于轻资产企业,这决定了担保企业需创新担保方式,完善担保信用评价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

三、政府在构建基于生命周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在基于生命周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构建中主要承担优化环境、制定政策、实施恰当的监管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设定制度,调动和保护创业者、投资者的积极性和利益[4]。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资金分配方式

2009年平湖市财政科技拨款占全市财政支出的比例为6.5%,高于嘉兴市本级的3.6%、宁波的4.34%、湖州的5.42%,低于杭州的6.69%。从以上数据看,平湖市的财政科技投入占比与其它地区相比是比较高的,但是相对于平湖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型企业的蓬勃发展来说,仍有必要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整合社会资金向创新型企业集聚。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需完善财政资金分配方式,特别是要设立多层次的风险补偿基金,对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等的损失给与一定的风险补偿,改变商业性资金的收益函数,推动其资金向企业生命周期的早起阶段移动,提高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生存率。

2.发挥税收导向作用,促进资金向创新型企业流动

对创新型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是各国各级政府普遍采用的做法,然而在我国,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减免手续复杂,一些优惠正则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创新型企业手中。因此,平湖市应该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既可促进企业发展壮大,还可以激励社会资金向创新型企业流动,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3.发挥政府协调作用,搭建资金供需双方沟通交流平台

政府由于其所处的地位以及所掌握的信息,可以在资金供需双方之间担任协调者的角色。因此,构建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服务平台是政府充分发挥好协调者角色的重要保障。该平台不仅可以将企业、银行、风投、担保等机构组织起来,为其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促进其合作;还可以提供融资增值服务,如将创新型中小企业组织起来,向银行申请集合委托贷款,既有利企业获得贷款,也有利于银行节约成本。

参考文献:

[1]张丽玮等.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科技管理.2008.11.

[2]赵昌文,陈春发等.科技金融.科学出版社.2009.10

科技创新的特征篇8

[关键词]技术创新;理论演进;哲学分析

一、引言

如果以熊彼特在1920年代提出的创新概念作为创新科学化的起点,在短短的80多年历程中,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壮观的知识图景。新体系、新视角、新领域层出不穷,以至于如何揭示各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廓清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基本架构,加快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进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发展趋势,成为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技术创新活动是在特定的文化价值准则和体制内进行的,技术创新理论的演进是多种文化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定形态的技术创新理论总是在该时期主流观念中获得理论支持。其中,哲学作为对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解释,总是以其特有的学术特性和深刻内涵,能够在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方面提供有力的诠释工具。从某种意义而言,技术创新作为一门实证性科学,为哲学理论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对象和理论校验的素材,而哲学理论的发展也为观察和理解技术创新活动准备了分析视角和思辨知识。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技术创新理论获得了理论上的合法性论证并因而在实践中更具有发展的冲力,技术创新哲学也获得了经验上的普适性支持。因此,从哲学方法及技术创新理论演进的互动过程进行考察,西方技术创新思想的发展呈现出清晰的脉络。目前,哲学层面的研究处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边缘。从哲学视野反思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揭示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揭示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从而为技术创新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

二、有关文献回顾

从目前文献看,技术创新与哲学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得到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出现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从技术创新的方法论角度出发,陈杰通过对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存在性、特征性和应用性问题的研究、阐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能够对创新理论研究进行理论支持这一基本观点。匡勇兵从哲学的角度来解读“创新”: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它是积极能动的过程;它在实践中体现矛盾问题的精髓和真理性。哲学与创新紧密相连,所以要用哲学来指导“创新”,以便早日实现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目的。(2)从技术创新的主体角度出发,柳洲、陈士俊、王梅认为,技术是一个与社会紧密相关的复杂系统,在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硬件、软件、协同件和人的非线性作用,技术活动系统表现出实践性、人本性和系统性等特性。相应的,在以技术活动系统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应当“以人为本”,注重管理对象的系统性、实践性;同时,通过灵活的组织管理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在技术战略和市场战略联合高度协同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吴跃平提出了一个理解和描述各种传统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传统。认为技术传统构成我们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我们生存方式的构成中技术传统不仅是一个技能共同体,而且还是生存共同体,它所完成的是文明的伦理功能,是支撑德性社会的世俗基础,考察技术传统能够给知识、技术、世界、生存等概念带来富有意义的变化。(3)从技术创新的价值角度出发,夏保华指出,技术创新的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赵建军批判了自马尔库塞以来的技术理性概念,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4)其他的一些观点,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则是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的专著,提出了技术创新本质论、技术创新活动论、技术创新能力论等观点。谢友才、胡汉辉对技术产业标准进行了哲学解析,提出企业技术创新应当遵循其客观性和主体性,应当重视对路径锁定的突破,对标准重新组合。

上述文献从多个角度就哲学与技术创新关系开展研究,提出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观点。但我们梳理这些文献后不难发现,大部分研究是截面的、横向的,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演进与同时代西方哲学嬗变关系进行纵向、演进的理论分析仍然是比较缺乏的。本文试图从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出发,来尝试探讨技术创新理论诞生以来的历史演变的哲学基础。

三、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的伟大起步——技术工具为主要特征

1920年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逐步发展成影响最大的一种科学主义流派,以后在它的基础上又相继出现了逻辑实用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学派等流派。逻辑实证主义的倡导者力图实现一切科学的大统一,把实证主义经验论传统与对科学理论的严格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哲学不应过问经验以外的问题,只有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从实质上看,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经验分析,强调“科学的统一”,符合现代科学发展一体化的趋向。逻辑实证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直至1930至1940年代。如果我们把该时期的经济增长发展的方式、哲学发展的趋向和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特征比较起来看,就会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联。1950年代是战后经济恢复期,整个消费市场供不应求,因此技术是从科技发展开始,是一种技术导向的、线形的、自发的过程,市场只是被动地接受技术成果,表现为技术推动过程;在196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供求日渐平衡,营销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市场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技术创新成为一个市场拉动过程。无论是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拉动,技术创新的线形特点体现得十分明显。无论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拉动,技术创新的需求影响因素比较单纯,技术还没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生产方式的特殊需求以及科学主义哲学的合理性论证,该时期的创新理论中的物本主义特征就是合乎逻辑的了,于是技术创新理论在人类经济社会中诞生了:(1)熊彼特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概念。1920年代,熊彼特将创新分为:开发新的产品;采取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创造原材料的新供应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这种创新观十分明显是基于企业经营全过程解构后的提升和改进;(2)mes-thene认为技术是为了实践目的的知识组织;(3)kline和kash指出技术是人类创造的用它来完成而没有它就不能完成任务的系统;(4)void认为技术是为达到特殊目的显示于物理对象和组织形式中、基于知识应用的系统。上述理论都将技术创新作为典型工具论,明显地反映了当时西方主流哲学的影响。在大规模生产时期,效率成为首要目标——不仅合法,而且合乎理性和道德——科学主义哲学观已经论证了其合理性。在此种情形下,对于一项为了获得潜在的市场效率,实现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的技术创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认可。

在这个时期,技术创新注重技术知识、规律的运用,技术被看成是“人造物或知识系统”,技术的效用(使用价值)是独立于社会语境的中性物。尽管技术创新理论者也谈论技术的社会、政治及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但是他们认为在政治或社会价值被附加于某项技术之前,技术始终是中性的,是由人类理性追求的不受时空和环境制约的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单纯地从提高生产效率出发,都属于线形模式,是内在逻辑实证主义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典型反映。这类技术观受到了包括技术实体论在内的其他观点的批判。这个时期技术创新理论片面地把技术所具有的多种属性归约为单一的、中性的和目的性的工具,无视技术质的复杂性、社会性,无疑是片面的。同时,虽然技术实体论和技术的社会批判论等对其批判和反思,认为技术是在其中人与非生物发生各种各样关系的生活形式,是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理性达到并且(在特定发展阶段)具有绝对效率的所有方法,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有着建设性的作用,但是,把技术看成某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则是严重忽视了技术的工具属性,这也是十分错误的。

四、结构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高峰——系统综合为主要特征

19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结构主义哲学。结构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总和就是结构,结构是按一定组合规则构成的整体,可以自我调节,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结构中各个部分可按一定的规则转换。无所谓进化发展。结构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1)整体性才能说明各个构成部分的本性及其真正的意义;(2)强调深层结构,认为只有把握了深层结构,才能把握现象后面的本质;(3)强调结构的客观性,认为一切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性质和意义都是由结构“命定”的,强调结构是具有自调性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世界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自然科学经历了由原子主义研究方法向系统一结构方法的转变,采用客观主义立场和系统一结构方法,将研究对象模型化、程序化、数学化,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拓扑学等模式使知识形式化。结构主义与技术创新开始较长时期的互动。这一阶段技术创新理论与哲学之间的联系主要有:

到了19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通货膨胀和需求饱和给企业造成变革的压力,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线形模式已显得过分简单,无法描述实际生活中成功的科技创新活动。实践表明,科技和市场的结合是技术创新成功的保证,这种结合需要同时强调技术推力和市场拉力的配合,被称为耦合模式。自此以后,耦合模式的技术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其后,随着技术创新规模和范围的逐渐扩大,人们对技术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耦合模式为集成模式所替代。技术创新过程不再是一个从技术、到产品、到市场的循序过程,而是一个战略集成的并行过程。即研究开发、产品研制、成品制造和市场销售不只是一个逻辑上的先后序列,在实际上则要求这些环节相互反馈、综合集成。最后,这一模式进一步发展为第五代的集成和网络模式。这三种模式都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的特征。这一时期出现过一批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和用不同方法阐述技术创新理论的学派,将这些技术创新看作为一个系统,创新者需要从整体出发。研究技术与市场、企业、产业关系,通过对创新系统的把握,进行正确的定位、研发和市场推广,以便达到最佳的创新目的。这个阶段是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先后诞生了:(1)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2)拉卡托斯的科学“硬核”和保护带理论;(3)曼斯菲尔德的技术模仿论;(4)门斯的技术创新论;(5)卡米恩和施瓦茨的市场结构论;(6)诺思的制度创新论以及国家创新系统等理论。虽然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上述理论大都从市场、产业、企业与技术的互动关系中探究技术创新,将系统论作为其哲学基石。以系统方法作为其分析框架,表现出显著的结构主义哲学方法的痕迹。

这个时期技术活动的社会性、系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技术活动作为具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结构系统,对其各个要素的理解把握也应放在与其他要素的联系中。二是指技术活动的系统性是指技术活动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应将其放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对它加以理解和管理,从而实现技术的发明和革新以及有效的技术传播和应用,所以,所有现实的技术创新都具有民族性、地域性,都受当时、当地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人才状况以及文化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同时“sst”(技术社会形成理论)的研究也表明:技术“是社会的产物”。正是在环境的影响和选择下技术活动才得以开展,并进而发展。当然,技术对外部环境也有较强的反作用,技术的发展不仅会改变自然的面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对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强烈的影响。鉴于上述深刻的技术社会内涵,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考虑社会系统各类因素,积极适应社会系统的内在、客观需求。

五、生态进化哲学背景下技术创新理论的现代观点——动态演化与价值理性为主要特征

进入1980年代后期以来,资本全球流动、知识经济重要性上升、消费者个性化已经展露其独特性,对传统经济形态的运行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完全冲破了以往技术创新理论所确立的分析架构。技术创新活动亟需获得新的解释。布达佩斯俱乐部的创始人欧文·拉兹洛把21世纪黎明之际的变动不居的环境概括为“进化巨变趋势”,也即当前经济与社会之间相互依存度迅速提高,构成了今天纷繁复杂,涉及包括家庭、社团、企业、城镇、都市和国家,甚至还包括区域之间和洲际之间的跨越全球的复杂的、生态的和演化的系统。这种系统整体动态特征非常突出,而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着眼,把全球的社会和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在不影响系统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简化。描绘出系统整体进化的基本轮廓,以此探索全球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生态演化理论开始在经济社会各类研究领域大大扩充地盘。为此,在实践中科技创新人员必须掌握进化论方面的知识,把握今日技术、社会和生态环境日益密切的联系,认清造就这些更大系统的趋势,把握技术发展潮流,这是在当今有高度复杂的技术生态群体中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关键。

首先,技术动态演进特征更加显现出来。目前,技术生态理论、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演化理论的提出也都从不同角度反映技术创新理论的生态进化的哲学特征。这些理论从空间、时间演进中的不确定、复杂的整体动态发展中来把握一个国家、地区技术创新的变动趋势。从演进角度探讨其不同时期的不同技术发展特征和战略,成为当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在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或地区尤其需要这种视角。技术创新演化思想是以探索技术系统深层次的、长期的进化和发展为目标,从整体水平出发描述技术系统进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它舍去了局部,而将能够代表技术系统整体的特征保留了下来。技术创新演化观念给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结构主义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它是在动态的发展进程中看待技术系统演变的新思路,提供了一条认识普遍存在于周围世界的、发生在系统内部、驱动事物变革原动力的基本线索。技术创新演化强调了惯例、创新和环境选择在技术对国家或地区创新成败兴衰中的影响。

其次,技术生态系统特征得到重视。当代环境资源问题促进了生态与绿色技术的诞生。技术创新作为技术与社会融合发展的产物,不能脱离社会环境来讨论技术创新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只有在一定社会自然环境系统中技术才有内在价值和理性。夏保华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其内容是创新性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工具价值、人类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技术社会学家平齐和比克提出技术社会建构论,用技术创新多向模型替代线性模型。他们指出。对于一个人造物,通常有若干社会群体与之相关,每一社会群体对该人造物提出各种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有几种新概念,如“技术系统”、“创新者网络”、“创新共同体”、“技术经济网络”等等,旨在揭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建构“新社会”的本质。

再次,技术价值理论探讨得到重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上述功能的发挥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这促使人们对科技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进行伦理学的思考。当前,专家学者对技术创新应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认识开始重视。因此,陆续提出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技术创新的价值原则,将“绿色”、“循环”、“再生”等理念体现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国外对技术的理性价值研究起步较早。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最早确立了技术理性概念,并把它等同于韦伯的工具理性。随后哈贝马斯、海德格尔、芒福德等西方人文主义学者,以及贝尔、格里芬、怀特海、福柯、费雷等后现代主义者,还有拉普、费恩伯格、新卢德主义等现代技术批判主义者,也都遵循着这个传统对技术理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通过对技术理性化内在演化机制的分析,以及技术理性化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的揭示,赵建军口]把技术理性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工具理性、操作理性和价值理性,并分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的根源,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

科技创新的特征篇9

论文关键词:黑龙江  区域创新系统  发展定位

论文摘要:基于黑龙江省区域创新系统现状,从主体要素、系统动态运行以及环境基ns--方面九个纬度对其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特征进行了梳理分析,并通过与知识流动视角下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的特征比较,确定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方向。

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在某一区域内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促进新知识新技术的生产、扩散以及应用,强调要促进本地创新要素的互动,以此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高…。由于各区域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本、产业基础以及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定位各自特色和寻找各自创新空间的过程中,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方向也会千差万别。选择合理的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并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就成为提高区域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发展的一个基本途径。本文从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现状人手,探讨了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特征,并给出其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方向。

1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

asheim和isaksen根据知识的位置和知识流动的特点,提出三类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区域化国家创新系统、地域根植性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网络式创新系统。

1.1区域化国家创新系统

区域化的国家创新系统实质上是一个政府发起的管制型区域创新系统。系统的边界以行政区划为主,具有孤立性和封闭性。政府是系统内创新的主要发动者,基于技术成果商业化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创新的融资以政府强大的金融机构支持和政府财政资金为主;区域内的文化环境以等级文化和研发文化为主体内容;创新的扩散主要是基于知识创新的传播;系统内各要素主体内生的竞争动力和合作能力较弱,主要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倡导,创新要素主体间的关系是一种单一的线性关系,系统呈现明显的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特征。

1.2地域根植性区域创新系统

本土根植的区域创新系统是多要素、多主体、多种联系在特定的地缘条件下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网络集合体,是一种基于社会联系、信任和共享互补等特别管理特征的创新网络。

系统边界以传统产业区等经济区域为主,本土企业在系统创新主体中居于主导,知识组织以当地企业的内部r&d为主,但大学、科研机构等知识创造能力较低,创新动力来自市场需求,激励机制具有内生性和竞争性,技术转移和创新扩散主要在当地的管制结构和组织中进行,注重外部知识引入和知识使用,系统内合作程度较高、组织结构较为开放但对外具有封闭性,系统内各机构主体在本土非线性,企业家精神对于区域经济文化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创新的金融支持主要来自于本土的金融机构和非正式金融供给。整个系统是市场主导、自下而上的组织。

1.3区域网络式创新系统

区域网络创新系统是系统边界以开放性区域网络为主,区域内各个创新主体如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系统内技术创新层次具有高、低并存的特征;区域创新以多层次金融市场为依托,强调风险投资的重要作用;创新的扩散主要是基于当地机构问网络的集体学习过程;整个系统形成了多元文化,但以创新创业精神为主的文化环境;竞争协同是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动力机制。从整体上看,区域网络创新系统呈现“市场一中介组织一政府”的三元结构特征。

2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特征

2007年黑龙江省gdp总值7065.0亿元(数据均来自2008年黑龙江统计年鉴、200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在全国居15位,是典型的发展中经济区域。发展中经济体应注重“技术扩散”和“知识流动”的作用j,因此基于知识流动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的分类,结合黑龙江省区域创新系统现状从主体要素、系统动态运行以及环境基础三方面九个纬度对其模式的特征进行梳理分析:

2.1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主体结构

(1)主导要素及地位。黑龙江区域创新主要依靠直属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2007年黑龙江科技机构共534个,其中中直科研院所23个、省属科研院所125个,高等院校147个。目前黑龙江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主要在农业、生物、航天工业等。例如省石化院的用于航天航空的军用特种胶粘剂;微生物所的食用菌和生物有机肥;技术物理所的核仪表、辐照灭菌;省粮食科研所的“永芳堂”牌大豆异黄酮胶囊和粉剂;省寒地建筑研究院的wn—d系列混凝土砂浆防冻剂和外加剂;省建材研究院的“双赢”牌水泥助磨剂等。

同时,黑龙江本土企业发挥作用十分有限,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在区域创新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因自主开发成功数控重型曲轴旋风切削加工中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自主生产曲轴加工设备的国家。二是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研制成功70万千瓦水轮机组,为三峡工程右岸提供l2台(套)。三是哈尔滨晶体管厂等五家单位参与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研制。

(2)区域创新服务。地方政府是打造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服务平台的主体机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获取、传播主要由地方政府倡导。2007年黑龙江科学技术协会机构总共231个,跟2006年持平,比2005年减少了ll家,要想建立为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市场开拓、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全方位咨询服务平台远没有达到标准。而县及县以上部门属科研中介机构2007年却增加到了227家。例如省机械研究院、省冶金研究所利用自身的人员、技术和场地优势,建立了动力区创业中心,已入驻了88家民营科技企业。省石化研究院2003年成立哈市动力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以来,先后为上百家中小企业提供技术、项目和咨询服务。

(3)创新投入支持。科技产业投资结构不甚合理,政府投资仍仅倾向技术专业化水平高的产业。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黑龙江2007年h&d投入经费为56480万元,其中医药制造业r&d投入经费11759万元,航空航天制造业r&d投入经费41289万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投入经费1600万元,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r&d投入经费0元。同时,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信用环境不佳。2007年黑龙江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111902万元,其中政府资金52792万元,企业资金58748万元,金融机构贷款300万元。可以看出创新投入主要以政府资助、企业自筹为主,以金融市场为依托的信贷投资比例非常小,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中主体间的信用机制不够发达,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使信用机制得到改善。

2.2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动态运行

(1)区域技术创新。黑龙江应用性创新成果的转化率逐年走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2007年黑龙江成果登记数为1055项,其中应用类成果827项,得到引用的成果601项,成果转化率为72.67%。虽然成果登记数逐年增加,但应用类成果、得到引用的成果却是在减少,成果转化率更是从2003年的80.23%降了将近lo%。

同时,技术创新能力弱,新技术的引入和使用不畅。2007年技术引进经费支出183万元,全国倒数第9,此经费支出多的区域都在南方企业多的地区。数据进一步证实了黑龙江缺乏自主创新的企业,其区域创新系统主体结构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技术引入、使用中缺少企业这一主要联系主体,消化吸收新技术必然受阻。而黑龙江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在全国排第19位,排名较靠后,排名越靠后的区域,发展慢、其区域创新系统越不发达;另外,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排在全国第l5位,这一指标大、经费多的区域多半其创新系统不完善,区域不发达。以上数据排名均说明黑龙江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2)区域知识流动。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存在诸多障碍,知识主体问联系需要协调。一是知识创造系统与知识转化系统之间存在障碍。2007年黑龙江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80343万元,全国31个地区排名第13位,而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均却排第l9位,充分说明产品从研发到设计与生产最后形成市场化这一知识流动过程存在断裂,也就是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的知识创造系统与以企业为主的知识转化系统之间存在短链,以致知识转化为技术成果的吸纳能力低。二是以中介机构为主的知识扩散系统没能发挥作用,知识研发不能通过转让平台使知识变成产品,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由于黑龙江省区域创新主要依靠科研院所和高校,知识的创造力量较强,但像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数量不足,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导致大量的知识研发成果技术转让不及时,创新知识不能市场化。

(3)区域创新合作。黑龙江区域创新合作程度较高,区域内、跨区域甚至国际问都有创新合作,合作过程呈现区域非线性形式。

区域内合作主要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发展最早最快的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区为主,加快以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围绕发展煤炭生产及转化、电源和电网建设、环保新能源建设的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区;以牡丹江和佳木斯围绕造纸、建材、机械、食品、化工产业的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区和以伊春、黑河、大兴安岭围绕林业生产、木材加工及山特产品加工产业的合作区。跨区域合作主要是黑龙江科技厅联合辽宁、吉林两省科技厅,共同创立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市科技局的“东北技术转移联盟”,形成共建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国际问合作主要是借助黑龙江俄罗斯毗邻的地缘优势,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重点开展对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独联体国家的科技合作,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解决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技术瓶颈问题。

2.3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环境基础

(1)文化环境。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内缺乏企业家精神,经营者创新理念薄弱。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机制和管理等因素影响,人们的创新思维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差距,对市场信息相对不够敏感,企业生产经营的竞争意识及靠技术创新增加产品市场份额的发展理念不强,容易安于现状。特别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经营者缺乏技术创新理念,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少,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也较少。企业家精神会激励经营者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当代技术创新就是在这种文化气氛中产生的,而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缺少这种文化,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模仿和创造。

(2)经济基础。区域经济实力为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的更好转变提供了保障。2007年黑龙江在gdp总值、第一产业总值、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工业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这六大经济指标上均排在东北三省的中游,见表1。虽然吉林与辽宁在经济基础上存在较大差距,但黑龙江省可以借跨行政区域的合作平台,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充分做好衔接两省谋求共同发展的工作,提高东三省整体实力,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尽快转变为以经济区域划分为主的更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

(3)发展基础。黑龙江科技人力资本相对充足,但分布极不均衡。2007年黑龙江拥有科技活动人员8010人,在全国居第l6位,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共5977人,占到总数的2/3。可见科技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省直属企事业单位,地方企业科技资源相对不足。同时,科技的研发力量强但创新能力弱。黑龙江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所占比重居全国第14位,研发力量比较强,但科技人力资源的不平衡性使得科技资源密集部门存在着极大的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而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企业又存在着极度的人力资源短缺,以至科技成果吸纳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低下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3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模式发展定位

通过对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现状的梳理,其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以行政区划为主,由地方政府主导创新,主体问存在多种非线性创新合作的开放性区域创新系统。其特点如下:区域创新主导要素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发挥作用有限;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获取和传播主要由地方政府倡导;创新投入结构不合理且主要以政府机构资助为主;技术创新能力低,但专业化水平高,同时应用创新成果少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知识流动存在阻碍;区域创新合作程度高;等级文化色彩浓,缺少企业家精神;科技人力资本相对足,但分布不均衡,导致科技研发力量强但创新能力弱。

科技创新的特征篇10

【关键词】自主创新;财税政策

一、税收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

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是我国政府根据科技强国和自主创新的需要、在特定时间和特定领域内对特定对象所制定的税收附加规定和特别规定。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1.财税政策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导向作用

政府根据当前围绕自主创新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配套的财税政策,以体现政府对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强国的发展战略的支持,从而影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过程,促使经济资源向政府合意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方向流动。

2.积极的财税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

自主创新活动资金需求规模巨大,回收周期长,不确定性强,企业所面临的这种高风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和财务手段来规避,但是,企业也迫切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降低风险,激励企业创新。政府采取积极的财税政策,可以降低企业占用资金和赢利方面的风险;减少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研发投入方面的风险,增强企业抵御自主创新风险的能力。

3.财税政策会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本和收益

从本质上看,积极的财税政策是政府将一部分应得的税收收入让渡给了企业。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则表现为成本的节省和利润的增加。积极的财税政策在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本和收益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科技领域的中小企业来说,积极的财税政策在降低其自主创新风险的同时,为其积累资本,迅速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积极的财税政策可以有效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扩散

自主创新成果只有进入了实际的应用阶段,形成了产业化,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积极的财税政策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而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措施,可以有效地促使自主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促进新技术的扩散。

二、自主创新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出政策方面

1.财政科技投入总体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量增长比较快,但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在4%左右徘徊,尤其是基础研究在整个研究开发中的比重一直徘徊在5-6%的水平,而大多数国家的这一比重在20%左右。由于基础研究耗资大、耗时长、见效慢,企业和个人难以或者不愿在这方面过多投入,但基础研究应该是财政科技投入的主要方向,我国现有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基础研究和公共技术研发偏少,不利于国家长期科技竞争力的提高。

2.科技投入方式过于单一

虽然目前我国在科技资金投入方式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但大部分资金投入仍以无偿投入为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用无偿补助的单一投入模式已不能满足自主创新投入需求,科技投入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从而发挥财政科技支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不足,效果不明显

一是管理缺位。我国的科技项目、经费分别在不同部门分头管理,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协调,这样很容易导致部门间的科技开发计划难免有重复,从而导致科技资源重复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根据科技部和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我国每年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和专利申请中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在1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二)税收政策方面

1.支持鼓励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存在薄弱环节

我国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作用在支持企业创新的生产投入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税收政策主要偏重于对已经形成科技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已经享有科研成果的技术性收入给予优惠,而对企业创新最需要支持、也是处境最为艰难的研发过程则缺乏有力的税收支持。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基本上都没有利润、享受不到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几年后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实现了经济效益、有了利润时,又大都过了税收优惠期,结果造成一些企业实际上根本没有享受到税收优惠。

2.总体税制结构存在制约创新企业发展的因素

税收政策优惠主要体现在所得税上面,而目前实行的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从收入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看,流转税还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由于流转税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自主创新产业的一些特点,因而存在一些消极因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所得税优惠对自主创新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使整个自主创新产业税收倾斜政策难以最大限度发挥效率。尤其是增值税,其缺陷表现得更加明显。增值税对自主创新产业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现行增值税加重了创新企业的总体税收负担。从理论上分析,现行增值税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会加重企业负担:一是增值税实行凭发票抵扣制度,在目前增值税没有普遍实行的情况下,企业在很多时候难以取得有效发票进行抵扣;三是无形资产开发过程中的智力投入不能享受抵扣,而这些投入往往占创新技术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

(2)现行增值税把产品成本构成的无形资产推销、科研开发投入也作为征税依据,容易挫伤企业的创新投入积极性。

(3)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过窄致使相关费用所含税款无法抵扣。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采用,科技产品成本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直接材料成本所占比例不断降低,间接费用的比例大大增加,大量研究开发费用、技术转让费用等无形资产以及科技咨询费用等往往大于有形资产的投入,这些开支目前都不属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这无异于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挫伤了企业技术投入和研究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影响科技企业的发展。

3.税收政策的“特惠制”不利于企业创新发展

以往支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大都是以“特惠制”为特征的。所谓“特惠制”是指针对某一性质的企业、某一行业或某一区域内的企业等,主要表现为“区域特惠”、“行业特惠”。这种“特惠制”一方面使得这些企业的非科技创新收入也享受了优惠待遇,并很容易引导企业发生避税行为,一些企业为了享受这种“特惠制”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想方设法争“头衔”甚至“假注册”,助长了这些企业的“寻租”行为,一些开发区管理者为追求“政绩”,随意增加入驻企业数目,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名不符实,加大了税收征管的难度;另一方面还造成了同一性质的产业因所处区域不同而税负不同的扭曲,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身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的企业、甚至很多也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新技术的积极性,大大局限和弱化了税收政策手段在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

4.激励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存在政策“真空”

主要表现为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缺乏对从事科研人员的优惠措施。我国现行税法几乎没有针对高科技创新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充分考虑个人教育投资和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个人所得税法仅有对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中国人民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及规定的政府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而对省级以下政府及企业颁发的重大成就奖、科技进步奖仍然征收个人所得税,不利于激发企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而且个人所得税没有考虑高科技人才教育投资成本大的情况,没有实行税前扣除的优惠,致使居民对高层次的教育投入不足。对高科技人才的创造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征税,削弱了科研工作者投身科技开发的积极性,使得整个科研领域缺乏吸引力,也打击了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的热情。

三、对我国促进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

我国财税政策在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与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得差距,所以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促进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一)财政支出政策方面

1.加大政府科技投入,特别是对重点领域的投入

目前我国的财政科技拨款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应当在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基础上加大政府对科技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时应当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度,支持自主创新重点领域,主要应加强对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投入,支持科技条件基础平台建设,支持战略性带头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支持、促进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

2.改变单一财政补助方式,创新资金投入方式

不同的科技活动有不同的特点,应通过贴息、有偿使用、以奖代补、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积极增加科技投入,全面提高企业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3.明确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范围,完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采购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尚未明确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范围,由财政部及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制订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尚未出台,目前只有少数地方政府出台了地方的政府采购目录,如上海市颁布的《2009年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因此,应当尽快确定国家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范围,使政府采购在促进技术创新上发挥更大作用。

4.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科技支出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支出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建立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考评机制过程中,重点是要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设施投入分类进行支出绩效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二)税收政策方面

1.税收优惠政策应加强中间环节的侧重

长期以来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重点都集中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销售两个环节,实际上是针对结果的优惠,而对创新的过程并不给予优惠。用这个方法如果在取得收入以前进行了大量的科技投资则享受不到优惠鼓励。虽然也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这样的政策激励作用下,企业就把重点放在引进技术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上,而对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和研究开发新产品投入不足,同时也造成生产线的重复引进和最终产品生产能力强大,而中间产品、配套产品及一些重要原材料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今后的税收优惠政策应把重点落在产品研究开发、技术转化环节上,以促进科技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2.逐实现向以间接优惠为主的模式转变

一般来说,间接优惠具有较好的政策引导性,有利于形成“政策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有效优惠机制,也有利于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目前发达国家支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大多都主要采用间接优惠方式,我国运用的间接优惠方式较少,只占34.19%,这对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今后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再多一些采用间接优惠方式,如技术开发基金等,并适当加大诸如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的税收优惠力度,逐步实现由以直接优惠为主向以间接优惠为主的模式转变,鼓励企业资金更多用于科技投入和设备更新,加快自主创新产业化进程。

3.推进以“普惠制”逐步取代“特惠制”

“普惠制”是相对于现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所体现出的“特惠制”而言的,说的是,支持、鼓励企业创新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不应定位在企业的所在区域上,也不应定位在企业的所属行业上,而应定位在企业所从事的项目上,经税务机关认定审核,只要企业所从事的项目符合创新要求,不论其是否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否是高新技术企业,也不论其所属哪一个行业都可享受统一的科技税收优惠待遇。这就要:打破区域界限、扩大受惠行业的范围并兼顾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制定出独立的一套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4.填补政策空白激发高技术人才创新热情

首先可考虑对创新工作者给予更多的税收鼓励,比如适度扩大科技奖励免征个人所得税范围,对科技发明方面的特许权使用费的获得者可视同稿酬所得减征部分个人所得税等。其次针对自主创新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房补扣除不分行政、企事业单位房改与否,一律统一标准并放宽扣除金额,允许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扣除,以公平个人所得税负担。

参考文献:

[1]梁军.构建税收激励政策助推企业自主创新[J].经济论坛.2009(24).

[2]周华.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缺陷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8).

[3]刘天永.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适用条件的规范性研究[J].法学杂志.2011(05).

[4]孙磊,唐滔.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