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物种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9:55

生物物种常识篇1

1.1设计构思

森林公园布展设计,将坚持以小见大、突出重点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向参观者展示森林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园林相关科普知识。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布展内容将按照环境篇、植物篇、动物篇、家庭篇、趣味篇的主线铺展,使布展内容按照这条主线一步一步接近人类生活,逐步突出森林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提示参观者保护森林、保护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1.2设计主题

结合设计构思,将森林公园布展设计主题定位于“绿色·生活·我们的家”,倡导生态环保理念,呼吁参观者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的内容将贯穿展览始终,希望结束参观时,参观者能够受到一定环保教育,树立“保护环境、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意识。布展分区森林公园共包括6个展厅和1个植物中庭,展厅分别是环境篇展厅(308.14m2)、植物篇展厅(441.10m2)、趣味篇展厅(208.75m2)、家庭篇展厅(308.14m2)、动物篇展厅(208.75m2)和临时展厅(441.10m2),分别展示环境科普常识、植物科普常识、森林动物常识、家庭植栽科普知识、趣味互动等内容;植物中庭则通过自然式园林布局,种植长江流域常见植物,展示植物群落类型。此外,森林公园还设有放映厅和森林餐厅。放映厅可播放3D电影,定期播放森林起源、森林破坏与保护、植树造林等相关内容影片,影像、声音、触感、动感多重手段结合,形象、生动地向参观者展示森林植物科普常识。森林餐厅运用玻璃铺装营造水系效果,呼应室外自然水系,采用森林装饰布景,提供简单餐饮服务。

2布展设计

2.1环境篇

环境篇展厅位于一层东部,面积308.14m2。布展设计分为五个主题空间———前言、生命之歌、自然之美、环境危机、山水泉城,采用展板、实物、多媒体等形式,展示地球环境发源、生物起源、各类生态系统类型、环境破坏与保护、泉水成因等内容,呼吁参观者树立保护地球家园、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

2.2植物篇

植物篇展厅位于一层北部,面积441.10m2。借助文、实物、多媒体等形式,展示森林植物科普常识圆形灯箱展板:结合叶片造型展示墙,设计8个圆形灯箱(直径1.2m),文展示趣味植物、观赏植物、极端环境植物、山东濒危保护植物、树花、古树名木等内容,用叶片、花朵等装饰墙体。实物展示墙展示内容:植物种子、果实等实物标本;盆景、插花植物等观赏植物;实物展示叶片标本、趣味叶片艺术品;立体绿化展示墙:种植草本花卉、蕨类植物等;植物群落展柜:植物原始蕨类植物(铁线蕨、肾蕨等),模拟荒漠沙地环境,展示仙人掌、多肉植物、沙棘等沙生植物,模拟岩石环境,展示苔藓、地衣等岩生植物,展示荷花、睡莲、菖蒲等水生和湿生植物。多媒体展示方式主要包括触摸屏和大屏幕两种类型。触摸屏展示内容包括:植物分类(藻类、蕨类、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植物进化常识介绍;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器官常识介绍;植物主要生理作用展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运动和蒸腾。大屏幕动态播放植物科普片,动态介绍植物生长习性等常识。

2.3动物篇

动物篇展厅位于二层西部,面积208.75m2。借助标本、多媒体等形式,展示森林动物的相关科普常识。区别于普通的动物展厅,森林公园动物篇展厅重点营造若干动物生活场景,通过狼群场景、龙虎斗场景、狮子捕猎场景、蜜蜂酿蜜场景、蝴蝶群飞场景等各类场景,将动物标本放置在舞台布景式的森林背景中,寓教于乐地介绍、展示森林动物的相关科普常识,增加展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2.4家庭篇

家庭篇展厅位于二层东部,面积308.14m2。设计将展厅布置为真实家庭布局,通过植物组摆、文展示的形式介绍家庭植栽和庭院植物的常识。

2.5趣味篇

趣味篇展厅位于一层西部,面积208.75m2,展厅主要借助多媒体形式,设计若干趣味活动,使参观者能够参与其中,学习科普常识。趣味篇展示内容包括:立体灯箱展示的自然风光,如大明湖等各大名胜;用数码相框排列成照片墙,滚动播放动物、植物之最的片;实物展示山东地区观赏石。

3结语

生物物种常识篇2

一、常识是如何来理解“看”的。

常识看来,我能听见树上的鸟在鸣、街上的狗在叫,看见远处巍峨的山峦、看到近处孩子的笑脸、望见天空中掠过的飞机。总之我能向“外”观看,并能在外面看到各种各样、远近高低、形形色色的事物。向外能看到东西,这在常识看来是毫无困难的,不容置疑的。向外看见东西对于人的行为是非常必须的,如果向外看不见东西,人的行为就受到巨大的限制,人的生活就是去丰富的色彩,瞎子是向外看不见东西的,所以瞎子是残疾、落能的人。

二、科学是如何来“看”的

科学家研究了人“看”的过程,告诉我们人是如何看见东西的:人看见东西是依赖光线的,通过光的反射,物体的信息传递到我们的感官,我们的感官对从物体传来的信息进行解读,产生了感觉。这就是感觉的产生过程,也就是人“看见”外在事物的过程。但科学家的“看”是接受信息、解读信息,是信息进来,而不是向外看出去达到外物。

在这里,科学与常识发生了激烈的矛盾:“看”到底是接受进来还是向外到达外物,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对立的观点。是常识错了还是科学走错了路?我们是不愿意怀疑科学家的劳动的价值,但我们也不愿轻易放弃常识的力量。常识是对人类最重要的知识。不要试图去指责常识的错误,而应该学会解释常识这一“事实”。因为任何常识的存在都有其必然的理由,对于人类,常识的价值是科学无法代替的。哲学应从更深的层面来认识常识,以哲学的严肃来理解常识产生的原因和对人类的价值。并要协调常识和科学的矛盾,把二者统一起来。常识是用本能来说话,用感性来说话,科学要用理性来表达。常识看来,太阳很小,山很大;太阳围绕地球转,而不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常识看来,树是绿色的,而科学家伽利略却说,绿色不在外物中,它是物体反射的光线的某一段的波长在人的眼中形成的。常识看来,在镜子中确实有一个东西,科学家把它解释为是镜子表面反射光线造成的,但镜像不是光线,是实实在的图画,在感觉看来,它确实在镜子的深处,而不是在镜子的表面。哲学必须要来协调常识与科学的冲突与矛盾,来认识“看”的本性。

三、“看”的本性是什么?

古代人或神话认为,眼睛之所以能看到东西,是因为眼睛能向外发出光线,眼睛能放出光来,就象手电筒一样照到外物上,所以我们看到外物。物理学家的试验并没有发现眼睛向外发出光,相反却观察到物体将光线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并用物理学的思维来解释人看见物体的过程。我们不能不接受科学的观点,因为科学的观点受到试验的证明。但科学家也有自己的困难,那就是,在科学家看来,世界的图画应该在人的大脑中,因为“看”的过程是主体接受外物的刺激(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在头脑中(主体)转化为图画的过程,也就是感觉在头脑中生成的过程。按科学家的解释,世界的图画(也就是感觉)应该在大脑中,但实际情况是:当我们去看“事物”时,我们的头脑中并没有一幅图画,只有在我们的眼前,在我们的外面有一幅由各种事物构成的图画,那么,在我们看事物时,科学家认为的在我们头脑中的感觉(关于世界的图画)这时在哪里呢?如果科学家关于“看”的过程——也就是感觉产生的过程是对的,那么科学家就必须找出在我们看事物时产生的感觉在哪里?我想——我确信,任何科学家、任何人都不能在大脑中找到感觉。因为科学家认为的那副图画(感觉)就在我们面前,在我们的外面。是科学家的解释错了吗?如果我们不同意科学家的解释,那么对我们是如何看见事物的?我们必须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常识认为,我们人在白天能直接看到外面的事物,不需要什么中介,对外物我们能够直观——直接看到:外物在我们的外面存在着,有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常识认为有没有感觉,当然有。但常识中的感觉在哪里?我们说水是热的、苹果是酸的,我们说热是指水是热的,而不是说我们的感觉;我们说苹果是甜的,我们是指苹果而不是我们的感觉。热、酸这些我们平时所知的感觉又都是事物的属性。正如詹姆士所指的:我们所指的对事物的感觉就是事物的属性,二者是同一个东西。因此,科学家通过理性过程产生的感觉,自己却不知道它(感觉)在哪里。而常识却提醒了我们感觉就是我们面前有各种属性构成的事物,我们面前的事物(图画)就是科学家所寻找的在大脑中找不到的感觉。科学家认为在大脑中存在的感觉在大脑中找不到,却在我们的外面世界中。这种结果,既是科学家不承认也得接受事实,因为,在主体中没有感觉,感觉在外这是事实。面对事实科学目前不能解释,就得先接受。如果我们承认面前的事物就是我们的感觉,那么刺激我们的感官,产生我们感觉的外物又在哪里?如果我们同意外物刺激我们的感官产生的感觉是外化的、在我们的外面——就是我们面前的事物。那么,这时外物,引起我们感觉的外物此时又在哪里?我们找到了感觉,却丢失了物质,外物跑到哪里去了呢?于是自在之物就产生了,自在之物刺激我们感官产生感觉,感觉有在我们之外构成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但存在的自在之物确实不可知的,这是康德的观点。

 

唯心主义特别是经验主义的唯心主义找到了感觉,它们认为我们眼前的事物就是我们的感觉,它的典型代表是贝克莱和休谟。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符合;感觉和对象是同一个东西。贝克莱说:“由于这些观念中有一些是一同出现的,我们就用一个名称来标志它们,并且因而就把它们认为是一个东西。因此,例如某种颜色、滋味、气味、形相和硬度,如果常在一块儿出现,我们便会把这些观念当作一个单独的事物来看待,并用苹果来表示它。”p502唯心主义较好的回答了我们眼前事物的主观性的特征——对主体的依赖性(看不到这一点是唯物主义的悲哀,对事物的主观性在这里无须说明,在贝克莱和马赫的著作里有大量的描述)。如果我们承认唯心主义的观点,我们就必须回答两个问题:1、感觉的原因是什么?它是自在的还是从主体中产生出来的,或者是还有其他的原因。2、物到哪里去了?关于第一个问题,贝克莱的回答是明确的,感觉是依赖精神实体的,是由心灵或上帝这两种精神实体把它产生出来。我们眼前的事物,也就是感觉的复合体,是没有独立存在的权利的。在贝克莱看来,世界上除了精神实体和依赖精神实体的感觉外,没有物质的存在。休谟对除了感觉的存在表示坚决的同意外,对所有的实体——物质和精神的存在持一种不可知论的态度,有没有物质和精神我们是不知道的。休谟的观点是合乎逻辑的:如果我们眼前的世界中只有感觉,所有的事物都是感觉,那么还有精神和物质存在的位置吗?

康德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康德认为,外物是存在的,虽然我们知道它的存在,但它是什么样子(也就是它的属性是什么)我们是不知道的,它在我们的认识能力之外,我们把它叫做自在之物——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虽然自在之物不可知,但它却是产生我们感觉的原因。我们眼前的事物(康德把它叫做现象)是由外物提供的感性材料和人的先天的感性形式创造的,说得简单一些,在康德那里,我们眼前的事物就是依赖于主体的感觉。在这之外还存在一个看不到的自在之物和由它组成的世界。康德的回答既找到了感觉,又找到了物质(自在之物),又说明了感觉产生的原因——自在之物和主体共同的产品。康德的回答似乎比较圆满,但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康德那里,有两个世界:一个看得见的世界——现象界;一个看不见的世界——自在之物。这个自在的世界在哪里呢?这引起了哲学界的普遍怀疑和不满。

詹姆士对此有自己的理解。詹姆士的哲学观点叫彻底的经验主义。在詹姆士看来,我们眼前的事物既是客观事物,又是我们的感觉,外在的物和人的感觉是同一个东西——都是我们眼前的事物。世界先有纯粹的彻底经验,它是一个同一的东西,物质和意识都是第二位的,派生出来的东西。比如我们面前的一个苹果,就是一个纯粹的彻底经验,当我们拿这个苹果与苹果树、气候、水等物理的东西联系在一组时,它就是一个物质的东西;当我们把这个苹果与人的心情、欲望、爱好等连在一起时,它就是一个意识(主观的东西)。在詹姆士看来,我们的世界既有物质,也有意识,不仅如此,二者实际上就是同一个东西。在《意识的概念》一文中,詹姆士说:“如果我们老老实实的看待实在,把实在看待得就象它呈现给我们那样······;那么,这种可感觉的实在和我们对于这种实在所有的感觉,就在感觉产生的时候,二者是绝对同一的。实在就是统觉本身。······在这里的物理的东西的内容就是心理的东西。主观和客观混而为一了。”(p114-115)“我们的感觉并不是事物的一些内部的小小的副本,就事物呈现给我们这个范围来说,这些感觉就是事物本身。”(p115)在詹姆士那里,既找到外物,也存在感觉,而且二者是同一个东西。詹姆士的这一结论尽管含有某种真理,但它的理解也是错误的。

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是如何“看”事物的?

生物物种常识篇3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模式被动灌输主动引导

物理学作为大学理工科各专业中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着各种各样的思维方法,对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怎样发挥大学物理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作用,已成为我国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提高大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需要合适的教学方法,被动灌输式的和主动引导式的教学是当前我国物理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两种基本的方法。这两种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各自还具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本文将着力探讨这两种方法对我国物理教学活动的影响以及两种方法配合使用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能性。

一、大学物理课程中被动灌输式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大学物理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基础性课程,这就不可避免的需要以老师的面授教学为主。被动灌输式的教学可以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开展,保证基本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对我国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离开被动灌输式的教学一味强调趣味性和新颖性就会渐渐偏离教育教学的本质,导致正常的教学活动受到冲击,课堂教学容量变小,学生关注的焦点也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偏差,所以我们讲被动灌输式的填鸭式教学并非像社会舆论所讲一无是处,存在即合理,我们应当对其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认识。

当然被动灌输式的教学还是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的,一方面它打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未能考虑学生的感受,一味的灌输,容易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反感,逐渐使学生丧失对物理的兴趣;另一方面被动灌输式的填鸭式教学教条呆板,不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容易出现一片死气沉沉的现象,学生不容易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会时常感受到不被重视,被边缘化,上课容易走神,学习效率不高。教师上课的心情也容易受到影响,缺乏成就感,久而久之,上课便逐渐变成了一种应付。

二、大学物理课程中主动引导式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主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是伴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推广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要靠学生自主去学习,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它可以增加学生的自我存在感,激发起学生对物理知识强烈的求知欲望,把自己“必须学”变成自己“想要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巨大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会逐渐培养起深入学习的各种能力,如自主思考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的养成等,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此外,自主学习的过程还不受课堂有限教学时间的限制,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这些都对我国大学物理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因为主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觉悟和自觉性。一些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离开老师全面系统的讲解,对很多物理问题的理解将产生障碍,导致学习困难,学业无法进行下去,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严重影响这些学生的正常学习。而在现实生活中,极富物理天赋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这种方法会使学生学习进度不一,优秀的更优秀,糟糕的更糟糕,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时间长了,将对正常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此外,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自觉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没有老师经常在一旁耳提面命的教导,很多大学生容易松懈懈怠,变得懒散不羁,渐渐陷入迷茫,也很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所以主动引导式教学方法的采用也要把握住一定的度。

三、探究大学物理课程中被动灌输与主动引导式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

大学物理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既要以被动灌输式的方法来保证基本教学任务的正常进行,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加以主动引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好我国的大学物理的教育教学活动,这两种方法缺一不可。为做到这一点,广大一线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努力:

(一)将物理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在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广大教师要特别注意将物理的基本原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物理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与惯性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联系公交车紧急制动和加速时人们的下意识反应;在学习与离心力相关的知识时,可以联系公路转弯时超高的设置等。此外课堂上还可以向学生讲授一些诸如自行车上坡怎样更省力、煮熟的鸡蛋怎样做到不粘壳等一些生活的小常识、小窍门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从“被动灌输式的学习”逐渐转变为“积极主动式的学习”。

(二)物理教学的内容应与当今的科技前沿紧密结合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活动要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看到当今物理发展的光明前景和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更有兴趣和动力,才能做到从被动灌输式教育到主动引导式教育方法的转变。教师在日常的大学物理课程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多向学生介绍一些当今的科技前沿和先进的科学理念,对一些重大的比较有意义的科研进展和科学突破要时不时地介绍给学生,还要积极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一些物理科普杂志,以培养起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生物物种常识篇4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有效学习方法

物理是高中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之一。与语文、英语等学科相比,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学习方法的使用会对学生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学习质量、积极性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对此,笔者针对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特点,提出了几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目前我国高中生物理力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角度来讲,当前我国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死记硬背问题

部分高中生并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在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过程中,仍然会秉承初中的学习习惯,直接死记硬背,以此保证对高中物理力学概念、公式等内容的记忆。从高中物理试卷中可以看出,这门学科的考察重点并非学生对力学概念、公式的了解程度,相反,其更加重视学生对力学知识产生过程的掌握程度。因此,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建立在学生能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基础上。

(二)盲目解题问题

在解答除选择题、填空题之外的大题的时候,部分学生为了获得一定的分数,通常会使用直接列相关力学公式的方式,将题目的空白部分填满。这种问题的引发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力学知识的了解较少,他并不确定自己能够解答除这些问题。因此,会通过这种罗列可能有用的力学公式的方式,防止完全失分现象的发生。事实上,这种解题方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分数,但不会对他们对物理力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产生任何帮助。

(三)题海战术问题

在高考的重压下,仍然有许多学生认为题海战术是防止在考试中遇到没见过的力学问题的有效方法。高中生本身的学习任务就比较重,应用题海战术这种学习方法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知识势必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为了保证各学科学习时间的均衡分配,学生通常会选择压缩自身的睡眠时间。长此以往,学生的睡眠质量和学习质量都会逐渐下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题海战术的作用不可否认,但这种学习方法作用的发挥需要大量的物理题目来支撑,在难以满足这种要求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并不可取。

二、高中物理力学的有效学习方法

笔者认为,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有效学习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力学模型构建法

在高中物理力学题目中,常常会出现一道题目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情况。相对于单个物体而言,这类题目的理解难度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问题的实际类型利用力学模型构建法快速完成题目的理解与解答。

在高中物理力学部分中,可以构建的力学模型类型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船人模型。这种模型可被应用与船与人的相对运动力学问题中。在这个模型中,原本的系统(包含船、人等因素)处于静止状态,某种力的作用使得这个船人系统产生相对运动,此时可以认为系统在相对运动方向上遵从动量守恒定律。第二,碰撞模型。这种模型可被应用于两个物体产生碰撞的问题中。该模型遵从动量守恒,例如,碰撞作用产生后的动能参数低于作用之前的动能参数。第三,连接模型。这种模型可被应用在以细杆(不计算重量)或细绳等连接起来的两个或多于两个物体中。

(二)转换法

当学生难以理解题目中的内容时,可以通过转换的方式将其转化成物理力学中较为常见的模型或者生活中的常见事例,进而顺利完成题目的解决。例如,当题目为:一条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该细绳的另外一端被手握住。在确定人手做功、细绳与小球所作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及半径的情况下,判断小球在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此时,为了保证问题的有效理解,可以将其转化成连接模型,即将人手、细绳、小球看成一个模型整体,此时,可以将小球受到的摩擦阻力看成是模型中的内部力的作用,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三)力的存在判断法

随着高中物理力学题目中力的种类的不同,针对这种力使用的判断方法也应该作出一些变动。常用的力学判断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运动趋势判断法。这种方法通常被应用于两个或多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如果所给条件中物体的运动趋势受加速度的影响,则应该判断题目中立的方向。如果其方向为径向,则该物体的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如果为径向,则力的大小会发生变化。第二,隔离判断方法。这种判断方法通常被应用在存在多个物体的题目中。如果这些物体所处的状态不同,则应该利用隔离方式完成各个物体力的判断;如果其处于相同状态中,则可以利用作为整体的方式判断力的方向、大小等判断。

(四)力学问题解答规范法

力学问题的解答过程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读题步骤。读题是解答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重要前提环节。通常情况下,力学题目中常常会存在着一些隐藏条件,如果学生无法有效挖掘这些隐藏条件,则其后续解题步骤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最终结果的正确性。因此,在这个步骤中,学生需要加强对题目中包含现象、条件本质的分析与判断。当题目较为复杂时,可以将题目分解成多个不同的部分,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分别进行解答;第二,知识罗列步骤。这个步骤主要是将题目中涉及的力学公式、定理等确定出来,并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整道题目的解答。第三,结果判断。这个步骤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解题过程中的疏漏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三、结语

目前高中生在物理力学部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题海战术问题、盲目解题(罗列公式)问题等。为了提高学生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学习质量,应该将力学问题规范解答方法、力学模型构建法、转化法、力的存在判断法等有效学习方法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王欣然.浅谈高中物理力学的有效学习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6,(25).

[2]王雪辰.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综述[J].高中数理化,2015,(20).

生物物种常识篇5

关键词:中国美国物理学习方法差异原因

近年来,很多学者发现中美两国教育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基础知识扎实,理论修养水平高,学习成绩较好,可一到科学研究的实践领域,就明显落后于美国学生。本文探讨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物理学习方法的差异

中美两国学生学习物理主要使用的方法分别是透彻法和渗透法,两种方法各有千秋。透彻法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一种学习方法,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详尽、深入、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而渗透法是一种体会式、渐进式的学习方法,它循序渐进地改造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我国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学生习惯用透彻法进行学习,他们奉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念,基础知识扎实,却无法容忍一知半解的状态,因而知识面较窄,在学习中亦步亦趋,缺乏创新思维;在美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使用渗透法培养学生,学生通常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易于掌握多学科的知识,能在混乱的思维中孕育出真理,在从学习阶段转入研究阶段时,可以很快地进入状态,但他们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杨振宁曾说:“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一种‘透彻法’。懂得透彻很重要,但是若对不能理解的东西,就抗拒,这不好。‘渗透法’学习的好处,一是可以吸收更多的知识,二是对整个的动态,有所掌握,不是在小缝里,一点一点地学习。”[1]我们可以看到,透彻法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但也使学生进入了一个误区。在遇到问题时,他们总是一开始便埋头苦干,按部就班地作详尽的分析和定量计算,只是着眼于问题的一点,而不能够从全局和整体上加以考虑。随着物理知识难度的不断加大,学生透彻学习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渗透法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物理课堂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学习中适度地渗透难度大一点的物理知识,适度地渗透跨学科的知识,这样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获得技能的同时开阔视野。用透彻法学习,学生会具有比较深厚扎实的物理专业知识,而渗透法的运用,学生会了解物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它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具备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

2.学习方法差异产生的原因

2.1学习环境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学习环境狭义是指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环境,广义还包括与学习环境有关的环境和与学生认知动机相关的内部环境。物理学习过程可归结为在一定环境下的激活或链接已有相关经验的过程,可见环境对于学生物理学习方式的影响。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孕育出不同的教育理念,美国教育制度倡导自由式的学习方法,“学生常常在乱七八糟之中把知识学了进去,……许多很优秀的学生,其知识体系中的漏洞是非常之多的,而且正确和谬误常常纠缠在一起”。[2]学生虽然在学习的时候对所学的内容往往还不太清楚,但是就在这种不太清楚的过程中,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中国,物理学习常被理解为对前人取得的知识成果的吸收,真知必须通过大彻大悟的境界才能获得,强调学习纯科学,学生缺少对物理知识的真实感知,这样,就造成了他们比较单一的的知识结构。

2.2教学方式对学习方法的影响

2.2.1封闭和开放的学习方式

在我国,物理教师的教学是封闭的,而美国物理教师的教学却是开放的。首先,在美国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课堂气氛相对比较活跃。而我国的物理教师却以自我为中心,更擅长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讲,学生安静地听,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其次,美国的物理教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教学方法可以不必效仿其他教师。而我国物理教师通常严格按照教科书授课,年轻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只会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却不会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只会对学生进行说教和灌输,却不善于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美国物理教师在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得出常用归纳法,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在发现中学习。而我国物理教师常采用演绎法进行教学,首先有步骤地阐述概念和理论,然后再举例说明,其间更注重正确与详细。[3]这样,不同的教学方式就产生了不同的学习方法。

2.2.2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

在美国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实验的作用。他们认为,实验教学和直接讲述比较,的确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得出的结论也不如直接讲述的简洁而明确,但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从物理实验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探索能力和动手技巧等,不是直接讲述所能够给予的。实验能增加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得他们乐于学习物理知识。这种以实验为基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经验到概括,渗透的过程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4]而在我国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理论的学习、解题技能的提高,忽视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以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一体化”统领整个课堂教学。

2.3课堂教学评价对学习方法的影响[5]

我国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单向型的评价,重对学生的总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评价中倾向于对学生的甄别和判断;评价方式以他评为主,缺少人性化,课堂评价的激励、调控功能难以发挥。而美国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框架由多种要素构成,并且采用多种方式测评学生对重要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掌握情况,运用“建构―反应”模式来测评学生的解释、分析、应用和表达科学信息的能力,采用表现性评价方法,测评学生观察、实验、评估等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与我国相比,美国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中,更加关注多维的评价目标,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科学价值观的培养情况,评价能拉近评价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距离,更容易激发学生广泛地吸收物理知识。

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懂得学习方法的人。物理学作为一门充满活力的基础学科,它需要大批具有开拓和创新、怀疑和批判精神,并懂得如何学习的人。因此,我国物理教学必须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2]程民治,戴风华.培养创新人才之方――诺贝尔奖得主的科学教育观[J].物理通报.2008,(06).

[3]丁邦平.中美科学教育比较[J].中国教育学刊.2000,(02).

生物物种常识篇6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活、学习、环境、法制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287-01

1.实际生活常识对中学生物教学的辅助作用

中学生物学知识涉及到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生物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活现象相联系。我们知道,生活常识、生活经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生活常识、生活经验生发联想。

1.1用生活常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生物教学中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生物知识的记忆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讲蝗虫一节,就先举出发生在西北、华北等地区的蝗灾新闻,分析蝗灾的成因,很容易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蝗虫形态、生理知识的兴趣。在讲遗传与变异时,适当举出一些生物技术新成就:基因组计划,长寿基因等,开拓他们知识面的同时也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

1.2用生活常识说明理论知识。生物学中有的理论比较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较难的理论,常需要通过举例来说明,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就可以充当实例。用生活常识说明理论,可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通俗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有用,因而能更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

如讲"鱼"这一节课,如何让学生真正认清生活中常见、常吃却不甚了解的鱼呢?通过捉鱼,学生体验到一只手把鱼抓出鱼缸很难,自然得出鱼的体表有黏液这一特征;通过观察,学生了解鱼在水中运动时,鳃的摆动,当它前进时,一对胸鳍像划桨一样向后划水,尾部像摇橹一样摆动。当它后退时,一对胸鳍向前划水,尾部摆动。

1.3用生活常识印证生物学知识。生活中学生所熟知的一些谚语、俗语、诗词、故事等,往往都含有一些中学生物学知识。在讲到这些生物学知识时,联系有关的生活常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记忆。

如生活中常会听到"树怕伤皮,不怕空心"这样的俗语,从生物学知识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因为植物输导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中,树干空了的部分只是髓和一部分木质部,靠近树皮的具有运输水份、无机盐功能的新生木质部仍然活着,如果树皮坏了,筛管断了,根部会因缺少有机物而"饿死"。

2.中学生物教学对实际生活行为的指导作用

在解决社会上一些重要的生活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并合理地应用生物学知识,通过生物知识来指导生活行为。

2.1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学生的衣食住行,治病服药均离不开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答案就在生物学知识中。在生物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使学生丰富知识,增长经验,提高生活能力。

如有人认为"歪瓜劣枣"更好吃。在学习"激素调节"这一内容后,请学生探究产生"歪瓜劣枣"的原因,由此得到正确结论:种子发育不良导致了果实发育的不良,"歪瓜劣枣"属于果实发育不良,与口味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2帮助学生提高环保素质。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环境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环境教育的基础--学校环境教育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通过生物学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到大量的环境基础知识,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环境情感和环境技能等有着重要作用。

如在"爬行动物"、"鸟类"的教学中,联系有人捕杀麻雀、蛇、青蛙在市场出售,要求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行为的危害,并坚决做到不吃麻雀和蛇等野生动物。并且组织学生学习宣传"生物防治"技术,放弃对农作物病虫害用农药防治的传统办法,增强对有益生物的保护,加大"以鸟治虫,以蛙治虫,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的力度。

2.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科学课程的教学来说,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该达到这样一个最高目标: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师,必须充分理解生命科学的思想基础,善于在生物教材中发掘多样化的素材,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注重卫生保健;在饮食方面讲究完全营养和均衡营养;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地生活。

如讲到细菌和蛔虫时,教育学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不洁净的生水,生吃瓜果要洗烫。讲到消化时,教育学生不要暴饮暴食,要细嚼慢咽。讲营养时,教育学生不偏食,要保证各种营养物的数量均衡等等。对学生进行这些生活习惯教育时,由于紧密结合了所学知识,所以学生更容易信服和接受,学生就会更自觉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4帮助学生提高法制意识。"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结合生物学教学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如在学习《青春期》内容时,可让学生明白尊重别人也就是在尊重自己,社会上的任何一种工作和职业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理解,尊重别人的一切隐私,任何偷看或泄露别人秘密的行为不仅可耻,而且违法。

生物物种常识篇7

【关键词】生物;学习;方法

我是一个初中生物教师,长期从事初中生物教学,我认为,如下的一些方法对初中生生物学科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一、先记忆,后理解,掌握基本知识要点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二、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5.衍射记忆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三、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有利于知识形成整体网络

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四、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统领生物学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以下生物学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体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5.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界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

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参考文献:

[1]孙合顺.浅析初中生物学习方法.新课程:教研.2011.6

生物物种常识篇8

论文关键词:日常生活,初中生物,关系

现在教育提创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由于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是在过去的学习经验中很少接触到的。为了学生能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生物的思维中,那么就需要教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状态引入,生物课程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的。所以教师要以学生熟知日常生活知识为手段,在生物课堂上,设出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让学生由生活情境自然过渡到学习的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过来了。由于是生活中的常态在课堂上呈现,学生本能的求知欲得到了激发,他们会发现原来我们平常日常所见的事物是如此奇妙的组成。他们会知道蚕是如何化茧成蝶的,了解之后会对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越加关注。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之后,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猜测以及与同学、教师的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会到生物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并且在其中有着独特而积极的情感体验。

比如,教师在讲授“生物变异”这一堂课前,教师可以利用我们学生所熟知的俗语导入。常言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种在生活中,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现象,其实是自然界最普遍的遗传现象,也是我们生物的学习内容。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又会出现一对皮肤很白的夫妇,却生了一个皮肤很黑的孩子,这是生物学中会学到的基因变异现象。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展开教学,既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很好的理解和接受所学习的内容。在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一方面是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另一方面是激发了学生探究生命的好奇心。

二、将日常生活和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

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可以让学生知道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在生活中的生物奥秘,学会在生活中应用生物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是应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讲解生物知识,这就是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生物问题,然后将其呈现在课堂上,将生物知识巧妙的融入在生活化问题的讲解上。学生感觉到生物知识让自己对大自然更加的了解,从而也更懂得保护大自然。而也正是由于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学生可以亲身感受、亲身经历、亲身感悟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形成自身很直接的情感体验,也更懂得将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课本联系起来。

比如说,在生活中,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常常喜欢在荫处乘凉。但是在大树的树荫下乘凉却比在房屋下躲太阳显得凉爽得多。这其中的因果也是可以用生物知识来解释的。这是因为植物会进行蒸腾作用,植物本身蒸腾出的水分变成水蒸气时,会吸收热量,也就是带走了大树周围的热量,所以会显得凉爽得多。这种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对植物蒸腾作用最好的证明。

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由浅入深,将复杂难懂的生物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打消了学生的畏难心理,学习起来更加轻松也能更加有效率。这种变繁为简的方式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是有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很多现象和解决很多问题,有利于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三、作业与练习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和练习等任务时,也应该选择生活化的内容。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其实是生物课程的实践过程。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真正的投入到日常生活中,理性实践,并不是片面为了追求所谓的分数和升学率,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开发和锻炼。教师在布置练习时,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当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是有用的,是能解决问题的,那种喜悦感是无可取代的,也是学生所享受的。

比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诸如“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课题当作练习让学生课后完成。学生在完成这个题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家的周围或者是学校周围的主要污染现象、分析污染因素。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确定各个小组具体的研究项目。比如有的小组研究的是“噪声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有的小组则是“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最后学生将各个小组的研究成果汇总,进行交流、评议与质询,形成一份完成的研究报告,并可以提供给有关环保部分作为环境治理的参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都得到培养。

四、最后总结

生物物种常识篇9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实行,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不能满足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研究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针对初中物理的教学特点,提出几点简单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我国的教学体制中,教师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只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灌输,以及大量的物理习题的练习,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增长。这种教学观念与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是不相符的,这也违背了现代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改变传统的主动灌输知识的教学观念,而是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不能单纯的看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低,而是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方式往往比较单一,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难以提高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在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大胆的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根据相关的知识内容,制作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的动态演示课件等,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注意力非常集中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积极的组织实验教学,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学生能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牢固的掌握,同时,对于一些大型的实验,如果学校的实验室中没有条件来完成,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有关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播放,同样能够使学生对相关的理论内容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三、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家庭背景、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都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要使班级中的学生都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采用一种统一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是很难实现这一目的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对于班级中的学生的总体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应该首先根据学生的各方面的特点,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根据每个层次的学生的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

例如,对于物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好,物理解题能力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选择一些具有探索性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对于一些物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一般,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适当的培养。而对于那些物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对于物理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核,较为简单的评价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评价成绩,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应该注重对其物理能力及物理水平进行评价。需要重点强调的时,不管是依据学生的那种特点对学生进行分层,这种分层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根据学生后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

四、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学习是学生物理学习的重要的打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为后期的深入的物理学习做铺垫,还有一种重要的培养目的就是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这也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各种具有引导意义、探究意义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这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是科学探究式教学,在该种教学方式中,需要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及物理教学课堂中,发现身边的物理问题,并将已经学习过的物理知识作为基础,通过自主的探索以及相关资料的查询,去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获得物理知识的牢固掌握,如果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课堂中的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在该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及相关的知识,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课题,让学生能够在自主的探究与学习中寻找答案,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牢固掌握,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物理科目的学习,与其他科目的学习相比,其培养目标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标的实行,加强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非常的必要,本文就针对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特点,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其中提出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以及科学探究式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高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生物物种常识篇10

一、情境设置的原则

在进行情境设置时,我主要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启发性原则,在充分地了解学生己有的知识和水平的基础上。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依据,估计学生“想”的情况,引导学生“想”的方向,提高学生“想”的质量。因此,设置情境时应联系学生己有的知识,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乐于思考、易产生联想的问题。它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材料和实验,揭示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发现过程,展示内在的思维过程,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这既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反映了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认知规律。

第二,趣味性原则。作为物理情境的材料,应该使学生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刚刚向物理学迈进的学生,首先需要的是兴趣。以浓厚的兴趣进入物理世界,在学习中感受自己智慧的成果,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自然界万物的变化和运动,以及人类创造的一切,都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源泉。因此,在设置情境时要让情境的内容富有吸引力,使学生爱看、爱想、爱提问;情境的形式新颖,让学生有新奇感;语言简练,让学生善于理解,让学生有真实感和亲切感。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真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发展性原则。在设置情境时要根据特定的知识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到达设置情境的目的。问题太易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或轻视心理;太难,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一个良好的物理情境能使学生由最近知识区发展为较远知识区,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难度。

二、情境设置的途径

基于以上几个原则,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以下的几个途径来设置情境。

1、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很多的物理实验,常常能引起学生极大的疑惑,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为学生产生问题提供了情境。

2、通过让学生面临要加以解释的现象或事例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着需要加以解释的事实,对教材中的有关现象产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要写这句话”之类的疑问。例如,在教惯性知识时,举这样的事例:“为什么汽车刹车时,里面的乘客向前扑,而汽车启动时乘客是向后倒?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事例,但是学生在掌握惯性知识之前,是难以作出正确解释的,于是容易产生解答这一问题的需要,这就呈现出一种问题情境。

3、提出与知识的实际应用相关的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知识是直接或间接的与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的,教学的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中小学教学中,将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是很常见的,它是提供问题情境很常用的一种策略。例如,在高中物理“动量动量定理”的教学中,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来引入:“使一个鸡蛋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当它落到地板上时,会破碎;如果在同一高度鸡蛋下落到沙地上,就不一定会破碎,这是为什么呢?”

4、由旧知识的拓展引出新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可以扩散、深化、发展,教师可以抓住知识的发展点,顺着知识发展的路向,就可以形成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形成问题。在高中的物理知识中有一部分是初中学习过的,高中的物理教学对这部分知识会更深入,针对这类问题的教学,在设置情境时,应充分分析教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出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根据“结合点”设计出以学生己有的知识为情境的问题或问题组,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索。

5、通过日常观念和科学概念矛盾引出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中,当学生遇到己有知识与新知识的矛盾,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的冲突,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为了解除认知失调所导致的不、紧张感,学生就会产生认知动机,迫切希望掌握它。因此教学中利用日常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来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有效的。如我们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教师提出: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比哪个下落得快?学生根据日常观念均认为重物下落得更快。这时再通过演示真空管实验来引发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