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十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十篇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9:59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科技传播能力;现状;问题;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7)183-0015-02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和数字技术进一步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进一步深入,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然而,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电视仍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据中国科协2016年9月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利用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为93.4%。县级电视台作为广电事业格局中的末端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数量众多和整体实力不强的特点。在当前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县级电视台的科技传播能力一方面受到来自中央、省市等各级电视媒体的挑战,同时还面临着新兴媒体的冲击。在此情况下,正确认识县级电视台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性并认真思考县级电视台的科技传播创新途径显得十分必要。

1县级电视台提高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性

县级电视台是我国科技传播的重要力量。县级电视台作为广电事业四级格局的重要组成,全国的2800多个县,很多都有电视台,在全国2500多个广播电视机构中大约占据了3/4。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据2016年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家庭的电视机的普及率为95%,而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3.1%。县级电视台由于覆盖面广、数量众多以及接受程度高等特点,在帮助公众特别是农村居民树立科学理念、宣传科学知识、提升科技能力、普及科技生产生活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科技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县级电视台在科技传播中面临的问题

2.1发展空g狭小,影响力不足

长期以来,县级电视台处于广电事业的末端,部级、省市级电视台以及卫星频道都对其生存空间进行了挤压。特别是近年来在网络媒体的强势冲击下,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丰富,使得县级电视台科技传播影响力更加弱化。

2.2发展经费不足,市场运作较差

县级电视台的经费来源除了财政拨款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广告创收。据2014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中,县级占据9.87%的份额;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中,县级仅占3.88%的份额,央视的广告收入是全国2000多个县级电视台的6.3倍。因广告创收困难,导致对虚假广告监管不严,科技传播能力较差,对提升公众科学素质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2.3体制机制僵化,人员素养不高

县级电视台一直以来垄断的经营性质和固有的体制机制导致了工作人员素养的普遍低下,一方面吸引不到高素质专业性强的人才,一方面内部也缺乏人才学习培养的机制和氛围,从而导致了节目质量不高,大大影响了县级电视台的科技传播能力。

2.4内容形式单一,节目质量不高

当前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形式普遍单一,科技信息来源较为缺乏,自身编创能力不足,资源更新率较低。特别是在农村栏目的设置中,大部分传播现代农村技术的内容,使用范围与具体内容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较为脱节,失去了通过科学普及指导农民生产生活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传播能力。

3县级电视台提高科技传播能力的创新途径

3.1导向正确提升科技传播的引导性

在当前社会各种社会思想的影响下,县级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要充分发挥基层宣传思想的核心作用,准确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节目内容既要注重对科学咨讯、科学技术的宣传,更要加强科学思想、科学理念的引导和构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积极健康的社会思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3.2加强监管提升科技传播的公信力

县级电视台要提升科技传播影响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加强监管力度摒弃不具备科技传播效果甚至是起到反作用的内容,如未经核实验证的科技新闻、技术知识、生活常识、健康养生及违规广告等内容,都应是节目内容中必须摒弃的部分。应当制定并完善严格的审核制度,在选题制作、引进来源、广告经营、录制播出等各个环节加以严格监控,级级把关、层层负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应急预案,保证节目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提升科技传播的公信力。

3.3通过引进或联播形式丰富节目内容

对于一些没有能力制作高质量高水平电视节目的县级电视台,应当结合自身扬长避短,通过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适合当地的科普科技节目资源,或者通过联播的形式来丰富节目播出内容。例如山西的“科普大篷车”栏目就在全省61个市县电视台播出,其中的科普、技术、健康等知识为提升科技传播能力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3.4因地制宜聚焦公众科技信息需求

县级电视台的办台目标和覆盖区域,决定了其应当围绕当地的中心工作展开,努力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县级电视台应当因地制宜,立足本土,聚焦当地需求,遵循“三贴近”原则,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联系实际,创办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科技节目,提升科技传播的落地应用效果。

3.5优化栏目设置提升节目制作水平

新形势下,县级电视台要提高科技传播影响力就要在优化栏目设置上做文章,变单一的科普新闻、科技咨询、技术宣讲等形式,通过创新栏目形式和内容,增加科技传播的吸引力。比如通过科普短剧、科普微电影等形式,将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通过浅显易懂、生动灵活的形式传播出去,不仅能够增加县级电视台的收视率和影响力,也能令受众印象深刻,起到提升科技传播影响力的作用。

3.6运用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也给县级电视台技术的提升提供了条件。县级电视台应首先运用电视荧屏的传播方式进行科技传播,对已有传播资源和渠道进行充分利用,并可以加强热线、短信、微博、微信的栏目互动,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和黏合力。在此基础上,县级电视台也可将现代新型互联网技术应用起来,通过网络电视和网络直播等形式,能对公众进行随时的、即时的交流与互动。

总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电视台是广电格局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科技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形势下,要正确认识县级电视台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现状和存才问题,并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引导舆论导向、加强监督管理、丰富节目内容、聚焦公众需求、提升技术水平、引进培养人才等方式,不断提高县级电视台的科技传播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运红.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J].西部广播电视,2016(7):163.

[2]杨筠.新媒体冲击下县级电视台的应对策略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7(3):155-156.

[3]李志刚,袁琳.立足本土,打造县级台特色[J].新闻窗,2017(1).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篇2

近年来,在“强化海洋特色,培养精英人才”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我院积极探索形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1+4”模式,即围绕一个目标:创新性研究型海洋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用好四个平台:“开展‘走近科学’科技创新学习月系列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习基地”、“‘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等竞赛活动”、“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等科研计划”,积极组织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学院优良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学院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像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全国海洋知识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多项、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一系列突出的成绩,学院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率也达到了70%。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科技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在于,科技知识不等于科学素质,知识与创新能力是不同概念,科学素质(思维、方法、精神、创新能力)要后天的培养,而第二课堂是重要形式和途径。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常的创新理念、敏锐的创新思维、基本的创新能力和优秀的创新人格。科技创新能力是反映创新t题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主要包括对创新主题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它是创新思想获得表现的载体,因而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

1.科技创新氛围不浓,学生创新能力相对滞后。

从整体上讲,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缺乏应用性,不能形成研究成果向生产力和经济价值的转化,没有市场的导向性调节作用,不利于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生工作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稳定和校园文体活动的开展,虽然近几年对于科技创新活动有所涉足,但力度还不够,不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导致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相对滞后。

2.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不足。

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推广较慢,有的甚至没有起步,缺乏高水平的指导教师或教师指导不足是重要的一个原因。高水平的指导教师是指能够教书育人,忠于职守,关爱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学术前沿,具备创新精神,具有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热情的教师。在很多高校,一些有科技创新愿望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往往靠自我拼搏,成功率较低,易于使学生失去信心,最终事倍功半。

3.具有创新意识,但创新的动力不足。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基础之上的。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受我国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传统教育方式和高校评价体系的影响,忽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知识观、教育观和学习观没有得到根本变革,大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崇尚意识与大胆开展科技创新实践行动的意识仍然很弱。很多学生意识不到创新能力对于长期发展的影响,导致学生满足于已有专业学习和考试成绩,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4.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保障不力。

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少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数高校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只强调教学工作是“主旋律”,不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使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对课本和现有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二是目前高校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三是很多高校相应的领导机构、组织管理、制度措施等还没有建立健全,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学校的学术活动之中进行管理。

三、整合资源,构建多方位的大学生科技创能力培养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也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营造更加浓厚的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氛围,多方整合学校教学、科研、学生教育与管理、校园文化等多渠道、多环节的资源,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构筑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了学校主导、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1.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念。

高校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教育观念中那些不利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要以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教育由注重传授知识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学校要以“挖掘潜能、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为宗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树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人才教育体系,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2.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体系和学生的评价体系。

当前,课堂仍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渠道。面对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越来越短的知识更新期,高校要从创新教育的主旨出发,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全面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变课堂灌输教学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在考试方法上,要改变着重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着重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要根据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开设创新指导课程,设立创新学分,开放实验室,使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内容之一。在学生发展和能力的评估标准上,树立多层次、多种类的目标建设,加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鼓励机制。

3.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针对不同年级,我院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学到的专业知识较少,所以重点是通过参加科技创新学习月系列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科技创新讲坛、科普宣传等)来培养、激发广大学术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由于有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和能力,同时结合本科德育导师负责制,直接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中去或选择一些要求较高的应用课题,充当科研助手协助教师做些基础性研究工作,应用课题或者本科生科研项目直接作为毕业论文课题,继续深入进行,由于所做课题由浅入深、时间相对较长,对学生能力提高来说很有意义,也容易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成果。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参与全国“挑战杯”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其中,校内竞赛要关注群众性与参与度,照顾到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分专业、分层次举办,形成系列化、届次化,扩大影响力,着力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校外竞赛要关注针对性和成果化。要选择好参赛项目,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组织好参赛队伍,培育一批创新性强的学生科技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引导大学生强化创新意识,敢于迎接挑战和展示才华,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4.建好一批相对稳定的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建立基地活动长效机制。

基地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习的平台,是激励广大学生刻苦钻研,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单位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我院已经建立了“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等17个国家海洋局系统稳定的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并建立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科技创新实习活动的长效机制。

首先,抓好基地建设。第一,唱响主旋律。为了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我院与国家海洋局系统分局及中心站双方在海洋监测、海洋管理、海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第二,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科研实践活动,为对方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托和服务。第三,要善于总结提高努力从各项科研实习活动中进行总结,不断提高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积累经验。

其次,建立基地活动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我院为基地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托和服务,在相关研究课题中承担一定的技术咨询和技术依托。二,基地在科技生产和台站观测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实习场所和指导,承担相关项目的海洋观测和试验报告等。三,加强基地海洋科技或学术等方面的经常流,举办不同形式的科学研讨会,同时不定期共同举办大型海洋学术论坛。

5.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工科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

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的观点。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环节,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科高校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及专业和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科高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所进行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能让大学生在科技活动实践中得到科研方法的训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科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同时,课外科技活动鼓励了大学生探索式、研究式、批判式的学习,促进大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增强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般工科行业用人单位要求工科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且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对毕业生提出较高的专业基础和动手能力要求。要满足这些要求,除了要经过四年的专业培养以外,还需要通过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这也是增强工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

课外科技活动是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学生从中得到一种满足和对其能力的证实,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利用不同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另一方面,课外科技活动需要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实验技能,这就会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课外科技活动能引导大学生多途径、多方式学习,建构合理独特的知识结构,为激活创新智慧奠定坚实基础。另外,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也可以有效减少学生上网玩游戏等不良现象,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

4.有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活动过程中还需要团队成员的协作和配合,这对于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对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等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工科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

1.科技创新活动缺乏制度保障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要不断发展,重要的是构建一个涵盖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的完善的培养体系。虽然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科技创新精神培养已成为广泛的共识,但很多高校只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视作锦上添花的东西,并没有很好地将之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课堂上缺乏系统训练,学生缺乏科技创新的思维、意识、兴趣和热情。另外,由于缺乏师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和激励措施,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目前师生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大部分处于自发状态。

2.科技创新活动普及性不高

据统计,在学校招生人数增长的情况下,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比例反而呈下降趋势,同时参加的人数远少于其它各类文体娱乐活动,普及性不高。这主要是因为:①虽然绝大部分大学生主观上都崇尚科学,但在行动上却往往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随波逐流”,表现出主体意识不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等消极状态。②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较多的个人时间和精力,过程比较枯燥,而且短时间内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往往会更加功利化,很难长期坚持下来出成果。③传统的大学生评价和奖学金评定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同时,课外科技活动的考核标准难以制定、评价体系也不易操作,这使得学生忙于准备各类考试,没有足够的兴趣真正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④目前可供学生使用的创新活动场地和设备还比较匮乏,这也限制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不高

科技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入,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特别在专业性强、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更离不开具有相当学术造诣的教师给予指导。教师的指导包括学生从事科技学术活动的前期教育及科研活动过程中的专业指导,只靠学生自行组织、实践则很难开展专业性强、学术水平高的科技创新活动。而目前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目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此外,活动经费的不足也影响了更深入地开展各类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三、工科高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合理举措

要使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真正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就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健全制度,创造良好环境,分层次、全方位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1.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①要把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将科技创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成为广大师生不懈追求与努力的方向。

②面向全校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普为重点,以举办各类竞赛为着力点,挖掘校园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竞赛、展览等手段加大宣传,在学校积极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引导大学生参与到教师教学、科研和创业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师、大学生和实验室中蕴藏的智力和资源,提高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放性和可参与性。

2.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机制,确保科技创新活动良性运转

要让师生积极参与到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当中并长期延续,必须有相关的政策、措施给予保障。比如把指导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教学科研任务,折算为教师的工作量;对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学术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更多的奖励;对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学业及综合评定上给予更多、更好的体现,如可免修某些相关课程的学分,作为选拔优异生、免试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等等;在教学计划中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科技竞赛、实践创新活动而设置创新学分;学校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专项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场地,开放实验实践场所,提供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只有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智力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活动层次和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

3.加强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前导性教育和专业指导

前导性教育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着重让学生认识到此类活动的开展以及积极参与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根据大学生急切希望接触专业老师、了解专业前景的心理特点,学校可多组织博士论坛、名师讲坛之类的讲座,加强师生交流,以专业教师的科学精神及科研素养熏陶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在从事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时,一些大学生的想法比较粗浅或过分理想化,还有相当多的大学生有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兴趣,但却没有成熟的想法,这些都需要教师在科研活动过程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给予专业指导。专业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学生的基础专业素养的培养指导,如科技立项申报书的撰写等。其二是在活动过程中的专业知识指导,特别是在涉及多学科领域时,专业指导可使学生在从事科研活动时不至于无从入手。

4.制定一套科学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形成一支具有进取精神的学生科技创新梯队

一方面,高校要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制定一套科学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计划,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比如为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开设相关的课程,规定在校大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创新学分才能毕业,这也是为学生更好地开展科研活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比如明确一年级课外活动重心在于自学能力培养,为科技创新实践奠定良好的自学能力基础;二年级课外活动重心是参加课程学习兴趣小组,撰写课程学习小论文,参加各种讲座等,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三年级课外活动重心在于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等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申报有创新意义的科研课题等;四年级课外活动重心在于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科研活动特点建立科技活动社团,吸引有兴趣和有潜力的学生加入,为日后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后备人员。通过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分层分级指导,逐步形成一支具有进取精神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梯队。

参考文献:

[1]李志生,李冬梅.理工科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7):5-6.

[2]任小龙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

[3]梅忠义等.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认识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3):92-94.

[4]周仲魁.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2.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143-02

1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结构

创新素质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总和,它是现代高素质劳动者和高层次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是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特征,它由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而成:

1.1科技创新思维

科技创新思维是指主体发明或发现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客观反映方式的一种思维过程。科技创新思维的本质是能够产生创新性结果的思维,其表现形式包括聚合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逻辑思维。

1.2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个体产生科技创新的动机、愿望、意图的自觉心理倾向。科学精神既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又是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支配着主体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科技创新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

1.3科技创新人格

科技创新人格是指主体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所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通常表现为对主体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特质。根据科技创新人格的内涵和作用,可以用意志力、观察力、想象力、独立精神、乐观精神、合作精神、幽默感、责任感八种形式来表现。科技创新人格具有生动性、主动性、持久性、丰富性、自控性等特征。

1.4科技创新技能

科技创新技能是指个体完成科技创新所必备的行为技巧和动作能力的总和。其内容主要包括“熟练的试验技巧和能力、新技术与新工艺的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它具有现实性、操作性、具体性等特征。

2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现状分析

2.1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对创新也有不同程度的认识,但由于大学生知识面较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特别是在自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显得普遍不足,导致了大学生创新能力薄弱。

2.2有一定的创新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

许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形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会产生灵感。由于大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创新技能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虽然产生灵感,但这些灵感往往是短暂的,缺少横向联系,昙花一现,此时若有较强的创新技能,才会使灵感成为现实。

2.3有一定的创新兴趣,但缺乏毅力和热情

创新过程中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力。现在大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广度、稳定度及毅力。大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由于缺乏毅力,导致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的现象。

3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策略

3.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创新,就必须有浓厚的创新意识。现今的大学教育,由于过弱的人文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严重缺失。因此,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摈弃过去那种片面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转变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树立综合素质教育的观念,以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转变偏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树立“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观,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并逐步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

3.2建立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体因素。由于大学生优秀创新人才的出现,既有一定的自发性和个体性,但更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扶持和培养。

3.3优化拓展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体系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科技创新素质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学计划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应结合不同专业的设置情况,制定详细的、符合市场需要的、操作性强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认真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途径。从而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3.4着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的构建是涉及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生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建立适应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组织体制,理顺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关系和主要职责,充分利用全校的资源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科研阵地,通过专门性的科研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最后,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要制定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制,实施创新学分制管理等相关的激励政策,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指导积极性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篇5

因此,能否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实现武汉在中部率先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一个功能完善而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及这个体系对科技资源的最大容纳力、吸纳力,取决于我们城市的整体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版权所有!

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加速提高武汉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建设一个功能完善而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城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大战略,是加速提升武汉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武汉曾经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的比重较大,传统体制的惯性较大。从历史积累的因素分析,武汉经济运行模式中,存在着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以及产业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实现经济运行模式的根本转轨:要通过企业和产业的再构造,实现由传统工业为主导向以高新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工业转轨、由粗放型的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的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转轨、由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向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转轨。显然,这种转轨离开了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

首先,城市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主要依赖于大批量民营创业企业的诞生。民营创业企业发展了,国有经济的比重就会逐渐缩小,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就会逐步增强。而没有完善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强度的创业支持,这样势必使得创业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制约,进而延缓武汉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调整进程。其次,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是城市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动机,是实现城市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没有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强度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智力的支持,更无法建成一大批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化企业,城市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就可能沦为空谈。

在全球“新经济”大趋势的推动下,为抢占高科技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制高点、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品质的升级,国内各主要省和中心城市都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建立一种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知识(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武汉来说,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契机,通过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极为优越的科技创新资源,深入推进科技兴市战略,对于加速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构建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全面构建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就是要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创新机制、新的创新体制、新的创新制度和新的创新环境。检验武汉城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否完善、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否达到,主要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科技资源在知识生产、知识流动与知识应用各环节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各创新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服务组织、政府之间是否实现良性互动、协同配套;二是这个体系能否最大限度地容纳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能否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其直接标志是:在一定阶段,有没有一批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或企业群落诞生,有没有一批新型的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涌现。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战略性工程。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协同推进,“十一五”期间应力争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第一、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加速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大幅度向企业集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神经中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决定着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发挥状况。要区别不同行业领域、不同规模,不同技术层次,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和引导。

对于在武汉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运用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新产品开发调整产品结构。要通过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打造若干个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以此带动武汉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由于高新技术开发的前瞻性和高风险性,在创新投入上,政府应予以重点扶持,要通过政府资助、风险资本和银行贷款等形式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对于—般性的民营科技创业企业、区街乡镇企业,也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多方面的创新支持。

针对武汉地区绝大多数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在非市属的高校和独立科研机构这一体制特征,要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措施,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集中。要抓住中央、省属在汉科研院所转制的重要机遇,充分利用其科技创新、创业资源优势,推动其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引导一批科技人才在本地区创业,引导—批成果在本地区转化。在开发性院所全面转制基础上,继续深化公益类和农业类院所的改革。通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吸纳、稳定一批科技人才队伍。

第二,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为创新、创业的战略高地,大力发展高科技创业企业,推动现代高科技产业群的形成。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科技创业企业的摇篮,也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把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和科技人才创业的战略基地。要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创业中心数量的扩张和素质的提升,创建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创业企业的机制,在更大更广阔的空间上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速实现本地区创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在当前以政府为主导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模式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型工业商业企业、金融投资银行、外资财团、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资本优势,全面整合社会闲置资本资源,发展各种产权组织形式的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以及大学科技园、留学生科技园等科技创业孵化组织。现代科技园区在本质上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基地。要加强园区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对接,使科技园区成为创业企业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战略高地。

第三,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纽带,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力争在若干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

作为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立足于产业技术创新为主的战略选择。要聚焦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技术领域,设立若干个能够对武汉产业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革命性突破的科技攻关项目,集中目标,进行攻关,力争取得若干项原创性突破。要加强“产学研”战略联盟,充分调动有实力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积极性,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加大投入,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武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科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并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加强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中央在汉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或科研基地。鼓励民营科技企业与中央在汉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合作攻关。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基础上,推动双方共建科研生产联合体。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把高等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建设成为实现武汉区域性知识创新特别是原创性突破的战略基地。

第四,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根本大计是我们的产业政策导向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事业是否真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要抓住中央加大对中部地区投入的契机,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运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和名牌、名牌产品;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集群,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用武之地。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并通过制定计划,落实资金,明确政策,以项目为牵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一流的创新环境和舞台,使他们愿意和能够为武汉的科技创新发挥才能,体现价值。要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社会氛围,创造、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政策、体制与法制环境,建立“产业导向”、“环境导向”和“资本导向”的人才配置新机制,逐步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满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篇6

一、深入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报告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把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提得更高,适应了时代的迫切要求,必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一位。但是,现阶段很多行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问题已经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基础建设领域,比如钢铁、水泥、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的产能差不多达到了最高限度,到了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合理资源配置的关键时刻。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科学发展观这一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来理解。同时也要看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涉及科技、经济和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谋划、统筹推进。要把推动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关键环节,把推动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把推动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为根本目的,把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作为重要动力,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回顾黑龙江省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是贯穿我省建设、改革和发展始终的一条主线。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依托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依靠从全国各地调集的大批科技专家和优秀人才,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技研究和科技应用,创造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无数辉煌和骄人业绩。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作为黑龙江省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科技资金投入不足、大量科技人员外流、技术装备落后、产品陈旧老化、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进入了艰难的发展阶段,陷入了低谷,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后移。进入新世纪,黑龙江省伴随着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良好机遇。黑龙江省紧紧抓住这一重要发展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打好调整龙江工业改造攻坚战的基础上,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我省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结构调整和优化,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逐步摆脱了在全国贫穷落实的刻板印象,社会经济发展等各项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近年来,黑龙江省坚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发展步伐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当前,在我省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党的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刻理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科学发展步伐,为实现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大美、幸福龙江的奋斗目标有更大的作为。

二、以创新驱动战略理念引领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全局的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落实这一国家战略,必然要以战略思维来思考,对于地处祖国北疆的黑龙江省来说,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的重大机遇面前,要全力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进程。十报告中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新时期科技创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只有加快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才能把过去依靠资源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的发展方式进行有效的转换,当前我省经济回稳基础还不牢固,只有通过高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新的驱动,才能赢得时间和空间,黑龙江省有条件在驱动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国家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目前,黑龙江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排名从2007年的第14位现已经跃升为目前的第12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全国排名升至第11位,科技正在有力地引领黑龙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更加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发展,优化战略布局和结构。一是进一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在新的发展模式下,我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重点领域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把科技创新驱动纳入我省“经济区”、“十大工程”和“十大重点产业”的发展战略部署之中,大力实施科教兴省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切实把我省建成科技强省的发展目标。二是进一步实施产业创新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决定资源消耗结构与环境质量,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大力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体来说,要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和项目,推进工业结构合理调整,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进一步实施制度创新战略。一个地区的发展建设不仅仅需要科技、人才、资金等硬实力的支撑和保障,更主要的是要拥有完备、健康和科学的制度保障,我省应在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上,在运行机制、人才队伍、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要上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保障科技创新规范和严格的实施。

三、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与企业间的“三位一体”的创新驱动体系作用

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过程中,要加快建设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支撑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驱动体系,进一步提高科研机构创新创业的服务能力,整合组建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平台。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计划,围绕产业需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要进一步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着力建立政府搭台、高校院所和企业转化“三位一体”的良好的合作共同驱动创新的架构。党的十七大以来,虽然在许多重要科学领域产生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但是许多生产企业缺乏原创性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并未解决,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以我省近年发展较快的装备制造业为例,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要实现科技创新能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应在政府主导下搭建的创新驱动发展平台和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们,要走向社会,面向企业,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与企业协同创新,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的战略支撑作用。要围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战略需要,结合我省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在一批创新型、高成长型重点企业技术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拔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要尽快建成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各学科和各专业的人才梯队层次结构合理的产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队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在产业、行业和区域间的分布要更加优化,切实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围绕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要培养和造就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形成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和科研梯队。二是要切实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来自创新,黑龙江省这几年工业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正是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结果。创新必须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以全球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同时,企业创新也要立足于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由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的产品研发和科技攻关一条龙体系,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核心技术,使产品结构向精品化、科学化、高端化迈进。必须强化企业创新驱动方面的主体性地位,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能力,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科研投入、成果落地转化的主体。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企业和产业技术素质和产品质量,加快推动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重视中小微型企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资金支持体系,千方百计调动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和本土化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和开发利用转化,切实提高中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优化“三创”的干事创业氛围。各级政府要把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投入作为财政预算的保障重点给予支撑,加大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确保省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和一般性收入的增幅,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保障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驱动的有效管理,将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之中,实行奖惩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省上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好科技创新驱动人才推进计划,抓好人才培养、使用、选拔和引进,最大限度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要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营造全省上下大力开展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进行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篇7

一、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1.培育壮大了一批科技创新主体

近几年,我国不断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不断提高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全力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创新型骨干企业,促进骨干企业在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功能。提高中小企业的协作创新能力,积极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形式,加强中小企业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协作创新,提高龙头企业的生产配套率。积极开展科技招商,根据产业链条缺失之处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大企业、大集团研发中心,带动我国相关科技创新主体的发展壮大。

2.加强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科技人员是宝贵的智力财富,也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近年来,我国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面向关键领域,依托重大项目,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物。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扶持等方面实现重大的政策性突破。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引才与引智结合,加快推动高层次人才向我国聚集,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聚集一批高端人才,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人才队伍,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1.强化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各地加强了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以高新区为龙头,引导和协调特色产业园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体制,构建平台,完善功能,落实政策,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力争在新信息、新能源、新村料、新医药和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建设完善特色产业园区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企业集聚、要素完善、协作紧密、创新能力突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鼓励处于同一产业集群的企业组建核心技术联盟,支持联盟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大力推动产学研联合,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共建各类研发机构,重点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组织实施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带动作用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效益。加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基础平台建设,拓展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功能,加强其向产业层面应用研究与开发,带动相关重点产业跨越发展,进一步推进全国科技资源共用共享。

2.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是当代世界发展的突出特点,科技创新已成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关键力量。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是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动力。近些年我国把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工作的主攻方向,着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培育科技创新平台,研发应用新产品、重大装备和先进工艺,在支撑产业创新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扎实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集中力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结合产业基础,选准技术路线,整合创新资源,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工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研发、信息、创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加大财政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协调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特别是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3.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发展政策环境

科技经费投入是有效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近年来,我国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位置,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经费投入的大幅增长和经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目前,“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资金为主体,多种筹资渠道并存”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不断完善扶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政策,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引导市场作用,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并实行动态管理,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必须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不断完善激励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加强政策性金融对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引导商业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鼓励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依法依规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建立健全金融资本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产业扶持政策不断深化,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紧紧围绕重点技术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

二、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

1.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比较匮乏

对于科技创新来说,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人力资本的素质和能力。当前世界各国间围绕科技创新进行的技术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而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与美国相比。我国科学研究水平急需提高,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在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非常匮乏,在科学技术领域有重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专家、学者还比较缺乏,学术技术造诣不突出。

2.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严重的官本位制、不合理的用人机制、功利式的评价机制,这些体制的上弊端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的发展。许多企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不多,大量中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偏重于对国外装备的直接引进和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在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过度依赖外方,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3.产学研合作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产业技术的重大创新投入高、风险大,所以要求参与创新的产学研各部门要形成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而目前我国的学研与产业结合很弱,学研的科技创新往往忽略企业生产成本、生产周期与生产效率,导致科技创新产品服务与市场脱节,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

4.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不强

我国在关于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及专项规定方面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对科技创新缺乏应有的重视,资金、科研力量投入相对不足,风险投资政策力度不足,技术产权交易政策有待于完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多元化利益主体之间的壁垒仍然存在,很难促进科技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

5.崇尚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不浓厚

崇尚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是科技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有利于科技创新人员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心态受人尊重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就很难形成科技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但是,由于历史、观念、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社会现实中仍然存在不少妨碍科技创新的不利因素和不良风气,科技创新人员难以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三、加快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1.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要实现科技创新,必须有一批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在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和安全战略的科技领域,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形成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完善培养和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的政策措施,建立符合科技人才发展规律的多元化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倡导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探索习惯。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加强科技活动场所建设,增强全民的科技知识面和锻炼实践能力。

2.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坚持以企业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推动大企业整合全国科技创新资源强强联合,打造一大批国际知名的、拥有原创性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使之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发现并壮大一批有望成长为科技“小巨人”的潜力企业,形成与大企业互补发展的发展格局。

3.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集聚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集聚。建立以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的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以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为协同创新联盟的核心,从提升重点产业和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出发,形成协同创新的核心引导模式,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突破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体制约束,形成一批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联合舰队,以增强我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市场机制在协同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作用,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构建共性技术平台,凝聚和培育创新人才,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不断完善利益与风险匹配机制,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4.促进高新区创新驱动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高新区起步有先有后,自身基础不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各个高新区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各区域的高新区分类指导,站在全国角度整合高新区资源,既有点的布局,也要连成线和面,使各高新区取长补短。高新区要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水平,坚持既定的发展目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健全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基地。优先承接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加强对新能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企业的引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5.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制定政策,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给予优惠支持。增加政府投资和补贴金额,加大在科学和技术研究中投资。调整税收政策,为从事高新技术的企业、风险投资、基础研究的各类法人和自然人给予奖励和税收优惠。完善政府采购政策,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为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市场需求,并及时公布自主创新产品的需求计划,提供方向明确的自主创新引导,扩大集中采购规模。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拓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渠道,提高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对于科技创新要积极提供信贷支持,根据自主创新的产品、良好的信誉,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规范创业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动。

6.优化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科技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支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全社会自觉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能够公平地获得科技资源。加快重要资源价格的改革,使价格真正反映其稀缺性,以此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加强鼓励创新的市场开拓,为创新开辟市场渠道。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计划,加快形成尊重科技人员、崇尚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在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跨国界转移的必然趋势,鼓励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团队 快速发展 思路 措施

1研究背景

伴随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和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联系愈来愈紧密,由此产生的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已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仅凭单个学者、单一学科、单一专业的传统科研方式和科研规模已很难应对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科技创新系统的复杂性,要求不同学科和不同技能的科技工作者之间组团集队并且以团队为基元,在多个环节、多个方面、多种形式上展开更高层次的协调和配合,才能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攻克重大科研课题和重大技术问题,取得科技研发的重大创新。

高等学校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科研的中心,历来都是国家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的主要阵地,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举足轻重的链条。重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步骤。2004年开始,教育部实施“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旨在凝聚并稳定支持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地方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骨干和引领力量但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健全,科技创新资源还未能充分发挥。因此,如何加快地方高校建设高绩效科技创新团队,以释放出尚未释放出来的巨大科研优势和潜在能量,是迫切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了充分挖掘安徽省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提高安徽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安徽省科技竞争力,安徽省科技厅组织课题对此进行专门研究,旨在摸清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高绩效科技创新团队的对策。课题组已通过实际调查和相关法规制度研究,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要素、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企业团队成功经验,本文对加快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措施。

2政府:明确宏观思路,落实扶持措施

政府职能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也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关键。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提升地方科技竞争能力的核心力量,政府在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的科学规划和宏观布局的基础上,还应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和基金扶持为其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动力,促其尽快成长起来并发挥高绩效作用。

2.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为适应经济、科技、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做好科学技术的储备和应用,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培养和稳定优秀的科技人才,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安徽省在全省高校中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了一批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遴选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有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有站在科技发展前沿,符合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高层次科研目标,有解决国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依托这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团队能真正实现安徽省科技资源的当量凝聚,整合全省高校科技力量,为科技创新团队的成长和高效运作提供合理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人文环境,使科技创新团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遴选的每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都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和自己的科研特色,对推动安徽省各个科技领域发展具有科学合理的布局。依托这些科技创新平台组建的科技创新团队能减少生态位重叠,避免了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建议省政府以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从战略角度制定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团队宏观布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择优扶持”的原则,集中精力建设一批有创新力,有特色的科技创新团队。

2.2政策支持,基金扶持

现代科技活动已从比较分散的个体活动转向社会化的集体活动,政府主管部门从科技集成度、影响度出发也越来越多地强调多个科研单位和多个科研团队开展合作研究,科技团队将成为参与项目竞争和完成科技任务的主体力量。这就要求安徽省政府应树立大人才观理念,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倡导和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跨地区,跨行业使用,指导高校推行人才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实行人才“租赁”制度,为高校吸引、利用、整合国内外人才资源提供政策保障。对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建设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应协调有关单位进行体制上的调整,建立开放式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扎扎实实地积极推进,提高高校的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省政府应充分发挥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选派一批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和科技特色人才到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或合作研究,使其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团队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应继续加强创新人才工程建设,如以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省级拔尖人才等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为目标。以博士后工作站为平台,对高校科技团队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为适应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创新性研究的迫切需要,省政府还应扩大科技创新基金的资助规模,提高创新基金的资助强度,实施源头创新战略,培养精英科研,造就一批有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流动,为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形成政府财政扶持,民间资本参与的融资新格局。总之,省政府要重视把高层次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的相关政策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制度规范等手段,促使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迅速成长,为全省科教事业改革与发展和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人才支撑。

3高校:发挥优势,强化联合,创新管理,科学评价

3.1发挥优势,强化联合

科学研究是探索性工作,其本质在于创新,不断创新是科技团队存在的理由和奋斗的目标,而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是为了对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配置,集中力量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形成合力开展联合攻关。根据地方高校特点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组建高绩效科技创新团队。一是发挥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创新平

台优势,着力打造“品牌”团队,力争在重点及优势领域取得突破。因为重点科研创新平台汇聚了高校优质资源,具有吸引一流人才的良好条件和环境,研究方向相对集中,科研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易产生原创性研究,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二是以重大项目为纽带,以“重大问题引导”为线索,打破高校科研人才组织上的体制,加强基层学术组织之间的合作,构建符合现代科技发展规律(如学科交叉,融合)、能满足科研任务要求的网状,柔性科研组织结构,充分优化校内科研资源,发挥高校多学科、人才丰富的资源,形成综合集成的科技创新团队模式,建立一批多学科综合集成的高校“主力军”团队。三是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团队的联合共建。高校要成为地方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主导力量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就要积极探索横向联合攻关新路子,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建立一批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发挥各自特长,在不同编制、体制下实现组合功能的最大化,使合作单位之间成为一个目标一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促进高校的科技活动,形成长效而有突破的创新合力和集成局面。

3.2创新管理机制,释放团队管理权

为了建立一套良性的创新团队建设管理运行机制,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做好跟踪管理,主动承担向科技团队提供科技知识和信息服务的职能,做好项目、技术、人才引进和科技招商工作。要科学、合理地释放团队管理权,明确团队负责人职责与权利,给予团队自主管理权,使其能最有效地开展工作。自主管理权包括:制定团队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决定岗位津贴、绩效津贴的发放标准;确定团队规模与成员结构,自行招聘引进人才,实施全时或非全时的灵活聘任方式;确定团队成员培养、梯队建设方案;在团队成员的出国等政策方面采取灵活的管理办法,以保持团队对国外最新研究动态的跟踪等。

3.3建立评价机制,加强绩效评估

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体现国家教育与科技的政策导向,也体现对科研创新人才价值的肯定与尊重,是加强高校科研创新宏观管理与分类指导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奖励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进行合理利益分配的依据。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宗旨是帮助团队健康,有序地运行,实行公开公平的评价考核机制是建设高绩效团队的有效手段。首先,高校要建立起适合不同类型团队自身特点的团队绩效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科技创新团队应实施不同的评价原则,突出分类指导,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促进高校多元化发展、特色化发展和教研人员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各类团队应有的创新价值和经济效益。建议对偏重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团队,主要评价原则应以学术创新价值为主,潜在经济价值为辅:对偏重应用研究的科技创新团队,其评价标准是学术与经济评价相结合对偏重试验开发研究的科技创新团队,其评价基准应以经济效益为主,学术价值为辅。第二,建立科学、客观和可行的创新团队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必须体现创新至上、竞争向上的价值观念,体现绩效优先、创新增值的基本原则,使资源真正向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高的科技创新团队倾斜。第三,通过网络平台实施开放式的监督与评价。对获资助团队实行目标考核和年度报告制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同时开发“基于网络的创新团队管理平台”,建立各团队网上动态档案,实时反映团队业绩动态,接受教职工监督,通过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对团队产生强烈的公众关注压力和相互竞争压力。第四,对团队绩效的评估要坚持学术同行“第三方评估咨询”制度。第三方组织独立于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其评估咨询的目的“就是要减少项目主管部门对科技计划项目的行政干预,减轻项目主管部门的项目管理负担,加强项目管理的专业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投入绩效”。因此,来自同行的“第三方评估咨询”能够从学术角度对团队的工作做出相对科学、公平和可靠的评价。

4团队:更新理念,明确目标,强化自身建设,创新运行机制

4.1树立科学理念,明确建设目标

科研团队是一种新型的、复杂的社会组织,能否准确定位,是科研团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与地方建设存在着必然的互动关系,这就要求地方高校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在组建科技团队时应主动把服务地方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学校科技创新与地方重大、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进行深入、系统而持续性的跟踪研究,做出有关注度的创新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首先,要求高校科技团队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如学术积累,研究水平、研究队伍、基础设施等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组织定位,确定团队的性质和目标。如团队主要从事基础性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等,以此确定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保证团队以后的分类评价。根据团队的性质,发挥高校自己的科技特色,突出主攻重点,经过科学决策制定明确的团队科研目标,包括中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力争能在不太长的时段内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其次,要使团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还需要根据科技团队实际运作过程中反馈的信息,适当地调整团队的研究目标。再次,要求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根据团队创新任务的需要,发挥个性化的专业优势,担当非我莫属的那部分科技创新工作,围绕团队的近期目标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既为团队的科技研发提供丰富的阶段性或局部性成果,也能以点带面营造出热烈的团队创新氛围。

4.2实施“头脑风暴法”,催生创新成果

在团队建设中,实施“头脑风暴法”有利于促进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团队成员的集体智慧是团队创新的无价之宝,知识互补是“集体式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头脑风暴法”所必需的。即围绕团队研究目标,实现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能力,思维方式、研究经验以及年龄、性格特征、工作风格、人文素养的优势互补与融合,这样易于发挥团队的整体效应,有助于突破原有学科界限,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激发创造性和攻克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难题。针对地方高校科技人才相对匮乏的情况,建议多采用“核心小组+人员”的运作模式,组建的团队应具备科学的人才结构,是“共同愿景型”与“结构互补型”的灵活高效协作的综合体。二是由“群体互动”而展开的团队交流活动,通过经常性的、实质性的交流,团队可以集个体之能成整体之势,产生超越全体成员简单加和的创新绩效。首先,交流活动促使成员们愿意将个人的知识迅速传播给其他人,并使整个科技团队在共享个体知识基础上,将“知识碎片”合并成新的整体:交流活动能够激发成员自觉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进而激发出新观点、新方法和创造灵感。其次,交流活动是化解团队冲突的有效途径。美国学者谢里夫曾做过的团队;中突试验表明:适度的冲突对团队是有益的,只有通过冲突,才能把它们各自的经历、看法,价值

观和期望值融合为共同的目标、行为准则和考核制度,从而形成团队文化。通过交流活动团队成员之间公开质疑和公开测试假定,经过争论和冲突,经过清楚与模糊之间变换,成员们意见接近一致并实施某个新的事件。因此,加强“群体互动”的交流活动,有利于促进团队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

4.3建立持续学习和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强主体适应性

科学发展是一个跨时代的前后相继和跨学科的广泛协作的过程;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研人员要在继承前人和借鉴今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掌握科研所需的知识、经验、技巧,了解可能有助于科研创新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新进展、新思想,新理念。因此,建立持续学习机制,培养学习型科研团队,可以不断增强团队成员的科技研发能力与潜力,并从整体上扩大团队科技创新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储备i可以使团队成员密切跟踪外部科技发展的变化,能够准确把握本领域创新的方向和切入点。团队学习方式可根据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设立学术讲坛,定期组织团队成员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的集体培训1,有效弥补科研团队在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选送优秀成员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培训学习,加快其知识更新和深化的步伐。此外,有效的人才流动可以保证主体科技团队对科技快速发展的适应性,能更好地激发团队巨大的科研活力。因此,在团队建设中要淡化成员“稳定”思想,树立人才“流动”理念,建立起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专职与兼职既分离又互补的管理模式,形成自由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努力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国际上引进有相当知名度和发展潜力的知名学者加盟,使创新团队更具开放性,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创新源,真正形成合力,组织攻坚力量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科技情报科技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b)-0252-01

地方科技情报机构作为全国科技情报系统的重要力量,在区域自主创新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科技情报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1.1科技情报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自主创新的核心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上自身的学习与研究,通过探索国内外的科研动态,并从中取得技术与经验,最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知识、信息、情报,因此,科技情报是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使信息变为有价值情报的能力,已成为区域竞争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

1.2科技情报在自主创新中重要的支撑作用

人类社会信息化发展正进入到了一个被称作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不仅会为科技和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使得情报工作变得更为重要,科技情报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体量巨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高速变换,表现出更零散、更原始、更复杂的碎片化特征。不少数据仅仅停留在原始数据层面,并未成为真正的情报。而专业科技情报人员却能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中通过筛选、提炼、研究和分析,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动态,预测科技发展趋势,为科技人员研发创新提供最优价值的情报和有力支撑,从而推动自主创新发展。

1.3科技情报可以降低自主创新的风险

创新具有未知性,不可预测性和风险性,要想降低创新的风险性,最重要的就是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相关性。相关信息的准确无误,是科技情报取得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基础要求,不仅可以避免创新风险,还能节省创新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形象和经济实力,更能促进社会与国家的发展。

2地方科技情报机构服务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2.1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提升为科技创新服务的能力

科技情报机构作为提供科技信息支撑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等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和支撑的重任。因此,要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财政资金支持,逐步加大在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现代化信息加工、传播设备、网络建设等设施条件建设上的投入,不断改善信息资源及研究开发、传播服务的设施条件;整合现有的数据库资源,推进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链接和统一集成。构建有效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包括科技成果与交易信息平台、科技供需对接平台、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促进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使科研机构与企业以及市场间的信息沟通和互动更为有效和便捷;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数据库,着重抓好重点产业、科技型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科技研究报告、高新园区基地、科技创新服务载体等事实型数据库建设。充分聚集科技资源,提升科技情报机构的信息服务能力,发挥地方科技情报机构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

2.2面向多样化信息需求提供价值递增的情报服务

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中,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等单位都担负着不同的职责。面向政府要强化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各级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软科学研究应定位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政策法规研究、区域性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本地科技和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难点热点问题的决策研究等方面。面向科技情报服务行业的巨大竞争性,企业应着重强化竞争情报服务的有利条件,使得竞争情报服务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成为企业竞争的有利法宝。情报服务领域目前还是一个全新的服务行业,各个地方科技情报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情报文献资源、技术手段及人才优势,努力开拓这个全新的服务行业,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科技情报必然使他们荣获更强的凝聚力,从而使企业经济有一个质的飞跃。

科技情报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源于自主创新活动多种多样性,这就促使自主创新活动给科技情报提供针对性、自主性和开放性情报服务,要在强化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核心业务和产品的同时,不断丰富科技情报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创新业务发展模式,以适应自主创新发展的需求。在理论中寻找创新突破口,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服务性,使得科技情报服务社逐渐形成新的、成熟的业务模式。拓展信息资源的应用价值,实现其价值的增值。

2.3加强科技情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在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进程中,创新主体对科技情报的需求更加旺盛,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情报服务中的关键要素,包括信息数据源、分析方法、软件工具、应用领域、政策环境、服务主体、甚至服务理念等都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科技情报服务亟需拓展服务范畴,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这对从事科技情报服务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努力建设一支新型的资源建设、信息加工、技术开发和专业服务队伍。情报信息工作人员既要掌握信息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知晓有关科技、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对情报信息资源具有较强的吸收、综合分析和开发能力,能准确判断用户现在和未来的情报需求。提高信息甄别能力,提高知识挖掘能力,提高技术运用能力。为此,要对科技情报工作人员进行多种培训,让其不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培养不同层次的情报信息专业人员,以满足科技情报工作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信息市场需求出发,积极面向社会引进复合型情报信息人才,加强高素质情报人才的培养,从而优化科技情报服务队伍,努力造就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学识素质优良、职业道德优秀、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经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科技情报人才队伍,推进区域科技创新进程。

参考文献

[1]胡景荣.科技情报的创新体系建设与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0(12):20-22.

[2]应向伟.科技情报机构参与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的竞争力及其问题和对策[J].科学通讯,2011(6):955-962.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和新知识、新思想生产传播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重要职能[1]。近些年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青年教师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据教育部人事司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3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43.54%,40岁以下占61.86%。因此,提升这支年轻教师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提高自身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1.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1.1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是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据科技部2005年统计,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以及大部分省市都与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合作开发或转让成果20多万项。在知识创造、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青年教师始终工作在第一线,担负着具体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工作,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区域科技创体系建设的效果。

1.2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大历史责任。实践证明,教师的创造品质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具有创新意识,不断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科技创新倾向,就会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其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2]。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主要力量,承担着50%以上的教学和学生科研和社会实践指导工作任务,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工作。

1.3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根本要求

教师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主体,其素质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它决定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在高校的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教师的数量急剧上升,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的主体力量,承担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和具体的科学研究实践工作,在地方高校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提高占高校教师一半以上的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从根本上完善高校师资队伍素质,为高校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4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符合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包含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等、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研究个体主要表现为思想活跃、不因循守旧、富于创造性和批判性、具有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精神和追求。高校青年教师的年龄一般集中在30周岁左右,他们易接受各种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思维,甚至受一些新思潮的影响,是高校教师中最开放、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个群体,处在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最佳年龄和职业发展阶段。

2.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中国传统文化和现行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虽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冲击和洗礼,但“唯上忠君”、“中庸之道”、“天不变,道亦不变”等儒家思想仍深深影响着我们,民族灵魂深处形成的过于求稳趋同,不敢求异冒险的心理“积淀”仍根深蒂固。此外,当代高校青年教师一般是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70后”、“80后”,从小接受的填鸭式教育就是要“服从听话”、“老实本分”、“遵章按典”。这种以“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为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模式,严重制约了高校青年教师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以及个性自由和多样化的发展,造成了他们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缺乏创造的内在冲动和大胆质疑的批判思维。

2.2高校内部环境因素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2.2.1高校对青年教师教学型定位的影响。

据统计,在1999―2006年的8年内,我国高校招生数增长了4倍,而正是为了满足扩招后的教学工作需要,高校大量招收了青年教师以充实教职工队伍。随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的提出,党和国家对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了精确的定位并寄寓了殷切的希望,高校承担的科学研究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为了同时满足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高校在内部分工上普遍采取了“高职称高学历年老的搞科研,低职称低学历年轻的搞教学”的方法,将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在青年教师的肩上。这种简单生硬的分工定位虽然在短期内有效解决了高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的问题,但却忽略了青年教师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实践能力的培养。

2.2.2高校缺少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体系。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对其的培养的关注和投入一般是倾向于教学方面,现已形成了岗前培训、助教听课、教学指导、外出进修、教学评优等完整的教学能力培养制度体系。科学研究虽然已经得到了高校和教师群体的高度的重视,但更多是被看成个人行为,被看成是教学工作以外的副业,属于硕导、博导、教授的事。高校出台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主要也是根据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和水平提升的需要,面向青年教师的科研政策过于零散孤立,基本没有形成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体系。

2.2.3高校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工资、职称、职务等奖惩制度的影响。

我国高校传统的师资管理体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和发展的,具有高度的封闭性。近几年,高校师资管理体制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初步实现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但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在工资、职称、职务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其主要的依据依旧是工龄、年龄、资历、学历等硬性指标。这种“论资排辈”“不长胡子不长待遇”的分配体制,不仅消磨了青年教师锐意进取、苛求上进、求真务实和渴求创新的精神追求,而且剥夺了他们获取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势资源的机会。

2.3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影响

科技创新能力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需要创新主体在理解、掌握、综合和发展已有知识、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二次开发和应用[3]。科技创新作为一项具有长期性、风险性、创造性的高端智力活动,它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求真务实、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甘受寂寞、勇于奉献的精神。高校青年教师大都刚从学校毕业,虽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离科技创新所需的扎实先进的专业知识、宽广优化的知识结构、广阔灵敏的学术视野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受到市场经济中趋利思想和现实中高校青年教师待遇过低的影响,部分青年教师过分关注自己的“钱袋子”,虽有满腔抱负,但急功近利,情绪浮躁,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短期无法获得回报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本不感兴趣。

3.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路

3.1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基石,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对提高高校青年教师个人素养、催生科学灵感、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内涵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校要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尊重学术自由,提倡学术争鸣,鼓励理性质疑,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消除地位影响,排除利益干扰,排除行政干预,使青年教师的首创精神受到鼓励,创新思想受到尊重。营造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例如:利用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会议等媒介载体宣传科技创新理论和思想;树立先进典型,对青年教师身边的科技创新代表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念、道德风貌和人格魅力进行广为宣传,发挥榜样的导向、牵引作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让青年教师在宽松融洽的面对面、心贴心的对话沟通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和接受高效的学习方法、新颖的科技创新理念,例如举办“青年教师科技创新系列讲座”、“科技创新研讨会”等。

3.2完善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体系

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一项长态性工作,必须有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作为保证。首先要根据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领域、创新水平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建立完善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学习、进修、评优等政策体系;其次要重视为青年教师创造成才机会,拓宽发展空间,构建竞争择优、绩效优先的职称职务晋升体系,建立体现科技创新价值和兼顾公平的薪酬分配体系[4];最后要探索建立青年教师角色转换、有序流动、动态更新与优化的人才岗位机制,形成“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分工聘任体系。

3.3整合搭建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平台

有了相关的政策保障后,高校还要充分利用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学术交流活跃、实验条件完备等优势,依托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和科研项目,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青年教师进行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必要的项目、资金、设备仪器、试验环境等创新资源。例如:在现有“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的基础上,加大资助力度和资助范围;在各类实验室、工程中心内设立青年教师工作室,开辟科研仪器设备快捷使用通道;在工矿企业设立青年教师科技创新实践岗位,增强青年教师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古广灵,刘碧容.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01).

[2]张健,钱桦.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9,(01).